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奏响环保之歌相聚美丽河南
编辑:沉香触手 识别码:17-679552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07 02:33:44 来源:网络

第一篇:奏响环保之歌相聚美丽河南

奏响环保之歌相聚美丽河南

心怀大任,用青春书写人生精彩,让环保之风吹拂神州大地。美丽河南,让你我共筑。8月17、18日,洛阳师范学院美丽河南实践支队各小分队本着美丽河南的宗旨,不辞劳苦远赴焦作、濮阳、安阳、平顶山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

此次调研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实践支队队员亲自到农田实地考察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并且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采访当地居民,了解到这些地区植物生长良好,当地居民笑谈作物,坐等丰收。二是:小分队对各地区的土地进行深入的探访,包括对城区的土地利用和土地污染等环境状况。通过拍摄当地的照片,视频及访问当地市民近几年的环境变化,初步了解到,如今各地都在建设中,城市范围也都在不断扩大,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同时,环境污染状况也令人堪忧。据悉,美丽河南实践支队为期7天的实地考察调研顺利结束。据实践支队负责人表示,暑期实践活动虽然圆满结束,但是环保宣传、考察调研的脚步永不终止。

第二篇:奏响公民道德建设之歌

奏响公民道德建设之歌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中国要努力建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全面小康社会。公民道德建设作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本身就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因而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有力保障。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保障。

一、公民道德建设必要性的的学理分析

公民道德一直是古今中外人们一直关注的问题。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通过修身养性,确立和完善自身的价值人格。以儒家为代表的古代思想家对修身的种种论述形成了中华民族价值人格的主流观念。

(一)从儒家传统道德角度分析

传统儒家道德中对于“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这五种道德非常重视,认为这是调节人伦关系的基本规范。孔子认为,在一切道德规范中,“仁”乃是最高、最基本的道德。孟子重“义”,将“仁义”并称,进而提出并列的四德:“仁”、“义”、“礼”、“智”。西汉初,贾谊又在“仁”、“义”、“礼”、“智”之后增加了“信”,将五者并举。经过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发展,儒家“五常”之所以能够保持其持久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它有着自己的道德优势。到了汉朝,实行了“举孝廉”的选官制度,被举之学子,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孝廉。在汉代,“孝廉“已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科目,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为官。中国文化以孝治天下,所以称孝廉。到清朝时,考取了举人,还是用孝廉公这个名称,那是沿用汉朝的。

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孔孟之道)强调仁的理念,“仁者爱人”需要辩证地分析和看待。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在如今,依旧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孔孟思想是最突出的体现,其精髓主要包括“礼乐”思想、“仁”的思想和“中庸”思想。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文化中对于仁义道德的不懈追求。

(二)从马克思主义角度来分析

在西方,从古希腊至今,古代(古希腊和古罗马,下同),西方公民道德教育强调责任、义务的履行和对至善道德、完美人性的追求,强调教育之于公民个体道德而言的非全面性和层次性;中世纪,因公民身份消失,道德教育也最终消亡;文艺复兴时期,古代公民道德教育得以复兴,继而转型并最终让位于自由主义价值观主导的现代公民道德教育;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以及黑格尔哲学的批判,第一次比较集中地论述了伦理道德问题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基本思路,立足主体人的价值存在和价值关系,把人的价值实现和完善作为伦理思考的最高对象。马克思认为合理的社会或国家应该是“相丐=教育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个人以整体的生活为乐事,整体则以个人的信念为乐事”,是充满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快乐的状态。是超越了剥削阶级的道德教育,即共产主义形式的公共道德教育。

二、公民道德建设的现状分析

1、积极的现象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既面临好的机遇,又面临新的挑战。我们一定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公民道德素质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大善大爱的英雄人物。

小善成就大爱,大义触动心灵,“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奶奶”陈贤妹等等一个个美德故事、一系列先进事迹不断深入人心,“这些草根人物,以实际行动诠释道德和人性的力量、承载国人内心向善的渴望。”从十八大代表的名单中,我们看到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最美妈妈”吴菊萍、“草原之子”巴特尔、“当代雷锋”郭明义、“马班邮路坚守者”王顺友、“孤寡老人的好女儿”林秀贞、“索道医生”邓前堆、“法官妈妈”詹红荔……从这些名字中,我们看到了高尚道德的无限光彩。

2、消极的现象

在我们经历一幕幕感动的同时,我们也不时遭受着道德缺失带给我们的痛心。老人跌倒扶不扶?公交车让不让座?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多元发展,做好事反被诬陷的实例实在太多,道德背负着太多的“罪过”。有人说,道德在不断滑坡,有人说道德体系正走向崩溃……无论是否偏激或夸张,但是当我们走过摔倒老人的身边,却踌躇着要不要扶的时候,当我们被请求出庭作证,却无情地拒绝时……我们能深深感受到道德被我们无奈地边缘化了。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迫切需要。

十八大对道德建设的进一步提出,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央对道德提升、诚信构筑的决心,它在国人心里奏响了“道德建设”的最强音。公民的道德水平,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从塑造道德标兵开始,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励着公民的道德自觉。

三、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对策

(一)公民自身

1、树立坚定的道德信仰

对于怎样进一步加强道德建设,郭明义认为人们应知行合一参与道德实践。契诃夫说过:“我觉得人应该有信仰,或者都应该去追求信仰,不然他的生活便空洞了。”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站立在历史与时代前沿的真正意义上的人而言,我们永远坚信:离开了信仰,人和动物无异。作为公民,我们要把责任感、责任心和道德感摆在首要位置,这才是构筑现代化和谐强盛的公民社会与文明世界的精神灵魂。

2、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是需要勇气的,有时还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是需要毅力的,道德高尚的人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培养出来的。我觉得我们要想成为一名道德高尚的人,除了要积极参加中心开展的做四德人等活动外,还必须从小事做起。比如说,我们先要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拥挤的公车上,我们让一让座位;在红灯面前,我们停一停脚步;在道路两旁,我们弯腰捡起一片废纸;在家里,我们替父母分担一些烦恼。这都是道德表现,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做到的话,那么,我们的国家就会变的更加美好。

(二)学校方面

将道德品质纳入学校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要紧紧抓住影响人们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个方面,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公民中进行道德教育。”邓小平说,“改善社会风气要从教育入手。”我们要把道德品质纳入学校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学校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我们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基础上,在学校积极开展传统道德教育。还要注意将传统德育内容与现代德育内容的有机结合。着重抓好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遵循其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道德品质教育,努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运用各种方式和途径,使道德宣传教育经常化、大众化。一切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坚持正确导向,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倡导科学精神、弘扬社会正气。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要把道德宣传教育作为重要任务,营造道德建设的浓厚舆论氛围。

总之,建立公民诚信体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需要全社会合力推进。吴菊萍说,30年前人们更多地关注致富能手,现在许多道德模范感动了亿万群众,这反映出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时代在发展,道德建设也需要改进创新,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形成共识,凝聚力量。

第三篇:奏响生命之歌

奏响生命之歌

电影是音画艺术,电影音乐对于影片的艺术构思是至关重要的,它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气氛方面起着特殊作用。对于电影来说,音乐也是一种语言,是一种让人回味无穷,荡气回肠的语言。

电影《秋之白华》中的音乐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这部关于瞿秋白与杨之华刻骨铭心的革命爱情故事的电影中,导演将唯美的爱情故事拍摄成油画般的优美而静谧,其中的音乐同样追求完美,导演用音乐表现出恰如其分的情感氛围。音乐伴随着两人的爱情命运跌宕起伏,那或是清扬或是激昂的音乐让人回味无穷。就像导演在采访中说的“他不希望用一种陈旧的音乐也不希望用极现代的音乐,而是要用打动人心的音乐”。正是这打动人心的音乐,传递了那沁人心脾的爱情气息、革命情怀。

《秋之白华》的音乐有画面、有内容。导演曾说“我拍的东西不是那么紧密,空白的时间很多,抒情色彩的环节很多,用音乐来补充。”通过音乐的变化诉说主人公富有激情又深刻的情怀。当杨之华与瞿秋白在巷子口交谈时,那是杨之华真正近距离接触瞿秋白,画面简单,语言简练,但是那悠扬的音乐诉说了两人丰富的内心活动。杨之华依依不舍的眼神,伴随着音乐的响起,在诉说着对瞿先生的憧憬与爱意,画外音诉说着女主人公紧张又激动的心情,音画结合,令人回味。每当镜头转向两人近距离交谈时,音乐总是低沉而深幽,表现出瞿秋白和杨之华那段克制而内敛的最初爱意。随着

两人在共同的斗争中感情和信任的不断加深,内心和精神上的压力也在不断加重,心照不宣,欲说还休。导演用音乐来加强人物的动作性、心理活动,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动人。

音画同步,情景交融。导演将音乐基本上与画面吻合,情绪、节奏一致,使观众在观看画面时,不知不觉地接受音乐,并受音乐感染。当爆发群众运动时,导演用恢弘的交响乐把革命者的勇敢和坚决烘托出来。当为牺牲者举行葬礼时,背景乐是交响乐和大合唱,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和斗争的决心,让人震撼。导演还用音乐表现时代特色,诉说整个时代人民的疾苦。其中有一段是革命者聚会为同志送别,他们高唱《渔光曲》送别。在这首经典而富有时代气息的歌曲中,革命同志依依惜别的真挚感情得到最好体现。音乐表现出那个年代进步青年的一种状态,既有忧国忧民之情又有对未来的一种信心,对中国命运的关切和忧伤。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告别,有可能永远不能重逢的分离。

音乐推动剧情发展。片中,当瞿秋白最后一次离别杨之华,漫天大雪纷飞。瞿秋白想起了牺牲的战友:向警予、张太雷、恽代英、蔡和森、邓中夏,此时小提琴的乐声响起,诉说着革命者义无反顾的精神。瞿秋白清晰记得他们牺牲的时间和他们的年岁,他仿佛依稀预见到自己相同的归宿就在不远处。在雪中送别一段,当秋白远走,之华泪流,缠绵的音乐响起,“从分手的那一刻就等待着下一次重逢”。“秋之白华”的印章还在,“赠我生命的伴侣”的别章还

在,而他们却注定要天各一方,不得重聚。这样的音乐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也预示了革命者的坎坷命运。

以歌明志,用音乐诉说情怀。电影主题曲《携手》是本片一大亮点,这首歌曲由董洁与窦骁倾情演唱。歌词写到:“曾携手,风雨高楼。知我者,谓我心忧。曾携手,投身洪流。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秋霜白胜雪,杨花似含愁。相思情切切,觅渡,水悠悠。秋之白华,何日相逢忆旧游。”瞿秋白与杨之华的深情与厚意有如涓涓溪流从缠绵的音乐中流露出来,浓浓的情意让人感怀。听着这首歌,电影中的情节一幕幕再现在眼前:两人初次相见时的青涩,两个革命者的惺惺相惜,两个志同道合者的互相慰藉与支持。就像电影中的经典桥段,瞿秋白与杨之华,秋之白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们是生命的伴侣。《国际歌》是贯穿电影的一首歌,在最后瞿秋白高唱凯歌英勇就义。没有悲伤,没有眼泪,为信仰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瞿秋白唱起了《国际歌》,那样昂首潇洒,将情绪推向了最高潮。这首《国际歌》是瞿秋白翻译的,就义的时候唱,代表了他坚毅的信念。在恢弘的伴奏乐中,瞿秋白身后是祖国壮丽的山河,周围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绿色,就这样瞿秋白面带微笑英勇就义。导演在这部电影中,用一种宁静的、含蓄的电影语言来表现故事,而音画的绝妙配合是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那或是深情,或是高亢,或是清幽的音乐诉说着一代革命者的坚贞、勇气和大无畏的精神,这正是作品音乐传达的生命之歌。

第四篇:奏响劳动之歌劳动节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

我是xxx,现任xx市市政管理处下水道班班长。我们下水道班组建于xxxx年,现全班共有xx名职工,其中女职工xx名,担负着XX市区主次干道和后街巷道排水管道的维护、管理及防汛等工作任务。xx多年来,一茬又一茬的老职工把青春和热情奉献在这个苦脏累岗位上,一批又一批的新职工传承着敬业爱岗、不辞劳苦的优良传统,延续着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在常人眼中,提起下水道班的工作,很多人唯恐避之不及,整天与恶臭污水打交道,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还要应急处理管道堵塞、溢流等突发事件,工作强度非常大,而我们下水道班人无悔选择这样的工作。2012年春节前的一天深夜,市区盐马路的一段路面因排水管道严重堵塞,造成污水横流。我接到通知后当即带领班组成员,顶着零下七、八度的天气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由于后街巷道较窄,机械车辆设备进不了根本无法施工,我发现管道的承插口变形,当机立断用手一点点去掏、去抠,窨井的垃圾、碎石杂物清除了,但管道还是堵着,已是夜里11点了,看着污水狼藉的路面,我们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连夜组织人手进行破道开挖,重新布设管道,在凛冽的寒风中一直干到凌晨3点才完工,我们的手冻麻了,棉鞋、衣裤上都结了冰,但看到通过我们的劳动,让城市变干净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变优美了,奉献社会的责任感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幸福感总是油然而生。

去年6月下旬的一天夜晚,市区连降暴雨并伴有台风,后关路与人民路交叉口大面积积水,最深的地段达到60公分,我们得知情况后迅速赶到现场,抬上水泵和水管连夜去抽水,顾不上水中漂浮的生活垃圾又脏又臭,蚊虫叮咬,连夜守护在那里抽干了污水,为市民百姓的安全出行提供了保障。由于污水的浸泡,我的小腿和双脚红肿发痒了好几天,但当看到市民百姓有一个舒适、整洁有序的出行环境时,我们所有的辛劳都化作了欣慰。这只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每次在城市防汛抗涝的紧急关头,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出现我们下水道班人的身影。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们下水道班的一帮姐妹们还情系社区,热心为民解难。自2010年以来,我们下水道班与8个社区结对共建。XX区XX社区是我们结对共建的社区之一,这个有着800户居民的老小区没有物管,地下管道老化,2009年以前,一下暴雨,小区的部分路段几乎全都浸泡在水中,一楼的住户经常遭受水淹之苦。我们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对地下管道进行全面义务整修,清理排水管道18000多米。自那以后我们与社区结对,小区的下水道再也不堵了,我们的劳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认可。

在与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居民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一些老小区,有不少因病致贫的特困家庭,生活很困难。尽管下水道工人的收入也不高,但姐妹们一致表示,要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来帮助他们。每逢中秋、春节到来之际,我们与社区一道对8户孤寡病残等弱势群体进行帮扶,送上米和油等生活物资,带去真心的慰问和祝福。XX社区内的重残障老人田XX,下肢残疾、孤苦无依,五年来,姐妹们坚持每周六义务上门照顾老人,帮她洗澡梳头、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并添置生活用品,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赞誉。

多年来,我们下水道班默默无闻地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疏通市区排水管网,在城市防汛抢险的紧要关头,一次次使突发事件化险为夷,将城市和居民财产损失降到最低。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工作,用辛勤的劳动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足迹。我们下水道班人深深明白: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聪明才智才会充分发挥,生命价值才得以完美展现;让城市更优美、让市民生活更幸福,我们再苦、再累也心甘,这就是我们下水道班人的梦想!。

第五篇:让教育奏响廉洁之歌

让教育事业奏响廉洁之歌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让教育事业奏响廉洁之歌”。古人云:“不受曰廉,不污曰洁”。说到廉洁,大家想得更多的可能是那些务实为民的官吏们,他们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故事久久传颂。君不见,一代清官包拯、海瑞的故事热映荧屏,久演不衰;人民公仆孔繁森、任长霞的事迹震撼人心,影响甚广。有句话说:“源静则流清,形端则影直”,所以我们作为肩负社会育人大任的教师,更当以廉洁立世,以真善为美。其实,不瞒大家说,很早以前,我并不觉得“廉洁”这个词跟我有多大的关系,原因有四:第一,我认为普通初中教师本就清贫,学校既是清水衙门,也就无物可受,无钱可污。第二,我所在的中学地处农村,乡民清贫,没条件给老师送钱送礼。第三,许多地方家教轰轰烈烈,这里的学生可没这么开窍,连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都还让人有些担心。第四,至于推销资料,自己既没这本事,也不敢,保不准哪个家长去领导那告你一状,叫你吃不了兜着走。所以,并不是我的思想觉悟不高,确实是我认为没有腐败,何来廉洁呢?

可是,直到有一天,我偶然看了《师德启示录》后,我的心被那些遥远的真实深深地震撼了,我知道,我该忏悔,为我对“廉洁”那浅薄的理解,为我对“廉洁”那无形的亵渎而忏悔!启示录中那些偏僻山村恶劣的自然环境、简陋的学习生活条件、教师们忘我的奉献

精神,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陕西省延长县下西渠村王思明老师,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扎根山区教育事业。他为了父亲留下的“无论如何不能误了孩子”的遗言,为了改变黄土高原几代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贫穷面貌,用自己的热情和道德责任感,与学生一起勤工助学,改变了学校的校园环境,教会了学生一技之长。

湖北山区的胡安梅老师,继承父亲的遗愿,义无返顾地当上了民办教师。她一家住在四面透风的土房中,没有条件改善生活。但她却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极少的工资捐献出来,为学生交学费、买书本。亲戚朋友劝她去大城市打工,可她舍不得孩子们,她默默地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辛勤地浇灌着下一代。当全国各地的近三万多元的捐款寄来后,胡安梅从没想过自己脱贫,而是毅然把这笔钱全部捐献给乡教育站,设立“胡安梅教育基金”,以奖励那些扎根山区的老师们。“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师德启示录》中还有许许多多像王思明、胡安梅这样诚实质朴的人民教师,他们用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他们用无私的奉献和默默的付出,他们用毕生的心血和全部力量,他们用绚烂的师德光辉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奏响了一曲廉洁从教、服务学生的华美乐章!

再想想自己,难道我们教学的环境比那些山区的学校还差吗?难道我们的学生和家长比那些山区的人民还要贫穷吗?难道我们的工资比那些山区的教师还要低吗? 可为什么仍然有一些教师经不住物质的诱惑,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有的教师上课不精心组织教学,课后却大搞补习和家教,收取补课费、资料费,向家长要钱要物,向

学生乱摊派,乱收费等等。这样的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教师队伍的形象,更是违背了做人的良知啊!“无德无以培德”,如果说,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那为什么不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呢?

作为一名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不就需要有一颗廉洁之心吗?要做到廉洁从教,我们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坚持大义为先,私利居次,要抵制金钱名利的诱惑、不取不义之财非法之利、不贪受学生及家长的财物,不贪占集体与他人的财物,不沾染社会上的不良恶习,以廉洁的道德品行为学生作出表率;我们还应该做到公正执教,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学生性别、智能、家庭等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情感模式。时代在变,观念在变,课程在变,我们工作的行为方式也在变。但是,我们的理想信念不能变,宗旨意识不能变,职业操守不能变,人民教师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人格不能变。为了教育的理想,为了理想的教育,让清正廉洁之风吹遍每一座校园吧!让每一座校园成为圣洁的地方,让圣洁的地方成长起祖国的栋梁。

为人师者,只有坚定信念,才能点燃理想的火炬;只有充满爱心,才能托起火红的太阳;只有廉洁从教,我们教育事业的赞歌才能一路高唱!

谢谢大家!

奏响环保之歌相聚美丽河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