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姚贺龙个人简历
个人简历
◆基本概况:
姓名:姚贺龙
性别:男
民族:汉
专 业: 人力资源管理
藉 贯: 河南.永城
健康状况: 良好
联系方式:***
邮箱:yaohelong2009@163.com
◆ 知识结构:
主修课:人力资源管理
选修课: 产品形象设计、日本名企经营之路、宝石鉴赏 实习:专业实习
◆ 专业技能:
接受过全方位的大学基础教育,受到良好的专业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在经济、管理、金融、会计等各个领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有较强的社会实践和市场分析能力.◆ 外语水平:
2010年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有较强的英语阅读、写作、翻译能力.◆ 计算机水平:
2010年通过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河南理工大学第四届计算机技能公开赛二等奖;熟悉数据库软件Visual Foxpro和Office办公软件、Internet互联网的基本操作、掌握统计学、spss软件等.◆ 主要社会工作:
中学:班长、学生会纪检部部长.大学:团支书、院学生会副主席.◆ 兴趣与特长:
☆喜爱文体活动,热爱自然科学.☆热爱球类运动,中学期间曾在全校兵乓球联赛中荣获季军.☆擅长新闻写作以及文学创作,完成过长篇小说《两个人》、中篇小说《水晶之恋》《那遗失的美好》,诗集《寻梦》.◆ 个人荣誉:
中学:优秀团员、三好学生、优秀干部以及学校奖学金.大学: 2009-2010年度:
荣获军训先进个人,在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评优评先”中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河南理工大学“三好学生”荣誉称号、河南理工大学“文体活动”单项奖; 在“拒绝沉溺不良网络”征文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在“学风考风建设”征文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在2010年度暑期实践中荣获“优秀实践报告”作者称号; 2010-2011年度:
通过全国英语四级考试,计算机二级考试;
在河南理工大学第四届技能公开赛中荣获二等奖;
在河南理工大学党课学习中荣获“优秀学员”称号;
在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度团干培训中荣获“优秀学员”称号; 在河南理工大学“创优争先”活动中荣获“优秀团干部”; 在河南理工大学“建党九十周年”征文中荣获三等奖;
在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体育节征文”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在河南理工大学“体育节摄影比赛”中荣获优秀奖;
在河南理工大学“任责杯”主题团日活动中荣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在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度“评优评先”中荣获一等奖学金、“社会实践”优秀奖、河南理工大学“三好学生”荣誉称号等.◆ 主要优点:
★有较强的领导组织能力、活动策划能力和公关能力,如:在大学期间曾多次领导组织大型文体活动,并取得良好效果.★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大学期间,曾在多种宣介会、交流会、比赛中发表演讲和点评,在很多活动中担任主持.★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如:在同学,球类联赛中荣获第四名;在大学,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组织各种活动,在同学中有较高的威信,善于“协同”作战.◆ 自我评价:
活泼开朗,乐观向上,兴趣广泛,适应力强,勤奋好学,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坚毅不拔,吃苦耐劳,勇于迎接新挑战.◆ 求职意向:
胜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相关领域的组织构建工作,也可以从事营销、策划、公关等方面工作.
第二篇:贺龙中学
注重学校教学实际 扎实推进三主五步
————贺龙中学“三主五步”课改阶段性总结
新一轮课改在全国范围内加速推行,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解决学校实际为起点,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教研活动全面展开。它要求立足于学校实际情况和现实问题,包括教研参与者、管理者等人力资源问题,突出教师的研究主体地位,通过研究推广和转化成果,促进有效教学,改善课堂生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满足学校解决教学任务的需要。自2009年来,我校根据县教育局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努力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课改方法和途径,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下面把我校在课改工作的情况做一个简要的总结。
一、我校“三主五步”课改的基本情况
2009年下学期,县教育局首次召开课改有关会议以后,校长和副校长便召开了全校教职工会议,10月份,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工作组和实验组,学校每次的例会、行政会和党员干部会上都要求所有教师高度重视课改实验,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先后派几十名教师到广州学习生本教育,到洋思中学考察参观,到南京学习先进的课改经验,更派了
大量的教师到张家界市一中、桑植一中、慈利一中、慈利二中进行观摩学习。十月中旬,确立了以初一年级192、193等4个班为课改实验实践小组,探讨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其中参加广州学习的石国双、李爽英、王海燕和课改先锋陈小林老师成为我校课改首批积极分子,他们的示范课一下子让许多老师看到很多惊喜,这样,我校的课改在当时的初一语数英三个学科中率先铺开。课改工作取得喜人的成绩。2010年,桑植县教育局在全县范围内推行“三主五步”课堂教学改革,注重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学生情感,细化课堂步骤,落实素质教育。3月份,我校以初中一年级和二年级8个班为实施对象,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九个科目为具体课改内容,加大“三主五步”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此期间,又有谷亚丽、彭冬梅、杨冬梅、陈莉、陈守文、伍春银、张文升、彭健、米泽云、钟胜、佘高昆、熊国峰、唐美华、冯菊萍、王君、廖晨露、熊碧兰、金琼、谷宝玉、王小山、李光明、邓克晴、李秋英等老师积极参加课改实验。在此期间,石国双、谷亚丽、彭冬梅、熊碧兰、李爽英、杨冬梅、米泽云等老师实验积极,措施有力,成绩突出。其中石国双、谷亚丽、彭冬梅、熊碧兰等老师参加贺龙中学片校教师教学比武和2010年全县教
师教学比武,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熊国峰老师参加湖南省2010年生物说课比赛一等奖,唐美华老师参加全省政治教学比武二等奖,佘高昆老师和米泽云老师参加在张家界举行的全国中学化学、生物新课堂改革说课一等奖。
两年来,我们在“三主五步“课堂教学改革方面作了许多尝试,由最初的一个年级2个班的语数英扩展到二个年级的八个班所有文化科目。开始,学校实行激励机制,凡是采用“三主五步”模式上课的老师,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倒数第一名的不扣钱,没有用“三主五步”上课的老师倒数第一、第二的要罚一半的月奖。学校教导处检查,登记实验的过程资料(包括教案、笔记、作业等),教研室不定期抽查实验教师的授课情况(随机听课),校长室经常查看实验老师的上课情况。学校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实验课改,经常开展外出观摩活动,在年终评优评模评先中优先考虑,规定凡是教研室举行的各种活动奖励证书享受0.5-1分不等的加分政策,在职称评定、年终评优等方面享有优惠。
二、“三主五步”课改中存在的困惑
目前,学校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教师越教越好,学生情况稳定,学科成绩每次考试均在年级排名前列,教师深受学生的爱戴,师生相处和谐,这种情况的老师大多是实验老
师。第二种教师厌弃教学,老是怨天尤人,整天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对于上课,也是随意而为之,许多学生听不懂,部分学生想听,但是很疲倦,师生之间的情感空缺,学生不听指挥。学生流失多,学习成绩很差。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全无,几乎听不到他的上进性语言,更不用说提高教学质量。
可以说,实施“三主五步”课改,有利于三维目标的达成,促进师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学校的发展。“三主五步”是一剂良药,它可以根治许多学校的一些老师的“不治之症”,“三主五步”是一个机会,是一个平台,它让许多有志青年实现理想,成就人生,更好地实践教育事业。
当前,我校“三主五步”课堂改革存在一些“盲区”,大多数实验教师都认为“三主好把握,五步难执行”,具体有以下疑问:
1、许多老师有开始的冲动,有被动的接受,看着成绩而去,不管理解如何,匆匆忙忙实验,最初的实验是一头雾水,一脸茫然,开始的热情被思维凌乱冲淡。“看别人的剑,磨自己的刀”,怎样体会都感觉不对。示范课也是他人看另外的人示范后学的,不知道他学的好坏如何,自己的课模式对不对?这好比练武一样,学着学着就学不到真艺了。
2、“三主五步”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合作学习,老师
少讲,甚至不讲,自然而然,耗费时间,影响进度,更不用说花时间让学生落实,成绩自然担心。听了无数节“三主五步”课,理科的上课一般很难完成教学任务,课时紧,内容多,老师和学生都要有时间进行熟悉新模式的流程和要点,再加上学生的理解达不到较深的层次,这时老师又要“讲”才行,于是就有老师讲多少才合理?考试次数少到多久进行一次为好?教育局的评价不变老师该怎么做才好?
3、“三主五步”课改中,文科的教学改革有声有色,理科的教学改革沉沉默默,理科教学实验好做,学生喜欢,科学实验的结论,学生一般回答不准确,教师只好再次“还原”,老调重弹。理科的学习,学生探究的再好,一些规律性的知识,没有老师的补充,学生永远只能是似懂非懂,老师讲了,又变成了“注入式”教学,实验老师怎么处理才好?
4、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上三主五步课,老师准备教案费时多,长期这样会产生惰性,怎样克服?学生开始上“三主五步”课有激情,过了一段时间,学生便产生了迷茫,觉得什么也没学到,主持人的能力提高了,差生的能力下降的也有,落实的内容太多,如何提高效率等等问题。
三、“三主五步”课改措施与目标
1、加强领导,完善校本教研的组织制度建设。
为了将课改工作落到实处,我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以谷永远校长为组长,张有为副校长为副组长,教研室、教导处主要人员为成员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认真贯彻落实课堂教学改革文件精神,集思广益、积极采纳基层领导、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见解和意见。做到统一思想,做到领会实质,挖掘内涵,根据学校现有实际把握定位,认真组织教师进行新课程教学改革,制定校本教研管理组织制度和实施方案。做到了一手抓管理,一手抓共建,双向并举突出实效。
2、改革创新,实现校本教研工作方式的根本转变。“穷则思变”,一种思想,一种品格,成就一个奇迹。课改也是一样,大多数老师关注的是经验的传递,成果的辐射,以优质课来吸引教师模仿、吸纳,促进大部分教师业务提高的需求。显然,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只有面对全体,使全体教师专业水平得以提高,才是校本教研的最终目的。注重教研方式的变革,采用“三点带面”的管理模式,落实课改的有效性。⑴ “经验传递式”教研,发挥各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帮带作用,开发其课堂,让他们新的教育理念和鲜明的教学风格得以传递与发扬。⑵“研究生成式”教研,以课堂研
究为载体,抓细节,促管理,定期开发研究课堂,发挥研究成果的辐射功能,一旦有了阶段性成果,便着力推介。⑶“帮带提高式”教研,把平时随堂听课掌握的低效课例推上教研议教前沿,让任课教师自觉接受教学会诊,矫正其“经验”,从而达到落实“三主五步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借助集体备课这一载体,由多名教师上同一课题的课,让教师体验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教学设计和不同教学风格所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师在比较中由教学程序“执行者”向教学“研究者”转变,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
备课是教师对知识的自我转化、改造和构思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反思以往的备课状况,重“形式”轻“实效;“教法”轻“学法”;“预案实现”轻“教学生成”。这样的备课形式显然难以适应当前课改和素质教育的需要。走出备课误区,突破备课环节这一瓶颈是摆在教研工作面前的重要问题。我校教研组,建立一周一次集体备课制度。备课中通过对典型课例的分析,备课成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谈个人见解,博采众长,形成“共案”,然后根据教师自身和本班学生特点做增减,尽可能形成个性化、特色化的教案,提高了备课质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体现同伴互助、优势互补。课后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形成“教后案”。
3、课题研究,深化校本教研的内涵发展。
利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良好背景,规范教育科研工作,根据学校发展所急需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选择科研课题,制定科研培训计划,组织课题研究,结合问题,把握研究方向,促进课改工作顺利开展。
挖掘学校教育研究资源,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通过听、说、议、评系列教研活动,落实对课题研究的理解与实施。为广大教师搭建学习与研究平台,为教师在课堂教学创新上增添了强劲动力,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找到新途径,为教师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借助“三主五步”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有效推进课改教研的深入开展。通过精选教案、典型课例、实验反思和行动研究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以报告、讲座、课堂教学观摩等形式推广研究经验,发挥名师示范作用,研究辐射功能,达到资源共享,从而激发全体教师主动参与课堂改革,提升教学水平。
4、聚焦课堂,增强教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为实现在研究中实践、在研究中教学,我们把校本教研
与课堂教学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实施教研与科研互动,稳步、扎实、有序地进行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实验工作,进展顺利,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2011年,召开了贺龙中学课改工作推进会,听取了各实验教师对落实、开展三主五步教法改革工作的汇报,开展学科优秀教师的骨干带头作用,对课改工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本学期仅石国双老师的八年数学课做了3次示范课展示。做到了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课改教师做到了一周一反思、一节一后记、一天一札记、一月一小结、半学期一交流,重点进行了“三主五步“课改实验班的听课研讨活动,使实验工作得到了扎实有效的开展。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我们将注重加强校本教研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校本教研的作用,使教师队伍得到迅速成长,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逐年稳步提高,使办学特色得到不断增强。通过几年来的实验实践和摸索,在今后的课改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让我们深刻体会课改的乐趣,取得更好成绩。
第三篇:关于贺龙元帅
关于贺龙元帅
——长征的故事
第一个:
一九四五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由于三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的关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
三个病号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营地,班长就到处挖草根,和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不到半个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饥饿威胁着他们。虽然班长到处找野草、挖树根,可光吃这些怎么能吃饱呢?班长眼看着他们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拢眼。
有一天,班长在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了一条鱼跃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缝衣针,弯成了个钩,让三个同志吃上了新鲜的鱼,喝上了鱼汤。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们吃鱼的时候,班长从来不吃东西。后来,这位小同志发现班长在吃他们吃剩下的食物,眼泪就禁不住流了下来。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长却饿晕过去了,三个小同志急忙去钓鱼,做汤,可班长还是为了他们而牺牲了。
第二个: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小鬼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
“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骑一段路再说!”
小鬼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儿走吧。”
“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说:“你把它吃了。”
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
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鬼,想起一连串的孩子。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等他找到那个小鬼,小鬼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鬼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就在这个时候,小鬼停止了呼吸。
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鬼,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
第三个:
红军长征途中,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而且还要经常与空中侦察、轰炸的敌机进行斗争。尽管当时红军的防空武器极其简陋,但仍发扬以劣胜优、敢打敢拼的精神,积极地进行防空行动,并在长征途中击落6架敌机。
第四个:
红军长征路上,发生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我读过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成没事发生一样,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让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自愿地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让我们看到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大人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可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沉默,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轻松地自己上路,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每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女孩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队伍的优良品质了。
有一位普通的红军叫做谢益先,过草地时,他分到了四斤干粮。在行军过程中,战士们看到了饿慌了的母子三人,小谢就瞒着队友,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他们,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凉水充饥,最终,因体力不支,就这样走了。直到那母子三人来还这一只印着“谢”字的干粮袋时,部队的同志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看了这个故事,心中无比的沉重啊!谢益先明明知道,在茫茫草地上,哪怕是一小袋粮食,都是救命的“宝贝”,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毅然把自己的粮食给了那位母亲;每天,自己在饥饿中煎熬,也不愿连累队友;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询问那母子三人的情况,在得知“他们很好”的回答后,嘴角才带着微笑,离开了人世……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对战友的深厚情谊,都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看到了那世世代代都令我们铭记在心中的“长征精神”。
长征,对于我们新世纪的一代,或许已经太遥远了。我们未曾经历过这样的艰难困苦、这样的惊心动魄,但这段历史,还是带给我们无数的深思。种种永垂不朽的“长征精神”,值得我们去揣摩,去学习。当然,在新世纪,在我们学生中,这些“长征精神”,需要在学习中发扬,在校园中发扬,在做人处事中发扬,在一点一滴的成长道路上发扬,在为祖国的建设中发扬。我们要将这些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让这些瑰宝,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者。
第五个:
我们的贺主席
1935年12月19日中午时分,贺龙率领的第二军团部分主力,从管竹进入岩石乡。三个穿灰布军衣、身背短枪的战士来到三房院子,见一妇女抱着小孩慌慌张张走进自己家里。战士跟着走进她家堂屋,见她房门紧闭,便轻轻地敲门说:“嫂子,请你不要害怕,我们红军是为老百姓服务的,请你开开门,我们有事和你商量。”青年妇女叫欧阳香元,丈夫在外做挑夫,她听到敲门的声音不是很急,喊话的声音也很平和,就开了房门。战士见她屋内还有一间空房,便提出:“嫂子,今天晚上借你这间空房搭个铺住一晚上,你看行不行?”欧阳香元虽没有完全听懂他们的话,但知道他们是要借房子住,于是脸上露出了同意的笑容。
过了一会儿,有位战士领着一位身材高大魁梧、身穿兰布长衫、留有八字胡子的人来到了欧阳香元的家门口,后面跟着二三十个穿灰布军衣、背短枪的战士,在禾坪里整整齐齐地站成两排。那个八字胡子对大家讲:“我们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为人民求解放的,我们有铁的纪律,大家千万要注意,不能进年轻妇女的卧室内;”接着又讲,“我们红军无论走到那里,都要关心群众,爱护群众,群众家里的东西未经主人同意不能搬动,借东西一定要还,损坏和丢失东西一定要照价赔偿,这样我们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才能团结群众去打倒蒋介石卖国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欧阳香元从战士们的表情上,看出八字胡子是个大官。听他讲话句句为老百姓着想,认定红军是好人。她怀着兴奋的心情走到院子里去,把那个八字胡子讲的话告诉别人,直到天快黑时才回家,她走到堂屋门口见地上搭起了铺,那个八字胡子和另外两个人在煤油灯下看地图,一边看一边比比划划。她想知道那个大官是个什么官,于是走到门外悄悄地问一个小战士:“那个穿兰布长衫、留着
胡子的是你们的什么人?”小战士轻声地告诉她:“是我们的军团长,苏维埃政府的贺主席,我们都喊他贺老总。”她听后心里嘀咕,原来他是个大官,难怪战士们都规规矩矩听他讲话。
她走到房内,一位女战士非常和气地请她坐下,像亲姐妹一样和她拉起了家常。在交谈中她问女战士:“你是哪个的老婆?”女战士很爽快地告诉她:“我是贺龙同志的爱人,今晚住在你家,真麻烦你了。”她知道了住在她家里的是红军的大官贺龙主席一家人,不好意思地说:“这房子不好,没有好好收拾,真对不起你们,”女战士说:“等打完仗以后,穷人就有好房子住了。”
第二天清早,部队要走了,有些战士在收拾行装,有些在打扫卫生,有个战士走到欧阳香元嫂嫂雷青菊面前(住她对门)再三询问是否有损坏和丢失的东西,雷青菊讲:“只有一个木脸盆没看到。”那个战士不一会拿了一个铜脸盆对她说:“如果找不到就用这个脸盆,找到了就留做纪念,红军的纪律都是贺主席规定的,你一定要收下。”贺主席和战士们走时,群众都含着热泪相送,战士们
也不时地回头,依依惜别。
几十年过去了,欧阳香元没有忘记当年的“贺主席”。1956年,她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的挂像时,一眼就认出了当年住在自己家里的贺主席,高兴地说:“你们看,我们的贺主席又回岩山来了,又到我们家里来了。”
王二小
中国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当时任涞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现为保定市离休干部)同志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报道给了边区青救会,《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立即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现在,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
为了纪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在二小的家乡涞源县上庄村建设了“二小希望小学”,延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作家陈模创作了革命传统纪实小说《少年英雄王二小》,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投资拍摄了故事片《少年英雄》。
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早在50多年前就已被选入了全国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感染和教育了不止一代人。
提起《小英雄雨来》,作家管桦说,雨来的形象绝不是作家凭空想像的。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里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管桦本人在内。小说中的芦花戏水,星夜攻读,智护交通员的情节,苇丛雏鸭、五谷飘香的田园风光景物,鲜活的方言土语,无一不是50多年前那场波起云涌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燕赵大地的真实写照。
1940年,管桦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但浓浓的乡情,给他留下了无限的眷恋。他从小亲身经历目睹了年长他几岁的本村儿童团团长,带领一群天真无邪的儿童,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了望,捕捉敌情。从军后,童年时代的情景,总是像演电影似地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就这样,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雨来没有死》。这成了管桦创作生涯的开端。
初稿写成后,管桦首先请当时任鲁迅文学院研究室主任的周立波审阅。周立波被小说中主人公雨来的精神所吸引、感动,连连称赞这篇小说写得有骨头有肉,非常值得一读,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周立波鼓励并指点管桦继续写下去,要写成一部真实反映冀东人民抗日斗争的中篇或长篇小说。
《雨来没有死》这篇处女作,1948年发表在《人民日报》的前身——《晋察冀日报》上,受到了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建国之初,教育部一位负责语文教科书的编审专程找到管桦,告知他《小英雄雨来》被选进了全国语文课本。从此,小英雄雨来便成了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管桦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文革”中,小英雄雨来竟会成为他的“保护者”。那是“文革”初期,一次,冲击北京市文联的“红卫兵”要揪斗管桦。当一群脸上还带着稚气、对管桦一无所知的中学生,拿着皮带朝管桦步步逼近时,其中有人问了一句:“管桦是谁?”旁边有人回答:“就是写《小英雄雨来》的那个作家。”那些学生都是学着《小英雄雨来》长大的,听了这句话,满脸杀气的孩子们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他们怎么好意思对塑造出自己童年崇拜过的偶像的人动手呢?管桦因此躲过了一劫。
风云过后,年逾古稀的管桦深知革命传统教育对下一代的重要,他愈加魂牵梦萦“雨来”的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英雄精神了。管桦说:“爱国主义教育应当从娃娃抓起,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家乡都不热爱,还谈何爱国?”为了使“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得到发扬,管桦打算在家乡的还乡河公园里建一座小英雄雨来纪念园,让新一代更多地走近英雄,学习英雄,自觉地接受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教育熏陶。他的这一想法很快得到唐山市委、市政府和新区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1998年“小英雄雨来纪念园”终于在还乡河公园落成了。
管桦在小英雄雨来纪念碑上亲笔写道:“1937年,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中国进行全民族抗战。青壮年参加八路军,拿起枪抗击日本侵略者,冀东还乡河两岸各村的民兵、老年人、妇女、少年儿童,为保卫祖国家园与敌进行顽强的斗争。在那个战争年代,像雨来那样站岗放哨、手拿红缨枪、挺起小胸脯、给八路军送信、带路的情况是很多很多的……”
如今,小英雄雨来纪念园已经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也成了大人和孩子们经常光顾的去处。在那里,会使人勾起一段历史的回忆,仰望雨来塑像,曾经学着雨来的故事长大的人们和正在学着雨来的故事成长的孩子们,都常常会重温《小英雄雨来》中那句不止激励过一代人的名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
2.战地女杰:贺子珍的身体里嵌入17块弹片
在悲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活跃着一群特殊身影,她们中有中央领导同志的夫人、有女干部,也有普通女兵。饥饿、疾病、血战、死亡,没有什么能阻挡住她们前进的脚步,这一群可亲可敬的巾帼英雄在弥漫的硝烟中一路穿行。
作者常敬竹说,1995年冬天,他同作家董保存穿行在北京城区的大街小巷,苦苦寻找当年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那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耗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他们依旧乐此不疲,因为每一个采访对象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惊喜,一种久违的精神在召唤着他们、激励着他们、感动着他们。
尽管,当年风华正茂、叱咤风云的红军女战士大多已经告别人世,而女红军留在漫漫征途上的那些美丽故事依然那样荡气回肠、动人心魄。
1935年4月初的一个晚上,女红军们刚拖着疲倦的身体赶到贵州盘县附近的五里排,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一群敌机嗡嗡地叫着突然从山后飞过来,其中一架快速俯冲下来,一阵激烈的机枪子弹迎头扫射,三枚炸弹投向休息营地。战士们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沟里、坡地上,高高低低的地势把一些人遮蔽起来,但要命的是一些红军伤员躺在担架上根本动不了。
贺子珍本来是隐蔽在路边一道土坎下的,但她不顾个人安危爬出去疏散担架,这时,一枚炸弹投了下来,在她身边顿时腾起一股烟尘……
敌机飞走了,枪声、爆炸声停止了,硝烟和尘土渐渐消散开去。贺子珍的身体里嵌满了弹片,鲜血把军衣浸染得殷红。
一场紧张的抢救开始了。警卫员骑马去总卫生部请来李芝医生,为贺子珍救治。李芝先为贺子珍打了一支止血针,然后做了全身检查,发现在她的头部、上身、四肢共有17块大小不
一、深浅不同的弹片,在没有实施任何麻醉的情况下,手术开始了。贺子珍疼得浑身大汗淋漓,眼里噙满泪花,却坚持一声不吭。身体浅层的弹片终于被一块块取出,而深入体内的弹片却难以取出,成为战争留给她的一份永久纪念。
第四篇:贺龙钓鱼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
1.导入:炮火纷飞的年代虽然是遥远的回忆了,但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长征路上发生的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将永载史册。在党的武装斗争史册上,贺龙是一个光辉的名字。同时课件出示贺龙照片,师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贺龙的资料。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
3.作为十大元帅之一,作者为什么不写贺龙驰骋沙场的英姿,却写他钓鱼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二、自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2.默读课文,并能讲述故事的梗概.三、自学指导
1.自由读全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再次默读课文,试着讲述故事的梗概。
四、先学。
方法:读、思
五、后教。1.检查课文自学情况
(1)同桌互查读文情况。
(2)出示本课需会写的生字,集体认读。
(3)引导学生从生字的音形义三方面需注意的地方做互相交流
2.抽生讲述故事梗概。
教师相机指导怎样讲述故事的梗概:要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六、当堂训练
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学习贺龙钓鱼部分,体会贺龙在艰苦岁月里对战友的深情厚意。
教学难点: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环境的艰苦。
一、出示课题
《贺龙钓鱼》 伍之伦
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贺龙钓鱼部分,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了解环境的艰苦,通过推想,体会贺龙对战友的深情厚意,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3、运用所学方法,体会“简陋的渔竿,凝聚着贺龙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对战友骨肉般的深情厚意”的含义。教给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学习贺龙钓鱼部。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
1、自学指导:
看贺龙钓鱼部分(11——14自然段)找出描写贺龙钓渔竿的句子,看看这是一根怎样的钓渔竿?
2、抽生说,(出示句子)齐读,从哪儿可以看出渔竿的简陋?(几根马尾、一根别针、一根树枝:材料的普通和数量少)
3、教师小结:几个简简单单的数量词加上普通的材料就让我们感受到了渔竿的简陋。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几个词,边读边想,透过这简陋的渔竿,你还能体会到什么?(和我们生活中的渔竿比一比,贺龙能选择其他的材料来做渔竿吗?从中可以看出什么?)(环境的艰苦)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
1、自学指导:看第二段,想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环境的艰苦?
①、(出示二段1、2句)自由读,边读边想象,透过文字你看到了哪些画面?
(粮食几乎完全断绝:没有吃的,有的奄奄一息,有的到处找野菜挖草根,有的因忍受不了饥饿误食有毒野菜而丧命,而更多的时候只有勒紧裤腰带忍受饥饿。老师相机介绍贺龙所带的部队的任务是断后和收容,更显出环境的艰难。
虚弱:脸色苍白蜡黄,瘦骨嶙峋,拄着拐杖,艰难地往前挪动,走着走着就摔倒,甚至永远都爬不起来了。联系饥饿、长途跋涉来谈。
伤病员增多:重伤的担架抬,担架不够就一个一个背,轻伤的几个互相搀扶。结合自己对红军过草地的了解来谈,主要有饥饿造成的胃肠病或食物中毒,高原引起的缺氧,呼吸困难,天气变化造成衣服单薄的战士不断生病,前面部队掉队的同志等。)
②、齐读第二段1、2句话。
③、透过文字,我们都能推想到那么多艰苦的场面,我们不知道的困难不知道还有多少。课文中还有一句话直接就告诉了我们环境的艰难。(第13段1句)
3、刚才通过联系上下文,让我们更全面的认识到了环境的艰苦。看来,联系上下文的学习方法更有利于我们理解文章的内容。
4、(出示12段:师范读)贺龙手执钓鱼竿,一个人蹲在溪边的小树下。他留着短髯的厚嘴唇叼着个大烟斗,两眼专注地望着水面。请你联系上下文,推想一下,这时,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请在书上作好批注。
5、交流。
五、先学后教三。
1、自学指导:齐读第14段,理解14段。
2、请你运用今天我们学的方法,说说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贺龙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对战友骨肉般的深情厚意”?请找出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勾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下简单的批注。
3、交流。
4、第3——10段:采用朗读的方法分角色朗读。
画出描写贺龙的语言和神态的句子,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贺龙的崇高品质
5、第17、18段:透过贺龙的语言、动作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开朗乐观的贺龙,我们的耳边还听到了贺龙那爽朗、乐观、感人的笑声,那不正展现了他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感受吧。齐读17、18段。
六、当堂训练。
1、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或几个地方练习朗读,读出感情。
2、读了《贺龙钓鱼》的故事,你都想到些什么呢?说给大家听听。
七、板书设计
贺龙钓鱼
舍己为人
关心战友
乐观幽默
第五篇:25,贺龙钓鱼
25,贺龙钓鱼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文中生字,并能理解词语
2,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梗概
一,自学指导
(一):放声读课文,解决生字 要求:1,画出文中生字,利用字典解决不认识的字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标出自然段
解决不了的字
易错字 二,自学指导
(二):再读课文,画词语
要求:1,快速的读课文,画出文中红拼音词语,三字四字词语
2,自己或找同桌帮忙解决不理解的词语,解决不了的画“?”
三,自学指导
(三):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问题
1,围绕贺龙钓鱼,作者都写了哪些事情。按顺序说一说。四,检测。
同桌互相说一说故事的梗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找出文中描写贺龙语言、动作的句子,体会贺龙在艰苦的岁月里的乐观、幽默以及对战友的深情厚谊 2,完成检测题
一,自学指导
(一):读课文,思考问题
1,三万五千里长征是艰苦卓绝的,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2,从文中画出描写贺龙的语言和神态的句子。二,自学指导
(二):分角色朗读3—10段,体会贺龙的品质
1,同桌分角色读,思考,从贺龙的语言中,你体会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从他的神态中,你又体会到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自学指导
(三):自读11---14段,思考问题 1,从这几段,你觉得贺龙是一个怎样的人?
2,贺龙钓鱼的技术怎样?你从哪些地方知道的? 四,检测。完成课课练第53页第八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