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旅游人才建设
编辑:红叶飘零 识别码:17-767182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24 21:08:47 来源:网络

第一篇:旅游人才建设

旅游人才建设

江西旅游教育资源丰富,旅游科研实力雄厚。江西将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的旅游人力资源优势,推动校企联合,实施人才兴旅战略,促进江西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主要工作分三个不分:

一是分类开展全员江西旅游培训工作。着重完善江西旅游培训体系,实施江西旅游培训计划,抓好旅游管理人员、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导游人员的分级分类培训,大力加强对江西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从大专院校、江西旅游企业和有关单位中抽调人员,并聘请旅游专家,组成培训团队,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赴各地开展巡回培训;实施“名导进课堂”工程。

二是大力推进大专院校与江西旅游企业的合作。抓好院校与江西旅游企业的结对共建工作,采取“一对一”的办法,将江西旅游企业作为大专院校的对口共建点,促进学校教育与旅游实践相结合,促进江西旅游企业管理服务上档次;倡导大专院校结合全省及各地旅游发展实际开展综合或专题研究,推动江西旅游产学研一体化;支持有特色、有实力的校企联盟建立专业化旅游培训基地。

三是推进旅游办学与江西旅游发展相结合。指导旅游院校结合江西旅游发展实际,调整专业设置结构,增设江西旅游课程,注重学生实践锻炼,为江西旅游支柱产业和江西旅游经济强省建设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本文章来源于:江西旅游元盛假期

第二篇:人才建设

蒲党发[2011]35号

蒲麻镇采取“五抓”措施加强人才队伍

建设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

为推动“人才强镇”战略的深入实施,积极营造全镇“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和激发全镇各类人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蒲麻镇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建立完善人才工作机制,突出“五抓”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人才队伍建设。

一、抓学习,不断深化对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结合全镇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开展了全镇干部岗位大练兵活动,及时组织全镇人才工作者学习了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关于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及文件精神,专题讨论,交流学习体会,掌握精神实质,充分认识人才工作和人

才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增强了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抓宣传,积极营造“四个尊重”的舆论氛围。切实制定蒲麻镇人才工作宣传计划,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省委、市委和县委关于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宣传“人才强县”、“人才强镇”战略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宣传各县市各乡镇人才工作的新鲜经验和取得的成效,宣传“六支人才”队伍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初步营造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环境。

三、抓调研,全面了解掌握人才队伍状况。成立课题组,由专人负责,协调各有关站所,采取实地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动态和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立足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着眼分析人才队伍建设和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从人才培养、吸引、留住和使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撰写了《全镇未来五年人才工作的思考与对策》,着手建立蒲麻镇六类人才(党政人才、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牧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信息库和蒲麻镇紧缺人才需求情况信息库。

四、抓机制,全力推进人才工作向规范化迈进。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认真

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强人才工作《实施意见》,增强人才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制定了《蒲麻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及运行规则》、《蒲麻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蒲麻镇关于培养和使用现有人才办法》、、《蒲麻镇人才工作宣传计划》等,狠抓落实,使人才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

五、抓培训,努力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全面提高各级各类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层次和实际工作能力为主,多层次、多渠道培训人才队伍,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2期,参训人员达135人次。一是强化宏观指导,增强培训工作的广泛性。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修养、培养战略思维、加强党性修养、增强业务和专业知识。围绕建设新农村的需要,深入推进“1+1≥3”培训行动。三是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培训的实用性,针对广大农民群众需要的农业知识开展各项培训,切实提升镇干部指导基层工作的能力。

中共蒲麻镇委员会

2011年6月27日

第三篇:旅游人才培训方案

旅游人才培训方案

目录

1.建设背景及意义„„„„„„„„„„„„„„„ 2.指导思想„„„„„„„„„„„„„„„„„„ 3.培训内容„„„„„„„„„„„„„„„„„„ 3.1培训对象„„„„„„„„„„„„„„„„ 3.2目标任务„„„„„„„„„„„„„„„„ 3.3培训程序„„„„„„„„„„„„„„„„ 4.工作要求„„„„„„„„„„„„„„„„„„ 5.培训计划„„„„„„„„„„„„„„„„„„ 5.1培训方式„„„„„„„„„„„„„„„„ 5.2培训目标„„„„„„„„„„„„„„„„ 5.3具体措施„„„„„„„„„„„„„„„„ 6.人才培养规格„„„„„„„„„„„„„„„„ 7.课程设置与简介„„„„„„„„„„„„„„„ 7.1课程设置„„„„„„„„„„„„„„„„ 7.2理论课简介„„„„„„„„„„„„„„„ 8.保障措施„„„„„„„„„„„„„„„„„„ 9推荐参考教材„„„„„„„„„„„„„„„„

一、建设背景及意义

乡村旅游伴随着深化农村改革的步伐开始兴旺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将去农村旅游,领略田园风光、品尝农家美味、感受自然归真变成了一种时尚。尤其是在乡村旅游的主要客体——城市居民,面对拥挤的道路,浑浊的天气,加之最近爆发出的一系列安全性问题,也为乡村旅游市场火热提供了外部的依据。国家对农村的扶持性政策也在大力度的推进,乡村旅游成了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个新的亮点

旅游人才是旅游发展的基础。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我县旅游业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根据旅游业发展需要,我司拟将旅游人才培养作为抓好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为切实有效地抓好此项工作,现结合我县实际,拟定2015旅游人才培训方案。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县人才工作基本要求,立足旅游人才实际,着眼旅游业发展的潜在需求,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培养适应未来全县旅游业发展的行业管理人才,专业服务人才和农村乡土旅游人才,大力培养旅游实用型人才,着力构建旅游人才队伍,促进全县旅游业的发展,为构建和谐金建始服务。

三、培训内容

(一)培训对象

1、在市范围内从事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

2、年龄在16周岁以上,身体健康,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旺苍籍青壮年农民均可参加培训,乡镇农家乐业主,乡镇服务业人员为培训主力。

3、参训人员报名时查验身份证或户口簿原件,并交纳身份证或户口簿复印件一张。有相片者交纳1寸彩照3张.(未交纳者我们也可以统一照相、电子存档)

(二)目标任务

围绕推进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业发展,以乡村旅游人才为重点培训项目,开展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大培训。

(三)、培训程序:

1、从

日至

日进行联系乡镇进行宣传并初期报名。

2、月

日至

日进行进行报名和开班准备。

3、月

日开始进行培训。

4、月

日至后进行查漏补缺。上报档案。申请报账

四、工作要求

开展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是我市全面开展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的工作计划内容。各县(区)旅游局要高度重视,总结本单位往年的好经验、好做法,采取更有力措施,切实抓出成效。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一是要在往年成立工作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充实机构成员,明确牵头部门和分管负责人,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要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积极向本级党委组织部门汇报工作思路和具体计划,主动加强与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业等部门的联系,争取相关部门支持;三是要结合实际制定方案,把任务分解到具体乡(镇),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二)创新方式,加强培训

一是要积极争取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把乡村旅游技能培训纳入补贴范围,同时争取农业等相关部门的经费支持,尽可能地提升培训层次;二是要充分利用本地培训资源,从实际出发,亲自送教到村、送教上门,采取请成功经营者现身说法、统一组织培训与企业自主培训相结合、请专家培训与自我培训相结合、业务培训与技能比赛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三是要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培训机构的优秀资源来进行培训;四是要创新培训方法,对示范村(点)的重点农户,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举办专题培训班,组织示范村的干部和群众代表赴先进地区进行学习考察。

(三)加强监督,完善统计

市旅游局将按照绩效考评要求加强对我市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计划的执行情况、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参加培训和保障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培训质量效果进行检查督促。各县(区)旅游局要做好培训统计报表等相关工作,及时整理档案资料,整理内容包括:办班通知、计划安排、学员名册(含详址和联系方式)、授课教师和专家名册、培训资料、图片及宣传报道、各期培训小结。年底前与全年培训总结一并报市旅游局人事教育科。

五、培训计划

2015年,计划培训乡村旅游人才,其中包括旅游行业管理人才和旅游专业服务人员,旅游乡土人才等。

1、培训方式

采取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灵活多样地组织开展好培训工作。一是有针对性地将公司人员送到大专院校开展短期培训;二是选派相关工作人员到有关部门学习;三是组织机公司人员和景区开发涉及到乡镇的镇村干部和旅游乡土人才外出培训考察;四是聘请有关领导和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授课。五是结合公司具体人才培训方案,大力组织开展农村乡土旅游人才培训。

2、培训目标

本次培训项目面向重庆市城市旅游圈旅游产业,旅行社门市、导游服务、计调、外联与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酒店基层管理能力,旅行社管理能力,旅游景区管理能力,旅行社门市管理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3、具体措施

1、组织领导。为切实抓好旅游人才培训工作,我公司将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抓好此项工作。

2、加大投入。多方争取旅游人才培训资金,加大旅游人才培训力度。

3、建立机制。将旅游人才培训和使用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旅游人才培训档案,并实行跟踪管理,探讨培训、使用、考核相结合的旅游人才考核评价机制,逐步构建起适应旅游业发展的人才队伍结构

六、人才培养规格

本次培训人员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必须达到以下质量标准:

(一)必备的知识结构;

1.较好的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包括旅游概论,饭店概论、旅游管理基础、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旅游文化、旅游心理学等专业理论知识;

2.扎实的掌握旅导游实务、会展旅游实务、旅游线路设计、景区营销与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市场营销、饭店经营和管理、旅游礼仪、餐饮服务和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旅游管理专业综合实践项目等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必备的能力结构;

1.具有胜任旅游公司导游、业务(外联、计调)经营、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票务接待、酒店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基层管理、人力资源部培训、酒店营销策划、公关策划等旅游企业的业务接待及管理工作能力,毕业生要求获得(英语)导游资格证,前厅高级服务员证书,餐厅高级服务员证书,调酒师。

2.具有一定地阅读和分析本专业书刊、技术资料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操作、维修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运用Office 办公软件工作,要求通过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

4.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团队协作能力。

(三)必备的素质结构

1.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了解马克思主义、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基本思想;

2.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修养;

3.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普遍身心健康。

七、课程设置及理论课程简介 1课程设置

2、理论课简介(1)旅游法规

本课程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旅游法规理论及实际应用的教授,使学生系统掌握旅游法规的基本原理和各种具体的制度与规则,提高学生运用旅游法规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旅游学概论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学的入门学科。本课程主要使学生学习掌握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市场,旅游的影响,旅游组织与旅游产业政策,旅游发展的模式与趋势。

(3)旅游经济学

旅游经济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以及旅游经济发展规律的学科。内容包括: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旅游产品及其开发、旅游需求与供给、旅游经济运行与调节、旅游消费效用理论、旅游经济效益、旅游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趋势。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旅游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及其规律,了解旅游经济活动特点及发展趋势,为以后从事旅游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4)人力资源管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绩效考核,薪酬福利,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员工关系管理,劳动合同,劳动争议等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规律。(5)中国历史文化概论

本课程为旅游管理专业学习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了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了解促成中国文化发生转变的历史原因,各个历史时期中国文化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显露出的缺陷和不足。

(6)旅游心理学

本课程为旅游管理专业学习的专业任选课,本课程以旅游活动主体旅游者为出发点和根本点,以大量的实事研究,揭示旅游消费者的行为规律,主要内容包括影响旅游消费的需要、动机、态度知觉、人 格、文化等各种因素以及旅游者在食、住、行、游、购、娱方面的旅游心理活动及其表现,目的是为了弄清理论,知道人们旅游消费活动,培养旅游服务和管理人才。(7)导游业务

本课程为旅游管理专业学习的核心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导游服务性质、特点、地位和作用,作为一名合格的导游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导游人员的职责、导游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导游服务程序、导游服务技能、导游服务中常见的旅游者个别要求、常见和特殊问题的处理等诸方面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与旅游服务相关的旅游法规和政策的理解程度。(8)现代饭店管理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特色课之一。内容包括:饭店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形式、和基本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奠定学生从事饭店管理工作的理论基础。

(9)主要客源国概论

本课程为旅游专业的特色课程。它主要介绍了中国旅游客源国或旅游客源地区的基本概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主要客源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旅游业以及地理、人文概况等有一个全面的、准确的认识和了解,并进而对世界旅游客源市场和中国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并能够基本掌握中国海外客源国的基本情况,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10)旅游规划与管理

本课程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介绍旅游资源的评价、分类、特征及其成因的基础上对旅游规划的基本原则、内容、程序、方法及旅游资源开发设计技术进行系统的阐释。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旅游规划与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技术,为其从事旅游规划与设计工作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11)旅行社管理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介绍旅行社旅游活动组织、产品设计及营销、旅行社资本运作与成本控制、财务管理与人事管理以及旅行社经营战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熟悉和掌握旅行社的日常工作流程,为其从事旅行社经营管理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12)导游基础知识

本课程为旅游管理专业学习的专业特色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当地旅游和旅游业的知识、旅游地理、民族民俗、宗教、古代建筑、园林、烹饪、风物特产等方面的相关知识。(13)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本课程为旅游管理专业学习的专业任选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饮食文化的概念,研究的对象、内容和现状。了解环境与文化的多元性、饮食文化的发展阶段和食物变迁的原因。了解世界饮食文化和中国饮食文化区域性。掌握中外饮食民俗、中外饮食礼仪、中外茶文化和中外酒文化的基本情况,了解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现状。(14)现场导游模拟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学习的专业任选课程,是一门提高学生景点景区导游服务的核心能力、提高“国导证”考试现场考通过率、实现人才就业与企业需要无缝对接的支撑性课程。课程以景点景区导游员、地陪为主,兼及全陪、领队导游员为培养目标,综合强化学生讲解、带团、紧急处置等方面的专业技能。课程前接课程是《旅游学概论》、《旅游资源概论》、《导游实务》,后续教学环节是“国导证”考试现场考、企业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

八、保障措施

1.组织管理保证

切实推进师资管理体制,建立师资队伍目标管理责任制。公司负责人和旅游专业负责人把握发展情况,结合旅游管理专业建设需要,制订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的培养、引进、聘用规划,并实施。

2、严格规范管理,保证培训质量

第一,把好四关。一要把好培训课程设置关,与旅游局、乡村旅游负责人、乡村旅游培训基地等多联系、多沟通,开设与乡村旅游服务人员专业相关,农场职工从事本职业相关的课程;二要把好教师聘任关,聘请学院有教学经验和一定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任课,提前组织教师备课;三要把好教材选用关,通过多方比较,在新型农民现代农业技术与技能培训丛书,即全国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推荐用书《乡村旅游服务人员》培训教材基础上,由学院教师结合乡村旅游地方实际编写培训教材;四要把好教师命题关,阅卷关。

第二,帮助各培训基地做好乡村旅游服务人员培训内档案材料的整理工作。

第三,保证培训时间。按培训计划的要求,结合各乡村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实际,合理安排培训时间,保证理论专题培训和实践培训不少于七天,保证培训质量。

3.优化师资配置,提高质量效益

建立高效的内部教师队伍。通过内部挖潜,激活现有教师资源,激励教师个人积极主动进修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整个教师队伍健康发展。在优化内部教师队伍的同时,加强兼职教师的引进。开放式的教师选聘模式,选聘具有丰富旅游行业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充实教师队伍,丰富实践训教的内容。同时还将聘请专业素质高、学术造诣深的专家学者作客座、兼职教授。公司通过制定和完善兼职教师聘任和管理制度,规范对兼职教师的聘任和管理。对已聘请的兼职教师要加强联系与交流,充分发挥其作用。

3、经费保障。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旅游实用人才培训投入机制,对全市旅游实用人才实行免费培训,市旅游局将提取的旅游发展专项培训资金的三分之一用于乡村旅游实用人才培训,县(区)政府参照市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比例安排,将培训经费列入经费预算;市民宗委应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给予适当资金补助,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将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纳入职业培训补贴和技能鉴定补贴范围。

九、推荐参考教材

安金明.乡村旅游北京模式研究.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1 邹统钎.乡村旅游(理论.案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1 高树军.乡村旅游开办及经营指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9 王云才、郭焕成、徐辉林.乡村旅游规划原理及方法.蔡小于.乡村旅游经营宝典.西南财大出版社.2008.12 高书军.乡村旅游餐饮指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9 郑健雄、郭焕成、吕明伟.乡村旅游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9 郑健雄、郭焕成、林铭昌等.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与景观设计.中国矿大出版社.2009.8

第四篇:人才梯队建设

人才梯队建设

人才梯队建设的定义

所谓人才梯队建设,就是当现在的人才正在发挥作用时,未雨绸缪地培养该批人才的接班人,也就是做好人才储备,当这批人才变动后能及时补充上去和顶替上去,而这批接班人的接班人也在进行培训或锻炼,这样就形成了水平不同的人才,仿佛站在梯子上有高有低一样,形象地称为梯队。为的就是避免人才断层。

人才梯队建设的目的一、人才无断层

当公司内的某个职位由于公司业务的变动、前任提升、退休或辞职等种种原因出现空缺时,保证有两到三名的合适人选接替这个位置。

二、顺利交接

保证目前的人选确实胜过他的前任,而且解决得越快越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三、形成人才磁场

大力宣扬公司招贤纳才的形象,有利于招到一流的人才。

人才梯队建设的步骤

首先,人力资源部在员工内部建立人才梯队建设计划。由人力资源部专业人员及公司相关管理人员组成专家小组,针对公司现在各岗位的岗位职责说明书和岗位要求,制定出各岗位的发展方向,可以以图文或图表的方式制定出来。职位发展可以是横向的也可以是纵向的。由人力资源部制定人才梯队建设制度,经过专家小组讨论,通过则可实施。

其次,召集公司管理人员开会,宣导公司人才梯队建设制度,让部门负责人充分理解并支持和配合。一方面人力资源部可以在公司里将人才建设计划充分宣扬,另一方面部门负责人及时将计划贯彻落实到部门中去,在全公司形成一个人才培养造势。

再次,部门经理根据符合梯队成员条件对员工进行考察,并计划培养人数量及时间,并把此工作纳入对部门负责人的考核里,一个季度或半年必须培养出具有哪方面能力的人。发现有符合梯队建设的人员,则上报人力资源部备案,由人力资源部填写成员信息表,并及时与成员沟通其自己的发展方向,优势及劣势,需要得到什么样的提升及培训等。

最后,根据制度实行人才培养和选拔,对梯队成员进行工作跟踪及考核,一个季度或半年对人才进行评估,需要培训的及时安排培训,可以提升的及时提升,全力贯彻人才梯队建设制度,如只制定制度,不执行,那人才梯队建设将形同虚设。

组织梯队建设是员工职业生涯和企业业绩的双赢举措,员工不断的接受新岗位和层次的变化,必须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改善素质结构。而这种职位上升的过程也将给员工们很大的精神满足。自觉的把自己的工作效率提高到最大。员工整个奋斗的过程也是企业业绩增长的过程。

人才梯队建设和开发计划实施流程

实施流程方式,主要包括:

计划启动与培训(计划获得共识,并进行相关的培训)

确定关键岗位层级图(确定公司哪些是关键岗位,人才梯队建设是针对关键岗位的,关键岗位的确定方法等,最终形成公司关键岗位层级图)

人才盘点和发展力评估(根据关键岗位层级图确定关键人才,对他们进行发展力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此岗位期间绩效总体表现,二是基于此关键岗位胜任素质模型的胜任能力评估。这部分重点在于关键岗位胜任素质模型的建立和评估方法的确定,是整个计划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计划想上一级集团寻求支援。最后根据两部分评估结果形成人才发展九方格图,并列明员工在图中所处位置。)

关键人才发展计划与实施(根据关键人才发展力评估报告,并结合集团现有投入资源,制订集团关键人才发展和培养计划。计划主要内容应包括关键人才发展力总体评估情况和分析、关键人才任用、晋升、岗位轮换、培训等建议,并通过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人才发展计划,达到培养人才、形成人才梯队的目的。)

跟踪、反馈与调整(在人才继任与开发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跟踪进程和效果,不断反馈,增进内部管理沟通,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调整措施,规划和调整下一步的行动。)

第五篇:人才梯队建设

背景

近几十年里,中国企业发展速度之快,堪称世界奇迹,而与之不相匹配的是劳动力市场职业化的发展状况,造成的结果就是发展速度越快的企业就越缺少高端人才,由此形成了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人才瓶颈。正如华为总裁任正非先生早期所说:“华为发展不快,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不会管理,而外部原因是在社会上难以招到既有良好素质又有国际大型高科技企业管理经验的人才,即使能够招到,一人、二人也不行,我们需要一个群体。”许多企业寄希望于大规模地引入空降兵来解决问题,但GE、宝洁、IBM、华为等无数优秀企业的实践已经证明,除了初创期和剧烈转型期之外,引入人才都只是一种补充性手段,企业内部人才的培养机制才是最好的员工能力增长机制,而人才梯队建设则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所在。

在现代,众多企业都在进行人才梯队建设,但基本上都存在一定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1、“人盯人”的后备计划:即一个管理岗位确定一到两个人选为接班人后,只有上面的人早日升迁或离开,接班人才有机会得到晋升,这样人才储备就变成了人盯人。这样往往是一旦后备人才迟迟得不到提拔,反过来又会认为是上级在打压,另外这种后备人才计划范围过小、目标性过于明显的,一旦某人被定为后备人才,其他人员就会感觉丧失了发展机会,随之带来的就是消极怠工。

2、似是而非的后备人才评价标准:企业管理者往往用一些模糊、概念性的词汇,作为后备人才的评价标准,如:在公司工作半年以上;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如后备人选比较优秀可以放宽至大专学历;绩效考核综合评分为B级以上人员;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团队意识强;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业务水平高„„这样难以操作,不利于选出合格的人才,培养就更是没有针对性。

3、“伯乐”与“千里马”:国内企业在选拔后备人才时,主要采取的就是上级推荐的模式。企业后备人才的选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上级领导者,如果上级领导者不能公开、公正、公平的选拔,如此一来就有可能出现“千里马”长期埋没的现象。此归根到底,就是没有形成一种使人才脱颖而出的组织保障机制。

围绕“人才梯队建设”问题,基业长青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在多年的管理咨询实践中,总结出人才梯队建设的系统模型,现系统介绍如下,以供我们参考借鉴。

一、人才梯队建设系统模型

人才梯队建设的本质是建立一套动态的、例行化运作的人才考察、选拔、培养、淘汰、使用的机制。完整的人才梯队建设管理体系包括人才梯队资源池、人才区分机制、人才培养机制、人才选拔机制和人才发展激励机制等五个部分。这

五个组成部分是以人才梯队资源池为中心,其他四个组成部分围绕资源池运作的。

“人才梯队资源池”就像一个鱼塘,“人才区分机制”就是选鱼苗入池,“人才培养机制”就像日常喂鱼,“人才选拔机制”就像从鱼塘中捞鱼,而“人才发展激励机制”主要是对鱼塘负责人的激励。

二、人才梯队资源池

1、人才梯队资源池建立的原则

任职资格体系建立后,可以按“分类、分层级”的原则建立人才梯队资源池。

1)分类建立。人才梯队资源池按职位类别/通道建立,例如管理类、研发技术类、质量管理类、项目经理类等。

2)分层级建立。原则上每个通道、每个层级都可以建立一个资源池,但从管理成本考虑,企业一般关注重要的、高层次的资源池。管理类每个层级可以建立资源池,专业技术类三级或四级以上每个层级可以建立资源池。

2、人才梯队资源池人选的来源

资源池中人选的来源无外乎两个:通道之内和通道之外。

1)通道内人选。以研发技术通道为例。在研发技术通道类,获得低级别普通等和职业等(以每级设计预备等、基础等、普通等和职业等为例),且上综合评定为良好及以上的人员,自然计入该通道上一级的资源池。例如张三获得研发技术通道三级的职业等,上综合评定为优秀,张三可以进入研发技术四级的资源池。

2)通道外人选。对员工能力要求比较综合性的通道,其后备人选并不全是来源于通道内,可能部分或全部来源于通道之外。有两个通道是这种典型的通道:一是管理通道;二是流程中跨功能领域角色的通道。例如项目经理通道,华为IPD流程中的PDT经理就是属于项目经理通道,只是PDT经理的要求比一般意义上的研发项目经理要求要高许多。一般意义上产品开发的项目经理,还只是关注于研发领域,而PDT经理的管理范畴包括了营销、研发、制造、销售、服务、财务等多个功能领域。

管理通道和项目经理通道的级别设置都不是从一级开始,都可以以三级作为通道的起点。因此,管理三级和项目经理三级的后备人选,全部来自于其他专业技术通道。

3、确定人才梯队资源池的“容量”

人才梯队资源池是按通道、分级别建立的。每个资源池需要多大的“容量”,即资源池的人员数量是由企业对该类、该层级人员总需求以及总需求与人才梯队的比率所决定的,如很多企业采取1:(1~3)的人员比例,即总需求为N的话,则资源池中人数则为N~3N。人员总需求由根据公司战略和业务战略制定的人力资源规划所确定。例如GE的接班人计划采用的就是1:3的比例。

如果需要更精细的控制资源池的“容量”,还可以考虑以下两个因素:

1)近期可能的离职、调岗人数。

2)公司人才培养的“成才率”,即培养一批人才,有多大的比例能够成功。资源池中人员数量的上限,就是人才梯队资源池的容量。资源池现有人员与资源池容量的差距,就是资源池人员需求缺口。

从资源池的人数规划可以看出,“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企业并不是高级的人才越多越好,而是各个层级的人员都需要。当人才梯队资源池人数接近最大“容量”时,提高任职资格等级标准,或者在任职资格等级认证时,控制升级的人数,或者提高资源池的入池标准,例如,要求达到低级别职业等的人才能够进入资源池。

三、人才区分机制

1、入池标准

从人才梯队建设系统模型中可以看出,人才区分的机制来源于两个:任职资格体系和绩效管理体系。只要具备任职资格某个类别、某个级别(或胜任力要求),且达到一定绩效水平的员工,才能够进入资源池。

2、筛选、淘汰出资源池

人才梯队资源池是一个宽进严出的系统,它就像一只不停摆动的筛子,员工在这里要么进步、要么就被淘汰,没有第三个选择。资源池是一个人才培养的熔炉,而不是“保险柜”,不进则退是这个系统最基本的出发点。

进入资源池中的员工,在以下情况下,都要可能被淘汰出池:

1)个人近期累计绩效较差者。

2)个人能力跟不上公司发展的需要,能力“相对”退步者。

3)在资源池“人满为患”,入池的标准提高,或有更优秀的人员可以代替。同时,资源池也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系统,这一轮被淘汰的人,改进后有可能再进来,但进来了仍然有可能被再次淘汰。

企业通过人才梯队资源池不断地培养后备人才、不断地筛选后备人才,大浪淘沙,周而复始,从而不断地提高企业后备人才能力的“水平面”。

四、人才选拔机制

1、人才选拔程序

资源池建立后,后备人才的“入池”、培养和筛选淘汰是一个长期的、例行化的工作。如果需要选择一名合格的人员承担某个职位/角色的工作,可以按以下规则操作。

阶段一:初步筛选。根据资源池中人员的品德、近期个人绩效、目标岗位的任职条件要求、目标岗位的任职资格等级要求、员工个人意愿、学习能力等进行初步筛选。

阶段二:确定最终人选。对于初步筛选出来的人员,可以采用360度评估(包括360度访谈和360度调查)、情景模拟、竞聘上岗等方法做进一步的评价,确定目标职位的最终人选。

阶段三:任命。最终确定的目标职位人选按公司人员任命管理程序进行正式任命。

2、从人才选拔程序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从资源池人才的选拔过程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建立任职资格体系经历了“职位 → 职位族/职位类/职位子类 → 职业发展通道(任职资格体系)”几个步骤,它是一个从基于工作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转向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过程。

2)从人才梯队资源池中选拔人才,则经历了“人力资源规划 → 职业发展通道→资源池→评价选拔→上岗”几个步骤,又是一个从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转回基于工作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过程。

经过任职资格体系的建立和从资源池中选拔人才两个逆向的过程,基于工作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与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之间就建立起有机的联系,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职位”的动态匹配。

五、人才发展激励机制

人才梯队资源池的建设和管理是各级管理者和中高级专业人士至关重要的一项例行化工作。为了激励他们对人才的培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将人才梯队资源池建设的结果作为管理者/专业骨干综合评价的一项指标。

2)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可以作为管理者/专业骨干任职资格标准的一项内容,而且级别越高,其在任职资格标准中所占的权重就越大。

3)借鉴IBM、华为等业界优秀企业的做法,梯队建设任务未达标者,不能得到提拔。

此外,为了激励人才梯队资源池建设,企业可以设定一些单项奖,例如“育才奖”和“伯乐奖”等,每年评选出优秀的部门和个人给予专项奖励。

旅游人才建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