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北省长充分肯定省通信行业发展和监管工作
河北省长充分肯定省通信行业发展和监管工作 4月18日上午,河北省省委副书记、省长张庆伟在省政府专门听取了河北省通信管理局行业发展和通信监管工作汇报,对长期以来河北省通信业发展和监管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对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作出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对通信行业发展和监管中出现的驻地网建设、3G网络建设、互联网管理以及党政专网建设等问题给予高度关注,表示省政府将责成相关部门进行研究,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推动和解决。
河北省通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徐世奎就“十一五”以来河北省通信业发展和监管工作等情况作了专题汇报。河北省通信管理局自2001年挂牌成立以来,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牢固树立“发展为民、监管为民”的核心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管理手段,提升监管效能,抓重点、攻难点、求突破,全面完成了“十五”、“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并且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今年1-3月份,全省电话用户总数达到6382.8万户,列全国第6位,电话普及率达到88.8%;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互联网宽带用户达到872.1万户,总数列全国第5位。增值电信业发展势头良好,省内增值电信业务经营单位784家,在河北省备案的跨省经营单位1463家,备案登记的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ICP)174368个。
与此同时,在省通信管理局认真履行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全省信息通信业在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应急通信保障、推动两化融合和三网融合、北京奥运、国庆60周年安保通信保障以及4.12秦皇岛森林火灾的救援等重大活动中,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社会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为加快全省信息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庆伟认真听取工作汇报,对“十五”以来河北省通信业发展和监管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通信管理局作为中直驻冀单位,接受部省双重领导,既能完成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行业工作任务,又能很好的落实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监管工作符合当前的形势和河北的实际。一是队伍精干。省通信管理局班子有力,队伍精干,精神饱满,河北省地广人多,电信市场环境复杂,监管队伍人手少,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效,难能可贵。二是工作得力。作为中直驻冀单位,落实地方党委政府工作识大体,顾大局,非常好,很到位。全省通信行业真正真正做到了贴近社会、扎根河北、融入地方,在行业规划和发展等方面服从和服务于全省整体发展战略,在农村普遍服务、通信保障等各个方面满足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值得学习。三是监管到位。通信管理局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使全行业形成了“政府监管有力,市场竞争有序,企业关系融洽,业务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投入大量精力强化互联网管控建设,在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发挥了拱卫京畿的首都护城河作用,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值得肯定。
张庆伟强调,当前,河北正面临着国家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环渤海地区加速崛起、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等重要发展机遇,省第八次党代会明确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奋斗目标。通信业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这一核心任务的进程中,要进一步发挥通信业的服务和支撑优势,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要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当前,互联网发展既有新的内容,又有新的形态,同时,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是政府和老百姓都非常关心和关注的问题,一定要发展好,管理好。河北环绕京津,畿辅首都,维稳压力很大,通信管理局要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互联网管理的责任部门之间要形成一个合理的管理机制,分工合作,协调联动;要做好互联网信息编报工作,进一步畅通信息报送的渠道,尤其是涉及食药品安全、非法生产等的信息要及时上报给省领导。
二要积极主动开展三网融合工作。去年底,国办下发了关于三网融合第二阶段试点地区(单位)名单的通知,我省石家庄市和唐山曹妃甸均在第二阶段试点之列,省通信管理局要组织各电信运营企业,发挥信息化主力军优势,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积极稳步推进三网融合工作,探索创新三网融合发展模式。
三要大力推进电信基础设施以及驻地网的共建共享工作,进一步完善共建共享工作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和考核力度,最大限度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和保护自然景观,避免资源浪费,提高行业发展水平。
张庆伟最后强调,通信业作为国民经济先导性、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是反映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倍增作用。省通信管理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大有所为,省政府要借助通信管理局的监管力量,促进央企和增值企业的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和全省经济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宝家公司】可以办理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互联网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呼叫中心许可证等。联系方式:010-62303069010-62303096-808 ***。
第二篇:河北省长季允石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
河北省长季允石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
当前,河北省旅游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加快,将有利于入境旅游的活跃与扩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旅游消费需求迅速扩大。2008年北京奥运和2010上海世博会相继召开,将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重大促进作用。中央积极推动红色旅游的开展,为旅游业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推动全省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充分认识我省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一是资源丰富。我省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众多,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8处,居全国第三位。世界文化遗产3处,国家级文化名城5座。地形齐全,自然风光秀美,是全国惟一一个兼有海滨、平原、湖泊、丘陵、山地、高原的省份。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8处,国家级森林公园9处,国家地质公园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处。民俗风情独特,特殊资源荟萃,永年太极拳、沧州武术、吴桥杂技等名扬世界。拥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1处。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市场潜力巨大。我省毗邻京津,交通通信便捷,消费群体集中,京津冀及周边省份共有人口4亿左右。这有利于形成京津冀大旅游格局,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三是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目前,全省共有旅游景区(点)450余处,星级饭店313家,旅行社727家,旅游车船公司30多家,中国优秀旅游城市7家,4A级景区30处,初步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较为配套的产业体系。
科学确定旅游业发展目标。我省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继续保持高于全省国民经济和全国旅游业的增长速度,发展的环境明显改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体制改革迈出重要步伐,打造一批在国内乃至海外有较强吸引力的精品景区、精品线路和旅游城市,培育一批在省内外有较强竞争力的旅游企业集团,旅游市场大幅度扩张,旅游队伍素质显著提高,旅游法制化、标准化建设达到新水平。预期2005年,旅游业总收入比2000年翻一番,到 2010年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7%左右,到2015年跻身全国旅游强省行列。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各地要注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发挥优势、培育精品、创新体制、塑造形象”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发展步伐。
高起点,高标准制定好旅游发展规划
要突出抓好环京津、环渤海、环省会3大旅游圈建设,构筑京津石、京承秦、京津秦、京津保、京保张及京承张6大旅游“金三角”板块,重点打造中华始相、长城精绝、皇家胜迹、红色文化、健身休闲、滨海度假、多样生态、商务会展8大产品系列,建设100项重点工程,培育一大批国家级和世界级旅游精品。经过10年的时间,把河北打造成具有国际水准的旅游目的地。
抓住关键环节实现重点突破。要加快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旅游业对外开放步伐。
推进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培育能够代表河北旅游整体形象的标志性产品。当务之急是要打造一批像河南云台山、四川九寨沟那样主题特色鲜明、基础设施配套、活动内容丰富、文化品味较高、市场吸引力较强的龙头精品景区。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北戴河海滨、山海关、白洋淀、坝上草原、西柏坡等,是我省具有代表性的景区,要加大支持力度,做精做细做大做强,使之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知外旅游品牌。下大力抓好已确定的百项重点工程,力争2008年以前全部建成我省旅游的主打产品。今年,重点抓好山海关古城、乐亭海滨海岛度假、崇礼滑雪场、邢台峡谷群等20个项目建设,力争早日完工并投入运营。冉庄地道战、129师司令部旧址、城南庄、潘家峪4处红色旅游景区建设,要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加快建设步伐。
二是谋划一批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能够强省、强市的旅游新项目。立足我省海滨、湖泊、森林、草原、山岳、温泉、冰雪等自然资源优势,建设一批生态旅游和冬季旅游项目。立足环京津的区位优势,发展一批现代休闲度假、娱乐健身项目。立足文化优势,推出一批红色旅游、文物古迹游、民俗风情游项目。立足一、二、三产业的优势和热点,确定一批工农业旅游项目、商贸旅游项目。力争尽快形成观光产品、休闲度假产品和专项产品协调配套的产品结构,满足日趋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是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方便快捷的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要加快旅游城市间、城市到景区以及景区间的道路交通建设,形成多条旅游环线;结合全省路网建设,抓紧完成京承调整公路、承秦和张承高等级公路建设,形成京承秦、京承张两个陆上旅游“金三角”;推动环渤海旅游带建设,构筑秦室岛、大连、烟台海上旅游“金三角”;抓好重点旅游城市民用机场改造和建设,大力发展支线航空和包机旅游业务。
四是加强旅游城镇建设。旅游城镇既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也是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以大力实施城镇化建设和文明生态构建设为契机,加快特色旅游城市和重点旅游城镇配套设施建设,打破以单体旅游景点吸引游客的传统城市旅游发展模式,以大都市的整体形象创造旅游消费需求。要把旅游产业要素有机融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加强旅游设施建设,规范家庭旅馆、青年旅社、不断完善城镇旅游功能。把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活动,与实施城市化战略结合起来,推动我省旅游城镇建设上档次、上水平。
促进跨区域旅游合作
推进区域合作,实现旅游资源的统整合,打造区域旅游大品牌,是旅游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有效开拓市场、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加强省内旅游合作。积极开展跨越地域、跨行业、跨景区的合作,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联合促销。白洋淀、驼梁、北虎当、空中草原等跨行政区域景区,今年要在资源整合方面迈出重要步伐。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要合力打造红色旅游黄金走廊。
大力推进以环京津、环渤海为重点的旅游区域合作。京津两市是我国最成熟的旅游集散地和客源输出地,也是我省最重要的省外客源地。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即,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京津冀旅游一体化进程。最近,我省与京津达成协议:一是共同编制旅游线路和宣传册;二是联合开展海内外市场促销;三是将环北京1.5小时车程内的河北省100家标准酒店(2万个床位)列入北京奥运接待体系,把河北旅游线路纳入奥运旅游推广计划;四是今年8月将在我省廊坊召开京津冀――港澳台(3+3)合作大会。要认真做好工作,务求取得实际效果。同时,围绕红色旅游,加强与山西、河南、陕西的合作。
第三篇:我省医改工作得到省改革办充分肯定
我省医改工作得到省改革办充分肯定
7月14日,省委政研室(省改革办)副主任陈世强一行到省卫生计生委就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专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导,省卫生计生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省医改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晋汇报了我省医药卫生体制专项工作进展情况,副巡视员高忠明陪同检查和座谈。
督导组一行对我省医改工作进展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陈世强说,医改是维护十几亿人民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医改作为全面深化改革21项重点任务之一,省卫生计生委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任务。按照省委的部署,省卫生计生委加强统筹协调、精心安排部署、扎实推进改革,医改专项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梁惠玲副省长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对医改重点、难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省卫生计生委(省医改办)将医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二是改革措施扎实有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湖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省医改专项领导小组印发了《湖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工作要点》;编制了2014年医改工作台账,确定了推进试点县级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等六项重点任务,对每项重点任务实行专账管理,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并加强痕迹管理和资料存储。三是改革取得较大进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医改办明确我省新增15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市);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湖北省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送审稿)》,待省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后印发;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改革任务已经完成;其余重点任务正按预定计划有序推进。四是分析问题实事求是。针对推进医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回避、不掩饰,分析问题客观具体、实事求是。
陈世强要求,医改工作受到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在下一步工作中,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比较关注的全面破除以药补医机制、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等重难点问题,加强探索研究,加快改革步伐,在用中国式办法解决这个医改世界性难题上探索出湖北路径。
第四篇: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历史
关于我国通信行业发展历史的调研
报告人:唐思静学号:201054080306
我国的通信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一穷二白进入到现在业务种类丰富多彩、服务质量节节高升的时代。回顾了我国通信产业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并根据其发展状况,可将其划分为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从电报到无线电话,从人工控制到程控交换,从架空明线到光纤传输,从固定通信到移动互联网,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通信技术和产品服务在中国一代又一代“繁衍”,中国通信产业这几十年来“跨越式”发展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一、1949年以前—通信产业萌芽阶段
解放前我国通信的发展还停留在电报和无线电机的层面,通过引进国外的电报设备到自行开办磁石式电话局,再到成立沈阳国际无线电台。在不断的摸索中,我国的通信一步步发展起来,为后来的腾飞式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71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出面,在南京路12号设立报房,这是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第一条电报水线和在上海租界设立的电报局。
1900年,南京首先自行开办了磁石式电话局。
1906年,因广东琼州海缆中断,在琼州和徐闻两地设立了无线电机,在两地间开通了民用无线电通信。这是中国民用无线电通信之始。
1920年9月1日,中国加入国际无线电报公约。
1928年,这一年全国各地新建了27个短波无线电台。
1933年,中国电报通信首次使用打字电报机。
1946年,中国开始建设特高频(超短波)电路。
二、1949年—1978年通信行业起步阶段
这期间我国通信的发展主要是围绕服务于党政军各部门的通信需求展开的,普及范围非常有限。
1950年12月12日,我国第一条有线国际电话电路--北京至莫斯科的电话电路开通。
1954年,研制成功60千瓦短波无线电发射机。
1963年,120路高频对称电缆研制成功。
1966年,我国第一套长途自动电话编码纵横制交换机研制成功,在北京安装使用。
1970年,960路微波通信系统Ⅰ型机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1978年,当时约占世界1/5人中的中国拥有的电话机数还不到世界话机总数的1%,电话普及率仅0.38%,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0%,在世界185个国家和地区中,人口第一的中国居然排在了161位,甚至不如一些非洲国家。
三、1979年—1985年改革开放,通信发展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经济的发展,通信需求呈爆炸式增长,但由于我国通信建设起步较晚加之长期以来对通信历史定位不准的错误思想认识,导致基础薄弱、技术落后,在当时形成严重的供需失衡状态,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而当时对通信的建设大多采取的是查漏补缺式的应急建设。在此期间,我国从上到下对通信高度重视,掀起了以“通信定位”为主题的思想解放大讨论,通过大规模的宣传和深层次的讨论研究,使人们充分认识到“邮电通信是社会生产力”,并且制定了一系列优先发展通信的政策、措施,奠定了我国通信产业“高起点、大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1984年2月24日,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发展经济、搞现代化,要从交通、通信入手,这是经济发展的起点。”
1979年4月1日,第十七次全国邮电工作会议提出了“邮电通信是社会生产力”的观点。这次会议标志着通信开始由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向为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服务的手段的转变。
1980年,64路自动转报系统(DJ5-131型)研制成功
1982年,首次在市内电话局间使用短波长局间中继光纤通信系统。-256线程控用户电报自动交换系统研制成功并投户使用。-我国自行设计的8频道公用移动电话系统在上海投入运营。
1983年9月16日,上海用150MHz频段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模拟寻呼系统。-4380路中同轴电缆载波系统研制成功,并通过国家鉴定。
1984年4月8日,我国的DFH-2(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成功发射,定点高度为35786公里,4月16日定点于东经125°E赤道上空。通过该星进行了电视传输、声音广播、电话传送等试验。我国开始在长途通信线路上使用单模光纤,进入了第三代光纤通信系统。
1984年5月1日,广州用150MHz频段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数字寻呼系统。程控中文电报译码机通过鉴定并推广使用。首次具备国际直拨功能的编码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HJ09型)研制成功。
1985年,上海贝尔公司组装第一批S-1240程控交换机,广州与香港、深圳、珠海开通电子邮件。深圳发行了我国第一套电话卡,共3枚,面值87元。我国正式经国际卫星组织的C频段全球波束转发中央电视台的电视节目。北京至南极无线电话通话成功。这是我国电信史上最远距离的短波通信。
四、1986年—1995年通信产业快速发展阶段
这期间是我国通信产业快速起飞发展的阶段,也是变化最大的阶段,几乎所有的通信基础设施都来自于这期间的建设和发展。
至1995年底,全国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8510万门,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通信网之一;数字微波线路超过7万公里,卫星通信地球站21座;移动通信网发展迅速,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363万户,无线寻呼用户数达到1743万户,基本实现全国联网、漫游;数据通信网初具规模,公用分组交换网、公用数字数据网的端口容量已达到15万个, 可通达700多个城市。
我国电信网完成了人工网向自动网的过渡,基本实现了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变。长途干线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全国范围开展大规模的光缆干线建设,建成投产了南沿海、郑西成、西兰乌、京汉广、京沈哈、(杭)福贵成、京呼银
兰、京太西、汉渝等长途光缆22条,达到3.7万公里。实现了国家规划的“八纵八横”中“三纵五横”规划目标。到“八五”末长途传输数字化比重和局用电话程控化比重分别达到了94%和99%。
1987年11月,广州开通了我国第一个移动电话局。
1988年3月27日,我国分别发射了实用通信卫星。
1989年5月,我国的第一个公用分组交换网通过鉴定,并于11月正式投产使用。
1991年3月,第一个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的模型网在北京完成联网试验,并于通过了技术鉴定。
1993年9月19日,我国第一个数字移动电话通信网于在浙江省嘉兴市首先开通。
1994年10月,我国第一个省级数字移动通信网在广东省开通。
五、1996年后通信业务发展百花齐放
1997年1月,邮电部作出在全国实施邮电分营的决策,并决定进行试点。1997年10月,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在纽约和香港挂牌上市。
1998年,邮电部在全国推行邮政、电信分营,成立了中国邮电电信总局,经营和管理全国电信业务。
1998年3月,国务院撤销邮电部,将其并入电子工业部重组为信息产业部。电信业实现了政企分开,为随后一系列的电信产业改革奠定了最基本的体制基础。
1999年2月,信产部开始决定对中国电信拆分重组,中国电信的寻呼、卫星和移动业务剥离出去,原中国电信拆分成新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卫星通信等3个公司,寻呼业务并入联通,同时,网通公司、吉通公司和和铁通公司获得了电信运营许可证。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网通、吉通、铁通、中国卫星通信7雄初立,也形成了电信市场分层竞争的基本格局。
1999年4月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成立(中国网通前身)
1999年4 月底,根据国务院批复的《中国电信重组方案》,移动通信分营工作启动。
2000年,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正式挂牌。
2000年4月20 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正式成立。
2000年12月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中国铁通)。中国电信市场七雄争霸格局初步形成。电信、移动、联通是市场中三个大玩家,而网通、吉通、铁通则一直扮演着陪练的角色。
2000年4月20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正式成立,掀开了中国通信业新的一页。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是在原中国邮电电信总局移动通信资产整体剥离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国有通信企业,标志着我国通信业改革取得了新的突破。
2001年10月,中国电信南北拆分的方案出台。拆分重组后形成新的5+1格局,包括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通以及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
2002年5月中国电信南北分拆方案确定,新中国电信集团(南)及中国网通集团(北)正式挂牌成立。
2003年6月吉通并入网通集团。
2004年1月29日,国务院正式决定,铁通由铁道部移交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委)管理,并更名为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有独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独立运作。至此,终于形成了电信六强争锋的局面。
2006年9月,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邮政体制改革方案》,国家邮政局下属各省级机构纷纷实行政企分开,预示着困扰人们多年的邮政政企不分格局彻底告终,成立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2008年5月,运营商重组正式公布
2008年5月23日,运营商重组方案正式公布。中国联通的CDMA网与GSM网被拆分,前者并入中国电信,组建为新电信,后者吸纳中国网通成立新联通,铁通则并入中国移动成为其全资子公司,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将并入中国电信。
2008年6月2日,中国电信1100亿收购联通CDMA网络。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订立相关转让协议,分别以438亿元和662亿元的价格向中电信出售旗下的CDMA网络及业务。同日,中国联通上市公司宣布将以换股方式与中国网通合并,交易价值240亿美元。
2008年7月27日,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签订最终协议。两家运营商就C网出售签署最终协议,总价1100亿元维持不变。而后者旗下的两家公司澳门联通与联通华盛也将并入中国电信。
2008年9月16日,中国联通股东特别大会批准与中国电信就有关CDMA业务出售而订立的CDMA业务出售协议以及合并中国网通集团的议案。中国电信也在股东大会上通过了所有有关并购联通CDMA业务的决议案。
2008年10月1日,中电信10月1日全面接收CDMA网络。中国电信全面透露了接收C网的安排,并表示,已经制定了详尽的从联通搬迁C的方案,保障CDMA通信服务不受影响,预计C网的迁移工作会在3个月左右全部完成。
2008年10月15日,新联通正式成立,网通推出历史舞台。新公司定名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中国联通香港上市公司名称由“中国联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更改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1月7日14:30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此举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
2009年11月12日,铁道部与中国移动正式签署了资产划拨协议,将铁通公司的铁路通信的相关业务、资产和人员剥离,成建制划转给铁道部进行管理。
2013年12月,通信部发放4G网络牌照。
六、小结
今天的中国通信业,综合实力正在大幅度提高,但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角度看,我们更多地扮演着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和专利权消费者的角色。当然,我们实现了自主创新的TD-SCDMA 3G国际标准的商用,但这远远不够!中国作为占全球人口四分之一的泱泱大国,要想从“通信大国”走向“通信强国”,在通信科技方面领先于世界发达国家,实现“创新型国家”,我们需要在通信领域有更多的专业人才和技术创新,需要通过对通信基础知识的普及,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通信领域。
第五篇:移动通信行业发展简介
全球的商用移动通信总的来说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走过了40年的历史,也大致经历了四代发展,1G、2G、3G以及4G时代,下面我就分别说说移动通信技术这四个时代的大致内容以及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吧。。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采用的是模拟通信技术,其代表作就是我们熟知的霸气外露大哥大时代。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第二代也就是2G移动通信技术开始投入商用,那么完成了从模拟技术到数字通信技术的过渡,这个时代的移动通信市场基本上被欧洲的GSM和北美的窄带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标准)标准垄断,直到今天GSM仍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用户群,当然这其中中国大陆用户做了突出贡献,因为国内现在还是在以2G通信为主,3G用户仍是小部分。
从服务的角度看,移动通信最初是为了在移动环境中打电话而发明的,应该说2G时代的通信技术已经在这方面发挥的淋漓尽致了。但是,21世纪的移动通信绝不是单单为了打电话,必须要有新的服务增长点。因此,3G一开始就定位于多媒体业务,以宽带CDMA技术为核心的3G移动通技术信具有传输容量更大,灵活性更高的特点。在国外3G技术早已经成熟普及了,但是就近几年国内的3G发展,好像并不容乐观,几个主要的通信运营商移动、联通等都在做3G业务,可是GSM的2G用户国内最大的用户群体,一个是3G通信费用太贵,一是3G通信的强大功能对大部分普通用户来说并非那么必要的。这就像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一样,XP已经能非常好的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推出了功能强大更加人性化的vista、win7,可是大部分用户还是习惯于选择经典的XP。
现在的国际上的移动通信技术正在走向更远的4G时代,容量更大、速率更高、功能更强的4G把移动通信从窄带推向宽带。而移动通信宽带化和宽带通信移动化是未来通信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最近两年很热门的物联网技术在未来的移动通信技术中也将得到很好的发展,生活中的每个设施都将拥有自己的IP地址,都与互联网相连,可以随时用手机移动终端进行跟踪、定位、监控和管理。21世纪,移动通信在信息通信领域的发展肯定会达到一个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