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市长在全市河道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编辑:梦醉花间 识别码:17-767188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24 21:11:37 来源:网络

第一篇:市长在全市河道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河道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7月16日)

同志们:

今天,市政府召开全市河道管理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分析研究当前我市河道管理现状,部署落实河道管理工作,进一步理顺河道管理权属,依法加强河道管理,科学利用河道资源,建立健全河道长效管理机制,促进河道管理工作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刚才,水务局局长通报了全市河道管理工作情况,客观指出了河道管理的现状、问题和原因,提出了下一步工作任务,希望大家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河道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市地理位置特殊,河道纵横,水网密布,河道的引排、航运等功能以及水土资源,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镇、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河道的重要作用,切实增强保护河道工程安全、发挥河道综合效益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一是加强河道管理是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近年来,由于部分河道管理权属不明以及各镇、各有关单位对河道堤防安全保护意识不强等原因,致使河道堤防破坏严重,违法建设、占用、取土等现象屡禁不止。部分地段堤防被挖成陡坡、深坑,严重影响堤防安全;部分地段堤防被挖破,导致堤不成线、河

1不成形;部分地段乱占乱用,违章搭建,制约了河道引排功能;河道沿线普遍存在扒翻种植现象,造成水土流失,等等。各镇、各有关部门要正视这些问题,从科学发展的要求出发,切实加强河道管理工作。

二是加强河道管理是依法行政的客观需要。2007年,市里出台了《江都市河道管理办法》,为河道规范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市长江、新通扬运河等重点河道管理范围内,不少项目是未批先建、边报边建,个别部门不同程度地存着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造成了河道管理秩序混乱,引起了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关注,影响了我市的对外形象。因此,各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依法管好、用好河道。

三是加强河道管理是建设生态环境的客观需要。近来年,我市实施了碧水工程,开展了农村河道环境综合整治,河道环境面貌大为改观,但仍有部分镇村河道“脏乱差”未能彻底整治到位。今年,我市开展了生态市创建工作,其中改善全市863条大小河道的生态环境是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把各级河道打造成为安全河道、生态河道和景观河道,既是我市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体现,也是提高河道沿线人居环境质量、提升我市城市形象的必然要求。

二、突出重点,进一步落实河道管理工作的关键措施 河道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作。我们既要在关键环节上求突破,也要在整体推进上下功夫,确保各项举措落

到实处。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理顺河道管理权属关系。根据有关法规和《江都市河道管理办法》要求,市水务局是全市的河道主管机关,所有河道的管理权统一划归水务局。按照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市水务局负责市管河道管理,各镇负责辖区内镇管、村管河道管理。当前,市国土、水务部门要根据有关河道管理规定,在充分查勘的基础上,对新通扬运河等流域性河道管理范围内未明确的土地权属,尽快予以确权,并全部划归水务局。鉴于历史原因,前期已经国土部门确权归单位、集体所有的土地权属,暂时不变。市新通扬运河开发中心在河道两岸已栽植的林木,绿化管理和收益分配权,仍然归其所有。同时,无论土地权属是否确权到位,水务部门都要依法履行河道管理权,各镇、各有关部门必须服从统一管理。

2、科学制定河道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水务部门要会同国土、建设、环保、农林、农开等有关部门和沿线各镇,在确保河道工程安全运行的前提下,统一制定河道占用、取土、绿化等综合开发利用总体规划。要根据总体规划,统一制定各级河道开发利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所有开发利用行为必须依据标准实施。同时,要会同沿线各镇,制定好年度实施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利用河道资源。

3、严格规范河道开发利用行为。一是全面规范开发利用秩序。要严格控制各级河道占用、取土行为。从现在起,各镇

村和部门前期签订的河道占用、取土协议一律终止,相关矛盾自行解决。今后,确因生产、建设需要对河道占用、取土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履行手续后,方可实施开发和利用。同时,严格控制河道内设置渔罾、渔簖,确保不影响河道引排和通航。二是健全开发利用审批制度。建设单位要先提出河道占用、取土申请,经所在镇同意,报市政府认可后,由市水务局进行审批。三是加强审批项目跟踪监管。项目实施过程中,水务部门要进行全程监管,对于超标准、超规模、超范围建设行为,要立即制止,限期整改,所在镇和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配合。

4、全面开展河道专项整治活动。一是制订方案。各镇、各有关部门要在全面调查河道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违章的具体情节,分类别、逐项目制订整改方案。二是限期整改。对于已建成的项目,要依法规范管理,可补办手续的,要及时补办手续;对于乱挖、乱占,破坏河道堤防,影响防洪安全的,要按照“谁同意、谁负责”、“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限期整改到位。由于沿江企业重载车辆行驶,造成江堤路面破损,各企业负责修复到位。三是清理重大违章建设项目。对影响河道工程安全运行、污染水环境的违法行为,特别是河道沿线的小化工、小码头、小船厂等违章项目,要依法打击,坚决清除;对拒不执行,继续强行实施项目的,相关部门要联合执法,强制拆除。四是规范占用费征收。水务部门要从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尽快制定河道堤防工程占用费征收办法,对地方经济贡献大的重点企业实行政策优惠,对一般企业河道占用费要按照标准上限,足额征收,以利于保护岸线资源。

三、落实责任,进一步提升河道管理工作水平

各镇、各有关部门要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河道管理水平。

一要强化领导。为强化对河道管理的组织领导,市政府将成立由水务、国土、公安、农林、农开、交通等部门和各镇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河道确权方案制订、专项整治计划安排、日常规范管理等工作。各镇、各有关部门要把加强河道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工作班子,细化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为河道管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二要形成合力。各镇、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同推进。水务部门负责统一制订河道管理工作总体规划,依法加强河道规范管理,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建设、占用、取土等违法行为;国土部门要会同水务部门做好河道沿线国有土地确权划界工作;公安、法院等部门要积极参与专项整治活动,维护专项整治执法秩序,依法处理违法行为;各镇要加强河道管理法规的宣传,协调处理地方矛盾等工作。其他部门要充分履行职责,共同做好河道管理工作,从而促进河道合理开发,综合利用,良性发展。

三要注重长效。要全面落实市、镇、村三级河道管理责任、管理人员和管理资金,结合农村环境整治“四位一体”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河道管理长效机制。要加强河道巡查,对河道范围内乱堆乱弃、乱排乱放的违法行为,做到随时发现、随时制止、随时处理,确保河道管理规范、有序。

同志们!河道管理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清形势,创新举措,扎实工作,狠抓落实,全面强化河道管理工作,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局长在全市河道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局长在加强汛期河道采砂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二〇一二年六月一日)

同志们: 刚才,***同志分析了当前我市河道采砂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就做好当前全市河道采砂管理、确保安全渡汛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讲的很好,我都同意,请同志们回去后认真抓好落实。我市就要进入主汛期了,在主汛期到来之前,今天我们开这个会非常重要,目的就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保全市河道在汛期不出现因河道采砂管理工作不及时、不到位造成河道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河道水利工程安全和河道桥梁、管线等跨河工程度汛安全。对此,我再强调以下几点:

一、要高度重视。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河道砂石是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要的矿产资源,砂石的开挖运移对河势变化及防洪安全影响极大,直接关系到防洪和通航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各县(区)、管理区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河道无序采砂的危害性,切实加强对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领导,各有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确保河道采砂合法有序进行。

二、要落实主讯期禁采。各县(区)、管理区要认真落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加强汛期河道采砂管理的紧急通知》(防指„2012‟75号)要求,从讲政治的高度,认真把禁采工作做好。在主汛期间,全市所有河道要停止一切采砂活动,必须撤离河道的采砂机具一律撤离河道,所有采砂机械、船只必须停靠在安全地点,采取固定等措施做好安全防护工作,过去采砂过程中弃留的砂石、土堆要进行平整,确保水流畅通。

三、要强化责任。根据《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防汛抗洪、河道清障实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河道采砂管理是河道管理的一项具体工作,各县(区)、管理区、乡(镇)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内河道采砂管理工作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汛前,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下发了《关于河道采砂管理责任人名单的通报》,进一步明确了各级管理责任人,希望各级责任人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确保河势稳定、防洪安全、航运安全、生态安全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各县(区)、管理区河道采砂管理职能部门也要对辖区内砂场、采砂船只和机具责任到人。

四、要确保度汛安全。一是各县(区)、管理区要全面开展河道水工程、跨河工程安全专项自查工作。要成立汛期河道水工程、跨河工程安全设施保护专项检查组,对所属辖区境内堤防河道险工、涵闸、提排站、泵站及跨河桥梁、管线等跨河

们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的检验。我们要坚定信心,知难而进,严格执法,努力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全面做好汛期河道采砂的管理工作,确保全市河道渡汛安全。

第三篇:市长在全市中小企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中小企业工作会,主要内容是总结表彰中小企业(乡镇企业)“1235”工程实施三年来的先进联系单位和企业,对诚信守法企业授牌。这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实践“三个代表”,推进“三个转变”,落实省委工业工作会议精神的又一次专题会议,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的高度重视,成云书记亲自到会并将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就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中小企业(乡镇企业)“1235”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3 年,市委、市政府为推进我市中小企业(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结合XX实际,提出了中小企业(乡镇企业)“1235”工程,即在全市确定10 户科技成长型、20 户重点扩张型、30户小巨人型、50 户规模以下效益型企业作为市级领导、市级各部门和县(市、区)的重点联系帮扶对象,并制定考核、奖惩标准和各项经济指标,纳入市委、市政府的专项目标考核。这是市委、市政府在新形势下发展中小企业(乡镇企业)的又一务实举措,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省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局的充分肯定,省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局专门发出简报推广XX“1235”工程经验,受到其他市、州的好评。

“1235”工程实施3 年来,市级联系领导、市级各联系单位和县(市、区)委、政府,按照联系要求,领导重视、措施有力,成效显著,达到了预期目标。总结三年来的工作,有三点值得肯定:一是市级联系单位作风得到转变,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二是联系帮扶企业,增效明显,达到了预定目标。列入“1235”工程的60 户市级联系企业,2002 年的增加值为17.32 亿元,利税5.27 亿元,城乡就业4.27 万人,今年增加值达到20.7 亿元,增长20%,利税6.38 亿元,增长21%,城乡就业达4.91 万人,增长15%,超过了预定增长目标。如10 户科技成长型企业中的罗江振云塑胶公司,2002 年的利税为200 万元,今年利税可达500 万元;20 户扩张型企业中的龙蟒集团,2002 年的资产为7.8亿元,今年达到11.1亿元,增长42.3%。三是带动作用明显,全市中小企业整体实力得到加强,规模以上企业户数从2002 年的327 户增加到427户,同时企业外部环境得到改善,自身发展水平提高。

“1235 工程实施3 年来,得到了市级联系领导、市级各联系单位,各县(市、区)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涌现了一批先进联系单位、先进联系企业,总结了一些先进典型经验和做法,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市“1235”工程领导小组,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企业表示热烈祝贺,向对该项工作给予大力支持的市级联系单位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发展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永无止境,希望同志们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力度,提高服务水平,拓宽服务领域,强化发展中小企业的激励机制,在宣传、信息、技术、融资、资金扶持、人才培训、政策落实上下功夫,扶持中小企业的继续发展。

二、大力推动我市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快速、高效发展

第一,要从战略高度认识中小企业(乡镇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建市以来,我市中小企业(乡镇企业)为XX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到2004 年,全市拥有中小企业(乡镇企业)7.8 万个,从业人员51 万人,实现总产值597.3亿元,工业总产值391.4 亿元,实现增加值96.7 亿元,占全市GDp 的27%,实现工业增加值65.6 亿元,营业收入407 亿元,利润13.4 亿元,税金6.4 亿元,发放工资24.9 亿元。中小企业(乡镇企业)为转移城乡剩余劳动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解决城乡就业,实现工业化、城市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我们能否抓住今后20 年的战略机遇,实现XX“跨三步、翻三番”的战略目标和实现双“千亿工程”,打造工业强市的目标,中小企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大家一定要增强发展中小企业的紧迫感、责任感,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发展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当前我市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技术含量偏低、结构不合理。据2004年统计资料显示:我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达22817个,占中小工业企业99 %。这些企业平均从业人数为9.7 人,平均产值为116.4 万元,平均销售收入为72.90 万元,在市场经济中缺乏竞争力。我市中小企业中,以中小工业为主,工业企业所占比重在50%以上,传统行业所占比重较大,而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中小工业企业很小,经济结构不甚合理。

二是企业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不高。表现为主要设备落后,国内先进设备不足20%;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弱,80%以上的中小企业没有任何发明专利,创新能力弱。技术人才严重缺乏,职工素质偏低。据统计,我市中小企业职工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职工占职工总数不足10%,高中、中专占30%,而初中以下的人数占60%左右,中高级职称的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在7%以下。管理粗放,水平不高、不规范,信息化进程缓慢。

三是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仍不够宽松,突出地表现在存贷差大、融资难。10 年前我市的存贷差是150 亿,今年1— 6月是200 亿,存贷差距进一步拉大。同时融资成本也在进一步提高。据测算,一笔100 万元的贷款,需支出各项评估、登记、公证、保险等直接费用2 万余元,如果加上企业正常的利息支出及其它费用,预计企业融资成本在10%以上。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第三,突出重点,推进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一是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以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大对中小企业政策扶持。鼓励和支持中介机构面向中小企业,采取民办“官”助形式,提供全方位服务,政府职能部门要建立有效的执业标准和监管机制,强化监管,实现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以机械加工业为例,今年就发挥了重要作用,130 多家加入了该行业协会,形成了专业化协作发展的格局。

二是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提高融资能力。融资难、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应把建立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作为解决融资难的重要工程来抓。一要大力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努力提高现有信用担保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水平。二要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集、评价体系,推进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工商企业间的信用信息共享。三要引导和支持各类商业银行提高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鼓励政策性银行加大对好的中小企业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银行要及时完善授信制度,放宽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准入条件,减少审批环节,简化货款手续,拓宽服务项目、品种,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是加强政策引导,创造宽松环境。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关键在政府。必须不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努力营造政治上认同、政策上支持、法律上保护的良好发展环境。一要健全政策法规体系。认真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乡镇企业法》,依法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规范中小企业行为。二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各级政府应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中小企业资金扶持力度。三要放宽市场准入标准,消除行业限制。要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清理前置审批事项,公开中小企业设立条件,简化注册手续,降低收费标准,减少创业成本。凡是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应向中小企业开放,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对外合作。

四是加快结构调整,激发创新精神。要切实加大中小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重点发展科技创新、资源加工、出口创汇和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依法关闭质量低、污染重、能耗高、安全条件差的中小企业,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配套协作和向小城镇集中发展。而作为企业本身,一定要清楚哪些不能做,哪些可以做,哪些怎么做,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找准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大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力度。推动管理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大力培养一支年富力强、开拓创新的企业家队伍和管理者队伍;优先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鼓励中小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开发机构和运行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专业化配套能力;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支持中小企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和提升我市的传统产业;支持中小企业实施名牌战略,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和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内在动力机制;加快信息化进程,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现有资源,建立中小企业信息网络,提高中小企业信息获取和开发能力。

五是加大投入力度,突破中小企业发展薄弱环节。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名、特、优、新”产品的资金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城市民间资本、人才资本向农村、农业流动、培养和发展更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使中小企业在产业互动、城乡相融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小康建设的牵引点。第四,加强领导、协调配合,形成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合力。

在新形势下,我市要在新一轮竞争中取得主动,赢得先机,必须紧紧抓住中小企业这个有活力、有潜力、有竞争力的经济增长点。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领导,真抓实干,确保各项工作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省中小企业局、乡镇企业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机构、职能是顺的。我市也是中小企业局、乡镇企业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职能也是顺的,各县、市、区也要理顺关系,为中小企业发展扫清体制障碍。

三、倡导中小企业诚信守法

关于诚信守法的问题,市委、市政府这几年主要抓了XXA 级金融区的建设。去年以来,市中小企业局与市人民银行等单位在我市首次推出了“首届诚信守法中小企业评选活动”,目的是为了引导我市中小企业增强诚信守法意识,加强信用管理,弘扬诚信守法的良好风气,帮助企业树立良好形象。按照《XX市诚信守法中小企业认定办法》,经过各县(市、区)中小企业局、工商、税务、质监、银行、安全环保等部门审核、推荐,全市共收到推荐企业55 家,经评审,有33家企业符合诚信守法中小企业条件,被授予诚信守法中小企业荣誉称号,今天的会议上还要予以表彰和授牌。希望评选出的33 户“诚信守法”企业,要以此为新的起点,再接再厉,进一步探索信用管理新思路,建立健全诚信守法新规章,提高信用水平,为我市打造诚信企业,诚信社会,诚信XX作出新贡献。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诚信立企,守法经营十分重要,是市场经济的重要条件,具有实实在在的价值。诚信守法是无形资本,也是十分宝贵的财富,失信、违法的结果是付出高昂的代价,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来认识诚信守法的重大意义。对诚信守法,我讲四点要求:

一是建立健全法规制度体系,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失信、违法企业必须给予坚决惩戒,对失信的宽容就是对守信的惩罚。例如劣质小磷肥问题,去年市委、市府支持技监部门加大了打击劣质磷肥的力度,就受到我们众多正规磷肥厂家的衷心拥护;二是要树立正确的宣传舆论导向,全社会营造违法失信者臭,守法诚信者香的舆论氛围;三是建立有效的违法、失信惩戒机制,要让完善法规,严明法纪,让失信、违法者在政治上、经济上、舆论上受到惩处,使其不敢冒然失信,以身试法;四是要严格市场清除制度,对欠债不还,假冒伪劣经营者应清除市场,禁止在其淘汰出局后担任公司管理层职务或进入某项职业。总之,通过诚信守法教育活动,就是要使我们的中小企业在经营中自觉规范行为,珍惜荣誉,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社会风气。

同志们,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满足市场需求,繁荣城乡经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为大企业协作配套,农产品加工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乡镇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按照突出发展主题,创新发展思路,优化发展环境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我市中小企业(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为XX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第四篇:市长在全市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省信息产业厅徐厅长为我们作了一场内容丰富、见解深刻的精彩讲座,对推进我市信息化建设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并开拓了我们的工作思路。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省信息产业厅尤其是徐厅长长期以来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武彪同志的书面发言、欧阳安同志的发言和三个单位的经验介绍讲得很好。建文同志总结了前段时间的工作,部署了今后的工作,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传达、贯彻和落实好这次会议的精神,把我市的信息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发展台阶。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一、信息化是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内外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最先进、最前沿的技术和最先进的生产力,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具有强大的渗透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加快信息化作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

首先,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所引发的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革,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启一个新的时代。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美国、欧洲各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先后通过各种策略,将国家意志注入到信息化进程中,并率先跨入了信息时代。特别是美国经济在90年代一直高速增长,其中信息产业以高于国民经济两倍以上的增长速度在发展,对其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起了重要的带动作用。当前,我们正在加快与全球经济的对接,尤其要重视这一趋势和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正如省委张德江书记明确提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种后发优势,全面加快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信息化进程,为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其次,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为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提供了可行途径。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最终产品比重,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要依靠信息技术。换句话说,运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可以使整个管理过程、生产过程变得精、细,变得更快适应市场对产品质量、产品外观乃至产品内涵的要求。所以,推动我市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要借助当前国家、省发展信息产业的大趋势,特别是全社会对信息技术、网络服务的巨大需求和机遇,增强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升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花大力气发展信息产品制造业、信息服务业等信息产业,全面增强我市经济的综合竞争实力。

二、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推动信息化建设再上台阶

近几年来,我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信息产业发展的势头喜人,政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市信息化发展水平与先进的兄弟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如信息网络资源分散,信息支撑和共享整合力度不够;信息化建设人才缺乏;地区和部门间发展不平衡;信息产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不多;产业链条不够紧密等等。因此,无论是从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的需要看,还是从抢抓新机遇、优化发展环境的需要看,推进信息化都是我市当前和今后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任务,是加快发展的动力所在、活力所在和潜力所在。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遵循“政府主导、搞好协调;统筹规划、联合建设;讲究实效、重点突破;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方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围绕以下三个层次的建设,加快推进信息化步伐。

第一,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要把推进企业信息化作为加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点,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具备相当的发展基础,去年的增速达30.15%,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在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中,要抓好几个着力点:一是大力推进现代化制造业信息化进程。在产业布局安排上,要加快电子信息类产业向东部组团聚集,通过政策引导、环境营造,做大做强我市的电子信息生产基地。二是针对我市传统产业特别是灯饰、五金、服装、食品、家电、家具等行业的特点,解决好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问题,全面提高传统产业的创新能力。三是大力发展以消费类电子产业、装备类电子产业、软件产业、信息资源产业、现代信息服务业和集成电路产业为主要内容的信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产业平台。突出培植高新技术产业,抓好电子信息类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大力扶持重点信息制造企业。四是扶持企业开发技术创新信息产品,支持鼓励国内外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来我市设立软件研究开发中心,支持鼓励组建消费类电子产品(数字家电)重点实验室。五是按照规模化和产业化的要求,加快发展通信网络运营业、计算机服务业和信息咨询服务业。

第二,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化。政务信息化是通过加快电子技术与政务活动的融合,改革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实现政府与社会公众有效沟通的最直接平台。政务信息化的本质是体现执政为民,最大限度地降低行政成本。我市今后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必须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导向,扭转在电子政务建设中重“电子”轻“政务”,重“投入”轻“应用”的倾向。根据有关部门的汇总,今年,我市各部门共提出了达数亿元投入规模的电子政务项目需求。在有限的政府财力下,政务信息化的建设一定要坚持“有保有压”的原则,避免软件、硬件投入大大超出实际应用的过度超前现象。优先上马经过充分论证,有利于提升政府效率、转变政府职能,能为市民提供政务资源和服务功能的重大项目,坚持把一些过度超前的需求压减下来。对已经立项的政法网(金盾工程)、金财、金审和金保等国家“金字号”工程以及疫情信息系统、三防指挥系统等一批重点政务信息化工程,要建立强有力的协调和推进机制,确保项目的投入和产出效益。未经立项的项目必须经过严格的专家论证和评审后才能进入启动和建设程序。要加大对政务资源、数据整合的力度。所有部门的业务应用系统和数据资源,除法律法规规定不能对其他单位和公众开放以外,必须提供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实现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市政务信息化协调小组要加强调查研究,形成全市数据交换平台的分步实施方案。要按照省政府“一站式”电子政务的指导意见,加快建设好我市“行政服务在线系统”。

第三,大力推进社会事业信息化。要把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作为加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延伸,继续抓好社会保障、交通、就业与再就业、卫生防疫、医疗、社区服务等社会领域信息化工程建设。通过社会事业的信息化,进一步提升服务业的技术含量,改善服务的手段和质量,在公众生活中大量导入信息服务,从而实现信息化的多层互动、共同发展。

三、强化政策支持和政策引导,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首先,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中央和省领导多次强调,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没有主要领导的支持,信息化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成就。各部门要进一步调整、充实、完善信息化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理顺管理体制,为我市信息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其次,要确保政策支持到位。市财政在去年安排4000万元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安排专项建设资金5000万元,重点确保包括信用网、政法网、行政服务在线等共20项政务信息化工程;市计划从5000万元专项经费中安排500万元,用于支持软件产业发展。有关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办法,请经贸局、信息产业局月底做出方案报市政府。

再次,要建立信息化项目的绩效评价机制。今后,对政府投资的项目或贴息项目,必须在全过程实行绩效管理,达不到相关指标的不得安排后续资金。同时,要把信息化的应用水平、信息化指标等列入各级领导的责任考核内容,形成更有效的激励机制,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机制保障。

同志们,信息化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这次会议的部署和要求,更新观念,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更有效的措施,加快我市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为实现我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建设“两个适宜”的美好家园,构建和谐※※,实现富裕安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全市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彭 建 文

(2005年5月18日)

同志们:

今天的全市信息化工作会议,省信息产业厅徐志彪厅长作了信息化与政府职能转变的专题讲座;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小榄镇、※※通宇通讯设备有限公司分别作了信息化建设经验介绍;信息产业局欧阳安局长、经贸局李武彪局长(书面)分别传达了全省信息产业工作会议、省政务信息化工作会议主要精神及部署了推进我市信息化建设相关工作。陈市长还要作重要指示。下面,我先谈四点意见。

一、正确认识我市信息化发展现状,努力提高信息化水平

近年来,我市信息化建设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从推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出发,全面加大推进力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电子信息产业快速稳步增长。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企业1035户,从业人员约14万人。2004年,全市信息产业总产值达531.35亿元,增长30.15%,占工业总产值26.39%;信息产业工业增加值123.66亿元,增长28.08%,位于全市五大支柱产业之首,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二是企业信息化发展较快。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技术创新和管理上广泛应用,传统产业不断改造和提升,电子商务也有了较快发展。三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目前我市已建成电信、广播电视、电力三大信息光纤网络,截至2004年底,全市共铺设光缆超过8848皮长公里,16.9万纤芯公里,光纤网络已覆盖到全市镇村。已建成以ATM宽带网作骨干的Ip城域网;有线电视已完成市区至镇区的光纤联网,将逐步发展以视频点播、数据广播、网上电视新闻、宽带互联网接入、计算机数据信息交换为主的数据业务。2004年全市信息化综合指数为78.77%,信息网络普及率56.26%,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电脑数87.33,城市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四是政务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大成效。建立和完善了市政府门户网站“中国·※※(政府之窗)”,该网站被评为“2004年中国优秀政府门户网站”;启动了※※市行政服务在线系统,促进政务公开和依法行政,目前有33个部门的136项审批事项在网上运行,完成网上审批2.95万多宗,回复各类咨询及投诉3900多件,回复率超过94%;加快推进公文网上流转和办公自动化(OA)系统应用的步伐,党政信息平台公文内网开通以来,已连接113个党政部门和镇区共1000多个终端用户,政府部门工作效率全面提高。去年,行政服务在线系统、经贸网、文化信息网等3个项目成为省信息化示范试点项目。五是社会信息化建设发展较快,信息网络服务、数据库中介咨询等新型服务行业正在兴起。小榄镇城镇信息化建设示范工程项目、人民医院的大规模集成化医院信息系统、国家“12金”系列信息化工程以及※※市企业信用信息网等项目成为全市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市信息化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个别领导对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信息化建设尤其是电子政务建设缺乏紧迫感,政府各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做得不够。二是项目建设中不同程度存在“三重三轻”问题(重概念轻应用,重建设轻整合,重电子轻政务),政务信息化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龙头”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三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配置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信息市场发育水平较低,社会对信息及其服务价值观念较为淡薄。四是对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缺乏足够的引导和规划,信息技术对改造传统产业的应用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电子商务也亟待发展和提高;电子信息产业中制造业和软件开发业结构不尽合理,未能充分发挥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倍增作用和乘数效应。五是信息技术人才短缺,特别是软件专业人才更少,软件研发力量薄弱,影响了我市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城市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当前,党和国家对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提出了“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国内各地区城市都把推进信息化建设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地方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来抓。对于我市来说,加快信息化建设尤其迫切。

第一,推进信息化是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实力的需要。信息技术在改造传统产业方面的投入产出比一般都在1∶4以上,有些领域甚至达到1∶20以上。我市工业以传统产业为主体,科技水平和素质普遍较低,为适应区域竞争的要求,必须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路子。同时,随着世界制造业中心不断向我国转移,大力引进一批信息产业制造项目,对于加快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调具有积极的意义。另一方面,我市具有商贸流通的传统优势,但第三产业的技术含量不足、比重小、内部结构不合理、交易方式和管理模式落后,必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传统第三产业进行改造提升,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物流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升服务业的技术含量,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转型,提升产业竞争力。

第二,推进信息化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改善投资发展环境的需要。推进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不但能大大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而且能够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廉洁政府和法治政府建设。政务信息化的本质是搭建政府与市民沟通的平台,让市民享受到更多高效、便捷的服务,因此,信息化要坚持“以人为本”,把重视政府运作流程,服务政务公开,简化办事手续作为政务信息化的重点加以突破;另一方面,能否提供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的全球网络通讯服务,是客商选择投资环境的重要方面。信息化必须从提供畅通无阻的全球信息资讯服务这一要求出发,继续优化网络资源及中介等服务,使信息化成为我市优化投资发展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

总之,加快信息化发展步伐,既是大势所趋,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级各部门务必审时度势,充分把握我市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提高全市信息化发展水平。

二、把握机遇,突出重点,调整和优化信息产业结构

去年底,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我市时,充分肯定了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同时,要求我市要加快建设“两个适宜”城市的美好家园。“两个适宜”的核心是要加快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一定要贯彻落实好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产业结构由偏轻型向高级化、适度重型化转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循环型转变。

(一)加强组织协调,认真做好信息化和信息产业规划实施工作。信息化是一项高技术含量、高投入的系统工程,没有规划的引导必然会出现重复投入、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必然加快做好我市“十一五”电子信息产业和信息化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特别要重点突出和细化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发展规划和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各个规划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体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体现以体制、机制和技术的创新为动力,突出前瞻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并具有可操作性。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要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做好规划的制定和评审工作。要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在信息产业中推广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努力做到环境污染低、资源消耗少、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使其废弃物料逐步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二)突出重点发展消费类电子产品,提升产业持续发展能力。消费类电子产品是珠三角的支柱产业,也是提升我市产业水平的突破口之一。要对现有的政策资源、管理资源、资金资源进行整合,紧跟世界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重点扶持消费类电子产品和软件产业,使之成为我市信息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要加快传统家电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其中,南头、东凤、小榄等家电产业基地要充分发挥先导作用,力争在数字家电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方面取得突破。要引导传统家电企业与通信设备企业、计算机厂商合作,共同开发生产数字电视、移动DVD、数字摄像机等家庭娱乐数字产品,同时大力发展3G移动通信产品和无线网络产品,构建基于消费者的产业文化氛围,提高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文化内涵。

(三)积极引导产业集聚,培育特色产业园区。要充分利用火炬区的国家电子(※※)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小榄镇的中国电子音响产业基地等一批国家级产业基地的现有优势,形成信息化产业的特色园区,通过引进与核心技术相关的中间产品生产项目和产业上游项目,切实解决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产品的缺口与瓶颈问题;通过吸引国内外优势企业和人才进区创业,孵化培植一批电子信息企业,培育产业集群。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产业基地发展软件产业园,促进信息产业向产业链的高端集聚。

(四)重点突破关键性技术领域,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要把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切实解决产业发展中起关键带动作用的共性技术难题,对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公共服务技术软件等关键领域进行重点突破,提高我市信息技术的起点。要围绕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面推进企业信息化。首先要加强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重点支持发展数字化、光机电一体化生产装备和精密制造业,推动生产装备和精密制造业向集成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其次要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依托专业镇和行业协会,分区域分行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和公共技术平台。市技改扶持资金要体现出对企业信息化的倾斜,强化为产业发展服务的行业重点实验室和检测中心的建设和扶持力度;再次要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应用,重点是骨干企业和行业的电子商务应用,加快信用、认证、标准、支付和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市企业信用信息网要在信用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上继续深化,形成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撑体系。

(五)实施“走出去”和名牌战略,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有条件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与跨国公司合作,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信息产业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有实力的本土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和兴办加工贸易项目,鼓励和扶持企业进入国际信息通信服务市场。鼓励运营企业和制造业企业联手拓展国际市场,促进出口结构优化。继续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完善对名牌企业的奖励制度和扶持、保护办法,创建具有国内乃至国际影响力的著名品牌,建设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众多具有专业化特色的中小企业繁荣发展的强大信息企业群体。

三、以应用为核心,全面提高电子政务的建设水平

电子政务在我市已经有比较好的发展基础,但是应用不平衡、整合难度大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下一阶段要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电子政务规划的实施统筹全市电子政务建设。在高起点规划的指导下,统筹协调推进和建设,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市政府委托※※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编制的电子政务规划即将通过验收,要以规划的实施为基础,明确电子政务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原则和政策,确立和建设一批具有良好社会效益的政务信息化项目。今后所有项目必须按照规划的要求组织推进和建设,未纳入规划的项目原则上要停建或缓建。集中力量抓好包括金保工程、政法网(金盾工程)、金财工程等一批政务信息化重点工程的开发建设、推广和应用,并以此为示范全面提升我市政务信息化的水平。

(二)以政务为核心,以电子为手段,推进社会事业信息化。一个地区的信息化水平是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全面推进社会事业信息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政务信息化同时也包括了政府部门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有效社会管理等内容。因此,下一阶段的工作要推进科技和教育信息化,加快提高我市的科技信息资源和网络化程度,实施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建立网上虚拟产学研合作开发组织;建设面向全社会的科技开发与技术推广的信息流通与交易系统;加快知识产权信息化,建设专利信息综合服务网络平台;大力开发教育信息资源,积极推进现代网上教育、远程教育。要推进文化信息化,以数字档案馆为基础,加快整合全市文化信息资源,加强广播电视、音像、发行、印刷、艺术品等领域的信息化改造。要推进卫生信息化,以疫情信息系统建设为基础进行功能扩展,加强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工作。要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化,建立高效便利的综合性社会保障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对保障人员与基金的动态监管。要推进环境治理信息化,实现自然生态保护、气象监测、污染整治等信息网络化与智能化;以三防系统、GIS系统、气象系统、110指挥系统和党政平台为基础,加快建立城市应急指挥系统。此外还要结合城镇化建设,积极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化,努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文明程度。

(三)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促进电子政务从政务需求向应用需求转变。电子政务的核心是以为市民提供服务、提供便利为出发点的,提高机关效能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目前我市已投入的大部分应用系统在提高机关效能方面是显著的,但与社会公众的交流和服务明显不足。比如,行政服务在线开通后,市民通过在线咨询政府的办事程序,部门的回复率不够理想,说明一些部门在应用上不够重视;一些政务网站提供的信息实时性不强,对市民的要求缺乏快速反应,重信息浏览、轻服务交流,说明我们以技术为手段重组政府流程的工作做得仍不够深入。因此,要切实改变重投入轻应用的问题,不断提高网站的服务水平、服务效率,增强电子政务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通过政府的有效协调和组织引导,使电子政务向综合服务功能和互动功能发展,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这方面,要学习周边城市批优秀政府网站的经验,尽快改造和完善※※政府网站,将“中国·※※(政府之窗)”建设成为点击率高、内容丰富、更新及时、咨询方便、互动性强的外网平台,并以此带动我市各级、各部门门户网站的全面发展。

(四)要以行政服务在线建设作为全市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程,确保开发目标如期完成。建设市行政服务在线系统,是实现政府从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的重大措举,是与省政府推进“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相衔接的一项重点工程。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项目建设和“政府审批事项”上网,确保年底前主要政府部门的审批事项实现网上运行。专责小组要结合新一轮的政府审批制度改革,继续优化行政在线运行流程,实现政府部门各个环节的畅通流转。要强化行政服务在线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不能共享的涉密信息外,各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市专责小组尽快实现各业务系统的互连互通和数据导入,实现部门业务专网和行政专线的无缝对接。要积极引进中介服务,利用电信运营商的网点、服务及其他公众资源,延伸系统的功能,提高行政服务系统的使用效率,加强与公众的联系。

四、构建政策支持体系,推进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一)以整合、共享为重点,突破信息化建设中的体制瓶颈。政府部门掌握着全社会80%以上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对形成标准统一、互联互通、规范和可操作的电子政务标准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但目前仍有部分单位和部门不积极接入市的共享平台,不愿意把自己的资源拿出来共享,这里面既有观念、体制、认识方面的原因,也有部门的具体特殊性和实际问题。因此,一方面要加大协调力度,提高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对共享问题的认识,打破条块分割、行政的分割。市政务信息化协调小组在完成电子政务规划之后,要立即着手要尽快制定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和接口标准,力争在年底前完成标准的制定工作,要完善以党政平台为基础的技术集成平台,整合政府、企业、社会各方资源,切实提高市行政服务在线系统的效果和效能,强化“一站式”电子政务的整体效应。

(二)以项目绩效评价为依据,强化全程监管机制。为有效避免电子政务项目存在的重投入、轻管理现象,今后要建立项目建设前期评估、中期评估和应用评估三个方面的评估制度,提高电子政务项目的实效。在方案实施之前要进行严格论证,设计严格的量化评测标准,确保有限的建设资金投入能真正发挥最大的效益,要根据用户的实际,按满足用户的目标接近程度来测评项目的实际绩效,保证电子政务的投入产出效益。凡是没有达到绩效要求的项目,不得再增加投入,不得进行新的系统改造工程。在防范项目建设风险中,要充分发挥信息化主管部门的调控职能,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充分掌握建设方与承建方、监理方的具体情况,建立以事前、事中防范为主,事后补救为辅的全面管理制度,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承担项目开发风险的领导责任。

(三)以人才为依托,提高信息化发展的水平。信息化(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teniu.cc查看)的发展关键靠人才。要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结合起来,积极引进优秀软件人才和智力成果。通过发展事业、优化环境、改革体制、提高待遇、加快培养等多种形式,对前来※※创业发展的优秀软件人才给予政策优惠。有关部门可以在现有人才入户政策基础上,降低创业门槛和入户条件,具体请信息产业局与市人事部门研究并报市政府审定后实施,进一步增强集聚效应,不断壮大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的人才队伍。

同志们,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对于优化我市经济结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以战略的眼光,开拓的思路和扎实的工作,努力开创我市信息化建设的新局面。

第五篇:市长在全市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长在全市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将全市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与市委三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合并召开,既显示了对外开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对开放和招商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委三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对外开放工作,安排部署下一阶段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抢抓机遇、承接转移,扩大开放、提升水平,以全面开放推进“三大跨越”,加快魅力***建设步伐。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

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全市第五次开放工作会议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放带动主战略,以产业集聚区建设、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三项重点工作带全局,强力推进“四一”招商行动,对外开放在克难攻坚中取得显著成效,为保持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开放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增加到134家,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突破1000家,有进出口实绩的超过100家。初步预计,2008年以来,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6161万美元,年均增幅达31%;引进省外资金累计达309.8亿元;外贸出口额累计达1.8亿美元,超过2008年前5年的出口总量。尤其是今年前11个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2518万美元,增长32%,增幅居全省第7位;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46.5亿元,增长149.5%。预计“十一五”时期,全市累计利用外资3.84亿美元,引进省外资金41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30.5%、37%。

(二)开放层次不断提升。全面推进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和河南省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实现了更高层面的对外开放。先后与中广核集团、中粮集团、华润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上海宝冶集团等17家央企开展战略合作,实施了一批重大合作项目。目前,国内外500强企业已有36家在***投资建设。大唐华豫2×66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华新水泥、同合车轮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竣工投产,有力提升了我市产业层次和市场竞争力。资本市场开放步伐加快,***银行正式挂牌,建成村镇银行4家、农村商业银行2家、农村合作银行1家、小额贷款公司9家,华英农业、潢绣公司分别在深交所和河南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成功上市。外贸增长方式加快转变,产品出口结构逐步优化。今年,机电产品出口775万美元,同比增长46.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25万美元,同比增长58.2%。全市机电和高新技术产业出口比重较2008年前提高了37.3个百分点。

(三)开放领域不断拓宽。一是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拓展。今年新批服务业外资项目4个,到位外资1204万美元,较2008年增长86.4%。***港中旅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正式挂牌,鸡公山志高文化科技动漫产业园积极推进。二是从国内向国际拓展。“十一五”期间利用外资扩展到17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涉及到63个国家和地区。与韩国高敞郡签署了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并在旅游、商贸、教育等诸多领域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三是从引进来向走出去拓展。2008年以来外派劳务累计达1.7万人,涉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劳务收入5151万美元。豫南电子工程有限公司与塔吉克斯坦合作新建钢铁加工厂,成为我市首家走出国门合作办厂的企业,实现国际工程合作零的突破。

(四)开放后劲不断增强。淮河航运正式通航,明港机场建设开始实施,***海关获批建设,***国际茶文化节的影响日益深远,我市对外开放的优势和后劲进一步增强。全市15个省定产业集聚区的基础条件逐步完善,战略支撑产业初具规模,产业集聚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平台和载体作用进一步凸显。今年前11个月,全市入驻产业集聚区签约项目118个,总投资450亿元,已到位资金90亿元,其中工业投资304.74亿元,已到位资金57.7亿元。2008年以来,全市利用市外资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达50%以上,税收占全市税收的25.5%,外来投资企业就业人数占全市城镇在岗人数的8.3%,外贸依存度由2008年的1.2%提高到2%。

(五)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各级各部门结合实际,卓有成效地开展“四一”招商行动,积极探索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开放招商路子,形成了抢抓机遇、竞相开放、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浉河区突出特色产业抓招商,引进福建九拓公司成功研发生产***红茶,有力地促进了全市茶产业开发和结构调整。平桥区围绕重点项目抓招商,全区累计引进外资企业5家,实际利用外资5000多万美元。潢川县积极承接出口企业转移,先后引进中川水产、生物科技园等重大项目,其中中川水产项目新增养殖基地8万亩,累计增加出口2亿元。***工业城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抓招商,大力引进电子信息产业项目,目前已有深圳泛蓝科技、香港天盈集团、清华产业园、台商电子科技园等多家企业签约入驻,总投资70亿元。上天梯管理区以新型节能环保建材产业为主导开展专题招商,举办了世界珍珠岩产业暨第22届中国(***)珍珠岩技术交流大会,共签约项目4个,总投资30多亿元。潢川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区域招商,今年共引进产业转移项目19个,总投资近30亿元。其他各县区、管理区和产业集聚区也都取得了突出成效。

通过持续推进对外开放,我们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一是坚持把三项重点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机遇,始终把产业集聚区建设、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全力以赴抓开放、破难题,抓引进、补短板,抓招商、兴产业,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优化了产业结构、增加了财政收入、扩大了社会就业,而且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促进了改革开放、更新了思想观念、开阔了干部视野。这充分说明,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扩大开放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性战略举措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我们把三项重点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扎实有效的。二是坚持把扩大开放作为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的重要动力。我们立足承接产业转移的前沿,坚持把扩大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把承接转移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通过引进龙头企业、重大项目和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不断在发展中调整、在发展中转变、在发展中提升、在发展中增效,改造提升了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了战略支撑产业,催生培育了战略新兴产业。三是坚持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基础。我们始终坚持大力加强软硬环境建设,相继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国家园林城市,先后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创业之城、中国休闲城市、中国最具绿色竞争力城市等荣誉称号,既提升了***的知名度、美誉度,也提升了***对外开放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四是坚持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保障。加强招商引资资源库、项目库、信息库、专家库建设,完善项目谋划、招商、协调服务和择地落户机制,增强了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推进“两转两提”,认真清理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不断深化财政金融改革,为对外开放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市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拼搏进取的结果,更是我市对外开放战线广大干部群众无私奉献、辛勤努力的结果。今天受到通报表彰的先进单位是我市对外开放工作战线的优秀代表,在此,我代表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向大家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

二、把握形势,抓好机遇

“十二五”时期,我市对外开放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机遇、新要求、新挑战,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加积极地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坚持不懈地把扩大开放作为全局性战略举措来抓,努力实现对外开放新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大发展。

(一)增强机遇意识。市委三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明确了我市明年和“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方向、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要实现这些任务和目标,仅靠我们自身的力量搞建设肯定不行,必须靠扩大开放,借力发展,借力跨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扩大开放、承接产业转移正面临难得历史机遇。从国际国内环境看,经济全球化、投资贸易自由化和国际产业向国内转移的大趋势没有改变。我国仍是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国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这些都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空间。从区域经济发展看,沿海地区受资源、土地、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制约,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推进转型升级,东部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更加明显,而且更加注重向区位优势独特、内需空间大、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转移。从我市自身条件看,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市的交通、能源、城建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产业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市场、资源和劳动力等要素组合优势全面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更为突出。当前,我们虽然面临不少机遇,但最紧迫、最现实、能最快转化为生产力的机遇则是产业转移。今后五年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时期,过了这五年,机遇就可能不复存在。我们必须以只争朝夕、锲而不舍的精神抢抓机遇,努力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实现新突破。

(二)增强忧患意识。当前,影响我市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问题并未解决,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集中暴露。三次产业之间、三大需求之间、城乡之间结构不协调,对外开放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制约着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今年,我市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排位相对下滑,其中重要的因素是我市产业基础薄弱、投资拉动力不强。现有产业中,新兴产业培育尚未形成支撑能力,传统产业因为技术创新滞后等原因,优势难以发挥;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投资特别是规模大、竞争力强的工业项目投资比重较低。加之明年国家将实施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的宏观经济政策,信贷投放将严把闸门,经济发展将面临趋紧的宏观环境。我们要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就必须解决结构性矛盾,破解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约束,最根本的途径就是靠扩大开放,靠大规模招商引资来解决资金问题,解决项目、管理、技术、人才问题,靠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来解决产业产品结构调整问题。

(三)增强开放意识。当前,我市与发达地区相比,开放型经济发展还不够,对外开放层次、水平、程度还不高,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一是开放的领域还不够宽。经济外向依存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服务业、现代农业、城乡建设和社会发展等领域开放不够,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尚未形成。二是开放的机制还不够活。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仍在攻坚,制约开放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尚未根本破除,一些政策措施落实不够到位,招商引资的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三是开放的水平还不够高。外贸结构不合理,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出口商品少;利用外资质量有待提高,对产业升级的推进作用还不够突出;企业主体作用和市场机制力量发挥不足。招商引资活动不够统筹有序,存在无序竞争、各自为战现象,有些招商活动看似轰轰烈烈,实则收效甚微。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干部思想认识、思维方式与扩大开放的形势不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增强开放意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加有力的措施,把对外开放推向更高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创新、促发展。

三、明确方向,突出重点

根据市委经济工作会的要求,今后我们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要根据不同产业集聚区的比较优势和薄弱环节,按照“竞争力最强、关联度最高、支撑条件最优、见效最快”的原则,突出产业承接和培育集群,深化“四一”招商行动,抓好“四个围绕”,突出“四个带动”,力争承接重大产业转移项目100个以上、引进省外资金200亿元以上,催生一批新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

抓好“四个围绕”:一是围绕培育壮大战略支撑产业承接转移。重点围绕高端制造、新型建材、绿色食品三大基地和电子信息、轻工两大高成长性产业,大力吸引沿海产业链、产品链的关键环节和龙头企业到***布局发展,带动企业集群板块式转移,力争尽快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二是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承接转移。重点围绕化工、有色、钢铁、纺织服装等四大传统优势产业,拿出优势企业和优质资产,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引进先进技术,提升产业层次,加快产业链条向高端和新型化方向延伸。三是围绕积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承接转移。重点围绕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先导产业和先进技术向我市转移,引进沿海企业在我市建立研发机构,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四是围绕扩大出口承接转移。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带动出口的主要途径,引进一批出口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和大项目,不断扩大出口份额。通过承接转移,力争每年培育10-12家年出口300万美元以上、3-5家年出口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和1-2个年出口超2000万美元的县区。

突出“四个带动”:一是突出龙头带动。逐行业深入研究、跟踪对接央企和国内外500强企业的战略投资方向,重点引进龙头企业和龙头项目,带动引进关联企业,发展本地协作企业,以龙头带配套、促集聚。二是突出市场带动。深入研究市场变化,发挥我市区位、交通、市场优势,在农产品、消费品等领域促进产业与市场、物流结合,以市场促产业、带物流、引集群。三是突出配套带动。在农产品加工、能源原材料生产等方面,通过承接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发展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四是突出技术带动。积极与国家、省外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建立技术联盟,努力吸引大企业在我市设立研发中心,发挥重大技术研发应用的扩散辐射效应,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二)全面扩大开放领域。一是加快服务业领域开放。金融领域,要以引进金融机构、完善金融体系、扩大融资规模为目标,加大金融招商力度,不断增强集聚力和竞争力。要积极推进***银行、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支持广州农商行在***组建总分行制村镇银行,鼓励***境内的金融机构跨区发展。加强金融领域的专题招商推介行动,努力引进一批银行、证券、保险机构和各种基金、金融中介组织,争取设立一批分支机构。物流领域,要围绕食品、电子、装备制造、医药等行业,加大专项招商力度,着力吸引一批有影响力的优势物流企业在我市建立营运中心,与本地物流企业形成战略合作联盟。文化和旅游领域,要以河南省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试验区和县区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支持国内外企业与我市文化旅游企业开展合作,加快推进与港中旅、山东志高等集团合作项目建设。鼓励各县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以开放促开发、上水平。积极发挥根亲文化等优势,着力加强与闽台及东南亚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二是加快社会事业领域开放。教育领域,要重点围绕我市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急需学科专业,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职业院校共同举办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卫生领域,要重点落实好国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吸引境内外资本来我市开办综合性或专科医疗机构,鼓励在非基本医疗服务、特色专科医疗服务、个性化服务领域投资。科技领域,要重点针对我市茶叶精深加工、非金属矿加工等核心技术,合作建设一批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合作攻关一批重大技术难题,引进一批创业投资机构。三是加快城乡建设领域开放。重点围绕实施全市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举办城乡建设专题招商会,推介一批城市新区和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老城区和城中村改造、公共服务设施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综合运用外商独资、合资、合作或BT、BOT等模式,吸引境内外资金参与建设经营。要抓住房地产企业向二三城市转移的机遇,着力引进一批房地产企业参与我市商品住宅和保障性住房开发。四是加快农业领域对外开放。以加快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为重点,在粮食核心区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技术开发推广、规模化种养基地建设、冬闲田开发利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方面,深度整合和开发农村农业资源,吸引境内外资金投资现代农业,加快农业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加强对农副产品出口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建设一批外向型农产品出口基地。积极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洽谈会、博览会等,增强产品竞争力。

(三)加强承载能力建设。一要加强载体建设。按照“四集一转”的要求和复合型、紧凑型、组团式发展的要求,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和***新区建设,更好地发挥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功能。二要强化基础支撑。以构建综合交通体系、推动交通一体化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重大基础设施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海关建设步伐,构建大通关机制,完善对外开放的基础条件。三要完善体制机制。要持续推进“四一”招商行动,进一步完善项目谋划、招商、落地服务机制,落实招商引资项目择地落户产业集聚区的政策措施,抓好已签约重大项目的跟踪推进,推动产业和项目主要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布局、集群发展。

四、注重运作,强化保障

(一)加强组织协调。各级各部门要毫不动摇地把扩大开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开放办、商务主管部门作为总牵头单位,要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加强对外开放工作的规划、指导和协调。发改、工信、工商、税务、国土、电力、环保等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作,搞好配合,积极主动地为扩大开放创造条件。

(二)突出科学运作。要科学谋划项目。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十二五”规划,立足自身优势和发展趋势,认真研究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内在规律,提高项目谋划的质量和水平,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要创新招商方式。按照“五个三”的招商要求,突出招商主体地位,突出市场化运作,突出实效性,突出专题性。对全市重大招商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合理部署,切实做到方向明确、重点突出、取得实效。要讲究谈判策略。要把握规律、科学办事,要坚持原则、收放有度,要持之以恒、不言放弃,要情理交融、知彼知己,找准切入点,把握最低点,慎重承诺,有诺必践,说到做到,说好做好,力求共赢。

(三)强化要素保障。一是强化建设用地保障。要坚持“有限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的原则,努力实现项目建设用地利益最大化。二是强化人力资源保障。要充分发挥我市劳务大市的优势,把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承接产业转移结合起来,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切实满足外来投资企业对各类技术人才的需求。

(四)营造良好环境。深入推进“两转两提”,严格落实“五禁止、十不准”规定,全面清理规范各种收费项目,规范对企业的各种检查行为,确保招商项目零障碍进入和零障碍实施。

同志们,当前我市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强化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拼抢意识,加压奋进,锲而不舍,开拓创新,推动全市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为实现明年良好开局、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适应角色转变,扎实开展团的工作

———共青团铁东区委书记的述职报告

2011年是适应角色转变、思想进一步成熟的一年。这一年,自己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党的中心,立足本职岗位,较好地完成本线的工作任务。自己政治觉悟、理论水平、思想素质、工作作风等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总的来说,收获很大,感触颇深。

一、以德为先,进一步提升个人思想素质

过去的一年,我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以一个团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个人的道德修养、党性锻炼、思想素质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是道德修养进一步提高。作为一个团干部,我的一言一行、我的自身形象将直接影响到团委各成员,甚至更广大的青少年。因此,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每时每刻提醒自己,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问题,做到干净做人、公正做事,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工作,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诚实、守信、廉洁、自律,起好表率作用。二是党性锻炼得到不断加强。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锻炼,我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牢记党的宗旨,在团的工作中,以广大青少年的权益为出发点,务求时效。三是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高。一年来,我继续加强学习,积极参加理论中心组学习,经常自发利用休息时间学习,积极参加团省委组织赴井冈山革命传统与理想信念教育专题培训班、区委区政府组织赴清华大学县域经济培训班,通过“看、听、学、思”,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进一步系统掌握了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对共青团工作的要求。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我通过学习原文、听专家讲课等,开拓了思想新境界,政治思想素质有了新的飞跃。

二、以能为先,进一步加强组织工作能力

在上级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下,我本人也自加压力,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注重与同事、与兄弟单位团委书记的交流,虚心请教,不耻下问,使各项工作都有序地开展。一是工作的统筹安排能力不断加强。我尽量做到工作提前一步,有计划、有安排、有预见性,保持思路清晰和决策的科学,力求操作有序,顺利开展。二是工作的协调能力不断加强。在工作中,我注重与上级的及时衔接、汇报,同时也注重与基层的交流沟通,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从大局出发,对上做好配合,对下做好团结。三是有创新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我注重不断创新,使工作保持生机,使管理不断趋向人性化、合理化。

三、以勤为先,进一步提高团的业务水平

担任团委书记以来,认真了解情况、掌握知识,积极向团委领导、向前任书记学习、请教,了解团情、团史,努力掌握团的基本运作方式程序,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加强沟通了解,增加感情,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有关情况,以“活动”来强化自己的知识和水平。一年来,我立足以活动来促使自己尽快适应角色,迎接挑战。今年五四,团区委以全区人居环境整治为依托,以“五四火炬传承九十二载生生不息,铁东青年投入人居环境立志强区”为引领,积极开展了“共青团路,红领巾街”,“铁东青年林”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深化了理解,使自己对团务工作有了全面的、系统的提高,为今后更好地提高团的业务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以绩为先,进一步完善团的组织建设

把《关于进一步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到实处,把党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团的建设中去,使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规划。依托党建,从政策层面来解决和落实基层团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基层团干部的待遇问题。积极争取党组织在团干部配备上的重视和支持,基层团干“转业”得到了很好的安排(叶赫的荣威,住建局遇良,卫生局王国宴等);二是解决好基层团组织活动的经费问题。积极争取专项,今年为每个乡镇街道从团省委争取经费三千元,共计三万六千元;三是团的基层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按照“1+4+N”模式,通过换届调整选配了大批乡镇(街道)团干部,变原有的“团干部兼职”模式为现在的“兼职团干部”模式,提升了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此次工作得到了团市委的充分认可,2011年四平市组织部班工作会议在我区召开。

以服务青年需求为目的,从单一组织青年开展活动转到生产环节,开展就业培训、创业交流、贫富结对;以服务党政中心为目的,发挥团组织自身优势,引导青年树立市场意识和投资意识,强化科技意识和参与意识,投身知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文明创建、环境整治、植绿护绿、社会治安等活动,把党政思路实践好。突出做好当前新兴的农村、社区和非公经济组织建团工作,延长团的工作手臂,丰富团的组织形式。先后与农联社、吉林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积极协调,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帮扶支持。特别是吉林银行的“吉青时代”小额贷款项目更得到团省委的无偿贴息。

五、以廉为先,进一步保持清正廉明形象 作为新任职的年轻干部、党员干部,我既感受到了组织的信任与关怀,同时也感受到了责任重大。我区在党委和政府的带领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越是这种时候,就越需要我们这些干部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深知,作为一级干部,应该努力做到“清正廉洁”。古人说“物必自腐而虫生”,腐败现象表现上看来是经济问题、道德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却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要不断加强实践锻炼,要结合党的历史经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以及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来刻苦磨炼自己。勇于剖析自己,积极开展自我批评,净化自己的灵魂。不断增强拒腐防变意识。在思想上、在行动上、生活中争作表率。在团区委开展“争做勤廉表率,竭诚服务青年”主题教育,召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动员会,全面启动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活动。按照学习贯彻区委、区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精神,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计划。我们根据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评要求,为了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立了团区委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并由我任组长。按照“一岗双责”的责任要求,明确了单位正职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每年约谈团干部一次,就有关廉洁从政个人“不准”和“禁止”行为适时对所管的团干部进行廉政谈话。

在2012年即将到来之际,共青团区委迎来组织部考核组,对共青团区委一年来的工作进的实地测评,感谢组织的帮助与关怀,今后我们更要自觉地接受组织的监督与考核。铁东区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今又开始了新的征途。广大青年有幸成为亲历者,成为追随者,同时我们也是共享发展成果的受益者。我们应该心怀感恩,心存畏惧,“做一个组织和群众信赖的人,做一个同事和朋友敬重的人,做一个亲属子女可以引以为荣的人,做一个回顾人生能够问心无愧的人”。我们要牢记党的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方针路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弘扬“攻坚克难、求富图强”的四平精神,坚定不移的实施 “五区”战略的发展规划,为建设富裕和谐新铁东的伟大目标而不懈奋斗。

市长在全市河道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