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交际能力
编辑:尘埃落定 识别码:17-786617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07 11:51:41 来源:网络

第一篇: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交际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www.teniu.cc)

摘要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设置的目的就是为汉语国际推广事业输送合格的教师,所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至关重要。在教授“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这门课程时,我们要在以理论串实践案例的教学原则指导下,强化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讲授双向沟通的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一、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二、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关系

三、双向沟通的教学内容

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跨文化交际关键词案例教学双向沟通 《国际汉语教育人才培养论丛》第二辑

第二篇:浅析培养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论文

论文关键词:培养;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论文摘要:本文只从高职高专(笔者所在的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角度,去论述培养文化意识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问题。教学实践表明,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密不可分。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涉外交际活动也越来越多,与世界接轨已成定势,社会生活和实践证明,仅仅掌握语言知识并不能保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成功的交际,我们应该认识到必须把语言知识和文化意识结合起来才能顺利进行交际。一个对于英语国家的文化不了解或了解很少的人,即使语音,语法正确,拥有几千个词汇,不了解文化背景,没有文化意识,犹如只抓住了外壳而不领悟其精神(胡文中,1995)0因此,作为英语学习者来说,在与来自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往时,不仅仅要掌握目的语正确的语法,地道的语音,语调和一定的词汇量,还应该了解他们的社会习俗,价值取向,言语规则甚至非言语交际方式等,否则会产生误解和矛盾,影响和妨碍人们正常的交际。

二、什么是文化意识?

所谓文化意ip(culturalawareness),指的是对文化多元性的意识和对差异的宽容态度,对文化成员的共情能力,以及对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的觉察和反省。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目的语使用的适宜性是在跨文化交际的框架中定义的,“学生需要一种跨文化交际能力,他们能够受益于语言文化教育”(Byram&Morgan,1994)(高一虹2002)。

三、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请看,苏:一顿便饭,为您洗尘,请。沃尔夫:噢,这简直是一次盛宴,每个菜都是佳肴,我很喜欢,不过,我觉得这些菜对我们来说太多了。苏:哪里哪里,实在是算不了什么,不过一点小菜和薄酒,不成敬意,以后有机会可以好好安排,让您更满意。

饭后,沃尔夫马上给总公司写了一份备忘录:苏先生不是一个合适的合伙人,他的管理不切实际。在我看来,他更愿意把资金投资在饭桌上而不是工厂的产品生产线。

苏先生的盛情款待得来的是这样出人意料之外的结果。

为什么要有文化意识呢?这是因为,像发生在苏先生公司的这起事件一样,文化上的误解会妨碍公司在跟外商合作时顺利开展商务活动。人们在文化方面犯错误可能不是故意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但有些很可笑的文化方面的失误却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有些致命的失误几乎使企业濒于破产。往往是因为其决策者不了解文化的奥秘。他们需要了解人们的语言和行为背后的原因。只有在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之后,群体和个人语言,行为方式才能被他人所理解甚至被他人所预见。也惟有如此,公司才可以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或免于破产的命运。

我们在和来自其他文化的人交往的过程中,或者在和其他的文化价值观接触的时候,要清楚自己传达给对方的文化价值观,同时也要了解对方的文化价值观。除此之外,还要认识到,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存在“鸿沟”。亨德里克.谢里(HnedrickSerrie)曾写过一篇文章,探讨了解他人视角的必要性,他指出,“把握好行为的分寸比掌握语言还重要,可是很少有人懂得这个道理。

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

贾玉新认为如果把几乎所有的、不同程度的交际都认为是跨文化交际,那么,跨文化交际将包括:跨种族交际,跨文化交际,同一主流文化内不同群体之间的交际,以及国际性的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建立和维持良好关系的能力;(2)以最少的损失和曲解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3)在适当程度上顺从别人并与人合作的能力。以上这些方面的能力明显地体现在各种行为特征上,例如领会、尊敬、灵活性、对模棱两可事物的容忍性,及与别人在互动中的操纵能力等。

五、注重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只注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听读),而忽视跨文化交际能力(说写译)(曲政、俞东明1997)Wolfson(1983)指出,“与外国人交往时,本族人对外国人在语音和句法方面往往比较宽容。而违反讲话规则却常被认为是不懂礼貌,因为本族人不太可能认识到社会学的相对性”。由此可见文化方面的错误可能会引起更为严重的交际失误。

请继续看,一位中国女士在宴会上听到别人称赞她的衣服样式时说的一句话:

That’salovelydressyouhaveon.No,no,it’sjustaveryordinarydress.在汉语中,当听到别人的称赞时,人们常说:“过奖过奖,惭愧惭愧”之类的自贬的词语,以示礼貌,谦逊;而在西方文化中,在这种情景下,受赞扬者直接用“Thankyou”,“Iamverygladtohearthat”之类的话语应答即可。否则,听话人会认为这种答话暗示着答话人在嘲笑说话人不懂衣服样式的好坏,缺乏审美观和鉴赏力,严重的后果是会引起对方不快,导致交际中断。

六、寓文化教学于语言教学中

(一)注重文化意识导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许国章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当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的信息的容器和载体。概括的讲就是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则是语言的底座或环境(束定芳,庄智象1996)。联系到外语教学,既然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如此密切,那么在外语教学中导人文化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美国社会学家Hymes认为交际能力有四个重要参数,即语法性,适合性,得体性,和实际操作性,其中适合性和得体性的实质就是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文化能力。也就是说,使用者应能在英语环境中遵循一定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恰到好处地同他人交往,遵循他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不冒犯别人的隐私和忌讳等。例如,不能在葬礼上说“Alovelyday,isn’tit?”不能问外国人“Whereareyougo-ing?”也不能问女士“Howoldareyou?”或“Areyoumarried?”等关于个人隐私方面的问题。Canale和Swain认为交际能力包括四方面的,其中社会语言能力是指在各种不同的交际场景下,语言使用者能根据话题,说话者的身份,交际目的等因素,恰当地理解和表达话语。这与Hymes的适合性和得体性有着相似的内容。由此可见,在中国的英语学习环境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就包括培养他们的社会文化能力,或者确切地讲,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由于我们的学生母语文化根深蒂固,用母语的逻辑进行思维和表达已成定势,所以学生习惯于把母语的文化习惯和文化模式套用到所学语言中去,从而发生文化干扰。

笔者在校园里不止一次地经历这样的问候语:”Goodmorning,teacherChen”,“Helloteacher”"Hi,teacher”…在我们的文化里,老师,主任,院长,经理等表示职业,职务的名称,在日常交往中常作称呼语来使用,以示尊重,直呼其名,是不恭不敬的行为。但在大多数的西方国家里,人们推崇平等主义,崇尚个人成就而忽视个人在团队中的地位,因此除了Mr.Mrs.MissMsDr.等之外,人们是不会用工作名称或职务来作为称呼语的。同样,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同辈,孩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挚友之间往往直呼其名;更有甚者,孩子对父母,长辈,老师也都可以直呼其名,以示亲切,接纳,否则就觉得被拒千里之外。如西德影片《英俊少年》中的孩子海因切,直呼其父为卡尔,呼其外公为威廉;美国连续剧《我们的家》中媳妇洁茜也直呼其公公为格斯,这在中国人的交际中是绝对不允许的。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他们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文化意识中的许多内容回会激起学生们的强烈兴趣,又特别实用,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欢迎程度往往大于普通的语言知识。英语教师如果能在课堂适当融人这些内容,不仅不会影响教学进度,反而能从主观上增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并同时帮助他们了解西方人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规范。

七、结束语

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认识到己方文化和异域文化之间的相互生存关系是参与文化交流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前提,我们要有“着眼于全球的思维和落实于局部行为的意识(thinkgloballyactlocally),要重视“inter”一词原本所包含的“之间”和“相互”这两层含义,培养学生既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又具备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即具备“人乡随俗”的能力。

第三篇:提高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

提高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

——赴浦东学习心得体会 王忠海

市委政研室副主任

今年8月15日—27日,按照市委组织部统一要求和部署,赴上海浦东党校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学习。学习考察归来,我深切感受到:上海学习既是一次理论学习再教育再提高的过程,更是思想观念的一次解放之旅。用先进发达省市的“尺子”对照比量,作为市委政研人倍感压力巨大。我感到需要借鉴上海之新、上海之智,尽早尽快转化为自身的观念与举措,切实提高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更好地为市委和市委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一、浦东提高创新能力的做法

浦东新区位于上海市东部,区域面积达到12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12万人,均占上海市的五分之一左右。经过二十年的开发开放,浦东地区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60亿元人民币上升到2009年的4000多亿元人民币,财政收入从11亿元人民币增长到1356亿元人民币。

(一)创新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去的二十 年里,中国政府在众多领域给予了浦东先行先试的政策,这让浦东可以不断发展创新城市的开发管理模式。浦东以要素资源市场化配臵为突破口,率先全面推开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培育和集聚了证券、期货和产权交易所等一批重要的要素市场。同时,浦东也在探索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管理的体制,推动政府职能向服务型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企业发展、人才集聚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政府服务。二十年中,浦东为了优化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体现可持续的理念,一直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投融资体系建设,打造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新型产业体系,2009年,浦东地区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一半,在科技研究开发上的投入超过地区生产总值的3%。

(二)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上海浦东新区围绕加快陆家嘴金融城和张江科学城建设,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推进人才高地建设。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打造人才资源核心优势。主动对接中央和市人才发展规划,结合实际,按照“外向型城区”和“国际化浦东”发展定位,以推进“国际人才特区”建设为重点,抓紧编制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纲要。同时,围绕加快推进陆家嘴金融城和张 江科学城建设,编制《陆家嘴金融人才发展规划》和新一轮《张江园区人才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进一步加快金融人才、自主创新人才集聚。二是注重统筹开发,促进人才资源涌现。加强张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品牌建设,推动在陆家嘴、金桥等地建立一批市级或区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继续面向全球招聘高层次人才,并为列入中央“千人计划”的人选落实服务政策。围绕“聚焦陆家嘴、聚焦张江、聚焦世博”,力争用10年时间,引进100名左右符合上海市领军人才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并坚持以用为本切实将引才与引智相结合,鼓励人才以多种方式提供服务。重点选择100名左右企业家到一流的教育培训机构接受量身定做的培训;加强对金融、自主创新等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大外向型培训力度,争取实现后备党政干部接受国际化培训全覆盖。加快建设大学生实习基地,吸引优秀毕业生到浦东创业发展,将鼓励市民创业行动的扶持政策延伸至高校毕业生;推进人才选拔关口前移,选择国内著名高校设立“浦东奖学金”,奖励专业符合新区产业发展需求的优秀在校生。三是强化配套服务,形成引才聚才的良好环境。一方面,推进人才政策完善与创新,在扩大现有政策适用范围、提高政 策知晓度基础上,围绕深化综合配套改革,积极推进政策创新,抓紧研究制定《浦东新区引进领军人才工作暂行办法》等新政策,注重引入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另一方面,优化人才生活环境,加快实施人才安居工程,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社会管理”方式完善人才公寓布局,加强生活设施配套和基础教育配套,并切实帮助解决外籍人才子女就学难问题。

二、几点感受和体会

上海浦东之所以发展快,关键在于浦东的思想解放程度高,创新意识浓厚,注重在各方面的创新。在学习中,我初步了解了浦东政府现代化的经营理念、高效能的管理模式以及灵活的运作机制,体验了他们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高效率的工作节奏和敢闯敢为的创新精神。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一是每年选派干部到浦东挂职工作一段时间,以学得真经。二是邀请一批先进地区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来我市讲课。一方面,增强全市广大干部的压力感、紧迫感、责任感。另一方面让市直职能部门和各区县认识到提高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是加快发展的关键。在全市坚决破除传统落后的思维模式,在全市打 破狭隘的局部利益思想观念,增强整体意识,进一步激起敢闯敢冒、敢想敢干的精神,走出一条加快西宁发展的新路子。

(二)强化创新意识,营造与浦东等发达地区接轨的良好的投资软环境。一是积极争取享受市级行政审批权限,以“便捷、快速、高效”为目标,全面借鉴上海浦东新区“一门式”服务体系, 集中所有职能部门,改革目前的行政审批程序。借鉴实行“告知承诺制”,将行政审批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内容“告知”企业申请人,申请人只需签字盖章,“承诺”履行相关告知事项,就可取得相应的许可证。加快“电子政务”的建设,推行网上办事。二是增强服务理念,变“管理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全面营造“亲商、富商、亲民、富民”的氛围。

(三)创新机制,高标准建设西宁硬环境。借鉴上海浦东新区,以市场机制进行各项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成立投资开发公司,公开向社会招标,让企业参与控股,实行企业化、市场化运作方式进行新区开发建设,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方式运作。例如: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以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运行机制,由投资开发公司通过市场融资进行建设,重要黄金地段和房屋采取出让、转让、拍卖、租赁等方 式进行开发建设,待实现路、水、电等“几通”后再去招商,走一条靠投资环境树形象、靠引外资企业上档次的路子。同时,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要求管理。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有关土地、规划、经济等管理方面的权限,更多更好用足国家赋予的政策;另一方面严格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适当超前滚动开发”原则,并确立“执法从严”的规划管理体制。

第四篇:增强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增强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本报评论员)3月11日,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之前,首先学习了新华社记者慎海雄撰写的《领导干部要做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表率》一文。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长勇对全司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学习,提升素质,推进昆钢科学发展提出了要求。

首先,学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是一个发展的社会、创新的社会,而创新和发展都需要知识,具备知识就需要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才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不至于成为流沙,被时代的洪流所抛弃。其次,学习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我们正处于后金融危机时期,在这种大背景下,如何挣脱危机束缚,抢抓机遇,找到超常规发展的路子,可以说是世界各国争相探讨的课题。昆钢作为一个有着70多年历史的老企业,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更需要我们不断学习。要实现年产钢1000万吨,销售收入1000亿元的目标,毫无疑问我们还存在着许多困难,要实现目标,只有迎难而上,克服困难。而不断地学习,正是我们克服困难的一大法宝。再次,学习是个人和企业共同发展的需要。随着昆钢的快速发展,我们的产业覆盖面越来越广,无论是管理、技术还是新产业的相关知识,都急需我们不断地学习。学习关乎到昆钢人发展昆钢的水平和能力够不够、关乎到昆钢发展得好不好,发展得快不快,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决定着昆钢的未来,我们的明天。所以,我们要勤于学习,更要善于学习,惟其如此,才能取得我们希望达到的效果。

一、要端正学习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不少领导干部常常感慨工作繁忙,无暇读书学习,其实那不过是为自己的“懒惰”寻找一种开脱的理由与安慰罢了。新华社记者慎海雄在《领导干部要做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表率》一文中阐述得再明白不过:一个人如果以40年工作时间计算,就是14600天,如果每天“挤”出10分钟时间读书,40年就是146000分钟,可读10万字的书440本。可见,工作忙是事实,但这并不是不学习的理由,而所谓没有时间读书更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它完全是一种托词和借口,从根本上看还是由于没有培养成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的良好素质。

二、学习要有针对性。爱学习是好事,但首先得找准方向,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昆钢的发展需要进行学习,既要学习岗位专业知识、市场经济理论和相关知识,还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通过学习培育创新能力,增强工作才干,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

三、要树立马列主义的学风,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目的是要让知识为我所用。如果学而不用,学得再多,也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没有多少价值可言。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学而实习之,通过理论指导实践,使知识真正转化为生产力,达到学而有用,学有所用,学用相长,使学习成为提高自我综合素质,促进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四、要建立学习型组织,实现学习成果的交流和共享。温家宝总理说过:读书决定一个人的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像昆钢这样一个国有特大型企业,如果仅仅依靠单个人或少数人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学习型组织,领导干部要做学习的表率,并调动每个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企业的整体学习能力,按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形成学习成果共享的氛围。在这方面,公司已超前思考并高度重视,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创造性地开展了“大讲坛活动”。大讲坛自开办以来,已举办了16期,收到了十分可佳的效果。

五、要持之以恒。学习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我们应像练拳一样“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持之以恒。在学习中,一定要制定一个学习计划,自觉养成爱学习、勤学习的良好习惯,让习惯成为一种自然。自觉、自愿、愉悦地去学习,将学习当作生活、工作的一部分。

选择了学习,就选择了进步。为了个人、企业、社会的进步,让我们学习、学习、再学习吧!特别是领导干部,更是要起好表率作用,真正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坚持在学习中感悟人生、提升境界,在学习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在学习中把握规律、探求真理,在学习中推动昆钢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和谐发展。

第五篇:跨文化交际意识调查问卷范文

中国在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调查问卷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校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我们认真组织设计了此次问卷调查,希望你给以支持和配合,谢谢!

性别:男□ 女□

专业性质:文科□理科□

现读:本科□研究生□

1.您对外国的交际礼仪了解吗?

A很了解B比较了解C基本了解D了解一点E很不了解 2.您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外国交际习惯的?

A阅读相关专业书籍B课堂上老师讲述C看外国电影小说等D从朋友聊天或网上案例中了解E外国朋友实际交往中获得

3.你懂得刀叉点的用法吗?

A 很了解B比较了解C基本了解D了解一点E一点不了解

4.如果你的美国同事或朋友感冒了,你会如何关心他/她?

A.以兄弟姐妹的口吻给他/她提建议(如:去看医生,多喝水,吃药等)

B.对病人表示关心,但不提建议。

C.让他照顾好自己,并祝愿他/她会很快好的。

5.当你邀请外国人来家串门时,你会如何对他/她发出邀请?

A.有空来家坐坐。

B.我真的欢迎你来家坐坐。

C.与他/她约定好时间、地点,郑重其事征得同意。

6.如果你有一位和你很熟的美国老师,你是否会叫他/她的名字?

A.会,并且随处都会叫。

B.会,但在庄重场合,仍以某某教授、老师或博士相称呼。

C.不会,随处都不会。

7.当外国人夸奖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时,你会如何回答?

A.Thank you

B.尽量用挑剔的言辞数落男、女朋友不是,以表示谦虚。

8.与外国人打招呼或搭话时,你会选用哪个话题?

A.今天天气真好。

B. 你吃饭了吗?

C. 你在干什么?

D.谈论时政新闻等。

9.如果你去美国朋友家做客会在什么时间到?

A.约定时间准点到。

B.比约定时间提前十分钟到。

C.比约定时间迟十分钟到。

10.跟美国朋友吃饭你会选择哪种方式付款?

A.自己付以显热情。

B.AA制

C.如果她/他付,自己不便争抢。.如果跟一个美国朋友见面握手时你会直视他的眼睛吗?

A会B不会

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交际能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