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编辑:心上花开 识别码:17-1111469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21 01:51:1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_ 年11 月7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 指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在202_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指出要“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党中央对农村文化建设提上了重要的日程, 针对当前城乡文化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们必须更清醒地认识城乡文化的相互关系, 转变发展观念,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统筹城乡文化, 挖掘城乡文化的潜力, 促进城乡文化的共融, 更快更好地促进农村文化的建设,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础。

一、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辩证统一

(一)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相互独立。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是两个区域文化的概念, 城市文化是指在城市这一区域内人们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农村文化是指在农村这一区域内人们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其所产生的区域的不同, 也正是这一点, 使得二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不同的内涵。城市文化发展具有集聚性、独特性、综合性、抽象性等特点, 其内涵包括了以社会管理、经济建设、工业化为重心的知识形态文化, 以冒险、创新、利益为核心的观念形态文化, 以大众文化或市民文化为中心的文学、绘画、音乐、电影、建筑等艺术形态文化。而农村文化发展则具有分散性、传统性等特点, 其内涵为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知识形态文化, 以继承、守业、血缘为核心的观念形态文化, 以民间民俗文化为中心的曲艺、文学、绘画、建筑等艺术形态文化。

(二)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发展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而不是绝对的。作为区域文化的两个类别, 它们的发展又具有共通性, 具体表现为二者的发展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发展相互交织, 突出表现为一定地域内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虽然具有不同的特征, 便都具有该地区民族文化的共同特征, 包容或统一于该地域内的民族文化之中。它们相互交织还表现为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在矛盾冲突中的不断调整和不断适应, 这种适应性尤其表现在文化发展较好的城乡结合部(即郊区或一些小城镇), 表现在进城或下乡的一些人对农村或城市文化环境的不同程度的适应。

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相互影响, 这种相互影响可以表现为积极影响也可以表现为消极影响。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文化可以通过自身具有的辐射作用, 通过一定的媒介, 把城市文化的知识、观念和艺术等形态的文化辐射到周边农村, 进而影响整个农村文化, 只要把握好媒体的引导, 这种辐射作用就会表现其积极的一面, 对农村文化起到促进作用, 加速其更新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如果把握不好, 城市文化中的消极一面如低俗化、极端利益化等就会侵蚀到农村文化社会生活中, 对农村文化社会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同样, 农村文化通过一定媒介的传播和引导, 也能对城市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包括积极的影响和消极的影响。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可以丰富城市文化的内涵和形式、促进城市文化的民族化、促进城市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接轨等等。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如果不加限制和管理, 农村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如守旧和迷信,将不断以各种形式对城市文化产生消极影响, 从而制约城市文化的发展。

(三)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之间这种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关系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是辩证统一的, 作为区域文化的两个类别, 它们独立发展、各具特色、内涵各异, 是独立的, 但是这种独立仅仅只是相对的, 在一定情况下和一定地域内它们又表现出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一面。所以说, 城市文化发展与农村文化发展是既独立又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辩证统一, 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只有在相互独立发展的基础上, 加强联系, 形成互动, 才能实现整个区域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我们进行文化建设, 既要看到它们的区别和独立性, 加以区别对待, 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分类发展;又要看到它们的联系和共通性, 加以充分利用。通过对媒介的管理和引导, 使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促进二者之间积极作用的发挥, 避免消极作用, 形成二者的良性互动, 最终促进整个区域和社会文化事业的协调和统一发展。

二、城乡文化的分隔和倾斜发展, 导致了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村文化发展的滞后尽管我国的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尤其是城市文化的发展比较迅速, 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却往往看不到城市与农村之间, 特别是城市文化与

农村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把城市和农村人为地分隔开来进行发展, 并在社会发展上实行城市优先发展的政策, 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投入和引导流向上向城市倾斜, 这种“一边倒”的社会发展政策应用在文化发展上, 从而导致了对自身发展基础本身就很薄弱的农村文化的建设的长期忽视, 最终导致城乡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村文化发展的滞后。

(一)城乡文化投资的不平衡。我国文化投资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本来就很小, 202_年仅为0.4%, 而在其中投向城市文化建设的资金远远超过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比重,据统计,202_年国家财政对城市文化建设与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之比接近8:3,投向城市的是农村的2 倍还多。投入的不足制约了农村文化的建设, 也使城乡之间的文化差异越来越大。

(二)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据统计, 截止202_ 年, 全国县及县以上城市大部分都配齐了“两馆”(即文化馆和图书馆), 大中城市以上的两馆正朝着现代化、信息化、自动化的方向迅速发展, 但是全国38240个农村乡镇中还有3965 个无文化馆, 其中处于西部开发范围的3708 个。而在已建成的乡镇文化馆中, 还有12994 个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下。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薄弱和缺乏,致使广大农民根本无场所开展文化活动, 更谈不上高质量的文化生活了。??

(三)城乡可消费文化资源分布不平衡。经过多年的发展, 我国可供人民消费的资源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人们文化消费水平也有了极大提高, 但是总的来说, 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尤其存在城市可消费文化资源与农村可消费文化资源严重失衡。在我国可供城市居民消费的文化资源相对农村来说要丰富得多。可供消费的文化资源如电影、书报、戏剧、网络信息等文化娱乐大部分集中在大中城市, 而广大农村极其匮乏, 城乡分布极不均衡。在广大农村仍然存在看书难、看电影难、看戏难的问题, 有些村寨甚至多年没有看上一场电影, 书报几乎没有。电视资源十分有限, 戏剧演出是一个盲区, 让农民的休闲时间无处休闲。

(四)城乡文化消费不平衡。城乡文化发展的不平衡还集中体现在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的差距上。近几年来, 城市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 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也相应提高,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 1998-202_ 五年间, 城市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平均每年增加184元。而在农村由于农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文化市场发育滞后、可供农民消费的文化资源的缺乏, 使得广大农民的文化消费始终徘徊不前, 与城市相比, 在1998—202_ 年五年间农村居民平均每年仅增加26 元, 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流动的农村劳动力直接消费于城市, 在农村内部实际消费水平则更低。

(五)城乡文化队伍建设不平衡。在政策上, 文化工作队伍建设往往重上不重下, 注重县城以上的文化机构队伍建设, 而县以下乡镇只是形式而已, 文化部门“挂靠”十分严重, 至于村组还是一个空白, 文化队伍建设枢纽就停留在乡镇一级。现实中广大农村乡镇村文化部门现有工作人员普遍年龄偏大、人数偏少、专业技术水平偏低, 很难适应新时期文化环境和文化工作变化的需要。而对于一些地方的新进人员, 又多为适应政策要求招聘而来, 工资政治待遇低、转正难,存在极大的流动性, 造成农村文化工作队伍极不稳定。而城市的文化工作队伍由于近些年政策要求较高, 而在人数、年龄结构、素质上比农村要强得多, 形成了一批专门司职文化事业的队伍, 文化影视、剧团等也不断改革, 出现了新的文化队伍与新的队伍组成结构, 特别是文化产业的兴起, 文化队伍建设日趋规范、完备、合理。这种人才队伍客观差异是导致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直接原因。

(六)城乡文化体制改革不平衡。在城市, 文化建设为了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文化需求, 为了与国际文化发展接轨, 在所有制形式、文化管理、用人制度、分配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打破了过去计划经济时期“大包大揽”,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让文化走入市场, 在市场上求生存、求发展, 使城市文化焕发出新活力。而在农村由于权属不清、管理滞后等因素的影响, 文化体制改革举步维艰, 大部分农村还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传统文化管理体制, 所有制上是政府的附属物, 管理由政府说了算, 人员由政府任命, 在以经济为中心的观念指导下, 文化完全“虚化”。在市场经济和现代文化发展冲击下, 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和矛盾。传统的农村文化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 被淹没于现代文化洪流之中, 进而使得农村文化自身无法向前发展, 无法起到促进农村整个社会发展的作用。

城乡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尤其是农村文化发展的滞后, 打破了文化发展的协调和统一, 影响了文化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 使得农村文化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文化需求, 进而造成落后文化的泛起, 不能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反而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制约力。另一方面, 使得农村文化不能为城市文化生产和市场的扩展提供条件,制约了城市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同时, 随着城市文化的发展和农村文化发展差距的拉大, 形成了文化上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二元差别”, 暴露出和蕴含着大量的问题和矛盾, 影响了文化的协调发展, 加深了经济和社会的城乡二元差异, 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统筹城乡文化, 加快农村文化建设, 促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

要实现城乡文化的平衡协调发展, 进一步推进农村文化的建设, 就要求我们在文化工作中切实转变片面的发展观念, 树立全面的科学发展观, 深刻理解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辩证统一关系;深刻理解城乡文化的片面发展即城市文化的单方面发展并不等于整个区域和社会文化的发展;理解城乡之间文化发展的绝对对立对城市文化发展和文化协调发展以及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 把城市文化发展与农村文化发展联系起来, 积极探索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实现城乡文化的良性互动, 充分利用城乡文化之间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 加快农村文化建设。

(一)调整城乡文化发展政策

调整文化发展政策, 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平衡城乡文化发展, 实施全面协调的文化发展政策, 在短时期内, 针对农村文化发展明显滞后的现实情况, 加大农村文化扶持力度, 在发展政策上尽量向农村倾斜, 并制定相关优惠措施, 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向农村流动。

(二)制定城乡统一的文化发展规划

在制定文化发展规划时, 要跳出人为地把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隔离开来、绝对对立起来的观念, 以地域文化和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为着眼点, 把某一地域内的城乡文化统一起来进行规划。要看到城乡文化是交织在一起的, 只有把它们统一起来, 才能充分利用到城乡文化之间相互促进的作用, 形成城乡文化的良性互动。围绕地域文化发展目标, 对该地区内的文化设施和文化生产力进行科学布局、统一规划, 改城乡分隔规划为地域统一规划, 给予农村文化以规划上的“平等权”。

(三)促进城乡文化体制和市场的接轨, 积极培育农村特色文化产业

促进城乡文化体制的接轨, 加快农村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把农村文化中的事业性文化(如文化市场管理、业务指导、文化设施建设等)和经营性文化(如文化活动的开展、已有文化设施的利用等)分隔开来,进行区别对待、分类发展, 加大对农村事业性文化的扶持力度, 同时促进农村经营性文化与市场经济的逐步接轨。由于农村文化基础薄弱、发展不充分, 对农村经营性文化只能实施扶持上路、逐步脱手的办法,在其发展初期, 给予必要的扶持, 制定各种优惠措施,使其逐步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发展之路, 创造出一定的经济效益。促进城乡文化市场的接轨。通过建立连锁店、文化演出基地、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等方式, 加强城市文化产品在农村的经销, 打开农村文化的消费市场。同时, 注意培育具有农村文化特色的民间戏曲演出、民间文化产品生产、“农家乐”和民族民间旅游等特色文化产业, 把农村的文化资源与广大的城市文化市场联系起来, 促进农村文化资源的商品化和农村文化生产的产业化。

(四)借助城市文化的各种载体发展农村文化

促进城乡文化的发展, 加快农村文化建设, 光靠政府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 只有调动广大社会力量的参与, 形成文化建设的合力, 才能开创文化发展的新局面。在城市文化的内部结构中, 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文化载体, 如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等, 充分利用这些文化载体特别是企业文化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调动它们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只要引导得当, 可以实现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的“双赢”。企业或校园或社区以冠名等方式对农村文化建设进行资助, 或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或开展文化活动、或直接进行投资、或设立发展基金等, 不仅可以推广自己的文化、丰富自身文化的内涵, 还可以提升自身文化的品质。尤其对企业来说, 还可以以此为契机, 宣传自己的产品, 繁荣农村文化市场。在文化界就有企业通过冠名并在电影放映前加播产品广告, 资助农村电影放映。

(五)加强城乡文化人才的交流和培养

充分利用城市文化的设施和人才优势, 加大对农村文化人才的培养, 特别要注意培养农村的“民间艺术家”和农村文化营销人才。对农村文化人才进行培养, 重点并不是要在农村培养出城市文化的精英, 而是要培养民间艺术的创造者和传承者, 关于把农村生活和艺术结合起来的艺术家, 对他们进行业务上的指导和培训, 提升其艺术产品的审美性。培养农村文化营销人才, 只有当农村文化具有了自己的营销人才,才能更好地把农村的文化资源与市

场结合起来, 开拓农村文化市场, 培育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城市文化的各类人才也应注意深入农村生活, 创造出各种以农村为背景的文化产品, 不仅可以开阔视野、丰富内容, 还可以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的文化消费资源, 在更广阔的市场上, 实现艺术家的价值。推动农村文化用人制度改革, 改变农村文化队伍的不合理结构, 引入能上能下的激励机制, 使得真正有能力和有水平的文化工作者能在农村文化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 鼓励文化管理人才下乡挂职, 大力推动农村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农村文化发展。

(六)创新城乡文化设施建设和活动方式, 促进城乡文化的互动

创新城乡文化设施建设, 在进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时要注意做到固定设施与流动设施的结合。在完善文化基础设施的基础上, 适当增加一些流动设施, 如“文化大蓬车”、“流动电影放映车”、“流动图书馆”等,通过扩大设施的作用范围来充分发挥文化设施的作用, 节省文化投资。创新城乡文化活动方式, 就是要做到城乡文化活动的制度化、经常化、互动化和综合化。城乡文化活动尤其是文化扶贫活动如“文化下乡”活动, 要形成制度, 经常开展。城乡文化活动要形成互动, 还应大胆走出去, 把农村文化向城市文化输出, 形成城乡文化互动。城乡文化活动特别是农村文化活动要充分发挥作用, 就要努力做到活动的“综合化”, 即文化活动和政策法规宣传、实用科技知识推广、企业产品推销会等综合起来, 在满足广大人民“求乐”文化需求的同时, 实现他们“求知”、“求富”等多种愿望。

第二篇: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重点调研专题

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是乡风文明、农村稳定的重要前提。农村要实现全面发展,不仅需要物质财富的富足,还要有精神的充实和文化的繁荣,更要有广大农民群众文明程度的提升。只有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才能实现全体人民共建共享发展成果。民众镇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镇,全镇有农业人口6.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7%,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村文化建设概况

近年来,民众镇十分重视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全镇总体发展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去谋划,把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改善民生的实事去落实,逐年加大财政投入,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农村文化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一)农村文化设施日益完善。

近年来,党委、政府克服重重困难,加强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投入20多万元,修葺镇图书馆、文化广场。投入130万元建设19间农家书屋、农村文化室,各农家书屋藏书量达2500册(本)以上。针对部分村老年人活动中心、文体活动场所使用紧张的问题,通过新建、改建、资源整合等方法,着力解决场地紧张问题,创建成村村有健身文化广场或健身苑,实。

水乡特色文化浓厚。

民众镇拥有咸水歌、三人飞艇赛、原新平乡青年突击队的“最积极、最有生气、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的“四最”精神等非物质人文资源。建立了咸水歌传承基地,传承和发扬地方特色深厚的咸水歌文化。今年,还创作和熟唱了一首民众镇全民修身咸水歌,并利用镇广播电视站、学校进行宣传、教唱,使其成为了各中小学校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流行歌”。

二、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近年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态势良好,但与其他发达镇区相比,与广大群众多元化的文化娱乐需求相比,民众农村文化建设仍存在着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体现在:

一是基层领导干部认识存在偏差。很多村领导不同程度存在着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对农村发展的巨大作用,缺乏搞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忽视文化建设,在文化建设方面投入的人财物严重不足,从而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基层文化的发展。二是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有待加强。镇级图书馆、影剧院、文化广场是社会文化活动的主阵地,但是近10年来图书馆、影剧院没有什么发展,建筑物破旧、设施陈旧,已难以承办大型文化活动;镇文化广场面积小,与市内其他镇区相比,位居下游。三是部分文化阵地存在利用率低的问题。虽然农家书屋、农村文化室等实现了19个村(社区)全覆盖,然而由于部分缺乏管理,或设施落后问题,利用率较低,有的文化阵地甚至只有一间室、一块牌,缺乏吸引力,影响了书屋、文化室功能作用的发挥。

四是文化事业经费短缺,开展文化活动受限。由于民众是全市经济欠发达镇区之一,镇财政收入少,财政收支困难比较突出,虽然镇每年均拿出1%财政收入发展文化事业,但安排用于发展文化事业的经费仍十分有限,且绝大部分的文化经费用于文化基础施建设上,导致镇文化部门主动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受限,也无法腾出更多的资金扶持和组织文艺团体开展创作活动或参加各类比赛。

三、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针对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对农村文化建设进行科学谋划,今后一段时期,要贯彻落实好“建设文化强镇”的战略部署,以推进文化强镇建设为新起点,着重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繁荣。

(一)增强基层党委、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决定了农村文化发展的程度。因此,要引导基层党委、政府强化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让他们深刻认识到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镇发展、构建和谐和美民众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把农村文化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同考核;列入政府任期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内容,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之一,密切配合各职能部门,形成农村文化建设的合力,切实抓紧抓好。

(二)进一步加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镇发展规划,不断完善文化阵地设施。加快文体康乐中心、电视传输等文化载体建设。加快建设集电影院、青年活动中心、图书馆、历史展览馆、体育馆、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乒乓球室、游泳池、文联各大协会活动中心等功能设施于一体的文体康乐中心,大大满足群众文化健身休闲需要。改造民众公园,将其打造成健身文化娱乐广场。完善村级文化设施,实现村村有中心文化广场、休闲健身公园,完善农村文化室和农家书屋建设,增加村级农家书屋的藏书量,制定相应的场所管理制度,安排专人严格管理,规定开放时间,有序使用,及时维护,为村民提供便捷的文化服务。开设自办电视频道,播放电视新闻、专题片、广告等节目内容,极大丰富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开设培训载体网络,利用各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定期举办各种融教育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作品展览、比赛活动、文化培训班等,提高群众的艺术品位,推动全镇文化艺术活动上档次。

(三)创新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依托岭南水乡旅游文化节、宣传文化周、文化庙会以及重大

节庆,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发挥宣传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团委、妇联等部门职能作用,广泛开展送戏、送书、送电影、送健康、送科技、送法律进村(社区)活动,确保每个村(社区)每月至少开展一项活动。大力倡导近年兴起的群众自发组织的广场健身舞和广场大家唱文化活动,使其成为我镇群众文化活动的靓丽风景。充分利用已建立的各类修身学堂,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形式开展道德宣讲活动,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实现广大村(社区)“天天有歌舞、月月有影戏、年年有表演”的生活目标,实现文化育民、文化乐民。

(四)传承和发展特色文化。

第三篇: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思考

论文提要 本人就当前如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简析了当今农村文化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并对其发展与走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设想。

如何强化新时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从摆脱对财政依托、引入市场化运营、满足农民文化消费的视角,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新时期的农村文化建设要逐步摆脱对财政投入的依赖

当前,我国正处于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生活的转轨期。传统的农村文化建设模式,或多或少的残存于农村文化建设的方略实践中,彻底根除计划经济时代的“痕迹”,必须正视当今的形势,审时度势,灵活多样的适应当今社会农村文化的特质和多元的内质因素;理顺新时代农村文化的运营智略和多变的形态;把握新时期下农村文化的“主脉”和“预见性的方向”。

新时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是最基础的精神富民工程,是维系安定团结和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的重要阵地。农村文化建设长期以来依靠财政的投入,以官办为主导的农村文化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社会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趋向,它的矛盾性和弊端越来凸现。有的经济薄弱村镇可以说是不堪重负,带来了零投入的现象,造成了农村文化一蹶不振、停滞不前的状况,从而导致农民怨声载道,“财政”有苦难言。因此,如何打破国有民办农村文化的模式,走出传统农村文化建设的思维理念,拓展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运作空间至关重要。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新时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过分依赖财政投入,只会萎缩、只会陷入不发展的境地,它的抵御风险能力软弱,它的生存力减小,带来是的农村文化发展的“穷途末路”。

二、新时期下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引入市场化运营的机制

计划经济时代,官(公)办农村文化思维误区,至今还未得到应有的“纠谬”,在找准市场,摸准当今社会农村文化建设的特点后,应灵活多样地引入市场化农村文化建设的运营机制,采取财政拨一点、社会捐一点、个人投一点的建设思想,或干脆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以个人的主额投入作为文化建设的主体,镇村文化行政部门负责监管。这种黄金搭档,充分体现了新时期下农村文化建设所特有的运作机制,且切实可行效果甚佳。

具体来说,乡镇财政的投入是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权和社会效益;社会或个人捐资可以通过刻碑镌文或通过媒体作表彰,让其扬名彰德;个人投入主要是农村文化设施的经营权,是市场化文化商业运作运营的主要个体。

——个人投入讲经济效益的回报。这个回报是投入带来的效果。农村文化站(或文化市场管理站)的管理监督执法权的使用,让文化经营场所必须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有章可遵。个人投资而获得的文化经营权,必须在较为完善的制约机制下运作,切不可见利忘义,一味讲究经济效益,忽略社会效益,偏离了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否则,就丧失了新时期下农村文化建设的本义。

——个人租赁承包,是当今社会农村文化建设市场化运营的又一机制,它可以提高文化场所最大限度产生的经济利润,并以恰当合适的比例分配,以农村集体制的文化单位和租赁个人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回报,让乡镇文化的从业人员,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具实性的业务工作。如:农村文艺工作、农村文化宣传、农村文化辅导等文化主业。

——吸纳社会闲散资金,以股份制的形式搞新时期下农村文化的建设,这是具有超前意识的市场文化运营机制。这种股份制是建立在政府文化职能部门监督下的机制,股份制办文化并不是对文化的肢解,也不是当今社会农村文化私有化的变体。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的文化大家办,办好文化为大家的主题内涵不变,公办民助的股份制只会为新时期下农村文化建设注入大量的经济血液。有这样的建设氛围,带来的是人人关心文化,文化关系人人。

三、新时期下农村文化建设要切实注重农民文化消费的需求

在乡镇农村,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功能齐全、设备完善的农村文化活动娱乐场所,却无人问津、门可罗雀,一幅萧瑟的情景。这就又带来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去刺激农民文化的消费,满足农民文化娱乐需求,实现新时期下农村文化建设的原本初衷?其根本课题就是如何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蠃。富裕后的农民,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日益增大,但对文化娱乐如何支出,他们却茫然不知所从,即有钱不会花。这就要靠我们农村文化从业人员去引导、去促销、去刺激其文化消费心理,教会农民朋友怎么花,哪样花值得,花钱买享受是件幸福的事,要让农民知道:文化消费是件赏心悦目的美事。这种促销、剌激不要直接露骨,而要含蓄、变通,要潜移默化。

广泛的宣传。充分利用农村广播站或农村集体广告,宣传流行的文化娱乐和消费时尚,剖解人的生存与文化的联系,告知文化给予人们的不仅是道德情操的陶养,而且是审美感知的愉悦,更是缩小城乡人文环境和个体气质差别的需要。

当今社会的农民不是土老冒,而是与城市人分工不同的农业劳动群体。通过宣传,让广大农民朋友,走出家门,在大文化艺术的殿堂里,充分享受人生,感受美好的生活。

深度的发动。通过妇联组织妇女的联谊活动,让家庭主妇们知道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不会导致家庭、婚姻等不利因素的出现,只会让男性公民告别赌桌,远离低级趣味和不健康的娱乐活动;通过团委和文化站组织青年团员,举办卡拉OK、交谊舞会,节庆文艺晚会等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引导广大农村青年的文化审美方向和文明向上的娱乐行为,树立正确的文化娱乐观。

社会效益在前,经济效益在后。要摆正新时期下农村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主次位置。通过开展广泛的、公益性、无偿性的文化娱乐活动,让农民领略文化艺术的美,目睹文化从业人员的艰辛劳动,了解文化之于人心无可替代的功用,感受文化的无穷魅力,在此氛围下,适当地收取门票费,茶水费和工作人员的劳务费及场税费,农民朋友们会在理解的情况下,心悦诚服地交付出他们认为值得花的钱。

农民文化消费的增加,对于新时期下农村文化建设具有反哺功能,它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体系,不断地改造、增新农村文化的软硬件,增强新时期下农村文化建设的造血功能,从而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四、新时期下农村文化建设要切合本地区的实际

当地乡镇的经济发展状况往往与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密切相关。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建设的综合投入大,且投入的方式方法多,农民的文化消费需求也很大。这就要求这一地区的农村文化建设,要有远瞻性的高起点、高水准、高要求,具有相当一段时间不落伍的建设理念,避免造成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的浪费。当然随着当地经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同样存在着不断积累、添新、壮大的发展过程,文化层次、文化审美品位、文化消费意识、文化消费市场、文化信息与传播、文化时尚接受和观念更新等诸多方面都是新时期下农村文化建设开源开渠的好土壤。我们不赞成经济薄弱欠发达的乡镇,不切合自身经济实际,而大伤元气的大投入,大剂量的劳民伤财的“下猛药”,对新时期下农村文化的建设会带来不可低估的副作用,会造成农民对文化投入的恐惧感,从而导致农民对文化消费的抵触感和畏惧感。甚至会“谈文变色”。当今农村的文化建设,应以当地特色的文化内涵,显著的地域文化特质,实用性的文化设施来构筑建设观念,低投入高产出的文化经营策略,来绘摹当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模式,避免“好高骛远”或“好大喜功”的不自量力的浮夸风气。这样既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又顺应当地社情民意,在一个让农民心理能承受的起点上,求真务实地搞文化建设,才能务实新时期下农村文化的根基,逐步走蓬勃发展的新平台。

新时期下农村文化建设,要贴合新时期农民审美的心理特征,正确引导农民的审美趋向。处理好有偿性与公益性的内在互动关系,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又注重社会效益,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的网络作用和辐射功能,给广大农民一个健康、文明、科学、有序、向上的文化氛围和阵地,真正实现新时期下农村文化建设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的双赢,从而又建立了政治文明的高地,让新时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真正意义上为农民服务。

第四篇: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法治文化是法治的灵魂和源泉,是法治社会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但受自然经济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影响,当前农村有的地方,法治文化的建设还相对滞后,农民的法治观念依然比较淡漠,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方面还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社会法治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只有在农村基层加强法治文化的建设,筑牢基层法治文化“地基”,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加强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四种全会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战略目标。二十多年来,我国在法治建设进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毋庸讳言,在农村现实生活中仍存在大量与法治社会相悖的现象,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事情还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没有在全社会建立起深入人心的法治文化,则是最深层的、最根本的原因。可以说,离开了法治文化,一个国家的法治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民有9亿生活在农村,要加快依法治国进程,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加强农村法治文化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当前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长期人治历史造成了人们畏法息讼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由于我国传统人治理念的根深蒂固,农村一些地区至今还缺乏现代商品社会所具有的那种民主政治的传统,有一些农民的权利和平等竞争的意识比较淡漠,重传统礼俗而轻法律规范。有的农民片面视法为惩罚的工具,视寻求司法诉讼为畏途,每遇纠纷和冲突,往往依凭“乡下事乡下了”的传统,寻求“私了”或纠缠于行政解决的途径,还不习惯也不善于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权益;有的基层干部在处理农村大量的复杂事务时,常漠视法律,依然习惯于用传统的办法息事宁人,一味以不扩大事态为目的,丢弃法治原则,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必要性和权威性尚未被人们所接受。

(二)落后的社会文化环境对法治文化建设产生消极影响 农村地区的法治文化形态是整个社会文化形态的一个重要构成,两者息息相关。作为乡村文化活动中心的乡镇所在地,其社会文化环境对法治氛围的影响十分明显。局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相对滞后,造成乡村文化生活贫乏苍白。在一些社会文化环境较差的地方,文化设施还较为缺少,文化活动的品味不高,有的地方赌风盛行,迷信成风,不健康的书刊、音像泛滥,并处于无人过问的状态,因而严重地毒害了社会空气,戕害了青少年的心灵,导致有的青少年因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合社会资源,构建农村“大普法”的格局,结合当地农村的特色和实际,以“关注民生,普法惠农”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梓、丰富多彩的农村普法活动,把法律真正交给农民,使农民了解法律,使法律的公平正义原则深入人心,使法律能够在广大农村扎根开花。在普法过程中,首先要满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要求,从“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出发,树立人文的普法理念,从法律对农民的思维、道德、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入手,通过法治文化的传播提高农民的法律文化素质,从而形成一种依法办事、循法而动的行为定势。要以村级“两委会”成员、党员、村民代表为重点,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注重选择农民身边需要的法律,开展普法互动活动,让农民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关注转变,把事关农民切实利益的《合同法》、《婚姻法》、《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物权法》、《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摆在突出位臵。要利用村级服务中心的农民法制学校、法律图书角、法制宣传栏、新闻媒体、法制文艺等平台,大力宣传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并使之与现代法治精神相融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法治文化,让农民对普法宣传效果看得见、摸的着、记得住,并从中尝到甜头,得到“实惠”,从而引导他们尊重法治的理念和价值取向,营造出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培育农民的现代法治意识,使依法办事成为他们思维和行为的自觉,使法律成为维护自身合

建迷信活动,以净化农村社会环境,促进农村形成学法律、讲道德、树新风的文化氛围。

(四)加强涉农执法力度,打造依法行政的法治环境 加强对农民的司法保护,依法切实维护农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为此要合理设臵基层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机构,降低农民的诉讼成本。要建立高素质的农村司法队伍和涉农执法队伍,保证其独立、公正,依法行使职权。要坚决打击各种坑农、害农的犯罪活动。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和非法吸收农民存款、集资诈骗、赌博等犯罪活动。要落实村“两委会”干部职务犯罪预防。建立健全村组干部监督制度,推动村务财务公开。要落实农民群众信访工作,妥善解决农民群众反映的非诉类问题。强化执法监督,完备执法监督机制,严肃纠正和查处各种执法不严、执法违法行为,定期对执法、司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法律法规的正确有效实施,树立法律的权威。

(五)健全利益协调制度,建立规范有效的法治机制 一要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健全慈善救济、优抚福利、社会帮扶相结合的救助机制,完善农村贫困家庭就业、就医和子女就学资助制度,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利益驱动而形成的不稳定因素。二要建立完善农村法律援助制度。完善农村法律服务体系,积极为农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使农民的权益受到侵害后能通过法律途径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济。三要

物质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律在农民心中的权威地位。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法律培训,使他们真正掌握与农民切身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严格考试考核,以此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不合格的坚决不予以上岗。要通过多种渠道,公开政务,提高透明度,从依法办事做起,建立起农民对干部的信赖。要采取有效手段教育警醒个别干部,畅通监督渠道,从他们的一言一行开始来逐步改善乡村的法治环境。要强化多方位的执法监督,加大对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制约,进一步规范乡镇一级的行政行为,纠正一些执法中的偏差,这是改善当前农村基层干群关系,提高政府威信,取信于民,营造良好法制环境的迫切需要。只有让农民享受到实行法治给自己带来的实惠,参与法治实践才会成为他们的自觉追求,现代的法治文化的社会氛围才能在千百万人实践参与中逐步形成。法治国家的建立,必须以法理社会为前提,而法理社会呼唤法治文化的建设。营造农村良好的法治环境,进而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法治文化在乡村的建设,必将有力地促进农村的法治化进程,提高农民生活文明程度,创造一片繁荣安宁的小康农村乐土。

第五篇:农村文化建设调查与思考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诸多严峻的现实问题。具体表现在:

1、农村文化发展呈区域差异。存在纵向和横向发展的不平衡性。纵向看是县城较乡镇、乡镇较农村丰富。在县城形成了多层次多种类的文化设施,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较丰富,但乡镇文化设施较为落后,且分布不平衡。从横向看,经济发达乡镇强于经济落后乡镇,交通发达乡镇丰富于偏僻乡镇,文化底蕴深厚乡镇丰富于文化基础薄弱乡镇。

2、农村文化产品供需不平衡。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文化生活需求日益提高,但反应农村生活的文化产品不多,精品更是凤毛麟角;民间文艺社团稀少,而文化“三下乡”的内容与农民贴的不是很紧密,所提供的简明法律、农业科技知识较少,文化服务供给滞后于农民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

3、农村文化事业重视不够。大部分乡镇领导干部在对物质、精神建设上仍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存在着认为把经济搞上去了,文化建设也就自然得到加强的“自然论”;先搞经济建设,然后再腾时间来抓文化建设的“先后论”;认为文化建设要难度大,不能立竿见影、不出政绩的“无用论”;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对和谐农村的促进作用。

4、农村文化活动缺乏正确引导。调查发现,农村日常文化生活除了看电视外,最普遍的就是打牌、打麻将等,象棋球类活动开展甚少,少数的几个网吧也主要是以玩游戏为主,这些无不反映出农民文化生活的单调。由于缺乏适合农民的活动平台和正确的引导,导致农村封建迷信盛行,赌博之风蔓延。

5、农村文化阵地日趋萎缩。

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文明创建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成立了全镇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第一组长,镇长为组长,镇党委政府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创建工作宣传组、规划建设组、综合执法组、督促检查组等,负责文明创建具体工作。

缑氏镇文化建设:规范和完善各种工作制度,制订下发了《缑氏镇文明创建工作实施意见》、《目标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方案,明确了各单位创建活动的任务、目的、各自职责和达标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号召和带领下,全镇的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老百姓物质生活条件好了,自然就开始追求精神层面上的享受。我们村子有自己的文化广场,有自己的农家书屋、文艺室、娱乐室,村民素质也在逐渐的提高。我们农村不比城里差!”岳滩镇岳滩村党支部书记李宏廷在说起自己村子的文化广场时自豪地介绍道。

走进岳滩村,入目的是一排排整洁的楼房,广场上不时有锻炼身体的村民走过。村子里为丰富村民生活,建立了文化广场等配套设施,设置了廉政文化长廊,并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村民在茶余饭后,或来到娱乐室里下棋、或在文艺室里扭秧歌、或在书屋里看书读报。

在这片孕育了华夏七朝古都文明的土地上,新农村文化建设方兴未艾,村委会设立村务公开栏、科学教育宣传栏、精神文明宣传栏,使村民了解村两委干部的工作状况、科普信息、社会新闻、群众中好人好事等,充分满足村民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走进顾县镇段西村村委,首先看到的是在门口的“独生子女五好家庭评选栏”,该村党支部副书记段志明介绍说,希望通过这样的评比让群众更能践行优生优育政策。此外,段西村还通过“好婆媳评选活动”、建立“家长学校”、建设文化大院、建设农家书屋等措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这是我们全镇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综合性文化大院”,在偃师市庞村镇西庞村文化大院落成庆典上,该村党总支书记张聚芳自豪地说。

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202_年以来,在庞村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庞村两委采取市、镇财政帮一些、村两委筹一些、企业捐一些的办法,集中精力、多方协调,建成了全镇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专业性文化大院。西庞村文化大院累计投资35万元,建筑面积480平方米,绿化面积660平方米,包括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集体卫生室、棋牌室、健身器材、露天舞场等,配备有活动坐椅、乐器音响、灯光等设施,其中图书阅览室配备了崭新的期刊架、书架、阅览桌,拥有钢制家具产业、种植、养殖、法律法规、人物传记等7大类2万余册图书,借阅制度规范,图书门类齐全。

党总支书记张聚芳信心满怀地告诉我们:“下一步,我们要建设电子阅览室,配备电脑、远程教育电视、乒乓球台、台球桌等,逐步建立健全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我们的文化大院将来不仅是农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场所,还应该是培育新型农民的阵地,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

未见瀑布,先闻水声。还未走进偃师市西李村老年协会活动中心,便听到了悠扬质朴的戏曲演奏声。跟随曲声而入,这个简单却又热闹非凡、充满着曲声歌声笑声掌声的地方,就是西李村业余剧团排练节目的场所。因为有了这个剧团,西李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戏剧之乡。偃师农村业余剧团发展很快,这些由农民组成的剧团,把田间地头、农民大院当成舞台,他们那带有浓郁地区乡土气息的演出深受广大农村群众的欢迎。

艰辛起步,群策群力建剧团

202_年,在宋纪斌、宋更周(均84岁)等人的支持下,西李村业余曲剧团在消失多年后再度成立。

近年来,偃师市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规划,不断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形成了市、乡、村三级文化网络,乡镇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大院。目前,偃师市共建立乡镇文化活动中心16个、文化大院190个,建成阅报栏560个、书架1200个,藏书120余万册,偃师图书馆去年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基层文化示范图书馆”。同时,为了搞好文化下乡服务,活跃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偃师市豫剧团和曲剧团每年下乡为农民送戏300场,偃师市演出公司每年组织20多个外地艺术团到农村演出400场,河洛风文化公司每年为农民演出100多场。自202_年12月起,偃师市利用国家投资的17套数字电影设备在全市建立了17个农村电影放映队,每月为每个行政村免费放映一场电影,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

在建好文化站和文化大院的基础上,偃师全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偃师市的共享工程建设始于202_年,当时偃师市政府投入20万元在市图书馆建立了自动化服务系统和电子阅览室。202_年被国家列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后,偃师以市图书馆为共享中心,在各乡镇设立基层服务分中心,依托村文化大院设立数十个基层服务点,在321个行政村建立了村级服务点。市、乡、村三级文化共享网络的建成,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更为便捷优质的科技信息服务。

加大对贫困乡镇的文化资金扶持力度,努力使各乡镇文化发展的差距减小。加大对农民文化生活的引导力度,把农民的文化生活带上一个新的台阶。

顾县东王村自202_年起先后投资24万元,建成了占地700平方米,包含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室、棋牌室、综合娱乐室在内的高标准文化大院。文化大院的综合活动室设备齐全,乒乓球、象棋、跳棋、扑克、麻将、军棋等应有尽有,为群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同时,村委会还设立了村务公开栏、科学教育宣传栏、精神文明宣传栏,使群众能够了解到村两委干部工作状况、科普信息、社会新闻、群众中发生的好人好事等,满足了村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偃师把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作为新农村文化传播的载体,依托文化站和文化大院,各个行政村开展了书画、秧歌、腰鼓、排鼓、乒乓球、篮球等各种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许多乡镇狮舞队、排鼓队走出偃师,参加洛阳乃至全国的民间艺术大赛,获得了多项大奖。顾县镇苗湾村建起了偃师农村第一个老年门球场,翟镇镇成立了偃师第一个乡镇书法协会。今年,偃师市以全市高度普及书法艺术的雄厚实力,成为实至名归的“全国书法之乡”。

在这片孕育了华夏七朝古都文明的大地上,新农村文化建设方兴未艾,体现在党和政府加大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力度,体现在农村文化资源总量的大幅增加,体现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飞速提升。

三、发展繁荣我县农村文化的对策思考。

(一)、完善文化建设机制体制,理顺农村文化发展的脉络。

1、提高思想认识。各乡镇领导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科学认识“增长”和“发展”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文化建设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作用,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要从思想上重视农村文化工作,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精心组织各方面力量的热心关注和广泛参与,才能取得成功。

2、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加强政府部门关于文化建设的整体职责,县委、县政府将文化建设纳入县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考评,作为考核乡镇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乡镇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完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县文化主管部门要加快制定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专项规划,重点突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3、创新工作思路。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的理念,把城区文化建设与农村文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县文化主管部门和各乡镇要由以侧重于“送文化”逐步向“种文化”转变,为农村文化市场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群众基础,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电影放映以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各项文化惠农工作,同时要指导和帮助农民开展一些自娱自乐的文化娱乐活动,使专业演出和农民的自娱自乐有机地结合起来,带动和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变“文化下乡”

为“文化驻乡”。

(二)、加大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注入农村文化发展的血液。

1、拓宽融资渠道,吸引资金投入。坚持公益性文化设施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积极向国家和省市争取资金投入。创造条件,用好政策,协调各方面关系,调动社会力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乡镇文化建设。支持农民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我经营、自我管理,兴办农民剧团、农家书屋等,使农民群众也成为文化建设的投资主体。形成“政府牵头、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发展格局。

2、设立专线资金,加快阵地建设。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确保农村重点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在乡镇一级建立综合文化站、篮球场、农民学校等公益场所,村一级建立简易图书室、活动室等。确保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确保文化站工作经费,根据形势的发展购置群众生产生活急需的图书与报刊。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以及新妇女学校等资源进行整合,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3、以奖代补形式,扶持文艺团体。增加对送戏下乡和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的资金支持,以更好地适应农民需求。采取政府扶持和鼓励社会捐助相结合的多渠道筹资方式,设立农村文化发展或创作奖励基金,扶持和资助有代表性、有影响的农村区域性民间民俗活动,对能正常开展文化活动、创作艺术作品的文艺团体和文化能人给予奖励。

(三)、加强本土人才队伍建设,强壮农村文化发展的筋骨。

1、配齐配强文化站长。通过选送培训一批、本地挖掘一批、引进吸收一批的模式,启用一批具有文艺特长的专职文化站长。由县文化主管部门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加强业务指导,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规范相关人员职称、待遇标准、奖励表彰制度,通过组织人事制度稳定人才。确保专职专岗,把文化站长从乡镇繁杂的事物中解脱出来,提高文化工作的主动性。

2、利用好村干部队伍。鉴于来自于农民中间的村干部最了解村情民意,处于落实政策的最基层,应该充分发挥好村干部的带头作用,担负起村级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选用一批村干部和本村残疾人参加农家书屋的日常运作和管理,给予适当补助。对于长期在农村工作并在村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一定贡献的村干部,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资奖励。

3、培育挖掘文化能人。重视并解决农村文化能人和民间艺人新老衔接不足的问题,搞好调查摸底,切实加大对农村文化能人的挖掘培养力度,给予政策与资金扶持,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能人和业余文化团体,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与创造性,激活起广大农民的参与热情。

(四)、挖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提升农村文化发展的精神。

1、加强宣传,培植传统文化发展土壤。结合开展送科技、送法律下村活动,大力宣传村级特色文化,树立村民对本村、本镇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并自觉参与到围屋保护维修、传统手工艺传承等客家传统文化的保护中来,形成一批特色文化新村。

2、挖掘整理,赋予客家文化时代内涵。努力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对以客家山歌、香火龙、夹湖花鼓等客家文化载体,在创作形式上力求突破和创新,结合现在文化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作为本乡镇的特色文化进行推广和打造,同时激发起年轻一代人的兴趣,自动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

3、结合产业,创新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开发民间文化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以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地为景点,举办农民艺术节或者文艺活动,使产业与文化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集产品开发、果园观光、山塘垂钩、农家游于一体的农村文化产业,打造文化新亮点。

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