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关于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几点建议
编辑:心如止水 识别码:17-782530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04 11:28:2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于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几点建议

关于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几点建议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工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水资源的污染和短缺,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为此我就对如何加强水资源保护提几点建议:

一、大力提高水资源调配和供给能力

(一)加快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根据《绍兴县水资源综合规划》分析,汤浦水库是绍兴县及绍兴市本级和上虞市的主要水源地。绍兴县境内没有自控的优质备用水源。为具备应急备用水源,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应加快规划建设夏泽湖水库、孙家岙水库等水利设施,提高水资源调蓄能力,增加水资源有效供给。

(二)工业与生活分质供水,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益:绍兴县工业布局正从小型、分散向园区化、集中化发展,供水系统应积极适应这种转变。重大工业及工业园区供水系统与生活供水相分离,一方面可以使水库优质水优先用于城乡居民生活,实现优水优用,提高和保障城市供水水平与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本地河网水资源潜力,降低工业供水成本,使有限水资源发挥更大效用。除滨海工业区以外,在有条件区域,可以继续建设单独生产供水系统。

二、继续推进骨干河道整治工程

(一)骨干河道整治工作:根据《绍兴县河道总体规划》及平原的洪涝走向,同时考虑绍兴平原现有河道布局情况,并兼顾平原非汛期改善水环境的河网配水及区域景观需要,要抓好以“三纵六横”和“两溪”为主要对象的绍兴县河道总体框架的规划建

设,使水系畅通。

(二)城区沟通水系,引水入城:在绍兴县柯桥主城区以南的柯岩、湖塘河道密布,同时河道规模远远大于柯桥城区的可到规模,特别是鉴湖承担着调蓄南部山区洪水的重要功能,水量充沛。但由于铁路、104国道等的拦截,使鉴湖水系和运河水系建的南北通道受阻。这种情况使南部山洪无法顺利北排,同时在枯水期,中心城区的河道水量得不到及时补充,导致水体流动困难,自净能力下降,河道水质恶化。

为此,应利用萧甬铁路柯桥段高架工程的有利契机,开展城区主要河道与鉴湖的南北连同工程,沟通江湖水系和运河水系,引水入城,以改善城区河道水质。

三、继续全力以赴抓好河道清淤

河道清淤工作室一项领导重视、群众拥护、各界关注的大事,好事。抓好河道清淤工作室直接关系到水质、水环境改善的工作,要继续实施以切实抓好城区河道、鉴湖流域以及县域范围内大江、大河、大湖为重点的清淤整治工作,通过清淤达到水质改善治标又治本的目标。

四、加强水环境保护

(一)加强工业污水监管和处理:严把源头审批关,通过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工作,督促企业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做好污染防治工作。确定重点监控企业,加大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督检查,切实督促企业达标排放。完善清下水口的监控系统,严厉打击违法排污的现象,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和监管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污水管网及处理设施的建设,维护污水管网及处理设施的正常运作,努力提高管网的覆盖面和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

(二)提高生活污水进管和生活垃圾处理达标工作:加快推

进城镇生活污水配套管网的建设,确保城镇范围河流内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农村建设管道,将农村生活污水接入城镇生活污水管网,积极推进乡镇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根据城、镇、村发展的需要,扩建和新建一批垃圾处理场,完善垃圾收运系统,规范垃圾处理场的填埋处置,妥善处理垃圾处理场的渗滤液。

(三)改善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养殖污染防治,根据各地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环境容量,划定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根据水域功能要求和养殖区划分规定,严格水产养殖许可制度。加强化肥、农药等污染防治,确定农村面源污染敏感区,划分农药、化肥重点控制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倡导农业循环经济,推广使用有机肥、缓释可控化肥和高效、低毒生物农药,控制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淘汰高毒高残留农药。积极做好山林等植被的保护工作,减少水土流失,控制泥沙进入江河污染水体。

第二篇: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需要保护

当我们打开世界地图或面对地球仪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大片鲜艳的蓝色,从太空中看,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个极为秀丽的蔚蓝色球体。这种蓝色就是水,地球可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水球。但是这个蓝色大部分都是海水,它约占了地球总水量的96.53%,而陆地的淡水只占了2.53%。水的种类非常之多,与人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为我们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在我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常常需要很多的水。可水又分为咸水与淡水,只有淡水才能适合人类的生存。海水是咸的,陆地上的一些湖泊和地下水也是咸的,地球上的水虽然很多,但可以供我们直接利用的并不多。据统计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淡水总量达3.8×10的7次幂立方米,但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水只约占淡水总量的0.3%,甚至低于这个数。由此可见节约用水是多么重要!水资源多么需要保护,我们应该呼吁人类,请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如今,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已成为社会的焦点。走进洗手间,在水池旁,我们经常能看到“请关闭水笼头”、“请节约用水”等的告示。在湖水、池塘边,我们也能发现“禁止向水中扔垃圾”之类告示牌。生活中这种告示、标语牌无时无刻地提醒着我们去节约、去爱护水资源。

节约爱护水资源的方式有很多。例如生活中可以将标准型抽水马桶改为节水型,如果每天使用三次,一户人家一年就可节约18.615立方米;洗衣时,用无磷洗衣粉,减少对污水的污染,更有利于净化水。生活中的小事也能节约保护水资源,所以节约保护水资源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吧!少一份污染,多一点欣慰,为了未来,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水资源!

第三篇:关于加强安泽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关于加强安泽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临汾市政协委员、安泽县政协主席王孝恩

案由:沁河是安泽的母亲河,发源于沁源县西北山麓二郎神沟,自我县和川镇议亭村东入境,流经和川、府城、冀氏、马壁四乡镇35村,于马壁村入沁水县。安泽县境内全长109公里,纵贯全县,北南落差210米,东西有23条支流汇入,年平均地表清水流量14立方米/秒,枯水季节清水流量保持在1.2—1.5m3/秒。

境内全年来水量5亿立方米,年径流量4.933亿立方米,清水流量为1.78亿立方米,洪水流量为3.153亿立方米。在和川水库未建以前,沁河水流量能够基本满足我县生产生活用水,但和川水库建成后,每年只给下游0.3的生态流量。严重制约了我县用水。

根据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报告,我县总水量为1.4亿立方米,其中年径流量为6787万立方米。和川岭南总库容为1700万立方米,我县工业园区总用水量设计为1900万立方米(工业园区内地下水530万立方米、地表水为220万立方米)相差1200万立方米。

意见建议及措施:

增加我县工业用水量指标分配。目前,安泽进入了高速 1

发展时期,唐城工业园规划,已原则通过专家论证,正在待批中,园区批准后,水资源成为影响我县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建议能够增加工业用水指标的分配,适应我县工业发展要求。

加强沁河水资源的保护。进一步加大对沁河的保护,保证沁河水资源合理利用,使沁河水资源能够造福流域百姓。对类似于和川水库此类工程,可向当地交付一定比例的水资源保护费用,保障沁河流域百姓的权益。

第四篇:关于加强湖泊水资源保护,构建绿色生态人文环境的建议(本站推荐)

关于加强湖泊水资源保护 构建绿色生态人文环境的建议

发表日期:2013年10月8日作者:民进武汉市委会【录入发布:李南】

湖泊是大自然赋予武汉最好的资源,如今武汉共有湖泊166个,但水质恶化严重,武汉常年监测的75个湖泊中,有25个还没有完全截污,每天有75万吨污水入湖,让人触目惊心。湖泊周边无序开发明显,很多湖泊成了私家花园。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也曾深情的发出“166个湖泊一个不能减少、一寸不能缩小,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泓清水”的呼唤,并定下:“锁定岸线,全面截污,还湖于民,一湖一景,江湖连通” 20字方针,为武汉市湖泊治理与保护指明了方向。经过多年努力,我市湖泊形态基本固定,违法填湖得到根本性控制;湖泊水质恶化趋势基本遏制,水质逐步趋稳并好转。

在全市监测的70个主要湖泊中,水质类别为Ⅱ类~Ⅲ类的有13个,Ⅳ类~Ⅴ类的有36个,劣Ⅴ类的有21个。湖泊的治理与保护任重而道远,湖泊保护可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管理,一个是治理。目前在湖泊管理方面还在的问题有:一是市相关部门和市、区湖泊保护管理合力有待加强;二是湖泊管理治理资金投入机制和渠道有待明确;三是武汉市湖泊保护热线电话:***(行政区湖泊保护热线还有19个)太复杂不易记,缺乏更加快捷的网络信息湖泊保护管理系统;四是社会公众全民参与管理机制和新闻媒体监督氛围没有形成;五是湖泊生态建设与人文文化融合不够。六是湖泊保护法规有待完善。而在湖泊治理方面还存在的问题有:一是“三线一路”规划未完全确定,湖泊的大小、形态无法固定。二是周边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系统还不完善,截污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三是遏止涉湖违法排污的法定手段不硬,违法者的违法成本过低。四是生活污水与农业面源污染难以监管到位。

为此建议:

一、创新湖泊水资源管理模式,探索制定公众广泛参与的管理机制。

政府管理和保护湖泊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在现行的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分级负责、分工负责的工作体系下,应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努力构建以政府为主体的干预机制、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机制和以公众的为主体的社会机制的相互制衡湖泊保护体系。

1、依托湖泊管理局,在实行“湖长制”和湖泊巡查制的基础上,加强市相关部门和市、区湖泊保护管理的协作,建立市、区联动的湖泊管理队伍。并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和民间湖泊保护公益组织共同参与湖泊的管理与保护,不断加强湖泊水资源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建设。对于破坏湖泊的行为,可探索建立公益诉讼制度,支持未直接受害的第三方提起诉讼。

2、建立湖泊管理治理资金投入机制和渠道。我市湖泊整治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市、区财政应当建立湖泊整治专项资金,并建立稳定的专项资金增长机制”。在建立以财政为主导的稳定投入机制的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各区应积极提供土地,平衡资金用于区域内湖泊治理,在融资困难的情况下,可探索尝试由区为主体治理湖泊,以BT方式运作。同时还建议重点解决生活污水集中向湖泊排污问题,明确负责规划和组织截污的部门以及完成时限,并纳入城建计划及考核督办内容。建议对沿湖土地开发征收湖泊保护基金,凡在湖泊周边的开发建设项目征收一定比例的基金专项用于湖泊保护。

3、设立多种形式的湖泊保护渠道,申报特殊号码的电话热线,以方便记忆和拔打,并采用武汉湖泊保护QQ群和武汉湖泊保护微博等各种新型信息手段丰富举报投诉渠道。要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实行湖泊保护综合信息公开制度,公民有知晓、查询有关信息的权利。畅通公众投诉渠道,接受社会监督。

4、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绿色消费意识,从价值理念、从生活消费习惯上爱湖惜水,树立市民“爱湖为荣,损湖为耻”的观念。建立广泛监督参与机制,采用更先进的信息遥感技术等高科技技术、视频监视技术等,将每个湖泊都置于“探照灯”、“镁光灯”和“显微镜”之下,建立起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监督的天罗地网,让任何危害毁损湖泊的行为都无可遁藏。

5、在建设环湖路和绿道时要注重与文化的融合,要考虑市民的健身文化、养身文化、娱乐文化、文艺文化的需要,根据中心城区湖泊的大小特点以及周边群众的文化需要,建设多种功能、不同材质的环湖徒步、跑步、以及养身步道,并同时与电力与电信部门合作为市民预留电源插座和网络接口,以方便市民开展各种活动。

6、进一步完善《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建议《条例》明确规定湖泊保护政府责任制度,由上级人民政府设定湖泊保护目标,作为对下级人民政府绩效考核的指标,力行考核并通报结果;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同级人大汇报湖泊保护工作;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制定好湖泊保护规划,并组织实施,并规定违反规划的法律后果。

建议提高污染湖泊的违法成本。对于直接向湖泊排污的点源(企业、包括污水处理厂),建议除适当提高入湖污染物排放标准外,出台“按日计罚”制度,提高违法成本。

对于凡涉湖机构和个人,设立收取高额的湖泊保护费,以杜绝占湖、近湖的念想。

从保护湖泊出发合理确定湖泊功能,对于水质恶化的湖泊坚决取消养殖功能。对于投肥养殖,建议根据湖泊保护级别、水质现状及功能,科学确定养殖方式及密度,并明确规定投肥养殖的法律后果。

二、加强湖泊水资源污染治理,让中心城区湖泊“休养生息”,重点防止远城区湖泊“重蹈覆辙”。

1、尽快落实《中心城区湖泊“三线一路”保护规划》。同时尽快制定远城区126个湖泊的“三线一路”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对保护名录的湖泊进行勘界,划定湖泊保护区和控制区。保护区内应立牌公示湖泊保护责任人和责任单位。

2、完善污水收集骨干管网体系。一要对湖泊流域中的排水管网要实行雨污分流。二要对湖泊所在流域实行截污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全收集、全覆盖和全治理建设,确保实施清水入湖工程顺利进行。污水管网建设应采取集中建设、成片推进、形成系统的方式,按规划区域整体推进,建成一片、受益一片,一次截污管网建设彻底解决一个湖泊截污问题。三要进行湖泊排污口普查,编制排污口整治规划,拟定湖泊重点水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消减和控制计划,制定工业、生活、农业面源等污染的治理措施。四要提高污水处理厂的治理标准,且要实施尾水外排。鼓励湖泊流域中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厂矿企业、城市小区和乡村兴建分散型的小型污水处理厂。

3、加大湖泊污染防护力度,防止远城区湖泊“重蹈覆辙”。一是要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对于涉及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湖的工业项目一律不予批准。对于缺乏污水收集和集中处理的工业园区实施区域限批。建议推行重点湖泊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提高重点湖泊污染物排放标准。二是要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建议结合农产品质量监督,制定防止滥用农药化肥的有效措施,并在政策和资金配置方面鼓励连片村庄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站。三是要预防旅游活动对湖泊的污染,建议严禁直接向湖泊排污的旅游开发项目,并事先告知,一经查实立即取缔。四是要加强涉湖开发建设规划及项目行政许可管理。强化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的约束力。凡未通过环评的涉湖建设项目和涉湖规划,规划、建设、水资源管理、工商管理等部门不得发放建设工程、规划土地、取水排水、营业执照等许可,谁许可谁负责。

4、建立湖泊保护“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移民”机制。对于重点保护湖泊和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定生态补偿制度,并由各级财政建立生态补偿专项资金。二是对居住在湖中,岸上无房屋、无耕地的渔民和居住在湖泊保护区内的其他农(渔)民实施生态移民,通过资金支持、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社会保障等方式予以扶持。

第五篇:水资源保护工作汇报

汉江水资源保护工作汇报

下面,将我县汉江水资源保护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县情

..地处秦巴山区汉水流域,...。境内资源丰富,是全国的高富硒区,瓦板岩储量约60亿立方米,毒重石为目前探明的国内最大矿床,境内流域面积大于5平方公里的河流共104条,多年平均总水量162亿立方米,水能可开发利用量23.4万千瓦。汉江流经我县汉王、金川、焕古、城关、洞河五乡镇,县境内流长70余公里,水域面积3.2万亩,汉江最大支流任河流经6个乡镇,县境内流长56.9公里,县境内汉江水质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文化底蕴深厚,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突破发展为主题,全力打造富硒茶、民歌两大品牌,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基础设施、经济总量三大突破,奋力建设富硒食品、水电能源、矿产开发、民俗旅游四大产业群体,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五项建设,着力构建富裕文明和谐新..,经济社会取得突破发展。2008年底,全县国民生生产总值达20亿元,工业总产值5.8亿元,财政总收入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67万元,城镇居民可

闭,全县共关闭小厂小矿20家,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减少了环境污染。不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累计投入环保治理资金800余万元,先后完成了湘贵锰业等3家企业的环保设施建设,对22家矿山企业尾矿库进行了治理。对重点排污企业(单位)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实行持证排放并依法征收排污费,邀请市环境监测站对湘贵锰业、康洪茧丝、红碟化工、浙陕水泥4家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全县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二是加大生活污染治理力度。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资金建设了县城垃圾填埋场、垃圾中转站,购置了垃圾清运车辆,对县城垃圾实行袋装化处理、定点投放、定时清运、集中处理,由于高速路建设用地,去年,又投资1500万元,在距县城8公里处的城关镇楠木村新建了垃圾填埋场;对汉江沿线乡镇集镇规划了垃圾堆放点,对垃圾实行集中堆放,并积极争取项目加快集镇垃圾堆放场建设,基本解决了城镇垃圾直排汉江的问题。为解决县城污水直排汉江的问题,2007年,投资200余万元,对县城排污管网进行了改造,实行雨污分流;积极做好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规划、可研等前期工作,积极向上汇报争取,努力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进程。同时,切实加强城市建设规划管理,严格控制汉江沿岸建房,禁止在汉江沿线341高程以下建房,有效控制了对汉江的生活污染。三是加大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严把环境影响评价关,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新

生态修复3115公顷,新建储水池194口,新修堰渠4.4千米,疏溪固堤5千米,新建沼汽池106口,有效改善了全县的生态环境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认真执行《陕西省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条例》,制定了《..集中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投资5万元完成了县城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并对一级保护区内100多亩土地实施了退耕还林,投资20余万元完成了县城供水净化工程,达到了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无污染企业,二级保护区内污染企业稳定达标排放。制定了集镇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实施方案,完成了25个乡镇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工作。四是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低山茶叶、中山蘑芋、高山木本药材的立体农业模式,加快绿色产业建设。大力推广运用农业科学技术,引导农民规范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池,推进农村圈厕改造,有效降低了农村面源污染。

4、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科学编制了河流流域规划和水能资源开发规划,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扩大招商引资,加大水资源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建成和在建电站27座,总装机容量8.6万千瓦,其中:已建成电站16座,装机容量4.7万千瓦,在建电站11座,装机容量3.1万千瓦,主要分布在任河、汝河、渚河、八道河等流域。水电能源已成为

水质而不懈努力!

关于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几点建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