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州市文化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编辑:风月无边 识别码:17-1110607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20 17:40:4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州市文化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202_—202_年广州市文化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广大市民对文化的需求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人们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需求更加自觉,更多地关注精神文化生活,文化需求不断增长,文化与市场的结合更加紧密。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文化消费选择更具自主性。文化产品生产、传播手段更加科技化、现代化。国际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文化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发展文化产业对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竞争力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广州市的文化产业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拓展空间。

202_—202_年,广州市文化发展趋势,大体上是按照“全省建设文化大省会议”以及“广州市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广州市文化发展“十五”计划》的思路运行。广州市将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文化大省”和“文化强市”的总目标,大力拓展和不断完善广州的文化中心功能,提升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文化品位,建设具有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和岭南地方特色文化为一体,融合世界先进文化的现代化中心城市文化体系,力争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发展水平进入国内大城市前列,逐步把广州建成华南地区的文化中心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之一。广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将面临三大机遇和挑战。

(一)广东省“文化大省”和广州市“文化强市”建设为文化产 随着“文化大省”和“文化强市”建设的开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业和文化事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任重道远。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把广东建设成为“文化大省”的目标,广州市作为省会城市,在建设“文化大省”的进程中,理所当然要做排头兵。中共广州市委、市政府几年前就提出要把广州建设成为区域性文化艺术中心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为实现建成“文化中心”的目标,广州文化必须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吸引力。建设文化强市,加快城市文化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是广大市民的必然要求;是增强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城市赢得发展的先机,迎接信息时代挑战的重要途径。广州作为省会城市和广东省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之一,在全省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做大做强城市文化经济,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总格局中发挥龙头作用。

建设文化强市,必须立足本地、面向世界,塑造“文化广州”品牌形象,着重增强广州文化中心的功能,全面构建现代化大都市的文化体系。要把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旅游、新闻出版、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文化及其体系的建设,作为全面构建现代化大都市文化体系的战略基础和核心任务。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深入挖掘和全面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自己,努力建设富有岭南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加快建设一批与现代化大都市相适应的标志性大型文化设施,提高图书馆、博物馆、文

化馆等群众文化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文化创新,赋予城市文化鲜明的时代特征;发挥广州历史文化优势资源,打造一批有城市文化特色的旅游精品;加大文化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建设,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共同开创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全面推进广州的城市文化建设。

(二)市场经济发展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改革开放20多年,社会经济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随着市场经济挑战 的发展,经营性文化自然要追求利润,公益性文化也不得不考虑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益,传统文化单位将面临新的情况。市场经济遵循的是公平竞争、适者生存的规则,但是文化则必须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这就需要一方面争取党委、政府及其部门的扶持和指导;另一方面,文化单位要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主动强化自身运作,共同为公益性文化提供保障,为经营性文化拓展空间。

(三)进一步对外开放为文化事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于202_年正式加入WTO,中国成为一个开放度和对外依存度都相当高的国家,而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市更是如此。从初步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是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过程中,我们将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交融和激荡将会不断加剧。入世后贸易保护期限的逐步临近,CEPA的实施,“大珠三角”的经济一体化,都意味着与对外和对港澳台经济文化交流将日益广泛和深入。这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也面临着跨国文化传媒集团和国际资本试图大举进军文化市场带来的巨大压力。作为文化市场首先开放的广州,肩负着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事业改革的历史使命。

加入WTO是中国与世界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碰撞,也是中国贯彻改革开放方针的大势所趋。原来政府对各类产业的保护措施将逐步取消,广义的文化产业将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进入全球化竞争。这对广州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次重大的挑战。在经济总量方面,广州的文化产业比起发达国家甚至国内先进城市还相对弱小;在文化产业的结构方面,缺乏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在文化资源的配置方面,缺乏国际化配置的能力。在出版业方面,按照WTO的规则惯例,我国出版物印刷、零售、批发将逐步放开,对广州出版业的现行出版体制提出挑战,并与之争夺出版资源、冲击出版市场和控制网络出版。在新闻媒体方面,互联网对广州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传媒也将带来一定的冲击。国外电影力图从制作、发行、放映三个环节进入我国电影业,对广州的电影业形成新的压力。广州市的演出娱乐业也会受到冲击。但是,我国加入WTO,也为广州文化扩大开放、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极好的发展机遇。首先,广州可以利用进入WTO的时机,引进境外高品质的资本资源,和广州特有的岭南文化资源相结合,创造新的产业优势。其次,可以引进新的文化要素和文化样式,激活自己的文化创造,并可以促进广州文化产业的结构调整。再就是通过加入WTO,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将会在互相交流借鉴中,走向一种双赢的新局面。可以预想,202_—202_年,广州文化事业的走势如下:逐步形成有利于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人文环境;逐步形成与现代化中心城市相匹配、布局合理、设施先进、服务网络化的文化服务体系;逐步朝我国华南地区文化艺术中心和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之一的方向迈进。拥有进入国内大城市前列的多层次文化艺术人才群体;拥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基地和文化管理体系。逐步形成门类齐全、技术先进、优质高效、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文化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亚太地区有较强辐射力的文化市场,在交易种类、交易方式、服务规范等方面都与国际市场接轨;使广州成为整合开发岭南文化资源的中心和文化产业中心市场的所在地,成为对全国的文化贡献率最高的城市之一。逐步建构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管理机制、法律保障体系,创造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保障文化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总体而言,广州市文化事业将会得到更快、更全面的发展。

第二篇:市储蓄存款形势分析与预测

在当前物价指数偏高、存款实际利率增长呈负数的情形下,居民投资理财意识增强,储蓄分流十分严重,同业竞争日益激烈,储蓄存款组织将遭遇近几年少有的寒流,一路凯歌高唱的格局将或多或少受到影响。针对XX年以来吴江市居民储蓄增长速度持续回落的现状,近日,笔者就此做了调查和分析。

XX年初以来,吴江市居民储蓄存款增长速度呈持续回落态势。截止XX年12月底,吴江市储蓄存款余额(人民币,下同)174.74亿元,比年初增加250105万元,增长16.7%,同比少增116042万元,增幅与XX年同比下降了6.91个百分点,比XX年同比下降了15.67个百分点。加上XX年1月份,增长幅度同比已经连续12个月回落。今年2月份存款增长速度虽然有所回升,但3月份又回落。目前,人民币储蓄存款增长幅度已经回落到XX年时的水平。

从XX年底各金融机构的储蓄形势分析看,除中行和交行有所上升(中信和商业银行由于业务量较少,扣除不计)外,其他机构全线下挫。其中,建行、农信和邮政增幅明显减少,同比分别降低了13.54、37.22和15.68个百分点。而据统计,XX年,吴江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651元,比上年增长15.1%;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18元, 比上年增长14.45%。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同储蓄存款的连续下降相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从今年3月份各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形势情况看,情况有所好转,但除邮政增长迅猛外,其他金融机构存款仍呈跌势。与XX年相比农行、农信、邮政有所上升外,其他金融机构全线下挫。其中,工行和交行增幅明显减少,同比分别降低了4.12和13.21个百分点。

储蓄存款增幅减缓的主要原因

存款持续负利率导致居民储蓄存款分流。自XX年四季度开始,在农副产品涨价和部分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带动下,居民消费物价连续上涨,XX年全年CPI同比累计上涨3.6%,6月份甚至高达5%,创历史新高。XX年消费物价指数虽有所下降,但1至2月的消费物价指数仍旧上升2.7%,2月份工业品出厂价中生产资料一项已涨价7.2%。很明显,通胀压力仍然存在。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使存款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扣除利息所得税和通货膨胀率)变为负数。以XX年更改后的最高档储蓄存款利率—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计算,目前为3.60%,扣除20%的利息税后为2.88%,而6月份CpI同比上涨5%,存在较大的负差。可见,目前所有档次的储蓄存款实际利率均已是负值,并有逐月上升的趋势。储蓄存款的连续负利率使居民财产严重缩水,银行不再成为居民财产保值增值的最佳选择,居民宁愿用其于消费或寻找风险较大的理财途径,从而造成了储蓄存款的分流。

企业集资和民间借贷相对活跃,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储蓄存款的分流。由于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政策,吴江市金融系统全面压缩贷款,对一些风险行业实行退出机制,企业一方面缺乏生产资金和流动资金,另一方面又想获取较高的投资收益,在从银行获取贷款无望或不能完全满足企业资金需求的情况下,纷纷把把触角伸向民间,许多企业通过集资、入股等形式融资;其次就是通过民间借贷的形式,由于这种投资收益率极高,很受当地民众欢迎。据调查,目前吴江地区有40%以上的中小企业存在民间借贷行为,中小流通企业和新建企业中民间借贷现象更加突出。民间贷款利率比银行利率高,有的年息甚至高达10%左右,居民受利益驱动也会把原有的银行存款转移到企业以取得更大的回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储蓄存款的分流。

投资渠道的增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储蓄存款。在存款利息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股市、房地产、债券、基金和保险现在已经成为吴江人新的投资渠道。XX年年初,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政府政策支持下,股市开始走出了颓势,上指、深指连创新高,对股民来说无疑是一种激励,政策的偏向也无疑给股市打了一针强心剂,伴随着佣金的减少,吴江居民对股市预期高涨,大量的资金流入到了股市。但随着股市不断低迷,截至今年2月份上证指数甚至跌破1200大关,股市资金面临严重缩水,很难抽身而退。同时房地产开发也在周边城市的影响下持续升温,房价快速上升,从XX年年初的1300多元上涨到今年2月份的3500多元,房地产利润大大提高促使许多居民用闲置资金购房房地产,增加风险投资比例,而这部分资金很大部分就来源于储蓄存款。另外,居民购买新发行的基金、国债和分红保险等投资也急剧增加,在各种金融品种收益远远高于储蓄存款的情况下,居民纷纷选择新的投资渠道。

居民消费观念有所转变,消费支出明显增加也是影响储蓄存款少增的一个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吴江人更加注重对发展和享受的需要,居民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且日益呈现多样化特点,节日消费和餐饮消费成为亮点。XX年吴江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创历史新高,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7亿元,同比增长20.3%。由于消费与储蓄之间存在一定的此消彼长关系,因此今年消费支出的快速增加,必然对储蓄存款增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对当前储蓄存款形势的预测

从总体情况看,XX年以来吴江市居民储蓄存款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款增幅出现了连续11个月下降的反常现象,储蓄存款分流现象严重。但同时也应看到,在各大金融机构的努力下,储蓄存款还是保持着月均10.6%的较高增长速度。截止今年3月底储蓄存款同比增长速度虽然分别比XX和XX年减少13.61和22.36个百分点,但新增储蓄存款与XX年和XX年底相比,仍分别增加56077万元和70520万元,增幅分别达39.04%和54.57%,增长速度还是相当可观的。由此可见,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在当前宏观经济调控下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调整期,维持在9%-15%的平稳增长速度是适度的,是适合当前经济增长水平的。

随着投资渠道不断扩大、外部环境的不断完善,储蓄存款分流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未来一段时间居民储蓄存款总量仍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首先是目前宏观调控是适时适度的,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较大,居民收入和消费将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同时各种盲目投资和投机性行为将大大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储蓄存款的增长;二是股市的持续低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投机动机;三是居民储蓄存款中很大一部分是用于预防性和积累性消费,预防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消费升级,这部分存款不会发生大规模的转移;四是预计下半年物价上涨水平将有所减缓,存款负利率的现象将有所改善,国家在今年2月份调高储蓄存款利率是稳定居民存款的一支很好的强心剂。

同时,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我们认为,要保持储蓄存款的持续增长,银行应当加大对金融品种的创新,以多渠道吸收公众存款;其次是避免吸储恶性竞争,降低储户的存款欲望;另一方面,央行和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要采取有效手段,如尽快实现利率自由化,减免利息所得税等政策手段增强居民储蓄的信心和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性。(孟庆华)

第三篇:市储蓄存款形势分析与预测

在当前物价指数偏高、存款实际利率增长呈负数的情形下,居民投资理财意识增强,储蓄分流十分严重,同业竞争日益激烈,储蓄存款组织将遭遇近几年少有的寒流,一路凯歌高唱的格局将或多或少受到影响。针对202_年以来吴江市居民储蓄增长速度持续回落的现状,近日,笔者就此做了调查和分析。

202_年初以来,吴江市居民储蓄存款增长速度呈持续回落态势。截止202_年12月底,吴江市储蓄存款余额(人民币,下同)174.74亿元,比年初增加250105万元,增长16.7%,同比少增116042万元,增幅与202_年同比下降了6.91个百分点,比202_年同比下降了15.67个百分点。加上202_年1月份,增长幅度同比已经连续12个月回落。今年2月份存款增长速度虽然有所回升,但3月份又回落。目前,人民币储蓄存款增长幅度已经回落到202_年时的水平。

从202_年底各金融机构的储蓄形势分析看,除中行和交行有所上升(中信和商业银行由于业务量较少,扣除不计)外,其他机构全线下挫。其中,建行、农信和邮政增幅明显减少,同比分别降低了13.54、37.22和15.68个百分点。而据统计,202_年,吴江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651元,比上年增长15.1%;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18元, 比上年增长14.45%。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同储蓄存款的连续下降相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从今年3月份各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形势情况看,情况有所好转,但除邮政增长迅猛外,其他金融机构存款仍呈跌势。与202_年相比农行、农信、邮政有所上升外,其他金融机构全线下挫。其中,工行和交行增幅明显减少,同比分别降低了4.12和13.21个百分点。

储蓄存款增幅减缓的主要原因

存款持续负利率导致居民储蓄存款分流。自202_年四季度开始,在农副产品涨价和部分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带动下,居民消费物价连续上涨,202_年全年CPI同比累计上涨3.6%,6月份甚至高达5%,创历史新高。202_年消费物价指数虽有所下降,但1至2月的消费物价指数仍旧上升2.7%,2月份工业品出厂价中生产资料一项已涨价7.2%。很明显,通胀压力仍然存在。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使存款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扣除利息所得税和通货膨胀率)变为负数。以202_年更改后的最高档储蓄存款利率—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计算,目前为3.60%,扣除20%的利息税后为2.88%,而6月份CpI同比上涨5%,存在较大的负差。可见,目前所有档次的储蓄存款实际利率均已是负值,并有逐月上升的趋势。储蓄存款的连续负利率使居民财产严重缩水,银行不再成为居民财产保值增值的最佳选择,居民宁愿用其于消费或寻找风险较大的理财途径,从而造成了储蓄存款的分流。

企业集资和民间借贷相对活跃,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储蓄存款的分流。由于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政策,吴江市金融系统全面压缩贷款,对一些风险行业实行退出机制,企业一方面缺乏生产资金和流动资金,另一方面又想获取较高的投资收益,在从银行获取贷款无望或不能完全满足企业资金需求的情况下,纷纷把把触角伸向民间,许多企业通过集资、入股等形式融资;其次就是通过民间借贷的形式,由于这种投资收益率极高,很受当地民众欢迎。据调查,目前吴江地区有40%以上的中小企业存在民间借贷行为,中小流通企业和新建企业中民间借贷现象更加突出。民间贷款利率比银行利率高,有的年息甚至高达10%左右,居民受利益驱动也会把原有的银行存款转移到企业以取得更大的回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储蓄存款的分流。

投资渠道的增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储蓄存款。在存款利息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股市、房地产、债券、基金和保险现在已经成为吴江人新的投资渠道。202_年年初,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政府政策支持下,股市开始走出了颓势,上指、深指连创新高,对股民来说无疑是一种激励,政策的偏向也无疑给股市打了一针强心剂,伴随着佣金的减少,吴江居民对股市预期高涨,大量的资金流入到了股市。但随着股市不断低迷,截至今年2月份上证指数甚至跌破1200大关,股市资金面临严重缩水,很难抽身而退。同时房地产开发也在周边城市的影响下持续升温,房价快速上升,从202_年年初的1300多元上涨到今年2月份的3500多元,房地产利润大大提高促使许多居民用闲置资金购房房地产,增加风险投资比例,而这部分资金很大部分就来源于储蓄存款。另外,居民购买新发行的基金、国债和分红保险等投资也急剧增加,在各种金融品种收益远远高于储蓄存款的情况下,居民纷纷选择新的投资渠道。

居民消费观念有所转变,消费支出明显增加也是影响储蓄存款少增的一个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吴江人更加注重对发展和享受的需要,居民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且日益呈现多样化特点,节日消费和餐饮消费成为亮点。202_年吴江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创历史新高,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7亿元,同比增长20.3%。由于消费与储蓄之间存在一定的此消彼长关系,因此今年消费支出的快速增加,必然对储蓄存款增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对当前储蓄存款形势的预测

第四篇: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090220139营销0903易先文

摘要:当前,全球面对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冲击,国际金融市场动荡

加剧,世界经济正在明显下滑,加之国内突发自然灾害,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分析了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对未来中国经济形势进行了预测,并得出宏

观形势上的判断:在新形势下要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并要

抓住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实施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灵活审慎的货币政策,减缓和

抵御外部冲击造成的不利影响,积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关键词:国民经济宏观调控预测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经受了近几年最为严峻的挑战和重大考验。由美国次贷危机

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断发展,世界经济增速显著放缓;国内发生了年初的南方冰雪低温

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使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尽管国际经济形势

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较多的不利影响,但由于我们高度重视农业特

别是粮食生产,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较好地把握了宏观调控的重点、节奏和力度,中

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增长速度较快、价格涨幅趋缓、结构有所改善的较好态势。

202_年以来的美国次贷危机正在演变成一场深刻的金融危机,并正往实体经济蔓延,初步显露出演变为经济危机的征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难以独善其身,从而

增强了国民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金融危机使各国需求大幅放缓,中国出口必

然受到影响。作为长期以来拉动中国经济的“马车”,出口的下滑对经济影响巨大,并表

现为工业增长速度的持续下降,1~9月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回落3.0个百分点。

202_年下半年以来,沿海地区的进出口、工业企业的增长速度,以及工业的效益出现了较

为明显的下行趋势。

国民经济增长的减缓在金融和财税两个方面得到了明显的反映。202_年9月,M1增

速继续下降,仅为9.4%,同期的M2增速降至15.3%,也保持着逐步下行的趋势。中长期

贷款的减少主要源于居民房贷需求的下降,反映出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影响。现金、活期存

款增速下降,资金定期化趋势加强,间接表明企业扩大生产经营的步伐放慢,另一方面也

反映出物价上涨的压力在减弱。从税收情况来看,9月税收收入增速下滑非常严重,同比

增速只有2.5%,将影响国家经济的调控能力和发展潜力。面对国内外一系列不利因素,党

中央、国务院沉着应对,果断决策,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的方向、重点和力度,在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中保持了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无论是年初确定的“双防”方

针还是年中调整的“一保一控”方针,我国始终将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202_年宏观调

控主要目标之一,采取综合措施全面控防通货膨胀。在国内外不利因素影响下,我国经济

连续减速,经营困难的企业和行业不断增多。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将“防止经济由偏快转

向过热”的政策取向调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新目标,及时出台了多项微调措

施,促进下半年三大需求出现积极变化。然而在202_年的经济运行中也出现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价格上涨压力尚未根本缓解,企业成本上升和外需明显收缩使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证券市场股指调整幅度过大和成交低迷,房地产市场观望气氛浓厚;能源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不到位,煤电油气运短期供求矛盾十分突出;资本跨境流动使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压力不减,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又十分紧张;制约农民持续增收的不利因素较多,服务业发展仍然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在周期性和结构性调整双重压力下,经济下行风险加大。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力量,202_年中国政府的四万亿投资计划对中国保八的增长目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四万亿投资计划正好符合中国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政治需要,东、中、西三大地带都各得其所,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四万亿投资计划对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更具有非凡的意义,拉开了中国中部和西部进入快速工业化进程的通道,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主要内容的四万亿投资计划极大地改善着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前提。从今年GDP增速看,中部和西部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东部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四万亿投资计划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影响最为深远,已经形式的项目在202_年将产生最直接的带动效应,这也是中国经济202_年实现稳定增长最确定的主导因素。近3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是通过出口来实现的,202_年下半年的形势使中国出口急速下滑。于是提高出口退税率,尽可能保证出口企业正常运行成了经济保增长,社会保就业的必须性选择。但出口退税受益最大的不是中国传统的优势产业如纺织服装、家电等产品,而是以资源消耗为特征的钢铁有色电子器件等行业。进入202_年6月后,中国传统的优势产业如服装纺织等产品重新出现大量订单,一时间珠三角从出口难转而大呼招工难。这本质上反映了中国政府决策层对中国经济的产业走向把握不准,没能正确地利用自身的优势。

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正已经成为中国各种社会矛盾的总根源,也是中国居民消费潜力不能得到释放的总根源。中国政府在202_年显然对此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不仅很好地提升了居民的消费水平,更有意义的是促进了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中国政府的做法再一次证明,没有纯粹的经济,经济永远与政治相伴面生。最具普适意义的民生政策是农村医保、社保的推出,让农村居民开始敢于消费,于202_年元月实施的《居民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的实施将更将效地释放居民的消费欲望。然而在教育领域,特别是高等教育基本上还是止步不前,贫穷学生因经济困窘出现了多起悲剧故事。医疗领域虽有推进,但距离看病难的解决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就近几年中国的基本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经济总体态势是谨慎乐观的,以下几点是通过分析总结出来的对未来中国经济走势的预测:

1、实体经济平稳增长。

202_年,中国经济的实体经济将会平稳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四万亿投资计划项目进入稳步发展期,这些项目主要分布于中国中部和西部,而且大部分都是直接关系工业化、城市化、城乡统筹的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这些项目将极大地带动相关区域的产业发展。也是202_年中国经济实现平稳增长的最大最可靠的稳定器。

2、居民消费开始结构转型,农村消费可能萎缩。

202_年中国居民的收入将出现较大幅度增加,这为居民消费实现结构转型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但是202_年很可能仍然是城市居民消费增长快于农村居民的消费增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农民收入至今还没有能找到一条稳定增收的路径,但城市居民可以通过国有企事

职工工资的普涨来带动,因此202_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很可能会出现萎缩。但城市居民的消费转型将会以享受型消费增长为显著特征。

3、除与基建相关的产业外,中国产业不会有质的变化。

202_年,调整结构已经成为工作重心,但是结构调整的前景并不乐观。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企业还没有作好依靠内在质的提升来发展企业的准备,他们更习惯于依靠量的简单扩展来发展,而中国广大的中西部市场也为这种量的简单扩展模式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再就是中国的科技创新体系根本还没建立起来,虽然科技创新的投入在增大,但制度体系没有变化,在现有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下,中国产业发展所需的科技创新是很难突破的。

4、外贸不会有明显改观。

由于欧美经济在202_年不可能出现明显改观,所有中国出口外贸的形势并不可能出现明显改观,相反在欧美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更为频繁的形势下,中国外贸的形势会出现更为严峻的局面,但总体上不会出现太大的下滑,极可能是小幅下降或上升。

5、汽车家电相对平静。

202_年中国汽车家电产业很难再现202_年的盛况,原因在于蓄积已久的城乡居民汽车家电消费基本上在202_年释放完毕,而新的消费周期的来临还需要四万亿投资计划项目完成之后才会出现,预计很可能是在202_年左右。但由于国家已经下大力气致力改善城市普通居民的住房问题,因此,汽车家电的增长应该比较平静,比202_年很可能是小幅增长。

6、新型服务业将成为就业的重点。

生产力、产能结构、消费增长、出口环境等因素表明,中国制造业的就业容量已经很难有更大的拓展空间。在我国经济实现升级换代过程中,技术密集型兼劳动密集型产业将是重点,但更需要高度重视发展新型服务业。居民收入的增长必然带动消费的升级换代,享受型消费将成为城乡居民消费的发展方向,因此围绕享受型消费的新型服务业创新应成为我国未来就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雪松等.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2_年秋季报告[N].202_.1.[2] 范建平.202_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和调控对策建议[N]。202_.1

[3]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202_年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N].202_。7

[4] 陈佳贵.202_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J].202_.12.

第五篇:社会治安形势的分析与预测

202_-202_年:社会治安形势的分析与预测 202_-01-03 13:41:14 中国网

(节选 作者:陆建华 樊在勤)

一、202_年社会治安的基本态势

总体上看,在全国范围内,社会治安继续保持了平稳的态势,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全国刑事犯罪案件高发案的势头得到明显遏制。统计数据显示,202_年1月至9月,全国公安机关共立刑事案件313万起,与202_年同期相比上升0.1%,全国刑事案件升幅与202_年同期相比,下降32个百分点。有20个省区市刑事案件总量与202_年同期相比有明显下降。

与此同时,社会治安的严峻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一些地区的严重刑事犯罪活动还比较猖獗,时有发生的严重暴力犯罪活动给部分居民造成了一定的不安全感。正因为这样严峻的形势,身负维护社会治安职责的全国160万公安干警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牺牲,202_年,全国就有443名民警献身,6000多名民警负伤。

202_年严打整治行动在全国各个地区各个领域中全面展开,声势大、力度强,远远超过202_年。这是202_年社会治安形势保持基本稳定的最主要因素。根据多年的经验,主管部门已经形成了强化治安防范的宏观思路和具体工作制度。这是社会治安工作的一个重要突破。202_年,社区防范成为这方面工作的一个重中之重。在202_年以前,全面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到202_年9月,全国已经建立社区警务室2.6万个,配备专职社区民警5.7万名。

202_年的一些民意调查结果也显示,公众对公安力量的社会评价一改过去的低迷状况,而出现明显的上升势头。

在各种政治外事重大活动期间,采取各种途径确保社会稳定的局面,尤其在202_年11月党的十六大举行前,全国公安系统全力以赴,艰苦工作,真正做到了“四个防止“:防止发生敌对分子滋事捣乱事件,防止发生暴力恐怖事件和重大恶性刑事案件,防止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防止发生群死群伤等重大治安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这是对社会治安工作的一个整体性检验。

二、202_年社会治安形势的几个主要特点

202_年社会治安形势的种种特点表明,下列几个关系的变化是值得注意的:

第一,严打活动与治安形势好转之间的关系。202_年的实践说明,在现有的情况下,严打依然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种主要的出击性手段。很多统计显示,不管是在全国范围内,还是在局部的地区范围,严打行动实施得越有力越有效,刑事犯罪活动就越可能得到遏制。

第二,社会治安领域的治标与治本的关系一直是各方面关心的。“重在防范、重在治本”的预防控制犯罪战略已经确立为社会治安工作的指导思想之一。各级公安部门进一步调整力量,合理布局警力,在不同层次上突出不同的重点,尤其注意“高危人群”和“高危地区”的防范。在202_年的工作中,公安机关参与重点排查化解各种可能由民事纠纷演化成重大恶性刑事案件和可能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许多事件确实是在萌芽状态就被彻底地遏止住。

第三,警务系统力量与非系统力量的关系,正在为提升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的一个很重要的关系。202_年最突出的进展就是结合城乡社区建设,把社区的非警务力量以各种方式组织起来,成为警民一体化程度很高的治安防范机制,社区的居民治安组织、各单位各系统的相关部门,都成为社会治安保护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常规工作与处理突发事件的关系是近年来很突出的问题,突发事件对社会治安稳定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202_年,大量的突发事件与社会生产安全秩序有关,对公众的心理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冲击,降低了人们的安全感。而其他类型的突发事件更多地与一些群体性事件有关,比如球迷闹事、部分失业下岗人员上访等等,这也是影响社会秩序的现象。要建立和完善预防和控制突发事件(尤其的街头突发事件)的完整机制,其运行特点与常规工作有很大的不同,需要有更精练的指挥系统、情报系统、快速反应系统和特殊的警力装备和人员。

三、202_年及未来若干年影响社会治安形势的重要因素

1、社会治安秩序的问题会引起全社会越来越强的关注。202_年将是“两年基本扭转社会治安秩序”目标实现的最后一年。根据两年的实践情况,将会提出未来若干年内社会治安工作的新任务和新重点,新思路将会被提出来。强化一个地区领导人和领导班子对一方稳定的责任,是一个大趋势。

2、社会公众对高安全感的期望会增强。虽然近些年来公众的安全感呈逐渐上升趋势,但是有两个因素将使他们这方面的期望更加强烈,一是一些地区的社会治安局势依然比较严重,不断发生的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和常发性的侵害财产的犯罪活动,还会影响人们的安定生活,一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安全环境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3、应该承认,在202_年乃至未来若干年,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还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它们将是导致社会治安局势复杂化的重要原因,从总体上看,在中国,刑事犯罪活动的高发阶段还没有完全过去,部分地区的治安形势会比较严重。一些恶性案件发生会产生比较大的社会影响。

4、公安工作的机制和体制改革将会出现重要的突破。防范犯罪的机制、社区警务模式、联防体制、公安队伍自身管理制度等领域,都会有新的改革措施出台。与社会治安形势相关联的许多社会经济因素会引起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管理体制的改革一定会在新的高度上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控制,形成更有效、更快速的反应机制和工作制度。

州市文化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