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为21世纪的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理想呢
作为21世纪的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理想呢?我们将成为明天中国经济腾飞的栋梁,时代呼唤同学们中涌现出更多的驰名世界的科学家,学识渊博的教育家,叱咤风云的政治家,称雄国际市场的企业家,饮誉海内外的艺术家,才华横溢的实干家,雄才大略的军事家,素质优良的劳动者。那么我们应该给这些美好的理想插上什么样的翅膀呢?这么好的理想靠什么才能实现呢? 其一是有成功的信念。实实在在地坚定信念,就会使你有能力获得成功。事实告诉我们,神六飞船能遨游太空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有“我们必定能征服太空”的伟大信念。如果不是坚定的相信人类一定能到太空旅行,那些科学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勇气、兴趣与热情,继续不断地研究下去,实现人类的理想。
其二是有正确的思想。你的意志力量,是决定你成功的力量,要想成功,先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和思想方式,而正确的思想,是一切持久成就的重要基石。思想可以使人产生自信,自信又使思想充满活力,你可以在强而有力的自信心驱使下,把自己的能力提升到无限的高峰,让你能战胜一切困难,去实现你的理想。其三是有真实地行动。我们的幻想、我们的计划、我们的目标,可以成为人生一股活动的力量,那么行动,才是我们成功的食物和水。泰戈尔说:“你最好在太阳升起的时候做些什么,不要在太阳西下的时候幻想些什么。”成功者都是立刻抓住时机,迅速做出重大决定,马上投入行动。要想成功,必须立即行动起来,要想实现理想,唯有行动起来。
我一直很佩服这些有梦想,又肯努力的人们,就像我有一些朋友想做生意、做保险,甚至出去流浪,只要她们心怀希望,我还是会欣然接受,并对其作出显性化的支持。我很喜欢有梦想的人,更喜欢在其向我讲述其梦想与计划时,伸出友情的手,为其梦想插上翅膀。同学们,只要给你们的理想插上了这些强有力的翅膀,你们就一定能够在理想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第二篇:作为大学生应该怎样理性爱国
作为大学生应该怎样理性爱国
爱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尤其在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那些激励着我们的爱国人物和他们的历史。爱国精神也因此成为中华文化精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在任何时代,爱国应该永远植根于我们的心里。
在现代,作为时代宠儿的我们,当代的大学生,社会的精英,未来社会的引领者,理应胸怀爱国的精神。一名大学生的素质不仅仅体现在他的成绩的好坏上,也应该体现在做人方面。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应该具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以及爱国的精神:崇高的理想让一个人有更高的追求,坚定的信念让一个人不被外物干扰,顽强的意志让一个人不被时间拖垮,爱国的精神让一个人思想高尚,心系天下,造福人民。
在任何时候,时代都需要爱国的人才,一个朝代因文官武将的忠贞爱国之心而兴起,因百官的自私自利之心、贪图享乐之心而衰亡的例子比比皆是。坚定的爱国之心使一个人生出浩然正气,作为一个堂堂男儿立于世间,拥有千秋万代的美名世世流芳。我们生于斯长于斯,不好好爱惜这片生我们养我们的土地,怎么对得起他对我们的呵护。
所以我们应该怀有爱国之心,但爱国不能盲目,如果以爱国为名而胡作非为,那么这种爱国已经蜕变成一种暴力行为并且失去了它本应该蕴含的崇高意义。前面赘述了好多爱国的精神以及意义,那么现在有一个首要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什么才是爱国?
爱国是个人或集体对自身所属国家的一种积极和认同的态度和行为,爱国的目的,是为了国家更美好,国民生活更幸福,是为了捍卫领土和国家主权,是为了捍卫同胞的公民权利。那么我们的爱国行为手要做到的就是对国家的发展有利,对人民的生活有益,绝不能违背这一原则。很多时候,一些爱国行为起初是为了本民族,本国家利益声誉不受侵犯,却因为违背了爱国的基本目的结果遭致全世界人民的反对,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就比如说阿拉伯国家那些恐怖组织,起初是为了保护伊斯兰文化不被亵渎,但因为他们的极端行为,伤害了他们国家乃至全世界的人民。因此遭到各国的谴责和抵制。
最近我国和日本因为钓鱼岛事件摩擦不断升级,国内部分民众也因此反日情绪日渐高涨,各地均不同程度的出现示威游行,本来适时适度的示威游行也是法律所允许的,也可以起到让世界倾听我们人民的呼声。可是就在这游行队伍里面却出现了打砸抢烧事件。这不仅没能起到游行应有的作用,反而使其他国家的人看到我国部分公民素质的低劣。不利于中国人民在世界上的形象;其次,打砸抢烧毁坏的是我们同胞的财产,构成了对他人利益的侵害;再次不利于中日两国人民的交往,众所周知,钓鱼岛事件是日本政府的右翼势力为了缓和国内经济政治矛盾转移国内民众视线而采取的行为,日本的民众并没有参与到这里面,所以反对的对象应该是日本的右翼势力而不是整个日本。如今,中日两国的经济交易愈加紧密,一味的反日不仅损害日本人民的利益,也损害中国的利益。
所以我们应该理性的爱国,首先不应该盲目地对待中日摩擦,我们要有自己的理性判断。在得出正确的判断之后,再进行行动。
第三篇:作为班主任应该怎样协调任课老师和学生矛盾与冲突呢
作为班主任应该怎样协调任课老师和学生矛盾与冲突呢?
一、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是善于预见并解决问题的,工作的主动与被动,效果往往相差甚大。大多数师生冲突属于偶发事件,不容易预料,但班主任仍然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1,首先就是观察。深入到学生中去,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对情绪有波动的学生及时谈话,做好安抚工作;
2,其次是对班级里问题较多的学生多加以关注,对有过师生冲突“前科”的学生经常打预防针,以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3,经常对全班同学进行教育,旗帜鲜明地捍卫教师的尊严,让学生平时就养成尊重老师、尊重他人的品行,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班风,这对防止师生冲突尤其有效。
班主任更多地走进班级,利用课间、课后,多和学生相处,不仅可以增进师生感情,还能及时了解很多情况。这不仅仅对防止师生冲突有效,对其他偶发事件的防范同样有意义。
班主任的应该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向教师介绍班级学生情况,特别是个性较强、能量较大、表现较突出的学生,让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性格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师生冲突发生后,班主任发挥协调作用
一旦师生冲突发生,班主任了解情况后,首先应分析判断,是否需要班主任的介入。由于冲突较严重,而任课教师已无法控制局面,当然需要班主任出马。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冲突都需要班主任介入,如果任课教师能够处理,则班主任不一定要立即出面,可以在事后学生情绪稳定下来,有了一定反思后再做进一步教育,效果反而可能更好。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本来任课教师已经和学生谈过,双方达成了谅解,问题已得以解决,此时班主任又把学生叫过来训斥一番,刚刚平息下来的情绪可能又要激动起来,造成新的冲突。所以,有经验的班主任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是否需要介入的判断。
冲突发生后,班主任如何做好调解工作?
首先是要稳住双方的情绪,控制冲突不能升级,再分别做双方工作,如本案例中班主任做的那样。冲突较严重的,先不要双方在一起谈,而是分别谈,把情况了解清楚,也是让双方都能冷静下来。
然后,深入了解情况,冲突的起因往往都是小事,但是冲突背后的原因却通常较复杂,师生双方可能都有一定问题。和学生交谈的时机应该是等他冷静之后;稳定学生情绪的方法很多,通常可以用平和的语气先聊点别的,甚至是拉家常等等。只要学生愿意开口和你说,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班主任在学生面前当然要保护教师的尊严,但也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观察问题,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要给学生感觉到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联合起来整自己;在任课教师面前,既要让同事知道自己的原则,也要让教师理解学生的苦衷。对于恶意伤害教师的学生,必须严肃处理,而对于因教师处理问题不当造成的冲突,也要委婉指出教师问题,该和同学道歉的就应该放下面子,主动道歉。一般而言,老师主动向学生道歉,不但不会影响教师的威信和形象,反而会在学生心里留下很好的印象,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过来,学生向老师道歉时,应事先和教师沟通,不要再说过头的话,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批评的程度应适当把握,防止学生刚稳定的情绪再次反复。
三、如何看待矛盾冲突?
每一个班主任常常希望班级里每个学生都是小绵羊,遇到问题处理的方法就是和稀泥,班级里是一团和气,似乎越是优秀的班主任,在他的班级中矛盾冲突越少,并且总是消灭在萌芽中。如何看待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1、只要有人就会有矛盾,我们在刻意消灭矛盾的同时,实际上是把一个不真实的社会展现在学生面前。当他走进大学,遇到的矛盾很可能是他没有处理过的,同样他也会和老师冲突,这时谁来和稀泥,谁来帮助他来解决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适当暴露一些问题与矛盾,适当的把一些问题与矛盾激化,未尝不可。班级作为重要的社会化场所,应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空间。
2、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追求教育意义的时候,常常会忽略学生的感受,对于班会课,大部分学生渴望的是班会课的放松,有时放声大笑起到的效果远远超过预期的教育效果的
班主任协调、解决师生冲突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自己能力的锻炼,也是班主任的重要角色内容之一。除了传统的调解外,还可以有创意的解决办法,比如笔谈、发短信(学生有话往往不愿意当面说)等。只有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及时反思,才能切实增强统筹全局的能力
作为班主任,应该如何协调任课教师与学生的矛盾与冲突?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核心人物,对于班集体的建设和学生个体的成长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反过来,班集体和学生个体成长的好坏又不全取决于班主任,是受诸多因素影响、作用的结果。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如果有五个能力较弱的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着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作风的鼓舞能齐心一致地工作的话,那就比十个各随己愿地单独行动的优良教师要好得多。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每一个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教师对学生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如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所说的:“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这点往往是察觉不出来的。但还不止如此,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教师不仅仅是班主任。所以可以说任何学生的成长,在学校教育方面,主要是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教师集体努力的结果。那么这份集体力量发挥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关系协调得如何。由此可见,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协调好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那么,作为班主任,如何协调好与任课教师的关系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为任课教师树立威信
为了让学生信任每一位任课教师,尊敬每一位教师,积极配合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工作,珍惜每一位教师的劳动成果,班主任一定要帮助学生接纳教师,适应教师。现在的学生有这样一种心理,喜欢哪一位老师就愿意学那一科,不喜欢,教师水平再高,学生也不接受你,教师很难将知识有效的传授给学生,教师才华也不能充分展示出来,这就需要班主任发挥其协调作用。例如:我向学生介绍班级情况时,把所有任我班课的教师都夸奖一番,比如英语老师:她不但口语标准,声音甜美,知识丰富,我们师生很幸运遇到她,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个学习机会和师生缘分,在我们班以老师为首,带领你们一起尊敬爱戴她,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我们的数学老师不但教学水平高,语言干净利落,逻辑性强,声音很有震慑力,教学顶瓜瓜„„这样我把所有的任课教师都夸奖一番,我告诉我的学生,我们以有这样的老师教自己而感到骄傲自豪,这样教师威信在同学心中就树立起来。
二、班主任还要妥善处理任课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化解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的矛盾,是班主任协调工作的重头戏。由于学生年幼无知,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容易与任课教师产生一些误解、矛盾甚至冲突。师生间的矛盾比较复杂,有时完全是学生的错误引起的,有时是由于教师过严态度过硬而导致。无论哪种情况,如果处理不当,都有可能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正常展开。因此,当科任课老师与学生因某种原因出现对立情绪时,班主任一定要妥善处理学生与任课教师的矛盾,要坚持实事求是,尊师爱生的原则,及时疏导协调,使双方主动化解,绝不能出现贬低任课教师或同任课教师共同训斥学生的现象。班主任既要维护科任教师的威信,也要让学生心服口服,不要让学生产生怨恨与隔膜,因此而影响学习。
三、建立定期会晤机制,积极主动地互通情况,形成一个高效的教育集体
班主任老师作为班集体的主要负责人,与学生和家长有着更多的接触,所以对学生有着更广,更深的了解,因此为了使任课教师了解学生,班主任要主动地向任课教师介绍本班学生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注意听取他们对学生的看法和意见,及时向任课教师反映学生的意见和要求等。这样既是尊重课任教师,又能激发课任教师关心班级工作的热情,而班主任的主动,还能消除课任教师可能存在的在班级管理上的顾虑,从而达到互相配合、同舟共济,共同为班集体建设出力的目的。而且班主任多与任课老师交流,会了解掌握更多的信息,受到更多的启发,从而全面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
总之,在班级教师人际结构里,我们应尽量让大家对教育方针有一致的理解,对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有统一的认识,有共同的学生观,有较好的师德修养,甚至志趣、爱好、作风也较投合,为了教好一个班级的学生,每个人都能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之符合共同的教育教学目标,每个人都善于团结他人,为集体作出贡献,使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形成一个整体的教育力量。
一个教学班的科任老师在年龄、性格、工作经验,乃至工作方法上都可能存在许多差异,所以作为班主任经常会遇到班上有些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发生冲突,这种现象是正常的,也是难免的。因为多数学生不太害怕任课教师,但对班主任学生们多少心存顾忌。如果发生冲突,双方肯定当时都不是很冷静,这让夹在中间的班主任处理起来很是棘手,如何恰到好处地协调任课教师与学生的矛盾与冲突,是与否能在今后顺利开展班级教学及班级管理的关键所在,所以为了避免这些现象尽量少出现,我每在接任一个新班时都会事先做一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对学生而言,我会教育学生要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在学生与新老师见面前,我会将每个任课老师在学识、阅历等方面的一些成就,把老师的特长,老师的荣誉,老师的敬业等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先入为主,使全班学生心中充满对老师的敬慕之情。学会过归己任,功归他人的胸怀和情操。
二、对任课老师而言,我会也在他接手本班的教学时把我们班的情况告知他们一下,让老师们对我们班的整体情况有个了解,然后我还会把我们班一些比较“容易出状况的学生”介绍给他们听,说说这些“特殊”孩子的可爱之处,以及其“另类”的一方面,希望能取得任课老师的协助,让这些任课老师能在继续发掘这些孩子闪光点的同时也能耐心的帮助他们改正自身的不足,另外我会定期的找各科任课老师交流本班近来该科目的学习情况以及班上同学的表现,做到经常互通信息,如果发现问题,只要任课老师有需要(因为有的任课老师在课堂上能够树立起足够的威信,所以作班主任的没必要太插手,这样才能让科任老师的威信继续保持下去)我会及时协助老师做好本班的教学工作。
三、当发生任课教师与学生的矛盾与冲突时,班主任本身要保持冷静,要稳住双方的情绪,控制冲突不能升级,再分别做双方工作。(冲突较严重的,先不要双方在一起谈,而是分开谈。)
首先班主任向老师了解当时的情况,这是必须的,因为你当时不在现场的。也是对科任老师必要的尊重。再次要向学生了解当时的情况,这也是必须的,因为你需要去开导他,得知道学生心中的心结在何处。还要向周围同学了解当时的情况,听听学生的看法和分析。找到问题所在然后再对症下药。班主任在处理冲突问题时一定要实事求是,不偏不倚,既要保护教师的尊严,也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观察问题,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要让学生感觉到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联合起来整自己;在任课教师面前,既要让同事知道自己的原则,也要让教师理解学生的苦衷。对于因教师处理问题不当造成的冲突,可以边做学生工作,让其稳定情绪后站在老师的角度上换位思考下,同时还可以在学生没在场的情况下,委婉和任课老师谈谈他处理问题时的方式,(从这个学生的特殊性,所以在处理问题时也必须特殊处理入手,可能任课老师更容易接受)。对于恶意伤害教师的学生,必须严肃处理,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批评的程度应适当把握,防止学生刚稳定的情绪再次反复。
总之,我觉得一个班级要建设好,那么这个班的学生,班主任还有任课老师,我们必须形成一种合力,相互配合,遇到问题共同解决,才能将班级管理开展好,当然班主任作为学生和任课老师之间的纽带,如何协调好之间的关系,也是班主任能力的一种体现,对于这门高深的学问,我将会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经历不断反思,总结其中的经验的。
关于题目当中提到的案例,我在自己的班级管理中确实遇到过一个这样的问题,那是在一次上地理课的过程中,老师看见某个学生不动手抄答案,几经提醒仍无动于衷,如是敲了那个学生脑袋一下,结果这个小孩一时冲动骂了老师几句脏话,使得科任老师也来气.....在你来我往的过程中,矛盾不断升级,这样就出现了案例中类似的情况。(后学生背上书包冲出教室,不知去向,后来大概过了一节课后又回到我办公室了)对于这件事情我是这样处理的: 1.及时联系家长,告知此事,让家长去自己小孩喜欢去的网吧先找找人,如果找到让大人一起带他返回学校说明情况,没找到的话大人先来校一趟与老师初步交流一下。
2.找任课老师了解情况,了解的同时把这个学生的脾气暴躁,不容易接受别人的指正,心平气和跟他谈还是能沟通的特殊性也说了下,并和任课老师举了一些我们在处理这个孩子违纪问题上总结出来的一些做法,和任课老师沟通等下如果这个学生能够主动找他承认错误,主动和老师交流的话,看是否能看其态度和这个学生心平气和的谈下。然后找了班上部分班干部,同学了解此事,让同学们说了下对此事的看法。(学生们认为这位同学不听劝告在先,是他不对,扬言威胁老师更是恶劣,但如果老师了解他是个很要面子,脾气暴躁的同学,能课后再找他的话可能就不会有后面的情发生了)
3.学生回到办公室后,我也一改往日凶凶的态度,询问学生刚才冲出教室后的去向(学生见我没开口批评他,也感到很惊呀),然后我投其所好先跟他谈了下他平常的爱好,聊了下家常,待其放松心情时才向他问及起刚才地理课的事情,他所描述的和任课老师,同学所描述的一致,我让他说了对此事的看法,他还是认为老师语言太严厉,让他在课堂上扫了面子,当时他心里的火一冲就上来了,后来我又让他总结了下事情的根源,以及在他违纪时任课老师是给予了提醒的,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到老师是给过他几次暗示的,他似乎感到是自己的不对了,不过他还是气呼呼的说,那老师的口气也太严厉了,让人受不了,我这时让他替位思考,老师是出于什么才会提醒他记笔记,肯定是出于老师的责任心,是为了他好,然后我也向他说了下老师的情况,:“其实换了任何一位老师在上课遇到不写答案的学生都会及时提醒的,只是方式方法的不同罢了,你与地理老师之间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冲突,问题就在于你们相互不太了解,如果你能够事先了解地理老师对待学生的严格程度和他给予暗示的含义,相信你会在他提醒后有所改观的,而作为地理老师如果能知道你暴躁的性格,下课后再找你单独聊可能事情也不会激化到这个程度,所以你看,就是因为平常和老师的沟通不多才造成今天这个局面,为了避免以后更大的矛盾,你看今天是不是要主动找老师聊聊今天的事情,先说说你不对的地方,做的过分的跟老师道个歉,再一个你还有什么想要跟地理老师说的,比如你可以和他谈谈你今天对于老师课堂上处理你这个事情的看法,甚至可以跟老师说说以后遇到这样问题时你更容易接受何种处理方式,我相信只要你是诚心改正自己不足,我们做老师的也会配合你用适合你的方法将你身上一根根的“刺”拔掉的”。
4.这位学生在我的督促下,主动找了任课老师承认了错误,也表了态愿意改正自己身上的不足和臭脾气,同时我还鼓励他说出心中对任课老师处理此事的想法。(因为事先和任课老师打了招呼,说明了该生的特殊性,所以任课老师也比较宽容大度的和这个学生进行了一次坦诚的交流)
5.家长来校后,我也把此事的具体情况跟家长说了一下,先表扬了他们孩子主动返校找老师处理问题的积极态度和愿意改正不足的决心,另外也将这个孩子跟任课老师交流的情况和他们孩子暴躁脾气可能带来的极端表现跟家长分析了一下,希望家长,孩子,老师之间能多沟通,面对这种冲劲特别大的学生一定要及时发现他的心结,然后大家一起配合来帮他解决问题,最后我还让家长和任课老师见了面,任课老师也从好的一面和有隐患的一面跟家长做了交流,家长表示愿意配合老师帮孩子改正不足,并向任课老师也道了歉。(这位家长在对待孩子问题上每次都能就事论事,每次都能从自己的孩子不足入手,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所以我也很庆幸能够遇上这样的家长)
班主任是学校的教学和管理骨干,承担着领导、组织与管理班级的重要工作。从某种程度上说,班主任是学校全部工作的缩影,班主任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学校工作质量的优劣。因此,班主任在学校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应当说,自从班级授课制产生以来,班主任就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尊重和爱戴,成为许多人羡慕和渴求的工作。有人说,没有当过班主任的教师是一个不完全的教师,充其量只能算半个教师;也有人说,只有当班主任才能真正体会到当教师的快乐和幸福。这充分表明了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之间确实存在差别。不仅如此,由于班主任的特殊身份某种学生中会直接产生一种对科任教师所没有的自然威信,它使得班主任“走近”学生,顺利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比一般科任教师容易得多。同时,由于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更多、范围更广、程度更深,因而更容易与学生在思想情感上产生交流与共鸣,干呢更容易获得学生的信赖与支持;而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除了知识上的“解惑”联系之外,思想情感上的交流就似乎少得可怜。尽管许多科任教师在这方面作出过积极的努力,但都因为效果不佳而最终放弃。由于工作需要,班主任有很多机会出席各种会议,参加各种活动,而科任教师却机会寥寥。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某个班或某个学生除了成绩,人们奔走相告的总是某某班主任的那个班的学生怎样怎样,却忽视了众多科任教师的辛苦付出。学生家长了解子女的在校情况也总是通过与班主任的联系而获得的。在与学生家长的交往过程中,班主任多多少少可以得到一些好处。而科任教师则无人问津,只能顾影自怜。逢年过节,学生写信寄贺卡问候祝福的教师也大多是班主任,而科任教师则在喜庆的日子里倍受冷落,倍感心寒。以上诸多细节都是产生科任教师心理失衡的诱因。这些诱因大多潜伏在班级管理工作和班级教师间名利得失比较中。无数事实证明:科任教师的确在默无声息地承受着种种不公平的情感折磨。而这种“折磨”一旦消极地投射到工作中,就会使科任教师自觉不自觉地与班主任甚或学校领导产生莫可名状的情感隔膜,进而产生对班级和学校工作的不配合、不支持,甚至相抵触的情绪和行为;严重的还会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敷衍塞责、蒙混过关、扰乱秩序、破坏教学的过激行为。目前,在许多学校普遍存在的科任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就是科任教师心理失衡所导致的失职行为。科任教师为数众多,是完成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力量和根本保证。由此看来,科任教师群体的心理失衡现象在现代学校管理中是不可等闲视之的大问题。科任教师心理失衡所带来的危害,轻则阻碍班级工作正常运作,使班级发展目标得不到圆满实现,影响学校工作顺利运行;重责误人子弟,损害学校声誉。总之,科任教师心理失衡问题应当引起教育管理者的高度重视,进而设法予以正确的解决。
当然,我们不能一位责怪科任教师的胸怀不够宽广,气量不够大度。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强烈,人同此心,心同此人,科任教师也不例外。那么,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科任教师的心理失衡问题?笔者认为,学校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制度建设和激情感管理。学校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满足科任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正当要求,要引入激励机制,使科任教师在工作实践中获得成功感,从而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要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校园人际氛围,使科任教师有公正感。但是,要有效地解决科任教师心理失衡的问题,更重要的工作仍然要靠班主任去完成。这就涉及到班主任如何科学地协调与科任教师关系的问题。
在导致科任教师心理失衡的领导因素、工作因素、班级因素、学时因素、家长因素、舆论因素等诸多因素中,最敏感、最集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班级因素。因此,有效的解决科任教师心理失衡问题关键在班主任。协调和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共同促进班级的进步与发展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班主任是使班级内部各种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的桥梁和纽带。在当前学校教育改革面临着许多新问题,社会经济变革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联系显然不能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工作协调,而应该更多地从心理层面上去实施协调活动。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解决心理失衡的关键是设法给与心理失衡者心理补偿,从而达到心理平衡或心理转移。那么班主任如何通过协调活动,有效地帮助科任教师解决心理失衡问题呢?
首先,班主任要正确认识自己和科任教师的工作,树立大局观念和合作意识。班主任工作只是班级整体工作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包打天下的灵丹妙药;班级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汗马功劳。只有树立这样的思想意识,班主任才不会唯我独尊,才不会居功自傲,才不会目空一切。只有这样正确地认识和他人,班主任才能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才能尊重他人,才能真诚地团结和科学地领导科任教师为促进班级进步和发展共同奋斗。班主任要主动地与科任教师取得工作真诚合作,实现情感上的和谐交流;而不是错误地认为科任教师的工作反正要接受学校的检查和评估,与自己无关,于是不闻不问,各行其是,听其自便,“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从而在无形中加重与科任教师之间的感情隔膜。
其次,班主任要自觉树立廉洁自律、公正廉明的人格风范。班主任要严格遵照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搞特殊化。不抢占教学时间,在学科教学上,不厚此薄彼,从而获得科任教师的信赖和支持。
第三,班主任要善于在学生中树立和维护科任教师的威信。班主任要经常教育学生尊重教师;要善于在适当的时机和场合如实地介绍科任教师的优点,帮助科任教师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帮助学生增强对科任教师的信任。无论在何时何地,班主任都要做到不说有伤科任教师的话,不做有损科任教师形象的事。当学生对科任教师产生信任危机时,班主任要冷静应对,切不可雪上加霜,故意拉大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而要设法维护科任教师的威信。当科任教师工作出现失误时,班主任要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委婉地向科任教师提出,真诚地帮助科任教师改正,而不是捕风捉影迅速地将情况向领导汇报,有意使科任教师难看。
第四,班主任要善于团结科任教师参与班级管理。科任教师同样担负着管理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只不过是由于班主任的设立,管理被局限到了课堂上。其实,多数科任教师仍然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巧妙的管理艺术。班主任要善于挖掘和利用这些被封存的管理资源,甚至将部分学生委托给科任教师去管理,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而且还体现了班主任对科任教师的尊重和信任。优秀的班主任善于把自己的治班策略与科任教师交流探讨,吸取长处,达成共识,形成合力。班主任要主动邀请科任教师参加不仅活动,多给他们一些亮相的机会,消除他们被遗忘的感觉,增强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在学生心目中与班主任有着平等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激发他们工作热情。譬如当有学生家长来访时,班主任就应该根据该学生的学科情况,主动邀请相应的教师参加家长座谈与交流。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些班主任大权独揽,各种活动一个人唱独角戏,把科任教师拒之门外,甚至追求学生对个人的爱戴,搞个人崇拜。这样做,势必造成科任教师对班主任的反感,势必会影响教师间的团结协作,势必伤害科任教师工作的热情。
第五,班主任要善于与科任教师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当班级取得进步或某个学生获得成功时,班主任要对科任教师的辛勤劳动与团结协作表示真诚的感谢,而不是把荣誉贴在自己胸前沾沾自喜,忘了科任教师所付出的智慧和汗水。当科任教师的劳动价值得到承认与正确评价后,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会焕发出多大的干劲和热情。
第六,班主任要善于关心科任教师的思想、工作。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之间虽然都是成人化的同事关系,但同事之间一样需要关心、爱护和帮助。班主任要善于在与科任教师的交往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帮助他们的工作,关心他们的生活。这样做,班级有利于融洽同志关系,也有利于形成相互理解与信任的人际氛围,更有利于促进教师们以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精神投入到教育教学的整体工作中去。总而言之,如果我们的班主任真正作好以上六个方面的工作,科任教师的心理失衡就一定能很大程度上得到纠正,班级教师一定能够拧成一股绳,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共同促进班级的进步和发展。班主任如何正确处理好与科任教师间的关系,无疑是新的历史时期对班主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应该有这样的教师集体,有共同的见解,有共同的信念,彼此间相互帮助,彼此间没有猜疑,不追求学生对个人的爱戴。只有这样的集体,才能教育学生。愿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都来为建设这样一个充满着民主与团结、洋溢着生机与活力的教师群体而努力。
协调师生关系、调解师生冲突,恐怕是每一个班主任都要面临的问题。当任课老师和学生矛盾与冲突时。可能双方都有责任。班主任如果一味站在教师的立场上,不仅不利于问题解决,可能会使师生矛盾与冲突不断激化,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过来,班主任如果替学生讲话,也会失去任课教师对自己工作的支持。面对师生冲突,班主任往往处于一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清官难断家务事”的两难境地。做为班主任应该怎样协调任课老师和学生矛盾与冲突呢?
首先是要稳住双方的情绪,控制冲突不能升级,再分别做双方工作,如本案例中班主任做的那样。冲突较严重的,先不要双方在一起谈,而是分别谈,把情况了解清楚,也是让双方都能冷静下来。
然后,深入了解情况,冲突的起因往往都是小事,但是冲突背后的原因却通常较复杂,师生双方可能都有一定问题。和学生交谈的时机应该是等他冷静之后;稳定学生情绪的方法很多,通常可以用平和的语气先聊点别的,甚至是拉家常等等。只要学生愿意开口和你说,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班主任在学生面前当然要保护教师的尊严,但也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观察问题,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要给学生感觉到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联合起来整自己;在任课教师面前,既要让同事知道自己的原则,也要让教师理解学生的苦衷。对于恶意伤害教师的学生,必须严肃处理,而对于因教师处理问题不当造成的冲突,也要委婉指出教师问题,该和同学道歉的就应该放下面子,主动道歉。一般而言,老师主动向学生道歉,不但不会影响教师的威信和形象,反而会在学生心里留下很好的印象,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过来,学生向老师道歉时,应事先和教师沟通,不要再说过头的话,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批评的程度应适当把握,防止学生刚稳定的情绪再次反复。
班主任协调、解决师生冲突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自己能力的锻炼,也是班主任的重要角色内容之一。除了传统的调解外,还可以有创意的解决办法,比如笔谈、发短信(学生有话往往不愿意当面说)等。只有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及时反思,才能切实增强统筹全局的能力。
第四篇:大学生党员应该树立怎样的世界观
大学生党员应该树立怎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世界观,是唯一正确的世界观,也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具体包括公私观、义利观、苦乐观、荣辱观、幸福观和生死观等。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包括对价值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当代大学生党员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要做到坚定社会主义的世界观,明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
那么怎样才能树立坚定社会主义,明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呢?我觉得应该有以下途径和方法:
第一,要认真学习,完善自我的世界观。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矛盾。
第二,时刻谨记党员的义务,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每个党员都应该履行的,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真正实践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第三,要善于区分观念的正确与否,把握好自己的言行。陶冶良好的情操,凡是以大局为重,多为集体做贡献,将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至上。
当代大学生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甚至要牺牲一些个人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象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第五篇: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教育观念
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教育观念
著名教育家裴斯塔洛齐讲过这样的一段寓言:
有两匹长的一模一样的小马。一匹交由一位庄稼人去喂养。但那个庄稼人非常贪得无厌,在这匹小马还没有发育健全时就被使用来赚钱。最后,这匹小马变成了无价值的驮马。与上述这匹马命运迥异的事,另一匹小马托付给了一个聪明人,最后在他的精心喂养下,这匹小马竟成了日行千里的骏马。
不同的观念竟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命运。可见,观念在教育孩子上起了多么大的作用!
德国天才卡尔•威特的父亲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写道:“如果教育得法,大多数孩子都会成为非凡的人才。”正因为他始终坚持这种信念,他才把一个生下来还是一个低智儿的卡尔•威特奇迹般的培养成闻名全德意志的“奇才”。威特8、9岁时,已能自由运用德、法、意、拉丁等6种语言,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多门学科,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14岁不到获得博士学位,16岁被任命为波莱大学法学教授。
而我们的家长普遍认为:孩子在6、7岁时不能让他们学习的,即使6、7岁后上了学,除了书本上的知识,也不给他们施加压力,应让他们又充分的时间玩耍,以使孩子的童年过得丰富多彩,不能剥夺孩子玩耍的时间,剥夺孩子玩耍的时间,就是摧残孩子的健康。甚至现在广播、电视、杂志,大街小巷的广告牌„„到处都在宣传这样的一种思想。于是让孩子无忧无虑的过完了自己的童年。到了初中,这些孩子玩兴未灭,依然童心犹在,坐卧不住,成绩一塌糊涂,而徒然羡慕那些多才多艺、见识广博的、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终其一生不是那些在孩童时期无忧无虑渡过自己童年的幸福一生,而是那些在童年时期博学多闻的人一生充实,论及童年侃侃而谈。而这些人以后的健康状况呢?根据资料统计,天才比一般人寿命更长。有人对500个天才人物进行调查,其结果是:平均寿命为65岁;而一般人平均寿命为51岁。而天才长寿的秘诀就在于是有知识、有兴趣的人,天才人物往往带着兴趣从事工作,这是一般人所享受不了的幸福。他们在贫困和饥饿之中却能够说:“我有你们所不知道的精神食粮。”
而人的兴趣在于培养,一个生下来就聋哑的人,不可能对音乐感兴趣;从没上过学的人,不可能对小说如痴如醉;从没有见过萨克管的人,不可能对萨克管感兴趣。而人的兴趣来自于环境的耳濡目染。俗话说:挨着和尚会念经。音乐家的孩子容易成为音乐家;学者的孩子容易成为学者;老布什的儿子小布什又成为总统„„孩子是在那样的氛围里,天天看,天天听就会引起兴趣,有了兴趣才会入迷。伽利略的父亲是一名数学家,伽利略之所以成为数学家,是因为从小就对数学有所见闻的缘故。不过,伽利略的兴趣起初并没有得到他父亲的支持,因为他父亲自己的经验,认为搞数学不能养家糊口,所以设法阻止他,不让他当数学
家。但结果无济于事,因为它的热情之火已经旺盛的燃烧起来了。由此可见,孩子的热情之火一旦燃烧起来,以后他们就会表现出惊人的勤奋和毅力;就会自然而然地称为天才。热情是一种魔力,是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来的。这种强烈的热情,如果不是在孩子时期是很难产生出来的。从天才人物的传记来看,他们大多数都是在孩子时期就强烈的着迷于某一事物的人。
因此,想让孩子成为有才能的人,必须从孩童时期就得让孩子广泛接触各种知识,因为我们大多是凡人,不可能让孩子从我们身上耳濡目染到多少东西。从小培养兴趣,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