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第三条道路
编辑:梦醉花间 识别码:18-541794 9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24 09:14:44 来源:网络

第一篇:第三条道路

第三条道路: 潘培新〉 第三条道路:瑞典的民主社会主义 〈中国社科院 潘培新〉

如果回顾一下历史,那么,对瑞典模式的态度可以有这么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50、60 年代,国际舆论对瑞典模式大唱赞歌。人们赞叹瑞典经济繁荣,社会安定,认为它在 经济、政治体制方面都是很成功的,对它充满了羡慕之情。笫二阶段是 70 年代,特别 是 70 年代后半期石油危机以后,那时大谈瑞典模式的是瑞典国内、外的保守势力。他 们把高税收和低效率说成是瑞典模式的集中表现,于是瑞典模式就从榜样、楷模,变成 了危险的东西,可怕的东西。第三阶段是 80 年代中期以后,瑞典经济复兴了,它的低 失业率(达到 2.7%),低通货膨胀率(达到 3.3%)和经济稳定增长率(接近3%),使它成 了调整和发展的样板,瑞典模式又一次成为国际舆论注意的中心。那么,这一次与以前 两次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呢?不但美国学者重视瑞典的经验,特别是正在进行改革的社会 主义国家也以积极的姿态来看待瑞典的经验。当今瑞典这个国家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瑞典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瑞典是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半部的一个小国,人口约 840 万,国土面积在欧洲 居第四位,仅次于苏联、法国、西班牙,它等于两个英国本土那么大。它有有利的地理 位置,自然资源很丰富,有铁矿,总储存量是 40 亿吨,居欧洲的第二位(也有说是第 三位)。含铁率达 60—70%,是世界上最富的铁矿之一。此外,还有钛、铋、铀、钨、铜、石油等等。森林覆盖面积占陆地面积的 57%,蓄材量约 25.7 亿立方米。水域也很发 达(水域面积达到了 38000 多平方公里,全国的湖泊有 92000 多个)。在 19 世纪末,它是欧洲最穷的国家,经过百余年的奋斗,今天它是欧洲最富的国家之一,在经济上从 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到一个具有先进的工业、科学技术的发达国家。现在除阿 联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少数石油生产国之外,它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西方各国 多年来是名列前茅的。据 1982 年 8 月世界银行公布的报告称,瑞典的人均国民收入是 1 3520 美元(当时美国的人均国民收入是 12950 元),比美国还高,在美国、西德之上,在 欧洲,在瑞士之下。目前产业工人的月工资是 2000 美元,教授的工资是 4000 美元以上,人均住房面积 40平方米(别墅住宅占 40%左右)。在瑞典,可以说消灭了贫困,瑞典人过 的是丰衣足食的日子。三大差别已接近消失。1986 年妇女的平均寿命是 80 岁、男的 74 岁,在世界上仅次于冰岛人和日本人。就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来说瑞典也是名列前茅的,据

前几年的统计每三个人有一辆小轿车,四分之三的家庭有汽车,每四个人有一部电话,每十个人有一艘汽艇(瑞典的岛屿很多)。瑞典的工业生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比它在世界人口中的比重多四倍,出口 多九倍,瑞典的机械设备甚至高出 14 倍,它的出口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35%。瑞典的工 业企业 92%都是私营的,但与其它西方国家不同,它有一庞大的公共部门。比如说教育、保健以及其它社会领域都是掌握在国家的手里。瑞典的国有化并不高(将近10%)。所谓 公共部门是包括全部的公用事业,公共运输,大部分采矿,炼钢,造船业,一个最大的 银行,以及一个由每个部门行业参加的全国企业委员会。从能源供应、电信联络到幼儿 教育、医疗护理等方面都是公共部门,职工达 140 万。每届瑞典政府都进一步扩大公共 部门的范围,现在它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中最大的公共部门,占瑞典国民收入的 6 5.4%(英国占 47%,美国 35%)。长期以来社会民主党在教育、卫生、环保和社会福利

等方面不采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来管理,而是由公共部门来管理。它的教育制度全部是综 合性的,男女合校,没有私有的,卫生事业也没有私有部门。美国《幸福》月刊所列的世界 500 家大工业企业中有 22 个瑞典企业,这对于人口 只有 800 多万的国家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比例。20 世纪初的瑞典工业部门普遍存在 一种企业家精神。许多世界著名公司都是在这一时期创建的。瑞典的富裕日益依赖于大 康采恩,家重要企业的职工占全部工业职工的比例从 1978 年以来从 13%增为近40%。19 前些年在国际化口号下,瑞典的某些大康采恩通过大量购买企业而大大扩大了它们的国 外组织,现在国外子公司所雇佣的人员达到了约 60%。电气行业里面最成功的康采恩,除掉瑞典的通用电器公司以外,还有卢克斯电器公司,1984 年末它通过购买意大利的扎 努西公司和美国的怀德联合工业公司而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埃里克松电话公司 1 987 年春季为接受法国的康采恩电话设备总公司而同西门子公司和飞利浦公司进行了成 功的竞争后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电讯公司之一。现在已有 65 个国家建立了这家公司的 A XE 电话中心。在汽车工业方面它有了沃尔沃公司,这是瑞典最大的工业企业,还有萨 布—斯卡尼亚公司(也制造飞机),它在美国销售的汽车多于国内。制造轴承的 SKF 康采恩,在瑞典以外销售额约占 95%。它成功地抵御了日本在欧洲的攻势。瑞典在国际 上有名的其它企业还有好多,这里不一一列举。所以“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认为,在 经理人员的
的才能方面瑞典应当列为首位,其次才是美国、日本、西德。该机构认为不仅 因为他们的语言知识,而且也因为他们更多地是从长远考虑问题,而优于美国人。瑞典 的工业一直面向出口,它有着传统的自由贸易的政策。它是在小小的国内市场上成长起来的。现在,大企业的销售额有 70%到 90%是在国 外实现的。瑞典的合作社运动早在 1850 年就出现了,1899 年成立了全国性的合作社组织,目 前全国有 137 个基层消费合作社,瑞典的合作社遍及全国各个角落,涉及人民生活的一 切方面,从食品、服装、日用品一直到石油、化工、住房建筑、旅游服务,无所不包。瑞典全部家庭的一半以上是消费合作社的社员。中央消费合作社的组织在全国拥有 180 0 个销售点,通过这些销售点销售进入国内市场的全部商品的 20%,与私营企业积极地 进行竞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瑞典的农业合作社,瑞典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只占 3.8%,而从 事农业加工、储存和食品生产的人员则比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多三倍。瑞典供应自己的 食品是绰绰有余的。粮食、肉类、油类的生产有 30—50%的剩余。这样,苏联波罗的海 几个加盟共和国同它一比就差远了,苏联非常羡慕。它的农业基础是 11 万小家庭农场,所雇佣的农业工人只有 12000 人,主要的重担是落在农场主及其家庭成员身上。他们在 自愿及经济核算的基础上全面合作,成了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农场主生产粮食和 饲养牲畜。加工及销售由合作社来进行。每个农场主可以同时参加几个合作社,比如说,种子合作社、奶业合作社、林业合作社等等,但谁也无权掌握合作社,更不能操纵经济 大权,因为合作社推行的经挤政策是由社员自己推选的领导机构制定的,因此意见分歧 不大。合作社联合成十六个部门组织,这些组织参加了瑞典的农场主联合会,国家同农 场主联合会协商农产品的价格、补贴、信贷和税收等方面的重要问题。在国家和合作社 之间签订经济合同。国家在必须提高农业生产的利润或降低消费者的支出的时候,才对 价格的形成进行干预。这时国家往往要从国家预算当中拿出数十亿克朗用来补贴。国家 正是用补贴来“管束”大农场主,它的政策是支持小农场主。瑞典重视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文教的发展。瑞典属于欧洲第一批消灭文盲的 国家。早在 1842 年它就通过了一项法令,创立了公立的初级学校制度。这个法令要求

瑞典的路德教国家教会的每个教区(瑞典 95%是基督教徒)至少有一所永久性的学校,教 区应当为所有儿童免费提供教育。在 20 世纪初,他们已经把国家预算的 10—12

%用在 教育上。科技方面的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1.5—2%。1987 年对科研与发展的投资突 破了占国民生产总值 3%的大关。第二、瑞典是社会民主党执政最稳定的国家 简单地介绍一下它的政党制度和社会党实力。世纪瑞典的历史同瑞典社会民主党 20 是分不开的,瑞典社会民主党创建于 1889 年(就是第二国际成立的时候),经过 1917 年 的普选,第一次参加政府,1920 年单独上台执政,这在西欧、北欧是比较早的。后来十 几年瑞典的政局动荡,到 1932 年社会民主党再次上台后,连续单独或联合执政长达四 十四年(中间只有一百天的中断)。1976 年至 1982 年其它三个非社会主义政党执政,它成 为在野党。到 1982 年又重新执政一直到今天,经过了 1982 的选举、1985 年的选举,又 经过 1988 年的选举重新执政。所以,瑞典是社会民主党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个国家。瑞典的社会民主党同其它的社会党一样,信奉民主社会主义,提出四大民主,即政 治民主,社会民主,经济民主,国际民主。就国内来说,瑞典社会民主党标榜三大民主 即三大目标。从瑞典的历史来看,也可分三个阶段,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的 20 年代,它 是争取普选权和代议制,实现所谓政治民主的阶段,30 年代到 60 年代是创建福利国家,争取社会平等(所谓社会民主)的阶段,70 年代至今,则是争取扩大经济民主的阶段。瑞典各个政党主要的分歧是在国内问题上,在国际问题上他们是比较一致的。政党 的格局相对稳定,壁垒分明。有五大政党,两大集团,早在 20 年代就形成了这么一个 格局。根本原因是各个政党代表着不同阶层和集团的利益,不同的思潮,不同的信仰、主张和政策,这五大政党是温和联合党(原名保守党)、中央党(代表农民利益的,原来它 叫农民党)、人民党(就是自由党)、社会民主党,共产党,现改名为左翼党(共产党人)。前面三个叫非社会主义集团,后面两个称之为社会主义集团,双方力量不相上下,势均 力敌。社会民主党虽长期执政,但它在议会当中很少占有绝对多数,所以在多数情况下,它不得不依靠别的政党的支持,有时靠左,有时靠右,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靠着左翼党 的支持。共产党在议会当中议席不多,仅占 5—6%,但它在两大集团力量对比中相当重 要。左翼党在建立无阶级社会,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等问题上与社会民主党有原则的分 歧,但在国家干预经济问题上比社会民主党激进,在福利政策、一般经济政策上,经常 与社会民主党一致,因此在大多数问题上,社会民主党可以得到左翼党的支持。其它党 内部也都有分歧,在右翼联合执政阶段

第二篇:第三单元第八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八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学习目标:

1.“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有何特点?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意义? 3.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从中吸取了怎样的教训?

教学流程:

1.自主预习2.同桌交流 3.重点讲解 4.达标检测

 自主预习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

1.背景:由于、的长期掠夺、压迫和 的搜刮、多年战争的破坏,国民经济处于 状态。2.过程

(1)新中国成立后用三年时间恢复了国民经济。

(2)进行 改革:废除 土地制度,使农村生产力获得解放,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3)实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建成了 钢铁公司三大工程、第一汽车制造厂等,改变了中国工业的落后面貌,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4)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改造: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到 的转变,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失误

1.探索——中共八大

(1)召开: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 召开。

(2)内容:①基本形势:明确指出中国的 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起来。②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③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尽快地把我国由落后的 变为先进的。④经济建设方针:在综合平衡中。

(3)评价: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4)群众性 斗争高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1)原因:①党中央和毛泽东 的思想开始滋长。

②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 ”的总路线,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脱离了中国的国情。

(2)概况:①掀起“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②在农村建立。③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向高潮,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 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中国 的基本国情,给经济建设带来严重混乱,造成了1959~1961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3.国民经济的调整

(1)目的:纠正 工作中的“左”倾错误。(2)方针:“、巩固、充实、”。

(3)成效:1962年,国民经济逐渐得到。4.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工业生产有了巨大增长,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三、“文化大革命 ”对国民经济的破坏

1.原因:1966年爆发“文革”**并扩展到经济领域。2.表现:“文革”十年,国民收入损失约 元。3.调整

(1)1971年,对国民经济进行恢复和调整,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好转。(2)1975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整顿,使国民经济得到进一步好转。

达标检测

1. 在766.4亿元总投资中,55.8%用于基本建设投资;全部基本建设投资中的58.2%用于工业基本建设,其中又把88.8%用于重工业建设。由此判断这一时期应当是()A.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人民公社化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 D.1960年经济调整时期

2.“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在这一计划中,工业建设方面的最大特点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轻工业 C.轻重工业同时进行

D.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 3. 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4. 右图是“信谊化学制药厂股份有限公司”1948年发行的股票。在股票的背面盖有“1955股息红利及1956年一、二季度 定息发讫”的印章。印章中由“股息红利”到“定息”的变 化,主要是由于企业()A.经营效益的变化

B.分配制度的变化 C.生产方式的变化

D.所有制性质的变化

5. 田纪云在《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中引用了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归公有,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这段话反映了()A.农民不支持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C.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要求过急、工作过粗的现象 D.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满

6. 20世纪60年代初,陕西户县农村党员杨伟名牵头写的万言书《当前形势怀感》,描述了当时的农村情况:“就农村而言,如果拿现在和合作化前比,使人感到民怨沸腾代替了遍野歌颂,生产凋零代替了五谷丰登,饥饿代替了丰衣足食,濒于破产的农村经济面貌代替了昔日的景象繁荣。”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三大改造的推行过于激进 B.“八字方针”落实不力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D.“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破坏

第三篇:第三十期

司法行政简报

第30期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司法局办公室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四日

酉阳县司法局“三项活动”做到“七个结合”

为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密切机关党员干部同人民群众的直接联系,酉阳县司法局 “三项活动”坚持“七个结合”倡导求真务实之风、亲民为民之风、负责敬业之风、艰苦奋斗之风。一是坚持“结穷亲”、“三进三同”、“大下访”与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相结合,确保“三项活动”相互衔接,统筹推进;二是坚持与“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号召干部职工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实践中锻炼提升;三是坚持与“争先进位”相结合。努力打造“六型”新机关,培养一支能写、能说、能干事的一流队伍;四是坚持与“一学三讲”争当“人民好公仆”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相结合,向先进地区、先进人物学习,争当“刘玉美式”好干部;五是坚持与“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民生”五项工程主题活动相结合,号召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六是坚持与法律援助“五主动”给力农民工

维权活动相结合,延伸拓宽“五主动”范围;七是坚持与建党90周年庆祝活动相结合,深入村(社区)组开展文艺演出,经典诵读、送法下乡及文体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报送: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县委政法委,市司法局,机关工委;

陈勇、周伟、世模、朝忠、刘毅、景谷、献强、志明、正福、德罡同志; 发送:各司法所、机关各科室、法律服务单位。

签发:杜少甫编校:周玉霞(共印18份,存档2份)

第四篇:第三单元测试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卷

(检测时间:100分钟检测总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音节、字形全对的一项是()(2分)

A.惋转(wǎn)栀子(zhī)栖息(qī)发髻(jì)

B.竦峙(sǒng)寥廓(liáo)应和(hé)桕树(jiù)

C.清洌(liè)酝酿(rǎng)看护(kàn)镶钳(xiāng)

D。憔悴(cuì)梦寐(mèi)枯涸(hé)黄晕(yùn)

2、形似字组合全对的一项()(2分)

A.谄(饼谄)陷(陷害)眩(眩晕)弦(弦耀)

B.缝(缝衣)蓬(船蓬)梢(树梢)稍(稍微)

C.踹(踹开)湍(湍急)搏(胳搏)博(博士)

3、填空(6分)

(1)老舍,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字。《济南的冬天》作者抓住济南冬天气候的特点。

(2)《春》节选自《》。

(3)《春》是一篇借景抒情的,作者描绘了、、、、五幅图画。

(4)山尖全白了。

4、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6分)

(1)如果我是清风,我将

(2)如果我是春雨,我将

5、为下列选择正确的义项。(4分)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A.然而B.……的样子C. 这样D.对

(2)鸟儿将巢安放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喉咙。()

A.炫耀B.展示C.表现D.显示

(3)日光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而有点叫人害怕。()

A.声音很大B.非常晴朗C.亮光很强D.宏大明亮

(4)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A.透明清亮B.灵活而不可捉摸C.十分灵巧D.空旷灵巧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父亲

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在地里干活,偶尔捉只小兔或鸟儿,回来也是送给两个哥哥。

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的外出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一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

可是,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

母亲望着不大年轻的父亲逐渐弓起的背,幽幽地说:“要不,别让妮子上学了?,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地一跳:“哪能?再难也得让她上学。”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跟在父亲身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在心里默默发誓:不学出令样子柬,无颜面对父亲。

到学校门口,我一个人进去,父亲出去卖那筐桃子。等我安排好住宿后,去城里找他,父亲已经走了。我想,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还得走路20里啊!1

3年高中,我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当然都是些歪七扭八卖不出去的小桃。冬天天短,父亲每次来都得起个大早,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硬邦邦的全是冰碴儿。中午,我们父女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父亲带来的咸菜,吃得有滋有味。夏日,父亲捎带着卖桃,20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晒成了酱紫色。真赶到学校已近中午,我把早已凉好的白开水递过去,父亲一气儿就喝了一大缸子。父亲向来是当天来当天走。3年里,他走了他几十年走不完的路程。我对父亲的情和爱,也在这3年里变得缠绵与圣洁。

3年后,我由县城考到省城。也和3年前一样,父亲挑着扁担送我去上学,所不同的是这天不是骄阳似火,而是阴雨连绵。火车上,父亲递给我的桃子又红又大,我倒有些不习惯.怪父亲过于奢侈。“你都成大学生了,吃个好桃子,配!”并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我双手捧着桃子,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安排好住宿已经很晚了。我要送父亲到学校招待所去住,他说什么也要自己去。他说他怕我回来找不到自己的宿舍。我知道,那样父亲会一夜都不安心的,所以也只好随他去了。下过雨后,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一天的颠簸,实在是太累了,躺在床上不一会儿进入了梦乡。突然,辅导员老师把我叫醒。她说,你父亲为了省15元的住宿费,竟然睡在外面的水泥乒乓台上。此刻,即使是铁石心肠也会感动。我扑过去抚摸着他那青筋凸起的双臂,哭着求他:“为了我,父亲,请您爱惜自己。”同宿舍的姐妹齐刷刷地站在我的身后,哽咽着说:“就住在我们宿舍,我们可以两个人睡一张床。”“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辅导员老师还很年轻,和其他人一样眼里已噙满了泪水。“那又有什么,他是父亲。”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是啊!他是父亲。他是勤劳又质朴的农民!

1、第1段中“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一句中的“好像”能否删掉?为什么?(4分)

2、文章前两段写父亲对自己不是“特别的喜欢”、“不关心”有何作用。(3分)

3、作者多次写到父亲的肖像;“弓起的背”,“刀刻的脸”,“磨出老茧的双肩”,“青筋凸起的双臂”,意在表现什么?(3分)

4、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3分)

a “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一句中的“第一次”说明父亲直到

“我”考上县一中才开始关心“我”。

b“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说明“我”已被父爱深深地打动,决心以实际行动来报答父亲。

c“当然都是些歪七扭八卖不出去的小桃。”暗示家里生活的拮据,能卖的都拿出去卖钱了。

d“我倒有些不习惯,怪父亲过于奢侈。”是说“我”已习惯过艰苦的生活,对 父亲的好意并不领情。

5、对上题中你所认为的句意理解错误的两项重新进行分析。(6分)

6、同宿舍姐妹异口同声的回答说明了什么?(4分)

7、请在文中任意找出两个能够表明“我”对父爱的理解或感谢的句子。(4分)

三、作文(30分)

题目:感动

提示:生活中总有让我们内心感动的人或事物,有时母亲头上的一根白发,父亲脸上的一条皱纹,朋友的一声问候,教师的一句安慰,兄弟的一次谦让……都可以触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着实动了情。只要我们的心还没有麻木,我们总是被感动着……

请记下让你感动的一件事、一个人或一个场景。愿你的文章能带我们进入你的真实经历,让我们也感动一回。(字数500字以上)

(二)秋 颂

罗兰

(1)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

(2)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神像秋。

(3)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4)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5)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6)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

(7)最耐寻味的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

(8)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预,不必留连。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著。“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9)“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澹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份飘潇,当得起一个“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

(10)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澈与洒脱。

(11)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是澹泊的季节。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1、请找出本文中的词语:(2分)

答:

2、文中的(8)段中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2分)

答:

3、文章从、秋、秋、秋、秋等方面颂秋。(5分)

4、作者用以颂秋的几个方面有什么共同点?(2分)

答:

5、作者认为秋之“美”是什么?(2分)

答:

6、说说什么样的人才“具有这份秋之美”。(2分)

答:

7、请用“我喜欢……因为……”这样的句式说说你最喜欢文中哪些语句,及喜欢的理由。(至少写两句)(4分)

答:

8、写出两句关于季节的诗词。(4分)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

1、D2、B3、(1)舒庆春,舍予,温晴。

(2)朱自清全集。

(3)散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4)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4、略

5、(1)B(2)A(3)C(4)A

二、阅读理解。

(一)1、不能。“好像”一词是“我”的自我感觉,其实父亲还是很爱我的,只是“我”年少无知,并未察觉,体会到。若删去,则表达不出这效果。

2、为后文表现深沉的父爱作铺垫。

3、无言的父爱感化不了无情的岁月,却能感动“我”的一片赤子之心。

4、B C5、选项A不是父亲才开始关心我,而是我开始理解父亲,读懂父爱。选项D“父亲的奢侈”实际上是父爱的厚重,“我的不习惯”其实是瞬间的感动。

6、亲情的力量已经打动了每一个人。

7、(1)、“我双手捧着……心啊”(2)“我扑过去抚摸……爱惜自己”或其他的也行。

(二)1、俗世繁华、耐人寻味、一尘不染、闲云野鹤、可望而不可及

2、解释说明

3、树、日、云、风、雨

4、它们都具有作者心目中的秋之“美”

5、作者认为秋之“美”是闲和逸

6、那些取得了“成功”,却把“功名”看得很淡的人

7、(略)

8、(略)

三、作文(略)。

第五篇:第三单

第三单元

主要内容

本单元主题为“诗文精粹”,安排了《三打白骨精》《词两首》《螳螂捕蝉》《读书要有选择》等课文。

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学会11个生字,认识5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三打白骨精》和《螳螂捕蝉》.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课文的内涵.4.了解词这种体裁,背诵这两首词.5..口语交际:漫话三国英雄.重难点

1引导学生比较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写法的不同以及表达效果。

2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3通过对文本语言材料的阅读,感悟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材分析

《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属于叙事性课文.课文选自我国古典小说名著《西游记》,根据《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改编.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故事,赞扬了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别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课文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又是学生所熟悉的故事题材,适合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进行简要的复述训练。

李清照的《如梦令》以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我们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渔歌子》则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江南风味的“垂钓图”。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借助“螳螂捕蝉”的故事来说明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的道理。

《读书要有选择》则向我们介绍了如何在茫茫书海中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课外读物的方法。

教学计划

《三打白骨精》 2课时

《词两首》2课时

《螳螂捕蝉》2课时

《读书要有选择》 1课时

练习33课时

教学措施

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

第三条道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