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宇宙与人
编辑:梦醉花间 识别码:18-736609 9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07 21:08:5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宇宙与人

从一到一百的奇迹

【摘要】凡事总是从零开始,无论是宇宙的形成亦或生命的诞生都是从没有到有,而其中似乎有蕴含着一个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规律,生命是从单细胞开始,星球不停地旋转考引力吸引无数的尘埃土粒累计到如今的庞大,就连浩瀚的宇宙在科学的研究上可以回溯到它还是一个小小的点的时刻。

【关键词】从一到一百,生命进化一、一的诞生

“一”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从生命体的角度来说,出现了“一”才叫做“有”,而生命的“一”是以什么样的形态出现的呢?

地球上诞生的最早的生命就是一个细胞,它没有细胞核,生活在无氧环境中靠细胞表面直接吸收周围环境中的养料来维持生活,也就是说,它是以异样厌氧型原核单细胞的方式以圆球形状生存于无边无际的海洋之中。

这个初始的生命构造就如同“一”这个汉字一样简单。但是它完成了生命创造的最艰巨也是最重要的任务—能够独立完成新陈代谢,能够繁衍后代,有遗传的能力。第一个特征保证了自己的存活,第二个特征保证了生命的传承,而第三个特征保证了以后的每一代都是具有生命特征的生命体。

俗语道:“万事开头难。”“一”也是突破重重困难才以几微米的渺小形态诞生于浩瀚的宇宙之中,而常言又道:“好的开端相当于成功了一半。”初始的生命为生命的延续提供了充分条件,它的苏醒才让生命即便是迈着缓慢的步伐也走向了“一百”的奇迹。

二、从一走向一百

原始的单细胞生物一直在拼命地发展,直到蓝藻的出现,让生命开始举步迈向“一百”。

有时候也会想象,会不会有不需要氧气的高级生命体,他的构造与我们所了解的生命体完全不同。但是生命的发展有它的因缘巧合,事实证明了氧气是生命体从“一”迈向“一百”的不可或缺的动力。蓝藻开始默默无闻地向地球输送着氧气。

原核细胞也一直在努力寻找着传承生命更好的途径,散在细胞体内的遗传物质开始有共识地聚拢,细胞核便随之诞生了。这个过程用了原核生物15亿年的时间,终于从“一”奔跑到了“十”。有了氧气,有了细胞核,生命体的奔跑速度就加快了,似乎是找到了发展的方向。很快就出现了多细胞生物,接着细胞开始分工,另一个关键的因素也随之出现—性。性别的出项大大加快了生命的进程,也加速了生命体多元化的发展,既提供了必要的遗传,也给生物的进化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从植物开始有了动物,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生命体的质量越来越被优化,终于诞生了灵长类动物。那个时候生命体大约奔跑到六七十了吧。除了被动的适应自然,生命体也逐渐学会了利用自然。大脑是

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它高速处理着各种问题,并且蕴藏着深不见底的潜能,后面的很长一段路生命都是通过开发并利用着大脑的潜能逐渐奔向了“一百”,并创造着伟大的叫做“文化”的东西。

三、学会从“一”开始走

我把最早的单核细胞定为“一”,把现在的最高级的生命状态——人类——定位“一百”,生命体从“一”跑到“一百”大约用了近四十亿年的生命。当我们在生物课上通过显微镜观察草履虫和蓝藻的时候也能够想象得到,生命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生命从几微米发展到了以米做单位来衡量,寿命从微乎其微到现在的近百年之长(高级动物),零散的遗传物质到完整的遗传结构,从毫无思考能力到复杂的脑结构,没有先例可供参考,没有先知可以指导,而生命就这样摸索着也从“一”奔跑到了“一百”。

宇宙虽然不能言语却也在沉默中演示着一切的规律。宇宙的爆炸学,太阳吸收粒子最后发光发热,生命的演化都预示着同一个道理,凡事都是从“一”开始,奇迹不会从天而降,从“一”走到“一百”就是奇迹。

从小就被教育,从小事做起,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就会成功。而这个简单的道理又被几个人铭记在心并切实做了?万事开头难,每次总是在做之前满怀信心,想得多么多么美好,做起来却发现困难重重便借口客观条件太苛刻导致自己不得不放弃。而成功的人无非就是在困难重重的时候多坚持了那么一下,就像是生命从“一”跑

到“十”的过程,得经历多少突破才终于体会到了一些些水到渠成的一路顺风。而也只是些微而已,后面的“十”到“一百”也并非易事,难以想象的奇迹背后必然也是付出了无可估量的代价。

又或许生命能个这么顽强地走过寒武纪、冰川时代、侏罗纪„„从“一”跑到“一百”是因为在很长的时间它都没有思考的机制,至少不能思考得很深,不懂得什么叫做困难,不懂得畏惧,只懂求生之道。当我们懂得越多,体会得越多就越恐惧,因为从一开始望不到一百,所以失去了勇气去坚持,殊不知,尽头总是走着走着就看到了。

也可能不能从“一”走到“一百”也和人类本身的劣根性有关,好高慕远却也眼高手低,总期许一蹴而就,可是哪有手到擒来的成功,即便是一时的甜头后来也终归是要一步一步地走的。回想生命的进化,便知道,能从“一”到“一百”是天赐的恩典,而只能从“一”才能走到“一百”也是难以违抗的规律。古时也有学者言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从生命的发展史中去探索生存之道,从“一”到“一百”乃其精华也,我们自当深深思索这规律,利用这规律,走到最后的奇迹。

第二篇:宇宙与人

1;开场白:

2;关于宇宙与人的看法

在《宇宙与人》里,影片以不容质疑的语言告诉我们:“宇宙是一首伟大的物质演化的史诗。宇宙把物质和智能交给了我们人类,而精神和道德的完确要靠我们自己来完成。”是的,在这个浩瀚的宇宙中,他给了我们人类取之不尽的物资资源,如自然资源,引力、太阳能、科聚变等等。人类也只能用这些资源来改造身边的环境,从而出现了原本没有的东西,如交通工具,房子,电脑,通讯卫星,宇宙飞船等。其实把环境变得更好是一件伟大的事情。但是如果人类用宇宙赐给我们的东西来残害生命,破坏自然,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这将会受到宇宙的排斥,人类从而走向了自我毁灭的方向,这是宇宙的悲哀。无论人类是怎么样的聪明,但始终都是生存在宇宙中,生存在地球里。这是永不改变的事实。所以我们人类应该好好生活,好好去爱护这个我们仅有的家庭。

3;ppt演讲

1;在《宇宙与人》里,影片以不容质疑的语言告诉我们:“宇宙是一首伟大的物质演化的史诗。宇宙把物质和智能交给了我们人类,而精神和道德的完确要靠我们自己来完成。”是的,在这个浩瀚的宇宙中,他给了我们人类取之不尽的物资资源,如自然资源,引力、太阳能、科聚变等等。人类也只能用这些资源来改造身边的环境,从而出现了原本没有的东西,如交通工具,房子,电脑,通讯卫星,宇宙飞船等。其实把环境变得更好是一件伟大的事情。但是如果人类用宇宙赐给我们的东西来残害生命,破坏自然,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这将会受到宇宙的排斥,人类从而走向了自我毁灭的方向,这是宇宙的悲哀。无论人类是怎么样的聪明,但始终都是生存在宇宙中,生存在地球里。这是永不改变的事实。所以我们人类应该好好生活,好好去爱护这个我们仅有的家庭。2-3;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 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世界联系和发展的 根本规律。

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就是人作为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没有存在和思维关系的发生,任何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都不可能实现。所以哲学基本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以上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为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包括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内的整个世界的规律奠定基础。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人们面对思维的存在、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历史上又形成了有神论与无神论的观念,反应了哲学思想中的唯心论与唯物论的对立。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根据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的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辩证法

4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三者在物质观上有什么不同?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本原性和统一性,但是,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它总是把某种或某些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是世界的物质本原和统一的物质基础。如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生成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这些都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典型观点。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是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的和在唯物论上的不彻底性。

(3)辩证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承认世界的物质性的基础上,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观点。

总体来说,三者在物质观上的主要区别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当成物质的具体形态,而且具有直观性和猜测性;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混淆了物质结构与物质的区别,用形而上学的观点来解释世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既看到物质的决定性,又看到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是既唯物又辩证的。

5,自己发挥

6万物的本原是原子与虚空。原子是一种最后的不可分的物质微粒。宇宙的一切事务都是由在虚空中运动着的原子构成。所为事物的产生就是原子的结合。原子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即运动为原子本身所固有。虚空是绝对的空无,是源于运动的场所。原子叫做存在,虚空叫做非存在,但非存在不等于不存在,只是相对于由充实的原子而言,虚空是没有充实性的。所以非存在与存在都是实在的。世界是由原子在虚空的漩涡运动中产生的。宇宙中有无数个世界在不断的生成与灭亡。人所存在的世界,无非是其中正在变化的一个。所以他声称:人是一个小宇宙。

德谟克利特主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都受因果必然性和客观规律的制约。他认为,原子在虚空中相互碰撞而形成的旋涡运动是一切事物形成的原因,他称之为必然性。在强调必然性时,他否定了偶然性,把自然界的一切作用都归结为必然性。

7-8;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又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应由自然科学和哲学长期的、持续的发展来证明

首先,是自然科学的发展成果提供的证明。天体演化和物质结构理论证明,不论宏观宇宙

天体,还是微观的粒子世界,都是物质的,都是物质存在的具体表现;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 理论,揭示了生命的奥秘,即生命有其物质基础--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核蛋白体。而不是非物 质的“生命力”;人类起源和社会发展理论,证明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人的思维是高度发

展的物质--人脑的产物。社会同样有其物质基础,那就是生产关系。总之,科学发展的事实有

力地证明了世界尽管纷繁复杂、丰富多彩,但都统一于物质。其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必须有

哲学上的论证。虽然,自然科学的证明是重要的,但它的证明都是具体的、有限的,它是个别、是特殊。而整个世界是无限的、它是共性、是普遍。因此,为了论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只有自然科学是不够的,还需哲学上的论证,即 用正确的逻辑思维把有限和无限、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部分和全体辩证 地统一起来。

9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它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行程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自由发挥

10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地位,是大家所一致承认的。人们也多从认识论的角度,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思想,而较少深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意义。事实上,实践的范畴,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范畴,而且首先应该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实践的观点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而且首先应该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因此,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研究它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揭示它在唯物史观中的重要地位,这对于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质,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机制,促进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社会历史的活动,归根到底,是人的实践活动。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没有人和人的实践活动,就没有社会的历史。“‘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有目的、有意识的“人的活动”,主要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正是人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所以,不研究人的实践活动,要深入了解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是不可能的。

11讲

12世界是怎样存在的?世界上的事物是孤立的还是联系的,是静止的还是发展的?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斗争。形而上学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孤立的、静止的,而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并处于永恒的发展过程之中。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又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指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13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它也是客观的。

既然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支配它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所以人类社会是客观的,即它是物质的。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所以人的意识也统一于物质。

自然界统一于物质,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人的意识也统一于物质。所以整个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本质就是物质。

总之,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总结语;

经过这次的演讲。。。

浩茫宇宙,包容了一切事物,包括可能的,不可能的;现在的,未来的;而人,一个小小的生物,落足于一个宇宙中的小小的尘埃――地球上,二者根本没有可以比较的余地。然而,人的思想却比宇宙还大,比宇宙还广,于是便比起来了:宇宙,人,孰为主宰?

我惊叹宇宙的伟大,我更崇尚生命的坚强!我们成长在宇宙,但智能会走自己的路,而不是简单的随欲而安

第三篇:宇宙与人

生命科学学院张艳苹

201221200058

《宇宙与人》观后感

《宇宙与人》这部科教电影详细介绍了宇宙的演变过程,人类起源和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这几个问题。观看完这部电影后,使我对之前一直觉得很神秘离自己很遥远的宇宙太空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物质的宇宙能够创造出智能,能够演化出生命,这是多么的不可思议!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进步,随着人们对宇宙太空的认识的不断加深,我们已深刻意识到可以创造出生命的宇宙的神奇。

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对宇宙认识的问题。400年前因为望远镜的发现,使人类能够了解天体的基本运动。而在今天,我们已能对宇宙理解的更深刻,这种认识使我们认识到宇宙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物质运动,而宇宙中的星辰是全部物质运动最主要的动力。而太阳这颗恒星对地球上生命的生存是最根本的光可以变成物质的新陈代谢。

人类还认识到宇宙真正的能量宝库是原子核,太阳是一个奢侈的使用核能的天体。而不是我们燃烧的火的概念。太阳的燃烧实质是原子核的燃烧,当氢聚变成氦时,就会有千分之七的物质转换成能量。物质中蕴含着强力,弱力,电磁力和引力这四种力。其中构成生命主要的力是电磁力,而强力和弱力被封闭着,又因为我们的质量很小,所以引力在我们身体中可以被忽略,但我们的身体却能感觉到地球的引力。对于太阳而言,其中引力要大于电磁力,这使得太阳中的每个原子的引力向中心不断输送压力和能量,最终导致温度升高,原子核运动加速,当原子核的运动速度达到一定的界限时,原子核原子核的电磁力将无法阻挡高速奔跑的原子核相互碰撞的力量,这时就会发生核聚变伴随着物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但太阳终究不是永恒的能源,它的氢会不断聚变形成氦,最终随着核心温度的升高,氦原子核也必将会发生新的核聚变,形成一个更大的原子核。而这时衰老的太阳就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将几亿公里的范围都变成火海,可想而知,地球难逃此劫,地球上的生命毋庸置疑的也会被其所吞噬。

第二部分主要讲了宇宙的演化过程。宇宙中恒星是按照死亡方式进行分类的。一类恒星最终成为白矮星,这包括太阳,一类质量大的恒星最终的命运是发生爆炸。生命的进化不能依赖大恒星,因为它们的寿命太短。但是从从丰富物质角度来说,宇宙的演化是离不开大恒星的,大恒星是宇宙中的精品。宇宙的物质丰富和流动离不开它们,它们可以制造出很多元素,并可以在宇宙中流动。其中超新星是一个巨大的火炉,当火炉爆炸时,所激发的能量完成所有元素的制造。在超新星的物质弥漫之后,引力将会再次把这些物质凝聚成天体,大的塌缩成恒星,小的形成行星。如果这颗恒星有较长的寿命,而它的周围有若干合适的行星围绕,那么就可能产生生命。但生命必须生存在一颗既能得到恒星的能量,又能排除它的伤害的星球上。这就要求行星要有一个能够拦截高能射线的气体外壳,从而可以对对恒星发射出的光辉进行筛选。在岩石行星中只有金星和地球非常的相似,它们所处的这个位置,似乎就是宇宙让生命在太阳系的孕育有一个双保险。除此之外太阳会产生极强的磁场,会把一些带电的粒子甩出来形成太阳风,太阳风可以伤害生命。但是地球同时具备足够大的热核和较快的自转,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磁场。这个磁场使太阳风无法侵入地球表面,从而有利于生命的而进化和繁衍。所以这也毫不奇怪生命很吝啬地只选择了它的第3颗行星——地球作为摇篮,而没有选择金星。

地球因为旋转而充满了活力,但我们却并不需要地球旋转得太快,因为过快的旋转所引发的太多的地震,火山或者狂风都会给人类带来灾害。而月球恰好是对地球的引力足以成为一个给地球这个转轮安置的无形刹车,它不断给地球的自转减速。除此之外,地球存在的地理位置使其离其它的恒星很远,其中离最近的恒星也有40万亿公里。所以地球可以尽量地避免对彗星的影响,减少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碰撞。

再谈一下生命进化这个问题。和40亿年的海洋的生命史比起来,陆地的生命史只有4亿年左右。这可能是因为在古老的年代,土壤中的含氧量很少,而寒武纪地层中的含氧量随着年代的走近而丰富增高。也许,正是这种气体引发了地球生命的辉煌。很可能,寒武纪是一个收获氧气的时代,因为这个时候的氧气一定是生产大于消耗。当海洋充满氧气并持续稳定到一定的时间,使用氧气的大型动物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改变自己的形态,去充分地利用更好的能源。地球大约在4亿年前形成了臭氧层,于是生命就在这个时候大规模地转移到陆地。

除此之外,生命的登陆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地球核心的动力制造的山脉、河流以及对整个大陆形状的改变,比如说大陆板块的漂移,他们为生命的进化模式带来巨大的影响。

人类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最终实现了宇宙由物质向精神的飞越,人类是思维的载体。人类的最终诞生,是我们星球上最重要的一件事。人类的大脑这个超级信息处理前宇宙中最完美的智能结构。而且随着进化,人类发明了语言,它加快了精神文明的发展进程。

人类已经生活在一个快速节奏的现代文明之中,智能生命比以往任何时刻都展示出更优秀的生存风采,正是这种不断趋于完善的智能文明的社会结构,使人类赢得了整个星球,并且正进入对地球以外空间的开发探索时代。今天随着研究的深入,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变得更加强大。虽然宇宙已经把物质智能交给了我们,但是精神的道德准则却要靠我们自己来建设,否则,文明的级别越高,毁灭的概率也就越大。

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难发现物种多样性加速消失、生态链不断遭到破坏、钢筋混凝土的文明背后,地球承载了太多的伤害,甚至可以说是千疮百孔。虽然人类拥有智慧,拥有思维,但这也无法改变人类不过是庞大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这一事实。倘若我们肆无忌惮的继续滥用宇宙赋予人类的智慧去破坏生态环境,那么最终的灾难将是不可收拾的!

我们要珍爱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源泉。我们应当感恩宇宙的赠与。我们可以认识自然规律,但也必须尊重自然规律。这样人类文明才会最终得以在地球这个美丽的星球上不断延续。

观看完这部电影后,让我对宇宙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使我对人类进化这一问题有了重新认识。宇宙太空的广袤无垠,让我深刻体会到沧海一粟的渺小感。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的生命显得如此微不足道。但是如此小的生命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包括文字的发明、电的发明、火的发明等等。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智慧缔造这一个又一个的传奇。

所以在如此短暂的一生中,我们应当学会尊重生命。与其浑浑噩噩度过此生,倒不如从现在开始打起精神,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努力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创造出应有的价值,这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就拿我自己来说,我的专业是生物,我应当积极热情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为揭示生命现象为探索生命的奥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四篇:宇宙与人

《宇宙与人》观后感

前几天,我们观看了一部科普片《宇宙与人》,在经历了

60分钟惊心动魄的视觉享受,1个小时荡气回肠的心灵震撼之后,真叫人感慨万千。

一直以来,对于宇宙这个浩瀚的时间和空间的结合体,我和其他人一样,内心都充斥着无法泯灭的好奇感。而且,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传媒的迅猛发展,对宇宙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深入。然而,这些生活中拾掇起来的东西,拼凑起来的宇宙的面目,是模糊的,不全面的。

在将近一个小时里,我通过这部科教片第一次真正地了解到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星球,这个星系,这个浩瀚无垠的宇宙。虽然这些了解都是很浅层的,但是却让我掌握了一些关于宇宙包括物种起源的基础知识。身为一个人类,一个大学生,也许这些有关宇宙的知识对我们的学业,生活没有任何帮助,但是我还是觉得自己很有必要拥有这方面的知识,它们潜移默化地影响我的人生观,世界观。

影片中说,自从人类发现了基因的结构,就可以相信哪怕是尘埃,只要经过特别精致的编排,就能缔造出生命这样的高级物质形态,而且只要给它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它就能演化出智能。我觉得这段话说得很好,它用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向我们诠释了世界是物质的,生物起源于物质,物质是人类起源的基石。

如果这个世界只存在物质,而没有一个更高级的形式去意识到这个物质世界,那么这个世界的存在将毫无意义。宇宙选择了生命、然后又选择了人。地球的环境是那么的适宜,有不远又不近的太阳在源源不断提供着生命所需的光和热,液态水为生命诞生提供了温床,时刻不停绕着地球转动的月球给了生命的运动规律,还有那些为我们阻挡外来行星入侵的地球行星伙伴们。这种种的一切,促使生命产生了。

人类是伟大的,我们应该承认这一点,但是我们必须谨慎的使用人类的智慧,人类创造了文明,但是人类也是可以毁灭文明的,姑且不说人类文明是否会为更高的文明所代替。人类将探索文明的进程延伸到了外太空,但是带去的还有大量的太空垃圾。人类面对宇宙的赠与,或许少了些许的感恩之心,反而是无止尽的竭去。物种的加速消失、生态链不断遭到破坏、钢筋混凝土的文明背后,地球承载了太多的伤害

比起整个宇宙的历史,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犹如划过夜空的流星一样转瞬即逝,是选择碌碌无为还是选择充满追求,是每个人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一个必须时刻不忘的问题。前者的命运,直如同一颗宇宙尘埃,在生命终结的一刹那,将无声无息地消沉在这无边无际的宇宙之中。人应该对生命充满热爱,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追求,珍惜自己的生命以及组成生命的材料。时间,方可使自己平凡、短暂的生命在瞬息之间迸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专业:通信工程

姓名:陈忠松

学号:111307104

第五篇:宇宙与人

《宇宙与人》观后感

在渺茫的宇宙中,人类只是宇宙千万生命中普通的一员,也是到目前为止,宇宙中唯一所知的智能生物。然而,作为唯一的智能生物,人类有责任研究宇宙这个神秘的话题,这对于了解生命的起源、掌握天体的运动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人类也能够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造福人类子孙后代。那宇宙是什么呢?宇宙与人类又有什么联系呢?

宇宙,即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的统一体。经过科学家们的发现,到目前为止,人类知道的是:浩瀚的宇宙诞生于150亿年前,孕育人类的太阳系诞生于50亿年前,地球上的生命诞生于40亿年前,而具有改造自然能力的人类则诞生于500万年前等。这些发现对于研究事物向更高级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人类揭示整个宇宙奥秘奠定了基础。

当然,探索宇宙,我们不但能了解物质的结构、天体的运动规律及物种起源等知识,更学会了勇往直前、改造自然的精神。原先的海洋生物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才爬上了陆地,我们祖先才得以行走而进化为更为聪明的人类。尽管励志的故事很感人,倒不如“人类的身体中都是勇敢的基因”来得更有感染力。

然而,宇宙与人有什么联系呢?宇宙与人类相铺相成,人类依靠宇宙而生存,而人类又是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关系密不可分。但是,宇宙在赋予人类改造地球、向自然索取的能力的同时,人类的活动也在破坏着地球环境,并且促使着这个自然向着不利于人类发展的环境转化。如:环境污染、人口膨胀已经让人类吃够苦头,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去遏制这个势头,恐怕将来毁灭的不只是地球这颗行星,更是人类自己了。就像影片中说的“宇宙已经把物质智能交给了我们,但是精神的道德准则却要靠我们自己来建设,否则,文明的级别越高,毁灭的概率也就越大”。

地球是美丽的、是神奇的,它承载生命和希望;地球又是脆弱的,我们不节制的开发和破坏终将毁灭它。我们应该感谢地球,珍惜地球,因为它是我们唯一可以生存的地方。

不得不说,宇宙的诞生是一个奇迹,但生命的诞生更是一个奇迹,一个纯粹的物质世界,却能创造出智能,创造出了人类去反思这个宇宙,这也许就是哲学的真正根源所在。

宇宙与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