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思品课畅谈理想教学案例与教学反思
初中思品课《畅谈理想》教学案例与教学反思
【引言】
初中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标准的三大目标任务是学文、明理、导行,我们很多教师都紧紧地围绕着这三大目标而努力地工作着,但学生厌说教,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不高。作为中学思想品德课的老师没有几个不为此而感到痛苦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学机智,因势利导,化“枯燥”为“神奇”,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给学生以想象思考的空间,开发他们的潜能,唤醒他们创造的天性,并给他们有充分表现的机会,让他们的灵感和不同的思维发生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让他们体验创造的快乐和学习成功的快乐。
【自述案例】
我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第四单元第一节《畅谈理想》时,课中组织自己的学生对自己的理想进行描绘,并让学生在自己创意的基础上分小组展开讨论交流。在走下讲台了解学生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女学生在专注地画着一棵棵草,还发现坐在墙角的一个男生在聚精会神地描绘着一个乌龟,我自认为他们在做与学习关联不大的事情,还善意地示意他们要参与小组活动。热烈的讨论结束后,学生们踊跃到讲台前展示自己的创意,有的学生说他的理想是做茫茫人海中的一棵树,为他人托起风雨,顶起霜雪;有的学生说他的理想是成为滚滚江河里的一滴水,载上航船,荡尽污垢;还有的学生说他的理想是成为浩瀚苍穹中的一颗星,缀于天幕,闪烁着光,虽说光很微弱,但能为他人照明;还有的学生说他想变为芸芸众生中的一条龙,力争上游,撑起一片晴空„„我被学生们的奇思妙想吸引着,也被学生们的大同理想而感动着。这时,我看见刚才躲在墙角画乌龟的男同学的手高高地举了起来,要不要他起来展示他的理想,说实在的我有点犹豫,因为乌龟在我们乡村被成为“王八”,是无能的象征,难道他的理想就是做一只“缩头乌龟”吗?他的理想会不会与我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呢?他的回答会不会与我的导行目的发生遭遇战?但我又想因怀疑他与我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不给他发言的机会,那么就有可能抹杀学生的灵感,就会消灭掉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也许一个精彩的瞬间就会因为我的主观武断而错过„„经过一番思考我还是决定点他上了讲台。他把画好的乌龟放到展示台上,台下的学生在窃窃私语,有一个学生失声道:“啊哦,他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只乌龟!”有的学生大笑起来,我有些担心,心里暗暗后悔着喊他上台来。只见他红着脸、清了清嗓子,庄重地说:“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生物学家,专门研究乌龟,因为乌龟是长寿的、健康的,我希望我的研究能给人们带来健康,让天下的人都长寿”。听完他对理想的描述,同学们自发地鼓起掌来。我暗自庆幸:幸好给了他机会!
最后,我想到了那个画着一颗颗小草的女孩,她的未来蓝图和设想为什么不拿来展示呢?我点到了她。她有点局促不安地说:“我交给你描绘我理想的图画,您去领会吧,我怕理想太卑微,让大家笑话。”捧着她交到我手上的图画,我的心有点沉重,“卑微”一词激发了我的教学灵感,理想远大、做伟人是对的,当平凡人做普通事也应该是对的。不能让学生有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于是,我运用教学机智轻轻地问她:“能让大家对着你的图画说出你的理想吗?”得到她的肯定后我一边展示着她的图画,一边赞美着:“好有生命力的小草啊!”“大家能帮她说出她的理想吗?”有的同学看了图画说,她的理想也许是要像小草一样做平平凡凡的人;还有的同学说她也许要像小草一样坚忍不拔,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于是我引领大家思辩,让学生明白做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和做一个平凡人都是很不错的,只是不同的理想可以写就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人生才是七彩的人生嘛。
放学时,那个不愿意说出自己理想的小女孩给我送来了一张小卡片,卡片中这样写道:“老师,谢谢您!您让我这个自卑的学生觉得再不卑微,尽管我不是很行,但我也会放飞我的理想,像小草一样尽力长出真我的风采。”
【教学反思】
在这一堂思品课上,看到学生那些富有创意的作品时,我为自己的设计带给学生无限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而欣慰。课堂中,我放下了师道尊严的架子,从人格上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为学生创设了宽松、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创造了条件。没有用成人的眼光否定那位画乌龟的学生,满足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给足了每一个学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的思维产生了碰撞,擦出了智慧的火花。利用自己的课堂机智,因势利导,灵活地改变教学内容,创造了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把道德教育寓于趣味的教育活动中。随着课堂的变化,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进行思辩,激发了学生创造的天性,自觉的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活跃的思维、精彩的言辞、新颖独到的观点、表现出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大地超越了我的预料。学生在这样表现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完成了自身的道德内化,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从而恰到好处地达到了学文、明理、导行的教学目标。
第二篇:湖南师大版初中思品课《畅谈理想》教学案例与反思
让学生的智慧之花灿烂
—— 湖南师大版初中思品课《畅谈理想》教学案例与反思
【案例】
我在执教《思想品德》(湖南师大版)九年级第四单元第一节《畅谈理想》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理想进行描绘,并让学生在自己创意的基础上分小组展开讨论交流。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一个女学生在专注地画着一棵棵小草,一个男生则聚精会神地描绘着一个乌龟。我自认为他们在做与学习关联不大的事情,于是善意地示意他们要参与小组活动。热烈的讨论结束后,学生们踊跃展示自己的创意,有的学生说他的理想是做茫茫人海中的一棵树,为他人托起风雨,顶起霜雪;有的学生说他的理想是成为滚滚江河里的一滴水,载上航船,荡尽污垢;还有的学生说他的理想是成为浩瀚苍穹中的一颗星,缀于天幕,闪烁着光,虽说光很微弱,但能为他人照明;还有的学生说他想变为芸芸众生中的一条龙,力争上游,撑起一片晴空„„我被学生们的奇思妙想吸引着,也被学生们的大同理想而感动着。这时,我看见刚才躲在墙角画乌龟的男同学的手高高地举了起来,是否让他来展示他的理想?说实在的,我有点犹豫,因为乌龟在我们乡村被称为“王八”,是无能的象征,难道他的理想就是做一只“缩头乌龟”?他的理想会不会与我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他的回答会不会与我的导行目的发生遭遇战?但我又想,如果因怀疑他与我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而不给他发言的机会,那么就有可能抹杀学生的灵感,就会销蚀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也许一个精彩的瞬间就会因为我的主观武断而错过„„经
过瞬间思考,我还是让他上了讲台。他把画好的乌龟放到展示台上,台下的学生在窃窃私语,有一个学生失声道:“啊哦,他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只乌龟!”有的学生大笑起来,我有些担心,心里暗暗后悔。只见他红着脸、清了清嗓子,庄重地说:“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生物学家,专门研究乌龟,因为乌龟是长寿的、健康的,我希望我的研究能给人们带来健康,让天下的人都长寿”。听完他对理想的描述,同学们自发地鼓起掌来,我暗自庆幸:幸好给了他机会!
最后,我想到了那个画着一棵棵小草的女孩,她的未来蓝图和设想为什么不拿来展示呢?我点到了她。她有点局促不安,胆怯地说:“老师,我把我描绘理想的图画交给您,您去领会吧,我怕理想太卑微,让大家笑话。”捧着她交到我手上的图画,我的心有点沉重,“卑微”一词激发了我的教学灵感,理想远大、做伟人是对的,当平凡人做普通事也应该是对的。不能让学生有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于是,我轻轻地问她:“能让大家对着你的图画说出你的理想吗?”得到她的肯定后我一边展示着她的图画,一边赞美着:“很有生命力的小草啊!”“大家能帮她说出她的理想吗?”有的同学看了图画说,她的理想也许是要像小草一样做平平凡凡的人;还有的同学说她也许要像小草一样坚忍不拔,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于是我引领大家思辩,让学生明白做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和做一个平凡人都是很不错的,只是不同的理想可以铸造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人生才是七彩的人生。
放学时,那个不愿意说出自己理想的小女孩给我送来了一张小卡片,卡片中这样写道:“老师,谢谢您!您让我这个自卑的学生觉
得再不卑微,是您给我种下了智慧之火,尽管我不是很行,但我也会放飞我的理想,像小草一样尽力长出真我的风采。”
【反思】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回归课堂
课堂本属于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在这一堂思品课中,我只在“导” 和“ 启”上做文章,扮演点拨、诱导、启发的角色,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里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时间与空间,同时给每个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给足每一个学生表现的机会,让每一个生命在课堂中都得到有效的释放和发挥,让每一个生命的智慧之花绽放。学生的创造天性得到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精彩的言辞、新颖独到的观点、表现出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大地超乎了我的预料。对待那个画乌龟的学生,我没有用成人的眼光去否定他,而站在儿童的视角等待花开的声音,让他的异类思维与同学们的思维产生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学生回归了课堂,成了课堂的主角,唱响了一曲动听的理想之歌,从而恰到好处地达到了学文、明理、导行的教学目标。
二、运用教学机智,适度因势利导
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意外事件的发生,这时教师就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灵活地改变自己的课堂预设,在学生的质疑、讨论中,不失时机地组织全班同学思辨,做到因势利导。这节课中,画小草的女孩的“理想卑微,让人
笑话”的课堂场景,让我洞悉了学生内心深处的顾虑,引发了我对学生思想健康教育的关注,于是,本来可能出现的“批评否定”,却变成了全体师生的“赏析赞扬”,女生自认为的“卑微”却变成了普遍认同的“七彩人生”,正是这样的教学机智,使学生意识到每个人将来都是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每个人都可以成人、成才,从而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念。其实,这就让更多的学生与画小草的女孩一起在课堂上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虽然不完全相同,但都属于自己。学生在展现自我、欣赏他人的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完成了自身的道德内化,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开出了灿烂的智慧之花。
第三篇:《畅谈理想》教学案例与反思
让智慧之花绽放
—— 初中思品课《畅谈理想》教学案例与反思
龙山金沙中学 米绍华
【案例】
我在执教《思想品德》(湖南师大版)九年级第四单元第一节《畅谈理想》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理想进行描绘,并让学生在自己创意的基础上分小组展开讨论交流。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一个女学生在专注地画着一棵棵小草,一个男生则聚精会神地描绘着一个乌龟,我自认为他们在做与学习关联不大的事情,于是善意地示意他们要参与小组活动。热烈的讨论结束后,学生们踊跃展示自己的创意,有的学生说他的理想是做茫茫人海中的一棵树,为他人托起风雨,顶起霜雪;有的学生说他的理想是成为滚滚江河里的一滴水,载上航船,荡尽污垢;还有的学生说他的理想是成为浩瀚苍穹中的一颗星,缀于天幕,闪烁着光,虽说光很微弱,但能为他人照明;还有的学生说他想变为芸芸众生中的一条龙,力争上游,撑起一片晴空„„我被学生们的奇思妙想吸引着,也被学生们的大同理想而感动着。这时,我看见刚才躲在墙角画乌龟的男同学的手高高地举了起来。是否让他来展示他的理想?说实在的,我有点犹豫,因为乌龟在我们乡村被成为“王八”,是无能的象征,难道他的理想就是做一只“缩头乌龟”?他的理想会不会与我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他的回答会不会与我的导行目的发生遭遇战?但我又想因怀疑他与我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不给他发言的机会,那么就有可能抹杀学生的灵感,就会销蚀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也许一个精彩的瞬间就会因为我的主观武断而错过„„经过瞬间的思考,我还是让他上了讲台。他把画好的乌龟放到展示台上,台下的学生在窃窃私语,有一个学生失声道:“啊哦,他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只乌龟!”有的学生大笑起来,我有些担心,心里暗暗后悔。只见他红着脸、清了清嗓子,庄重地说:“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生物学家,专门研究乌龟,因为乌龟是长寿的、健康的,我希望我的研究能给人们带来健康,让天下的人都长寿”。听完他对理想的描述,同学们自发地鼓起掌来。我暗自庆幸:幸好给了他机会!
最后,我想到了那个画着一颗颗小草的女孩,她的未来蓝图和设想为什么不拿来展示呢?我点到了她。她有点局促不安,胆怯地说:“老师,我把我描绘理想的图画交给您,您去领会吧,我怕理想太卑微,让大家笑话。”捧着她交到我手上的图画,我的心有点沉重,“卑微”一词激发了我的教学灵感,理想远大、做伟人是对的,当平凡人做普通事也应该是对的。不能让学生有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于是,我轻轻地问她:“能让大家对着你的图画说出你的理想吗?”得到她的肯定后我一边展示着她的图画,一边赞美着:“很有生命力的小草啊!”“大家能帮她说出她的理想吗?”有的同学看了图画说,她的理想也许是要像小草一样做平平凡凡的人;还有的同学说她也许要像小草一样坚忍不拔,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于是我引领大家思辩,让学生明白做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和做一个平凡人都是很不错的,只是不同的理想可以铸造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人生才是七彩的人生。
放学时,那个不愿意说出自己理想的小女孩给我送来了一张小卡片,卡片中这样写道:“老师,谢谢您!您让我这个自卑的学生觉得不再卑微,是您给我种下了智慧之火,尽管我不是很行,但我也会放飞我的理想,像小草一样尽力长
出真我的风采。”
【反思】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回归课堂
课堂本属于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在这一堂思品课中,我只在“导” 和“ 启”上做文章,扮演点拨、诱导、启发的角色,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里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时间与空间,同时给每个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给足每一个学生表现的机会,让每一个生命在课堂中都得到有效的释放和发挥,让每一个生命的智慧之花绽放。学生的创造天性得到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精彩的言辞、新颖独到的观点、表现出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大地超乎了我的预料。对待那个画乌龟的学生,我没有用成人的眼光去否定他,而是站在儿童的视角等待花开的声音,让他的异类思维与同学们的思维产生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学生回归了课堂,成了课堂的主角,唱响了一曲动听的理想之歌,从而恰到好处地达到了学文、明理、导行的教学目标。
二、运用教学机智,适度因势利导
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意外事件的发生,这时教师就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灵活地改变自己的课堂预设,在学生的质疑、讨论中,不失时机地组织全班同学,思辨,做到因势利导。这节课中,画小草的女孩怕“理想卑微,让人笑话”的课堂场景,让我洞悉了学生内心深处的顾虑,引发了我对学生思想健康教育的关注。于是,本来可能出现的“批评否定”,却变成了全体师生的“赏析赞扬”,女生自认为的“卑微”却变成了普遍认同的“七彩人生”。正是这样的教学机智,使学生意识到每个人将来是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每个人都可以成人、成才,从而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念。其实,这就让更多的学生与画小草的女孩一起在课堂上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虽然不完全相同,但都属于自己。学生在展现自我、欣赏他人的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完成了自身的道德内化,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绽放了灿烂的智慧之花。
456
第四篇:初中思品课教学案例
初中思品课教学案例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第二单元第三课《做自立自强的人》
第二框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交口初级中学
张莉莉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下册教材第三课走向自立人生的第二框题。是在对自尊自信以有了初步认知和体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立,学会自立的方法,走自立之路,做自立自强之人。本课内容主要分三个层面:一是认识自立;二是学会自立;三是走向自立。这三个层面层层递进,教学处理过程中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2、学生情况分析
现今许多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一旦离开父母就精神不安,情绪不稳定,生活无法自理。初中生是个体从童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交错的时期,需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以便为将来走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使学生成为自强的人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2、能力目标: 帮助学生摆脱依赖心理,掌握自立的方法,使之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3、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分析依赖的危害,深化对自立的含义和表现的认识。
[教学设想] 根据“自主式五步教学法”的五步教学模式,我将本课教学大致划分成这几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激趣明标,我通过《我们靠自己》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并明确教学目的,时间大约五分钟。
第二个环节是自主学习,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相关内容。要求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标出,以便于下一环节通过与小组同学进行讨论探究。大约十分钟左右。
第三个环节是合作展示,要求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出,通过与小组同学进行讨论探究。学生自由讲解答案,针对学生讲解时出现的错误或不妥之处,教师应及时启发,引导学生发现,让学生的思想水到渠成。大约十分钟左右。
第四个环节是当堂检测,要求针对本节课教学目标,精编精选当堂达标训练题,进行当堂达标测试。要求学生限时完成测试题。大约十五分钟。第五个环节是小结提升,要求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整理,大约五分钟。
[教学重点]
1、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关系
2、多实践多锻炼
[教学难点] 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关系 [教学方法] 自主式五步教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激趣明标:
我通过《我们靠自己》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并明确教学目的。
自主学习:
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下列任务,同时将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标出。
1、依赖的危害有哪些?
2、告别依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什么?
3、怎样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
4、什么是自主? 合作展示:
1、有的同学说:“依靠就是依赖,要自立就要拒绝父母、长辈和老师的任何帮助。”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2、议一议:这个书生是个自立的人吗?为什么?(课本第42页)
3、假如你是某个公司的总裁,你会招聘课本第40页案例中的那个年轻人吗?如果不会,你想招聘什么样的人?
学生自由讲解答案,并讨论探究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针对学生讲解时出现的错误或不妥之处,教师应及时启发,引导学生发现,让学生的思想水到渠成。
当堂检测:要求学生限时完成测试题
1、以下对“自主”的说法错误的是()A.自己的事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自主
B.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C.自主,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能力
D.自主就是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说了算,不能听任何人的意见
2、新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中学生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人。培养自立能力最基本的就是()
A.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从小事做起 B.有伟大理想,从大事做起
C.得到社会的关爱 D.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做,不要任何人的帮助
3、下列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不利于培养自立能力的是()
①小强按时独立完成家庭作业 ②小琪进入九年级后,妈妈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
③小杰的妈妈看到他学习任务重,从不让他做家务
④小樱总是无条件接受父母的一切安排,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有些学生的依赖性强,往往是受了家庭的影响,包括家长过份溺爱,以致缺乏独立能力,甚至连生活自理能力也有缺陷。要克服这种依赖心理,培养自立意识,除要求家庭提供条件外,更需要有足够的毅力,在改变自己的过程中也改变环境。这说明()
A.克服自己的弱点要有韧劲 B.克服自己的弱点重在行动
C.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弱点 D.对弱点的形成,最初起重要作用的是家庭
材料题: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同学遇到难题不会做,不做任何思考就抄别人的作业;同学之间有了一点点小麻烦,就找老师诉苦;衣服脏了就让父母洗;等等
(1)上述现象反映了什么心理?
(2)请你分析这种心理的危害。
(3)请你提出克服上述心理的办法。
小结提升:
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整理 [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我学习并运用“自主式五步教学法”的五步教学模式,打造以学生为主的高效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所上过的一堂课,下面我将自己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总结出来,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正。
根据课标要求及学生实际情况,我将新课学习分为以下二个环节:
一是准备阶段,也即前置性学习阶段。根据思品课的教学任务,每节课前我都会将下一节需要事先搜集的资料或者情景剧等任务布置给大家,当然各小组的任务力求不雷同且富于生活化,让大家充满探究的欲望。由于提前做好了资料收集工作,课堂上交流展示起来异常顺利。
二是课堂学习阶段。
第一个环节是激趣明标,我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并明确教学目的,时间大约五分钟。
第二个环节是自主学习,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相关内容。要求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标出,以便于下一环节通过与小组同学进行讨论探究。大约十分钟左右。
第三个环节是合作展示,要求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出,通过与小组同学进行讨论探究。学生自由讲解答案,针对学生讲解时出现的错误或不妥之处,教师应及时启发,引导学生发现,让学生的思想水到渠成。大约十分钟左右。
第四个环节是当堂检测,要求针对本节课教学目标,精编精选当堂达标训练题,进行当堂达标测试。要求学生限时完成测试题。大约十五分钟。
第五个环节是小结提升,要求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整理,大约五分钟。
总之,我是紧紧围绕“自主式五步教学法”的五步教学模式也就是“激趣明标———自主学习———合作展示——当堂检测——小结提升” 五个教学环节来设计课程和展开教学的,当然由于经验等问题,在具体课堂调控中必然还存在许多不足,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提高,但同时实践也证明,“自主式五步教学法”的五步教学模式,打造出了以学生为主的高效课堂,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大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独特的感悟得到尊重,个性得到张扬,思维火花得到绽放,让课堂气氛活跃、和谐,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第五篇:初中思品课教学案例
学会合理消费教学案例
[课型] 授新课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九年级第七课三节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本课,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感受身边以及国家方方面面的巨大变化,了解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巨大成就,并能积极探索这些变化的原因,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是2000年后出生,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缺乏了解,往往对祖国出现认识上的偏差。
(2)本节教学力图通过身边各种可以触摸的变化,让学生在比较中激发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对生活中熟悉的电视机.服饰.购物的变化感受生活的变化、伟大祖国的辉煌变迁,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调查、比较,感知生活的巨大变化差异,认识到祖国的进步、时代的发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身边各种可以触摸的变化及祖国辉煌的历史变迁,让学生在比较中激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产生报效祖国的激情。
(四)教学设想
根据生本教育理念的方法论——“先做后学,先学后教”,我将本课教学大致划分成这几个环节:
一是准备阶段,也即前置性学习阶段:课前各小组抽签确定搜集内容,分别从服饰、家电、购物方式、通讯方式等方面展现变化轨迹。
二是课堂学习阶段:主要是小组交流展示。三是课堂梳理小结阶段。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掌握合理消费的方法 在生活中做到合理消费
[教学方法] 调查法、比较法、探讨法等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伴着宋祖英《好日子》的美妙旋律,大家进入课前准备阶段。)2名小老师开始今天的新课,他们介绍了本节课的背景:一名旅居海外多年的老华侨来上海观看世博会,从中了解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方方面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2、新课学习:
活动一:学生小组表演小品《爷爷、爸爸和我购物》。
目的:通过对不同年代人群的不同审美观、金钱观、事业观等的比较,让大家在轻松诙谐的气氛中感受到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进步。小老师总结:一定的思想总是特定时代的产物,那么本节课我们就来探寻一下我们这些想法所产生的根源吧。
活动二:分小组集体交流展示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生活变化以及祖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他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示结束后,请其他小组或老师进行评点,以便取长补短。
活动三:小老师发调查表,调查每名学生的零用钱处理方式。同学们互相指出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非理性消费,并说出正确的做法,进行反思。
活动四:小老师展示今天中午同学们的午餐及餐后垃圾图片,教育学生合理消费的同时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3、结束新课:
伴着一首《祝福祖国》的歌曲,激荡奔涌的旋律唱出了大家的心声,学生们在此畅谈本节课的感受、展望祖国美好未来、表达自己的决心,老师对本节课作总结评价,新课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课后反思] 这节课完全是体现以生为本,主角和导演都由学生担当,教师只是在必要的时候作下简要的补充点评。小老师将整个课堂安排的较为紧凑,小组展示时激情高涨,表现出了团队合作的精神,但因为时间有限,部分内容展示时间不够,另外如果能使展示的形式更为多样化,比如在展示衣服的变化时可从家中带些老照片等更具有直观感。可以看到的是每组都作了充分的资料准备工作,除了极个别的小错误,基本上都还很流畅。
以上是我学习并运用生本理念所上过的一堂课,下面我将自己在初中思品生本课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总结出来,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正。
根据课标要求及学生实际情况,我将新课学习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准备阶段,也即前置性学习阶段。根据思品课的教学任务,每节课前我都会将下一节需要事先搜集的资料或者情景剧等任务布置给大家,当然各小组的任务力求不雷同且富于生活化,让大家充满探究的欲望,具体搜集哪项内容就由抽签确定。如在教学人民版七年级第五课《还是很多人的梦想》一框时,根据学情及课标要求,我将前置性任务设定为三个问题:
1、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举例说说十堰市城市和农村人在生活水平上的差距。很多学生是从农村来市里的务工子弟,他们在这方面更有直观感受。这有助于大家理解课本上“不平衡的小康”的含义。
2、在你身边,有哪些不文明、低素质的现象?举例说明。这一设问有助于大家理解“不全面的小康”的含义。
3、根据你所掌握的资料,举例说说我国人民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人民在经济收入及生活水平上的差距。这一设问是帮助大家理解“低水平的小康”的含义。由于提前做好了资料收集工作,课堂上交流展示起来异常顺利。
二是课堂学习阶段。
首先是新课导入部分:根据课堂需要适时安排最新的“一分钟新闻资讯”,让大家在了解时事热点的同时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等,以求培养大家关注社会、了解民生的情怀。如我曾在某节课的课前五分钟播放了一段关于上海世博会精彩展馆的展播片段,美轮美奂的建筑群配合着《大中国》的歌曲,以下调动了这节课的课堂气氛。有时我们根据生的要求设置一个哲理小故事,让大家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入新课学习中。在新课开始时,我通常会设置一个情景,如小品、一段视频、一个故事等,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引导大家进入当天的课题。第二是探究学习部分:在提出问题后,分为学生个人发言和小组讨论交流两部分。在这一部分,我还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口头表达,例如个人发言规范句式“我个人认为„„”、“我的发言完毕,请其他同学作出补充。”等。小组展示规范句式有“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认为„„以上是本组的探讨(究)结果,请其他小组提出新的见解”。在小组交流时,为便于发言的流畅性,我们由各组还探究问题基本围绕“是什么”,让大家从感性上了解事情的表象;“为什么”启发学生思考表现背后的深层原因;“怎么样”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思考自己的行为及导向。
第三是情感升华阶段:这一部分在学习国情、道德部分时体现得尤为明显,我主要通过歌曲、视频、配乐短文或者学生畅谈感受等方式渲染气氛,激起大家的情感共鸣,从而实现由“外化到内化”的过渡。如在七上《生命之间——我们的朋友》一课学习中,我插入了电影《海豚湾》中的一个剪辑片段,学生们立即被深深吸引并愤愤不平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少同学的发言当场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
第四是实践营地部分:这一部分根据课堂需要设置写倡议书、设计行动方案、调查表或者制作感谢卡等方式,期望通过这些方式指导大家的今后的行为,唤起思维的觉醒。
三是课堂梳理小结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请大家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自己的体会或是评选出表现最佳的小组,以及各组在交流中的优点和不足。这一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让大家在每一次课堂中都能有更好的表现和提高。
总之,我是紧紧围绕初中思想品德课“激情——明理——导行”的思路来设计课程和展开教学的,当然由于经验等问题,在具体课堂调控中必然还存在许多不足,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提高,但同时实践也证明,解放学生的口、手、脑,能够大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独特的感悟得到尊重,个性得到张扬,思维火花得到绽放,让课堂气氛活跃、和谐,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因此学生们能够在思想品德课堂上神采飞扬。
《珍爱生命》教学案例
片段一:案例分析——抓住教学核心内容
【多媒体出示】新闻报道2010年7月6日,轨交2号线中山公园站209号列车正在关门作业,屏蔽门红灯闪烁,警示蜂鸣器同步响起;突然,一名女性在车门即将关上之际,将手伸进门中欲强行上车致使手腕被夹。此时列车启动,带动该乘客与安全护栏撞击并跌落站台,乘客经救治无效死亡。教师提问:
1、你认为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这类意外事故能否避免?如何避免?
3、规章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答原因 教师归纳:
2、你认为乘客没有遵守规章制度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学生:要迟到了,赶时间;有急事;没什么事,就是不愿意等;习惯了;……
3、如果乘客早一点意识到不遵守规则就是漠视生命安全,你觉得她会怎么做?为什么? 学生:乘客会遵守规章制度,保护自己的安全。
教师问:同学们认为她会改正。那么为什么类似的安全事故屡屡见诸媒体,为什么我们身边还是时常看到有人对安全警示视若无睹,冒险违规呢?
学生:别人这样,我也这样;认为这些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经常违规,没事,久而久之已经麻痹大意。
教师: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往往会酿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生命只有一次,容不得一丝疏忽和侥幸。
4、想一想,我们身边还有没有漠视规章制度造成安全隐患的例子?
学生:闯红灯等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在校园里、楼道上追逐打闹;游玩时去一些危险的区域,或者不顾自身健康状况参加刺激的游乐项目;拥挤造成踩踏事故……
教师: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不仅是为了维护秩序,更是为了维护人民的生命安全。漠视规章制度就是漠视生命。自觉遵守各类规章制度,是保护我们生命的一道安全屏障。
遵守规章制度是教学中的核心内容。我精选了案例,并围绕案例设计了4个相关问题。有助于促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法制规范意识的确立,并约束自身行为,这也是个体社会化所必需,是思品学科育人价值的直接体现。
片段二 情境讨论——组织有效课堂形式
又出示一个图片,一棵小草在石缝中生存,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师再加以引导。
生命是宝贵的,同学们还是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在遇到危险时应首先保护自身的生命安全。因此,选择第一种做法,能够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避免不必要的人身伤害,我们应予以理解。当然,老师很高兴看到很多同学在别人身处险境时没有选择袖手旁观,而是愿意积极伸出援手,为他人提供帮助。但是我们应当保持冷静,衡量后果,量力而为,采取安全有效的方式来对待不法侵害和突发事件,在保障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为他人提供帮助。
三、教学反思与学生学习效果分析 从以上两个环节的学生学习效果来看: 在案例分析环节中,我通过对案例的逐层深入探讨、分析,引起了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并进而反思自身行为。学生课堂反馈看来,达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体现了学科教学内容的显性育人功能。
在情境讨论环节中,问题本身并没有标准答案,我在提问时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想法,当能力所及时对于有需要的人应当给予援助,对于选择伸出援手的学生给予了充分肯定。随后让学生小组讨论拟定最佳方案,在讨论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我观察到一些小组中出现了意见的分歧。在交流小组方案的过程中,我对于各个小组的方案都提出了一些问题,希望引导学生对问题考虑得更为全面。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中仍存在不少没能处理好的地方,思考似乎停留在表面,对其可能造成的伤害没有进一步分析,所以对学生缺少有效地触动;在情境讨论时,有些学生的发言出乎了我的意料,我没有能够即时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