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生产与运作 理论答案
编辑:莲雾凝露 识别码:18-715320 9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26 03:24:02 来源:网络

第一篇:生产与运作 理论答案

CHAPT

11.谈谈你对学习生产运作管理目的的认识。

生产运作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的和重要的职能管理,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管理学科。主要讲授生产运作管理的计划、组织和控制等重点内容,并介绍现代生产管理的新方法和新发展。通过本课程学习,可较系统地掌握现代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基本掌握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的技能与方法。

2.大批量生产特点及优点

特点:(1)设计:采用标准图纸,减少工作量,节省时间和劳动成本,保证设计质量。

(2)工艺:编制标准化制造工艺、减少工艺编制工作量,缩短工艺准备周期,节省人员成本。

(3)生产组织: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操作简化,推行标准操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采用流水线、自动线等高

效的组织生产形式。

(4)生产管理:制定准确工时定额;与供应厂家建立长期稳定协作关系,质量与交货期得到保证;计划、调度工作简单,易掌握生产进度。

优点:(1)生产周期短(2)生产效率高(3)生产成本低(4)产品质量稳定

3生产运作管理目标:

(1)构建先进的生产运作系统——具有基础性和关键性。

(2)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或提供满意服务。

(3)生产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其三大基本要素为性能、质量、价格。

4.试举例说明生产运作系统的转换功能。(课件1上海通用图)

CHAPT

21.谈谈你对现代企业所处环境的认识。

(1)经济全球化(2)技术进步加速(3)基于时间的竞争(4)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1)按产品进行的生产流程——流水线

(2)按工艺特点进行的生产流程——工艺专业化形式

(3)按项目进行的生产流程

3.试举例说明战略选择对企业发展的重大影响。

企业的战略管理是指将企业的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业务。其一,确定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它们是企业战略制定和评估的依据。

其二,外部环境分析。了解企业所处的环境正在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给企业将带来更多的机会还是更多的威胁。

其三,内部条件分析。了解企业自身所处的相对地位,具有哪些资源以及战略能力;了解与企业有关的利益和相关者的利益期望,在战略制定、评价和实施过程中,这些利益相关者会有哪些反应,这些反应又会对组织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和制约。

CHAPT

31.谈谈市场预测对企业决策的意义

生产管理决策:(1)帮助管理者设计生产系统。(2)帮助管理者制定系统运行计划。

2.市场预测的科学性:预测为决策服务,是为了提高管理的科学水平,减少决策的盲目性,通过预测来把握经济发展或者未来市场变化的有关动态,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降低决策可能遇到的风险,使决策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CHAPT

41.谈谈新产品开发对现代企业发展的意义。

(1)有利于产品更新换代,适应个性化定制需要,提升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2)有利于企业进入新的市场,拓展经营领域,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3)有利于调整产品结构,经营结构和投资结构:优化企业发展方向和经营状态,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2.新产品定义及其分类。

新产品是指在技术、性能、功能、结构、材质等一方面或几方面具有先进性或独创性的产品。分类:(1)改进型产品:对老产品的改进与完善,创新程度最小的一类新产品。

(2)换代产品:产品基本原理不变,因部分采用新技术使产品性能有重大突破。

(3)创新产品:采用科学技术的新发明所开发的产品,它是创新程度最高的一类新产品。

3.简述新产品开发的过程

(1)产品构思:依据顾客需求、产品技术和对手产品三方面,形成产品特定功能。

(2)结构设计:包括总体设计、技术设计和详细设计三部分,使产品满足所需功能;

(3)工艺设计:包括加工过程、加工方法和加工设备三部分,使产品实现加工制造。

4.产品设计并行工程法有哪些优点。

A、将产品设计与可制造性、可维护性、质量控制等问题同时加以考虑,充分交流、集思广益,以减少产品早期设计阶段的盲目性。

B、尽可能早地避免不合理因素的影响,缩短研制周期,提高开发成功率。

CHAPT

51.简述厂址选择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选址是建立和管理企业的第一步,也是事业扩大的第一步。其重要性主要在于:设施选支队设施建成后的设施布置以及投产后的生产经营费用、产品和服务质量以及成本都有极大而长久的影响。一旦选择不当,它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不是通过建成后的加强和完善管理等其他措施可以弥补的。因此,在进行设施选址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慎重决策。其次,除新建企业的设施选址问题以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很多企业面临着迁址的问题。等等。可见,选址是很多企业都面临的,现代企业生产运作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政府的支持;同行业企业产业集群效益

(1)首先,选择某一国家或地区设厂:要综合考虑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

(2)其次,在该地区选择若干适当的区域用以备选:地区选定之后,还要确定具体建厂区域。

(3)再次,比较同一地区不同区域方案,作出最后决策。

CHAPT 6

流程型企业;合成型企业

工艺专业化:生产单位的柔性或通用性较强,零件加工路线复杂,费用高,周期长,资金占用多,对管理要求高。对象专业化:产品工艺线路短、周期短,生产单位具有相对独立性,管理简化,效率提高。生产单位的生产刚性强,对产品变化的应变能力差,管理相对困难。

根据各个车间的关系密切程度,按重要等级越高的部门越相邻布置

CHAPT 7

内容:1Who谁来做?人员素质2What做什么?任务3Where何处做?地点安排 4When何时做?计划安排 5Why为什做?激励6How如何做?方法 明确目标,完成组织的任务

要求:1.技术可行性2.经济可行性3.行为可行性

2.如何克服专业化分工的弊端?(1)工作丰富化(2)工作小组化(3)工作岗位轮换

时间定额;产业定额

CHAPT 8

1.滚动计划技术的基本特征:根据新的市场需求,不断调整计划指标,并推进计划实施

2.不同生产类型企业生产能力计算

三种类型:流水线生产类型企业的生产能力计算,成批加工生产类型企业的生产能力计算和服务行业的生产能力计算。

3流水线工序同期化及其目的通过各种可能的技术,组织措施来调整各工作地的单件作业时间,使它们等于流水线的节拍或者与流水线节拍成倍比关系,以便提高工作地负荷。

4流水线生产的基本特征与优势

特征:(1.工作地的专业化程度高(2.具有明显的节奏性(3.各工序的生产能力平衡或成比例(4.工艺过程封闭、单向(5.具有高度的连续性

5.处理非均匀需求生产计划有几种策略。

(1)改变库存水平、维持生产速率不变(2)改变生产速率(3)适于服务业。

CHAPT 9

主要作用: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次要作用:利用库存将各工艺阶段分隔开来,降低生产过程的刚性;

利用库存缓冲生产意外带来的不利影响;

利用库存避开高价格的冲击。

(1需求:连续性需求、间断性需求(2订货或生产(3库存费用:存储费用、订货费用、生产费用、缺货费用(4库存策略:固定量库存策略双仓(箱)系统策略固定间隔期库存策略,又称(t,S)策略最大最小策略,又称(s,S)策略

1.A类物资:严密控制,包括最完整、精确的记录,最高的作业优先权,高层管理人员经常检查,小心精确地确定订货量和订货点,紧密的跟踪措施,使库存时间最短。因此采用连续型库存观测系统控制方法。

2.B类物资:正常控制,包括做记录和固定时间的检查;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赋予较高的优先权;可按经济批量定货。因此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可在综合型、或定期型、或连续型三种系统中作出选择。

3.C类物资:简单控制,如设立简单的记录或不设立记录,可通过半年或一年一次的盘存来补充大量的库存,给予最低的优先作业次序等。因此采用定期型库存观测系统控制方法。

CHAPT 10

1.简述MRP管理的基本思想。

(1以物料为中心组织生产,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生产管理,实现按需要准时化生产。

(2在生产组织过程中,上道工序按下道工序的要求进行生产;前一生产阶段为后一生产阶段服务。

MRP输入(1产品出产计划(2产品结构文件(3库存状态文件

MRP输出

处理过程(1关键点:找出上层元件和下层元件之间的联系(2提高效率(3订货量与日期:利用批量规则确定计划发出订货量,利用提前期确定计划发出订货日

3.试比较MRP、MRPⅡ和ERP的特点。

MRP:采用分时段订货点方法;采用固定提前期;假设能力无限。

MRPII:统一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计划可行性:考虑生产能力计划;物流与资金流的统一;

集成——成为MRPII的精髓。

ERP:通过一系列的功能标准来界定ERP系统.超越MRPII范围的集成功能;支持混合方式的制造环境;支持开放的客户机/服务器计算环境等。

CHAPT 1

11.简述作业计划编制的目标: 使完成所有零件加工任务的时间最短。

2.简述作业计划控制的原因及其主要工具

原因:(1.生产环境的变化:市场需求、生产能力等。

(2.计划的失误:加工时间估计不准确、加工路线的多样性等。

(3.执行的原因:操作人员执行不力、效率不高和工作态度等现象。

(4.随机因素的影响:设备故障、停电等。

工具:调度单;日报、月报;例外报告、异常报告;输入/输出报告。

3.P321 , 1

CHAPT 12

1.简述服务业基本特征。

(1)无形性(2)服务的不可储存性及服务的需求不稳定性(3)同质性使价格竞争更加激烈。(4)服务与服务提供者的不可分开性

2.处理服务业非均匀需求有哪些策略?

(1改善人员班次安排(2利用半时工作人员(3由顾客选择不同水平的服务(4利用外单位设施(5雇佣多技能工人(6采用顾客自助服务(7采用生产线方法

3.P339 ,14.P340 ,2

CHAPT 13

1.简述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

通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等过程将原材料转换成产品,再到最终用户的转换过程

2.供应链系统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的原则;简洁性原则;互补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动态性原则;战略性原则 CHAPT 14

1.简述项目特性及管理目标。

特性:内容的一次性;目标和约束的明确性;管理对象的整体性

目标:1质量:质量是项目的生命;2费用:控制项目的寿命周期费用;3进度:项目的完工期限一旦确定下来,就要进行开展,确保整个工程按期完成。

2.绘制箭线网络图有哪些规则?

(1不允许出现箭线循环(2两节点之间只允许一条箭线相连(3箭头事件编号大于箭尾事件编号,编号可以不连续(4完整的网络图只能有一个起始节点和一个终止节点。

3.简述网络计划优化的基本方法?

(1时间优化;(2时间—费用优化;(3时间—资源优化

4.P411 ,1

CHAPT 16

1.质量的适用性主要由哪些方面组成?

(1性能(2附加功能(3可靠性(4一致性(5耐久性(6维护性(7美学性(8感觉性

2.全面质量管理特性:(1.全面质量(2.全过程质量(3.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4.全社会推动的质量管理

3.简述PDCA循环的运行特点:A.4个阶段完整统一,缺一不可;B.大环套小环, 一环扣一环;C.小环保

大环,推动大循环;D.阶梯式上升,循环前进。

第二篇:《生产与运作管理》问答题答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习题集

第一章

绪论

简答题

1.简述社会组织的三种基本职能?

答:①生产运作:是一切社会组织最基本的活动

②理财:为社会组织筹措资金并合理运用资金

③营销:发现与挖掘顾客的需求,让顾客了解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并将这些产品和服务送到客户手中。

2.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答:①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对其运行有先天性的影响

②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主要涉及生产运作计划、组织与控制三个方面

③生产运作系统的维护与改进:包括人员的培训、设备和设施的维护以及生产系统的改善。

3.制造型性生产与服务性运作有那些区别?

答:①制造业主要产出有有形产品,服务业主要提供无形产品

②制造业的产品可以运送,服务业的产品通常很难运送

③制造业强调人的因素相对重要,服务业强调人的因素十分重要。

基本区别:产出的物理性质不同;资本的密集程度不同;与顾客的接触程度不同;企业辐射的范围不同;绩效的评估方法不同。

4.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答: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基本目标主要包括质量、成本及进度管理。

5、什么是生产系统?它的要素有哪些?

答:定义:是指在正常情况下支持单位日常业务运作的信息系统。

要素:①结构化要素(硬件):构成生产系统主体框架的要素,包含生产技术、生产设施、生产能力和生产系统的集成;②非结构化要素(软件):人员组织、生产计划、生产库存、质量管理。

6、当今世界,影响企业运营管理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第二章

企业战略与生产运作战略

简答题

1、生产运作战略包含哪些内容?

答:(1)生产运作的总体战略:主要包括自制还是外购,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选择,组织生产是预测驱动还是订单驱动,采用高效供应链还是敏捷供应链,配送网络方面的选择。

(2)产品或服务的选择、设计与开发策略;

(3)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策略:包括选址、设施布置、岗位设计、工作考核和报酬。

2、简述生产运作战略的特点。

答:①贡献性,它强调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贡献,通过对产品目标的明细化使生产系统功能具有优先级而保证竞争优势的突出,为企业竞争提供坚实的产品和后援保证;

②一致性,它强调生产运作系统与企业要求的一致性,同时也强调生产运作系统内部硬件要素与软件要素的一致、协调关系,以此来保证整个生产运作系统的目标及其优先级;

③操作性,它强调战略既是一种计划思想,又应便于贯彻实施。

3、简要分析基于成本的战略。

答:基于成本的战略是指通过发挥生产系统的规模经济优势,以及实行设计和生产的标准化,使得产品的成本大大低于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获得价格竞争优势并造成一种市场进入壁垒。

4、简要分析基于质量的战略。

答:是指企业把质量作为竞争优势的来源,即依靠顾客感知到的产品或服务的相对质量的领先地位,赢得市场高的占有率和稳定的利润。

5、简要分析基于时间的战略。

答:是指企业把时间转化成一种关键的竞争优势来源,通过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制造周期以提高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使企业具备提供众多的产品种类和覆盖更多细分市场的能力。

第三章

需求预测

第四章

产品开发和流程分析

简答题

1.服务性产品有哪些特点?服务业企业开发新产品具有哪些优势?

答:特点:1.生产产品的数量是由客户的需求而定的.2生产无规律.无计划性.客户可能随时都会下订单

3.生产的产品的质量无参照性--主要是能满足客户

4.生产产品无固定性----不同的客户所要的产品不一

优势:

2.什么是新产品?新产品的类型有哪些?

答:定义:是指在技术、功能、性能、结构、材质等一方面或几方面具有先进性或独创性的产品。

类型:①改进型产品:这是对老产品的改进和完善,是创新程度最小的一类新产品,是对现有产品的补充和延伸。

②换代产品:产品基本原理不变,因部分采用新技术使产品性能有重大突破。

③创新产品:采用科学技术的新发明所开发出的产品,它是创新程度最高的一类

产品。

3.新产品开发的动力模式有哪些?

答:①需求拉动型,即开始于市场机会,通过市场研究和客户反馈来寻求市场机会,并确定可以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开发方案。

②技术推动型,即开始于技术创新和变革,并确定可以是技术和市场相匹配的产品开发方案。

③跨职能合作型,即新产品的引进开发是跨职能的,它同时需要营销、运作、工程以及其他职能的合作。

4.简述企业研究新产品开发的意义。

答: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市场份额;适应个性化定制生产的需要;产品更新换代的需要。

5、现代社会环境对新产品设计有哪些要求?

答:①面向顾客的设计:人体工程,美学的思考;②产品的可制造性和生产的经济性;③产品的三化:系列化、通用化以及模块化设计。

第五、六章

生产和服务设施选址和布置

简答题

1.厂址选择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1)经济因素:运输条件与费用、劳动力可获性与费用、能源可获性与费用、厂址条件与费用

(2)政治因素:包括政治局面是否稳定,法制是否健全,税负是否公平等

(3)社会因素:包括居民的生活习惯,文化教育水平,宗教信仰和生活水平

(4)自然因素:包括气候条件和水资源状况。

2、哪些因素导致生产与服务设施应该靠近原材料供应地?

答:(1)原料笨重而价格低廉的企业(2)原料易变质的企业(3)原料笨重,产品由原料中一小部分提炼而成(4)原料运输不便

3、哪些因素导致生产与服务设施应靠近销售市场?

(1)产品运输不便(2)产品易变化和变质(3)大多数服务企业(4)增重产品

4.何谓服务性生产?它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答:定义:不提供有形产品的生产活动,如运输、修理、旅游、酒店、餐饮、咨询、医疗等。

分类:(1)按客户参与程度分:分为参与型、不参与型、混合型

(2)按服务的性质分:纯服务型、准制造型、混合型。

5.何谓对象专业化?它有何优缺点?

答:定义:是指按照产品(零件或部件)建立生产单位。

优点:有利于提高工作地的专业化程度,可以采用高效率的专业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生产过程的连续性,缩短生产周期,简化生产管理工作。

缺点:只固定了生产一种或很少几种的设备,因而对产品品种变化的适应能力差,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应变能力较差。

6.服务性生产按是否提供有形产品分为哪几种类型?试举例说明。

答:(1)纯服务性运作,不提供任何有形产品,如咨询、法庭辩护、指导和讲课。

(2)一般服务型运作,提供非自己生产的有形产品,如批发、零售、邮政、运输、图书馆书刊借阅。

7.何谓工艺专业化?它有何优缺点?

答:定义:是指按照工艺专业化特征建立生产单位,形成工艺专业化车间。

优点:对产品品种变化适应能力增强、生产系统可靠性高、工艺管理方便。

缺点:需要跨越多个生产单位,加工路线长、运输量大、运输成本高、生产周期长、组织管理工作复杂;由于变换品种时需要重新调整设备,耗费的非生产时间多,生产效率低。

8.如果有一个工人,无论其怎样努力,工作速度总是比同一条装配线上的另外20个人慢15%,你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答:(1)分割任务,以使节拍能够缩短(2)共享任务,使临近的工作站可以协助他完成任务(3)采用并行工作站(4)使用更熟练的工人(5)加班(6)重新设计整条流水线

9.结合服务业的例子来分析工艺专业化和对象专业化的区别。

答:(1)工艺专业化即按相同工艺特征建立生产单位。在同一生产单位中,集中了相同类型的设备和相同工种的工人,对不同种类的工件进行相同工艺方式的加工。如锻压车间、精加工车间、热处理车间、装配车间等。

在服务业中,同样可按工艺专业化原则组织生产。如图书馆中可下设流通部、采编部、技术部等。

(2)对象专业化原则即按相同加工对象建立生产单位。在以对象专业化原则建立的生产单位中集中了为加工某种产品工件所需的全套设备和有关工种的工人,对相似的产品工件进行该全部或大部分工艺加工。如发动机车间、底盘车间、齿轮车间等。

在服务业中,同样可按对象专业化原则组织生产。如医院系统中的专科医院。

10.大批大量生产有哪些优势?

第七章

综合生产计划

简答题

1.简述生产计划工作的主要内容。

答:调查和预测社会对产品的需求,核定企业的生产能力,确定目标,制定策略,选择计划方法,正确制定生产计划、库存计划、生产进度计划和计划工作程度以及计划的实施与控制工作。

2.编制综合计划时如何平衡能力与需求?

答:综合生产计划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既定的市场条件下,如何确定总产量,进一步再考虑如何安排生产进度,如何调整人力资源,如何决定库存数量,目的是使利润最大化,而生产成本最小化。

决策方式:1、调整供给的决策方式——“稳妥应变型策略”

(1)通过新聘或解聘来改变劳动力水平;(2)通过超时工作或减时工作来改变生产率;(3)改变库存水平;(4)外包;(5)聘用非全日制雇员。

2、调节需求的决策方式——“积极进取型策略”

(1)提供价格诱导刺激需求

;(2)高峰需求时期的延期交货

;(3)导入互补产品。

策略

1.追逐策略:

追逐策略是指通过调节企业的工作人数来达到改变企业的生产能力,以便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的策略。

2.平准策略:平准策略是指在综合生产计划的时间跨度内保持产出率或劳动力水平不变,通过使用调节库存、延期交货、外包等方法来适应需求波动。

3.混合策略:当企业只采用一种策略来应对需求波动时就称为单一策略,而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策略组合时则称为混合策略。

3.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答:产品品种指标、产品产量指标、产品质量指标和产品产值指标。

4.什么是滚动计划方法?它有什么优点?

答:定义:一种定期修订未来计划的方法。

滚动计划法是按照“近细远粗”的原则制定一定时期内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调整和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后移动,把短期计划和中期计划结合起来的一种计划方法。

优点:(1)使计划的严肃性和应变性都得到保证(2)提高了计划的连续性

5.简述生产能力计划的风险性。

6.简述能力扩大的策略。

第八章

库存管理

简答题

1.何谓零库存?它的主要运行逻辑是什么?

答:零库存是一种管理理念,它认为库存越小越好,因为库存是由于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产生的,要解决问题,就需要降低库存。因此,零库存是一个不断降低库存暴露问题解决问题的持续过程,这也正是零库存的运行逻辑。

2.处理非均匀需求的策略有哪些?

答:(1)

调节需求:通过调节价格转移需求,推迟交货,按需求来源不同转移需求,刺激低谷需求,供不应求时适当限制需求,开发预定预约系统,调节上下班时间,固定时间表

(2)

调整产能:改变劳动力数量,合理的人员班次安排,忙时加班加点闲时培训,利用库存调节,转包,改变“自制还是外购”决策,通过顾客参与调节产能,将固定产能变成可调节产能,分享产能,培训多技能员工。

3.如何影响顾客的需求?处理非均衡需求有哪些策略?

答:(1)

调节需求:通过调节价格转移需求,推迟交货,按需求来源不同转移需求,刺激低谷需求,供不应求时适当限制需求,开发预定预约系统,调节上下班时间,固定时间表

(2)

调整产能:改变劳动力数量,合理的人员班次安排,忙时加班加点闲时培训,利用库存调节,转包,改变“自制还是外购”决策,通过顾客参与调节产能,将固定产能变成可调节产能,分享产能,培训多技能员工。

4.什么是库存,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定义:以支持生产、维护、操作和客户服务为目的而存储的各种物料。

在制造业中,一般分为原材料、产成品、备件、低值易耗品和在制品等。

在服务行业,一般指用于销售的有形商品和用于管理的低值易耗品

作用:(1)缩短订货提前期(2)稳定作用。成品库存外部需求和内部生产分隔开,像水库一样(3)分摊订货费用(Ordercost)和调整准备费用(Setupcost)(4)防止短缺(5)防止中断

5.何谓库存?从物料流的角度看,企业主要的库存有哪些?库存有何弊端?

答:定义:以支持生产、维护、操作和客户服务为目的而存储的各种物料。

在制造业中,一般分为原材料、产成品、备件、低值易耗品和在制品等。

在服务行业,一般指用于销售的有形商品和用于管理的低值易耗品

6.简述最大最小系统的含义和优缺点。

答:定义:最大最小系统仍是一种固定间隔期系统,只不过它需要确定一个最低库存水平点s,当经过时间间隔t时,如果库存降到s及以下,则发出订货;否则,再经过时间t时再考虑是否发出货物。

优点:不一定在每次检查时都订货,故订货次数较少,从而可节省订货费

缺点:可能需要相当大的安全库存,若在检查时的库存水平稍高于订货点,则安全库存期需要两个订货间隔期再加上前置时间

7.物料生产(采购)批量规则有哪些?

答:

8.什么是BOM?它的表述方式有哪些?

答:定义:采用计算机辅助企业生产管理,首先要使计算机能够读出企业所制造的产品构成和所有要涉及的物料,为了便于计算机识别,必须把用图示表达的产品结构转化成某种数据格式,这种以数据格式来描述产品结构的文件就是物料清单,即是BOM。

表述方式:产品要经过工程设计、工艺制造设计、生产制造3个阶段,相应的在这3个过程中分别产生了名称十分相似但却内容差异很大的物料清单EBOM(工程)、PBOM(计划)、CBOM(设计)。

9.简述固定间隔期系统的含义和优缺点。

答:含义:每经过一个相同的时间间隔,发出一次订货,订货量为将现有的库存补充到一个最高水平S。

优点:不需要随时检查库存量,到了固定的间隔期,各种不同的物资可以同时订货,不仅简化了管理,也节省了费用。

缺点:不论库存水平L降得多还是少,都要按期发出订货,当L很高时,订货量是很少的。

10.什么是安全库存?如何确定安全库存?

答:定义:由于销售与生产的数量和时机不能被准确地预测而持有的库存。

安全库存的计算一般需要借助统计学方面的知识,假设顾客的需求服从正态分布,通过设定的显著性水平来估算需求的最大值,从而确定合理的库存。

11.简述处理非均匀需求的纯策略。

答:(1)

调节需求:通过调节价格转移需求,推迟交货,按需求来源不同转移需求,刺激低谷需求,供不应求时适当限制需求,开发预定预约系统,调节上下班时间,固定时间表

(2)

调整产能:改变劳动力数量,合理的人员班次安排,忙时加班加点闲时培训,利用库存调节,转包,改变“自制还是外购”决策,通过顾客参与调节产能,将固定产能变成可调节产能,分享产能,培训多技能员工。

第九章

物料需求计划

简答题

1.MRP系统有哪些输入与输出?

答:输入:产品出产计划、产品结构文件、库存状态文件

输出:.对各种物料的具体需求,包括需求量和需求时间;订单的发出时间

2.MRP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其子系统由哪些?

答:

(1)从最终产品的生产计划(MPS)导出相关物料(原材料、零部件、组件等)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2)根据物料的需求时间和生产(订货)周期来确定其开始生产(订货)的时间。

子系统:

3.什么是MRP,简述其基本原理。

答:定义:对由最终产品决定的非独立性需求的订货和时间进度安排的设计系统

基本思想:确保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得到正确的物料资源

原理:(1)从最终产品的生产计划(MPS)导出相关物料(原材料、零部件、组件等)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2)根据物料的需求时间和生产(订货)周期来确定其开始生产(订货)的时间。

第十章

生产与服务作业计划

简答题

1.平行移动方式和顺序移动方式的特点如何?其加工周期如何计算?

答:平行移动方式:每个零件在前道工序加工完毕后,立即转移到后道工序去继续加工,形成前后工序交叉作业。加工周期为T平为T平

=∑ti

+(n﹣1)tL,式中,tL为最长的单件工序时间,其余符号同前

顺序移动方式:一批零件在上道工序全部加工完毕后才整批的转移到下道工序继续加工,T顺

=

n∑ti,式中,n为零件加工批量;ti

为第i

工序的单件工序时间;m为零件加工的工序数。

2.什么是SPT规则?什么是EDD规则?

答:SPT:最短作业时间准则,该规则把所需加工时间最短的作业优先开始,然后是加工第二短时间的作业,如此等等。该规则也常常称为最短加工时间规则(Shortest

Processing

Time,SPT)。

EDD:最早交货期规则,该规则按照作业的交货期顺序赋予优先权,交货期最早的作业最先进行。交货期最早同时意味着等待该作业完成的顾客需求最迫切,所以EDD也称最高顾客优先权规则。

3.简述排序与编制作业计划的关系。

答:

第十一章

供应链管理

简答题

1.什么是供应链管理?它的本质是什么?

答:定义:为了满足顾客变化的需求,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对供应链上所涉及的各种活动进行的计划和控制

本质:强调的是伙伴关系和信息共享,通过这种伙伴关系和信息共享及时掌握整个供应链的销售、库存、生产和物流状况,并通过合理的分工,协调快速满足顾客的需求,为供应链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顾客满意度,并最终带来竞争优势和利润。

2.什么是牛鞭效应?

答:是指需求信息不断扭曲放大现象,即需求变异加速放大效应,3.VMI、联合库存和多级库存控制的区别是什么?

答:在VMI系统中,把用户的库存决策权代理给供应商,由供应商代理分销商或批发商行使库存决策的权力。

联合库存控制是一种风险分担的库存管理模式。在传统的分销模式下,分销商根据市场需求直接向工厂订货,每一个分销商都有自己的库存。

多级库存控制:当某节点企业检查其库存状态时,不但要检查本库存点的库存数据,而且还要检查其下游需求方的库存数据。

4.为什么说物流是第三利润源?

答:1、利润是由收入减去成本得到的,成本包括生产过程成本和流通成本。

2、生产过程成本是由物资成本和人力成本组成。其中,物资成本即人们所称的“第一利润源”;人力成本被看成是“第二利润源”。

3、所谓流通成本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物流成本。4、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在这个市场能够占有的市场份额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达到一定限度时,不能再扩大利润的时候,人们开始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这时我们发现在我成本中占据相当高比例的物流费用如果能有效的把它降低,就等于提高了我的利润。所以这时我们开始把现代物流称为是“第三利润源”。

第十二章

项目计划管理

简答题

1.何谓关键路线?关键路线在项目管理与控制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定义:就是网络图中消耗时间最长的那条路线,或由关键作业所组成的路线。

作用:关键路径的工期决定了整个项目的工期,任何关键路径上的终端元素的延迟在浮动时间为零或负数时将直接影响项目的预期完成时间

2.什么是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的主要优化方法有哪些?

答:定义:是通过网络图的形式,反映和表达计划的安排,通过网络进行分析、计算和优化,寻找达到预定目标最优化方案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优化方法:(1)工期优化:1.缩短作业时间

2.调整网络,利用非关键路线上的资源,充实关键路线,以缩短关键路线上的时间。3.调整网络结构

(2)时间优化:

(1)抓关键路线

(2)充分利用时差

(3)对非关键路线上的各项活动,充分利用时差,调整开工和完工时间,以便集中必要资源于关键路线作业。

3.网络图有哪几种基本形式?

答:(1)双代号

网络图是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

网络计划形式。它是以箭线及其两端节点的编号表示工作的网络图。

(2)单代号网络图用一个圆圈代表一项活动,并将活动名称写在圆圈中。箭线符号仅用来表示相关活动之间的顺序,不具有其他意义,因其活动只用一个符号就可代表,故称为单代号网络图。

4、简单说明绘制网络图的基本规则。

答:(1)在同一个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两个相同的作业;箭线的方向其水平投影应指向右方或为点;外部协作作业要明确标示。

(2)不同管理层需要不同详细程度的网络图,其分解原则符合系统分解原则

(3)两个相邻节点之间只有有一条箭头线。

(4)一个网络只能有一个开始节点和一个结束节点。

(5)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闭路循环

(6)网络中的节点要统一编号,且不可重复。

(1)

第十三章

先进生产方式

简答题

1.JIT的基本思想是什么?JIT所谓的浪费包括哪些内容?

答:JIT的起源可以归因为日本的环境。由于缺乏空间和自然资源,日本人对浪费产生了反感。

内容:①在生产过程中,只有实体上改变物料的活动才能增加价值(例如加工和装配过程),而质量检验、点数、返工、库存等活动都不增加价值,因而是浪费;

②由于质量问题造成的废料、不合格品、不必要的等候时间和低效的工作方式超过了最少资源的界限,也是浪费;

③超过需求的过度生产也不产生价值,更是浪费。

2.相对与大批量生产方式,JIT有何优点?

答:(1)库存量低。这意味着减少了仓储空间,从而节约了租赁和保险费用。

(2)由于仅在需要时才取得存货,因此降低了花费在存货上的运营成本。

(3)降低了存货变质、陈旧或过时的可能性。

(4)避免因需求突然变动而导致大量产成品无法出售的情况出现。

(5)由于JIT着重于第一次就执行正确的工作这一理念,因而降低了检查和返工他人所生产的产品的时间。

3.看板管理的主要目的和机理是什么?

答:目的:看板系统是JIT的生产计划和控制子系统,目的是用信号表示对零件的需求,并且保证这些零件的及时产出以提供给后续工序制造或装配。

机理:

1.生产和运送的工作指令

2.有效防止过量生产和过量运送

3.进行“目视管理”的工具

4.库存功能

第三篇:生产与运作管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指对产品的变换过程实施计划,组织和控制而构成的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

衡量生产系统绩效的指标:产品的质量,生产成本,生产率,有效性,适应性等。

生产类型:按生产性质可分为物质性生产和劳动服务性生产;按生产工艺特性可分为加工装配式生产和流程式生产;按品种和产量可分为多品种单件生产,多品种中量生产,少品种大量生产;按组织生产的特点可分为备货型生产和订货型生产。

备货型生产和订货型生产的区别:备货性生产是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按已有的产品标准或产品系列进行生产,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补充成品库存,通过成品库存来满足随时发生的用户需求。订货性生产是指通过签订合同,按订单规定的品种规格,质量要求,需求量,交货期,售价等要求组织生产。

服务业的概念:服务也包括除农业,制造业以外的企业组织,如餐饮,修理,娱乐,医院,教育,今融,房地产,交通运输,公共事业等都属于服务业。

服务业的特征:无形性,主观性,无存储性,高接触性。

服务业的分类:依据服务的对象分为对人的服务和对物的服务,对外服务和对内服务;依据同顾客的接触程度分为高接触服务和低接触服务。依据劳动密集程度分为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依据服务提供的方式分为以设备为主的服务包括自动化设备,由非技术人员监控的设备,由技术人员监控的设备,以人员为主的服务包括非熟练工,熟练工和专家。

企业生产过程的组成: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生产过程多连续性,生产过程比例性,生产过程均衡性,生产过程柔性。物料流向图法:是按照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制品在生产过程中总的流动方向及运输量来布置企业的车间设施和生产服务单位。

产品生产周期:指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开始,经过各道工序加工直至成品出产为止,所经历的全部日历时间。

多余时间:是由于设计和工艺等方面的原因,在生产过程中所增加的时间。

无效时间:是由于管理不善和生产现场人员的责任所造成的生产中断,等待等原因所产生无效时间。

生产间隔期:是指前后两批同一制品投入的间隔时期。生产提前期:指产品在各车间投入或出产的时间比成品出产的日期应提前的天数。生产计划体系: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产品品种指标,产品产量指标,产品质量指标,产品产值指标。生产能力的定义: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内,在正常的技术组织条件下,经过综合平衡后,能生产一定种类产品的产出量。生产能力的种类:按用途分为设计生产能力,查定生产能力,计划生产能力。从管理角度分为理论生产能力,标定生产能力。网络图:由节点,活动,线路等三要素组成。节点用圆圈表示,活动用箭头表示。网络图的绘制规则:1.节点的作用及其编号规则。2.不能出现回路。3.两点一线。4.箭线的首尾都必须有节点。5.一张网络图只能有一个始点和一个终点。设备综合管理:指对设备寿命周期内的所有物质运动形态和价值运动形态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工作。5S活动是指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所处的状态不断地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提高素养的活动。6S指在5S的基础上加上安全(有无安全注意事项)。流程再造:对企业 的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建,其目的是在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的适应以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MRP(制造资源计划)的发展历程:1.物料需求计划。狭义的MRP即物料需求计划,MRP方法根据生产计划表上何时需要何种物料来订货,既解决了物料未来的短缺现象,而且通过预测投料情况来进行生产安排,又不使库存量过多。2.闭环MRP。他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指把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采购作业计划等几个环节纳入MRP,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系统。第二层指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必须有反馈信息,并利用反馈信息进行调整。3.制造资源计划。是由于MRP系统超出了物料需求计划的范畴二起的新名。4.企业资源计划。由于MRP不能满足企业需求,二研制出更高层的管理系统,她极大得扩展了管理信息集成的范围以及功能,使企业全面掌握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信息,提供全范围的过程管理。

第四篇:生产运作与管理

概念

⒈连续生产:指加工对象按一定的工艺顺序均匀、连续地通过一系列设备和装制,被加工、处理为成品。⒉离散生产:指加工对象按一定的工艺顺序运动、组合,其形状不断变化,最终形成具有特殊性能的产品。⒊生产能力:指企业的设施在一定的时期内,在先进合理的技术下,所能提供的最大生产量。

⒋QC小组:指企业的员工围绕着企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以改进质量,改进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人员素质为目的,自觉组织起来,开展质量管理的小组。

⒌相关需求:是直接与其他项目或者最终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有关的需求。

⒍独立需求:指外界或消费者对制成品或最终产品之市场需求。

⒎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工作循环的简称

⒏5S活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⒐设备寿命周期:指设备从开始投入使用时起,一直到因设备功能完全丧失而最终退出使用的总的时间长度。知识点

⒈生产目标是什么:高效,低耗,灵活,准时,安全,清洁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的服务。

⒉工艺专业化的优缺点:优点:①对产品品种多变的适应性较强②便于充分使用机器设备和生产面积的能力③便于加强专业化的技术指导④便于开展同工艺工人之间的劳动竞赛⑤产品易于更新换代等。缺点:①生产周期长②产品运输路线长、消耗于运输在制品的辅助劳动量大③在制品占用量大④资金占用多⑤资金周转缓慢⑥生产单位之间协作关系和各项管理工作比较复杂等。

⒊大量生产的特点:产品品种少,产量很大,生产过程稳定,工作的专业化程度高。

⒋两种专业化:①工艺专业化②对象专业化

⒌战略管理的过程:①确定企业使命和主要目标②战略分析③战略选择④战略实施

⒍生产指标体系有哪些:①品种指标②产量指标③质量指标④产值指标⑤出产值

⒎MRP的发展过程:①开环的MRP阶段②闭环的MRP阶段③MRPⅡ阶段④ERP阶段

⒏生产控制内容有哪些:①确定工业流程②生产调度③生产进度控制④在制品控制⑤生产成本控制⑥质量控制 ⒐三种典型的库存系统:①固定量库存系统②固定间隔期库存系统③最大最小库存系统

⒑浴盆曲线规律:ⅠⅡⅢ

Ⅰ:初期故障期故Ⅱ:偶发故障期障Ⅲ:磨损故障期率时间⒒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①全过程的质量管理②全面的质量管理③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④全社会推动的质量管理⑤多样化的质量管理

⒓MRP的基本思想:将主生产计划转换成物料需求表,并为编制能力需求计划提供信息。

⒔设备的两种运动形态:①物质运动形态②价值运动形态

⒕QC老七种工具是什么:①检查表②分层法③因果图④排列图⑤直方图⑥散布图⑦控制图

⒖清洁生产的途径:①改进产品设计②改革工艺和设备,开发全新工艺③搞好资源的综合利用④发展环境技术,搞好必要的末端处理⑤强化科学管理,改进操作

⒗事故发生的原因:①人的不安全行为②物的不安全状态③环境的不安全条件④管理缺陷

⒘企业环境管理行为分类:①消极的环境管理行为②不自觉的环境管理行为③积极的环境管理行为 ⒙安全生产的原则:①生产必须安全②安全生产,人人有责③安全生产,重在预防

⒚JIT的哲理: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也就是追求一种无库存,或库存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JIT的基本思想是生产的计划和控制及库存的管理。

第五篇:生产与运作 管理

第一章生产运作管理总论

1.输出是有输入决定的,由于输入不同与输出,这就需要转换。转换是通过人们的劳动得以实现的,转换的过程就是生产与运作。

2.制造性生产与服务性生产的区别:(1)产出的物理性质不同(制造性生产的产品是有形的耐久的产出可储存;服务性生产的服务是无形的不耐久的,产品不可储存)(2)资本的密集程度不同(制造性生产是资本密集型;服务性生产是劳动密集型)(3)与顾客的接触程度不同(制造性生产顾客与生产系统不接触或少接触,响应速度慢;服务性生产顾客与生产系统接触度高,响应速度快)(4)企业的辐射范围不同(制造性生产的辐射范围广,设施规模大;服务性生产的辐射范围小,设施规模小)(5)绩效的评估方法不同(制造性生产的绩效易测量;服务性生产的绩效难测量)

3.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1)产品的开发管理(2)生产与运作系统构建管理

(3)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运行管理

4.生产运作系统的构成:(1)硬件要素:是指构成生产运作系统主体框架的要素,它是形成生产运作系统框架的物质基础,对形成生产运作系统的功能起决定性作用,包括:生产技术、生产设施、生产能力、生产系统的集成(2)软件要素:是指在生产运作系统中支持和控制系统运行的要素,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掌握和控制比较复杂,包括:人员组织、生产计划、生产库存、质量管理。生产运作系统的结构形式对系统功能起决定性作用。

5.生产运作的三大职能:市场营销、生产运作、财务会计

6.生产运作的类型:

一、制造性生产:(1)流程性生产与加工配装型生产(2)存货型生产与订货型生产(存货型生产是在对市场需求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生产,产品有库存。订货型生产是在收到顾客的订单后,按顾客的具体要求组织生产,进行设计、供应制造和发货等工作。)(3)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

二、服务性生产(1)纯服务性运作和一般服务性运作(2)高接触型运作、混合型运作和准制造型运作(3)技术密集型运作和人员密集型运作

第二章生产运作战略

1.生产运作战略的概念:是指利用生产运作资源所制订的各项生产决策和计划。它的三个特点:贡献性、一致性和操作性

2.生产运作战略的三个构架:竞争力排序、竞争绩效目标和行动方案竞争力排序包括五个方面:成本、灵活性、质量、交货、服务

生产竞争战略是迈克尔.波特提出的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在生产运作职能中的细化和具体化。

3.企业战略的三个层次:公司级战略、部门级战略和职能级战略

4.企业外部环境包括:客户需求、技术、资源条件、法律因素、社会因素、竞争状况

5.生产运作宗旨是指与公司战略相关的生产运作职能的目的,它应说明生产运作目标(成本、质量、灵活性、交货)的优先顺序。

6.生产运作的特殊能力是指企业生产运作领域中所拥有的,并且有竞争优势的特性或能力。它会形成竞争优势,它是生产运作战略的核心。

7.生产运作的目标是用明确的数字和可以度量的文字来描述企业生产运作预期要达到的结果。它是对生产运作宗旨的提炼,通常表现在四个方面:成本、质量、交货和灵活性。

8.生产运作策略应在五个决策领域中全面制订生产策略,包括:质量、工艺过程、能力、库存以及劳动力。

9.生产运作战略的三个类型:基于成本的战略、基于质量的战略、基于时间的战略

基于成本的战略是指通过发挥生产系统的规模经济优势,以及实行设计和生产的标准化,使得产品的成本大大低于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获取价格竞争优势并造成市场进入壁垒。实质是不断追求生产系统的规模经济性。

从企业角度看企业不能过分强调规模经济作用,一方面,企业规模过大,管理不便,需增加机构,使企业内部通训、协调,监督等费用增加,从而给协调这样复杂的机构带来困难,管理效率降低;;另一方面,易造成企业生产系统的僵化,缺乏灵活性,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要求。

基于质量的战略是指把质量因素作为竞争优势的来源,即依靠顾客可感知的产品或服务的相对质量的领先地位,赢得高的市场占有率和稳定的利润。

基于时间的战略是指企业把时间转换成一种关键的竞争优势来源,通过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和制造周期以提高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使企业具备提供众多产品种类和覆盖更多细分市场的能力。

准时生产方式是指以顾客需求为起点,在必要时间内来完成生产必要的数量,不过多、不过早地生产不必要的产品。

第三章企业研发与生产技术准备

1,企业研发的种类与对象:我们将研发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型:(1)基础研究(2)应用研究(3)开发研究。对企业而言,企业研发可分为:(1)小革新、小发明(2)局部革新(3)创新和发明

2,企业研发的对象:在企业中,研发的对象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产品的开发(2)设备和工具的开发(3)生产工艺的开发(4)能源与原材料的开发(5)改善生产环境的技术开发

3,企业研发的途径:(1)独创型研发途径(2)引进型研发途径(3)综合与延伸型研发途径(4)总结提高型研发途径。

4,对企业来说,新产品研发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新产品研发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2)新产品可以加强或改变企业的战略方向(3)新产品能提高企业形象(4)新产品能为投资提供长期的财务收益(5)新产品可以提供研究开发资金,形成新产品研发的良性循环(6)新产品可以利用企业生产和经营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7)新产品可以充分利用和提高营销效果和品牌效应(8)新产品可以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源。

5,新产品研发策略:(1)技术领先策略,或称“领先者”策略(2)“紧随领先者”策略(3)仿制策略或“成本最低化”策略(4)部分市场策略。

6,生产流程分类:按产品进行的生产流程、按加工路线进行的生产流程、按项目进行的生产过程

7,影响生产流程设计的主要因素:a,产品/服务需求性质b,自制-外购策略

c,生产柔性d,产品/服务质量水平e,接触顾客程度

第四章生产与运作过程的组织

1,产品的生产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工艺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自然过程、贮存等待过程.2,工艺专业化原则,就是按照不同的工艺特征分别建立不同的生产单位。工艺专业化单位有两种形式:一是完成一个工艺阶段的全部工种作业的工艺专业化单位,如铸造车间、机械加工车间、装配车间。二是完成一个工艺阶段的部分工种或某一工种的工艺专业化,如车工车间。

3,对象专业化原则,是把加工对象的全部或大部分工艺过程集中在一个生产单位中,组成以产品或零件、部件零件组为对象的专业化生产单位。

4,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2)生产过程的平行性(3)生产过程的比理性(4)生产过程的节奏性(均衡性)(5)生产过程的适应性

第五章生产系统设计

1,生产能力的种类:设计生产能力、查定生产能力、计划生产能力。2,决定生产能力的因素:①固定资产的数量②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③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

3,影响选址的因素:(1)经济因素:运输条件与费用、劳动力可获性与费用、能源可获性与费用、厂址条件和费用(2)其他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第六章工作系统设计

1.动作研究是工作研究的重要方法,工作研究的方法技术有两类:方法研究和时间研究。

2.泰勒的关于工作方法和工作设计思想的局限性:(1)科学管理的实施结果将工作细分化、单纯化、标准化,只强调工作设计的技术性侧面,忽略工人的社会性和精神性侧面。这对于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对于提高人不断改进愿望很不利(2)只注重个人工作效率,强调个人、工作方法的改善和最优,忽略团队工作、集体协调的重要性,导致部门之间、工序之间作业的分离,对提高企业整体绩效很不利(3)追求一种静态的最优方法。工作方法应该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进。

3.工作扩大化是指工作横向的扩大,即增加每个人的工作任务种类,从而使他们能完成一项完整的工作的大部分程序,这样他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工作价值,从而提高工作积极性。

4.工作职务轮换是指允许员工定期轮换所做的工作,这种定期可以是小时、天、周或月。该方法给员工提供更丰富更多样化的工作内容。

5.工作丰富化是指工作的纵向扩大,即给员工更多的责任,更多的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机会。

6.团队工作方式是指与以往每个人只负责一项完整工作的一部分不同,由数人组成一个小组,共同负责并完成这项工作。

7.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下完成单价工作所必须消耗的劳动量标准。

8.工作测量方法:秒表测时法、既定时间标准法和工作抽样法。工作抽样法又称时观测法它是利用统计抽样理论调查作业者各类活动时间占总时间比率的一种方法,也能运用于调查机器设备的运转率。

第七章劳动组织

1.企业劳动协作是指用适当的组织形式,把从事不同工作的相关员工联合起来,协作配合,形成为完成某项任务的一种集体活动。协作应该遵循的原则;(1)协作的关系相对固定(2)加强领导(3)顾全大局,克服本位主义(4)扩大更新知识,增强劳动者的应变能力,相互支援和支持

第九章综合计划和生产计划

1.生产计划策略有以下三种:(1)追逐策略——改变劳动力水平的策略(2)稳定劳动力水平——变化工作时间的策略(3)平准策略——利用库存调节的策略

2.综合生产计划的制定过程实际上一个优化过程,其目的是确定劳动力水平和库存量的最优组合,从而使计划期内的与生产相关的总成本最低。

综合生产计划有四种相关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延期交货成本、库存成本和与产出速率变化相关的成本

3.综合生产计划的制订技术方法:式算法(最常用)、定量的数学方法(运输矩阵法)和仿真法。

4.主生产计划(MPS)是指将企业总生产计划分解为具体的产品产出计划,即分别按产品的品种、型号、规格编制它们在各季各月的产量任务。

5.主生产计划制订的程序:(1)计算现有库存量(2)确定MPS的产品生产量与生产时间(3)计算待分配库存

6.作业排序的优先原则:(1)FCFS:按订单送到的先后顺序进行加工(2)SPT:优先选择加工时间最短的工件(3)EDD:优先选择交货期最紧的工件(4)SCR规则:优先选择临界比最小的工件(5)MWKR规则:优先选择余下加工时间最长的工件(6)LWKR规则:优先选择余下加工时间最短的工件(7)MOPNR规则:优先选择余下工序最多的工件(8)RANDOM规则:随机的挑选下一个工件

第十章 网络计划技术

1.项目是指在规定时间内由专门组织起来的人员共同完成的、有明确目标的一次性工作。

2.项目管理的三个目标:质量、费用和进度。

第十一章 企业资源计划

1.MRP的基本原理:(1)从最终产品的生产计划(MPS)导出相关物料(原材料、零部件、组件等)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2)根据物料的需求时间和生产

(订货)周期来确定其开始生产(订货)的时间。

2.MRP的关键信息要素:MPS、物料清单(BOM)和库存记录。

3.MPRII的六个特点:(1)计划的一贯性和可行性(2)管理的系统性(3)数据共享性(4)动态应变性(5)模拟预见性(6)物流、资金流的统一

4.ERP将企业所有资源进行整合集成管理,即将企业的三大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管理

ERP系统包括五个功能模块:物流模块、生产模块、财务模块、供应链和客户关系模块、其他模块

第十二章 物资管理

库存控制系统的三个分类:固定量系统、固定间隔期系统和最大最小系统

第十四章供应链管理

1,供应链是以企业为中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通过控制前反馈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供应链目的是把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益的提高,使其生产的价值和利润最大化。

供应链特点:1复杂性2动态性3面向用户需求4交叉性。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特征:1系统观念2战略决策3动态管理4新型企业合作关系5核心能力的重要性6以顾客满意为中心。

2,牛鞭效应:供应链中供应商所接受的订单比终端客户的需求具有更大的方差现象,既需求扭曲现象,这种扭曲现象将以放大的形式向供应链的上游传播

第十五章先进制造技术

1,OPT的倡导者强调,任何制造企业的目的都只有一个,即在现在和将来都能赚到钱。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在增加产销的同时,减少库存和运行费用

作业指标有以下三种:1产销率2库存3运行费

2,敏捷制造面对的是全球化激烈竞争的买方市场,采用可以快速重复的生产单元构成的扁平组织结构,以充分自治的,分布式的协同工作代替金字塔式的多层管理结构,注重发挥人的创造性,变企业之间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为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共赢关系。

3,成组技术:把表面看似凌乱的事物,利用它们之间的继承性和相似性,通过相关的分类技术,达到将他们各自归并成组的目的。

第十六章企业流程重组的基本理论

1,BPR: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和彻底改造企业流程,以便在当今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如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性改善

BRP是一种强调以顾客为导向,服务至上,面向增值流程的管理哲理,其实施的对象是企业中的企业流程,通过对企业不恰当的=流程的分析和改变,大幅改善企业绩效的目的。

第十七章大规模定制

1,大规模定制的特点:1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是一种需求拉动型的生产模

式;2其基础是产品的模块化设计,零部件的标准化和通用化;3其实现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和快速反应;4是以竞合的供应链管理为手段

生产与运作 理论答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