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讲话致辞 > 专题发言
专题二.两会专题
编辑:夜色微凉 识别码:95-235736 专题发言 发布时间: 2023-03-28 22:08:45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专题二.两会专题

专题二:两会专题

一、热点材料

2014年3月3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议程,听取俞正声主席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2014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二、考点链接

1、今天,中国魄力聚焦了世界目光说明了什么?

①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被国际社会所公认;②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④我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经济产生着积极而又重大的影响。

2、《政府工作报告》为什么把“民生问题”始终放在极为显著的重要地位?

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们的根本利益;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和谐社会的要求;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良好的条件;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

3、在我们周围还存在哪些民生问题?结合一例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住房难;就业形势严峻;物价上涨过快;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过大;食品质量缺乏保障;社会保障不健全;养老难等。

4、我国民生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①我国仍然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很不平衡。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5、我国为什么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答、①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②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③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④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⑤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6、近几年,为解决民生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并结合一例谈谈其重要意义。

(1)举措:实行种粮补贴;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制度;教育部直属的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制度;完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等。

(2)例如: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意义: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有利于维护教育的公平;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

7、“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开辟“两会直通车”等,邀请两会代表、政协委员与网民面对面的交流,此举有何重要意义?

答、①为广大网民表述诉求、传达民意、建言献策提供一个迅速快捷的平台:②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参政议政,充分有效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行使批评权、建议权和监督权;③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科学执政、民主决策;④有利于依法治国,政府依法行政,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实现社会公平。

8、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是怎样的?人民和人大代表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总人口超过13亿的大国,不可能由全国人民直接参与管理

国家一切事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种政权组织形式,既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又能解决由人民一起直接决定国家大事所引起的困难,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挥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后实现形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要向它报告工作。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由人大民主选举产生,他们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有义务听取人民意见、反映群众呼声;人民有权向人大代表提出意见和建议。

9、为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答:我们青少年是国家的小主人,热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应有的情感;在生活中要尊重人大代表,积极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尽到小主人的责任,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尽一份力量,是我们应有的行动。

三、典型试题

1、中新网3月5日电 2014年全国两会今日正式拉开大幕。

【成就展示】过去一年是本届政府依法履职的第一年,任务艰巨而繁重。面对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自然灾害频发、多重矛盾交织的复杂形势,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从容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圆满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

(1)你认为我国为什么能取得上述成就?

坚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对外开放;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国际间的携手合作等。

【两会新闻】综观历年来两会的议政景观,各类议案、提案、建议数量惊人,其中不乏契合民意的高质量建言献策,但也掺杂着不少跟风动议、口水建言。有媒体调查显示,公众对今年两会最关注的焦点,集中于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教育、就医等民生权益,以及政府机构改革、反腐倡廉、司法公正、生态环境等重大议题。

(2)作为青少年学生,请你就教育问题提出你的建议及解决措施。

可以这样提建议:关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建议等。围绕上一问所提的建议去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即可。比如:针对教育公平问题,可以从国家、当地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学校以及个人等角度提出解决办法,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我议两会】民生历来是两会上的重要议题。对于民生话题,十八大报告中直面现实问题,勾勒出五大民生图景。两会的召开也旨在探索出一条让图景照进现实的新路径。

(3)请你列举近年来我国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来改善民生?并请你给新一届政府提几条建议。

我国近年来改善民生的措施: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安排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和医疗卫生需求;关注农村儿童的健康成长,建立健全农村儿童娱乐场所等等。

给新一届政府的建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2、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2013年3月1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中国党和政府反对腐败的意志和决心是一贯的。对于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我们实行的是“零容忍”。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这应该是政府奋斗的目标。我们说要向污染和雾霾宣战,可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还是要向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但是也要抓牵牛鼻子的改革。在重点领域要有所突破。没有就业就没

有收入,也难以增加社会财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民生问题,应该是政府重点的工作。今年要着重继续做三件事: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

(1)从李总理的讲话中,你看出了我国的发展思路有哪些?

①加强国家合作,促进和平与发展;②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③关注民生,维护社会公平;④重视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等。

(2)李总理答记者问体现了党和国家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吗?请你列举近年来我国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来改善民生?(三个方面即可)

原因: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是由国家的性质决定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一切财富创造的源泉。举例:解决好就业再就业问题,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和医疗卫生需求。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规范分配秩序,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有效调节过高收入,依法取缔非法收入等。

(3)请从两个方面谈谈你阅读上述材料后的感受。

①做改革的拥护者、支持者;②学会合作与竞争;③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关心祖国的发展;④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⑤努力学习,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树立全球观念等。(答出2点即可)

3、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使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加强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儿童营养状况。发展学前教育。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继续增加中央财政教育投入,提高使用效率并强化监督。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积极稳妥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高校办学自主权,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们要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努力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

(1)为什么说“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人才是国家兴旺发达的第一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当今世界,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大力发展教育,才能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培养更多的人才,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成巨大人才资源优势。

(2)为什么要优先发展教育?怎样才能优先发展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战略地位,所以强国必先强教;创新的关键是科技,核心是人才,基础是教育;我国的教育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文化素质不够高,而现代化建设又需要大量的人才等。

国家: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建家长放心的学校。社会:尊师重教,保护学生权利,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减轻学生负担,全面发展。学校:关心爱护学困生,解决他们生活学习困难,提高他们面对挫折和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第二篇:2021年全国两会心得体会二

2021全国两会心得体会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于2021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于2021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2021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建议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讨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党的十九大为明天的中国这样擘画: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这样一幅美好蓝图,“十四五”肩负重大使命。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备受瞩目。

回顾走过的路,我们在奋进中书写了精彩答卷。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战疫情、抗洪涝,促改革、推开放,抓脱贫、惠民生,保增长、稳大局,在世界上率先控制住疫情蔓延,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重大科技创新领域成果捷报频传,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就在不久前,我们向世界庄严宣告:经过8年持续奋斗,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我们见证了历史,也创造了历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展望未来,我们正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宏愿迈出更稳健的步伐。

团结,凝聚力量。“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文化基因。5000年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互鉴融通,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近代百年抗争中,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共赴国难,捍卫了民族的尊严、争取了国家的独立;新中国70多年风雨兼程中,中国人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取得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发展成就;就在去年那一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14亿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肩并肩、心连心,面对生死考验,展现出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取得抗击疫情的重大战略成果。没有什么力量,能比全体中国人民为着共同的梦想而努力更强大。将个体追求进步的脚步融入整个民族的奋斗洪流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一定能凝聚团结向上的精气神,激发“斗罢艰险又出发”的意志,达到“上下同欲者胜”的境地。

实干,成就梦想。“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无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是取得科技前沿新突破,无论是改革创新破障除弊,还是民生建设寸功寸进,都彰显了实干的意义: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力量,蕴藏在中国人民为改变自身命运而不懈努力的实干中。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难关和挑战。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要全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有力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迫切需要我们坚定信心决心,以实事求是的准劲、艰苦奋斗的干劲、坚持不懈的韧劲、为民谋利的实劲,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时节如流,击鼓催征,新的辉煌正等着我们去创造。在这个万物生长、充满希望的春天,让我们共同写下上下同心、团结奋斗的“两会故事”,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进发。

第三篇:2022年学习两会精神心得体会二

2022全国两会心得体会

2022年3月1日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决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22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建议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

2022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这次“两会”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的一次全国两会,凝聚起新时代全体中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进军的磅礴之力。世界关注中国,中国人民聚焦两会,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更要认真学习“两会”精神,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投身到基层服务工作中去。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沉着应对,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奋勇前进、攻坚克难,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面对当前人类发展的新课题新挑战,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继2020年率先复苏成功实现正增长之后,中国经济2021年增速达到8.1%,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5%左右。事实证明,中国已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可靠火车头”之一。

中国的发展不是为了满足少数寡头的利益,而是通过正确方式实现收入合理均衡分配,造福每一位公民。中国两会作出的决策和释放的信号将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新成就。

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经济规模突破110万亿元,达到114.4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突破8万元。2021年我国人均GDP达到80976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2551美元,超过世界人均GDP水平。

2021年,我国成功战胜疫情汛情等多重挑战,在逆境中砥砺前行,经济实力、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稳步提高,改革开放创新深入推进,民生福祉持续提升,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艰苦奋斗的结果,成之惟艰,需要倍加珍惜。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推进“十四五”发展的重要年份。尽管全球疫情影响仍在持续,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内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发展韧性好、潜力足、空间大的特征没有变,经济稳定恢复和转型升级态势没有变,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没有变。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

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第四篇:学习2010年两会精神心得体会(二)

政府工作报告涉台内容历来备受关注,自2004年出任国务院总理以来,温家宝七年报告,涉台部分精准概括两岸关系发展之势,释出大陆对台政策信号,细细研读,“不变”之中有“变”。

翻阅七年政府工作报告,“统一”二字每年都会跃入眼帘,“和平统一”、“完全统一”、“统一大业”频现,这在在显示了大陆在台湾问题上明确不二的目标。

“交流”是促进理解、沟通感情之道。温家宝历次报告均提及积极推动两岸交流。几年来,从促进、到鼓励和推动,再到实现双向“三通”,两岸交流不断,互通范围逐年扩大,同胞之情得以更紧密融合,“交流”二字,功不可没。

七年报告,所提“同胞”无不体现在“同”字之上:共同愿望、共同意志、共同努力、共同决定、共同奋斗、共同利益、共同应对、共同弘扬、共同分享,等等,这些字眼,把两岸人民从心上“聚”在一起,两岸中国人同为一家。

此外,促进两岸协商谈判、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体现诚意,努力争取的积极态势,是历年政府工作报告所体现的又一共同之处。而历次报告涉台部分的结语,从温家宝宣读语气及文字遣词造句,也都体现出大陆对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之信心。

形势在变,“变”则突出。仅从篇幅来看,前五年报告涉台内容均未超过400字;2008年两岸关系取得重大突破,去年篇幅大幅扩充至500多字;2009年“两岸关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重要进展”,今年报告的涉台内容也有400多字。

具体到惠台工作上,报告更趋务实,从简单的(来源:好范文 http://www.teniu.cc/)措施表态,到诸如“支持海峡西岸和其它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到推动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等,各项工作,逐步明细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具体化、明白化,是可见的目标,让两岸同胞看到了实实在在的美好愿景。

纵览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从“推动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到“解决两岸同胞关心的重大问题”,再到“努力增强两岸双方政治互信”,大陆对台工作已渐渐步入“先易后难,先经济后政治”轨道。这种改变顺应两岸发展潮流之变。

值得一提的是,诚如温家宝在报告中所指出的,两岸关系已“呈现和平发展良好势头”,因此从去年开始,报告已连续两年未再提及“独”字。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反独”已渐渐失去急迫性,大陆的当务之急,是要适应两岸关系的新形势,以更具体的行动进一步推动和维护两岸的和平发展良好势头。

温家宝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台宣示在“不变”中敏锐把握进展之“变”,“变”中仍遵循“不变”的原则,准确把握“变”与“不变”,两岸关系将稳步推进。

第五篇:两会关键词二: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

两会关键词二: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

【报告摘要】

温家宝在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健全法律援助制度,推动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解读】

社会组织,是劳动者、公民与政府、社会联系的纽带,能够平衡劳动者与企事业单位的权益,起着社会稳定器和缓冲器的作用,其功能是政府组织所无法替代的。

近年来,我国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积极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维护公共利益,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但是,一些社会组织出现的问题也引起公众的关注和质疑。因此,必须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具体作用】

首先,社会组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组织尤其是行业协会配合政府宏观调控,在规范市场秩序、开展行业自律、制定行业标准、调解贸易纠纷等方面,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力量,为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其次,社会组织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有益补充。社会组织通过自我管理和约束,成为社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社会组织还协助政府参与不少领域的社会管理工作,兴办公益慈善事业,提供公共服务。社会组织每年募集资金100多亿元,用以减贫济困、救灾防灾等;兴办民办幼儿园8.3万个,占全国总数的62%,兴办民办高校640所,在校学生占全国高校在校学生总数的19.4%。

再次,社会组织是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社会组织提供了超过1000万个的专兼职工作岗位。民办职业培训机构2万多家,每年培训近1000万的新生劳动力,为提高就业者的就业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最后,社会组织是民间对外交往的重要平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全国性社团已经在122个国际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在25个国际组织中担任专门委员会领导职务,在92个国际组织中担任理事。

【完善方案】

完善管理体制。民政部门指导、支持部分省市探索直接登记,一些地区把业务主管单位改为业务指导单位。广东省将双重管理体制改革从行业协会推进到异地商会、公益性社会组织和经济类社会组织。一些地区探索、实行了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制度,全国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超过20万个。

推行社会评估。从2008年以来,行业协会、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评估工作相继在全国展开,各地先后建立了“政府指导、社会参与、独立运作”的社会组织评估机制。推进行政执法。民政部门在加强检查和日常监管的基础上,及时注销、撤销和取缔不合格社会组织,有力净化了社会组织发展环境。甘肃省出台《加强社会组织执法监察工作的意见》,建立执法协同机制。天津、浙江、西藏等地横向成立了多部门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开展专项治理。针对部分社会组织存在乱评比、乱收费、公信力不高、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民政部门与有关部门配合先后开展了“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清理规范各类职业资格”、“规范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服务和收费行为”、“小金库治理”、“治理规范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等专项治理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专题二.两会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