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了他的尊严》教学设计与评析-word课件
《为了他的尊严》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语文》4年级上册。教学目标:
1.在预习中,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17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及行为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使学生懂得做人要有尊严,要用自己的劳动实现自己的价值。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使学生体会到老妇人的行为实际上唤醒了乞丐的尊严。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齐国的晏子和革命者叶挺这两个人物吗?谁能说一说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2.学生介绍人物。
3.下面我们来学习新课《为了他的尊严》,让我们看一看本文讲述的内容和已学课文有哪些联系? [评析:通过对本单元已学课文的复习,自然地导入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第 1 页 1.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预习课文,通过预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2.课文中提到哪几个人物?你能把所了解的内容讲给大家听吗? 3.分组读课文,注意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品读课文,质疑解难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进行批注。2.组内交流批注的情况。3.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评析: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很广,也许会涉及到课文的各个部分,这时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梳理。如果学生找不到关键问题可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抓住文章的矛盾处质疑,引导学生解决。]
问题一:那个独臂乞丐开始就搬砖了吗?后来为什么搬了?引导学生仔细读课文的有关段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出示句子:“乞丐怔住了,他用同样的目光看着妇人,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了两下。”让学生抓住乞丐表情变化来体会内心变化。
问题二:引导学生读乞丐干活时的样子,说一说看到这一切你感受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如“整整……才……”、“气喘如牛”、“布满灰尘”等词语体会这搬砖的活对独臂乞丐来说很不容易,而且又累又脏。
第 2 页 问题三:乞丐干了这又脏又累的活,他还生气吗?他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问题四:乞丐为什么要带走那条擦汗的毛巾? 4.引导学生带着感激之情读乞丐的话。
5.小结:他感激的不仅仅是妇人给他的20元钱,更重要的是妇人的做法唤起了他的尊严。
6.再来看看那位双手健全的乞丐,他为什么不搬砖?请同学们默读有关段落,抓住句子体会,想象他的后果会怎么样? 7.再读这句话“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引导学生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问题五:“妇人为什么不要报酬,还让他把房子送给一只手也没有的人?”引导学生抓住妇人的话,体会妇人很有尊严,而且很善良。
8.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次体会妇人的高尚品质。[评析:培养学生独立的良好习惯,能够提高每个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四、表演课文,随笔记感想
找几名同学表演课文,将自己学后的内心感受与同桌交流。
五、课外延伸,深入感悟
1.阅读《语文天地》中《嗟来之食》,围绕尊严这一主题谈谈自己的感受,并将其记录下来。
第 3 页 2.收集有关“尊严”的格言和故事。总评:
本课设计通过“提问题——解疑惑——谈感受”等环节,引导学生渐进有序地读书、理解、感悟,同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了几个不同问题的预设,更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理念。
“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整节课的设计,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朗读方法,带着问题、认真充分地阅读,细心品读,以读促讲,以读代讲,以读代教。学生通过整体感知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突破课文重点。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在预习中学生通过“质疑——解疑”,已基本扫除障碍,了解了课文内容。初读课文后,又针对文章内容进一步质疑,并帮助学生梳理疑问,以此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持续质疑中明确学习的方向。
第 4 页
第二篇:《为了他的尊严》教学设计
《为了他的尊严》教学设计
仁村乡小
闫冲琦
教学目标:
读懂课文,了解女主人为乞丐做了哪些事,明白女主人这样做的目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生活中,在影片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衣衫褴褛,常沿街乞讨。我们称他们为(乞丐)。面对乞丐,一般人会怎么做呢?
对,同学们说得很好。对待乞丐,我们一般人会有这样三种态度。A.不理他,甚至厌恶他,认为做乞丐不自食其力没出息。(乞丐中,有一些四肢健全的人,他们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却想不劳而获,的确很没出息的。)B.认为他“很可怜”,给他吃的。(你的心肠真好!)C.施舍后数落他,“教育”他以后该怎么做。(你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不但帮他解决了燃眉之急,更想让他从此挺起腰杆做人,真了不起!)
以上三种态度,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把乞丐当做正常的人来看待,不去尊重乞丐的人格。我们这篇课文的女主人却是为了乞丐的尊严,她都做了些什么呢?
二、读课文,找一找为了乞丐的尊严,女主人都做了些什么?
三、汇报交流。
1.女主人毫不客气地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些砖搬到屋后去吧。”
2.女主人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只用一只手搬了一趟说:“你看,并不是非两只手才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3.妇人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4.妇人又递给乞丐二十元钱。5.妇人说:“你不用谢我,这是凭你自己的力气挣的工钱。”
四、女主人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从哪句话中,可以感觉到女主人的用意?
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
五、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搬”,可以获得报酬,找回尊严,从此走上自食其力的道路;“不搬”,只能等待施舍,失去尊严,靠别人的施舍过日子。
六、我们再深入思考一下,女主人做每一件事的深意,然后根据提示,选择合适的选项。
女主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入下列括号内。)A.鼓励乞丐B.帮助乞丐找到自己的尊严 C.维护乞丐的尊严 D.激发乞丐的尊严 E.尊重乞丐
1.为了(D),女主人毫不客气地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些砖搬到屋后去吧。”
2.为了(B),女主人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只用一只手搬了一趟说:“你看,并不是非两只手才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3.为了(E),妇人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4.为了(A),妇人又递给乞丐二十元钱。5.为了(C),妇人说:“你不用谢我,这是凭你自己的力气挣的工钱。”
七、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女主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深意的,表面看起来似乎很残忍,实际上她是真的为了那些乞丐,是真的尊重乞丐的尊严。那么在女主人的帮助下,那位断臂的乞丐有没有受到影响?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施舍罢了,何必捉弄人呢?” 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这条毛巾也留给我作纪念吧。”说完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这是态度的转变)
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过,碰上谁都会慷慨施舍的。
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那些自信、自重的成功人士一模一样。
(这是前后身份的不一样。)
八、总结:
乞丐原来希望从女主人那里得到施舍,实际上他不但挣得了二十元钱,解决了眼前的生机问题,而且找回了做人的尊严,也得到了自食其力的信心和力量,从此走上了自新、成功之路。这便是女主人的高尚与睿智之处。
九、小练笔。
对于那些四肢健全,有劳动能力的乞丐,你想怎么怎么帮助他?想一想,用一段话写下来。
(注:文中的加粗小字为幻灯片出示内容。)
第三篇:为了他的尊严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为了他的尊严》教学设计
备课人:白杨
[教学目标]
1、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学词。认字6个,写字12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独臂乞丐由不情愿搬砖到搬砖的复杂心理变化,从而从女主人那儿获得做人的尊严,懂得了自尊。
3、体会双手健全的乞丐在课文中的反衬作用。[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自读自悟中体会两个乞丐的不同,从而感悟到只有依靠劳动才能创造幸福。[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课时一
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
1、同学们,你们见过乞丐吗?他们是什么样的?你发现人们是怎样对待乞丐的?
2、师:在许多人眼里,乞丐是被人看不起的,是不被人尊重的。被人看不起,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尊严。(板书:尊严)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讲述的就是一个有关尊严的故事。(板书完课题)请齐读课题。
(1)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2)解题:课题中的他是谁,是谁为了他的尊严?(板书:乞丐,妇人)
二、初读,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目标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2)边读边想课文围绕着妇人和乞丐讲了什么事。
(3)课题中的“他”指的是谁?谁为了他的尊严?(学生边回答边板书,妇人——乞丐)
(4)按时间顺序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2、生自读,师巡视
3、交流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认读课文中的生字并组词。(出示生字)
(抓住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重点指导,帮助学生记住。)(2)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3)文章脉落
第一部分(1—8)写妇人让第一个乞丐搬砖挣得二十元钱。
第二部分(9—12)写妇人让其它乞丐搬砖挣钱,并向孩子解释这样做的原因。第三部分(13—21)写当年的乞丐,现在的董事长感谢妇人,妇人拒绝了他的照顾。
三、再读,提出问题
1、自读,在书上做批注
2、师生交流。
四、课堂检测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像牛一样喘气,形容喘气很厉害。()(2)穿西服皮鞋,形容衣着很整齐。()(3)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4)轻视,看不起。()
课时二
一、1、2、复习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板书课题。
二、品读课文
(一)出示学习目标
1、对比学习“他”前后不同的外貌描写。
2、思考:乞丐从女主人手中接过毛巾、接过二十元钱时,他还接过了什么? 他感谢女主人什么?为什么要毛巾做纪念?女主人为什么要让乞丐搬砖、女主人真的需要搬砖吗?
(二)生自学,师指导
1、课题中的“他”就是故事中的独臂乞丐,“他”长得什么样呢?请从文中勾出描写“他”样子的句子。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学生勾画、汇报。
(2)师课件出示句子: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过,碰上谁都会慷慨施舍的。
男生齐读此句,师问:他让人觉得怎样?(板书:可怜)怎样一副可怜样?(板书:独臂)
(3)可是,若干年后,他却变了一副模样出现在我们面前。请女生读:(课件出示句子)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那些自信、自重的成功人士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人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这时的他让人觉得怎样?(板书:体面)文中哪些词写出了他的体面?(指导学生理解西装革履,气度不凡和自信、自重,并从中体会到此时的他已拥有了做人的尊严。)(4)师引导学生质疑:同一个人,原来是那样的可怜,现在却是如此的体面。此时,你一定很想知道„„(他为什么会由一个可怜的乞丐变成一个体面的董事长呢?是什么事使他的命运发生了巨变呢?)
①一开始他就情愿搬砖吗?(不)他为什么会去搬砖呢?读读相关句子。(当他看到妇人用一只手也能干活时,受到了很大的触动,他突然就明白了。)
②当他看到女主人的示范后,他显露出什么样的神情?(课件出示句子“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妇人,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了两下。”)
③在这么大的触动下,独臂乞丐开始搬起砖来,谁来读一读描写独臂乞丐干活时的样子的句子。
说一说看到这一切感受到什么?(“整整„„才„„”、“气喘如牛”、“布满灰尘”、“汗水濡湿”等词语体会这搬砖的活对独臂乞丐来说很不容易,而且又累又脏。)
2、乞丐从女主人手中接过毛巾、接过二十元钱时,他还接过了什么?(1)齐读乞丐道谢的话。
(2)带着感激之情,再读乞丐的话。
3、女主人为什么要让乞丐搬砖、女主人真的需要搬砖吗?文章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课件出示“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不一样了。”)请以小组为单位研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为什么说搬不搬对乞丐不一样?从不愿意到愿意搬,乞丐心中都想了些什么?请同学们读第四段,思考、批注。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4、课文还写了什么样的乞丐?女主人也让他干什么?双手健全的乞丐为什么不愿意搬砖?
5、若干年后,成为一个成功人士(教师板书:成功人士)的乞丐又回到改变他一生的那位妇人家里,想不想听听他们说了些什么?请三个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如何理解“夫人,你让知道了什么叫人,什么是人格,那房子是你教育我应得的报酬。”的意思。老妇人为什么不接受这个人的好意?(课件出示“因为我们一家人都有两只手”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学生抓住妇人说的话,体会到妇人也很有尊严,而且还很善良。
四、回归整体,感悟品质
1、你认为文中的女主人是怎样一个人?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的?
2、女主人为了唤醒乞丐的尊严,毫不客气地叫乞丐搬砖,还用一只手搬给他看,让独臂乞丐受到教育,独臂乞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实了自己的价值,拥有了自信,找回了尊严,取得了成功。当他成功后,非常真诚地谢赠女主人,女主人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是为什么?这就是尊严,请看屏幕(齐读):不劳而获得到的是施舍,靠劳动挣来的是报酬,只有劳动才能找回尊严。
五、课堂练习
作业:小练笔:独臂乞丐,我想对你说。搜集有关尊严的名言摘抄在摘抄本上。板书设计:
为了他的尊严
妇人帮助
独臂乞丐—————董事长
(可怜)自己拼搏(体面)
双臂乞丐————鄙夷地走开
第四篇:《为了他的尊严》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乞丐从女主人那儿得到的做人的尊严,懂得了自尊。
3、鼓励学生自读自悟,合作交流理解课文意思,把握文章的特色,了解文章中的孩子与双手健全的乞丐这两个人物在表达中心时所起的作用。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乞丐从女主人那儿得到的做人的尊严,懂得了自尊。
2、鼓励学生自读自悟,合作交流理解课文意思,把握文章的特色,了解文章中的孩子与双手健全的乞丐这两个人物在表达中心时所起的作用。
教学方法:
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乞丐吗?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们是怎么对待他们的?
2、师:在许多人眼里,乞丐是被人看不起的,是不被人尊重的。被人看不起,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这就失去了做人的尊严。(板书:尊严)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讲述的就是和尊严有关的故事。(板书完课题)请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品读感悟,学习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
打开书,带着这些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看看自己能弄懂哪些问题。
(1)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学生汇报、交流,并提出还没有弄懂的问题。
2、对比学习他前后不同的外貌描写。
课题中的他就是故事中的(板书:乞丐),他长得什么样呢?请从文中勾出描写他样子的句子。
(1)学生勾画、汇报。
(2)师课件出示句子: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过,碰上谁都会慷慨施舍的。
男生齐读此句,师问:他让人觉得怎样?(板书:可怜)怎样可怜?(板书:独臂)
师:当乞丐挨饿受冻是常事,遭人白眼、被人打骂也是常事。他活得没有一点尊严,真是太可怜了。谁能读读这句,读出他的可怜?
(3)可是,若干年后,他却变了一副模样出现在我们面前。请女生读:(课件出示句子)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那些自信、自重的成功人士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人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这时的他让人觉得怎样?(板书:体面、董事长)句中哪些词写出了他的体面?(指导学生理解西装革履,气度不凡和自信、自重,并从中体会到此时的他已拥有了做人的尊严。)
指导朗读这两句。
(4)师引导学生质疑:同一个人,原来是那样的可怜,现在却是如此的体面。此时,你一定很想知道(生:他为什么会由一个可怜的乞丐变成一个体面的董事长呢?)
3、学习第1321自然段
同学们到一个感人的场景中去找答案吧。(课件出示第1321自然段的文字和配音朗读)
(1)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2)指名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读相应句子(并板书:妇人帮助自己拼搏)
4、学习第112自然段
若干年前,妇人是如何帮助乞丐,以致于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呢?现在我们就通过品读妇人的语言来认识她吧。(课件出示妇人的四次语言)
(1)师:有一天,一个独臂乞丐来到一个妇人家里乞讨。她却是这样说的
请第一组同学读句子:(可是女主人毫不客气地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些砖搬到屋后去吧。)
师:妇人怎样指着砖对乞丐说话?谁来读出妇人的毫不客气?独臂乞丐向她乞讨,她却毫不客气地说了这样的话,让人觉得她(太狠心、太没有同情心)
(2)师:乞丐生气了,责怪女主人捉弄自己,可女主人并不生气,还动手搬起砖来。
请第二组同学读句子:(她只用一只手搬了一趟说:你看,并不是非两只手才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师:妇人这样做,这样说,是为了告诉乞丐什么?
(3)师:乞丐怔住了,然后搬起砖来。砖搬完了,妇人给了他20元钱。他感激地向妇人道谢,可妇人这样说请第三组同学读句子:(妇人说:你不用谢我,这是凭你自己的力气挣的工钱。)
师:与第一句对比,你现在对妇人的看法改变了吗?说说理由。(妇人是为了让乞丐明白可以靠自己的劳动生活,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才能活得有尊严。妇人是在真正地帮助乞丐。)
指导朗读这句。
(4)师:妇人的孩子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要叫乞丐搬砖。母亲对他说请第四组同学读句子:(母亲说: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
师:一样又不一样,怎样理解这句话呢?为了理解这句话,请同学们把独臂乞丐和文中其他乞丐比一比,看看他们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先同桌同学讨论一下,再请学生汇报。
(相同:他们都是乞丐。不同:独臂乞丐只有一只手,文中其他乞丐双手健全;独臂乞丐搬了砖,双手健全的乞丐没有搬砖;他们的命运不同。结合学生的回答,品读独臂乞丐搬砖的句子,引导学生感受他搬砖的不容易。)
再来理解妇人对孩子说的话。(一样指砖放在哪里对妇人来说是一样的。不一样指搬不搬砖对乞丐的命运不一样。因为搬就意味着把握一个机会,让乞丐有可能认识到可以靠自己的劳动生活,唤醒他们的自尊意识,脱离乞讨生活。)
如果乞丐向妇人的孩子乞讨,他会怎么做? 师:妇人的孩子代表了生活中许多像他一样的人,他们的慷慨施舍只能满足乞丐的一时之需,却无法改变乞丐以后的生活。这样,更反衬出妇人通过让乞丐搬砖而使他受到教育的方法太巧妙了。
指导朗读母亲对孩子说的话。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师(指板书):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妇人改变了独臂乞丐的命运。此外,改变他命运的还有他自己的拼搏。请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独臂乞丐拿着妇人给的20元钱和那条由白变黑的毛巾离开妇人的家后,又经历了一些什么事,使他最终成为了董事长?
(1)小组讨论。
(2)请学生汇报。
2、师总结:是啊,只有拥有自信和做人的尊严,依靠自己的拼搏,才能取得成功。老师送几则名言给大家,齐读(课件出示):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只要愿意做,人无所不能。
(3)弱者把希望寄托于他人,强者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
板书设计:
为了他的尊严
妇人帮助
独臂乞丐-董事长
(可怜)自己拼搏(体面)
第五篇:《为了他的尊严》教学设计
《为了他的尊严》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为了他的尊严》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了他的尊严》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
本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叙述故事,记叙的是一位老妇人毫不客气地让乞丐搬砖头获得,使乞丐获得了人的尊严,从而依靠自己的劳动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识字
1、借助学过的识字方法独立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能熟练连词认读,掌控多音字。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体会独臂乞丐由不情愿搬砖到搬砖的复杂心理变化,从而从女主人那儿获得做人的尊严,懂得了自尊。
3、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自读自悟中体会两乞丐的不同,从而感悟到只有体会依靠劳动才能创造幸福。
三、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词,体会独臂乞丐由不情愿搬砖到搬砖的复杂心理变化,从而从女主人那儿获得做人的尊严,懂得了自尊。
2、理解老妇人为什么让乞丐搬砖,以及为什么说搬与不搬对乞丐来讲不一样。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乞丐吗?你是怎样做的?
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妇女,她的做法和一般的人的做法可不一样。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为了他的尊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课题中的他指的是谁?谁为了他的尊严?
2、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3、同桌互读摘录笔记,抽读,齐读。(抓住学生有困难的生字,重点指导。)
4、有信心把课文读好吗?(抽学生读几个自然段)
5、预习中有不理解的问题吗?(学生提问题,老师归纳总结学生的问题,板书学生提到的关键问题,作为本课的一个切入点。教给学生的读书的方法,抓住关键的问题进行研究,其他的问题说不定也会迎刃而解的。)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出示妇人的话:“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与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
齐读这句话,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乞丐?是是两个怎样的乞丐?他们中谁搬了砖,谁不搬砖?
2、那个独臂乞丐开始就情愿搬吗?后来搬了吗?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中的有关段落,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
(1)集体交流:学生抓住句子体会,独臂乞丐觉得自己是个残疾人,已经非常可怜,妇人却让他搬砖,他很生气很不情愿。
(2)谁来读读这位乞丐的样子?体会“慷慨施舍”的意思,模仿一下当时乞丐的语气,读读他说的话。
(3)出示句子“乞丐愣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妇人,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了两下。”让学生抓住乞丐表情的变化来体会他内心的变化,填补他内心的想法,原来一只手也能干活,乞丐也有尊严。
(4)学生读乞丐干活时的样子,说一说看到这一切感受到什么?学生抓住“整整……才……”、“气喘如牛”、“布满灰尘”、“汗水濡湿”等词语体会这搬砖的活对乞丐来说是很不容易的,而且又脏又累,并且指导朗读好这一部份。
(5)多累!搬完砖,妇人给了他20元工钱,你们知道妇人用上“工钱”这个词语意味着什么吗?
(6)乞丐还生气吗?态度有怎样的变化?(感激)为什么感激?
(7)带着感激之情,再读乞丐的话。这个乞丐原来希望从女主人那里得到什么?实际他得到什么?
小结:他感激的不仅仅是老妇人给他的20元钱,更重要的是老妇人的做法唤起了他的尊严,懂得了不能不劳而获,获得了自信和尊严,请同学们大胆想象一下,在他的人生路上,他又会怎样做?结果怎样呢?(成了董事长)
(8)我们去看看这位董事长吧!齐读。
小结:原来可怜的乞丐今天却成了一位自信、自重的成功人士。
3、再来看看那位双手健全的乞丐,他为什么不搬砖?请同学们默读有关的段落,想象他的结果又会怎样?(小结:他不仅仅是没有得到20元钱,更重要的是失去了自己的尊严。)
4、再读这句话“砖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样,可搬与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学生进一步体会搬不搬对乞丐来说的确不一样。
5、总结板书:搬不搬对乞丐来说的确不一样。搬,意味着劳动,赢得报酬和尊严,最后走向成功,创造出美好的未来;不搬,意味着不劳动,失去自信和尊严,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6、你怎么来评价文中这位让独臂乞丐获得自信与尊严的老妇人?
7、学到现在,有些同学的疑问还没有得到解决,我们将在下一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讨论交流第一节课学生遗留下来的问题。
(二)、拓展延伸:和学生一起交流阅读一些有关尊严的故事,使学生真正体会“做人的尊严”的深刻含义。
《为了他的尊严》教学设计2一、学情分析
经过三年的语文学习实践,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较好地掌握了预习的方法和程序,养成了预习的好习惯。学生已能通过预习基本扫除课文中的字词障碍,读懂文章的基本内容,为深入理解课文做好铺垫。学生的探究意识较强,喜欢质疑问难,能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与全班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但是如何从众多问题中提炼与作者写作意图相符的有价值,有质量的问题,还需要教师进一步指导。
二、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独特体验。从学生产生的问题出发,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经过教师有意引导,分清主次,抓住重点,进行探究性学习。本设计以学生自主教学为主线,通过“谈话激趣,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整体感知→再次读文,质疑解难→表演课文,随笔记感想→课外延伸,深入感悟”几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
三、教学目标
1、在预习时,通过学生自主努力,自己运用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
4、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及行为,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使学生懂得做人要有尊严,要用自己的劳动实现自己的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使学生体会到老妇人的行为实际上唤醒了乞丐的尊严。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革命者叶挺和齐国大使晏子这两个人物吗?谁能说一说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2、学生根据已学过的课文介绍人物。
[通过谈话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对本单元的主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预习课文,在预习中,你们都做了什么?――我建议,自己先读一遍,检查一下还有没有不认识的字。
2、分组读课文,大家只要注意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流利。(生读师板书“革、乞丐、臂、慷慨、酬、迁”)
3、在读课文时,你们注意过这些生字吗?(指黑板)你们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学生汇报,互相交流学习生字的方法)
4、课文中提到了哪几个人物?能把你所了解的内容讲给大家听吗?
[通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汇报,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
5、你们真了不起,通过自己学习就能学会生字、读懂课文,可见,你们是会读书的人。其实,读书有许多好的方法。在读书中发现不懂的词句,把它记下来,并想办法解决,就是我们把句子和文章读懂的非常重要的一种。下面,请大家再来仔细地默读一篇课文,然后在读不懂的词语下或产生疑问的地方做记号。
[重在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其学习兴趣]
(三)再次读文,质疑解难
1、学生默读课文,寻找文中疑惑,用笔标出。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
[预设1]:学生不能提出关键性问题,只停留在一些枝节问题时,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可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抓住文章的矛盾处质疑。比如:文章开头描写“乞丐很可怜,他的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过,碰上谁都会慷慨施舍的。可是女主人却毫不客气地指着门前的砖让乞丐搬到屋后。”此处引导学生提出几个“为什么”,学生就会围绕这一矛盾点,提出一些颇有质量的问题。
[学生热心质疑,敢字当头,但质疑的水平有限,应教给学生一些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通过比较、鉴别,学会质疑,学会带着问题阅读]
[预设2]:学生提出的问题包罗万象,覆盖到课文的每个角落时,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分两种办法解决:(1)对一般性问题,由学生讨论,交流后自己解决。(2)对于关键性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后重点理解。
问题一:那个独臂乞丐开始就情愿搬砖吗?后来为什么搬了?引导学生仔细读课文的有关段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
①(出示句子)“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妇人,尖尖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让学生抓住乞丐表情的变化来体会内心的变化。
②引导学生读乞丐干活时的样子,说一说看到这一切你感觉到什么?
(学生抓住“整整……才……”、“气喘如牛”、“布满灰尘”、“汗水濡湿”等词语体会这搬砖的活对独臂乞丐来说很不容易,又脏又累)
③干了这么又脏又累的活,乞丐还生气吗?他的态度有什么变化?(感激)为什么感激?
④引导学生带着感激之情,再读乞丐的话,使学生明白他感激的不仅仅是妇人给他的20元钱,更重要的是妇人的做法唤醒了他的尊严。
问题二:“妇人为什么不要报酬,还让他把房子送给一只手也没有的人?”
①引导学生抓住妇人说的话,体会妇人很有尊严,而且很善良。
②师生分角色读课文,再次体会妇人的美好的品质。
[培养学生独立质疑的良好习惯,能够提高每个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四)表演课文,随笔记感想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现出人物的特色。
2、根据人物的特点,加入自己的想像,表演课文(引导学生可以有自己的语言、动作、鼓励他们即兴表现人物)。
3、通过读、演将自己学文后的内心感受,随笔记在课本上互相交流。
[通过读、演来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通过随笔记感受,加深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学生在体验中随想、随记,这是对课文感悟的及时捕捉和提炼,也是语言积累的手段。]
(五)课外延伸,深入感悟
1、阅读《语文天地》“开卷有益”中的《嗟来之食》,围绕“尊严”这个主题,写一篇读后感。
2、搜集有关“尊严”的格言和故事。(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通过学习本文,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在阅读中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能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疑问,与大家共同讨论、交流。整堂课以“质疑――解疑”为主要线索,通过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来体会人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通过表演课文来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自读、自悟,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1、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要自己读书,自己领悟。”本课设计通过“提问题――解疑惑――谈感受――写随笔”等环节,引导学生渐进有序地读书,理解、感悟,同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入两种不同的预设,更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理念。
2、“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整节课的设计,教师引导学生采用朗读、默读、分角色读等方法,有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带着问题、认真充分地阅读,细心品读,以读促讲,以读代讲,以读代教。学生通过整体感知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突破课文重难点。
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在预习中学生通过“质疑―解疑”,已基本扫除障碍,了解课文内容。初读课文后,又针对文章内容进一步质疑,并帮助学生梳理疑问,以此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质疑中明确学习的方向。
《为了他的尊严》教学设计31、借助学过的识字方法独立认识本课的19个生字,正确书写和熟练运用10个生字,并掌握多音字“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独臂乞丐有不情愿搬砖到搬砖的复杂心理变化,从而从女主人那里获得做人的尊严,懂得了自尊。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自读自悟中体会两个乞丐的不同,从而感悟到只有依靠劳动才能创造幸福,才能成功。
教学重点:
抓住独臂乞丐的言行、神态,体会其由不情愿搬砖到搬砖后的复杂心理变化,懂得劳动可以使人获得尊严的道理。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乞丐搬砖后前后心理发生变化的语句,懂得妇人所说的“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砖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尊严的名言或者故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1、师:同学们,我们刚学完有关“尊严”的哪两篇课文呢?(《囚歌》、《晏子使楚》)在这两篇课文中我们认识了革命者叶挺和齐国的使者晏子,他们为了真理,为了国家始终坚贞不屈,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为了他的尊严》,想想这篇课文与尊严又有什么关系呢?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1、师:同学们,读完课题,有没有思考下课题中的“他”指的是谁?谁为了他的尊严?(他—乞丐;谁—妇人)(指名回答)
2、过渡:课文围绕着妇人和乞丐发生了什么事呢?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都讲了什么内容?【一(1-8)详写独臂乞丐乞讨来到老妇人,妇人毫不客气地让他搬砖,才给他20元。二(9-12)写双臂乞丐宁可不要施舍也不肯搬砖,以及妇人与孩子的对话,点名了妇人坚持让乞丐搬砖的原因。三(13-21)写独臂乞丐成功后,谢赠老妇人,老妇人不接受这种赠送。】
3、师:你说的真不错,也就是说这篇课文围绕着这三个主要人物:妇人、独臂乞丐、双臂健全的乞丐展开的。现在我们一起来把这篇课文读一下好吗?请女生读下1-8段,男生读9-12段,全班齐读13-21段。思考:课文中主要写了什么事情呢?
4、课文主要写了独臂乞丐什么事情呢?谁愿意来说说?(指名回答)
5、师:你说的真好,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一个乞丐来到一个院子里乞讨,女主人没有立即施舍给他钱物,而是毫不客气地要求他搬砖,刚开始独臂乞丐很生气,后来搬砖中受到了启发,若干年后成了一名成功人士,因为他从中获得了自信和做人的尊严,懂得了只有靠自己的劳动才能获得报酬,这样才有自尊和尊严。
6、师:那现在有谁愿意跟大家说说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事情发展的顺序)
1、师:很好,说的太好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划一下本课的生字词
2、全班齐读生字词两遍
注:由于第二课时要上公开课,所以第一课时上的很简单,也就是稍微了解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为了他的尊严》教学设计4一、教材分析
本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叙述故事,记叙的是一位老妇人毫不客气地让乞丐搬砖头获取所得,使乞丐获得了自信和做人的尊严,从而依靠自己的劳动取得成功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
1、借助学过的识字方法独立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能熟练连词认读,掌握多音字。
2、正确书写本课11个生字,书写工整,笔顺正确。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独臂乞丐由不情愿搬砖到搬砖的复杂心理变化,从而从女主人那儿获得做人的尊严,懂得了自尊。
4、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自读自悟中体会两个乞丐的不同,从而感悟到只有依靠劳动才能创造幸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尊严”这个单元,在前两篇课文中,我们认识了革命者叶挺和齐国的使者晏子,他们为了真理,为了国家始终坚贞不屈,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课文《为了他的尊严》,再来看看这篇课文又和尊严有什么关系。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课题中的“他”指的是谁?
2、谁为了他的尊严?(学生边回答边随即板书,妇人——乞丐)
(过渡:课文围绕着妇人和乞丐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来读读课文。)
3、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想课文围绕着妇人和乞丐讲了什么事。
4、课文中的生字都认识了吗?谁愿意来读一读?(出示生字)
(抓住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重点指导,帮助学生记住。)
5、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6、预习中,有不理解的问题吗?(学生边提问题,老师边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并抓住学生提到的关键问题,用课件出示,作为本课的一个切入点。)
7、这么多的问题中,你们想先研究哪一个问题?(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抓住关键问题进行探究,其他的问题说不定也会迎刃而解的。)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出示妇人的话:“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再读这句话,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乞丐?是两个怎样的乞丐?
2、那个独臂乞丐开始就情愿搬吗?后来为什么搬了?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的有关段落,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
(1)集体交流:学生抓住句子体会,独臂乞丐觉得自己是一个残疾人,已经非常可怜,妇人却让他搬砖,他很生气很不情愿。
(2)谁来读读这位乞丐的样子?体会“慷慨”的意思,并指导“慷慨”两个字的写法。
(3)出示句子“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妇人,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了两下。”让学生抓住乞丐表情的变化来体会他内心的变化,原来一只手也能干活,也有尊严。
(4)谁能带着乞丐恍然大悟的表情把他内心的变化读出来。
(5)学生读乞丐干活时的样子,说一说看到这一切感受到什么?
(学生抓住“整整……才……”、“气喘如牛”、“布满灰尘”、“汗水濡湿”等词语体会这搬砖的活对独臂乞丐来说很不容易,而且又累又脏。)
(6)干了这么又脏又累的活,乞丐还生气吗?他的态度有了什么变化?(感激)为什么感激?
(7)带着感激之情,再读乞丐的话。同学们在课前提到“为什么要带走那条擦汗的毛巾?”现在大家明白了吗?
小结:他感激的不仅仅是妇人给他的20元钱,更重要的是妇人的做法唤起了他的尊严。上路后的他结果怎样呢?(成了董事长)
(8)我们去看看这位董事长吧。睡来读一读。
小结:原先可怜的乞丐今天却成了一位自信、自重的成功人士。
《为了他的尊严》教学设计5一、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他们在预习中就能通过各种方法记忆课文中的生字,并能运用各种方法理解词义,所以识字教学不作为课文教学的重点。中年级的语文学习以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感悟课文的能力作为重点,因此,学生在这方面经过训练,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他们能在自己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
二、教学设想与目标
1.借助学过的识字方法独立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能熟练连词认读,掌握多音字,并能正确书写课后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从一个不太成功的表演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独臂乞丐由不情愿搬砖到搬砖的复杂心理变化,从而从女主人那儿获得做人的尊严,懂得了自尊,并进行合理的表演和想像发挥。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自读自悟中体会两个乞丐的不同,从而感悟到只有依靠劳动才能创造幸福。
三、教学准备
学生排演一个不太成功的小品,cai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课题中的“他”指的是谁?
2.谁为了他的尊严?(学生边回答边随即板书,妇人――乞丐)
(过渡:课文围绕着妇人和乞丐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来读读课文。)
3.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想课文围绕着妇人和乞丐讲了什么事。
4.课文中的生字都认识了吗?谁愿意来读一读?(出示生字词:乞丐、慷慨施舍、橄榄、濡湿、挣钱、西装革履、鄙夷、怔住)(抓住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重点指导。)
5.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自己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6.预习中,有不理解的问题吗?(学生边提问题,老师边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并抓住学生提到的关键问题,用课件出示,作为本课的一个切入点。)
7.这么多的问题中,你们想先研究哪一个问题?(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抓住关键问题进行探究,其他的问题说不定也会迎刃而解的。)
(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出示妇人的话:“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再读这句话,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乞丐?是两个怎样的乞丐?
2.那个独臂乞丐开始就情愿搬吗?后来为什么搬了?请同学们欣赏一个根据课文片段改编的小品,注意演员们的动作、神态、语气。
(1)观看表演:由一个学生扮演乞丐,一个扮演妇人。乞丐向妇人乞讨,妇人让他搬砖,一开始乞丐不理解,不情愿,妇人亲自搬了一回,乞丐受感化,动手搬砖,获得酬劳。演乞丐的学生表演表情很生硬,台词说得草率,表演不到位。
(2)评价乞丐的表演,集体交流:学生抓住句子体会,独臂乞丐觉得自己是一个残疾人,已经非常可怜,妇人却让他搬砖,他很生气很不情愿。所以扮演时要表现乞丐的可怜无助。当妇人要他搬砖时他非常生气,所以说话时语气是愤怒的。
(3)谁来读读这位乞丐的样子?体会“慷慨”的意思,并指导“慷慨”两个字的写法。
(4)出示句子:“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妇人,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了两下。”刚才小演员表演时,谁注意到这个细节了?
(5)让学生抓住乞丐表情的变化来体会他内心的变化,原来一只手也能干活,也有尊严。
(6)谁能带着乞丐恍然大悟的表情把他内心的变化读出来。
(7)乞丐的动作有没有表演到位呢?大家来评价一下。
(8)学生读乞丐干活时的样子,说一说看到这一切感受到什么?
(学生抓住“整整……才……”、“气喘如牛”、“布满灰尘”、“汗水濡湿”等词语体会这搬砖的活对独臂乞丐来说很不容易,而且又累又脏。)
(9)干了这么又脏又累的活,乞丐还生气吗?他的态度有了什么变化?(感激)刚才演员的表演有没有注意到呢?为什么感激?
(10)带着感激之情,再读乞丐的话。同学们在课前提到“为什么要带走那条擦汗的毛巾”现在大家明白了吗?
(11)小结:他感激的不仅仅是妇人给他的20元钱,更重要的是妇人的做法唤起了他的尊严。那么谁愿意来表演一下这个片段,比前几个演员表演更出色。
3.再来看看那位双手健全的乞丐,他为什么不搬砖?请同学们默读有关的段落,抓住句子体会。想像他的结果会怎样?(小结:他不仅仅是没有挣到20元钱,更重要的是失去了自己的尊严,可能永远只会是个乞丐。)
4.再读这句话:“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学生进一步体会搬不搬对乞丐来说的确不一样。
(三)感情升华
课文学到这儿,同学们一定收获很多,能不能和同学分享一下?
总结: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是尊严改变了乞丐的命运,也是尊严使我们感到了妇人是高大而可敬的,尊严对我们每个人都是重要的,让我们珍惜尊严吧!
(四)布置作业
1.阅读语文天地中的短文《嗟来之食》,围绕着尊严这个主题,评价文中主人公。
2.搜集有关“尊严”的格言和故事。
五、教后反思
我尝试着把自己的教育理念贯穿整个课堂,侧重培养学生通过体验获得知识的能力。一堂课上下来,感受颇多。对于新课程改革的形式下,四年级语文教学如何体现课改的精神,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并进行了初步的实验。
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比较注重学生从自己的体验中获得自己的知识,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体验。我以一个失败的课本剧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并加以适当的点拨,使学生能通过品读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在实际的教学中,这一部分内容基本实现了我的教学理想,达到了教学目的。学生能在认真观看小品后,针对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能够抓住课文中表现乞丐从不情愿搬砖到顿悟道理后的无限感激的句子,体会妇人的用心,从而理解课文。理解课文只是一个最基本的教学目的,我更重视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学会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在学生的点评中我指导他们通过抓重点词句的方法研究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让他们先提出问题,然后逐步在课文学习中慢慢找到相关词句,进行研读。
四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年级。语文教学不能停留在直观的层面上,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做深层次的思考,懂得自读,自悟。在这节课上,我也做了这方面的尝试。我发现学生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我们千万别小瞧了他们。老师可以放手把感悟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在启发与点拨下,不少孩子都能获得自己的感悟。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进一步做这方面的探索,让孩子学得更有动力,更有干劲。
六、案例点评
由一个失败的课本剧导入课文的学习是本课的一个亮点,通过让学生在评价演员的表演中,学会在课文中找出关键词句,理解课文。但四年级的语文学习不能停留在直观的理解文字的层面上,所以执教老师并不是一味地要学生研究课文剧的表演,而是不落俗套地自然过渡到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质疑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找关键词句的方法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整堂课活泼不失严谨,动静分明,收放有度,体现了新课堂的新气息。
《为了他的尊严》教学设计6(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独立学习生字词,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正是妇人的尊重,使乞丐得到做人的尊严,懂得了自尊,从而有信心与勇气去克服困难,从而成为一名自信、自重的成功人士。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课文1~8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正是妇人的尊重,使乞丐得到做人的尊严,懂得了自尊,从而有信心与勇气去克服困难,从而成为一名自信、自重的成功人士。教学难点:
“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
1、同学们,你们见过乞丐吗?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们是怎么对待他们的?
2、师:在许多人眼里,乞丐是被人看不起的,是不被人尊重的。被人看不起,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这就失去了做人的尊严。(板书:尊严)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讲述的就是和尊严有关的故事。(板书完课题)请齐读课题。
3、通过课前预习,课题中的“他”指谁?是谁为了他的尊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围绕着妇人和乞丐讲了什么事?
2、汇报交流,了解大意。
3、初步认识妇人,引读妇人意味深长的话。(屏示,指读)
三、细读文本,理解尊严
第一次细读,聚焦乞丐身上,体会他搬砖前后的不一样。
1、默读全文,划出乞丐前后表现不一样的句子,小组内交流。2、汇报交流:
(1)对比乞丐外貌的不一样,体会他通过拼搏拥有了尊严。
(2)对比搬砖前后乞丐态度的不一样,体会劳动使他找回了尊严。
3、指导朗读。
第二次细读,聚焦妇人身上,体会她的良苦用心。
1、关注课文的1—8自然段,交流妇人的语言、动作。2、感悟乞丐板砖的辛苦,体会他前后态度的变化,明白妇人的真正用意。
3、交流认识:这个乞丐原来希望从女主人那里得到什么?(施舍)实际上他得到了什么?
4、和双手健全的乞丐做对比,进一步理解“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这句话的含义。
第三次细读,聚焦妇人身上,体会她的尊严。
1、分角色朗读第13~21自然段,注意读好人物对话的语气。
2、关注妇人的做法,体会她的尊严,进一步感悟妇人的人格魅力。
四、回归主题,升华情感
1、师:同学们,现在对于课题中提到的“他”,你还是认为仅仅2指乞丐吗?(“他”不仅指的是乞丐,也指了妇人,更是指我们不愿失去尊严的每一个人)
2、请把课题中的“他”换成“我们”,再读课题——为了我们的尊严。
3、出示名言,与生共勉。
五、课后作业
1、读一读:《语文天地》中的《嗟来之食》。
2、写一写:学完课文,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独臂乞丐和妇人说,请写在日记本上。
《为了他的尊严》教学设计7学习目标
1、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独臂乞丐由不情愿搬砖到搬砖的复杂心理变化,从而从女主人那儿获得做人的尊严,懂得了自尊。
2、感情朗读课文,在自读自悟中体会两个乞丐的不同,从而感悟到只有依靠劳动才能创造幸福。
学习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独臂乞丐由不情愿搬砖到搬砖的复杂心理变化,从而从女主人那儿获得做人的尊严,懂得了自尊。
教学难点:
在自读自悟中体会两个乞丐的不同,从而感悟到只有依靠劳动才能创造幸福。
教学方法:
谈话、启发、引导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感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尊严”这个单元,在前两篇课文中,我们认识了革命者叶挺和齐国的使者晏子,他们为了真理,为了国家始终坚贞不屈,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课文《为了他的尊严》,再来看看这篇课文又和尊严有什么关系。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课题中的“他”指的是谁?
2、谁为了他的尊严?(学生边回答边随即板书,妇人——乞丐)
3、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想课文围绕着妇人和乞丐讲了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出示妇人的话:“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再读这句话,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乞丐?是两个怎样的乞丐?
2、那个独臂乞丐开始就情愿搬吗?后来为什么搬了?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的有关段落,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
(1)集体交流:学生抓住句子体会,独臂乞丐觉得自己是一个残疾人,已经非常可怜,妇人却让他搬砖,他很生气很不情愿。
(2)谁来读读这位乞丐的样子?体会“慷慨”的意思,并指导“慷慨”两个字的写法。
(3)出示句子“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妇人,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了两下。”让学生抓住乞丐表情的变化来体会他内心的变化,原来一只手也能干活,也有尊严。
(4)谁能带着乞丐恍然大悟的表情把他内心的变化读出来。
(5)学生读乞丐干活时的样子,说一说看到这一切感受到什么?
(学生抓住“整整……才……”、“气喘如牛”、“布满灰尘”、“汗水濡湿”等词语体会这搬砖的活对独臂乞丐来说很不容易,而且又累又脏。)
小结:他感激的不仅仅是妇人给他的20元钱,更重要的是妇人的做法唤起了他的尊严。上路后的他结果怎样呢?(成了董事长)
3、再来看看那位双手健全的乞丐,他为什么不搬砖?请同学们默读有关的段落,抓住句子体会。想象他的结果会怎样?
4、再读这句话“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学生进一步体会搬不搬对乞丐来说的确不一样。
5、若干年后,成为董事长的乞丐又回到改变他一生的那位妇人家里,想不想听听他们说了些什么?请三个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6、在他们的谈话中,有一句话就是同学们课前提出的问题,“妇人为什么不要报酬,还要把房子送给一只手也没有的人?”(学生抓住妇人说的话,体会到妇人也很有尊严,而且还很善良。)
7、师生分角色朗读,再次体会妇人的美好品质。
(四)感情升华。
课文学到这儿,同学们一定收获很多,你们想说点什么?
总结: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是尊严改变了乞丐的命运,也是尊严使我们感到了妇人是高大而可敬的,尊严对我们每个人都是重要的,让我们珍惜尊严吧!
(五)检测。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第一个乞丐原来希望从女主人那里得到(),实际上他得到了。
(2)文章中“双手健全的乞丐”代表()的人,写这个人,更能反衬出()。
(六)布置作业
1、阅读短文《嗟来之食》,围绕着尊严这个主题,谈谈你对文中主人公的认识。
2、搜集有关“尊严”的格言和故事。
(七)板书设计:
为了他的尊严
妇人乞丐
搬砖挣钱
《为了他的尊严》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独臂乞丐由不情愿搬砖到搬砖的复杂心理变化,从而从女主人那儿获得做人的尊严,懂得了自尊。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自读自悟中体会两个乞丐的不同,从而感悟到只有依靠劳动才能创造幸福。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抄有人物语言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尊严”这个单元,在前两篇课文中,我们认识了革命者叶挺和齐国的使者晏子,他们为了真理,为了国家始终坚贞不屈,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课文《为了他的尊严》,看看这篇课文又和尊严有什么关系。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师:课题中的“他”指的是谁?谁为了他的尊严?
2、指名回答。
过渡:课文围绕着妇人和乞丐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来读读课文。
3、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想课文围绕着妇人和乞丐讲了什么事,然后说给四人小组的伙伴听一听。
4、生自由读课文,四人小组交流。
5、师:课文中的生字都认识了吗?谁愿意来读一读?
6、开火车读生字词。
7、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8、指名回答。
9、初读课文,质疑。
(1)师: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我们要在有问题的地方做记号。你们做到了吗?请大家在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做个记号。
(2)学生朗读课文质疑。
(3)全班交流。
10、作业:思考课后的两个思考题。
第二课时
1、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为了他的尊严》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谁愿意来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说给大家听?
2、指名回答。
1、出示妇人的话:“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再读这句话,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乞丐?是两个怎样的乞丐?
2、师:那个独臂乞丐开始就情愿搬吗?后来为什么搬了?
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的有关段落,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
(1)集体交流:学生抓住句子体会,独臂乞丐觉得自己是一个残疾人,已经非常可怜,妇人却让他搬砖,他很生气很不情愿。
(2)师:谁来读读课文中对乞丐的描写?
(体会“慷慨”的意思,并指导“慷慨”两个字的写法。)
(3)出示句子“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妇人,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了两下。”
师:这句话要用来说明什么?
(抓住乞丐表情的变化来体会他内心的变化,原来一只手也能干活,也有尊严。)
(4)师:谁能带着乞丐恍然大悟的表情把他内心的变化读出来。
(5)指名学生读乞丐干活时的样子。
师:说一说看到这一切感受到什么?
(“整整……才……”、“气喘如牛”、“布满灰尘”、“汗水濡湿”等词语体会这搬砖的活对独臂乞丐来说很不容易,而且又累又脏。)
(6)师:干了这么又脏又累的活,乞丐还生气吗?他的态度有了什么变化?(感激)为什么感激?
(7)师:带着感激之情,再读乞丐的话。他感激是什么?
(他感激的不仅仅是妇人给他的20元钱,更重要的是妇人的做法唤起了他的尊严。)
3、师:再来看看那位双手健全的乞丐,他为什么不搬砖?请同学们默读有关的段落,抓住句子体会。想象他的结果会怎样?
(他不仅仅是没有挣到20元钱,更重要的是失去了自己的尊严。)
4、师:再读这句话“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
师: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学生互相交流。
5、师:若干年后,成为董事长的乞丐又回到改变他一生的那位妇人家里,想不想听听他们说了些什么?请三个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6、师生分角色朗读,再次体会妇人的美好品质。
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你们一定收获很多,你们想说点什么?
1、搜集有关“尊严”的格言和故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为了他的尊严》这个故事和感受讲给家人听。
《为了他的尊严》教学设计9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乞丐从女主人那儿得到的做人的尊严,懂得了自尊。
3、鼓励学生自读自悟,合作交流理解课文意思,把握文章的特色,了解文章中的孩子与双手健全的乞丐这两个人物在表达中心时所起的作用。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乞丐从女主人那儿得到的做人的尊严,懂得了自尊。
2、鼓励学生自读自悟,合作交流理解课文意思,把握文章的特色,了解文章中的孩子与双手健全的乞丐这两个人物在表达中心时所起的作用。
教学方法:
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乞丐吗?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们是怎么对待他们的?
2、师:在许多人眼里,乞丐是被人看不起的,是不被人尊重的。被人看不起,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这就失去了做人的尊严。(板书:尊严)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讲述的就是和尊严有关的故事。(板书完课题)请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品读感悟,学习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
打开书,带着这些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看看自己能弄懂哪些问题。
(1)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学生汇报、交流,并提出还没有弄懂的问题。
2、对比学习“他”前后不同的外貌描写。
课题中的“他”就是故事中的(板书:乞丐),“他”长得什么样呢?请从文中勾出描写“他”样子的句子。
(1)学生勾画、汇报。
(2)师课件出示句子: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过,碰上谁都会慷慨施舍的。
男生齐读此句,师问:他让人觉得怎样?(板书:可怜)怎样可怜?(板书:独臂)
师:当乞丐挨饿受冻是常事,遭人白眼、被人打骂也是常事。他活得没有一点尊严,真是太可怜了。谁能读读这句,读出他的可怜?
(3)可是,若干年后,他却变了一副模样出现在我们面前。请女生读:(课件出示句子)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那些自信、自重的成功人士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人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这时的他让人觉得怎样?(板书:体面、董事长)句中哪些词写出了他的体面?(指导学生理解西装革履,气度不凡和自信、自重,并从中体会到此时的他已拥有了做人的尊严。)
指导朗读这两句。
(4)师引导学生质疑:同一个人,原来是那样的可怜,现在却是如此的体面。此时,你一定很想知道……(生:他为什么会由一个可怜的乞丐变成一个体面的董事长呢?)
3、学习第13—21自然段
同学们到一个感人的场景中去找答案吧。(课件出示第13—21自然段的文字和配音朗读)
(1)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2)指名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读相应句子(并板书:妇人帮助自己拼搏)
4、学习第1—12自然段
若干年前,妇人是如何帮助乞丐,以致于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呢?现在我们就通过品读妇人的语言来认识她吧。(课件出示妇人的四次语言)
(1)师:有一天,一个独臂乞丐来到一个妇人家里乞讨。她却是这样说的……
请第一组同学读句子:(可是女主人毫不客气地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些砖搬到屋后去吧。”)
师:妇人怎样指着砖对乞丐说话?谁来读出妇人的毫不客气?独臂乞丐向她乞讨,她却毫不客气地说了这样的话,让人觉得她……(太狠心、太没有同情心……)
(2)师:乞丐生气了,责怪女主人捉弄自己,可女主人并不生气,还动手搬起砖来。
请第二组同学读句子:(她只用一只手搬了一趟说:“你看,并不是非两只手才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师:妇人这样做,这样说,是为了告诉乞丐什么?
(3)师:乞丐怔住了,然后搬起砖来。砖搬完了,妇人给了他20元钱。他感激地向妇人道谢,可妇人这样说……请第三组同学读句子:(妇人说:“你不用谢我,这是凭你自己的力气挣的工钱。”)
师:与第一句对比,你现在对妇人的看法改变了吗?说说理由。(妇人是为了让乞丐明白可以靠自己的劳动生活,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才能活得有尊严。妇人是在真正地帮助乞丐。)
指导朗读这句。
(4)师:妇人的孩子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要叫乞丐搬砖。母亲对他说……请第四组同学读句子:(母亲说:“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
师:“一样”又“不一样”,怎样理解这句话呢?为了理解这句话,请同学们把独臂乞丐和文中其他乞丐比一比,看看他们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先同桌同学讨论一下,再请学生汇报。
(相同:他们都是乞丐。不同:独臂乞丐只有一只手,文中其他乞丐双手健全;独臂乞丐搬了砖,双手健全的乞丐没有搬砖;他们的命运不同。结合学生的回答,品读独臂乞丐搬砖的句子,引导学生感受他搬砖的不容易。)
再来理解妇人对孩子说的话。(“一样”指砖放在哪里对妇人来说是一样的。“不一样”指搬不搬砖对乞丐的命运不一样。因为“搬”就意味着把握一个机会,让乞丐有可能认识到可以靠自己的劳动生活,唤醒他们的自尊意识,脱离乞讨生活。)
如果乞丐向妇人的孩子乞讨,他会怎么做?
师:妇人的孩子代表了生活中许多像他一样的人,他们的慷慨施舍只能满足乞丐的一时之需,却无法改变乞丐以后的生活。这样,更反衬出妇人通过让乞丐搬砖而使他受到教育的方法太巧妙了。
指导朗读母亲对孩子说的话。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师(指板书):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妇人改变了独臂乞丐的命运。此外,改变他命运的还有他自己的拼搏。请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独臂乞丐拿着妇人给的20元钱和那条由白变黑的毛巾离开妇人的家后,又经历了一些什么事,使他最终成为了董事长?
(1)小组讨论。
(2)请学生汇报。
2、师总结:是啊,只有拥有自信和做人的尊严,依靠自己的拼搏,才能取得成功。老师送几则名言给大家,齐读(课件出示):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只要愿意做,人无所不能。
(3)弱者把希望寄托于他人,强者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
板书设计:
为了他的尊严
妇人帮助
独臂乞丐——-——董事长
(可怜)自己拼搏(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