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媒体课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初步探究
多媒体课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初步探究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让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一种教育时尚,到处都在讲创新教育和教育改革,在中学化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方法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关注的一个话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究,在适当的时候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更深的学习化学知识,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习化学的兴趣。下面把这一教学方法与大家共享,以求教于各位同行。
善于揭示化学的本质和化学的思维过程,提炼化学的思想方法,既是现代化学教学的要求,又是化学教学艺术的充分体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适当适时地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化学教学将会异军突起,在体现和实现教学目的观、结构观、质量观和发展观方面将成为不可多得的形式。多媒体课件的适当应用将使常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如虎添翼。
一: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能很好地突破教学难点
现代计算机技术对图形、声音等多种传播媒体的处理能力高超,利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把宏大场景作缩微处理;把瞬变做定格分析化枯燥为生动。抽象思维的障碍、逻辑思维的障碍、语言表达的障碍等在计算机技术的上述功能下被打通了,降解了,消失了,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学生也为其形式之新颖,声画之精彩而耳目一新,从而产生乐学情绪。
例如在九年级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一节中,教学内容抽象、枯燥、难度大,用一般模型演示不能给学生以动感,且易造成概念模糊,计算机的二维及三维的图像与动画模拟将能够达到了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或很难达到的效果。比如原子的结构,核外电子排布,阴阳离子的形成等都表示得清清楚楚,使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能比较科学准确地理解原子结构的实质和特征。
二:多媒体实验课件使化学演示实验更加色彩纷呈
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说过:“化学实验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实验教学对于帮助学生形成化学基本概念,理解和掌握化学基础知识以及培养基本技能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用。调查表明,课堂教学中教师四十五分钟理论说教的效率远不及一个五分钟实验展示。但是课堂的实验教学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部分实验的现象不明显、效果不显著;还有一些实验的可重复性差、耗时长,课堂上难以做到随时调用;另外还有一些实验的污染大,无法在教室中完成等。
多媒体实验课件的适当应用则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克服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提高演示实验的效率,它具有传统实验不可比拟的特点:
(1)、放大实验现象。实验现象经过投影可以放大几倍,使教室中远离演示台的学生也能清楚地看到。有些实验只有细微的变化或变化现象可见度不高,如果通过投影放大,可以清晰地反映在银幕上。
(2)、观察实验现象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观察。教师一般进行演示实验,学生都是从仪器的侧面观察实验现象,而有些实验,则需从上往下俯视仪器内部才能较全面地看到化学变化中的各种现象。多媒体实验课件可以通过旋转到不同的角度来展现。
(3)、可缩短实验时间、节省药品,可以重复观看,可以改变观看时间。有些实验变化速度很慢,但实验课件可以缩短反应的时间,轻轻将鼠标一点就可以使普通实验方法需几小时才能看清的现象缩短到几分钟就可在银幕上明显地看出。
例如在“金属活动性”的教学中,由于学校的条件限制,运用课本实验,现象并不显著,并且实验耗时长,以往我们在教学时为了节省时间一般采用先实验,再讲述,最后看现象的方法,干扰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认知。为此,我们采用3Dmax制作了课本实验的原形模拟和简化模拟动画课件,有意识地突出颜色的变化,增强实验中的现象层次差别,同时在课件中铝棒中的铝原子置换出硫酸铜中 2 的铜原子和铜棒中的铜原子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原子的两个gif动画的使用,加深了学生对金属活动性的认识,同时缩短了实验的时间让知识传授和实验教学同步进行,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堂负担
(4)、可以做反证实验:
许多化学实验有毒,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化学实验中的一些错误操作,只能靠教师讲其错误的原因以及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危害,不能为了加深学生印象,用实验证明,否则会造成危险。用计算机动画模拟这些错误操作,它可将错误分解,放慢动作,不仅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可以渲染气氛,学生看后印象深刻。下列错误操纵都可用动画来模拟: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液体沸腾飞溅;点燃没有检验纯度的氢气导致氢气发生装置的爆炸;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停止加热,后将导管移出水面,水倒吸试管炸裂;加热装有液体超过容积1/3的试管时,液体冲出管外等。学生看到错误操纵的无限性,加深了对错误原因的理解,印象深刻。
三:多媒体课件模拟化学反应原理效果好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概念及原理大多较为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且化学变化又是在原子的基础上重新组合的结果。因此单靠语言和文字描述,学生较难理解。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动画模拟,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原理。如解释化学反应时,动画模拟“氢分子”和“氧分子”,再分别拆为原子,最后重新组合为“水分子”的过程。这样,既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结构,理解化学变化的原理,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四:使用多媒体课件应注意:
1、多媒体课件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工具,凡是能够用普通媒体如模型、挂图等实现的就无须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应该处理好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与传统媒体教学的关系,粉笔和黑板仍然是我们老师的主要教学工具,我们 3 应该将多媒体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点睛之笔。
2、可课堂演示的普通化学实验绝不能以多媒体课件代替。实验媒体是任何其他媒体所取代不了的,它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实验是最直接、最生动的媒体,化学教师不能舍本逐末,放弃垂手可做的实验而去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实验。
3、多媒体课件应以小的“积件”为主要形式。多媒体课件做好后,应是适合人人使用,不因教学思路和课堂结构的不同而发生冲突。即一个难点对应一个课件,教学思路变了,课堂结构变了,课件仍然可以使用,只有这样的课件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才会被推广。
我们在教学中所设计的课件,不是简单的动画设计,不是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进行课堂板书设计和实验操作,也不仅是教师课堂语言的动画描述,更不能为了动画而动画。否则,一堂电教课将会变为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所进行的新的“填鸭式”教学,虽说这种的教学比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效率要高。但同样会影响到学生智力的开发,影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习惯的形成。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在我国是近几年才开始的,对中学教师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因为要制作和使用课件,就迫使我们不断学习新的计算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与总结,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来全面领悟和掌握多媒体课件的特点与方法。通过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也可以从网上下载),教师提高了自己对语言、图象、声音、文字的综合处理能力,知识结构得以改善。而自制的课件可以通过教学不断修改、完善,以寻找教学与课件的最佳结合点:何时利用课件、实验、实物投影,何时指导学生训练,怎样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微调课的进程等,教师都必须反复思考、调整。
综上所述,在适当时候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化学教学,具有其它手段无法替代的功能。只要善于将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和完善,必将大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和教师水平的提高。
第二篇: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重要性
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重要性
化学实验作为我们化学学习的基础与中心环节,无论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科学素养与培养创新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对现代教育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学校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因而探索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发挥优势及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模式,是现代化中学化学教师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一些在课堂上难以演示的、有毒的、危险性较大的实验等,都能利用图片、动画、视频清楚地展示出来,融合到实验教学中。这种融合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培养,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幵辟了广阔的天地。
一、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也是部分科学学门的核心,如材料科学、纳米科技、生物化学等,因此也被称为“中心化学”。化学在与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化学历史悠久,与人类的进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人们认识与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与手段之一。化学学习与学习其他课程一样,要从基础—实验开始。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创新能力。因此,重视和改进化学实验教学,对于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化学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化学学习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特殊的活动倾向,它是促进学生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重要的内在动力,具有较强的动机功能。化学学习兴趣按照水平高低可将其分成“感知兴趣”、“操作兴趣”、“探究性趣”和“创造兴趣”等四种水平。中学生正处于接受新事物较快,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年龄,他们的学习动机基本都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自己的兴趣为主,化学实验具有千变万化的现象,正好能够引起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中学生刚接触化学时,可以通过一系列千变万化的趣味性实验现象来吸引学生。比如,刚开始上化学课时,先用无色酚酞在白纸上画出一个小笑脸,待其干后不留任何痕迹,而我们再对其上面喷洒氢氧化钠溶液,就会显现出一个红色的小笑脸。对于没有学过化学的同学可能觉得就像魔术一样,像这样的实验还有很多,如“喷泉实验”、“白纸显字”等实验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的好奇心,新的兴奋点,随之就会有不断求知的兴趣,就会形成今后愉快、主动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
2、化学实验能够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景
布朗(Brown J S)等人在“情景认知和学习文化”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情景认知的观点,认为:知识是具有情景性的,知识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与合作而产生的;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情景中才是有效的;只有在情景中呈现的知识,才能激发学习者的认知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所谓的化学教学情景就是指在化学教学中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各种景物。而化学实验是通过一个实验情景引入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知识产生的背景;是将问题与实验情景融为一体,任务始于实验活动,并随着活动的进行提出新的问题,强化并调控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是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景的一种常用的形式,便于学生进行理解与记忆。
3、实验探究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与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从学习方式的角度来看目前的化学教学正在经历从“读化学”、“听化学”向“做化学”、“探究化学”转变。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主要有实验探究、调查探究和讨论探究三种形式。其中,实验探究是最常用、最主要的一种形式。实验探究是通过以实验方法为主进行的一种探究活动,实验探究具有问题性、活动性和体验性,能够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通过探究性实验,学生可以探究一些他们好奇的未知世界,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理解化学概念,掌握必要的实验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例如:让学生做“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实验时,(1)老师提出问题:①观察点燃前(蜡烛的颜色、形态、硬度等)②点燃过程中的探究(蜡烛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是什么?火焰哪层温度最高?)③用火源接近干熄灭蜡烛的余烟会发生什么现象?④检验生成物时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里的现象?(2)让学生猜想和假设上述的问题②③④,猜想要符合一定的逻辑,同时必须考虑到是否可以检验;(3)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在实验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的想、做、及突破“老师没提到”的束缚。通过科学的实验探究活动来学化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把化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等技能结合起来,从而能动地获得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4、化学实验是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重要手段
落实化学课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体验性目标,要运用“体验”的方法。所谓体验是指主体内在的历史性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与验证。体验作为一种方法,要通过具体的活动来承载,而化学实验活动,尤其是实验探究活动,则是学生获得各种体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化学实验中所强调的实验方案设计和实验评价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对于探究实验任务都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小组内同学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很好地分工协作,从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团结协作的意识。实验化学具有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特点,要突出实验方法论对化学实验的指导作用,这些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例如,通过对“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短缺、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每一个人都应该树立节约用水的好风尚;还可以通过煤、石油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知道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深刻体会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树立环保、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的意识观。
二、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中学化学实验具有多种功能,主要是启发学生的思维、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科学的自然观和方法论;开发学生智能、发展个性和培养科学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功能等。然而就目前来看不论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使科学的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1、实验资源现状问题
化学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及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而实验教学能否得以开展,还得依赖于是否具有一个教学仪器齐全、药品充足、能完成实验教学工作的化学实验环境。但目前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相对落后的乡下地区由于经费困难,交通不便,校舍紧张等原因,一些学校的实验室建设非常落后,主要表现在:第一、实验室的数量不足,有一些学校由于受到资金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化学实验室的数量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不仅数量少,而且教室可容纳学生的数量也不多,限制着学生做实验的机会,很多学校的学生一年都进不了一次实验室,更别说熟悉实验仪器与动手做实验;第二、现行的化学新教材中,虽然增加了许多实验,但绝大部分为演示实验。传统的教学是教师台上做,学生台下看,因空间因素的制约,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看清实验现象,而教学进度时间紧,又不能重复,也不允许拉长时间观察,所以留给学生的都是一些似是而非的印象;第三、普通中学实验室“缺仪少药”较为严重。因化学实验是一种消耗实验,一些仪器需及时添补,化学药品用完不能再生,更需及时添补,仪器药瓶的不齐全致使教师无法开足开全演示实验或让学生做实验。一些实验用具陈旧落后,一部分学校的化学实验用具更新的周期长,不能适应新课改对化学实验的要求,也跟不上当前的形势,而且还存在着安全隐患;有的实验因药品或其它不确定因素实验还不成功;有的实验反应速度太快,不易观察;有的反应速度太慢,现象不明显;有的实验因有毒、污染严重、危险性较大、或对设备器材、药品要求稍高等原因而被取消,所有这些都会制约实验的开展,所以经常达不到实验要求的目的。第四、实验教师缺乏,很多学校缺乏专业的实验教师,而且对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培训不足,教师难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2、实验教学过程及方法现状问题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现在大多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方法仍采用以讲解实验为主,留给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却让学生无从思考。有的上课时只让学生去做分组实验,然后在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再把实验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进行讲解,课堂气氛不活跃,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有的老师只是通过自己的简单动手让学生观察,虽然过程涉及点强调充分但却束缚了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也束缚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不到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失去了实验教学的意义。
3、实验认识及态度分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长期影响,在传统教学观中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的主动性受到压制,实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实验过程中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化学教学的薄弱环节。教材中安排的实验多数是用来帮助学生形成、理解、巩固所学知识的,属于验证性实验。这些实验始终处于概念和理论依附地位,仅作为验证化学知识和化学理论的手段。原理、步骤、反应现象、实验结论在教材中均已写明,学生习惯进入实验室,一切都是别人准备好的,学生不必用心思考、分析,只要单纯模仿、重复,“照方抓药”,稍加动手就可以完成实验。另外一些教师准备不足,讲解粗放、重结论轻过程。有的教师思想上不重视,甚至认为“做实验不如讲实验”。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思维活动降到最低程度,通过实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自然成了空话。
三、新课程标准下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
实验作为学习化学的基础,化学的发展和创新也离不开化学实验。而新课标下的化学学习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实验化学”课程将实验技能、实验方法、实验思想、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融为一体,在解决具体实验课题的过程中实现课程目标,较好的体现了实验在科学探究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在课程标准中,对“实验化学”课程的要求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实验的基本技能。如物质分离与提纯,常见物质组成与结构检测,天平、酸度计等仪器的使用,常见物质的制备与合成;二是实验研究的思路。如控制反应条件,设计、评价与优化实验方案,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解释,收集并处理实验数据,误差分析,应用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初步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三是与化学实验有关的价值。如安全意识、绿色化学思想,环境保护的意识,定量意识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实验尽可能地出现在各个角落,绝对不能讲实验、背实验,因为它不仅是作为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手段,更重要的是要将它作为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基础,最后为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做好准备。中学化学中的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还能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新教材,更强调了化学实验的重要地位,对实验教学也进行了重大改革,每个实验都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加大了实验探究的力度。例如新教材必修1第一章就是《从实验学化学》,也就是说高中化学一开始就是实验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化学实验意识的最佳时机,教师要及时的、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化学实验。近几年高考化学实验试题也更灵活,更科学,更贴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经常做实验的学生和很少做实验的学生就能很好地被区分开。也就要求师生必须扎实做好每一个化学实验,让学生学好高中化学,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质,也为学生以后走上社会有更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做准备。
四、多媒体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中学化学教育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和实践的能力。而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化学有三个世界: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和符号世界。宏观世界所包含的物质种类繁多,知识零碎,记忆的成分较多;而微观世界和符号世界又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无论是教还是学都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有的化学实验会造成环境污染,部分实验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以上问题与不足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和手段难以协调为一个整体系统,特别是当前进行的课改中,部分偏远落后地区因条件所限,难于开展化学实验,难于利用化学实验及网上资源进行探究实验教学,存在着大多数教师在黑板上“画”实验,在课堂上“讲”实验,在题海中“验证”实验的现象,严重地违背了认知事物的一般规律,违背了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特点,也违背了基础教育的基本规律,从而扼杀了学生学习化学的个性思维,学生只是简单地从识记中机械地记忆前人的成果,故使得化学知识的获取过程变得枯燥无趣,学习毫无创新性,也不能更好的学以致用。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是进一步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多媒体投影、摄像、放像等技术及多媒体网络技术便可克服传统课堂教学的部分不足,辅助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丰富完善教师的教法,达到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素质的需要。
1、丰富实验,提高学生兴趣
多媒体具有集信息于图、文、音、视、动、色为一体,综合表现力强的特性,以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通过多媒体的音、像、画面,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入境动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美的感受中学习知识,大大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例如在讲授金属钠与水反应这一节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中的幻灯片(Power point 简称PPT)、动画(Flash)或视频(如图1所示)来充分表现“浮”“球”“游”“响”“红”,通过动画及颜色变化让学生对这五个特点理解更深,从而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1 碱金属钾与水反应
2、优化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效率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但其中相当一部分化学实验,无法在课堂上直接演示,或是实验过程不明显、现象变化速度我们无法观察,学生仅仅通过课本中的文字说明,往往难以理解。但利用多媒体开发软件,将这些抽象复杂难于理解的内容制作成课件,在短时间内可以方便地重复、加快速度、减慢速度的演示实验;做到鲜明、生动、安全地展示,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化和形象化[。如:学生很难理解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实验原理,因为整个过程是非常抽象的,我们肉眼根本看不见,所以学生会将一个盛满空气的集气瓶理所当然地认为是空瓶。而若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这个过程进行模拟,就会使实验现象表现更加具体和直观,则有助于学生理解实验现象的本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直观教学效果。
第三篇:谈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
摘要: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中,能克服实验条件的限制,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增强演示实验的时效性,确保演示实验的安全,为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创造了条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提高了化学实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摘要: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中,能克服实验条件的限制,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增强演示实验的时效性,确保演示实验的安全,为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创造了条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提高了化学实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化学实验教学;辅助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强化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学节奏的加快和教学内容的更新,高中化学知识容量增大,这就迫使化学教学方式和方法改革势在必行。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使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其相结合,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能改变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弊端,使化学实验教学得到了优化,不仅能提高实验教学课堂的效率,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一、多媒体技术教学的优点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化学实验教学效果
首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明确实验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南,也是学习评价的依据。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实验前将教学目标等制成字幕,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过程,了解所用器材的构造、性能和注意事项。这样不仅能够减少学生实验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而且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效率。其次,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验前用投影模拟演示试验操作方法,分析实验操作的要点,让学生观察、判断,使学生掌握实验的规范操作,能大大增强实验的安全性。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实验现象的可视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概念和原理大多较为抽象,学生较难理解。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进行动画模拟,形象生动地表现分子、原子、离子的微观运动特征,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直接认识微观世界,这样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反应原理。
此外,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演示试验现象,为学生创造了更为广阔、更具自主性的探索空间,能丰富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优化实验教学过程,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第四篇: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陕西科技大学附中
付战民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技术教学正迅速深入课堂。由于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生动有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在欢乐的情景中获取知识。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为常用和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目前中学实验室条件有限,因此实验的科学性、直观性、探究性以及操作性的特点就在教学中很难充分体现,特别是那些较为抽象的知识,更是让老师觉得教起来难,同时使得学生学起来也很难;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的作用,从而达到优化实验的目的,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新的技术,而把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用于实验教学,不仅能克服实验条件的限制,还能大大提高实验的演示效果、可见度,增强演示实验的有效性,加强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正确性,为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创造条件,丰富了学生的实验知识,同时也为教学带来了丰厚的时间。那么,如何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实验教学中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多媒体技术加强了实验操作的正确性。
平时,我们由于实验条件有限,有很多实验是先做演示,然后才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为什么呢?怕一旦学生操作失误,不仅会导致实验失败,造成仪器损坏,还会引起某些危险性,更会引起学生的恐惧心理,影响学生的兴趣。如果采用多媒体对实验操作进行模拟,让学生观看教师在计算机中进行模拟操作,然后进行比较,既增强了正确的操作和对不正确操作的理解,又保证了安全性,此时再进行实验,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实验的有效性,事半功倍。例如:学习《氧气》这课时,做细铁丝的燃烧实验时,应在氧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水,或在瓶底铺上一层细沙,不然就会出现:细铁丝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熔融物溅落到集气瓶底使瓶底炸裂的现象。如果此时设计制作一个多媒体软件,对失误操作所引起的后果进行模拟,使学生加深对操作错误的关注,然后再进行实验,这样不仅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减少仪器的损伤,更能深刻理解正确操作的重要性。
二、由于多媒体可以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演示
将教学内容按一定的结构,用文字、,图像等形式呈现在大屏幕上,把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器官都调动起来,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也容易记忆、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授《燃烧的条件》这课时,观察红、白磷燃烧实验时,先做实验,提高学生的兴趣,如果再用实物展示台,将教学内容投在屏幕上,燃烧时的动态、声音、颜色、燃烧的前后的时间关系等等,都呈现在了学生眼前和脑中,知识可长时间的逗留,这样学生就直观、形象地把知识牢牢掌握,同时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强化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初中阶段培养学生一定的实验技能,困难比较大,应用多媒体为学生进行模拟操作,训练实验操作技能,然后再进行真正的实验,既减少了药品的无辜浪费,又降低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何乐而不为呢!例如:制氧气实验的操作,教材中的描述是: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管口放一小团棉花,塞上装有橡皮管的胶塞用铁夹夹持在距试管口部的1/3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把集气瓶装满水倒立在水槽中,点燃酒精灯加热,把导管放在水槽中,等到氧气把水排出后,用玻璃片在水中盖住口部,移出水面,收集完以后,必须先取出导管,然后再熄灭酒精灯(步骤很复杂)。这一操作过程,光靠课堂演示,并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整个实验过程,如果改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一个制氧气的流程,让学生在观看演示实验的同时,自己动手组装,由多媒体给予着重提示,对不正确的操作进行模拟、纠正,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不至于犯同样的错误,从而达到正确和掌握实验的目的。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今后的广泛使用,把声音、文字、画面充分显示出来,能展现微观的、宏观的世界,模拟出实验现象,打破了学生的认知世界,用各种感官来感知信息,让学生主动参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充分地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这也符合时代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我们呼唤多媒体的更深层次的应用,化学也将会更离不开多媒体技术。
第五篇:多媒体课件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范文模版)
摘要: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已经不是什么新话题,一直以来也有不少教师对此谈过一些见解,而且观点甚是精辟。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中最常用的一种,我想就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化学教学;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在化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其实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过程中也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而影响了教学效果,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比较粗糙,没有经过仔细的推敲
很多教师认为不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是落伍的表现。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对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有些教学内容根本不需要多媒体课件,就可以达到教学目的,老师们却把它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实施教学,结果既浪费时间,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还有些教师一味追求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在课件中插入过多的动画和声效,结果一节课下来学生反倒不知道学到了什么。也有少数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根本懒得去动脑筋,只是把教材直接搬上屏幕代替板书,后面跟着大量的习题,这样一节课的内容之多和速度之快都让学生目不暇接。
二、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过程完全变成了填鸭式,缺少师生的交流
我曾经观摩过一位教师的复习课,是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这节课的知识体系编排得比较完整,习题的针对性也比较强,可是下课后学生都反映老师点鼠标的速度太快,根本来不及反应,而这位老师却认为这一节课的“任务”全部完成。其实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如果不顾学生的感受和接受能力,那么这一节课也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地,有效地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好多媒体课件呢,我觉得要做到下几点。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不仅是中学化学的基础,也是引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基本途径。而提到实验很多人都只是想到去实验室里做实验或者教师在讲台上做演示实验,其实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实验教学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增强化学原理的直观性
在新教材体系中,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是学生普遍比较难掌握的。如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得失、化学键的形成、催化剂的原理等。对于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世界,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们都有同感,就是老师讲得吃力,学生掌握得也不理想,而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模拟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就可以使学生形象直观地认识这些微观粒子的运动,从而对化学反应的本质一目了然。例如,“化学平衡”这一堂课,传统的讲授模式要两课时,很多过程老师要重复好多遍,但是学生还是似懂非懂。但是利用多媒体课件把过程做成动画的形式,学生一看就懂,学生对基本概念掌握的牢固程度以及运用的灵活性也大大提高。教师讲授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时,多数教师因为这部分不好做实验,只能凭嘴讲,这样学生一般对概念理解不清楚,只能靠死记硬背,学生学起来很吃力,并常常会忘掉。而运用多媒体后就能把该反应模拟出来,当在一定温度压强时我们充入了反应物,用不同颜色来表示不同物质的分子,当增大体系的压强时(体积变小)我们就可以看到,由于体积的变小容纳不下多余的分子,这样分子就开始重新转化为新分子。这一动态过程是在一瞬间完成的,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随时停顿或放慢速度,以便讲清楚。这样,就化难为易,使所有的学生都能一目了然地掌握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原理。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揭示化学过程的本质
研究物质的结构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如原子结构、四大晶体的结构、有机物的结构等,多媒体课件在这一方面可大显身手。例如,在讲述氯化钠晶体结构时,运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将三维图像进行旋转、翻滚,再将晶胞进行组合、叠加,并向四周扩展,使学生理解其立体结构,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增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现象是学生无法直接感知的,对于一些危险系数大的实验或者错误操作带来的危害,教师不能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而冒险用实验去验证,而借助多媒体模拟这些实验,可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如在讲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步骤时,应先通一氧化碳再加热,否则可能会引起爆炸,当学生看到模拟的爆炸场面时都被那巨大的声响给吓了一跳,这样不仅把错误的后果演示清楚了,而且也渲染了课堂气氛。
总之,如何更好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化学教学是我们每个化学老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正确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使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得到满足感,从而树立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同时我们还要降低不恰当的利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教学更加有序、良好地进行下去,让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