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设计者: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县黑土河新华小学 刘勇)
教学内容分析: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分数,本课教学重在让学生理解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本课是分数的初步认识,应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读写分数,适当浅知分数的大小。
教学设计理念:课标指出“数学源于生活”,我相信在生活中,学生肯定听说过一些简单的分数,如“1/2,1/3”,要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自己获取的经验来引导他们对学习分数的情趣。同时课标还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应让学生运用分数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知道与技能: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能正确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解决问题:能运用简单的分数,解决生活中必须运用分数来表示的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借助直观的物体、图形简单比较分数的大小
情感态度:让学生感受用分数知道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必须用分数解决问题的
成功体验,以激起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及简单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形纸、方形纸、彩笔、苹果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今天小猴子、小兔子和小猫一起来为小猪过生日,他们准备了许多好吃的,可是,他们在分这些东西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困难,你们愿意来帮助一下他们吗?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1、他们有4个苹果,每人可以分到几个呢?
2、他们有4瓶水,每人可以分到几瓶呢?你们是怎么分的?(引导学生说出“平均分”)
3、怎样说他们得到的东西呢?(每种物品共有4份,每人分得1份)
二、合作探究,认识分数
(一)认识把物体分为“一半”,引出课题
1、设疑:他们有两个蛋糕,每人可分到多少呢?(引导学生说出两个人分一个蛋糕,一人可分得一半。(运用生活中获取的简单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那么,怎样来表示呢?
2、教师指出:一半就是1/2
3、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数吗?引出课题:认识分数
你们想更多地了解分数吗?
(二)教学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1、中间的横线叫什么?
2、分数线上的数叫什么?
3、分数线下的数叫什么?
4、回忆童年:母亲经常把我们用双手举起来,妈妈在下面,孩子在上面,下面的就叫分母,上面的就叫分子(形象记忆分数)
总结点出:像“1/2”这样的数就叫做分数,分数由分数线、分子、分母组成,表示把1份物体或一个图形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用“1/2”表示
(三)让学生动手分苹果,找出1/2
1、给每个小组一个苹果,让学生分出“1/2”
2、检查分的情况,重点强调要“平均分”
3、分得好的小组就把苹果奖给他们,引发学生的兴趣
(四)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
1、抓住这个时机,让学生用直观的方法认识分数
2、让学生把苹果分成4份,再次强调“平均分”
3、讨论得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分成份数的几分之一
三、自主探究,比较大小
1、让学生用长方形的纸的圆形的纸分别折出“1/2”(长方形的纸的圆形的纸大小不一)
2、小组讨论:他们一样大吗?
3引出结论:不同的图形的“1/2”大小不相同,引出“在同一物体或图形中比较分数大小)
4、动手折出长方形纸或圆形纸的“1/2”和“1/4”,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涂出来,进行分数大小的直观比较
5、做一做“想想做做第3题)
四、总结、拓展
1、小组交流: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们收获到了什么?
2、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物体或图形的平均分配
3、完成课后练习4、5、6题
五、板书设计:
认识分数
平均分物体或图形
1--------------------分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数线
2--------------------分母
(新课标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第10单元)
202_-12-6
第二篇: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认识几分之一》
常河镇中心小学 周晓英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8__100页“认识几分之一”。
学情分析:分数学习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次拓展,同时又是后续学习小数的基础。多次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对分数有一些模糊的了解,但都是比较肤浅的,不能把握分数的本质。因此在教学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组织大量直观的、感性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本节课认识几分之一,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并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使学生认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读、写表示几分之一的分数。
3.结合观察、操作、比较、联想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并引导学生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探索和发现把一个图形或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一来表示。
2、能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难点:探索和发现把一个图形或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一来表示。
教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直观演示、质疑引导
(1)每人准备一张长方形纸、一张正方形纸和一枝水彩笔。(2)每人一张圆片(由教师设计好大小),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知,初步认识
1、故事引入:由熊大、熊二分苹果引入新课。(课件演示)学生指出苹果的一半在哪里。
师小结: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苹果的(一半)。
⑶如何用数来表示“一半”?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几分之一)
二、实验操作,全面认识几分之一
1、自主探索,认识1/2。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
(课件演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
谈话:这一半苹果是这个苹果 的1/2,那么,另一半苹果又是这个苹果 的几分之几呢?为什么也用1/2来表示?(学生表述)大家想的和他一样吗?(课件演示)(指导学生读1/2)
小结: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学生说)
⑵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①学生动手折长方形纸,并给其1/2 涂上颜色。②学生交流各种不同的折法。
③深究: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长方形的1/2 ?
(3)学写分数
谈话:你想写一写1/2吗?该怎样写呢?(“写这个数的时候,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了几份?”(两份)“2就写在横线的下面,这半个苹果是其中的1份,就把1写在横线的上面,这就是分数1/2的写法。”“你们想试一试吗?”
学生标出自己折出的12。(4)认识各部分名称
师:这个2叫做什么?1叫做什么?这条线叫做什么呢?请打开书98页,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师:这条横线表示什么意思?分母2表示什么意思?分子1呢?(5)观察判断,拓展认识。
下列图形中(图略),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2 表示? ①学生交流,并说明判断理由。
②小结:只有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才是它的12。
(设计意图:1/2是最简单的分数,学生也最容易理解它的含义。因此,本节课首先通过各种活动丰富1/2的表象,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1/2。)
2、类比迁移,认识几分之一
⑴联想:师:刚才我们用折的方法表示这张纸的1/2,请同学们想一想:用折的方法除了可以表示这张纸的1/2 外,还可以表示这张的纸的几分之一呢?
⑵操作:学生自主动手折纸、涂色,表示出图形的几分之一。⑶交流:你表示出了几分之一?你是怎么表示的?
⑷深究:(选择学生作品中不同图形的1/4)这些图形的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1/4 表示?
3、深入探究,比较分数大小(1)听故事,比较分数大小。
究竟是谁吃的多一些呢,熊大还是熊二?(学生猜测,交流)“究竟谁说的有道理呢?课件出示同样大小的圆的1/2和1/4,学生比较验证。
你有什么想对熊大熊二说吗?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应给学生提供充分进行数学活动的机会。在认识1/
2、1/4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几分之一,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其它分数的含义,进而认识新的分数。让学生自己比较分数的大小,通过争论、交流,进一步丰富对几分之一的认识。)
三、回归生活,实际应用提升。
1、练习,判断阴影部分能否用1/2表示?
(1)、老师想考考同学们的眼力如何? 看谁判断的准确?
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课件出示第5题)指名读题目,并说出题目的要求。学生独力完成,集体反馈。
(设计意图:适当的练习能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是促使学生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所以有必要进行适量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内化新知。)
4、生活中的分数
(1)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课件出示)
师:《科学天地》、《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 生:《艺术园地》占黑板报版面的1/4 师:版面不是分成了三份吗?
生:把《科学天地》再分,黑板版面就平均分成了四份。(2)我们身边有分数吗?学生找一找自己的身上、教室里的分数。
(设计意图: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本环节搜集展示了一些生活中的素材,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兴趣。)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收获吗?
六、教学反思
1、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分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为了使抽象的数学概念能以一种生动活泼的姿态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新课伊始我就创设了“两个人一个苹果,怎么分呢?”这样一个既富有生活情趣又蕴含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巧妙的在“一半”这一生活经验和“1/2”这一数学知识间架起了一座认知的桥梁,向学生展示了一个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的1/2。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更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让儿童调用、摄取已有的生活原型,激活、提升儿童的生活经验来积极主动的建构对数学的理解,这也正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
2、关注教学过程,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强调“经历、体验、探索”。因此,在教学中我牢
牢记住这一点,以1/2为突破口,开展了三次动手实践的数学活动,多层次、多角度地丰富并充实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认识。而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发展了思维,学会了探索的方法。让“理解分数意义”这一教学难点在动手实践这一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得以轻松突破。
第三篇: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执教者
嫩江县第一小学 滕中华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认识分数》选自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
三年级的学生对整数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对分数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听说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七分之五„„等等的几分之几这样的分数,但还一直没有正式接触过。今天这节课是学生的思维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的一次发展与飞跃,是一次“群体分”到“个体分”的一次过渡。学生在生活中有这样的经验,如平分一个蛋糕,平分一个西瓜„„但是不会用分数来表示。此时,学生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学应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使本节课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教师为学习引导、促进、合作的氛围中愉快地进行下去。
二、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生知识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与输出的结果,而是通过亲历,通过与学习环境间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
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整节课中主动地学习,开展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基于以上的基本理念、学情及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我设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的探讨 和研究,使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意义,从而引出几分之几。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3、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教学难点:会表示简单的分数。
四、教学流程
目标设定后,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开展多样的、有效的数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导出新知。
1、创设分糖果的情境,导出“平均分”。
师:同学们,淘气和笑笑是我们最要好的学习伙伴,今天他们也来和我们一起学习了,我为他们准备了些糖果,快来给他们分一分吧!有10块糖果,怎么分才能让他俩都高兴呢?请同学们用老师为你们准备好的糖果分一分吧!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分得即公平又迅速。分完请坐好!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师:现在哪个小组来汇报。师:为什么这样分? 生:这样分公平。
师:要想分得公平,就得怎样分? 生:平均分。师:板书“平均分”。
2、创设分苹果的情境。
预设一: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把10块糖果平均分给了淘气和笑笑,刚在老师有个难题,需要同学们帮助解决——我这只有一个苹果,要公平地分给她们俩个,我就不知道怎么分了?快点帮帮我吧!请同学们拿出我为每个小组准备好的苹果试一试,看看怎样分才算公平?在用小刀分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安全,别让刀伤着手!听清要求了,现在开始分吧!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分得最公平!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苹果。
师:到各个小组间巡视,时而参加到某个小组的活动中。
生:通过活动后汇报——要想分得公平,就得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两半,每个人得到这个苹果的“一半”。
师:(到各个小组检查完之后,对每个小组分得的结果进行适当的评价,然后选一个分得最平均的苹果拿到前面)同学们,我们看像这样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我们怎样来表示呢? 生:用“一半”来表示。
师:那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 “一半”吗?
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示“一半”。(一边表示一边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表示的)
师:(对学生的不同表示法给予肯定和表扬)同学们刚才用了折一折,涂一涂,分一分等形式来表示“一半”的,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一个数去表示一下“一半”呢?
生:能!用1/2来表示。(学生阅历多的同学会说出来)
师:你真是个善于学习的孩子!对,“一半”就是用1/2来表示!像“1/2”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分数”。这节课我们就用分一分的方法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预设二:分苹果的情境相同。只是在分完苹果后,如果有学生直接说出每个人得到了这个苹果的1/2,那么老师就顺着学生的思路往下走——
师:你可真聪明啊!没有学过你都会用这样的数来表示了!你知道这叫什么数 吗?(生:分数)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爸爸教我的/我是从书上学来的„„)师: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你说得很正确:像“1/2”这样的数,我们就叫做分数。然后揭示课题。
师:现在你已经知道了“一半”用分数“1/2” 来表示,那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一下“1/2”吧!看哪个小组表示的方式最多,老师就参加到哪个小组里去。开始吧!
师:(生小组汇报之后,师向学生置疑)关于1/2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师:你们都没有,那我有一个问题——(师手里举着半片树叶和半个大长方形)这两个图形的阴影都用1/2来表示,可为什么不一样大呢?
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1/2表示的是物体的一半,但不同的物体,一半是不一样大的。探究新知
由1/2引出几分之一。
师:像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用分数1/2来表示。那谁再来说一下“1/2”表示什么含义。(生:1/2表示一半,或者有的说“1/2”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
师:你说得真棒!那请同学们看一组题。(课件出示:下列哪些图形的阴影部分能用1/2表示。)生:认真思考并给出答案。
师:(指着一个被平均分成三份的图形说)你为什么不选这图形呢?(生:因为这个图形没有被平均分成两份。)那被平均分成几份了?(生:3份)那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怎样来表示呢?(生:1/3)
师:你说得非常正确,你太聪明了!同学用自己聪明的智慧不但认识了1/2,现在又认识了1/3,那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生:一一说出自己想认识的几分之一)那好!现在就请同学们用你聪明的大脑和灵巧的双手去用自己喜欢 的方式来试着表示一下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吧!老师看哪个小组表示的好,老师就会成为那个小组的一员。(生:积极地表示着)
(请学生选择学具图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几分之一,然后把学生表示成果在小组内展示。并把优秀的作品展示到黑板上)
2、由几分之一引出几分之几。
师:(指着学生表示的作品,让学生一一说出自己表示的是几分之一。)(然后,师指着这几个几分之一说)同学们,请你观察一下这几个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生:横线上面都是1。)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准确。那你们能不能说一说这几个分数都表示什么呢?(生:一一说出答案。)那像这样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我们就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可是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把一个物体平均分了之后,表示的不是其中的一份,而是几份的数,那我们用什么样的分数来表示呢?(生在老师的启发之下能说出用“几分之几”表示。)
师:那你还能不能用你喜欢的方式再来表示一下“几分之几”呢?(生:热情洋溢地说:“能!”)那好,现在就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一下“几分之几”吧!
生:用学具表示出几分之几,然后在小组内展示。
师:把优秀作品展示到黑板上,并让学生说出自己表示的是几分之几,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表示的。生:到前面指着自己的作品说。
师:(把学生说出的“几分之几”板书到每幅的图的下面)同学可真了不起!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又认识了几分之几。那么谁再来说一说“几分之几”表示什么呢?
生:说出几分之几的含义。
师小结:像这样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的数,都是分数。自学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身体的各部分都有自己好听的名字,那么分数也一样。你们想不想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呢?(生:想!)那好,请听清老师的要求:把书打到第58页的内容,阅读数学书中有关信息,自学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同时小组讨论分数的读法和写法,然后汇报自学成果。老师要看一看哪个小组的学习气氛浓,老师就请哪个小组先来汇报。好!开始吧!(师此时下到各个小组中,积极地参予到他们的学习中去。到每个小组都问个问题,并参予到他们的讨论中,激起学生们学习的高潮。)
师:谁愿意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作例子来说明一下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谁想说谁就主动到前面边板书边做个小老师,给大家讲解一下!
生:勇敢地到前面边写出一个分数3/4,然后指着这个分数说——上面的“3”叫做分数的分子,中间的“——”叫做分数的分数线,下面的“4”叫做分数的分母。
师:下面的同学对这位小老师的讲解满意吗?(生:满意!)那好!通过刚才的动手实践——你所表示的分数,谁能说说分数的分子、分母和分数线分别表示什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汇报。师: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生:(自告奋勇地站起来)分数的分数线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了,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取了其中的几份。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生:同意)你说得非常正确,你真是一个善于总结的孩子,老师要向你学习!
师: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那我们怎样来读分数和写分数呢?谁愿意来说一说?
生:我们是按照从下往上读。
生:我们是先读分数的分母,再读分数线,最后读分子。
师:还有不用的意见吗?同学们说得很对!我们在读分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的顺序。比如:6/7我们读作:七分之六。现在出示一些分数大家来读,谁会 读谁就站起来读!
生:(热情很高地积极勇跃地站起来读)师:认真地听并及时纠正错误。
师:同学们真棒!都读对了!那我们又怎么来写分数呢?谁愿意到前面边写边说?(同时组织下面的同学认真听,认真看。)
生:(一边说一边写出一个分数)我们在写分数的时候是先写分数线,然后再写分数的分母,最后写分数的分子。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刚才看到老师就是这样写的!
师:啊!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通常情况下,我们是先写分数线,确定了分数的位置,然后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同学们,记住了吧!现在,请同学们伸出你右手的食指,老师说分数,你来写分数。(练几个后,再在本上写几个)
师:同学们,你们凭借着自己聪明的智慧,已经学会了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会读、写分数了。你们真了不起!老师佩服你们!现在,老师奖励给你一个自己赞美自己的机会!
生:(竖起大拇指说)I` m so smart!(我真棒!)新课置疑。
同学们,学到现在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巩固练习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和分数做游戏吧!(课件出示练习)
(一)(智慧大闯关)挑战第一关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
2、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挑战第二关
1、说一说
2、用下面的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对吗?对的画“√”,错的画“×”。挑战第三关
1、教材第55页第四题。
2、想一想
(二)说出你知道的生活中的分数 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汇报学习收获 布置实践性作业
六、板书(略)
第四篇: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扬中市第二实验小学 黄静蓉 邮编:212200 [课题]
小学数学苏教版第六册第64、65页的内容。[教材简解]
本节课是苏教版第六册第64、65页的内容。学生在三年级上册通过把一个物体(图形)平均分成几份,认识了它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本课在这个基础上,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分数的含义。平均分由原来的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突破到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每一份由原来的一部分突破到一个或几个组成一份,这对于学生来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
[目标预设]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分数的含义,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
2、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进一步构建分数“几分之一”的实际概念。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并能正确表示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教学难点:用分数表示整体中的某几个物体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设计思路]
1、创设了小猴分桃的主题情境贯穿全课,将各个教学环节生动活泼地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有联系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情境中感悟新知。
2、安排了“创设情景---动手操作---汇报交流---比较概括”的教学流程,在学生充分的操作活动后,引导学生比较概括,抽象理解分数的意义。本节课一共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动和三次比较:(1)把4个桃、8个桃、12个桃分别平均分成4份,得到这些桃的四分之一。(2)把6个桃分一分,可以得到六分之一、三分之一、二分之一。(3)用12根小棒,分别拿出这堆小棒的1/
2、1/3等分数。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操作活动中获得感性认识,体验分数形成的过程,在一次次辨析思考中,使学生对分数的认识逐渐走向丰满和深刻。[教学过程]
一、认识1/4
1、情境导入,复习1/4 师:在一座山上4只小猴子,玩得可开心了,正当他们满头大汗的时候,猴妈妈给他们带来了一些水果,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些什么呢?(一个大西瓜,一个神秘的口袋)看着满头大汗的猴宝宝,猴妈妈赶紧给他们分西瓜,猴妈妈会怎么分?(平均分成4份)
师:每个小猴可以得到一份西瓜,你知道这一份西瓜是整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指一块)生:1/4。(电脑出示一个1/4)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4份,每个小猴子得到一份,这一份就是这个西瓜的1/4。师:那这一份呢?这一份,还有这一份呢?(对,每一份都是这个西瓜的1/4)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1/4。(教师结合自己的口述,及时进行板书)
2、教学例题
(1)初步认识一个整体
师:西瓜吃完了,可猴宝宝们还觉得不解渴,这时他们想到了猴妈妈带来的神秘口袋,(电脑回放)其实这个神秘口袋中装的也是小猴子喜欢的水果,猜是什么?
生:桃子。
师:猜猜有几个?不管有几个,我们都把这袋桃子看作一个整体。师:那袋子里到底有几个桃呢?(2)把四个桃平均分成4份。
师:袋子里有四个桃,在这里我们把四个桃看作一个整体。你打算怎么分? 生:每个小猴一个桃。
师:对,因为有4只猴宝宝,猴妈妈肯定会和西瓜一样平均分成4份。为了更清楚的看出这4份,一般用虚线把他们分开。这里的一个桃就是其中的一份,那这一份就是这些桃子几分之几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4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这些桃子的1/4。
师:原来你是把4个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个桃就是一份,每份是些桃子的1/4。
师:谁再来说说1/4是怎么来的。
师:那这一份呢?(要求学生把1/4的含义完整的说一说)看来每一份都是这个整体的1/4。(3)把八个桃平均分成4份。
师:这个神秘的袋子可真神奇。你看袋子里又变成了8个桃。你能帮猴妈妈平均分给4个小猴嘛?(在练习纸上分,并涂出其中的一份,完成填空。)
展示学生的作业,组织讨论: A.每一份涂几个?
B.每份是这些桃的几分之一?是1/
4、1/
8、2/4还是2/8?
师:现在你能不能完整的说说这里的1/4表示的意义。独立的说说1/4的含义。
(4)比较:这里的一份有两个桃,这里的一份有一个桃,却都表示这些桃子的1/4,这是为什么呢?
(设计说明:这里的比较让学生关注每一份里桃的个数虽然不同,但都表示这些桃的1/4)(5)把12个桃平均分成4份。
如果这个神奇的口袋里有12个桃子,平均分成4份(电脑演示分法),那每一份是这些桃子的几分之几呢?(完整的说说1/4的含义。)
(6)拓展
师:刚才我们将四个桃、八个桃、12个桃都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都是这些桃的1/4。如果有100个桃,也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些桃的几分之几呢?如果我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少个桃,但我知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呢?
师小结:看来不管桃子的总数是多少,只要把这些桃子都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就是这些桃子的1/4。
(7)比较
师:刚才我们帮猴妈妈平均分了桃子,在这之前还分了西瓜,每个猴子都得到这些水果的1/4,比较一下,这两种水果的分法有什么不一样?
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
生:把一个西瓜平均分,得到的1/4是这个西瓜的一部分;把许多个桃组成的整体平均分,得到的1/4有一个或几个桃。
师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有关分数的新知识。(板书)
(设计说明:但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小学数学中有许多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防止知识的混淆,提高辨别能力,从而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这次比较,四分之一的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一步一步认识分数的本质: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每一份都是它的几分之一。)
二、认识其它的分数
师:刚才平均分,得到了1/4,还有其它的分数吗?请同学们把6个桃先分一分,再写出不同的分数。
学生练习后汇报自己的想法,得到1/
2、1/
3、1/6。
师:比较一下,这里同样都是6个桃,为什么能得到不同的分数?
小结:看来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得到每一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也就不一样。
(设计说明:上面的环节仅仅认识了四分之一,对于认识几分之一还不够。所以接下来教师请同学们把6个桃先分一分,再写出不同的分数。学生练习后汇报自己的想法,得到1/
2、1/
3、1/6。这时教师引导学生第三次比较:这里同样都是6个桃,为什么能得到不同的分数?从而得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得到每一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也就不一样,帮助学生完善了对几分之一的认识。)
三、巩固应用。
教师: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些练习,看看同学们学的怎么样。
1、填一填、说一说,想想做做1。
要求学生先写,再互相看图说说说说分数的意义。
2、画一画,想想做做3 教师:你打算怎么画? 理解先分一分,再涂上颜色。
3、摆一摆,想想做做4(1)拿出12根小棒,拿出这堆小棒的1/2和1/3。(2)师:你拿了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有几根?怎么想的?(3)你还能拿12根小棒的几分之一?
4、操作
(1)用你喜欢的学具表示出三分之一 ①学生操作 ②汇报
③追问:你们选择的学具不同,个数也不一样,为什么都可以用三分之一表示?(2)用你喜欢的学具表示出五分之一
四、总结拓展。
教师:今天我们又一次学习了分数,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
小结:其实不管是以前的分数还是今天所学的分数,都是把一个物体或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些物体的1/4。生活中还有这样的分数吗,谁能举例说一说?
(设计说明:小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一般建立在具体情境中,因此练习中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让学生动手操作,建立表象。但我们的教学如果止步于这里,学生的对分数的认识无法抽象出来。所以在学生操作后,有目的的让学生在抽象分数的意义,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地教学。)
[教学反思]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能得以发挥出来,任何学习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小学低年级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认识一般建立在具体情境中,因此本节课教学中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感悟,建立表象。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操作活动中获得感性认识,体验分数形成的过程,在一次次辨析思考中,使学生对分数的认识逐渐走向丰满和深刻。
从课堂教学中发现,表示八个桃的四分之一,有的学生涂了一个,有的涂了两个。这时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而是引导全体学生思考讨论,最后由学生得出正确答案。这个过程是学生思考的过程,是认识分数的过程。教学中还要指导学生画图的方法,先用竖线平均分一分,再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学生回答时也要注意指导有序地表达:八个桃的四分之一,把八个桃平均分成四份,一份有两个桃。对学生画图方法和口头表达的指导,有助于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第五篇: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认 识 分 数--几分之一
大坝中心小学 吴月萍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8-100页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小组图形(①号信封:圆、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三角形;②号信封:3个同样大小的圆)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出示旅游图(课件一):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请看他们都带来些什么食品?如果把每种食品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
二、学习新知
1、认识二分之一
⑴直观操作、初步感知。
①教师揭题(课件二):
a、出示一个蛋糕。
b、提问:把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多少个?
c、讲述: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半个,半个也就是二分之一个。(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②感知理解:
a、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板书这句话,示范1/2的写法)
b、课件将1/2标在蛋糕左半上,提问:①1/2是怎样得到的?②右边一份是多少呢?(指名说,相互说)
③认识名称:分数的每个部分分别叫什么呢?学生看书汇报(板书名称)
⑵操作理解,深入认识。
过渡:刚才是一块蛋糕,如果是一张长方形的纸,你能折出它的1/2吗?
请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一折并涂出它的1/2(教师收集作品2件展示)。提问①折法一样吗?②为什么都可以用1/2来表示呢?
小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只有平均分成2份,每份才是它的1/2。
⑶辨别判断,巩固认识。
出示图形(课件三):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2来表示。
提问:为什么③④图形不能用1/2表示?
2、认识几分之一
过渡:刚才小朋友们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1)学生操作:以小组为单位,请组长出①号信封每人选一个图形,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每个小组分别发一个圆、一个长方形、一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
(2)反馈交流。(分类展示)①学生汇报:自己用一句话表述得到的分数;②师将作品帖在黑板上。
(3)形状不一样,为什么涂色部分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呢?
小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3、(课件四):数学乐园,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第3题(试比大小)
三、探索比较
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请组长拿出②信封比一比三个圆片的大小给小组同学观察。
(2)其余3人每人用一张圆片分别折一折,涂出它的1/
2、1/4和1/8。
(3)各组活动,并把你的折法说给组长听
2、汇报:
①指名三个学生分别表述1/
2、1/
4、1/8是怎样得到的?
(师将作品帖在黑板上)
②将这三个分数排成一队怎样排?
③从左往右看,你能发现什么?从右向左看呢?
提问:如果把这块月饼平均分给16人,每人分到多少呢?32个人呢?
3练习:“想想做做”第5题,先按照分数涂上颜色,再比较分数的大小。
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学会了哪些本领?
2、这些分数都有什么特点?(板书“__几分之一”)
五、拓展延伸。
1、在生活中找分数。
(1)(课件五):生活乐园,“想想做做”第6题 :联系今天所学的知识你能发现什么?
(2)出示实例,师: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①根据图形填分数(图略)
②根据词语趣味填分数:九牛一毛()千载一时()百里挑一()万无一失()
2、(课件六):智慧乐园,分数产生的相关资料介绍。
3、学生站起来说分数,再走出教室(其余学生鼓掌)
1/4―――1/3――――1/2―――1/2(站起来的学生说理后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