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调查方法学习小结
社会调查方法学习心得
学习了社会调查方法的课不仅让我懂得了许多关于社会调查方法的理论,而且让我思考了很多。作为一名现代大学生,大家是否对自己周围的人、事、物做过深入的调查与分析?是否发现隐藏其中的内在价值呢?其实,对我们身边的每件小事进行一次调查,都会发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会有很大帮助。
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应该是我们大学生活的两个重要部分。大家都非常渴望走向社会,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把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就给了我们这样一个锻炼的机会。
整个学习过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先是大家分组,然后是大家讨论实施方案汇报,老师给出改进建议,接着每人设计一份问卷,汇总出一份综合的问卷,然后分别展开调查,整理结果,小组分析讨论,最后写出小组的调查报告。第一阶段:设计实施方案。
“万事开头难”,我们小组会出现一些错误,如:格式不对,项目不够,内容不符,质量欠缺等等。但是,所有这些错误,我们都认真地记录了下来,并且小组讨论解决,不懂得地方继续询问了老师,在李老师的认真指导下,都逐渐地改正过来。这部分是便由我设计总结并且汇报的。第二阶段:设计问卷
设计问卷很艰难,因为问卷要明确目的和内容,在不询问受访人隐私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了解我们组调查课题的情况。所以我们采取了头脑风暴法,小组每个人都设计了一份问卷,然后我们讨论整合,做出一份最为合理高效的问卷。接下来就是调查方法的问题了,调查方法很多,有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等。也有同时采用几种方法的。而我们采用问卷星软件发放问卷。我建议我们组选择问卷星软件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小组成员一致同意。第三阶段:展开调查。
问卷和提纲设计好以后,进入调查的展开阶段。同学们纷纷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调查本校的本科生。因为我们采用的问卷星软件,进行了内部设置,所以很高效的保证了问卷的有效性,因为大家只是点开一个链接就可以填写,所以受访者很积极,问卷星给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帮助。第四阶段:总结并写出调查报告。
这是最后一步,但也是最难的一步了。小组成员经过认真细致地观察和分析,调查与研究,收集资料,整理数据,最后得出结论,提出建议,写成报告。可以说,我们小组在这一阶段付出的努力更多,花费的时间也最多,由我整理汇总并写出了十几页纸的报告。但是我们追求完美,不断的反复研读,完善报告,并请老师继续指导我们,使我们的报告越来越完善。但是我对我的上台报告并不太满意,有些表述不清。
这门课程从开始到结束共用了10周左右的时间,最后在小组成员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小组取得了圆满成功。我们小组不但交出了一份完美的报告,而且大家收获都很多。
我首先体会到了李老师的严谨认真,孜孜不倦,百教不厌,一丝不苟,和蔼可亲,热情奉献和全心负责。我们也体会到了小组成员的积极配合与努力上进。作为组长,我安排的任务都能得到执行,完成的也非常出色。在学习、调查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在完成一项任务,更是在热情追求完美和执着探索知识。调查结束后,我收获了很多我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收获了许多在学习,生活,工作都有价值和帮助的东西。真正体会到的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意义,体味到学有所用的乐趣。另外,我觉得老师设计课的流程很好,讲课方式也很舒服,指导我们小组的学习也是孜孜不倦,所以我们觉得这个课和老师都非常好,如果课堂上增加小组讨论那就更加完美了。马上要和这门课说再见了,还真有点依依不舍。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能够认认真真地完成几件事确实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在我们决定去做一件事时一定要全身心投入。“要么不做,要做就要最好”。
公141 潘悦141392
第二篇:社会调查方法
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涵义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关于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原则=方式、方法的科学,或者说是如何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的一门科学。作为一个体系,它包括选择课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资料、解释调查结果际检验调查结论等。作为一门科学,它包括三个层次的知识:它是一种专门的科学理论;它是一种哲学观点,表达了一种价值观念;它包括了独特的方法、工具和技巧。
2.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
(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它包括:课题的确定及其方法;调查研究的目的;研究类型;研究范式;分析单位;研究程序;研究方案设计;研究假设;研究的理论结构;社会测量;概念的操作等。
(2)资料收集的方法。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调查对象的方法,诸如全面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二是收集资料的具体方法,诸如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试点法、会议法等。上述两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
(3)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它包括:资料的整理;资料的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等。
3.当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特点
当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与传统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相比较,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这些新的特点主要有:第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理论研究更加广泛、深刻;第二、许多新兴科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社会调查研究中,使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更加完备和科学;第三、各种方法相互渗透,取长补短,使调查研究方法更加科学;第四、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使社会现象的认识更符合客观实际;第五、现代科学技术工具的运用,使社会调查研究的效率得到空前的提高。
4.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目的揭示社会现象的发展规律,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5.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
客观性原则,指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及得出结论都不掺杂研究者的主观因素。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有:第一、要从具体情况出发;第二、认识事物的差别和变化,把握事物所处的具体时间、空间和其他条件;第三、充分占有客观材料,分析它的发展形式和过程,探寻事物的发展规律;第四、在研究和认识社会现象特殊性基础上,采取不同的形式解决不同的问题。
科学性原则,是指调查研究必须借助各门学科研究的有关成果而建立起来的有自我规律的体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有:第一、研究成果要用数据、资料说话,观点、意见、建议不能凭空臆造;第二、调查的资料必须有效地说明调查者所要说明的观点;第三、调查结论于调查资料之间要有严密的逻辑性。
系统性原则,指社会调查研究要把调查对象放在一个系统中去分析了解其内在规律和本质。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有:第一、要注重调查对象的整体性;第二、界定系统的界限应明确清晰;第三、注意系统的内在结构于外在的联系;第四、要注意全过程的层次性和顺序性;第五、要注意系统的自我调节以及于外部环境的平衡适应功能。
社会研究方法
指对人类社会和人类行为加以解释和预测的科学方式和手段。社会研究方法具
体分为方法论、基本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3个层次。
方法论 居于最高层,是进行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方法论决定研究者如何提出假设,如何解释资料和得出结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论。在西方社会学研究中,还有其他不同取向的方法论。在认识的起源上,有强调建立演绎式的社会理论体系的唯理论与强调实地研究的经验论;在认识的范围方面,有将解释自然现象的观点和方法用于解释人类社会的实证主义与反对将社会与自然等同起来,强调对人类行为加以主观理解的反实证主义;在思维方法上,有演绎法与归纳法;等等。凡此种种方法论对社会研究的影响,因时间、问题不同而深浅各异。一般来说,在社会研究中,趋势是倾向经验论、实证主义和归纳法。
基本方式 有实验研究、统计调查、实地研究和比较研究。
①实验研究。在实验室对相关变量进行控制和操纵的条件下,对假设进行检验的方法。实验法主要有标准实验与准实验、实验室实验与自然实验。标准实验是通过人为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精确观测某些社会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准实验即非标准实验,设计与控制不十分严格,且多为自然实验。自然实验不施以人为控制,是在自然状态下观察某一因素对不同组别所起的不同作用,然后进行比较分析。实验法常用于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
②统计调查。指按照统计学的原则,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社会现象的数量资料,概括大量社会现象的共性和变化规律的方法。在现代社会研究中,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统计调查法对社会现象进行定量调查与分析。
③实地研究。对生活在特定地理、文化或行政区域的人们的行为、态度、感情等情况进行系统考察的方法,常用于搜集定性材料。统计调查与实地研究也称为社会调查研究。社会调查法是社会研究中运用最广泛的方式。社会调查可分为普查、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等类型。
④比较研究。指对一个或多个社会的某些社会现象进行比较,探求其异同的方法。历史比较、跨文化比较、类型比较、实验法、共变法等都应用比较的思维方式。在社会学研究中,比较研究通常指对已知的社会事实的分析,有人在此基础上将比较法分为历史法、构造类型法和个案法 3种类型。历史法是利用历史资料进行比较研究。构造类型法是以思辨的方法选择、取舍现存资料,建立抽象的类型或模式,用以与经验现象相比较。个案法是对少数单位(个人、群体、社区或事件等)的各种特征进行深入、全面的考察与比较,了解其本质特征和发展过程的方法。这些研究方式各有特点:比较研究在于博览、约取、分析、综合、定其异同、塑造典型;实地研究侧重主观理解、洞察,揭示社会生活的本来面目;统计调查着重定量分析,精确了解社会整体的一般状况和各种类型的分布情况;实验研究主要考察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具体方法与技术 分为搜集资料的技术和分析资料的技术。依照资料的来源不同,搜集资料的技术有直接观察、询问和文献法 3种类型。直接观察又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询问是由研究者提出问题,请研究对象予以回答的技术。这种技术包括心理测验中的自由联想法、态度量表法、深入访谈法、半结构和结构式访问法等,其中结构式访问已发展成广泛应用的问卷法。文献法是对现存的有关文献进行查阅的方法。分析资料的技术主要以定量的统计分析为主。统计分析除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外,更重要的方法是多变量分析和非参数统计。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统计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运用,在社会研究中采用了模拟技术。这种技术兼有实验与分析的作用。其他的分析技术因所研究的问题、搜集资料的技术和应用的工具不同而有区别,诸如内容分析、民俗学方法论与现象学方法、语义分析、结构—功能分析等。
与调查的技术相适应,测量的工具也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有观察记录卡片、访问表、问卷、调查表,以及各种测验试卷等等。有效的分析基于适当的研究设计,而适当的研究设计侧重于定量的测量。从广义上说,测量是按数学运算规则把数字、符号指定给所要量度的对象,用以确定对象的性质、等级或数量。测量工具要具有效度和信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学研究的方法体系是由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各种具体方法以及研究技术三个层次构成的。
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是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的最高层次,这个层次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逻辑方法论和学科方法论三个方面组成。
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中间层次是具体方法。这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有社会调查法、文献法、实验法、统计法。其中社会调查法包括普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等方式,另外还有观察法、访问法、问卷法等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有较大的针对性,实用性强,对所研究的对象深入具体。
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最低层次是各种专门技术和工具。专门技术包括观察、访问、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等方面。
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原则:
(1)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实事求是原则;
(3)科学化原则。
现代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1)定量化。定量化是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用数学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数学分析的科学分析方法。
(2)整体性。社会学研究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是以社会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内容,而区别只在于其他社会科学都是以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社会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社会学则是以整个社会为对象,把社会的整体结构及其运行规律作为一个整体,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研究。
(3)技术性。运用一套特有的、科学的研究技术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这是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又一重要特点。
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选题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中最常用的有观察法、个案法、抽样法和问卷法。各种方法经常是互相交叉使用。
观察法:是指观察者根据研究课题,有目的地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直接或间接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以取得有关资料的方法。
个案法:是指对某个特定的社会单位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的一种调查方法。
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的原则,从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分析,以达到对全部研究对象的认识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抽样调查又可以分为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两大类。
问卷法:是调查者根据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方案,通过设计一套要求被调查者回答的问题表来收集资料的方法。
社会学研究的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统计分组;统计分析等具体的分析方法。
二.涂尔干,韦伯的基本观点
涂尔干认为社会事实具有不同于自然现象、生理现象的特征和特殊的决定因素。它先于个体的生命而存在,比个体生命更持久。它的存在不取决于个人,是先行的社会事实造成的。社会事实以外在的形式“强制”和作用于人们,塑造了人们的意识。这种“强制”既指人们无法摆脱其熏陶和影响,又指对于某些社会规则拒不遵从将受到惩罚。涂尔干认为,一切社会的观念都具有这种强制力;人类大多数的意向不是个人自己生成的,而是在外界的引导、熏陶和压迫下形成的。社会高于个人,社会事实无法用生理学、个体心理学以及其他研究个体的方法来解释,而必须用社会学的方法、观点解释。他说,宗教、道德、法律、社团、协会、语言,以及服装样式均属社会现象,都是社会学特定的研究对象。他还把社会事实分为“运动的状态”和“存在的状态”,前者指与思想意识相关的现象,亦称“团体意识”;后者是社会上一切组织和有形设置。涂尔干注重研究前者。
劳动分工论 社会秩序是涂尔干一生学术研究的主题。他认为,传统力量统治的社会靠“机械的团结”来维系。特别是在文明程度较低的社会中,同一团体的成员们采取同样的谋生手段,保持同样的习俗,信奉同一图腾,这种共同性使他们意识到大家同属一个集体,而不会离心。在近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人们在意识、信仰上的差异也日益增大。但是社会没有瓦解,人们也没有分离,这是因为古代维系团体的共同意识逐渐被分工制取代,社会分工使每个人在消费上依赖于其他人。分工使社会像有机体一样,每个成员都为社会整体服务,同时又不能脱离整体。分工就像社会的纽带,故谓之“有机团结”。民族越进化,其成员间的差异越大。这种趋势甚至反映在体质上。从大脑容量上看,同一种动物的脑量相互差别小,而人与人的脑量差别大;就人类而言,土人与土人相比,其脑量较之文明人更为接近。文明人在其他方面(如服装、思想)的内部差异也很显著。因此,近代社会是差异的社会,又是有机团结的社会。
涂尔干否认社会分工的产生是为了创造更多财富的观点。他强调,一个事物的功能,并不是产生出这一事物的原因,原因在功能之前。分工可以提高效率,增加财富,但这要在分工出现后与分工前的对比中才能显示出来。他认为造成分工制的原因是人口密度过大。人口的增加最初迫使一些人迁徙到其他地方,当无路可退时,他们被迫改换行业,分工制也就随之出现。他重视研究社会事实的功能,是功能理论的先驱之
一。同时在方法论上,强调区分功能与原因,这对功能理论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自杀论 在《自杀论》一书中,涂尔干试图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上解释自杀的原因。他把自杀划分为 4种类型,即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失范型自杀和宿命型自杀。
宗教和知识社会学 涂尔干宗教研究的对象是澳大利亚原始部落中的图腾崇
拜,他的研究目的却是为了“理解现今的人”,为了说明宗教的社会功能,说明一种共同意识对于社会秩序建立的必要性。
涂尔干批判了早期人类学家对宗教起源的两种解释:万物有灵论和自然崇拜论。他说,这种解释说明不了为什么在对于自然、生理现象的误解露出破绽后,宗教还能持续下去,直到今天。他认为,宗教不是要给人们一种对于物质世界的描述,而是服务于社会。他认为宗教的神圣来自社会,它不过是被实体化、人格化了的团体力量,即道德力量。社会力量以一种心理方式作用于个人,迫使人们服从它,甚至违背人们的自然倾向。人们感到了身外存在的这种力量既是强制的,又是需要依赖的。他们对之敬畏,又不能充分理解其性质和来源,便萌发了某些观念来象征这些力量,这些观念就是宗教。这些神圣象征物(即宗教)的功能不仅在于帮助人们感到社会实体的存在,更在于维系社会,促进其整合。在解释宗教起源时,迪尔凯姆同时建立起他的知识
社会学的思想。“团体意识”和“团体表象”既是他解释宗教起源的钥匙,也是他的知识社会学的核心概念。他认为,一切感受来自个体经验,一切理性并非与生俱来的、超验的,而是属于“团体表象”,来自“团体意识”,产生于团体生活之中。理性又分思维中的概念、范畴,伦理中的道德、宗教。这些均产生于团体生活,不是源于个人的心理机制。
学术贡献 涂尔干提出了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阐述了社会事实之间存在的结构、功能和因果的关系,制定了一系列社会学研究的实证规则,充实了由孔德开启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构想,使社会学方法论具有实质性的内容。他运用统计方法对自杀现象的研究,用人类学资料对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宗教研究,是社会学理论和经验研究相结合的范例,从而结束了西方社会学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长期脱节的状况。
韦伯的基本观点:
1.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韦伯的原意是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地位来管理。要使行政组织发挥作用,管理应以知识为依据进行控制,管理者应有胜任工作的能力,应该依据客观事实而不是凭主观意志来领导,因而这是一个有关集体活动理性化的社会学概念。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结构可分为三层,其中最高领导层相当于组织的高级管理阶层,行政官员相当于中级管理阶层,一般工作人员相当于基层管理阶层。企业无论采用何种组织结构,都具有这三层基本的原始框架。
韦伯指出,现代的行政组织存在着一种正式的管辖范围的原则,这种管辖范围一般是由规则(即法律或行政规定)来确定的。
2.权力的分类
韦伯指出,任何一种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为基础,才能实现其目标,只有权力才能变混乱为有序。如果没有这种形式的权力,其组织的生存都是非常危险的,就更谈不上实现组织的目标了,权力可以消除组织的混乱,使得组织的运行有秩序地进行。
韦伯把这种权力划分为3种类型:第一种是理性的、法定的权力。指的是依法任命,并赋予行政命令的权力,对这种权力的服从是依法建立的一套等级制度,这是对确认职务或职位的权力的服从。第二种是传统的权力。它是以古老的、传统的、不可侵犯的和执行这种权力的人的地位的正统性为依据的。第三种是超凡的权力。它是指这种权力是建立在对个人的崇拜和迷信的基础上的。
3.理想的行政组织的管理制度
韦伯认为,管理就意味着以知识和事实为依据来进行控制。“领导者应在能力上胜任,应该依据事实而不是随意地来领导。”他指出:最纯粹的应用法定权力的形态是应用于一个行政组织管理机构的。只有这个组织的最高领导由于占有、被选或被指定而接任权力职位,才能真正发挥其领导作用,每一个官员都应按下列准则被任命和行使职能,
第三篇:社会调查方法
符蓉:主题
一、大学生学业倦怠问题研究(学业倦怠是大学生不能顺利应对压力时对学业产生的一种极端反应,表现为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低成就感等三个方面的症状。)
主题
二、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相处(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必然碰到、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之一。有报告显示:“沟通能力及“适应能力”是仅次于“专业水平“,大学生人际交往差异性的研究是当代大学生们自身发展的要求。)
顾威威:新公民父母的子女教育问题
董亚亚:大学生自主创业
严浩:中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
周全:农村留守儿童心里健康问题的调查
大学生社会支持及其与压力、心理健康的关系许多研究发现,相同的压力情境对不同的个体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那些受到较高心理或物质支持的人,比那些受到较少支持的人身心更健康[1]。由于离开家庭,面临新的校园生活,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以及学习等方面都需要适应,其社会支持系统的量与质也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如果应对不当,极易引发心理问题,甚至心理危机的发生。在大学生压力问题上,社会支持在压力—健康关系中的作用如何,值得探讨。
二、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50名中山大学医科、理科和文史科学生,200名广东教育学院理科和文史科学生,目前无重大身体疾病,无严重认知障碍。经整理,删除不符合条件的问卷,剩余有效问卷516份。(二)研究方法。采用以班为单位的团体测试,统一主试和指导语。测试前由主试介绍施测目的,鼓励真实作答,当场收回问卷。问卷不记名。(三)研究工具。1.《大学生压力评定量表》
[2]。此量表为自评量表,由60项可能给大学生带来心理反应的生活事件构成,包括家庭及经济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学习压力、生活适应压力、就业和前景压力5个维度,根据事件发生时的心理感受分五级评定,即无影响
新市民子弟小学现状及解决方法。
中国人消费心理及消费观
第四篇:社会调查方法期末复习私人小结202_
研究社会的不同方式:
1实验研究,自然科学
2实地研究,参与观察,无结构访问
3文献研究
4调查研究
1)内容分析,2)二次分析
3)现存统计资料分析
社会调查的定义
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通过直接的询问,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搜集系统的量化的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社会调查基本要素
1)抽样
2)问卷
3)统计分析
社会调查的方法论特征
1)定量
2)横剖性
社会调查的分类
1调查对象的范围
1)普遍调查
2)抽样调查
2搜集资料的方法
1)问卷调查:自填,邮寄
2)访问调查:当面,电话
3调查的目的作用
1)描述性调查
2)解释性调查
4调查的性质应用领域
1)行政统计调查,全国人口普查
2)生活状况调查
3)社会问题调查
4)市场调查
5)民意调查,大众传播媒体的受众调查
6)研究性调查,学术
社会调查的题材
1)某一人群的社会背景
2)某一人群的社会行为和活动
3)某一人群的意见和态度
社会调查发展简介
1.国外,现代
1)早期,行政统计调查为主
2)19c~20c初,扩大到社会生活领域(查尔斯.布斯《伦敦居民的生活和劳动》,芮斯《其
它一半如何生活》,《向贫民窟开战》,斯特文斯《城市的耻辱》。)
3)20c20,30s开始,新发展时期,领域扩大,新调查方法和新技术。(1935,盖洛普民意测
验所成功预言1936年总统选举)
4)20c40~70s,数量发展迅速。方法完善成熟。
2.国内,传统
1)20c初,开始(1914,伯吉斯,北平305名洋车夫生活状况调查;1923,陈达,北平海淀
居民和清华校工生活状况调查)。
2)20c20,30年代~全国解放前,主2类(学术界社会调查:社会学/陈达,李景汉,陶梦和,吴文藻,严景耀,史国衡;民族人类学/吴泽霖,费孝通,张之毅;革民斗争中社会调查/毛泽东,张闻天)
3)解放后不久,学术界社会调查基本中断。
4)1979,学术调查恢复发展。i iiiiii 解放战争:1945,8~1949,9
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1)选题
2)准备:调查设计,抽取样本,变量测量,问卷设计
3)实施(调查):自填问卷,邮寄问卷,电话访问,结构访问)
4)分析(单,双,多变量分析)
5)总结(报告结果)
调查课题的类型:
理论性/应用性(针对具体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自选/委派/基金项目
选题的4标准:
1)重要性(用途,用处)
2)创造性
3)可行性(主客观条件)
4)合适性(个人特点)
选题的途径和方法
1)从现实社会生活中寻找
2)从个人经历中寻找
3)从现有文献中寻找
文献查阅与选题
1)感兴趣的现象或问题领域
2)较宽泛地查阅相关文献
3)初步确定调查课题
4)进一步查阅更为专门的文献
5)进一步明确调查课题
调查设计的分析单位
1)个人
2)群体
3)组织
4)社区
5)社会产品,社会制度
Ps:层次谬误
简化论
制定实施方案
1)说明调查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2)说明调查的内容
3)说明调查范围,调查对象和分析单位
4)说明调查的理论假设
5)说明调查方案
6)说明调查人员的组成,组织结构,培训安排
7)确定调查的时间进度和经费使用计划
概率抽样的原理
它能够很好地按总体内在结构中所蕴含的各种随机事件的概率来构成样本,使样本成为总体的缩影。
抽样的一般程序
1)界定总体
2)制定抽样框
3)决定抽样方案
4)实际抽取样本
5)评估样本质量
研究性调查中没有理论假设是致命的。
统计学大样本30,社会学大样本100。
影响样本规模确定的因素
1)总体的规模
2)推断的把握性与精确性(置性水平,置信区间),置信区间越小,即样本统计值与总体
参数值的误差范围越小,则所要求的样本规模就越大)
3)总体的异质性程度
4)调查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和时间
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和符号表现出
来的过程。
测量的4个要素
1)测量客体
2)测量内容
3)测量法则
4)数字和符号
随机性:是总体中的成员都具有同等的被抽中的可能性。
分层与整群
1)分层抽样:当某个总体是由若干个有着自然界限和区分的子群所组成,同时不同子群相
互之间差别很大、而每个子群内部差异不大时;
2)整群抽样:当不同子群相互之间差别不大,而每个子群内部的异质性程度较大时。 多段抽样中,在同等条件下减少误差的方法是,相对增加开头阶段的样本数而适当减少
最后阶段的样本数。
分层与定额
1)同:都根据特征对总体进行分层或分类
2)异:定额通过主观分析或依据方便性来确定和选择组成这种模拟物的成员。其重视的是
样本与总体在结构比例上的表面一致性。
分层完全依据概率原则,排除主观因素,客观地、等概率地在各层中进行抽样。 测量层次:定类,定序,定距,定比(实际意义的O点)
高层次的量可以作为低层次量处理。
量表:
1)总加量表
2)李克特量表
3)语义差异量表:主要用来研究概念对于不同的人所具有的不同含义,在社会学、社会心
理学、心理学研究中,主要用于文化的比较研究、个人及群体间差异的比较研究,以及人们对周围环境或事物的态度、看法的研究。
4)鲍格达斯社会距离量表
问卷的一般结构: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及其他资料。
问卷设计的原则:
1)明确问卷设计的出发点
2)明确阻碍问卷调查的各种因素:主观障碍,客观障碍
3)明确与问卷设计紧密相关的各种因素:调查的目的,调查的内容,样本的性质,问卷的使用方式。
答案的设计原则
1)与所提的问题协调一致
2)穷尽性
3)互斥性
问题的语言及提问方式规则
1)问题的语言要尽量简单
2)问题的陈述要尽可能简短
3)问题要避免带有双重或多重含义
4)问题不能带有倾向性
5)不要用否定形式提问
6)不要问回答者不知道的问题
7)不要直接询问敏感性问题
问卷设计中的常见错误
1)概念抽象
2)问题含糊
3)问题带倾向性
4)问题提法不妥
5)问题有多种含义
自填问卷与结构访问特点
1主要特征:依靠问卷;依靠访问员优缺
1)自填问卷法
优点:
A.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
B.具有很好的匿名性
C.可避免某些人为误差
缺点:
A.问卷的回收率有时难以保证
B.自填问卷法对被调查者的文化水平有一定要求
C.调查资料的质量常常得不到保证
2)结构访问法
优点:
A.调查的回答率较高
B.调查资料的质量较好
C.调查对象的适用范围广
缺点:
A.调查员与调查者之间的互动有时会影响到调查的结果
B.访问调查的匿名性较差
C.访问调查的费用高,代价大
D.结构访问法对调查员的要求更高
资料收集方法的类型
1自填问卷法
A.个别发送法
B.集中填答法
C.邮寄调查法
D.网络调查法
2结构访问法
A.当面访问法
B.电话访问法
第五篇:现代社会调查方法
一、名词解释
1、抽样调查:就是从研究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这部分个体中所得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简言之,就是调查部分以反映整体,这就是抽样调查的基本思想和逻辑。
2、层次谬误:又称区群谬误、生态谬误或体系谬误,指的是在社会调查中,研究者用一种比较大的集群分析单位作研究,而用另一种比较小的或非集群分析单位作结论的现象。
3、分析单位:一项社会调查中所研究的的对象(注意,并非调查对象,也不是研究内容或研究主题),我们称之为分析单位。
4、样本: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5、抽样框:又称作抽样范围,指的是一次直接抽样时候总体中所有元素的名单。
6、统计值:也称样本值,它是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总体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
7、分层抽样含义:又称类型抽样,它是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元素按某种特征或标志(如性别、年龄、职业或地域等)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
8、整群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些小的群体,然后由所抽出的若干个小群体内的所有元素构成调查的样本的方法。
9、抽样单位:是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
10、信度:即可靠性,它指的是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换句话说,信度是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或者说这一测量工具是不可信的。
11、效度:也称测量的有效度或准确度,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或者说能够准确、真实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
12、操作化: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或说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的同时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
13、结构访问法:调查员依据事前设计好的调查问卷,采取口头询问和交谈的方式,向被调查者了解社会情况、收集有关社会现象资料的方法。
14、资料的审核:是资料处理的第一步工作。它是指研究者对调查所收集回的原始资料(主要是问卷)进行初步的审查和核实,校正错填、误填的答案,剔除乱填、空白和严重缺答的废卷。其目的是是的原始资料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真实性,从而为后续资料整理录入与统计分析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
二、简答题
1、抽样调查的优点:
(1)抽样调查非常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这也许是最突出的优点(2)抽样调查可以十分迅速的获得资料数据
(3)抽样调查可以比较详细的收集信息,获得的内容丰富的资料(4)抽样调查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5)准确性高
2、选题的标准:
(1)重要性。即是调查课题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实际就是调查课题所具有的用途和用处。
(2)创造性。也可称作创新性或独特性,他指的是调查课题应该具有某种新的东西,具有某种与众不同的地方,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3)可行性。指的是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调查课题的主、客观条件。
(4)合适性。指的是所选择的调查课题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
3、抽样的一般程序:
(1)界定总体(2)制定抽样框(3)决定抽样方案(4)实际抽取样本(5)评估样本质量
4、系统抽样的具体步骤:
(1)给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按顺序编上号码,即指定出抽样框;
(2)计算出抽样间距,方法是用总体的规模除以样本的规模。假设总体规模为N,样本规模为n,那么抽样间距K就由下列公式求得:K=N/n;
(3)在最前面的K个元素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元素,记下这个元素的编号(假设所抽取的这个元素的编号为A),它称作随机的起点;
(4)抽样框中,自A开始,每隔K个元素抽取一个元素,即所抽取元素的编号分别为:A,A+K,A+2K,…,A+(n-1)K;
(5)将这n个元素合起来,就构成了该总体的一个样本。
5、操作化的方法:
从大的方面看,操作化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界定概念,二是发展指标。界定概念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弄清概念定义的范围
(2)决定一个定义
(3)列出概念的维度。
(4)确定发展指标。通常我们可以采取下面两种方式来发展概念的指标:①寻找前人和利用前人已有的指标,尤其是对一些测量人格、态度方面的量表,往往经过多次的运用和修改,常常可以成为我们可用的指标。也可适当修改。②先进行一段时间的探索性调查,采用实地观察和无结构式访问的方式,进行资料收集的初步工作,尤其是与被调查者中的关键因素进行深入的交谈,从这些人那里获得符合实际的答案。
6、问题的顺序:
(1)把简单易答的问题放在前面,把复杂难答的问题放在后面;
(2)把能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把容易引起他们紧张或产生顾虑的问题放在后面;
(3)把被调查者熟悉的问题放在前面,把他们感到生疏的问题放在后面;
(4)一般先问行为方面的问题,再问态度、意见、看法方面的问题;
(5)个人背景资料一般在结尾,但有时也可以放在开头;
(6)若开放式问题,则应放在问卷的最后面。
7、结构访问法的优缺点:
优点:调查的回答率高;调查资料的质量较好;调查对象的适用范围广。
缺点:调查员与被调查者间的互动有时会影响到调查的结果;访问调查的匿名性比较差;访问调查的费用高、代价大;对调查员的要求更高。
三、抽样设计
四、计算题
1、根据组距分组资料求平均数、标准差、离散系数平均数:XXXfXf或X nfn(XX)2(XX)2f标准差:S或S
nn离散系数:CVS100% X2、从某校随机抽取300名教师进行调查,得出他们的平均年龄为42岁,标准差为5岁。求在95%的置信水平下,该校全体教师平均年龄的置信区间是多少?
Z(1-0.05)=1.96 42±Z(1-0.05)*(5/17.32)=42±1.96*0.29=42±0.57, 因此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为:41.43—42.57岁
3、从某高校随机抽取200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抽烟的比例为15%,现要求在95%的置信度下,估计全校学生中抽烟比例的置信区间。
4、某厂职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990年时为11年。1995年从该厂抽取100名职工进行调查,得出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2年,标准差为2年。问1995年该厂职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与1990年相比是否有变化?
建立假设 H0:M=11,H1:M≠11 选择显著性水平a=0.05,由检验表查的Z(0.05/2)=1.96(选其他值的同学也算对)然后各值代入公式得 Z=(12-11)/(2/10)=1/0.2=5 由于Z=5> Z(0.05/2)=1.96,所以拒绝虚无假设,接受研究假设。即从总体上说该厂职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与1990年相比有变化。
5、某校去年新生中女生的比例为40%,在今年招收的新生中,随机抽取100名进行调查,发现女生为38人。问今年招收的新生中女生比例是否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