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小学语文评课99(2012、11)
编辑:静水流深 识别码:20-288815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02 12:32:0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小学语文评课发言稿(2012、11)

小学语文评课发言稿

学校进行的听课评课活动,前天和昨天共听了8位老师的8节小语课,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当时与老师们在课后作了短暂交流,现在集中谈谈我的看法和意见,并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听课整体印象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学教研工作,希望老师们快速成长、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的迫切心情溢于言表。听了劳校长和广东援藏的葛校长以及教务处阮主任的介绍,知道他们正在采取有力措施指导帮助老师们不断进步,我感到很高兴,觉得咱们这所新建的学校很是值得期待。学校的设备配置很不错,班班都有数字化讲台,每节课都可以用课件;虽然老师们制作的课件还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有了这么好的条件,是很有利于老师们的成长的。

上公开课的8位老师都作了充分的准备,在教学设计上下了些功夫,教学态度非常严肃认真。老师们都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基本功和基础较好。每节课都取得了一些教学效果,例如低年级的识字和朗读、中年级的阅读理解,学生们显然是学有所获的。

咱们实验学校语文组的老师来自地直学校和各县乡学校,具有不同特点和差异,而且有的是中学老师来担任小学老师,有的是非语文老师来当语文老师,要把这样的队伍打造成一个精英团队是尚需时日的。我觉得,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出来的缺点和问题还是比较多,指出来对大家改进教学大有帮助,我这里就着重谈问题。我们地区有的学校教师反映,长期以来存在怕得罪同行而在评课中尽说好话的不正常现象,这种状况应该改变。我这个二线专职教研员一直对辛勤工作在教学一线的中小学老师们深怀敬意,但我经常到中小学听课,总是喋喋不休地挑毛病、找问题,实际上老师们也是乐于接受的。下面我具体谈谈我对每节课的看法,主要谈缺点和问题,不一定都对,敬请大家谅解。

二、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1、五(2)班《晏子使楚》。

学生掌握生字情况较好,但学生把“侮辱”的“侮”这个三声字读成一声字,老师未纠正。老师准确地解释了课题,但没有讲讲齐国和楚国在今天的哪个地方,讲讲很有必要。老师开头用绕口令引出课题,但绕口令的“巧舌”与晏子的“巧舌”没什么联系,前者是发音技巧,后者是智慧的体现。“敝国”当然是谦称,但能否讲一下“敝”的本义?

这篇课文在朗读训练中最适合分角色朗读,但未采用。概括全文大意,好像老师是从教参上搬来的,如果口语化一些更好。

晏子与楚王的三次较量,应由老师提问,学生思考作答,直接给出答案很不可取。也未弄清楚楚王设狗洞让晏子钻、讥讽齐国无人、抓获齐国偷盗者是楚王故意为之。

吉鸿昌口头反击洋人捍卫中国人尊严的故事,非常精彩,以此拓展训练学生思维很好,但学生答不出吉鸿昌说了什么话,老师就给出了答案,也未解释是何意思。学生们该怎么做?学生说“武力解决”。老师缺乏正确引导。老师又说有些时候不该侮辱人,未讲要看什么情况,事关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是非善恶等不能容忍,但遇到一些生活小事和矛盾则要忍让。

后有充裕时间,仍未分角色朗读,只是齐读了一遍。指名学生复述故事,学生讲得较好。这方面还要加强。

“楚王故意笑起来”,没听见师生模仿楚王笑声。读课文,要入情入境,读出滋味儿来。

感觉整堂课不够精彩。老师教学语言比较平淡,无激情。作教学设计时不能不想到学生。

2、一(2)班《松鼠和松果》。

这节课主要是训练朗读。老师的教学语言和范读、领读饱含感情,值得大家学习。

出示儿歌型谜语,老师读了一遍,学生说出答案。为何不指名学生读? 老师强调“又”字重读,未指名学生模仿老师重读。老师又纠正了多处读法,还是未让学生单个模仿老师读法。

老师对全文边读边问,显得支离破碎,目的不明确。整节课学生读得有气无力。有的学生读得结巴不流利,未重视单个学生朗读过关。这是三个较严重的问题。

还有个大问题:老师让学生开火车读课文,每个学生读一个独词句或一个分句,这就很别扭,导致整篇文气不畅,很不利于感受文意。至少要读整句,在有句号、问号、感叹号的地方停下。

3、三(1)班《亡羊补牢》。板书字体不是很好,要加强训练。

对“寓言”的解释不够准确。“寓”是“寄托、包含”的意思,“言”却不是动词短语“讲道理”,“言”是名词嘛,“寓言”即“有所寄托的话”,是文学作品。

老师要求学生概括全文内容,学生基本上是读全文作答,老师示范概括,未引导学生概括,教给学生方法。

同桌互议、集体交流这两个环节做得不够。

“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让几名学生上台表演。遗憾的是学生按课文内容表演,并没有创造性地表演课文外的想象对话。老师未发现活动不成功。

“养羊人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课文中的此话似乎不合情理,师生均未质疑。

4、二(1)班《北京亮起来了》。老师声音洪亮。板书字体较好。

老师问学生喜欢题目中的哪个字,不妥。字词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在句中用得准确、鲜明、生动才叫好。

学生默读、齐读较多,朗读不够,尤其是指名学生读更少,不大了解学生的朗读水平。20分钟后才指名学生读。单个读比齐读更重要。

师生解决问题落实得不够好,分析课文有些琐碎杂乱,给人印象不深。老师讲得多些,学生有点处于被动状态。

先阅读分析课文后认生字?还是先扫除文字障碍再来学习课文内容为好。学习生字时,为什么去掉拼音后不指名学生读,只是齐读?要检验每个学生是否都会认读生字,一个个过关。老师组词让学生读,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组词?

字谜识字法并不太好,例如:扮:一只手捡了一分钱;犹:一条狗咬掉了龙的尾巴;烁:火很快乐就闪“烁”了。这很牵强,只能偶尔一用。后面我给大家介绍一种识记字形结构的简便方法。

时间安排不当,造成拖堂。

5、一(1)班《松鼠和松果》。

这是一节识字课,下一节复习生字并重点训练朗读。学生把“以”说成“以经的以”,显然不对,老师未纠错。

老师把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后鼻音、整体认读音节归了类,但在分析字形结构时未归类。

分析结构时,师生说“口和斤组在一起是听字”等等,这很麻烦。我给大家介绍一种识记字形结构的简便方法:独体字就说是独体字,如“果、用、口”等;左右结构的字就说“什么旁,什么边”,如“对、析、结”,说成“又字旁,寸字边”、“木字旁,斤字边”、“绞丝旁,吉字边”;上下结构的字就说“什么头,什么底”,如“字、简、音”,说成“宝盖头,子字底”、“竹字头,间字底”、“立字头,日字底”;全包围结构和半包围结构的字就说“什么框,什么心”,如“国、麻、这”,说成“口字框,玉字心”、“广字框,林字心”、“走之框,文字心”。这很简便实用,教学语言也干净利落。

这节识字课,未教写字,也是缺憾。不能顾此失彼。最后只用4分钟读文,时间太少了。要在识字中阅读,在阅读中识字,互相促进。

6、四(2)班《蝙蝠和雷达》。

学生认读生字、老师纠正学生读课文时的发音和添字丢字、多音字组词等情况都比较好,但“塞”未组成“塞外”。

这节课有两个大问题。

一是贴标签分析法。老师先给出段落大意,再让学生找段落。只能是感悟课文后经过思考归纳出段落大意,而不是先有答案再找内容来印证。我地区中学语文教学中也存在类似情况。这样教,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难以提高。

二是教学法太传统、太陈旧。例如给课文分段等,学生被老师牵着走。还有,老师让学生质疑,学生提的问题都是课文中有现成答案的,提的问题没有价值。整节课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没有得到有效训练。

7、二(2)班《难忘的泼水节》。

虽说是借班上课,老师也应纠正学生齐读时的唱读不良习惯,然而老师不但没纠正,反而说“读得真好”。

认字时,也没有让学生自己组词,由老师代劳了。也没有进行写字练习。后让学生在句中认读生字,不如让学生再读读课文。

“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老师范读时读得很平淡,没有读出高昂的语调和拉长声音的语气。后面的抒情文字,老师也是读得感情不到位。老师们应加强朗读、朗诵练习,给学生做好示范。“三分文章七分读”,如果师生把文章读好了,读出意思和滋味儿来了,文意尽显,课文是无需繁琐讲解的。

8、四(1)班《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这位老师的板书设计合理,字体也好看。教态亲切自然,声音动听。提出的三个问题具有启发性,引起学生思考。还给学生传授了思考问题的方法。

“山麓”的“麓”和“概括”的“概”,老师没读正确。老师们应养成勤翻字典词典的好习惯,遇到把握不准的读音都要查一查。

学生小声读、默读课文时间较多,多形式朗读较少。一至九年级,都要狠抓朗读,朗读是非常重要的语文基本功。

最后要求学生课后写一条关于保护家乡河的环保标语。其实完全可以在课内用几分钟时间完成。一节课内要尽量进行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

三、几点建议

1、加大校本教研力度。开展好常规教研活动,经常听课评课,经常集体备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希望广东援藏老师和骨干老师搞好对语文组全体老师的传帮带,有你们的指导和帮助,大家一定会很快进步,很快让人刮目相看。

2、老师们要刻苦学习,努力钻研。一是要学好专业知识,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今中外文学知识以及语文教学法等。二是要掌握丰富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多看这方面的专著和优秀文章,多看小语教学方面的刊物,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三是要认真搞好教学设计,在课堂上有效实施,课后认真写好教学反思。

3、重新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语文课程标准》,全面掌握其基本内容,吃透其精神实质。要更新观念,改进教法,不断创新,跟上新课改的步伐,符合新课改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努力成为优秀教师。

经历了半个月的忙碌,语文组的公开课听课评课活动告已小结,每天我们每个人忙碌着调课,然后忙碌着听课、上课、改作业,应该说每个人的公开课都是精品,所以尽管疲惫万分,我们每个老师也不舍得错过观摩任何一节公开课的机会,常常是一上午连口水也顾不上喝,办公室里不见一个人影,直至下午把学生送走,办公室里才能看到老师们坐下来的情景,而这时大家讨论的是在听课中发现的问题,思考的依旧是自己该汲取他人哪些长处,可谓为教育工作而忙碌、为教育工作而思考、为教育工作而生活。

在本次公开课观摩活动中,大家满载着秋的收获。

一、促进了师徒的的互相学习,教学相长。本组有四对师徒,翟兰玉、王春玲、李金锦、宁喜平这四位师傅都是有着十五年以上教龄的老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艺术、教育智慧。马志丽、吴骞、海航、岳阳阳四位年轻老师刚刚工作一两年甚至刚从大学毕业,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先进的教育理念。从开学以来,他们有空就去听师傅的随堂课,并请师傅去听自己的课,师徒间研讨、研讨、再研讨,看的出师傅们为培养新人尽心尽力,倾其所有(可谓使出了看家本领),更看得出徒弟们为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谦逊好学、用心用力。

二、是每节课都洋溢着人性的光辉。教师循循善诱、学生敏而好学,孩子们在愉悦的课堂氛围和师生间的平等交流中真正得到了发展。

三、新课改新理念在课堂上得以展现。教学中能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在相互讨论中。在小组交流中,在合作学习中洞口、动脑、动手去学习朗读和默读,去理解词句,去培养语感,去感受潜移默化的熏陶,让阅读教学成为学生快乐的精神体验过程。

海航老师执教的是《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教学步骤清晰、课堂上有条不紊,同时他能在介绍时代背景时联系9.18事件,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课堂上他的灵活自如,说明对教材对教案已烂熟于心,备课相当细致充分,每位听课者都被他这种钻研精神所感动。

王春玲老师执教的是《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她的课堂语言优美凝练,她讲的是一篇议论文,小学生接触很少,但王老师深入浅出,引导学生自学自读自悟,使学生既明白了短文所阐释的道理,又从中学习了作者遣词造句的方法。

吴骞老师执教的是《开天辟地》一课,他能根据学生特点,扎扎实实的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引领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读课文,让学生从文字中感受盘古这一英雄形象的无私奉献精神。

马志丽老师执教的是《在大海中永生》一课,她善于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导入时视频播放了邓小平追悼会的实录,立刻把学生带到了那个令人悲痛的日子,课堂上她语调低沉,催人泪下。

岳阳阳老师执教的也是《在大海中永生》一课,她制作的课件精美实用,注重了文本的拓展,注意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师生交流中,学生了解了邓小平爷爷的生平事迹,从而激发了孩子们对邓爷爷的怀念与爱戴之情。

宁喜平老师执教的是《泉城》一课,这堂课的导入设计甚为巧妙,上课一始,宁老师先让学生复习课后第三题的词语,然后让学生用这些词填空,抓住了重点词、段。学生读书情感充沛、入情入味,说明老师平时对学生训练有素。

在实践中成长,在学习中成长,在反思中成长,通过这次观摩研讨活动,我们都认识到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应重视读和背,但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在理解感悟的过程中读出情感。教师要注意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和创造性。

第二篇:小学语文评课发言稿

我应邀参加了这次林芝广东实验学校举办的小学语文听课评课活动,前天和昨天共听了8位老师的8节小语课,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小学语文评课发言稿。当时与老师们在课后作了短暂交流,现在集中谈谈我的看法和意见,并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听课整体印象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学教研工作,希望老师们快速成长、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的迫切心情溢于言表。听了劳校长和广东援藏的葛校长以及教务处阮主任的介绍,知道他们正在采取有力措施指导帮助老师们不断进步,我感到很高兴,觉得咱们这所新建的学校很是值得期待。学校的设备配置很不错,班班都有数字化讲台,每节课都可以用课件;虽然老师们制作的课件还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有了这么好的条件,是很有利于老师们的成长的。

上公开课的8位老师都作了充分的准备,在教学设计上下了些功夫,教学态度非常严肃认真。老师们都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基本功和基础较好。每节课都取得了一些教学效果,例如低年级的识字和朗读、中年级的阅读理解,学生们显然是学有所获的。

咱们实验学校语文组的老师来自地直学校和各县乡学校,具有不同特点和差异,而且有的是中学老师来担任小学老师,有的是非语文老师来当语文老师,要把这样的队伍打造成一个精英团队是尚需时日的。我觉得,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出来的缺点和问题还是比较多,指出来对大家改进教学大有帮助,我这里就着重谈问题。我们地区有的学校教师反映,长期以来存在怕得罪同行而在评课中尽说好话的不正常现象,这种状况应该改变。我这个二线专职教研员一直对辛勤工作在教学一线的中小学老师们深怀敬意,但我经常到中小学听课,总是喋喋不休地挑毛病、找问题,实际上老师们也是乐于接受的。下面我具体谈谈我对每节课的看法,主要谈缺点和问题,不一定都对,敬请大家谅解。

二、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1、五(2)班《晏子使楚》。

学生掌握生字情况较好,但学生把“侮辱”的“侮”这个三声字读成一声字,老师未纠正。老师准确地解释了课题,但没有讲讲齐国和楚国在今天的哪个地方,讲讲很有必要。老师开头用绕口令引出课题,但绕口令的“巧舌”与晏子的“巧舌”没什么联系,前者是发音技巧,后者是智慧的体现。“敝国”当然是谦称,但能否讲一下“敝”的本义?

这篇课文在朗读训练中最适合分角色朗读,但未采用。概括全文大意,好像老师是从教参上搬来的,如果口语化一些更好。

晏子与楚王的三次较量,应由老师提问,学生思考作答,直接给出答案很不可取。也未弄清楚楚王设狗洞让晏子钻、讥讽齐国无人、抓获齐国偷盗者是楚王故意为之。

吉鸿昌口头反击洋人捍卫中国人尊严的故事,非常精彩,以此拓展训练学生思维很好,但学生答不出吉鸿昌说了什么话,老师就给出了答案,也未解释是何意思。

学生们该怎么做?学生说“武力解决”。老师缺乏正确引导。老师又说有些时候不该侮辱人,未讲要看什么情况,事关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是非善恶等不能容忍,但遇到一些生活小事和矛盾则要忍让。

后有充裕时间,仍未分角色朗读,只是齐读了一遍。

指名学生复述故事,学生讲得较好。这方面还要加强。

“楚王故意笑起来”,没听见师生模仿楚王笑声。读课文,要入情入境,读出滋味儿来。

感觉整堂课不够精彩。老师教学语言比较平淡,无激情。作教学设计时不能不想到学生。

2、一(2)班《松鼠和松果》。

这节课主要是训练朗读。老师的教学语言和范读、领读饱含感情,值得大家学习。

出示儿歌型谜语,老师读了一遍,学生说出答案。为何不指名学生读?

老师强调“又”字重读,未指名学生模仿老师重读。老师又纠正了多处读法,还是未让学生单个模仿老师读法。

老师对全文边读边问,显得支离破碎,目的不明确。整节课学生读得有气无力。有的学生读得结巴不流利,未重视单个学生朗读过关。这是三个较严重的问题。

还有个大问题:老师让学生开火车读课文,每个学生读一个独词句或一个分句,这就很别扭,导致整篇文气不畅,很不利于感受文意。至少要读整句,在有句号、问号、感叹号的地方停下。

3、三(1)班《亡羊补牢》。

板书字体不是很好,要加强训练。

对“寓言”的解释不够准确。“寓”是“寄托、包含”的意思,“言”却不是动词短语“讲道理”,“言”是名词嘛,“寓言”即“有所寄托的话”,是文学作品,发言稿《小学语文评课发言稿》。

老师要求学生概括全文内容,学生基本上是读全文作答,老师示范概括,未引导学生概括,教给学生方法。

同桌互议、集体交流这两个环节做得不够。

“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让几名学生上台表演。遗憾的是学生按课文内容表演,并没有创造性地表演课文外的想象对话。老师未发现活动不成功。

“养羊人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课文中的此话似乎不合情理,师生均未质疑。

4、二(1)班《北京亮起来了》。

老师声音洪亮。板书字体较好。

老师问学生喜欢题目中的哪个字,不妥。字词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在句中用得准确、鲜明、生动才叫好。

学生默读、齐读较多,朗读不够,尤其是指名学生读更少,不大了解学生的朗读水平。20分钟后才指名学生读。单个读比齐读更重要。

师生解决问题落实得不够好,分析课文有些琐碎杂乱,给人印象不深。老师讲得多些,学生有点处于被动状态。

先阅读分析课文后认生字?还是先扫除文字障碍再来学习课文内容为好。

学习生字时,为什么去掉拼音后不指名学生读,只是齐读?要检验每个学生是否都会认读生字,一个个过关。老师组词让学生读,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组词?

字谜识字法并不太好,例如:扮:一只手捡了一分钱;犹:一条狗咬掉了龙的尾巴;烁:火很快乐就闪“烁”了。这很牵强,只能偶尔一用。后面我给大家介绍一种识记字形结构的简便方法。

时间安排不当,造成拖堂。

5、一(1)班《松鼠和松果》。

这是一节识字课,下一节复习生字并重点训练朗读。

学生把“以”说成“以经的以”,显然不对,老师未纠错。

老师把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后鼻音、整体认读音节归了类,但在分析字形结构时未归类。

分析结构时,师生说“口和斤组在一起是听字”等等,这很麻烦。我给大家介绍一种识记字形结构的简便方法:独体字就说是独体字,如“果、用、口”等;左右结构的字就说“什么旁,什么边”,如“对、析、结”,说成“又字旁,寸字边”、“木字旁,斤字边”、“绞丝旁,吉字边”;上下结构的字就说“什么头,什么底”,如“字、简、音”,说成“宝盖头,子字底”、“竹字头,间字底”、“立字头,日字底”;全包围结构和半包围结构的字就说“什么框,什么心”,如“国、麻、这”,说成“口字框,玉字心”、“广字框,林字心”、“走之框,文字心”。这很简便实用,教学语言也干净利落。

这节识字课,未教写字,也是缺憾。不能顾此失彼。

最后只用4分钟读文,时间太少了。要在识字中阅读,在阅读中识字,互相促进。

6、四(2)班《蝙蝠和雷达》。

学生认读生字、老师纠正学生读课文时的发音和添字丢字、多音字组词等情况都比较好,但“塞”未组成“塞外”。

这节课有两个大问题。

一是贴标签分析法。老师先给出段落大意,再让学生找段落。只能是感悟课文后经过思考归纳出段落大意,而不是先有答案再找内容来印证。我地区中学语文教学中也存在类似情况。这样教,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难以提高。

二是教学法太传统、太陈旧。例如给课文分段等,学生被老师牵着走。

还有,老师让学生质疑,学生提的问题都是课文中有现成答案的,提的问题没有价值。整节课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没有得到有效训练。

7、二(2)班《难忘的泼水节》。

虽说是借班上课,老师也应纠正学生齐读时的唱读不良习惯,然而老师不但没纠正,反而说“读得真好”。

认字时,也没有让学生自己组词,由老师代劳了。也没有进行写字练习。后让学生在句中认读生字,不如让学生再读读课文。

“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老师范读时读得很平淡,没有读出高昂的语调和拉长声音的语气。后面的抒情文字,老师也是读得感情不到位。老师们应加强朗读、朗诵练习,给学生做好示范。“三分文章七分读”,如果师生把文章读好了,读出意思和滋味儿来了,文意尽显,课文是无需繁琐讲解的。

8、四(1)班《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这位老师的板书设计合理,字体也好看。教态亲切自然,声音动听。提出的三个问题具有启发性,引起学生思考。还给学生传授了思考问题的方法。

“山麓”的“麓”和“概括”的“概”,老师没读正确。老师们应养成勤翻字典词典的好习惯,遇到把握不准的读音都要查一查。

学生小声读、默读课文时间较多,多形式朗读较少。一至九年级,都要狠抓朗读,朗读是非常重要的语文基本功。

最后要求学生课后写一条关于保护家乡河的环保标语。其实完全可以在课内用几分钟时间完成。一节课内要尽量进行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

三、几点建议

1、加大校本教研力度。开展好常规教研活动,经常听课评课,经常集体备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希望广东援藏老师和骨干老师搞好对语文组全体老师的传帮带,有你们的指导和帮助,大家一定会很快进步,很快让人刮目相看。

2、老师们要刻苦学习,努力钻研。一是要学好专业知识,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今中外文学知识以及语文教学法等。二是要掌握丰富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多看这方面的专著和优秀文章,多看小语教学方面的刊物,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三是要认真搞好教学设计,在课堂上有效实施,课后认真写好教学反思。

3、重新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语文课程标准》,全面掌握其基本内容,吃透其精神实质。要更新观念,改进教法,不断创新,跟上新课改的步伐,符合新课改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努力成为优秀教师。

第三篇:小学语文评课发言稿

大家好!我是xx小学的xx。我今天做的这节课是一年级《看图写话》的期末复习。看图写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习惯的重要凭借之一,为了训练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并且和中年级的语文写作相衔接,从低年级就要逐步开展一定的写话训练。因为这是一堂复习课,学生已经掌握了“谁 干什么”的句式,这也是我们期末复习的重点,结合学生的已知,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步骤:

以连一连的形式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谁 干什么”的句式。2 以填一填的形式,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提示把句子写具体,层层递进,提高难度,让有能力的学生尝试用“什么时间 谁 在什么地方 干什么”的句式把句子说具体。一般学生掌握“谁 干什么”的句式就达到了看图写话的基本要求。同时,我结合大纲的要求让学生初步学会使用句号和逗号。为每一位学生都创造了可发展的空间。3 以写一写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看图写话的训练。因为这是一节复习课,所以让学生在说的基础上去写,然后去检查,教给他们看图写话的方法,也培养了学生逐步养成检查的习惯。由于这是复习课,每个环节我都让学生进行总结,在教师的指导下,复习巩固看图写话的方法。最后由学生自己小结的基础上,本着学有所得,学为所用的原则,帮助学生编了一个小儿歌,让学生在写作中正确、巧妙的运用。通过这次的做研究课,我的教学理念有了的转变,课堂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下面我就结合刚才这节课,谈谈我的个人体会。我先谈谈我感觉几处成功的地方:

进入填一填的练习后,我利用提示语的方式让学生把句子补充完整,通过比较第一二句话,让学生知道用上“在什么地方”使句子更加具体了。再通过引导启发,由学生说出,句子的开头还可以加上“什么时间”就更加的具体了。因为学生掌握的时间只是局限在“早上”,“中午”等等,我给出了在“语文课上”,又引导学生自己来说。其中一个学生回答了“数学课上”,我及时通过引导让学生注意到图上小朋友看的是一本语文书,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要“仔细观察”的概念,同时让学生明确想象要合理。2最后,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去试着写出一句话。我就“仔细观察”这个要点给出了一句话:早上,明明和小文在院子里下象棋。让学生自己来发现其中的错误,图上实际是两个小朋友在下围棋。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观察的能力。3本着“学有所得,学为所用”的原则,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看图写话的小儿歌,强化了看图写话的方法,也变于学生的记忆和运用。在这节课上,我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例如,刚才我提到的,在观察看语文书这个环节时,我应该在学生说出“数学课上”以后,当时就让学生再来说一说,然后让其他学生认真听,由他们自己去发现其中的错误,引导学生要“仔细观察”的同时,还要想象合理。2在观看课件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多处都出现了“那么”的口头语。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刻意的去发现,改正,使得自己的语言更加的简洁、精练。3评价学生的时候应该在充分给予肯定的基础上,对其他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我评价仅仅是“你真棒”,“你回答的真好”等,没能说出好在什么地方,就显得评价的语言过于单调,缺乏新意。

我是第一次尝试这样的研究课,实践经验不够丰富,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也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给我提出意见,帮助我进步。最后,在这里我还要感谢给予我大力帮助的xx主任和xx老师。谢谢大家!

第四篇:小学语文评课发言稿

小学语文评课发言稿

小学语文评课发言稿

篇一:《只有一个地球》评课发言稿

主评老师:周蕾蕾

孔老师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了充分地展示。具体表现如下:

一、对文本的处理,以人格化的语言呈现在师生面前

语文阅读教学,是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教着把握住这一点,在学习整篇文章时,始终是以”地球母亲向我们述说”为线索,来体悟文本的。这样处理,使学生与文本更接近,使枯燥的文字变成一位母亲的述说,人格化的语言,人

性化的处理,势必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冲动,使学生深刻领悟文章的内涵,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也是这节课最鲜明的特点之一。

二、挖掘文本内在的情感,展现给学生人文的关怀

《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文字朴实自然,写了较多地球资源丰富的内容,学生不容易被文字背后的情感所感染。王老师的教学设计,首先是让学生反复地朗读课文,进行地球样子的想象描述,让学生了解地球是如此的美丽,和蔼可亲。使学生始终沉浸在对地球真挚的爱这种美好的情感之中。通过看图片、谈感受,感受地球的可爱,并且为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地球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后,话题一转,他在宇宙中却很渺小,同时又遭受人类无情的破坏,这样,学生真正体会到地球外表的可爱,内涵的丰富,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深入挖掘语言文字的情感因素,让学生

沉浸在语文的真善美魅力之中,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真谛。

三、自读自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孔老师在这方面处理的很好。《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是一篇说明性文章,它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同时又告诫人们要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这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事情,学生很感兴趣,联系实际,教师安排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把收集的资料在课堂上交流、汇报,当然,这也是在学生读文感知文本内容,又放手让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从多方面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四、以情促读,读中感悟,加强读书方法指导

孔老师在教授本课时,在深挖教材,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充分体现了课标要求的在读中理解,在

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比如: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这句话,学生在了解地球如此美丽、壮观之后,产生了强烈的对地球热爱之情。()而后,深情地读出这句话。在讲”地球资源有限”这部分时,教师加强了朗读指导,使学生强烈的意识到地球的可爱和保护地球的迫切。

孔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如果在学生对文本理解不是很透彻时,适时增加学生讨论、交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阅读文本,效果会更好。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几个突出特点进行的评述,评的不合理的地方还请各位多多指教。谢谢!

篇二:三年级语文《掌声》评课发言稿

双洋中心学校

总的来说,陈老师上的这节课很成功,大家有目共睹,学生和老师配合的很默契,老师上的很有激情,学生听的

津津有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首先,陈老师的课前谈话就为本节课做了充分的铺垫。

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鼓掌是有学问的,怎样才能把最真诚的掌声送给别人呢?接着老师又教同学们怎样鼓掌,鼓掌的时间要多长。一下子把学生的积极性给调动起来了,也一下子把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

2、其次,我认为陈老师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

如: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

师问:”这句话中的重点词是那一个?”学生很快就找出是”忧郁”.师又接着问:”忧郁”是什么意思?哪些句子表现英子的忧郁?进而引导学生去找写以前英子句子。

再如: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教学这句话,师先让学生找出这句话中的重点词,(默默地)再说说它的意思,而后说说英子为什么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进而理解了整句话的意思。

3、注重朗读的指导

陈老师这节课非常注重引导学生理解了句子的意思后,进行朗读的指导,让学生从”外到内”感受字理行间表达的情感。

4、过渡自然

整节课,从课前导入到新授再到最后的小结,都非常自然。如:从文章重点的两句话,引入新课,又从”忧郁”一词引出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学完前三个自然段后小结:刚才我们用抓重点词句的办法体会了英子的忧郁和自卑,就是这样一个忧郁自卑的英子后来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同学们读4-5自然段,看看英子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然后又利用板书,先前的英子是忧郁、自卑的,现在的英子是开朗、自信的,是什么让

英子有了这样的变化?引出了文章的主题《掌声》。

5、语文教学的宗旨是听、说、读、写的训练,也是情感价值观的培养,陈老师的这节课能够贯彻教育新理念,并具体到实际的教学环节中。读,让学生读词语、读句子、读课文,多种形式的读,多次地读,在读中感悟英子的忧郁,在朗读中体验英子的成功与快乐。说,让学生回答问题,大胆说,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也乐意说,教师的合理引导是关键。教学结构的设计合理,把英子的忧郁及原因让学生先学习、体会,再学习变化后的快乐、自信的英子。这样学生就能对掌声的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掌声这课所要传递的关爱他人,鼓励他人的思想,便会水到渠成的印在学生的心中,教学的情感、价值观的教学理念得以践行。

总之,我认为陈老师的这节课上的很成功,用一句成语来说就是”朴实无华”,它没有造作,没有花俏,就简简单单的板书,几片幻灯片,贯穿整节课,让

我们切切实实从中学到许多教学上的技巧。

篇三:《雷雨》评课发言稿 主评老师:刘素桃

《雷雨》一课,用精练的文字,精美的插图,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以教材插图为线,构建学生的认知框架。

教材插图是配合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或景物而绘制(拍摄)的精美图画。它们具有形象、生动、可感的特点,有时一幅立意角度与视觉效果俱佳的插图留给读者的印象甚至可以超过课文(选文文章)。这堂课中老师就充分利用了选文中的两幅插图,让学生观察想象谈谈自己的体会。并且不失时机地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即边读课文边看插图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二、以重点字词为核心,构建学生 的赏析框架。

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如理解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片乌云,问学生这样子画可以吗?然后让学生从文本中寻找答案,在学生说出”满天的乌云”之后,教师马上又添画了几朵乌云,画面上厚厚的黑云笼罩着整个天空,天色十分昏暗。”满天”是什么意思。”黑沉沉”写出了乌云怎么样的变化。做个动作理解”压”的意思,并说明当时的云层怎么样?黑沉沉的乌云向你直压过来,你有什么感受?等等

王老师清新自然的教学风格,巧妙新颖的教学设计赢得了老师们的赞赏,在赞赏之余我们也提一个小小的建议,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学习重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这堂课的写字环节中,如果王老师能够将两个要写的生字”垂”、”逃”更清楚明

白地告诉学生写字要领,在学生写完之后再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让学生评价同伴书写的优劣,可以更容易让他们掌握书写的要领。对比教师的范写,学生更容易看出自己同伴所出现的书写缺陷,更能在自己的书写上引以为戒。

小学语文评课稿范文小学语文评课稿小学语文评课稿范文

第五篇:小学二年级语文评课发言稿

小学二年级语文评课发言稿

今天上午听了顾老师的课后,我觉得有这几点值得我学习:

一、准备充分。从精美的挂图和头饰中,不难看出顾老师为这节公开课付出了心血和汗水。这些直观教具的运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板书工整。这节课教师在黑板上的板书很多,但并没有因为板书内容多,而字迹潦草。工整的板书与课文的挂图浑然一体、相得益彰,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结构完整。作为一节阅读课,这节课既有上节课字词教学内容上的回顾,又有故事内涵上的挖掘;既有课文的分析理解,又有课本剧的表演;既有学生与文本的接触,又有师生思维的碰撞;既分析了文中两种动物的形象,又教育了学生。

顾老师以其扎实地教学基本功,敬业的工作态度,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课堂教学,始终是一个令人遗憾的工程。如果想要精益求精,让自己的教学更加完美,我觉得在以下几方面仍要努力改进。

一、第一次让学生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在学生读完课文后,师生合作把该问题解决了,但确切地说是老师把这个问题的答案告诉了学生。这样做剥夺了学生认真思维、组织语言、进行表达的权利,放弃了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如果是我,我会按“读——思——说——评”的环节,组织教学。

二、再读课文时,让学生思考:狐狸对乌鸦说了几次话?分别说了什么?我觉得这个问题的设计,没有思考的价值。它是帮助教师把一篇完整的生动的故事分解得支离破碎的罪魁祸首。如果我是教者我会设计这样两个问题统率这节课的教学: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和乌鸦?你想对这只狐狸和乌鸦分别说什么?放手让学生阅读、讨论、交流,这样做至少避免了老师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的错误倾向。

三、对文本的表演,应建立在熟读理解、内化吸收的基础上。否则,这样的表演,就会显得很仓促、很呆板。不但会让表演者显得很窘迫,而且也很难赢得观众的喝彩和掌声。另外,我觉得语文姓语,不姓演,没有特别的需要,不要把时间和精力花在高耗低效的所谓课本剧的表演上。在课堂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首要的任务,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展开深层次的对话,让学生的心灵在阅读文本中受到震憾,让学生在一次次的心灵体验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四、要有对课文的拓展延伸的意识。要让学生观察文中的插图——乌鸦肉被骗走后的情,要充分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此时的乌鸦会是什么心情?它会吸取什么教训?努力实现“课虽终,但意无穷”的效果,让“读、想象、体验、表达”延伸到课外,与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

小学语文评课99(2012、1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