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泵站设计过程
编辑:梦回唐朝 识别码:20-668855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01 09:33:43 来源:网络

第一篇:泵站设计过程

讨论]泵站设计步骤的一点粗浅看法

一、经验与建议:

1、大型抽水站以江苏、湖北二地搞得较多,江苏这几年搞了解台站、淮安二站等,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值得引以为戒的。

2、大型水泵生产厂家以上海水泵厂和无锡水泵厂

新型泵种特别是潜水泵以江苏亚太集团、高邮水泵厂为多。

二、设计步骤:

1、首先收集资料,确定设计流量、特征水位、丰枯水期情况,泵站等级。站址选择。

2、泵型选择,这一点较关键,将决定建筑物的形式。采用新型泵应作水工模型试验。一般到南京水科院或扬州大学水建学院(严教授泵站设计规范起草者)或武汉大学(原水利电力大学)。

3、总体布置,泵房、进出水建筑物、专用变电站,其他控制建筑物,管理设施,交通通讯等。引水形式。水流复杂的大型泵站应通过水工模型试验论证。

4、泵房设计

主要是各层高程尺寸确定,机电设备位置布置。主厂房与副厂房布置。目前随着水工建筑物美观要求,泵房的外观建筑设计应予以重视,应有较丰富建筑学知识设计人员设计。

(1)机组布置间距满足吊装和泵房内部交通要求。

(2)水泵层、电机层高度确定。满足布置及安装要求。

(3)辅机,电器设备,管道、电缆道注意不要相互干扰。

(4)吊装设备确定。

(5)泵房门窗、屋面、消防、噪音、通风、采暖要求满足要求。

(6)防渗排水设施,也是关键点。

(7)大体积砼裂缝控制,不要用泵送砼,特别是流道,大体积砼,非裂不可。施工图应标明这一要求。

(8)流道设计。应水流平顺。主要计算项目:

(1)泵房稳定分析。抗滑稳定,深层滑动(软基)、组合滑裂面滑动抗滑稳定(岩基),抗浮稳定。

(2)地基承载力计算、持力层、软弱下卧层计算。最终沉降量计算。

确定地基处理方案。本人现搞泵站采用了灌注桩结合水泥深层搅拌桩(仅作安全储备)

可能液化土层或湿陷性黄土地基应特别注意,要处理!!!

地基问题请大家一定要注意!!

(3)主要结构计算

一般可按平面结构计算,必要时可按空间结构计算。主要:A、底板按弹性地基梁计算,注意边荷载的考虑。

B、进水和出水流道,根据结构布置,断面形状按单孔或多孔框架结构计算。对称时,可按对称框架进行计算。

双向流道,分别按肘形进水流道和直管式出水流道进行计算。

C、机墩计算:考虑动荷载影响。对于立式机组需按单自由度悬臂梁进行共振幅和动力系数验算。

卧式机组可只进行垂直振幅验算。均对大型机组而言。D、排架、吊车梁计算

E、抗震计算,对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及以上地区。设抗震措施。

5、进出水建筑物设计

(1)引河 与当地地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有关。注意边坡稳定,流量要求,需计算。

(2)前池、进水池,必要时,作水工模型实验确定。一般宜正向,注意水流流态。

(3)进出水流道根据泵型、泵房、扬程、出水池水位变化断流方式综合考虑。

(4)出水管道:地基、镇墩、管型、管材、伸缩节、岔管,需作管道结构分析。镇墩要作抗滑、抗倾稳定、地基承载力计算。

(5)出水池与压力水箱

地形地基要好,压力水箱要建在坚实地基上。

6、水力机械与辅助设备

(1)主泵选型

应满足流量、扬程、不同时期供排水的要求。平均扬程时应在高效区工作最高与最低扬程时应能安全工作。机泵台数宜3~9台以方便管理。台数太少则一旦发生机器故障则影响使用。台数太多,不便管理且可能增加土建工程造价。

叶轮名义直径若大于等于160cm的轴流泵和混流泵应有装置模型试验资料,关键!!

轴功率的确定,以选取配套电动机。

(2)进水管道及泵房内出水管道,主要有平面与高程尺寸的要求,流速要求。穿墙管和伸缩节选取。

(3)水锤计算与防护

这一点很重要一定要重视!!应进行特征线计算并严格按规范要求。

(4)真空、充水系统

主要对于有虹吸出水流道的轴流泵站和混流泵站及卧式泵叶轮淹没深度低于3/4时。注意密封性能。

(5)排水系统

排水沟,排水泵设置。

(6)供水系统

采用水塔或沉淀池。主要有冷却、润滑、密封、消防及生活用水。应作用水量计算。

(7)空压机系统

根据需要设高低压系统,至少应有2台,以备用。

(8)供油系统

根据需要,设置,透平油、绝缘油。

(9)吊装设备及机修设备

选择合适的起重设备,设置检修间。

(10)通风与采暖

根据当地气候及泵房形式,对空气参数的要求确

1、泵站地点选择:

本次设计中取水点位于城市东边的江,按照上游取水原则,应选择在上游。根据实际情况知道上游有一支流汇入,由于支流流量小,有断流的概率,因而选择在河流干道。由于支流的汇入会在交汇处产生沙洲,所以取水口应设计在交汇处一下400米以上

2、流量的设计:

任务书上已经给出了城市所需的用水量,只需换成立方米每小时或者立方米每秒(便于后面查相关数据用,《常用资料》中是以立方米每小时和升每秒给出数据 i 的)流量还要乘以1.1的自用水系数,因为静水处理还需要消耗一部分水

3、自流管、压水管、吸水管、输水干管的选择

(1)自流管,是指河中取水口到泵房吸水间的那段管子,水流是因为二者之间的液面高差产生的

这段管子有一个要求:流速要大于0.6---1.0米/秒,这是为了产生一个冲淤流速,防止泥沉淀堵住管子,为了施工的方便,这段管子可以是可输水干管的一样,但是管中流速也不应该太大,以免产生过大水损

(2)吸水管,也就是吸水间吸水口到水泵吸人口的那段管子。需要按照经济流速进行设计(经济流速的来由,我现在也还不知道)由是V=Q/S 和 S=(3.14*D*D)/4 得出

(3)压水管,也就是水泵出水口到输水干管之间的那段管子,也是一样按照经济流速来进行设计的(老师给的那个经济流速有些偏大,课本中有相关的内容)

(4)输水干管,也就是泵房到静水厂的那段管子,一般采用双管运行,这样可以比较安全运行,管径可以选择比压水管的大50到100mm,当然如果运行的不仅仅是两台水泵时,应该另当考虑,应该也可以按照略小于经济流速的速度进行求解

4、扬程的设计

由于洪水位出现的概率为1%,比较小,因而在本次设计中只考虑常水位和枯水位情况下的扬程

(1)静扬程的设计

假设自流管一根检修,另一根通过75%的流量,这时可以通过查《常用资料》找到相关的水力坡降系数 i 求得静扬程(从吸水间液面到静水厂的高差)是常水位(枯水位)-自流管水损

得到两个静扬程 Hst1 ,Hst2

(2)总水损的设计

已经假设泵房中总的水损是2米,因而只需要在求输水干管在最不利情况下的水损就可以了,假设最不利情况和自流管的一样,也就是其中一条检修,另一条通过75%的流量,查得水力坡降系数 i 后,求的水损 h,求扬程时乘以1.1,因为中间还有一些局部水头损失

(3)扬程设计

设安全水头为2米

常水位时 H1=Hst1+2+2+1.1h

枯水位时 H2=Hst2+2+2+1.1h

5、水泵及电动机初选

流量依据:假设选择三台同型号水泵,两用一备。

总流量在设计供水量的的左右15%的范围内,也就是0.85Q~1.15Q,由于两台并联运行总流量不是两个水泵的单独时流量之和,两台运行时减少系数是0.9,故流量变化范围是:0.85Q/(2*0.9)~1.15Q/(2*0.9)

扬程依据:H1~H2

查给排水设计手册《常用设备》找到流量还有扬程匹配的水泵型号,还有和此水泵匹配的电动机

由于本次设计中流量是固定不变的,所以一般情况下都是选三台同型号两用一备的,(但是在考虑流量变化时,是得使用多台不同水泵的。设计的依据是:两个水泵并联运行将在其中一台的扬程上运行。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还没有全部弄懂,以后的设计还会接触到这样的问题,到时自然会懂。你先有这么一回事就好了)

6、基础的设计

直接按课本上的公式算就可以了(3W/LBr)

其宽度和长度分别是机组相应尺寸加上0.15~0.20米

7、机组及管路布置

其实这个和画图已经联系上了

文字材料主要是写阀门的选择和布置,阀门的要求找不到相关的要求,以后再研究吧

8、泵站内水力计算

在画完图之后(或者是在画完草图之后),找到最不利水力路线,查《常用资料》可以查到各种局部水损系数

求得的水损后,加上其它水损,得到的扬程再和水泵的高效段的扬程进行比较,在其范围内的则所选水泵满足要求

我们这次实习不需要考虑

9、泵房平面尺寸的确定

主要是确定其直径

我问了老师,他们也没有给出很明确的计算方法

主要是依据机组尺寸,还有他们的布置要求(相互之间距离)来大概估计其直径,最好先画出大概的布置图,然后再求

你的平面比例布置感觉比较好,可以发挥一下

这步所确定的直径在画图时会再次得到检验

(其实水泵泵房形式有很多种的,主要是分为分建式和合建式,其中又有不少形式,这个在《城镇给水》中写得比较详细)

10、辅助设备的选择:

起重机:选择依据是:

(1)、起重重量是水泵或者电动机的最大者

(2)、起吊高度是筒体高大加上2米

(3)、跨度选择略大于筒体的直径就可以了

引水设备:其实是灌泵需要需要设置的,因而只有在使用抽吸式时采用

排水设备:流量在20~40立方米每小时,扬程是筒体高度加上5米左右的水损,查水泵表找到相关的水泵装置

通风设备:一般是以每小时将通体体积8~10倍体积进行选择

计量设备:不采用的原因是:

1、水厂设置有;

2、在水厂设置要比在泵房设置好(值班问题还有就是泵房筒体较深看起来不方便)

11、泵站各部分标高的确定

(1)筒体高度,使用自灌式时,先假设吸水口在最枯水位下的距离,然后用 洪水位-最枯水位+一米波浪高+吸水口在最枯水位下的距离

采用抽吸式时,上面高度减去安装高度就可以了,(抽吸式泵房可以减少筒体高度,但是启动时需要先灌泵,因而启动较慢)

(2)泵房建筑标高的确定

应该考虑的因素:汽车高度、设备最高高度、电动葫芦高度、起重机梁的高度、起重绳竖直高度,基本上就是几个高度的直接相加

第二篇:泵站设计

泵站设计

1、泵站等级划分:根据泵站的特点和已建泵站的实际状况,参考历史习惯的分等情况,将泵站及其建筑物划分为五等5 级。由多级或多座泵站联合组成的泵站,其整个系统的分等指标指系统合计值。特别重要、且供水规模比较大,如城市或工矿供水泵站,可定为Ⅰ等泵站;重要的乡镇供水泵站,一般可定为Ⅲ等泵站。建筑物的级别主要是为了确定防洪标准、安全加高和各种安全系数等(对由多级或多座泵站联合组成的泵站工程,规定由单站的装机流量、装机功率等分等指标分别确定其建筑物级别,以体现联合体中不同泵站的作用和重要性,对其中影响整个系统效益发挥的泵站,按系统中单站的高等别确定建筑物级别)。

2、泵站主要设计参数:①防洪标准②设计流量工矿区工业供水泵站的设计流量应根据用户(供水对象)提出的供水量要求和用水主管部门的水量分配计划等确定,生活供水泵站的设计流量一般可由用水主管部门确定。设计流量的计算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的有关规定。

3、特征水位:1 防洪水位:按防洪标准分析确定。2 设计水位:(供水站进水池水位)从河流、湖泊或水库取水时,取水源保证率为95%~97%的日平均或旬平均水位;从渠道取水时,取渠道通过设计流量时的水位;沿海取水时,按供水期多年平均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的平均值确定。3 最高运行水位:从河流、湖泊、沿海取水时,取重现期10 年~20 年一遇洪水的日平均水位;从水库取水时,根据水库调蓄性能论证确定;从渠道取水时,取渠道通过加大流量时的水位。4 最低运行水位:从河流、湖泊、水库、沿海取水时,取水源保证率为97%~99%的最低日平均水位;从渠道取水时,取渠道通过单泵流量时的水位;受潮汐影响的泵站,其最低运行水位取水源保证率为97%~99%的日最低潮水位。5平均水位:从河流、湖泊、沿海或水库取水时,取多年日平均水位;从渠道取水时,取渠道通过平均流量时的水位。6 上述水位均应扣除从取水口至进水池的水力损失。从河床不稳定的河道取水时,尚应考虑河床变化的影响,方可作为进水池相应特征水位。(供水泵站出水池水位):1 最高水位:取输水渠道的防洪水位。2 设计水位:取与泵站设计流量相应的水位。3 最高运行水位:取与泵站加大流量相应的水位。4 最低运行水位:取与泵站单泵流量相应的水位。5平均水位:取输水渠道通过平均流量时的水位。

4、特征扬程:1 设计扬程:应按泵站进、出水池设计水位差,并计入水力损失确定。2平均扬程3 最高扬程:可按泵站出水池最高运行水位与进水池最低运行水位之差,并计入水力损失确定4 最低扬程:可按泵站出水池最低运行水位与进水池最高运行水位之差,并计入水力损失确定。

供水泵站站址宜选择在受水区上游,河床稳定、水源可靠、水质良好、取水方便的河段。

5、泵房布置:(1)泵房布置应根据泵站的总体布置要求和站址地质条件,机电设备型号和参数,进、出水流道(或管道),电源进线方向,对外交通以及有利于泵房施工、机组安装与检修和工程管理等,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2)泵房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满足机电设备布置、安装、运行和检修的要求。2 满足结构布置的要求。3 满足通风、采暖和采光要求,并符合防潮、防火、防噪声等技术规定。4 满足内外交通运输的要求。5 注意建筑造型,做到布置合理,适用美观,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3)机组间距应根据机电设备和建筑结构布置的要求确定

(4)主泵房宽度应根据机组及辅助设备、电气设备布置要求,进、出水流道(或管道)的尺寸,工作通道宽度,进、出水侧必需的设备吊运要求等因素,结合起吊设备的标准跨度确定。

6、防渗排水布置:防渗排水布置应根据站址地质条件和泵站扬程等因素,结合泵房、两岸联接结构和进、出水建筑物的布置,设置完整的防渗排水系统。土基上泵房基底防渗长度不足时,可结合出水池底板设置钢筋混凝土铺盖、垂直防渗体,或两者相结合的布置型式。铺盖应设永久变形缝,且应与泵房底板永久变形缝错开布置。前池、进水池底板上可根据排水需要设置适量的排水孔。

7、其它型式泵站:竖井式泵站(当水源水位变化幅度在10m 以上,且水位涨落速度大于2m/h,水流流速又大时,宜采用竖井式泵站。)、缆车式泵站(当水源水位变化幅度在10m 以上,水位涨落速度小于或等于2m/h,每台泵车日最大取水量为40000~60000m3 时,可采用缆车式泵站。)、浮船式泵站(当水源水位变化幅度在10m 以上,水位涨落速度小于或等于2m/h,水流流速又较小时,可采用浮船式泵站)、潜没式泵站(当水源水位变化幅度在15m 以上,洪水期较短,含沙量不大时,可采用潜没式泵站)。

第三篇: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水浒传》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大家熟悉的《好汉歌》中有这么几句:“路风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梁山好汉的作风,路见不平尚该拔刀相助,更何况自己受了冤屈?但是梁山好汉中也有人曾经有不平不能吼,举起来的拳头打不下,他是谁?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到的“林教头”。(板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小说 小说在萌芽之初是相当不受重视的,那些文人雅士都吟诗作词,视小说者为末 流。《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ráo)狂夫之议也。”可见小说当时的地位。即使是这样,它还是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不断的生长完善着。六朝的志怪小说,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拟话本,元明的讲史(“讲史”就是说书的艺人们讲述历代的兴亡和战争的故事。讲史一般都很长,艺人在表演时必须分为若干次才能讲完。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章回体小说中的一回。在每次讲说以前,艺人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体小说回目的起源。)都是它发展演变的历程,而到了明清的时候,古典小说达到了最高峰。以前多为文言短篇小说,明清时候,长篇得到长足的发展,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都为章回体,每个故事前的回目都大致交代出本回的主要内容。(章回体: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外在叙述,体式。其特点是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为“回”或节、则。少则十几回、几十回,多则百馀回。每回前用单句或两句对偶的文字作标题,称为“回目”,概括本回的故事内容。每回开头以“话说”、“且说”等起叙,每回末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之类的收束语,一回叙述一个较完整的故事段落,有相对独立性,但又承上启下。章回体是为方便读者阅读,在民间说书的基础上,借鉴史书“纲目体”叙事体式,并吸收诗词、戏曲的艺术营养,综合创制而成的。因符合民众欣赏习惯,所以为明、清两代长篇小说所普遍采用。)

本文 这篇课文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回,而林冲无端遭受迫害、终于被逼上梁山、参加了农民起义队伍的故事是从第七回开始的。故事的大致经过是:林冲本在东京当禁军教头。奸臣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几次要霸占林冲的妻子,都遭到抗拒。高俅指使陆谦、富安等人设下毒计,企图置林冲于死地,于是林冲被陷害充军发配到沧州。由于鲁智深、柴进的保护和帮助,林冲一路上不仅免于被害,而且到沧州后还被派到天王堂当看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章节,也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林冲形象的社会意义。

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在于一个“逼”字,“官逼民反”、“逼上梁山”。从林冲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到加害于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凶残、虽然安分守己,忍辱求全,尚且被逼得走投无路,愤然而起;至于广大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群众,他们所遭受的迫害,他们所承受的痛苦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只有奋起反抗进行斗争才是唯一出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体现作品中心思想——“官逼民反”卑劣、阴险、狠毒。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

第四篇:教学设计(过程)

过程资料 教学设计:体会古诗词、昆曲、荷文化与苏州园林的比较法学习

(2014-04-14 17:54:51)[编辑][删除]

转载▼

第十九课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苏州园林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园林的分类;

2:理解苏州园林的艺术特色及山水精神;

3:领会苏州园林艺术的精髓,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好地理解民族传统,将其发扬光大,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学习苏州园林的意境之美,体会中国传统宇宙观的探索。

教学难点:中国园林在世界上的地位、意义和价值。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园林?各地不同园林风格特点?

1、看世界园林图片找出各地园林不同点。提问:是什么原因而产生不同风格的园林。

—— 一方水土养育养育一方文化,各地的文化不同。

2、学生总结什么是园林。

园林是利用天然山水地貌或人为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植和建筑布局,一般建造在城市中。

园林是供人们可游、可观、可居的地方。园林是是人们精神的家园。

3、欣赏欧洲园林和东方园林的不同。

欧洲园林的代表是法国的凡尔赛宫。

欧洲园林的特点:几何形、对称、规则、人工修建、一目了然、开门见山、规模很大、多是皇家园林。人工修建说明了什么?(人对自然的改造,是一种人工美)

东方园林的特点:小而精、多是私家园林。

叶圣陶对苏州园林的描写: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条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我国古代人从开始就敬天、顺天,逐渐发展为崇尚自然、表现自然,处处离不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孟儒家思想,所以我们的园林风格追求的是自然美。

东方园林的审美准则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二、隐逸文化

今天我们要走进苏州园林,想要了解苏州园林就必须要了解苏州文化,首先了解苏州隐逸文化。

1、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据统计清朝状元有112位,江苏49位,苏州有24位。苏州可是一个状元城,更不用说还有更多的进士。苏州有这么多做官的,但是对朝廷作出特别大贡献的却不多,因为他们不喜欢做官,而喜欢做隐士,他们可不是要隐居在山林中,而是要隐逸在艺术里,隐逸在高层次的精神世界里。这些文人雅士经过仕途的风风雨雨之后,感到身心疲惫,要回到自己童年的地方,去领略清风明月。好像他们的人生又走了一个简单的轮回,但是不一样的是去时满船诗书,回来时一车银两。明朝时有一位富商,叫沈万山,富可敌国,但是他没有给我们留下半亩园林,历史上商人和文人不能归为一类,二者之间是有楚汉鸿沟。小隐隐于朝,中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这些大隐士隐居在闹市之中理水、叠山、建造亭台楼阁,经营花木,寄情于山水享受着“天人合一”,领略着“清风明月本无价,远山近水皆有情”的精神世界。

2、看图片,欣赏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卧石听涛,满衫松色,开门看雨,一片芭蕉。

3、从园林命名看隐逸文化

n 拙政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政也。n 网师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n 沧浪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三、欣赏昆曲《牡丹亭》

1、昆曲的美学特征与园林美学特征相似之处

曲折幽深,直露中有迂回,舒展中有起伏

4、营造山水的手段 :以小见大。

用一句佛家用语来形容以小见大,“芥子纳须弥”营造园林要使人感到占地不大,但咫尺之间有天地,园林虽小,意境无穷大,玄妙无比。

游览路线的特点 :曲径通幽

观看曲径通幽的图片

四、空间经营手法

1、借景——是有限的空间与无限的自然天地重叠在一起,扩展视野,加深景深。

2、障景——多用在园林入口处,把园内之景收藏起来,不会让人在入口就把景色一览全余,这就是:景越藏,意境越深。

3、敞景——先障后敞,让人峰回路转,豁然开朗。

4、点景——万绿丛中一点红,使空间主次分明,兼有凝聚视线的作用。

5、框景——利用门框、窗框门窗外看,或形成山水立轴、或幽兰扇面、或竹花鸟册。

6、对景——人对景,移步景异。景对景,你在这个景点看着那个景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7、隔景、分景——园越隔越大,园越拆越小,隔景、分景可以创造出层次感。(园中有园,景中有景)隔景有实隔和虚隔两种,实隔一般用墙,虚隔一般用廊

(叶圣陶)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8、漏景——隔景不主张将园景完全隔死,要漏景,用窗来实现,并要有窗花,可以看到墙外朦胧不清的景物,成为下一步游赏园林的引子

考考你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1、借景

2、点景

3、障景

4、敞景

五、宋词的意境也是园林的意境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北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学生朗读

2、这首词轻轻地起调,很轻很淡,淡淡的阴冷,淡淡的郁闷,淡淡的愁思,回头看看房屋中挂的画屏,淡烟流水,再看看窗外飞花似梦,细雨如愁,一种甜美的感觉涌上心头。这首词我们感受到古人的生活情趣,春花秋月,细雨微风,这些事情都是人们平时熟视无睹的,无动于衷的,可是在古代文人的眼中能化成美的瞬间,生活在诗情画意之中,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花木移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就是诗的意境,也是园林的意境。

六、草木情结、荷情结。

1、在花草树木的栽种中少不了“四君子”“梅兰竹菊”,被称为岁寒三友的“松竹梅”,古代文人为什么喜欢这些植物?(这些植物能表达优雅、挺拔、傲寒的特点,这都是文人雅士借用植物的品性来比喻自己)。

3、景点题名

芙蓉榭、远香堂(取自于周敦颐的《爱莲说》中香远益清)、香洲、荷风四面亭、留听阁、藕香榭等,这些题名就像一节节相连的藕,只有这些水下相连的藕,才使我们看到苏走园林中这些美丽的荷花。

荷花所表达的丰富精神内涵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看图、品画、品诗。

盛开的荷:接天蓬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夜景的荷:千朵莲花三尺水,一弯明月半亭风。枯荷: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七、怎样才能更好地欣赏古典园林呢?

首先要做到“净心”,使自己心灵纯净,不染凡俗。是我们在对美进行欣赏时,要抛开一切尘俗欲念、一切功名利禄,只有这样,才能毫无妨碍地欣赏到美。如果心中装满了烦恼与世故,会对美景视而不见,很难做到欣赏美。其次要达到“静心”,不仅要做到心灵纯净,还要达到心态宁静、平和的状态,这样才能从容地体会园林之美,品味其中的意韵。躁动不安的心会看到花红柳绿、姹紫嫣红的热闹,却不会看到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的淡泊。

再次是要有一颗“镜心”,像镜子一样观照景物、观照自然、观照人生,不仅要看到园林之美,还要形诸于心。与镜子不同的是欣赏者的欣赏活动不是被动的行为,不是映照,而是观照,是积极主动的精神创造性行为,在对古典园林的欣赏中,不仅要会赏景还要返观内心,与景相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都知道,审美欣赏的最高层次是精神层面的欣赏,如道德、人生理想、信念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对四君子、岁寒三友的欣赏,自古至今久盛不衰的一个根本原因,这种富含精神内涵的景象比比皆是,有一颗“镜心”者会得到更高的审美享受。

要做到这三“心”,最基本的条件是要在人少的时候去游园,试想身边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你怎能“净心”、“静心”?再有,去游园前应先阅读其背景知识,对园林知识、美学常识有所了解,在游览时认真看简介、楹联碑刻,有助于欣赏理解,这样才不虚此行。

我国的自然山水园如同山水画一样,可观、可居、可游,又运用抑景、透景、对景、框景等造园手法为你的观赏增添了无限的情趣,使人无论身在何处,都有可赏之景,动观、静赏皆可。以静赏为例:静坐一角,总有可览之景。静坐细观时,会有许多妙处,看竹影上墙,风来影动;看风飞蝶戏,花木摇动;看小桥流水,波光荡漾;四时之景,阴晴晨昏,风霜雨雪,各有不同。再加上堪称我国古典园林一大特色的楹联题咏,它不仅为园林增添了人文色彩、文化底韵,更通过它的表意功能给游人的观赏以提示,触发人们的联想使人体验到园林中所蕴涵的无限意境,达到化景物为情思,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若是动观,则

可边走边看,风景一层层地展开,步移景换、移步易景。总之,永远有你赏不完的景,会不完的意。在园林中,除了视觉的享受,还有听觉美感,如松涛声、雨声、水声、虫唱声、鸟鸣声、风声,若是宗教园林,还有钟磬声、诵经声。

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咫尺山林中,自有多方胜境。它可令你流连忘返、永不厌倦。许多人以“到此一游”为荣,拍照留念,但他只是到过而已,可曾知道,景非此景,情非此情,可曾品味过园林中深邃的意境?所以,我们不必凑热闹似地赶旅游旺季,走马观花式的游览方式对于古典园林的的欣赏是很不相宜的。我们应该拣个人少的时候,在园林中漫步,让躁动的心平和下来,也许,你会有许多意外的收获。

八、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苏州园林的美,必须要挖掘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涉潜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这些都包含那些文化呢?(诗词文化、戏曲文化、荷文化、隐逸文化、佛教文化、绘画、吴门文化等)。

今天我们是对古代风雅的体味,与自然交流的一种体验,对人生情怀的一种追思和舒展,使我们得到了心灵的净化和对美的享受。下面我们在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课,我们再次感受音乐之美、自然之美、园林之美。

第五篇:第三章设计过程[模版]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一、设计的一般过程

1、发现与明确问题

2、制定设计方案:

①收集信息(用户调查、专家咨询、查阅资料、收听广播看电视、浏览互联网等)②设计分析(面对设计要求和约事之间的机互矛盾,为了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应该提出尽可能多的设想,以便于权衡利弊,作出选择)

③方案构思(作用是把明确问题时提出来的设计要求具体落实到产品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上,呈现出产品的具体现象,是设计思想、设计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设计者设计风格和设计水平的展现空间)

④方案呈现(把模糊设计、草图具体化)

⑤方案筛选(依据一定的原则对多个方案进行筛选)

3、制作模型或原型:(一般分两阶段①绘制图样;②制作模型或原型)

4、测试、评估及优化:

①测试目的:检验产品在操作、使用过程中,在结构和技术性能等方面能否达到预定的设计要求;

②评估需要反复进行;

③在测试、评估等基础上进行优化

5、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二、设计的一般原则

原则之间有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关系。

1、创新原则

创新原则就是通过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或对己有产品的革新来创造具有相当社会价值的的事物或形式。创新是设计的核心。

2、实用原则

实用原则是指设计的产品为实现其目的而具有的基本功能。它包括物理功能(产品的性能、构造、效率精度和可靠性等)、生理功能(产品使用的方便性、安全性、宜人性等)、心理功能(产品造型、色彩、机理和装饰诸葛亮要素给人以愉悦感等)和社会功能(产品象征或显示个人的价值、兴趣、爱好或社会的地位等)等。

3、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是指以最低的费用取得最佳的效果(就是要提高功能成本比:在功能不变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在成本不变的前提下增加功能:在增加功能的同时降低成本)。

4、美观原则

好的产品也能让人们从产品的外观和造成上得到美的体验、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

5、道德原则

产品设计必须考虑它与人、社会、环境的关系,必须遵循道德原则。还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技术成果的道德观念。

6、技术规范原则

技术规范既有强制性的标准(质量和安全方面),也有推荐使用的技术规范。

7、可持续发展原则

既要满足当代发展的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人的利益和长远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三、设计的评价

设计评价的含义:是指依据一定原则,采取一定方法和手段,对设计所涉及的过程及结果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认定的活动。

1、评价的分类:涉及评价对象和评价者。

从评价对象分有:设计过程的评价和对设计成果的评价两类:

从评价者来分有:计者自我评价(自评)和他人的评价(他评)两类。

2、评价要建立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必须制定相应的标准:评价标准的制定应当客观、明确,体现科学性可操作性。

3、对最终产品的评价的依据:一是参照设计的一般原则,二是依据事先制定的设计要求进行评价。(在实际评价中,这两个方面也可以结合起来。)

4、设计的交流贯穿于设计全过程,是设计评价的基础。

5、设计的交流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文本、口头语言、图表、技术图样、模型、计算机演示、网页等。

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

一、问题:

在生活中,有很多为我们所不知而需要解答的话题,这就是问题。

问题的产生:

1、来源于生活

人类在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如中国人为进食而发明了筷子。

2、来源于他人的需要

由于别人给出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如把汽车帮成流线型来解决速度大时的阻力问题。

3、来源于主动积极的发现与思考

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者自己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即自己个人的需求。如贝尔发明了第一部电话。

二、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1、观察日常生活

2、收集和分析信息(主动出击寻找问题)

收集信息的方法有:问卷调查法、集体询问法、文献法、家庭走访询问法、电话询问法、个别询问法。

3、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技术研究,技术试验是重要的技术活动,也是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三、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

1、问题是否明确

发现问题很多,有些模糊不清,需要加以明确目的。

2、问题的价值

判断问题是否有价值的依据:

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遵循基本的科学原理?

②迄今为止,能否确认该问题尚未得到充分解决?

③在你调查的范围里,该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意义?

在更广的范围内,这个问题是否有意义?

④在多个问题同时发生时,该问题是否是主要问题?

⑤现有技术条件能否解决这个问题?技术发展以后呢?

⑥解决该问题所需的投入是多少? 投入与产出的比是否理想?

3、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及具体的设计任务

无论是一个问题的解决,还是一项设计的进行,它的限制主要有两方面决定:①设计对象的特点和解决的标准

②设计者的能力与条件

4、设计计划

设计计划可以更好地保证设计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它可以通过工作程序的排列来表示。

第五章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

一、设计分析

合理的设计分析是成功地进行技术设计的关键一步,分析得当可以指引以后的技术设计上可以少走或不走弯路。

产品本身是一个整体,包括功能、造型、材料等,但任何产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一方面,它是为了服务的,人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设计:另一方面,它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使用的,必然受到环境制约并对环境产生影响。因此,设计任何产品都应综合考虑物、人、环境三个方面。

二、方案的构思的方法

方案的构思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调查研究和设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将客观存在的各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架构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抽象物,并采用图、模型、语言、文字等方式呈现的思维过程。

1、草图法

草图不仅能将一些想法明确地表达出来,而且可以随意修改,可以捕捉灵感、自由发挥、有受约束。

2、模仿法

模仿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事物进行方案的构思。如仿生技术

3、联想法

利用联想法进行方案的构思,不一定能使技术设计一次性成功,但它有可能为构思找到一种方法或一条形成方案的路径。运用联想法进行构思后,我们不能盲目地实践,而应该首先对方案进行科学论证,而后再进行制作和实施。

4、奇特性构思法

奇特性构思法所形成的方案一般具有原创性。这些构思在历史上很少发生,或从来没有发生过,甚至有些构思在当前的科学、技术、经济条件下无法实现。

三、方案的比较和权衡

在多个方案经构思形成之后,我们往往要对这些方案进行评判和比较,同时要从设计的目的出发,针对一些相互制约的问题进行权衡和决策,最后选出较为满意的方案或集中各方案的优点进行改进。

1、权衡时首先要考虑最关键因素(基本功能)

2、其次考虑稳定性和耐久性

3、还要考虑加工难易程度、成本、环保性等

4、最后还在考虑产品使用对象

方案的权衡(根据设计要求和设计原则)是一个综合考虑过程,它们相互关联、互相制约,要抓住设计的核心与关键。

泵站设计过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