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衡水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籍管理细则
衡水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籍管理细则
为了加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以下简称“开放教育试点”)的学籍管理工作,适应远程开放教育发展需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学生合法权益,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籍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开放教育试点教学、教务管理特点,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对象
第一条 本办法适用于注册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试点学历教育专业学习的学生。
二、入学注册
第二条 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试点专业招生实行入学资格审核和入学水平测试制度。通过中央电大入学资格审核和入学水平测试的学生,可以到衡水电大指定的教学点办理入学注册手续,经省电大和中央电大审核后取得中央电大相应类别、层次和专业的学籍。
第三条 学生基本信息是学生学籍管理、毕业证书电子注册的依据。入学注册时,学生须在认真校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生基本情况信息表》的内容后签字,并对签字的内容承担相应的责任。基本信息来源于学生报名时所填报名登记表。入学注册后,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等基本信息不能随意更改。
第四条 学生学籍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学籍从入学注册起8年内有效。
三、课程注册
第五条 学生在专业教学计划确定的课程范围内进行课程注册。第六条 课程注册按学期进行。学生每学期所学课程均须办理课程注册。
1.学生每学期所注册的课程是根据我校教务科按照省电大下发的教学计划制定的本学期开课一览表进行注册。
2.市级直属教学班、县级电大及各有关办学单位,务必在本学期开学后三周内将各专业、各教学班学生的学籍情况报衡水电大学籍科。3.学生务必在开学后一周内交清应交学费,否则不予课程注册。4.未注册的课程,学生不能参加该课程的学习、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
四、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
第七条 有关课程考核的要求,按照中央电大考试相关规定执行。第八条 课程综合成绩一般由形成性考核成绩和终结性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形成性考核成绩和终结性考试成绩的合成及其比例,按照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执行。综合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为合格。凡课程综合成绩合格者即取得该课程的学分。当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在综合成绩中所占比例大于30%时,形成性考核成绩必须达到60分及以上者,方可参加终结性考试,形成性考核成绩和终结性考试成绩均达到60分及以上,方可获得本课程相应的学分。形成性考核成绩的有效期为两次考试,若第三次参加该门课程的考试需重新进行形成性考核。
五、免修免考
第九条 免修免考课程替代,其专业层次、教学内容、教学要求须不低于现修专业被替代课程的专业层次、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第十条 申请免修免考的条件、比例、程序,按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免修免考课程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第十一条 课程免修免考的申请,经河北省电大、中央电大审核批准后方可生效。
第十二条 经审批同意免修免考的课程允许进行学分替换,替换的学分按现修专业中被替代课程规定的学分记载,成绩按“免考”记载。
第十三条 专业集中实践环节不能免修免考。
六、学籍异动
第十四条 学生因工作调动、家庭搬迁等原因可以申请转学。1.拟转入的教学点开设相同专业且教学进程相近时方可转学。2.学生本人在学期开学后3周内(含第3周)向学籍所在教学点提出申请,并填写《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生转学审批表》。
3.学生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生转学审批表》到转出、转入的教学点办理转学手续。
4.学生转学前已获得的符合所修专业教学计划要求和学分替换要求的中央电大或省电大考试课程综合成绩及学分仍然有效,并按实际成绩和学分记载;综合成绩不合格的课程,转学后不需重新进行课程注册,已取得的形成性考核成绩、终结性考试成绩按实际成绩记载。
5.转学后学籍有效期仍从入学注册起计算。6.入学后第一个学期不能转学。
7.申请转学同时可以申请转专业,但须符合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所规定的条件。
第十五条 学生因工作调动、不适应本专业的学习等原因可以申请转专业。
1.在同一学生类别、同等学历层次间转专业。2.教学点开设相同专业且教学进程相近。3.符合转入专业教学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
4.学生本人在学期开学后第3周内(含第3周)向学籍所在教学点提出申请,并填写《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生转专业审批表》,经省电大审核批准后,即可转专业。
5.学生已获得的符合所学专业教学计划要求和学分替换要求的中央电大或省电大考试课程成绩及学分仍然有效,并按实际成绩和学分记载。
6.转专业后学籍有效期仍从入学注册起计算。7.入学后第一个学期不能转专业。第十六条 学生可以自愿退学。
1.学生本人向学籍所在教学点提出申请,教学点审核批准后,即可退学。
2.学生自愿退学后,学籍即告终止。
3.自愿退学的学生可重新报读中央电大。被录取后,已获得的学分,可按中央电大和省电大免修免考的有关规定进行课程或学分替换。
4.各市电大须在每学期开学后第四周内,将学生的学籍异动情况由分校版教务管理系统进行异动后,导出并通过电子邮件报送省校开放办,同时将盖有分校章的学籍异动表一份报省校开放办备案。
七、毕业
第十七条 学生在学籍有效期内取得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毕业总学分,且学习时间不低于教学计划学制规定年限,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达到毕业要求,经本人申请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
第十八条 毕业证书由中央电大统一印制并颁发。毕业证书基本内容包括:
1.姓名、性别、出生日期。
2.专业、学制、层次(专科、专科起点本科、高中起点本科等)。3.毕业时间:每年1月以前(含1月)达到毕业要求并申请毕业的为当年1月,每年7月以前(含7月)达到毕业要求并申请毕业的为当年7月。
4.本人近期免冠正面照片并骑缝加盖学校钢印。5.学校名称及印章,校长签名。6.发证日期及证书编号(注册证号)。7.批准文号:(78)教工农字089号。
第十九条 各市级直属教学班、县级电大及各有关办学单位在每学期开学后三周内,根据市电大学籍科提供的毕业生预审名单进行核对并整理,将办理毕业证所需材料(毕业生情况登记表、电子摄像的照片)送到市校学籍科。
第二十条
中央电大于每年2月15日至6月15日向1月以前(含1月)达到毕业要求并申请毕业的学生、8月1日至11月30日向7月以前(含7月)达到毕业要求并申请毕业的学生颁发毕业证书。
第二十二条
中央电大每年7月将当年1月、每年12月将当年7月颁发的毕业证书,报教育部进行电子注册。
八、学位
第二十三条 本科毕业生达到所修专业学位授予要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暂行规定》([88]学位字012号)的条件,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授予学位的高校申请学士学位。
第二十四条 学位申请、审批的具体事宜,按照中央电大与学位授予高校共同制定的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执行。
第二十五条 各市级直属教学班、县级电大及各有关办学单位须在毕业预审的同时进行学位预审。在中央电大返回毕业生电子注册号后,由省电大组织学位审核。各市级直属教学班、县级电大及各有关办学单位根据中央电大学位申报要求提供相应申请材料及电子学位报表。提交春季毕业生学士学位申报材料不能晚于当年的9月30日,提交秋季的毕业生学士学位申报材料不能晚于次年的3月31日。各市级直属教学班、县级电大及各有关办学单位在《学位审核信息确认书》签字,并对签字内容承担相应责任。
第二十六条 未通过学位授予高校学位审核者不再补授学士学位。
九、毕业证明书和学位证明书
第二十七条 毕业证书、学位证书遗失,不再补发。经学生提出申请,可出具毕业证明书、学位证明书,证明书与原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第二十八条 毕业证明书由中央电大出具。学生办理毕业证明书须向省电大提出申请,并填写《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办理毕业证明书审批表》一式两份,各市级直属教学班、县级电大及各有关办学单位到市校申报证明书材料以前要做好信息核实工作。办理毕业证明书时间为每年的3月和9月。
第二十九条 学位证明书由学位授予高校出具。办理学位证明书按照学位授予高校的相关规定执行。
十、缴纳相关费用
第二十九条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须在规定时间,依据物价管理部门核定的收费项目及标准,及时足额缴纳相关费用。
十一、奖励与处分
第三十条 对学业和操行等方面表现优秀或在其他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中央电大、省电大、市电大可通过通报表扬、授予奖状、颁发奖品、设立奖学金等形式予以表彰、鼓励。
第三十一条
对有违法、违纪、违规行为的学生,中央电大、省电大市电大可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处分分为下列五种:⑴警告;⑵严重警告;⑶记过;⑷留校察看;⑸开除学籍。
第三十二条
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市电大报经省电大、中央电大批准可给予开除学籍处分:⑴违反宪法,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破坏安定团结、扰乱社会秩序的;⑵触犯国家刑律,构成严重刑事犯罪的;⑶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受到处罚,性质恶劣的;⑷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有其他作弊行为情节严重的;⑸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情节严重的;⑹违反学校规定,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生活秩序以及公共场所管理秩序,侵害其他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⑺屡次违反学校规定受到纪律处分,经教育不改的;⑻采取弄虚作假手段取得入学资格的;⑼其他严重违反校规应开除学籍的。
开除学籍的学生,二年后可重新申请报读中央电大。被录取后,已获得的学分,可按中央电大和省电大免修免考的有关规定进行课程及学分替换。
第三十三条 留校察看处分一般为期一年,察看期间不予转学、毕业。
留校察看期间确已认识错误,有进步表现者,可按期解除处分;有立功表现,并对社会有较大贡献者,可申请提前撤销处分;期满一年经教育不改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解除或撤销留校察看处分由市校,省电大做出相应决定。第三十四条 对学生提出处分意见前,须告知学生本人拟处理或处分的事实、理由、依据,并听取学生(或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对学生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和留校察看处分,由试点教学点申报,省电大审批并出具处分决定书。对学生给予开除学籍处分,由省电大申报,中央电大审批并出具处分决定书。处分决定书内容应包括处理和处分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学生可以提出申诉及申诉的期限。处分决定书由教学点送交学生本人。
第三十五条 学生对省电大作出的处分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处分决定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可以向省电大提出书面申诉。学生对中央电大作出的处分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处分决定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可以向中央电大提出书面申诉。省电大或中央电大须在接到学生书面申诉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组织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对学生申诉进行听证后,做出复查结论并书面告知申诉人。复查结论分两类,一是维持原处分决定,二是撤销处分决定,并在原宣布范围内公布。
学生对省电大复查决定仍有异议的,在接到复查决定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可以向中央电大提出书面申诉。中央电大在接到学生书面申诉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对申诉人的申诉进行复查并给予答复。
从处分决定书或复查决定书送交之日起,学生在申诉期内未提出申诉的,省电大及中央电大不再受理其提出的申诉。
第三十六条 中央电大、省电大作出奖励、处分及撤消处分的决定,记入学生档案。
衡水广播电视大学学籍科
2007年3月7日
第二篇:衡水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衡水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教育管理专业(专科)教学实施细则
为落实省电大关于《开放教育试点教育管理专业实施细则》搞好教育管理专业的具体教学工作,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教学组织形式
教育管理专业学员的主要学习方式是采取个别化自学为主、集中面授辅导等为辅的教学形式,学校和教师通过网络等现代技术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1、学生自主学习
教育管理专业学员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学校提供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进行自学为主。新生入学后,根据《开放教育指南》提供的方法,并结合教师的要求和学员个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每学期和每周的自主学习计划(含上网浏览、下载有关网上资源的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时间和方法,尽最大努力充分利用网上教学资源,并逐步培养和提高学员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测评的能力。
2、集中面授辅导
鉴于目前学员综合素质状况和网络教育资源尚不完备的实际,根据每门课程实际情况和学员学习难易程度, 制定集中面授辅导的计划,但是,要把适应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育方法与教学规律放在重要的位置,尽快完成由传统学习方法向现代学习方法的过渡。每月集中辅导一至二次为宜。集中授课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一)放录音、录像,加面授辅导;
(二)阶段性的系统面授辅导;
(三)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适量进行讲解与答疑;
(四)当面检查和批改学生的自学及作业;
(五)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六)布置和指导下一阶段学习的内容。
开放教育的面授辅导课与传统的面授课不同,不应是满堂灌,教师主要起指导作用,课堂以学生为中心,采取答疑、小组讨论、集体讨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以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活跃、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拓其视野,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以弥补目前远程教学起步阶段尚无法克服的缺憾。
3、其他学习形式
在非集中学习期间,学生对自学中的问题可随时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等形式向教师、省电大责任教师或中央电大责任教师进行咨询。要认真组织学生集中或分散收看中央电大的电视直播课堂、进行网上讨论等,以增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教学交流。中央电大电视直播课堂的节目录制下来,以供误课的学生观看。
4、建立学习小组
将学生按工作单位和居住地并结合自愿原则进行编组,每一学习小组选出组长,定期进行学习活动。
二、学习支持服务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支持服务,以促进教与学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反馈。
1、教材资料与信息
学校为学员及时提供自学所需的教学大纲、文字教材、音像教材、VCD光盘、CAI课件等,并要保证及时向学员配发各种有关学习信息,包括教学进度计划、课程辅导资料、复习范围或考试大纲性的资料、自测练习题等参考性答案。
2、网上开辟“开放教育--教育管理专业专页”。
以此为该专业学员提供专门的全面服务。“教育管理专业专页”的内容设置主要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相关教学教务文件、重要通知、专业动态信息。特别是注意将开设的各门课程的辅导材料、教学重点和难点解析、研究课题、平时练习、参考答案、期末考试复习范围及辅导等资料汇聚一起,以解决各科资料在中央电大主页、开放教育主页、VBI分散难找的问题。
3、信函和电子邮件
以信函和电子邮件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发送教学信息、答疑、收发作业等。还可与省电大建立信箱联系。
邮政信箱:衡水市新华西路62号,衡水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教研室 邮编 053000 E-mail:jxc@hsdd.net.cn4、电话
学校为开放教育“教育管理专业”学生设立公开电话,学生可以通过电话向辅导教师咨询有关学习问题,以便及时对学生进行答疑和沟通,任课责任教师轮流值班,每周一、五上午 8:00~11:30 周三下午2:00 ~5:30。电话号码:(0318)2360051
三、教学组织机构
1、学校明确教育管理专业的责任教师,明确各门课程教师。责任教师的工作职责为:根据省电大有关规定的精神,研究并设计本专业的教学模式,制订和落实专业教学实施方案;制作、更新网上“教育管理专业专页”;负责本专业各门课程教师的聘请;检查、督促各门课程教师制作相关的网上辅导资料;对各试点单位的教学情况进行检查督导,交流教学信息;各科教师的工作职责为:制作相关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对各试点单位的教学情况进行检查督导,交流教学信息,负责解答学员和试点单位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
2、成立专业课程指导小组。专业课程指导小组由学校专职教师、兼职教师组成,进行集中备课,举办专题教研活动,编制导学资料,分析解决疑难问题等。
四、关于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1、师资队伍建设
为落实中央电大和省电大的有关规定,对学校教师的素质条件提出了以下要求:
(1)市校及各试点学校每门专业课程均应配备符合条件的专职教师和专、兼职主讲教师。责任教师和辅导教师应具备中央电大《实施意见》中所明确的学历程度及专业水平条件。
(2)各类专、兼职教师和辅导教师均应对所负责课程的各项工作认真负责,为防止出现工作失误和不负责任、不履行责职的情况发生,严格进行工作事项记录制度,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教学处和教务处实行定期检查,一般情况下,每学期进行教学检查两次。
(3)专兼职各类教师要经常关注中央电大和省电大有关信息和动态,定期访问有关网站,积极参加各项专题讨论。必须参加有关专业性培训活动,及时传达和贯彻有关培训精神。
(4)本专业所有各类教师均应具有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多种媒体配套教学的能力,具有编制和使用CAI课件的能力,具有网上查询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2、教学过程的监控
(1)各责任教师必须就所负责的课程制定详尽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媒体形式、集中面授的时间及教案、网上辅导的时间安排、平时作业的形式、数量要求。
(2)检查自学过程
首先根据《开放教育指南》的要求,结合任课教师的意见,让学生在每学期初制定一个该学期的自学计划和每周的自学计划,以便学生自我检查。
(3)沟通教学信息
可通过信函、电话、留言、走访、电子邮件、上网等方式进行省校与分校、教学组织单位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保持网上与中央电大师范部、省校、市校及教学组织单位进行教学研究与信息共同沟通。
(4)严格平时作业制度
在学生学习档案中建立平时作业成绩表,平时作业成绩应成为形成性考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作业要严格按时按质评判,严禁在期末修改平时成绩。严禁在平时作业问题上弄虚作假,一经发现严肃教育并通报批评。
(5)建立学生学习档案
教学班要为每个学生建立学习档案,包括学生自然情况,学习进展情况、到课情况、平时作业成绩、形成性考核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等,由班主任负责管理。
3、考核
(1)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成绩应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在教学期间由任课教师综合给出,占每门课程期末总成绩的20%。具体实施办法参见省校关于每门课程形成性
考核的具体内容要求。
(2)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成绩占每门课程期末总成绩的80%,统设必修课试卷由中央电大统一下发,省开课由省校统一制卷,考试与阅卷由省校组织实施。严格考风考纪,统一评分标准。
衡水电大教学处
第三篇: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管理学科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必需的行政管理知识,熟悉行政管理规范(乡镇建设的方针政策),了解一些相关的管理知识(农业先进科学技术),重点面向基层的应用型行政管理(乡镇管理)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主要学习行政管理(乡镇管理)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运用行政管理(乡镇管理)理论和法规分析并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
(一)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必修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统设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采用集中辅导和训教训考等方式,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本专业的统设必修课包括:开放教育入学指南、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管理学基础、英语I(1)(2)、计算机应用基础、西方经济学、政治学原理、行政管理学(A)、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公共关系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二)选修课由河北电大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并根据培养目标自开部分课程。自开课程的教材、教学管理及考试由河北电大负责。本专业的选修课程包括:英语II(1)(2)、信息管理概论、简明中国古代史、科学发展简史、公共财政学、社会学概论、心理学、法学概论、国家公务员制度、国际贸易原理、中国历史文化、艺术欣赏。
(三)对于选修课中的统设服务课程,中央电大提供教学大纲、多种媒体教材、考试等教学资源以及相关支持服务。
(四)各门课程均安排形成性考核,由中央电大和地方电大共同组织。形成性考核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无形成性考核成绩者不得参加课程结业考试。
(五)集中实践环节由河北电大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负责组织实施。采取实习、社会调查、专题辩论及毕业论文等多种形式,不得免修。社会实践采取实习、社会调查、专题辩论等多种形式。毕业作业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可以多样化,选题应符合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要求。
三、教学模式与教学媒体
采用多种现代远程教学技术手段,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文字教材、音像教材、IP课件、CAI课件等为主要教学媒体,文字教材为基本依据。通过面授辅导、函授辅导、网络教学、BBS、电子信箱、VBI、电话和双向视频系统、电视直播教学等多种形式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四、修业年限与毕业
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
中央电大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参考教学计划。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6学分。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专科学历毕业证书。
五、教学计划进程表(附后)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管理学科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教学计划进程表
六、课程说明
(一)必修课程
1.开放教育入学指南
本课程1学分,课内学时18学时,开设一学期。
开放教育入学指南是为配合教育部开展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接受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在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之前,了解和熟悉电大开放教育新的学习环境,建立与开放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新的学习理念,了解并尽快适应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的方式,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概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含义、特点及其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区别;介绍广播电视大学的系统结构、办学形式、运行机制、教学管理和社会声誉;介绍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一般的学习形式、学习方法和技巧;介绍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的方法,怎样利用计算机网络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以及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一般教学媒体的使用方法等等。
2.管理学基础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管理学基础是工商管理类各专业方向的专业基础课,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方向课,以及相关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确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为其进一步学习专业理论课打好必要的基础。
管理学基础的主要内容: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知识、思想;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预测决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计划工作的方法与原理;组织工作的原理与方法;领导与控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政治学原理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政治学原理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和基本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及有关原理分析国内、国际政治现象的初步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政治领域中具有共同性和根本性的问题,包括国家的起源、本质和消亡,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变革规律,国家与民族,国家的统治形式,国家政治统治体系,国家机构,政党,政治领导与决策等。学习本课程可为学习本专业其他课程提供理论基础。
4.西方经济学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西方经济学课程是一门研究现代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课程。课程主要内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发展简史;需求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等等。
5.计算机应用基础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工学科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也是电大其他专业必修或选修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及应用,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安全常识等计算机基本知识;信息处理概述,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方式,汉字输入方法等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DOS操作系统基本使用方法;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使用方法;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和Internet 入网方法。此外设有WPS文字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WORD文字处理系统、EXCEL电子报表系统两部分选择教学内容,供各地电大根据本地实际选用。
6.行政管理学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行政管理学课程旨在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管理理论与管理能力的管理人才,教学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也介绍了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同时,紧密联系行政管理和行政改革的实践。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绪论、行政环境、政府职能、行政体制、公共组织、行政领导、人事行政、机关行政、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法治行政、行政方法、公共财政、行政效率、行政改革共十六章内容。
7.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开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常用应用文体文章的写作理论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在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实际应用各种文体文章的写作能力。
本课程系统讲述了下列常用的实用性文体的写作原理和写作方法:公务文书(包括公文、事务文书);学术文体(包括学术论文、其他科研应用文及传志);生活、学习应用文体(包括书信、读书笔记);社会活动应用文体(包括演讲稿、应试作文);其他应用文写作 简介(包括新闻写作、财经写作、法律文书写作)。本课程重视写作实践训练(包括作文、讨论和讲评)。
本课程宜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之后开设。
8.公共关系学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公共关系学课程是工商管理类和经济学类部分统设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树立公共关系为市场经济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掌握公共关系为社会实践服务的本领。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学科以建立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良好 的沟通关系,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社会组织的良好形象为主线贯穿始终。课程主要内容有 :公共关系的基本内涵、定义、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公共关系观念的形成;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公共关系组织机构的类型及其特征;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类型及其工作范围,选拔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原则;公共关系工作对象和工作类型;组织内部公共关系工作的开展、组织外部公共关系工作的开展;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的实施;公共关系策划工作的开展、企业CIS战略工作的导入;公共关系日常活动与专项活动的开展;公共关系新闻传播;公共关系案例分析等。
9.人力资源管理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人力资源管理是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部分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学会用人力资源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使学生树立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的思想。
课程的主要内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述、职位分类与定员工作、人力资源组织、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与流动、员工教育与培训(人力资源开发)、对员工的任用与人才管理、员工绩效考核、奖酬与激励、人力资源调整与人员流动、人力资源保护、人力资源管理诊断与评价。
10.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本课程课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从事有关工作的能力。
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理论与操作两大部分,主要有: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程序;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试点调查法;会议调查方法;资料的整理;调查资料的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等。
11.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本课程课2学分,课内学时36,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的精神,为培养电大学生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精神实质而开设的公共必修基础理论课。
12.英语I(1)(2)本课程课6学分,课内学时108,开设两学期。
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读、听、写、说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一般性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能进行一般性的书面交流和简单的口头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打下基础。
(二)选修课程
1.英语Ⅱ(1)(2)
本课程课6学分,课内学时108,开设两学期。
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读、听、写、说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一般性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能进行一般性的书面交流和简单的口头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打下基础。
2.法学概论
本课程课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教学基本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概要地掌握法学的一般原理,了解我国宪法及其他法律的主要规定,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一般法律问题。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与法学和本专业的其他学科知识的衔接与配合。
3.科学发展简史 本课程课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科学发展简史》课程主要按照自然科学的发展脉络,从古代、近代到现代在各个科学技术领域中的理论和试验成果做了简明地讲授。在对各门科学技术各阶段主要成就的简介中,以定性描述为主,以介绍科学技术成果为主,辅之以主要历史事件和社会生产背景。
本课程的教学,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科学、系统地认识自然科学发展规律,正确处理史论关系,加强对各主要科学门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引导学员打好知识基础,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国家公务员制度
本课程课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特别是在我国开始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今天,开设这门课程不仅有利于电大学员了解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作法,而且可以对学员中的在职行政工作人员向国家公务员过渡提供必要的上岗培训,从而推动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和人事管理工作的改革。
5.公共财政学
本课程课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公共财政学》是电大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的一门选修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公共财政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并从理论和实践上理解和掌握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的发展变化和实践经验。
6.信息管理概论
本课程课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信息管理概论》是省电大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科的一门选修课,主要包括:信息管理的产生与发展、信息管理的理论基础、信息技术、信息组织、信息服务与信息服务业、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与信息管理、信息政策与法规等九章内容。
其目的是让学生对信息管理从概念、过程、技术等各环节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开始主动地学习和形成自己的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的结构。
7.国际政治
本课程课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国际政治学是以权利、权力和利益为中心论述国际社会演变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它是按照权利同权力之间关系以及权力间关系为线索,从宏观上科学地分析和研究国际社会行为体相互政治作用及其发展规律。它对国际社会政治现象进行的理论解释,对廓清不同的理论观念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国际政治学理论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在制订正确的对外政策,维护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科学地解决国际问题等方面提供独特视角。
8.国际贸易原理
本课程课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主要讲授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和组织的相关内容,具体包括:国际分工理论,国际市场价格,国际服务贸易,FDI和跨国公司,国际贸易政策,关税措施,非关税措施,贸易条约和协定,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集团,多边贸易体制和世界贸易组织等。通过学习,同学们将了解和掌握 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国际贸易的模式、国际价格的形成和变化规律、国 际贸易的利益来源和分配、FDI和跨国公司理论。并且,还将熟悉国际贸易政策的种类、层次、实施工具和政策效果。尤其对于服务贸易的兴起,FDI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摩擦,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等热点问题能够学以致用。
本课程主要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和研讨、论文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既能够系统地传授国际贸易的理论知识,又能够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关注国际经贸的发展,提高学习和研究的能力。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演示辅助教学,丰富教学内容。课后将安排答疑时间。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多思考,多阅读。
9.简明中国古代史
本课程课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简明中国古代史课程虽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的知识性特点,在教学计划中它以一门基础性课程,是具有提高性质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历史知识。学生可以从此汲取中国历史文化的有益成分,陶冶性情,丰富思想,从而对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本课程突出了实际知识的需要,重在阐述历史的一般理论在历史长河中的运用。它以揭示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而和其他课程的一般规律相联系;以主要阐明中国古代史常识而与其他课程相区分。
10.中国历史文化 本课程课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中国历史文化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制度环境,中国历史文化传播的媒介,中国的民俗文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使学员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个正确、完整的了解和认识,加深对所学专业课程的理解,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及培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精神。
11.社会学概论
本课程课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社会学把社会当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从宏观上科学地分析和研究社会。它对社会现象进行的理论解释,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预测,对廓清不同的理论观念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社会学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在制订正确的社会政策,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科学地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面提供社会学的独特视角。学习社会学概论旨在面对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应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方法和解决的途径。
12.心理学
本课程课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与发展规律的科学。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有效方法,提高心理自我调节的能力。
13.艺术欣赏
本课程课3.5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通过艺术知识的传授,使学生能够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观点,分析艺术的普遍规律,透过具体艺术的语言特征,特别是通过各类优秀的、特征鲜明的艺术作品的赏析,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素质及综合能力。
第四篇: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管理学科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必需的行政管理知识,熟悉行政管理规范(乡镇建设的方针政策),了解一些相关的管理知识(农业先进科学技术),重点面向基层的应用型行政管理(乡镇管理)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主要学习行政管理(乡镇管理)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运用行政管理(乡镇管理)理论和法规分析并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
(一)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必修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统设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采用集中辅导和训教训考等方式,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本专业的统设必修课包括:开放教育入学指南、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管理学基础、英语I(1)(2)、计算机应用基础、西方经济学、政治学原理、行政管理学(A)、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公共关系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二)选修课由河北电大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并根据培养目标自开部分课程。自开课程的教材、教学管理及考试由河北电大负责。本专业的选修课程包括:英语II(1)(2)、信息管理概论、简明中国古代史、科学发展简史、公共财政学、社会学概论、心理学、法学概论、国家公务员制度、国际贸易原理、中国历史文化、艺术欣赏。
(三)对于选修课中的统设服务课程,中央电大提供教学大纲、多种媒体教材、考试等教学资源以及相关支持服务。
(四)各门课程均安排形成性考核,由中央电大和地方电大共同组织。形成性考核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无形成性考核成绩者不得参加课程结业考试。
(五)集中实践环节由河北电大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负责组织实施。采取实习、社会调查、专题辩论及毕业论文等多种形式,不得免修。社会实践采取实习、社会调查、专题辩论等多种形式。毕业作业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可以多样化,选题应符合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要求。
三、教学模式与教学媒体
采用多种现代远程教学技术手段,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文字教材、音像教材、IP课件、CAI课件等为主要教学媒体,文字教材为基本依据。通过面授辅导、函授辅导、网络教学、BBS、电子信箱、VBI、电话和双向视频系统、电视直播教学等多种形式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四、修业年限与毕业
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
中央电大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参考教学计划。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6学分。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专科学历毕业证书。
五、教学计划进程表(附后)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管理学科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教学计划进程表
六、课程说明
(一)必修课程
1.开放教育入学指南
本课程1学分,课内学时18学时,开设一学期。
开放教育入学指南是为配合教育部开展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接受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在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之前,了解和熟悉电大开放教育新的学习环境,建立与开放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新的学习理念,了解并尽快适应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的方式,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概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含义、特点及其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区别;介绍广播电视大学的系统结构、办学形式、运行机制、教学管理和社会声誉;介绍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一般的学习形式、学习方法和技巧;介绍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的方法,怎样利用计算机网络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以及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一般教学媒体的使用方法等等。
2.管理学基础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管理学基础是工商管理类各专业方向的专业基础课,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方向课,以及相关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确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为其进一步学习专业理论课打好必要的基础。
管理学基础的主要内容: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知识、思想;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预测决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计划工作的方法与原理;组织工作的原理与方法;领导与控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政治学原理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政治学原理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和基本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及有关原理分析国内、国际政治现象的初步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政治领域中具有共同性和根本性的问题,包括国家的起源、本质和消亡,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变革规律,国家与民族,国家的统治形式,国家政治统治体系,国家机构,政党,政治领导与决策等。学习本课程可为学习本专业其他课程提供理论基础。
4.西方经济学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西方经济学课程是一门研究现代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课程。课程主要内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发展简史;需求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等等。
5.计算机应用基础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工学科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也是电大其他专业必修或选修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及应用,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安全常识等计算机基本知识;信息处理概述,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方式,汉字输入方法等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DOS操作系统基本使用方法;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使用方法;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和Internet 入网方法。此外设有WPS文字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WORD文字处理系统、EXCEL电子报表系统两部分选择教学内容,供各地电大根据本地实际选用。
6.行政管理学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行政管理学课程旨在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管理理论与管理能力的管理人才,教学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也介绍了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同时,紧密联系行政管理和行政改革的实践。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绪论、行政环境、政府职能、行政体制、公共组织、行政领导、人事行政、机关行政、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法治行政、行政方法、公共财政、行政效率、行政改革共十六章内容。
7.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开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常用应用文体文章的写作理论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在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实际应用各种文体文章的写作能力。
本课程系统讲述了下列常用的实用性文体的写作原理和写作方法:公务文书(包括公文、事务文书);学术文体(包括学术论文、其他科研应用文及传志);生活、学习应用文体(包括书信、读书笔记);社会活动应用文体(包括演讲稿、应试作文);其他应用文写作 简介(包括新闻写作、财经写作、法律文书写作)。本课程重视写作实践训练(包括作文、讨论和讲评)。
本课程宜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之后开设。
8.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课程是工商管理类和经济学类部分统设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树立公共关系为市场经济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掌握公共关系为社会实践服务的本领。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学科以建立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良好 的沟通关系,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社会组织的良好形象为主线贯穿始终。课程主要内容有 :公共关系的基本内涵、定义、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公共关系观念的形成;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公共关系组织机构的类型及其特征;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类型及其工作范围,选拔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原则;公共关系工作对象和工作类型;组织内部公共关系工作的开展、组织外部公共关系工作的开展;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的实施;公共关系策划工作的开展、企业CIS战略工作的导入;公共关系日常活动与专项活动的开展;公共关系新闻传播;公共关系案例分析等。
9.人力资源管理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人力资源管理是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部分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学会用人力资源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使学生树立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的思想。
课程的主要内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述、职位分类与定员工作、人力资源组织、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与流动、员工教育与培训(人力资源开发)、对员工的任用与人才管理、员工绩效考核、奖酬与激励、人力资源调整与人员流动、人力资源保护、人力资源管理诊断与评价。
10.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本课程课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从事有关工作的能力。
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理论与操作两大部分,主要有: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程序;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试点调查法;会议调查方法;资料的整理;调查资料的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等。
11.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本课程课2学分,课内学时36,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的精神,为培养电大学生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精神实质而开设的公共必修基础理论课。
12.英语I(1)(2)
本课程课6学分,课内学时108,开设两学期。
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读、听、写、说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一般性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能进行一般性的书面交流和简单的口头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打下基础。
(二)选修课程
1.英语Ⅱ(1)(2)
本课程课6学分,课内学时108,开设两学期。
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读、听、写、说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一般性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能进行一般性的书面交流和简单的口头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打下基础。
2.法学概论
本课程课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教学基本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概要地掌握法学的一般原理,了解我国宪法及其他法律的主要规定,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一般法律问题。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与法学和本专业的其他学科知识的衔接与配合。
3.科学发展简史
《科学发展简史》课程主要按照自然科学的发展脉络,从古代、近代到现代在各个科学技术领域中的理论和试验成果做了简明地讲授。在对各门科学技术各阶段主要成就的简介中,以定性描述为主,以介绍科学技术成果为主,辅之以主要历史事件和社会生产背景。
本课程的教学,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科学、系统地认识自然科学发展规律,正确处理史论关系,加强对各主要科学门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引导学员打好知识基础,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国家公务员制度
本课程课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特别是在我国开始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今天,开设这门课程不仅有利于电大学员了解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作法,而且可以对学员中的在职行政工作人员向国家公务员过渡提供必要的上岗培训,从而推动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和人事管理工作的改革。
5.公共财政学
本课程课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公共财政学》是电大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的一门选修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公共财政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并从理论和实践上理解和掌握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的发展变化和实践经验。
6.信息管理概论
本课程课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信息管理概论》是省电大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科的一门选修课,主要包括:信息管理的产生与发展、信息管理的理论基础、信息技术、信息组织、信息服务与信息服务业、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与信息管理、信息政策与法规等九章内容。
其目的是让学生对信息管理从概念、过程、技术等各环节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开始主动地学习和形成自己的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的结构。
7.国际政治
本课程课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国际政治学是以权利、权力和利益为中心论述国际社会演变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它是按照权利同权力之间关系以及权力间关系为线索,从宏观上科学地分析和研究国际社会行为体相互政治作用及其发展规律。它对国际社会政治现象进行的理论解释,对廓清不同的理论观念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国际政治学理论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在制订正确的对外政策,维护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科学地解决国际问题等方面提供独特视角。
8.国际贸易原理
本课程课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主要讲授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和组织的相关内容,具体包括:国际分工理论,国际市场价格,国际服务贸易,FDI和跨国公司,国际贸易政策,关税措施,非关税措施,贸易条约和协定,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集团,多边贸易体制和世界贸易组织等。通过学习,同学们将了解和掌握 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国际贸易的模式、国际价格的形成和变化规律、国 际贸易的利益来源和分配、FDI和跨国公司理论。并且,还将熟悉国际贸易政策的种类、层次、实施工具和政策效果。尤其对于服务贸易的兴起,FDI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摩擦,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等热点问题能够学以致用。
本课程主要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和研讨、论文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既能够系统地传授国际贸易的理论知识,又能够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关注国际经贸的发展,提高学习和研究的能力。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演示辅助教学,丰富教学内容。课后将安排答疑时间。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多思考,多阅读。
9.简明中国古代史
本课程课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简明中国古代史课程虽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的知识性特点,在教学计划中它以一门基础性课程,是具有提高性质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历史知识。学生可以从此汲取中国历史文化的有益成分,陶冶性情,丰富思想,从而对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本课程突出了实际知识的需要,重在阐述历史的一般理论在历史长河中的运用。它以揭示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而和其他课程的一般规律相联系;以主要阐明中国古代史常识而与其他课程相区分。
10.中国历史文化
本课程课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中国历史文化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制度环境,中国历史文化传播的媒介,中国的民俗文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使学员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个正确、完整的了解和认识,加深对所学专业课程的理解,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及培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精神。
11.社会学概论
本课程课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社会学把社会当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从宏观上科学地分析和研究社会。它对社会现象进行的理论解释,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预测,对廓清不同的理论观念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社会学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在制订正确的社会政策,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科学地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面提供社会学的独特视角。学习社会学概论旨在面对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应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方法和解决的途径。
12.心理学
本课程课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与发展规律的科学。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有效方法,提高心理自我调节的能力。
13.艺术欣赏
本课程课3.5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通过艺术知识的传授,使学生能够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观点,分析艺术的普遍规律,透过具体艺术的语言特征,特别是通过各类优秀的、特征鲜明的艺术作品的赏析,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素质及综合能力。
第五篇: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附件: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实践环节教学实施方案(试行)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实践环节是本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训练的重要教学环节。为实现我省电大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保证本专业毕业实践环节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依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实践环节教学大纲》、《小学教育专业(本科)集中实践环节答辩工作纲要》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毕业实践环节的内容和目的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实践环节包括教育实践和毕业论文两部分,共计8学分,其中教育实践为4学分,毕业论文为4学分。
根据本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毕业实践环节应达到以下目的: 第一,注重学生运用本专业所学理论,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培养学生获取、利用和分析教育教学信息的能力。
第三,使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养成严谨的科研作风。
第四,使学生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熟悉专业论文的写作要求和文体规范。
二、教育实践 教育实践是根据专业教学要求,对学生已学学科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培训,旨在加强学生对教育教学的深入了解,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观察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并为学生毕业后更好地投入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一)形式和内容 1.形式
(1)教育教学调查(2)学校实践(3)教育机构实习 2.内容
(1)小学教育教学领域的问题调查(2)小学教学实践操作及要求
(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课堂教学的整合(4)小学课堂教学的设计与评价
(5)小学各科教学实践
(6)班主任工作实践:
学生个案调查及研究 学生成长跟踪调查(6)其他实践
小学德育工作实践 课外活动组织实践 教学行政管理工作实践 小学教育教学诊断实践(二)安排和要求
凡修完全部专业主干课程,已修课程学分达到全部课程学分80%以上的学生,均可参加教育实践。教育实践环节时间为4周,4学分。1.具体安排
(1)学习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明确课程性质及教学目标;
(2)在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文字教材和录像教材,集中辅导并复习科学研究方法,了解小学教学改革情况;
(3)通过学习掌握教育实践的要求和教育实践报告(教育行动研究报告)的撰写,确定实践目标、内容和选题,制定实践方案;
(4)深入教学一线,开展教育实践,完成教育实践报告。2.相关要求
(1)教育实践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各试点电大要充分利用当地条件,选聘得力的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在相应的学校、教育管理部门,选择具体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精心设计安排实施方案,提高每一个学生开展教育实践研究过程的质量,为进入毕业论文撰写作好准备;
(2)教育实践环节强调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能将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运用到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去,研究和解决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能将教育实践报告写成一般的工作总结。(3)参加教育实践环节的学生,应独立完成教育实践报告的撰写。其内容包括:教育实践的题目、参加时间、地点、方式、调查对象、调查过程、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调查收集到的主要材料及其分析、研究结论及自己的收获与学习体会等。
(4)教育实践报告由学生独立完成,不少于3000字。其撰写体例参见《小学教育专业(本科)集中实践环节指导手册》的有关内容。
(5)教育实践方案应随实践报告一并提交。如果是教学实习,还应提交实习教案。
(三)指导教师 1.担任资格
指导教师应由具有相应专业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教师承担。鉴于本专业的实际,在部分农村、边远、民族地区可以由少量初级职称教师担任,但必须达到本科和本科以上学历或者从事两年以上高等教育教学。
2.职责
(1)根据本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和安排,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2)指导学生确定选题并制定实践方案,指导学生解决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3)指导学生完成教育实践报告的各个环节(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推荐参考书目和资料并指导阅读;指导学生制订实践报告写作计划,检查实践报告的写作提纲,审阅初稿及修改稿,提出具体修 改意见。)
(4)根据学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和教育实践报告的质量写出具体准确的评语,给出教育实践的成绩。
(四)成绩评定与验收
评定是对学生教育实践状况的全面考察,也是对学生专业能力的一种考核方式。
1.教育实践成绩由指导教师给出,由教学点初审,电大分校复审,省级电大验收,中央电大抽查、终审。
2.成绩评定依据:学生参加教育实践活动的情况、效果,撰写文字材料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水平,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实践单位的反馈意见。
3.教育实践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
4.凡字数不足、内容不全、没有参加教育实践活动、未能达到必需的教育实践活动课时、未提交反映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书面材料或材料不合格者、抄袭造假者等,按不及格处理。
5.凡社会实践成绩未达到60分或要求重做者,可根据所在电大分校和教学点教育实践教学安排计划,在学籍有效期间内进行。
6.教育实践不得免修。
三、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根据专业教学要求,对学生所学知识和理论进行综合运用的培训,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素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素质得到提升,创造性得以发挥。凡申请学位的学生必须参加由中央电大统一规定的学位论文指南课程学习(7学分)。
毕业论文写作时间为8周,4学分。
(一)课题选择的原则、范围与类型
选题是进行毕业论文撰写的首要工作,与毕业论文的质量关系密切。恰当的选题可以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得到本专业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集中、全面的训练。
1.选题的原则
课题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原则:
(1)选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总目标和毕业论文教学目的要求。(2)选题应注重科学性和前沿性。
(3)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选择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
(4)要选择具有一定探索性和创新性的课题,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5)应考虑选题在时间、方法、费用和实际条件等方面的可行性,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能够按要求完成毕业论文。
(6)一人一题,不允许数人共同完成一个题目。2.选题的范围
(1)围绕本专业和自己教育教学的实践所进行的思考和创新。例如:
①小学教师必备的学科基础——谈心理学教学 ②现代化教学的技术支撑——谈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整合 ③探索人类的起源,认识社会的发展——小学生成长过程探微 ④如何使小学教师初步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探索(2)小学教育专业各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例如:
①文学与科学: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②小学美育与教师素质 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较研究 ④计算器用于数学教学的研究 ⑤教育教学中的模式研究
(3)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例如:
①小学生素质教育之我见 ②浅论教师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③小学班主任工作刍议 ④论小学教育的社会实践 ⑤谈小学生的爱心教育 3.课题类型(1)思辨型课题
这种课题主要是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对自己提出的学术观点进行内在逻辑关系的分析,并说服读者,典型的是调查研究型课题。
调查研究型课题主要是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获取所需要完整资 料和数据,经过数据处理与分析,进行必要的讨论并得出研究结论。
(2)说明型课题
主要是从某种研究对象、现象的结构、层次、要素、尺度的质和量的角度进行分析,使人们对这个事物、研究对象、现象的本身构成有所了解。这类课题是利用已有资料或工作中积累的大量可用资料(没有充分分析的或前人调查收集的资料),经过认真审核与整理,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并进行必要的讨论。此类课题研究应注意资料的可信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必要时应进行补充调查。
(3)论证型课题
论证型课题是在对大量有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该领域中具有实际意义的论点,提出充分的和有说服力的论据,得出结论。
论证型课题强调导论、正论和结论,要能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毕业论文的安排和相关要求 1.毕业论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过程: ——确定选题
——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 ——编写提纲 ——撰写论文 ——论文答辩
2.毕业论文写作的相关要求
(1)凡修完本专业全部课程,已修课程学分达到全部课程总学 分80%以上的学生,经申请可开始毕业论文的写作。
(2)必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
(3)毕业论文应具备学术文体的一般特征,应做到观点新颖、明确,材料翔实、有力,结构完整、严谨,语言准确通顺。
(4)毕业论文主要格式内容包括:题目、作者姓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所引用的文献及前人研究成果,必须注明相应的出处(包括作者、著作名称、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等)和资料的来源。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首先,摘要应具有客观性。摘要是对论文内容的客观反映,要避免主观评价;其次,摘要应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摘要应为一篇相对完整的短文,读者即便不读论文全文,也能通过摘要对论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能够获取必要的信息。最后,摘要应具有简洁性。摘要应是对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不宜写得过长。
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标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专业术语或具有专业术语性质的词语。一篇论文应有3-8个关键词,以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下方。
正文规范的结构程序是“序论→本论→结论”。
开头一段或两段相当于序论,一般说明选题的背景、缘由、意义以及研究目的,提示主要观点等。作为序论,一般都要提出问题,也可在序论中限定研究范围、交代研究方法、解释基本概念等。本论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是集中表述研究成果的部分,对问题的分析、对观点的证明,主要是在这一部分中进行并完成的。一篇论文质量的高低,也主要取决于本论部分写得如何。本论部分的内容量大而复杂,一般要分几个层次加以论述,形式上一般都用小标题或用数字序号标示。
结论是一篇论文的收束部分,是文章内容的归结,通常包含提出论证结果和指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两项内容,但可有所侧重。结论中也可对研究成果的意义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做出扼要的说明和估测。
论文也可以只有序论和本论或只有本论和结论,而没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明确的序论或结论。
参考文献是评定论文作者的研究状况及钻研程度的一个重要依据。参考文献按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
参考文献格式如下:
期刊类包括:序号、作者、篇名、刊名、期号、出版时间。专著类包括:序号、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网页类包括:序号、作者、篇名、网址、发表时间。(如果网上文章来自书面,应以书面文献为准)
(5)学生专科阶段所做毕业论文不得直接或变相作为本科阶段的毕业论文。
(6)毕业论文要达到5000字以上,一般不多于10000字。毕业论文要统一格式、统一封面,使用A4纸型进行文字打印及装订。(目录要独占一页;论文题目用3号黑体,上下各空一行;作者姓名 在题目下方居中,用四号楷体;摘要在作者姓名下,左起顶头,写明“摘要”字样加粗,点冒号,接排摘要内容,一般用五号楷体;关键词在摘要下方,左起顶头,写明“关键词”字样加粗,点冒号,接排关键词,词间空一字,字型字体同摘要;正文在关键词下空一行开始,正文用小4号宋体,1.5倍行距;正文文中标题:一级标题序号为“
一、”,二级标题序号为“(一)”,三、四、五级序号分别为“1.”、“(1)”和“①”)
(7)毕业论文不得免修。
(三)指导教师的条件及职责
1.要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业务水平,熟悉电大教学情况。
2.具有相应专业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3年以上相应专业高校教学或科研经历。
3.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全过程,检查进展情况,进行具体指导。对选题报告、论文提纲、论文初稿、论文修改稿的审阅及反馈意见须做文字记录。
4.针对论文质量及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全过程的表现写出具体准确的评语,并给出初评成绩。
5.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时间不低于8学时/人。
(四)毕业论文答辩 1.组织答辩
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初稿后,应送指导教师审阅,并根据指导教师 的意见进行修改,直到指导教师认为合格,同意提交答辩为止。
2.答辩要求
省电大成立本专业答辩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全省电大系统本专业毕业论文答辩工作。本专业答辩委员会设在省电大中文教研室。
各电大分校成立答辩委员会,负责本校学生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答辩委员会下设若干答辩小组,答辩小组由答辩主持人和答辩教师组成。答辩小组人数为三人(两名答辩教师和一名答辩主持人),另配备一名秘书。答辩小组成员须具有不低于论文指导教师的资格,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不少于2人。答辩小组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学生答辩情况和文字材料,为学生评定答辩成绩和毕业论文的总成绩。
答辩主持人的条件为:具有师范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并持有中央电大颁发的答辩主持人资格证书。答辩教师的条件为:具有本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3年以上小学教育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的经验。
指导教师在其本人指导的学生答辩时不得担任答辩组成员,但可以列席。
各试点分校必须在答辩工作开始前20天将答辩计划时间、答辩人数、答辩教师及论文基本情况等报省电大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答辩工作指导委员会。答辩应在毕业审核前一个半月前进行。
3.毕业论文答辩的一般程序
(1)答辩教师审阅参加答辩学生的毕业论文,并拟出问题;
(2)答辩主持人宣布答辩程序和要求,确定答辩人抽取方案;
(3)答辩人用10-15分钟介绍毕业论文写作概况及论文的主要内容;(应将学生对所写论题的研究背景的介绍作为判定论文的研究程度及真实性的重要依据)
(4)答辩教师在答辩人所研究问题的范围内提出3-5个相关问题,由答辩人答辩,以审查判断毕业论文的真实性和答辩人的研究水平;
(5)答辩小组对答辩人的情况进行当场点评,经合议做出答辩评语,给出答辩成绩,记入毕业论文评审表。答辩成绩的评定在答辩组内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6)答辩主持人认真审查学生论文,确定论文的综合成绩并签字。
(五)毕业论文成绩评定
1.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包括三部分:(1)指导教师评价
学生完成论文后,指导教师应对论文质量及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全过程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写出评语并给出论文初审成绩。评价内容包括:
①课题研究能力及论文撰写水平;
②课题研究及论文写作过程中的行为表现。
(2)答辩小组的评价
答辩小组要通过学生的答辩对论文作出更为客观、准确的评价。对论文的评价内容包括:
①论题是否符合专业范围,是否具有一定理论价值或实践意义,大小是否得当,是否有新意;
②研究方法是否得当; ③观点是否正确、明确;
④材料是否与观点相符,是否可靠,是否必要和充分,统计数据处理是否准确得当;
⑤论证是否严密,结论是否可靠,层次是否清晰,结构是否合理; ⑥语言是否符合论文语体,是否简洁流畅; ⑦格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⑧论文是否独立完成。
对学生的答辩情况,应主要从态度是否端正、认真,对问题的回答是否准确、到位和对课题的研究背景的了解程度三个方面进行评定。
答辩小组的评语内容应包括论文评价和答辩评价两个方面。(3)答辩工作指导委员会的监督和审查
答辩工作指导委员会对毕业论文答辩行使监督权,审阅已经答辩的论文及相关材料,受理答辩舞弊的举报和对成绩有异议的投诉,并作出重新组织答辩或重新评定成绩的决定。如果答辩工作指导委员会不提出异议,答辩成绩即为省电大评定的终审成绩,报中央电大最后审查确定。
2.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标准 85~100分
(1)按要求全面完成课题,选题新颖,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创新性、科学性、可行性和专业性。
(2)分析研究方法正确,方案设计合理,能正确、灵活地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3)围绕课题的观点鲜明、正确,有独到见解和创新,材料详实、充分,数据完整、可靠,论证有力、充足,层次分明、逻辑清楚、结构完整、格式规范,文字材料所必须的附件齐全。
(4)满足专业要求的文字材料写作篇幅。
(5)答辩过程思路敏捷,叙述清楚,论述全面、正确,重点突出,逻辑性强,基础知识、基础理论运用正确。
75~84分
(1)按要求完成课题,选题适当,有一定的实用性、科学性、专业性和可行性。
(2)分析研究方法基本正确,能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3)围绕课题的观点正确,材料充分,数据可靠,论证比较有力,逻辑性比较强,结构完整,格式规范,文字材料所必需的附件基本齐全。
(4)满足专业要求的文字材料写作篇幅。
(5)答辩过程思路清楚,论述比较全面、正确,重点比较突出,基础知识、基础理论运用基本正确。60~74分
(1)按要求基本完成课题,选题尚可,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可行性。
(2)分析研究方法基本正确,尚可运用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3)观点基本正确,材料基本齐全,数据比较可靠,论证有一定说服力,结构比较完整,格式比较规范,文字材料没有明显漏洞。
(4)满足专业要求的文字材料写作篇幅。
(5)答辩过程思路比较清楚,可以较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基础知识、基础理论运用基本正确。
不及格(59分以下)
有下述情形之一者,成绩为不及格:不能按基本要求完成课题,选题陈旧,无实用性和研究价值,无可行性或偏离专业;研究方法不正确,存在较明显的观点错误或观点不明,基本理论、知识运用错误;材料不齐或虚假,数据不正确或伪造,论证无力或片面,漏洞明显,逻辑混乱,结构不完整,格式不规范,文字材料未能达到写作基本要求;少于5000字;有剽窃、抄袭及其他弄虚作假行为;答辩过程思路不清,观点不明,不能正确运用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回答问题。
对于毕业论文考核不及格的学生,给予重新修改论文的机会。学生必须按答辩小组或答辩工作指导委员会的意见认真修改论文,修改后的论文经指导教师审阅,由所在电大择期组织重新答辩。
教育实践和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合格者,获得毕业实践环节考核8 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