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史上最详细报告:影响猪价波动的N个因素.
2014年的猪价你看懂了吗?如果你是养猪人,你一定会有许多话想对今年的猪价说,该涨 时不涨,该跌时照跌。或许, 2014年对养猪业来说,就是个坑。但是,熬过去了,就是康 庄大道吗?你得先弄明白,猪价,这都是为什么?!影响猪价波动的长期因素 1 猪周期
谈起猪价走势,必谈 “ 猪周期 ”。有论者认为,从长期看,如果以相邻的猪价最高峰时间 间隔为一个猪周期, 大约是 42个月左右一周期。自 2000年以来, 我国共经历了三次猪周期, 而目前正处于第四个周期当中。第一个周期是 2001年 5月到 2004年 9月,第二个周期是 2004年 9月到 2008年 3月,第三个周期是 2008年 3月到 2011年 9月,我们当前所处的第 四个周期是从 2011年 9月开始的,如果按照一个完整的周期来运行的话,第四个周期应至 2014年结束。
通常来说, 猪周期的运行路线图为:猪肉价格大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量 剧增——肉价下跌——养殖户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量减少——肉价再次上涨……这 是一个循环的周期性过程。一个完整的猪周期包括了猪肉价格上升和下跌两个周期。原料价
从短期看,养猪不可能因为成本高而提高当期销售价格。在 2013年,作为原料主产区 的东北地区, 猪价一直高于华南地区, 可见猪价并不会因为简单的成本变动, 而直接调整价 格。活物养殖的一大特点是,养殖户本身并没有囤货资质,市场议价能力弱。(新牧君:据 新牧猪价指数平台监测, 2014年,北方,尤其是东北猪价是长期低于南方的。
但是从长期看,养猪的物质成本里,占比最大的是玉米,一般占到 60%-80%左右,当 玉米等原料价格变动时,生猪价格也会受到 “ 牵连 ”.但玉米对生猪生产的影响具有滞后性, 会对猪价产生持续性影响, 对于一个周期来说, 仍属于重大影响。养殖户不是因为成本变化 而调整价格,而是依据成本调整生产预期。芝华商业数据市场分析师袁松介绍说, 玉米、豆 粕上涨(下降 ——养殖成本上升(下降 ——养殖利润下降(上升 ——生猪存栏下降(上
升——生猪供给下降(上升——猪价波动。袁松认为,玉米、豆粕价格引起猪价变化的 传导时间为 14-18个月。
原料价格的短期波动将会产生中长期影响, 2013年下半年豆粕价格上涨超过 900元 /吨, 一头生猪养殖成本增加 50元以上,养殖户在扩栏补苗方面都将持谨慎态度,从而影响后续 价格。存栏量
据中国畜牧业协会数据, 2002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 41776万头;2012年底,全国生 猪存栏 47492万头,同比 2011年增长 1.55%,达到近10年来最高水平。2014年前 11个月 农业部发布的生猪存栏信息显示, 全国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量均连续 11个月同比减少。从存栏的涨势来看, 规模养殖企业整体上还没有因为价格持续走低而调整发展目标, 生产情 况相对稳定。
当猪粮比低于 6:1时,生猪存栏量发生较大幅度的回落,而当猪粮比大于 6:1时,生 猪存栏量则大幅回升。由于 2009年底,猪肉价格急剧下跌,养猪户面临较大亏损,于是大 量宰杀生猪推向市场, 导致生猪存栏量出现大幅下降。由于对猪肉价格预期的悲观, 养猪户 逐步淘汰能繁母猪, 能繁母猪量的变化要滞后于生猪存栏量的变化 3-4月左右, 相应猪价也 在能繁母猪大幅调整 4个月后出现大幅波动。
消费特点
据畜牧业司副司长王宗礼介绍, 历史上每次猪价大幅上涨, 大多处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的阶段。2006-2008年、2009-2011年我国 GDP平均增速分别为 12.2%和 9.6%,而 2012年 增速为 7.8%, 2013年后,宏观经济增长减速,猪肉消费需求将有所下降。如上,长期看, 我国猪肉消费已经进入了结构性增速放缓阶段。
我国居民以消费热鲜肉为主,据《 2012年福建省居民肉品安全知识和消费习惯调研报 告》显示, 94.9%的居民最经常购买热鲜肉,仅有 14.9%的受访民众知道冷鲜肉,尚未形成 消费冷鲜肉的习惯。未来猪价供求短期波动仍然存在。
我国猪肉人均消费量保持增长,据资料, 1985年我国人均猪肉年消费量为 16.6kg ,进 入 90年代, 猪肉消费一直保持在人均 20kg 左右, 1998 年达到人均 20.4kg , 2000年和 2001 年略有下降, 2002~2005 年恢复到人均 32kg 左右的状态。到 2012年达到 5464.28万吨, 全年每人消费猪肉 40.36千克,十年来,我国猪肉消费整体呈稳定增长态势。
据资料, 2003年香港居民共消费猪肉 30万吨,那么人均消费猪肉 45kg.应该说香港居 民人均消费 45kg 猪肉时,基本到了无任何弹性的地步了。这个数据就是判断国内居民人均
猪肉消费量的一个基本参考。随着收入的提高, 40.36kg 的猪肉人均消费量已经达到很高水平, 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会对猪肉消费作出不同反应, 高收入人群对猪肉消费量的增加程度 最弱, 接受多吃清淡、少吃荤腥建议的人越来越多, 猪肉替代品的价格波动将会影响到猪肉 的消费, 进而影响到生猪价格。中等收入家庭次之, 而低收入家庭对猪肉消费量的增加程度 最大。城镇化
根据 USDA(美国农业部公告 统计数据, 2000-2011年间, 中国猪肉消费保持年均 1.95%的增长态势。2011年全国猪肉供应量是 5000万吨左右, 2012年预计能够达到 5200万吨, 国内生猪消费量一直是一个稳定的增长状态, 最主要的因素是农村人均消费增加, 农村消费 提升和城镇化进程正成为猪肉需求增长的持续推动力。
据资料, 1996年-2005年,每年新增的城镇人口数量超过 2000万。2006年-2009年, 每年新增的城镇人口数量大约为 1500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12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 135404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为 71182万人, 占总人口比重为 52.6%, 首次超过农业人口数量, 比上年末提高 1.3%.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曾说,农民进入城镇转变 为市民后, 不仅本身成为农副产品的消费者, 而且,其消费方式也将发生质的变化。全国城 镇人口比重提高 1个百分点,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相应上升 1.4个百分点。补贴
在养殖企业中,收红包的公司比比皆是。数据显示,在 2013年 9月末,罗牛山、益生 股份、华英农业、新五丰、圣农发展、民和股份六家养殖企业当年都分别收到超过 2000万 元的政府补助。其中,罗牛山和益生股份补助金额甚至达到 3869万元和 3704万元。
国家每年都会对养殖业投入补贴,最常见如能繁母猪补贴。2007年每头能繁母猪补贴 50元;2008年, 补贴标准增加到 100元, 共补贴资金 20.02亿元, 到 2012年, 标准仍为 100元 /头,发放补贴资金 28.92亿元。2013年,年出栏量 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也将可以作 为育肥猪保险的承保对象。
“ 因为养殖产品关系到民生问题,当行业面临亏损时,政府出手补贴也在情理之中。” 一位不愿具名的养殖业人士认为, “ 但这样一来,拿到补贴款的企业有恃无恐,压缩产能, 行业洗牌的进度会减慢。” 影响猪价波动的短期因素 季节
消费需求变化将是生猪价格走势的主导因素之一。农历春节一般在 1月底或 2月初, 因 此月生猪屠宰量最高峰基本出现在每年的 1月份或者 12月份, 12月份平均生猪屠宰量较月 均屠宰量高出 20.5%,最高可接近40%,次年 1月份平均生猪屠宰量较月均屠宰量高出 15.2%;月生猪屠宰量最低谷出现在每年春节之后 2月份,低于月均屠宰量最高值 22.4%;生猪消费另一个低谷出现在 7-8月份,屠宰量比月均屠宰量下降 3-5%.同步变化的规律是年 底价格一般比夏季淡季高出 10%以上。
由于猪的生物学特性,供应量不会几何式增加,只会小幅增加,保持平稳。需求却能短 期大幅增加 20-30%,中国生猪需求的节日、季节性非常明显,历史上很少出现春节前猪价 低于成本线的, 即使有些时候春节前猪价会下跌。因为春节前的猪肉需求比平时要高出至少 30%以上,而供应很难在一个时间点上高出 30%以上。
以 “ 春运 ” 为界,节前 15天,节后 25天,共 40天从非常多的人口从经济较发达地区回 到欠发达家乡, 造成人口的大量流动。短时间内, 相应地区的消费总量会发生巨大波动。大 量流动人口的存在, 应该说是与当前的户籍制度、城镇化发展以及与其他相关政策密切相关。天气
天气变化尤其是极端天气能在短时间内对局部猪价产生快速影响。在整个 2013年 7-9月份是极端天气高发季。2013年 7月,暴雨洪涝灾害造成四川省 15个市州的 75个县不同 程度受灾,为了尽快回复生产,灾区养户补栏补助 200元 /头,反映在广东阳江地区猪苗销 售旺盛。8月份华东大部分地区连续发布高温蓝色预警,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 37~39℃。天气炎热肉猪长速放缓(持续到 9月初,而且炎热天气导致养殖、长途调运风险增加。受 “ 尤特 ” 和强烈西南季风接连影响, 8月 14日到 18日,广东近9成乡镇出现暴雨,造成 12万牲畜死亡,生猪调运也严重受影响。
除极端天气外, 正常的季节气温变化也会刺激猪价变化。传统室外腊肉制作的温度要求 15℃以下。目前北方集中在 10月底或 11月初, 南方根据天气开始制作, 一般时间在中秋节 后北风到来。冬春季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持续的雨雪天气, 推动北方生猪市场价格持续走高。疾病
据资料, 在 2001-2007年间, 疫情是影响生猪价格的重要因素, 造成严重影响的有 3次。
2003年的非典疫情导致猪肉需求量急剧下降,同时生猪购销市场的封闭也造成市场分 割,猪肉流通受阻。2005 年四川省发生的猪链球菌病使养殖户认识到生猪市场存在更多不 确定风险,开始大量缩减生产、淘汰母猪。
2006年夏季,在我国南方一些省市相继暴发高热病,这种疫病不仅进一步减少了母猪、生猪的存栏量, 增加了饲养成本,除生猪直接死亡损失外,还导致患病母猪流产或死胎,严 重削减了养殖户尤其是散养户的资金实力,导致全国范围内的存栏量减少。
2010年冬季到 2011年春季,一些省区发生仔猪流行性腹泻,个别养殖场小猪死亡率高 达 50%.疾病导致供应减少,大大推动猪肉价格上涨。冯永辉分析说, 2011年、2012年 2月 份仔猪价格上涨的共同原因是春节期间仔猪腹泻流行,仔猪供应量大减。
疫情一方面会直接导致生猪产量的降低, 另一方面会使生产者在恐惧心理的支配下减少 生产量, 所导致的生猪产量减少却会影响到未来的一段时间。这一特征无异加剧了生猪价格 的波动性。食品安全
2011年 3月份,双汇 “3·15瘦肉精 ” 事件爆发,河南猪价受影响应声下跌 1天跌 2毛。2013年上半年出现了两大意外因素,分别是 “ 黄浦江死猪 ” 事件、“ 禽流感 ” 事件。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 盛来运此前在谈及 2013上半年生猪价格下降的问题时,表示猪肉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受生猪 疫情和江猪事件的影响而下降, 相关数据显示, 2013上半年我国生猪存栏量同比下降 0.6%, 猪肉价格下降 3.7%。
第二篇:影响黄金价格波动的因素(一)
金价格的变动,绝大部分原因是受到黄金本身供求关系的影响。因此,作为一个具有自己投资原则的投资者,就应该尽可能的了解任何影响黄金供给的因素,从而进一步明了场内其他投资者的动态,对黄金价格的走势进行预测,以达到合理进行投资的目的。其主要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美元走势
美元虽然没有黄金那样的稳定,但是它比黄金的流动性要好得多。因此,美元被认为是第一类的钱,黄金是第二类。当国际政局紧张不明朗时,人们都会因预期金价会上涨而购入黄金。但是最多的人保留在自己手中的货币其实时美元。假如国家在战乱时期需要从它国购买武器或者其它用品,也会沽空手中的黄金,来换取美元。因此,在政局不稳定时期美元未必会升,还要看美元的走势。简单的说,美元强黄金就弱;黄金强美元就弱。
通常投资人士才储蓄保本时,取黄金就会舍美元,取美元就会舍黄金。黄金虽然本身不是法定货币,但始终有其价值,不会贬值成废铁。若美元走势强劲,投资美元升值机会大,人们自然会追逐美元。相反,当美元在外汇市场上越弱时,黄金价格就会越强。
(2)战乱及政局震荡时期
战争和政局震荡时期,经济的发展会收到很大的限制。任何当地的货币,都由于可能会由于通货膨胀而贬值。这时,黄金的重要性就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了。由于黄金具有公认的特性,为国际公认的交易媒介,在这种时刻,人们都会把目标投向黄金。对黄金的抢购,也必然会造成金价的上升。
但是也有其他的因素共同的制约。比如,在89至92年间,世界上出现了许多的政治动荡和零星战乱,但金价却没有因此而上升。原因就是当时人人持有美金,舍弃黄金。故投资者不可机械的套用战乱因素来预测金价,还要考虑美元等其它因素。
(3)世界金融危机
如出现了世界级银行的倒闭,金价会有什么反应呢?
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是因为危机的出现。人们自然都会保留金钱在自己的手上,银行会出现大量的挤兑或破产倒闭。情况就像前不久的阿根廷经济危机一样,全国的人民都要从银行兑换美元,而国家为了保留最后的投资机会,禁止了美元的兑换,从而发生了不断的骚乱,全国陷入了恐慌之中。
当美国等西方大国的金融体系出现了不稳定的现象时,世界资金便会投向黄金,黄金需求增加,金价即会上涨。黄金在这时就发挥了资金避难所的功能。唯有在金融体系稳定的情况下,投资人士对黄金的信心就会大打折扣,将黄金沽出造成金价下跌。
(4)通货膨胀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货币的购买能力,是基于物价指数而决定的。当一国的物价稳定时,其货币的购买能力就越稳定。相反,通货率越高,货币的购买力就越弱,这种货币就愈缺乏吸引力。如果美国和世界主要地区的物价指数保持平稳,持有现金也不会贬值,又有利息收入,必然成为投资者的首选。
相反,如果通涨剧烈,持有现金根本没有保障,收取利息也赶不上物价的暴升。人们就会采购黄金,因为此时黄金的理论价格会随通涨而上升。西方主要国家的通涨越高,以黄金作保值的要求也就越大,世界金价亦会越高。其中,美国的通涨率最容易左右黄金的变动。而一些较小国家,如智力、乌拉圭等,每年的通涨最高能达到400倍,却对金价毫无影响。
(5)石油价格
黄金本身是通涨之下的保值品,与美国通涨形影不离。石油价格上涨意味着通涨会随之而
来,金价也会随之上涨。
(6)本地利率
投资黄金不会获得利息,其投资的获利全凭价格上升。在利率偏低时,衡量之下,投资黄金会有一定的益处;但是利率升高时,收取利息会更加吸引人,无利息黄金的投资价值就会下降,既然黄金投资的机会成本较大,那就不如放在银行收取利息更加稳定可靠。特别是美国的利息升高时,美元会被大量的吸纳,金价势必受挫。
利率与黄金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本国利息较高,就要考虑一下丧失利息收入去买黄金是否值得。
(7)经济状况
经济欣欣向荣,人们生活无忧,自然会增强人们投资的欲望,民间购买黄金进行保值或装饰的能力会大为增加,金价也会得到一定的支持。相反之下,民不聊生,经济萧条时期,人们连吃饭穿衣的基本保障都不能满足,又哪里会有对黄金投资的兴致呢?金价必然会下跌。经济状况也是构成黄金价格波动的一个因素。
(8)黄金供需关系
金价是基于供求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如果黄金的产量大幅增加,金价会受到影响而回落。但如果出现矿工长时间的罢工等原因使产量停止增加,金价就会在求过于供的情况下升值。此外,新采金技术的应用、新矿的发现,均令黄金的供给增加,表现在价格上当然会令金价下跌。一个地方也可能出现投资黄金的风习,例如在日本出现的黄金投资热潮,需大为增加,同时也导致了价格的节节攀升。
对于黄金走势的基本分析有许多方面,当我们在利用这些因素是,就应当考虑到它们各自作用的强度到底有多大。找到每个因素的主次地位和影响时间段,来进行最佳的投资决策。黄金的基本分析在时间段上分为短期(通常是三个月)因素,和长期因素。我们对于其影响作用要分别对待。
影响黄金价格的21大因素
1.国内生产总值GDP
通常GDP越高,意昧着经济发展越好,利率趋升,汇率趋强,金价趋弱。投资者应考察该季度GDP与前一季度及去年同期数据相比的结果,增速提高,或高于预期,均可视为利好。
2.工业生产指数
指数上扬,代表经济好转,利率可能会调高,对美元应是偏向利多,对黄金利空;反之为利多。
3.采购经理人指数(PMI)
采购经理人指数是以百分比来表示,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现当指数高于50%时,被解释为经济扩张的讯号。利多美元,利空黄金。当指数低于50%,尤其是非常接近40%时,则有经济萧条的忧虑,一般预期联邦准备局可能会调降利率以刺激景气。利空美元,利多黄金。
4.耐用品订单
若该数据增长,则表示制造业情况有所改善,利好美元,利空黄金。反之若降低,则表示制造业出现萎缩,对美元利空,利多黄金。
5.就业报告
由于公布时间是月初,一般用来当作当月经济指针的基调。其中非农业就业人口是推估工业生产与个人所得的重要数据。失业率降低或非农业就业人口增加,表示景气转好,利率可能调升,对美元有利,利空黄金;反之则对美元不利,利多黄金。
6.生产者物价指数(PPI)
一般来说,生产者物价指数上扬对美元来说大多偏向利多美元,利空黄金;下跌则为利空美
元,利多黄金。
7.零售销售指数
零售额的提升,代表个人消费支出的增加,经济情况好转,如果预期利率升高,对美元有利,利空黄金;反之如果零售额下降,则代表景气趋缓或不佳,利率可能调降,对美元偏向利空,利多黄金。
8.消费者物价指数
讨论通货膨胀时,最常提及的物价指数之一。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有通货膨胀的压力,此时中央银行可能藉由调高利率来加以控制,对美元来说是利多,利空黄金。反之煮熟下降,利空美元,利多黄金。不过,由于与生活相关的产品多为最终产品,其价格只涨不跌,因此,消费者物价指数也未能完全反应价格变动的实情。
9.新屋开工及营建许可建筑类指标
因为住宅建设的变化将直接指向经济衰退或复苏。通常来讲,新屋开工与营建许可的增加,理论上对于美元来说是利好因素,将推动美元走强,利空黄金。新屋开工与营建许可的下降或低于预期,将对美元形成压力,利多黄金。
10.美国每周申请失业金人数
分为两类,首次申请及持续申请。除了每周数字外,还会公布的是四周的移动平均数,以减少数字的波动性。申请失业金人数变化是市场上最瞩目的经济指标之一。美国是个完全消费型的社会,消费意欲是经济的最大动力所在,如果每周因失业而申请失业救济金人数增加,会严重抑制消费信心,相对美元是利空,利多黄金。该项数据越低,说明劳动力市场改善,对经济增长的前景乐观,利于美元,利空黄金。
11.美国ECRI领先指标
领先指标是一个衡量总体经济运动的综合性指标,它可以较早的说明今后数个月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商业周期的变化,使投资者早期预测利率方向的重要工具,,预测未来经济发展情况的最重要的经济指标之一,显示美国的经济前景。若美国上周ECRI领先指标高于前值将有利美元,利空黄金;否则将不利于美元。
12.美国本月核心零售销售
零售销售指数是用以衡量消费者在零售市场的消费金额变化,核心零售销售为剔除汽车、食品和能源的零售数据统计得出。零售额的提升,代表个人消费支出的增加,经济情况好转,如果预期利率升高,对美元有利;反之如果零售额下降,则代表景气趋缓或不佳,利率可能调降,对美元偏向利空。
13.美国月贸易帐
贸易帐反映了国与国之间的商品贸易状况,是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进口总额大于出口,于是便会出现“贸易逆差”的情形;如果出口大于进口,便称之为“贸易顺差”;如果出口等于进口,就称之为“贸易平衡”。
如果一个国家经常出现贸易逆差现象,国民收入便会流出国外,使国家经济表现转弱。政府若要改善这种状况,就必须要把国家的货币贬值,因为币值下降,即变相把出口商品价格降低,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国际贸易状况是影响外汇汇率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当外贸赤字扩大时,就会利空美元,令美元下跌,利多黄金;反之,当出现外贸盈余时,则是利好美元,利空黄金。
14.美国净资本流入
是指减去了美国居民对国外证券的投资额后,境外投资者购买美国国债、股票和其他证券而流入的净额。被视为衡量资本流动状况的一个大致指标。
资本净流入处于顺差(正数)状态,好于预期,说明美国外汇净流入,对美元是利好;相反处于逆差(负数)状态,说明美国外汇净流出,利空美元。
15.美国设备使用率(也称产能利用率)
是工业总产出对生产设备的比率,代表产能利用程度。当设备使用率超过95%以上,代表设备使用率接近满点,通货膨胀的压力将随产能无法应付而升高,在市场预期利率可能升高情况下,对美元是利多。反之如果产能利用用率在90%以下,且持续下降,表示设备闲置过多,经济有衰退的现象,在市场预期利率可能降低情况下,对美元是利空。
16.美国上周红皮书商业零售销售(年率,月率)
可以衡量目前经济的强势,零售额的提升,代表个人消费支出的增加,经济情况好转,如果预期利率升高,对美元有利;反之如果零售额下降,则代表景气趋缓或不佳,利率可能调降,对美元偏向利空。
17.美国上周API原油库存
美国上周API(美国石油协会)原油库存该库存数量变化将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理论上若库存减少则将使原油价格上涨,利多黄金;库存增加则原油价格下跌,利空黄金。
18.新屋销售
它是指签订出售合约的房屋数量,由于购房者通常都是通过抵押贷款、按揭贷款形式认购房屋,因此对当前的抵押贷款利率比较敏感。房地产市场状况体现出居民的消费支出水平,消费支出若强劲,则表明该国经济运行良好,因此,一般来说,新屋销售增加,理论上是对于美元是利好因素,将推动该过美元走强,利空黄金;销售数量下降或低于预期,将对美元形成压力,利多黄金。
19.消费者信心指数
消费者支出占美国经济的2/3,对于美国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分析师追踪消费者信心指数,以寻求预示将来的消费者支出情况的线索。消费者信心指数稳步上扬,表明消费者对未来收入预期看好,消费支出有扩大的迹象,从而有利于经济走好,利多美元,反之利空。每月公布两次消费者信心指数,一次是在月初,一次是在月末
20.经常帐
经常帐为一国收支表上的主要项目,内容记载一个国家与外国包括因为商品、劳务进出口、投资所得、其它商品与劳务所得以及片面转移等因素所产生的资金流出与流入的状况。如果其余额是正数﹙顺差﹚,表示本国的净国外财富或净国外投资增加,多本国货币利好。如果是负数﹙逆差﹚,表示本国的净国外财富或投资均少。一国经常帐逆差扩大,该国币值将走眨。
21.美国EIA(美国能源协会)天然气变化
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美国的能源利用率,进而反映美国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对国际原油价格也有影响。数据大于前值,反应美国的能源利用率良好,利多美元,利空黄金。
总体来说影响黄金的因素只有两大项:一方面是美圆指数的涨跌于金价成反比;另一方面则是石油的价格涨跌,它于金价是同进共退的!
第三篇:住宅价格波动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住宅价格波动影响因素模型分析关于住宅市场波动的成因,国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 研究。Harwood(1977)认为经济变化、人口迁移、基础设施、人口
出生率、银行贷款、政府等因素均会引起房地产周期波动。
Stephen A.Pyhrr等人(1982)认为房地产周期波动从根本上说是
由供求变动决定的。Crenadier(1995)认为,需求不确定性、物业改
善成本、建筑工程的时滞是房地产周期波动的主要成因。John M.Quigley(1999)则对几种主流的房地产周期解释模型进行了综合检验,认为预期模型的解释能力要高于基本经济条件模型,而将
两者综合在一个模型中时,解释能力最强。
本文结合我国住宅产业发展实际,从宏观经济、投资、供求、政策、心理等五个方面阐述住宅价格波动的成因,并尝试建立房
地产价格波动预期模型以期为进一步实证研究做准备,探讨对
住宅市场周期波动进行预警和调控的理论依据。
一、住宅价格波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1.宏观经济周期波动与住宅价格波动相关性。宏观经济周期
波动是住宅市场波动的基本原因。宏观经济较快地发展为房地
产业的迅速扩展提供了发展的轨迹和空间。但是一旦国民经济
发生波动,首当其冲的必然是房地产业。这主要是由于房地产业
是一个产业链长、关联度非常高的基础性行业,其发展与国家整
体经济形势密切相关。更重要的是房地产开发是负债经营,开发
企业所需的大量资金大多依靠银行贷款,当经济过热需要宏观
调控时,特别是政府严格控制信贷资金时,房地产很快就由繁荣
转向衰退。房地产业同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是要协调一致的,因而
受GDP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等宏观指标的制约。
2.投资及其波动与住宅价格波动。房地产投资是全社会固定
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导致住宅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由
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具有资源约束型
特征。投资作为关键的投入要素,自然是引起房价波动的重要原
因,且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在投资饥渴症影响下的投资冲动。投
资冲动来自于投资者自我约束弱、责任主体不明确,投资者对市
场认识的模糊性。另外,银行信用极度扩张。银行对房地产投资
资金有着无限供给的倾向,为冲动的投资者和善于钻营的投机
者提供了条件,从而形成一种多元化的房地产投资冲动。二是房
地产投资在时间上的集中性、盲目低水平建设等。房地产投资集
中发生在某个时段,往往忽视投资者的微观决策机制。盲目低水
平建设表现为房地产使用功能类别相同,质量和配套环境也相
似,没有考虑多层次的房屋需求,同时对房屋质量和配套设施重
视不够。这种“齐步走”的投资行为加大了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幅
度。三是房地产有效需求严重不足。这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
首先,住房制度改革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次,房价收入比
不合理。据世界银行测算,一个地区的房价收入比在3~6倍之
间时比较合理。而我国一些城市的房价收入比高达10~20倍甚
至以上,广大居民无力购买住房。再次,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不完
善,城市居民在预期的收入和支出心中无底的前提下,不得不存
钱以备后用。
3.供求关系变化是住宅价格波动的直接原因。住宅价格变动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供需双方力量和结构的变动,供需共同影
响市场变动的方向和幅度。由于房地产工期较长,供给相对需求
而言有较大的滞后性,同时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充分性加大了供
给的盲目性,而且短期内很难变动,因而供求容易失衡,导致房
价波动,可以通过施工面积、竣工面积来反映供给量的变动情
况。此外贷款作为房地产投资资金的重要来源,也是直接影响房
2007·13经济论坛49地产生产的重要因素。又由于房地产商品价值量大,其需求会因 收入、心理预期等因素的变动产生周期性的特征。供需通过销售
实现平衡。如果销售增长总是低于供给的增长,最终必将导致房
地产市场空置增多,房价下跌,反之则房价上涨。
4.政策与住宅价格波动。影响房地产周期波动的政策因素,主要包括与房地产业密切相关、敏感程度较大的财政政策、货币
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等,这些具有明显周期性质的政策因素,在短期内对房地产业的运行状况,影响是较为显著的。
在宏观政策方面,政府确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依据是货币理
论和财政理论。一是财政政策。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财政补贴和
政府投资等财政政策对房地产供给进行调节,进而影响到房地
产业的波动。二是货币政策。政府主要是通过货币供应量变动与
利率变动等方式,对房地产经济运行过程形成外部冲击和干扰。
利率的“价格比较”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利率在房地产
周期波动中的传导作用。利率本质上是资金的价格表现,房地产
投资的利润率和内部收益率,与利率具有可比性,只有当房地产
投资的收益率高于利率时,房地产开发商才会借贷资金,反之就
会退出市场。
在微观政策方面,主要是对房地产开发资源的控制政策,如
对土地资源的控制、规划限制条件、税费政策和融资条件等。由
于房地产市场的区域性和土地资源的垄断性,微观政策的效果
往往更直接和及时。
5.心理因素对住宅价格波动的重要影响。一般而言,住宅市
场行为心理主要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影响住宅供求进而影响住
宅价格的。
(1)房地产投资者或购买者的乐观预期。由于住宅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在短期内,住宅的需求弹性低,即不会随着价格的波动而大幅度地变化。同时住宅具有抵抗通货膨胀的能力,这种
保值和增值功能,刺激了住宅购买者把购买住宅作为一种投资,而不仅仅为了使用。这种稳定和潜在的需求特性会影响到房地
产开发商和购买者,使开发商产生过高的投资期望,加大对房地
产的供给量,使购买者认同较高的投资价值,加大对房地产的需
求。
(2)羊群效应的影响。由于房地产的不可移动性,彼此相对隔
绝,市场信息流动不充分。这就给房屋需求者的预测和决策带来
一定困难,但是为开发商的促销活动提供了操作空间,使房屋的 购买者在一种从众的心理支配下完成房地产交易活动。
(3)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决策期长。决策期的长短影响到投资 者的预测和判断,决策期越长,引起预测和判断失误的可能性就 越大。
综上所述,住宅市场行为心理容易使人产生悲观情绪或者
乐观情绪。在房地产处于复苏与繁荣时期,投资者受乐观情绪支 配,往往过高估计房地产销售量和销售价格,从而大量投入资 本,形成需求泡沫,使房地产更加繁荣。在房地产处于衰退时期, 市场低迷,在悲观情绪的支配下,投资者过低估计销售量和销售 价格,导致量减价跌。这种乐观情绪和悲观情绪在人们思想上的 交替反映,会引起住宅市场的周期波动。
二、住宅价格波动计量模型的设定
在以上分析中,有些因素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是完全可以用 数学模型来度量的,但更多的因素是无形的,虽然可以感觉到, 但无法在数学公式中表达出来。在构建模型时,本文先选取那些 相对较易获得统计数据的变量因素来进行计量分析,以探讨哪 些因素是影响住宅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
根据理性预期的相关理论,我们可以建立以下住房价格波 动模型:
Pt=Pt*+θt式(1)
其中,Pt为住房价格的变化率,反映住房价格每期变化情
况,可以用房地产指数代表(若不加特殊说明,小写字母表示的是 取自然对数,即Pt=LnPt);Pt*为理性预期均衡价格变化率,反映 理性预期均衡价格每期的变化情况,可以用理性预期均衡价格 指数来表示;差项θt反映了价格动态异于理性预期均衡价格的 变化过程。
Pt*=a0+a1et+a2yt+a3rt+a4it式(2)
其中,et为人口增长率;yt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rt为实 际利率的变化率;it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率。
θt=λ0+λ1Pt-1+λ2(LnPt-1*-LnPt-1)+Φt式(3)
其中,Pt-1*为理性预期均衡价格,Pt-1为住房价格,Φt为随机 干扰项。
θt反映了本期市场价格动态异于理性预期均衡价格的变
化过程,它可由期初对偏离的预期与随机项表示,期初对偏离的 预期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理性程度较高的投资者的理性 预期,一部分是理性程度较低的投资者外推式预期。对于理性程 度较高的交易者在期初对本期价格波动的预期由(Ln Pt-1*-Ln Pt-1)表示,它是期初(上期末)市场价格与理性预期均衡价格的偏 离。按照进化博弈思想,市场中的投资者通过学习,不断由理性 程度低向程度高转化,因此理性预期行为将成为模仿的对象。由 此可见,交易者的这种行为使市场产生了一种均衡的力量,而均 衡的结果也正是我们前面理论模型中所要反映的不完全信息条 件下,有限理性的均衡价格。在模型中,用(LnPt-1*-LnPt-1)更进一
步表明这种趋势所起的作用。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房地 产被低估,投资收益可能为正;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房 地产被高估,投资收益可能为负。理性程度较低的投资者的预期 由Pt-1表示,它是上一期价格变化。(下转第91页)
市场经纬·MARKET
50经济论坛2007·13(上接第50页)
将以上三式合并,可得到如下住房价格波动模型:
Pt=(a0+λ0)+a1et+a2yt+a3rt+a4it+λ1Pt-1+λ2(LnPt-1*-LnPt-1)+Φt 式(4)
我们最终所得到的有限理性预期均衡价格模型为
Pte=(a0+λ0)+a1et+a2yt+a3rt+a4it+λ2(LnPt-1*-LnPt-1)式(5)其中,Pt-1*是这样得到的,我们假定基期(t=0)住房价格为均 衡价格,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如下计算:
LnPt-1*=LnP
+
t-1
i=0
!Pi
*
。而在实际计算时,采用均衡价格定
基指数来表示均衡价格,用房地产定基指数来表示房地产价格。所以运用上述模型可以对住宅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定 量分析,随着中国住宅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统计数据的日益健全, 就可以对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做更深入的定量分析判断,本文 主要是着眼于阐述对该方法的运用。
三、结束语
国外对房地产周期的研究已进入了多样化深入发展的新时 期。国外学者研究房地产周期时,不仅进行一般的理论分析,还 采用各种指标,综合运用各种数学工具,进行实证分析,从而较 好地描述了房地产周期波动的轨迹,揭示了房地产周期波动的 原因。无论从研究的方法还是研究的内容上讲,国外房地产周期 研究对中国房地产周期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虽然国内学者对住宅市场周期波动的原因分析取得了很大 进展,但是,与国外相比,研究毕竟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 问题。
(1)理论基础薄弱。基本上都是套用国民经济周期原理来研 究房地产周期。
(2)研究工具有待于改进。研究的方法仍然以定性研究为 主,难以对变量间的关系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描述。
(3)研究条件差。中国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特殊的体制环 境条件,房地产真实统计数据体系不健全,收集数据、实践调研 难度很大,这就造成在指标体系的研究设计方面往往由于资料 的采集困难而失败。
上述问题既受我国经济发展和房地产业发展背景的影响,又受我国研究条件的限制。因此,希望本文对住宅价格波动规律 影响因素的分析能为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做补充,通过加强实 证分析更加准确地把握我国房地产周期波动的规律,为政府部 门制定反周期调控措施提供理论指导,为房地产各主体做出正 确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经管学院)
模式———共赢,为企业带来更高收益,也就是在实现个人理性的 基础上达到集体理性,实现帕累托最优。为了实现最优化,在合 作过程中,制造商与供应商之间要共同分享信息,形成信息互 补,通过合作与协商来协调相互的行为。总之,要实现他们之间 良好的“共赢关系”就要建立下列保障机制。
1.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信息交流有助于加强制造商对供
应商信息的了解,减少投机行为,有助于促进重要生产信息的自 由流动。为加强供应商与制造商的信息交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面着手。
(1)在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经常进行有关成本、作业计划、质量控制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保持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2)制造商对供应商给予协助,帮助供应商降低成本,改进
质量,加快产品开发进度,增强供应商对整个供应链业务活动的 共同责任感。
(3)建立联合的任务小组解决共同关心的问题。在供应商
与制造商之间应建立一种基于团队的工作小组,双方的有关人 员共同解决供应过程以及制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制造 商在产品设计阶段让供应商参与进来,这样供应商可以在原材 料和零部件的性能和功能方面提供有关信息,为实施QFD(质 量功能配置)的产品开发方法创造条件,把用户的价值需求及 时地转化为供应商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与功能要求。
(4)制造商和供应商经常互访。制造商采购部门与供应商
应经常性地互访,及时发现和解决各自在合作活动过程中出现 的问题和困难,建立良好的合作气氛。
2.供应商的激励机制。要保持长期的双赢关系,对供应商的 激励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就不可能维持良好的 供应关系。在激励机制的设计上,要体现公平、一致的原则,给予 供应商价格折扣和柔性合同,以及采用赠送股权等,使供应商和 企业分享成功,同时也使供应商从合作中体会到双赢机制的好 处。谁能拥有这些具有独特优势的供应商,谁就能赢得竞争优 势。显然,这种竞争优势不是哪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而是整个供 应链的综合能力。
3.合理的供应商评价机制。要实施供应商的激励机制,就必
须对供应商的业绩进行评价,使供应商不断改进。没有合理的评 价方法,就不可能对供应商的合作效果进行评价,将大大挫伤供 应商的合作积极性和合作的稳定性。对供应商的评价要抓住主 要指标或问题,比如交货质量是否改善了,提前期是否缩短了,交货的准时率是否提高了等。通过评价,把结果反馈给供应商, 和供应商一起共同探讨问题产生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 以改进。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市对外贸易学院)
MANAGEMENT·管理视角
第四篇:2014年中国猪价四大因素关联性分析(模版)
2014年中国上半年江门房地产行业调整现状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从国家统计局烟台调查队获悉,畜禽监测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从去年12月中旬开始,烟台生猪价格呈快速下跌态势,仅4个多月时间累计下降34.06%,创2010年7月份以来生猪价格最低水平。5月份之后,随着国家冻猪肉收储工作的深入开展,生猪价格开始稳步回升,至6月30日,烟台生猪价格1个月之内上涨了13.2%。
前四月生猪价下跌严重四大因素关联性影响
这半年之内,生猪价格先抑后扬的急转态势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据畜禽监测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从2011——2013年开始全市能繁母猪存栏量、肥猪出栏总量逐年增加,生猪平均出售价格也随着增长。到2013年底能繁母猪和肥猪出栏量供过于求,生猪价格逐月下降。2014年2月,生猪价格降到每公斤12元,3月中、下旬又降到每公斤11元,养殖户已经严重亏损。
而这种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又来自于养殖户的盲目性,当生猪市场价格变动,养殖户就盲目地扩大或缩小养殖规模,生产的盲目性使生猪生产、供应,以及生猪市场价格发生关联性波动,生猪生产始终在阶段性盈利或阶段性亏损状态下进行。
同时,生猪价格涨跌受周期性的影响。大致三年为一个周期,这种周期性、重复性的波动与生猪的养殖周期性密不可分。从2011年开始至2014年生猪价格又进入到新一轮“猪周期”的末期,生猪市场价格通常会波动较大。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国家出台“八项规定”后,餐饮企业消费额有所下降,猪肉作为餐桌上的主要副食品,需求量随之减少。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结构也发生了改变,对蔬菜和牛羊禽等的消费量逐渐增加,而猪肉的消费量逐渐减少,需求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猪价格下跌。
生猪价“触底反弹”因宏观调控之手
但今年5月份之后,随着国家冻猪肉收储工作的深入开展,生猪价格开始稳步回升,至6月30日,烟台生猪价格1个月之内上涨了13.2%。近期中央有关部门按照《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的规定,启动了冻猪肉收储工作,猪肉收储价格略高于市场价。烟台市按照国家规定,在全市各家屠宰企业,启动收储工作,扭转了生猪生产亏损的局面。
同时,生猪内部成本刚性推动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前期猪肉价格持续下跌,而饲料、人工、运输、生产和经营等成本持续高位运行推动了猪肉价格反弹上涨。
另外,今年3月末发生的H7N9禽流感疫情使居民产生恐禽心理,禽类产品的销量大幅下跌,居民消费转向猪肉等肉类产品,猪肉消费数量增加,也是拉动猪肉价格上涨的因素之一。
未来生猪市场将稳检测、保障、防疫机制齐出手
生猪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事关饲养业的可持续发展、终端消费市场稳定和群众生活保障。目前,养殖效益处于保本状态,大中型养殖户生猪存栏、出栏数量基本稳定,并无大范围清栏或者延迟出栏现象。同时随着夏季的来临,生猪生长速度放缓,出栏量会受到一定影响,价格会小幅回升。
预计三季度烟台市场猪肉价格还有上涨空间,排除超预期价格反弹,总体仍将平稳运行。有关部门仍需健全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合理引导生猪生产;强化金融保险政策支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加大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强疫病防治工作,确保生猪存出栏数量的稳定性,逐步走出暴涨暴跌怪圈,促进全市生猪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五篇:猪的养殖主要影响因素
猪的养殖主要影响因素
养猪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猪者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在养猪过程中,无论是小型饲养户或大型饲养场,控制各种疾病始终都是最具挑战性的任务。棘手的生殖疾病是养猪成本中的关键环节。繁殖效率主要取决于受精率、同窝子猪数和空怀天数。而这些生产措施都受母猪管理、营养、遗传、疾病、公猪生育力、环境因素的影响,生产季节问题、生育结构和卫生均能影响母猪繁殖性能。
一是影响猪繁殖效率的重点原因是生殖疾病。为了控制繁殖效率低下的原因,养猪者须熟悉和了解影响繁殖性能常见的疾病:有钩端螺旋体、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和prrs。治疗繁殖疾病,不仅要鉴定和处理病原,还要查出造成感染的可能途径。
二是呼吸系统疾病对养猪成本的影响。呼吸系统疾病会降低生产和产肉量10%~15%,影响程度依养猪生产水平、病原和给药方案的不同而异。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原包括支原体、胸膜肺炎放线菌和prrs病毒,这些会引起肺叶破裂融合、胸膜炎和脓肿。生产管理方式如全进全出、早期隔离断奶、通风状况和存栏密度等都会影响疾病的传播。
注射疫苗可防止或延迟呼吸系统疾病的出现,接种支原体疫苗和胸膜炎放线菌疫苗对提高猪群的整体表现效果明显。
进入生长阶段的中猪可能会受病原菌感染而发生痢疾。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对预防这类疾病起了重要的作用。能量水平、原生物和饲料酸性会影响断奶子猪的腹泻病,饲料中含有适量的纤维素也可降低痢疾的发生概率。饲料颗粒大小会影响肠道溃汤的发生率。
三是遗传因素也会影响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研究人员已经从一种可以抵抗大肠杆菌的猪基因库存中分离出抗大肠杆菌的基因,这一发现有利于通过遗传方式控制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四是环境变化对养猪成本的影响。猪的健康状况除了外部环境之外,其内部因素、自身的免疫能力也至关重要。猪的免疫能力与营养的关系十分密切,在维持代谢过程中,生猪的生物量不能增加,而多数情况下会减少,生长代谢则是对生猪因增加生物量(如产奶、肌肉增长、骨骼发育等)而消耗能量和其他营养成分。
五是猪舍环境温度的影响。在外界温度发生很大改变和因病原菌的侵入而需要启动免疫系统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营养。也就是说为了使能量和营养主要用于生长代谢,从而为养猪者创造更多的利润,应该尽量减少维持代谢所需的能量和营养。从管理猪场的角度来看,确保猪舍适当的环境温度,可以促使猪健康生长,降低猪场管理费用,从而创造更多的利润。综上所述,提高猪群健康的好处包括:促生长,降低死亡率,减少药费,提高饲料报酬。只要品种优良,饲料配方得当,养猪就能达到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目的。
本文章是出自于猪病120网猪病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