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关于大学生考公务员现象的调查报告
编辑:琴心剑胆 识别码:20-407749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13 19:54:11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于大学生考公务员现象的调查报告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关于大学生考公务员现象的调查报告

一、引言

最近几年,“公务员报考热”逐年增温,而其中大学生报考尤为踊跃,公务员考试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高等学历人才竞争最激烈的“中国第一考”。统计发现,“国考”报名最后通过审核人数已连续三年超过100万人。几年来公务员考试报名人员数量众多,对于报考公务员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成为一种追求安逸的出路。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缓解这一问题的方法对策。

二、调查的背景及目的

(一)调查背景

2003年,“国考”报名并通过审核的人数是12.5万人,2004年18.2万人,2005年31万人,2006年54万人,2007年74万人,2008年80万人,2009年105.2万人,2010年144万人,2011年141万人,2012年133万。报名人数9年狂翻10倍多。而在报考人数中,大学应届毕业生占了绝大多数,他们名副其实的成为“中国第一考”的主力军。

虽然竞争激烈,但公务员考试依然“高烧不退”,而且大学生对他的追逐还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值得人们进行一番思考。

(二)调查目的

此份调查问卷旨在了解昆明理工大学新迎校区在校大学生对考公务员这一现象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考公务员这个问题作出整合分析,并得出结论,提出相应的方法对策。

三、样本框的选择与抽样方法

此次调查范围仅限于新迎校区的本科大学生,其中调查对象涉及部分专业学生,采用配额抽样方式分发问卷。

四、调研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匿名的调查方式,由访问人员实地发放纸质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50份,其中有4份是残卷。

五、总体说明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一)调查数据

1、调查发现,新迎校区的学生有33%不确定是否考公务员,47%的没有打算考公务员,20%有打算考公务员;

2、跟考研相比,35%倾向于考公务员,33%倾向于考研; 3、78%的人认为公务员考试难度大;

4、考上公务员,54%的人认为需要关系网,31%认为需要社会阅历,15%认为需要专业知识;

5、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主要原因:其中盲目随从占有4%,父母期望占有13%,为人民服务占有4%,工作稳定福利好占有78%; 6、65%的人可以考虑公务员作为结婚对象,26%的人认为公务员不是理想结婚对象,9%的人认为公务员是理想结婚对象; 7、59%的人对公务员的日常工作不了解;

8、其中,没有一个人认为公务员考试公平,52%的人认为不公平,48%认为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9、“公务员热”持续时间:20%认为1-5年,46%认为5-10年,35%认为10年以上;

10、假如有更好的就业条件,74%的人不会选择报考公务员。

(二)“公务员热”这一现象对社会的影响

1、有利的影响:减缓企业压力,促进就业率;国家的人才将会越来越优秀,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2、不利影响:造成人民的负担,那么多官员要人民养着,中国是官民比例最不合理的国家,人民生活“被幸福”着;使社会处在一个不公平的等级竞争,误导当代大学生憧憬福利好、安逸的生活,体现了竞争的必要性;给政府财政支出造成负担,妨碍经济提高;竞争激烈,选拔不妥造成更多的腐败,不能使社会真正进步;造成社会盲从,影响个人价值观、人生观。由此可见,“公务员热”这一现象弊大于利。

六、调研结果

(一)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主要原因

1、公务员,职位具有稳定性,福利好,有保障。保险、公积金和各种补贴为主的福利相对于其他行业、职业来说,是比较高的。公务员享有最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这是其他单位所不能比拟的。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2、对于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中国人才市场来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就业将遭遇多方面的挑战和挤压,而考取公务员则工作稳定,条件优越,这种现实的情况会促使很多大学生迫于无奈,放弃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优势等去抢公务员这只“金饭碗”,给自己增加一条职业道路的选择。

(二)大学生报考公务员反映出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报考公务员虽然利于政府吸纳人才,但更大层面有负面影响,首先,公务员数量增长过快会带来政府管理费用的膨胀。参加考试的人增多,政府为此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更会增长,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政府财政的支出增多,这是对资源的浪费。其次,造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浪费,其他行业的人才缺失。由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涌向公务员队伍,有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的人才配置畸形,我国的工业、服务业急需新人才的补足,以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有效的发展,公务员队伍的过多吸纳,必然导致其他行业人才的短缺。

2、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务员管理系统不完善。公务员报考热反应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以影响到我国人力资源的分布。

3、大学生存在就业心理误区,缺乏自新创新精神,一些大学生还存在从众心理,功利主义价值取向。这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的发展是不利的。

七、调研结论与建议

(一)调研结论

通过分析得知,从整个社会来说,大学生“考公务员热”是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一种不理性的表现。虽然大学生通过考试录用进入国家政府机关工作,可以将很多的优秀人才汇聚到政府机关,客观上会给国家机关带来新鲜血液和新鲜空气,给公务员队伍带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这种不理性的行为从整个社会,更多的是一些负面的影响。如此多的大学生纷纷报考公务员,无论最后结果如何,都将是一种人才资源的浪费。许多专业技术性人才涌入公务员考试大军,造成人才结构的不均衡:国家机关单位与企业、农业人才的失衡;理论研究型人才与实用技术型人才间的失衡。此外,这还将造成人才市场价格机制失灵,人才无法导入急需的生产领域,造成企业发展乏力。长此以往,最终将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观念,同时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稳定、健康的市场和社会环境。

(二)针对大学生报考公务员这一现象所提建议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1、从个人角度看,大学生群体作为国之栋梁,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破除“官本位”封建传统思想,树立“民本位”思想,转变职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结合实际情况,理性思考自己的特长、兴趣、追求、能力以及理想,确定自己是否适合做公务员,而不要盲目的去考公务员。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从国家政府的角度来看,政府要充分运用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实施结构调整,构建人才资源多方互动机制。

3、还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并改革劳动工资制度,使其无后顾之忧。

4、从学校和家庭的角度来说,学校应该在专业结构调整和毕业生就业指导上加强调研和投入,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指导大学生理性择业。在家庭中,家长也应该转变思想观念,破除“官本位”思想,同时帮助孩子正确的定位自己,理性的思考考公务员这一择业行为。

总之,我们应该从国家、社会到个人,都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更好地指导大学生群体理性选择自己的择业,以促进国家经济更好的发展,保障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精品

文档-------

第二篇:关于大学生考公务员现象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考公务员现象的调查报告

一、引言

最近几年,“公务员报考热”逐年增温,而其中大学生报考尤为踊跃,公务员考试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高等学历人才竞争最激烈的“中国第一考”。统计发现,“国考”报名最后通过审核人数已连续三年超过100万人。几年来公务员考试报名人员数量众多,对于报考公务员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成为一种追求安逸的出路。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缓解这一问题的方法对策。

二、调查的背景及目的(一)调查背景

2003年,“国考”报名并通过审核的人数是12.5万人,2004年18.2万人,2005年31万人,2006年54万人,2007年74万人,2008年80万人,2009年105.2万人,2010年144万人,2011年141万人,2012年133万。报名人数9年狂翻10倍多。而在报考人数中,大学应届毕业生占了绝大多数,他们名副其实的成为“中国第一考”的主力军。

虽然竞争激烈,但公务员考试依然“高烧不退”,而且大学生对他的追逐还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值得人们进行一番思考。

(二)调查目的此份调查问卷旨在了解昆明理工大学新迎校区在校大学生对考公务员这一现象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考公务员这个问题作出整合分析,并得出结论,提出相应的方法对策。

三、样本框的选择与抽样方法

此次调查范围仅限于新迎校区的本科大学生,其中调查对象涉及部分专业学生,采用配额抽样方式分发问卷。

四、调研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匿名的调查方式,由访问人员实地发放纸质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50份,其中有4份是残卷。

五、总体说明

(一)调查数据

1、调查发现,新迎校区的学生有33%不确定是否考公务员,47%的没有打算考

公务员,20%有打算考公务员;

2、跟考研相比,35%倾向于考公务员,33%倾向于考研;

3、78%的人认为公务员考试难度大;

4、考上公务员,54%的人认为需要关系网,31%认为需要社会阅历,15%认为需要专业知识;

5、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主要原因:其中盲目随从占有4%,父母期望占有13%,为人民服务占有4%,工作稳定福利好占有78%;

6、65%的人可以考虑公务员作为结婚对象,26%的人认为公务员不是理想结婚对象,9%的人认为公务员是理想结婚对象;

7、59%的人对公务员的日常工作不了解;

8、其中,没有一个人认为公务员考试公平,52%的人认为不公平,48%认为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9、“公务员热”持续时间:20%认为1-5年,46%认为5-10年,35%认为10年以上;

10、假如有更好的就业条件,74%的人不会选择报考公务员。

(二)“公务员热”这一现象对社会的影响

1、有利的影响:减缓企业压力,促进就业率;国家的人才将会越来越优秀,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2、不利影响:造成人民的负担,那么多官员要人民养着,中国是官民比例最不合理的国家,人民生活“被幸福”着;使社会处在一个不公平的等级竞争,误导当代大学生憧憬福利好、安逸的生活,体现了竞争的必要性;给政府财政支出造成负担,妨碍经济提高;竞争激烈,选拔不妥造成更多的腐败,不能使社会真正进步;造成社会盲从,影响个人价值观、人生观。

由此可见,“公务员热”这一现象弊大于利。

六、调研结果

(一)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主要原因

1、公务员,职位具有稳定性,福利好,有保障。保险、公积金和各种补贴为主的福利相对于其他行业、职业来说,是比较高的。公务员享有最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这是其他单位所不能比拟的。

2、对于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中国人才市场来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就业将遭遇多方面的挑战和挤压,而考取公务员则工作稳定,条件优越,这种现实的情况会促使很多大学生迫于无奈,放弃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优势等去抢公务员这只“金饭碗”,给自己增加一条职业道路的选择。

(二)大学生报考公务员反映出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报考公务员虽然利于政府吸纳人才,但更大层面有负面影响,首先,公务员数量增长过快会带来政府管理费用的膨胀。参加考试的人增多,政府为此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更会增长,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政府财政的支出增多,这是对资源的浪费。其次,造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浪费,其他行业的人才缺失。由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涌向公务员队伍,有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的人才配置畸形,我国的工业、服务业急需新人才的补足,以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有效的发展,公务员队伍的过多吸纳,必然导致其他行业人才的短缺。

2、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务员管理系统不完善。公务员报考热反应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以影响到我国人力资源的分布。

3、大学生存在就业心理误区,缺乏自新创新精神,一些大学生还存在从众心理,功利主义价值取向。这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的发展是不利的。

七、调研结论与建议

(一)调研结论

通过分析得知,从整个社会来说,大学生“考公务员热”是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一种不理性的表现。虽然大学生通过考试录用进入国家政府机关工作,可以将很多的优秀人才汇聚到政府机关,客观上会给国家机关带来新鲜血液和新鲜空气,给公务员队伍带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这种不理性的行为从整个社会,更多的是一些负面的影响。如此多的大学生纷纷报考公务员,无论最后结果如何,都将是一种人才资源的浪费。许多专业技术性人才涌入公务员考试大军,造成人才结构的不均衡:国家机关单位与企业、农业人才的失衡;理论研究型人才与实用技术型人才间的失衡。此外,这还将造成人才市场价格机制失灵,人才无法导入急需的生产领域,造成企业发展乏力。长此以往,最终将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观念,同时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稳定、健康的市场和社会环境。

(二)针对大学生报考公务员这一现象所提建议

1、从个人角度看,大学生群体作为国之栋梁,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破除“官本位”封建传统思想,树立“民本位”思想,转变职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结合实际情况,理性思考自己的特长、兴趣、追求、能力以及理想,确定自己是否适合做公务员,而不要盲目的去考公务员。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从国家政府的角度来看,政府要充分运用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实施结构调整,构建人才资源多方互动机制。

3、还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并改革劳动工资制度,使其无后顾之忧。

4、从学校和家庭的角度来说,学校应该在专业结构调整和毕业生就业指导上加强调研和投入,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指导大学生理性择业。在家庭中,家长也应该转变思想观念,破除“官本位”思想,同时帮助孩子正确的定位自己,理性的思考考公务员这一择业行为。

总之,我们应该从国家、社会到个人,都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更好地指导大学生群体理性选择自己的择业,以促进国家经济更好的发展,保障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三篇:大学生考公务员

Craze for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1.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报考公务员

2.引起此现象的原因

3.你的看法

Every year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in China take civil service exams conducted at various levels in the hope of becoming government employees.Among them, college graduates are a fast-growing force that can’t be ignored.The craze for being a civil

servant is not limited to liberal arts majors, as it’s also gaining popularity amo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In the final analysis, this growing trend among the youngsters is mainly attributable to two factors – ambitions and comforts.On one hand, many ambitious college graduates view these exams as a springboard to a higher social status, greater power and prestige, on which many of their other wishes rest.On the other, as being a civil servant generally means a as well stable income, enviable healthcare and pension programmes, as other comforts of life, it’s quite an appealing career option to many people, especially in this age of sluggish world economy.Personally, the desire to be a government official is beyond reproach, as the nation and the people do need an injection of new blood into the civil service sectors.The fresh-faced college graduates, armed with lofty ideals, new vision, and strong drive, are undoubtedly among the best candidates

第四篇:大学生犯罪现象调查报告

大学生犯罪现象调查报告

犯罪概念是对犯罪各种内在、外在特征的高度、准确的概括,是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简要的说明。犯罪概念一般分为形式概念、实质概念、混合概念。中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是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犯罪混合概念。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大学生犯罪现象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在我院近两年受理的刑事案件中,出现了一个本不该出现的犯罪群体:大学生。这些生活在象牙塔中、备受社会关注的天之骄子们为何走上犯罪的道路,承办人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怎样才能减少大学生犯罪现象?带着这些问号,笔者对我院受理的大学生犯罪案件进行了调查分析。

犯罪类型:大学生犯罪涉及的罪名十分单一,从目前统计情况看,仅涉及盗窃与故意伤害这两种罪名,笔者在调查前主观认为应存在的高智商犯罪没有一例;涉案大学生男女比例为7:1,男大学生主要涉嫌故意伤害罪,女大学生无一例外全部是涉嫌盗窃罪;

涉案金额:涉嫌盗窃罪的大学生们下手的目标都是移动性强的个人物品,如移动电话、信用卡、随身听等,且涉案金额都比较小,多数都在千元左右,仅有一例涉案金额为七千元;而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情节最高是“轻伤偏重”,绝大多数为轻伤;

侵害客体:大学生犯罪侵害的客体多是同学,越熟悉的人越容易成为被侵害对象,如同宿舍同学。不认识的人被侵害权益的仅有两例;

强制措施:大学生犯罪以取保候审为主要强制措施,且被取保人一般能遵守法律,仅有一例因传唤不到而改变强制措施的;

处理结果:处罚一般都较轻。不起诉案件占15%,其余均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刑罚;在审理程序上一般适用简易程序。

人员成分:在涉案大学生中,以民办高校的本专科、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学院的本专科与公立高等院校的专科为主。在笔者收集的案例中尚未出现公立高等院校本科学生犯罪的情况。

年龄结构:以本科一、二年级与专科一年级的学生为主。本科三、四年级学生犯罪的情况没有出现一例。

户籍特征:以外地来京上学的大学生为主。仅有两例本地学生犯罪案例。

犯罪主观故意:这些大学生主观恶性比较小,没有顽抗情绪,全部都能如实供述自己所犯罪行,且口供十分稳定,从侦查阶段到庭审阶段,均未出现翻供现象。

1、大学生法律意识普遍淡漠。

就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来看,辞职信重心仍然在于学历教育,而非素质教育。虽然几经呼吁这种“重学历、轻素质”的情况有所改观,但还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状况。在中小学的课本当中没有关于普法教育的内容,就算是在大学,也仅仅是在大学一年级时开一门必修课“法律基础理论”。在这种教育制度下,从学生到家长都只注重分数,而忽略素质教育,守法的概念也就十分淡漠了。

2、社会大环境与学校小环境的影响。

大学生们虽然已经属于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但由于绝大多数属于自幼上学、很少接触社会,其心理状态还没有达到成年人的成熟度,周围的环境对他们影响不容忽视。

从社会大环境来看,学生们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电视与书报杂志。一些港台不良影视作品与杂志从视觉和心灵上冲击着学生们的人生观、道德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的一言一行。某些长期浸淫其中的学生在脱离中学的“高压管理”进入较为自由的大学后,思想放松,有可能会走上歧途。虽然绝大多数犯罪的大学生案发后都后悔不已,但已无济于事。

从学校小环境来看,在犯罪大学生所属的学校中,民办大学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位居第二的是成人教育学院。不可否认,某些民办大学为吸纳高考落榜学生与低分学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人教育学院也为社会上希望继续进修的人员提供了机会,但二者注重经济效益、实行松散管理的办学模式也为当地的社会治安埋下了隐患,更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

3、犯罪大学生心理原因分析

侥幸心理、冲动心理作祟。大学生犯罪当中,蓄谋犯罪的几乎没有,多是冲动型犯罪,即临时起意。犯盗窃罪的大学生多存在贪慕虚荣,贪图享乐思想。在侥幸心理的驱使下,鬼使神差般地将他人物品“顺手牵羊”,仅有一例是出于好奇、刺激的心理去偷窃;犯故意伤害罪的大学生多是头脑发热、一时冲动,待到把人打伤后又追悔不已。

受心理失衡感、失落感的影响。在笔者收集的案例中,犯罪主体全部是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尤以外地学生居多。外地大学生初来北京求学,远离家乡与亲人,周围环境变动很大,心理处于学生向成人过渡的转型期;再加上自己囊中羞涩,心理易产生失衡或彷徨,孤独感也油然而生。自制能力差或是思想一贯懒散的学生这时如果没有人从旁开导,容易走上歧途。

4、诱使大学生犯罪的“导火索”分析

诱使大学生犯罪的直接原因,也就是诱使犯罪的导火索是被害人自身防范意识不强,给思想不良大学生以可乘之机。在盗窃案例中,被盗物品多是由被害人随手放置在暴露于公共视线之内的地方,引发了思想不良的大学生顺手牵羊;故意伤害案例中,被害人对有暴力倾向的大学生缺乏防范意识,不懂得适时避让,以退为进,结果造成自身不必要的伤害。

1、承办人在办理大学生犯罪案件中,应以挽救为主,以攻心为上,针对个案制定案件审查方案,对不同性质的大学生犯罪要采取不同策略。辞职报告范文对一贯表现良好仅是一时糊涂的大学生,要给予其适当安慰,鼓励其继续学业;对于确属主观恶性较大、劣迹斑斑的个别“害群之马”,承办人员也应注意将其与一般刑事犯罪分子区分,仔细审查后作出适当的结论。

2、承办人员应及时与学校、家庭沟通,深挖犯罪大学生的思想根源,不能草草结案了之。大学时代是一个学生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果我们在办案中忽略了对犯罪大学生身边环境的了解,就不可能做好大学生犯罪预防工作。承办人员应以检察建议的形式督促学校健全规章制度,树立良好的校风,尤其做好新生入校后的入学引导工作,加强大学生日常法律基础教育,加大对大学生的管理力度,使学校在教育产业化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完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3、承办人特别应注意办案后的回访工作。犯罪的大学生主观恶性不大,多是轻型犯罪,一般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就会刑满回归社会,还有不少被判处缓刑的大学生回归社会时间更短。在很短的时间里,这些大学生经历了自己人生最惨痛的一次教训,凭自身的努力很难做到“哪里摔倒哪里站起来”,更多的是需要周围的亲人朋友的帮助。然而一些学生家长“恨铁不成钢”,又是断绝家庭关系,又是对刑满归来的孩子冷嘲热讽,进一步打击了犯罪大学生的生活信心,很有可能会促使这些大学生破罐破摔,再次滑向犯罪的深渊。承办人员应该关注自己经办的大学生犯罪案件,通过写信、通电话等方法了解其近况,鼓励其改过自新,及时帮助犯罪大学生打消消极的念头,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4、承办人员应针对大学生犯罪个案或同类案件及时调研,找出相似之处,及时与案发大学联系,以讲座、宣传材料等各种形式强化大学生的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要求大学生们平时注意保管好钱财,遇事要冷静沉着,不能意气行事等等,均能起到很好的犯罪预防作用。

第五篇: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调查大学生逃课现象的意义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如今的校园里却弥漫这一种逃课的风气,而且这种不良风气的扩散的范围广,持续的时间长,对校园文化有很大的破坏性。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对大学生逃课问题的调查,找出大学生逃课问题的主要原因,为高校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提供帮助,加强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社会之间的共同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融洽师生关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尽早解决大学生的逃课问题,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大学生逃课情况抽样设计方案本调查采取抽样调查。我们将从周口师范学院学生中抽取600名进行抽查。抽样方法采取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把所有学生按年级分成三个层次,每个层次抽取200人。其次在每个层次中分系别进行整群抽样,以20:1为比例在各系进行调查。

大学生逃课情况调查问卷设计本次问卷调查通过网上查找资料,询问同学等方法设计出以下个问题。由于大四学生正在实习无法进行有效地调查,故本次调查主要以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在校学生为对象。开卷语亲爱的同学:您好!我们是周口师范学院新闻系05级的学生。为了了解大学生的逃课情况,并进一步探寻其中的原因,帮助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真诚地希望得到您的合作,协助我们完成这份调查问卷。感谢你的配合!(本次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问卷(一)基本资料1 请问你的性别? a 男 b 女2 请问你是大几的学生? a 大一 b大二 c 大三3 请问你的系别?__________

(二)调查内容4您在大学期间有逃过课吗?a从不b基本不c.有时d.经常如果您有逃课,您认为a.逃课是不对的 b.偶尔逃一次无所谓 c.有些课不得不逃 d.不逃课不算大学生

6.逃课的时候您一般做什么?a.上网 b.上自习或去图书馆 c.运动 d.去逛街购物 e与男(女)朋友在一起f.做兼职 f.其他你认为逃课的原因是:(多选)a 老师讲课很无聊b 课程本身很无聊,没有兴趣c 确实有事 只是不想上课d 不喜欢某个老师 去了也是睡觉,没什么收获e 老师不经常考勤f 认为反正最后考试老师会划重点,去不去无所谓g 其它

8.您经常逃的课___(多选)a.马哲,邓论等基础课b 教育学心理学等公共课c.英语 d.专业课 e.选修课f.视情况而定请问你一周逃几节课?a 1节-3节b 4节-6节c 7节-10节d 11节以上你所在的班级对逃课是否有相关的条文约束?a.是b.否11 你认为大学生逃课是否会影响其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提高?a.是 b.否

(三)逃课行为检测11 你逃课后的心理?a 很内疚b 比较自责,但下次还会逃 c 无所谓

12.对经常旷课的同学的看法?a、影响了班级荣誉b、完全理解他c、好羡慕d、真的佩服,做了自己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e、____________

(四)对减少逃课行为的建议13您认为要想使您不逃课,老师该怎样改进自己的教学?a.风趣幽默一点b.多讲点课本以外的知识c.学识渊博一点d.与学生有更多的交流你认为怎样才可以使大家减少逃课?(多选)a.学校出台严厉的措施b.老师改善课堂教学方式c.进行良好的学前教育d.同学之间互相监督 e.出勤率作为综合测评的一项指标与奖学金挂钩f.其他

15您认为以后逃课的现象会怎样?a.不会消失,将成为一项“大学传统”b.一定会消失c.不好说

teniu.cc范文网【www.teniu.cc】

本次调查不足的地方,请同学们多多提出意见,我们将非常感谢!

关于大学生考公务员现象的调查报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