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中国养猪业年度报告
2011年中国养猪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种猪信息网 《猪业科学》编辑部 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
2012年2月
主编:孙德林 云鹏
主要执笔人:孙德林 贾海燕 张宁 吉日木图
参加人:李倩 刘小苗 高志勇 张川 主要编写单位:中国种猪信息网
《猪业科学》编辑部
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
目 录
第一章 2011年中国养猪行业发展概况„„„„„„„„„„„„„„„1 第一节 2011年中国养猪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2
一、2011年中国生猪及猪肉生产情况„„„„„„„„„„„„„2
(一)2011年全国生猪存栏情况„„„„„„„„„„„„„„ 2
(二)2011全国生猪出栏情况„„„„„„„„„„„„„„„ 5
(三)2011年中国猪肉生产情况„„„„„„„„„„„„„„ 5
(四)2011年中国猪肉进出口情况„„„„„„„„„„„„„ 7
二、2011年中国种猪生产情况„„„„„„„„„„„„„„„„10
(一)2011年中国种猪进出口情况„„„„„„„„„„„„„ 11
(二)2011年中国的种猪生产情况„„„„„„„„„„„„„ 14
(三)2011年中国种猪价格走势分析„„„„„„„„„„„„ 14 第二节 2011年中国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情况„„„„„„„„„„ 14
一、农业部积极引导,创建示范场„„„„„„„„„„„„„„ 15
二、对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予以补贴„„„„„„„„„„„„„ 16
三、标准化规模畜禽养殖取得进展„„„„„„„„„„„„„„ 16 第二章 世界主要猪肉贸易国的养猪业发展概况„„„„„„„„„„„ 18 第一节 2011年世界猪肉、牛肉、禽肉生产总体概况„„„„„„„ 18
一、2011年世界猪肉、牛肉、禽肉产量与消费量情况„„„„„„18
(一)2011年世界猪肉、牛肉、禽肉产量情况„„„„„„„„ 18
(二)2011年世界猪、牛、禽肉的消费量„„„„„„„„„„ 19
二、2011年世界猪、牛、禽肉的进出口总量„„„„„„„„„„20 3
(一)2011年世界猪、牛、禽肉的进口总量„„„„„„„„„ 20
(二)2011年世界猪、牛、禽肉的出口总量„„„„„„„„„ 21 第二节 2011年世界主要猪肉交易市场概况„„„„„„„„„„„ 22
一、2011年世界主要猪肉生产国产量概况„„„„„„„„„„„22
二、2011年世界主要猪肉消费国消费概况„„„„„„„„„„„22
三、2011年世界主要猪肉进口国进口概况„„„„„„„„„„„23
四、2011年世界主要猪肉出口国出口概况„„„„„„„„„„„24
五、2011年世界主要猪生产国存栏概况„„„„„„„„„„„„25
六、2011年世界主要猪生产国出栏概况„„„„„„„„„„„„26 第三章 2011年全国养猪生产形势分析„„„„„„„„„„„„„„„27 第一节 2011年全国仔猪、生猪、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27
一、2011年全国仔猪价格走势分析„„„„„„„„„„„„„„27
二、2011年全国生猪价格走势分析„„„„„„„„„„„„„„28
三、2011年全国猪肉价格走势分析„„„„„„„„„„„„„„29 第二节 2011年全国猪粮比价波动分析„„„„„„„„„„„„„ 30 第三节近5年来全国仔猪、生猪、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31
一、近5年来全国仔猪价格走势分析„„„„„„„„„„„„„ 31
二、近5年来全国生猪价格走势分析„„„„„„„„„„„„„ 32
三、近5年来全国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33
四、近5年来全国猪粮比走势分析„„„„„„„„„„„„„„ 33 第四章 2011年饲料原料(玉米、大豆)供应及价格情况„„„„„„„35 第一节 2011年玉米和大豆生产供应情况„„„„„„„„„„„„ 35 4
一、2011年中国玉米生产情况„„„„„„„„„„„„„„„„35
二、2011年中国玉米进出口情况„„„„„„„„„„„„„„„36
(一)2011年中国玉米进口情况„„„„„„„„„„„„„„ 36
(二)2011年中国玉米出口情况„„„„„„„„„„„„„„ 38
三、2011年中国大豆生产情况„„„„„„„„„„„„„„„„39
四、2011年中国大豆进出口情况„„„„„„„„„„„„„„„41
(一)2011年中国大豆进口情况„„„„„„„„„„„„„„ 41
(二)2011年中国大豆出口情况„„„„„„„„„„„„„„ 43 第二节 2011年饲料原料(玉米与豆粕)行情走势分析„„„„„„ 45
一、2011年全国玉米行情走势分析„„„„„„„„„„„„„„45
二、2011年全国豆粕行情走势分析„„„„„„„„„„„„„„46 第五章 2011年世界主要饲料原料(玉米、大豆)贸易国概况„„„„ 48 第一节 2011年世界主要玉米交易市场概况„„„„„„„„„„„ 48
一、2011年世界主要玉米生产国玉米产量概况„„„„„„„„„48
二、2011年世界主要玉米消费国玉米消费概况„„„„„„„„„48
三、2011年世界主要玉米期末库存概况„„„„„„„„„„„„49
四、2011年世界玉米出口概况„„„„„„„„„„„„„„„„50 第二节 2011年世界主要大豆交易市场概况„„„„„„„„„„„ 51
一、2011年世界大豆期初库存概况„„„„„„„„„„„„„„51
二、2011年世界大豆产量概况„„„„„„„„„„„„„„„„52
三、2011年世界大豆进口概况„„„„„„„„„„„„„„„„52
四、2011年世界大豆出口概况„„„„„„„„„„„„„„„„53 5
五、2011年世界大豆期末库存概况„„„„„„„„„„„„„„53 第六章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概况„„„„„„„„„„„„„„„„„55
一、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概况„„„„„„„„„„„„„„55
二、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趋势预测„„„„„„„„„„„„„„56
(一)全球经济将低速增长„„„„„„„„„„„„„„„„ 56
(二)国内经济环境总体良好„„„„„„„„„„„„„„„ 56
(三)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预测„„„„„„„„„„„„ 57 第七章 中国养猪产业政策环境„„„„„„„„„„„„„„„„„„58
一、按照四项原则构建畜牧业标准体系„„„„„„„„„„„„58
二、国家将采取三项主要措施来加强畜牧业标准体系建设„„„„59
三、“十二五”为畜牧业提供良好的平台„„„„„„„„„„„ 60 第八章 2011年中国养猪业特点„„„„„„„„„„„„„„„ „„62 第一节 2011年猪肉价格对中国CPI的贡献„„„„„„„„„„„62 第二节 2011年猪肉价格上涨特点和2008年的情况对比„„„„„ 65
一、2011年猪肉价格上涨与2008年类似„„„„„„„„„„„65
二、2011年猪肉价格上涨与2008年不同之处„„„„„„„„„66 第三节 中国加大扶持政策环境下,稳定的猪肉市场„„„„„„„67 第九章 对2012年及今后一段时间国家养猪形势看法„„„„„„„„69
一、中国目前养猪业状态„„„„„„„„„„„„„„„„„ 69
二、对未来的判断„„„„„„„„„„„„„„„„„„„„ 71 第十章 盘点2011年中国养猪业„„„„„„„„„„„„„„„„„74 第一节 2011年养猪业大事„„„„„„„„„„„„„„„„„„74 6 第二节 2011年表彰与奖励情况„„„„„„„„„„„„„„„„77 第十一章 附录„„„„„„„„„„„„„„„„„„„„„„„„ 81 附录1 调研报告„„„„„„„„„„„„„„„„„„„„„„ 81 “2011年猪价推手大调查”调查问卷分析„„„„„„„„„„ 81 猪场总体状况调查报告„„„„„„„„„„„„„„„„„„ 86 “对补贴政策态度”调查问卷分析„„„„„„„„„„„„„ 91 附录2 考察报告„„„„„„„„„„„„„„„„„„„„„„ 94 向多元化发展的美国养猪业——美国养猪业考察见闻„„„„„ 94 法国养猪业考察见闻„„„„„„„„„„„„„„„„„„„ 99 附录3 政府有关文件汇编„„„„„„„„„„„„„„„„„„10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防止市场供应和价格大幅波动的通知„„„„„„„„„„„„„„„„„„„„„„„ 105 农业部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通知 „„„„„„„„„„„„„„„„„„„„„„„„„„„„107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提高冬季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109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1年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名单的通知„„„„„„„„„„„„„„„„„„„„„„„„„„„„„„112 2011年第一批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名单(只列出猪场)„„ 113 2011年第二批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名单(只列出猪场)„„ 118 农业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 120 7
前 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养猪业从分散的、传统的经营模式逐步走向规模化和产业化的道路,一大批大规模和超大规模养猪企业的崛起,一些外来资本的介入,对推进中国养猪业从分散经营到集中饲养,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与资本密集型发展,从集约化走向现代化、信息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012年春节后中央下发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共有6个部分,其中第二方面“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第四方面“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说明中央十分重视科技投入,通过科技投入,转变生产方式,促进养猪生产健康、持续发展。
由于生产方式改进,养猪环境改善,母猪的年生产力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2011年下半年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提高冬季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了提高我国养猪生产水平的关键环节与技术。
2012年养猪政策环境有利于发展养猪生产,集团化养猪将更加风起云涌,从早期的龙头企业带动,慢慢过渡到实力雄厚的公司承担疾病和市场风险。小规模化猪场由自繁自养转变为专业化生产,背靠实力雄厚的专业化公司,由原来的老板、股东变成产业工人,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土地流转方式,集中养猪,退地还田,集中废物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循环生态养猪模式。2010—2011年间国家和地方验收了一大批标准化示范场。2012年和今后一段时间,通过强化标准化示范场管理,提升硬件设施条件,改善饲养环境,做好种猪疾病净化、无害化处理技术及推行标准化饲养等一系列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从2012年春节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可以看出,2012年拥有一个相对稳健的经济环境,这对于养猪业来说是一个稳中求发展的年份。2011年7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防止市场供应和价格大幅波动的通知,明确今后一段时间要建立一种稳定养猪生产的政策环境,这对于作为养猪大国的中国来说特别重要。2012年2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2年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则信息表明中国已从2011年紧缩的货币政策走向相对宽松,这对养猪业及其相关产业解决贷款无疑是一个好的信号。
总体来看,目前生猪市场需求稳定,但存栏相对不足,加上受到疾病风险的不断侵扰,预计2012年生猪价格应该趋于稳定,养猪效益看好。
朋友们,2012年在中央稳健政策的支持下,进一步优化猪群,把握市场动态,提高生产水平,正确对待生猪市场价格的波动,相信2012年养猪业更美好!
孙德林
2012年2月18日
2011年中国养猪业发展研究报告
2011年在生猪价格不断走高,政策频频向好的大好环境下,养猪朋友们更是喜上眉梢,搭上了丰收的快车道。
在通货膨胀、成本、供应量等因素的推动下,2011年猪肉价格呈现淡季不淡,连连创出新高,推动CPI一路小跑,让零售商、消费者承受难以承受之痛,猪肉价格也一时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政府及时出台补贴、抛售储备肉、外调等措施调控关乎民生的肉篮子的稳定。
201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让我国养猪业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优化养猪环境,不断提升养猪业地位,推动养猪业不断走向理性,走向规模化。下面让我们共同回顾下2011年我国的养猪业,在数据中总结发现规律,更好地服务于2012年养猪业。
第一章 2011年中国养猪行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 2011年中国养猪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一、2011年中国生猪及猪肉生产情况
(一)2011年全国生猪存栏情况
***生猪存栏(单位:万头)******44500440001月44410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44510
图1-1 2011年全国生猪存栏情况
(数据来源:农业部)
由农业部畜牧司发布的生猪存栏情况可以看出,2011年1月份全国生猪存栏为11510万头,2月份生猪存栏略低于1月份,达到44410万头,也成为2011年全国生猪存栏的最低点,随后全国生猪存栏呈现逐月上升的态势,这种上扬态势一直持续到11月份,达到47625万头,在12月份出现了小幅下滑,下滑幅度为0.61%,存栏量减少到47334万头(图1-1),仍然高于2010年同期5.09%。
由2000—2011年全国生猪存栏量来看,2011年全国生猪存栏量明显高于2010年(图1-3),从与去年每月同期对比图中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答案(图1-2),但是就11年以来的整体存栏量而言2011年的生猪存栏量还是处于中等水平(图1-3)。6.00%5.00%4.00%比上年同期增减3.00%2.00%1.00%0.00%-1.00%-2.00%-3.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图1-2 2011年1—12月份生猪存栏与去年同比情况
(数据来源:农业部)
5.154.94.84.74.64.54.44.34.24.14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图1-3 2000—2011年全国生猪存栏量
(数据来源:农业部)
49504928能繁母猪存栏(单位:万头)***047004695465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47404710
图1-4 2011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情况
(数据来源:农业部)
由图1-4可以看出,2011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呈现先下滑后 上扬的态势变化,1—4月份呈现下滑态势,由1月份的4740万头下滑到4月份的4695万头,进入5月份后呈现逐月上扬态势,一直上扬到12月份的4928万头。
6.00%5.00%4.00%3.00%2.00%1.00%0.00%-1.00%-2.00%-3.00%-4.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比上年同期增减
图1-5 2011各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与2010比情况
(数据来源:农业部)
与2010年同期月份相比,2011年能繁母猪存栏量也仅是在1—4月份低于2010年同期(图1-5)。
2011年各月全国能繁母猪比重均在10%以上,总体上呈现先下滑后上扬的态势变化。在1月份最高,为10.65%;在9月份最低,达到10.27%,随后12月份又上涨到10.41%(见图1-6)。
10.70%10.65%10.60%能繁母猪比重10.65%10.41%10.50%10.40%10.30%10.20%10.10%10.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0.27%
图1-6 2011各月全国能繁母猪比重情况
(二)2011全国生猪出栏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11全国生猪出栏达到66170万头,比2010年同期出栏量略有下降,下降了0.8个百分点。
76543210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图1-7 2000—2011年全国生猪出栏量(单位:亿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由2000—2011年全国生猪出栏情况柱状图我们可以看出,2000—2006年全国生猪存栏量实现逐年增长,在2007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随后在2008年又开始了新的一轮增长,在2010年达到本轮的最高点,而后2011年出现了下降,但是下降幅度远低于2007年(图1-7)。
这说明今后生猪存栏量会逐渐过渡到平稳态势。
(三)2011年中国猪肉生产情况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养殖业是农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猪肉又是人们日常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肉食品,所以说猪肉生产也在中国农业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席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肉类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803万吨,比2010年增长0.3%,其中猪肉产量5053万吨(图1-8),比2010年下降0.4%。从中我们可以推算出 我国猪肉在肉类结构中的比重可达64.76%,足见猪肉在我国人们肉类食品中的重要性。
***0200010000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图1-8 2000—2011年全国猪肉产量(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由图1-9可以看出,1996—2011年猪肉在肉类结构的比重均在60%以上,总体上呈现下降,在2007年出现过一个最低点,达到62.45%。
70.00%69.00%68.00%67.00%66.00%65.00%64.00%63.00%62.00%61.00%60.00%68.89%64.76%64.59%62.45%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图1-9 1996—2011年中国肉类结构中猪肉比重变化情况
我国猪业的发展对世界肉类产业及贸易的平稳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经合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农业展望报告,全球猪肉消费量预计将以每年近2%的速度增长,到2018年将增长至3.2亿吨,涨幅为20%,其中猪肉消费量占37.5%,亚太地区猪肉消费量 的增长将明显快于其他肉类。可见,我国猪肉产业的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四)2011年中国猪肉进出口情况
据海关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12月,我国肉类出口总量累计33.54万吨,与2010 年同期36.77万吨相比减少8.79%;出口总值1075765.79千美元,与2010年同期994590.51千美元相比增长8.16%。
截至2011年12月,我国肉类进口总量累计190.44万吨,与2010年同期154.22万吨相比增长23.49%;进口总值3407987.54千美元,与2010 年同期2225002.75千美元相比增长53.17%。
我国肉类进口总量大于出口总量,逆差156.90万吨,与2010年同期逆差117.45万吨相比增长了33.59%。1、2011年中国猪肉出口情况
猪肉是我国肉类进出口的主要品种,对肉类贸易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截止2011年12月猪肉出口量累计8.07万吨,较2010 年同期11.01万吨减少26.70%,占2011年肉类出口总量的24.06%;出口总值为326101.68千美元,累计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78%。
2011年猪肉出口平均价4041.39美元/吨,比2010 年3014.84美元/吨上涨了34.05%。
图1-10 2011年中国猪肉出口的省份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信息网)
海关数据显示,2011年1—12月,中国猪肉出口方面,主要出口的省份为湖南,占猪肉出口总量的26%,广东占22%,四川占14%,这三省出口量占中国猪肉总出口量的62%,出口省份集中在中国的南部(图1-10)。
2011 年1—12月,中国猪肉主要出口的国家地区为中国香港、吉尔吉斯斯坦、中国澳门、阿尔巴尼亚,其中香港占有79%的份额(图1-11)。
图1-11 2011年中国猪肉出口的国家地区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信息网)2、2011年中国猪肉进口情况
截止2011年12月,中国猪肉进口量累计46.77万吨,较2010年同期20.13万吨增长132.34%,占肉类进口总量的24.56%;进口总 值为847094.11千美元,是2010年同期208986.59千美元的3.05倍。
2011年猪肉进口平均价1811.35美元/吨,比2010年1038.00美元/吨上涨了74.50%。
中国猪肉进口量大于出口量,贸易逆差38.70吨,与2010年同期逆差9.12吨相比增幅达324.34%。
从以上数据推算出中国猪肉的出口价格是进口价格的2.23倍,说明中国的猪肉价格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
图1-12 2011年中国猪肉进口的省市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信息网)
2011年中国进口猪肉最多的省份为广东省,占了进口总量的30%,天津、北京、上海、江苏分别占19%、14%、11%、10%的份额,五省市就囊括了中国猪肉总进口量的近85%(图1-12)。
图1-13 2011 年中国猪肉进口的国家地区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信息网)
2011年中国猪肉主要的进口国家是美国、丹麦、加拿大、西班牙,其中美国占有猪肉进口总份额的53%(图1-13)。3、2011年中国活猪(种猪除外)进出口情况
截止2011年12月,我国活猪累计出口量156万头,比2010年减少16万头,累计比2010年同期减少9.30%;出口金额452047.0千美元,累计比2010年增加113506千美元,增长33.53%。2011年活猪出口平均价格为289.77美元/头,比2010年196.83美元/头上涨了47.22%。
二、2011年中国种猪生产情况
好的品种是获得良好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的先决条件,也是发展现代养猪生产的基础。国家在对养猪业进行不断升级的同时,更是将优良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放在首位,大力推进我国猪种遗传改良工作。
(一)2011年中国种猪进出口情况 1、2011年中国种猪进口情况
在国家大力推进我国生猪遗传改良的宏观引导下,不断提高种猪生产性能,逐步缩小与国外种猪生产水平的差距已成为大型种猪企业的育种目标。在改变我国优良种猪长期依赖国外格局的同时,2011年中国种猪贸易额仍然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种猪进口数量继续攀升,相比2010年引种总量增加了198.62%,增长了近2倍,种猪进口总额达22020.28千美元。
图1-14 2011年我国引种国家所占份额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种猪信息网)
从中国引种国家来看,主要引种国集中在加拿大、美国,这两个国家的引种数量就囊括了中国引种总量的56%;法国与英国的引种数量相差不大,占了20%左右的份额(图1-14)。
图1-15 2011年我国引种地区所占份额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种猪信息网)
从引种地区来看,广东仍然位于引种地区之首,达到引种总量的32%,湖北、上海分别位列第二、三,山东、河北、广西、陕西、河南、湖南、北京的进口量均在10%以内(图1-15)。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年中国进口种猪11613头,而2009年我国种猪进口量则明显回落,2009年农业部审批进口种猪数量为7142头,实际进口2488头;2010年进口2918头;2011年进口7166头。
其原因是受甲型H1N1流感的影响,国家质监总局和农业部发布公告,暂停进口疫区的猪及其产品,主要涉及墨西哥、美国和加拿大,2009年7-11月份我国种猪进口量为零。2010年计划进口43000头,进口国家及数量分布:北美洲(美、加)25000头左右,欧洲14000头左右,不确定国别4000头左右。但截至6月底,只进口了大约800头,从法国进口300头,丹麦500头。据中国种猪信息网统计,2011进口7166头主要国为法国、美国、加拿大和丹麦,是继2008年后的另一个引种高峰年。
据海关信息网显示,中国的种猪主要出口到中国香港以及蒙古国;中国种猪出口的地区为广东和内蒙古自治区,均临近出口的地 区。2、2011年中国种猪引进情况
2011年种猪引进情况统计:
(1)2011年2月,湖北龙王畜牧有限公司从法国引进120头原种猪。(2)2011年4月,湖北丰泽农牧公司引进法国原种猪120头。(3)2011年5月,广州畜牧总公司引进英国曾祖代种猪1249头。(4)2011年5月31日,武汉中粮肉食品有限公司引进670头加系种猪。(5)2011年6月25日,陕西省原种猪场从法国引进555头原种猪。(6)2011年6月,河北中道牧业有限公司引进法国原种猪778头。(7)2011年8月18日,广东华农温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引进1265头新美系种猪。
(8)2011年9月20日,青岛环山托佩克种猪有限公司从加拿大进口1050头原种猪。
(9)2011年9月21日,河南春天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从英国引进565头曾祖代种猪。
(10)2011年10月初,乔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进138头丹麦原种猪。(11)2011年10月14日,南吕原种猪场引进130头新美系杜洛克原种猪。(12)2011年11月7日,湖南大康牧业引进300头英国大约克夏瘦肉型原种猪。
(13)2011年11月,铁骑力士集团从美国引进新美系SPF猪540头。(14)2011年11月,广西柯新源集团从美国引进新美系SPF猪580头。
(二)2011年中国的种猪生产情况
为了推进我国养猪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中央大力发展种业的号召下,各地政府也因地制宜,不断出台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良种补贴、扶持生猪标准化建设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在国家的扶持下生猪产业迅猛发展,全国各地的种猪场数量持续增加,未来将产生更多高起点、高标准的大型现代化种猪场。
(三)2011年中国种猪价格走势分析
2011年全年生猪和猪肉的价格呈现“几”字形走势,相对于猛烈的生猪市场,种猪市场价格虽然没有如火如荼的起伏变换,始终处于比较平稳的运行中,但是种猪价格还是相对高于2010年。
随着猪场逐渐走向标准化、集约化、规模猪场,猪场的竞争力也逐渐由硬件的竞争力转向种猪品质的竞争力,随着国外种猪不断地引进,在国内育种水平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外来种猪育种品质也会逐渐趋同,种猪价格也会逐渐趋于平稳。
第二节 2011年中国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情况
“瘦肉精”事件以来,畜产品食品安全成为焦点。生猪养殖以散养或小规模饲养为主,由此所导致的监管难,是引发畜产品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性原因。由于标准化规模养殖在规范畜牧业生产、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些年,国家多方奔走,积极引导广大养猪业者,采取多种措施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转变生猪生产方式,不断为猪场的标准化规模化道路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从根本上提高猪肉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一、农业部积极引导,创建示范场
为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尽快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现代畜牧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农业部于2011年4月印发了《2011年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工作方案》,继续在全国生猪、奶牛、蛋鸡、肉鸡、肉牛和肉羊优势区域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并根据各级部门的层层筛选,分别在10月、11月公布了两批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名单,第一批475个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名单中214家生猪示范场,第二批79个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名单中33家生猪示范场。
2011年10月13日,农业部在陕西杨凌召开全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现场会。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强调,目前,我国畜牧业正处在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和问题凸显。保障畜产品市场有效供给、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防范动物疫病都迫切要求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十二五”是建设现代畜牧业、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关键时期,要继续大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坚持不懈加快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深入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要以示范创建为载体,扩大标准化规模养殖辐射带动面,着力于标准化示范场的创建、标准化示范场监管制度的建设、引导示范场切实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要加强规模养殖场户基础设施改造,加强政策效果的评估和分析,强化项目资金监管。要以标准化推进为核心,提升规模养殖水平。抓好圈舍和设施设备建设,严格投入品使用、养殖档案管理和动物疫病防控。总结推广基层探索出的粪污有效处理模式,处理好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 系。按照产业化经营的理念,大力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生产经营水平高的畜牧业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逐步成为带动农户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的主体。通过畜禽养殖大户、经营能人联系农户,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型、营销型和综合型专业合作组织,提升畜牧业组织化水平。
二、对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予以补贴
为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2011年国家继续对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予以补贴。部分地区结合实际确定的补贴标准为:长春市对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投资补贴分年出栏500~999头、1000~1999头、2000~2999头和3000~10000头四个档次予以补助,1万头以上不再安排补助投资,补贴金额从15万~80万元不等;广东继续加大对养猪设备购置补贴,2010年购买列入补贴目录养殖设备的用户,均可享受1800~50000元不等的购机补贴金额,约占产品市场销售价的30%;河南省重点加强生猪原种场、扩繁场、种质资源场建设,对每个良种场补助投资200万元,每个扩繁场、种质资源场补助投资100万元。同时,河南省还将重点扶持现有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场(小区、重点户)进行改扩建,年出栏300~499头的补助10万元,500~999头的补助20万元,1000~1999头的补助40万元,2000~2999头的补助60万元,3000头以上的补助80万元。
三、标准化规模畜禽养殖取得进展
自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各地创新机制,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规模养殖比重快速提升,畜禽生产水平稳 步提高,标准化示范场已成为展示畜牧业先进生产力的窗口。开展标准化示范创建成为新时期新阶段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新的亮点和重要突破口。
全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存栏100头以上奶牛、存栏2000只以上蛋鸡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34%、30.6%和62.9%,均较上年有所提高。
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是产业发展的要求,在发展畜禽标准化生产过程中,大型种猪企业也应该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在注重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品牌、质量以及示范建设,企业间加强联系,互相学习和了解,形成良好的生产氛围,维护整个行业的稳定以及下游养殖户的利益,更好地提升国内养猪生产的整体水平。
第二章 世界主要猪肉贸易国的养猪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 2011年世界猪肉、牛肉、禽肉生产总体概况
一、2011年世界猪肉、牛肉、禽肉产量与消费量情况
(一)2011年世界猪肉、牛肉、禽肉产量情况
11,000产量(单位:万吨)10,2759,39610,1138,63510,3438,838牛肉猪肉禽肉10,0009,0008,0007,0006,0005,0004,0007,5325,8435,6855,680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预计)
图2-1 2007—2011年世界猪肉、牛肉、禽肉产量情况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2011年世界猪肉产量达到10113万吨,牛肉产量为5685万吨,禽肉产量达到8635万吨。除禽肉产量较2010年上扬外,猪肉、牛肉产量均较上年下滑。
2007—2011年,世界的猪肉、牛肉、禽肉三大肉类,从总产量来看,猪肉产量一直处于最高位,禽肉产量位于其次,而牛肉产量则处于三者中的最低位。从肉类产量的变化趋势来看,5年间猪肉产量上升了7.6个百分点,禽肉产量上升幅度更大,上升了14.6个百分点,而牛肉产量下降了2.7个百分点。其中禽肉的上涨幅度是最大的,并且有继续上涨的动向。
美国农业部预计2012年猪肉产量将达到10343万吨,禽肉产量将继续增长2.4个百分点,达到8838万吨,而牛肉产量则继续延续 稳中下滑的态势,预计产量为5680万吨(图2-1)。
(二)2011年世界猪、牛、禽肉的消费量
11,00010,2559,3788,4967,4965,7955,5838,684牛肉猪肉禽肉10,08510,290消费量(单位:万吨)10,0009,0008,0007,0006,0005,0004,0005,565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预计)
图2-2 2007—2011年世界猪肉、牛肉、禽肉消费量情况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2011年世界猪肉消费量为10085万吨,较上年下滑了1.66%;禽肉消费量为8496万吨,较上年上涨了3.04个百分点;而牛肉消费量为5583万吨,较上年下降了0.73个百分点。
2007—2011年世界猪肉、牛肉、禽肉的消费量变化趋势与生产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
美国农业部预计2012年世界猪肉消费量将会上升2个百分点,达到10290万吨;牛肉消费量继续小幅下降达到5565万吨;禽肉的消费量依旧保持强劲上扬势头,达到8684万吨(图2-2)。
45.00%40.00%35.16%比重41.37%42.58%41.74%41.93%35.39%牛肉猪肉禽肉35.00%30.00%33.07%25.56%25.00%20.00%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预计)23.11%22.68%
图2-3 2007—2011年猪肉、禽肉、牛肉消费量比重变化
2011年,猪肉的消费比重仍然处于三大肉类消费之首,达到41.74%,较2010年略有下滑;禽肉的消费量比重紧随其后,达到35.16%;牛肉的消费量比重则位于三大肉类的最底层,为23.11%。
2007—2011年间,在猪肉、牛肉、禽肉三大类肉消费量中,猪肉的比重变化总体上较平稳,变化范围在41.26%~42.39%;而禽肉的比重呈现明显的上扬态势,从2007年的33.07%上扬到2011年的35.16%;牛肉的消费比重则呈现直线下滑,其消费市场有逐渐被禽肉市场占领之势。
美国农业部预计2012年的肉类消费量,推算出2012年猪肉产量比重将会上升到41.60%,禽肉比重达到35.39%,牛肉比重将会继续下滑为22.68%(图2-3)。
二、2011年世界猪、牛、禽肉的进出口总量
(一)2011年世界猪、牛、禽肉的进口总量
900进口量(单位:万吨)***6005505002007年******602牛肉猪肉禽肉62055***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预计)
图2-4 2007—2011年世界猪肉、牛肉、禽肉进口量情况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2011年猪肉进口量627万吨、牛肉686万吨、禽肉836万吨,进口量分别比上年增加7.18%、-0.58%、-0.24%。2007—2011年,禽肉的进口量呈现涨跌互现样波动性变化;牛肉进口量相对比较平稳,呈现稳中回落;而猪肉的进口量变化类似于禽肉的进口量,呈现波动性上扬的态势。
美国农业部预计2012年除猪肉出口量会下滑外,牛肉、禽肉的出口量均会有所上扬(图2-4)。
(二)2011年世界猪、牛、禽肉的出口总量
1,100出口量(单位:万吨)1,***5002007年76379997691***,***617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预计)牛肉猪肉禽肉518
图2-5 2007—2011年世界猪肉、牛肉、禽肉出口量情况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2011年猪肉出口量为657万吨、牛肉787万吨,禽肉976万吨,均实现连续两年呈现正增长。
2007—2011年,世界猪肉、牛肉、禽肉出口量中,禽肉出口量除在2009年略有下滑外,其余几年均呈现增长,并且出口量一直位居三大肉类出口量之首;而牛肉出口量则一直处于相对平稳态势,波动范围在743~787万吨;猪肉出口量的变化趋势与禽肉相似。
美国农业部预计2012年世界禽肉、牛肉出口量继续延续正增长态势,将分别达到1020万吨、823万吨,而猪肉进口量则会小幅下调,预计会达到655万吨(图2-5)。
世界进出口肉类贸易交易量中,禽肉市场交易最活跃,进出口贸易量均是最高位;其次是牛肉市场,猪肉排在第三位。第二节 2011年世界主要猪肉交易市场概况
一、2011年世界主要猪肉生产国产量概况
中国欧盟27国美国巴西俄罗斯越南加拿大日本菲律宾墨西哥南韩其他国家2012年(10月)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0%10%***0.54620.54287.820%30%40%50%224822532255.22243.42259.62285.860%70%1046.61027.8单位:万吨1018.61044.21059.9996.280%90%100%
图2-6 2007—2011年世界主要猪肉生产国猪肉产量概况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11年,在猪肉产量方面,中国猪肉产量位居世界各国猪肉产量之首,拥有将近50%的份额,欧盟27国占有20%左右的份额,美国占有10%左右的份额。中国、欧盟27国、美国的猪肉生产量就占据了世界猪肉总生产量的80%,其他各国仅占有20%左右的份额。
2007—2011年,世界主要猪肉生产国每年生产的猪肉份额总体上较平稳。
美国农业部预计2012年,中国、美国的猪肉生产量会略有上扬,而欧盟27国的猪肉产量会小幅下降,但是三者总的猪肉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份额变化不会太大(图2-6)。
二、2011年世界主要猪肉消费国消费概况
在猪肉消费量方面,2011年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消费国,消费量直逼世界消费总量的50%,欧盟27国紧随其后,美国位 居第三位。
中国欧盟27国美国巴西俄罗斯日本越南墨西哥韩国菲律宾台湾其他国家2012年(10月)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0%10%5***.74882.34669.1427120%30%40%50%2059.52054.52082.32105.72102.42150.760%852.6838.4单位:万吨865.3901.3881.3896.570%80%90%100%
图2-7 2007—2011年世界主要猪肉消费国猪肉消费概况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同时从以上两个图(图2-6,2-7)可以看出,2007—2011年,5年间欧盟与美国的猪肉消费量均小于猪肉的生产量,而中国的猪肉消费量与猪肉生产量基本相当,总体上消费量略大于生产量,中国猪肉呈现供不应求之势。
美国农业部预计2012年,中国、欧盟27国和美国这三方的猪肉消费量会继续增长(图2-7)。
三、2011年世界主要猪肉进口国进口概况
在猪肉进口量方面,2011年日本猪肉的进口量居于世界首位,大约占世界总进口量的20%;其次是俄罗斯,占有大约15%的份额;墨西哥、中国、韩国进口量相当,在10%左右。
2007—2011年,俄罗斯、中国和韩国的进口量波动范围较大,可能与疾病的爆发相关,其余国家的进口量总体上较平稳。
日本俄罗斯墨西哥中国韩国美国香港加拿大澳大利亚白俄罗斯新加坡其他国家2012年(10月)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0%121121119.8113.8126.712110%20%70938884.5105.389.430%656368.767.853.556555062.537.43837.9363934.737.836.94337.734.643.930.270%80%103.497.5单位:万吨41.538.22770.93998.696.298.273.190%100%45.118.244.740%50%60%
图2-8 2007—2011年世界主要猪肉进口国猪肉进口概况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美国农业部2012年预计日本的猪肉进口量会保持相对平稳;俄罗斯的猪肉进口量会由2011年的93万吨,下滑到70万吨;墨西哥、中国的猪肉进口量会有所增加;韩国、美国的猪肉进口量会略有下滑(图2-8)。
四、2011年世界主要猪肉出口国出口概况
美国欧盟27国加拿大巴西中国智利墨西哥澳大利亚白俄罗斯乌克兰越南其他国家2012年(10月)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0%230.9224.6191.6185.7211142.510%20%30%128.640%190200175.4141.5172.7103.350%60%116116115.9112.3112.97370%80%5758.2单位:万吨61.970.762.590%100%
图2-9 2007—2011年世界主要猪肉出口国猪肉出口概况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在猪肉出口量方面,2011年,美国独占鳌头,占据了世界猪肉出口总量约35%的份额,欧盟紧随其后,大约占据了30%的份额,加拿大猪肉出口量约为20%,位居第三位,巴西、中国分别位居第
四、第五位。美国、欧盟27国、加拿大、巴西、中国五国的猪肉出口量就占据了世界猪肉出口总量95%的份额。
2007—2011年,世界主要猪肉出口国的出口量波动范围相对较大,但是各国的出口量排序却相对稳定。
美国农业部预计2012年美国的猪肉出口量会继续增加,达到230.9万吨,欧盟27国的出口量减少到190万吨,加拿大的出口量会与2011年一致,保持相对平稳的态势(图2-9)。
五、2011年世界主要猪生产国存栏概况
中国欧盟27国美国巴西俄罗斯加拿大日本墨西哥乌克兰韩国白俄罗斯其他国家2012年(10月)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0%10%20%45914.647711.54699646291.343989.541850.430%40%50%1491015108.415219.815306.715973.216152.660%70%65856492.5单位:万头6488.76714.86817.76251.680%90%100%
图2-10 2007—2011年世界主要猪生产国存栏概况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在猪存栏量方面,2011年,中国的存栏量仍然位于榜首,达到60%的份额,随后依次是欧盟27国、美国、巴西,这四国大约占据了93%的份额。
2007—2011年,中国的猪存栏量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而欧盟27国的存栏量保持相对平稳,美国的猪存栏量呈现波动性变化,在2008年达到5年最大的存栏量为6817.7万头。
美国农业部预计2012年生猪存栏量,中国和美国继续增长,欧 盟27国会略有下降(图2-10)。
六、2011年世界主要猪生产国出栏概况
中国欧盟27国美国巴西俄罗斯加拿大日本墨西哥韩国乌克兰白俄罗斯其他国家2012年(10月)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0%10%***6556263681.75920820%30%40%50%******60%1170511480.4单位:万头11368.711454.21150311287.370%80%90%100%
图2-11 2007—2011年世界主要猪生产国出栏概况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在生猪出栏量方面,2008—2010年中国、欧盟27国、美国生猪出栏量所占世界生猪总出栏量的份额基本上较稳定,中国生猪的出栏量远远大于世界其他国家,如2011年中国占据了55%的份额,欧盟27国20%的份额,美国大约10%的份额,其余国家瓜分了剩下的15%。
美国农业部预计2012年,中国与美国的生猪存栏量也会继续增加,而欧盟的生猪存栏量会略有下降(图2-11)。
第三章 2011年全国养猪生产形势分析
第一节 2011年全国仔猪、生猪、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一、2011年全国仔猪价格走势分析
仔猪平均价格(元/kg)50.0045.0040.0035.0030.0025.0020.0015.0037.1425.4427.7330.6840.8338.7841.3336.1430.7728.6320.2719.9522.192011年1月2011年2月2011年3月2011年4月2011年5月2011年6月2011年7月2011年8月2010年12月2011年9月2011年10月2011年11月2011年12月
图3-1 2011年1—12月份全国仔猪价格走势图
(资料来源:中国种猪信息网)
由2011年1—12月份全国仔猪价格走势图可以看出,1—7月份,全国仔猪价格呈现逐月持续性上扬态势,从1月份的19.95元/kg上扬到7月份的40.83元/kg。全国仔猪价格一方面随着生猪价格的不断上扬,人们补栏积极性较高;另一方面由于今年上半年天气变化无常,导致各地流行性腹泻及传染性胃肠炎等疾病给仔猪成活率带来严重影响,同时猪场母猪深受猪瘟、圆环等疾病的侵袭,仔猪成活率不高,市场上仔猪相对短缺,供需矛盾为仔猪价格提供了支撑。
8月份开始随着生猪市场的逐渐趋稳,仔猪市场的后期补栏已赶不上2012年农历年前出售,导致仔猪市场开始出现了小幅下滑态势。而9月份又呈现一过性上扬,创造了2011年全国仔猪平均价格的新高,达到41.33元/kg,随着生猪市场的下滑,仔猪市场更是陷入不景气的状态,很多养户都处于观望态势,价格也一滑再滑,截止到 2011年12月全国仔猪平均价格为28.63元/kg,回到了4月的水平(图3-1)。
二、2011年全国生猪价格走势分析
生猪平均价格(元/kg)21.0020.0019.0018.0017.0016.0015.0014.0013.0012.0018.7916.0619.5919.6019.6818.1116.7316.9213.8613.8714.8015.0515.112011年1月2011年2月2011年3月2011年4月2011年5月2011年6月2011年7月2011年8月2010年12月2011年9月2011年10月2011年11月2011年12月 图3-2 2011年1—12月份全国生猪走势图
(资料来源:中国种猪信息网)
由图3-2可以看出,2011年全国生猪平均价格自1月份的13.87元/kg,一路高歌,上扬到9月份第2周的19.92元/kg,部分地区甚至攻破了20元/kg的大关,连连创出历史新高。让很多养猪户都没有想到的是在往年传统的淡季6月份生猪价格却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从5月份的16.06元/kg,达到6月份的18.79元/kg,上扬幅度高达17%;而当9月份有中秋、十一双节的推动,人们对生猪价格满怀信心的时候,市场却给养户一个下马枪,猪价进入了下滑轨道,从9月份第3周开始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生猪价格出现了连续下跌,几乎是每天一个价格,在短短两个月内跌到了12月份第1周的16.42元/kg,随后南方腌制腊肉、腊肠时节到来以及在元旦、春节等节日的带动下,消费有所回升,带动生猪价格出现了止跌回升,致使12月第2周出现了止跌反弹,截止到12月30日生猪价格达到17.25元/kg。受到2010年冬季及2011年春季仔猪存活率不高,导致5—8月份可上市生猪货源不足;加上饲料原料(尤其是是玉米)及劳动力费用等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直接推高了生猪饲养成本;同时受到全国通胀的大环境影响,导致2011年1—9月份,全国生猪价格不断攀升。2011年夏季全国疾病较稳定,使后续补栏的仔猪逐渐出栏,同时加上为了稳定猪肉价格而采取调控措施,如补贴进口等措施,使供应相对增加,而在经历了炎炎夏日后消费并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全国生猪价格进入了下滑阶段。而随着12月份冬至的到来,也让南方腌制腊肉、腊肠的传统季节到来,加上有元旦、春节的推动,从而带动了消费,也让生猪价格结束了下滑的局面。
三、2011年全国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猪肉平均价格(元/kg)32.0030.0028.0026.0024.0022.0020.0021.222010年12月29.4127.0722.5822.9423.6529.6129.8828.7326.5226.0621.232011年1月22.292011年2月2011年3月2011年4月2011年5月2011年6月2011年7月2011年8月2011年9月2011年10月2011年11月2011年12月图3-3 2011年1—12月份全国猪肉价格走势图
(资料来源:中国种猪信息网)
由图3-3可以看出,2011年1—12月份全国猪肉价格的变化趋势基本上与生猪的变化趋势相似,仅在12月份略有不同。1—9月份呈现持续性上扬态势,从1月份的21.23元/kg,上扬到9月份的29.88元/kg,随后进入了下滑轨道,一直下滑到12月份第2周的25.77元/kg,随后在接下来的一周开始出现了小幅波动性回升态势。2011年1—9月份,上扬是全国猪肉价格变化的主旋律,尤其是在传统的淡季6月份冲过了2008年的价格高点,受到多方关注,据分析,上扬的主要原因是下游生猪短缺传导至消费上游所致。随着猪肉价格的不断推高,限制了人们的消费,并且受到2011年暖冬的影响,消费旺季也随之推迟,加上国家为了稳定猪肉价格而进口的猪肉也陆续到港,使10、11月份猪肉价格出现了下滑,而后随着南方开始腌制腊肉以及北方利用天然冰柜储存猪肉等消费拉动,消费旺季也随之而来,同时有2012年元旦、春节的推动,带动了猪肉市场。
第二节 2011年全国猪粮比价波动分析
8.508.00猪粮比8.197.286.998.298.097.807.216.937.207.507.006.506.002011年1月7.086.686.737.102011年2月2011年3月2011年4月2011年5月2011年6月2011年7月2011年8月2010年12月2011年9月2011年10月2011年11月2011年12月 图3-4 2011年1—12月份猪粮比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中国种猪信息网)
2011年1—7月份受到全国生猪价格不断攀升,玉米价格持续小幅走强的影响,养户的养殖利润也是层层高涨,仅在4月份略有下滑,猪粮比价在7月份达到8.29:1,创下2011年最高,进入8月份后随着生猪价格的上涨趋于缓和,而玉米价格仍然不减升势,养殖利润也随之缩水,一路下滑到11月份的6.93:1,12月份随着腌制腊肉季节的到来以及元旦、春节两大节日的推动,全国猪粮比较出现了小幅回升,达到7.20:1(图3-4)。2011年1—12月每月的猪粮比价在6.73:1~8.29:1之间,属于2009年六部委发布的《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中的绿色区域(9:1~6:1)。
第三节近5年来全国仔猪、生猪、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一、近5年来全国仔猪价格走势分析
仔猪平均价格(元/kg)50.0045.0040.0035.0030.0025.0020.0015.0046.8840.8341.3330.5327.322007年5月2007年7月2007年9月2008年1月2008年3月2008年5月2008年7月2008年9月2007年11月38.7818.902009年1月2009年3月2008年11月16.672007年1月2007年3月18.572009年5月2009年7月22.7521.2216.842010年1月2010年3月2010年5月2010年7月2010年9月19.9528.632009年9月2011年1月2011年3月2011年5月2011年7月2009年11月2010年11月2011年9月2011年11月 图3-5 2007—2011年全国仔猪价格走势图
(资料来源:中国种猪信息网)
由图3-5可看出,除2008、2011年外,其余几年全国仔猪平均价格均处于相对较平稳的态势。2011年全国仔猪平均价格虽然也处于相对较高的价格,但是最高价格41.33元/kg,仍然低于2008年46.88元/kg的高价!这5年间最低价出现在2007年1月份,为16.67元/kg,2010年6月份为 16.84元/kg,接近这个最低点。
由近5年的全国仔猪价格走势来看,每年的6、7、8月份是仔猪补栏的旺季,而2012年的春节比以往来的更早些,赶在了2012年1月份,因此,2011年的仔猪补栏旺季出现在5、6、7月,此阶段补栏的仔猪恰好赶在春节前出栏。随着进入冬季,仔猪饲养增加了保暖的成本,同时保暖措施不到位的猪场,会引起疾病多发,导致人们补栏积极性不高,仔猪市场较低迷,预计这种低迷的状态会持续到2012
年3月份。
二、近5年来全国生猪价格走势分析
生猪平均价格(元/kg)20.5018.5016.5014.5012.5010.508.5010.018.942007年1月2007年3月2007年5月2007年7月19.6817.3814.5413.1613.5111.782008年1月2008年3月2008年5月2008年7月2008年9月2009年1月2009年3月2008年11月18.7914.1012.1212.659.532009年5月2009年7月2009年9月2010年1月2010年3月2009年11月16.7316.0616.929.702010年5月2010年7月2010年9月2011年1月2011年3月2011年5月2011年7月2010年11月2011年9月2011年11月2007年9月2007年11月
图3-6 2007—2011年全国生猪价格走势图
(资料来源:中国种猪信息网)
由2007—2011年全国生猪价格走势图可以看出,2007、2009、2010年的生猪基本走势相似,呈现波动式上扬的态势变化;而2008年变化幅度呈现180度大转变,在12月份才开始回归正常轨道;在2011年,生猪价格反常地不断上扬,上扬幅度有逐月加大的趋势。生猪平均价格的高点出现在2011年,达到19.68元/kg,从6月份18.79元/kg开始就不断刷新2008年的最高点17.38元/kg;最低点出现在2007年3月份为8.94元/kg,在2009年5月的最低点9.53元/kg最接近于2007年的最低点(图3-6)。
由于饲养成本不断上涨,加上疾病的复杂性使猪越来越不好养,导致管理不善的散养户及小规模场逐渐退出养猪舞台;同时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扶持规模化养殖,物价政策不断调控猪肉价格等迹象都表明以后的猪价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三、近5年来全国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猪肉平均价格(元/kg)31.5029.5027.5025.5023.5021.5019.5017.5015.5013.5029.8825.9122.6020.0715.1714.142007年1月2007年3月2007年5月2007年7月27.0726.0618.2218.7415.472009年3月2009年5月2009年7月2009年9月2010年1月2010年3月2009年11月23.6515.212010年5月2010年7月2010年9月2011年1月2011年3月2011年5月2011年7月2010年11月2011年9月2011年11月20.4218.462008年1月2008年3月2008年5月2008年7月2008年9月2008年11月2009年1月2007年9月2007年11月
图3-7 2007—2011年全国猪肉价格走势图
(资料来源:中国种猪信息网)
由图3-7可以看出,全国猪肉平均价格的两个高地分别出现在2008年3月份(25.91元/kg)和2011年9月份(29.88元/kg)。从2011年6月份(27.07元/kg)全国猪肉价格就开始赶超2008年的最高价,虽然从2011年9月份开始猪肉价格进入了下滑轨道,但是直到2011年12月,猪肉价格达到26.06元/kg,仍然高于2008年的最高点。5年内价格的最低点出现在2007年3月份,达到14.14元/kg。
2012年下半年召开十八大,稳定物价,降低通胀,维持社会稳定并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将是政府的工作重点,均可表明2012年猪肉价格将会是比较平稳的。
四、近5年来全国猪粮比走势分析
2007—2011年,全国猪粮比价在2007年、2009年、2011年,分别在8月、1月、7月达到当年的高点,猪粮比价分别为8.78:
1、8.98:
1、8.29:1;而在2008年猪粮比价的最高点出现在3月,达到10.08:1,创下近5年内最高点;2010年6月份猪粮比价为4.83:1,成为了近5年内的最低点(图3-8)。
猪粮比11.4010.409.408.407.406.405.404.403.402.40猪利润!2007年1月2007年3月6.635.842007年5月2007年7月2007年9月8.787.912007年11月2008年1月10.082008年3月2008年5月2008年7月2008年9月2008年11月2009年1月2009年3月2009年5月2009年7月2009年9月2009年11月6.918.98图3-8 2007—2011年全国猪粮比走势图
(资料来源:中国种猪信息网)
年,但是最大养殖利润却没有超过2008年,仅高于2010年的最高养虽然2011年全国生猪价格节节攀升,生猪价格频频超过2008
5.926.626.782010年1月2010年3月2010年5月2010年7月2010年9月2010年11月2011年1月2011年3月2011年5月4.836.798.292011年7月2011年9月2011年11月6.937.20 第四章 2011年饲料原料供应及价格情况
第一节 2011年玉米和大豆生产供应情况
一、2011年中国玉米生产情况
2011年,养殖业效益是近几年来比较好的一年,饲料行业运行总体平稳。根据农业部重点跟踪企业统计数据和各省生产数据调度,2011年我国商品饲料总产量达到1.69亿吨,同比增长4%。从不同品种看,猪饲料产量6210万吨,同比增长4%;蛋禽饲料3100万吨,同比增长3%;禽饲料4980万吨,同比增长5%;水产饲料1540万吨,同比增长3%;反刍饲料760万吨,同比增长4%。
在饲料中,玉米作为能量饲料是不可或缺的成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7121万吨,比2010年增产2473万吨,增长4.5%,实现连续八年增产,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达到了2020年粮食产能规划水平。
在全国粮食总产量中,全国三大粮食作物(稻谷、小麦、玉米)总产量超过5亿吨,达到51045万吨,占到粮食总产量的89.36%,近90%。其中玉米总产量19175万吨,比去年增加1450万吨,增长8.2%,占到粮食总产量的33.57%。玉米大幅度增产使我国粮食生产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
2011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1057万公顷,比2010年增加69.6万公顷,增长0.6%。因播种面积增加增产的粮食产量346万吨,占增产总量的14%。2011年,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粮食总产量
达到43422万吨,比2010年增产2238万吨,增长5.4%,占全国总增产量的90.5%。粮食主产区的稳产增产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上升到76%。
在三大粮食作物中,高产作物玉米播种面积达到3343万公顷,增加93万公顷,增长2.9%;因结构调整,高产作物玉米和稻谷播种面积共增加约105万公顷,增产效果在400万吨以上。
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最大玉米种植和消费国,随着肉类和乳制品消费的不断扩张,中国对包括玉米在内的谷物类产品需求激增。
二、2011年中国玉米进出口情况
(一)2011年中国玉米进口情况
在2008年之前,中国是世界主要的玉米出口国,但从2010年开始,中国玉米的进口量开始增长。海关总署公布,2011年1—12月中国玉米进口总量175.27万吨,较去年增长11.50%,进口总额577573.58千美元,累计较上年增加57.3%。
玉米进口量(单位:万吨)60504030201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图4-1 2011年全国玉米每月进口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信息网)
2011年1—6月份,我国玉米进口量较少,从7月份开始,玉米
进口量大增,总体呈现涨跌互现样变化,在12月进口量又突现增长态势,达到全年进口量最高值,为56.98万吨(图4-1)。
据海关信息网数据显示,2008—2011年我国玉米进口量呈现逐年上涨之势,尤其是在2009—2011年间上涨幅度最大,2009年玉米进口量为8.36万吨,而在2010年就达到157.24万吨,增幅高达1780.86%。
缅甸, 2.84, 2%老挝, 3.52, 2%其他, 0.37, 0%美国,168.55 ,96%
图4-2 2011年全国玉米进口国家情况(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海关信息网)
从玉米进口国家来看,2011年我国主要从美国进口玉米,进口量达到168.55万吨,占到全年进口总量的96%,缅甸、老挝紧随其后,份额均在2%左右(图4-2)。
从玉米进口地区来看,2011年广东玉米进口量最多,达到39.45万吨,占全年玉米进口总量的22%,其次为江苏,上海的进口量排在第三位,为22.65万吨(图4-3)。
广西7%辽宁8%其他13%广东22%江苏12%北京8%福建8%浙江9%上海13%
图4-3 2011年全国玉米进口地区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信息网)
(二)2011年中国玉米出口情况
据海关信息网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1—12月份累计出口玉米13.60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6.80%,出口总额为46535.55千美元,累计较上年增加39.6%。
*********00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玉米出口量(吨)
图4-4 2011年全国玉米每月出口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信息网)
由全国玉米出口情况来看,2011年5、10月玉米出口较多,分别为2.75万吨、4.14万吨,这两个月出口总量可达全年出口量的50.66%,占了全年出口量的一半;3、4、6—9月的出口量相当; 2月份出口量最少,为470吨(图4-4)。
据海关信息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玉米几乎全部出口到朝鲜,达到13.58万吨。
辽宁8%其他1%吉林91%
图4-5 2011年全国玉米出口地区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信息网)
从玉米出口地区来看,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出口量达到123.87万吨,占总出口量的比重为91%;其次是辽宁,占全年出口量的8%,其他地区的出口量仅有1%的份额(图4-5)。
三、2011年中国大豆生产情况
受到大豆种植比较效益低,主产区农户改种玉米等效益高的作物的影响,2011年中国大豆种植面积继续下降。据农业部调查,预计2011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连续第二年下降,在0.08亿公顷左右,比上年减少100万公顷,降幅达11.2%,其中大豆主产区面积下降较多。黑龙江是全国最大的大豆产区,大豆种植面积、总产量约占全国的1/3。2011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由去年6718万亩调到5200万亩,种植面积减少29.19%,近30%;总产量预计由去年的580万吨减少到500万吨左右,约减产16%。
从大豆生长情况看,2011年东北主产区气候条件总体有利于大
豆生长,部分地区遇干旱天气导致单产减少。
从大豆种植成本来看,2011年大豆生产成本继续增加。据黑龙江省农业信息中心对1250个农户调查表明,由于2011年尿素、磷酸二铵、钾肥和复合肥等生产资料比2010年分别上涨3%、20%、12%和20%,人工上涨幅度达到30%左右,大豆种植成本增长幅度较大,影响大豆效益,这也使农民普遍对2011年大豆价格预期较高。
从大豆需求来看,黑龙江省农业信息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大豆压榨能力预计超过1.1亿吨,增幅接近15%。有关人士称,这就要求中国进口大豆预计将达5600万吨,较上年进口量增加7%。否则,仅靠国内大豆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从大豆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来看,据介绍,中国非转基因大豆在国际市场占有50%的份额,而且每年有10%的增长趋势。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始终占全省粮食种植面积的35%~42%,全省有近一半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大豆,全省1500多家加工企业,10多万职工收入依赖于大豆加工生产。
国家临时存储大豆挂牌收购价格(国标三等质量标准)为2元/斤,玉米临储收购价格为0.98~1元/斤。玉米临储政策颁布之前,有意改种玉米的豆农还有观望心理。临储政策出来后,不少豆农更加坚定了改种玉米的意愿。而从大豆需求来看,2011/2012年度国内大豆消费总量继续增长。
据美国农业部2011年12月供需报告预计,从全球角度看,2011/12年度大豆产量预估为2.5922亿吨,同比小幅下降1.88%。预
计2011/12年度,美国大豆产量下降至8289万吨;巴西大豆产量下降50万吨至7500万吨;阿根廷大豆产量增加300万吨至5200万吨;中国大豆产量下降160万吨至1350万吨。据新湖期货多次对产区考察的情况看,2011年国内大豆产量可能下降至1100万吨。
总部设在德国汉堡的行业期刊《油世界》预计2011/12年度全球大豆加工量预计为2.275亿吨,大豆期末库存预计为6700万吨,库存对用量比预计为25.6%。
四、2011年中国大豆进出口情况
(一)2011年中国大豆进口情况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12月份中国大豆累计进口量为5263.59万吨,与2010年相比减少了3.9%,进口金额累计29821134.73千美元,平均单价566.56美元/吨。
600大豆进口量(万吨)***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图4-6 2011年全国大豆每月进口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信息网)
从大豆每月进口来看,单月进口量最低值出现在2月份,为134.49万吨,单月进口量最高值出现在11月份,达到569.64万吨(图4-6)。
第二篇:养猪业(共)
海南为了促进本省生猪养殖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出台一系列的支撑和扶植政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海南州采取十二项措施,确保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一是加强宣传引导。进一步普及防病治病的科学知识,重点宣传有关甲型H1N1流感的科学知识,消除广大养殖户和消费者的恐慌心理,减少对生猪产业的冲击。二是强化检疫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生猪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严格检疫程序,把好公路入关口,实行 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查证验物,严防染疫生猪及产品流入我州,坚决禁止病害猪肉上市。三是积极开展重大疫病监测。各地组织人员深入开展疫情普查,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并采取隔离、消毒、对症措施,防止疫情扩散。生猪养殖重点地区集中开展重大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做好应急物资贮备,随时应对突发事件。四是加强数据检测和信息引导工作。各地加强对生猪、仔猪、猪肉市场价格动态监测,密切关注生猪及猪肉产品价格,及时发布信息,引导养殖户规避市场风险。
五是加强生猪卫生管理。各地积极组织人员进村入户,引导生猪养殖户科学管理,建立健全防疫制度、防疫档案、定期对生猪圈舍、饲具、饲养环境进行消毒,规模养殖场严格实行封闭管理,保持猪舍清洁、干燥、温暖,尽可能减少疫病发生的外部因素。六是认真落实良种能繁母猪扶助政策。为保证生产母猪的基数,禁杀良种能繁母猪,各有关部门共同落实好良繁母猪补贴,加快工作进度,尽快落实到养殖场(户)。七是继续做好能繁母猪保险工作。依照能繁母猪养殖保险条款做好宣传、投保工作,确保做到“应保全保”。八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金融部门要从“保增长、保民生”的角度,结合生猪生产特点,改善服务,向生猪养殖户特别是养殖大户提供周转金信贷支持,帮助生猪养殖户渡过难关。九是搞好生猪结构调整。畜牧部门指导养殖户合理调整结构,及时淘汰劣质、低胎母猪,培育优良母猪,减少仔猪生产,适度控制育肥猪数量,规避市场风险。十是加快生猪生产方式转变。推进生猪标准化饲养,适度规模养殖,提高生猪标准化生产水平,增加生猪养殖户的抗市场风险能力。十一是加大生猪养殖技术推广力度。指导养殖户采用新技术、新方法,降低饲养成本,推广生猪养殖节本增效的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十二是积极探索生态养殖模式。提高生猪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益,使生猪生产向安全、环保、效益型养殖模式转变,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8第525号)和商务部《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15年)》(商秩发〔2009〕620号)有关要求,为使我省生猪屠宰行业朝着规范、健康、有序方向发展,从源头上保障我省肉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我省生猪屠宰行业现状和发展预测分析
一、现状分析
(一)生猪养殖及出栏情况
我省自2009年11月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以来,在国家与省政府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的引导与大力扶持下,生猪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据省统计部门统计,截至2010年末,全省生猪规模化养殖场达到了1580个,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化养殖场达157个,年出栏千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达458个,2010年全省生猪出栏量505.66万头。
(二)生猪屠宰行业发展情况
⒈生猪屠宰网点发展现状。至2010年底全省共有定点屠宰厂(场)204家,其中,市县(含洋浦)城区中心屠宰厂(场)20家,乡镇屠宰厂(场)184家;另有临时代宰点(非省定点屠宰单位)68家。
⒉生猪屠宰网点基础建设情况。近年来,全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硬件设施建设得到了一定改善。各市县政府和屠宰企业加大了屠宰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改进加工设备、改善硬件环境。2010年开始,省统一组织对市县城区中心屠宰厂进行升级改造,较好地提升了屠宰网点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省现有机械或半机械化屠宰厂(场)60个,较“十一五”初增加了20个,屠宰企业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率约占全省屠宰厂(场)总量的30%;5家定点屠宰企业引进了国内先进的肉类生产加工装备、工艺技术;全省生猪屠宰场的标准化污水处理、无害化处理、太阳能热水加温系统等逐步得到推广。
⒊生猪屠宰行业管理情况。近年来,我省生猪屠宰行业认真贯彻国家《食品安全法》、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严格依法管理,取得了可喜成效。
(1)生猪屠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我省出台了《海南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规划》(以下简称《设置规划》)。通过设置规划的实施,较好地促进了全省生猪屠宰行业的规范化建设。“十一五”期间,全省逐步开展了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达标建设,初步改变了过去生猪屠宰场地基础设施落后、管理无序的状况。同时全省又相继开展了生猪屠宰企业管理达标活动,至2008年底,全省屠宰企业达标率为93.6%。2009年起,我省按照国家商务部统一部署,又组织对全省现有定点屠宰厂(场)进行清理整治和重新换牌换证工作。至2010年底止,全省204家定点屠宰企业通过换牌换证共 193家,换证率为95%,未通过的9家屠宰企业正在整改。通过清理整治和换牌换证,全面提升了屠宰行业管理水平。近3年来,全省定点屠宰量年递增达 10%以上,2010年全省生猪定点屠宰总量达251.9万头。目前,县级以上城市猪肉市场供应95%上来自生猪定点屠宰厂(场),乡镇进点屠宰约 85%。
(2)屠宰企业内部管理不断加强。各屠宰企业严格按照国务院《生猪管理条例》要求,认真落实屠宰场点生猪入厂(场)检查验收、宰前停食静养、屠宰操作、肉品品质检验、无害化处理、不合格肉品召回、索证索票及购销台帐、定点屠宰情况通报等制度,屠宰行为逐步规范。
(3)屠宰行业监管力度逐渐加大。全省大部分市、县成立了生猪屠宰管理机构,各市县均建立了专职或兼职生猪屠宰执法队伍,生猪屠宰监管力量得到加强,私屠滥宰行为得到较好的控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网点过多,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偏低,行业布局和结构不太合理。仅从各市县(含洋浦)20个定点屠宰厂(场)来看,平均设计产能的实际利用率不到40%,乡镇以下定点屠宰厂或代宰点日屠宰量大部分在5-10头,日屠宰量300头以上定点屠宰企业仅5家,产业较为分散。全省除海口罗牛山、三亚益民屠宰厂部分生猪自宰自销外,其他定点屠宰企业均实行代宰制,肉类配送业发展滞后。
2.部分定点屠宰厂(场)基础设施建设条件较差,屠宰企业特别是乡镇小型屠宰企业设备设施落后、简陋,场地卫生条件差。少数屠宰厂(场)排污系统不完善,污水处理不达标,生猪无害化处理和检验检疫设施不全。
3.有些单位生猪屠宰执法人员、经费、装备等方面保障条件不到位,屠宰行业的从业人员特别是屠宰技术人员和肉品品质检验人员专业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4.屠宰行业的市场准入的审批机制未理顺。存在不按规划审批、越级审批的现象。生猪私宰现象仍存在。
二、发展预测分析
(一)生猪屠宰养殖业发展预测分析
“十二五”时期,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不断推进,海南经济将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热带高效农业特别是畜牧业也将加速发展,国家对海南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确定,为我省生猪养殖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养殖企业的规模和养殖数量将大幅增加。根据省农业部门预测,到2015年,全省年生猪出栏量可达1213万头,比2010年增长1.4倍,全省生猪养殖规模化率提高到65%以上,这将为屠宰加工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二)肉类销售情况预测分析
2010年全省生猪消费量约321.66多万头,随着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开发,到2015年全省常住人口将相应增加到940万人,还有每年进入岛内的大量非常住人口,肉类的消费需求量会有大幅度增加,据省农业、商务部门分析预计我省2015年的省内生猪消费量达473万头,生猪产品深加工或半成品出岛销售将达440万头,生猪活体出岛销售300万头。
(三)生猪屠宰网点需求预测分析
全省现有市县城区生猪定点屠宰网点20个,年屠宰加工生产能力为350-400万头,已能基本满足目前城镇居民用肉屠宰网点需要。目前,全省 200个乡镇和55个(1万人以上)农场共设立了乡镇屠宰厂(场)和临时代宰点(非省定点屠宰单位)共252家,产能远远超过本地区居民用肉屠宰网点需要。从保障食品安全、提高产能效率考虑,“十二五”期间全省无需增加网点数,着重提高行业集中度和技术管理水平,加大肉类配送能力建设,缩减落后屠宰网点,淘汰落后产能。同时从全省生猪生产能力、肉类加工出口和肉类消费品种结构发展趋势来看,在“十二五”期间,应培育发展年生猪加工能力100万头以上的大中型肉类加工厂,促进品牌化经营,优化猪肉产品结构。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省有关屠宰管理法规和文件精神为依据,以优化布局、控制总量、扩大配送、发展加工、食品安全、规范经营为着眼点,逐步建立起与海南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满足广大消费者需要、布局科学合理、功能完善、竞争有序、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生猪屠宰网络体系。提升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提升肉类产品卫生和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提高对规模化养殖的带动能力,为全省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的猪肉产品。
二、基本原则
1.与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城市(镇)总体规划相衔接;
2.在现有布局的基础上进行结构调整,减控总量,优化行业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
3.以人为本,便利肉类流通与消费,提高屠宰行业水平,确保肉品安全;
4.净化屠宰市场环境,促进公平竞争,依法规范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经营行为。
三、发展目标
经过3-5年的努力,全省逐步形成以市县城区中心屠宰企业和跨区域流通的现代肉类加工企业为主体,以供应本地市场的农村小型生猪屠宰点为补充,梯次配置、布局合理、有序流通、购销便利、安全高效的产业布局,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肉”,有力促进海南生猪养殖业发展。到2015年末,全省生猪定点屠宰量达到868万头,定点屠宰量(不含计划发展的肉联加工厂屠宰量部分)平均每年增长10%以上;城镇市场的生猪定点屠宰产品销售量占生猪产品销售总量比率达98%以上,基本杜绝生猪私宰行为。具体目标如下:
(一)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规模化、品牌化经营不断发展状大。到2015年,全省淘汰生猪屠宰落后产能取得重大进展,全省手工和半机械化等落后的生猪屠宰产能淘汰50%;各市县城区中心屠宰厂年平均屠宰量在15万头以上,并分别建立区域肉类配送中心,逐步形成全省顺畅的肉类配送体系;培育5 家年屠宰量在100万头以上大中型肉类加工企业,树立一批具有海南特色的“放心肉”品牌。
(二)行业技术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标准化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到2015年,完成全省20个市县城区中心屠宰厂的升级改造,切实做到待宰间、急宰间、厂房、屠宰设备、工艺流程等全部达到国家相关标准,污水排放处理设施符合国家环保要求;有标准化的生猪无害化处理设施;农村地区设置的小型生猪屠宰点逐步完成升级改造,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符合国家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生产要求,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污水排放逐步达到国家环保标准。
(三)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管理不断加强,屠宰监管制度全面落实。到2015年末,全省各市县城区农贸市场、超市、肉类专卖店基本实行肉品配送,乡镇市场肉品配送率达到50%以上。所有市县城区屠宰厂全部配备标准化的肉品检验检疫设备和规范化的质量监控追溯系统;病害生猪无害化处理达到 100%;屠宰企业卫生监管、肉品品质检验检疫等日常管理制度全面落实,猪肉产品质量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四)屠宰市场秩序不断规范,肉品经营环境明显改善。屠宰企业分级管理制度逐步推进,各级政府部门打击私屠滥宰的力度不断加强,私屠滥宰、使用违禁药物或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基本杜绝。
第三章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农村小型生猪屠宰点布局
一、行业发展总量控制规划
为便于生猪屠宰行业分类管理,从“十二五”起,将全省生猪屠宰网点,划分为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农村小型生猪屠宰点两类。其中,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指全省各市县和洋浦开发区城区中心生猪屠宰厂、大中型生猪肉联加工厂。农村小型生猪屠宰点:指设置在乡镇农村地区、仅供应本辖区内生猪产品的生猪屠宰网点。
综合全省生猪屠宰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五年发展预测分析,到2015年全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由2010年的20家发展为26家;农村小型生猪屠宰点由2010年的184家压缩为102家,压缩比率为45%。对2004年《设置规划》中过渡性的68家代宰点原则上予以全部关闭。
二、具体布局方案
(一)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布局方案
至2015年底止,全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控制发展在26家以内,其中,增加年加工100万头以上的大中型生猪肉联加工厂5家、增设市县城区定点屠宰厂1家。
各市县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规划安排:在现有海口市2家、其他各市县和洋浦经济开发区各1家基础上增设三亚市定点屠宰厂1家;另外分别增设海口市、儋州市、澄迈县、琼中县、定安县各1家大中型生猪肉联加工厂,列入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规划范围
(二)农村小型生猪屠宰点布局方案
现有乡镇以下生猪屠宰厂(场)全部划归于农村小型生猪屠宰点范围,纳入全省总体规划,由省控制总量和规划布局,各市县进行具体规划建设和管理。到2015年底,全省小型生猪屠宰点由现有的184家规划压缩到102家,压缩比率45%(见附表)。
(三)具体规划发展数量及网点布局
海南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农村小型生猪屠宰点现状及“十二五”发展规划布局(见附表)。
三、有关设置标准和要求
(一)定点屠宰厂、点设置选址要求
选址应远离供水水源地和自来水取水口,其附近应有城市污水排放管网或允许排入的最终受纳水体。厂区应位于城市居住区夏季风向最大频率的下风侧,并应满足有关卫生防护距离要求。厂址周围应有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远离受污染的水体,并应避开产生有害气体、烟雾、粉尘等污染源的工业企业或其他产生污染源的地区或场所。还应具备符合要求的水源和电源,选择在交通运输方便、货源流向合理的地方,根据节约用地和不占农田的原则,结合加工工艺要求因地制宜地确定,并应符合规划的要求。
(二)生猪定点屠宰厂(场)
海南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建设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卫生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及商务部《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定点屠宰厂(场)的设置条件和标准,同时应符合国家《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置规范》。
(三)农村小型生猪屠宰点
乡镇农村小型生猪屠宰点设置,原则上应按照《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及其实施办法规定的定点屠宰厂(场)的设置条件和标准。应具备适应生猪屠宰作业的安全卫生场地;有屠宰管理人员值班室、检验室,设有待宰间、屠宰间、急宰间;至2015年末所有屠宰点应设无害化处理间和配备无害化处理设备;有3名以上的屠宰技术人员、1名以上经考核合格的肉品品质检验人员;有动物防疫合格证;有经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检测达标的污染处理设施;建立和执行入场检查验收、登记、宰前停食静养、屠宰操作、肉品品质检验、无害化处理等制度。
农村小型屠宰点必须为边远山区和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且仅为本乡镇辖区内市场供应产品,不得跨区域销售。小型屠宰点选址,同一地区点与点的距离应不少于15公里。白沙、昌江、乐东、琼中、五指山等山区小型屠宰场点选址点与点距离应不少于10公里。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明确责任,严格落实和实施规划
省商务部门负责全省生猪屠宰行业规划及政策的制定、行业发展工作的指导监督、屠宰管理重大事项的协调。市县商务部门负责屠宰行业规划的具体实施、对本地区屠宰行业具体管理工作。“十二五”期间,市县商务部门要着重点抓好农村小型生猪屠宰点的压缩整合、建立肉类配送体系、组织屠宰网点的升级改造、强化屠宰质量安全监管。各级政府部门在实施生猪屠宰市场准入、整顿、规范管理工作中,必须以《海南省生猪屠宰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依据。全省新建、改建、扩建和压缩屠宰网点,必须按本《规划》的布局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和市场需求进行。对违反本《规划》批建和不按规划控制屠宰网点发展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单位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二、建立屠宰行业协调和行业退出机制
(一)各级商务、畜牧兽医、环保、工信、规划、土地、财政、食品药品监管、工商、税务、物价等部门要主动协调合作,各司其责,加强管理,使全省屠宰网点的建设、经营、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二)对市县城区生猪定点屠宰厂(场)不符合设置标准条件,设施不全,污水处理不达标,管理制度不落实的,应在规划出台1年时间内,安排改造升级、扩建或搬迁新建,尽快达标,否则将被责令限期整改或关闭,退出省级生猪定点屠宰规划范围。农村小型屠宰点也应争取在规划出台3年时间内完成升级改造,特别是污水处理系统,要取得环保部门颁发的污水排放许可证才能继续生产,否则将责令停业整顿或关闭处理。
(三)对2004年《设置规划》中提到的代宰点及近年来未按省2004年《设置规划》擅自建设的屠宰场点,原则上予以取消。对条件较好、市场确实需要的网点,在总量控制范围内可统筹考虑列入规划。对2004年《设置规划》中被列入定点屠宰厂(场)的乡镇以下屠宰点,但至2010年未建成营业或连续2年以上自行停止屠宰加工的,取消定点资质,不列入此次规划范围。对2004年省已列入规划但后因机构改革合并的乡镇定点屠宰场,此次不列入规划范围。凡属此次不列入规划范围的屠宰点,都应作为此次规划控制压缩的网点。
(四)各市县政府要根据此《规划》制定具体实施办法,采取有效措施,分期分批按规定时间完成网点压缩和升级改造任务。
三、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省、市县各级在落实好中央及省财政支持“放心肉”服务体系项目的基础上,适当安排专项配套资金,支持完成各市县城区中心定点屠宰厂升级改造,各市县政府要安排专项资金逐年分批支持农村小型生猪屠宰点完成升级改造任务。各级财政要支持大中型屠宰企业发展肉类配送,支持建设屠宰行业监管技术系统和肉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支持建设肉类检验检疫设施,新建或改造污水处理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对因优化布局关闭的屠宰企业予以适当补偿。
四、促进企业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创新肉品流通体制
鼓励支持先进的屠宰加工企业以多种方式兼并重组,实现规模化、低成本扩张。各级政府部门应积极创新生猪肉品流通体制,省政府部门要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生猪管理条例,结合我省工作实际,抓紧制定生猪屠宰管理和肉类流通管理规章,各市县政府要制定相关具体可行的措施。鼓励屠宰企业或其他有条件的企业在定点屠宰厂区设立生猪批发中心和肉品批发配送中心,逐步推进生猪屠宰集中收购批发、肉品集中配送、集中销售方法。积极支持、引导撤并的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屠宰场点融入大型屠宰企业的生产、加工、配送和销售等供应链管理体系,转为其购销网点和分割配送点;妥善解决当地农民散养猪的收购和肉品供应问题。
五、净化市场环境,强化屠宰质量安全监管
省、市县政府商务部门要加强生猪屠宰执法队伍建设,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和非法使用违禁药物或添加剂行为,联合畜牧兽医部门加强瘦肉精及疫病的检验,依法规范定点屠宰企业经营行为,严格禁止不符合规定的运输工具运送肉品和农村小型屠宰点的肉品跨区域流通,屡教不改或情节较重的由畜牧兽医、商务等执法部门依法严肃处罚。对触及刑法的要将犯罪线索及时移交公安部门处理。
积极推进全省生猪及肉类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落实肉类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由畜牧兽医部门牵头、商务部门和屠宰企业协调配合,严密组织对生猪及其产品使用违禁药物和非法使用添加剂等行为进行监管,重点加强对生猪“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检测,确保肉类质量安全。
第五章 其他
(一)规划范围。本次规划包括海南省辖区内所有生猪屠宰网点和各类肉联加工厂。
(二)规划期限。2011年至2015年。
(三)规划解释。本规划由省商务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附件:海南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农村小型生猪屠宰点现状及“十二五”发展规划
(怜丝)
第三篇:中国养猪业未来十年发展趋势
中国养猪业未来十年发展趋势
2014年已经过去一个季度,虽然养猪市场目前依然低迷,但总体来讲,个人乐观估计2014年猪市不会比2013年差,养猪市场总体情况要好于2013年,预计今年下半年猪价会逐渐走上上升通道,下半年猪价有可能达到平均14元/公斤左右,自繁自养头均盈利达到200元/头左右,明年上半年生猪市场将会达到高峰期,2015年将会是养猪业丰收的一年。
未来10年中国养猪业发展趋势如何?本人认为,未来10年将是中国养猪业规模化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生猪市场盈利的黄金期,同时也是中国养猪业品种改良的回归期暨本土高端猪肉发展的黄金期。其主要特征:一是散户继续大量退出,规模化、集约化养猪迅猛发展;二是生猪市场逐渐趋于平稳,盈利期大大延长,亏损期大大缩短,周期性波动波幅减小,即盈利或亏损程度减弱,盈利期盈利水平多数时间会稳定徘徊于100-300元/头之间;三是杜长大外三洋等配套系主宰中国规模养猪市场的格局会逐渐被打破,研发本土高端品种猪配套系,打造高附加值的高端猪肉品牌将是未来十年养猪业发展的热点。
1、未来10年将是中国养猪业规模化发展的黄金期
1.1散户退出不可逆
转近几年全国范围内养猪散户大量退出,这个趋势将会继续,不可逆转。原因主要有三,其一是疫病问题,其二是市场问题,其三是经济问题,即农民收入水平问题。
疫病问题众所周知,由于猪病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养猪风险增大。据调查了解,许多散户、中小猪场甚至于少部分大型猪场,即使是在2011年前所未有的高盈利期还在亏损,主要是疫病惹的祸,死亡率太高,当然也有猪场规范化管理问题。尤其散户、小猪场防疫条件差,饲养管理水平差,疫病是他们最大的风险。再加上养猪市场波动大,尤其是过去的十来年养猪市场复杂多变,无规律可循,难以预测,市场风险增大。
散户退出还有一个大家容易忽视的原因,那就是农民收入水平提高问题。现在农民收入水平及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谁还会像从前那样在家只养几头猪?那还不如出去打工!例如以前许多农村每家都养几头猪,就算你现在自繁自养3头母猪或年出栏50头育肥猪吧!这已经是农业部所说的规模养猪的标准了!好年头一般也就净赚15000元左右,还得保证不闹疫情。出去打工,一年至少也能赚这些钱。即使想多养点猪又没那么多资金投入。养猪风险大、又脏又累。虽然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出去打工有回流趋势,但回来的农民多数也不会再做散户养猪了,要搞也只能搞家庭农场、上规模了!而规模养猪是富人搞的事,穷人搞不起!
没资金、没技术、又怕疫病及市场风险的农民若想养猪,加入广东温氏集团等企业搞的“公司+农户”养猪可以,用合作公司的钱养猪,但土地还是要自己租购、猪舍还是要自己建、保证金还是要交点。现在“农户”也升级了,“公司+农户”模式已升级为“公司+家庭农场”了!温氏集团“家庭农场”平均规模年出栏育肥猪1000头左右!
2011年出现“高盈利并未明显推动母猪补栏”现象,刚刚过去的2013年四季度至今“低潮期并未明显导致母猪减少”现象,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散户一去不复返了!散户越来越少,规模养猪越来越多。
疫病问题、市场风险问题、经济收入等问题有力地促进了散户大量退出,同时也促进了规模化养猪的快速发展。
1.2规模化养猪大势所趋
近几年我国规模化养猪发展迅速,目前基础母猪500头、年出栏一万头以上的大型猪场约有3000余个,约占全国总出栏的15%左右。随着中国经济及规模化养猪的快速发展,规模化养猪所占比例迅猛增加,传统的农村散养猪所占比例迅猛减少,同时养猪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集约化集团化养猪企业逐年增多,这将是中国养猪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未来十年内,自繁自养50-500头基础母猪或年出栏1000-10000头的中小规模猪场将是发展主流。预计到2020年左右,存栏50头基础母猪或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或养猪企业)年出栏量将达到总出栏量的50%以上。
农业部发布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出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50%.那么,若把出栏500头以上升级为出栏1000头以上,“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出栏1000头以上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50%以上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规模化养猪是有效控制疫病的唯一出路!规模化养猪也是有效稳定生猪市场的唯一出路!规模化养猪是中国养猪业发展大势所趋!
未来10年将是中国养猪业规模化发展的黄金期!
2.未来10年将是中国养猪业市场盈利的黄金期
2.1规模化养猪有利于疫病控制及生产水平的提高
规模化养猪在猪场选址、建设、设备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规范标准,生物安全、防疫条件好,有利于疫病控制。再说中大型规模猪场大都是自繁自养,更有利于疫病控制。规模化养猪更便于科学饲养管理、规范化管理,更有利于养猪生产水平的提高、经济效益的提高。所有这些,都是散户、小猪场无法做到的。
中国的猪病难以控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千家万户养猪。散户养猪饲养环境太差、硬件条件太差、防疫观念太差,一户得病全村全乡全县遭殃。散户由于猪品种差、粗饲粗养,导致猪繁殖力差、生长慢、料肉比高、成活率低。以前散户养猪的最大优势是成本低,比如精料喂得少,啥费用都不算(如土地、环保、人工、水电、房屋折旧等)。但现在有些费用成本不算就不行了,人工成本也要算了吧?粗饲料也很贵了吧?剩饭剩菜也要算钱了吧?很多地方不能放养了吧?
目前仍以以散户养猪为主的中国养猪业,平均一头母猪年提供出栏猪14头左右(2013年总算超过14头了!),而像广东温氏那些规模养猪企业,平均一头母猪年提供出栏猪达到20头以上(温氏2013年23头以上),一般的中小规模猪场也能达到16-18头,生产水平差距很大。
总而言之,规模化养猪有利于疫病控制及生产水平的提高。
2.2规模化养猪有利于市场稳定
规模化养猪规模比较稳定。由于规模猪场投资大、转向难,猪舍设计、建设又要求满负荷均衡生产,猪群存栏及出栏量均相对均衡、稳定。规模猪场一般都是自繁自养,由于猪生产周期较长,一般不会因市场的短期波动而大幅度调整饲养规模。再说从整体及长远来看,市场盈利期总比亏损期长,只要坚持均衡生产,长期算账肯定是盈利的。另外,市场预测的复杂性也决定了规模养猪的长期均衡生产。散户就不同了,看市场好了,就一窝蜂地上,市场不好了,就一窝蜂地退出。
随着中国规模化养猪的发展,规模养猪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后,中国养猪业生猪市场必然会趋于长期的合理盈利的相对稳定。
2.3宏观经济形势及政府有效调控政策有利于市场稳定
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步伐。过去许多高盈利行业正在走向微利时代。近几年许多从事其他行业的企业开始进入养猪业,其中包括一些外资企业如高盛公司等。许多金融企业、房地产老板、煤老板等纷纷染指养猪业,如重庆南方集团、山西许多煤矿老板等。一些粮食及饲料企业、屠宰企业、食品企业也都延伸产业链进军养猪业,如中粮、希望、正大、雨润、双汇等集团公司。这些大企业大公司均在搞规模化养猪,促进了我国规模化养猪的进程,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养猪业生猪市场的稳定。
这里需强调的是,过去几年乃至未来几年内,因规模养猪快速发展而增加的出栏量还抵消不了因散户退出而减少的出栏量。也可以说,规模养猪的发展速度追不上散户退出的速度。也就是说,全国养猪规模总量不会有大幅度增加,养猪市场不会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
规模化养猪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生产的盲目性。规模猪场或养猪企业,在其扩充发展及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市场预测能力、生产规模适度调控能力。规模化养猪发展到一定程度——规模养猪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养猪市场达到饱和程度,整个养猪业就会自动保持规模上的稳定(例如目前的欧美、日本等)。
近几年,国家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尤其是有关养猪业的优惠政策如能繁母猪补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和畜牧良种补贴等扶持政策,有力地促进了规模养猪业的发展。2014年政府对于畜牧业的各种补贴及优惠政策仍将持续,而且力度会逐年加大。畜牧业尤其是养猪业仍大有可为。政府对生猪市场的调控措施也愈加有效,如《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等调控措施逐年完善,有力地促进了规模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所有这些,有利地保障了未来十年中国养猪业市场的稳定——较长期的处于合理盈利水平的市场稳定。
2.4未来的生猪期货将有利于市场稳定
2013年9月25日,中国证监会批准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鸡蛋期货合约,以进一步健全农产品期货品种体系,满足现货企业的实际需求,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这是健全农产品期货品种体系踏出的坚实一步。我们有理由相信生猪期货也为期不远,生猪挂牌期货合约,将为稳定生猪市场做出它的贡献。
3.未来10年将是中国养猪业品种改良的回归期暨本土高端猪肉发展的黄金期
当前,国际上瘦肉率高、饲料报酬高、长得快的问题已经解决,我们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种猪;其他如肉质好、抗病性好等问题仍是国际同行尤其是中国同行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我国种猪企业的发展机遇。未来十年内,种猪及其配套系的适应性(主要是抗病性好、好养)、配套系商品代的适口性(主要是肉质好、好吃)将是猪育种的主要发展方向。以杜长大或皮杜长大为主的外三元、外四元配套系未来十年内可能仍是市场主角,但其市场份额将会迅速减少,十年后市场份额有可能会降到50%以下;以国内当地民猪、黑猪、土猪、野猪为主的杂交配套系将会快速发展,十年后市场份额有可能会提高到50%以上。广东的“土猪一号”等品牌目前发展趋势看好,就是例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为了满足中大城市高端消费居民的需求,研发高端品种猪配套系,打造高附加值的高端猪肉品牌将是未来养猪业发展的热点。
第四篇:2017-2022年中国养猪业深度调研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养猪业发展预测
及投资咨询报告
▄ 核心内容提要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报告编号】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纸介版:7000元
电子版:7200元
纸介+电子:7500元
▄ 报告目录
第一章 养猪业相关概述
第一节、养猪业概念界定
一、行业定义
二、行业涵盖领域
第二节、生猪养殖方式介绍
一、农户传统的散养
二、专业户集约化养殖
三、企业工厂化养殖
第三节、生猪养殖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概况
二、产业链现状
三、产业链体系标准
第二章 2014-2016年国际养猪业现状分析及经验借鉴
第一节、全球养猪业发展现状
一、养猪市场供需形势
二、养猪合作经济成功经验
三、养猪企业发展状况
第二节、世界猪肉交易市场深度分析
一、市场产量
二、市场消费量
三、消费与产出情况
四、市场出口量
五、市场存栏及出栏量
六、市场价格分析
七、未来市场展望
第三节、法国养猪业竞争力分析
一、产量和消费量现状
二、生产和销售状况
三、肉类加工业状况
四、市场销售状况
五、竞争力指标
第四节、台湾养猪业的成功经验分析
一、行业发展特点
二、行业存在问题
三、行业发展经验
四、对大陆的启示
第五节、其他国家及地区
一、丹麦
二、德国
三、荷兰
四、俄罗斯
五、西班牙
六、欧美国家
第三章 2014-2016年中国养猪业面临的发展环境
第一节、经济环境
一、全球经济形势分析
二、中国经济运行现状
三、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第二节、政策环境
一、农业经济相关政策
二、养猪业相关扶持政策
三、养猪业相关的法律法规
四、2016年养猪业相关补贴
第三节、消费环境
一、居民收入水平
二、居民消费价格
三、居民肉类消费水平
第四节、产业环境
一、畜牧业发展现状总析
二、畜牧业转型升级分析
三、现代畜牧业发展模式
四、“十三五”畜牧业发展规划 第四章 2014-2016年中国养猪业发展综述
第一节、中国养猪业发展总析
一、行业发展变化
二、行业突出特点
三、行业热点事件
四、企业经营模式
五、区域分析状况
第二节、“十二五”全国生猪生产总体回顾
一、猪肉产量稳定增长
二、生产效率明显提升
三、产业格局优化调整
四、信息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五、质量安全和疫病防护成效显著
第三节、中国养猪业波特五力竞争分析
一、饲料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二、加工及零售商议价能力分析
三、新进入企业威胁分析
四、行业替代品威胁分析
五、现有竞争者竞争情况分析
第四节、中国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产业环境缺乏压力
二、生产效率不高
三、环境污染治理机制不健全
四、其他问题分析
五、主要成因分析
第五节、促进中国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进行结构调整
二、推行猪肉品牌营销
三、导入消费者的力量
四、引入精准管理理念
五、其他发展策略
第五章 2014-2016年中国养猪业进出口数据分析
第一节、中国猪进出口总量数据分析
一、2014-2016年中国猪进口分析
二、2014-2016年中国猪出口分析
三、2014-2016年中国猪贸易现状分析
四、2014-2016年中国猪贸易顺逆差分析
第二节、中国鲜、冷、冻猪肉进出口总量数据分析
一、2014-2016年中国鲜、冷、冻猪肉进口分析
二、2014-2016年中国鲜、冷、冻猪肉出口分析
三、2014-2016年中国鲜、冷、冻猪肉贸易现状分析
四、2014-2016年中国鲜、冷、冻猪肉贸易顺逆差分析 第六章 2014-2016年中国养猪业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第一节、2014-2016年生猪价格走势分析
一、2014年生猪价格走势
二、2015年生猪价格走势
三、2016年生猪价格走势
第二节、2014-2016年仔猪价格走势分析
一、2014年仔猪价格走势
二、2015年仔猪价格走势
三、2016年仔猪价格走势
第三节、2014-2016年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一、2014年猪肉价格走势
二、2015年猪肉价格走势
三、2016年猪肉价格走势
第七章 2014-2016年中国养猪业其他主要数据分析
第一节、2014-2016年生猪存栏量
一、2014年生猪存栏量
二、2015年生猪存栏量
三、2016年生猪存栏量
第二节、2014-2016年生猪出栏量
一、2014年生猪出栏量
二、2015年生猪出栏量
三、2016年生猪出栏量
第三节、2014-2016年生猪屠宰量
一、2014年生猪屠宰量
二、2015年生猪屠宰量
三、2016年生猪屠宰量
第四节、2014-2016年能繁母猪变动状况
一、2014年能繁母猪变动状况
二、2015年能繁母猪变动状况
三、2016年能繁母猪变动状况 第八章 2014-2016年中国养猪业发展热点分析
第一节、规模化养猪
一、规模化养猪的特点
二、规模化养猪应具备的条件
三、规模化养猪模式选择
四、规模化养猪经营方式
五、规模化养猪制约瓶颈
六、规模化养猪技术措施
七、规模化养猪准入分析
八、规模化养猪比重预测
第二节、互联网+养猪
一、“互联网+”给养猪业带来的机遇
二、养猪业与互联网融合面临的瓶颈
三、互联网+养猪业发展状况
四、互联网+养猪业未来趋势
第三节、智能化养猪
一、智能化养猪现状分析
二、智能化养猪问题及对策
三、智能化养猪未来趋势
第四节、生态环保养猪
一、生态环保养猪的必要性
二、生态环保养猪技术分析
三、生态环保养猪推广措施
四、生态环保养猪发展思路
第九章 2014-2016年中国部分区域养猪业发展经验借鉴
第一节、湖南省
一、行业发展历程
二、行业发展特点
三、转型升级现状
四、行业影响因素
五、行业发展策略
第二节、山西省
一、行业发展现状
二、发展特点分析
三、发展问题分析
四、解决策略分析
五、发展前景展望
第三节、内蒙古
一、行业生产现状
二、发展问题分析
三、行业发展建议
四、未来发展思路
第四节、其他地区
一、河南省
二、江苏省
三、福建省
四、浙江省
五、甘肃省
第十章 2014-2016年中国养猪原料市场分析
第一节、饲料市场
一、全球市场分析
二、国内运行现状
三、国内供给分析
四、国内市场趋势
第二节、玉米市场
一、生产状况分析
二、进出口分析
三、供求平衡分析
四、市场价格走势
第三节、豆粕市场
一、生产状况分析
二、市场行情现状
三、进出口分析
四、市场影响因素
第四节、小麦市场
一、生产状况分析
二、供求平衡分析
三、市场行情走势
四、市场购销特点
五、市场价格分析
六、市场行情展望
第十一章 2014-2016年中国养猪业其他关联产业分析
第一节、养猪设备市场
一、行业发展综述
二、行业主要企业
三、行业影响因素
四、行业发展前景
五、市场发展趋势
第二节、生猪保险市场
一、开办生猪保险的背景意义
二、生猪保险市场现状
三、生猪保险市场发展建议
四、生猪保险市场展望
第三节、肉制品冷链物流
一、综合效益分析
二、行业发展进程
三、行业成就总结
四、行业缺失分析
五、主要问题分析
六、稳步推进措施 第十二章 养猪业主要技术分析
第一节、猪场建设
一、新建猪场必备条件
二、规模化猪场的建设
三、高效养猪场的建设
四、智能化猪场的建造
五、猪场合理分布建议
第二节、猪场管理
一、养猪场管理的要点
二、养猪场管理的相关制度
三、养猪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四、规模化养猪场管理措施
五、科技技术在猪场管理中应用
第三节、饲养管理
一、仔猪、保育猪饲养管理
二、野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三、四季养猪饲养管理技术
四、养猪饲养成本降低措施
五、提高养猪效益的饲养管理模式
第四节、繁育管理
一、提高母猪产能的管理技术
二、提高外购猪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第十三章 2014-2016年中国养猪业重点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分析
第一节、温氏股份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二节、牧原股份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三节、大康牧业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四节、雏鹰农牧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五节、正邦科技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六节、天邦股份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七节、大北农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八节、上市公司财务比较分析
一、盈利能力分析
二、成长能力分析
三、营运能力分析
四、偿债能力分析
第十四章 中国养猪业投资经济效益分析
第一节、中国养猪业利润状况
一、2014年养猪业利润分析
二、2015年养猪业利润分析
三、未来养猪业盈利状况预测
第二节、养猪业经济效益总体分析
一、养猪业经济效益综述
二、养猪业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三、影响养猪业经济效益的因素
四、提高养猪业经济效益的措施
五、养猪业投资决策与计划
第三节、生猪养殖投资成本收益分析
一、规模养殖场生猪养殖成本收益分析
二、中小散户生猪养殖成本收益分析 第十五章 中国养猪业投资风险预警及策略
第一节、中国养猪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一、技术壁垒
二、饲养环境壁垒
三、人才壁垒
四、资金壁垒
第二节、中小规模养猪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猪群疾病风险
二、市场风险
三、产品风险
四、经营管理风险
五、投资及决策风险
六、人力资源风险
七、环境、自然灾害度安全风险
八、政策风险
第三节、中小规模养猪业风险防范措施
一、加强疫病防治工作
二、及时关注和了解市场动态
三、调整产品结构
四、健全内控制度
五、加强民主、科学决策
六、科学建立有效机制
七、树立环保安全意识
八、掌握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
第四节、中国养猪业区域投资策略分析
一、重点发展区
二、约束发展区
三、潜力增长区
四、适度发展区
第十六章 2017-2021年中国养猪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第一节、2017-2021年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
一、面临的形势
二、思路及目标
三、区域布局
四、主要任务
五、保障措施
第二节、2017-2021年中国养猪业预测分析
一、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二、产量预测
三、消费量预测
四、利润预测
第三节、中国养猪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养猪生产区域布局加快
二、未来养猪业的主体
三、农牧结合的生态养猪模式
四、发展健康养猪生产
五、产业分工更加明确
六、“产业互联网”整合大势所趋 附录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附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附录三: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附录四: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 公司简介
中宏经略是一家专业的产业经济研究与产业战略咨询机构。成立多年来,我们一直聚焦在“产业研究”领域,是一家既有深厚的产业研究背景,又只专注于产业咨询的专业公司。我们针对企业单位、政府组织和金融机构,提供产业研究、产业规划、投资分析、项目可行性评估、商业计划书、市场调研、IPO咨询、商业数据等咨询类产品与服务,累计服务过近100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并成为数十家世界500强企业长期的信息咨询产品供应商。
公司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最全最新的深度研究报告,提供客观、理性、简便的决策参考,提供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的有效工具,也是一个帮助咨询行业人员交流成果、交流报告、交流观点、交流经验的平台。依托于各行业协会、政府机构独特的资源优势,致力于发展中国机械电子、电力家电、能源矿产、钢铁冶金、嵌入式软件纺织、食品烟酒、医药保健、石油化工、建筑房产、建材家具、轻工纸业、出版传媒、交通物流、IT通讯、零售服务等行业信息咨询、市场研究的专业服务机构。经过中宏经略咨询团队不懈的努力,已形成了完整的数据采集、研究、加工、编辑、咨询服务体系。能够为客户提供工业领域各行业信息咨询及市场研究、用户调查、数据采集等多项服务。同时可以根据企业用户提出的要求进行专项定制课题服务。服务对象涵盖机械、汽车、纺织、化工、轻工、冶金、建筑、建材、电力、医药等几十个行业。
我们的优势
强大的数据资源:中宏经略依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信息中心系统丰富的数据资源,建成了独具特色和覆盖全面的产业监测体系。经十年构建完成完整的产业经济数据库系统(含30类大行业,1000多类子行业,5000多细分产品),我们的优势来自于持续多年对细分产业市场的监测与跟踪以及全面的实地调研能力。
行业覆盖范围广:入选行业普遍具有市场前景好、行业竞争激烈和企业重组频繁等特征。我们在对行业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还对其中重要的细分行业或产品进行单独分析。其信息量大,实用性强是任何同类产品难以企及的。
内容全面、数据直观:报告以本最新数据的实证描述为基础,全面、深入、细致地分析各行业的市场供求、进出口形势、投资状况、发展趋势和政策取向以及主要企业的运营状况,提出富有见地的判断和投资建议;在形式上,报告以丰富的数据和图表为主,突出文章的可读性和可视性。报告附加了与行业相关的数据、政策法规目录、主要企业信息及行业的大事记等,为业界人士提供了一幅生动的行业全景图。
深入的洞察力和预见力:我们不仅研究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也一直在进行职业的观察和分析,因此我们更能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我们有多位专家的智慧宝库为您提供决策的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有创造力和建设意义的对策建议:我们不仅研究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也一直在进行职业的观察和分析,因此我们更能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我们行业专家的智慧宝库为您提供决策的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 最新目录推荐
1、智慧能源系列
《2017-2021年中国智慧能源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微电网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小水电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氢能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波浪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潮汐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燃料乙醇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太阳能利用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天然气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互联网+”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广告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物流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教育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3、智能制造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工业4.0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4、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视购物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视媒体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影院线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动画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5、智能汽车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汽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停车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前景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车联网产业运行动态及投融资战略咨询报告》
6、大健康产业系列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基因检测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健康服务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健康体检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精准医疗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康复医疗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7、房地产转型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房地产+众创空间跨界投资模式及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养老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医疗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物流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养老地产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告》
8、城市规划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城市规划行业前景调查及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城市综合体开发模式深度调研及开发战略分析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9、现代服务业系列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民营医院运营前景预测及投资分析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婚庆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市场调查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旅游行业发展前景调查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体育服务行业深度调查与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会展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整形美容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职业教育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第五篇:假如中国养猪业遇上美国补贴政策
国内最权威的养猪行业门户网站中国养猪网 http://www.teniu.cc/
2007年以来,为扶持生猪生产稳定发展,防范生猪市场异常波动,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疫病防疫补助、生猪良种补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强制扑杀补偿、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助、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完善生猪生产消费监测预警体系、增加猪肉储备规模、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等。据统计,这些支持措施的出台,对促进生猪生产的快速恢复和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中国生猪出栏量从2007年的5.7亿头,上升到2008年的6.1亿头,再进一步上升到2009年的6.5亿头和2010年的6.7亿头,3年内增长了近18%,大大高于此前年均增长4%的正常水平(2014年出栏量达7.35亿头)。但是中国的生猪市场并未因生猪补贴政策而走出多年来大起大落的周期怪圈,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全国猪肉价格暴涨,严重影响居民生活,随即政府推出一系列补贴政策,刺激了生猪养殖,导致2008年下半年猪肉价格回落,甚至暴跌,许多养殖者损失惨重,现在又出现因生猪数量减少而导致猪肉价格上涨的情况。所以,从实际情况看,有必要对这一系列优惠政策进行思考和讨论。
美国与中国类似,都对国内的生猪产业提供补贴,美国的经验会为我们认识和评价中国的生猪支持政策带来启发。
一、美国生猪产业现状
美国生猪业生产变化趋势是:随着美国生猪养殖越来越产业化和专业化,生猪养殖场的规模在扩大而数量却在减少。1984年美国有43万个猪场,到1996年下降到不足20万个。20世纪80年代规模猪场生产的生猪占美国市场的34%,90年代上升到65%。长期以来中国生猪养殖以散养为主,近年生猪产业规模化趋猪病求助、技术分享、在线问答、行业资料下载可移步中国养猪网
国内最权威的养猪行业门户网站中国养猪网 http://www.teniu.cc/
势明显,但与美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008年50头以上出栏量的规模养殖户的总出栏量占全国出栏量的55.95%(韩洪云等,2010)。
美国是养猪大国,生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都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20世纪90年代,美国生猪生产连年下降,进入21世纪后,生猪存栏量有所回升,2009年生猪出栏量约1.1亿头,养猪行业每年为美国创造约80万个就业机会。
美国是世界猪肉的第三大进口国,加拿大和丹麦是美国进口猪肉的最主要来源国,分别提供美国进口需求的80%和12%。近年来因加拿大养猪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美国从加拿大进口猪肉的数量激增,每年进口量约600万头。此外,美国还向墨西哥和中国等亚洲国家出口的活猪。随着中国对猪肉需求的不断提高和国内猪肉价格的上涨,中国从美国进口了大量的猪肉,2011年1-7月累计进口美国猪肉9080万kg,比2010年同期大约增加5倍,一跃升为美国猪肉出口的第五大市场。
二、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及其对生猪产业的政策及其对生猪产业的有利影响
美国的畜牧业、种植业和林业都十分发达,其农业补贴政策在保持三大农业部门相对平衡的发展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现实运作显示出以下特征:补贴数量高,补贴范围主要集中在粮食、油料、豆类、乳制品等少数农产品上,由于各种补贴与农产品的生产面积和产量直接挂钩,巨额的农业补贴主要流向少数大规模农场,补贴方式由价格支持转向收入支持,补贴环节由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美国农业补贴集中性强,在1999--2001年给予农场主的642亿美元的直接补贴中,超过90%的补贴仅仅投向5种农产品——小麦、玉米、棉花、大豆和稻米(宋士菁,2003)。这些产品得益于农业补贴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成为美国出口的主要农产品。比较起来,中国的农业补贴面广、分散,各具体类别上所获的补贴数额很少。负面效果是补贴难以集中发挥效能,补贴的效果较差。
猪病求助、技术分享、在线问答、行业资料下载可移步中国养猪网
国内最权威的养猪行业门户网站中国养猪网 http://www.teniu.cc/
美国生猪产业的发展受益于对畜牧业和种植业的补贴。美国畜产晶补贴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财政基础性投入。主要包括草场资源的保护、畜牧科技支持和对农牧场主的支持。②收入支持政策。主要包括奶牛收入损失合同项目、牲畜补偿项目及家畜援助项目等,其中只有家畜援助项目惠及生猪养殖。该项目针对在2003年和2004年由于干旱、高温、疾病、虫害、洪水、火灾、飓风、地震、严重暴风雪或其他灾害等造成损失的家畜生产者提供补偿,并且补偿没有上限。③价格支持政策。主要对牛奶及其制品实行价格支持计划。④促销计划投入政策。该政策旨在促进畜产品的出口,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计划、外国市场发展计划、乳制品出口激励计划等。但是美国没有针对生猪出口的促销计划。美国畜产品补贴政策的重点是乳制品,享受价格补贴、收入补贴、价格支持和促销计划补贴。而生猪养殖仅享受到财政基础补贴和收入支持项目在遭受到自然灾害后在特定时间和地区对特定项目的补偿。分析可见,畜牧业补贴政策对生猪产业的直接支持有限。
美国生猪产业的发展更得益于种植业的补贴政策。据统计。2000--20()4年美国政府平均每年对玉米补贴约45亿美元,对大豆补贴约20亿美元。此项补贴促进农产品产量的提高,1996--2005年玉米和大豆的产量分别提高了28%和42%,同时价格则分别降低了32%和21%。可见,补贴主要被用来弥补了不断下降的价格,所以生产谷物的农场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而美国的畜牧场和大型的农业公司却成为玉米和大豆补贴的最大受益者。据美国农业部估算,约有60%的玉米和47%的大豆作为饲料用于美国国内畜牧业,饲料费用占生猪总成本的47%,低廉的玉米和大豆为生猪生产者节省了大量成本。肉类食品公司采购了大批低价饲料,这意味着接受政府间接补贴平均每年达36亿美元,5年共计180亿美元。
三、对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思考和对中国生猪产业的启发
猪病求助、技术分享、在线问答、行业资料下载可移步中国养猪网
国内最权威的养猪行业门户网站中国养猪网 http://www.teniu.cc/
治病要治标更要治本,美国对生猪产业的支持主要是通过支持猪的玉米和大豆饲料来实现的,这种效应或许是美国政府有意为之,或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总之,美国的生猪产业从中受益匪浅。美国政府只花了支持农产品(玉米和大豆)的费用而收到了兼顾支持生猪产业的效益,可谓一箭双雕。从政策的效率角度评价,美国的种植业补贴政策是很有效率的,这种治病治本的方法可以为中国借鉴。在中国东北地区是依托饲料资源的生猪生产产区,就可以通过对当地的饲料作物进行补贴,来支持该地区的生猪产业。
东北地区因粮食转化潜力大,正在成为养猪新区。张振(2011)计算得出.2009年中国生猪生产96%以L集中在包括辽宁、黑龙江和吉林等22个省份,1978--2009年中国各省份生猪生产布局指数的变动情况显示,东北3省的总体走势呈上升趋势。东北地区是中国玉米主产区,饲料资源丰富,生猪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较高,生猪加工业相对发达,双汇、得利斯、金锣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相继在东北建立猪肉加工企业。从1992年开始,东北地区结束了生猪调入的历史,并出现了“北猪南运”的现象,南北方生猪差距明显缩小。
中国生猪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是饲料价格,受国际粮食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玉米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持续高价位运行,加之国内深加工消耗玉米量增加,加剧了饲料用玉米的供应紧张状况,且这种趋势短期内难以缓解。养猪业为耗粮型畜牧业,需要消耗大量的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为了降低成本,要将粮食就地转化为畜产品,养猪主产区就应分布在玉米、大豆、小麦等粮食主产区。
东北地区是全国公认的饲料优势产区,玉米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8.6%,大豆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8.1%。玉米、大豆产量均超过黄淮流域的河南、河北和山东,是全国饲料原料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本地因气温低猪肉消费量大,如果在吉林或其他地区建立生猪生产基地,供应东北3省,可能其饲养成本因自然条件而比四川等关内省份高些,但本地销售节约了运输成本,考虑到今后运输价格还要调高,效益将更加明显。但张振(2011)通过利用1992--2009年生猪生产省域层面的面板数据计算得出粮食禀赋对生猪布局影响不显著。我们不能单凭猪病求助、技术分享、在线问答、行业资料下载可移步中国养猪网
国内最权威的养猪行业门户网站中国养猪网 http://www.teniu.cc/
这一结果就得出粮食禀赋对发展生猪养殖无作用的结论,这说明东北地区的饲料优势没有发挥出来。究其原因,可能因东北地区生猪养殖发展晚,所以成本优势见效慢。所以,为了发挥其饲料成本优势应在东北3省施行有针对性的补贴政策,重点补贴玉米、大豆等饲料作物。
美国生猪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不仅提高了产量,还逐渐形成了纵向联合的肉类生产体系,配合发达的供应链,减少了交易成本。大型肉类生产企业控制了肉类生产的全过程。从饲料加工、遗传育种、机械化饲养,到养殖、屠宰,再到包装、配送,形成了完整的纵向一体化的体系。由于价格来自合约,单个厂商不敢人为降低价格,从而保证了价格的稳定。中国也需要建立生猪生产的高效产业链。目前中国还只是在生产环节为农户提供支持,但是在生猪产业链中,处于终端的零售商仍然可以通过信息不对称把养殖户在生产阶段所获得的好处抵消掉。在生猪价格上涨时,批发商和零售商随之迅速提高猪肉价格;在生猪价格下跌时,他们利用消费者对价格的适应性和终端销售价格下跌的滞后性获取利润。出现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生猪产业不配套,形成销售环节的行业性垄断。如果各地都有一定数量的集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企业,那么市场效率的发挥就会更充分些。东北地区的发展重点是发挥成本优势,建设一批高标准的生产基地,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进行精深加T,确保大中城市的供应。所以,中国在制定和实施生猪支持政策的同时也应该着眼于建立生猪产业链,鼓励各地发展一些适度规模的集产供销于一体的龙头企业,只有产业链整体发展了,政策的施行才更公平、更有效率。
猪病求助、技术分享、在线问答、行业资料下载可移步中国养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