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局种粮大户抽样调查报告
农业局种粮大户抽样调查报告
为了解xx市种粮大户基本情况,掌握全市种粮大户思想的动态,反映全市种粮大户的诉求,我们开展了一次全市种粮大户情况抽样调查。
一、基本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目前,xx市共有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475户,其中100亩以下的有376户;101—300亩的有88户;301—500亩的有7户;经营5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4户。经营3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以成套大型机械耕作为主、人工耕作为辅,常年雇工相对较多;经营50亩---300亩的种粮大户以机械耕作为主、人工耕作为辅,以短期雇工为主;经营50亩以下的种粮大户以机械耕作和人工耕作结合为主,实行短期雇工;种粮大户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以女劳动力为主,50岁及以上居多,小学及初中文化占七成以上;每个种粮大户均有农民技术员或者农民技师,持证上岗。XX年全市种粮大户以水稻、小麦种植为主,少量种植、棉花和杂粮。根据测算,XX年全市种粮大户亩均现金总收入2350元,现金纯收入282元。
二、大户感受
一是在谈及国家政策和主观感受时,接受访问的种粮大户表示享受到了国家政策补贴,对政府部门落实国家政策表 示满意,对政府扶持粮食生产大户措施的力度评价是满意的,与上年相比,政府扶持粮食生产大户措施的力度明显加大。二是对目前农技部门提供的技术指导是满意的。三是对政府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基本满意。四是相对于其他农产品,对近两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是基本满意。与粮食价格上涨比较,农药和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幅度较大。建议政府按照出售的粮食数量,凭销售给国家的粮食发票进行直补,更加公平合理。
三、存在问题
与部分种粮大户交谈后,我们整理出当前我市种粮大户在生产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土地连片租入困难。由于xx总体上属于丘陵地区,可供连片种植的耕地较少,整体流转更加困难。部分农民不愿意将自己少量的土地转出,由常年在家的年长者简单耕作满足自食需要,对口粮的消费更加放心。也有部分农民认为租金偏低不愿意转出。
2、政府财政补贴数量少。目前,政府各项补贴为每亩 126元,其中种粮直补每亩20元、良种补贴每亩10--15元、农资直补每亩86元。购置农机具按照百分百进行补贴,数量偏少。种粮大户盼望政府进一步提高粮食收购保护价格,希望政府能够按照出售的粮食数量,凭销售给国家的粮食发票进行粮食直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粮食直补。
3、专项生产贷款困难。受到银行贷款诸多条件的限制,种粮大户反映用于粮食生产方面的贷款难度很大,意见纷纷,耽误正常生产,严重影响粮食扩大再生产。
四、几点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三条建议:
一是盼望政府在农民土地流转方面加以引导和规范。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土地流转,多做农民群众的思想工作,帮助种粮大户解决土地流转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营造良好的粮食生产外部环境,特别是能够提供可供连片种植的耕地,为种粮大户提供适度的土地规模,同时做好土地流转的后续跟踪服务工作,以取得粮食生产规模效益。
二是盼望政府继续加大财政对于粮食生产大户的补贴标准。提高粮食生产大户的粮食收购价格,尽可能给粮食生产大户增加生产效益,调动他们的粮食生产积极性,扩大粮食生产规模,有利于粮食生产大户让利于一般农户,提高土地租金标准,实现粮食生产良性循环。
三是希望政府出台粮食生产大户专项贷款政策。有关部门要研究粮食生产大户专项扶持贷款办法,同时降低粮食生产大户专项扶持贷款门槛,如以粮食生产大户房产、在田农作物作为抵押物等。市农委、财政、水利、粮食等政府部门对每个粮食生产大户进行信用等级评估,希望金融单位尤其是政策性银行能够帮助协调解决其生产上的资金紧张、扩大 再生产乏力的窘境。
第二篇:种粮大户先进事迹
马生科是一个农民出身的回族汉子,引领一帮农民共同发展马铃薯产业,让山区农民种植的“土豆”走出家门,挤进城市,跨越国门,变成他们赖以脱贫致富的“金豆豆”。
1、情系农村,务农爱农。
固原市原州区位宁夏南部六盘山区,独特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使马铃薯成为当地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和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受传统耕作方式的影响,马铃薯产业对农民增收致富的带动作用仍不明显,农民想靠种马铃薯发财只是个梦!带着这个问题,马生科没有沉默,他走南创北,进村入户,了解缘由,得出的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当地马铃薯品种单一且老化,产量偏低,加之外运渠道不畅,商品率价值很低,导致种植户增产不增收。做了多年小杂粮贩运生意的马生科深知,要想让马铃薯升值,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必须做好两个方面的文章:第一要提高马铃薯单产,提升品质;第二要疏通外运渠道,打开销售市场。就这样,这位饱经风霜的回族庄稼汉子,本着吃苦耐劳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带着一方百姓开始做马铃薯文章,继而为六盘山区农民撑起了一方天地。
2、科技支撑,典型带动。
他在几年的组织运销中发现,六盘山区马铃薯品种单一,性能老化,抗逆性差,产量普遍较低,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买不上好价钱。XX年,他率先从甘肃、青海等地引进了 “陇薯6号”、“青薯168”等马铃薯新品种,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在原州区头营镇建立了千亩种薯繁育基地。当年繁育基地喜获丰收,亩产量达到XX公斤,比传统种植提高了2倍,且品质优良。几年来,他先后引进适合当地耕种生产的中、晚熟马铃薯优良品种20多个,年均推广优良品种种植面积4万亩,亩均增产380公斤,增收912元;特别是引进的航天育种“黑美人”马铃薯种薯,有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和产值,目前市场价10-20元/公斤,而普通品种马铃薯市场价1-2元/公斤,是普通马铃薯价格的10倍。同时,他先后组织农民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10余次,培训农民5000多人次,发放技术培训资料17000多份,内容涉及脱毒良种选育推广、机械化播种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收获保鲜贮运等一系列推广体系。通过科技培训推广,有效提高了薯农的耕种管理水平为提升当地马铃薯产业升级增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带动促进农民科学种植马铃薯,XX年,在原州区中河乡租赁土地XX亩,建设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当年产种植4000吨,为广西福建提供优质马铃薯籽种1200吨。XX年,承担实施了原州区“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三级体系建设”项目,在原州区流转土地8100亩、订单种植XX0亩,生产原种300吨、一级种薯5000吨,为当地三级种薯繁育起到了带头作用。XX年,在原州区中河乡中河村、丰堡村、高坡村流转土地4600亩,在彭堡镇闫堡村租用土地1000亩,自建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实验田及轮作倒茬用地;基地建设采用全程机械化作业,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测土培肥等进行田间管理。XX年,在原州区中河乡流转土地8300亩建立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种植品种以青薯168、青薯9号、庄薯3号、宁薯12号等优良品种为主,全部实行标准化、机械化及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种植模式,建成了集全程机械化作业、起垄化种植、配方化施肥、节水化灌溉、规范化管理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基地,生产马铃薯鲜薯总产量达到3320万斤(折主粮664万斤),平均亩产4000斤以上,粮食的商品率达到85%以上,优质专用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机械化覆盖率达到100%。基地先后被国家、自治区确定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观摩点,XX年被中国科协和财政部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基地”,XX年,该基地被确定为原州区第一家供港蔬菜基地,也被确定为全国马铃薯产业大会观摩点之一,受到国内外专家一致肯定和好评。
3、开拓市场,助农增收。
为畅通马铃薯销售渠道,创建外销网络,XX年,根据市场需求,他带头成立了固原市马铃薯外运协会,发展会员148家(人),其中,团体会员18家,经济人、种植大户130人;他多次前往国内外市场考察,陆续建起了马铃薯销售窗口,XX年,通过铁路、公路,向全国10多个城市、100多家市场,组织外运马铃薯鲜薯22万吨;XX年,向广西、福建供种3000吨,国内购销马铃薯外运马铃薯6000吨,出口德国4.5吨,马来西亚的58吨。如今,马铃薯产品已走出国门并远销马来西亚、中东、欧洲等国际市场,累计完成外销出口量7000余吨、实现创汇200多万美元。注册的“六盘山”牌马铃薯商标先后取得宁夏名牌产品证书和著名商标;XX年获得“绿色食品”证书,XX年获中国国际第十一届粮油博览会金奖。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艰辛的创业历程,使马生科变得更加成熟和老练;成功的收获,使六盘山区的农民得到了实惠,也使固原市马铃薯(农产品)外运协会名声大振。XX年,他被自治区粮食局评为全区订单农业“订单粮食先进个人”;XX年,被科技部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授予《民营科技发展贡献奖》;XX年,固原市人民政府授予“马铃薯销售大户”、被评选为“宁夏XX经济人物”;被宁夏回族自治区50大庆评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12月被评选为政协委员;XX年,被中国穆斯林协会评为“中国杰出穆斯林企业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授予“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固原市人民政府授予 “产业发展带头人”、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大户”。面对荣誉,马生科没有骄傲,而是默默地投入到他所热爱的事业中。
第三篇:山东种粮大户
文登市——界石镇张格庄村陈传国(粮食种植面积为1240亩)、侯家镇吴家滩村田新忠(粮食种植面积为780亩)、泽库镇泽库村侯爱涛(粮食种植面积为412亩)、宋村镇宋村村潘建民(粮食种植面积为423亩)。
平原县西杨村杨春安种了270亩小麦,2013年准备将种植面积扩大到700亩,平原县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有140多个
高密市姜山镇山丰新村王翠芬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其中种植小麦1500亩。
临邑县翟家镇李庆民承包2100亩耕地、山东省种粮大户20强、德州市第二种粮大户
宁阳县葛石镇涧西村刘宝华(粮食种植面积为619亩)、八仙桥街道川寺村刘传臣(粮食种植面积为332.4亩)、泗店镇前辛村石茂红(粮食种植面积为310亩)。
第四篇:种粮大户先进材料
种粮大户薛会贤先进材料
种粮大户薛会贤,现年42岁,中共党员,兰考县三义寨乡蔡
楼村人,现任村计生管理员、妇联主任。多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导下,经过艰苦创业、科学种田、辛勤耕耘,至202_年10月已创造了亩年产粮食1220公斤的高产田。202_为国家年产小麦、玉米707吨,为社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薛会贤同志202_年9月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绿色小康户”称号;202_年10月被国家农业部授予“种粮大户”称号;202_年2月被省委、省政府奖励为“种粮标兵”;202_年7月被市、县妇联推荐为“省女种粮能手“;202_年3月还发起创办了兰考县会贤种植业合作社。
一、抓机遇、靠政策、学技术谋求农村种植大发展
202_年秋,蔡楼村北有一连片的坑坑洼洼的村集体土地,临
近黄河大堤南侧,常年长着茂密的杂草,无人管理,薛会贤看到农村搞活新土地流转政策和中央1号文件对农村扶持的一系列政策后,觉得荒废着让人看了感到可惜,就和爱人商量向村集体承包那一片土地。当她以每亩200元的价格承包了那里590亩地的时候,全村向炸了锅似的传开了,有的说:“她净瞎能,那地能会种出庄稼来?”也有朋友劝她趁早给村里说说把钱退了算了,不要折腾自己。开弓没有回头箭,听了那些闲言碎语,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让她们瞧瞧,说干就干。由于她爱人在几十里外的城关乡政府上班,很多活就她一个人张罗,近590亩地的杂草清理,她找亲戚朋友20多个人来帮忙,清理了一个多月。土地平整她找来大型机械,花了20多天,用去现金近16万元,付出了她们半辈子的积蓄,而且还向信用社贷款12万多元。那段日子她真觉得自己有点支持不住了,有点动摇的念头,要让这590亩中低产田得到改造,产出高效益的粮食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她借助爱人在乡政府农业服务中心部门工作的优势,找到了一些科学种田的书籍,没日没夜的琢磨起来,弄不懂的她就骑着车到几十里地远的县农业局找技术人员求教。县农业局领导知道她这一情况后,也非常支持,局里在培训各乡镇农业技术人员时,都提前通知她,让她做旁听生。在她的记录本上,有关农作物技术管理的知识记得满满的,她承包的土地第一年复耕后,小麦的产量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令她欣慰的是付出有所回报了。第二年,她又找农业技术专家来这里进行测土配方,指导科学种田,这一年她承包的590亩地,当年产粮食450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赚回了投资的成本,她也成了全乡及至全县有名的种粮大户。尝到承包土地甜头的她,又动员爱人一鼓作气承包了村里100多亩的果园,“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随后两年她的收入增加了,腰包鼓了起来,成了村里的富户,而后她又购臵了11种农业机械,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她的干劲更加足了。
二、依靠科技投入,实现高产稳产
俗话说:“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做咱咋做”,可在薛会贤眼里可不是这个理,她始终坚信: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要想多打粮食,只有用科技,才能取得效益。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每当种植面积确定后,薛会贤总是认真总结上一年的经验,请来专家指导培训,河南省农科院专家多次来兰考对她进行指导,薛会贤结合多年经验和专家意见,总结出两点:一是选用优良品种:二是科学种植,精心管理。她还注重整地施肥技术,根据当地土壤水肥条件,深耕细耙,耕层都在20公分以上,实行精量半精量播种。在施肥上,改变过去的“一炮轰”的做法,重施底肥,氮肥后移,巧施返青肥。及时综合防治病虫害,大大提高了小麦的单产。202_年薛会贤租种的耕地小麦的单产达到610公斤,较全县平均水平提高了25﹪。同时,所产的小麦属于优质品种,市场畅销,价格比常规小麦高出10﹪以上。202_年春天面对持续旱情,薛会贤和她的家人不等不靠、不畏天寒地冻,在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迅速掀起了抗旱保苗工作,从春节前到春节后,她的麦田已经连续浇灌两遍,看到墨绿健壮的麦苗,薛会贤欣慰的说:“我的麦田亩产超过千斤不成问题,今年还得是个好收成。”
粮食再高产,投入是关键:不种梧桐树,引不出凤凰来。薛会贤在抓粮食生产中舍得投入那是远近闻名的,为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实现粮食高产并颗粒归仓,薛会贤这几年来先后筹资40万元购进了收割机、旋耕机、多功能发电机、综合式播种机,喷灌机等农用机械11台,进行田间机械化管理,缓解了劳动力匮乏的矛盾。202_年5月投资20万元架设了高压线路,进行了井井通配套,惠及周边202_亩地。薛会贤常说:“抓规模种粮,得靠农机帮忙”,这不仅把农民从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还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既提高了生产经营水平,又对帮助农民增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创办专业合作社,架起农民致富桥
在多年的粮食生产中,薛会贤想:怎样才能把农民组织起来,共同种植,共同参与市场竟争?为此,薛会贤来到县农业局进行了咨询,得知国家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法》.农民可以按照“民办、民管、民收益”的原则,成立自己的组织。于是202_年3月发起创立了兰考县会贤种植业合作社,并已在县工商局登记注册。合作社运行中走:“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之路,主要采取:“五个统一”为成员服务,即统一良种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播种、统一施肥标准、统一收获销售。如今,加入合作社的230户农民每年纯收入比没加入前至少增加12%以上,合作社架起了农民通向市场的致富之桥。薛会贤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通过发展粮食生产,带领农民致富的典型代表之一,她也是农民的领头羊。她不仅自己致富,而且还探索走出了一条实现规模种植、产生规模效益的产业化经验之路。
种粮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为国家、为社会生产更多的粮食是薛会贤一生的信念和追求。
薛会贤
电话:***
202_年11月12日
第五篇:种粮大户承诺书
附件1-1
1种粮大户承诺书
承诺人姓名:联系电话:
所在县(市)乡(镇)村:
本人郑重承诺:
一、本人所提供的种粮大户信息、证件真实准确,若有不实,愿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交回全部种粮大户补贴资金。
二、本人自觉遵守各级政府的相关制度和规定,并按照规定的程序时间提供相关信息和资料,合理使用补贴资金,并按期归还银行贷款本息。
三、本人服从国家粮油宏观调控的相关政策,在同等条件下,如国家需要,将本人生产的粮食优先出售给国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承诺人签字: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