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08年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题目
编辑:九曲桥畔 识别码:20-586847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7-19 15:33:26 来源:网络

第一篇:08年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题目

08年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题目

1、核电厂三回路系统进海水,对蒸汽发生器有何影响。

2、民工违章作业导致电厂发电机组短路保护性停机,进而反应堆停堆。操作人员处理不当,本应调节化容系统,却加注冷却水,使系统和设备受冷冲击,另外导致冷却剂通过调节阀进入厂房。问题:对事件分级;操作技术和管理上有何问题;有什么教训。

3、辐照研究所辐照装置年久失修,保养较差,外防护门关闭不灵活,关闭时间长,实验人员因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要求操作人员解除联锁装置以加快实验进度,解除后,因操作人员和实验人员电话联系有问题,致使实验人员在以出束的情况下误创实验厅,造成辐照事故,受到70MSV的照射量。问题:管理上有什么问题;操作人员和实验人员有什么问题,应吸取什么教训。

4、国外某地上世纪50年代将放射性废物用钢和木板包装后埋于土沟中,用土覆盖,本世纪发现土沟附近和当地地下水、河水中均有放射性核素存在,既有中低放废物,也有长寿命高放废物的核素发生迁移,问题:按我国标准,如此处置废物有什么问题;现在应如何处置这些废物;有何经验和教训。

5、某工厂在运输放射性物品到机场去时,经机场检测发现有一个货包表面剂量超标,要求返回重新处理,在返回途中,押运员有私事处理,改变了行车路线,改变后行车路途颠簸使一个货包路途丢失,发现后报告了环保和公安部门共同查找,最后在路上找到了货包。经调查,工厂辐射安全人员开了假 的货包表面剂量合格单。问题:该工厂管理上有什么问题;在运输上有什么问题应吸取什么教训;通过此事件,应吸取什么教训。

第二篇: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考试总结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考试专业实务题预测 第二章 考题预测 本章重点(老师课后20点)

1、铀矿冶是什么性质的作业。开放性的,不是密闭性的。

2、尾矿铀的含量是原矿的多少:98%.3、铀选冶厂(水冶)尾矿废渣的产生率:1.2×103t废渣/t铀

4、铀矿工个人剂量的贡献占总的 :63.56%

5、矿山风机停风,氡浓度多长时间恢复到没有通风时的水平:3-5min

6、铀矿山的通风备用系数:20%

7、铀废石尾矿库氡表面析出率是多少:0.74Bq/m2s

8、尾矿库的安全系数:1.05

9、尾矿库安全超高:水面高50m,坝高再高5-10m

10、尾矿库的灾害在世界重大灾害中排名:第18位。

11、氡的半衰期:3.825天

12、尾矿库防洪设计年限:一级1000年洪水最大来设计,用有史以来最大的来校对;二级尾矿库用百年洪水来设计,用1000年一遇来校对。

13、放射性预选:选矿的选出率:15%-20%,把废石选出。

14、矿井中的氡的浓度标准:3.7kBq/m3,氡子体6.4μJ/m3

15、对职业照射,对公众贡献最大的是:氡和氡子体。

16、人洗澡后的去污效率:一般淋浴后体表放射性污染的去污率可达90%以上,污染的工作服应在专门的洗衣房进行洗涤去污,其去污率可达70%以上。

17、氡的测量方法:

氡及氡子体的监测方法和矿工个人剂量的监测方法

1、氡的测量方法有瞬时测量法(电离室-静电计法、闪烁法、双滤膜法)、累积测量法

2、铀矿工个人剂量监测:监测方法:

(1)KF603A热释光氡子体αγ个体剂量计(有源式)(2)KF606矿工个人剂量计无源式

18、废水处理方法:

1、废水采用石灰中和法去除水中铀等杂质(沉淀)

2、废水除镭的方法:二氧化锰吸附法、高锰酸钾活化锯未吸附法、重晶石吸附法、硫化钡共沉淀法

3、污渣循环法可以通过沉淀,除去铀、镭、重金属元素、砷等有害物质。

29、尾矿库的治理方法:

1、物理稳定法。

2、化学稳定法。

3、植被稳定法。

4、综合稳定法。

20、氡的射气、析出系数:与粒度成反比、与品位成正比、与含水率成反比。

七章 质量保证 第五节以后不考

主要还是一些概念不要死记硬背,掌握核质量保证法规和导则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在此基础上了解相应导则的内容。第一章 后半章 张健(包括重点)

1、对火灾和爆炸的防护以 :保证停堆、排除余热、包容放射性---------三个基本安全

功能为主要目的。

防火目标:1)防止火灾发生。2)及时探测发生的火灾并迅速灭火。3)防止未扑灭的火势蔓延。

2、纵深防御概念,三个层次:

(1)第一个层次是防止发生火灾;

(2)第二个层次是及时地探测和扑灭火灾,限制火灾的损害;

(3)第三个层次是防止火灾的蔓延,将火灾对核动力厂安全重

要功能的影响减至最低。

3、重要:火灾和灭火系统的二次效应

(1)高温和高热对构筑物和设备的损坏

(2)燃烧产生的烟雾可能对运行人员的伤害或对设备的腐蚀

(3)燃烧引起的爆炸及二次飞射物

(4)由于喷水意外地引入了慢化剂

(5)由于喷水导致内部水淹和设备的损坏

(6)由于喷水导致放射性物质的迁移

(7)干粉灭火剂导致电气设备接触不良或腐蚀

(8)二氧化碳灭火剂导致的突然降温及冲击等

4、概率安全分析在核动力厂的运行过程中也可以提供 很好的的帮助:

(1)评估核动力厂的技术 规格书等。

(2)为维修、试验和检查等活动确定合理的次序

(3)评估运行经验

(4)事故管理

5、设备的核安全分级

① 安全级∶分为安全1级、安全2级、安全3

级和安全4级(非安全级);

② 抗震分类∶分为抗震I类和抗震II类。

抗震I类的部件需承受安全停堆地震的荷载,抗震II类的部件需承受运行基准地震的荷载;

③ 质量级也称为规范等级

④ 质量保证级

所有的核安全级部件与设备(核安全1、2、3级)均为抗震Ⅰ类,即要求部件与设

备能够抵御“安全停堆地震(SSE)” 的荷载而保持其结构完整性、可运行性和功能能力。

安全级、质量级、质量保证级对于某一具体部件与设备而言原则上是一致的。

安全4级为非核安全级、质量4级(质量D组),执行常规产品相应的标准和质量保证要

求(例如∶ISO-9001)。

6、系统安全分级与部件安全分级的关系

① 组成该系统的部件与设备的安全级别

与系统的安全级别相一致;

② 安全级别不同的二个系统之间的接口部

件按较高的级别确定;

③ 与安全级能动部件配套的电器设备划分为IE级;

7、核级机械部件与设备设计的基本核安全要求: 1)在核设施(包括核电厂)服役的核级机械设备与部件在核设施的全寿期内能够承受运

行状态(包括∶正常运行和预计运行事件)和事故状态的设计基准事故工况下,各种稳态

和瞬态的荷载,并保持其设备与部件压力边界的结构完整性;

2)在核设施(包括核电厂)服役的核级机械部件与设备在核设施的全寿期内,在运行状态

(包括∶正常运行和预计运行事件)和事故状态的设计基准事故工况下,各种稳态和瞬态 的荷载的条件下保持其可运行性和功能能力; 3)在核设施的全寿期内,能够对在核设施(包括核电厂)服役的核级机械部件与设备的可

运行性和功能能力,以及压力边界的结构完整性进行可靠的验证性试验和检验。

8、什么是结构的完整性:

对于非承压部件而言,其结构完整性是指部件几何尺寸的稳定性;而对于设备的承压部件

而言,是指对承压部件的压力边界在不同荷载作用下其变形特征的限制,例如∶发生弹性

变形、部件结构不连续的区域中大的塑性变形或部件结构的整体塑性变形(其结果会使部

件丧失尺寸的稳定性),但不允许出现部件压力边界的破裂。

9、核级机械部件与设备的抗震鉴定

设备抗震鉴定和动力学鉴定所采用的方法

主要有:

① 分析法

② 试验法

③ 分析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④ 利用经验数据鉴定设备。

10、机械部件与设备的环境鉴定

① 部件与设备必须设计成在所有正常、异常、事故

和事故后等环境下都具有执行它们的设计安全功

能的能力;

② 部件与设备的环境能力必须用适当的试验和分析

予以证实;

③ 部件与设备的环境设计,环境鉴定试验的有关分

析工作与核级设备其它活动一样, 都必须在符合法

规要求的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控制下进行。

1、试验的顺序: l)

机械老化试验;2)

热老化试验;3)

辐照老化试验(辐照剂量应不低于相应位

量在电厂运行全寿期的累积辐照剂量);4)

抗震试验;5)

失水工况模拟试验(必须考虑失水工况下安

全壳内环境温度,压力的变化以及安全壳

喷淋环境中化学介质的影响)

12、在役检查的目的:

找出可能的损伤,以判断它们对核电厂继续安全运行是否可接受,或是否有必要采取补救措施。

13、在运行阶段,一定条件下有可能会进一步扩展,导致设备的失效,这样的条件至少包括:

(1)

运行水质不合格(2)

运行状态不稳定(3)

违反运行规程

14、在役检查发现缺陷的处理原则:以确保在具有足够安全裕度的情况下,使得已经发现、且在扩展中的缺陷在下一次在役检查前不会发生失稳破裂或断裂。

15、设计阶段的可达性:设备、人员、检验方法

16、核级机械部件与常规的区别: 1)确定设计基准的原则不同

2)核级必须采用成熟的经过验证的技术

3)所有用于设计和设计验证的计算分析软件和验证设施(各种试验台架、装置)均需通过国家核安全局的认可。4)必须符合核安全法规HAF601 5)必须符合核安全法规HAF003 6)首次应用的设备必须经过设备鉴定

7)核级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试验、运行、在役检查、维修、更换、退役必须在国家核安全局的独立监督下实施。

第十六节核材料管制

17、核材料的基本概念:源材料(不包括钍)、特种可裂变材料、氚、锂-6 及含上述物质的材料和物品都称为核材料。

18、直接使用核材料:不需经过核素转化或进一步富集就能用于制造核爆炸装置的核材料。如: 高富集度的铀、233U、其中238Pu低于80%的钚;以及含上述物质的化合物、混合物(如铀-钚混合氧化物元件)和乏燃料中的钚。

19、间接使用核材料:除直接使用核材料以外的所有核材料,如天然铀、贫化铀、低富集度铀和钍。

20、核材料管制的目的:保证符合国家利益及法律的规定、保证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安全、保证国家对核材料的控制,在必要时国家可以征收所有核材料。

21、实物保护:其含义为用于防止非法转移核材料和破坏核设施的保护措施和技术。实物保护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设施设计(包括平面布置等)和警卫组织、保卫制度、人防措施等软件部分以及实体屏障、探测报警系统等技术 防范等硬件部分组成,实物保护要求有效性和完整性。上述各组成部分是否构成一体,互相补充,不留漏洞,这是实物保护完整性要求。各组成部分是否运行正常,能发挥预定效果,是实物保护有效性要求。

22、中国核材料实物保护等级划分:按照性质、数量划分。共I、II、III级。I级最高,具体数据不要求背。材料

状态

等级:I 钚

未辐照过的2kg以上

未辐照过的,U富集度》20%浓缩铀

5kg以上 氚

未辐照过的,以氚量计

10g以上

第十七节 核动力厂和营运单位的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

23、应急演习:核事故应急响应过程可能相当复杂,因此应急演习也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应急演习通常按演习涉及范围分为以下几类:

(1)单项演习

(2)综合演习

(3)联合演习

24、我国核事帮应急实行三级管理,即国家、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及核设施营运单位三级

25、我国应急工作方针:“常备不懈,积极兼容,统一指挥,大力协同,保护公众,保护环境”

26、三级管理的职责:

国家:组织制定和实施国家核事故应急计划,审查批准场外核事故

27、核事故应急计划和准备则是纵深防御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编制应急计划时,要求考虑包括严重事故的事故系列。

28、为紧急防护措施推荐的通用干预水平:

防护行动

通用干预水平(由防护行动可避免的剂量)隐蔽

10mSv 撤离

50mSv 碘防护

100mGy

为临时性避迁和永久性再定居推荐的通用干预水平防护行动

可避免的剂量 临时性避迁

第一个月30mSv

随后某一个月10mSv 永久性再定居

寿期内

29、我国应急初始条件按其性质分为四大类:即1)辐射水平或放射性水平异常升高。2)裂变产物屏障失效。3)自然灾害或其它影响核动力厂安全的外来因素。4)系统故障

30、厂区应急状态:4级,1)应急待命。2)厂房应急。3)场区应急。4)场外应急(总体应急)。

31、烟羽应急计划区:内区3-5km;外区7-10km 1)确定源项(国家核安全局认可)2)计算在什么情况下有影响3)在烟羽外区出现边缘性效应。

32、应急执行程序虽然勿需核安全监管部门审批,但营运单位必须制定严格的编审批程序,保证其不断更新。

33、营运单位的场内应急计划至少每两年要进行一次必要的修订并报国家核安全局审评。

34、核动力厂营运单位应急报告制度

应急通告

进入应急待命或更高应急状态15min内

应急报告

应急报告:初始

进入厂房应急或更高应急状态后45min内

应急报告:后续

初始报告发出后,每隔1h发一次

源项或应急状态变化时立即报告,然后每隔1h报告一次 势态得到控制后,每隔4h报告一次,直至退出应急状态 最终评价报告

退出应急状态后的30d之内

35、源项:随时估计事故可能的放射性物质的排放数量。这是营运单位应急指挥部向场外应急组织提出涉及公众的应急行动的建议的技术基础。

第六章 核设施选址思考题(常向东)

1、核设施选址的目的与任务是什么?

核电厂选址的目的是要保证所选厂址以及厂址与设施相互之间的适宜性,进而保护公众和环境免受放射性释放(正常运行和事故状态,包括可能导致实施应急措施的事故状态下的放射性释放)所引起的过量辐射影响。

核电厂选址的基本任务是确定厂址与设施之间的适宜性。其中在核电厂厂址选择与厂址评价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两个方面:

(1)

从厂址危险性、可能影响所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向人体转移的厂址特征及其环境特征、以及执行应急计划可行性方面确定厂址的适宜性;

(2)

根据核电厂厂址及厂址所在区域内外部自然和人为因素等特征,确定工程设计基准的适宜性。

对于核电厂试运行和运行阶段厂址调查评价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与核电厂安全运行相关的厂址环境因素,包括人口、外部自然和人为事件、以及其他相关环境因素的监测结果,对厂址以及厂址环境与设施之间的适宜性进行核实。

2、选址中必须考虑的基本因素、评价目标是什么? 核电厂选址必须考虑的基本因素与评价目标包括:(1)、厂址所在区域可能发生的外部自然和人为事件

其评价目标是评价和确定核电厂厂址的适宜性及其设计基准,使设施的工程设计能够抵御来自可能发生外部事件的影响,保证设施安全。

(2)、可能影响所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向人体转移的厂址及其环境特征

其评价目标是考虑到核电厂在运行和事故状态下可能产生的放射性物质释放,从放射性物质释放对环境影响的角度来评价厂址的适宜性。(3)、与实施应急措施相关的厂址与环境因素

其评价目标是考虑到需要采取应急措施的事故状态下,所选厂址的环境,特别是人口因素,要能保障实施应急措施的可能性,并且评价的个人和群体风险要满足辐射安全要求。

3、核电厂选址的阶段划分,以及各阶段的评价任务是什么?

核电厂选址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厂址查勘阶段、厂址评价阶段和运行前的阶段。(1)

厂址查勘阶段的评价任务是确定一个或若干个优先候选厂址,并对这些厂址进行系统的筛选和比较。

(2)

厂址评价阶段的评价任务是对一个或多个优先候选厂址进行调查与评价,并从安全的观点出发,证明厂址的可接受性。同时,要初步确定与厂址有关的设计基准。

(3)

运行前阶段的评价任务是完成和完善厂址特征的评价,并对前阶段评价结果进行验证与核实。

4、核电厂选址中外部人为事件调查的基本程序、评价方法、主要潜在源项的类型、以及法规对各潜在源项无须进一步调查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1)核电厂选址中外部人为事件调查的基本程序:根据收集的资料确定潜在源项;如果存在按法规标准进行初步筛选;如果不能排除必须进行详细评价。(2)评价方法:筛选距离法和筛选概率法。

(3)主要潜在源项的类型:固定源,如化工厂、油或天然气储罐等; 移动源,如陆海空中的运输工具等。

(4)法规对各潜在源项无须进一步调查的基本条件: 固定爆炸源的筛选距离值为5~10km; 一般飞机场的筛选距离值为10km;

飞机航线的筛选距离值为核电厂4km宽范围; 火源影响的筛选距离值为1~2km; 危险气云源的筛选距离值为8~10km;

对每类事件导则推荐为10-7作为筛选概率水平。

5、气象

(1)在核电厂选址中需要考虑气象因素包括哪些?

在核电厂选址中需要考虑气象因素包括:极端气象参数和极端气象现象。(2)作为设计基准的要求是什么?

作为设计基准的要求:必须调查极端气象现象和气象参数的极值。(3)为什么在厂址评价阶段要实施现场气象观测计划?

这一观测的目的是要通过与具有长期连续记录气象站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进而选择那些能够代表厂址条件的气象站,并利用该气象站的数据来确定代表厂址当地气象条件与区域气候特征的极端气象参数。

(4)确定核电厂的设计基准风的步骤是什么? 1)设计基准风的数据来源与收集。

2)数据组的选择,确定代表性气象站,30年或更长时期的数据组,如果数据组时间较短,在统计分析时应适当考虑不确定性。

3)设计基准风的统计分析,根据风的概率分布,估计出百年一遇的最大风速(3秒瞬时极大风速)。

(5)龙卷风调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龙卷风调查的区域范围以厂址为中心经度宽为3度、纬度宽为3度所包括的区域; 龙卷风分类的选择,应选择与富士达-皮尔森分类方法相似的分类法; 对龙卷风破坏及其强度描述不清的情况,要相对保守地考虑;

在龙卷风作为设计基准的情况下,要考虑可能产生飞射物的影响(至少能防止以下三种飞射物的破坏:具有高动能、在冲撞时能引发变形的重飞射物;具有穿透危险的大的坚硬飞射物;尺寸足够小能通过保护屏障内开孔的坚硬飞射物)。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题预测

2005年已考过的试题:

1、核临界

2、质量保证不符合项

3、放射源操作

4、三厘岛

5、废料泄露 2004

1、切尔诺贝利 三厘岛

2、矿井通风

3、原子能院洗手

4、辐照装置没放好,(辐射源操作问题)

共有5道题,以其中分数最高的4道题加起来作为总分!

预测 2006 年 有可能考到的题目:

1、核电厂选址(应该是必考)

2、切尔诺贝利(纪念**周年)

3、设计审查。

4、质量保证有某一个。(难)

5、铀(钍)矿与伴生放射性矿。

6、核技术应用要比其他的题容易一些 常用答题思路: 范深根总结:

•工作是否经过正规的批准

•设计是否合理

•安全设备是否正常维修并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辐射监测(场所与个人)•人员资格

•合格的防护人员

•规章制度的完善与遵守

•防护与保安措施(现场操作与贮存,保管)•意外情况的报告

•事故应急的准备与正确实施

•辐照装置必须严格设计;有故障绝对不能运行

比较经典、通用性较强的案例:

美国Browns Ferry控制棒插入故障

的整改措施

1.对于此类BWR要求连续监测停堆排放箱水位,把水位指示及报警信号送至主控室;

2.应加强注意防止异物进入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3.对停堆系统的可用性作定期试验;

4.对操纵员针对此类事件作专门培训;

5.通知全部此类BWR照同样要求执行。

切齐诺贝利事故分析:(必考)

1、切尔诺贝利事故的运行管理背景:核动力厂运行管理规程的缺位(试验人员擅自操作)

2、切尔诺贝利事故的社会背景:原苏联社会体制使核动力厂营运单位管理混乱,安全文化薄弱。

3、切尔诺贝利事故的科学背景:初始事件为反应堆物理的瞬发临界引发堆芯融化、爆喷、放射性向周围环境大量释放。

4、与一般轻水堆机组不同,当失水事故发生时RBMK核链式反应和功率输出增加。

该设计缺欠——称为“正空泡系数”——引起不可控功率剧增导致切尔诺贝利事故。

堆芯具有正空泡反应性效应和正功率反应性效应; 控制棒挤水棒的正反应性效应;

慢化用的石墨材料,在高温下失去氦气氛,与空气接触,就会持续燃烧,在切尔诺贝利事故过程中,石墨的燃烧加剧了灭火的复杂性和促进了放射性物质的释放。

实验过程中严重违反规程的各项操作,如:不适当地解除了自动调节功率系统后,为赶进度,不顾功率水平不符合要求而

进行实验;试图在反应堆处于碘坑过程中维持堆

功率;

5、整改措施: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意外事故及时报告,对停堆系统的可用性作定期试验,对操作员针对此类事件作专门培训,将经验教训进行推广。洪水方面的案例:早期设防偏低,中法标准对比,原来没有的情况也会出现,做为经验反馈到类似状况,可能最大降雨有陆面水位影响。

案例:

1、仔细分析案例的背景,提取出具体案例所涉及的工业和核安全监管主要环节。

2、对比相关环节的法规要求找出问题,其中可能包括管理问题,法规标准问题,调查评价的方法与深度问题。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考试综合知识题预测

综合知识有的内容如燃料循环在专业实务里更详细。第三章 桂立明 课后思考题

1、辐射防护的目的与任务是什么?、辐射防护和核安全的目的是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并限制随机性效应的发生概率,使它们达到被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

辐射防护和核安全的基本任务:既要保护从事放射工作者本人和后代以及广大公众乃至全人类的安全;保护好环境;又要允许进行那些可能会产生辐射的必要实践以造福于人类。

2、简述天然辐射源与人工辐射源的主要来源以及他们对人类造成的照射水平每年为多少?

来源:天然:1)宇宙射线2)宇生放射性核素3)原生放射性核素 人工:医疗辐射、核爆炸、核电站、3、辐射实践与干预有什么不同?

实践:在这里是作为放射防护领域专业术语使用,它是特指任何引入新的照射源或照射途径、或扩大受照人员范围、或改变现有照射源的照射途径网络,从而使人们受到的照射或受到照射的可能性或受到照射的人数增加的人类活动。干预:是指任何旨在减少或避免不属于受控实践的或因事故而失控的照射源所致的照射或照射可能性的行动。

4、为什么引入潜在照射的概念?

◆所以,从实质上来说,对潜在照射的控制,就是

对辐射源的安全性的控制。

5、何谓吸收剂量D、当量剂量H与有效剂量E(包括它们的定义、物理意义、单位适用条件及相互联系)

吸收剂量D:电离辐射授予某一体积元中物质的平均能量除以该体积元中物质的质量的商

当量剂量:对某个器官或组织,是平均值; 有效剂量:针对全身而言,取平均值。

比释动能:不带电粒子在体积元内产生的所有带电粒子的初始动能总和的平均值除以物质质量的商。

对低能带电粒子,韧致辐射可以忽略时,则 吸收剂量=比释动能

6、当量剂量Ht(50)、待积有效剂量He(50)、集体当量剂量SH与集体有效剂量Se它们分别用在什么场合?

人体单次摄入放射性物质后,某一器官或组织在50年内将要受到的累积的剂量当量

式中:t0是摄入放射性物质的起始时刻;(6.16)

是在t时刻器官或组织受到的当量剂量率;

τ是摄入放射性物质之后经过的时间。当没

有给出积分的时间期限时,成年人-50年;

儿童-70年

受到辐射危害的各器官或组织的待积当量剂量HT(τ)经WT加权处理后的总和称为待积有效剂量E(τ),即

集体当量剂量:表示一组人某指定的器官或组织的当量剂量的总和。集体有效剂量:受照群体每个成员的有效剂量的总和。

7、何谓辐射权重因子WR与组织权重因子WT WR:在当量剂量中,WR 辐射权重因子,是与辐射品质相对应的加权因子,无量纲。

WT:定义: WT代表组织T接受的照射所导致的随机效应的危险系数与全身受到均匀照射时的总危险系数的比值。

8、影响辐射损伤的因素有哪些? 直接作用:

辐射粒子与生物大分子,如 DNA and RNA, 直接发生作用,导致细胞的损伤。

间接作用:

辐射粒子与细胞内环境成份(主要是水)发生作用,产生自由基和过氧化物,导致细胞的损伤。

剂量大小、细胞的增殖能力

9、论述随机性效应与确定性效应各有何特点,他们和躯体效应与遗传效应有什么联系。

一类是对细胞的杀伤作用,即使受照射细胞死亡或受伤,细胞数目减少或功能减低,结果影响了受照组织或器官的功能,表现为确定性效应,如急性放射病,造血功能障碍。

一类是对细胞的诱变作用 主要表现为诱发细胞发生癌变(致癌),诱发基因突变(致突)和先天性畸形(致畸)。

随机性效应(Stochastic effect):是指辐射效应的发生几率(而非其严重程度)与剂量 相关的效应,不存在剂量的阂值。主要指致癌效应和遗传效应。

确定性效应(Deterministic effect):是指辐射效应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所受剂量的大小。这种效应有一个明确的剂量阂值,在阂值以下不会见到有害效应,如放射性皮肤损伤、生育障碍。

10、辐射防护基本原则(辐射防护体系、剂量限制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 辐射实践的正当化 2.剂量限制和潜在照射危险限制 剂量约束和潜在照射危险约束 3.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

11、无

12、辐射的防护标准中的基本标准是如何规定的(包括职业照射与公众照射)?

三要素:

时间

距离

屏蔽

措施:充分准备,减少受照时间 剂量率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点源)

措施:§远距离操作;

§任何源不能直接用手操作;

§注意β射线防护。[3].屏蔽防护(Shielding)措施: §设置屏蔽体

§屏蔽材料和厚度的选择:

辐射源的类型、射线能量、活度 1.内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内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各种规章制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阻断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各种途径,在最优化原则的范围内,使摄入量减少到尽可能低的水平。

13、简述外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基本原则:

尽量减少或避免射线从外部对人体的照射,使之所受照射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剂量限值。

14、内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内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各种规章制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阻断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各种途径,在最优化原则的范围内,使摄入量减少到尽可能低的水平。

内照射防护的一般方法是 •“包容、隔离” • “净化、稀释”,•“遵守规章制度、做好个人防护”。

15、对辐射源安全和保安的要求与控制措施有哪些?

(1)确保辐射源的实物保护符合有关要求,并保证将辐射源的失控、丢失、被盗或失踪的信息立即通知审管部门;

(2)不得将辐射源转让给不持有有效批准证件的接收者;

(3)对可移动的辐射源定期进行盘存,确认它们处于指定位置并有可靠的保安措施。

16、辐射防护监测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辐射防护监测的对象就是人与环境两大部分,具体监测有四个领域:个人剂量监测、工作场所监测、流出物监测、环境监测。

17、一位放射工作人员在非均匀照射条件下工作,18、简述辐射防护大纲的主要内容。

为实现可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原则,必须制定和建立一个最优化的辐射防护大纲。最优化的辐射防护大纲包括:健全辐射安全组织、严格的安全教育和训练、合理的设施设计、可靠的个人安全保障、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有效的监测计划和周密的应急计划等。

19、应急准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减 小潜在照射意味着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辐射源的安全(对核设施即为核安全),预防事故或事件(事件序列)的发生,降低潜在照射的产生概率;另一方面,事故 或事件一旦发生,则减缓其后果,尽量减小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受照剂量。潜在照射发生并对公众造成应急照射的情况下,应实施必要的核事故应急干预,减小公众的 受照剂量

第三篇: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题型

题型

一、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按国家标准《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1992)的规定,分为6大类: 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2、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标准》(GB6441-1986),从导致事故发生的角度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火灾(5)触电(6)淹溺(7)起重伤害(8)坍塌(9)高处坠落(10)透水(11)冒顶片帮(12)瓦斯爆炸(13)爆破 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14)火药爆炸(15)锅炉爆炸(16)容器爆炸(17)其他爆炸(18)灼烫(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

3、从安全系统工程的观点从以下8个方面分析:(1)厂址(2)总平面布置(3)道路及运输(4)建筑物(5)生产设备、设施和装置

(6)生产工艺及其过程中的原材料和产品(7)作业环境(8)安全管理措施

题型

二、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答题要点:

1、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违章作业)物的不安全状态(技术缺陷)

2、间接原因制度和管理问题 题型

三、事故调查与处理

答题要点:(4+X)

1、生产经营单位

2、主要负责人(81条)

3、事故直接责任人(90条)

4、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相关人员(77条)题型

四、预防事故发生的建议和措施 答题要点:(5+X)

1、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2、建立完善并贯彻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技术措施;

3、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4、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依法加强监督管理的力度;

5、建立和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通过培训和演练确保其可操作性;

题型

五、事故应急预案的建立程序

1、成立预案编制小组

2、危险分析与能力评估

3、编制应急预案

4、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

5、应急预案的实施

题型

六、事故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答题要点:

1、应急救援的方针与原则;

2、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及其可能导致的事故;

3、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及职责;

4、事故报告的程序、方式和内容;

5、事故发生后应当采取的行动和措施;

6、事故应急资源信息;

7、有关事故报告及应急救援的具体通讯联络方式;

8、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计划;

9、应急预案管理的措施和要求;

10、相关附件

题型

一、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按国家标准《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1992)的规定,分为6大类: 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2、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标准》(GB6441-1986),从导致事故发生的角度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火灾(5)触电(6)淹溺(7)起重伤害(8)坍塌(9)高处坠落(10)透水(11)冒顶片帮(12)瓦斯爆炸(13)爆破 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14)火药爆炸(15)锅炉爆炸(16)容器爆炸(17)其他爆炸(18)灼烫(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

3、从安全系统工程的观点从以下8个方面分析:(1)厂址(2)总平面布置(3)道路及运输(4)建筑物(5)生产设备、设施和装置

(6)生产工艺及其过程中的原材料和产品(7)作业环境(8)安全管理措施

题型

二、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答题要点:

1、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违章作业)物的不安全状态(技术缺陷)

2、间接原因制度和管理问题 题型

三、事故调查与处理

答题要点:(4+X)

1、生产经营单位

2、主要负责人(81条)

3、事故直接责任人(90条)

4、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相关人员(77条)题型

四、预防事故发生的建议和措施 答题要点:(5+X)

1、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2、建立完善并贯彻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技术措施;

3、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4、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依法加强监督管理的力度;

5、建立和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通过培训和演练确保其可操作性;

题型

五、事故应急预案的建立程序

1、成立预案编制小组

2、危险分析与能力评估

3、编制应急预案

4、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

5、应急预案的实施

题型

六、事故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答题要点:

1、应急救援的方针与原则;

2、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及其可能导致的事故;

3、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及职责;

4、事故报告的程序、方式和内容;

5、事故发生后应当采取的行动和措施;

6、事故应急资源信息;

7、有关事故报告及应急救援的具体通讯联络方式;

8、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计划;

9、应急预案管理的措施和要求;

10、相关附件

第四篇:2013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答案--案例分析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一、A焦化厂为民营企业,从业人员1000人,2009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起、造成2人轻伤。该厂因精苯工业废水兑水稀释后外排,被环保部门责令整改。该厂采取的措施是将废水向煤堆喷洒,这样既仰制了扬尘,又避免了废水外排。为防止相关事故发生,该厂于2009年5月20日制定实施了《A焦化厂精苯污水喷洒防尘管理办法》。

2011年5月11日15时20分许,A厂备煤工甲、乙在进行胶带输送机巡检作业时闻到强烈异味,随后两人分别前往不同部位查找原因。15时38分,乙听到从甲的方向传来一声闷响,气浪迎面扑来,发现通廊部分坍塌。乙立即呼救。厂领导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对胶带输送机通廊坍塌现场进行搜救,在胶带输送机通廊北端发现甲倒在废墟中。甲头部有明显外伤,身上大面积烧伤,经医务人员确认已经死亡。

事故调查确认,此次事故为1号煤仓内苯蒸汽爆炸事故。在含苯废水向煤场内煤堆喷洒1年后,废水管道断裂,废水从管道断裂处流入煤堆底部,经胶带输送机运输,大量含苯煤粉进入1号煤仓,从含苯煤粉中挥发出的低浓度苯蒸汽积累、聚集达到爆炸极限,遇到点火源后引起爆炸。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关于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的规定,A厂()A.可以只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可以委托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代管企业安全生产。

C.可以委托具有安全评价资质的评价机构代管企业安全生产。D.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E.可以委托具有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的个人代管企业安全生产。

2、A厂招收新从业人员,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 A.12

B.24

C.36

D.48

E.72

3、A厂2009年百万工时伤害率()A.1

B.2

C.3

D.4

E.5

4、根据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作为A厂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可从事的安全生产工作包括()A、参与本厂组织的事故调查

B、参与本厂厂内隐患排查治理 C、进行本厂员工职业病鉴定

D、参与本厂员工安全培训 E、为本厂选用和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答案:ABDE。解析:

第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下列安全生产工作,应有注册安全工程师参与并签署意见:

(一)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

(二)排查事故隐患,制定整改方案和安全措施;

(三)制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计划;

(四)选用和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五)生产安全事故调查;

(六)制定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

(七)其他安全生产工作事项。

5、根据生产事故调查和处理条例,该起事故的调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A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国资委组织调查

B、由A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调查 C、由A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环境部门组织调查 D、可邀请相关专家作为调查组成员参与事故调查 E、A厂上级主管部门、工会参与事故调查

答案:BDE。事故调查组成员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工会、公安机关、监察机关。可以邀请人民检察院参与事故调查。还可以聘请专家参与事故调查。从题目来看,国资委(如果属于国有企业)和环保部门可以参加事故调查,绝对不可能组织事故调查。

6题、A厂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包括()

A、煤尘

B、笨

C、氯

D、高温

E、焦炉煤气

答案:ABE 解析:CD虽然也是职业性有害因素,但从从题目中不能看出是否存在该职业性有害因素

7题、A厂要恢复生产在修复破坏的设备、设施后还需()

A、重新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

B、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 C、将事故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

D、全面落实事故调查报告整改要求 E、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检查

答案:BDE。C选项明显错误,A不太确定,凭直接认为不需要重新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

二、B家具木材厂加工车间内用可移动式传送带传送物料,可移动式传送带的驱动电机使用380V三芯电缆线供电,其铁制控制箱入口处的电缆线用布条缠绕固定。因控制箱随传送带经常移动,操作人员为图方便,只安装了一个螺栓固定。控制箱没有漏电保护装置。

木材厂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2009年5月21日15时20分,由于车间内木材堆积,影响传送带正常工作,现场操作人员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带电移动传送带。在移动过程中,三芯电缆线松动脱落,带电电缆短路打火,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2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重伤者经34天抢救无效死亡。事故造成木材厂加工车间厂房部分坍塌,全厂停产,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8题为多选题):

1、该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包括()

A.医疗费用

B.企业停产损失费用

C.事故罚款

D.清理现场费用

E.丧葬及抚恤费用

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很大事故

D.重大事故

E.特别重大事故

3、从业人员长期接触B厂木材加工车间的粉尘可能引发的职业病是()A.尘肺

B.苯中毒

C.炭疽

D.职业性哮喘

E.甲醛中毒

4、在下列措施中,对解决木厂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问题有效的治理措施包括(ABCD)A、密闭产尘设备措施

B、粉尘堕化措施

C、除尘净化措施

D、通风净化措施

E、防静电措施

解析:ACD应该不难理解,书上都有。B选项在08版的粉尘爆炸中有堕化防护措施。D选项不能降低粉尘浓度,只是杜绝粉尘爆炸的点火源,与题意不符合

5、在移动传送带过程中,可用于预防人员间接触电的技术措施有(ACE)A、安装静电保护装置

B、安装电磁屏蔽

C、采用TT系统

D、安装机械联锁

E、采用保护接零系统

解析:CE很明显正确,B项书上说了,漏电保护装置可以作为直接接触电击基本措施的补充措施和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显然正确。BD书上没介绍,不确定所以没选

6、针对B厂的粉尘爆炸危险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粉尘的分散度越高,越容易发生爆炸

B、尘浓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C、含氧量越高,爆炸强度越大

D、粉尘温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E、粉尘湿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解析:C项,书上说随含氧量增高,爆炸危险性越大,而选项说的是含氧量越高,爆炸强度越大,本人认为不对。E项应该是随湿度增高,爆炸危险性减少。

7、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中应坚持的原则有(BE)A、优先保护农民工权益的原则

B、“四不放过”的原则 C、公正、公开的原则

D、企业利益至上的原则 E、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解析:BE显然正确,书上有提到。AD明显错误。C不确定,据网友反映也是正确的,但本人没选。

8、该起事故暴露B厂在日常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AB)A、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

B、安全检查不到位 C、劳动防护用品不合格

D、未采用防爆电机 E、岗位责任制不健全

解析:我认为C、E案例中并不能反映出来。D项应该属于安全技术措施,而不是管理的问题。

三、C建筑工程公司原有从业人员650人,为减员增效,2009年3月份将从业人员裁减到350人,质量部、安全部合并为质安部,原安全部的8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转入下属二级单位,原安全部的职责转入质安部,具体工作由2人承担。

2010年5月,C公司获得某住宅楼工程的承建合同,中标后转包给长期挂靠的包工头甲某,从中收取管理费。2010年5月,甲找C公司负责人借用吊车吊运一台800KG-m的塔式起重机组件,并借用了“A”类汽车驾驶执照的员工乙和丙。2010年11月6日中午,乙把额定起重8T的汽车式起重机开到工地,丙用汽车将塔式起重机塔身组件运至工地,乙驾驶汽车式起重机开始作业,C公司机电队和运输队7名员工开始组装塔身。当日18时,因吊车油料用完且天黑无照明,丙要求下班,甲不同意。甲找来汽油后,继续组装。20时,发现塔吊的塔身首位倒置,无法与塔基对接。随后,甲找来3名临时工,用钢绳绑定、人拉钢绳的方法扭转塔身,转动中塔身倾斜倒向地面,作业人员躲避不及,造成3人死亡、4人重伤。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确定此次事故类别并说明理由。

2、指出C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履行的安全生产职责。

3、分析本次事故暴露出的现场安全管理问题。(上面蓝色字体是现场安全管理问题)

4、提出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1、确定此次事故类别并说明理由。×(估计扣4分)

① 较大事故。

2、指出C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履行的安全生产职责。

①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②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③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④ 保证安全生产投入有效

⑤ 主要负责人经安全培训合格 ⑥ 编制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⑦ 治理排查生产隐患。⑧ 组织应急演练。

⑨ 事故发生后的上报制度

3、分析本次事故暴露出的现场安全管理问题。① 乙无特种作业证书驾驶起重机。

② 机电队和运输队不属于专业安装人员。③ “天黑无照明”属于专业环境不良。

④ “发现塔吊的塔身首位倒置,无法与塔基对接”表明该施工队没有专项安装方案。⑤ “甲找来3名临时工”。施工组织不合理

4、提出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技术措施:

① 完善起重机安装方案。② 设置施工现场照明,提供良好作业环境。管理措施:

①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②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③ 主要负责需经安全培训合格

④ 特种作业人员经相关部门培训,持证上岗。⑤ 从业人员经安全培训合格。⑥ 保证安全生产投入有效。⑦ 定期进行隐患排查。⑧ 编制应急预案。

四、D热电厂2x300MW扩建工程的燃煤系统包括:煤仓,运煤系统,破碎系统,给煤系统。煤仓内堆煤最大高度为14m。燃煤由汽车运入电厂,采用胶带输送机将煤送到磨煤机中磨成煤粉,煤粉送至锅炉喷燃器,由喷燃器喷到炉膛内燃烧。扩建工程使用该厂原有的2个容积500立方米柴油储罐储存点火锅炉用燃油。给水系统的功能是将水送入省煤器。进入省煤器的水经水冷壁和过热器等受热面,变成过热蒸汽后送入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D厂调节水系统有一个储存为12t的液氨储罐。

发电机的冷却方式为“水—氢—氢”方式,氨气由直径100mm的管道引入发电机设备。制氢系统有9个表压3.2MPa,容积10立方米的氢罐。锅炉机组最大连续蒸发量为1025t/h,过热蒸汽出口压力为17075MPa。

D厂远离城区。为方便员工生活,D厂在厂区设立了一座加油站,加油站有2个容积150立方米的汽油储罐,汽油的密度为730kg/m3.受D厂委托,E安全评价机构对该厂扩建工程进行了安全评价,出具了安全评价报告,并提出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方案。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计22分)

1、为预防燃煤输送系统事故,应采取哪些安全技术措施?

2、D厂委托给E机构的安全评价属于哪种类型?简述该类安全评价包括的主要内容。

3、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结合以上场景,说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的要求。

4、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指出D厂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并说明理由。

五、F氧化铝厂采用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生产工艺为:原料储运,石灰消化,原矿将制备,高压溶出,赤泥沉降洗涤,分解与种子过滤,蒸发及排盐,氢氧化铝焙烧与包装等。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主要有:铝土矿,石灰,液碱,燃煤,硫酸,柴油,硫酸铵,赤泥,氧化铝,灰渣,煤气,过热蒸汽,液氨,水等。该厂生产的主要工作由本厂负责,辅助性工作承包给G企业。F厂主办公楼有:2部电梯,1套消防系统,26个灭火器。

F厂自备煤气站和热电站。煤气站生产氢氧化铝焙烧用煤气,煤气生产能力为65000N.m3/h。热电站有:3台130t/h燃煤锅炉,1套12MW汽轮发电机组,1套25MW汽轮发电机组。热电站生产270度地蒸汽,生产能力为220t/h , 蒸汽在管道中的压力为3.7MPa。

F厂热力工程系统有:主厂房,堆煤场,燃煤破碎筛分输送系统,油泵房,除盐水站,点火泵房,灰渣库,熔盐加热站,除灰系统,热力管网,氨法脱硫系统等单元。工艺间物料采用管道或机动车辆输送。

2010年3月,F厂组织了安全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分析表明,现场作业人员没有意识到的事故隐患占31%,查出的两个重大事故隐患1,2在2010年1月份检查时已经发现。重大事故隐患1未整改的原因是F厂的甲车间认为是乙车间负责整改,乙车间认为应由甲车间负责整改。重大事故隐患2未整改的原因是F长认为是应由G企业出整改资金,G企业认为应由F厂出整改资金。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

1、指出F厂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中得火灾爆炸物质并说明理由。

2、指出上述场景中的特种设备。

3、指出F厂热力工程系统中危险因素及其存在的单元。

4、确定重大事故隐患1.2的整改责任单位并说明理由。

5、针对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辛辛苦苦把真题打出来了了,好累!可能还过不了!

好了我把我认为的标准答案补上

一、1D,2E,3A,4ABDE,5BDE,6ABDE,7BDE

二、1B,2A,3A,4ACD,5ACE、6ABCD,7BCE,8ABE

三、1、起重伤害。(2分)

理由:发生在吊塔(起重机械)的安装过程中。(2分)

2、(1)建立建全安全生产责任制。(1分)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1分)

(3)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使用。(1分)

(4)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1分)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分)

(6)及时、如实汇报生产安全事故。(1分)

3、现场安全管理问题:

(1)起重机械的安装和拆卸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1分)

(2)没有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1分)

(3)施工中没有派专业技术人员监督。(1分)

(4)在作业环境不良的条件下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1分)

(5)临时工未经培训上岗,特种专业人员未持证上岗。(1分)

(6)相关方管理混乱,存在着非法分包、转包的现象。(1分)

4、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1分)

(2)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1分)

(3)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1分)

(4)加强强相关方管理,严格审核相关单位的资质和条件。(1分)

(5)加强从业人员岗前安全教育培训,树立良好的安全意思。(1分)

(6)现场派专业技术人员监督,保证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1分)

四、1、输煤输送系统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1)防粉尘措施:a改革工艺流程,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机械化;b湿式作业;

c密闭、通风、除尘;d个体防护。(3分)

(2)机械传动部件采用防护罩、防护网等防护装置防止机械伤害。(1分)

(3)采用接地等防静电措施。(1分)

(4)接地、屏蔽等防雷击措施。(1分)

2、安全评价为安全验收评价。(1分)

其主要内容有:

(1)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其程度。(1分)

(2)发生事故与职业危害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1分)

(3)与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的符合性评价。(1分)

(4)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定量、定性分析。(1分)

(5)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作出评价结论,撰写评价报告。(1分)

3、(1)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并使危险有害因素得到有效控制(1分)

(2)起重作业、高处作业、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实行作业许可证制度。(1分)

(3)作业许可证上应有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1分)

(4)爆破、吊装作业要派专业人员现场监督,保证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 落实。(1分)

4、加油站(2个汽油储罐)(1分)理由:加油站汽油储量243T>汽油临界量200T(1分)

液氨储罐。(1分)理由:液氨储罐储量12T>氨临界量10T。(1分)

氢罐。(1分)理由:氢罐储量>氢临界量5t。(1分)

2个柴油储罐不构成重大危险源,因为2个柴油储罐的量为840T小于柴油临界量5000T

五、1、燃煤————易燃(自然)物质。(1分)

柴油————易燃液体。(1分)

煤气————易燃气体。(1分)

硫酸铵、硫酸————强氧化性物质。(1分)

2、特种设备:电梯(1分),锅炉(1分),蒸汽管道(1分),压力容器(1分)。

3、重大事故隐患1、2均由F厂整改。(2分)

理由:a、生产经营单位是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整改、防控的主体。(1分)

b、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监督、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本单位事故

隐患。(1分)

c、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1分)

d、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方、承租方的隐患排查负有统一协调、管理的职责(1分)

4、按事故类别分类F厂热力工程系统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类别(本题最多得6分)

(1)火灾——————油泵房、点火泵房、溶盐加热站等。(1分)

(2)其他爆炸————除灰系统(粉尘爆炸)、热力管网(管道爆炸)。(1分)

(3)坍塌——————堆煤场。(1分)

(4)高处坠落————主厂房等检修。(1分)

(5)淹溺——————除盐水站。(1分)

(6)触电——————各种电气设备。(1分)

(7)机械伤害————各种机械。(1分)

(8)窒息和中毒———热力管网气体。(1分)

5、针对安全检查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1)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思。(1分)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保证落实。(1分)

(3)建立健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复查、举报等隐患排查制度。(1分)

(4)加强安全生产投入,建立隐患排查专项资金使用制度。(1分)

(5)坚强相关方管理,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方安全生产职责。(1分)

(6)对重大事故隐患要制定隐患整改方案,落实整改隐患整改措施,整改完毕后,应对整

改情况进行评估。(1分)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第一题

A铜业公司是某大型企业的控股子公司,2009年,A铜业公司新建采用艾萨熔炼技术生产铜及硫酸的项目,项目于2009年1月开始建设,9月10日投产运行。项目主要工艺设备有艾萨熔炼炉、电炉、余热锅炉等。艾萨熔炼炉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经热交换后产生蒸汽,热交换后的烟气经除尘净化系统处理后排放。余热锅炉设计额定蒸汽压力2.5MPa、额定蒸发量35t/h、额定蒸汽温度350 ℃。

2009年11月24日20时,当班调度甲听到一声巨响,随即在监控系统屏幕上看到余热锅炉房有大量蒸汽喷出。甲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立即拉响警报,通知紧急停炉和现场人员撤离,报告公司总经理乙。乙接报后,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赶往现场指挥救援。21时,经人员清点,仍有5名职工下落不明,乙派2名工人进入现场查看情况,因现场蒸汽太大,2名工人被烫伤。于是紧急外调防护服,救援人员穿上防护服进入余热锅炉房,发现有4名职工死亡、1人重伤。

事后查明,事故发生时余热锅炉的运行压力2.3MPa、蒸汽温度310℃,从熔炼炉到余热锅炉的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爆裂,大量高温饱和蒸汽喷出,导致现场人员伤亡。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420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属于()。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大事故

E.特别重大事故

答案:B

解析:参见新教材《安全生产管理知识》P212。

2.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该起事故的类别是()。

A.物体打击

B.灼烫

C.锅炉爆炸

D.容器爆炸

E.火灾

答案:B

解析:参见《安全生产管理知识》P122-123。

3.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A.熔炼炉烟气温度过高

B.熔炼炉高温烟气压力过高

C.波纹金属软管质量不合格

D.现场职工未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E.锅炉房设计不合理

答案:C

解析:参见旧教材《安全生产管理知识》P197-198,《安全生产技术》P87。

4.根据《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该熔炼炉操作工可能罹患的职业病包括(A.尘肺

B.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C.职业中毒

D.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E.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答案:ABCD

解析:参见新教材《安全生产管理知识》P145-157。

5.根据规定,该起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单位应包括()。

A.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B.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 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人民检察院)。

D. 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E.A铜业公司控股母公司

答案:AB

解析:参见新教材《安全生产管理知识》P216。

6.该起事故调查中,针对技术缺陷方面的分析应包括()。

A.余热锅炉的操作规程

B.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的质量

C.余热锅炉的工程设计

D.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的爆炸当量

E.A铜业公司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答案:ACD

解析:参见旧教材《安全生产管理知识》P198。

7.从该起事故应急过程看,A铜业公司事故应急预案中应补充完善的内容包括()。

A.调度员应急响应程序

B.事故报告程序

C.应急装备配备要求

D.应急处置程序

E.人员清点程序

答案:CD

解析:参见新教材《安全生产管理知识》P198-202。

第二题

D.危险化学品作业许可证

E.动土作业许可证

答案:B

3.该起事故的责任单位是()。

A.B工程公司

B.C炼油厂

C.C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

D.甲所在的班组

E.B工程公司和C炼油厂

答案:A

4.该起事故中导致丙死亡的原因包括()。

A.盲目施救

B.窒息

C.中毒

D.防护缺失

E.意外坠落

答案:ABCD

5.进入C炼油厂污水井内清污作业时,应佩戴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

A.安全帽

B.空气呼吸器

C.导电鞋

D.耳塞

E.防护手套

答案:ABE

6.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包括()。

A.作业人员教育培训不够

B.作业人员使用的清污工具存在缺陷

C.救援行为不当

D.作业人员没有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E.作业人员违章作业

答案:ABDE

7.进入C炼油厂污水井内作业前需进行气体检测,通常检测的气体应包括()。

A.可燃气体

B.有毒气体

C.氧气

D.氢气

E.二氧化碳

答案:ABE

8.在C炼油厂污水井内作业可能发生的事故包括()。

A.火灾

B.其他爆炸

C.淹溺

D.中毒窒息

E.机械伤害

答案:CD

第三题

D煤矿采用井工开采方式,设计生产能力450万吨/年,服务年限35年,基建施工年限5年,2009年1月1日开始建设,该煤矿基建工程分别由两家施工企业承担,井下有5个基建工作面,矿井开采的煤层上部岩层中有2个含水层,开采煤层周边有采空区和废弃井巷,并已探明采空区充水。

2010年4月25日13时,当班工人在井下第3基建工作面作业时,发现巷道局部有“冒汗”、渗水等透水现象,班长甲立即向调度室报告,但当班调度员乙接报后未采取任何处置措施,15时10分,第3基建工作面发生重大透水事故,事发时,井下有作业人员185人,紧急升井101人,经3天奋力救援,59人获救,事故导致21人死亡,4人失综。

事故发生后,D煤矿深感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D煤矿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编制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内容包括: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处置、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逃生路线,标识和图纸以及相关文件附在预案之后,专项应急预案经企业内部评审后印发,并报当地县人民政府备案,之后,D煤矿组织开展了透水事故专项应急救援演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说明D煤矿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应补充的内容。

2.指出D煤矿专项应急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说明调度员乙在接到甲报告后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4.针对透水事故的应急救援演练,编制全面演练方案。

第四题:

E招标项目为20Km管道铺设施工项目。项目作业内容主要有:挖沟、布管和焊接;主要作业程序是:挖沟、地面管道焊接、吊管入沟、沟内对管焊接、填埋。施工期为6月1日至8月31日,属于雨季。施工地点位于江淮丘陵地带,施工现场地表最大坡度达22°。管沟开挖尺寸为:深2.6m、上部宽2.5m、底部宽2.1m。管道规格为:直径1016mm、壁厚17.5mm、长12.3m,重量为5.3t。

F公司计划参与该项目的投标,该公司主要设备有:挖掘机10台,焊接工程车20台、40t吊管机20台;该公司有员工140人,其中:挖掘机驾驶员15人、焊接工程车驾驶员25人、吊管机驾驶员25人、焊工60人、管理和技术人员15人。该公司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曾经完成过300km类似管道工程的施工,没有发生伤亡事故,有良好的安全、质量业绩。

在制作项目投标书时,需要分析该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进行风险评估,依据风险评估结果制订安全防范措施,计算安全生产投入。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分析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类型及起因物。

2. 指出F公司主要工程设备中的特种设备,并说明该类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内容。

3. 指出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4. 说明该项目安全生产投入应包括哪几方面费用。

答案:

1.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类型及起因物:车辆伤害、起 重伤害、机械伤害、坍塌、触电、物体打击、坠落、其他伤害。

2. F公司主要工程设备中的特种设备是吊管机,该类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内容:设备出厂技术文件;安装、修理记录和验收资料;使用、维护、保养、检查和试验记录;安全技术监督检验报告;设备及人身施工记录;设备的问题分析及评价记录。

3. 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机械安全技术措施、电气安全技术措施、本质安全技术措施、防护安全技术措施等。

4. 该项目安全生产投入应包括的费用:

(1)安全活动、安全培训教育费用。

(2)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费用。

(3)安全设施费用。

(4)保证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费用。

(5)安全检查、安全评价和职业卫生评价所需要费用。

(6)保证安全生产科技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推广费用。

(7)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救援演练费用。

(8)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和职业病预防健康体检费用。

(9)消防器材设施购置、维护费用。

(10)现场安全警示标志设置、维护费用。

(11)治安保卫费用。

(12)应急救援物资费用。

(13)其他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费用。

第五题:

2008年,G淀粉公司雇佣临时人员把仓库改造成第三生产车间。该车间为长80m、宽50m、高15m的桁架砖混结构建筑,分为打包间和产品暂存间。打包间用7m高砖墙与暂存间分隔。打包间内有打包机8台、振动筛安装在6m高的二层钢制平台上,振动筛内筛子采用木质框架,筛子四角与振动筛用铁质螺栓连接。振动筛开关和电动机为防爆电器设备。

2010年3月10日10时30分,当班班长甲发现4号打包机故障,二层钢制平台滞留了大量淀粉,正散落到打包间地面。甲关停4号打包机,并向车间主任报告。14时甲带领10名工人到二层钢制平台清理淀粉。一部分工人使用扫把、铁锹等工具清理平台上的淀粉,装包后,通过楼梯把成包淀粉滚落到打包车间地面,或从二层平台直接将淀粉包扔到打包间地面。另一部分工人用铁制扳手卸下筛子,用铁棍敲打清理筛子上的淀粉。

当清理工作进行到15时10分时,突然发生燃爆,而后发生多次爆炸,打包间一片火海,第三生产车间厂房的四面墙体全部倒塌。事发时,打包间和暂存间分别有作业人员19人和79人。事故导致18人死亡、7人重伤、38人轻伤。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立即成立现场救援指挥部。搜救人员多次进入车间搜救,利用切割机、生命探测仪、液压顶杆、起重气垫等装备进行救援,并在厂房周边同时用消防水枪降温,防止再次燃爆。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

1. 指出引起此次淀粉燃爆的基本条件。

2. 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3. 指出淀粉爆炸与气体爆炸在爆炸特性方面的不同。

4. 指出G淀粉公司为预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

第五篇: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考试题

2012年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考试专业实务题预测4

2012-9-3 10:13:00 学易网 【大】【中】【小】 打印

各位考生,2012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您距离2012年9月8日的考试还有5天时间。在这剩余的五天时间里,学易网为答谢各位考生对学易的支持,在此与大家分享2012年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考试专业实务题预测。学易教育祝愿大家考试大捷!

第三章 课后思考题

1、辐射防护的目的与任务是什么?、辐射防护和核安全的目的是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并限制随机性效应的发生概率,使它们达到被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

辐射防护和核安全的基本任务:既要保护从事放射工作者本人和后代以及广大公众乃至全人类的安全;保护好环境;又要允许进行那些可能会产生辐射的必要实践以造福于人类。

2、简述天然辐射源与人工辐射源的主要来源以及他们对人类造成的照射水平每年为多少?

来源:天然:1)宇宙射线2)宇生放射性核素3)原生放射性核素

人工:医疗辐射、核爆炸、核电站、3、辐射实践与干预有什么不同?

实践:在这里是作为放射防护领域专业术语使用,它是特指任何引入新的照射源或照射途径、或扩大受照人员范围、或改变现有照射源的照射途径网络,从而使人们受到的照射或受到照射的可能性或受到照射的人数增加的人类活动。

干预:是指任何旨在减少或避免不属于受控实践的或因事故而失控的照射源所致的照射或照射可能性的行动。

4、为什么引入潜在照射的概念?

◆所以,从实质上来说,对潜在照射的控制,就是

对辐射源的安全性的控制。

5、何谓吸收剂量D、当量剂量H与有效剂量E(包括它们的定义、物理意义、单位适用条件及相互联系)

吸收剂量D:电离辐射授予某一体积元中物质的平均能量除以该体积元中物质的质量的商

当量剂量:对某个器官或组织,是平均值;

有效剂量:针对全身而言,取平均值。

比释动能:不带电粒子在体积元内产生的所有带电粒子的初始动能总和的平均值除以物质质量的商。

对低能带电粒子,韧致辐射可以忽略时,则 吸收剂量=比释动能

6、当量剂量Ht(50)、待积有效剂量He(50)、集体当量剂量SH与集体有效剂量Se它们分别用在什么场合?

人体单次摄入放射性物质后,某一器官或组织在50年内将要受到的累积的剂量当量

式中:t0是摄入放射性物质的起始时刻;(6.16)

是在t时刻器官或组织受到的当量剂量率;

τ是摄入放射性物质之后经过的时间。当没 有给出积分的时间期限时,成年人-50年; 儿童-70年

受到辐射危害的各器官或组织的待积当量剂量HT(τ)经WT加权处理后的总和称为待积有效剂量E(τ),即

集体当量剂量:表示一组人某指定的器官或组织的当量剂量的总和。

集体有效剂量:受照群体每个成员的有效剂量的总和。

7、何谓辐射权重因子WR与组织权重因子WT WR:在当量剂量中,WR 辐射权重因子,是与辐射品质相对应的加权因子,无量纲。

WT:定义: WT代表组织T接受的照射所导致的随机效应的危险系数与全身受到均匀照射时的总危险系数的比值。

8、影响辐射损伤的因素有哪些?

直接作用:

辐射粒子与生物大分子,如 DNA and RNA, 直接发生作用,导致细胞的损伤。

间接作用:

辐射粒子与细胞内环境成份(主要是水)发生作用,产生自由基和过氧化物,导致细胞的损伤。剂量大小、细胞的增殖能力

9、论述随机性效应与确定性效应各有何特点,他们和躯体效应与遗传效应有什么联系。

一类是对细胞的杀伤作用,即使受照射细胞死亡或受伤,细胞数目减少或功能减低,结果影响了受照组织或器官的功能,表现为确定性效应,如急性放射病,造血功能障碍。

一类是对细胞的诱变作用 主要表现为诱发细胞发生癌变(致癌),诱发基因突变(致突)和先天性畸形(致畸)。

随机性效应(Stochastic effect):是指辐射效应的发生几率(而非其严重程度)与剂量 相关的效应,不存在剂量的阂值。主要指致癌效应和遗传效应。

确定性效应(Deterministic effect):是指辐射效应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所受剂量的大小。这种效应有一个明确的剂量阂值,在阂值以下不会见到有害效应,如放射性皮肤损伤、生育障碍。

10、辐射防护基本原则(辐射防护体系、剂量限制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 辐射实践的正当化

2.剂量限制和潜在照射危险限制

剂量约束和潜在照射危险约束 3.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

11、无

12、辐射的防护标准中的基本标准是如何规定的(包括职业照射与公众照射)?

三要素:

时间

距离

屏蔽

措施:充分准备,减少受照时间

剂量率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点源)

措施:§远距离操作;

§任何源不能直接用手操作;

§注意β射线防护。

[3].屏蔽防护(Shielding)措施: §设置屏蔽体

§屏蔽材料和厚度的选择:

辐射源的类型、射线能量、活度 1.内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内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各种规章制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阻断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各种途径,在最优化原则的范围内,使摄入量减少到尽可能低的水平。

13、简述外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基本原则:

尽量减少或避免射线从外部对人体的照射,使之所受照射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剂量限值。

14、内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内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各种规章制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阻断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各种途径,在最优化原则的范围内,使摄入量减少到尽可能低的水平。

内照射防护的一般方法是 ?“包容、隔离” ? “净化、稀释”,?“遵守规章制度、做好个人防护”。

15、对辐射源安全和保安的要求与控制措施有哪些?

(1)确保辐射源的实物保护符合有关要求,并保证将辐射源的失控、丢失、被盗或失踪的信息立即通知审管部门;(2)不得将辐射源转让给不持有有效批准证件的接收者;

(3)对可移动的辐射源定期进行盘存,确认它们处于指定位置并有可靠的保安措施。

16、辐射防护监测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辐射防护监测的对象就是人与环境两大部分,具体监测有四个领域:个人剂量监测、工作场所监测、流出物监测、环境监测。

17、一位放射工作人员在非均匀照射条件下工作,18、简述辐射防护大纲的主要内容。

为实现可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原则,必须制定和建立一个最优化的辐射防护大纲。最优化的辐射防护大纲包括:健全辐射安全组织、严格的安全教育和训练、合理的设施设计、可靠的个人安全保障、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有效的监测计划和周密的应急计划等。

19、应急准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减 小潜在照射意味着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辐射源的安全(对核设施即为核安全),预防事故或事件(事件序列)的发生,降低潜在照射的产生概率;另一方面,事故 或事件一旦发生,则减缓其后果,尽量减小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受照剂量。潜在照射发生并对公众造成应急照射的情况下,应实施必要的核事故应急干预,减小公众的 受照剂量

2012年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考试专业实务题预测4

2012-9-3 10:13:00 学易网 【大】【中】【小】 打印

各位考生,2012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您距离2012年9月8日的考试还有5天时间。在这剩余的五天时间里,学易网为答谢各位考生对学易的支持,在此与大家分享2012年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考试专业实务题预测。学易教育祝愿大家考试大捷!

第三章 课后思考题

1、辐射防护的目的与任务是什么?、辐射防护和核安全的目的是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并限制随机性效应的发生概率,使它们达到被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

辐射防护和核安全的基本任务:既要保护从事放射工作者本人和后代以及广大公众乃至全人类的安全;保护好环境;又要允许进行那些可能会产生辐射的必要实践以造福于人类。

2、简述天然辐射源与人工辐射源的主要来源以及他们对人类造成的照射水平每年为多少?

来源:天然:1)宇宙射线2)宇生放射性核素3)原生放射性核素

人工:医疗辐射、核爆炸、核电站、3、辐射实践与干预有什么不同?

实践:在这里是作为放射防护领域专业术语使用,它是特指任何引入新的照射源或照射途径、或扩大受照人员范围、或改变现有照射源的照射途径网络,从而使人们受到的照射或受到照射的可能性或受到照射的人数增加的人类活动。

干预:是指任何旨在减少或避免不属于受控实践的或因事故而失控的照射源所致的照射或照射可能性的行动。

4、为什么引入潜在照射的概念?

◆所以,从实质上来说,对潜在照射的控制,就是

对辐射源的安全性的控制。

5、何谓吸收剂量D、当量剂量H与有效剂量E(包括它们的定义、物理意义、单位适用条件及相互联系)

吸收剂量D:电离辐射授予某一体积元中物质的平均能量除以该体积元中物质的质量的商

当量剂量:对某个器官或组织,是平均值;

有效剂量:针对全身而言,取平均值。

比释动能:不带电粒子在体积元内产生的所有带电粒子的初始动能总和的平均值除以物质质量的商。

对低能带电粒子,韧致辐射可以忽略时,则 吸收剂量=比释动能

6、当量剂量Ht(50)、待积有效剂量He(50)、集体当量剂量SH与集体有效剂量Se它们分别用在什么场合?

人体单次摄入放射性物质后,某一器官或组织在50年内将要受到的累积的剂量当量

式中:t0是摄入放射性物质的起始时刻;(6.16)

是在t时刻器官或组织受到的当量剂量率;

τ是摄入放射性物质之后经过的时间。当没 有给出积分的时间期限时,成年人-50年; 儿童-70年

受到辐射危害的各器官或组织的待积当量剂量HT(τ)经WT加权处理后的总和称为待积有效剂量E(τ),即

集体当量剂量:表示一组人某指定的器官或组织的当量剂量的总和。

集体有效剂量:受照群体每个成员的有效剂量的总和。

7、何谓辐射权重因子WR与组织权重因子WT WR:在当量剂量中,WR 辐射权重因子,是与辐射品质相对应的加权因子,无量纲。

WT:定义: WT代表组织T接受的照射所导致的随机效应的危险系数与全身受到均匀照射时的总危险系数的比值。

8、影响辐射损伤的因素有哪些?

直接作用:

辐射粒子与生物大分子,如 DNA and RNA, 直接发生作用,导致细胞的损伤。

间接作用:

辐射粒子与细胞内环境成份(主要是水)发生作用,产生自由基和过氧化物,导致细胞的损伤。

剂量大小、细胞的增殖能力

9、论述随机性效应与确定性效应各有何特点,他们和躯体效应与遗传效应有什么联系。

一类是对细胞的杀伤作用,即使受照射细胞死亡或受伤,细胞数目减少或功能减低,结果影响了受照组织或器官的功能,表现为确定性效应,如急性放射病,造血功能障碍。

一类是对细胞的诱变作用 主要表现为诱发细胞发生癌变(致癌),诱发基因突变(致突)和先天性畸形(致畸)。

随机性效应(Stochastic effect):是指辐射效应的发生几率(而非其严重程度)与剂量 相关的效应,不存在剂量的阂值。主要指致癌效应和遗传效应。

确定性效应(Deterministic effect):是指辐射效应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所受剂量的大小。这种效应有一个明确的剂量阂值,在阂值以下不会见到有害效应,如放射性皮肤损伤、生育障碍。

10、辐射防护基本原则(辐射防护体系、剂量限制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 辐射实践的正当化

2.剂量限制和潜在照射危险限制

剂量约束和潜在照射危险约束 3.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

11、无

12、辐射的防护标准中的基本标准是如何规定的(包括职业照射与公众照射)?

三要素:

时间

距离

屏蔽

措施:充分准备,减少受照时间

剂量率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点源)

措施:§远距离操作;

§任何源不能直接用手操作;

§注意β射线防护。

[3].屏蔽防护(Shielding)措施: §设置屏蔽体

§屏蔽材料和厚度的选择:

辐射源的类型、射线能量、活度 1.内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内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各种规章制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阻断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各种途径,在最优化原则的范围内,使摄入量减少到尽可能低的水平。

13、简述外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基本原则:

尽量减少或避免射线从外部对人体的照射,使之所受照射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剂量限值。

14、内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内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各种规章制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阻断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各种途径,在最优化原则的范围内,使摄入量减少到尽可能低的水平。

内照射防护的一般方法是 ?“包容、隔离” ? “净化、稀释”,?“遵守规章制度、做好个人防护”。

15、对辐射源安全和保安的要求与控制措施有哪些?

(1)确保辐射源的实物保护符合有关要求,并保证将辐射源的失控、丢失、被盗或失踪的信息立即通知审管部门;

(2)不得将辐射源转让给不持有有效批准证件的接收者;

(3)对可移动的辐射源定期进行盘存,确认它们处于指定位置并有可靠的保安措施。

16、辐射防护监测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辐射防护监测的对象就是人与环境两大部分,具体监测有四个领域:个人剂量监测、工作场所监测、流出物监测、环境监测。

17、一位放射工作人员在非均匀照射条件下工作,18、简述辐射防护大纲的主要内容。

为实现可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原则,必须制定和建立一个最优化的辐射防护大纲。最优化的辐射防护大纲包括:健全辐射安全组织、严格的安全教育和训练、合理的设施设计、可靠的个人安全保障、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有效的监测计划和周密的应急计划等。

19、应急准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减 小潜在照射意味着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辐射源的安全(对核设施即为核安全),预防事故或事件(事件序列)的发生,降低潜在照射的产生概率;另一方面,事故 或事件一旦发生,则减缓其后果,尽量减小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受照剂量。潜在照射发生并对公众造成应急照射的情况下,应实施必要的核事故应急干预,减小公众的 受照剂量

一、某厂在反应堆停堆过程中,为了将检修工具运至安全壳内,工作人员在 只请示了值班人员,而未与运行人员沟通的情况下,将安全壳内外闸门同时打开,这违反了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批准的运行限制和条件(技术规格书)(安全壳内外闸门不能同时打开)。但由于处于冷停堆状态,未见明显的辐射问题,没有造成人员和财产伤害。请问:

1、说明安全壳的安全功能、安全分级、抗震分级和抗震设计要求。

2、如果必须执行某项操作,而该操作违反技术规格书,怎么办?

3、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标准,此事件为几级?

4、此事件的经验教训。

二、某铀矿初建时,严格执行审管要求,井下氡及氡子体浓度合格。之后领 导管理松懈,很长时间未对氡及氡子体浓度检测。三年多后,由于矿井巷道部分损毁,矿井通风不良,导致井下氡及氡子体浓度严重超标,工作人员受超剂量照射。请问:

1、该矿井氡及氡子体浓度严重超标,工作人员受超剂量照射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该矿井存在的问题?安全文化方面有哪些问题?

3、防止氡及氡子体浓度超标的措施?

三、某X射线装置使用单位,审管部门要求同时安装辐射报警装置、工作指 示灯等。领导甲为尽早创造经济效益,在只安装了工作指示灯的情况下,就开始安排调试工作。工作人员乙,为赶进度,某日,工作人员乙在未安排调试计划的情况下,明知工作指示灯不能正常显示,仍进入操作室进行调试工作。领导甲来到,工作指示灯没亮,也知当天未安排调试计划,于是为检查设备进入设备间,后发现X射线装置在工作中。之后头晕眼花、胸闷气短。请问:

1、领导甲有什么问题?

2、工作人员乙有什么问题?

3、应吸取什么经验教训?安全文化有何不足。

四、某厂为转产,不再生产放射性产品,决定对放射源库退役,该库中存放 有13枚放射源。于是请当地环保监督部门为其对辐射水平进行测量和将现有源作为废源处理。环保监督部门根据废物处置办法规定,随即前往该厂进行测量,但发现该厂某工作人员已擅自将放射源库推平。检测人员通过随身携带的剂量仪器找到了13枚源。并立即报告了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开会讨论了处理方案。请问:

1、此事件的直接原因。

2、该事件的直接责任人,该厂存在的主要问题。

3、如何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五、背景材料同教材P54 请问:

1、焊丝在采购过程中,有哪些方面违反质保要求?

2、根据HAF003,对供方的评价和选择有什么要求?并列出评价的方法。

1、核电厂三回路系统进海水,对蒸汽发生器有何影响。

2、民工违章作业导致电厂发电机组短路保护性停机,进而反应堆停堆。操作人员处理不当,本应调节化容系统,却加注冷却水,使系统和设备受冷冲击,另外导致冷却剂通过调节阀进入厂房。问题:对事件分级;操作技术和管理上有何问题;有什么教训。

3、辐照研究所辐照装置年久失修,保养较差,外防护门关闭不灵活,关闭时间长,实验人员因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要求操作人员解除联锁装置以加快实验进度,解除后,因操作人员和实验人员电话联系有问题,致使实验人员在以出束的情况下误创实验厅,造成辐照事故,受到70MSV的照射量。问题:管理上有什么问题;操作人员和实验人员有什么问题,应吸取什么教训。

4、国外某地上世纪50年代将放射性废物用钢和木板包装后埋于土沟中,用土覆盖,本世纪发现土沟附近和当地地下水、河水中均有放射性核素存在,既有中低放废物,也有长寿命高放废物的核素发生迁移,问题:按我国标准,如此处置废物有什么问题;现在应如何处置这些废物;有何经验和教训。

5、某工厂在运输放射性物品到机场去时,经机场检测发现有一个货包表面剂量超标,要求返回重新处理,在返回途中,押运员有私事处理,改变了行车路线,改变后行车路途颠簸使一个货包路途丢失,发现后报告了环保和公安部门共同查找,最后在路上找到了货包。经调查,工厂辐射安全人员开了假 的货包表面剂量合格单。问题:该工厂管理上有什么问题;在运输上有什么问题应吸取什么教训;通过此事件,应吸取什么教训。

08年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题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