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调研报告
编辑:青苔石径 识别码:20-613084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02 15:33:42 来源:网络

第一篇:××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调研报告

××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调研报告

20××年,团市委根据新常态下青少年工作的现实需要,结合××市社会工作的发展实际,积极与相关部门进行联系对接,提出了建设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体系的新思路,并以团中央等六部委《关于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为指导,认真开展工作研究,努力探索该项工作在市级层面推进。通过到先发地区学习借鉴有效经验和多次到有关主管部门与城区进行走访和调研,团市委认真助推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体系在我市形成良性发展趋势。但是,就目前推进总体情况来说,我们依然存在较大困难,主要在青少年事务专业社工体系建设、推进承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和孵化培育青年社会组织等社会工作领域方面,整体进展速度较慢,许多问题亟待我们研究解决。

一、本地的实践探索

就目前来看,团市委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引导青少年事务社工建设。

一是政策引导。团市委认真参与相关意见征求,助推××市“1+4社会服务”政策出台,其中明确了“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在社会组织开展工作”和“整合人社、农委、座,培养造就一批青少年事务社工人才,并帮助青年社会组织提高管理运营能力,增强青少年事务社工和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的专业性、规范性和公益性。通过加强新社会组织建团帮助青年社会组织改善生存和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青年社会组织主动向团组织靠拢,以青年社会组织为载体,带动组织中社会工作人才的健康成长。××团区委通过全省首家街道“社会工作协会”引导社工开展青少年事务工作,并指导青年社会组织开展项目申报和项目评估,增强青少年事务社会服务工作能力。××团区委依托“社会组织孵化园”积极推动青年社会组织成长和项目孵化,为青年社会组织的组建、登记、管理、运行、规范等提供有效指导,为一批社工人才服务青少年事务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

三是活动引导。主动将团的活动项目向基层、向社区、向青年社会组织倾斜,积极鼓励各类青少年事务社工和青年社会组织参与或承接团组织的活动项目,并在活动过程中给予业务技能、组织管理上的指导和扶持。近年来,团市委通过开展“我的中国梦”、“共青火炬暖万家”、“轻松备考阳光行动”、“大湖名城青春毅行”、“面对面活动”等重要的活动项目,引导各类青年社工和青年社会组织更多地参与到公益行动和志愿服务活动中,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如:××致诚中心组织专业社工和志愿者配合团市委开展法制教育专题讲座近20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近2万份,覆盖青少年3万余人,安排合

理社工师、社工师证的人数总共只有1200多人,而且其中相当部分并不在做专业体系内的社会工作,比如教育系统、共青团系统、民政系统还有广大社区的工作人员,很多人都考了社工师证,但是他们从事的并不是专业化、自主化、社会化的社会工作。

那么作为社会工作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青少年事务社工在××市实际上发展还是比较缓慢的,总体上存在着很多共性困难,如政策制度不健全、岗位职责不明确、人才数量不充足、工作队伍不稳定、专业化水平不强、职业化程度不高等等,与青少年社会服务需求不相适应,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青少年社会事业的发展。而且我们专业社工岗位的设置和社工的招聘、培训才刚刚起步,团市委在与民政、人社等部门的联系对接中也发现很难设置专职专业的青少年事务社工岗位,更多只能是协调到岗位社工兼职做一些青少年事务工作;而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工作还在摸着石头过河,项目目录的编制尚比较粗糙,可操作性还不是很强,团组织在其中设置专门的青少年事务项目有一定困难;另外,整个××市,成规模的公益性社会组织非常有限,多数依靠企业少量赞助、基金会项目扶持、志愿者服务激情在勉强维持,需要大力优化环境加强培育发展,才能助推社会组织内青少年社工人才队伍的发展,这不是短时间能做出成效的。

因此,青少年事务社工体系建设有着相当的复杂性,需

会化属性。

编制社会服务项目。很多发达城市,采取的是这种模式。由各级相关主管部门,根据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财政预算情况,按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目录,编制所需要的社会服务项目,向社会招标实现项目落地。一般中标的有社会组织也有企事业单位,主要看该服务项目编制的具体内容。这种模式,也有很多优点。将需要购买的社会服务工作细化成一个个小项目,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由各个社会组织(也包括企业)竞标,中标后按照项目内容组建项目团队,有针对性的提供专业化服务,而且绩效评估机制一般比较容易完善,还可以根据项目的实施进度和实施效果进行过程控制,对于圆满完成项目的社会组织落实项目资金,这样的项目化管理模式非常符合当前的市场经济形势,有利于通过竞争实现项目利益最大化。此模式下,社会工作者主要通过社会组织集中参与项目来体现社会服务,社会工作者可以在社会组织中实现自我发展、层级提升,还能够在组织间正常自由流转(就像企业里的跳槽),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社工与服务对象、社工与社会组织、社工与项目主管单位以及社工与社工之间的良性互动格局,而且对于人才队伍的团队整合和梯度培养,均有较大助益。但是这种模式要运行的好,需要一定的条件,主要就是该城市的社会建设发展达到较高程度,各类专业社会组织较为成熟,政府主管部门具备专业的购买服务工作能力,形成较为科学完善的项目编制、招标、评审工作体系,而我们××市目前政府购买服务刚起步,则影响前一个项目收尾和后一个项目起步,造成工作减效,影响项目运行总体评估,造成严重后果的会被中止项目,甚至影响到今后的投标成功率。最后,以项目化管理和培育壮大起来的社会组织,可能会形成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垄断联盟,并出现像在工程领域常见的围标现象,最终影响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实施的整体效果。而且未来社会组织独立意识、生存意识更强,为了更方便的获得稳定易得的资金来源,可能会放弃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而投向国内外基金会分包项目、外地强势社会组织转包项目等高风险却高收入的项目怀抱,导致为了组织收益而舍弃社会公益,背离了社会组织建设的初衷。

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这种模式目前出现的不多,通俗点就是买组织而不是卖项目。一般情况下,由基层政府或主管单位根据自身实际和需要,联系寻找或孵化培育一个长期合作的社会组织,不再细分具体项目,而是把相同属性的一大块社会服务工作整体打包交由社会组织承接,同时发挥自身优势、提供丰富资源,指导并支持社会组织开展工作。此模式下,主管单位可以对社会组织进行实时有效管理,把整体打包的某项属性社会服务中之基础成效,作为社会组织的考核标准,而困难度大的、创新度强的探索性工作,用奖励性质的条件和措施,也能促动社会组织有效推进。如果与该社会组织的合作不理想,主管单位可以按期或提前结束合作,另寻合作组织。而且,社会组织在被购买服务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实现社会工作者在组织中自我发展、层级提升,同时

效益最大化,打造一支值得依靠的社工队伍。

四、下一步工作对策

下一步,围绕青少年事务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团市委应根据联合相关单位所出台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工作思路上有所突破:一是依托共青团系统正在开展的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根据具体服务内容需要,争取民政、人社部门为平台机构建设提供青少年事务社工专职岗位设置,招聘培育一批社会工作者。二是依托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联系一家或数家社会组织开展合作共建,由社会组织提供专职社工到服务台工作,为服务台建设注入新鲜活力;同时面向社会招募培训若干社会观护志愿者,对涉案青少年开展“事前预防、事中维权、事后矫正”的一条龙服务,并招募培育一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师队伍,储备起一批青少年事务社工人才。三是根据青少年权益工作规划的要求,加强市县两级未保预青工作专门机构建设,争取党委政府支持,一方面设置专职工作人员岗位(可以是社工岗位);另一方面联系孵化青少年事务公益社会组织,共同开展公益活动和项目。四是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工作要求,结合共青团实际,一方面积极争取编制服务项目,成为项目发包方,招标社会组织承接项目,推动社会组织及社工人才发展;另一方面,积极争取承接政府发包的服务项目,利用团内资源,联合社会组织或社工人才做好项目服务,同样推动社会组织及社工人才发展。

五、未来发展建议

1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健康发展。三是政府相关部门对提供非盈利性专业服务的非政府组织,出台相应的税收减免、基金管理政策,鼓励其面向社会广泛募集资金,支持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发展。四是吸引市外、省外的较成熟的社会组织来我市承接青少年事务,在此过程中学习借鉴其运作模式,带动我市青少年事务社会组织发展。

3.将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纳入政府购买社工服务范畴。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扩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范围和规模,将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纳入政府购买社工服务范畴,扶持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发展。一是设置青少年事务专职社工岗位。先期可以尝试在青少年集中的区域(学校、城镇社区、农村社区和青少年工作阵地如圆梦小屋、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等)设置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岗位,由党政主导推动、共青团组织管理、社团自主运作、社会多方参与。建议按照《××市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办法(试行)》等相关政策规定,由政府财政购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共青团组织、规划、管理、监督社工提供规范服务,岗位社工按照工作协议和岗位要求,根据所在区域青少年需求实际提供专业服务。二是明确政府、共青团组织和社工的各自定位。政府制定促进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试点的政策、文件,每年通过财政拨专款购买青少年事务社工服务,确定服务要达到的要求、目标。共青团组织统一规划、协调、3

第二篇:社会工作调研报告

社会工作调研报告

我的专业是社会工作,简称社工。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国外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社会工作职业近年来在我国也开始重视了。

社会工作是一门社会科学。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主要面对弱势群体,我的理解社会工作是政府为了更好的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一个下属的分支;不仅可以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还可以及时反映出基层人民的需求和呼声。

我的专业重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熟练掌握社会工作的各种技能和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可以快速妥当的为居民解决需求。本专业需要掌握社会调查方法及社会统计方法等,了解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学概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政策概论、社会保障概论等与社会有关系的理论,方法之类的我们都会学习和涉及。

毕业后可以考公务员,去民政局,也可以去社区,救助站之类工作,与社会工作相关的专业还有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学等。而在社会工作的职业领域中库尔特·考夫卡为典

型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直对科学和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根据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些基本概念。考夫卡刊布《心理的发展》,被德国和美国的发展心理学界誉为成功之作。为社会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社会工作之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还有米基利致力于社会发展理论,杜瓦尔研究的家庭生命周期洛都不断促进完善社会工作的框架和内容。使居民得到更好的服务。

在校园中,因为是新兴的专业还没有毕业的学长,在交流中我了解到社会工作需要细致地分析、奇妙地应对问题,工作常常面对新的、独特的、特殊的复杂繁琐的任务,并且有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是一个非常注重实践的专业。

通过调查和咨询,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我的专业。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不轻松也不简单,我会认真对待自己的专业,学好每一个为人民有益的知识。促进个人潜能的发挥和能力的增长,使其逐渐达到自己能应对困难、面对生活以至预防新问题出现的状态。

第三篇:社会工作调研报告

单位代码 11660 单位名称 重庆理工大学

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论文题目:关于大学生开餐馆

作者:程国平专业:生物医学工程 学号:11210040202 学院: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中 国  重 庆 2013 年 2 月

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开餐馆的调查报告

目录

摘要..............................1 自主创业..........................3 大学生开餐馆......................4 学会管理餐馆......................5 结语:........................6 参考文献..........................6 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摘要:大学生刚毕业,那里来资本自主创业?现在有很多用餐饮化语言来写管理学的书,像《麻辣三国》,《水煮三国》等,难道我们不能用管理学来开餐馆吗?大学生思维是很独特的,要发挥自己的所长,开餐馆也是要创新的。

关键词:自主创业,要求过高,独特思维,管理知识。

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当前,教育部官员称大学生应定位为普通劳动者。由此我从有关网站和机构得到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调研针对大学生如何适应开餐馆这种职业,以及提出一些这方面的建议。

一.选择自主创业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个现实,大学生就业现状: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社会上关注的焦点问题,但作为吸收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力军:企业,则较受冷落,很少有把关注的焦点聚焦到企业,征询企业对毕业生的看法或总结企业的聘人之道。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这方面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体,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高校在指导大学生就业上远远滞后于大学生及企业的对其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毕业生顺利就业。

我们再来看下面一篇报道:

麦当劳前掌门人吉姆·坎塔卢波说:“美国任何一个乡村老太太都会做汉堡,但她们做的汉堡只能自己吃,而我做的汉堡能卖遍全球!”在河南南阳市,也有一个普通的下岗女工,她不仅把中国家庭主妇都会做的馄饨,做成了像麦当劳的“汉堡”卖遍全市、全省、全国,还要到联合国介绍卖馄饨的经验。

她,就是南阳市巧味馄饨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33岁的徐晓恩。

这不是在调查这个成功的下岗女工,也不是在鼓励大家都去卖馄饨。是建议大学生自主创业,包括开餐馆之类的普通职业。我做的问卷调查,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大多大学生不愿意自主创业?答案主要有下面几点:

(一).大学生刚毕业,那里来资本自主创业?

(二).要是自主创业,那我们学那么多知识干嘛,不用读书也可以去开 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个私营企业什么的,现在身边不是很多小老板什么书都没读吗?

(三).自主创业的风险太大,父母投入的教育资本何时能收回?

(四).特别是一些女生会有这样的问题,只想安安稳稳的找份工作。

等等。

其实这样的答案很现实,也是蛮符合大部分大学生的心理的。

二.选择开餐馆

再来看下面的材料:据统计XX年至XX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107万、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XX年各类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将高达410万,XX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是5年前的三倍,而从我们调查的企业XX年招聘大学生的人数来看,并没有和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增长同步,在调查的企业中,只有35.39%的企业表示XX年招聘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有所增加,而且还有28.03%的企业表示XX年招聘的大学生人数有所减少,所以从用人单位来看,XX年招聘大学生人数只是有小幅增长,远远落后大学生人数的增长。

其实大学生就业苦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看看网上关于大学生的热门职业,可以看到:

(一)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还没调整好,都一味的往外企、国企、政府机关挤,就象是大热天里挤火车,结果是可想而知了。

(二)对工作的要求过高,以为自己是天之娇子,瞧不起一些看似低微的职业。

我所调查的一些在校大学生,包括和自己一起的同学,结果显示:

1.40人当中有35人都表示既然读了大学,就要选择有利于自己前途的工作,即那些看来风光的职业,读会计学的就去企业当会计,学工程管理的就想去城市管理局工作。

2.33人没有明示瞧不起某些职业,自己没有摆大学生架子,但也不想将来就从事餐饮之类的职业。

3.有10 人表示自己以后可能考虑开酒店,但没人选择从开小餐馆开始。

接下来再看下面的材料①: 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赵明晨,一个23岁的青年,当他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各大媒体上时,他的身份还只是个大学生,他现在的身份是“八零年代”主题餐厅的总经理。XX年6月26日,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对一家校园餐厅的经营权进行公开招标,即将毕业的该校学生赵明晨和他的7名同窗一起联合参加竞标,在和另外两名来自校外的个体经营者的角逐中,凭借文化理念的优势,赵明晨最终夺得了餐厅的经营权。他的创业举动,在当时和他一同走出校门的280万大学毕业生中,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大亮点。

三.用管理学开餐馆

毛主席说过,理论要联系实践,要服务于实践的。我相信这是真理的。所以大学生也要下乡,要把自己学到的东西付诸实践。即使当时的情况和现在不同,下乡的做法到现在几乎是反面的了。但是这个想法从根本上说是正确的。方式是可以改的。到现在还有大学生同志说开餐馆是浪费自己的才学吗?

如果说真的讲才学,开餐馆,你这点学识也是不够的。麦当劳,肯德基,这些跨国公司,说到底就是餐馆。别人可是有大学问,有自己的文化。当你想开第二家餐馆的时候,你会突然发现,我想翻翻大学里的那本管理学。继续,到后来,你会觉得自己太浅,会找个专业的吗?(夸张了)。

现在有很多用餐饮化语言来写管理学的书,像《麻辣三国》,《水煮三国》等,难道我们不能用管理学来开餐馆吗?

所以我们大学生包括大部分中国人的思维里还是固化的,以为大学生读过书的就一定是文职,上班族。也许是高等教育的成本过高,也许是时代进步太快,我们还没有接受教育普及化的浪潮。

但是如何自主创业,如何来开一个拥有大学生智慧的餐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也是调查那40个同学,问题是这样的:假如你开餐馆,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几乎90%以上回答是要专业的厨师,然后就是资金问题。但是资金问题解决了,好象厨师也好找了。

我们再来看看上面那个成功的青年,据了解,从新闻传播系毕业的赵明晨曾经以出色的广告创意在一家广告公司找到了一份月薪6000元的工作,但他却选择了自主经营餐厅。

这个倒是没必要,并不是人人都有他的好运气的,但是我觉得选择自主创业 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的学生应该是心理上能够承担风险、具有开拓意识和创造力,不过我很佩服选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这种敢闯敢干的精神是社会应该提倡的。大学生思维是很独特的,要发挥自己的所长,开餐馆也是要创新的。

我也做了一个不太正式的调查,就我平时观察学校周边的小餐馆的情况。我归纳出几点:

(一).餐馆有相对集中于某地段和特殊选址,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的区位优势来。选择在学生流量大,离学校距离近。这样方便学生,一般同学选择到食堂吃饭就是为了方便,所以选址是非常重要的,再加上餐馆良好的就餐环境,相信会吸引不少学生的。我就亲眼目睹了金宴湖餐馆的开张与倒闭,本来是条旁街,学生来往不多,还盲目开张„„

(二).目标人群要明确,在学校周围就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要迎合学生的趣味。记得一个餐馆(现在没了),没名字(这点就宣布它的最终灭亡),开在学校周围,但因为少数的民工就把自己定位为“低级饭馆”,布局差,饭菜品位差,至少要一个文雅的名字。那个大学生愿意到那样的地方,即使是虚荣(这里不讨论)。

(三).要有创新,要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同学酒家,目标定位明确,服务到位,最主要的它懂得创新。学生最容易接受新事物,同学酒家办同学聚会,办生日party,开大长今情侣套餐„„可谓是用尽点子,但效果出来了,同学酒家办的就是火(不是广告)。

这些是我亲身体验,可惜是没进去大一点的酒楼,酒店调查情况,但不用怀疑那些大型餐馆对管理知识的需求。

结语:开餐馆将是一个大学毕业生的择业选项。现在教育部官员称大学生应定位为普通劳动者,我们也应该接受这个现实,从“开餐馆”做起。

参考文献:①人民日报

第四篇:XX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XX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加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提升XX和谐程度的对策研究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整个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日趋多元化,人们的就业方式、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社会阶层结构、社会人口结构、社会组织结构以及社会需求结构的日益多样化、复杂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在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给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带来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各种社会矛盾集中凸显,社会问题大量涌现,如人口老龄化、下岗失业、贫富差距拉大、青少年犯罪、精神疾患、离婚率上升、高科技犯罪等等。社会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如不及时解决,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要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既要政府部门积极转变职能,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也要与时俱进,发挥社会工作人才的作用,协助政府预防或解决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增进社会和谐。社会工作人才是社会服务的专业提供者、社会矛盾的有效调解者和社会公平的积极维护者,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已成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润滑剂”和“调和剂”,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人才资源和宝贵财富。因此,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推进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市委组织部会同市民政局、人事局、劳动保障局等相关部门,抽调有关人员专门成立了课题调研组,采取实地走访、座谈调研、个别访谈等形式,对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深入调查与思考,并按社会工作人才分布领域划分成多个子课题,分别由相关单位进行专题调研,撰写各专题调研材料,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调研报告。

一、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基本构成

社会工作人才是指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或技能,创造性地进行社会服务与管理、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的人员。从社会工作人才的定义理解,“社会管理、社会服务”无疑是我们界定社会工作岗位的基本原则,“专业”、“职业”、“敬业”则是社会工作人才的基本要求。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我市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主要分布在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人口、教育、卫生、公安、司法、信访、工、青、妇、残联等部门和单位,担负着大量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工作,主要涉及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优抚安臵、残障康复、社区建设、司法矫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慈善事业等多个领域。截至2008年10月,全市共有社会工作机构4138个,包括社会工作人才在内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2216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1.05‰(按2007年底我市人口统计数54.96万人计算)。其中:行政机构511个,从业人员3373人;事业单位285个,从业人员3827人;社会团体和民办服务机构3652个,从业人员14960人。从年龄结构看,60岁以上的233人,占1.05%;36岁—60岁的17899人,占80.73%;35岁及以下的4038人,占23.91%。从学历结构看,本科以上学历2010人,占9.07%;专科学历12922人,占58.31%;高中或中专学历4403人,占19.87%;初中及以下学历2825人,占12.75%。从专业结构看,社会工作相关专业毕业的17824人,占80.43%;其他专业毕业的4336人,占19.57%。从工作职能结构看,从事社会管理工作的1752人,占7.91%;从事社会服务工作的15523人,占70.05%;从事其他工作的4885人,占22.04%。从工作年限结构看,有10年以上经验的10208人,占46.06%;有6—10年工作经验的6966人,占31.4%;5年及以下工作经验的4986人,占22.54%。在社区一线工作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中,获得《江苏省社会工作者水平等级证书》(初级、中级)的70人。

(二)社会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司法等政府部门和妇联、团市委、残联、具有社会工作性质的公益性协会等社团组织,注重加强本系统基层所(站、办)机构建设,充实系统内社会工作人员,构建上下联通的工作网络。如市司法局建立和完善了法律援助站、人民调解办、司法所等机构;市妇联在党政机关、科教文卫事业单位、村(社区)、一定规模的企业中均设立了妇女组织,积极开展妇女维权工作。目前,我市登记注册的具有社会工作性质的公益性社团主要有市红十字会、市慈善总会、市计生协会、市老年人协会4家。这些社团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维护社会稳定以及动员和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社会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市慈善总会成立以来,共募集慈善资金现款3700万元,协议捐赠总值达1.71亿元,积极实施助困、助医、助学、助残、助孤等慈善工程资助达到33000多人,发放救助金1850余万元;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把全市的青年志愿者组织起来深入社区、农村开展扶贫助残、文艺宣传等服务活动,已成为促进社会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补充力量。

二、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问题

从调研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基础还是比较薄弱,总体上处于“非专业化”或“半专业化”状态,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很不成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困难。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均难以满足加快社会工作发展的需求,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需要还不相适应。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公众熟悉程度较低。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已逐步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职业和行业,社会工作者具有很高的职业威望和社会地位,被誉为“社会工程师”。“有困难找社工”就像我们“有困难找警察”一样家喻户晓。而目前在我市,社会工作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概念,在此次调研过程中,绝大多数人对“什么是社会工作?什么是社工?社工干什么?”等问题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有些甚至是第一次听到这些名词。甚至连涉及社会工作管理部门的少数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人才的职业、地位和作用也不够清楚,对于如何抓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心中无数。与律师、会计师、医师等职业相比,社会工作职业还未被社会各方面广泛认识、理解和认同。对社会工作认知程度不高,进而导致人们对社会工作的地位以及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同度不高,对社会工作人才关爱、关心不够,爱才、惜才、用才的人才理念和社会氛围没有有效形成,社会工作人才发展的软环境有待优化。

2、职业化、专业化水平较低。据有关资料,发达国家和地区职业社工占总人口的比例一般为2‰-5‰。就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现状而言,虽然我们统计的职业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有22000多人,占我市人口比例达到40‰以上,但他们并不是注册的职业社工,他们大多数是以国家干部的身份出现,与服务对象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不是一种专门助人的职业。目前我市实际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中,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能被称作“社会工作师”(职业社工)的人员只有70人,仅占全市总人口的0.13‰,与发达国家和地区2‰以上的比例差距甚远。另外,从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我市现有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大多数没有受过正规的社会工作知识、技巧训练,缺乏社会工作应具备的岗位知识和技能,他们虽然都经过本职工作训练,但缺乏专业社会工作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工作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遇到问题往往只能依靠自己的经验作出判断,没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方法支持,难以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的专业服务。更无法有效应对和解决层出不穷的、复杂的社会问题。

3、人员分布失衡,社会化程度不高。发达地区的社会工作主要是由大规模的民间社会工作机构承担。以香港为例,香港的民间专业社会工作机构是开展直接社会服务的主体,占整个香港社会工作机构总数的3/4以上,服务单位多达3800余家,承担着80%的社会服务工作。民间机构在提供社会服务的同时,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成为吸纳培育专业社工的主渠道,在这类机构供职的人数达4万余人,其中专业社工7600余人,占香港注册社工的61.6%。上海也在社会化运作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培育了像新航、自强、阳光等一批专业性或综合性的社工服务机构,目前已有近2000名社工在这些机构中开展专业服务。而目前我市的社会工作人员主要集中在各级党政机关及其下属事业单位,行政化色彩相对较浓,其独立管理运作、有效利用和管理现有资源、自主开展服务的能力比较有限。民间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缓慢,能够吸纳专业人员的社会工作岗位十分有限。

4、志愿者队伍不稳定。近年来,红十字会、妇联、团市委等社团组织的志愿者义诊服务队、妇女维权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队伍数量有所增加,其服务领域也不断拓展。从他们所开展的活动来看,具有视野较开阔、形式较丰富的特点,并且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某些专业服务。但是这些志愿者队伍一般都是临时组成的,其管理不够规范,队伍松散、稳定性较差。再加上志愿者队伍中的多数人没有参加过正规的社会工作专业技能培训,其服务的随意性也较大,服务的质量也比较低。而且从全市来看,志愿者队伍发展还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

(二)原因分析

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存在以上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起步较晚。由于目前我市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还处于开始阶段,社会工作的需求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加上社工自身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以及相关的社会宣传不够,导致公众缺少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意识,对社会工作人才的认知率偏低。

二是相关政策制度还不完善。就国家而言,除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颁布了《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2006年人事部、民政部联合颁布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外,几乎没有社会工作人才建设的法律法规性文件。就我市(或常州市)来看,关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引进、使用、激励、考核与资格认证、从业规范、登记管理、继续教育、评估监督等在内的一系列社会工作规章制度还没有建立。尽管各职能部门针对行业特点制定出台了一些规章制度,但是没有专门针对社会工作人才出台的规章制度。

三是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从管理体制上来看,目前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没有统一的领导管理机构,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管理涉及民政、司法、卫生、计生、残联、工、青、妇等十多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相应的工作要求,导致社会工作人才的行政分割特点比较明显,“活动”空间往往受到“单位”的条块分割。社会工作缺乏整体规划和总体协调,不能形成工作发展和队伍建设的合力,这些都制约了社会工作的发展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推进。即使在各行业内部,下属事业单位的属性也不同。有的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有的是事业单位,单位的级别也不同,有时给社会工作的协调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

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工作内容看,要建立健全社工运行管理机制,社工培训、引进、使用、评价机制以及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从工作过程看,要结合实际,稳步推进,实现社工从业人员向专业社工的平稳过渡,不断提高职业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因此,我们认为推进全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队伍建设。要从提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主义重要性的认识入手,认真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化程度。一要整合工作资源。要在党委领导下,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增补司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工作部门为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建立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综合协调,人事、民政、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等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司法、卫生、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实现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部署、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注重发挥社区(村)党组织和居(村)委会的骨干作用,结合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统筹推进社会工作人才开发。当前,要抓紧制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规划,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培养的规模结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方法步骤,增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和长远性。二是健全管理机构。在市级层面,明确民政部门是推进和协调社会工作具体行政行为的职能机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民政部门的职能,增设主管社会工作的职能部门,充实人员力量,统筹协调我市整个社会工作管理事务。在镇(区)层面,有条件的可以成立相应的机构,配备专门人员;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可以先扩充现有相关机构的功能和职责,增设岗位和专门负责人员,从而形成市、镇二级社会工作管理体系。三要加大宣传力度。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形式,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社会工作及人才队伍建设相关知识,使全社会对社会工作及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有一定的了解。注意宣传优秀社会工作者的典型事迹,积极营造适合社会工作开展、适应社会工作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使人们不断认识、理解、尊重、接纳社会工作者,提高公众的认同度。

2、突出岗位开发重点,积极吸纳人才。人才使用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岗位设臵是社会工作人才使用的前提。广泛开展社会工作岗位设臵,是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坚持“成熟一批、设臵一批”的原则,在社区建设、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残障康复、公益类民间组织和家庭生活服务等领域积极开发、合理设臵社会工作岗位,吸纳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大力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岗位的开发要考虑到岗位的类别、层次和具体标准。鉴于全市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现状,可以在条件成熟的部门或单位先试点引路,开发社工岗位,然后逐步推广到各领域各部门。目前可以设臵社工岗位的有以下几类,一是各类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如民政部门及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主要业务科室,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臵必要的专职社会工作岗位,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从事管理工作,负责制定政策、指导工作以及督查领域内社工机构工作开展情况;二是在社会工作者充当核心角色的领域,如民政、司法、工青妇等下属事业单位中,通过岗位调整、增设专门的社会工作岗位等方式,配备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三是在社区设臵岗位,全市已经建立了一支素质较好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为推进社会工作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因此可以在现有社区开设社会工作岗位,也可以根据服务对象数量的多少,在条件成熟的街道或社区增设青少年、老人服务等机构,并配臵专业社工;四是在公益性社会团体和民办社会服务机构中大量设臵社会工作岗位,使其成为社会工作人才就业的主渠道。民政部门承担的社会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涉及的社会工作领域非常广阔,并且从业人员众多,本着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先易后难、稳步推进、能做的事先做起来的原则,可以先由市民政局牵头,选择社会福利中心等单位进行试点,普及社会工作知识、储备社会工作人才、明确社会工作岗位、积累社会工作人才评价经验,为市委、市政府制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有关政策文件提供依据,创造条件。

3、瞄准职业化目标,完善培养措施。人才培养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当前,要针对现有社会工作人员大多不具备社会专业教育背景的现状,研究制定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大力实施职业素质提升工程。一是加强岗位培训。根据条块管理原则,将培训任务分解到系统、部门和单位,有计划、分层次地加强社会工作人员的在职培训,用3-5年左右的时间完成轮训工作,使其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技术和方法,提高在职人员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专业化服务水平。同时,要注重强化社会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把职业道德教育列入普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开展经常性教育,强化他们的职业意识,帮助他们牢固树立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二是推行继续教育。各有关部门要将社会工作人才列入培训计划,研究制定出台激励措施,鼓励社会工作人员参加各类社会化培训和继续教育,使他们能够通过在职或半脱产的教育培训,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专以上文凭,通过考试取得社工师助理、社工师、高级社工师职称资格证书,由人事部门将其纳入专业技术人才能力认证体系进行考核管理。三是加强实践锻炼。对于现有社工人员,可通过开发一些社工岗位、选派到社工专业部门或社会救助站和法律服务站等跟班学习、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工作活动等方式,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对于新招聘的社工人员,可把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领域和社区一批社会工作先进单位作为实践基地,组织他们到基地实践锻炼,促使他们尽快进入岗位角色。四是建立评价过渡证制度。考虑到目前社会工作职业资格制度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对于实行社会工作职业资格制度以前,已经在社会工作一线长期工作、又有着丰富的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那些人员,不一定都要强制他们接受系统的专业教育,可以采取过渡性的办法,参照农村实用人才的做法,由民政和人事部门制定社工人员职业水平评价过渡办法,免费给他们发放从业资格证书,实现持证上岗。同时,明确规定部分专业性强的特殊机构和岗位,必须由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逐步提高准入门槛。总之,要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训,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4、探索联动发展机制,规范义工管理。义工(也称志愿者)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使义工服务成为社工服务的重要补充力量,要注重发挥社工的职业化、专业化优势,建立“两工联动”机制,即“社工引领义工开展服务,义工协助社工改善服务”的运行机制,克服志愿服务随意性大、缺乏专业训练、资源不足等缺陷,进一步规范义工队伍管理,使义工更广泛、更深入地推进社会服务,提高其工作实效。一是扩大义工队伍规模。在总结各类志愿者队伍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义工来源渠道,组建不同类别社会工作义工队伍,以志愿服务的方式,集聚更多的社会工作力量,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当前,可以探索成立党员义工服务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各类义工服务站建设,不断完善市、镇(区)、社区三级义工服务网络。二是发挥社工主导作用。要在义工队伍建设中注重与社工的联系与互动,由社工发展、指导和联系义工,如建立义工服务档案,记录每一位义工详细的个人信息,可由专门的社工负责;义工的教育培训可由专业的社工承担;义工考评监督由社工负责,在服务中监督义工,在服务前后对义工进行评估;义工奖惩激励由专门的社工负责等,调动义工参与、协助、配合社工实施服务项目的积极性,形成“社工引领义工、义工带动各方”的良性循环服务链。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义工培训基地,注重加强对义工的业务培训和指导,促进其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三是搭建联动信息平台。如可建立覆盖全市的社工、义工信息服务网络,实现社工、义工服务信息时时共享;可设立义工、服务机构的基本信息库,开通义工网上招募、网上注册、网上培训等信息建设项目,实现义工服务信息快速传递。四是加强义工管理制度建设。成立不同类别志愿者协会,建立义工队伍服务记录和教育培训、考评监督、权益保障、奖惩激励等一系列制度,规范义工管理,确保义工队伍相对稳定。

5、建立制度保障体系,提高工作绩效。要积极探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体现行业特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一是健全薪酬保障制度。调整社工人员特别是社区和农村社工人员的工资标准,如可根据工作岗位、职务、工作年限划分若干等次,确定相应的工资标准,在标准执行上不低于城镇职工年平均收入水平,并根据考核情况,逐年提高待遇。建立和完善社会工作人员医疗、养老等福利保障制度,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各项工资、福利、保险等福利保障所需经费可由市、镇(区)两级财政保障,确保落到实处。二是建立双重激励制度。坚持物质利益与精神价值双重激励的原则,充分发挥经济利益和社会荣誉双重激励作用。在经济上,制定出台《社会工作人员工作考核细则》,对社会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个人的工资、奖金相挂钩,以调动社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使他们的服务更贴近群众需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在政治上,组织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优秀或拔尖社会工作人才评选活动,对入选的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在广大社工人才中树立标兵和榜样;注意在各种评先评优中向社工人员倾斜,支持和鼓励社工人员参政议政;积极培养优秀社会工作人员入党,及时把德才兼备的社区社会工作骨干选拔到社区领导岗位上。在生活上,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优秀或拔尖社工人才定期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定期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开展工作交流活动。三是建立配套管理制度。出台社会工作人员管理暂行办法、社会工作人员继续教育办法、社会工作人员职业规范、社工注册管理制度等一系列配套制度,明确社会工作人员的范围、聘用、继续教育、职业行为规范、注册管理等问题,进一步加强社工人员管理,为培养一支高素质社工人才队伍奠定基础。

(金坛市委组织部 安春燕)

第五篇: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报告范例

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报告范例

一、案例描述

基本资料 :XX,男,16岁,现就读于XX职业中学。现在与爷爷同住,母亲对她关心很少,家庭经济条件很差,要靠低保来维持生活。性格内向,自我评价低,沉迷网络,经常因为某些原因对家人说谎,曾为了某些问题和家人争吵,甚至轻生,觉得生活毫无意义。

背景资料: 案主在7岁的时候,父亲由于意外去世,母亲在父亲去世两个月后重新组建家庭,把案主扔给年迈的爷爷奶奶,从此不闻不问。爷爷奶奶和案主的生活来源全依靠伯父。奶奶对案主很宠爱,但在案主9岁时,奶奶去世,给案主造成很大的打击。爷爷在奶奶去世后对案主也宠爱,伯父常年在外工作,除了经济上给予案主关心,很少对案主管教。在案主读初中时认识了一些哥们儿义气的朋友,时常一起去网吧通宵玩耍,进而学习一落千丈,久而久之,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在升高中时选择了就读当地的一所职校。

主要问题

1、自我评价低

2、学业落后

3、网络成瘾

4、沟通障碍、缺乏诚信

问题分析 :

1、自我评价低。案主由于出身在经济条件差的家庭,而且没有父母的关怀,从小就认为比别人少了很多。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对自己各方面评价都很低

2、学业落后。

案主一度沉迷网络,久而久之,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产生了厌学心理,进而放弃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3、网络成瘾 长期无人管教,自我控制能力低下,交友不慎,案主沉迷网络,难以自拔。

4、沟通障碍、缺乏诚信。由于家人对案主期望过高,而案主缺乏自信,每当达不到家人的要求的时候,总是想方设法说谎,以提升自己在家人心中的形象,以骗取家人的信任,获得家人的夸奖,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说谎的习惯。

二、介入策略

服务模式

1、任务中心模式:解决的是心理与社会的问题,即问题的存在包括个人生活中存在的心理因素及外在的环境因素。该模式关系的是案主明确承认、可以清楚地加以界定并且解决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案主可以获得人生某一方面的改变。任务中心模式相信案主有解决其问题的能力与潜能,所以这一模式强调发挥案主本人的主观能动性。案主在界定问题与处理问题上有最后的决定权,他可以决定是否处理以及如何处理;同时案主在任务的执行上必须相当投入,且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任务。该模式认为,问题产生是由于个人能力暂时缺损,通过专业服务的过程,可以挖掘或增强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也能够面对今后发生的问题。该模式强调兼容并蓄,在实际服务过程中,可以灵活采用其他模式的方法和技巧。

主要目标:

1、帮助案主克服自卑的心理,重建信心,走出痛苦、沉沦的牢笼。

2、帮助案主恢复学习,增强案主的能力。

3、帮助案主寻找相关资料,建立良好的人际、家庭关系。

工作计划:

1、与案主联系,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2、讨论并分析案主存在的问题,并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

3、与案主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定出总目标和小目标,制定一个具体的、短期的、可行的工作认为。

4、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对案主进行支持和鼓励,当案主遇到困难时和他一起分析解决。

5、若任务顺利完成,案主各方面得到提升。回顾个案过程,对案主进行鼓励,制定未来的计划。

三、服务内容

(一)具体目标:认清问题之所在服务时间:2011-11-18

个别活动时间、目标、内容。

1、工作人员自我介绍(包括扮演的角色)5分钟 案主与工作者初步认识

2、案主自我介绍 10分钟 深化工作者与案主之间的关系,建立初步的信任感

3、介绍服务目的、澄清案主的疑问、制定规范,签订协议。20分钟 使案主初步清楚的认识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

4、工作者与案主就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让案主认识问题的严峻性、紧迫性 10分钟 商讨具体、合理的解决方案,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工作者与案主一起制定目标 5分钟 让案主表达对这次服务的感受,是工作组能从中获得对工作改善的宝贵意见 案主简单的说出这次谈话的感受及意见

活动记录与评估: 小节评估:案主清楚的认识到自身问题的严峻性、急迫性。并愿意积极的去改变现状。

5、解决方案、目标: A、发展能力、培养自信、准确定位。B、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自我学习能力。C、控制上网频率、远离网络危害、合理规划时间。D、学会沟通理解,努力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E、以诚相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F、全方位的完善自己,提高自身自身综合能力。

(二)具体目标:打开心结,实施关爱

服务时间:2011-11-23

1、主动接近案主,鼓励、赞扬

2、放松训练,引导他打开心扉 15分钟 加深案主自我认识,使其能准确定位。让案主做一次测试(卡特尔十六种个性因素测试)。测试结果分析 15分钟 清晰认识自己,明确自身目标。谈论问题(A、我能做什么?我不能做什么?B、我的理想是什么?C、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10分钟 发展能力,培养自信

1、挖掘优势,从长处看发展

2、认清劣势,分析劣势带来的影响

3、分析自身条件,展望未来 10分钟 制定合理的人生规划(包括阶段性目标)

1、学习方面的规划

2、生活方面的规划

3、理想、目标

4、未来就业规划 5分钟 让案主表达对这次服务的感受,是工作组能从中获得对工作改善的宝贵意见 案主简单的说出这次谈话的感受及意活动记录与评估: 小节评估:案主对自身有了新的认识,树立了信心与勇气,有意愿挑战未来。人生规划:

1、学习方面的规划

A、合理安排时间,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B、快乐地学习、充满信心地学习,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C、要虚心、要自信、有主见、有理智,认真学习英语。D、除了完成课程的学习要求外,广泛阅读,拓宽自身的视野。

2、生活方面的规划 A、探寻心灵的地图,做到最好的自己。B、努力认清现实,全面发展自我。C、努力学习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D、提高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

(三)具体目标:控制上网频率、远离网络危害、合理规划时间。

服务时间:2011-11-27

1、使案主认清自己网络成瘾的状况 : 描述自己对网络的依赖状况 ; 做一个“网络成瘾自我诊断题” 15分钟 获得家人的支持、协作,进一步的了解案主的网络史 了解家人对案主沉溺于网络的看法(电话访谈)20分钟 寻找网络成瘾的因素

1、环境因素(学校、家庭、社会)

2、自身因素 15分钟 认识网络成瘾的危害

1、身体方面

2、精神方面

3、人格方面 15分钟 制定合理的戒网方法、目标

1、商讨解决方案

2、制定合理目标 5分钟 让案主表达对这次服务的感受,是工作组能从中获得对工作改善的宝贵意见 案主简单的说出这次谈话的收获、感受及意见 活动记录与评估: 小节评估:案主清除的认识到过度依赖网络给自己及家人带来的困扰、危害,并愿意在家人的帮助下摆脱困境。

四、网瘾综合征八项标准

1、是否觉得只有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而使得上网时间经常比预定时间长?

2、是否无法控制自己上网的冲动?

3、当网络线路被掐断或因故不能上网,是否会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

4、是否将上网作为解脱痛苦的唯一办法?

5、是否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上网的程度?

6、是否因为迷恋上网而面临失学、失业或失去朋友的危险?

7、是否在支付高额上网费用时有所后悔,但第二天却仍然忍不住还要上网?

8、有4项或以上并持续一年就表明已是“网瘾综合征”。

五、网络成瘾的因素:

家长的原因

1、要求过高

2、过于严历

3、疏于管理

4、过分溺爱

5、缺乏情感

6、暴力行为

7、自身问题

孩子的原因

1、贪玩心理

2、自卑心理

3、缺乏自控

4、逆反心理

5、敌对心理

6、过度要求

7、缺乏情感

8、以暴易暴

六、网络成瘾危害:

1、长时间上网会使他们迷失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世界产生隔阂,不愿意和人面对面交往。久而久之,必然会影响青少年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甚至可能导致其人格的异化,不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和正确人生观的塑造。

2、严重迷恋网络还可能使青少年产生精神上瘾症状。一旦离开网络,他们便会产生精神障碍和异常等心理问题和疾病,常常表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举止失常、神情恍惚、胡言乱语、性格怪异。

3、网上的世界既是现实世界的延伸、又是现实世界的扭曲的表现。现实中的事物,在网上容易被夸大,甚至于变为相反的东西。这样的互联网容易造成人们角色的混乱。青少年情感情绪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对刺激——反应模式产生依赖。而互联网上的不良的元素,恰恰是很具有诱惑力、易刺激人的感观,一旦青少年对其产生了依赖,沉溺于其中的话,必然会阻碍其建立正确的认知和健全的人格的形成。

七、表现与特征:

1、身体方面:视力下降,背肩肌肉劳损,睡眠混乱,免疫功能减弱等 精神状态:上网时精神振奋,全神贯注;下网时精神萎靡,忧闷抑郁,有躁狂、焦虑、社交恐怖倾向。

2、人格特征:喜欢独处,性格内向封闭,易陷入虚幻的世界中。

八、戒网的方法、目标:

1、孩子目标 : 行为规范、适应环境、抗拒挫折、增强情商、稳定情绪。建立自信、改变偏执、学会感恩、心理成熟。

2、家长目标 : 和谐家庭、关系融洽、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A、家长要适当的满足案主合理需求 B、转移案主兴趣爱好(兴趣培养——爱好转移)C、规范作息时间。(有效的控制上网时间,进而减弱网络游戏的痴迷度)D、家长都要与孩子交流沟通,多给予孩子精神情感上的关爱,为其营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和成长空间,增强其自信。

3、社会、学校的角度:

要加强网络使用的管理,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

要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变堵为疏,发挥网络对青少年成长单的积极作用。

从学校教育来说,应以学生成长为本,关注孩子健康人格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适当减轻学生的压力。

建立和完善学校心理辅导非常重要。

九、沉醉与网络中,学习成绩 一落千丈的现状,我们提出了如下的建议:

1、每天有户外体育活动,天天如此,一个小时;

2、不能开夜车,以学校课堂为主,听好课;

3、有8小时睡眠;

4、听自己喜欢的古典音乐,在学习时,不要听歌曲;

5、每天有足够的休息;

6、彻底消除物质欲;

7、经常回忆最好的精神状态;

8、不要指望有什么方法,学习方法往往是炒作,学习靠自己的踏实;

9、消除嫉妒心、消除虚荣心、消除抱怨、消除借口。

10、短期计划:

1、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做好笔记。

2、认真仔细写作业,不对答案,认真对待每一门课。

3、写完作业后,复习当天的内容并预习第二天上课的内容。

4、遇到不懂得要及时问老师或问同学,弄明白。

5、每天晚上听30分钟英语,训练自己的听力。

6、合理安排时间,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远期目标:考试理想的大学。坚持做到如下几点:

1、学习未动,兴趣先行

2、务学与求道

3、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4、态度决定一切

5、不强调进步

6、练就过硬的本领是学习的根本目的7、会玩、会偷懒、然后会学

8、考试、分析考试结果、做出下一步计划、调整自己

9、学习别人

11、提高诚信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家庭成员和谐相处。

1、学习基本的人际沟通技巧

2、敞开心扉与人交流、沟通

3、以诚相待.5分钟 让案主表达对这次服务的感受,是工作组能从中获得对工作改善的宝贵意见 案主简单的说出这次谈话的收获、感受及意见 活动记录与评估: 小节评估:案主清除的认识到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愿意努力改善现状,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家庭关系。

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自身角度:

1、认知偏差(自我评价过低、从众,缺乏主见)

2、情绪失控

3、态度不端正、偶尔缺乏诚意

4、语言(语言表达能力差、沟通困难)

5、个性(自我为中心)

12、其他方面:

1、生活方式、价值观

2、交往频率

建议:一要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不自高自大,也不自轻自贱;二要正确认识他人;不以偏见和成见看人;三是交际中情绪稳定,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不因自己的喜怒哀乐影响效的气氛。同时情绪的表达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四是善待他人,待人要“尊”、“真”、“诚”,忌“傲”、“伪”、“妒”

五、要提高语言素养,谈吐得体,以诚相待,酿造亲切自然的交际环境。六是不断完善交际人格。

十、后期跟踪

这次活动以后,我们进行了结案,并制定了一系列跟踪服务计划,评估反思成效:我们认为服务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通过多次的会谈,案主对我们敞开了心扉,也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有效的控制了对网络的过分依赖,回归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与家人、朋友的关系得到改善。

个案反思: 通过这个个案,我们清楚的发现,案主的很多问题都是相互联系的。在本案例的治疗过程中,我们重视案主的成长经历,积累起来的情绪冲突和不愉快等,努力引导案主去发现自己问题的来龙去脉,并帮助案主逐渐忘记过去不愉快的经历。我们通过鼓励案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案主的自信心、增强案主的受挫能力,清楚的认识自己的优劣势。但是,就案主现在的状况,如果依旧不能很好的适应生活,是否会回到自暴自弃的状态中去呢,甚至,会不会加重案主的挫败感?

启示感受: 面对沉默寡言的案主,找到切入点是至关重要的。本此活动中,我们显示了极大的耐心,化解的案主的恐惧和抗拒心理。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尽量避免对案主的问题做自我的价值判断,我们本着一种探讨、协商的口吻和案主进行访谈,这样有利于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从而提升案主对问题的自决能力。我们还注重让案主自我剖析,亲自面对存在的问题,学会正确、客观而理智的分析问题的实质,从而提高他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此外,我们还灵活的运用沟通技巧开展访谈。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一些困难,比如说案主情绪不稳定、保持沉默、家庭的配合力度不够等。从我们自身的角度分析,不能将理论很好的运用到实践中,很多方法、技巧用起来比较生疏、僵硬。通过这个个案,我们发现:第一,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取得案主极其家人的信任,是顺利开展个案的基础;第二,针对性格内向的案主,找到话题的切入点非常重要,最好选择案主感兴趣的事务;第三,案主的许多问题是相互联系的核心问题得到解决,次要问题就能得到一定的缓解。

××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调研报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