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赴延安社会实践报告
革命圣地延安之旅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摘要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着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它凝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因此,2011年赴延安暑期社会实践我们将唱响“延安精神,永垂不朽”的光荣口号,让延安精神永驻心间!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之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今天的形势和条件同延安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中华儿女无论何时都要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在中共的语汇中是一个极具魅力的字眼,它的内涵丰富多彩而且具有深意。它意味着艰苦奋斗的岁月,它意味着激情澎湃的日子,它意味着炮火硝烟中的追求,它意味着矢志不渝的理想。
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时间会带走一些该带走的东西,也会留下一些该留下的东西。历史在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环峙的延河中转了一个弯,又大步东去,但在延安,杨家岭的灯火和枣园里的灯光,已经成为一种信仰的象征,将永远在中国青年心中闪耀。
今天,我们被感动,明天,我们会行动!
延安精神,永垂不朽
2011年7月9日,在校团委的组织下,暑假所有的社会实践小组在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校区报告厅,举行了隆重的出征仪式。会上副校长对我校历届的社会实践活动做了简单的回顾与总结,并且对我们这批实践活动的成员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学生代表也作了慷慨激昂的发言,向老师们做了保证,一定不辜负老师们对我们的期望。
2011年7月12日,早上8:00我们顺利登上了去往革命圣地延安的火车。路途中160人有说有笑,沿途的山山水水更让我们这些习惯于穿梭于城市的人惊叹不已,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感受,期待着更快的到达延安。下午1:00左右我们到达了延安,宏伟的火车站让我们眼前一亮,在广场上大家进行了合影,为期3天的红色之旅开始了。
一.杨家岭
7月13日上午,我们小组首先参观了杨家岭。
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领导在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间的住处。当年这里还曾进行过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这里有中共中央七大会址、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址,在会址后面的小山坡上,散落着一排窑洞,这就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同志们当年的住所。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中央大礼堂,这是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的地方;我们还参观了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旧居,在这里,毛泽东完成了《新民主主义论》等光辉著作。同时,此地是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延安居住时间最长的驻地,期间发生了不少有影响的事
在来延安之前,就听说只有在杨家岭,才能看到这闻名中华大地的“安塞腰鼓”,而此次延安之行,杨家岭那浓厚的陕北风情像优美的画卷留在了我的记忆。
通过对杨家岭的参观和学习,我进一步了解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工作环境,他们的艰苦奋斗让人钦佩不已。
二.延安革命纪念馆 7月13日下午,我们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
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宝塔区西北延河东岸,距城1公里处。建于1950年1月,整个纪念馆外观朴素大方,结构紧凑,高大宏伟,具有传统的民族风格。
延安革命纪念馆展出的大量珍贵革命文物、文献和照片,按历史顺序分列11个单元,400多米长的展览大厅,以1000多幅历史照片和800多件革命文物,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小米、驱日寇的光辉业绩。展览主要介绍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同时介绍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介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对研究中国革命史和陕西地区陕甘宁边区革命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延安革命纪念馆前是一个大型广场,广场正中间巍然耸立的是毛泽东铜像,铜像名为“高瞻远瞩”,毛泽东身着中山装,双手叉腰目视远方,浩气凌霄。
延安革命纪念馆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最为生动的历史教材,是中国20世纪一个辉煌的聚光点。在陈列大厅里,展出“延安革命史”和“西北革命斗争简史”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陈列手法,以800余幅照片及千件革命文物及雕塑、油画、图表、场景复原等展品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党中央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艰苦岁月。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延安新市场”,真实的再现了当年的景象,有当铺,有理发店,有祖孙同乐,还有打铁的场面,等等,使我仿佛看到了当时的人们自力更生的场面,令人感触颇深。参观完延安革命纪念馆,我对延安精神有了一个更加真切的认知。
三.文艺联欢会
7月13日晚上,160名实践成员在延安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了文艺联欢晚会。
在晚会上,我和其他几个实践成员们表演了诗歌朗诵《延安精神,永垂不朽》,为此次延安之行增添了一份难忘的回忆!整个晚会现场,气氛比较活跃,大家都玩的其乐融融。
晚会结束时,我校的带队老师作出讲话,其中有一句话让我回味至今,他说“只要大家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受,就一定会有所收获!”这句话陪伴我完成了暑期社会实践,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依然会以此来鼓励自己、指导自己。
四.枣园
7月14日上午,我们前往了五大书记旧居枣园。
枣园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的枣园村,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毛泽东旧居位于枣园东北的半山坡上,与周恩来和朱德的旧居左右为邻,窑洞面向西南,共分5孔,由右边起分别为会客室、办公室、寝室,其余两孔是工作人员住室。毛泽东在枣园居住期间,正是土地革命时期向抗日战争的转变时期。毛泽东以极大的精力去研究中国的军事学、战争学,他用哲学思维,深刻分析总结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中国革命根据地、中日双方进行战争的国情、国共两党军事史等重大问题,撰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等著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
周恩来旧居位于任弼时旧居后的山坡上,为两孔石窑洞,左边是办公室,右边是寝室,1944年10月至1947年3月,周恩来就住在这里。
枣园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老一辈革命家铜像(图),这些铜像启示我们应该时刻不忘老一辈革命家们艰苦奋斗的作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五、宝塔山
宝塔山,古称丰林山,宋时改名为嘉岭山,位于延安城东南方,海拔1135.5米,为周围群山之冠。
宝塔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在塔旁边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此外山上还有长达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齐,岸石完整,是难得的石刻艺术。
巍巍宝塔山,经常出现在诗人、画家的笔下,人们歌颂宝塔,怀念宝塔,实际是在怀念延安岁月,歌颂延安精神,缅怀党中央在延安的革命业迹,宝塔山成了人们追寻当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因此便有这样一种说法:“只有登上宝塔山,才算真正到了延安”。
七.报告会及参观延安大学校史馆
14日下午在延安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我们参加了有关延安精神的报告会。
此次报告会着重讲解了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以及现实意义。高教授首先回顾了延安在中华民族抗争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他强调说,“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鼓励当代大学生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大力弘扬延安精神。
高教授清晰的条理、精辟的语句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令大家受益匪浅。通过报告会我进一步了解到延安精神的实质,我更加明白了,作为新时期大学生,要将延安精神与勇于创新、勇攀高峰的时代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断激励自己勤奋学习,为今后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紧接着我们参观了延安大学校史馆。
延安大学校史馆浓缩了学校七十多年的风雨历程,是中国共产党高等教育孕育、发展、壮大与成熟的历史长廊。
延安大学是我党民主革命时期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在中国革命史、党史、现代高等教育史上都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他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从此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和战略总后方,成为光明的所在和抗日胜利的希望。1941年至1942年,敌后人民抗日战争处于最艰难的相持阶段,延安大学便应运而生,成为时代的杰作。
校史馆序厅中的“毛泽东在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大型油画(图)真实再现了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幕场景。在校史馆精英厅,我了解到,延安大学可谓是战争年代的“龙潭虎穴”,这里走出了千千万万威震敌胆的革命战士和文韬武略的将军!在和平年代,这里是凤巢龙渊,莘莘学子来自五湖四海走向四面八方各条建设路线。如今,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已形成延安大学独特的精神资源和文化特色。
八.总结大会
14日晚,全体实践成员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了总结大会。会上每个小组均派一名成员发表自己红色之旅的感受,每个人内心都洋溢着一片热情。我校团委书记在会上还作了总结,希望全体实践成员谨记延安精神,将延安精神付诸行动。
至此,我们的延安之旅结束。
归程,反思,是什么支撑着您的发展?是什么让人们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开辟了自己的乐土?是什么让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站起来过上了当家作主的日子?
归程,沉思,那“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点缀的究竟是什么?那革命先烈誓死捍卫的精神又昭示着什么?
也许一切的一切只能从现代的旖旎风光中找到答案„„
第二篇:赴延安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赴延安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也是新中国的摇篮。党中央和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曾在这里度过了最为艰苦的13个春秋。七月骄阳似火,我们在学校的领导和组织下来到延安,开展为期四天以《青春九十年,报国勇争先》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踏访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追忆往昔峥嵘岁月,传承延安精神,感受改革开放给延安带来的全新气息。
一、延安大学校史馆
校史馆是一个微缩的学校历史的展览,7月14日我们来到延安的第一站便是参观延安大学校史馆。延大校史馆浓缩了学校七十多年的风雨历程,是中国共产党高等教育孕育、发展、壮大与成熟的历史长廊。从那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文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把我们的思绪又拉回到了革命战争年代,再次感受了延安时期那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深刻领略了延安精神和老一辈革命家的风采,体会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延安大学是我党民主革命时期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在中国革命史、党史、现代高等教育史上都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是多所学校的前身,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从此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和战略总后方,成为光明的所在和抗日胜利的希望。1941年至1942年,敌后人民抗日战争处于最艰难的相持阶段,延安大学便应运而生,成为时代的杰作,无数革命能人志士从这里走出去。
在参观延大校史馆后,我感受到延安大学自创建以来一路分分合合的艰难,也为老一辈革命家在艰苦卓绝的时代依然努力为培养人才做出的贡献而感动。同时,我们也真切地了解到延安大学可谓是战争年代的“龙潭虎穴”,这里走出了千千万万威震敌胆的革命战士和文韬武略的将军!在和平年代,这里是风巢龙渊,莘莘学子来自五湖四海走向四面八方各条建设路线。如今,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已形成延安大学独特的精神资源和文化特色。
二、杨家岭革命旧址
随后,我们步行至延大附近的杨家岭革命旧址。一直以来都是听说过这样一
个地方,而不知道它的来源,这次有幸得以一见。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领导在1938
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间的住处,当年这里曾进行过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此地也是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延安居住时间最长的驻地。首先参
观的是中央大礼堂——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的地方,走进礼堂从那一排排摇
摇欲坠的椅子和颜色不复存在的摆设可以看出会址到现在还保持着当年的现状;
同时,从那些发黄的图片中也让我们感受到当时会议的盛况,大部分人员从四面
八方赶来汇聚在这小小的礼堂内只为新中国的美好的未来。
在会址后面的小山坡上,散落着一排窑洞,这就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同志们当年的住所。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也走进了毛泽东等领导
人的旧居,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桌一椅几乎都保持着原来的风貌,看着这些老一
辈革命领导人生活工作过的地方----是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然而他们就是
在这里他们创造了中国奇迹的十三年,让我们不仅为之感慨和自豪也受到深刻的教育与影响。你能想象就是在这样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完成了《新民主主义论》
等一系列光辉的著作,这是多么的令人佩服与感动。
走进杨家岭革命旧址,我深入地了解老一辈革命家的工作环境与生活条件,他们的艰苦奋斗精神让我们钦佩不已,如今我们拥有更好的环境怎么还能不珍惜
呢,也有责任与义务将这种精神用心铭记代代传承。因为他们的艰苦奋斗,才会
换来我们今天能够在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
三、枣园
15日早上,我们一行人来到枣园参观学习。枣园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的枣园村,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1943年至1947年,这里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毛泽东
旧居位于枣园东北的半山坡上,与周恩来和朱德的旧居左右为邻,窑洞面向西南,共分5孔,由右边起分别为会客室、办公室、寝室,其余两孔是工作人员住室。
周恩来旧居位于任弼时旧居后的山坡上,为两孔石窑洞,左边是办公室,右边是
寝室。随着导游走进这里的一间间屋室,看到那一幅幅画卷与图片,还有那一件
件安静的摆放的遗物,它们无疑都真实地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艰苦
奋斗的生活,再现了我党我军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的真实场面。在这里毛泽东以
极大的精力去研究中国的军事学、战争学,他用哲学思维,深刻分析总结了中国
革命战争的特点、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中国革命根据地、中日双方进行战争的国情、国共两党军事史等重大问题,撰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一系列著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我们在参观中认真地聆听着每一段历史的详细讲解不愿落下一丝细节,思绪好似也被拉到了那战火硝烟的峥嵘岁月中,真切的感受到当时的场景。枣园,中共中央在这里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领导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
枣园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老一辈革命家铜像,这些铜像启示我们应该时刻不忘老一辈革命家们艰苦奋斗的作风,时代在变也赋予延安精神新的意义,而在新的时代里我们仍应不忘革命艰苦奋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张思德广场
枣园参观之后,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张思德广场。广场上树立着张思德的雕像及一块巨大的刻着毛泽东所作《为人民服务》的石碑。“为人民服务”这句话一直记在张思德心中,他一生也都在为此奋斗。即使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在发生崩裂的炭窑中,他也毫不犹豫地舍己为人,将生还的机会让给队员,自己英勇牺牲,年仅29岁。毛泽东说,人总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要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迪人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要重的。毫无疑问,张思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可以感受到了一个普通共产党员那份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胆热心,更感动于那为人民的利益甘愿付出一切得高尚节操。
在广场上,我们进行了发言和宣誓活动,研究生院梁瑞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而梅永刚老师则带领党员重温誓词,我们实践团全体成员举行了志愿者宣誓,也不忘此次延安之行的意义和我们的使命。
五、王家坪
随后,我们参观的是王家坪革命旧址。据说,王家坪曾经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牡丹坪,后因一位王姓人家将多数地方买去,遂改名王家坪。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王家坪是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八路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是中共中央领导各抗日根据地武装斗争和军事建设的军事领导机构,也是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王稼祥等领导同志和中央军委及八路军总部所属机关负责同志住过的地方。走进王家坪旧址大门迎面就是期间高大宽敞、四角翘起的大瓦房,这就是曾举办过抗日战争胜利大会的军委大礼堂。礼堂里的摆设与当时的摆设并无变化,走进去依稀可以看到当时会议的状况,纵多的决议事项在这里产生。
在这里我们还有幸听到了地道的陕北民歌信天游,也看到了精彩的安塞腰鼓表演,这让兴奋的我甚至可以想象战争年代人们欢庆的场景。在心里真诚希望这些精彩优秀的带有特色民族的文化能一直保存并一代又一代流传。
在王家坪,我们看到的是老一辈革命家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人格魅力和革命情怀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相信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闪耀出其独特的光芒,将照耀着每一代中华儿女。
六、延安移动
15日下午,我们一行人参观了延安市移动公司,与延安移动的领导和校友们交流学习。在这里我们看到机房有很多的电脑而只有少数几个人实施监控,另外还看到了许多未见过的嗡嗡作响的大型交换机。当大部分同学为之疑惑时,相关负责人向我们详细的讲解与通信相关的知识,以及工作的原理。此时,我才真切的觉得我们所学自以为很重要的东西只是皮毛,当某一天真正踏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才会知道所学的知识不够用。作为学习会计专业的我们对于这些理工类的知识并不了解,只是随意的看看和听听而已,但是很大的程度上我也意识到,现在的我们真的很局限于自己所学的专业,从未想过认真去学习些其他的知识。
七、报告会
15日晚上,我们参加了陕西省大学生延安精神教育基地专题报告会,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副教授冯建政为大家作了题为《圣地延安的魅力》的专题讲座。讲座首先回顾了延安在中华民族抗争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他强调说,“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鼓励当代大学生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冯教授清晰的条理、精辟的语句和深
刻的思想内涵令我受益匪浅,通过报告会我进一步了解到延安精神的实质,我更加明白了,作为新时期大学生,要将延安精神与勇于创新、勇攀高峰的时代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断激励自己勤奋学习,为今后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八、延安革命纪念馆
16日,我们怀着无比崇高与激动的心情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宝塔区西北延河东岸,建于1950年1月,整个纪念馆外观朴素大方,结构紧凑,高大宏伟,具有传统的民族风格。延安革命纪念馆展出的大量珍贵革命文物、文献和照片,这些都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小米、驱日寇的光辉业绩。展览主要介绍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同时介绍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介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对研究中国革命史和陕西地区陕甘宁边区革命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延安革命纪念馆前是一个大型广场,广场正中间巍然耸立的是毛泽东铜像,铜像名为“高瞻远瞩”,毛泽东身着中山装,双手叉腰目视远方,浩气凌霄。延安革命纪念馆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最为生动的历史教材,在陈列大厅里,展出“延安革命史”和“西北革命斗争简史”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陈列手法,以多照片及千件革命文物及雕塑、油画、图表、场景复原等展品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党中央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艰苦岁月。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延安新市场”,真实的再现了当年的景象,有当铺,有理发店,有祖孙同乐,还有打铁的场面使我仿佛看到了当时的人们自力更生的场面,令人感触颇深。
九、结语
延安精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践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我们在生活学习中也是应该如此,正确的认知,理智的实施,不能为庆幸追求更高的境界而陷入空虚的错误之中。我们今天的形势和条件同延安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中华儿女无论何时都要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
从前,我们总是在口里念着说着延安精神却不明白他真正的意义,延安之行
后,我深刻的领悟到延安精神的意义和精髓所在。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我们党总结经验,改变片面的理论错误,联系人民群众,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今天我们要在新形势下弘扬延安精神,仍然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我们在学习上也应坚持这种精神,把专业理论知识结合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素质。
第三篇:赴延安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赴延安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调研革命老区新时期的发展
姓名:李召
学院:技术物理
班级:051212
学号:0512112
4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着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它凝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因此,2013年赴延安暑期社会实践我们将唱响“追思圣地,峥嵘岁月,传承延安革命精神”的光荣口号,让延安精神永驻心间!
革命选择了延安,延安孕育了革命,从而哺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之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今天的形势和条件同延安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中华儿女无论何时都要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在中共的语汇中是一个极具魅力的字眼,它的内涵丰富多彩而且具有深意。它意味着艰苦奋斗的岁月,它意味着激情澎湃的日子,它意味着炮火硝烟中的追求,它意味着矢志不渝的理想。
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黄河之滨,聚集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的希望,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这似乎是那个“革命圣地”的现实的状况和精神的写照,也更是令所有过来人终身激动不已的深情缅怀。
时间会带走一些该带走的东西,也会留下一些该留下的东西。历史在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环峙的延河中转了一个弯,又大步东去,但在延安,杨家岭的灯火和枣园里的灯光,已经成为一种信仰的象征,将永远在中国青年心中闪耀。
今天,我们被感动,明天,我们会行动!
一实践背景
近年来,当代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热潮不断涌起,暑期社会实践逐渐
成为大学生走出象牙塔、深入基层的有效途径。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党的几代领导人,都一直强调继承、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习近平同志就任总书记不久就特别强调了牢记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两个务必”,坚持和发扬党的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极端重要性。
从发展过程来讲,延安精神是在一个特定历史时期,以中国共产党人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优秀分子,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实践中,他们的理想追求、精神风貌、思想品德、行为准则、工作作风的精华和结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所以变得特别重要,是由我们所处的主客观环境和条件所决定的。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大学生,作为一名追求上进的青年,选择延安,选择延安精神,是对艰苦条件下革命先烈的追慕和敬仰,是对个人的灵魂的涤荡和精神的洗礼,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肩负起祖国和时代赋予的使命!
二实践意义
人类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当代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踊跃投身“三下乡”活动,不仅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也能够进一步了解社会的具体轮廓,从而结合自身实际更好的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是对我们的一次教育和洗礼。延安,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党中央、毛主席曾在这里度过了13个春秋,而延安精神就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优良作风基础上,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特定时空条件下形成的,这在当时的有志青年中产生了极强的向心力和感召力。对于我们新世纪的青年一代来说,我们的生活条件、学习状况和现实挑战都与延安时期截然不同,尽管如此,延安精神那种穿越时空的恢宏力量依然应该在新时期勃发出更为旺盛的生命力。
通过对革命旧址的参观学习以及听取相关讲座,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在艰苦时期所抒写的奋斗史,进一步体会了延安精神。延安精
神所蕴涵的丰富内涵,有利于我们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培育,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作风的树立。因此,此次实践能够在使大学生近距离感受延安、体会延安精神,从而达到弘扬延安精神、发扬时代精神的目的。
此外,暑期社会实践不仅提高了我们的思想境界,也对实践基地产生了一定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涌入延安这个革命圣地,定能推动延安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蓬勃发展。
三实践安排:
2013年7月11日,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学院多名学生组成的2013赴延安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队长苏静的带领下,即将奔赴延安开展为期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早上8点我们在学校集合,大家集合后坐校车来到了火车站,乘坐火车经历了3个多小时终于来到了革命红色圣地——延安。但是,天公不作美一直在下雨,不得不使我们改变原先的计划。我们先找了一个地方住下,让大家休息一个晚上,然后第二天再开始我们的实践活动。
以下是我们调研的地方
① 延安革命纪念馆
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宝塔区西北延河东岸,距城1公里处。建于1950年1月,整个纪念馆外观朴素大方,结构紧凑,高大宏伟,具有传统的民族风格。
延安革命纪念馆展出的大量珍贵革命文物、文献和照片,按历史顺序分列11个单元,400多米长的展览大厅,以1000多幅历史照片和800多件革命文物,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小米、驱日寇的光辉业绩。展览主要介绍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同时介绍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介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对研究中国革命史和陕西地区陕甘宁边区革命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延安革命纪念馆前是一个大型广场,广场正中间巍然耸立的是毛泽东铜像铜像名为“高瞻远瞩”,毛泽东身着中山装,双手叉腰目视远方,浩气凌霄。
延安革命纪念馆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最为生动的历史教材,是中国20世纪一个辉煌的聚光点。在陈列大厅里,展出“延安革命史”和“西北革命斗争简史”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陈列手法,以800余幅照片及千件革命文物及雕塑、油画、图表、场景复原等展品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党中央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艰苦岁月。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延安新市场”,真实的再现了当年的景象,有当铺,有理发店,有祖孙同乐,还有打铁的场面,等等,使我仿佛看到了当时的人们自力更生的场面,令人感触颇深。
参观完延安革命纪念馆,我对延安精神有了一个更加真切的认知。
② 延安大学
延安大学校史馆浓缩了学校七十多年的风雨历程,是中国共产党高等教育孕育、发展、壮大与成熟的历史长廊。
延安大学是我党民主革命时期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在中国革命史、党史、现代高等教育史上都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他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从此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和战略总后方,成为光明的所在和抗日胜利的希望。1941年至1942年,敌后人民抗日战争处于最艰难的相持阶段,延安大学便应运而生,成为时代的杰作。
校史馆序厅中的“毛泽东在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大型油画真实再现了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幕场景。在校史馆精英厅,我了解到,延安大学可谓是战争年代的“龙潭虎穴”,这里走出了千千万万威震敌胆的革命战士和文韬武略的将军!在和平年代,这里是风巢龙渊,莘莘学子来自五湖四海走向四面八方各条建设路线。
如今,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已形成延安大学独特的精神资源和文化特色。
③ 宝塔山
宝塔山(图1-16),古称丰林山,宋时改名为嘉岭山,位于延安城东南方,海拔1135.5米,为周围群山之冠。
宝塔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在塔旁边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此外山上还有长达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齐,岸石完整,是难得的石刻艺术。
巍巍宝塔山,经常出现在诗人、画家的笔下,人们歌颂宝塔,怀念宝塔,实际是在怀念延安岁月,歌颂延安精神,缅怀党中央在延安的革命业迹,宝塔山成了人们追寻当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
因此便有这样一种说法:“只有登上宝塔山,才算真正到了延安”。
四结束语
在队长苏静的辛勤付出以及实践成员们的积极配合下,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圆满完成了任务,久远的枪声已歇,而那份历史的沧桑却仍在心中回荡,我们依然会在逝去的岁月里追寻着那无私的延安精神,追寻那红旗飘扬,所向无敌精神的源泉……
不论用歌声还是画笔,都表达不出我们对延安的感慨和眷念。我们坚信,延安精神永存!
第四篇:暑期“三下乡”赴延安社会实践报告
校
徽
暑期“三下乡”赴延安
社 会 实 践 报 告
校学生会xxx
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宣传和弘扬中国梦树立和谐社会的道德观,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锻炼青年大学生战胜困难和持之以恒的意志和毅力,我校五十余名学生代表重走红军长征之路,深入基层,学习延安精神,宣传农村政策精神,了解老区人民的生活情况,接受革命的教育,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并开展团队素质拓展训练,强化团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培养大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七月八日早晨太阳刚刚绽放出一点光芒时,我们按照原计划在新校区西区餐厅门口集合,准备前往此次任务的第一站,在专车四个多小时的护送之下,我们逐渐接近了圣地延安,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的心情越来越激动,神情越来越严肃,满腔的热血在全身各处喷薄,仿佛要为这红色革命圣地再增添一点红。
记得当我们踏进大学第一天开始,学校就让我们参观了我们学校特色铁人馆,今天置身油田现场的我还是不敢相信我真正的来到了被誉为工业发展血液的黑色金子的产地,心情紧张的连大气也不敢喘一下。随着引导员的介绍和一一呈现在眼前的模型,我们开始了解到有关石油的发展以及为祖国石油行业奉献一身的石油工人和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油井。
来到了延安,我们参观了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七里村采油厂。七里村采油厂是中国陆上石油工业的发祥地,至今已有100年的开采历史。原油年产能力30万吨。1944年,毛泽东主席为时任厂长陈振夏挥毫题词“埋头苦干”。经过几代石油人的艰苦创业,七里村采油厂不断发展壮大,截止2007年底,探明含油面积246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1.26亿吨。现有生产油井3900余口,原油年产能力30万吨。
一座七里村采油厂的喷发迎来了中国油田雨后春笋般的发现,再也没人说中国贫油、中国石油用完了之类的话,七里村采油厂是中国石油行业里程碑似的发现,从此中国石油四处开花。
本次实践期间,我们团队有幸在延安大学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参加了延安精神专题报告会。
延安精神专题报告会,主要宣讲了延安的传奇,延安的魅力两大内容。主讲师结合历史图片,对党中央在延安的历史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引领着我们重回当年,重新经历党中央的艰苦岁月,从长征之后,西北革命根据地开始,到大生产运动,再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党中央的光辉历程历历在目。她总结道:延安是政治军事之圣地;是教育文化之圣地;是思想精神之圣地;是革命人才之圣地。
教授条理清晰,口若悬河的讲解延安历史,对延安历史真是如数家珍,其语言生动活泼,字字珠玑。本次报告让我充分的了解到了延安的历史,学习了延安的精神,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名服务是党中央的最高宗旨,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最低做人标准。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要勇于承担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勇于创新,乐于吃苦。
七月十日早晨六点四十分,照常集合出发,这次的目的地是宝塔山。宝塔山,古称丰林山,宋时改名为嘉岭山,位于延安城东南方,海拔1135.5米,为周围群山之冠。宝塔山上视野开阔林木茂盛,山林空气清新,凉爽宜人,是消夏避暑的好地方。
延安古名肤施,是西北的边塞重镇。宋代韩琦、范仲淹曾在此镇守。宝塔山为历代守将必去之处。山上还有范公井、摘星楼、东岳庙、嘉岭书5院、烽火台等古迹。
宝塔山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宝塔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在塔旁边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击之声彻全城,党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警。此外山上还有长达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齐,岸石完整,是难得的石刻艺术。
巍巍宝塔山,经常出现在诗人、画家的笔下,人们歌颂宝塔,怀念宝塔,实际是在怀念延安岁月,歌颂延安精神,缅怀党中央在延安的革命业迹,宝塔山成了人们追寻当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
宝塔山的宝塔周围,松柏森森,浓重的历史厚重感迎面而来,而这些松柏正是由全国各省、市人民代表种植在宝塔脚下,这不正象征着中国人民大团结,中国人民紧紧围绕在党中央周围么。
宝塔山的宝塔下,有一群可爱的红领巾充当义务解说员,为游客解说宝塔山的辉煌历史,也给这宝塔山增添了几分活力。亦有诗云: “几时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可见宝塔山在人们心中地位之高。
参观了宝塔山,深切的感受到延安已经成为革命精神的化身。从1935年到1948年,中国革命从最艰难走到了胜利,中国共产党从最困苦走向了强大。延安记载了这段历史,也铸就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今天延安精神任以其特殊的魅力吸引和影响着新一代的青年人。宝塔山这个名字是那么熟悉,早在儿时的记忆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而这一革命历史遗址对我们来说有是那么的陌生。在这些土窑洞里,曾经居住过缔造了新中国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窑洞内那简朴的让人难以置信的陈设,始终令人难以忘怀。这里的每一件文物就是一段历史,一件文物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都凝聚着延安精神形成的轨迹,置身其中,仿佛又把人们带回到那令人难忘的峥嵘岁月。
当我们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那一张张灰黄的图片和一件件实物映入眼帘时,无不被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们在延安这样的山沟里做出的革命决策所折服。也想起了“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新的时期,高校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必须弘扬延安精神,牢记“两个务必”,把延安精神融入平时的工作与学习中,转化为扎扎实实的实际行动。一要增强政治觉悟感,了解学习新时期党的大政方针,与时俱进站在时代的前沿。二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以及艰苦奋斗的作风。作为大学生,这是必不可少的素质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能力有信心挑起时代给予我们的重担。
参观完后我的心情依然十分激动,从历史角度来看,延安精神是党在长期艰苦卓越的革命斗争中孕育、发展形成的,是保证我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思想武器,是我党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
什么是延安精神,在这里找到了答案:延安精神,就是奋斗的精神。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回顾党的历史,从上海成立到井冈山时期,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时期,从西柏坡到夺取全国政权,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艰苦奋斗。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我们党历来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有响亮的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的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飞跃的时期。延安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用实事求是来概括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在延安时期。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灵魂所在。延安时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创造了无数奇迹的时代。
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那弥漫的硝烟、闪光的战刀,听到隆隆的炮声、雄壮的军号,似乎又回到了那杀声阵阵的战场,对那些勇猛冲杀、不怕牺牲的革命前辈,更加增加了敬佩之情;对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生活,无不更加珍惜;对经历过战争洗礼的伟大祖国,无不更加热爱。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一说起延安,人们都会感到分外亲切,油然而生敬意。而当我们亲临了宝塔山、延安革命纪念馆时,才真真正正感受到了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住窑洞吃小米却依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精神是与群众水乳交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精神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参观革命圣地,旧址犹在,有感慨,有惊叹!当年的艰苦生活,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当年艰苦奋斗的精神却始终在我心中。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延安的峥嵘岁月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将永放光芒。
在参加了此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赴延安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进一步了解延安精神的现实意义。我终于明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重要性。
我们要把延安精神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用踏实勤恳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第五篇:延安社会实践报告
今年暑假,很荣幸的成为了我校“红色之旅”赴延安社会实践活动团的一员。在为期三天的学习参观活动中,我参观了延安王家坪革命纪念馆、宝塔山、杨家岭、枣园革命旧址以及路遥文学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张思德广场进行了现场教学并集体宣誓;聆听了《延安精神》的专题报告会,交流学习心得。在活动期间还参加了西安理工大学与西安石油大学在延安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的联欢晚会。
“红色扬帆,希望起航”活动体现了党和学校对新一代青年学生的的关怀,体现了对弘扬延安精神的高度重视。组织学生开展寻访延安活动,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主要组成部分。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工作生活了十三年,孕育产生了伟大的延安精神,组织寻访延安活动,就是为了更好地弘扬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又是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延安精神一直引领党和人民战胜困难,不断前进,同时又在党和人民的实践中不断注入新的内涵。延安精神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传家宝,革命战争年代需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平建设时期更需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延安精神,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集中体现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展示。延安精神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传家宝。
宝塔山、延河水,见证了成千上万革命先辈们前赴后继、追求真理的历史足迹,也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延安是全国人民魂牵梦绕的圣地。
我们一队同学登临宝塔山,参观革命旧址,建立革命友情,感受延安巨变,所到之处,都触发了我们对峥嵘岁月的记忆。通过活动,也展示了党领导人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的伟大历程,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革命老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加激发了我们将爱国之情转化为努力学习,报效国家的动力。2010年7月13日14:30,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红色之旅”赴延安社会实践活动团与西安石油大学的同学们在张思德纪念广场进行了现场教学和集体宣誓。
延安大学杨延虎教授在张思德同志纪念广场为我两校同学现场讲授了“张思德精神与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介绍了张思德的英勇事迹和《为人民服务》讲话的由来,杨延虎教授指出《为人民服务》重要讲话发表60多年来,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全国人民的幸福,前赴后继,不懈奋斗。今天,我们重温《为人民服务》,追忆张思德同志的事迹,心灵又一次受到洗礼,灵魂再次得到升华,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后大家在广场上进行了集体宣誓。同学们纷纷表示在这种实人、实事、实地、实景的环境中进行的现场教学,内容更加深刻、感受更加真切,使他们在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的同时,坚定了理想信念,收获颇丰。下午四点,XX大学2010年“红色之旅”赴延安社会实践活动团参观了枣园革命旧址。
枣园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的枣园村,被称为“延安时期的中南海”,是中共中央书记处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所在地。1943年10月,中央书记处成员由杨家岭移住枣园,继续领导了全党的整风运动和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实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并为粉碎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
走进枣园,绿树成荫、芳草萋萋,保存完好的窑洞旧址复原了党中央领导人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工作环境。在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旧居,一尘不染的地板、整洁的床铺,还原了革命领导人当年工作时的风貌。我校学生还参观了“为人民服务”讲话台、中央医务所、幸福渠等景点。
晚上7:30,我校学生在延安大学报告厅聆听了《延安精神》的专题报告会。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高尚斌教授为我校同学昨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专题报告会,通过三个方面为我们阐释了延安十三年,分别是:
一、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是中央产生核心、全党拥戴领袖的十三年;
二、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是克服千难万险、创造辉煌奇迹的十三年;
三、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是历史经验丰富、影响未来深远的十三年。
最后教授告诉我们,只要像列宁所说的那样,善于把握历史的全部总和,善于在历史的联系中认识历史,就会真切地感受到,延安十三年克服千难万险、创造辉煌奇迹的历史经验,溶化在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部理论与实践之中。同学们又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认识了党中央在延安的生活,更加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前辈们那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作风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2010年7月14日,早上八点,我们到达宝塔山下,宝塔就在眼前,但还需要一段路程我们才能到下塔下。跟随者队旗,我们出发了,宽阔的石板路直通塔下,有人开着车上去,而我们要走上去。大家边走边玩,争相拍照,嬉闹、搞怪,笑声不断。我们还拍了一张经典的千手观音。
来到塔下,我们一起在党旗下宣誓,在塔前合影,然后大家各自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游的人四处观望,游的人绕塔一周跑,漂亮的导游小姐还给我们作了介绍,让我们了解了塔的历史和“宝塔山”的由来。下一站是比宝塔所处位置更高的摘星楼,我们沿着修筑的上山的阶梯,一步一步往上爬,腿好酸,但还是有说有笑,并且,无论在什么条件下,大家都没忘记拍照,记录下我们的美好之旅。到了摘星楼,在那小憩之后,我们顺着大路往下走,向烽火台进发,烽火台上,我们可以看到下面的延安城,我们还在爬上烽火台的楼梯上,拍了一张菱形的照片,因为两个楼梯连起来就是一个菱形,这是很有创意的一件事。游玩烽火台,我们的宝塔山之行就算结束了,我们是挥舞着队旗一路狂奔而下,并在宝塔山景区门口合影留念。
20世纪30年代后期,倭寇乱华,神州有陆沉之忧。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毛泽东率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中国虽历大难而有转旋之望!在中国西北从陕西省会西安通往陕北小城延安的崎岖道路上有一道独特的风景:在这荒芜的黄土高原上,一批又一批,一群又一群的爱国青年,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南洋海外,栉风沐雨、风餐露宿,冲破重重阻拦,络绎不绝地奔向心中的圣地延安。来自南洋的华侨青年唱着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告别南洋》,踏歌而行,义愤填膺、同仇敌忾。“你不见尸横长白山,血流在黑龙江?在这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炎黄子孙怎能隔岸观望?”“到延安去”,“到抗日前线去”。当时,印度援华医疗队队长爱德华目睹时隐时现地行进在蜿蜒山路上向延安进发的青年队伍时,由衷地赞叹道:“奇迹,奇迹,这简直就是奇迹!这是20世纪中国的耶路撒冷!
一个国家必须有精神高地,便于人们登高眺望。延安是所有还有理想的中国人心中的耶路撒冷,延安永远是这个世界上还有梦想的中国人的革命圣地。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毛主席指引我党我军进行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了惊天动地、气贯长虹延安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次的回溯革命之旅,缅怀历史、悼念先烈,从我党我军艰苦创业、星火燎原的历程中坚定了信念,汲取了力量和智慧。
70余年弹指一挥,今日的中国今非昔比、日益强大。昔日奔赴延安的爱国志士早已实现他们心中的梦想:一个崭新、强大的中国如旭日东升,巍巍屹立于世界东方。自此至今,再也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军队敢在中国的土地上耀武扬威。如今先辈们大多已含笑九泉。什么叫生生不已?什么叫薪火相传?今天我与当年热血青年一样朝气蓬勃、壮怀激烈。在迟到了70余年后,我终于踏上朝圣之路。
之前我从未到过延安,但从历史、地理中对陕北对延安早已熟悉的如同故乡。印象中的陕北有黄土高原、黄河、壶口、轩辕黄帝陵、信天游、延河、窑洞、杨家岭、枣园、秧歌、宝塔山,还有李继迁、范仲淹、李自成,当然还有关于“肤施”地名的美丽传说和无边河边飘来的“可怜无定河边骨,犹作春闺梦里人”的悲凉诗句。这次来延安参观学习,心中有莫名的亲切和激动。咱也算“回延安”吧。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延安城、宝塔山、延河水、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中国革命在这里落脚,又从这里出发。在这里,形成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特征的延安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匆匆而来,依依难舍,久久不愿离开延安,回望雄浑苍莽的黄土高原,我永远记住了王家坪革命纪念馆中一块题为“边区的十个没有”的展版。上面写着: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磨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为什么当时人们向往延安?延安时期的党风是整出来的!党纪最严明的时期才能夺取全国胜利,世之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将亡。
共产党在抗战胜利后迅速取得全国的胜利,不是靠自己所拥有的实力,而是靠自己所树立的榜样,不是靠强大的武装,而是靠执着的理想。或许,这是延安留给后人的最重要的启示,或许,这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理论联系实际的延安精神的强大之处。“忧劳兴国,逸豫亡身”,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先烈们为党和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永远不能忘记他们用生命培育的延安精神,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做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然而今天,我们仍然面临着在中国大地上清除贪污腐败、洋奴买办和官僚主义的艰巨任务。贪污腐败、官僚盛行,正在把中国由强大国家变成肥大国家。此时,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延安的榜样,有必要重新焕发延安的精神,有必要重新高扬延安的理想。
通过几天来的参观、座谈、走访活动,同学们更加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前辈们那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作风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纷纷感慨延安经济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是祖国繁荣昌盛的一个缩影,我们为祖国的富强感到欢欣鼓舞。在延安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延安人民以及全国人民在祖国大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今后,这种精神也必将继续激励着我们用实际行动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