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127(精选五篇)
编辑:紫陌红颜 识别码:20-214505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3-27 01:40:1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调研报告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出县跨省谋求新的发展,寻求更多的挣钱机会,这种被称之为打工经济的新型经济为发达地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也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当前全县发展的现状来看,打工经济已经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由于多种原因,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因此,解决好这些问题,促进打工经济的良性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农村劳动力为什么要外出打工

打工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劳动力市场客观需求。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呈逐年上升趋势,仅河口乡每年就以百人以上的速度递增,到XX年竟达3491人,占全乡总劳力人口9790人的35.35%。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大规模外出打工呢?

原因之一:地方经济发展不够是造成农民外出打工的根本原因。

就河口乡的情况来看,由于地处偏远,自然条件较差,农村经济发展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况,虽然近几年结构调整有了一定的起色,但由于尚未形成气候,效益不明显,农民收入依然还比较低下,尤其是现金收入很少,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生产生活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了挣取更多货币收入,很多农民便不得不出去赚点副业钱,正所谓“呆在家里坐,不如出去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这是导致农民大量外出打工的根本所在。

原因之二:本地就业需求有限是造成农民外出打工的客观因素。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农业科技的逐步推广,农业耕作方式已由过去的刀耕火种变为现在的科学种田,客观上节约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同时,近几年来全县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的毕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增加。由于本县没有足够的就业空间,导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无事可干,为了谋求生计和寻求发展,他们不得不出去打工。

原因之三:外出打工是脱贫致富和寻求发展的一条很好门路。

从近年来发展打工经济的效果来看,它不仅缓解了全县严峻的就业压力,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农民收入,使他们告别了贫困甚至走上了富裕道路,他们在外积累的资金和所学的技术也促进了自身和地方发展。就河口乡而言,仅XX年就 寄回现金300多万元;少数人员由于外出时间长,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如今已成为公司或部门主管,月收入在几千元以上;还有部分人员通过在外辛勤劳动逐步致富,回到家乡盖起了小洋楼,办起了养猪场。由此可见,打工的确是农民增收致富和谋求发展的一条很好门路。

二、打工经济发展中存在那些问题

我县打工经济起步于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近几年来发展尤为迅速。但随着打工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甚至有少数打工人员变得更加贫困,严重阻碍了打工经济的良性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出务工人员流动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导致活难找、钱难挣。

据调查,从外出打工人员打工的渠道来看,他们大多数是通过老乡或亲戚朋友介绍到外地打工,而不是通过劳动中介机构推荐就业,甚至有少数人完全是毫无目的外出闯荡,部分人完全没有打探信息的可靠性,加之少数专门联系打工的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同时又不是有组织的劳务输出,从而导致部分农民盲目外出,毫无秩序的涌向四面八方。他们出去以后,长期找不到相对稳定的工作,即使找到了工作也大都是零杂工和苦活、脏活、累活,收入极其低下,甚至有少数人迫于无赖和上当受骗从事传销等违法犯罪的活 动。

2、外出务工人员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导致收入普遍不高。

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来自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打工以前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外出打工之前也没有参加任何培训,更没有一技之长。出去以后,主要从事的是城里人不愿干的体力活,男工靠的是力气吃饭或者干危险活,女工主要从事手工劳动,主要分布在建筑、装饰、餐饮、搬运、玩具生产等领域,待遇普遍较低,一般只有七八百元左右,仅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已成家的通过省吃俭用有少量积蓄,少数在外打工的单身汉最多能解决温饱,而且在卫生、失业、养老、医疗保险等方面根本没有保障,工作稳定性差。同时,由于法制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工钱难讨、老板克扣工人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正因为这样,导致外出务工人员收入普遍较低。

3、农民长年外出打工导致地方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大量的农民外出打工和长年整家外出,就眼前的收入来看,或许比在家种田要强的多,却给地方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在河口乡,总劳力人口仅有400多人的朝阳村就有近200劳力外出打工,其中整家外出的有20户。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为这些地方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特别是结构调整整体推进难,公益事业建设难,人才流失选干部难,子女 教育也成了很大的问题,少数地方甚至到了“人走了,田荒了,村空了”的地步。

三、促进打工经济的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客观上制约了打工经济的发展,但在近几年农民增收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打工经济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并且出现了一些好的发展趋势。但是,真正要实现打工经济的良性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尤其是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结合地方实际,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对此,特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正面宣传,正确引导。

打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但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农民应以农为本,打工只能当作副业来抓。但由于多方面原因,事实上造成了部分农民的隐性失业,农村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没有“工作”可做,而外出打工是他们谋生的一条很好门路,也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对于打工经济要进行正面宣传和正确引导,要教育广大群众摒弃对打工经济的传统认识,尊重外出打工人员并积极鼓励支持农民外出打工;要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做到打工挣钱与农业生产两不误,合理安排外出;外出打工人员要克服自卑心理,破除“金饭碗”的思想,把打工当作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副业,甚至把它当作事业来干并力争有所作为。、积极为农民外出打工提供各种服务。

在积极引导、鼓励支持农民外出打工的同时,还必须为农民外出打工提供各种服务,主要是针对当前农民外出打工遇到的如就业信息不灵、打工技能较差、劳资纠纷较多等问题,抓好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中介、培训和法律服务等工作。

1、加强劳动就业中介机构建设,为农民外出打工提供信息服务。当前绝大部分农民外出打工就业信息主要来源于本地外出打工人员,信息渠道少、信息面窄,因而加强规范性的劳动就业中介机构建设刻不容缓。要在健全现有劳动就业中介机构职能的基础上,积极组建一批服务面较广、有较强就业推荐能力的中介机构,并建立与经济发达地区的长期劳务关系,及时掌握各种就业信息,甚至可以将外地劳务中介机构引进来,定期或随时在本地招工,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外出农民提供源源不断的就业信息,尽量减少农民盲目外出和无功而返现象的发生。

2、加强对外出打工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外出打工农民素质。随着外出打工农民的增多和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加之外出农民素质普遍不高,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在外出打工时很难找到合适的岗位。因此,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对一般农民开展一些最基本的技能培训,以提高他们在外出打工时的就业几率;对于有一定文化功底的农民和刚毕业 的学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把他们从低素质、简单型的打工人员培养成高素质、复合型的打工人才,为外出打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3、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好外出打工人员的“远虑”和“近忧”。外出打工人员最主要的“远虑”就是长时间在外打工长远发展的问题,而“近忧”则包括子女教育、老人赡养、自身权益的维护等多个方面。对于这些问题,关键是要从政策和制度入手加以解决。对于造成土地荒芜的问题,在不改变土地经营权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实行有偿转让,或与外出户签订协议,暂由村将土地收回,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并按统一规划发展经济项目,如果农户返回土地升值,由农户给予一定补偿;同时,积极呼吁争取,改革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对于户口和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与城里人同等待遇,让有能力的人进城居住;劳务输出地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和老人院条件,对无人照顾的老人和孩子实行全托和有偿服务;尽量减少外出人员办证环节,取消办证收费;提高外出打工的组织化程度,在同一地方打工人员相对集中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建立流动党支部,通过组织来管理和服务打工人员,同时,积极扶持发展针对打工农民的法律服务,为农民外出打工提供法律支持以保障外出农民的权益。、积极鼓励支持外出打工农民回乡创业。

部分外出打工农民通过在外打工期间的辛勤劳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少数人通过刻苦钻研学得了一技之长。他们返乡以后,有的将资金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有的用于生产性投资发展产业,有的回乡办厂当起了老板,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是打工经济的一种很好的发展方向。因此,对于他们回乡创业,应该积极鼓励并给予大力支持,重点在政策上予以一定扶持。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他们原居住地所在村要优化各种服务,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各种手续,为他们回乡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并通过他们发挥“双带”作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充分发挥打工能人在打工经济中的优势作用。

一些在外打工时间较长的打工人员,由于在工作中踏实肯干,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突出的工作业绩,深得企业老板的信任,逐步站稳了脚跟,成了外地企业的技术骨干甚至是部门和公司主管,每年回乡探亲总会带动一大批老乡外出打工。对于这类打工经济中的典型,应该大力进行宣传,加强和他们的联系,建立打工人才资源库,并通过他们随时掌握本地外出打工人员在外工作状况,提供各种有价值的劳务信息,适时请他们回乡交流经验,用他们的经验来指导本地打工经济的发展,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促进打工经济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第二篇:农村劳动力流动调研报告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出县跨省谋求新的发展,寻求更多的挣钱机会,这种被称之为打工经济的新型经济为发达地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也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当前全县发展的现状来看,打工经济已经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由于多种原因,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因此,解决好这些问题,促进打工经济的良性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农村劳动力为什么要外出打工

打工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劳动力市场客观需求。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呈逐年上升趋势,仅河口乡每年就以百人以上的速度递增,到2008年竟达3491人,占全乡总劳力人口9790人的35.35%。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大规模外出打工呢?

原因之一:地方经济发展不够是造成农民外出打工的根本原因。

就河口乡的情况来看,由于地处偏远,自然条件较差,农村经济发展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况,虽然近几年结构调整有了一定的起色,但由于尚未形成气候,效益不明显,农民收入依然还比较低下,尤其是现金收入很少,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生产生活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了挣取更多货币收入,很多农民便不得不出去赚点副业钱,正所谓“呆在家里坐,不如出去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这是导致农民大量外出打工的根本所在。

原因之二:本地就业需求有限是造成农民外出打工的客观因素。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农业科技的逐步推广,农业耕作方式已由过去的刀耕火种变为现在的科学种田,客观上节约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同时,近几年来全县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的毕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增加。由于本县没有足够的就业空间,导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无事可干,为了谋求生计和寻求发展,他们不得不出去打工。

原因之三:外出打工是脱贫致富和寻求发展的一条很好门路。

从近年来发展打工经济的效果来看,它不仅缓解了全县严峻的就业压力,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农民收入,使他们告别了贫困甚至走上了富裕道路,他们在外积累的资金和所学的技术也促进了自身和地方发展。就河口乡而言,仅2008年就寄回现金300多万元;少数人员由于外出时间长,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如今已成为公司或部门主管,月收入在几千元以上;还有部分人员通过在外辛勤劳动逐步致富,回到家乡盖起了小洋楼,办起了养猪场。由此可见,打工的确是农民增收致富和谋求发展的一条很好门路。

二、打工经济发展中存在那些问题

我县打工经济起步于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近几年来发展尤为迅速。但随着打工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甚至有少数打工人员变得更加贫困,严重阻碍了打工经济的良性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出务工人员流动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导致活难找、钱难挣。

据调查,从外出打工人员打工的渠道来看,他们大多数是通过老乡或亲戚朋友介绍到外地打工,而不是通过劳动中介机构推荐就业,甚至有少数人完全是毫无目的外出闯荡,部分人完全没有打探信息的可靠性,加之少数专门联系打工的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同时又不是有组织的劳务输出,从而导致部分农民盲目外出,毫无秩序的涌向四面八方。他们出去以后,长期找不到相对稳定的工作,即使找到了工作也大都是零杂工和苦活、脏活、累活,收入极其低下,甚至有少数人迫于无赖和上当受骗从事传销等违法犯罪的活动。

2、外出务工人员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导致收入普遍不高。

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来自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打工以前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外出打工之前也没有参加任何培训,更没有一技之长。出去以后,主要从事的是城里人不愿干的体力活,男工靠的是力气吃饭或者干危险活,女工主要从事手工劳动,主要分布在建筑、装饰、餐饮、搬运、玩具生产等领域,待遇普遍较低,一般只有七八百元左右,仅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已成家的通过省吃俭用有少量积蓄,少数在外打工的单身汉最多能解决温饱,而且在卫生、失业、养老、医疗保险等方面根本没有保障,工作稳定性差。同时,由于法制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工钱难讨、老板克扣工人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正因为这样,导致外出务工人员收入普遍较低。

3、农民长年外出打工导致地方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大量的农民外出打工和长年整家外出,就眼前的收入来看,或许比在家种田要强的多,却给地方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在河口乡,总劳力人口仅有400多人的朝阳村就有近200劳力外出打工,其中整家外出的有20户。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为这些地方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特别是结构调整整体推进难,公益事业建设难,人才流失选干部难,子女教育也成了很大的问题,少数地方甚至到了“人走了,田荒了,村空了”的地步。

三、促进打工经济的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客观上制约了打工经济的发展,但在近几年农民增收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打工经济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并且出现了一些好的发展趋势。但是,真正要实现打工经济的良性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尤其是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结合地方实际,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对此,特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正面宣传,正确引导。

打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但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农民应以农为本,打工只能当作副业来抓。但由于多方面原因,事实上造成了部分农民的隐性失业,农村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没有“工作”可做,而外出打工是他们谋生的一条很好门路,也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对于打工经济要进行正面宣传和正确引导,要教育广大群众摒弃对打工经济的传统认识,尊重外出打工人员并积极鼓励支持农民外出打工;要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做到打工挣钱与农业生产两不误,合理安排外出;外出打工人员要克服自卑心理,破除“金饭碗”的思想,把打工当作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副业,甚至把它当作事业来干并力争有所作为。

(二)、积极为农民外出打工提供各种服务。

在积极引导、鼓励支持农民外出打工的同时,还必须为农民外出打工提供各种服务,主要是针对当前农民外出打工遇到的如就业信息不灵、打工技能较差、劳资纠纷较多等问题,抓好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中介、培训和法律服务等工作。

1、加强劳动就业中介机构建设,为农民外出打工提供信息服务。当前绝大部分农民外出打工就业信息主要来源于本地外出打工人员,信息渠道少、信息面窄,因而加强规范性的劳动就业中介机构建设刻不容缓。要在健全现有劳动就业中介机构职能的基础上,积极组建一批服务面较广、有较强就业推荐能力的中介机构,并建立与经济发达地区的长期劳务关系,及时掌握各种就业信息,甚至可以将外地劳务中介机构引进来,定期或随时在本地招工,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外出农民提供源源不断的就业信息,尽量减少农民盲目外出和无功而返现象的发生。

2、加强对外出打工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外出打工农民素质。随着外出打工农民的增多和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加之外出农民素质普遍不高,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在外出打工时很难找到合适的岗位。因此,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对一般农民开展一些最基本的技能培训,以提高他们在外出打工时的就业几率;对于有一定文化功底的农民和刚毕业的学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把他们从低素质、简单型的打工人员培养成高素质、复合型的打工人才,为外出打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3、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好外出打工人员的“远虑”和“近忧”。外出打工人员最主要的“远虑”就是长时间在外打工长远发展的问题,而“近忧”则包括子女教育、老人赡养、自身权益的维护等多个方面。对于这些问题,关键是要从政策和制度入手加以解决。对于造成土地荒芜的问题,在不改变土地经营权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实行有偿转让,或与外出户签订协议,暂由村将土地收回,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并按统一规划发展经济项目,如果农户返回土地升值,由农户给予一定补偿;同时,积极呼吁争取,改革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对于户口和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与城里人同等待遇,让有能力的人进城居住;劳务输出地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和老人院条件,对无人照顾的老人和孩子实行全托和有偿服务;尽量减少外出人员办证环节,取消办证收费;提高外出打工的组织化程度,在同一地方打工人员相对集中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建立流动党支部,通过组织来管理和服务打工人员,同时,积极扶持发展针对打工农民的法律服务,为农民外出打工提供法律支持以保障外出农民的权益。

(三)、积极鼓励支持外出打工农民回乡创业。

部分外出打工农民通过在外打工期间的辛勤劳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少数人通过刻苦钻研学得了一技之长。他们返乡以后,有的将资金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有的用于生产性投资发展产业,有的回乡办厂当起了老板,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是打工经济的一种很好的发展方向。因此,对于他们回乡创业,应该积极鼓励并给予大力支持,重点在政策上予以一定扶持。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他们原居住地所在村要优化各种服务,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各种手续,为他们回乡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并通过他们发挥“双带”作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四)、充分发挥打工能人在打工经济中的优势作用。

一些在外打工时间较长的打工人员,由于在工作中踏实肯干,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突出的工作业绩,深得企业老板的信任,逐步站稳了脚跟,成了外地企业的技术骨干甚至是部门和公司主管,每年回乡探亲总会带动一大批老乡外出打工。对于这类打工经济中的典型,应该大力进行宣传,加强和他们的联系,建立打工人才资源库,并通过他们随时掌握本地外出打工人员在外工作状况,提供各种有价值的劳务信息,适时请他们回乡交流经验,用他们的经验来指导本地打工经济的发展,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促进打工经济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第三篇:农村劳动力流动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流动调研报告

东升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朱林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成为新型打工经济的主导,为沿海发达地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同时也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多年来形成的这种打工经济也带来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调研和探讨:

一、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原因:

打工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劳动力市场客观需求,更是统筹城乡与区域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所说的打工经济就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始出县跨省谋求新的发展,寻求更多的挣钱机会。东升镇去年外出打工人员就突破3000人,占全镇劳动力的40%,究其原因归纳为以下三个原因:

原因之一:地方经济发展不够是造成农民外出打工的根本原因。

东升地处山区,属中部地区的偏远山陲,区位优势不明显,耕地面积人均不足1亩,山林面积人均仅8亩,再加上经济发展滞后,落后的现状满足不了农民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的需要。相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有着区位优势的 1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再加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经济更是腾飞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因此,这供求和需求的关系,致使我们东部大量富余劳动力涌向东部沿海地区。当然为发展本地经济我们也做过很大的努力,招商引资,政府加大扶持。通过这些努力,我们的经济也在不断的向前发展,新增了一些就业岗位,可新增的就业岗位远远不能满足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农民为了增加收入只能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去挣点钱,“呆在家里坐,不如出去磨”。这正是打工潮形成的根本所在。

原因之二:外出打工是脱贫致富和寻求发展的一条很好门路。

打工经济从效果上看,切实解决了本地区的就业压力,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其间还诞生了一批新型农民私企老板,使大批打工者告别了贫穷,走上了富裕道路,同时也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创造了空间。仅08年,我镇农民工寄回现金300余万元。积累的资金和所学的技术促进了自身与地方的发展,形成了外出打工与在家务农双赢。打工的确是农民增收致富和谋求发展的好门路。

原因之三:对城市生活的向往,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是农民外出打工的主观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的往前推进,同时,发生变化的还有我们的思想,我们不

再是井底之蛙,我们的天空开始变的宽广,我们大胆的追求我们想要的,特别是农民工们,他们不再守着那几亩田,而是积极的追求现代城市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的,也有精神上的,这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农民的思想不断的开放,反过来更会促进我们现代化的进程。

一、打工经济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的两面性,打工经济快速发展,在给我们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社会稳定和地方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具体表现如下:

1、打工经济是市场经济一个范畴,存在一定风险。就打工渠道而言,盲流、从流人员较多,没有通过正规的劳动中介机构推荐而随亲靠友蜂拥外出,导致活难找、钱难挣,相互拆台,甚至欺骗,而使部分打工者或失业流浪、或违法犯罪,甚至客死他乡。在这打工族中也有一些年轻人由于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机会主义和对城市生活的不切实际的向往致使没有一技之长,不学无术的年轻人产生了盲流和从流,导致丧失吃苦耐劳与敬业心的打工者穿梭于城市街巷之间,成为城市中的流浪汉或社会毒瘤,给城市生活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另外,对时事缺乏了解,金融海啸带来的灾难使盲流、从流打工者的拮据生活雪上加霜。

2、农民收入不高致使反贫现象严重

农民工素质不高且劳动技能偏低,在择业上没有太多选择,依然靠出卖劳力获得报酬。在卫生、失业、养老、医保等方面根本没有保障,正规的劳动权益不知道维护,维系生计的工资都难得保障,家庭老小更是无从顾及,子女就学,养老送终都难以承受,返贫现象不言而喻。

3、农民长年外出打工致使地方发展稳定受到影响。农民工外出致使劳动力不足,在地方发展上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特别是结构调整整体推进难,公益事业建设难,人才流失选拔干部难。子女教育成了很大问题,留守儿童成为围绕当地政府一大难题,夫妻分居使社会和谐也存在不稳定因素,土地撂荒现象严重。

三、如何促进打工经济的良性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为消除制约打工经济发展的障碍,使农民工增收走出持续低迷窘境,维护打工经济的良性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切实要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我认为:

(一)正面宣传,正确引导

既然打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那么农民就要从根本上打破以农为本的思想,田地有限并不意味着失业,剩余劳动力打工谋生是一条好门路,更是就业的一条重要的途径。要教育广大群众摒弃对打工经济的传统认识,尊重打工人员,并积极鼓励支持外出打工,要积极引导打工挣钱与农

业生产两不误,合理安排外出,克服自卑心理,破除以农为本思想,把打工作职业看待,争取创造事业,有所作为。

(二)积极为农民外出打工提供各种服务。

1、加强劳动就业中介机构建设,为农民外出打工提供信息服务。为解决打工人员信息渠道少、信息面窄,则加强规范劳动就业中介机构建设刻不容缓,要建立健全劳动就业中介结构,积极组建一批在外成功人士参与的中介机构,同时还要与一些推荐能力较强的中介机构联姻,要与一些劳动密集的企业对接,要形成长期劳务供给渠道。走出去,请进来,为农民工提供源源不断的就业信息,举办推介会,或送岗下乡,避免盲流发生。

2、加强对外出打工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外出打工农民素质。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追求效果,真心做到扶上马送一程。要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最好要与劳工输入地的相关部门联系好,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针对其需要培训什么样的技能,统筹两个地方的发展,为输入地和输出地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3、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好外出打工人员的“远虑”和“近忧”。要从打工长远发展及子女教育、老人赡养、自身权益维护等多方面,从政策和制度入手加以解决,为做好打工人员的土地流转,实行有偿转让、规模经营、产业化经营,为打工人员做好服务,提高打工人员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对

接打工地相关部门,实行双向服务,有条件应建立流动党支部在法律生活上服务于民,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积极鼓励支持外出打工农民回乡创业。

打工人员在外的辛勤奋斗,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掌握了一定的技术,要通过家乡情的熏陶,积极鼓励打工人员回乡创业参与地方的经济发展,这就要求所附属相关部门要创造一定的环境与空间给想回乡创业人员发挥。回乡创业园建立的路子很好,在资金信贷上加大额度予以支持,可以采取政府担保、干部担保等多种形式给创业者融资,在投资环境上做保姆式服务,认真做好创业人员培训,从根本上避免企业走弯路、走错路。仅劳动保障所就为东升回乡创业人员提供小额贷款帮助达42户。

(四)充分发挥打工能人在打工经济中的优势作用。打工者不乏在外取得成功,他们可以充当很好的中介,为打工者就业创造了很多很好的工作岗位,我们要广乏外联,召开春节成功人士座谈会,广乏收取信息,加大宣传效应,为盲流的打工者寻找新的就业机会,造福桑梓。这样才可以促进经济逐步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

第四篇:农村劳动力流动

第四节 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迫切需要,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发挥安徽省比较优势,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举措。

过去二十多年中,农村劳动力流动由少到多,成为安徽经济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农民跨地域的流动促进了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给城乡分割的体制带来了巨大冲击,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1986年以来,安徽省对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从仅着眼于流动向以“流动、公平和融合”多目标综合管理转变。总体来看,20世纪八九十年代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还停留在城乡分割的思维定势上,仅仅关注农民流动、进城就业的政策。21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农民工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的政策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政策在注重合理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同时,更加重视转移过程中的公平、融合问题,注重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

一、第一阶段(1986-1988):“允许流动”的阶段

1986年起,我国的改革开放由农村发展到城市改革重心向城市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方向转移。为了保证城市改革的顺利推进,财政资金和各种资源配置逐步向城市倾斜。

这一阶段,安徽省对农村劳动力的跨城乡、跨区域转移采取的是“允许流动”的政策。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1985年开始,安徽省贯彻中央文件精神,放宽了农民迁移进镇的标准,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迁移进镇创造了一定的条件。1986年,安徽省颁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实施细则》,允许国营企业招收农村劳动力。1986-1988年,由于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大量增加。

二、第二阶段(1989-1991):“控制盲目流动”下的就地转移主导阶段

1989-1991年,随着经济发展变缓,前一时期实行的允许与鼓励政策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其负面效应通过交通运输、社会治安、劳动力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不适应凸显出来;另一方面,由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造成了城市与乡镇企业新增就业机会的减少,使得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空间缩小。1989年4月,国家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控制民工盲目外流的通知》和《关于严格控制“农转非”过快增长的通知》,1990年4月,国务院再次下发《关于做好劳动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农民工进城务工实行有效控制、严格管理,并建立临时务工许可证和就业登记制度,防止大量农村劳动力盲目进入城市。从1989年开始,安徽省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进入一个相对停滞的时期。1989-1991年,农业劳动力转移总量比1986-1988年间的任何一年的转移量都要少。特别是1989年,农业劳动力出现了唯一的逆向流动。

三、第三阶段(1992-2000):“规范引导”下的外出务工主导阶段

1992年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开发及经济建设高潮的兴起,以及外企、外资的大举进入,创造了丰富的劳动就业机会。特别是在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相对薄弱的城市建筑业、饮食服务业等部门开始得到迅速的增长,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城市经济部门。

这一阶段,安徽省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已从控制盲目流动过渡到力求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将农民流动纳入行政规范管理阶段。1994年开始,安徽贯彻落实中央政策,为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决定实行统一的流动人口就业证和暂住证制度。

20世纪90年代后期,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速回落,就业容量下降。一方面城市人口就业问题逐渐突出,下岗人员再就业矛盾尖锐;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吸纳就业增幅下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面临新的挑战。这一时期,国有企业开始出现大量下岗人员;农产品进入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各种农产品价格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持续下降,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农民负担不断加重。所有这些新情况、新变化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种种原因导致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在总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出现速度逐步放慢的趋势。

总的看来,自1992年开始,安徽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政府部门颁布各项法令、法规,鼓励、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宏观调控下有序流动,政府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的政策指导方向是积极鼓励、规范流动,并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外出务工”取代乡镇企业的就地转移,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第二,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呈现缓慢下降趋势。

四、第四阶段(2001-2008):保障权益、鼓励转移阶段

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限制变为鼓励,政策着力点是保障合法权益,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良好环境,公共政策进入统筹城乡发展、以人为本、公平对待的轨道。2001年安徽省清理整顿对农民工的收费,除证书工本费外,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取消。2002年安徽省提出要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2003年安徽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劳务输出工作的通知》(皖办发[2003]18号),对简化农民进城务工手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等做出了明确规定。2003年安徽省出台的《关于切实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通知》(皖政办明电„2003‟104号)和2004年安徽省出台的《关于建立长效机制防止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通知》(皖政[2004]51号),明确要求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切实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2004年出台《安徽省劳动合同条例》对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作了明确规定。2005年2月安徽省政府又以皖政办[2005]8 号转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工作的通知》,并结合我省实际,从进一步做好促进农民就业环境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切实维护农民进城就业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健全完善劳动力市场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明确要求。各市县也结合当地情况出台了一批政策和文件。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实施,有力地推进了劳务输出工作的开展。2005年6月份又出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皖政[2005]63号),要求全省17个市都要指定学校接纳农民工子女入学。2006年,安徽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的通知》(皖政[2006]52号),提出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努力做好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工作、依法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解决好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努力改善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切实为农民工提供相关服务、完善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

这段时期,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演变路径大体呈现以下特征:20世纪80年代后期只是有条件地允许流动。直到20世纪90年代,各级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开始走向了规范管理的积极应对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逐步实施暂住证管理制度、取消不合理的收费、保障农民工权益等解决措施。

第五篇:关于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

按省就业服务局《关于在重点监控乡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研的通知》要求,北湖区石盖塘镇采取据实填写“重点监控乡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查表”、与村干部座谈、与个别在家务农的村民交流和电话调查个别外出务工农民的基本情况等形式,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类型、就业方式、就业区域、就业收入等作了一系列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如何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农民工素质等方面询问了在家务农村民和外出务工农民的建议。现作简要分析如下:

石盖塘镇位于郴州市南郊,是北湖区“城郊新镇、工业重镇、经济强镇”,镇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进入全市经济十强乡镇行列。全镇下辖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共有总人口11950人,其中农村人口9406人,城镇人口2544人,有农村富余劳动力(16至60周岁)2343人;劳动力年龄结构为:16-20岁之间的劳动力180人,占7.6%;21-40岁之间的劳动力1506人,占64.2%;41-60岁之间的劳动力657人,占28.0%。知识结构为:初中及以下文化1533人,占65.4%;高中、中专以上文化800人,占34.1%。

一、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几个特点

1、具有较强的裙带性。经亲朋好友介绍或引路而实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大多数,通过政府或职业中介机构组织劳务输出实现转移的人数相对较少。特别是青年劳动力流动周期长,有的农村青年已完全摆脱了农业生产而长期在外从事流动就业,流动时间在5年以上的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3%左右。

2、流动区域相对集中。北湖区石盖塘镇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遍及全国各地,但是,流动区域相对集中珠江三角洲及郴州市区等地区。随着北湖区石盖塘镇镇域经济的加强,宇腾化工、裕湘面业等企业扩产,在镇区就业的农民工有增加趋势。

3、具有明显的兼业性。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相当一部分农民既保留着土地的承包权,又加入了外出务工大潮,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外出做工经商,属亦工亦农性转移。

4、依然以从事纯体力劳动为主。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5.4%,由于他们普遍素质偏低,技能单一,这与就业市场要求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形成反差,他们外出就业的空间逐渐缩减,大部分只能从事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行业。

5、由单纯的打工者向个体私营业主转变。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通过自己多年在外打工单位从事管理或技术工种等工作,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积蓄了一定资金,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他们便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纷纷返乡创办经济实体,从而真正发家致富。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仍存在盲目性。改革开放以来,自发性转移一直是农村劳动力外出最主要的方式,同时由于基层就业信息网络尚未健全,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缺乏足够的信息渠道和就业指导,导致盲目性很大。农村劳动力无序化流动给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劳动力宏观调控、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和城乡统筹就业等工作增加了难度,降低了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同时也给输入地的社会治安、城市交通、住房建设、计划生育等方面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相对偏低。据调查,外出务工劳动力整体收入偏低,其中月收入800元以下的有572人,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24.4%;800-1500元的有1480人,占63.1%;1500元以上的有284人,占12.1%。同时,他们工作存在不稳定性,据调查,长期在一个地方务工的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38%,两个以上地方的占62%。

3、农村劳动力就业尚没有完全可靠的保障。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村劳动力在向二、三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诸多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如在就业机会上,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机会方面受到更多的限制;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及有效监督,使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不仅大大低于城市职工,而且没有保障,外出务工人员中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89.6%,其中一部分合同签订不规范;参加养老保险人员64%,少数参加了工伤保险。近几年,尽管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但完全落实到位仍需要一段时间。

4、较低的素质制约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突出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的较少。受农村劳动力素质、技能低的客观条件影响,农村劳动力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转移领域也越来越窄。

三、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1、健全体系,不断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投入,加强城乡沟通的劳动力市场硬件、软件建设和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及村级信息联络员队伍建设,着力构筑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化服务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培训和管理体系,有效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同时,要完善政策配套,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加快土地有序流转,实行土地承包权与耕作经营权的分离;支持农民进城打工和就业,实行城乡统筹就业、平等就业;积极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使农村劳动力能够享受到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并逐步过渡到城乡劳动者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2、抓好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首先要进行思想引导。引导农村劳动力不要盲目地挤大学这张门,要认识职业技能教育也是一条很好的谋生之路。其次,要加大培训力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级政府和劳动培训机构要加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体系,按照市场需求,扩大社会办学的范围,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电视教育、函授教育等多样化的继续教育项目,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鼓励和帮助农民学习掌握新技能,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提升人力资本含量。

3、筑巢引凤,努力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近年来,北湖区石盖塘镇通过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引来了一批企业落户北湖区石盖塘镇,吸纳了众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如宇腾化工公司共安置农村劳动力561余人,裕湘面业共安置农村劳动力519余人,全镇约有1080余人被园区企业吸纳安置。今后要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和鼓励政策,积极招商引资,努力拓展二、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支持县外投资企业和各种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同时鼓励有一定资金基础的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发展,给予返乡创业者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支持,如项目建设的支持、用地、贷款等等。

4、搞好服务,切实维护外出务工者的合法权益。首先,要与司法等部门联合加强劳动法、社会保险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以提高广大劳务人员的自我防范能力。其次,要积极寻求驻外办事机构的支持,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在流动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城市建立相应的管理、服务组织或机构,为农村劳动力提供相关法律政策咨询、劳务信息、就业指导等一系列的就业跟踪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所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如劳资纠纷、劳动争议、突发事件处理等等。

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127(精选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