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
编辑:倾听心灵 识别码:20-1029807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10 12:07:09 来源:网络

第一篇: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

——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形成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区域梯次开放的格局,实现了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拓展的开放格局,呈现了从数量小到数量大、从质量低到质量高的开放新趋势。中国正在以开放的新英姿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开始了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开放格局经过先试验后推广,采取了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的战略,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过程。

(一)对外开放从局部地区向全国推进

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航船正式扬帆起程。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对外开放的范围由特区逐步扩大到了沿海、沿江、沿边地区,初步形成从沿海向内地推进的格局。1992年相继开放沿江城市和三峡库区、边境和沿海地区省会城市、沿边城市,开放太原等11个内陆省会城市。随后几年,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县市。

202_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原区域性推进的对外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至此,一个从沿海到内地、由南向北、自东向西、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区域格局基本形成。

(二)对外开放从商品贸易向投资和服务贸易领域推进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对外开放以“出口创汇”为切入点,千方百计扩大出口成为政策的基本指向。针对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邓小平同志指出,对外开放不仅要继续扩大商品贸易,而且可以让外商来华直接投资办企业、搞加工贸易。这样就使原来的对外经贸交流从贸易领域扩展到投资和生产领域。外商直接投资、借用外债、到国际市场融资等多种方式被广泛采用。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服务领域开放步伐不断加快,服务贸易迅速发展。

二、对外贸易连上新台阶

对外贸易是一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方式和渠道,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与出发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一)货物贸易规模增长超过100倍

202_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猛增到21737亿美元,增长了104倍。其中,出口总额从98亿美元增加到12178亿美元,增长了124倍;进口总额从109亿美元增加到9560亿美元,增长了87倍。1979-202_年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17.4%,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8.1%,进口年均增长16.7%。

特别是202_年12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抓住国际产业加快转移的历史性机遇,对外贸易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赢得了历史上最快最好的发展时期。202_-202_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以年均28.5%的速度增长,其中出口年均增长28.9%,进口年均增长27.3%。202_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097亿美元,202_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202_年又一举突破2万亿美元大关。

自1950年起的58年历程中,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200亿美元用了29年,从200亿美元到5000亿美元用了23年,从5000亿美元到1万亿美元用了3年,从1万亿美元到2万亿美元也仅用了短短的3年时间。202_-202_年入世6年间,进出口贸易总额合计已超过1979-202_年即从改革开放到入世之前23年的总和。

30年来,进出口贸易从逆差转变为顺差,使我国从一个外汇捉襟见肘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从改革开放到1993年,除少数年份进出口贸易有小规模顺差外,多数年份均为逆差。进入1994年以来,进出口贸易均保持顺差,且规模不断扩大。1995年贸易顺差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67亿美元。202_年又突破1000亿美元,达到1020亿美元。202_年再突破202_亿美元,达到2618亿美元。202_年我国外汇储备从1978年仅有的1.67亿美元迅速扩大到1.5万亿美元。

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不断提升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改革开放初期位居第32位,202_-202_年稳居第3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978年的不到1%提高到202_年的近8%,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其中,202_年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提高到8.8%,世界排名跃居到第2位;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也提高到6.7%,位居世界第3位。

(二)货物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从出口商品结构看,30年来,从以初级产品为主到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以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到以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

为主,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1978年初级产品出口占53.5%,工业制成品出口占46.5%。1985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已近平分秋色,分别为50.5%和49.5%;到1986年,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大大超过初级产品,达到63.6%,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下降到36.4%。202_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进一步转变为5.1%和94.9%,工业制成品占据了我国出口商品的绝对主导地位。

令人欣喜的是,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机电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持续提高,1994年为26.4%,202_年提高到42.3%,202_年进一步提高到51.9%,202_年则达到57.6%。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202_年为14.9%,202_年提高到25.2%,202_年进一步提高到28.6%。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明显。

从进口商品结构看,为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需要,进口商品结构中,资源、基础原材料等初级产品所占比重明显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快速增长。

1985年初级产品在进口商品中所占比重仅为12.5%,202_年这一比重提高到25.4%。其中,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和非食用原料占进口总额的比重分别由1985年的0.4%、7.6%提高到202_年的11.0%、12.4%。近几年,大豆、铁矿砂、石油等基础原材料的进口量呈持续大幅增长之势。

与此同时,国内对国外先进技术和成套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在工业制成品进口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快速增长。202_年,我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分别为4990亿美元和2870亿美元,分别是1994年的8.7倍和202_年的5.5倍;机电产品占进口额比重从1994年的49.4%提高到52.2%,高新技术产品占进口额比重从202_年的23.3%提高到30.0%。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快速增长,不仅弥补了国内经济建设资源和技术的不足,而且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创造了条件。

从贸易市场结构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贸易伙伴已达220多个,贸易市场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与美国、欧盟、日本三大经济体的贸易合作蓬勃发展,对东盟、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取得较大进展,与其他贸易伙伴往来发展较快。

1998-202_年,日本为我国最大贸易伙伴,美国和欧盟位居第2位和第3位;202_-202_年,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和日本位列第2位和第3位。202_年,中欧、中美和中日双边贸易额分别为3561亿美元、3021亿美元和2360亿美元,分别比1998年增长5.2倍、4.5倍和3.8倍。

202_年,东盟为我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达202_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7.6倍。俄罗斯、印度分别为我国第八、第十大贸易伙伴。

(三)服务贸易取得长足发展

202_年服务贸易总额由1982年的43亿美元增加到2509亿美元,25年增长了57倍,年均增长17.6%。其中,出口额从24.8亿美元增加到1217亿美元,年均增长16.9%;进口额从18.7亿美元增加到1293亿美元,年均增长18.5%。

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严格履行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的承诺,极大地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入世6年,服务贸易出口额年均增长24.4%,高于同期世界平均13.8%的增速,也高于同期世界主要国家服务贸易出口增长速度。同时,服务贸易的结构也逐步优化,初步形成了通讯、保险、金融、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广告等全面发展的格局。改革开放之初,以旅游、运输、建筑等传统服务贸易出口比重达80%以上,202_年这一比重已下降到60.8%。

202_年,服务贸易总额占我国全部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从1982年的9.4%上升到10.3%,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从0.6%升至4%;世界排名仅次于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位居第5位,成为世界服务贸易的重要国家,其中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位居第7位和第5位。

三、利用外资发展迅速,连续多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是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之一。外资的进入,弥补了长期困扰我国的资金和技术双缺口,推动了经济增长,增加了税收和就业机会,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加快了我国经济全面融入国际社会的步伐。

(一)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外商直接投资渐成主流。

1992年以前,我国利用外资主要是对外借款特别是政府贷款,外商直接投资一直偏小。1979年至1991年,每年都是对外借款大于外商直接投资,13年间累计对外借款高达526亿美元,而外商直接投资仅为251亿美元。1992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首次超过对外借款,此后,外商直接投资逐年大幅度增长,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最主要的方式。

从外商直接投资情况看,1983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仅9.16亿美元,202_年已达到748亿美元,24年增长了81倍;截止到202_年底,全国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超过7700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20.1%,远高于同期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其中,1983年至1991年吸收外资较少,平均每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约26亿美元;1992年以后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1992年吸收外资首次突破100亿美元,1993年登上200亿美元台阶,1994年迈过300亿美元,三年跨过三道坎,此后,我国成为全球投资热点的地位逐步确立,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规模

稳步扩大。1992年至202_年平均每年吸收外资超过450亿美元,年均增速高达19.4%,比同期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额年均增速高出7.5个百分点。

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预测,202_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流量达到创纪录的1.5万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达1万亿美元,发展中国家近4400亿美元。202_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748亿美元,加上金融领域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合计约835亿美元,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5.4%,占发展中国家的19%。我国从1993年起已经连续15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202_年末在我国实有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超过28万家,实有投资总额达2.11万亿美元。202_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12549亿美元,占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的57.7%,缴纳的税收超过9900亿元,占全国税收收入的20%,提供的就业岗位超过5000万个。

(二)利用外资方式不断拓展

改革开放初至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后,我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方式相对单一,一直以绿地投资为主,并购投资和到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等方式很少。入世以来,我国认真履行加入WTO承诺,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地开放资本市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正在有序推进。

首先,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到境外上市。中国政府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到境外上市,扩大融资渠道,参与国际竞争。截至202_年4月底,共有150家境内公司到境外上市,筹资总额1105亿美元,其中有55家企业同时发行A股。

其次,主动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和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制度。目前,QFII投资额度已提高至300亿美元,54家境外机构获得QFII资格,获准投资额度约105亿美元,另有5家外资银行获准开展QFII托管业务。QDII方面,有21家基金管理公司和9家证券公司取得QDII资格,9只QDII基金产品和1只QDII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获得批准,获批投资额度已达375亿美元。

第三,在WTO框架内开放证券业。截至202_年4月底,中国证监会已批准设立7家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和31家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其中15家合资基金公司的外资股权已达49%。

第四,改进和完善外资并购政策。202_年颁布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我国外资并购政策和环境全面改善。

截止到202_年底,外国投资者共并购2.18万户中国境内企业的股份,占外商投资企业实有总户数的7.6%,其中外国投资者购买1.94万户外商投资企业的中方股份,购买2373户内资企业的股份;并购的企业实有注册资本1343亿美元,占外商投资企业实有注册资本的11.6%。

(三)利用外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利用外资总体上呈现出数量扩张型特征,为了出口创汇和引进外资,各级政府对出口导向型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了用地、税收和融资等多方面的优惠,并由此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为主的外商投资格局。入世后,我国相继修订完善了相关政策,颁布了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取消了外商投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进一步扩大了服务业开放;严格限制低水平、高消耗、高污染外资项目进入。同时,充分发挥外资在自

主创新中的积极作用,优化外资区域布局、创新利用外资方式,积极稳妥扩大金融、保险、电信等服务业对外开放,拓展利用外资的新领域。

在新的外商投资政策指导下,外商投资的重点,从一般制造业发展到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近几年外商投资于研发中心、集成电路、计算机、通信产品等高技术项目明显增加;开放服务贸易领域后,商业、外贸、电信、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服务业已成为外商新一轮投资的热点。

外商投资的产业构成显著改善,第三产业投资比例大幅度提高。202_-202_年,第三产业外商投资金额占全部外商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4.7%、31.6%和41.4%;第二产业比重分别是74.1%、67.5%和57.3%,呈现出相反的变动趋势。

四、“走出去”战略实施取得初步成效

“走出去”战略的主要内容是,推动企业以对外投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等多种方式走出国门,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对外经济合作范围不断扩大,竞争力逐步增强。

对外经济合作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新生事物,经过不断努力,迅速发展成我国对外经贸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6年,我国的对外承包劳务队伍第一次走向国际舞台,到1980年共有29家企业从事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业务,主要市场集中在西亚和北非。1981年以后,我国的对外经济合作队伍开始逐步壮大,企业的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在外承揽的业务规模扩大,综合竞争力增强,市场多元化战略初见成效。自1995年起,开展了对外设计咨询业务,对外经济合作的领域进一步拓宽。

入世以来,对外经济合作驶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从改革开放之初仅有几家企业,到202_年已发展成为一支由1000多家企业组成的门类比较齐全、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队伍,业务范围向技术性较强的领域不断扩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202_—202_年,对外经济合作签订合同累计48.6万份,合同金额257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633亿美元,分别是1976—202_年对应项目总和的1.9倍、2倍和1.8倍。

202_年是我国对外经济合作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新签合同金额85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47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1%和34.2%;派出各类劳务人员75.3万人。其中,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4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3%。业务遍及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资金技术密集的电力、冶金、石化、轨道交通和电子通讯等领域的项目已占到总营业额的一半;大项目数量增长迅速。202_年有49家企业入选美国《工程新闻杂志》(ENR)全球最大承包商225强,14家跻身百强。

(二)对外投资规模增势强劲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起步于1979年改革开放初期。当时经国家批准,只有少数国有企业主要是贸易公司走出国门,开办代表处或设立企业。

经过30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对外投资的规模虽依然较小,但已取得积极进展。入世以来,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步入较快发展期。202_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仅有27亿美元,到202_年已经上升到265亿美元,202_—202_年6年间年均增速25.1%。截止到202_年底,7000多家境内投资主体设立的境外直接投资企业已超过1万家。

对外投资的领域不断拓宽,对外投资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目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呈现出市场多元化发展态势,投资国别已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拉丁美洲地区。202_年,亚洲地区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比重为62.6%,拉丁美洲占18.5%,欧洲、北美和大洋洲合计占13%。

对外投资由单一的绿地投资向跨国并购、参股、境外上市等多种方式扩展。跨国并购已成为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主要流向资源、电讯和石油化工等行业。202_年,以收购、兼并方式实现的对外直接投资占全部投资流量的23.8%。一批境外研发中心、工业产业集聚区逐步建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不仅采掘业、制造业和商务服务业继续加大对外投资,金融业也开始了境外投资试点。截至202_年底,中国工商银行等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海外总资产达2268亿美元。国有商业银行在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巴西

等29个国家和地区设有47家分行、31家附属机构和12家代表处。到202_年4月底,我国已批准10家证券公司、6家期货公司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31家境内企业获准从事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境外期货交易。

截止202_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1179亿美元,其中,金融类企业存量167亿美元,非金融类企业存量1012亿美元。

五、多双边经贸合作成就瞩目

一是把建设自由贸易区提到战略高度。自由贸易区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式、新起点,以及与其他国家实现互利共赢的新平台。我国从202_年开始建设自由贸易区,截至202_年10月,我国跟亚洲、大洋洲、拉美、欧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建设12个自由贸易区,对其出口占到我国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以上。与东盟签署并实施了自贸区货物和服务贸易协议,促进了“10+1”、“10+3”机制的深化。

二是双多边和区域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我国已与123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与129个国家和地区、13个国际组织建立了180多个多双边联委会机制,对加强多双边经贸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建立战略经济对话机制。202_年9月20日,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正式启动,迄今为止已举行了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双方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签署了多项协议。与此同时,中国还相继与日本、欧盟、东盟等建立了相应的经济对话机制,加强了与主要经贸伙伴的协调与沟通。与俄罗斯互办“国家年”,涉及多项经贸活动。丰富了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合作内容。创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落实了8项对非经贸合作举措。建立了“中国-加勒比经贸合作论坛”、“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论坛”两个机制。

展望未来,推进对外开放的任务仍十分繁重。我们要按照十七大确定的对外开放的方针路线,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性经济体系,努力创造并保持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第二篇: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四

科技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科技实力持续增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得到加强,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推进了高技术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一、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技队伍不断壮大

改革开放以来,为确保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各项科技发展计划的顺利实施,我国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强,科技经费投入大幅增长,科技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为各项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和大批科技成果的涌现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科技经费投入快速增加

近年来,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支出中对科技的投入逐年增加。202_年国家用于科技事业的财政拨款为1689亿元,是1980年的26.1倍,年均增长达13.4%。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政府在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全社会加大对科技事业的投入。据统计,202_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3710.2亿元,是1991年的26.1倍,年均增长22.6%;按全国人口计算的人均R&D支出为280.8元,是1991年的22.8倍。202_年R&D经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49%,比1991年增加0.84个百分点,表明社会资源配置对于自主研发的倾斜逐年加大。从202_年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研发投入总量排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之后,已成为世界第六的研发投入大国。

(二)科技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素质不断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科技人力资源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截至202_年底,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和教学人员等五类专业技术人员2255万人,是1978年的5.2倍。同时,我国科技人力投入不断增加,科技研发人员的水平与素质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大规模和较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到202_年,全国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454.4万人,是1991年的2倍;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折合全时人员达173.6万人年,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42.3万人年,分别是1991年的2.6倍和3倍;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占比重由1991年的70.3%提高到82%,增加了11.7个百分点。目前,我国的研发人员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二、创新体系建设取得进展,企业在科技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日益显现

推进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仅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近年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展顺利,尤其是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稳固,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愈发明显。

统计结果显示,在202_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中,各类企业支出2681.9亿元,是202_年的5倍,占全社会R&D支出的72.3%,比202_年高12.3个百分点;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支出2112.5亿元,是1995年的14.9倍,年均增长达25.3%,大中型工业企业R&D支出占全社会R&D支出的比重已达56.9%,比1995年高出16.3个百分点。

以建立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国家重点企业中的工业企业基本都建立了企业技术中心。至202_年,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已有49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4023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02_年投入研发经费超过800亿元,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超过2万亿元,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专项基金。该基金自1999年6月启动以来,共安排资助资金逾70亿元,其中202_年安排12.6亿元。创新基金为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基础研究工作得到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基础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根基,代表了一国原始创新的能力,对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过去三十年,我国基础研究得到长足发展并进入跃升期,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某些领域已处于世界前列。

近年来,我国对基础研究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据统计,202_年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支出为174.5亿元,是1995年的9.7倍;用于基础研究的人力投入达13.8万人年,是1991年的2.3倍。原始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在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高温超导研究、人类基因组测序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并涌现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和广泛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纳米科学、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的一批原始性创新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重大疾病防治及创新药物发现、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节能减排、气候变化预测等重点战略需求领域的一批创新成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化工、钢铁、铝材、聚合物材料、水泥、油气勘探开发等行业中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的解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来涌现出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发现一个新粒子、精确测量银河系英仙座旋臂距太阳系距离、新型铈基金属非晶结构材料金属塑料研制成功、澄江动物群化石的发现、完成水稻第四号染色体全序列测序工作等基础研究成果,也表明我国的基础研究发展正处于一个比较活跃的创新阶段。

四、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

(一)高技术产业成就瞩目

为跟踪世界高科技发展前沿,我国自1986年开始实施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下同)。二十多年来,863计划顺利实施,使我国在高性能计算机研制、微电子装备、能源技术、生物和现代农业、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掌握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和产业核心技术,培育了一批新兴产业的生长点,培养和凝聚了一批高技术创新型人才和团队,为我国高技术研发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

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大。据统计,202_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6348亿美元,是1986年的111.3倍(1986年以前无该项统计);其中出口3478亿美元,进口2870亿美元,分别是1986年的484.4倍和57.6倍;进出口贸易实现了由1986年的逆差42.7亿美元到202_年顺差608亿美元的转变。高技术产品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202_年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份额为28.6%,比1986年的2.3%增加了26.3个百分点。

(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得到推进

1988年,政府开始批准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和扶持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不断推进,区内企业不断增加,区域集聚进一步加快,产业集群加速形成。至202_年底,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从1990年的27个发展到54个,区内企业数由1600多家发展到超过4.8万家,从业人员由12.3万人增加到650.2万人;202_年实现总收入和总产值分别达到5.5万亿元和4.4万亿元,分别为1990年的726倍和769倍。高新技术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成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重要集聚地。

五、科技产出成绩斐然,重大成果振奋人心

(一)科技奖励凸现成就,重要成果层出不穷

据统计,从1981年到202_年,我国共累计取得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74.6万项;累计颁发国家自然科学奖84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96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0099项;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吴孟超、叶笃正、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等十二位科学家获得202_年开始评选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和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获得了国家奖励。这些重要成果的取得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二)各个领域硕果累累,重大成果影响深远

三十年来,我国的科技实力大为增强,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尖端领域涌现出了一系列有着深远影响的重大成果。

在航天科学领域,我国不仅掌握了卫星回收和一箭多星等技术,还迎来了两座新的里程碑: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特别是“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实现了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突破;而“嫦娥”一号成功探月之旅则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中国航天成功跨入深空探测的新领域。

在信息技术领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量子信息领域避错码被国际公认为量子信息领域最令人激动的成果,纳米电子学超高密度信息存储研究获突破性进展,6000米自制水下机器人完成洋底调查任务,每秒峰值运算速度10万亿次的高性能计算机曙光4000A系统正式启用,首款64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问世。

在生物科学领域,解决了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完成水稻基因图谱的绘制,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的1%基因绘制图,首次定位和克隆了神经性高频耳聋基因、乳光牙本质Ⅱ型、汉孔角化症等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体细胞克隆羊、转基因试管牛以及重大疾病的基因测序和诊断治疗技术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此外,三峡工程成功完成,水库蓄水成功、永久船闸通航、首批发电机组全部投产,许多指标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记录;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成功解决冻土施工的世界性难题;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成功建成并投入使用;材料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地球系统科学、新能源技术、原子能技术、高能物理等各个新老学科均涌现出了一批较有影响、意义深远的重大成果。

(三)专利事业取得长足进展,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明显改善

专利情况是反映创新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发明创造,促进技术交流,国家于1985年正式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专利法》实施二十多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明显改善,科技人员知识产权意识普遍提高,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逐年增加。从1986年到202_年,我国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以16.7%和25%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递增,至202_年底,我国专利部门已累计受理国内专利申请331.5万件,授权专利179万件。其中202_年当年受理国内专利申请58.6万件,是1986年的25.4倍;其中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申请15.3万件,是1986年的20.2倍;发明专利所占比重为26.1%。202_年授予国内专利权30.2万件,其中发明专利3.2万件,是1986年的354.9倍;发明专利所占比重为10.6%,比1986年提高了7.4个百分点。从国际比较来看,据世界各主要国家均为成员的《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显示,202_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达5456件,排名从1997年的第22位跃升至世界第7位。

(四)论文数量与质量均有提高,国际地位得到提升

近年来,随着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数逐年增加,也迅速缩小了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202_年中文科技期刊刊登的科技论文达40.5万篇,是1990年的4.6倍。而据国际上几种较有影响的主要检索工具收录的最新数字显示,《科学论文索引(SCI)》202_年收录我国论文7.1万篇,是1987年的14.6倍,论文总量的世界排位从1987年的第24位跃升到202_年的第5位;《工程索引(EI)》202_年收录我国论文3.6万篇,是1987年的15.7倍,世界排名从第10位升至第2位;《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202_年收录我国论文6.5万篇,是1987年的36.7倍,世界排名从第14位跃居第2位。从论文引用情况看,从202_年到202_年共有69.2万篇《SCI》收录的我国科技论文被引用,是1995到1999年间累计量的4.9倍。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科技发展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其整体水平已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有些科研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同时也应看到,在我国的科技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很多领域的科技水平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已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谁掌握了先进科技,谁就掌握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这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第三篇:9、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九

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 企业结构优化行业实力增

——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

之九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2_-09-07 09:07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建筑业保持快速发展,规模明显扩大,呈现多主体发展格局,实力和贡献明显提高,对外开放度明显提高,从建筑业大国不断走向建筑业强国。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建筑业又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高质量发展又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建筑业规模快速扩张

建筑业保持快速增长。4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进行,建筑业迅速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其支柱产业地位逐步确定,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愈发明显,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愈来愈突出。1978年,全国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39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8%。202_年,建筑业增加值达到55689亿元,比1978年增加55550亿元,年均增速16.6%;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7%,比1978年提高2.9个百分点。

建筑业企业个数明显增加。1978年,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各行各业进入热火朝天的经济建设中,建筑业由此蓬勃发展,行业规模快速壮大。从企业个数看,202_年,全国各种类型建筑业企业已超过30万家,其中,有施工活动的具有建筑业企业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以下简称建筑企业)达到88074个,比1980年的6604家增长了12.3倍,年均增加2202家。40年来,建筑业企业深化改革,打破废除各种束缚,加快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积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成绩斐然。202_年根据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发布的国际承包商250强[2]榜单,中国内地共有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等65家企业上榜,数量已连续三年居各国首位。202_年中国交建位居全球国际工程承包商第三位。上榜中国企业的业务量占比保持第一位,达到了21.1%,比第二名的比重高出8.5个百分点。202_年,我国上榜的建筑业企业实力大增,在250家上榜企业国际营业额连续三年同比下降的情况下,逆势上升。更令人鼓舞的是,上榜企业中,还有9家企业为民营企业,占上榜企业个数的14%。

建筑业从业人员大幅增加。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其就业弹性远高于国民经济全行业平均水平。40年来,建筑业健康平稳发展不断地为社会提供了新增就业岗位,吸纳了更多劳动力就业,稳就业作用明显。1980年,建筑业年末从业人数648万人,202_年达到5530万人,比1980年增加4882万人,年均增加132万人。1985年,建筑业企业实现劳动者报酬83亿元,202_年达到24099亿元,比1985年增加24016亿元,年均增加751亿元。202_年,建筑业从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达7.1%,较1980年提高了5.6个百分点。

40年来,建筑业人员素质也同步快速提升,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民族自信的建筑师、建筑业高级管理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大批涌现。202_年,建筑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达到713万人,是1999年同类型人数的11.6倍,年均增长14.6%。

二、建筑企业呈现多主体发展格局

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筑业在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指引下,企业所有制呈现多元化发展,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建国初期,建筑业企业基本是清一色的国营建筑公司,而如今,建筑业企业类型涵盖了国有、集体、股份制、私营等内资企业,以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形式。

202_年,建筑业企业中,国有企业2187个,占全部企业比重仅为2.5%,比1996年减少6922个,占比下降19.5个百分点;年末从业人员183.0万人,占全部企业比重3.3%,比1996年减少672.9万人,占比下降37个百分点。

股份制企业32894个,占全部企业比重达到37.3%,比1996年增加31293个,占比提高33.4个百分点;年末从业人员2828万人,占全部企业比重51.1%,比1996年增加2768万人,占比提高48.2个百分点。

私营企业49645个,占全部企业比重达到56.4%,比1996年增加49110个,占比提高55.1个百分点;年末从业人员2340万人,占全部企业比重42.3%,比1996年增加2331万人,占比提高41.9个百分点。

外商投资企业218个,占全部企业比重达到0.2%,比1996年减少170个,占比下降0.7个百分点;年末从业人员8万人,占全部企业比重0.1%,比1996年减少1万人,占比下降0.3个百分点。

三、建筑行业实力明显增强

资本规模不断扩大。40年来,建筑业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企业实力快速壮大。建筑业资产规模、营业规模迅速扩大,盈利能力不断提高,行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2_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实收资本36442亿元,是1998年的16倍,年均增长15.7%;资产总计204664亿元,是1998年的17.2倍,年均增长16.2%;营业收入194165亿元,是1998年的21.1倍,年均增长17.4%;企业资产负债率66.9%;比1998年的74.1%下降了7.2个百分点。

企业装备水平显著提升。40年来,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各种建筑产品的需要,建筑业企业不断加强建筑技术改造,加大现代化建筑机械装备投入,企业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202_年,建筑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只有592亿元,202_年已达到3839亿元,增长了5.5倍,年均增速12.4%。202_-202_年建筑业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290亿元。202_年,建筑业企业自有施工机械设备总台数1022.59万台,总功率突破2.55亿千瓦,比202_年分别增加了320.37万台和1.52亿千瓦。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居国际先进水平的建筑施工设备,如大型地铁盾构机、大型挖泥船等,打破了国外成套施工设备的垄断,成为我国地铁建设、海岛吹填等工程的推进利器。

部分建筑技术世界领先。40年来,我国建筑行业不断提升建筑设计水平,突出地域特征、民族特点和时代风貌,突出建筑使用功能及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等要求,大力推广节能建筑技术,积极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和钢结构建筑,坚持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中推广普及智能化应用,实现建筑舒适安全、节能高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再次实现了新跨越,高速、高寒、高原、重载铁路施工和特大桥隧建造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巨型河口航道整治技术、长河段航道系统治理以及大型机场工程等建设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世界顶尖水准项目批量建成。40年来,随着中国建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步,世界顶尖水准项目批量建成。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三峡大坝,其综合工程规模、单项建筑物、金属结构等许多工程设计指标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纪录,居世界第一;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被国外媒体评价为“有史以来最困难的铁路工程项目”、“是世界上最壮观的铁路之一”的青藏铁路;被誉为“第四代体育馆”的伟大建筑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曾经是中国大陆最高的大楼金茂大厦、上海地标性建筑物东方明珠、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曾是中国第一高塔、世界第二高塔、昵称小蛮腰的广州塔,其塔身168米—334.4米处的“蜘蛛侠栈道”,是世界最高最长的空中漫步云梯。上海磁悬浮、世界最大港口上海港、各大新机场等著名建筑产品数不胜数。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建筑企业充分发挥在高铁、公路、电力、港口、机场、油气长输管道、高层建筑等工程建设方面的比较优势,以新技术、新装备打造世界领先工程。有标志着中国工程“速度”和“密度”、以“四纵四横”高铁主骨架为代表的高铁工程;有标志着中国工程“精度”和“跨度”、以港珠澳大桥为代表的中国桥梁工程;还有代表着中国工程“高度”的上海中心大厦、代表着中国工程“深度”的洋山深水港码头以及代表着中国工程“难度”的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福清核电站5号机组……这些超级工程的接踵落地和建成,成为彰显我国建筑业设计技术和施工实力的醒目标志。

四、建筑业对国民经济贡献明显提高

税收大幅增加。40年来,建筑业企业创税能力不断增强,对国家财政收入和地方政府收入的贡献也不断加大。尤其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建筑业企业上缴税金呈快速增长态势,税金总额和人均税额大幅提高。1991—202_年上缴税收从43亿元增加到6367亿元,增长了近149倍,年均增速21.2%;年人均上缴税收从403元增加到11515元,增长了近28倍,年均增速13.8%。202_年,建筑业企业缴纳税金占全国税收收入(扣除出口退税)的比重达5.1%,比1991年上升3.7个百分点,成为国家特别是各级地方财政收入中稳定而重要的增长点。

基础设施显著加强。40年来,建筑业企业紧跟改革开放步伐,抓住经济建设的重大机遇,顽强拼搏、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建设任务,确保了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交通路网建设继续提速,信息和能源等设施建设迈上更高台阶,城乡医疗设施建设、大中小学以及幼儿园校舍建设成绩显著,改变了我国基础设施的原有面貌。1978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只有5.2万公里,到202_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7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2.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1978年,我国运输机场仅有78个,202_年我国境内民用航空(颁证)机场共有229个(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远超改革开放之初。党的十八大以来,建筑企业在国家建设“宽带中国”“美丽中国” “健康中国”“教育中国”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指引下,积极投入建设力量,为我国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提供了强有力的设施保障。城镇地区通公路、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已接近全覆盖,农村地区“四通”覆盖面不断扩大。202_年,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5.8%,其中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5.4%;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超过17亿千瓦。城镇地区医疗、教育设施日益丰富,农村地区得到有效改善。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40年来,我国建筑业积极进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着城乡居民居住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建筑行业更加致力于创建绿色城市、绿色社区,大力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推动城乡绿色发展。通过大力开展城市地上地下设施、海绵城市建设,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城乡园林绿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卫生设施建设,城乡环境建设成果丰硕。从市政设施及居住环境看,202_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477.4万公里,比1978年末的89万公里增加了388.4万公里,年均增长4.4%;境内高速公路里程(全市)13.6万公里,而直到1988年我国境内高速公路里程也仅有0.01万公里;城市园林绿地面积超过280万公顷。202_年末,全国有32个城市开通了轨道交通;农村公路里程400.9万公里,年末全国通公路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99.99%,通公路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99.98%。城市乡村交通畅通,人居环境实现了质的提升,城镇化建设继续稳步推进。202_年年末,我国共有建制镇21116个,而1978年仅有2176个,是其9.7倍,年均增加超过485个;202_年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5%,比1978年末提高40.6个百分点。城乡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住宅建设成绩斐然。40年来,建筑业房屋建设能力大幅提高,住宅建设规模连年增加,住宅品质明显提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建筑行业继续加强住宅开发,增进人民福祉,全国住宅建设规模也不断跃上历史新台阶,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更美好更高品质住宅的需求。从建设规模看,1981年,全社会竣工住宅面积6.9亿平方米,202_年达到15.5亿平方米。1981-202_年,全社会竣工住宅面积473.5亿多平方米。202_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比1978年增加30.2、38.6平方米。从住宅品质看,上世纪七十年代,城镇居民的住房大多为冬冷夏热的平房、筒子楼,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厨房、上下水等,条件简陋,居住环境拥挤。而今,新建住宅种类丰富多彩,既有普通住宅、公寓式住宅,也有高档住宅、TOWNHOUSE、别墅等;既有低层、多层、小高层,也有高层、超高层等;既有钢混框架结构、钢混剪刀墙结构,也有钢混框架一剪刀墙结构,钢结构等,满足了人民日益增加的多样化居住需求,人民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202_年,城乡居民有管道供水入户的户比重达到97.7%和74.6%,城乡居民使用卫生厕所的户比重为91.7%和45.0%。与此同时,城市乡村各种新建住宅小区和谐美丽,园林绿化率更高,配套设施更加全面先进便利,小区管理更加有序,人民在住有所居中享受新生活,创造新生活。

五、建筑业对外开放度显著提升

引进来稳步发展。建筑业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政策后最早开放的行业之一。40年来,在建筑业对外开放政策的引导下,涌现了大量中外合资、合作建筑业企业,同时我国港、澳、台地区建筑业企业也不断进入祖国大陆市场。截至202_年末,建筑业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218个,占全部建筑业企业个数的0.2%。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达到334个,占全部建筑业企业的0.4%。

走出去形势喜人。40年来,建筑业企业一直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建筑业深度参与沿线65个国家和地区重大项目的规划和建设,聚焦关键通道、关键城市、关键项目,联结陆上公路、铁路道路网络和海上港口网络,着力推动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的设施联通建设,形势喜人。202_-202_年,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超过4000亿美元,其中,202_年达到1443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4.4%;完成营业额855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50.7%。海外业务成为许多建筑业企业新的业务增长点。202_年,我国企业对外承包工程全年完成营业额11383亿元,同比增长7.5%;新签合同额17911亿元,同比增长10.7%。

40年的改革开放,40年的辉煌成就。面对新时代,建筑业有坚实的发展基础,更有艰巨的困难挑战。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扎实工作,努力拼搏,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努力奋斗。

注:

[1]本文中,除增加值指标外,1978年至1992年数据为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建筑业企业数据;1993年至1995年数据为各种经济成分的建制镇以上建筑业企业数据;1996年至202_年数据为资质等级(旧资质)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数据;202_年及以后数据为所有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数据。

[2]ENR发布的国际承包商250强按承包商国际营业额排名,同期发布的全球承包商250强按照承包商国际和国内的营业额之和进行排名。

第四篇:11、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一

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

之十一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2_-09-10 16:21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人口快速增多,城市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城市发展质量明显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城镇化的新篇章,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1978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仅有1.7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为17.92%。到202_年末,城镇常住人口已经达到8.1亿人,比1978年末增加6.4亿人,年均增加164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52%,比1978年末提高40.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04个百分点。

恢复发展阶段(1978—1983年)。改革开放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基本停滞。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产生;城乡农贸市场重新恢复和开放,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大批农民转移到市场或工厂;下乡知青与下放干部陆续返城;对外开放梯度战略的实施与经济特区城市的逐渐崛起等,促进了城镇经济的活跃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1983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21.62%,比1978年末提高3.7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74个百分点。

稳步发展阶段(1984—1995年)。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改革重点转向城市。沿海开放城市设立,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开始松动,建市建镇标准适时调整,拓宽了农村人口流向城镇的通道,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推动我国改革进入新阶段,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促进了非农产业的发展。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作为非农产业活动的中心,集聚作用进一步凸显。1995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29.04%,比1983年末提高7.4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62个百分点。

快速发展阶段(1996—202_年)。1996年起,我国城镇化进程开始加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从珠三角、长三角开始,以产业升级为基础,市场经济活力持续增强,城市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社会发展水平迅速提高,集聚作用更加突出,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202_年,党的十六大提出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推动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快速提升,城镇化率也随之大幅度提高。202_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27%,比1995年末提高22.23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39个百分点。

新型城镇化阶段(202_年至今)。202_年,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城镇化进程进入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质量提升的新阶段。202_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现“三个一亿人”的目标。近年来,为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户籍、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领域配套改革不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速度加快。从202_年末至202_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了7.25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1个百分点。202_年末,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2.35%。

二、城市发展呈现新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数量显著增加。1978年末,全国城市共有193个。其中,地级以上城市101个,县级市92个。202_年末,全国城市达661个,比1978年末增加468个,增长2.4倍。其中,地级以上城市298个,增加197个,增长2.0倍;县级市363个,增加271个,增长3.0倍。建制镇21116个,比1978年末增加18940个,增长8.7倍。

城市规模显著扩大。城市人口快速增多,人口集聚效应更加明显。按户籍人口[1]规模划分,202_年末,5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达到16个,而1978年末只有上海市一个;300-500万人口的城市达到25个,而1978年末只有3个;50-300万人口的城市达到271个,1978年末有60个;5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达到349个,1978年末有129个。开发区、工业园、新城和新区等不断设立,城市建设快速突破老城区的界限,建成区面积显著扩张。202_年末,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5.4万平方公里,比1981年末增加4.7万平方公里,增长6.7倍。

区域分布更加均衡。202_年末,我国东部地区城市有212个,比1978年末增加160个,增长3.1倍;中部地区城市有170个,增加114个,增长2.0倍;西部地区城市有190个,增加135个,增长2.5倍;东北地区城市有89个,增加59个,增长2.0倍。202_年以来,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的实施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发布,提高了我国城市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城市的空间布局不断优化。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202_年以来增加的11个地级市中,有9个位于西部地区。

城市群不断发展壮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发展的行政壁垒逐渐被打破,传统的行政区经济逐步向城市群经济过渡。二十世纪80年代,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开始突破所在省、市的行政界限,初步形成横向经济协作群。90年代,城镇化进程加速,以市场为纽带,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部一些省区的发达区域,一批城市群初步形成。进入新世纪,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城市群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发展速度快,引领作用强,集聚效应明显,逐渐发展为世界级的城市群。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城市群建设工作,城市群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_—202_年)》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结合“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19个城市群的目标。目前,国家已批复长江中游、哈长和成渝等9个城市群的发展规划,“抱团”发展成为我国城市发展新潮流,城市群正在重构中国经济“新版图”。

三、城市经济发展取得新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城市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明显增强。

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城市经济总量大幅度增加,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1988年,全国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只有7025亿元,占全国的一半左右。到202_年,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超过80%。其中,仅地级以上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就达466682亿元,占全国的62.7%。城市工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效益全面提高。1978年末,城市各类工业企业只有83250个,全年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利润477亿元。到202_年末,地级以上城市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有174718个,全年利润总额达34400亿元。各类所有制企业蓬勃发展,私营企业表现最为突出。202_年末,地级以上城市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有86554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9.5%。城市财政实力明显增强。1978年,全部城市公共财政收入只有584亿元。到202_年,地级以上城市公共财政收入达53364亿元。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服务业发展迅速,成为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力军。1990年,地级以上城市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6.6%、60.4%和33.0%。到202_年,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1%、41.9%和55.0%。从202_年开始,地级以上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快速提高,202_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2_年超过50%,占到了城市经济的半壁江山。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城市市场呈现一派繁荣兴旺景象。1978年,全部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只有449亿元。到202_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就达212164亿元,地级以上城市年末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达到12万个。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自主创新成果层出不穷,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202_年,地级以上城市专利申请受理量212万项,比202_年增加26万项,增长14.0%;发明专利授权量22.6万项,增加8.7万项,增长62.6%;科学技术支出2686亿元,增加1268亿元,增长89.4%。

四、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投入持续增加,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更加便利。

公共服务能力快速提升。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加,各阶段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2_年,地级以上城市教育支出11044亿元,而1978年,全部城市的财政支出只有127亿元。202_年末,地级以上城市普通高等学校(全市)2533所,比1978年末增加202_所,在校学生(全市)2785万人,增加271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4800所,增加202_所,在校学生768万人,增加700万人;普通中学22025所,增加8347所;普通小学45022所,增加6697所;各级各类学校教师567万人,增加372万人。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正式确立九年义务教育制,从法律上促进和保障了基础教育的普及和全民素质的提高。202_年,将不收杂费纳入义务教育法,真正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目前,多个地区正在推行15年免费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也逐渐免费,教育事业的公益性大大提高。文化事业投入不断增加,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202_年,地级以上城市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345亿元,比202_年增加459亿元,增长51.8%。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服务能力大幅度提高。202_年末,地级以上城市医院、卫生院达到24675个,医生172万人,床位数354万张,而1978年末全部城市只有33万名医生和23万张床位。202_年,地级以上城市医疗卫生支出5202亿元,比202_年增加2571亿元,增长97.7%。

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202_年,我国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13833亿元,而1978年仅有17亿元;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17460亿元,而1978年仅有12亿元;地级以上城市交通运输支出达3672亿元,比202_年增加1423亿元,增长38.8%。公共交通建设成就卓著。202_年末,我国城市道路长度38.2万公里,而1978年末只有2.7万公里;城市道路面积75.4亿平方米,而1978年末仅有2.3亿平方米。轨道交通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78年末,我国仅北京有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度23.6公里。到202_年末,有32个城市开通了轨道交通,车站3040个,运营线路达149条,运营线路总长度达4484公里。传统公共交通和智能交通融合发展。202_年末,地级以上城市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47.7万辆,出租车95.4万辆,而1978年末全部城市公共汽(电)车拥有量只有1.7万辆。202_年,地级以上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总量627亿人次,而1978年全部城市客运人数只有132亿人次。

信息网络迅猛发展。随着网络强国战略的实施,网络覆盖率迅速提升,提速降费改革持续推进,“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202_年,地级以上城市电信业务收入(全市)13511亿元,比202_年增加2578亿元,增长23.6%。202_年末,地级以上城市3G以上移动电话用户数(全市)6.7亿户,比202_年末增加4.3亿户,增长1.8倍;互联网用户数(全市)达25510万户,增加5725万户,增长28.9%。“十三五”规划纲要把智慧城市建设纳入国家规划,大部分地级以上城市都制定了有关方案,智慧城市建设步入快车道。

水、电、气等生活资料供应充足。202_年末,我国城市用水普及率98.4%,比1978年末提高16.8个百分点;燃气普及率95.8%,提高81.4个百分点。全年城市供水总量581亿吨,比1978年增加502亿吨,增长6.4倍;供气总量(人工煤气和天然气)1216亿立方米,而1978年仅有24亿立方米。202_年,地级以上城市全社会用电量29146亿千瓦时。其中,居民生活用电4129亿千瓦时。而1978年,全部城市用电量只有1851亿千瓦时。其中,市政生活用电量也只有172亿千瓦时。

五、城市美丽宜居建设开创新局面

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深入人心,城市的宜居性和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快速提高,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生态建设持续加强。202_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和《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相继出台,从制度上保障了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序规范推进。环境保护投入不断增加。202_年,地级以上城市节能环保支出达到2192亿元,比202_年增加983亿元,增长81.3%。城市园林绿化和市容环境卫生固定资产投资从无到有,202_年分别达到1670亿元和445亿元。环境治理力度持续加大。202_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3.4%,比202_年提高6.1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6.6%,提高11.8个百分点。地级以上城市工业废水排放量(全市)191亿吨,比202_年下降32.0%;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全市)710万吨,下降58.6%,下降趋势十分明显。202_年末,城市排水管道长度57.7万公里,而1978年末仅有2.0万公里。

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城市环境不断改善。202_年末,我国城市公园绿地面积65.4万公顷,而1981年末只有2.2万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7平方米,而1981年末只有1.5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3%,比1986年末提高23.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8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6.4%,比1996年末提高17.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9个百分点。“海绵城市”建设持续推进。202_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越来越多城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改造和治理境内水系和路网交通,就地消纳和利用降雨,提高了城市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精神文明蔚然成风。城市的市容市貌更加干净、整洁和有序。许多城市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工商、税务和110等窗口服务行业的服务更加文明规范,投诉机制更加便捷有效。市民素质显著提高,在公共场所的行为更加文明,自觉排队、让座等行为越来越普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彰显,一大批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文明城市涌现出来。截至202_年末,我国已评选表彰了五届共176个全国文明城市。其中,省会城市23个,地级市80个,直辖市城区17个,县级市56个。

六、城市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城镇就业持续增长,居民收入和支出明显增加,社会保障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

就业收入大幅度增加。城市就业从“统包统配”走向市场调节,就业人员高速增长,就业结构持续优化。202_年末,全国城镇就业人员42462万人,比1978年末增加32948万人,增长3.5倍。1978年,非公经济只有个体工商户一种形式,仅占城镇就业人员的0.2%。到202_年末,国有和集体单位之外的非公经济就业人员所占比重达84.8%,成为城镇就业的主渠道。城乡就业格局发生了历史性转变。1978年末,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为23.7%,202_年首次超过乡村,202_年末达到54.7%。就业扩大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带动城镇居民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收入来源更趋多元化。202_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14.4倍。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来源单一,主要是工资收入和少量的利息收入。到202_年,非工资性收入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明显扩大,达39.0%。其中,经营净收入所占比重为11.2%,财产净收入为9.9%,转移净收入为17.9%。

消费支出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城镇居民生活从基本解决温饱,到实现总体小康,再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连续跨越。202_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445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10.4倍。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28.6%,比1978年的57.5%下降28.9个百分点。生活水平由生存型转向发展型,质量不断提高,消费方式更加多样化。在餐饮方面,食品从短缺到富足,人们更加注重营养均衡,粗细搭配,风味口感和绿色卫生等。在衣着方面,从穿暖向穿美转变,从“一衣多季”向“一季多衣”转变,质量明显提高,成为个人审美的体现和自我形象的展示。在住房方面,人均居住面积大幅度增加,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住房质量不断提高。在出行方面,交通工具更加丰富、多样、方便,新型节能交通工具日渐兴起。在生活用品方面,智能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等耐用消费品全面普及,汽车等大件耐用消费品进入千家万户。202_年末,地级以上城市私人汽车拥有量(全市)15968万辆,比202_年末的4193万辆,增长2.8倍。互联网的普及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共享单车、网上订餐、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等新型消费方式不断涌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从无到有,日益完善,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城市不断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力度,建成了一整套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202_年,地级以上城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144亿元,住房保障支出3193亿元,比202_年分别增长73.6%和103.8%。202_年末,地级以上城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9875万人、18788万人和12392万人,比202_年末分别增加3635万人、2548万人和2498万人;社区服务设施24.6万个,增加11.1万个;社会福利院床位168万张,增加46万张。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进入新时代,城市发展前景更加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城市发展新局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注:[1]文中大部分指标的统计口径为市辖区,特别说明的除外。

第五篇: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

1978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解放思想,锐意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进行了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经过三十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陕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谱写了三秦儿女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在陕西振兴崛起的历史进程中掀开了光辉灿烂的新篇章。

一、社会生产力得到大解放大发展,经济规模、速度、结构和质量实现了历史性跨跃

1978年以来,陕西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全省人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事求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整经济结构,突破了封闭、僵化、单一的经济模式,国民经济生机勃勃、充满活力。30年来,陕西经济总量从不足100亿元到突破5000亿元,实现了三次大跨越。第一次跨跃,从1978-1995年,长达17年之久,跨上1000亿元台阶,经济总量年均增长9.5%;第二次跨跃,从1995-202_年,用了6年跨上了202_亿元台阶,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0.6%;第三次跨跃,是十六大后,从202_年至今几乎每年增加近千亿元的规模,分别跨跃了3000、4000和5000亿元的历史大关,202_年达到5465.79亿元,年均增长12.6%。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16.4倍,翻了4.1番,年均增长10.4%。1994年以来,除202_年增长9.8%外,其他年份均保持两位数增长,202_年增长速度创近19年新高,增速在全国居11位。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7.4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初期,陕西国民经济总量中,一产比重过高,三产比重过低,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为30.5:51.9:17.6,第三产业发展非常落后。改革开放后,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加快提升第三次产业。经过三十年努力,陕西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三产业迅速崛起,比重大幅度提高,二产比重稳定上升,一产比重下降,逐步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能源、机械、化工、建筑业为主体的二产和以交通、电信、商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的新格局。产业结构由“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第一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由30.5%下降到10.8%,下降了19.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始终占居主导地位,上升2.4个百分点为54.3%,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占总量的比重突破30%,达34.9%,上升17.4个百分点。

非公制经济崛起,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以个体、私营、外资、合资、联营、股份制等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202_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占全省经济的比重已达45.6%,比202_年的40.1%提高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非公有经济迅速崛起,极大地保障和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对于增强经济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升,发展的科学性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初期,陕西人均生产总值仅291元,经历了10年风雨,到1988年迈上千元台阶,到202_年,经过17年奋力拼搏跨上万元大关,202_年,人均生产总值14607元,是1978年291元的50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5倍,翻了3.6番,年均增长9.1%。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202_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921美元,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

财政实力增强。在经济快速增长和企业效益不断趋好等因素的带动下,全省财政收入30年经历了两个飞跃阶段。第一次是1978-1996年,为稳步增长期,全省财政收入由19.76亿元到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17.22亿元,年均增长10.4%,递增速度低于同期经济总量1.1个百分点;第二次由1996-202_年,为快速增长期,以20.3%的递增速度快速增长,比前18年平均增速快9.9个百分点,比同期经济总量增速快8.6个百分点,202_年,全省财政总收入达到893.02亿元。1978-202_年财政收入翻了5.5番,年均增长14%,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长,对于增强陕西经济发展实力,改善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构建和谐新陕西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农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省农村实行了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制,使农业生产出现了突破性发展。全省农业由“以粮为纲”向粮、果、蓄、经等多元结构的转变,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粮食生产实现了从吃饭难、吃不饱到基本自给、产销平衡的转变。改革开放各项方针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种粮积极性,全省的粮食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由过去粮食有缺口转变为供需基本平衡,城乡居民的“米袋子”问题得到极大的改善,成功解决了吃饭难、吃不饱饭的问题。198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 1000万吨大关,达到1024万吨,结束了陕西吃粮依靠调进的历史;1998年粮食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突破1300万吨大关,达到 1303万吨,202_年,全省粮食总产1067.9万吨,与1978年比,在粮食面积减少30.9%的情况下,产量增长49.3%。

特色农业初具雏形,主导产业区域优势充分发挥。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初步形成了具有比较优势的农村主导产业区域,陕北以羊、薯、杂粮、果、大棚菜为主导产业;陕南以瘦肉型猪、中药材、茶桑蚕、食用菌、绿色食品为主导产业;关中北部形成了全国最大的果业基地,关中东部形成了棉花生产基地,渭河两岸形成了规模较大的蔬菜基地和畜牧业基地。

苹果面积和品质居全国第一,以苹果为代表的果业正在兴起。202_年全省水果总产量达到940.2万吨,较1978年增长27.1倍,年均递增12.2%;其中苹果产量701.6万吨,为1978年70.7倍,年均递增15.8%,平均增长速度较全国高6.8个百分点。202_年优果率超过70%,高出全国30个百分点。实现了苹果面积全国第一,品质全国第一,产量全国第二,成为名符其实的果业大省。

畜牧业摒弃传统养殖方式实现产业化经营。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加快畜禽养殖示范小区建设,养殖方式由传统的农户庭院分散养殖向规模化、小区化、区域化生产等产业化经营模式转变。202_年末全省生猪存栏851.5万头,较1978年增长62.0%,年均增长1.7%;奶牛存栏48.0万头,为1978年的80倍,年均增长16.3%;家禽存栏5064.5万只,较1978年增长7倍多,年均增长7.0%。202_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到96.1万吨,为1978年11.1倍,年均递增8.6%;奶类总产量达到180.3万吨,为1978年39.6倍,年均增长13.5%;禽蛋产量43.3万吨,为1978年的22.6倍,年均增长11.4%。

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延续了202_多年的“皇粮”免除,财政惠农惠民政策实施力度加大。202_-202_年的五年间,全省财政累计安排“三农”资金799.66亿元,年均增长21.3%。202_年在全省实现了农民农业税零负担。202_年财政对“三农”补贴达到15项之多,补贴资金达37.7亿元。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全免,“粮食直补”和农户购置大型农机具补贴等政策也相继实施,使陕西农业、农民、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三、工业化进程加快,优势行业突起,支撑着全省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工业生产规模扩大,工业化进程加快。202_年,全省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544.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25.9倍,翻了 4.7番,年均增长12%,拉动GDP增长7.4个百分点,工业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达70.9%,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30年间,工业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新型能源化工、先进装备制造、食品、医药、航空航天等为主的新体系,成为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

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陕西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具有本地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群已初步形成,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不断涌现,特别是煤炭、天然气、石油等能源产品储量居国内前列,陕西已成为我国唯一经国家批准的能源化工基地。形成以煤、气、油为原料的能源化工产业相互配套的产业集群。能源工业异军突起,总量跃居各行业之首。能源化工工业总产值2673.79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70倍,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7%,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8.8%。

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展,对经济的贡献率仅次于能源化工业。202_年,装备工业总产值1265.29亿元,比1978年增长33倍,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2.2%。有色冶金、食品工业对陕西工业的支撑日趋增强,已成为陕西工业新的支撑点。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利润贡献率已跃居陕西38个大行业第3位。202_年,有色冶金工业产值比1978年增长129倍;食品工业增长59倍。

大型企业集团成为发展亮点,形成了一批产值超百亿的大企业。202_年,全省共有大中型工业企业521户,户均产值8.92亿元,比1978年增长34倍。大中型工业企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85倍,占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由52.8%提高到81.8%。202_年中国500强制造业中,陕西12家上榜,其中,产值过百亿元的企业有8家。

主要工业产品增长迅猛。石油、煤炭等产品产量迅猛增长,原煤、原油产量均居全国第4位。202_年原煤产量20354万吨,比1978年增长11倍;天然原油产量2266万吨,增长374倍;发电量706.87亿千瓦小时,增长9.7倍;钢材560万吨,增长31倍;水泥3176万吨,增长14倍;机械化焦炉生产的焦炭526万吨,增长11倍。硫酸、合成氨、农用氮、磷化学肥料、平板玻璃等产品产量均大幅增长。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实现利税突破千亿元。改革开放30年,陕西工业不仅是量的扩张,也实现了质的飞跃。202_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57.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9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512.63亿元,比1978年增长70倍;实现利税突破千亿元,达到1097.8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年均增长15%以上。

四、投资成为经济增长最活跃因素,是推动陕西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改革开放30年来,陕西投资体制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投资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源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新格局,投资建设规模不断加大,有力地推动了陕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基础日益坚实。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对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支柱产业及社会事业等各个方面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78年的20.35亿元增加到202_年的3641.88亿元,1979-202_年累计投资17360.28亿元,年平均增长18.4%。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陕西坚持不懈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逐步完善投资增长的内在机制,全省投资呈现快速扩张的趋势,投资总量创历史新高。“十五”期间累计完成6630.24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45倍,年平均增长19.8%,比“九五”时期提高了2.2个百分点。202_-202_年完成投资6252.1亿元,年均增长34.5%。投资建设对改变三秦大地落后面貌,推进陕西工业化、城市化,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壮大陕西经济实力发挥了巨大作用。全省GDP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近年来已超过最终消费,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固定资本形成对GDP的贡献率达56%,拉动全省GDP年均增长6.2个百分点,为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形成,非国有经济投资比重大幅提升,增强了经济建设的活力。通过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社会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和省内民间投资,投资主体不断趋向多元化,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加快,比重不断上升。1979-202_年,全省国有经济累计投资10146.25亿元,年均增长16.5%;非国有经济累计投资7214.03亿元,年均增长23.3%,增速高于国有经济投资6.8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六五”时期的26.4%,提高到“九五”时期的33.2%,“十五”时期又上升到45.3%。

投资结构优化,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改革开放以来,全省投资中用于农林牧渔水利业、电力、交通邮电通讯、文教卫生等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得到不断加强。202_年,农林牧渔业投资57.61亿元,比1978年增长360倍,年均增长22.5%;水利建设投资37.1亿元,增长32倍,年均增长12.7%;交通邮电通讯投资512.97亿元,增长306倍,年均增长21.7%;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步伐加快,各地旧城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

项目建设成果丰硕。投资力度的持续扩张,一批批事关百姓利益、促进陕西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极大改善了人民生活环境和城乡面貌。建成的西安黑河水利枢纽、宝鸡峡渠道加坝加闸、泾惠渠西郊水库和神木瑶镇水库工程等项目,改善了农业灌溉条件,城市供水困难得到缓解。移动通信网的优化和升级,加快了无线市话网、宽带接入网的建设,基础传输网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实现了互联网的扩容提速,综合通信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建成的西安至黄陵、潼关、宝鸡、蓝田、户县、阎良,榆林至靖边、靖边至王圈良、靖边至安塞、延安至安塞、西安绕城、西安至咸阳机场、勉县至宁强、阎良至禹门口、西安至柞水、榆林至陕蒙界二期、秦岭终南山隧道等高速公路,形成了“米”字形主骨架为重点的高等级公路网。到202_年底,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202_公里。亚洲第一长隧的秦岭终南山隧道、西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使“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成为历史。西安至延安、西安至安康和延安北至神木北铁路的建成通车,形成了纵贯陕北、关中、陕南三大经济区域的“铁脊梁”;西安至合肥、西安至南京电气化铁路的开通,形成了全省及西部地区通达长江三角洲经济带的便捷通道,密切了陕西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郑州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安康至重庆铁路二线、武汉至安康铁路二线、西安铁路枢纽客运北环线、太原至中卫至银川铁路(陕西段)、包头至西安铁路增建二线(陕西段)等重大工程相继开工,使我省的铁路网得到进一步完善。“两纵五横四个枢纽”铁路网构架和“一主四辅”航空运输格局基本形成,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房地产业从无到有,改善了城乡人居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提高租金、标准价售房、集资建房等方式,拉开了住房改革的序幕,房地产开发业也应运而生,快速发展。1998年,全省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323个,到202_年底已发展到967个,涌现出高科、紫薇、天地源等国内知名品牌房地产开发公司,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随之迅猛增长。1998-202_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202_.77亿元,年平均增长33.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1997年的7.0%提高到14.7%,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年均增长3.4个百分点。1998-202_年,累计商品房屋竣工面积6345.35万平方米,销售面积6412.80万平方米,销售额1246.81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8.3%、29.2%和35.9%。五、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初步构建,运输能力扩大,邮电通讯互通互联、方便快捷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交通运输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状况明显缓解,逐步形成以西安为中心,铁路、公路、民航相衔接的立体交通网络。202_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长达12.13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 8.29万公里;公路旅客周转量244.30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255.15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7和33倍;公路客运量4.36亿人,货运量3.97亿吨,分别增长11和14倍。全省铁路正线延展里程4501.9公里,比1978年增加2190.9公里;营业里程3750.3公里,增加1745.3公里;铁路旅客周转量334.87亿人公里,增长717倍;货运周转量1110.84亿吨公里,增长668倍;客运量0.51亿人,增长1.6倍;货运量1.70亿吨,增长6.1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达到52.43万公里,共有302条航线;拥有民航飞机33架;客货周转量9.00亿吨公里,比1978年增长380倍,年均增长22.7%。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邮电通讯业,从传统的邮政、电信业务发展到现代化的电信通讯业务,邮电通讯业成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全省已建成了以西安为中心,方便快捷的邮电通信网络。

邮政业务不断延伸。1978年,全省共有邮电局、所1585处,其中农村邮电局、所1310处,邮路及农村投递线路18.45万公里。到202_年,全省邮电局、所已发展到1645处,邮路和农村投递线路延伸到22.74万公里。202_年,全省邮政业务总量22.7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8.23亿元。

通讯业实现历史性跨越。程控交换、光纤通信、数字微波、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等通信技术和手段得到广泛应用。全省电话用户从1978年的12.23万户增长到202_年的2550.3万户,电话普及率从0.44%提高到67.98%,其中202_年全省移动电话用户达1612.66万户,移动短信业务量达124.60亿条。国际互联网用户增长迅速,从1999年到202_年末,全省国际互联网用户已从5.37万户发展到166.78万户,增长30.1倍。

六、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各类消费品应有尽有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不断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拓宽消费服务领域,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健全市场营销体系,全省消费市场营销网络日趋完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呈现购销繁荣景象。

各类商品销售网遍布城乡,商品供应充足,现代营销方式迅速发展。30年前计划经济时期,物资短缺、商品靠计划凭票供应,国营百货商场和供销社独霸城乡市场,商品营销方式单一。如今,商场货源供应充足、国内外名优品牌应有尽有,各种商品销售网遍布城乡,以国际国内知名连锁超市麦德龙、沃尔玛、国美、苏宁等大型现代为代表的新型多元化销售网络迅速发展。202_年我省批发业网点4.9万个,从业人员24.8万人,分别为1978年的6.5倍和3.8倍;零售业网点39.3万个,从业人员90.6万人,分别为1978年的14.1倍和70.6倍;餐饮业网点10.5万个、从业人员37.8万人,分别为1979的11.8倍、4.8倍。202_年全省限额以上连锁门店达到1149个。

商品供应充足,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产品日益丰富、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为繁荣消费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各种社会保障措施相继实施,“春节”、“五一”、“国庆”等长假政策陆续出台,“千城万店无假货”和“送货下乡”等活动不断开展,居民消费需求逐步升温,为消费市场繁荣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2_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78年的33.37亿元增加到1801亿元,增长53倍,其中,住宿餐饮业零售总额200亿元,是1978年的近200倍,限额以上连锁门店共实现零售总额773.8亿元。自202_年全省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后,连续4年稳定保持快速增长,消费市场规模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七、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成效显著,旅游产业发展迅猛

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作为陕西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抓手,坚持解放思想,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以参加和举办各种招商引资及会展活动为契机,积极推介陕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成效显著。

利用外资不断增加。1985年陕西第一家外资企业香格里拉金花酒店一期竣工,1989年全国最大的中外合资制药企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建成,标志着陕西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迈开了实质性的步伐,此后招商引资速度逐年加快。202_年,全省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184家,合同外资金额19.7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95亿美元,为1984年的66倍。到202_年底,全省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806个,合同外资149.0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75.28亿美元,来陕西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到74个,世界500强企业有50家在陕投资,陕西正在积极融入到世界经济大潮中。

对外贸易逐步扩大。1978年全省外贸出口仅为0.12亿美元,对外贸易主要以商品出口为主,进口甚微,1985年出口首次突破1亿美元。此后,陕西出口开始涵盖了商品、工程外包和劳务等领域,出口结构不断优化,“拳头产品”不断增多。202_年西安凤凰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与GPA基金会在西安签署了150架CH2000型通用飞机出口合同,是迄今陕西最大一笔通用飞机出口订单,总金额3750万美元。202_年西安出口加工区A区保税物流项目的建成,打破了内陆无口岸的历史。目前,全省进出口企业超过3000家,年出口上亿美元的企业达到10家,贸易伙伴遍及全球181个国家和地区。202_年,全省进出口总额68.88亿美元,较202_年增长28.5%,超全国增幅5个百分点,比1985年增长42.9倍。202_年全省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与设计咨询新签合同额2.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1亿美元,境外承包工程遍及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项目涉及建筑、路桥、水电和大型输变电站建设等多个领域。

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充分发掘、全面整合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省支柱产业之一。统计资料显示,1991年全省共接待国际国内旅游人数1532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27亿元,到202_年,全省共接待国际国内旅游人数8138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504亿元,分别为1991年的5.3倍和18.6倍。其中国际旅游人数123.1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6.12亿美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88.9倍和304倍。国际国内航线、旅游快速通道、旅游专列等相关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省旅游接待能力明显增强。到202_年,全省共有星级宾馆186个,其中五星级宾馆5个,四星级宾馆27个,旅行社51个。

八、节能降耗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建设逐步推进

落实科学发展观,正在改变着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好字优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十一五”以来,国家把单位GDP能耗降低20%作为约束性硬指标,纳入发展目标,陕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大节能降耗力度。1978年全省单位GDP能耗8.53吨标准煤,202_年单位GDP能耗降为1.48吨准标煤, 202_年降为1.426吨准标煤,单位GDP能耗降低率接近4%的指标任务,居全国第9位、西部第2位; 202_年,陕西单位GDP能耗为1.361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下降率4.54%,完成节能降耗任务,在全国由高到低排列居北京、天津、上海之后,与山东并列第4位,居西部第1位。产值单耗逐年下降,高耗能行业消费增长势头有所遏制。202_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单耗0.75吨标准煤,比1978年减少6.44吨标准煤。生态环境改善,山川秀美逐步变为现实。在加快经济发展过程中,确保天蓝气净、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资源永续利用。

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工程。1999-202_年全省共完成造林5865.3万亩,是历史上造林最多的时期。其中退耕地造林3343.6万亩,使陕西成为全国退耕还林面积最大的省份,占全国退耕还林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全省森林面积由1998年的497.35万公顷发展到767.5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24.1%上升到37.3%。全省建成自然保护区51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点)37个,市、县级自然保护区5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0460平方公里。国家级生态示范试点区34个,占全省县(区)数的30%,其中2个通过国家验收命名,4个通过省级验收命名;生态示范乡镇40个,生态示范村397个,农村环境保护示范点23个,初步形成了县、乡、村生态示范网络。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情况下,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首次呈现“双下降”,分别下降3.96%和5.6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6.4%。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9.92%,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好转,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为84.1%。农村生活环境改善,全省自来水受益村达到59.4%。成功实施了“西部人畜饮水解困”和“西部农村氟砷改水项目”,建成各类饮改水工程1.3万处,初步解决了600多万农村人口的用水困难。

九、陕北成为新亮点,区域结构出现新变化

改革开放前,陕西区域经济缺乏发展的特点,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各地竞相发展的战略和规划,极大调动了全省各地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力得到了极大发挥。

陕北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新亮点。陕北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依托能源化工等优势产业,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新亮点。202_年,陕北GDP总量达到1284.32亿元,比1978年绝对量增加了182倍,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以17.2%高速递增,占全省比重从1978年的8.5%上升到202_年的23.9%。据测算202_年陕北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达到25%,拉动全省经济增长3.7百分点。

关中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居重要位置。关中地区抢抓机遇,以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的地位,依托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产业的先决条件,充分发挥“一线两带”辐射带动作用,调整优化区域结构,经济保持了率先发展的好势头。202_年关中GDP总量达到3460.95亿元,比1978年绝对量增加了58倍,十六大以来年均增长13.3%,高于全省平均速度,占全省比重从1978年的71.2%降到202_年的64.6%;202_年财政收入达到169.39亿元,占全省比重为73%。占比虽有下降,但仍是全省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陕南绿色产业迅速崛起。陕南地处秦巴山区,交通比较落后,以农业经济为主。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在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前提下,现代中药、生态农业、旅游等绿色产业取得重大进展,逐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2_年陕南GDP总量达到615.39亿元,比1978年绝对量增加了36倍,十六大以来年均增长10.7%,经济总量占到全省的11.5%。

十、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健全,民生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解决

改革开放以来,是陕西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实力的时期,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消费结构日趋升级,生活质量明显提升的时期,是民生问题引起政府高度重视、有效解决的时期。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从600多元到突破两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00多元到突破万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刚过百元到突破2600元,年均递增速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202_年,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1296元,比1978年增长31.6倍,年均增长1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63元,比1978年增长33.7倍,年均增长13.0%;农民人均纯收入2645元,比1978年增长18.9倍,年均增长10.8%。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由1978年的173元,提高到202_年的5272元,增长了29.5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由1978年的28元,提高到202_年的11421元,增长了406.9倍。

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居民收入的大幅增长,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2_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427元,比1978年的268元增长30.4倍,年均增长12.6%;农民人均消费支出2560元,比1978年的134元增长18.1倍,年均增长10.7%。消费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81年的53%下降到202_年的36.4%,下降16.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59%下降到202_年的36.8%,下降22.2个百分点。肉、禽、蛋、菜、果的消费量稳步提高,食品的消费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不仅讲营养,而且追求方便、科学、结构平衡,保健食品、绿色食品、生物食品越来越受到青睐。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特别是国家推行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城乡居民住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城镇,居民的居住面积不断扩大,202_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9.4平方米,是1981年的3.6倍,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居住面积的扩大,而且追求舒适、宽敞和美观。随着住房制度的深化,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宽敞明亮的住房,正在圆广大城镇居民的梦。在农村,多年的“建房热”温度不减,建房质量不断提高,尤其是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一座座小二层楼房拔地而起,202_年农民人均住房面积18.42平方米,是1980年的1.9倍。家庭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加快。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加,消费品品种大为改观。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追求的是以彩电、洗衣机、电冰箱、录音机等为主要代表的“新四件”,如今,空调、家用汽车、电脑、移动电话等新的消费品逐渐进入居民家庭。202_年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空调85.74台、家用汽车1.38辆、电脑42.22台、移动电话164.64部;汽车等享受型耐用消费品也逐步进入农民家庭,农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生活用汽车0.5辆,移动电话104部、空调2.6台。

改革开放与发展取得的成果,越来越多的用于民生。城乡居民享受到了更多的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202_年,全省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财政支出达到159.01亿元,有81.38万人得到城镇最低生活保障,117.36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410.07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30.97万职工参加失业保险。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截至202_年底,全省104个县(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前三年实现了全覆盖。全省参合农民2434.95万人,参合率达90.1%。新农合基金补偿支出9.9亿元,补偿受益357.94万人次。

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特别是202_年的SARS以后,政府对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体系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202_年医疗卫生支出达到49.91亿元,比1978年增长74.1倍,年均增长16.1%。卫生服务状况逐步改善,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由1978年的2.56人提高到202_年的3.75人,每千人口医生由2.56人提高到3.75人,每千人口平均拥有医院床位数由1.8张增加到2.90张。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婴儿死亡率由1996年的35.13‰下降为202_年的22.32‰;孕产妇死亡率由1996年的67.10/10万降为202_年的50.74/10万。202_年,我省男女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分别达到70.06和73.01岁,比1981年分别增加5.97岁和7.16岁。

人口文化素质明显增强。15岁以上初中以上人口比重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9%提高到60%以上,具有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的比重也由1.29%提高到2.15%,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5.5年提高到8.1年。全省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为99.2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不含技工学校)达到77.4%,比1978年提高了25.7个百分点。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9.38%,比1978年上升了3.78个百分点。202_年 ,陕西全面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工作 ,实施“两免一补”工程,免除全部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