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质量保障视角下的研究生分流管理探析
编辑:清幽竹影 识别码:20-857712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02 18:04:16 来源:网络

第一篇:质量保障视角下的研究生分流管理探析

摘 要: 研究生分流管理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早在1994年就已提出淘汰制以提高教育质量,在高校的某些范围内也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研究生培养中的淘汰率很低,制度仅仅停留于书面。应以转变研究生培养观念为基础,以建立科学考评体系为核心,以完善预警机制为保障,以改进淘汰善后措施为重点,切实推进研究生分流管理改革,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 研究生 分流管理 质量保障

研究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及拔尖创新型人才的主体力量,其培养质量是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推进,研究生培养质量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问题,其中研究生分流管理,实施淘汰制已成为热门话题。尽管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中存在一些淘汰个例,但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较完善的研究生淘汰退出机制及其一般大学10%~15%、著名大学30%~40%的较高淘汰率,我国研究生培养则素有“零淘汰”之称[1]。因此,在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中,除了改革培养模式、完善评价机制等必要措施外,进行研究生分流管理势在必行。

一、我国研究生分流管理现状

(一)研究生分流管理的内涵。

分流原指河流分道而流,现也指行人车辆等分道行走。淘汰是指留下好的,去掉不合适的保留合适的。在研究生培养过程考核评价中,研究生分流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包含研究生激励和淘汰机制,还包含不同考核结果的分流处理,而淘汰有一定程度上的贬义,因而现行研究生考核评价更倾向于表述为研究生分流管理。

综合目前国内相关专家学者对研究生分流、淘汰、退出机制的研究,研究生分流管理是指培养单位按照科学、合理、全面的考核标准,实施有效的分流机制,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中间环节,考查审核每个研究生的阶段性学习情况及相应成果,并得出优秀、合格、不合格等评定结果,继而对不同类型研究生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对于优秀的研究生准予提前毕业,其中优秀的硕士研究生还可以申请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对合格的研究生准予继续攻读学位,对不合格的研究生中止学习,其中不合格的博士生但具备攻读硕士学位基本条件的准予按照硕士研究生模式培养[2]。

在研究生分流管理中,有效的分流机制指的是贯穿于课程学习、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论文写作、论文答辩等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分流,通过这一制度可以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全程监督管理,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我国研究生分流管理的发展。

我国很早就认识到研究生教育质量与研究生分流管理的实施息息相关[3]。1994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建立合理的淘汰制和优秀学生奖励制等教育教学制度,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202_年国务院学位办首先提出了健全培养过程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淘汰机制。202_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2_]4号)提出要完善在课程教学、中期考核、开题报告、预答辩、学位评定等各环节的研究生分流、淘汰制度。202_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2_]1号)指出要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和学业考核,实行严格的中期考核和论文审核制度,畅通分流渠道,加大淘汰力度。202_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学位[202_]3号)提出要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畅通分流渠道,加大对不合格学生的淘汰力度,调动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明确要求各培养单位制订研究生课程学习、中期考核、资格考试和学位论文开题等各阶段的分流与淘汰办法。202_年,刘延东副总理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上的讲话指出:“现在我们的研究生培养还缺少有效可行的分流退出机制,有的培养单位对研究生宽进宽出,对毕业要求相对较松,要研究建立研究生分流退出制度。”虽然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行,更多专家学者呼吁加快施行分流和淘汰机制,在高等教育的培养中打破“零淘汰”局面,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研究生培养中的淘汰率很低,制度仅仅停留于书面,实施流于形式,相关机制和政策配套不够完善[4]。

(三)国内研究生培养单位实施研究生分流管理的现状。

目前,一些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实施着研究生分流管理制度,在某些范围内取得一定的成果。以下以某高校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各环节实施的分流管理情况为例(流程图见下图),目前高校一般在研究生课程学习、文献阅读与综述报告、论文开题、学术活动、学术论文、学位申请与资格确认、论文预审、论文评阅及论文答辩的全过程培养中实施了一定分流规定,淘汰那些未修满规定学分的、累计课程几门不合格的、科研能力不行等研究生,对其做出不能进入论文写作阶段、重修课程、延长学习年限等处理;在学位论文的写作和答辩中,对学位论文选题没有独创性、选题太宽太泛、答辩不通过等研究生也会做一定的分流处理。同时建立了中期考核制度,对其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等方面进行一次综合考核和评定。但是目前的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学术含量有待提高,考核方式过于单一,很难通过课程的分流处不合格的学生;在文献阅读与综述报告、论文开题、学术活动等环节中流于形式,结果无足轻重,起不到实质性分流激励的作用;论文评阅环节一般高校还是严格把关,实施双盲评,可是在论文预答辩和答辩环节中近乎“零淘汰”;有时虽然开展分流,因学校、指导教师和研究生观念、没有很好的分流处理措施和对接的善后配套等多方面原因,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无法推进和严格实施。

二、研究生分流管理实施建议和优化措施

(一)转变研究生培养观念,推进分流管理改革。

增强质量意识、转变培养观念,是积极推行研究生培养淘汰机制的基础。主要包括:(1)转变学校观念。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之受教育资源的有限,研究生培养质量遇到一定挑战。很多高校盲目追求研究生培养规模,忽略培养质量的重要性,认为淘汰制的实施会浪费办学资源,并影响学校的办学声誉。(2)转变导师观念。导师在处理自己研究生被淘汰的事情上,情感上不易接受,同时也会影响导师的学术声誉。(3)转变研究生观念。研究生培养淘汰机制并非一定要淘汰学生,而是形成一种约束管理机制,监督并促进研究生课程学习与科研创新。

(二)建立科学考评体系,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精神。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激发研究生的自主创新精神,是实施研究生分流机制的核心。主要分流环节包括:(1)改进课程教学。《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教研[202_]5号)明确指出:“探索建立课程学习综合考核制度。对于综合考核发现问题的,指导教师和培养指导委员会要对其进行专门指导和咨询,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课程补修或重修,确有必要的应对培养计划做出调整,不适宜继续攻读的应予以分流或淘汰。”(2)实施严格的中期考核制度。对研究生课程学习、科学能力、学术论文及学位论文选题进行全面考核,切实发挥中期考核的筛选分流作用,实施激励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和调动研究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潜力。(3)加强学位论文审核监督。从学位论文开题入手,并建立严格的预答辩―评阅―答辩三道关卡,对论文评阅和答辩专家的反馈意见进行认真修改。对论文研究思路、整体框架和创新点难点进行严格考评,对于在任何一道关卡未通过者可以给予一次认真修改的弥补机会,若仍未通过,则不对其授予学位。

(三)完善预警机制,确保分流淘汰机制的实施。

完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预警机制,实施多级、多点干预,是实施研究生分流机制的保障。在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制订自身个性化培养计划,学院与导师应被赋予更多责任,向研究生明确各环节的培养要求、考评标准及分流具体情况。在研究生出现有可能被分流处理的时候,学院与导师应及时提醒与警告,如预示性警告、补考、重修、延期、退博转硕等不同的处理方式,合理定级,在分流淘汰的处理过程中应慎重做出通过与否的相关决定,要求研究生端正学术态度,督促研究生加强学习,推进研究生学术成果。

(四)改进淘汰善后措施,保障研究生合法权益。

目前研究生分流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末位淘汰机制,改进研究生淘汰善后措施,为被淘汰者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出路,使研究生分流机制更具人性化与可操作化,是实施研究生分流机制的重点。主要措施有:(1)完善转学和转专业。根据研究生的意向和具体情况,为其提供比较合适的专业和学校,重新激发研究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学分可以在兄弟高校和不同专业之间互相承认和互相转换。(2)推荐就业渠道。学校应积极推荐就业渠道和就业信息等多种形式,妥善分流,做好淘汰研究生的心理和稳定工作。(3)完善学生申诉制度。完善事前通知研究生准备,事中听取研究生申辩,以及事后允许研究生采取申诉、仲裁等措施,被淘汰者通过司法救助的渠道保障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5]。

第二篇:过程管理视角下的研究生培养质量控制论文

【摘 要】本文通过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内涵及培养过程存在问题的分析,围绕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从控制的重点、控制的手段和控制的主体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实施研究生培养质量监督控制的相关措施,以期对研究生培养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研究生 培养 过程管理 质量控制

过程管理是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所强调的重要管理原则,是通过对每个节点实施控制,借以提升执行力,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的一种管理理念和方法。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条件、教学质量等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原有以目标管理和结果导向为主的研究生培养管理模式呈现出诸多不适应之处,实施过程管理已成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一种新的趋势。

一、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的内涵

所谓过程是指一系列已经定义好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借助一定的资源将输入转化成预期的输出。所谓过程管理是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对所涉及到的过程进行描述、设计、改进、监控和评估等各方面的活动。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即是指为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所进行的包括研究生培养过程描述、过程设计、过程实施、过程控制和绩效评价等一系列研究生培养活动的总称。

研究生培养过程主要包括导师教学指导过程和研究生学习研究过程。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离校整个在校期间,教育管理者依据社会需要和人才成长规律,有针对性向研究生施加教育和影响,指导研究生开展各类科学研究,发挥研究生主体作用,促使其获取知识,提升素质和能力,成为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的各种专业人才。在这一过程中相关联的因素众多,主体因素有管理者和导师等,但客体因素是唯一的,即培养对象研究生。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也是由许多环节点构成,管理者不仅要为研究生培养过程有效运行提供全方位服务,而且要运用一定的教育管理手段,实施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全面控制。

研究生培养过程控制应包括对研究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和对导师教学指导过程的监督评估两个部分。研究生学习过程监控是对研究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跟踪,包括对入学报到注册、课程学习、开题报告、实践实验、学位论文、成果创新等一系列研究生行为的记录和评价。对导师教学指导过程的监督,则是指对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基本内容、方法手段、教学效果、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等方面的跟踪督查。

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高校都比较重视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管理者对研究生培养环节的节点监控不到位。长期以来,各高校和上级主管部门多注重对结果的评价,以研究成果、毕业论文和就业状况等来测量研究生培养的优劣,而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监管用力不足。轻视或忽视培养环节的节点控制,往往是抓住了培养的某一局部或方面,难以从整体上实现对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管理。

2.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过程指导投入不足。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每位导师指导的学生数量相对增多,导师整体负荷明显增大,师生间的直接互动相对减少;加之导师科研课题较多,工作忙,事务多,导师时间和精力投入都难以到位。甚至部分导师的责任心不强,以致出现一些研究生培养“放羊”现象,选题未经论证、开题报告时间滞后、毕业论文匆匆答辩等,严重制约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3.学术管理机构在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在目前通行的管理体制下,导师、院系和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对研究生都负有监管的责任。虽不少学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但院系的责任模糊不清,责任分担没有充分实现,院系一级缺乏自主设计的制度,共性多于个性,监管中出现空白点。同时,院系主管领导和教务秘书的责任和作用经常被关注,而教学、学位指导委员会和督导组等学术管理机构的作用却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导致仅做到文档管理,难以实现学术监督与规范化的过程管理。

三、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控制,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通过对研究生培养过程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研究生培养就是要以研究生为中心,抓好几个关键环节,对影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持续的过程控制和不断的改进,使这些因素朝着有利于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方向发展,进而保证和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1.严格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中关键环节的控制,保障研究生学习科研活动的有序进行。过程管理的重点是通过对培养过程中关键环节的严格控制,保证整个培养过程的有效运行。研究生培养过程控制的重点应放在如下几个环节上:(1)招生环节。严格执行报考条件,做到公开公正,确保生源质量。(2)报到注册环节。控制研究生报到注册的时间节点,确保教学科研活动的有序进行。(3)课程教学环节。审核培养方案、培养计划的制定等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教学方法的先进性,实现最佳教学效果。(4)实验实践环节。积极参加科研、社会实践活动,认真撰写实验、调查报告和总结。(5)学位论文环节。对论文选题、开题认真组织评审,中期检查落实到位,对论文的内容创新性、论文撰写的格式和答辩程序等进行严格的控制。

2.积极研发应用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和网络平台等,实现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控制的系统化、自动化。首先要对研究生报到注册、论文开题、中期考核、毕业答辩等培养环节的各个时间节点进行控制。对不能按时报到注册的研究生通过系统控制功能,不允许转入有学籍在校生信息库,不得制定培养计划,也就无法进入课程学习阶段。其次要对培养计划的制定进行控制。应用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提交的个人培养计划与本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比对,实现对研究生培养计划制定的学制、课程、学分、环节等自动化审核控制,对不符合培养方案规定的培养计划不予通过,保证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的有效性。再次要对课程学习进行自动控制。通过教务教学管理系统完成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的网上提交,检查审核考核方式、考核结果是否符合要求。最后要对毕业论文答辩进行审核控制。应用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对培养费交纳情况、培养计划完成情况、论文完成情况等毕业答辩条件进行自动审核控制,确定研究生是否能进行毕业答辩。

3.充分发挥学术管理机构的监督作用,促进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不断完善。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学位指导委员会和研究生督导组等学术管理机构主要是对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各个重要环节进行督导检查。要充分发挥这些机构的监督指导作用,通过对导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以及研究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考试成绩、论文质量和思想状况等督察信息的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培养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过程的质量保证和监控机制。

4.理顺学校相关部门及各院系之间的关系。实现培养过程控制的整体效应。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控制的成败,关键取决于教育管理人员的控制意识和行为。而且,整个培养过程各个环节和全体教育管理人员控制的一致性,决定培养的最终效果。因此,要理顺校、院、系、导师、研究生之间的关系,明确其职责和义务,明确每个培养环节所期望的结果和必须开展的关键活动,确定实施和管理这些关键活动的责任部门或责任人。建立必要的沟通协作机制,树立全局意识,减少局部观念,统一行动,通力配合,实现培养过程控制的整体效应,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曹琴,崔英英.强化过程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2_,(1):46.[2]冉盈志,汪寿阳.科研单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_,(12):20.[3]周文文,唐任仲.应用过程管理技术提高改善研究生培养质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_,(2):106.

第三篇:研究生中期分流考核

北京万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海文考研

四川大学关于研究生中期考核分流的规定

对在校研究生建立必要的筛选制度,实行中期考核分流,是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根据我校近几年来实际工作情况,现对我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分流工作做出如下规定:

一、考核时间

每年2-3月全校统一安排对二年级硕士、博士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

二、硕士研究生的考核办法

要求硕士学位研究生对本人前三学期在政治思想、组织纪律、课程学习、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认真的总结和自我评价,写出个人书面总结材料,交指导教师和学院领导审查。然后分两步对硕士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

②积极参加政治学习,表现突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优良,要求单科成绩在70分以上,总成绩排名前列;科学研究能力较强,已有EI、国内核心期刊或CSSCI论文发表(不含国内综述、译文等)。

凡符合上述两个条件中任何一个条件者,可确定为“优秀”。

2.评为“不合格”的硕士研究生的考核:

①凡因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组织纪律方面列入不合格的研究生,应根据其错误事实和学校处理意见办理。

②对因课程学习和科研能力差而列入“不合格”初步名单的硕士研究生,应由指导教师主持对其进行一次中期专业综合考核,然后根据中期综合考核的优劣,并结合平时学习的情况,最后确定是否列入“不合格”范围。凡有下列情况之一应列为“不合格”硕士研究生:

A.硕士研究生两门必选课结业考试不合格,或一门必选课结业考试不合格,重修仍不合格者。

B.必修课程考试虽均及格,但多数课程成绩均在60-65分之间,科研能力较差,无硕士研究生培养前途者。

三、博士研究生的考核办法

博士研究生应对本人在学期间的政治思想、组织纪律、课程学习、科学研究等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和自我评价、写出个人书面总结,交指导教师和学院领导。由学院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党政领导主持,召开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教研究主任和政治辅导员联席会议,对被考核的博士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科研能力等方面的情况逐个进行全面研究,提出“合格”和“不合格”名单。

博士研究生专业基础知识及综合能力的考核主要是检查各门课程的学情况及考试成绩,可以与专业课综合考试相结合。同时考查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初步表现,可以与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相结合,并检查博士研究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情况。

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分“合格”和“不合格”两类。

四、中期考核结果与分流

1.中期考核确定已达合格要求的硕士研究生,正常进入学位论文阶段。

2.中期考核确定为“优秀”并达到川大研 [202_] 27号文的相关规定的硕士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攻读博士学位(需按照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的有关规定办理提前攻博手续,逾期不予受理)。

3.在中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合格”的硕士研究生,不进入硕士学位论文阶段,学校发给硕士研究生肄业证明。就业及相关事宜,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

4.中期考核合格的博士研究生做博士学位论文。不合格者应终止攻读博士学位,按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处理。

五、中期考核分流结果的审批

1.经过中期考核,对于拟定为“优秀”、“不合格”的研究生,由指导教师将考核结果填入《四川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分流登记表》,并附相关材料,一并交学院审议。

2.各学院成立研究生中期考核分流领导小组,对本学院的研究生中期考核结果进行审核。特别是对于优秀和不合格两类的确定要逐个进行认真审核,慎重地作出结论,提出处理意见。

3.各学院应将中期考核结果的分类名单,审核意见等相关材料按规定时间报研究生院复审。

第四篇:社会治理视角下环卫工人权益保障分析

社会治理视角下环卫工人权益保障分析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弱势群体基本权益难以保障的问题较为严峻,其中环卫工人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一群体权益保障工作仍需进步。基于这一情况,本文从社会治理视角作为出发点,对环卫工人权益保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认为应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并且提升环卫工人自身维权意识与能力等。

关键词:社会治理;环卫工人;权益保障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2_)009-0-01

前言

环卫工作是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为城市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与此不相符的是环卫工人应有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社会大众对于环卫工人缺乏应有的尊重,同时存在工作时间过长、基本工资低于平均收入、福利待遇差等现象,更加严重的是环卫作业过程中出现交通事故、被殴打等事件时有发生,维护环卫职工基本权益仍有大量工作尚未完成,需要社会各界引起重视,共同努力,提升环卫职工的幸福感,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一、社会治理视角下环卫工人权益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公众意识淡薄

当前国内普遍存在社会公众环卫意识淡薄的现象,对环卫工人权益保障缺乏正确认识。首先,我国很大一部分群众缺少最基本的环境卫生意识,尤其是随手丢弃垃圾、随地吐痰的现象处处可见,而这无疑给环卫工人增加了工作负担。同时,由于晨昏时分光线弱、部分司机思想麻痹或不遵守交通规则,导致环卫作业过程中交通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环卫工人生命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环卫工作也成为风险性极高的职业。其次,尽管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群体留有封建保守思想,给职业划分等级,认为自己高出环卫工人一等,对环卫工人表现出轻视、不尊重的态度。因此,社会公众意识淡薄是环卫工人权益保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2.财政支持不足

目前,政府对环卫行业的财政支持力度不足,对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不足,机械化程度发展缓慢,人力仍然是环境清洁的主导力量。同时环卫事业资金投入的比例相对不高,环卫职工工资标准基本都是参照最低工资标准。环卫工人清扫工具主要是扫帚、铲子,尽管也提供了一定的口罩、手套等劳保产品,但是往往无法满足使用需求;在酷暑、寒冷等恶劣条件下,环卫工人工作间隙没有固定的场所进行能量补充、节假日对环卫工人提供的福利待遇较少等。城市建设中个别路段的路灯设置不科学,路灯之间的间隔过长,或者在路灯损坏后没有及时进行维修,而环卫工人夜间同样需要进行清扫工作,由于路灯光照不足,给工作增加了难度,更重要的是一些环卫工人在夜间出现车祸、遭遇抢劫的事件更加严重,极易威胁到环卫工人的生命安全。

3.环卫工人自身缺乏维权意识和能力

环卫工人自身缺乏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是权益保障中的重要问题。目前,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已经难以在本地招工,绝大部分环卫工人都是从相对贫困地区劳务输入,年龄相对偏高,受教育程度偏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在自身基本权益受到侵犯后,不仅缺少维权意识,同时也缺少维权能力。首先,有很大一分部环卫工人自身缺乏交通安全意识,没有遵守交通规则,实际上正是对自身权益有所忽视的一种表现,并且也有一部分环卫工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由于担心失去工作,失去稳定经济来源,因此选择妥协退让的居多。其次,尽管也有一部分环卫工人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或者受到不公正待遇后,有积极维权的意识,但是由于受教育水平不够,对法律知识缺乏了解,无法以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

二、社会治理视角下环卫工人权益保障问题的解决路径

1.增强舆论引导,引起社会关注

环卫工人权益保障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因此需要增强舆论引导,引起社会关注。首先,政府应当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各种渠道进行积极宣传,引导社会舆论,引起社会对环卫工人的广泛关注,并且要增强社会大众的环卫意识,减轻环卫工人工作负担[1]。其次,树立环卫工人良好形象,树立榜样力量,向公众宣传并介绍环卫事业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引起社会大众对于环卫工作者的认同和尊重。第三,倡导社会各界积极展开关爱环卫工人的活动,例如开展暖冬、共建等活动,提倡有条件的单位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休息的场所、免费饮水、免费用餐等。

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首先应当加大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为环卫工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例如,增强路灯设计安排可续性,并及时检修各个路段路灯故障,从而保证环卫工人夜间作业过程中充足的光照,降低夜间交通事故等意外发生的可能性,为环卫工人人身安全提供保障[2]。第二,增加对环卫事业资金投入力度。例如,为各个区域配备一定熟练的垃圾清扫车,减轻环卫工人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发放口罩、手套等劳保用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添加事业编制,增强环卫工人的工作水平、福利待遇等;按照区域设置临时休息室,对环卫工人进行人文关怀。

3.对环卫工作进行培训,提升权益保护意识和能力

针对当前环卫工人缺乏维权意识与能力的问题,应当要加大培训力度,培养环卫工作者主动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首先,政府应当设立相应的部门为环卫工人权益保护提供专门的服务,帮助环卫工人解决工作中所遭遇权益被侵害的问题;定期举办培训班,向环卫工人传输法律知识,增强环卫工人对自身合法权益的正确认识,从而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后,才能够主动采取相应的维权措施,并且能够正确的使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权,具备维权的能力[3]。第二,用人单位对环卫工人进行考核的过程中,应当将个人素质纳入到考核因素中,激励环卫工人不断学习进步,从而扩大视野,同样能够起到提升维权意识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环卫工作者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十分严重,甚至环卫工人的人身安全也受到极大威胁。针对这一情况,政府需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保障环卫工人工资、社会保障以及福利待遇,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并且对环卫工人进行培训,提升维权意识与能力等。

参考文献:

[1]曹文.?h卫工人权益保障调查研究――以湖南地区为例[J].才智,202_,11(12):291.[2]胡艳姣.环卫工人权益法律保障调研报告――以河南省H县D镇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2_,12(24):77-78.[3]倘凌越.如何维护环卫工人的合法权益?――F市环卫工人罢工事件调查[J].中国工人,202_,10(04):38-41.

第五篇:管理视域下的制度视角

管理视域下的制度视角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企业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础,靠人治不依法制,凭热情、靠感觉处理事务,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工作不落实,企业就不可能实现持续成长。企业向管理要效益,首先要认识到制度在企业所处的地位、所处的环境,认清企业制度在制定、执行中和企业文化、员工、领导及训新的相互作用机制,才能真正使制度在企业管理护发挥优势,才能真正实现管理出效益。

一、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

儒家文化思想在中国的传统管理思想中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传统的中国人将道德标准视为思考问题、看待事物的第一准则,而把对事物的确认当作次要因素来看待。受此影响,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伦理问题被放到了中心位置,企业内部干部的优劣、职工的好坏,乃至企业决策与经营行为的衡量准则,都采用道德是非和伦理的标准,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一种重义轻利、重工作态度轻工作效率的观念。企业经营中过多强调“德治”,却忽视了制度化建设和管理。

今天,在企业文化研究中,人们对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认识经常陷入一种误区:或把二者对立起来,或把二者混为一谈,分不清二者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有人把企业文化概括成四个层次: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种从

广义角度界定的企业文化,无疑把制度包含在内,即制度也是一种文化。但如果我们从狭义角度研究企业文化,制度只是文

化的载体,进一步说,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式研究,制度与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管理层次和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文化管理高于制度管理,制度更多地强调外在监督与控制,是企业侣导的“文化底限”,即要求员工必须做到的;文化更多地强调价值观、理想信念和道德的力量,强调内在的自觉与自律,是一种“精神境界”。

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在对人的调节方式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制度管理主要是外在的、硬性的调节;文化管理主要是内在的文化自律与软性的文化引导。文化管理强调心理“认同”,强调人的自主意识和主动性,也就是通过启发人的自觉意识达到自控和自律。对多数人来讲,由于认同了主流文化,因此,文化管理成为非强制性的管理;对于少数未认同主流文化的人来讲,一种主流文化一旦形成,也同样受这种主流文化氛围、风俗、习惯等非正式规则的约束,违背这种主流文化的言行是要受到舆论谴责或制度惩罚的。因此文化管理又具有-定的“强制性”。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对制度与文化的感受度不同。体力劳动者因为其作业方式要求标准化的程度高,对制度管理的强制性敏感度较低,也就是说,遵守制度是顺理成章的事,制度管理对他们更适合;脑力劳动者因为创造性强,要求自由度较高,对较低层次的条条框框则反感,需要较多的文化管理。这是超Y理论的研究

结果,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是互动的。当管理者认为某种文化需要倡导时,他可能通过培养典型的形式,也可能通过开展活动的形式来推展和传播。但要把倡导的新文化渗透到管理过程,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制度则是最好的载体之一。人们普遍认同一种新文化可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而把文化“装进”制度,则会加速这种认同过程。当企业中的先进文化或管理者倡导的新文化已经超越制度文化的水准,这种文化又在催生着新的制度。

二、制度与员工

企业员工素质的高低与制度是否健全共同决定了企业管理的绩效,并将企业分为四种类型:活力型、散沙型、官僚型和健康型。活力型企业的制度也许并不完善,但由于员工责任心强,往往在制度并没有对员工的一些行为做出何种要求,高素质的员工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他们会全力以赴地去承担其各个任务,并妥善加以解决,而不会损害企业的利益和荣誉;如果企业员工素质不高,也许会专门寻找制度的空隙和不足,在制度约束不到的地方,采取一种投机行为,从而有损于企业而利于自身,这就是所谓的散沙型企业。在制度很健全的情况下,企业员工如果没有责任心,员工会感到处处受制度的制约,而天天忙于应付制度所要求的标准而不去踏踏实实地工作,整个企业表现为毫无活力,毫无激情。也就谈不上创造力和创新了。对国内外优秀的企业的研究表明,优秀企业都有一个共性:员工责任心很高且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极其完善,这同时也是许多企业家所追求的健康型企业。

三、制度与领导

在中国的大部分企业里,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老板既是企业制度制定的倡导者,甚至是制定者,同时也是制度的第一破坏者。在自己的企业里,老板好像以前的皇帝,凌驾于企业制度之上,不受制度的约束,这样就造成中高层管理者的效仿和员工的怨声载道。对同样的事,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而采取的奖罚不—,当问及企业到底是人治还是法制,老板却回答:当然是依法制企,你没有看我们有许多制度条款和下发的各种文件嘛!中国企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企业确实存在着差距,但差距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坐井观天、自以为是,差距本身并非不可逾越,前提是我们首先要逾越自己。

老板和员工之间缺乏制度化的业务管理系统平台也是我国企业的一个重大病因。在我国,许多老板经常有这种感觉:不担心没钱,不担心没人,也不担心业务,担心的是企业的稳定运转。老板在,企业一切事务好办,但老板没有三头六臂,这将如何办呢?人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就是制度显现力量之处,你可不可以放下“老板的架子”,耐心地将企业的业务流程制度化,耐心地让员工按制度要求而不是你的指令工作?为什么有些企业家能够管理上万人,而另一些企业家只能管理一百人?关键还在与企业家自己内心相信什么。只相信自己的人自然信赖的是自己的权

威和亲信,认为员工只有在监督和压力下才会努力工作,而相信别人的人就会相信公平的制度,也只有公平的制度才会创造员工对企业的忠诚。

四、制度的规范性和创新性

制度本身就是一种规范。企业管理制度是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定和准则的总称,企业管理制度的表现形式或组成包括企业组织机构设计、职能部门划分及职能分工、岗位工作说明,专业管理制度、工作或流程、管理表单等管理制度类文件。实施管理制度需要相对规范的环境或条件,这就要求针对实施全过程是规范的,而且全员的整体职务行为或工作程序是规范的,只有这样,企业管理制度体系的整体运作才能有可能是规范的。

实施企业管理制度要有规范性的环境或条件的:第一,编制的制度是规范的,符合企业管理科学原理和企业行为涉及到的每—个事物的发展规律或规则的;第二,实施规范性的制度全过程是规范的,而且是全员的整体职务行为或工作程序是规范的;只有这样,企业管理制度体系的整体运作才有可能是规范的,否则将导致管理制度的实施结果呈现不规范的状态。

企业管理制度的规范性是在稳定和动态变化相统一的过程中呈现的。企业管理制度的规范性是要求企业管理制度呈稳定和动态的统一的,长年一成不变的规范不一定是适应的规范,经常变化的规范也不一定是好规范,应该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而实现

相对的稳定和动态的变化。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管理制度应是具有相应的稳定周期与动态的时期,这种稳定周期与动态时期是受企业的行业性质、产业特征、企业人员素质、企业环境、企业家的个人因素等相关因素综合影响的。企业应该依据这些影响因素的变化,控制和调节的企业管理制度的稳定性与动态性。

制度创新是管理创新的核心。管理制度的动态变化需要进行有效的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保证企业管理制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规范性、合理性和科学性。把握和利用好创新的时机是保持管理制变规范性的重要途径。

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实施和创新活动的产物。如果用公式表示:企业管理制度=规范+规则十创新。一方面,企业管理制度必须按一定的规范来编制,管理制度的编制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制度的编制或创新是具有规则的,这就是结合企业实际,按照事物的演变过程的内在规律,依据企业墅理的基本原则,实施管理制度重新,进而形成新的规范。作为企业来讲,应使企业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和创新性之间的关系呈良性关系。也就是:规范性的因素是创新的产物,现行的企业管理制度里规范性的因素是前期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目标,同时,又是下一轮创新的基础。也只有这样,企业管理制度才能在规范实施与创新的双重作用下不断定善、不断发挥其保证与促进企业持续成长的宗旨。

五、制度的制定和执行

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首先要达到公平和公正,因此要做到企业制度的三个审视:

第一,要审视制度是否使各直接参与者的利益得到平衡,产生互相制约的作用。制度作为公正的体现不但要求其形式是公正的,更要求其内容是公正的,要使制度约束下各直接参与者的利益得到平衡,体现权利与义务的对称。制度在其形式上是对人的利益的制约,既然是制约,对于相对人来说就有一定的心理承受限度,决定这种承受限度的是制度内容的公正、公平性。同时,制度制约下的每—个成员既是受约束者,又是监督者,女口果制度的内容是不公正的,就不能得到全员的认可。

第二,要审视制度出台的程序是否公正和规范。制度管理如果没有一个公正的出台程序就有可能陷入强权管理范畴。而强权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会产生“指鹿为马”的结果,这就提出了制度创设程序的重要意义。制度本身客观上排斥强权,主观上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倚重强权、彰显强权。在当代企业的制度建设中渗入强权成份的情况屡见不鲜,试想,朝令夕改,出口成规的情况,在多少企业真正得到了彻底根除?而且管理越不规范,这种情况就越严重。

第三,要审视制度的执行是否真正严格平等。制度执行的最好效果就是在无歧视原则下产生的普遍的认同心理,这也正是制度执行中的难点问题。因为每个人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制度的监督执行部门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在执行制度时是很

难以做到完全公正和无歧视性的,这样往往就会影响制度的效果,危及制度的最终目标。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企业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要有合理性,即管理制度不能脱离企业实际,否则,管理制度就成了“花瓶”和“空中楼阁”。管理制度要达到合理性,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一是适时。管理制度要适合时代要求,具备时代特征;二是适地。管理制度要适合企业所在地区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文化传统和道德规范;三是适企。管理制度要适合企业实情,适合企业实施,适合企业发展。

质量保障视角下的研究生分流管理探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