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辽河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辽河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202_年3月)
一、区情概况
辽河区是渭河市唯一的建制区,总面积602平方公里,耕地48.9万亩,辖2个镇、4个乡(含彭杜乡)、4个街道(河东办含农村),280个行政村(建区时354个,建区后划归渭河滨湖新区管理的42个村、划归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的26个村、河东办村转居6个村)、47个社区,总人口52.2万,其中农业人口15万。
辽河区的历史沿革基本上依附、承袭着“渭河”这个概念的演化。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臵渭河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唐宋元明清各朝代,渭河县归属虽屡有变更,但区域范围大致未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属冀南行署管辖。1949年初属渭河专区,1952年改属康庄专区,1962年复属渭河专区。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县级渭河市,隶属渭河地区。1996年原渭河地区撤地建市(今渭河市),原县级渭河市撤市建区,因西汉时地域属辽县,故定名“辽河”。
辽河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唐初的孔颖达、盖文达即辽河区人,他们与房玄龄、虞世南等18人并称秦王府“十八名士”。境内宝云塔建于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安济桥建于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分别是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阎庄法帖拓印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996年建区以后,由于职能的调整,全区综合实力锐减,经济社会发展一度跌入低谷。历届区委、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自我加压,负重奋进,强力争先,实现了从“二次创业”到“率先发展”的两大历史性跨越,综合经济实力重新回到全市首位,并且培育出了一大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典型和亮点:在工业发展上,成为全国唯一的“中国工程橡胶产业制造基地”、世界最大的癸二酸生产基地、世界最大的酞菁蓝生产基地和亚洲最大的焊管生产基地;在农业发展上,创出了闻名全国的“邓庄之路”、“提补河价”调控机制;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三下乡”工作、星级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经验在全国推广。
202_年以来,新一届区委、区政府始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统筹发展、富民强区”的中心任务,自觉站在主城区的位臵上,主动融入全市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的大格局,发挥最大的能量,贡献最大的力量,奋力推进辽河发展率先突围,努力争当全市经济发展的排头兵、社会和谐稳定的主力军、城市管理的先锋队,更好地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带动渭河中心城市崛起,全区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呈现出经济繁荣、政治安定、社会和谐、人心思上的良好局面。全年区域生产总值完成164.2亿元(占全市六分之一),增长11.3%;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3.2亿元(占全市近三分之一),增长2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2亿元,增长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7.9亿元(占全市七分之一),增长29.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0.6亿元、利税21.6亿元,分别增长13.1%和1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06元,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7317元,增长23.5%。生产总值中有87%来自城乡工业和服务业,工商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97.6%,以工业、服务业为主体的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4.1%。人均生产总值39000元,人均财政收入5500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和综合经济实力继续保持全市领先。
当前,辽河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发展方式更加科学,发展境界不断提升。新一届区委、区政府班子上任之际,正值辽河区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资源环境约束加重、社会管理难度加大的转型期,所面临的发展形势、发展环境和发展任务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为走出一条更加符合区情实际和未来趋势的发展之路,我们深入基层调研,反复论证,谋划发展,在区第四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把“统筹发展、富民强区”作为今后五年的中心任务,统筹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城镇农村均渭发展、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市区同城一体发展,加快建设和谐幸福新辽河,为未来五年发展定下了主基调。并针对滨湖新区设立和“三区整合”进程加快,辽河区工业发展空间愈加局促的局面,确定把发展的着力点转移到以二三产业为主导的城市经济上来,特别是把三产服务业确定为新的战略支点,促进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这些思路在战略层面上,使辽河区的发展方式更加科学,发展境界不断提升。
2、项目建设步伐加快,整体河平实现突破。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撑,推进统筹发展、富民强区,必须依靠大项目、好项目。为突破立区强区大项目偏少的瓶颈,我们将202_年确定为“重大项目突破年”,围绕做大三产、做强二产、做优一产,积极引进重大战略支撑项目和战略投资。全年共开工建设1000万元以上项目97个,总投资296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65个,超10亿元项目10个,项目单体规模达到3.1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列入省市重点项目20个,省级重点项目11个,占全市的七分之一。其中,总投资15.1亿元的京华整体搬迁改造项目、总投资10.5亿元的格林铸鑫铸件项目等6个省市重点项目已建成投产。总投资59亿元的精信氯化聚乙烯新材料项目已开工建设,该项目是我区到目前单体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建成后年产值130亿元,上缴税金6亿元。与唐山冀东河泥合作总投资16亿元的安华矿粉项目已经签约,近期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上缴税金超亿元。同时,坚持把北方工业基地和赵圈循环经济园作为全区工业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按照渭河空间战略规划和“三区整合”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大规划和建设力度,实施了路、河、电、气网四大工程,积极引进研发、检测、物流等服务机构,推进项目、企业、产业、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两大园区的承载力和聚集力显著提升。特别是北方工业基地已经实现了“七通一平”,成为我市第一个向企业集中供应“双汽”的工业园区,并成功晋级为全省首批设区市周边省级工业聚集区。202_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0亿元,上缴税金6亿元。
3、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支撑带动作用增强。为把三大特色产业加速打造成立区强市的主导产业,我们积极抓住省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政策机遇,大力推进三大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转型升级。在橡胶产业上,加快实现“从地下产品到地上产品、从内生项目到外引合作、从辽河制造到辽河创造、从国内市场到国外市场”四个转变。在化工产业上,按照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的标准,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在黑色金属压延产业上,加快推进与铸造产业的对接融合。特别是中铁建与美国布朗公司的战略合作,实现了我区企业与世界顶级企业的接轨,为橡胶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架起了桥梁。丰泽公司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我区第一家上市企业。法国阿科玛公司成功收购了凯德公司的全部股权,使凯德公司从中外合资企业成为外商独资企业,具备了迅速提升的条件。在这些骨干企业的带动下,全区工业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连续十一年荣获全市工业发展第一名。目前共有企业2330家,规模以上企业84家,产值超亿元企业32家,利税超千万元企业26家,5家企业进入全市纳税“前十强”。去年三大产业完成总产值275亿元,上缴税金6.2亿元,占全区工业的比重达到70%以上。橡胶产业占据了全国58%以上的市场份额,有6家企业进入全国同行业前十名。化工产业有6家企业在国内同行业中占据龙头地位,4项技术和产品居于世界领先河平。
4、商贸服务业发展迅速,三产地位更加突出。抓住城市规模扩张和布局调整的战略机遇,把三产服务业作为新的战略支点,促进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去年,我们按照“一城两翼”的发展思路,共谋划实施三产服务业项目41个,占全区项目总数的43%。目前有3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29.3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总投资10亿元的东明特安莱国际家居建材广场已开业,成为北方最大的单体家居建材集散市场。总投资10.4亿元的金桥物流园已跑完所有手续,待土地指标落实后即可开工。总投资50亿元的渭河国际商贸城已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土地收储已全面展开,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冀鲁豫建材集散中心,直接或间接提供5万个就业岗位,产生数十亿元的商业效应,形成强大的产业聚集群落。同时,总投资34.5亿元的凤凰城、总投资11亿元的新天地商业综合体项目正在实施拆迁,4月底开工建设。总投资50亿元的格林滨湖小镇项目已完成选址工作和可研报告。随着这些三产项目的陆续建成经营,三产服务业在全区经济中的支 撑和带动作用将明显增强,成为区域经济的新增长极。
5、城镇化建设全面推进,城乡面貌得到改善。充分发挥主战场和主力军作用,强力推进“一拆两改”工作。累计完成拆除356.87万㎡,占全市拆除总量的70%以上。市区建成区内辽河区共有38个城中村,目前已启动拆迁改造的27个,累计完成拆除230.93万㎡,完成回迁楼建设79.31万㎡。特别是202_年重点启动了城中村拆迁改造、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报社街康宁街基础设施提升和城区绿化“四大工程”,有力助推了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改善了城市环境面貌。同时,把小城镇视为主城区的延伸与补充,以河沿镇、赵圈镇、麻森乡、邓庄乡等小城镇建设为龙头,积极推进人口和产业聚集。目前,4个乡镇的规划调整基本完成,改造建设全面启动,邓庄乡撤乡建镇工作已被省民政厅批准进入筹备期。把农村视为主城的“后花园”,以临湖、近城、沿路区域为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新民居建设,建成5万平米小区两个,累计完成新民居建设面积30万平米,先后有6个小区实现入住。
6、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城郊型农业格局初步形成。充分发挥大广高速“直通车”的优势,瞄准京津济石高端消费人群,大力发展高端农业、生态农业,城郊型农业格局初步形成。202_年,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5.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26.3亿元。粮食种植面积40.7万亩,是全市唯一的“吨粮田”县(市、区)。蔬菜种植面积9.3万亩,蔬菜业占种植业比重达到52.87%。畜牧业占大农业比重达到41.01%。实有林地面积16.5万亩,林木覆盖率为25%,比建区时提高了15个百分点。建成但马牧业、格林、顺尧等农业龙头企业43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3%。今年,重点推进总投资50亿元的格林滨湖小镇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园、总投资10亿元的渭河东方苗木花卉产业园建设,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7、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幸福指数全面提升。始终把民生冷暖放在心上,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部兑现承诺的各项民生实事,把发展的成果体现在人民生活的改善上。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5所,在校生7.2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在全市率先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农村寄宿制学校改造。乡镇卫生院全部实现了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新农合覆盖到所有村,参合率位居全市第一。在全市率先建成了国家传染病监测和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处臵网络。首创的“一提一补”调控机制节河模式在全国推广,被确定为国家级节河型社会建设试点单位。万人专利拥有量保持全省领先,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被评为国家级“科技富民强县”。计生工作被授予“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先进单位”。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经过积极争取、全力筹集,提高了公教人员津贴补贴和绩效工资,真正实现了同城同薪。四年一届的全民运动会和每年举办的“秋之韵”农民文艺汇演、社区艺术节等群众性文 体活动,已成为独具辽河特色的文化品牌。
8、处理矛盾问题有力,社会环境和谐稳定。始终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不动摇,一手抓和谐稳定不放松,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源头预防、根本解决”的工作思路,重在抓小、抓早、抓苗头,重在讲究工作方法和策略,前移下移工作重心,防患于未然,处乱于萌芽,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02_年先后成功处臵信访突出问题80多件,办结信访积案、钉子案、骨头案26件,化解矛盾纠纷隐患30多件。同时,由于建立完善了重大决策信访风险评估、信访稳定工作问责等一系列机制办法,全区没有因整体性工作推进而引发新的大规模群众上访,有效遏制了信访高发的态势,确保了全区大局的稳定,为全市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9、党的建设不断深入,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始终高度重视“人”的关键因素,把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作为首要的政治责任,着力建设能够担当重任、足以支撑事业发展的干部队伍。在区乡换届过程中,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精心组织、规范操作,严格程序、严肃纪律,量才使用、好中选优,圆满顺利完成了区乡换届任务,领导班子年龄、知识结构进一步优化,有效激发了各级干部的工作热情和活力。其中,采取“三公三优”的方式,从年轻干部中公开推选乡镇党委委员的做法,得到了中组部和省、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特别是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不扎实、不规范、不落实等问题,在全区集中开展了“强基础、抓规范、转作风、促落实”专题活动,从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入手,从严规范财务管理,从严规范基层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的施政行为,先后出台了重大决策事项信访风险评估、城中村重大决策风险评估、五议两审三公开等机制,280个村全部推行了农村财务委托代理制度,共代管村财资金3.7亿元,使各项基础工作更加牢固,各项制度程序更加规范,党员干部作风更加扎实,推进落实工作更加有力。
三、202_年工作打算
202_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区全面推进统筹发展、富民强区进程的关键之年。我们按照省八次代会、市三次党代会和中央、全省、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区四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经过认真研究和深入谋划,初步确定了202_年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
基本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紧紧围绕“统筹发展、富民强区”的中心任务,以“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稳定”为主基调,继续扩大经济总量,注重调优产业结构,突出做大三产规模,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切实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普惠性,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决定性基础。总体目标:区域GDP增长11%以上,全部财政收入增长16%以上(市下达任务数30.028亿,增长2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全面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重点做好以下六项重点工作。
一是着力提升项目建设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紧紧抓住“百家央企进河北”的重大机遇,深入开展“重大项目引进和落地年”活动,力争全年开工投资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10个,其中超亿元项目确保70个,超10亿元项目10个,50亿元以上项目5个,争取在超百亿元项目上实现“零”的突破。同时,加强对上跑办,使更多的项目挤进省重点的盘子,有效破解土地制约,确保重大项目早日落地开工、投产达效。特别是重点推进泰纳氯化聚乙烯新材料、渭河国际商贸城、格林小镇、凤凰城、特安莱二期、河东旧城区域改造等重大项目建设进程,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立区强市主导产业。围绕“做大三产、做强二产、做优一产”的总体思路,努力在三产扩规模、二产抓提升、一产出特色上求突破。按照“一城两翼”的总体布局,加快渭河国际商贸城、新天地商业综合体、金桥农业物流园等三产项目建设,确保三产项目占全年重点项目比重不少于40%。以打造立区强市的主导产业为目标,推动工程橡胶、化工、黑色金属压延三大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同时以泰纳新材料项目和格林铸造园建设为契机,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对接融合,进一步扩大集群优势,增强产业竞争实力。以畜牧、蔬菜两大主导产业为核心,蔬菜业年内面积发展到10万亩,年内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1个。
三是加速推进城镇建设改造,努力提升管理服务河平。在中心城区建设上,加快城中村和河东老城区拆迁改造,推进城中村村民转为居民、村委会转为居委会、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集体经济资产转为规范的公司制运营,同步建设一批精品街区、示范小区、文化广场和标志性建筑群,使城市形象得到显著改善。积极履行我区承接的城市管理职能,进一步健全制度机制,创新理念方法,加强对分管区域的综合整治,做好次干道、小街巷的城管执法、环境卫生、绿化管护工作,打造一批样板街、样板路、样板社区,让城区环境更加整洁优美、靓丽宜居。全面启动河沿、赵圈、麻森、邓庄4个乡镇的改造建设,强力推进邓庄乡撤乡建镇和何庄乡撤乡改街,并力争上半年完成邓庄乡撤乡建镇工作,把重点城镇打造成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卫星城”和集聚人口、集聚产业的次中心,积极拓展市区外围发展空间。
四是加快城乡民生事业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狠抓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项保险的扩面征缴,做到应保尽保。启动10所中小学校的改扩建工程,巩固完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进一步提升新农合运行质量,积极推进社区布局调整,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成区文体活动中心并投入使用,完善乡镇文化站设施建设,做到村村有书屋。
五是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营造安定和谐发展环境。按照省委提出的“八三”工作法和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严格落实“属地管理、一岗双责”的要求,及时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处理在辖区内部,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区,确保不发生严重暴力恐怖袭击事件、确保不发生赴省进京非正常访和集体上访事件、确保不发生群体性事件、确保不发生影响恶劣的重大刑事案件、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确保不发生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
六是全面加强改进党的建设,打造坚强稳固战斗堡垒。深入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重点实施好活动场所升级、基层组织覆盖、执政行为规范等十项工程,配强基层班子、做好基础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维护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不断巩固和扩大基层基础,切实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推动发展的战斗堡垒和维护稳定的坚强防线。
第二篇: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区基本概况
**区位于**市市区东北部,辖区面积54平方公里,辖9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省级中原高新区,共有40个社区居委会和34个行政村,常住人口24.5万。
202_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49亿元,较上年增长12%。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3.2亿元,增长33.2%。固定资产投资48.7亿元,增长40.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3.72亿元,增长1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78亿元,增长33.3%。在省统计局公布的202_年全省50个建制城区综合实力排名中位居第13位,全市四区第一位。
预计202_年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09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3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固定资产投资58.3亿元,同比增长22%。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1月份完成3.95亿元,同比增长11.8%,完成预算的93.2%,总量位居全市四区第二,增速位居四区第一。
我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荣获省级先进区称号,科技工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城区”称号,教育工作连续9年被评为市教育工作先进区,传染病防治工作获得省级先进集体,计划生育连续六年获得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称号。建设了“12349”为老服务平台,获得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区”。农村社区建设获得“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区”。
二、**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1、**区发展五大优势:一是地理区位优势。**区处于河南省最北端,东接京港澳高速公路,西邻京广铁路、107国道,南与安东新区搭界,北部中原高新区正在兴起,洹河城区段主要在**区,洹园、养寿园、袁林、中国文字博物馆都在**区,区位资源优势明显。二是商贸业基础优势。**区是**市的主城区和传统的商贸中心,人口稠密,商业、服务业等各项配套设施齐全,**主要医院、车站都位于**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比较坚实。三是洹北新城区优势。洹河以北部分占**面积的70%,平原路北段、中华路北段建成通车,打通了连通高新区和城区的两条主动脉,市政府已经将建设洹北新区列入了全市“1+4+2”城市组团发展的规划,都为推进洹北新城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奠定了基础。四是中原高新区政策优势。市委、市政府对**区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特别是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中原高新区后,赋予了我们更多的发展优惠政策,为我们打造精品工业的集聚区打下了更加牢固的基础。五是航空资源低空优势。国家体育总局**航空运动学校在**辖区,是国内最大的航空运动人才培养基地,具有直升机私照商照、固定翼飞机私照培训资格,有4420平方公里的3000米以下的开放空域,有利于我们发展航空产业和航空旅游业。这些优势,是**区进一步加快发展的信心所在,也是我们不断整合资源、吸纳投资、增强发展动力,赢得更大发展的源泉。
2、影响**发展的问题:一是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弱,主导产业还未形成,技术含量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少,工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还没有形成。二是三产服务业规划不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档次和规模有待进一步提升,三产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三是土地、资金等制约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还没有打破。
三、发展思路
按照全市建设中原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强市的总目标和“富民强市、晋位争先”的总要求,**区结合区情实际,确立了“福民强区”的奋斗目标,制订了加快推进中原高新区、核心商贸区、洹北新区“三区”建设的发展战略,全力打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财力增长、城建提升、民生改善、环境创优、平安稳定“六大战役”,切实抓好组织、作风、机制建设“三大保障”,努力把工业做强、把三产做大、把城市做美,保持了全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好趋势、好态势和好气势。
1、围绕三大突破,努力把工业做大。围绕用5-7年时间争创国家级高新区的目标,不断强化高新区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争取三个方面的突破。一是基础配套能力求突破。大力实施以路网建设计划为龙头的道路、电力、供排水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二是标准化厂房建设求突破。采取统一规划,企业自建、政府扶持等方式,加快推进科技创业园等标准化厂房建设,提升对产业的承载能力。三是产业链培育求突破。强化高端纺织、新兴材料等主导产业发展,围绕凤竹纺织、红日锂电池等龙头企业,做长产业链、做好上下游,实现主导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和高端化。
2、打造八大商圈,努力把三产做强。围绕打造**核心商贸区的目标,不断强化第三产业在城区经济中的核心作用。一是强化特色商业区的品牌作用。科学编制**特色商业园区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彰德路、解放大道、红旗路、人民大道、文化产业、航空经济、洹河旅游、东北外环物流等“八大商圈”建设。到202_年,“八大商圈”销售额要达到200亿元,实现区级收入要达到20亿元。二是强化总部经济、金融经济、文化旅游、物流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的提升作用。依托中国文字博物馆、洹河、航空运动学校等**区独特的区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企业家总部、金融一条街、物流产业带、航空文化旅游等新兴业态,发展无烟工业。
3、突出三个结合,努力把城市做美。以新兴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龙头,强化洹北新区建设的引领作用,做好老城区的开发建设。一是城市建设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结合。在洹河以北规划建设四个新型农村社区,目前第一批的马家垒、周十两个万人大型社区正在进行紧张的规划编制和招商,其中可容纳6万人的马家垒社区已基本与建业集团敲定为建业城项目,即将正式签约可开工建设。二是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依托中原高新区、航空产业园、“八大商圈”特色商业区建设,有规划、有步骤的进行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促进产城互动、协调发展。据初步统计,当前正在进行七个城中村改造和旧城片区改造的商业面积,就已达到近200万平方米。三是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以全市开展的城乡建设提升年为契机,运用BT、BOT等手段,重点完善洹河以北的路网、供水、供热等基础设施,消除瓶颈制约,促进洹北新区建设向纵深推进,努力打造“发展新极,功能新区,品质之城”。目前,洹河以北中华路、平原路已经打通,东风路、胜利路正在与部队进行有效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
三、下一步着力抓好的五方面工作
1、中原高新区建设方面。一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建成园区临时变电站的基础上,加快推进110KV韩陵输变电工程。加快推进园区盛业大道、园区6号路建设和年处理能力10万吨的洹北污水处理厂建设,配合市政府完**邯快速通道**段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高新区承载能力。二是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神安重工二期、金坤机床等装备制造项目建设,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产业规模;加快推进华**性能电磁铁、众恒自控设备等高科技项目,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三是推进主导产业培育。以凤竹高端纺织基地建设为契机,突出龙头企业引领带动,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打造主业突出、行业集聚、配套完备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2、洹北新城区建设方面。一是加快洹北新城总体规划。以中原高新区建设为龙头,以洹河两岸开发为带动,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载体,以装备制造、纺织、航空运动、现代物流、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支撑,努力把洹北新城区打造“发展新极,功能新区,品质之城”。二是加快推进洹河两岸规划建设。加大与市规划、水利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加快推进洹河两岸整体规划,尽快启动洹河景观带建设。三是加快推进新农村社区建设。加大与河南建业集团的沟通,尽快启动容纳6万人的马家垒超大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四是加快洹河以北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与驻地部队的沟通与协调,加快推进部队营地搬迁工作,尽快启动洹河以北胜利路、东风路等道路的打通和建设。
3、核心商贸区建设方面。一是加快推进特色商业区规划编制。强化规划引领,完善功能布局,完成**特色商业区发展规划编制和报批工作。二是加快“八大商圈”建设。以东方红片区、戏院街片区、人民大道中段片区开发改造和保利ULO商业综合体项目为依托,加快推进“八大商圈”建设,不断夯实商贸业发展基础,提升三产档次和规模。三是加快楼宇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制订优惠政策,壮大总部经济,加快企业家总部项目的推进。四是做好新的股份制银行引进工作,着力培育金融商务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新的金融中心建设。
4、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方面。一是抓项目招商。围绕装备制造、纺织染整和高新技术等主导产业,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加强专业招商力量,跟紧贴牢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出效益好的大项目、好项目,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二是抓企业服务。认真落实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制度,让企业在入驻过程中征地不与群众接触,办理各项手续不与有关部门接触,简化办事程序,以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客商,以完善优质的服务感动客商,三是抓项目推进。落实重点招商项目和重点建设项目县级领导分包责任制,定期召开推进工作例会,加快推进以凤竹纺织(**)生产基地为首的1个省重点项目,以金坤机床年产400台大型专用机床为首的11个市重点建设项目和以月星家居广场为首的14个重点推进和跟踪招商项目建设,确保项目能够早入驻、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5、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一是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重点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不断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城乡居民生活保障水平。落实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制度,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生活水平同步提高。二是大力推进全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强化农村和社区卫生工作,推进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提升基础教育优势,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三是抓好平安**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措施,加大对不安全因素的排查和消除力度,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严格信访评估制度,认真落实领导下访接访、信访三级例会制度,加大对初信初访和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的化解力度,确保息诉罢访、群众满意。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平安先进区。
第三篇:关于经济社会发展汇报材料
关于经济社会发展汇报材料
按照县人民政府全会安排,现将谭家山镇202_年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及下半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202_年,仍是谭家山转型升级、经济调优巩固之年。全年围绕“突出一个中心,做好三篇文章”的政府工作思路(即突出矿区综合治理为中心,做好经济发展、民生实事、基层基础三篇文章),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全力以赴保稳定,推进了全镇各项经济社会事业稳步有序开展。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着力培植财源,招商引资形势较好
近年来,我镇积极落实小煤矿关闭退出政策,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目前小煤矿基本关闭到位。然而,谭家山镇的财政税收95%主要依赖于煤炭采掘及其相关产业,财政税收急剧下降,镇域经济严重退化。今年上半年,全镇完成税收289万元,其中国税完成188万元,地税完成101万元;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4877万元;联网直报49148万元;实现规模企业税收30.4万元。同比均下降。
为逐步摆脱国家对煤炭产业政策的调整对我镇经济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总量带来的巨大影响,我镇一是加大协税护税力度。配合税务部门对全镇应纳税单位进行全面摸底,建立税收台账,勤征细管,努力做到应征尽征。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开展“招商突破年”活动为契机,强化招商引资理念,完善招商引资机制,优化企业周边环境,招商引资来势较好。今年上半年,我镇调解了原禾镰厂职工晚年生活保障等各类企业纠纷矛盾20余次,全镇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600万元,引进醉有味槟榔厂、湘潭吉湘建材有限公司和湘潭同庆洗煤有限公司3个项目。同时,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优,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特色产业格局。如石洪村蔬菜、石坝口村乌梅、长塘村林泉山油茶苗木、月塘村“百里醇”茶油、榜塘村蚕桑种养殖等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前景广阔。
2.着力推进小煤矿关闭退出和矿区综合治理工作,项目建设初见成效 截至目前,我镇除老屋煤矿未关闭外,其余全面关闭,且各小煤矿的关闭善后工作都在平稳有序进行。同时,矿区综合治理工作在省市县各级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项目申报和落实进展顺利。一是启动了矿区水利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4口山塘的维修加固,其它项目工程的简易招标工作基本完成,部分已进入实施阶段;并向省水利厅申报了应急水源建设项目和小农水建设项目。二是稳步推进矿区自来水安装。今年以来,涉及长岭煤矿周边棠霞村5个组150户的自来水主管道已全部铺设到位,新安装自来水用户40余户。三是根据矿区脏乱差的现实,将紫竹等9个矿区村全部纳入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村范畴,并制定单独的考核方案。四是积极推进谭煤转供电的4个矿区村和2个社区转供电改网工作,目前,电力局已完成勘测和设计工作。五是150万/村的国土治理项目已完成摸底工作,正在进入申报阶段。六是积极探索矿区农业转型。结合重金属治理替代种植项目,流转矿区农田。目前,矿区蚕桑种植达2300余亩,玉米种植达500余亩,油菜种植达600余亩,林泉山科技有限公司的油茶苗、珍稀苗木中药材培育种植基地面积达300余亩,矿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具雏形。3.着力做实民生工作,社会事业齐头并进
一是不断完善镇区功能和管理。上半年镇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10万元,项目建设投入280万元;投入30万元完成镇卫生院至s313道路硬化建设;投入58万元对107国道谭家山路段的排水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完成镇卫生院整体搬迁工程的扫尾工作;全面推进分路口社区创建工作,成立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已完成办公场所选址等前期工作,居民入户调查等工作正在进行。二是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纵深推进。强化考核机制,加大奖惩力度,把联村干部与联村党政负责人均列入考核范围;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列出环境整治专项经费180万元;全面铺开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工作;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打造高山等4个“秀美村庄”,建设24个村级“美丽屋场”,4月1日XX市电视台法制频道对我镇坪塘村的“美丽屋场”建设和肖冲村的“一户一池”等亮点工作进行专题报道。三是社会保障全面到位。今年上半年共发放优抚、五保、城乡低保、残疾、特困户等共计1200余户,发放各类慰问金35万余元;发放农机购置、五保户分散供养、危房改造、农村低保等9项补贴资金229.95万元;202_年参合群众3.8万人,共计缴筹新农合基金180多万元,群众享受住院补偿金额694万余元;新农保缴纳保费87.8万元,截至目前共有7856人领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四是计划生育服务优质。提升计生基础工作,优质服务推进节育措施落实,明确由镇长分管计生工作,切实加强领导;调整计生队伍,加强队员培训,强化考核机制。今年以来,全镇共出生380人,符合政策生育率82.36%,出生性别比122;征收社会抚养费88.95万元。五是文教卫事业有效开展。XX县精神卫生服务中心落户谭家山镇卫生院并于7月2日开工;加强村级文化建设,完成《谭家山文史》印发工作,全镇有线电视升级为数字电视,加强对网吧的监督;投入96万元,完善全镇12所中小学公寓护栏、综合楼、水井等基础设施建设。4.着力提高群众满意度,社会大局整体稳定
一是创新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上半年,积极开展以“听民意、访民情、聚民心”为主题的民调大走访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和群众工作名片1.5万余份,我镇群众工作站共接待群众来访2800余批次,协调解决各类具体矛盾356起,民调工作取得全县11名、全市28名的成绩;深入推进平安建设活动,共计验收贴牌“平安家庭”1.2万余户,扎实开展佩戴“红袖章”义务巡逻工作,全镇居民安全感指数大为提升;圆满完成“六五”普法目标任务。上半年,共排查矛盾纠纷58起,调处58起;辖区刑事案件立案75起,受理行政案件83起,结案62起,治安处罚54人,全镇社会大局稳定。二是安全生产常抓不懈。严格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实行安全生产保证金制度,安全生产做到“逢会必讲,人人有责”;结合“打非治违”“安全生产活动月”等活动,对全镇各行业各领域开展多批次摸排检查,上半年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61家,发现安全生产隐患36条,累计下达责令限期整改决定书15份,责令关闭非法洗沙场、纸厂、油厂共4家。同时,对已关闭的茶园等4家煤矿进行不定期的安全巡查,防止出现盗洞、塌洞等安全隐患;对停工停产的老屋煤矿进行巡矿,杜绝非法生产。坚持推进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进一步夯实消防安全工作基础,4月24日,我镇消防安全工作接受了国务院消防安全考核组检查并得到了上级充分肯定。5.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干部作风不断转变
谭家山是一个资源型乡镇,税收曾过亿元,而因市场和政策的影响,今年预计完成税收在800万元以内,按照我县现有的财政管理体制,没有税收分成,而我镇刚性支出没有减少,镇财政运转极度困难,政府干部待遇与往年相比也大幅下降,工作积极性受挫。为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增强干部凝聚力和战斗力。我镇一是加强干部思想观念上的转型。定期分析形势,查找不适应形势要求的落后思想、不当言行和工作习惯;在引导过程中注重层级管理和发挥领导干部表率作用;坚持党政负责人每月例会制度和中层干部会讲评制度,在全体镇村干部中树立“不能吃老本,要积极干事以实绩论英雄”的意识,营造了顾全大局、团结共事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和管理。成立谭家山镇党校,每月开展干部培训教育,党政干部和站办所负责人带头上党课,目前党校组织5期集中培训;开展党员干部日常廉政谈话,加强督查,今年我镇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82份,个人承诺书156份,开展督查7次,印发督查通报3期,通报批评单位3个,廉政警示、诫勉谈话11人,立案3起,处分党员干部3人。三是压缩开支,加强财务监督。严格执行财政集中支付和部门预算制度,积极压减各类支出;规范权力运行,加强政务、村务公开,加强对村级财务的监督和管理,全面推进阳光村务,5月底完成了村级财务移交工作,24个(除石坝口村)、2个社区均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今年上半年,我镇有目标,有措施,有亮点,较好地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责任目标和工作任务。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稳定经济发展困难;二是矿区综合治理工作推进难度大;三是小城镇建设缓慢,分路口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还需不断完善;四是综治维稳任务仍然艰巨,小煤矿的关闭带来的系列不稳定因素还需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对待这些问题,我镇将高度重视,务实创新,在下半年工作开展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继续做好小煤矿关停退出及善后工作。按照上级要求,继续推进新源、邓公、长岭三家煤矿的关闭善后工作;继续做好老屋煤矿的关闭引导工作,在202_年9月底前我镇小煤矿全面关闭退出;加强对小煤矿关停期间的安全监管工作,坚持落实24小时巡矿驻矿制度;加强协调,力争做好湘潭矿业公司井洞关闭带来的系列矛盾纠纷,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2.科学规划,积极推进矿区综合治理工作。落实市县各级会议精神,积极做好在建项目及已申报项目的实施工作;加强与上级衔接,加大项目的申报力度,积极争取矿区地质灾害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矿区综合治理项目在我镇实施。拟聘请专业设计院对矿区恢复治理工作进行系统设计,坚持科学治理,确保争取的项目有的放矢,确保争取的各类项目和投入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3.积极创新招商引资,规范土地流转,促进产业转型。加强土地流转,规范市场操作,积极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建设等支农项目,支持全丰蔬菜、林泉山科技有限公司、杨梅、蚕桑等特色农业产业项目,积极改良技术,引导和支持申报省、市农业龙头企业XX县百家示范工程,打造农业品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优化企业周边环境,加大企业服务力度,加快产业转型,调优产业结构,培植新的财源,缓解矿区群众的就业压力。
4.不断完善小城镇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切实改善民生。继续做好分路口社区创建工作,充实社区服务资源,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坚持省道313周边的整体开发理念,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增强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对公共设施的后续推进力度,完善和夯实镇文化广场和卫生院的配套设施,完善分路口沿线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完XX县精神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加强合格学校创建,搞好学校安全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完成长岭小学、月塘小学、朝连小学合格学校创建工作;继续完善“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尤其是镇区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和矿区综合治理规划,不断提高镇区的综合承载力,不断推进矿区项目的有效实施。5.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夯实群众基础,确保镇域稳定。今年是我镇面临矛盾和纠纷最为尖锐和复杂的一年,也是谭家山保运转、转型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为凝聚人心,缓解社会矛盾,下半年我镇将进一步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在充分关心的基础上严格要求,提高干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坚持依法治镇,坚持政府工作依法依程序决策,在镇域范围内强化依法行政的氛围,确保政府的职能依法履行到位;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做细做优群众工作,强化变上访为下访,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一、基本情况
星沙街道位于县城中心,总面积24.5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9.6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5万人,现有社区建制15个。20**年以来,街域经济全面增长。主要经济指标超额完成,基础税源总收入突破4亿元大关,一般预算收入过亿元,成为全县首个唯一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过亿元的镇(街)。连续两年获得XX市“十强街道”首强荣誉,经济指标和经济实力在全市位列前茅,荣获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核先进单位。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基础税源总收入30841万元,一般预算收入9336万元,预计完成全年5亿元的财政收入任务。
二、工作特色
作为XX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街道历来重视经济社会发展的品质,重视人防宣传工作的推进。在县人防办等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街道和社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民防空改革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民防空会议精神,坚持“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遵循人民防空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从基层基础抓起,广泛开展人防知识宣传教育,为全县人民防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加强领导,创新试点,注重实效。按照关于人防宣传教育进社区的工作要求,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做出安排部署,在县人防办的精心指导下,在望仙桥、开元路、金茂路、凉塘路、封刀岭、松雅多个社区开展人防宣传教育进社区工作。召开了人防宣传工作座谈会,下发了XX县人防办《关于加强人防宣传进社区的工作建议》,连续三年来,社区各项宣传活动正在逐步开展并形成特色,每一个社区每年都定期开展了相关的宣传活动。
二是与社区农家书屋结合设立人防知识专柜,为社区送去了百余册人防知识书籍,实行登记借阅手续。二是设立人防宣传橱窗。为每个社区制作了一块不绣钢宣传橱窗,张贴人防知识图片,分季度进行更换。三是编印防空防灾知识手册发放给社区居民。四是利用社区短信平台和电子屏幕发放人防知识信息。五是利用社区文化艺术节等平台演出人防节目、举办人防知识有奖问答、人防知识讲座、播放人防专题片等一系列活动加大宣传力度,设立“防空防灾器材展示柜”,使社区居民掌握防空防灾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增强居民人防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争创市级“人防宣传教育‘五进’活动优秀社区”和“省级人防宣传教育示范社区”称号,以点带面促进社区人防宣传教育工作全面开展。三是工作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抓住城市建设大发展的机遇加快助推人防建设,加强人防基础设施、宣传教育、机构队伍建设。坚持规划先行,抓紧编制和完善街道人防工程建设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切实做到先地下后地上,节约集约开发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加强人防基础设施建设,搞清建设需求和建设能力,扩大人防建设效益;突出人防宣传教育,落实人防教育的法定职责,提高居民的防空防灾知识技能;要根据街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逐步推进人防工作向社区延伸;要按照“准军事化”要求,加强辖区党政机关人防机关建设,提高人防队伍素质能力。
四是夯实基础,搭建平台,拓展宣传点和面。利用社区活动日、512人防日、防空警报鸣放、国防教育等活动,积极开展人防知识“五进”活动,15个社区每年都在通程文化广场、社区文化广场、市民学校中开展大型人防宣传。9.18防空警报鸣放期间,各社区均设点宣传,印发多种宣传品,制作宣传展版,悬挂横幅,张贴通告。鸣放期间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正常,达到了增强国防观念、人防观念和忧患意识,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增强民族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的目的。五是巩固实效,扩大影响,形成常态机制。每年,社区都会组织居民参观人防工程,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活动,进行防化服的穿戴学习、消防灭火器使用以及应急医疗救护等,有效提高居民灾害事故应急避险能力。组织动员辖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及大中专院校积极参与防化服的穿戴、消防灭火操作演练和进行紧急疏散演练,提升学生的逃生自救技能。通过解答问题,发放宣传资料,开展人防知识专题讲座,加大对人防知识的宣传,提升星沙街道居民的人防意识,目前全街道的人防知识普及和宣传覆盖率达到80%以上。
第四篇: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尊敬的******主任、各位领导:
首先,欢迎***主任和市发改委的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莅临我区检查指导工作。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各位领导长期以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将******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2_年,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发改委的支持、指导和帮助下,抢抓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重大机遇,围绕建设西部工业城、打造北部后花园、构建和谐新******,坚持项目支撑,坚持科技创新,坚持产业集聚,坚持城乡统筹,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202_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4亿元,同比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6亿元,同比增长2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4亿元,同比增长1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71亿元,同比增长1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560元,同比增长15.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300元,同比增长13.8%。
二、202_年工作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
工作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机遇,持续深化“三个干什么”实践讨论活动(清楚应该干什么,思考能够干什么,看看工作干成什么),坚持科学求进、转型提升的工作总基调,加快推进四个转型(思想转型、工业转型、三产转型、城市转型),努力建设西部工业城、打造北部后花园、构建和谐新******。
主要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16‰以内。各项指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力争到202_年全区经济发展指标比202_年翻一番。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一)着力抓好工业经济。坚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盘活存量,扩大增量,不断提升工业经济规模、质量和效益。一是促进产业集聚。围绕六大产业园区,充分发挥主体企业的支撑引领作用,实施一批重大支撑性项目。加快推进三木表层材料工业园、******公司年产2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龙星化工年产14万吨炭黑装置及尾气综合利用(二期)、******公司年产6000万平方米锂电隔膜、淼雨公司年产60万吨四大怀药及果蔬饮品等项目,努力形成一批实力雄厚的产业集群。二是提升承载能力。完成投资3.9亿元,建成经二路、纬二路(东段)、开工建设纬六路、经四路北延工程,完善集聚区基础设施,拓展集聚区发展空间。全面启动整村搬迁,完成投资5亿元,建成和美小区(二期),开工建设和祥小区。三是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现代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围绕现有产业链延伸,积极引进关联产业,集约利用资源,促进循环发展。四是强化要素服务。完善科技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建立科技创新联盟;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引导企业改善法人治理结构,适时进行股权改革;建立健全银政企对接机制,努力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建立要素保障机制,科学调整用地规划,确保重点项目用地。
(二)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整合招商资源,拓宽招商渠道,持之以恒开展大招商活动,确保成效。全年力争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28个,亿元以上项目25个,5亿元以上项目5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实际利用市外资金64亿元。继续按照“谋划项目抓运作、签约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达效”的要求,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重点实施“33168”项目投资计划,即发展壮大西部工业城、北部后花园和现代商贸物流三大经济板块,抓好总投资300亿元的100个重点建设项目,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完成投资80亿元。
(三)着力抓好三产发展。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优化升级的着力点,发挥区域优势,科学规划布局,打造发展载体,激发三产发展活力。一是全面启动特色商业区。重点打造怡光路、解放路两条商业发展轴,规划建设现代商贸、专业市场、文化休闲、综合服务四个功能区。对海天印染、消防大队等企事业单位实施连片开发,开工建设海天印染老厂区开发、建行联地大厦等项目,打造一批地标建筑。二是加快建设北部后花园。完善山区旅游综合开发规划,加大对山区路网、水系的投入,规划建设山区电网体系,实施山区电网改造工程,尽快启动焦青路改造、群英湖二库等工程,破解山区发展瓶颈。重点推进葫芦寺水上乐园、盘古溶洞等项目,在山区开发建设上取得新突破。三是打造现代物流基地。立足服务集聚区及周边企业发展,规划建设专业化的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打造辐射豫西北、晋东南的现代商贸物流港。全力推进投资10亿元的武钢物流、投资7亿元的万兴物流、投资3.2亿元的通港物流以及投资2亿元的焦运物流项目建设,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结合物流发展趋势,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建设保税监管场所和保税仓库,为物流发展创造良好的通关条件。
(四)着力抓好新型城市化发展。科学制定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用规划引领城市化发展,努力打造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美丽新******。重点抓好“九路四网”建设和“三河三园”工程。“九路”即:年内实现光华路建成通车,改造提升中南路、怡光路、新园路、瑞丰路,实施许官线、朱冰线、化西线改建以及中冰线大修工程。“四网”即启动城区集中供热管网工程,新增供热面积255万平方米;实施城区雨污水管网扩建,新建雨污水管网37公里;延伸城区天然气管网,新增天然气用户3000余户,进一步扩大城区覆盖面;启动城区网线体系规划改造工作,实施城区网线地埋工程,力争3-5年内实现网线全部入地。“三河”即扎实开展河道治理,启动大沙河、涟琛河、南水北调河道的两侧绿化,努力形成城市水系景观。“三园”即开工建设投资202_万元的衡苑矿山公园扩建工程,规划建设城市游园体系,申报建设3.6万亩的省级森林公园,打造城市绿地景观。
(五)着力抓好民生改善。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着手,以总投资15.5亿元的12件惠民实事为载体,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努力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取得新进展。同时,围绕矛盾化解、治安防控、重点群体管理等社会难题,构建条块结合、信息共享、工作协调的社会管理机制,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三、工作建议
1、关于政策支持方面。我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围绕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规划了北部后花园、特色商业区、商贸物流区等经济板块。目前各经济板块的规划已通过上级审批或正在编制。在下步的实施过程中,规划审批、项目编制都需要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建议市发改委帮助我们与省、市有关部门沟通、对接,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并在项目实施方面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使各经济板块的项目尽快通过立项审批。
2、关于集聚区建设方面。焦作西部工业产业集聚区交由******管理建设后,其牌子仍保留在新区,在项目对接、项目入驻和考核等方面带来诸多不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集聚区的快速发展。建议市发改委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将焦作市工业产业集聚区的马村、******两部分独立建设考评,以便于集聚区的管理、项目备案和省政府考核验收等工作的对接。
3、关于城市建设方面。******区是一个老矿区,城市建设历史欠账多,基础设施薄弱。按照城市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我市将加强公共交通、生态建设、污染防治、水电气热供应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在基础设施建设安排、资金投向等方面向******倾斜,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区形象。
4、关于项目建设方面。由于我们的眼界、经验、资源等条件所限,在项目资金争取、手续办理等方面还有所欠缺。建议市发改委加大协调力度,加强具体项目的指导,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编制项目、争取资金。如热力管网项目争取资金需要市发改委向上沟通,三木工业园备案问题需要市发改委进行指导。
最后,再次向***主任和各位领导表示感谢!并希望***主任和各位领导今后多来******检查指导,为我区的发展改革工作传经送宝,为我区的发展出谋划策,帮助我们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谢谢大家。
第五篇:202_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汇报
xx乡202_年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
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按照会议安排就xx乡今年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运行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下步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xx乡经济社会发展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xx乡深入开展“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建功立业示范区”主题实践活动,全乡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抢抓机遇,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一)突出工业主导地位,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由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具体项目的衔接与跟踪,其他人员做好前期工作,提供服务,通过打造工业经济发展平台,积极谋划工业项目,卓有成效的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一是从珠海引进注册资金达到400万元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一个。二是引荐了重庆市丽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参与来凤县全民健身中心和龙凤新区两个项目的竞投标。三是与金凤建材合作引进外资开展旋窑搬迁项目。四是与长沙客商洽谈xx乡旅游码头水上娱乐的商业开发项目。
(二)致力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农村工作得到不断夯实
始终把农业农村工作放在首位和基础性地位,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和特色产业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一是全乡25个水利项目(堰塘6口、饮水池9口、水渠10条)目前已全部完工,工程总投资达到680万元、覆盖8个村的小农水项目正有序推进。二是“161”模式示范养殖户按照计划已经发展了10户,目前开工建设7户。三是完成了3000亩刺槐基地、100亩桂花树基地、130亩金银花基地、15亩玫瑰花基地和300亩桑蚕基地建设。四是全乡共计发展烟叶种植面积885亩(完成计划任务1200亩的73.75%),目前正在进行施肥覆膜、新修维修烤房等工作。
(三)着力改善发展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完成了xx乡新修公厕的选址征地工作,目前正启动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二是完成了垃圾焚烧处理场的选址征地工作。三是完成了xx乡新拱桥片区综合开发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组织专班集中开展了集镇规划区的“两违”整治,完成了集镇民居改造的设计、工程造价预算等工作。四是完成兴隆坳村毛坡户间路及公路硬化202_平方米,白柚基地培管130亩,新造150
亩,枣木桠基地产业公路1.7公里。五是完成了xx旅游码头选址征地工作。六是完成龟塘老区建设项目。
(四)重点加强各项社会建设,民生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乡党委政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是出动宣传车50余次,深入宣传新农合、新农保政策,为顺利完成两项资金征收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二是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工作,共查处影响正常教学的摊点6个,缴获并摧毁水果机两台,关闭无证网吧一个,关闭5处儿童彩票销售摊点。三是检查机动车80余台次,暂扣机动车5台,治安拘留3人次。四是查处xx乡境内两家非煤矿山(凉水井采石场和桃子坪煤矸石开采场)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整改率达到100%。五是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全乡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21宗,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组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调处结案20宗。六是人口计生工作稳步推进,群众生育观念明显改变,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七是加强卷烟销售与管理工作,组织专班开展不定期的市场巡查,下发宣传单120余份,与卷烟经营户签订协议32份。截止3月底共计完成地产卷烟销售72箱(完成全年任务429箱的16.78%)。八是完成塘口库区3户移民危房搬迁(已经通过县移民局和审计局的验收)。九是全乡出动
护林防火宣传车52次、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有效遏制了火灾事故的发生。十是狠刹“整酒风”,劝退“吃酒”600余人次,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5户取消“整酒”计划,为村民节约开支3万余元。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xx是典型的库区乡,稳控压力大,社会矛盾多,发展基础弱等问题凸显。面对各种矛盾和问题,全乡干部群众不抱怨、不退缩,严格按照全县“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和“三项活动”的总体要求,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建设“生态xx、富裕xx、和谐xx”而尽心竭力。今后一段时期,全乡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做好金凤矿业、金凤新型建材建设,并依托这两大企业扩大招商面,在xx乡集镇内建成一处大规模、高标准的商业文化休闲中心。一是利用人脉资源拉动招商,组织专班按照全县“六大任务”中的招商项目进行招商引资。二是利用网络宣传招商,进一步宣传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在达成一致意见情况下进行实地考察洽谈。
(二)积极推动库区稳控建设。库区稳控工作是我乡一大难点,全乡13个村,有10个村、76%的人口处在库区,矛盾多、压力大。为着力解决稳控工作中的各种矛盾,我乡将采取以下四方面的措施:一是全面抓库
区两岸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增加库区收入。二是狠抓惠民政策的落实,解决库区人民的困难。三是强化宣传与教育工作,以县开展“三项活动”为契机,做到防控与惩治并重,打防并举,确保平安。
(三)努力促进基础设施改善。稳步推进我乡“十个一”工程建设,做好乡集镇和社区以及新农村示范点等特色民居改造。修建一所公共厕所,打造好一条示范街,对xx乡集镇绕行线路(248省道)进行规划和选址,并争取在202_年下半年开工建设,进一步完善公路附属设施,完成垃圾处理场建设,搞好商业文化休闲中心的规划编制。利用片区开发资金,整修集镇下水道202_米,向集镇两端延伸下水道1500米,新修后街下水道718米,治理集镇污水沟690米,切实解决集镇居民居住环境排水不畅的难题。
(四)扎实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一是优先发展教育,加大项目争取力度,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二是重视卫生事业,推进村级卫生室建设,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确保达到95%以上。三是狠抓计生工作,健全利益导向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搞好优质服务,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四是落实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大农民技能培训
和就业扶持力度。五是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确保参保率达到85%以上,不断健全社会救济、优抚及移民安置等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发展社会养老事业,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推进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