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河尾巴村生态家园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编辑:落花时节 识别码:20-840601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18 12:42:57 来源:网络

第一篇:河尾巴村生态家园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雍熙镇河尾巴村“五园新村”建设工作简介

一、基本情况: 雍熙镇河尾巴村位于纳雍县城西南面,地处纳雍县至水城干线公路旁约1公里处,距纳雍县城8.5公里,全村土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全村平均海拔1120 米,最高海拔约1621米。山高坡徒,有河流从该村最低处穿过,约5公里。

全村辖9个村民组,24个自然村寨,有农户656 户 ,人口2656人,耕地面积为903亩,其中田303亩、土600亩,用材林173亩,荒山荒坡420亩,人均耕地0.33亩。

河尾巴村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心下,全村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群众的收入有了较大的增长,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全村已修通组公路6.5公里,农网改造已经完成,全村农户基本用上了照明电,电视覆盖率为95%,通电话198户,比重达40%。建有村办公楼一栋115平方米,内设有村计生室。

二、项目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发展思路

1、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央和省、地、县农村经济工作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为目标,以村镇规划建设、“三清五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院、改厕、改路、改圈、改灶)和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大力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建设、乡风文明建设,使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村容村貌逐渐优美,精神文明逐步加强,各类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2、发展思路:

坚持“城乡统筹、规划先行、政府引导、群众主体、整合资源、多元投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示范带动、凸显精品”的原则,围绕“毕纳、纳水、纳六”三线,以“黔西北民居”建设和“五园新村”建设为重点,着力抓好在全镇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点上的产业发展规划和试点示范,以“五个抓手”为依托,强力推进全镇的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环境、提高文明程度,全面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按照“五园新村”整体建设要求和基本建设内容进行整体规划,确保完成河尾巴村“五园新村”的基本建设任务,把河尾巴村建设成为“五园新村”建设精品示范点。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百姓得到更多实惠,广大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明显提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具体来说,一是动员群众积极投入到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工作中来,以群众为主体,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对现有房屋进行黔西北民居改造。新建的建筑,按照黔西北民居建设,体现地方特色,突出民族元素,打造特色“五园新村”。二是整合农村“一事一议”工程项目和村庄整治工程项目资金,实施“一池三改”,修建垃圾房和公共厕所,改善卫生条件。硬化村内通组路和联户路,硬化农户庭院,建设修建特色院门,修建、亮化围墙,改善人居环境。三是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根据河尾巴村村民的传统种植和养殖习惯,打造一个蔬菜生产基地,形成规模,公司化经营,带动村民致富,扶持“斗鸡”等特种养殖,发展庭院经济,动员当地外出办厂村民回乡创业,吸收闲散劳动力。四是争取资金,建设寨门、小广场、生态小公园等基础设施,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建成一个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服务平台,建设一条“宣传文化长廊”和布局合理的“文化墙”,展示“五园新村”建设规划、建设成就、村寨新旧面貌对比图,展现管理民主、乡风文明、和睦相处的村规民约、歌谣、民谣、诗词、图画。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和经常性全民健身运动,建设农家书屋,保证发展需要,经常性开展花草、绘画、书法、对联等艺术作品展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各种娱乐活动,淘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五是提高村民自治觉悟和能力,建立一支治安联防队伍,加强村民治安管理,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民政救济做到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村参合,村寨鳏寡孤独人员集中到乡老年公寓供养,帮助村民制定符合法律法规、符合实际的村规民约,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村民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党员议事会、党员代表议事会等规章制度。建设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家园。

三、工作情况

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建设原则”

今年3月,镇党委、政府经过认真研究,结合我镇实情,制定了《雍熙镇202_年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河尾巴村五园新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对河尾巴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工作作了总体规划和安排,建设工作中坚持脚踏实地、重视实效,不盲目铺摊子、搭架子,不搞形象工程,通过一点一点地干,一步一步地走,一件一件地落实。

坚持因地制宜、群众自愿、质量优先的原则 我镇在充分调研的情况了,认为河尾巴村不但有得天独厚的地利条件,村民素质较高,经济条件较好,已经具备建设五园新村的基础,党委、政府充分发动宣传,通过召开群众代表会议、逐户调查,征求群众的意愿等方式,调动村民积极参与,共建美好家园。

坚持整合资源,分步建设的原则

河尾巴村民居改造工作采取群众自建,施工队帮建相结合的方式,目前,已完成民居改造186户,投资200万元,整合农村危房改造,群众自建24户。完成河尾巴村“五园新村”建设规划设计,完成广场、小公园建设和公路建设征地18亩,完成现场清理、道路换填15215立方米,投资15.7万,完成碾压整形、进场道路铺设和园路铺设14700平方米,投资66万元,铺设路牙和树池围牙1556米,投资52.52万元,通过整合项目,建成便道路220米,安装路灯23盏,种植行道树80棵,广场、特色寨门建设基本完工。整合一事一议项目,计划实施的通组路4222米、联户路6325米正在建设之中。

四、存在的困难

一是资金缺口较大;为全面完成河尾巴村建设工作,打造精品,我镇在用好上级专项资金外,还整合了一事一议等项目资金,但资金缺口还是较大。

二是项目扶持较难;河尾巴村因地势较高,水源少等原因,要发展特色农业有一定难度。

202_年11月6日

第二篇:建设生态家园

建设生态家园

共享品质生活

——柳翠井巷社区创建“生态文明示范社区”汇报材料

柳翠井巷居委会成立于1949年秋天,居委会于202_年1月10日与扇子巷和打铜巷两个居委会共同合并组建成现在的柳翠井巷社区居委会(原名惠民苑社区),地域面积0.22平方公里,位于上城区中心,地处交通便利、商业繁华的市中心。北至西湖大道,东起中河路,西邻南宋御街中山中路,南起鼓楼,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居委会之一。社区蕴藏深厚的文化底蕴,于202_年1月起被列为杭州市社会资源国际旅游访问点,特别是辖区内的古御街中山中路是全国有名的步行街,源茂里、万源绸庄是近代历史建筑最集中社区之一。社区现有户籍居民1735户,人口5427余人,绿化面积5600多平方。

这几年在全体社区工作者和居民们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建设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社区各条线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柳翠井巷社区根据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创和谐社区”工作的目标与考核标准,以五个“连心桥”为载体,以“温馨帮扶”和“微笑志愿服务”两个特色工作为亮点,着力打造管理有序、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服务完善、文明祥和、党建有力、民主自治的和谐型社区,使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参与力度明显提高。社区先后获得“全国和谐邻里建设示范社区”、“全国楼道内无国界志愿者服务优秀项目”、“全国志愿服务优秀品牌项目”、“杭州市绿色文明号社区”、“杭州市示范社区志愿服务站”、“上城区和谐示范社区”“上城区绿色社区”等荣誉。社区着力打造管理有序、环境优美的和谐生态社区,在创建生态社区工作中,开展了以下各项工作:

一、健全组织建设 完善生态规划

为切实提高社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环保意识,我们把创建“生态社区”的工作作为社区创新目标提上了议事日程,同时在搞好日常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创建区级“生态社区”领导小组,成立了由社区书记、主任任组长、社区环保卫生委员任副组长、社区居委会委员、居民小组长、共建单位领导为成员创建网络。相继建立了“社区噪音监督管理小组”、“环保学校”、“社区环保宣传队伍”、“社区生态环保志愿者队伍”等,形成了社区干部、居民人人关心生态环境、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制定了“生态社区”工作计划、和生态社区居民公约、环保学校办学宗旨和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形成了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组织体系,有利地保证了创建生态社区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发挥网格作用 提升品质生活

随着柳翠井巷社区创先争优的不断深入,努力践行“5A型目标、网格化挂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联系”工作目标,结合社区一轴四区惠民服务圈,进一步深化志愿服务内涵,整合优化辖区共建单位服务资源,发挥共建单位、楼道生态环保家庭、生态环保志愿者的先锋作用,服务百姓,提升品质,社区根据区域、楼道、共建单位分布状况划分出9个网格联络团队,组合片区内的不同服务团队开展各类生态环保宣传,以提高居民生态环保意识,达到“网格成员带头标杆 群众生活品质向上 区域单位共建合力”的和谐繁荣格局。

三、开展科普宣传教育 营造低碳生态氛围

抓好创建生态社区工作,必须强化对广大居民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居民群众的环保意识,社区十分注重宣传教育工作,经常组织社区干部参加各类环保培训,征订、杭州环保及各类环保书籍,不断加强环保知识的学习,提高社区居民及社区干部的自身素质。利用“市民学校”经常对居民进行环保知识讲座、电化教育培训。组织社区志愿者,居民骨干以“低碳让地球更健康”为主题,开展创低碳环保绿色生态社区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载体、黑板报、墙报、横幅、科普宣传橱窗等途径宣传创建生态社区的目的意义。其中出12期黑板报,挂15条横幅标语,更换宣传橱窗、贴墙报20多次。上E家网发宣传信息50多次,发放给辖区居民《低碳环保生活小常识》、《绿化养护》《低碳生活你我行》《噪声的防护》等宣传资料202_多份。社区动员辖区居民参与“社区生态环境满意度调查问卷”“环保袋使用的问卷”调查。对创建“生态社区”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充分运用社区保洁员、党员志愿者流动巡逻队等资源,用流动广告的形式在辖区主要街巷广泛宣传创建“生态社区”的重要意义。

四、创新活动载体 志愿者传播生态文明

社区充分利用邻居节“低碳健康菜肴大比拼”、健康聚福园“低碳金点子”志愿者“志愿者御街环保行”等载体,以“生态、绿色、健康”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并多次安排相关“生态、绿色、健康”教育讲座,开展《环境污染防与治》《节水、节电低碳生活》《绿化养护知识》《推广垃圾分类》、《低碳策略会》等讲座。3月12日组织居民参加吴山广场的大型植树节活动。植树节之际,社区还组织共建单位共同参与“清洁家园做护绿使者”、“志愿者环保御街行”为主题的活动,有30多名共建单位党员、社区干部、志愿者参加了清理卫生死角、除草、补种绿地、清理垃圾的劳动,把光复路38号废弃院子清理干净,还居民一片绿荫。5月31日世界无烟日,积极宣传《杭州市公共场所禁烟条例》,在物业电梯、办公场所、会议室内张贴禁烟标志。7月16日组织参加“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杭州市环保志愿者进社区活动启动仪式。社区被命名为社区“志愿者服务站”。今天暑假社区还开展了以“描绘心目中的生态家园”为主题的特色暑期夏令营活动,让孩子们拿起手中五颜六色的画笔,描画出各自心中不同的绿色杭州,展现品质生活,抒发“爱我杭州〃爱我家乡”的美好情怀。8月30日组织了中山苑特色邻居节之“迷你低碳跳蚤市场”的活动,参与人数达1500余人次,在相互挑选着“物物交换”的交换物品时,愉快地交流、沟通,分享交换乐趣,共沐和谐邻里。

通过各项活动让创建工作家喻户晓,为创建“生态社区”营造了浓厚的氛围。通过宣传活动、讲座引导,居民的低碳环保意识已成为自觉的行动,家用节能电器、循环用水、使用手帕、自备购物袋、用菜蓝子等景象在辖区内随处可见。

五、打造社会资源国际生态旅游访问体验线

社区自202_年1月1日起正式成为杭州市社会资源国际旅游访问点以来,即紧紧围绕上城区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高品质中心城区”,打造“生活品质国际体验区”的核心呀哟球,结合社区特色和地域文化,积极打造、开发品质旅游体验线,将社区的历史、人文、建筑和生态环境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并通过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设计制作特色旅游纪念品等方式将社区的人文历史韵味充分的彰显出来,有力地推动了访问点的打造和建设工作。到目前为止社区已接待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缅甸、韩国、日本、台湾、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等各国游客1900余人次,团队32支。

在今年,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同时结合创建“生态文明示范社区”工作,将访问点的旅游从“观光游”转变为“体验游”,设计和完善“柳翠井巷社会资源国际生态旅游精品体验线”。如:源茂里保留了较有特色的老城厢弄堂民居建筑,并且原居民和现居民中知名人士多,知识分子多,文化层次较高,社区发动了源茂里的生态家庭作为体验线旅游的接待家庭,让游客在古建筑中、院落天井、生态环保角里品味龙井茶,享受社区温馨的活动氛围。

六、推广垃圾分类 倡导低碳生活

硬件设施是社区生态环境的基础,社区十分重视改善人居环境,在区、街道庭改办的大力支持下,社区积极配合开展庭院改造工作,成立了“民间庭改协调小组”,通过庭院改善工程,建造了“生态垃圾房”,通过太阳能发电原理配备消毒淋喷系统,改善了原来垃圾房给人 “脏、乱、臭”的现象。

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是生活垃圾科学化处理与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低碳城市、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重要行动,也是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无害化的重要举措。6月5日世界环境日,组织开展垃圾分类低碳生活宣传活动。清波街道城管科、柳翠井巷社区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于6月8日在蔡官巷35号组织居民,参加开展“垃圾分类从你我做起”环保讲座。11月还参加了杭州市推广垃圾分类工作经验交流会,听取各单位垃圾分类的相关经验,帮助我们社区进一步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我们社区积极响应市政府号召,通过社区干部、居民小组长向各位居民发放垃圾分类环保袋,采取“边走访、边宣传、边教育”的方式,大力宣传垃圾分类。引导公众关注环境保护,倡导绿色生活,树立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和理念。

七、实行AB岗长效管理 共享绿色生态生活

社区公共服务站率先推广“分片包干”承包责任制,建立“书记主任——卫生委员——A岗分片社工——B岗社工”以及环保志愿者巡查监督的工作机制,对创生态工作进行网格化管理。以环境整治为重点,着力把解决居民群众反映的环境问题与建立环境长效管理结合起来,社区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建有生态垃圾房,实行垃圾分类。配合交警对小区的机动车进行了规范合理划线。每天坚持落实专人动态巡查,防治生活噪音的传播、监管社区楼道堆积物、卫生死角、及时清理牛皮癣,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并分类定点投放,日产日清,积极配合数字化城管平台,迅速处理辖区内城管事件,提高了工作的效能。在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考评工作中,社区道路保洁工作始终保持零扣分,名列全区第一。

柳翠井巷社区创生态工作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全体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党员、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社区环境面貌已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一个低碳绿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品质旅游生态社区以它焕然一新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

柳翠井巷社区

202_年11月

第三篇:建设生态家园

那些年,我们一起长大

突然想起高中时,操场旁的那几株合欢树和那株老银杏,齐伐的步子经过那儿时,微风乍起,梦里花落。

有人说,美好的时光从来不是用来享受的,而是用来辜负的。

辜负或许并非本意,而是我们身不由己。时光总是扮演冷漠的过客,从我们的身旁打马而过,留下一抹残酷的背影。于是,那些笑脸,那些泪水,那些真心,都融化在雾后的第一缕光线中。留下的只有时过境迁的感怀。

五月天唱过:逆风的翅膀,更适合飞翔,我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郭敬明说过: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在一起了,也要像在一起一样。梦想会开花,等你长大,什么都会如约而至。有一种永远永远不改变,拥抱过的美丽都不破碎的东西,那就是长大。虽然时光匆匆但是我们拥有甜美的回忆,我们永远都不会孤独,只因那些年我们一起长大。

青春是一朵灿烂的花,在无情岁月侵蚀下,它渐渐磨掉了自己的颜色。走过青春岁月,告别单纯幼稚,越过人生的迷途,迈向人生的成熟。那些年,我们一起长大。

那些年,我们一起长大。物是人非,繁华如梦,平静时每一次深情遥望,都会引起人们的阵阵怅惘。流水落花,物是人非。人们最失意,最震撼,也是最悲怆的。它太真实,以至于真实地让我们难以适从。记忆一座城市,是因为那里有让自己难以释怀的事,难以忘却的人。而如今,物是人非,一切的一切都瞬间变得渺小,小的连自己都看不到。

往事如昨,繁华如梦。物是人非难以接受,也罢,留下的也只能是自己一个人咀嚼着如苦丁般的往事。一切繁华如梦,一切是那么的空洞。空洞不是留白,自己的那一角留白,也早被这空洞吞噬掉了。还是失意,还是怅惘,还是那仓皇而落拓。

于是,那些年,我们在一声声中的慨叹中长大。

电影中说,我买过车,也买了房,但从今以后我终于可以说,我买了最贵的东西,是梦想。现在的我,没买车,更没买房,但我却一直尝试着买这最昂贵的梦想。青春总是不缺乏梦想,青春却也总会丢掉梦想。因为它太过昂贵,而我们太过卑微。在现实面前,这奢侈品显得可怜巴巴。可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打在我慵懒的脸上时,我又突然惊醒:用现实的幌子来放逐梦想才是最可耻,最无能,最虚妄的。未经深思的梦想不是梦想,未努力追逐的梦想不足以去梦想。

那么,这些年,我们走过的青春便不再有那么多的失意与怅惘。

也许,我们会有‘’脉脉同谁语‘’的孤独,会有‘’免使年少,光阴虚过‘’的怅然,会有‘’无边丝雨细如愁‘’的叹慨....那样,我们就在一场大雨下,让内心的沉重歇斯底里地呼喊出来,释放出来。

又也许,若干年后,当我们再次忆起那些无暇的年华,我们会笑着流泪,还是笑着沉默?

郭敬明给的答案是平静。年轻的我们,哭过,笑过,恨过,原谅过,在经历了一个个季节的轮回后,终归于平静。所谓的悲伤,在时光的掠夺下,渐渐沉入湖底,偶在有风之时,泛起些微的涟漪。或许,沉默是因为有了决定,决定以回忆的形式封存,置入心灵的地窖。

即便如此,仍然有人选择释放。五月天,他们放肆地唱出对青春的怀念。’‘有没有那么一种永远永远不改变,拥抱过的美丽都再也不破碎’‘。纯净地诉说,固执地假设,倔强地咏叹,就这样释放。

立体旋转的空间,覆水难收的时光,拥挤的人潮,喧嚣的街道,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可我们不后悔,就如人说,青春是一场大雨,即使感冒了,还盼望回头再淋它一次。

这可永远不是矫情,不是做作。

只因,那些年,我们一起长大。

第四篇:生态家园建设示范村简介材料

生态家园建设示范村简介材料

——绿林镇向集村简介

一、基本情况

向集村现有人口609人,总户数169户,4个村民小组,全村耕地面积860亩,全村版图面积22平方公里。

二、生态家园建设情况

向集村位于京绿沿线,属绿林南大门,从地理位置、交通状况、村庄环境等各方面对绿林尤显重要。202_年该村被列入京山县京绿沿线农村环境整治生态家园建设示范村,通过一年多的工作,全村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家园建设分四步实施。一是完成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全村投入一万元聘请孝感大学规划系专家对该村村庄整治编制规划,按照村民新建住房统一规划实施、旧房按统一规划设计改造30%以上,202_年全村共投入资金35万对村庄示范点向家集12个农户进行了房屋立面改造;二是对居住环境进行改造,按照湾子林改造布局科学、生态特色凸显、民居环境达到三化的标准,改造了民居环境,共投入资金9.8万元对旧房、危房、土坯房、畜舍、厕所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建设,达到 “一建三改”的目的;三是基础设施达四通,即通自来水、通信息、通沼气、居民道路硬化通车,今年该村借国家安全饮水扶持政策的东风,村筹资2.5万元、农户自筹7.5万元、国家扶持11.1万元,共计投资21.1万元,修通了全村126户370人6.4公里的自来水安全饮水工程;四是实施清洁工程,村组湾落实环境卫生达到“四归”、“ 五清”标准,“四归”即柴草归院、垃圾归点、畜禽归圈、污水归池,“五清”即清垃圾杂物、清乱搭乱建、清乱堆乱放、清污水淤泥、清各类路障,并且沿线每个湾落都有一名党员当义务保洁员兼湾长,从而大大改善了整村的人居环境和居民的生活面貌,过去的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畜粪满地现象彻底没有了。该村被绿林镇评为生态家园建设示范村和村庄环境整治先进村。

三、今后的打算

1、认真落实村庄编制规划,进一步加大生态家园建设力度。

2、依照规划抓好湾子林的布局改造,做到绿化、美化、香化、亮化。

3、力争“十二五”期间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标准。

绿林镇农业办公室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三十日

第五篇:河东街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

清泉镇河东街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

河东街村地处县城东郊,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498户,1809人,8个党小组,党员60名。版图面积2.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02亩,大棚蔬菜基地面积600余亩。主导产业为大棚蔬菜种植,支柱产业以民营经济为基础,人均纯收入6700元。

村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署及要求,全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创建、预防腐败风险防控工作全覆盖等活动,并与我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一个基层组织就是一个坚强战斗堡垒,一个党员干部就是一面旗帜”的目标。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制度,做到管理民主化。一是机构设置合理,支部成立了以村、组干部为主的村务公开领导小组、以老党员骨干为主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以老干部为主的村民民主理财小组,对村级村务实行审核、监督、公开;二是制度建立完善,实行村“两委”成员在党员大会上公开承诺廉洁自律制度,严格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并结合我村实际制定了《河东街村管理实用手册》,其中涉及到了村、组干部管理、计划生育、土地管理等,完善了我村管理制度,提高执行力;三是制度执行严格,每年年初村民代表审核前一年收支决算、当年收支预算,并将每季度村务按时上墙公开,公开资料存档,做到有理有据,接受广大村民监督。

二、结对帮扶,做到惠民普遍化。一是党员帮扶困难群众,广泛开展 “双建双带”、“创先争优”等活动,加强学习,提升自我,争

当典型,使党员同志人人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使党员同志自觉的帮扶带领群众;二是我村能人结对帮扶广大村民,充分发挥我村能人的优势,帮助村民就业、提供技术指导,使结对帮扶在我村更广泛的开展,惠及更多的村民。

三、重在实事,做到工作具体化。一是一组一实事,全村在支部的号召、党小组的全力参与下,开展每个小组做一件实事的活动,从实际工作中抓落实,促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二是创新开展重点工作,为了能更好的发挥我村党员“双建双带”示范基地的作用,在多次调研了解村民实际情况后,村“两委”班子决定对大棚蔬菜基地进行骨架更换工程,统一组织购买,并对农户给予202_元/亩的奖励,提高了农户种菜积极性,并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而且引来附近其他村前来学习,既巩固了我村党员示范基地的牢固基础,也辐射带动了其他周边乡村,使党建工作在带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仍然强调制度的落实,强化干部责任,进一步认真宣传,长期坚持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学习活动,使人人受教育,使人人成为执行者和受益者,将村级工作推向新的台阶而努力奋斗。

河东街村

二0一0年

河尾巴村生态家园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