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紫云自治县2011—2015年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紫云自治县2011—2015年无公害蔬菜
产业发展规划
紫云自治县由于处于边远落后山区,历史上蔬菜生产以零星种植、自产自销为主,品种多为本地大众菜,精品菜极少,种植管理水平较差,产量较低。不过由于时代不断进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蔬菜质量和数量的需求不断提高,促使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于紫云自治县工业发展极为落后,基本上无工业污染,2009年起有蔬菜种植大户和企业开始看重紫云这片净土,2009年有一个蔬菜种植大户进入我县种植外销番茄,远销广东、武汉、长沙等地,2010年又有两个种植大户和一个蔬菜协会进入,种植番茄远销广州、香港,种植辣椒销往四川;2011年重庆三五八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我县坝羊乡建立蔬菜基地,种植辣椒、儿菜、大头菜销往重庆。这对我县蔬菜产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为了抓住这个大好机遇,充分利用我县的自然资源优势,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作好蔬菜产业布局规划,促使我县蔬菜产业逐步发展到“包装规格化,重量标准化,质量等级化,客户会员化,交易电子化”的现代蔬菜发展的五化模式。以蔬菜产业发展促进我县广大农户思想观念的三个根本性转变(即种植方式从单一种植粮油作物向种植多种经济作物的根本性转变;农产品销售从在本地自产自销向远销外地大市场的根本性转变;农户意识从落后的小农意识向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做大做强紫云的蔬菜产业,从而促进我县农业结构大调整,农民大增收,社会经济大发展的跨越式发展,切实为农民增收致富。
一、资源总体状况
(一)自然资源状况
1、土地资源
全县国土面积2280平方公里,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和国土祥查资料,全县耕地面积1037017.2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0.42%;其中灌溉水田91001.85亩,占耕地面积的8.78%;望天田94646.7亩,占耕地面积的9.73%;旱地850224.75亩,占耕地面积的81.98%;专用菜地1143.9亩,占耕地面积的0.01%。水源条件好,交通便利,最适发展蔬菜种植的坝子有猫营牛场坡田坝,火花槽子,洛河槽子,水塘镇羊场岩脚田坝、沙戈田坝、坝寨田坝,松山镇的海子干桥田坝、小牛场田坝,耕地总面积344510.亩,适宜发展多种特色蔬色蔬菜,火花槽子海拔650—800米,属低热河谷地带,最适发展早春蔬菜和秋延蔬菜,猫营、坝羊、板当片区的旱地和猴场片区的旱地适宜种植特色辣椒。
2、气候资源
本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热量丰富,具有春迟、夏短、秋早、冬长的特点。由于受地势变化的影响,气候地域差异明显,为蔬菜生产提供较宽的适种种类范围。
(1)日照与辐射
本县绝大多数地区多年平均日照1455.3小时,变率为9.4%;年太阳辐射量平均值为39.24万焦耳/平方厘米,变率为5.06%。低热河谷年日照时数1233—1407小时,年辐射总量36.24—38.51万焦耳/平方厘米。
(2)气温变幅、无霜期
年平均气温15.3℃,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5.7℃,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2.7℃,极端最高气温33.6℃,极端最低气温-7.3℃。春秋两季气温变化大,变幅40—48%。春季气温上升急骤;秋季气温下降迅速;冬夏两季气温变化不大,变幅8—15%。全县平均无霜期284天,大部分地区在281—289天。火烘槽子年平均气温16.7℃,最冷月气温7.1—8.3℃,最热月24.1—25.3℃,≥10℃积温5114——5643℃,无霜期317—328天。
(3)降水与空气资源
年平均降水1337.1毫米,最多年达1738.6毫米,最少年为1002.3毫米,降水变率为16%,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全年有明显的干、雨两季之分。11月至次年3月为干季,平均降水135.2毫米,占年降雨量的10.1%;4—10月为雨季,平均降水量1201.9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89.9%,雨季中5—8月降水量为878.7毫米,占雨季降水量的73.1%。火烘槽子年降水量1100—1150毫米,冬春季干旱少雨,是我县冬、春季干旱最严重的地方。
本县空气相对湿度为79%,春季最低,为76%;夏季最高,为82%;秋季为80%;冬季为78%。7月至8月均为83%。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户缺乏现代市场经济意识
由于我县属少数民族边远山区和贫困县,因而社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广大农户非常缺乏现代市场意识,小农意识很严重,对外面的国际国内市场很陌生,对农产品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存在抵触情绪。这是农业产业化规模发展中的一个制约因素。
2、缺乏科技种植大户和销售企业带动
蔬菜生产是高度市场化的产业,产、供、销都是由市场决定,都应做到无缝衔接,生产出的农产品才有畅通的销路。这就需要具有种植经验和市场经营经历的大户或企业进入,针对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我县现缺乏较多的种植大户和销售企业进入,假如没有种植大户和销售企业进入,单凭行政干部和农户的盲目热情发展蔬菜产业,就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会给种植农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会给党政部门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3、市场体系和农产品市场准入体系缺乏
现代蔬菜大市场以其“包装规格化,重量标准化,质量等级化,客户会员化,交易电子化”作为中国蔬菜流通史上的又一次革命。现在我县蔬菜产业的发展刚进入起步阶段,缺乏相应的质量标准、生产标准、缺乏检测检验设备、缺乏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缺乏市场信息服务平台。因而在市场服务体系建设上远远落后于现在的国际国内形势,这给蔬菜产业的稳步发展形成很大的制约因素。
(三)发展蔬菜产业的有利条件及发展潜力
1、紫云自治县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属亚热带湿润温和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阳光充足,雨水充沛。我县低热河谷地区反季节早热蔬菜的发展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低热河谷地区一般海拔在650—800米,年均气温17.6℃,是我县发展春提前、秋延后及冬蔬菜的适宜区,我县绝大多数耕地海拔在1000—1200米的地带,6—8月平均气温在22℃左右,是发展夏秋反季节生产性喜冷凉的叶菜类、根菜类和葱蒜类等蔬菜的适宜区域。生态环境较好,工业污染小,适合多种蔬菜生产。我县特殊的环境和地域,生产蔬菜对解决全国春淡和秋淡大市场起着十分重大作用。
2、域外市场空间大,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我县蔬菜外销目标主要市场是港、澳、东南亚和珠三角、长三角及重庆、武汉、长沙等内陆地区,这些地区因夏秋自然灾害频繁,夏季气温很高,使喜冷凉蔬菜生产受到严重的影响,给我县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大的成长空间,加上我县处于黔中区位和交通条件相应较好,蔬菜市场拓展潜力很大。
3、紫云已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
紫云县水塘镇羊场村、落科村速生蔬菜基地产品已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火花乡的落成蔬菜基地生产的番茄已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坝羊乡蔬菜基地正在对其基地负责人进行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方面的培训;不断增加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产品认证标志等工作,在发展过程中,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生产规范,严格控制、增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使其不断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迈进,并不断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争取达到“五化”,从而不断提高我县蔬菜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促使该产业向持续、稳定的方向发展。
二、规划的依据、原则、总体思路及奋斗目标
(一)规划依据
以国际农业协议“绿箱政策”支持开展的服务内容、《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指示精神等为规划依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生产原则;
2、坚持农户参与原则;
3、坚持试验—示范—推广的农业技术推广原则;
4、坚持与市场无缝对接,以市场推动持续发展原则。
(三)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优先支持发展农业的战略思路,抓住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国发„2012‟2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 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大好机遇,为我县在近几年内修通“两高”作好农业产业化飞跃发展的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为促进我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产业化调整步伐,利用我县的自然资源优势,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模发展,达到我县农村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而奋斗。
(四)奋斗目标
1、规划年限:2011年—2015年。
2、奋斗目标
在2011年全县蔬菜面积8.12万亩,建立优质蔬菜0.72万亩,蔬菜总产量7.56万吨的基础上,2012年全县蔬菜面积9万亩,其中:特色辣椒面积0.95万亩,食用菌面积150亩,优质蔬菜示范面积达到2.0万亩,蔬菜总产量14.4万吨,蔬菜总产值力争达到2.41亿元;2013年全县蔬菜面积9.5万亩,其中:特色辣椒面积1.0万亩,食用菌面积150亩,优质蔬菜示范面积达到2.4万亩,蔬菜总产量14.5万吨,蔬菜总产值力争达到2.64亿元; 2014年全县蔬菜面积10.0万亩,其中:特色辣椒面积1.0万亩,食用菌面积250亩,优质蔬菜示范面积达到2.8万亩,蔬菜总产量15万吨,蔬菜总产值力争达到3亿元; 2015年全县蔬菜面积18.0万亩,其中:特色辣椒面积1.0万亩,食用菌面积500亩,优质蔬菜示范面积达到2.8万亩,蔬菜总产量27万吨,蔬菜总产值力争达到5.4亿元。
三、项目规划布局及年度发展规划
(一)合理规划布局
遵照“交通便利、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的原则,优化区域布局,实现“线、面、点”结合,尽力打造蔬菜发展产业带。
1、低热河谷冬春错季节蔬菜产业带
本产业带以火花槽子为主,涉及火花乡的红山、落成、纳容、江纳、田坎寨、甲西、破关、火烘、弄河、懂桑、平寨、这角、交坪、联合共14个村,四大寨乡的噜嘎、牛场2个村,达帮乡的纳座、兴河、红星、关坪克田共5个村。
⑴、该区域的有利条件: ①有较为丰富的耕地资源
本区域内现有耕地119700亩,适宜发展蔬菜种植的有36000亩,规划面积35800亩,占耕地面积的29.91%。
②热量丰富
年平均气温16.7-17.9℃,最低月(1月)气温7.1-8.3℃,最热月(7月)气温24.1-25.3℃,≥10℃的积温5114-5643℃,年降水1100-1150毫米,无霜期317-328天,热量丰富。
③水源条件相应较好
纳容片区上有在建的噜嘎水库和从四大寨乡牛场田坝的长流水源,从槽子中间穿过,水源条件较好,完全能满足种植冬春错季节蔬菜生产时对水的需要。
火烘片区冬春水源条件相应较差,但由于地势低洼,干枯的河床底下也有相应的水源,也可基本满足蔬菜对水的需要。
⑵、存在的制约因素
①交通运输条件相应较差,不能完全满足大货车运输的需要,虽然已修通贯通整个槽子的乡村道路,现在正加宽修建火花至达帮的公路,但进度缓慢,造成交通不便,给该产业带的发展形成很大的制约因素。
②梯田较多、田块较小,不适宜大、中型机械化来耕作
火花槽子大田较少,梯田较多,田块较小,不适宜大、中型机械耕作,只能适宜小型机械耕作,对大面积发展造成一定的制约因素。
2、夏秋蔬菜产业带
本产业带涉及五镇一乡72个行政村,即松山镇的海子、干桥、磨南、石头寨、马鞍、坝当、红岩、团丰、青枫共计9个村,猫营镇的牛场坡、猫营、翁弄、大平寨、龙井、普卡桥、牛角井、长兴、黄土、龙场、狗场、打扒河、聂不拢共12个村,板当镇的河边、沙坝、新场、鸡场坡、河边青山、沙子哨、尅卜、井同、三河共9个村,坝羊乡的红院、大坡、新羊、山嘎、板桐、四联、下坝、茶英、平塘、基塘、下关共11个村,水塘镇的坝寨、羊场、格丼、沙坝、落科、塘房、小猫场、沙戈、桥头、长田共10个村,猴场镇的三合、坪坝、猫场、克座、猴场、平洋、小湾、大田、打联、马寨、曙光、黎明、打哈、坪上、高山、瓦厂、茶山、麻丝坪、藤道、田堡、新龙堡共21个村。
⑴、该区域的有利条件: ①耕地资源丰富
该片区现有耕地596100亩,是我县的粮油、烤烟的主产区,适宜种植蔬菜的耕地近160000亩,规划蔬菜面积14420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4.19%。
②交通条件较好
区域内均通公路,有安紫、惠紫、紫望公路从中穿过,乡镇间均通油路,村与村之间均通乡村公路,交通条件较好,完全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
③水源条件好
我县最大的河流格凸河的上游河网密布,水源点多,是我县水源条件最好的区域。农田水利设施相应完善,为蔬菜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④该区是我县现在外销蔬菜的重点示范区
从2008年起,有蔬菜种植销售大户进入该区,经过3年的发展,现2010年已建成500余亩高产外销西红柿的生产基地,2011年重庆三五八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坝羊乡建立2000亩蔬菜生产基地,主要种植辣椒、儿菜、大头菜销往重庆市场。虽然在自然灾害不断的情况下,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但对其产业发展没有造成较大的影响。良好的示范效应定会对该区域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四、规划的建设内容
(一)加快火烘槽子公路建设进度,确保大货车能直接进入生产基地 在我县蔬菜产业发展的生产基地中,目前除火烘槽子的一部分地方大车不能直接进入外,其它规划生产基地均完全能满足产业发展的交通需要。现在火烘槽子的公路虽然正在建设中,但进度极为缓慢,致使今年夏季懂桑生产基地的40万斤西红柿运不出来,给种植大户造成了40万元的损失。因而为了该产业的正常健康发展,希望有关部门应督促施工方加快公路施工进度,确保顺利畅通,才能打造出我县低热河谷蔬菜产业带。
(二)完善水利设施,确保“旱能灌、涝能排”
蔬菜均为大水大肥农作物,要使蔬菜产业正常发展,水源条件必须满足基本需要,因而各规划的生产基地应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确保生产对水的需要。
(三)通电设施建设
蔬菜生产虽然对用电量需要量相应较小,但为了生产上提水浇灌,无害化诱虫(频振式杀虫灯)等用电的需要,因而应配备相应的电力设施。
(四)创建“五化标准园”
蔬菜标准园创建主要内容是达到“五化”。
第一,规模化种植。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选择集中连片的生产基地开展创建活动,推动规模化种植,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结合我县实际,露天蔬菜生产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并达到水、电、路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第二,标准化生产。加快推广蔬菜优良品种、集约化育苗、防虫网、粘虫板、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避雨栽培、防雾滴棚膜、高温闷棚等10项病虫害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控技术,使农药用量减少30%以上;建立产品质量安全和分等级及生产技术规程标准体系,蔬菜标准园100%推行标准化生产;完善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质量追溯等五项全程质量管理制度,形成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第三,商品化处理。大力发展蔬菜产品分等分级。包装等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运保鲜。对于不能在常温下长距离运输的时鲜蔬菜,要建立冷链系统,实行加工、运输、销售全程冷藏保鲜。
第四,品牌化销售。搞好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和GAP认证及地理标志等申请认证和登记,加大产品品牌建设。通过品牌扩大影响,开拓市场,提高效益,蔬菜标准园的产品做到100%品牌销售。
第五,产业化经营。以种植大户或营销企业为主体,把一家一户的农民土地流转过来,实行“六统一管理”(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做到100%统防统治,100%测土配方施肥,100%产品订单生产。
五、加强蔬菜产业发展的科技队伍建设
要使我县蔬菜产业顺利发展,必须严格按“五化”标准执行,才能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而必须组建一支懂种植技术,能为蔬菜产业种植环节提供科技服务,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管理,建立健全田间生产档案,并建立蔬菜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测管理制度,配套检测设施,配备检测技术人员。加强蔬菜质量安全监控,并逐步建立以生产到消费终端的可追溯机制,积极开展安全农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
六、建立完善的市场流通体系
1000亩以上蔬菜集中产区建立一个蔬菜整理集散点,对蔬菜进行整理分级装箱,做到按不同级别标准销售,积极争取各种农业产业发展建设资金,完善市场配套设施建设,加大蔬菜储藏保鲜库的建设力度,逐步建立和完善蔬菜冷链物流体系,促使蔬菜品种向多样化、优质化方向发展。
七、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障
1、争取国家农田基本建设资金,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争取国家农田基本建设项目资金,对蔬菜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水、电、路)配套完善,确保达支国家蔬菜标准园的基础设施要求。
2、争取国家道路建设资金,加强公路建设确保蔬菜产品运输快速、高效
目前我县已取到国家“两高”过紫云的项目,但通往各蔬菜基地的道路有些还不太适宜运输蔬菜的大货车动行条件的标准要求。
3、建立完善扶持政策
县委、县政府制定有关扶持种植大户和营销企业的扶持政策,从农业产业化长远发展着眼,从促进产业化发展着想,在土地协调、技术服务、宣传推介、销售渠道畅通等方面土地给予大力支持。要让广大党政干部和广大农户保持正常的心态,要用发展的思路和眼光来支持产业的发展,绝不能犯红眼病,鼠目寸光,处处与大户企业为难,人为制造不必要障碍,阻碍产业的顺利发展。
4、加强农产品无公害检测体系建设,确保蔬菜产业向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
要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对蔬菜产业发展的大好机遇,申报农产品质量无公害检测项目体系建设,充实、培训质量检测队伍,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确保食品安全。并结合蔬菜标准化生产、完善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质量追溯等五项全程质量管理制度,形成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二)责任机制
1、县级党政部门负责制定扶持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完善交通、水、电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保鲜设施和冷链系统,优化投资环境和产业发展政策环境。
2、技术部门负责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环节的培训与督察,并按上级业务部门有关要求,报道相关产业发展资料。
3、乡镇党政部门负责作好宣传发动,协调处理好土地流转投资大户或企业与当地广大农户的关系,使其关系融洽,促进共同发展。
第二篇:街道无公害蔬菜板块发展规划
xx区xx是xx市确定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依照xx区十五规划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的要求,结合xx街发展建设蔬菜板块的具体需要,特制定新洲区邾城街蔬菜板块发展规划方案。
一、蔬菜板块建设的发展规划
xx街蔬菜板块位于新施公路、刘大公路、凤刘公路贯穿的举西平原,总体规划面积三万亩,分三期建成。第一期,至二00五年底,建成邾城肖桥蔬菜板块。即在肖桥、詹河、易窑三村范围内,新发展二千亩,形成五千亩的蔬菜核心板块基地。第二期:于二00六,在新施公路以刘大公路为轴线,以肖桥蔬菜板块幅射,连片带动吴榜、新港、邱桥、站桥、陈先,刘集六村,基本形成刘大公路蔬菜板块,总面积达1.2万亩。第三期:于二00七、二00八,主要是建设凤刘公路板块和进一步扩大延伸刘大公路蔬菜板块,最后建成邾城蔬菜板块,该期建设面积为1.8万亩,其中凤刘公路蔬菜板块包括陈先,程湖、铁甲、城西、陶刘、饶菜、大渡、章程、巴徐、永立等十村,面积10400亩。刘大公路蔬菜板块扩延部分涉及联合、破月、东港、邱桥、新港、吴榜、钱寨七村,面积8000亩。
二、蔬菜板块主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规划
(一)第一期工程。
1、第一期工程
1、水泥路(4米×0.18)6800米;
2、碎石路(4米×0.3)6000米;
3、电力线路(8米电杆、Φ25钢芯铝)16000米;
4、∪形渠(1米×1.5米)18000米;
5、过路涵(Φ500~800)120处;
6、小机井(Φ1.5-2寸)1000口;
7、植树1万棵。
(二)第二期工程
1、水泥路(4米×0.18米)8000米。
2、碎石路(4米×0.3米)7000米
3、电力线路(8米电杆、Φ25钢芯裸钻线)2000米;
4、∪形渠(1米×1.5米)2000米;
5、过路涵(Φ500~800)800处;
6、小机井(Φ1.5-2寸)1200口)
7、植树1-5万棵。
(三)第三期工程。各项工程(规格同上)
1、水泥路20000米;
2、碎石路18000米;
3、电力线路Φ50000米;
4、∪形渠4200米;
5、过路涵1800处;
6、小机井4000口;
7、植树5万棵。
三、蔬菜板块主要配套工程建设规划
(一)加工园区
进一步做大做强常想集团,积极引进蔬菜加工企业,不断壮大肖桥、联合、刘集、大渡等本地加工企业,形成一批年加工量2万吨的蔬菜加工企业集团,带动整个蔬菜板块建设发展。该项目投资预算为500万元
(二)蔬菜农资服务区
在刘集街,形成蔬菜专用农资批发中心,为蔬菜板块全方位,全周期提供服务。该项目投资预算为150万元。
(三)科技及信息服务网络
努力搞好科技培训,着力提高广大广大菜农科技种菜素质,充分利用信息网络优势,科学引导菜农依托大市场,建成科技含量高、市场机制灵、商品效益好蔬菜板块。该项目投资预算为50万元。
(四)蔬菜营销网络
充分利用邾城现有各大菜场营销优势,不断拓宽境外销售渠道,壮大蔬菜运销队伍,切实有效地带动邾城蔬菜板块的建设发展。该项目投资预算为100万元。
(五)保护设施
蔬菜板块保护设施建设涉及1万亩蔬菜大、中棚投入,预计投放2000万元。
四、蔬菜板块主要基础设施投资概算及奖金来源
(一)第一期,共投资485.8万元。其中:
1、水泥路108.8万元;
2、碎石路60万元。
3、电力线路96万元;
4、U形渠144万元;
5、过路涵12万元;
6、小机井50万元;
7、植树15万元。
(二)第二期,共投资580万元。其中
1、水泥路128万元;
2、碎石路70万元;
3、电力线路120万元;
4、∪形渠160万元;
5、过路涵20万元;
6、小机井60万元;
7、植树22万元。
(三)第三期共投资1441万元。其中
1、水泥路320万元;
2、碎石路180万元,3、电力网线路300万元,4、∪形渠336万元;
5、过路涵30万元;
6、小机井200万元;
7、植树75万元。
以上三期工程投资共5306.8万元,其中配套工程建设和小机井部分共3110万元由街财政及农户自筹,其余2196.8万元,请求上级政府拔款支持。
五、蔬菜板块品种耕作布局规划
1、积极推行保护设施栽培,春提早和秋延后栽培以茄果类为主。
2、大力发展加工品种,以豇豆、雪里蕻,包心芥萝卜等为主。
3、规模种植西芹、青花菜、杭椒、樱桃番茄等特色蔬菜。
新洲区邾城街道办事处
第三篇: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蔬菜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长的重要食品。发展蔬菜产业对满足市场需求,丰富城乡居民“菜蓝子”以及调整农业结构,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为了加快发展步伐,促进我县蔬菜生产实现新突破,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下,通过更新优良品种、强化科技服务、发展订单生产等一系列措施,使蔬菜生产得到长足的发展。2007年,全县蔬菜面积2.51万亩,其中精细菜1000亩、菜用型洋芋0.86万亩、萝卜白菜等大路菜1.66万亩,年产鲜菜9700吨,产值425万元。
设施蔬菜以城郊为主,建设日光温室33座,年搭建中小拱棚300多个,设施面积约240亩。种植品种涉及12类40多个。年产精细菜约3000吨,占市场销售量的37.5%,比2000年上升22.5个百分点。设施蔬菜的发展,促进了农民经营水平的提高,涌现出了一批蔬菜生产大户,年收入超万元的有20多户。
客观评价,蔬菜生产有发展,但仍处于松散式、低水平的绶慢发展。其生产能力与城乡蔬菜消费日益增长的客观需求极不适应、与适宜的自然资源条件不吻合、与全省全市总体水平相比差距日益拉大。突出存在种植分散,生产规模小;淡旺季明显,结构性、季节性供需矛盾突出;劳动力素质差,生产方式落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蔬菜生产的发展步伐。
二、发展前景分析
(一)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
1、有利条件:一是区位、土地条件及温度、降水等气候资源适应多种蔬菜的生长发育要求;二是境内少有工业,无污染源,生态环境适宜无公害蔬菜生产;三是科技服务水平较高,发展蔬菜产业的技术支撑条件有保证。
2、制约因素:除了农业劳动力不足、农田水利及农电基础设施落后等客观原因外,群众对发展蔬菜产业的信心不足,墨守种粮把稳老观念,思想保守,只图省事简单,吃苦创业精神差;科技意识、市场意识不强,怕担风险,不求进取;缺少过硬的组织、协调等行政手段,资金扶持乏力,行政推动力度不够。
(二)发展前景分析
第一,国内外大市场蔬菜消费发生重大转折。反季节超时令蔬菜的需求量持续增长,由大宗菜转向多样化和特需化,消费由大众化转向多元化、高档化,质量要求由一般化转向优质化、营养无害化。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优质、安全、多样化的蔬菜产品需求量与日剧增,放手发展蔬菜生产面临新机遇。
第二,蔬菜生产周期短、效益高,投入产出比是种植最高的作物之一。做大做强蔬菜产业,是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快发展步伐的重要选择。省内外不少地区把蔬菜生产当作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发展迅速,值得我们借鉴。
第三,县内市场需求旺盛,实施蔬菜产业化开发前景广阔。据调查测算,全县城乡居民年蔬菜消费量1.6万吨,其中精细菜约0.8万吨。而目前的生产水平不足1万吨,精细菜仅0.3万吨,缺口高达0.5万吨。特别是消费旺季时值生产淡季,精细菜基本依赖外调。扩大设施菜田,提高生产能力,才能绶解季节性供需矛盾,逐步扭转城乡居民“吃菜难、买菜贵” 的被动局面。
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来自好范文-www.teniu.cc,仅供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第四篇:村级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xx村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2------2015年)
为推进蔬菜产业加快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特制定xx村蔬菜产业2012—2015年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
2010--2011年,共投资650万元建10栋43型节能温室大棚、50栋“三竹一鉄”蔬菜大棚。为使蔬菜种植业在兴牧扎实推进,为让蔬菜种植户收获更大的效益,2011年,xx村还引进前旗绿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投入960万元兴建的占地4万平方米的脱水蔬菜厂,附带杂粮收购与饲料加工场,预计2012年底投入使用。
xx村蔬菜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上规模蔬菜基地不够,蔬菜生产的规模效应没有充分显现;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加工及流通业发展不充分等。
二、产业前景预测
(一)随着农村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到2015年农村蔬菜消费商品化程度由现在20%提高到50%,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无公害蔬菜、净菜、菜汁饮料等潜在市场较大。
(二)蔬菜产业在农产品发展中潜在优势明显。近年来,国内主要农产品转入买方市场,粮棉消费呈逐年下降态势,肉类食品消费呈现出增幅由大变小进而基本稳定的态势,而果蔬食品消费持续上升。蔬菜消费又呈现营养化、多样化、优质化和均衡化的趋势。而蔬菜对气候、资源等的要求,决定了均衡供应不可能完全本地化,蔬菜在区域间品种、季节性调剂的范围大,蔬菜潜在市场相对广阔。国际上,我国蔬菜生产成本及价格将保持相当长的竞争优势,改进产后商品化处理和储运、营销手段,提高加工品质量,市场前景可观。
(三)蔬菜产业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作用明显。从调查情况看,目前日光温室亩纯收益约6000—8000元,大中棚2000—5000元,露地菜1000—3000元,大大高于粮油作物,蔬菜将是在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中主导产品。突破加工、流通,拉长产业链,蔬菜产业整体效益将进一步提高。
(四)蔬菜产业发展可拉动二三产业发展和劳动力转移。蔬菜生产作为第一产业,其劳动用工量和劳动强度较大。按照大田种植4亩一个劳力、棚室菜一亩一个劳力测算,目前全嘎查从事蔬菜生产的劳力约50人,如蔬菜种植棚室面积扩大到200亩,则年需增加劳力约200人。蔬菜加工、流通及服务业发展潜力大。按目前蔬菜产量、加工品价格及出口比例推算,蔬菜加工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约可增加产值5亿元,增加出口创汇3500万美元。蔬菜产业的发展,还将带动食品工业、仓储运输业、农资产业和各类中介组织的发展,将拉动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空间。
三、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统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动力,用科学发展观和现代生态农业观引导蔬菜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嘎查地缘优势,优化结构,扩大规模,主攻质量,发展名优品牌产品,加强蔬菜产销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扶持发展蔬菜生产加工流通,提高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全面推进我嘎查蔬菜产业的快速持续发展。
(二)规划原则
1、科技先导原则
强化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以蔬菜优良种子种苗生产推广、安全优质蔬菜生产技术规范、高效蔬菜生产和流通体系建立为重点,实现科技化、集约化、高效化。
2、效益优先原则
强化资源的利用效率,节本增效。以特色、原产地蔬菜为主,发展优势品种和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推行高效栽培模式和先进生产技术,实现增产增效,持续发展。
3、经营配套原则
强化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使蔬菜种苗环节、生产环节、加工环节、经营环节等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推进蔬菜产业的安全、优质、高效,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发展思路和总体目标
发展思路:围绕xx村农业今后的调整方向和发展定位,立足于城镇化、工业化不断推进,呼应前旗建设发展战略,突出蔬菜产业的生态化、市场化、产业化和高效益。按照“服务城镇、致富农民,加快发展,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在兴牧重点发展成规模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在临近嘎查重点推进大田蔬菜。努力做到基地规模化、栽培设施化、生产科技化、品种特色化、产品绿色化、服务社会化、过程产业化、合作紧密化,具有合肥特色的蔬菜产业发展之路。
总体目标:到2015年,全嘎查商品蔬菜生产面积达5000亩。蔬菜产品实现无公害标准化。
五、主要任务
1、规模蔬菜提高效益。蔬菜生产基地最大限度地实现规模化,按照亩均净效益2000元以上标准,迅速扩大高效蔬菜的种植规模,至2015年末建成200个蔬菜大棚,大田蔬菜种植面积达5000亩,基本达到高效农业要求的规模基地。
2、品牌蔬菜提档升级。争创盟级名牌。集中力量每年打造1至2个品牌蔬菜,力争到2015年末全嘎查拥有盟级名牌3--5个,自治区级名牌1-2个。
3、蔬菜安全保障有力。强化监测、监管力度,全面做好xx村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监控,完善蔬菜质量抽检制度,确保兴牧蔬菜质量安全。
六、保障措施
(一)科学规划,精心组织,稳步实施。根据《xx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精神,制订xx村蔬菜等产业发展规划。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大基地、大市场、大龙头、大服务”的总体要求,分解落实各目标任务,分步实施。
(二)强化扶持政策,建立资金投入体系。抓住国家扶持发展现代农业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发挥财政投资引导作用,将蔬菜产业建设的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要在现有的基础上逐年有所增加。农业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资金也要重点支持蔬菜产业建设。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认真总结引导农民发展棚室蔬菜的成功经验,加速推进工商资本、城镇资本投资现代蔬菜产业的步伐。
(三)推进蔬菜适度规模种植。加大对蔬菜规模化种植的指导和引导,要巩固和扩大初具规模化水平的各类蔬菜基地,改变纷乱零散的种植局面,鼓励扶持种植大户和种植能手扩大生产规模,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加工企业+农户等形式引导菜农适度规模种植。
(四)加强领导,建立组织保障体系。加强蔬菜基地管理。制定《xx村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保护办法》,把蔬菜基地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成立xx村蔬菜基地建设领导组,统一协调指挥全嘎查蔬菜基地建设工作。镇政府成立相应的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加强对蔬菜产业发展的服务与指导,制定完善配套政策和实施办法,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商业、经贸、工商行政管理、税务、卫生、质量技术监督、金融等部门应增强服务意识,为蔬菜产业发展做好服务。创造公平有序的蔬菜产业发展环境,确保蔬菜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五篇:紫云自治县委书记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加强作风建设,关键是要在提高领导干部的执行力上狠下功夫。
一、存在问题
目前,执行力文化逐渐由企业管理向政府管理渗透,由生产、流通领域向政务领域拓展。领导干部的执行力,从根本上讲就是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觉悟和能力。我们工作中所有的决策思路、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最终都是要通过执行来完成。执行力,说到底就是落实的问题。执行是落实过程中的必需手段,落实是执行的终极目标。执行力凝聚着领导干部的心血和责任,体现着作风和意志,反映着能力和水平。讲执行、抓落实,这是讲政治。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是党的重要组织原则。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就是讲政治的具体体现。如果执行不力、执行走样、落实不到位,再好的目标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就紫云而言,影响领导干部执行力的根本原因不是经济落后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执行不力的问题。执行不力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不愿落实,有令不行。个别干部视上级要求为儿戏,政治意识淡薄,组织原则不强,把上级的要求当作儿戏,充耳不闻,我行无素,将局部或小团体的利益奉为至上,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我的地盘我作主”;有的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化,缺乏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肩上有重担,心中无压力,只图舒舒服服做官,不想踏踏实实做事,甚至把“宁愿少干事,甚至不干事,保证不出事”作为为官之道。另外,个别领导干部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自认为学问高、本事大、能力强,“老子天下第一”,一旦个人利益和诉求得不到满足,个人权力和私欲受到制约,便埋怨组织、埋怨领导,整天坐而论道、指手划脚、评头论足、牢骚满腹,不但自己不愿
去抓落实,还要去干扰别人抓落实,并且只从上级找原因,向下级推责任。不敢落实,穷不思变。紫云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是多方面的,但最大的差距还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和执行力上的差距。一些领导干部思想不够解放,观念较为落后,“等、靠”思想极为严重,总是在“等、靠”中耗费时间。考虑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习惯看框框、看惯例,缩手缩脚,畏首畏尾,等政策的“绿灯”,“靠”上级的表态,不敢突破陈规,不敢担当风险,不敢承担责任。部分领导干部对发展缺乏信心,甘于落后,宁愿苦熬、不愿苦干,宁愿苦等、不愿苦战,遇难而让、知难而退,精神不振、进取无心、落实无力,对所干工作不钻研,对上级精神吃不透,对目标运行不清楚,穷而不思变,精神状态远远不能满足加快发展的需要。
不会落实,身陷“本领恐慌”而不自知。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执行力的强弱和落实的成效。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并不是不想抓落实,而是不会抓落实。由于不加强学习,对新理论、新政策、新知识不了解、不掌握,对别人的好做法、好经验不吸收、不借鉴,进而出现本领危机,身陷“本领恐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力不从心,落实方法不多,执行措施缺乏,个别领导干部甚至出现与上级“交流困难”的现象。同时,专业技术人才的严重缺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各项工作的执行力。
二、提高领导干部执行力的措施
执行力是靠领导干部高度的责任心干出来的,是靠脚踏实地的工作拼出来的,是靠严格的制度和机制管出来的。因此,只有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健全和完善监督机制,才能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执行力。以增强责任意识为抓手,提高领导干部执行力。一些领导干部不想落实、不愿落实的主要原因,还是政治素质不高、责任意识不强。因此,要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领导干部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才会有全局观念,才会坚决贯彻执行上级的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不离上级谱、唱好地方戏,心无旁骛、无私无
畏地抓好落实。为此,要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领导干部有了责任心,精力就会集中在发展上,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出主意、拿措施,执行起来就会真正做到没有任何借口、不发任何牢骚、不谈任何条件、不讲任何代价、不计任何得失。当然,人的自觉性是有限的。要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心进而提高执行力,还需要通过增强干部职务的危机感来加以巩固,对政治素质低、严重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极少数人,必须坚决予以“一票否决”。
以提高干部素质为保障,提高领导干部执行力。评价一个领导干部的政治水平和领导能力,主要还是看抓决策执行的本领。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现代经济、科技、社会管理、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虚心向老领导、老同志以及人民群众学习,善于从大众中吸取营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领导水平和工作水平,努力克服“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本领恐慌”现象。当前,最为紧迫的是提高干部创造性地抓落实的水平,提高将上级精神具体化、外地经验本地化、本地工作特色化的本领,将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要进一步解决领导干部思想不适应新形势、能力不符合新要求的问题,进一步解除禁锢,放开步子,加快发展。
以健全完善机制为核心,提高领导干部执行力。提高领导干部执行力,既要靠人格的力量,更要靠机制的约束。为此,紫云在确定今年奋斗目标和措施时提出了狠抓“四个落实”的工作举措。一是狠抓组织领导的落实。组建了新的招商引资机构、促进特色产品商品化协调服务机构、驻筑办事处等。同时,设立目标考评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切实做到事有专职,职有专人,人有专责。二是狠抓责任分解的落实。从今年开始,对机关实行目标管理考核,按等次评奖;完善乡镇目标考核,改革乡镇财政体制,变“暗补”为“明奖”。各项工作都实行目标管理,层层分解任务、细化指标,层层落实责任、传递压力,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执行有力,落实有效。三是狠抓工作措施的落实。成立县委工作督查组,重点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重点,着力查短处、找漏子、报问题,随时了解掌握目标任务的进展程度,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四是狠抓目标任务的落实。按照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严格实行目标考核,兑现奖惩,切实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对作风飘浮、执行不力、干不成事、影响发展的干部要坚决调整下来,让优秀的干部有前途,平庸的干部有压力,不称职的干部有危机。为进一步形成良好的用人机制和导向,采取“海选”方式在全县推选正科级干部,进一步确保了干部任用的公正公平。同时,启动了“乡镇评议机关”、“企业评议行政执法机关”活动,进一步加大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