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堂评价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开题报告 问题阐述: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承担着促进学生发展的任务。以往的课堂上教师评价主要是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是否达标,体现出评价侧重于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三维目标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渗透在过程和方法之中,它们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没有主次、轻重之分。
然而,现实中大多数教师由于没有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非学业评价目标与学科教学目标很好地结合起来,因而评价的范围很窄,以知识和能力为中心进行评价的现象仍十分普遍,而且对非学业品质的评价多限于学生的思想品遵规守纪等方面,而对学科教学中丰富的培养目标,如对好奇心、探究倾向、创新习惯、实践能力、表达和沟通、合作与分享等等,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其次、评价语言和标准单
一、僵化。在评价中,语言单调、重复、低效,不能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影响。表现在评价标准上,一是以优秀生为中心的评价定势。二是以标准答案为中心的评价定势也很普遍。三是口头评价没有与其他评价很好结合。再者、评价主体单一,自评、互评流于形式。评价忽视学生的参与与主体性的发挥,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现象十分普遍。虽然有时也组织一些学生自评和互评,但这些评价模式还很不成熟,缺乏实效性、明确的评价目标与标准,忽视对学生的反思、比较、观察能力的培养等。受传统教育理念及评价习惯的影响,学生在评价中或是对错误姑息迁就,一味肯定,不敢说否定的话,或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上,不善于发现问题,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评价的形式主义。
教改的发展向教师课堂评价提出挑战,评价不能只是看中学生当时的知识掌握水平,评价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学生今后“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让他们在评价中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学习能力得以发展,更好的促进学生今后自主学习。正如斯塔弗比尔姆所强调的“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自主学习的评价,给予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权利,注重将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让评价主体多元;将总结性与商讨性评价相结合,让评价方式多元;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让评价标准多元„„通过积极、有效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自主评价中学会评价,在评价中成长。
文献综述:
一、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角度
1、评价学生的心理状态
从注意力是否集中、态度是否认真、求知欲是否强烈来评价学生。
2、评价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
主要测评学生在学习活动里自学能力结构和合理迁移创造性思维水平。包括:独立阅读数学
教材和用已有知识、方法解决新问题,自我组织学习活动和反馈发散与聚合思维统一体,直觉与分析的有机结合,创造性想象的参与。
3、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掌握情况
主要评价学生掌握“双基”的方式是否科学、合理,形成过程是否高效、省时、独立构建知识体的能力。掌握知识应包括四个方面,是什么、哪里找、怎么学、有什么用。不等同于记住或模仿做题。
二、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形式
1、注重过程评价
作为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更为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认识自我。如:帮助学生制作数学成长袋。里面有自己的解题方法、学习体会、自己满意的作业、典型的错题等等。
2、注重多样评价
笔试是常用的方法,研究中,不少作者尝试采用面试、笔试相结合的方法。在面试的过程中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思维方法、创新之处等等。
3、注重激励评价
除了常用的定量评价学生一时期掌握数学知识和应用的能力之外,研究者还采用评语的方式,进行定性评价。如: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客观、全面地描述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肯定进步和发展,指出不足,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4、注重客观评价
针对学习目标的难易程度,采用表扬和指正相互配合的方式,避免过度表扬给学生带来的负面作用。
主要概念界定:
课堂评价:评价学生课堂学习价值的高低。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本课题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选择能促进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评价方式及方法。
研究方案:
1、研究目的:在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评价方式及方法的运用,促进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2、研究时间:一年
3、研究对象:2006年入学 二年级(4)班
40人
4、研究内容:
(1)生本化的评价
课堂教学过程若要成为促进为发展的过程,成为完善和完美人生的过程,就必须始终贯彻“人是知识产生与发展的源泉”的教育理念。用这种理念去研究课堂教学,我们就会认识到,知识是在教师与学生的生命活动的氛围中传播的,学科教材中的非生命体知识也只有到了教学中的生命体的主体身上,才有可能被激活,才能产生出新的知识。小学数学课堂评价,也只有落实到学生的主体上,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效益,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与生长。
《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个人潜能之间不但存在着质与量上的差异,而且在潜力发挥的程度上不一样。把一把尺子抛在孩子中,他(或她)可能永远排在后边,这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不言而喻,它对这部分学生的个性发展往往是弊大于利。如果多抛几把尺子,多给孩子成功的机会,这个孩子可能在某一把尺子上排在前面,就会努力朝前走,可能在某一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
(2)多元化评价
多元智力理论是20世纪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他认为人类的智力是多元的,包含了九种基本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视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我们可以借签多元智力理论构建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广阔意境。
a.评价内容──广角多元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以多种方式参与活动,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多元智力潜能),包括认知基础、学习兴趣、情感体验、实验能力、创新精神等给予积极的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要有机的整合,因此在评价实践中,教师既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又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学生的参与、互动、体验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得以不断提高,树立学习主人翁意识。教师在课堂上适时鼓励评价学生大胆运用所学交际用语进行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让他们全程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体验到了课堂教学全过程的价值和乐趣。
b.评价策略──多样融合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满足学生鲜活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多元智力的发展。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应是多种评价方式的有机融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以学生评价为主;统一性评价与分层评价相结合,以分层评价为主;批评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单一性与多样性评价相结合,以多样性评价为主;结论性评价与建议性评价相结合,以建议性评价为主;即时性评价与延时性评价相结合,以延时性评价为主等。
例如在激励性评价时,教师可采用学生喜欢的多种手段进行积极性的评价,优化课堂教学。
①恰如其分的激励性语言,如“你们会的得真有条理!”“看,小朋友们都在对你频频点头呢,说明你的回答太棒了!”„„
②爱抚的动作,如轻抚头部、搭搭肩榜„„
③亲切的目光,如面含微笑。轻轻点头,以示鼓励;微微摇头,暗示他纠偏补漏„„
④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提出一些富有创意的问题和有独特见解时,可让学生自己课堂记录本上印上智慧星,如果学生的智慧星积累到一定数量,可到教师处换取一些小礼物。
c.评价主体──双向互动
对学生的评价不是教师的绝对权利,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的及所获得的都可能超过教师本人。为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自省作用,应改变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学生个人与小组、学生与教师等可进行自评、互评双向沟通。除老师评价外,我还组织学生开展自评、小组评。例如:平时实验、探究过程中,都是以二人小组或四人小组主,小组成员之间了解情况,互评相对比较客观,除自己评外,还进行小组互评,并说明为什么这样评,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看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中应用的成效,解答问题的正确与否,找出自己的优点、缺点等等。目的是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学会正确对待自我,学会欣赏别人,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样,避免了片面地给被评者无情地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的情况,给评价中的后进者以鼓舞,给先行者一个更远的目标;给受挫的心灵以勇气,给骄傲的头脑以清醒。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和能力,又可以培养探索问题、发散思维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人性化的评价方式,往往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罗杰斯说,“只有一个人能评价目标实现的程度,这就是学生自己。” 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更易接受、评价的效果会更好。
d.评价过程──动态发展
对于任何一项教学活动来说,学生的学习实际上包括了过程和结果两部分。故此,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应该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最后的收获两部分。我们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因此,评价过程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从多个角度,以公正的、发展的的眼光来评价每一层次的学生。
我们知道,学生数学学习程度的差异较其它学科更显突出.特别是学习状况差或较差的学生,其学习情绪与能力的相互影响是困扰学校数学教师的一大难题。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从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的目标出发,也十分需要对不同学习程度(尤其是暂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激励性学习评价。此外,历史的经验也十分清楚地表明,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有意或无意的训刺性学习评价,容易伤害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进取心。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开展各种类型的竞赛活动,它既能反映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量与质,而这种注重过程评价的方式,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又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有了良好的参与过程,就一定有好的教学效果。在半期考、期考时,可以根据各小组竞赛分数累计的名次,同时把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及平时学习态度、作业情况、合作竞赛等进行综合评价,计入总评成绩,占学期成绩40%。这些举措的实施都能激活课堂气氛,使学生相互促进,相互竞争,达到共同提高。
(3)纠错性评价
a.纠错性评价语言选用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年幼的、生理和心理都尚不成熟的孩子,避免用“长篇大论”来教育他们,那些“大道理”只会使学生眼里的老师“高高在上”,使学生跟老师之间产生距离感,儿童化的语言使学生倍感亲切,易于接受。在一节学习《小胖过生日》的数学课上,正当我讲到关键处,“啪”的一声玩具“小胖的挂图”掉在了地上,“你看,小朋友不专心听讲,小胖生气了,”我拾起了“小胖”,学生立刻坐得端端正正,目光集中到黑板上来了。一句话,既指出了他不专心听讲的错误又把他的注意力吸引到所讲的问题上来了,倘若对于犯了错的学生,习惯于用讽刺、挖苦、呵斥、惩罚的方式去教育,仿佛唯有这样做,才能解气,方显严厉,恐怕很难达到教育的目的,或许会适得其反。同时,这种尊重学生心理感受的做法,也很好的体现了“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新课程的评价理。
b.纠错性评价语言用法
在教学活动中,幽默是一种艺术,一种语言的调料,有了它,什么话都可以让人觉得隽永甘甜,轻松愉快。数学作为一门理科,它的知识系统显得非常抽象概括,直接导致数学课堂学习没有语文、美术等其他学科那样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数学课曾经一时是“乏味”的代名词,而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每一个低年级学生,本来就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死气沉沉”的氛围只能淹没他们的天性,他们应该在充满激情和趣味的课堂中学习,因此,我们有必要将自己的课堂语言(这里指课堂评价语言)变得幽默,诙谐,这样,教师的个性也可渗透数学课堂,和学生打成一片,使整个课堂充盈着个性和生命力。
5、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6、研究过程:
(1)
研究前期准备(2007年九月)
(2)
生本化评价研究(2007年10月——2007年11月)
(3)
多元化评价研究(2007年12月——2007年1月)
(4)
纠错性评价研究(2007年3月——2007年4月)
(5)
完成研究报告(2007年5月——2007年6月)
完成研究条件分析:
1、已有研究成果:
本人多年从事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曾负责过区级课题《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研究》。2006年参与学校课题《小学数学自主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负责研究课堂教学评价。对课堂教学评价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因此本人相信自己能开展好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2、研究外部支持:
学校对教师的行动研究非常重视,提倡教学研究要切实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学生能力服务。鉴于这些支持,本人有信心开展好研究工作。
参考资料: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2、《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3、《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
4、《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新课程师资培训资源包研制工作组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堂评价
主体教育视野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评价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的评价的方式、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教师、学生个体。
长期以来数学被定义为严密性、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科,课堂教学评价强调“精讲多练”产生了重结论轻过程、重讲解轻学习、重课内轻课外、重“学会”轻“会学”的现象,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意识的培养。
巴班斯基在怎样评价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效果时指出:“学生的行为,他们的学习态度、个性中的优良品质数量和参与学习活动中所表现的教养水平等可使我们对教育效果做出结论。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就能获得最准确的评价。”根据这一理念,课堂教学评价应从对教师的评价转变为对学生的评价。
一、进行适当的拔高评价
不恰当的评价导致学生不自信,课堂气氛沉闷,缺乏创新,影响了民主和谐课堂氛围的创设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正常开展。那么,如何较好地改进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评价,让课堂焕发出浓浓的人文气息呢?本人认为在新课堂中,教学评价语言不仅应该充满激励和关怀,也应该进行适当的拔高评价。小学生一般不大关心以往自己是怎么做的,而对教师的形成性评价的关心却尤为强烈,他们喜欢把老师的赞誉、夸奖看作是自己积极行为的结果。
案例1:班里有个小男生是个老实听话的孩子,可是在学习上有些吃力,总对自己没有自信。刚入学的时候,几乎上课从不举手回答问题。我决心要激发他的学习积极性。于是,有一天上课的时候,我让学生们根据情景编一道应用题,有几个孩子前面示范过了,他在下面手举起来又缩回去,于是我鼓励他让他站起来回答问题。当他清楚大声的说完之后,我便对他竖起大拇指:“你真棒!看,只要勇敢站起来回答问题,你也一样能行!”并带着全班用掌声鼓励他。他笑了。其实着并不是一道很难的题,我在这里用了“你真棒”“你能行”等拔高评价语,把兴奋点转移到了优点方面,使他很容易接受了我的行为指导。晚上的时候他的家长打电话感谢我。从那以后,他在上课的时候总是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问题,这一点让我很欣慰。
案例2:记得新生刚入学的一个月的时候,班里有一个女孩子,她的逆反心比较强,学习成绩也不好,上课总爱说话,做小动作,也不举手回答问题。我和她谈了几次也没有什么效果。一次,在课间休息时她私下说,“我不喜欢上数学课”,这话传到了我的耳朵里,但当时我没有说话。到下一次的数学课时,周围的同学都争着回答问题,她终于也耐不住寂寞举起了小手,我抓住了这个机会,叫起了她。她本身不笨,经过了引导就说出了正确的答案,于是我当即表扬了她,并奖励给了她一个小贴画。她非常害羞的坐下,满眼的笑意。在这个时候,我知道,我拉回了她。从这以后,在课堂上,她就像变了一个人,很少做小动作,总是抢着回答问题,现在她是课堂上最积极的一个。她的家长也惊喜于她的变化,非常支持班级的工作。
二、关注学习兴趣,童趣评价
童年世界是情绪化的世界,外在的刺激直接影响儿童的情感,而积极的情感能够使课堂充满人文魅力。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把握好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学生学习时,给予适时、适当的鼓励、表扬、赞许,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生动的、充满童趣的评价方式,会使学生跃跃欲试,大受激励,会使课堂内生机勃勃,如沐春风。如在进行口算练习时,教师制作成课件,若学生答对了,则会出现一个跳跃的小星星,若答错了,则出现一个哭泣的小星星,这种充满童趣的评价,拉近了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可以说,这种富有童趣的评价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三、评价的形式应多样化
新课标提出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我们在充分肯定、激励性评价为主的同时,更应该建立以学生的自主评价为主的多种渠道,如:让学生议一议,评一评,请学生改一改等方式,使学生充分的参与学习,认识自我,使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尊心和特长得到最有效的张扬。
(1)小组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使学生面对面的互动,有机会互相帮助来理解所学的知识。小组评价应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防止那些不善言辞的学生被排挤在外,而失去锻炼的良好机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我们不应急于指出错误,而是应抓住这个极好的机会,最大限度的来满足全体学生的参与欲望,让他们按小组就问题展开充分、自由的讨论和评价。通过评价可以使思路不清晰的变清晰,不严谨的变严谨,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自我评价
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是尊重学生人格的一种表现,也是加强学生自我肯定、找出问题的有效做法,更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我监督、自我调节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想一想自己的成功之处及不足之处。我们应努力创设一个“你说,我说,大家说”这样的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的机会。在评价时,我们要怀有“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思想,把评价的重心放在合作上。
无论开展哪种形式的评价,都应是师生全员参与进行评价。学生在汇报时,其余的同学不只是要认真听,同时还要认真思考,对比别人的汇报,来发现自己有什么不足,有没有比别人更好地发现,有没有对别人更好的建议等。我们可以在学生汇报后和其余的学生一起来评价汇报者。这样汇报者、学生、教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互动整体。做到这些,都需要我们从点点滴滴的小事抓起,从举手发言到倾听他人发言,一步一步地训练要求学生。
总之,课堂评价应具有形象生动、机智睿智,充满亲和力、感染力的特点。其形式多种多样,不应拘泥于一种,应因人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或突发情况,巧妙应对,适当的拔高评价。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让我们本着“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为学生营造生命化、生本化、多元化、艺术化的评价环境,充分发挥数学课堂评价功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第三篇: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堂评价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堂评价
咸宁市咸安区双溪镇中心小学 金红
【摘要】如何进行课堂评价是摆在课程改革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课堂评价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恰当的评价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是有益的。为了提高小学课堂评价,可以从不同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结合课堂需要,还可延缓评价,精练评价的语言,从而达到评价的最佳。
【关键词】课堂评价 评价标准 评价方式 评价语言 延缓评价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表明,改革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实施的情况,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课堂评价日益成为我们经常讨论的话题。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一提到评价,人们就会把它和考试、分数联系到一起。其实,评价不是简单的一种价值判断过程,而是一门艺术,伴随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就提出“评价不是为了给出学生在群体中所处的地位,而是为了每一个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谋求进一步的实实在在的发展。评价要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提供给学生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种各样的机会,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进步,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可见,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等方面出现的积极变化,以及每个学生发展的独特性。下面就本人在实施、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对数学课堂的评价谈一些初浅的体会:
一、课堂评价标准要多样化,做到因人而异
学生的数学基础各有差异,课堂上如果我们只用“一把尺”去衡量所有学生的话,那么基础好的学生用不着怎样思考就能回答“好”;中等生可以达到老师的基本要求,但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学困生会因为总是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对课堂失去信心。这一情况在评价时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学习水平作出针对性的评价。课堂中许多评价并不是一陈不变的,教师要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机会进行及时评价。特别是针对学困生,要特别设计一些使特困生也能答得上来的课堂提问,只要特困生能答得上来,特应该及时对其进行肯定的评价,从而提高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生。只能自己心中有了不同的评价标准,才能真正地给每一个学生平等学习的机会,这样,不管是哪一些学生,都能在课堂中学到自己想要的知识,都能在课堂中得到肯定,这样,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就能够达到最好。
二、课堂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做到评价新颖、恰当
1、师生互评
师评生是激发学生乐学的动力,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评价具有权威性,他在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一旦得到老师鼓励与肯定评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往往成倍的激增。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有针对性地从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动机、态度自信心、思维方法、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适时、正面、积极的评价。做到:在指出学生的不足时婉转,不伤其自尊心和积极性。对于思维方法有创新的给予大力表扬。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注重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大胆肯定,及时表扬,并指出努力的方向。生评师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保证,新的评价观要求教师、学生从对立状态转入统一关系。教师不宜唱独角戏似的评价学生,而应让学生参与评价,因为学生是教与学的主体,要使学生真正进入主人翁这一角色,我们就应多听听学生对老师的教有什么评价,这无论对我们的教育教学还是学生的自主发展都会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我积极创设生评师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评价老师,勇于向老师提问题,发表独特的见解。
2、生生互评
生评生是学生互学的手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参与评价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比、学、帮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互评时做到公平、公正。既要赞赏同学的优点,又要客气地指出不足。在同学们互评后,教师要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同学们都说得有道理,既能赞赏别人的发言,又能客气地指出不足。这样,学生在互评中学会了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学会了从语言表达、创新等方面互相评价,互相欣赏,互相帮助。
3、自我评价
学习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其学习的自我监控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方面,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关键因素。元认知调控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上,它是指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学习活动进行的积极、自觉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因而,在课后的总结这一环节里,教师要注重创设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因为,作为学习者的学生本人,他对学习的自我感受往往比他人更贴切。评价的内容包括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发展情况、学习态度和情绪情感等方面的评价。
三、延缓评价,给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不能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应以鼓励的行为方式或语言,或提问或实验,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独揽了评价的大权,并且过早了地作出了评价与完整的阐述,剥夺了学生的探索空间。美国创造心理学家奥斯本首先提出了“延迟评价”原理,该原理认为:新颖独特的设想多数出在思维的后半期,思维启动过程中的过早评价,往往会成为思维深入的抑制因素。因此,无论学生的想法合理与否,教师首先应认真倾听,不要过早地作出倾向性的评价,而是应采取迂回、周旋等延迟性的评价策略,给学思维的展开和探究的深入提供更为充足的空间。延缓性评价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去发现、去分析、去论证。每当一种新意见提出时,教师都请学生给予评判,他们或分析,或争论,或同意,自己来处理,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四、提高评价语言的艺术性,最大提高评价的作用
置身于课堂,听到的最多的评价便是教师的“你真棒!”“好极了!”即使学生做对了一道很简单的计算题,教师也不失时机地夸奖“你真棒!”这样泛泛的称赞和过多过滥的表扬是否也会让学生感到教师赞扬的贬值呢?要看到的是:有的学生因为自己已经被老师称为“棒极了”,所以课堂上就左顾右盼,不再认真聆听了。那么如何来提高评价语言的艺术性呢?
1、评价语言要准确、得体,富有针对性
教师要有很强的听辨能力,并能根据学生的参与性学习表现及时进行反馈,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问题。如:“你分析得太透彻了。换一换,你来当老师,好吗?”“你倾听得真仔细,耳朵真灵,这么细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你的想法太新奇了!老师要向你学习!”“不要紧,坐下慢慢想,凭你的聪明,再给你些时间,你一定会回答好。”„„这样的评价,比较好地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功能。
2、评价语言要尽量幽默生动、机智巧妙
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必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中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养成。孩子们都喜欢幽默的老师,这样的老师能给学生以亲切、平易近人的感觉,如果老师把幽默恰如其分地用到课堂中去,会拉近老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如:在有学生讲话时,可说“今天孩子们真安静啊!看哪,第一小组保持得最久。”这样,不是通过批评其它小组,而是表扬做得好的小组,这样收到的效果会更好。若在大热天,发现有学生打瞌睡,则可以问他:”你梦见孙悟空了吧,可别忘了请他把今天的气温变低点哦!”如此一来,课堂气氛马上就活跃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也就集中了。老师达到了批评的目的,学生又不会反感,可谓两全其美。
3、评价语言要尊重学生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独特体验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如:“你提的问题很有思考价值,我们共同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出正确的答案。”“我佩服你!你有已见、有思想,有个性!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佩服你敢于发表意见的勇气。”
教师必须首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特别是当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教材、与教师的理解有偏颇时,我们如果能用宽容的眼光去理解孩子,去保护孩子稚嫩纯真的心,那我们的评价语言才会宽容、亲切、真诚,才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与赏识,从而增强他们继续超越自我的信心。
总之,教无定法,要客观公正的评价一堂数学课的教学水平必须从多角度、多方位去考虑,再结合量化的评估方法,作出精确的评价。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个性飞扬。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表
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表教 师工作 单位课 题年 级日 期评 价 项 目 评价要点等 级 评价 简记目 标 评 价 1.教学目标体现教学内容的育人功能,突出过程性目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2.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实际,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激励、调控等功能。3.以教材为基本线索,合理开发课程资源,体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现实性和挑战性。4.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内容呈现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习。方 法 与 过 程 评 价1.课堂教学程序安排恰当,时间分配合理,环节过渡自然,发挥数学课堂教学 结构的整体功能。2.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灵活、恰当。3.教师以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投入教学活动,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 的指导。4.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理解。5.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大胆提出问题,敢于标新立异;大胆质疑,积极发言,独立思考,自信学习。6.学生能选用合理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习,并把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有机 结合。会积极寻找、发现、表述身边的数学问题,会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7.教师积极能以积极的态度,欣赏的眼光,多样的方式评价、鼓励学生,引导 学生创新与实践。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8.科学安排课堂练习,练习内容既有现实性、挑战性,又有可接受性;练习的 形式和要求具有开放性;练习安排有针对性、层次性,容量适中。效果 与 反思 1.全面落实预定教学目标,学生切实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形成相应的技能和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2.学生思维活跃,学得轻松愉快,全体学生得到良好发展。3.教师对课堂教学得失能作出客观评价。学生客观评价他人与自己,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进步感到喜悦,激发学习动力。个性与 特色 教学在某些方面有突出的特色(如灵活的教学机智、教师的感召力、练习设计、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艺术等。)综合评 价简记
当前,对数学练习活动的评价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注重结果,忽视过程。在这种评价思想的引导下,教师设计的练习活动,大都机械重复,缺乏生活性和趣味性,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反而加重师生教与学的负担,并有教学中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数学课程标准》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关于改革评价的目标要求,提出了新的数学学习评价理念。该理念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如何全面地贯彻这一理念,并发挥评价发展性功能,构建“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科学的小学数学练习活动评价体系,这是当前一线小学数学教师关注的话题。因而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构建科学的小学数学练习活动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本校的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实施,并通过评价促进练习活动设计的改革与实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提高。小学数学练习活动的评价应从数学练习活动的全局出发,建立一个全方位,多维度,多层次的立体化评价,形成一个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统一的全面性评价网。在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本,使评价与学生发展同步,充分体现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主体多样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过程动态性的特点。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突出评价的导向、改进、形成、激励功能。如何构建课程改革背景下练习活动的评价体系。即应该如何评价数学练习活动,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来进行评价,初定为:1.教学目标的评价研究练习活动的设计目标是否明确,是否能抓准重点,突破难点,恰当培养数学能力;应突出体现目标多元化。2.资源运用的评价研究能根据教学内容恰当运用教
材,练习内容的展示能基本满足学生认知需求,有利于个性化学习,符合儿童认知规律;数学语言需准确严密,无科学性错误。3.教学方法的评价研究情境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与求知欲;问题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且有利于大多数学生成功达标;学习活动设计易于组织,交互性强,有利于学生开展有效的比较、分析、归纳、推理等智能活动。4.学生数学练习活动过程的评价研究练习活动的过程能以关注学生为重点,自然流畅;特定的数学活动过程能保证学生充分获取有效体验;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有较明确预期,又能恰当体现教学的灵活性,关注学生在数学练习活动过程中的生成性。5.教学特色的评价处理教材独特,新颖,能驾驭教材,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教材的编排特点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组织教学灵活,切合学生实际,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正确的课堂评价,能了解学生学习动态,提高课堂效率,激励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课堂评价应具有形象生动、机智睿智,充满亲和力、感染力的特点。其形式多种多样,不应拘泥于一种,应因人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或突发情况,巧妙应对,适当的拔高评价。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让我们本着“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为学生营造生命化、生本化、多元化、艺术化的评价环境,充分发挥数学课堂评价功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一、教师活动1.能把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2.根据重点、难点、疑点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设计实质性集体学习内容,用正确的数学术语进行学法指导,并渗透数学思想,培养能力。3.溶入学习小组,进行个别辅导。4.紧扣目标设计尝试、实践和创新练习进行思维训练。5.能采用质疑探究,小组交流,集体评价,作业自改互改,抽检等多种方法获得反馈,并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
二、学生活动
(一)自主性学习状态1.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2.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
(二)合作性学习状态1.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实行分工合作,各互其责。2.争论与和谐统一,有效地进行小组内的互帮互学。
(三)创造性学习状态多向观察,善于质疑,变式思维,举一反三,灵活实践
三、确立符合改革需要的评价标准对于小学数学课程评价,一个重要的问题还在于我们树立什么样的评价观念和评价标准。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基本理念,从考查课堂教学活动入手,对如何评价一节数学课,如何看待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表现,我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想法,1.确定符合实际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每一节课都应当是有针对性的,没有一个适合任何学生的教材和教案。教师设计一节具体的课时,都应当把它当做一个创造性的活动。只有根据学生实际和充分考虑当时当地的教学条件,确定恰当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不考虑学生实际,不分析和利用现有条件的课堂教学设计,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2.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好的课应当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宽松和谐的环境并不意味着只有游戏或生动的情境才能实现,教师生动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有探索性的活动等都可以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环境。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数学学习,特别是新概念、新方法的学习,应当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体会数学。4.尊重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同班级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特征,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好的课程应当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不同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应当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同类型和不同水平的题目,使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获。应恰当处理学生学习活动中不同类型的反馈信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注意倾听各种学生的回答,即使知道学生可能回答不对,也应让学生
表达出自己的见解。相信学生的每一个回答都会对学生自己和别人带来一些启示,这些启示有的来自正面,有的可能来自反面。5.运用灵活的方法,适应学生的实际和内容的要求。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根据不同年龄和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需要,同时也要符合不同的学习内容。探索与发现的方法是值得提倡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应当用这样的方法。教学新概念、新方法的内容时需要学生去探索,但有些规定性的内容也可以用接受式的方法。为高年级学生设计的活动情境与为低年级学生设计的也会有很大的差别。6.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的余地。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最简单的一个指标是教师提问以后是否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至少有几秒钟的时间让学生想,而不是急于下结论,判定学生会还是不会。特别是那些
需要较深入理解和需要一定的创造性才能解决的问题,更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上面几点是从教学活动的整体上考查一节课时应当提倡的活动方式和具体特征。考查一节课还可以从另外一些角度入手,如从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入手,主要评价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学生的参与程度(特别是在操作、小组活动、讨论等环节中学生的表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情感和自信心方面的表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交流情况(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学生在思维水平上的表现(创造性、灵活性等)。以上对小学数学课程评价的几点想法,是结合课程改革的理论探索和实践需要所进行的一些初步思考。这些想法还需要在操作层面上,在实践探索中逐步改进。评价问题一直是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乃至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希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同行提出更多更好的理念和想法.课堂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的一种评价。由于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的活动过程,所以应注意从师生两个方面参与程度的效果,总体地、全面地评价一堂课的教学质量,才能正确反映教师的基本素质、教育教学能力以及教学质量的高低。具体说主要体现在新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及教学效果等方面。㈠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与学的“靶子”。依据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应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来设计。教学目标的呈现方法,可分为三个方面,也可以用一段文字来描述,但都要注意以下几点:1.紧扣课程目标和教材。要在理解课程目标和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巧妙、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做到通过本课的学习,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2.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不要说大而空的套话,内容要具体、明确、清楚,便于在课堂上有效地落实和检测。3.突出主体是学生。教师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不要用“使学生??,让学生??”之类的话,可以使用无主句,像新编小学数学各年级检测中的学习要点那样,用“了解??、知道??、理解??、掌握??”让学生一看就明白是针对自己的。2.开发课程资源,拓展教学内容。新教材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自主空间,教 师要树立起“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创造性地理解、使用、驾驭教材,才能更好发挥教材的作用,使学生学好教材。(1)走进学生生活,开发课程资源。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中力求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适当选取和补充一些学生实际生活中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素材,加强实践活动,拓宽教材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创新的兴趣。(2)给学生的创新提供空间。加入一些有一定弹性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给学生的创新提供空间。例如,在“统计”的教学中,可让学生统计全班学生的年龄情况,并根据调查得出的数据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计算全班的平均年龄,根据制成的统计图表,让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并解答。不同的学生根据不同的调查结果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展现出不同的解题思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从而促使学生去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3)根据教学需要调整教材内容的顺序,活用教材。教师要敢于调整教材顺序,重组教材内容,善于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改编一些教学内容,使学习材料更贴近学生的实际。㈢教学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在教学中该如何去做呢?主要关注以下两点:1.教师教的方式。学生的学取决于教师的教,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实现三个根本性转变,即: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发者;从让学生学会转为让学生会学;从重结果转为重过程。(1)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应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与学生个体或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单一课堂交往模式,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互动的立体结构,使课堂成为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2)着眼全面发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在数学课上,学生们除了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智能,还带着自身的情感、动机、需要等一并投入课堂。学生们除了与教师交往外还与同伴之间进行相互交往:学生们除了认知、情意方面的发展,还包含群体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意识与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在数学课上营造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地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助互动,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和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伴有轻松感、快乐感和成功感,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3)因课而异,教无定法。有些教学内
容不适合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我们仍可以采用接受式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获取新知。
2.学生学的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全球日益一体化的今天,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已成为人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为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交流机会,具体有如下几种做法:(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大胆交流。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乐于发表意见、大胆创新。(2)提供自主、宽松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有机会交流。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受先入为主的观念的制约,占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享有广阔的思维空间,不时地进发出创新的火花。(3)发挥表扬和激励功能,使学生乐于交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巧妙恰当地运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㈣教学效果1.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教学目标的落实就是要求每节课的环节设计及活动安排要仅仅围绕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达成教学目标。苴先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清晰,强化“双基”训练,其次,突出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教学中,在注重结果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第三,要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落实,在教学中引进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在情境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作用。课堂上教师还要和学生加强交流与沟通,用一些激励的语言来鼓励学生,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为学生轻松而愉快的学习做铺垫。2.教学环节的安排是否科学合理。教学环节的安排要求教学程序合理有序,媒体运用巧妙,时间分配合理。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原则。课前教师要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设,预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提出的问题,教师要从多方面思考如何处理,这样会使精彩源于预设。3.教师能否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变通教学方式。教学目标是教师在课前拟定的,这些目标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况往往并不是我们预期的那样,会偏离教师课前拟定的目标,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对于课堂教学中突然出现的问题,要能够从容驾驭。首先要能够及时拽回学生跑偏的思维,引导其主动思考,其次要善于抓住学生为我们提供的契机,打造课堂教学的亮点。4.是
否积极参与并主动学习。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以一定的参与度做保证的,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不够,就算不上“主体”。学生的参与状态,既要看参与的广度,又要看参与的深度。就广度而言,学生是否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就深度而言,学生是被动地、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地探究。从这点上讲,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没有引起学生多少认知冲突的课不是好课。其次是学生的交流状态。课堂上,教师应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这个环境里是融洽的、自主的。他能和同学、教师、教材进行平等的对话,他讲错,没有关系:他提问,有人关注;他不认同教师,不会受到批评:他对教材有异议,也没有人指责。这样才能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实现教学相长。这样的课才是好课。5.课堂教学的容量与实际效果。一堂好课,要知识容量适当,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切忌教学内容多,任务重,又要让学生通过自学去完成。这样时间往往不够用,情急之下,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常常会不自觉地又走回到以讲解代替学生自主学习的老路上去。于是,教改成了走过场,自主学习成了口号,教师仍是课堂的统治者,学生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尝中要保证课堂容量适当适量。让学生能够学得了,学得会,天天都能够享受到成功的幸福,品尝到学习的乐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拾级而上,步步登高。真正变讲堂为学堂,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检验的标准。就是学生的接受程度与效果。在课堂上,主要考察学生有无切实掌握所学知识,同时还要了解获得知识的过程,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地跟进、投入、共鸣,每一个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一句话,“三维目标”达成了多少。课堂练习题要根据教学需要来设计,要适度、适量、有层次,效果好:题型要形式多 样。例如:为引入新课,选编知识衔接题:为巩固概念,选编基础变式题;为纠正差错,选编判断题、选择题;为拓宽思路,选编多变、多解题等等,从而实现训练目标。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案例(teniu推荐)
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案例(含语言设计)
一、多一些儿童化的语言,多一些幽默化
在教学活动中,幽默是一种艺术,一种语言的调料,有了它,什么话都可以让人觉得隽永甘甜,轻松愉快。数学作为一门理科,它的知识系统显得非常抽象概括,直接导致数学课堂学习没有语文、美术等其他学科那样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数学课曾经一时是“乏味”的代名词,而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每一个低年级学生,本来就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死气沉沉”的氛围只能淹没他们的天性,他们应该在充满激情和趣味的课堂中学习,因此,我们有必要将自己的课堂语言(这里指课堂评价语言)变得幽默,诙谐,这样,教师的个性也可渗透数学课堂,和学生打成一片,使整个课堂充盈着个性和生命力。例如,在教学“妈妈一共买了 8 个苹果,小明吃了 2 个,还剩几个苹果”一题时,一个学生列式计算: 8+2=10,他还振振有词地说:“题中有‘一共'就是用加法嘛!”我没有立刻用“对”或“错”来做出判断,而是先表扬他听讲专心,记住了“一共”是表示求和的意思,接着问:“妈妈买了 8 个苹果,吃了两个变成 10,反而增多了,那老师买来几个苹果请大家都来吃,明天老师就变成卖苹果的了,为什么呀?因为老师的苹果越吃越多呀!”同学们哈哈大笑,这个学生自己忍不住也笑了起来,并随即修改了结果。在以后的学习中,类似的问题也难不倒他了。不难发现,老师一句善意风趣的话语犹如沁人心脾的春风,既达到了指正的目的,学生也不会反感,从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可谓两全其美。
其实,否定性评价语言的确不应拘泥于一种形式,教师应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用自己内在的魅力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教学达到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境界。切忌像有些教师一样进行“一刀切”——全盘否定,强迫学生服从“更改答案”这个苍白的“命令”,我们可以允许学生犯错,但对学生的错误,“错”、“这么简单还不会”、“你是怎么听的”这些武断的否定性评价语言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是我们不能使用。自尊、自信是人类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自我意识的关键所在。低年级学生,虽心理上处于不成熟阶段,但他们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的一句“你答错了”无疑给他强烈的答题欲望和学习兴趣浇上了一瓢“冷水”,而幽默的否定性评价却是给天真的小学生一种他们乐于接受的正确导向,也是《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人文性的具体体现。
二、多用赏识的眼光、多一些鼓励的语言
《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现实生活中,每一棵小草、每一朵花、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阳光,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孩子们体验劳动的欢乐和自己的劳动而感到自豪。”不管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多一些赞赏与鼓励,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案例:
生1:“0”像橄榄球
生2:“0”像 个鸡蛋
师: 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很善于观察。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层次、多角度的肯定性评价语言、忌重复忌拖沓。为了让全体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评价时要竭力睁大眼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哪怕学生的发言中只有一个用得好的词,只有一句说得好的话,也要立即给予热情的鼓励。例如,对答案完整的学生可赞美他“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真不简单!”“你真聪明!”等。例如,我班有位学生,成绩很好,也很聪明。可是胆子特别小,总不爱举手。有几次我见到他想举手又不敢的样子,就点名要他回答问题。当他回答正确后,便立刻表扬他“你的答案非常正确!老师真希望能再次听到你完整的答案。”如此几次之后,这位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就变得又大方又积极了。而对回答不完整或回答错误的学生,为人师者千万不能说“你答错了!”“不对!”“真笨!”等贬义语言。而应改变语气,换一种说法,可鼓励他“你虽然只做对了一半,但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以后只要继续努力,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赶上来!”“你的答案虽然和正确答案有点不一样,不过没关系。你能勇敢站起来回答问题,已经很了不起了。”这样的语言真切、感人,让学生深受鼓舞,觉得自己能行,从而树立起上进的自信心。同时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与“学”氛围,利用孩子们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让他们喜欢上这门学科。我还见过有的老师这样评价学生的发言:“你的发言触动了我的思维,震撼了我的心灵!”“你理解透彻,语言精当,表达流畅且自信满怀,我非常欣赏你!”“我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了!”“你懂得比老师还要多!”“你说得比老师还要棒!”大量的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赏识性语言,激发学生更多的热情,更热烈的讨论,引领课堂走向高潮,师生共同享受创造的愉悦。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我们常常可以见到老师为学生鼓掌,老师与学生握手,老师向学生鞠躬,老师为学生的金点子“命名”(如好的解题思路称为‘某氏法’),师生本平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放下架子,蹲下身子,敬畏、仰视你的学生吧,说不准你的讲台下面坐着爱因斯坦、比尔盖茨呢!
在每个人的内心都存在着需求激励的欲望,而这种欲望则要通过自我激励或者外部激励来完成,缺乏激励就会导致人没有足够的热情和冲劲,做任何事都会变得拖拖拉拉,效率低下,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激励效应。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否定性评价时,一边要使其明白错误之处,一边还不能磨灭他学习的积极性,低年级学生的兴趣特点就是“三分钟热度”。为人师者一定要注意力求学生保持对所学科目的浓厚兴趣,千万不可因一句“你答错了”而造成些教育教学的缺憾:因为激励不够而导致缺乏评价效能。
1.要饱含对学生的期望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只要教师对学生存在着积极的,合适的期望,那么,每个学生都能比现在做得好。对答题有失误的学生,不能用“真笨”、“真差”等贬义语言来刺激他,而应改变语气,换一种说法,可鼓励他“你虽然只做对了两题,但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以后只要继续努力,你一定能赶上来!”“今天你的作业没能得‘优'但是比昨天有进步,再写认真一点,一定能和××一样得‘优'了。”这样的语言真切感人,让学生深受鼓舞,觉得自己能行,从而树立起上进的自信心,同时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与“学”的氛围。
在一次 20 以内加减法口算比赛中,规定 10 分钟完成的题,一个男生一半也未完成,原因是最近家人比较忙,没时间督促他练口算,我找到他说:“其实你的反应是很快的,只是这次你还不太熟练,只要每天加强练习,熟练之后,一定也能算得又快又准,老师相信你能行的,一个星期后我们再比一次,你有信心吗?”他郑重地点点头。再次比赛,他果然进步神速,而且养成了在家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让被评价者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就是评价的最大效益。在某种意义上,被评价者认同,比知识的正确性更重要,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长远效果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置于重要评价地位,注重评价语言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在否定性评价语言中,没有指责和嘲讽,有的只是老师殷切的期望,在心与心愉悦和谐的感应中,学生感悟了。而这,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结果吗?
2.用赞美去教育
非洲的巴贝姆巴族,至今保持着一个独特的生活习惯,当族里有人犯错误时,全族老少放下手中的工作,围坐在一起,每个人都要“数落”一件这个犯错人曾经为族人做过的好事,直到“数落”完为止。巴贝姆巴族这种看似离奇的教训人的方式,其实隐含着深刻的教育学原理,更闪现着人性的光辉。尝试用赞美的方法去教育犯错误的学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当你说他(学生)好时,他才会好起来。”(苏霍姆林斯基语),试想,如果没有一位伟大的母亲用鼓励话教育儿子,怎么会有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呢?
我让学生观察一幅挂图,然后提一个问题: 9 只蚂蚁抬一只大青虫,还有 3 只在“助威”,有一学生答:“小蚂蚁要把青虫抬到哪里去呢?”“你提了一个别人都想不到的问题,你的问题真独特,能不能再提一个数学问题呢?”学生意识到自已提的问题出格了,马上又想出了新的数学问题。如果我们对学生的“错误”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缺乏冷静的思考,缺少赏识性的分析评价,很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用赏识与赞美沐浴孩子的心灵,学生的心灵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展露。
其实,课堂评价语言的鼓励化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扬长避短”,莎士比亚曾说:“夸奖他事实上并不显著的美德。”要想矫正某人的错误,不妨反过来赞美他的另一面,他才会迎合你的期望,自我矫正。尤其是外人和尊者的肯定,有了别人的肯定,自己的存在就有了充实感。我们的教育前辈也不乏“激励赞美”的高手。陶行知先生教育学生曾留下“三个糖果”的佳话,孔夫子所提倡的“长善效失”流传古今,我们何不从中学习一二,让我们的学生也“扬长避短”呢?
一个不擅长使用大拇指的民族,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是一种悲哀。周弘老师曾说过:“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仅仅是因为好孩子需要赏识,而且赏识教育能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好。抱怨不能改变坏孩子,抱怨反而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坏。”大量的实践证明,对学生的赏识与鼓励,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会自信、学会欣赏他人,更能形成积极向上的品格。
三、多用启发性的评价语言
启发、引导性评价语言是教师主导地位决定的,教师的语言不能引导学生思维,这样的语言是干巴的,这样的课必然是无味的。《字母表示数》一课中,柳老师评价了学生用字母b、c表示眼睛的只数、腿的条数的发言后,提问,还有不同的编法吗?当学生编出: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再提问,这两种表示法那种好些?你是怎么想的?启发扩散思维,启发比较思维,启发暴露思维过程,引导思考、交流、比较、选优,体现数学是思维体操的特性。《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中,分数的基本性质初步概括出来后,薛老师提问:把这句话再读一读,你有没有新的发现?或者有没有新的问题提出来?学生经过讨论,提出三个问题:“相同的数”可以是0吗?;真分数、假分数是不是都可以?“相同的数”可以是小数吗?学生合作、讨论、交流、发现,解决分数基本性质中相同的数不包括0的难点。难点的突破不是教师告诉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探究发现的,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平等中的首席”,蹲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因学设教,启发引导,让学生体验教师的友情。
例如在教授“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时,教师就让学生们分别用两个三角板上的两个角分小组去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几分钟后,小组汇报,一小组说:“我们发现角的两边长的这个角就大,角的两边短的这个角就小。”一部分小组表示赞同,教师首先肯定他们小组同学能够自己动手实验研究,自己得出答案是非常好的。然后评价他们的结论:“不正确!我们现在研究的是角两边的长短比较吗?我们看问题时不仅要看到表面,还要透过表面看出本质!”这时,有的小组高叫:我发现了角的大小和角张口的大小有关系。接着汇报出他们的理由。最后我又问第一组同学“你们同意他们的观点吗?自己动手试一试好吗?结果他们通过自己的验证同意了别的组的意见。
四、多一些肯定、激励性地语言
激励性评价是激励教育的一种手段。所谓的激励性评价,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闪光点,给学生以“绶带”,为学生营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激励学生不断地大胆尝试,不断增强学生成功的愿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片段1:曾听过一节一年级的课,那位老师很有亲和力,课堂上的激励性评语热情洋溢。老师上的是“数的认识”,教师出示图片8只小鸡下面是(),很快学生们说出了8这个正确答案,这时还有一位学生高举着手说可以填1。学生们哄堂大笑,老师没有笑话他,请他站起来说说填1的理由:那位学生说:“8只小鸡都在草地上捉虫子,也可以说是一群鸡。”老师竖起大拇指说:“你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很聪明!还能坚持自己的观点,真了不起!”然后对全班同学说:“你们有什么想法吗?”生1:“他观察很仔细,我要向他学习。”生2:“刚才我的同桌很大胆!”教师适时地总结说:“小朋友说得好,观察仔细、听讲认真,才能学得更棒。”
片段2:家长开放日,一位教师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老师第一次从口袋里掏出两捆小棒,第二次掏出五捆小棒,要求根据这两条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学生沉默了一会儿才有几只小手举起来,可能是众多老师和家长的参与,让入学时间还不长的学生怯场了。老师请一位学生回答后,及时评价说:“这位同学能第一个回答问题,真勇敢!”一下子呼啦啦举起了一大片,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评价说:“你能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正因为这个问题的出现,给大家以启发,谢谢你!”激励学生敢提问题、愿提问题,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气氛非常活跃!当发现小组比赛中,落后的小组还能认真完成,老师表扬说:“虽然其他小组都已完成任务,但你们还能坚持把它做完,这组同学很有毅力!”
在这一学期中,由于刚接班,我就比较仔细地观察班级情况,发现班中学生大部分比较胆小害羞。在平时工作中就特别注意鼓励他们,评价时多用“你真能干”“你能行”“这次测验你的拼音识字做得很好,给你一个★。写字还有几个做不出,平时抄写时要动脑筋记一记,好好加油你会更棒!”等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比如,有个姓陆的学生写字老写不好,怎么教也改不好。有一次要进行写字比赛,赛前几天我看到他练得很努力。比赛的作品也写得很认真,与其他学生比还是较差,但纵向比较明显有进步,我就在班上大大表扬他:“今天老师要表扬一个同学——他就是陆╳╳同学。这几天大家有没有发现他有什么变化?”有的说:“这几天吃完午餐,我经常看到他在教室里练字。”有的说:“前天在家里我找他去玩,他也不去。”我再说:“今天陆╳╳小朋友给了老师一个惊喜,(展示他的作品)他写字可认真了,姿势也非常端正,你们看他的字是不是比以前整洁美观多了?(转向陆╳╳小朋友)继续努力,老师相信你的字会更美,一定能成为我们班的未来书法家!”然后把他的作品贴在“小小书法家”里,同时鼓励其他学生: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相信你们也会让老师大吃一惊!”没想到很快在我们班引起了一个写字练字的高潮。下课后经常有学生兴致勃勃地拿着自己写的字来给我看。连平时一写完作业就去玩的学生也在努力练习,然后悄悄地给我批改。看着孩子们满怀期待的眼神,我总是给他们一个满意的微笑,抚摸着他们的头,真诚地说:“写得真棒!老师知道你能行!”“你已经能把笔画写得很工整了,如果能注意它的轻重变化,就能展出了。”“你的字太苗条了,还可以再圆润点,横长些会更美!”这样不仅教学效果较好,而且师生和乐融融学生积极向上,胆小害羞的学生也明显乐观自信了。
在重视语言性评价的同时,更应该重视非语言式评价,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夸奖的手势,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抚摸,一个激情的拥抱等等。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下抚摸都会使学生在举手投足间感到亲切,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例如:有一次,在课堂上当我发现一个平时好动的孩子很守纪律时,我会摸摸他的头,朝他笑一笑,以示鼓励,这个时候,这位学生的上课精神会很好。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常常靠眼睛来联系,都是用和蔼亲切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让眼光洒遍教室的每个角落,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这样无形中就起到了控制课堂的作用。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就是说眼睛可表示出各种各样的感情,如高兴、气愤、赞成、反对等。教师可以用严肃和警告的目光去批评课堂中的违纪同学,当小朋友精彩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时,我会情不自禁地与他握握手;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回答不够正确,不够完整,并随即改正时,我会轻轻地点点头,报以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这些无声的评价是发自内心的,将牵动着学生的心,这是一种被评价者最容易接受的评价方式,它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