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一带一路”筑梦中国(含五篇)
编辑:心旷神怡 识别码:21-546459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26 21:27:59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一带一路”筑梦中国

“一带一路”筑萝巾国

③李向阳

2015年6月25日,一列载有1万件德国产净水壶的“渝新欧”国际班列,历经 14天的旅程,从德国杜伊斯堡出发,途经波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从新疆阿拉山口入境驶入重庆铁路口岸。这是国内跨境电商第一次采用国际铁路运输 将货物进口回国。走“渝新欧”国际班列每箱运费大约3500美元,与海运基本持平,但时间缩短近1个月,只有空运价格的1/4,每件商品平摊运费只有大约1美元,售

价将大幅度下降。在很多企业眼中,这就是“一带一路”给他们孕育的千载难逢的商机。

从2000多年前张塞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把中 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输往沿途各国,带去了文明和友好。如今,“一带一路”这 条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正在将沿线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为沿线国 家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一、怎样认识“一带一路”的基本定位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际 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从国际来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 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希望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激发区域发展活 力与合作潜力。

从国内来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世

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

发动机。中国既需要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也有能力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愿意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了解了“一带一路”提出的时代背景,我们还要深入认识“一带一路”的基本定位。中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其基本定位和目标既反 映中国和平发展的利益诉求,又符合沿线国家乃至全球发展的需要。

1.“一带一路”是新一轮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对外开放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改 革开放之初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第二阶段是从邓小平南方谈话到2001年中 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三阶段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10年过渡期。目前,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的过渡期已经结束。换言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带来的开放红利已 经实现,中国经济面临新一轮对外开放并通过开放促进国内改革的强大诉求。

在前三个阶段,对外开放呈现出一系列共同特征。一是开放的区域重点一直是 东南沿海地区,广大的中西部内陆地区并未实现同步的开放,这是造成地区间发展 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是把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主体的多边贸易体制规则 作为开放的参照系。但进入21世纪之后,WTO的“多哈回合”谈判失败,多边主义 陷入停滞,世界主要大国都从多边主义的倡导者转变为区域主义的支持者,构建和 参与以自由贸易区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已成为一个世界潮流,以至于WTO都 开始认同区域主义的发展方向。三是开放的目标集中于消除边界上的贸易投资壁垒,而近年来的区域合作重点正在拓展到“边界后”的贸易投资壁垒问题,如环境保护、劳工权利、金融监管、数据保护及全方位的生产要素流动等诸多领域。

与前三个阶段相比,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目标和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为 适应这种变化和要求,“一带一路”需要推动更广区域的开放,既要包括东南沿海地 区,也要延伸到广大的中西部内陆地区。同时,“一带一路”需要推动更高水平的开 放。沿线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会高于WTO所规定的开放程度,不仅涵盖贸易投 资自由化,而且还将延伸到互联互通、货币合作、政策协调、人员往来等。2.“一带一路”是新时期中国周边战略的重要依托

创造稳定的周边环境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趋密切,目前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周边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出口市场与贸易顺差来源地,尤其是东亚生产网络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程度。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周边国家对中国和平发展的认同并没有出现同步提高,在某些国家甚至出现了认同感与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反向走势。近年来,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许多周边国家在中美之间寻求“骑墙”战略:经济上希望能够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收益:安全与政治上希望美国能够对中国形成制衡。这和中国创造稳定周边环境的目标显然是不符的。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很明确,中国与周边国家原有的经济合作模式不适应和平发展的新要求。

在2013年的中央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关于睦邻、安邻、富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亲、诚、惠、容等一系列理念为新时期周边战略确定了方向。要把这些理念转化为实践,显然不能像过去那样,只依靠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

“一带一路”作为新时期周边战略的依托,需要把亲、诚、惠、容等理念付诸实践,进而服务于中国的和平发展目标。

3.“一带一路”是实施经济外交的新平台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外交为经济服务成为中国外交的一种共识。然而,伴随和平发展进程的加快,作为一个大国,面对日趋复杂的周边环境,中国要实现稳定周边、打造与周边国家的命运共同体目标,实践证明,仅仅依靠经济合作显然是不够的。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对经济外交的诉求开始浮出水面。按照经济外交的理念,既需要外交服务于经济,也需要经济服务于外交,其最终目标是服务于中国的和平发展。如何把经济与外交有机结合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种意义上,“一带一路”将会成为中国经济外交的重要平台。

4.“一带一路”将为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提供一种新路径

由于具备开放、多元与包容特征,“一带一路”不仅能够做到与现有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并行不悖,而且有可能会成为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的一种新路径。“一带一路”坚持开放合作原则,相关的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这意味着其他自贸区的成员同时也可以是“一带一路”的成员。“一带一路”并不把构建统一的、高标准的自贸区作为优先目标,这适应了亚洲发展的实际需求,让更多的、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通过合作实现多赢。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模糊的目标,但它无疑是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目标。一旦“一带一路”实现上述目标,这将是中国在全球治理领域向国际社会提供的一项重要公共产品。

改革开放前20年中,尽管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在经济领域、综合国力方面,没人将中国看作一个世界大国,只是作为一个区域内的大国来看待。而在进入21世纪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大国,但还不是世界强国。“一带一路”是中国由大到强发展关键阶段的重大决策,是助推我们实现“中国梦”和“世界梦”的重大战略。这也预示着中国角色的一个新变化:从国际规则的旁观者变为遵循者、再向制定者转变。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二、“一带一路”是一种新型区域经济合作安排

现有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从低级到高级大致可以划分为五种形式: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一体化、政治经济一体化。其中,最常见的是自由贸易区,只有欧盟经历了这五个发展阶段。

与现有的这些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机制不同,“一带一路”是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合作安排。“一带一路”与现有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差另}J,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秉承理念:“一带一路”继承了古丝绸之路的合作、共赢理念,以运输通道为纽带把众多国家和地区联系起来

“一带一路”以古丝绸之路为基础(但不限于)把沿线国家纳入进来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显然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从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史看,区域贸易集团通常是在地理上毗邻、文化上相通、政治上认同的国家之间首先形成的,如欧盟的前身“煤钢联营协定”是以西欧国家为主体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以北美地区国家为主体的,东盟是以东南亚国家为主体的,南方共同市场是以南美洲国家为主体的,等等。而“一带一路”的成员遍及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60多个国家,他们的联系纽带就是丝绸之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丝绸之路作为纯粹的运输通道并无特殊的价值,在这种联系纽带背后所体现的是古丝绸之路的理念。

2.合作基础: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互联互通将成为“一带一路”的基础

在亚洲,多数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突出障碍。据亚洲开发银行的估算,预计2010-2020年期间,亚洲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总需求大约在8万亿美元。此外,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亚洲新兴经济体多年来的高速增长阶段已宣告终结,寻找新的增长动力成为这些国家的普遍共识。以基础设施为核心的互联互通将为其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区域内外国家参与亚投行的热情之高从侧面反映了各方对以基础设施为核心的互联互通抱有信心。

3.合作机制: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实施多元化的合作机制是它的重要特征

亚洲发展的多样性决定了“一带一路”必然要寻求多元化合作机制。未来,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合作机制。比如,中国与东盟的双边关系应是中国一东盟自贸区的升级版;往上进入到南亚,中印之间暂不可能有自贸区,就需要新的合作机制,如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连着印度洋有中巴经济走廊:到斯里兰卡,自贸区在洽谈中;再往前到中东,中国和海合组织也在洽谈自贸区协议。除了以自贸区为基础的合作机制,还有以次区域为基础的合作机制、以互联互通为基础的合作机制、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的合作机制、以海洋为基础的多重合作机制等。

4.实现目标: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将成为“一带一路”的目标 “一带一路”所倡导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本身并不是对成员国有强制约束力的目标。它所体现的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与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发展方向。从逻辑上说,利益共同体与责任共同体是实现命运共同体的前提。基于“一带一路”的上述定位、内涵和目标,我们可以对其作出这样的界定:“一带一路”是以运输通道为纽带,以互联互通为基础,以多元化合作机制为特征,以打造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新型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三、“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带一路”与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

在政策沟通方面,中方与沿线国家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框架协议。2015年5月7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同到访的习近平主席谈话时表示,哈萨克斯坦支持中方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愿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伙伴,做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同哈“光明之路”经济发展战略的对接,加强同中方在经贸、产能、能源、科技等领域合作,加强在亚信、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框架内的合作。此外,中国还与马来西亚启动了海洋领域合作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签署了海洋领域合作文件,与南非签署了双边海洋领域合作文件,与瓦努阿图签署了海洋合作协议。

在设施联通方面,中国与沿线国家实现一批引人注目的早期收获项目。例如,中(国)俄(罗斯)同江铁路桥已开工建设,中(国)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升级改造项目、瓜达尔港东湾快速路(疏港路)建设项目积极推进。建设了一批跨境信息通道项目。中(国)哈(萨克斯坦)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建设进展顺利。新开通一批国际航线,新增一批“72小时过境免签”机场口岸。中缅天然气管道和中国一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投入运营,中国一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开工建设。

在贸易畅通方面,中国与俄罗斯、马来西亚分别推进产业园区合作新模式,与印度签署在印度开展产业园区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与印度尼西亚签署印尼一中国综合产业园区协定。白俄罗斯中白工业园区开工建设,中乌(乌兹别克斯坦)吉扎克工业园、中哈(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建设进展顺利。与俄罗斯签署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政府间协议和企业购销合同,签署西线天然气合作项目政府间备忘录。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谈判、中国一海合会自由贸易区谈判和中国一斯里兰卡自由贸易区谈判,完成了中国一以色列自由贸易区联合可行性研究。

在资金融通方面,亚洲基础设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和丝路基金这两大投融资平台,已启动筹建。2015年6月29日,亚投行的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代表在北京出席《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标志着成立亚投行及其日后运营有了各方共同遵守的“基本大法”,迈出筹建最关键一步。2014年11月8日,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同年12月29日,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注册成立,并正式开始运行。丝路基金入股三峡南亚公司,与长江三峡集团等机构联合开发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等清洁能源项目,这是丝路基金成立后的首个投资项目。

在民心相通方面,中国与沿线国家大力开展人文合作。与沿线国家互办文化年、艺术节,以及国际电影节、国际旅游节等活动,在斯里兰卡、老挝等国设立了中国文化中心。组织实施了“丝路书香工程”和“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推动与沿线国家在图书出版、影视作品创作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一年多来,已累计向沿线有关国家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1.8万名。与南亚、东南亚、中亚国家共建国家联合实验室迈出实质步伐,中国一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工作成效显著,中国一东盟遥感卫星数据共享与服务平台基本建成。

四、建设“一带一路”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与中国的和平发展相联系,“一带一路”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巨大系统工程。这项工程能否做到可持续,关键看能否直面挑战,找到合适的应对策略和解决办法。随着“一带一路”步入实施阶段,探索其面临的挑战至关重要。这些挑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猜疑

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强大,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许多国家在亲近中国的过程中掺杂着畏惧和担忧。多数国家对中国发展的心态比较矛盾。他们一方面期待并肯定中国的扩大开放,希望得到更多中国的资金、技术、无偿援助等,增加本国产品到中国市场的出口。另一方面这些国家又担心本国的进一步开放会造成对中国的更大依赖。东盟国家对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计划、中亚国家与俄罗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非洲国家对中国资源政策,都存在不同的疑虑、担心和质疑声。西方国家的舆论不遗余力地炒作“中国威肋、论”加剧了我们推进开放战略的难度。而如何打破这些疑虑,与有形的政治交往和经贸合作相比,我们推动的力度与广度还远远不够。“一带一路”如何将分享的理念贯穿于对外经济交往过程中,让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更多地惠及他国,需要更加注重换位思考,运用恰当合理的语境去谈合作、谈共赢。

2.来自大国的掣肘

“一带一路”途经世界自然资源主要产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而历来是世界大国争夺的战略要冲。相关国家近年来纷纷提出针对这一区域的战略构想,影响较大的有美国版的“新丝绸之路计划”,欧盟版的“新丝绸之路计划”和日本版的“丝绸之路外交战略”等。美国版的“新丝绸之路计划”,以阿富汗为中心,致力于维护美国在欧亚大陆腹地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影响中亚国家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合作,降低上合组织的凝聚力。欧盟版的“新丝绸之路计划”希望通过修建“纳布卡天然气管线”,加强与中亚及周边国家在能源、商贸、人员、信息等方面的联系,在保证自身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增强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日本要做新亚欧丝绸之路的起点、地缘政治的操盘手,不断增强与中亚国家的往来。近年来,俄罗斯又提出整合中亚地区的倡议,即“欧亚联盟”的设想,加速推进独联体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地缘政治天平上,大国都有着自身利益的打算,如何在这其中避免来自其他大国的掣肘,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3.沿途地区安全形势严峻

由于历史、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一带一路”地区内各国之间存在各种领土、宗教争端,这些争端直接影响战略的安全顺利实施。例如,印巴之间关于克什米尔地区争端、中印边界争端、巴以领土争端依然没有解决:在中亚地区,苏联解体之后中亚五国之间的领土划界也没有完全完成,如塔吉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有20%的边界没有划定,争议地区超过70处,2014年两国还在边境地区发生武装冲突;在海上,南海问题、钓鱼岛及东海专属经济区等问题依然存在。短期内,这些争端难以解决,也不利于深化中国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此外,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特另}J是在与沿线国家实现“五通”中,要防止相关地区的恐怖主义对中国中西部的影响,需要与这些国家共同反恐。“一带一路”沿途地区内的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势力呈扩张之势,地区安全形势严峻。

4.政府要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好作用

具体地说,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政府的主要职责应集中于下述领域: 从外部来说,第一,外交先行。“一带一路”首先是国家层面的合作。要获得沿线国家的认可,既要克服来自这些国家的某些误解或猜疑,又要应对来自区域外大国的阻挠与反对。第二,构建合作机制。未来的“一带一路”将会包含多种形式的合作机制。在沿线不同地区构建什么样的合作机制,需要政府在国家层面进行规划。

从内部来说,要协调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个别地方政府可能会从本地区利益出发,更多地考虑经济目标,忽视非经济领域的国家目标,甚至为了本地区的经济利益而损害国家利益。第二,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建设“一带一路”战略导向的误解。一些地方政府把它理解成税收优惠的新措施、上投资项目的新机会,而不是把它看成是对外开放,进而是促改革的新机遇。第三,各地不考虑自身的比较优势,打着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旗号大规模上项目。这样做,有可能导致新一轮产业雷同、基础设施缺乏互补’}生的投资热潮。

总之,我们要与沿线国家一道,和衷共济、相向而行,传承和弘扬古丝绸之路精神,以智慧化解挑战,共同谱写“一带一路”的新篇章。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延伸阅读篇目推荐:

《外国专家眼中的“一带一路”愿景》,《人民日报》2015年7月14日。

《做好对接融入“一带一路”的大文章》,魏建国、孙学工等,《时事报告》 2015年第6期。

《开放包容共商共建扎实推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高虎城,《时事 报告·党委中心组学习》2015年第2期。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性?

2.“一带一路”建设面临哪些挑战?

第二篇:“一带一路”筑梦中国

“一带一路”筑梦中国

摘要: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被列为2015年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首。本文从其战略的内涵,背景和意义通过国内和国外的形式进行论述,反映中国同世界各国在其战略下团结互信、互利共赢,共同建设,共同发展的共同愿望,突出其战略重要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一带一路”战略。这一宏伟的战略已被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在前不久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一带一路”被列为2015年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首。

一、关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

“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深刻丰富,不同的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其内涵,普遍赞誉“一带一路”所蕴含的开放包容、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理念。主要从国内和国外研究其战略内涵。

(一)国内专家分析“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

国内专家普遍认为,“一带一路”战略应蕴含着以经济合作为基础和主轴,以人文交流为重要支撑,开放包容的合作理念。特别是“一带一路”将中亚、南亚、东南亚、西亚等区域连接起来,有利于各区域间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建立和健全亚洲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使泛亚和亚欧区域合作迈上新台阶。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陈玉荣等提出,“一带一路”应分阶段实施,近期目标重点是道路、能源管线、电信、港口等基础设施“共建”和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程度;中期目标可在条件成熟国家和地区朝自由贸易区迈进,打造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与中亚国家建立自贸区,将非洲东海岸和拉美地区环太平洋国家纳入合作机制;远期目标是建成覆盖中亚、南亚、西亚、欧洲、非洲、拉美国家的自由贸易区群,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

(二)国外专家分析“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第六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塞尔维亚共和国前外交部长武克・耶雷米奇指出,中国的古丝绸之路促进了不同文明的对话与交融,新时期的“一带一 1 路”构想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体现了中国全球战略的创新。缅甸执政党联邦巩固与发展党报“联邦日报”主编吴温丁表示,缅甸国内对“一带一路”构想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中国领导人高瞻远瞩、对外开放、锐意创新的发展思路。新加坡南亚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拉吉夫・兰詹・查图维迪认为,“一带一路”构想体现了中国全球发展战略的调整与创新。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尤里・塔夫罗夫斯基认为,“一带一路”构想是中国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融入全球经济的战略创新,是中国梦的延伸。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专家苏西・丹尼森表示,“一带一路”构想极富想象力与创新性,将更紧密地联结欧亚大陆,是中国的全球发展战略创新。阿联酋迪拜经济委员会秘书长哈尼・拉希德认为,“一带一路”是伟大的创新,与阿联酋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想法不谋而合,阿联酋希望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二、关于“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

“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主要从国内背景和国外背景进行论述,通过这两方面反映“一带一路”战略不仅符合国内的发展需要,还符合国际当前时局的发展需要。

(一)国内背景

1.均衡中国东西发展,需要西进战略

从国内经济视角分析,要想解决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找到好的“突破口”很难。上海经济贸易区面对发达国家,面向世界;喀什经济区面向大陆,面对发展中国家。因此,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外,中国在“西进”战略上制定了多种方案,其中包括建设“中巴经济走廊”、“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等等。然而,除了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外,中国对外关系也出现诸多“不平衡”的问题,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也是解决这些“不平衡”的迫切需要。

2.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可应对国际经济新秩序

众所周知,中国加入WTO以来,所得到的益处远超于西方的收益。如果“3T”谈判成功,世界范围内高标准的经贸投资服务体系建立起来,中国在过去30年所构建的世界经济触角,就会因规则版本太低再次被拒之于世界大门之外,到那时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的势必萎缩,而我国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空间大大压缩。因此,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应对国际经济新秩序是中国发展的需要。

(二)国外背景

1.丝绸之路区域经济发展引起国际社会关注

2011年7月首先由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印度金奈提出“新丝绸之路战略”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该战略的目标主要是以阿富汗为中心,把中亚和南亚连接起来。其战略意图不单单指一条线的经济,而是指形成广泛的区域交通和经济联系网,包括软件和硬件两方面。其实质是为了美国试图“重返亚洲”寻求新的战略经济利益,美英对阿富汗实施军事打击,中亚地区出现了长期严峻的地缘政治态势。美国为了加剧中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渗透,而制定了所谓“丝绸之路”修整案以及“新中亚地区战略”,将企图把中亚地区纳入自己的经济圈。

2.国际经济新秩序重构

世界各国为了摆脱和避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覆辙,都各自试图通过新一轮的经济结构大调整寻找复苏的机会,建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前人们对WTO充满希望,但多哈谈判12年的僵局使得国际社会开始对WTO失去了信心。

此时,美国借机在WTO之外另开炉灶,主导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谈判。TPP谈判国的GDP占世界35%,成为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TTIP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美国与欧盟的双边贸易协定谈判。与此同时,国际最大的服务贸易谈判(TISA)也在紧锣密鼓。

国际上对丝绸之路的关注和研究十分广泛,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市长联谊会(论坛)一直没有中断,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城市十分重视这个论坛,2009年5月,在韩国平泽的第四届论坛上,许多学者还提出如“丝路标识”、“空中丝绸之路”等一系列新观点。

三、关于“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

“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主要从中国领导人对其战略的评价和国外领导人对其战略的评价进行论述,通过这两方面可以体现“一带一路”战略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中国领导人对其战略的评价

2014年11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带小组第八次会议时,阐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意义及其与我国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提升全球经济治理能力的关系。他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要集中力量办好这件大事,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近睦远交,使沿线国家对我们更认同、更亲近、更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一带一路”战略是体现大国开放、外交经济转型的一着好棋。有利于让国内企业走出去,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同时也有利于让中西部由过去开放的“末梢”变成“前沿”。从国外看,有利于沿线发展中国家共同分享中国经济发展初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蕴岭认为:“一带一路”战略具有经济、政治、文化、安全、宗教等多重意义,不仅仅是简单的通道、经济区建设,而是涉及各个方面,是一项综合设计。要着眼长远,从基础做起,不能太急,要先易后难,先近后远,抓住重点。首先是经济,重点也是经济。当然,光经济不行,还要进行政治、安全合作等。

(二)国外领导人对其战略的评价

去年2月,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习近平主席会晤是表示,俄罗斯支持中国“一带一路”构想,两国可在基础设施、能源、经贸、人文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亚洲开发银行最近召开的年会上表示,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哈萨克斯坦希望能发挥自身地理优势,力争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过境中心,促进哈萨克斯坦对外贸易、现代运输与物流业的发展。同年3月,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维克托与中国总理李克强会晤时表示,借“一带一路”建设之机,中东欧国家盼望中国投资该区域的基础设施,促进区域经济联通。

印尼交通部长弗勒迪・努伯利表示,印尼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期待中国加大对印尼港口建设的投资,提升双边经贸合作水平。去年2月,斯里兰卡外长佩里斯与王毅外长会谈时表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将使东盟的贸易蓬勃发展,南亚国家可通过与东盟加强贸易关系,分享“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带来的好处,这将给南亚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活力。希腊驻华大使瓦西里奥斯・科斯蒂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表示,希腊正从严重的经济危机中挣脱出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对加快希腊经济恢复与发展是一个机会,希望在交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与中国开展紧密合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也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带。从其内涵分析,“一带一路”战略蕴含的开放包容、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理念,符合世界各国发展的需要并奠定其良好的合作理论基础。从其背景上看,“一带一路”战略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国内问题:(1)西部的基础设施尚不健全,与东部的发展相距较大。(2)在与世界范围内高标准的经贸投资服务体系相比较下,本国规则版本较低。另一方面是国际问题:(1)国际社会开始对WTO失去信心。(2)美国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极大程度的束缚“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从其意义上分析,无论是中国,还是沿线的各国,都对“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态势很关注且看好。因此,通过“一带一路”建设,能够把中国的发展与沿线各国的发展对接起来,把中国梦与沿线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梦想对接起来,让周边国家从中国的发展中获益。参考文献:

[1]龚雯,田俊荣,王珂.新丝路:通向共同繁荣[N].人民日报,2014-06―30(01).[2]冯巍,程国强.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评价[N].中国经济时报,2014-7-14(05).[3]盛毅,余海燕,岳朝敏.关于“一带一路”战略内涵、特性及战略重点综述[J].经济体制改革,2015(01):24-29.[4]申现杰,肖金成.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形势与我国“一带一路”合作战略[J].宏观经济研究,2014(11):30-38.4 [5]张茉楠,全面提升“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水平[J].宏观经济管理,2015(02):20-24.[6]袁新涛.“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战略分析[J].理论月刊,2014(11):5-9.[7]徐习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亚欧大陆桥物流业的机遇与挑战[J].开发研究,2015(01):65-68.[8]安宇宏.“一带一路”战略[J].宏观经济管理,2015(01):82.[9]毛艳华.“一带一路”对全球经济治理的价值与贡献[J].人民论坛,2015(09):31-32.

第三篇:筑梦中国 一带一路

筑梦“一带一路”

摘要;中欧作为世界上两个重要的经济体、东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两大力量、促进共同发展的两大市场、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文明,双方合作具有“洲际效应”。“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一带一路”战略的稳妥推进,将为深化中欧双边经济合作,加强人文交流,增强尊重互信,共同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创造更多有利的条件。“一带一路”已成为连接中欧彼此的重要纽带。

关键词:“一带一路”筑梦中国 世界关系

“一路一带”中,“一路”是从中国向欧亚大陆腹地及西部延展,“一带”是从中国向太平洋和印度洋延展,“一路”与“一带”对接,形同雄鹰展翅。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对外开放总体呈现东快西慢、海强陆弱格局。“一路一带”将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一带一路”拉近中欧空间距离

地处欧亚大陆两端的中国和欧洲,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地缘文明。作为世界地缘政治结构两大支柱的中国和欧盟,由于相隔遥远,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同时双方的经贸有较强的互补性,是欧亚大陆两端的经济中心,有强烈合作和交往的需求.中欧关系的局限性主要是双方地理位置造成的,在欧亚大陆两端之间有着广阔的领土和众多的国家,双方往来主要通过飞机。飞机的运量和经济性限制了人员的流动规模,也限制了贸易的加速流动。另外,由于两者相距甚远,没有涉及双方直接利益的具体议题的推动,建立除经济以外的相关交流机制也就没有了现实基础。由此可见,拉近中欧的空间距离、减少中欧之间往来所需时间是增进中欧关系的主要手段。“一带一路”为创造这一条件提供了可能。“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提供机遇

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域辽阔,有 丰富的自然、矿产、能源、土地和旅游资源。但该区域交通不够便利,自然环境较差,经济发展水平与两端的经济圈存在巨大落差,整个区域存在“两边高,中间低”的现象。,“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对更大程度的参与国际贸易和推动国家发展有着迫切的期望,这一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这是其未来能够成功的民意基础。新丝路连接“中国梦”与“世界梦”

“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的经济合作倡议,不限国别范围,不是一个实体,不搞封闭机制,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均可参与进来,成为“一带一路”的支持者、建设者和受益者。“一带一路”正促进中欧在经贸领域、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问题上的多方面合作以及欧亚大陆的经济整合。在共同建设的未来,“一带一路”无疑将释放更大的活力。未来‘一带一路’进程中的很多项目涉及的国家和实体可能更多,开放性也更强。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副司长刘劲松此前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符合时代潮流,亚洲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是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的中坚力量。如何巩固和平发展,进一步凝聚亚洲国家的共识和力量,增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实现和谐亚洲是亚洲国家的共同课题。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正在世界各国人民心中落地生根。复兴丝绸之路,一幅横贯东西、共谋发展的宏大蓝图正在铺展开来。有梦想,有追求,有奋斗,一切都有可能。中国人民有梦想,世界各国人民有梦想,这将给世界带来无限生机和美好前景

第四篇:”一带一路“筑梦中国

“一带一路”筑梦中国

张骞于西汉出使于亚洲中、西部地区开辟了以长安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路上通道。丝绸之路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时候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通道。它最初的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那是丝绸之路就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各国通过丝绸之路进行贸易往来,深化了合作交流,加强各国友谊并促进各国的发展。

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治版图从容铺展。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互相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习近平主席先后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这是中国领导人在世界政治版图上自信而从容的写下的一个大手笔,这是全新的宏伟战略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跨越时空,通融古今,连接中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的“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经济,向来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综合实力。从国际来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希望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激发区域发展活力和合作潜力。从国内来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动机。中国既需要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也有能力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在当前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发展迟缓,中国融入国际金融体系进程难,外部环境摧残中国出口以及美国经济一家独秀和国际经济市场僵化等诸多挑战,我们也到了考虑更深层次多元化发展的时候了,反观亚洲自身,亟待解决的关乎各个国家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也时刻提醒着我们问题的重要性。中国这次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正是为了亚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国际经济环境治理做出的最好的诠释,这是国家的连通,是心与心的连接。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最高决策层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关乎未来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繁荣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顶层设计”,“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

这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这是一个利己利彼的战略,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一步,我国利用自身经济实力向外寻求发展空间,同时减弱了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为企业销路找开口,缓和企业改革的阵痛,也促进了国内外企业的优势互补,我们应认识到,这是一次在全球主导经济体制下的突围并且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的打破了西方的“中国威胁论”。

连通,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连通,让全球化的经济回到真正意义上的轨道。这是中国向世界展示的最有力的姿态;和平、开放、理解、包容、交流、合作、共赢,中方愿与沿线各国及参与各方一道稳步推进示范项目建设,保障多边利益,沿着互尊互信的道路,和衷共济,相向而行,早日争取胜利的果实。

“一带一路”建设将以民心相通为社会根基。我们将传承和弘扬丝路精神,推动沿线各国间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互动、旅游合作等多种形式的人文合作,支持各方互派留学生、访问学者、共办文化年、艺术节等活动,联合打造具有丝路特色的世界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加强民间组织交流合作,使“一带一路”成为连接不同文明的纽带,培育情感共同体。

“一带一路”将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为第一要义,赋予古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不限国别范畴,不搞封闭机制,所有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都可以参与进来,成为“一带一路”的支持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一带一路”构想是中国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融入全球经济的战略创新,是中国梦的延伸,是连接世界梦的桥梁。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即是时代潮流,也是国际共识。

“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值得我们为之高兴,但建设“一带一路”面临的挑战我们也不能松懈,应采取应对方案。总之,我们要与沿线国家一道,和衷共济,相向而行,传承和弘扬古丝绸之路精神,以智慧化解挑战,共同谱写“一带一路”的新篇章。

青年人是早上八九点的太阳,我们更应该勤奋学习,坚定信念,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发光发热。我们要铸就信念,国家的发展关乎每个人的命运,要深入开展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向先进党员看齐。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承载中国智慧的“一带一路”倡议,必将充分激发中国能量,增益全球经济格局,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长久动力。

第五篇:一带一路 筑梦之路

“一带一路”,筑梦之路

各位同学们,在今天的课程开始之前,我想先给大家看一个小视频。

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相信大家对视频里所提到的内容并不陌生,诶对了,那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丝绸之路。两千多年前,这条道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输往沿途各国,带去了文明和友好。而在两千年后的今天,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和腾飞,一条崭新的道路重新展现在人们眼前,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治经济版图从容铺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我们它称为 “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它高举着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旨在与相关各国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作为我国一个新的发展战略,它的作用自然是不可小觑。首先,从大方向来说,第一,它探寻出了一条新的经济增长之道(PPT就写探寻经济增长之道)。据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这些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开展互利合作的前景广阔。201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4。过去10年,中国 与沿途国家的贸易额年均增长19%。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的商品,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游客数量约5亿人次,周边国家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将率先受益。第二,实现全球化再平衡。“一带一路”鼓励向西开放,带动西部开发以及中亚、蒙古等内陆国家和地区的开发,在国际社会推行全球化的包容性发展理念,改变了历史上中亚等丝绸之路沿途地带只是作为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过道而成为发展“洼地”的面貌。这超越了欧洲人所开创的全球化造成的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推动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第三,开创地区新型合作。“一带一路”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超越了马歇尔计划、对外援助以及走出去战略,给21世纪的国际合作带来新的理念,具有灵活性高、适用性广以及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别觉得“一带一路”只对国家对世界有作用,其实它与你我息息相关。“一带一路”使得沿途各国的大门向我们开放,我们的留学选择更加多元;它的建设使得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加大,提供了更多的岗位,使得就业难创业难的现象有所缓解;而它更是向我们大学生传递了其他国家多姿多彩的文化,“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多元文化的熏陶下,我们能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让世界文化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学习累了,出去走走,“一带一路”拉近沿途国家的距离,说走就走的旅行不是梦!周末去东南亚国家度假不是梦!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对外开放总体呈现东快西慢、海强陆弱的格局。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亚欧国家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进一步激发域内发展活力与合作潜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一带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一带一路”的建设,使中国加强了与邻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赢得了国际竞争的主动。“一带一路”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更是沿线各国的共同事业。“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实现中国梦开拓新局面、创造新机遇,让中华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千百年来,不同的文化在古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互相激荡,积淀形成了我们推崇的,和平,开放,包容,互信,互利的丝绸精神。而21世纪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正是这一互利共赢战略精神得完美体现。“一带一路”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党的十八大之后,党又在“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中国梦,反映了中国人民包括海外同胞、全世界华人的共同心声、共同愿景、共同意志,是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最大共识,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发展国家、振兴民族的热情。她不仅仅是理想、是目标,也是现实。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说,“中国梦”的实现将给其邻国、欧亚地区乃至全世界都带来新的机遇。然而,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国际社会上 “中国威胁论”的声音不绝于耳。“一带一路”的建设,正是中国在向世界各国释疑解惑,向世界宣告和平崛起:中国崛起不以损害别国的利益为代价。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深入推进,世界各国通过世界市场、全球性问题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我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力前行的同时,其他国家和地区也着眼于本国、本地区的发展与未来,提出了各具特色的梦想。从这个角度说,中国梦是世界梦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梦想殊途同归,共同指向人类繁荣美好的未来。促进了世界上不同文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从而为不同文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出积极贡献。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国将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方针,在实现国家和平崛起的过程中,也以负责任大国的全球视野,审视和对待涵盖全人类的“世界梦”。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和平,不是动荡;是机遇,不是威胁。“中国梦”与“世界梦”相辅相成,中国的发展和繁荣必将与给“世界梦”的实现注入力量。更值得强调的一点就是,每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强盛息息相关。中国梦是属于世界的,也是由千万个普通中国人的个人梦想汇集而成的。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也应该为实现中国梦世界梦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首先,我们应该立足实际,坚持从实际出发,用客观的态度正确对待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为实现中国梦世界梦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二,多关注时下世界新闻,与时俱进,更好的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结合起来;第三,我们要理性对待和平发展战略,不跟随,不盲从,坚持走自己的路,正确对待网上的信息,不轻易散播负能量信息。“中国梦”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把13亿人的奋斗融入浩荡的时代潮流,以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世界带来更多新希望、新机遇,我们就能为人类文明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由世界大国向世界强国奋力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的关键时刻,在人类社会何去何从的又一个十字路口,作出的重大战略思考、战略抉择与战略布局。“一带一路”是一项在世界大棋盘上下棋的国家大战略,是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是推动“中国梦”与“亚太梦”、“世界梦”有机衔接,推动21世纪人类进步和共同发展的新动力。它必将促进世界政治生态的健康发展和世界经济版图的重绘。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正在世界各国人民心中落地生根。复兴丝绸之路,一幅横贯东西、共谋发展的宏大蓝图正在铺展开来。有梦想,有追求,一切都有可能。中国人民有梦想,世界各国人民有梦想,这将给世界带来无限生机和美好前景。

“一带一路”为各国人民提供了一个契机,使得大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的梦想。它不仅仅是13亿中国人五千年来的梦想,更让“中国梦”与“世界梦”交相辉映。中国梦是世界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更加需要中国。一带一路,开放包容的互信之路,互利合作的共赢之路,和谐共处的和平之路,文明互进的友谊之路,对接梦想的圆梦之路。“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思,将见证不同国家地区的人民共享同一个愿望,使得中国梦走向世界梦。这个梦想便是,世界和平,天下大同。

“一带一路”筑梦中国(含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