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城镇化的内涵及意义
浅谈农村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和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一种经营形式。其基本内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区域性主导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逐步形成种养加、农工商、内外贸一体化生产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
政府,作为社会生产关系的主导组织者、社会资源的管理者、市场经济环境的调控者,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责无旁贷。本人有机缘从事基层行政领导工作,没有觉得是一种幸运,更觉得是时代和历史的安排,分明感到责任重大、担子艰巨、使命不容推卸。怎样竭尽所能,结合农村环境,发挥自己年轻而旺盛的生命力,真正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是我要思考的!现立足地方实际,谈谈我对推进农村产业化举措的一些看法。
一、政府引导,科学规划
山区地区的产业发展,因交通不便、资源贫乏、人才匮乏、资金短缺、观念保守、小农经济历史惯性等方面因素限制,产业化的瓶颈极为难以突破。但危机就是转机、难题就是机遇,时势造英雄,危难展雄才。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正是体现党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是党治国本领、领导水平的展现。政府在引导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作为,而不仅仅停留于等靠要。一切从地方实际出发,切实调查研究资源、人力、市场、产业特性、群众认同度等情况,科学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引导,激发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大胆果敢的开创精神。历史证明,只要政府给予支持帮助,农民群众生产建设的能量和智慧是无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模式也正是政府支持下农民自己的创举。
农业生产具有先天脆弱性、风险性、周期性的特征,又有准公共性的特性,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因而政府不能袖手旁观、放任自留,必须加以引导。农村发展落后的现实,城乡二元结构的拉大,需要政府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政府的政策杠杆的支持引导。农民小农经济分散经营,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在市场经济中处于竞争的劣势,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培育现代农民。
(一)是思想引导。农村走产业化道路,必须得到农民的理解认同支持,转变农民的传统耕作观念,统一思想,引导农民做科技化、规模化、合作化、一体化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等,形成思想合力。通过组织农民外出考察、集中培训等形式打破农民思维惯性,引导走现代农业之路。
(二)是特色引导。当今农产品的竞争已进入卖方市场,只有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应避免农民跟风而,盲目生产。政府应引导农民做好来两个基础:做好规划研究,规划要从本地实际等出发,引导发展切实可行的项目,切忌盲目模仿别人;做好市场研究,选择那些效益好、销路好、前景好、在市场有竞争优势的项目,切忌盲目搞特色,违背人民意愿和市场规律。
(三)是技术引导。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新型农业技术支撑,政府应该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应积极发挥农业服务站、畜禽服务中心在技术推广上的职能,把会技术、善经营、懂管理的农业人才组织起来加强,加强技术指导和技能培训,培育农民技术专家,进行典型示范,让百姓眼见为实。
(四)是组织引导。农户分散,规模较小,没有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生产过程难以标准化,应组织农民形成产业协会,并有效地使协会发挥在提供信息、交流技术、统一销售、打造品牌等环节的应有作用。
二、市场对接,畅通供销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须紧紧以市场为试金石。一个区域产业的是否成功,最终有待于市场的检验,在于能否在市场上有销路,受消费者欢迎,形成品牌效应和群众认同度。
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一定得做充分的市场调研,依据市场需求形成强大产业供应源。当今市场经济已经完全饱和,要想在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必须使产品适应市场,使产品成为非可替代品,使产品具有别的产品无法比拟的特色,而且该特色不可复制、不可照搬。
目前好多地区一味追求生产规模,大肆宣传造势,实际产品产量有限,质量一般,不具有特色,在市场上很容易遭到同类产品的冲击。结果辛辛苦苦培育的产业不能造福于民,装了脸面,农民得不到真正的实惠,这样的产业当然只是短暂的大泡沫,不能久远,也得不到农民热心支持,也就不具有可持续性。
盯着市场抓产业,尊重市场规律。在产业酝酿阶段,就要考虑到产业的可行性,可能遭遇的生产风险、市场障碍、产品竞争力等,切忌盲目上马,一哄而上。一个产业的发展,应紧紧围绕两点,一是有上规模的东西可卖,二是可卖的东西在市场上有竞争力。要做到这两点,就要使生产上规模,产品有特色,品质有保证,营销有技巧。
三、规模经营,做强品牌
要想一个产业具有持续性、稳定性,在市场上保持稳定的份额,成为一个地方财政可靠收入来源,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就必须进行规模化经营,并形成驰名一方的品牌。
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迈向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生产力进步带来的产业结构和社会分工重新分化整合的必然结果。可以通过对现有部分承包经营土地使用权的出租、转让、出卖等方式,鼓励那些主要劳力已向非农业转移、或已经不依靠农业作为生活来源的农户将承包的责任田转移到种田能手之中,以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可以以村、组为单位成立农业专业队,承包经营全村、全组的农业生产项目,采用联户承包、股份合作式、其他形式的农业集体经营、开发,形成以企业为龙头的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开发。在打造品牌时应结合自身优势,以工业理念推进现代化农业进程,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依托主打品种和特色产业,对现有种养基地进行统筹规划、有机整合,发展城郊型、观光型农业,重点打造出几个基地和几大产业带。一是制定“一村一品”发展规划和相应政策引导措施。结合各村的实际情况,发挥其产业优势,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并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农业技术部门加以技术引导,不断通过项目向上级申请发展资金,壮大产业实力;二是突出主导产业,不断做强做大。三是树立品牌意识,提高竞争实力。
应以现代农民合作组织保障品牌优势。为确保品牌优势,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合作组织建设,推广“订单农业”、“公司+大户”、“公司+基地+农户”、“股份合作”、“龙头企业+农业公司+农业工人”、“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农企共赢。
选准品牌产品,品牌经营的首要条件是商品交换和竞争,没有交换和竞争就不需要品牌化;品牌经营的第二个条件是商品存在差异。做好品牌营销。单纯品牌化并不是解决农民问题和农业问题的灵丹妙药。虽不能说单纯品牌化无益,但它不会解决根本问题。农产品品牌化要求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要有市场观念,要以现代商业市场营销观念为指导,从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等方面综合考虑,寻找对策,开展经营。现实中农民遇到的问题往往不是单纯品牌方面的问题,而是市场营销的综合问题。
总之,一个地区农业产业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必须有政府的悉心培育,积极引导,应以市场为产业指挥棒,发展适销对路的产业,形成产业链接,做强品牌,保持持续的发展后劲。
第二篇:农村城镇化的意义
农村城镇化的意义
农村城镇化是对农村现实基本制度缺失的修补和否定,自从78年在农村推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以来,国家开始消极的治理农村,由对农村的积极管理,转化成放任自流,农村的规划建设一度停止。农村公权严重削弱,私权无限膨胀,建国以来积攒的公共资源几乎全部被破坏殆尽,加上国家无节度的对农征收,农业生产软硬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有“作为”的农民纷纷“弃农”转向打工,经商。农村逐渐变的萧条凌乱。于是,出现了大片耕地撂荒,各个村庄大面积“空心”的局面,造成农村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如果国家不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这种局面会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势必危及我国的粮食安全,直接导致我们国家的大**。虽然国家在对农政策上不断翻新,不断加大恩农惠农的力度,但是,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治理,都无法改变这种愈演愈烈的恶化局面,于是,农村城镇化成了化解目前农村危机可行性决策,可有效填补农村治理的“真空”,为今后一百年内我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安定基础。
农村城镇化可腾出大量耕地,使我国土地资源完全利用化,我不是什么统计员,就我们村及周遍新农村改造来看,我们行政村两千来人,耕地2256亩,我们村“两委”进行过一次估算,如果规划新农村,消灭“空心”村后,可腾出100多亩耕地,可腾出总耕地的三分之一,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就意味着能另外养活两千来人,意味着我国土地资源对人口资源的承载量翻了一倍,意味着我国人口资源最大化向外拓展了一倍的空间,意味着以后我国整体实力还能增加一个“新中国”。农村城镇化可让我国安全的度过不久到来的老龄化社会。专家预测,十五年后,我国就会进入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化社会后,我国的人口红利将会消失,会造成劳动力资源的严重匮乏,老龄化社会后的大部分劳动力资源将会养老,医疗,食品加工等维持人类基本生存的服务等行业所占据,其它行业例如基础建设等因为受到人口红利消失的影响而停滞,保家卫国的兵源也成了一个社会问题。为了缓解这种局面的社会压力,农业就要尽可能的实现现代化,农业应该彻底改革目前的土地制度,改分户经营为村统筹经营,对老年人及儿童学生施行村集中供养制。这样做需要大量的公共资源的支持,农村城镇化是目前解决公共资源积累的最好办法,城镇化改造后所腾出的大量耕地就是最大最快的公共资源的积累,有了这些公共资源积累的支持,可建立完善的村级集中供养体系,这样我国就能尽可能的腾出可利用的一切劳动力资源,来抵抗老龄化社会带来不测。
第三篇:城镇化意义素材
一、充分认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
(一)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三化同步”的重要内容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三化同步”是中央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三农”实际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对新形势下工农城乡关系的深刻认识。党的十七大提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核心内容就是“三化同步”。可以说,“三化同步”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的客观规律,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是推动“三农”科学发展和破解“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工业化、城镇化可以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则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工业化、城镇化不发展,农业现代化就缺乏动力;而农业现代化如果跟不上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步伐,也会导致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受阻,影响整个现代化建设进程。科学把握“三化同步”推进的内在要求和基本规律,就要充分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辐射带动作用,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实现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
(二)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以推动以特大城市、大城市为龙头,以加快中小城市和中心镇提质扩容为重点,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明和谐、城镇布局科学、城乡互促共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全省城镇化向注重内涵提升转变,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向注重城乡统筹发展转变。这三大转变对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城镇化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加快推进城镇化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题中应有之义。首先,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影响着工业结构调整;其次,城镇化积聚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影响着产业结构升级;第三,城镇化带动区域发展,影响着区域结构优化;第四,城镇化决定城乡一体化进程,影响着城乡结构完善;第五,城镇化促进空间和要素的集约化,把资源要素、包括人聚集到一个载体,进行合理配置,形成放大功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实现集约发展,用有限的资源实现经济总量的最大化,在有限的载体上做大经济规模。相比较而言,我们的土地开发、城市发展还是粗放型的,我省城镇数量在全国居第五位,但是城镇化率却大体上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目前全国城镇化平均水平49.68%,我省是49.7%,城镇发展的关键问题是集约化发展不够。只有集约化发展,才能形成合理的城镇布局和形态,才能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地发挥城镇功能,也才能用较少的资源要素消耗,取得最大的效益。这正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必须以加快推进城镇化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集约化发展。
(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省已将跨越式发展写在“十二五”发展的旗帜上。跨越式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形式和目标要求,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在结构调整中提升水平,在做大总量中增强实力,在科学发展中富民强省,着力提高综合竞争力。而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是实现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必然选择,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内需的潜力所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要通过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实现经济发展阶段由工业化中期阶段
向工业化后期阶段的跨越;要通过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强城乡统筹,实现城乡结构由两元分化向城乡一体的跨越;要通过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三化同步”,实现产业发展水平由农产品生产大少向农产品加工大省的跨越;要通过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建设两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跨越;要通过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科学构建城镇体系,实现区域结构由武汉独大向大中小城市和县域经济全面发展的跨越等;要通过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实现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由初步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通过这些跨越,不断提升湖北在中部和全国的社会经济地位,基本建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成为中部地区经济要素富集、充满创新活力的区域,中部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平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从1.5万亿元增加到2.5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4000美元增加到6000美元,投资规模从1万亿元增加到2万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从1千亿元增加到2千亿元。跨越式发展,应是立足中部、面向全国的全面的、全方位的、可持续的跨越,贯穿于经济社会全过程和各领域,体现为经济总量增速、增长质量和结构都必须明显高于、好于中部和全国平均水平。唯其如此,才能实现 “以速度高于全国平均、高于中部平均的业绩,以名副其实的中心功能、示范作用、“两型”建设的前列位置来担当起支点重任。
(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构建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必然选择
2005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湖北,首次提出把湖北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今年5月,在“十二五”开头的关键时候,胡锦涛总书记再次视察湖北,要求我省紧紧把握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宝贵机遇,在新的起点上将湖北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湖北改革发展寄予的殷切希望和历史重托,是,对湖北发展的科学定位,我们要为之不懈奋斗。我理解,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中部地区的发展事关承东启西,平衡发展的大局;从国家战略的层面上讲,国家制定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在“重点地区发展”这一章中提出要在中部地区培育武汉城市圈等城市群,作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增长极。同时,我国未来将构建“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优先发展三个特大城市群和八个大城市群,其中,沿长江通道横轴、沿京广通道纵轴以及长江中游地区大城市群都与我省密切相关二是龙头引领和带动的要求,湖北要在中部地区的崛起中起到重心和着力点的作用,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深入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继续大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城乡统筹、节约集约用地、财税金融、对内对外开放、行政管理等方面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圈域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城乡建设、区域市场、生态环保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武汉龙头作用,提升核心竞争力,巩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地位。全面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加快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辐射圈内外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以“一江两山”为龙头、“十大核心景区”为重点,大力实施旅游开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坚持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结合,实施特色发展,形成一批优势工业、现代农业和特色生态产业集群,推动圈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以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宜昌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和黄石鄂东组合港建设为重点,加快沿江主要港口、航道及配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标准化、专业化运输船舶,建设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一批沿江产业区,构建沿江产业密集带。加快沿江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发展沿江城镇带。促进两圈互动、圈带联动,形成“一线串珠、双轮驱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积极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采取特殊政策措施,促进革命老区和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做强武汉城市圈,做大“宜荆荆”、“襄十随”城市群,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由6个增至15个左右,城镇化率达到52%以上。
加快“两圈一带”建设。坚持统筹推进,重点突破。明确武汉城市圈各城市发展定位,引导错位发展,重点推进九大示范区建设,在“两型”社会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深入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十二大工程”和“十大旅游区”建设,深化旅游资源整合和跨区域合作。加快江汉平原振兴崛起和汉江流域综合开发,将其作为推进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重要内容,形成“两圈”融合、“两江”响应的互动格局。把实施“两圈一带”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与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布局。
大力推进城镇化。优化城镇空间布局,适度发展特大城市,加快发展大城市,重点发展中小城市,抓好100个重点中心镇和100个生态文化旅游特色镇创建工作,努力实现都市圈和大城市、中小城市、中心镇三个层次协调发展。加大城镇建设投入,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强化产业支撑,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理顺城乡社会管理体制,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加强城镇规划管理,防治“城市病”。抓紧研究制订“一主两副”加快发展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武汉及襄阳、宜昌核心增长极作用。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坚持“一主三化”方针,着力培育县域经济排头兵,形成争先进位的发展氛围,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冲刺全国百强,努力提高县域经济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激励和保障相结合的省对市县转移支付制度,强化县级财政保障机制。今年省财政在原来30亿元的基础上再增加10亿元调度资金,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支持建立全省工业要素调节机制。
我理解,支点就是重心,就是着力点,能够在全局中发挥影响、带动其他地方发展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自身首先要夯实基础,加快发展。从我省自身情况来看,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负有重要的历史责任,同时,我省也具备较好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工业基础。构建战略支点,一方面,必须立足客观实际,加快农村地区发展,实现由“大”做“强”,这是我们夯实支点地位的基础;另一方面,必须坚持“三化同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这是强化支点作用的支撑。大家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从完善规划、改革试验、体制创新、部省合作以及搭建投融资平台等方面着手,大力推进“两圈一带”战略的具体化和项目化。75个国家部委机构与我省签订合作协议或备忘录,一批改革发展试点及项目落户我省。武汉城市圈五个一体化、城际铁路、鄂西圈十大旅游景区、环“一江两山”交通沿线生态景观等重点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形成了以“一主两副”为依托,以其他设区城市和县城、中心镇为基础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全省城镇化率达到47%。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7.5%。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4.1%、26.8%,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共解决200万人的温饱和脱贫问题,完成4385个重点贫困村扶贫整村推进任务,扶贫搬迁5万户16万人,培训转移25.8万名贫困劳动力。顺利完成丹江口库区移民外迁任务。
——突出跨越,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定不移地把跨越式发展写在湖北“十二五”发展的旗帜上,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在结构调整中提升水平,在做大总量中增强实力,在科学发展中富民强省,着力提高综合竞争力,提升湖北在中部和全国的经济地位。在着力提高质量效益的前提下,地区生产总值从1.5万亿元增加到2.5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4000美元增加到6000美元,实现投资规模从1万亿元到2万亿元的跨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从1千亿元到2千亿元的跨越。基本建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成为中部地区经济要素富集、充满创新活力的区域,中部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平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在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改革创新等方面走在前列,自主创新示范功能、对外开放服务功能、“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功能明显增强,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出更大贡献。
——突出转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以调整结构为核心的经济发展转型,实现科学发展与转型发展的有机统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培育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电子信息、汽车、石化、装备制造、食品5大产业年主营收入跨越5000亿元,新兴产业产值力争突破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5%。扎实推进“生态湖北”建设,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分别比“十一五”期末降低16%、17%。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科技创新支持政策,推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以上。
——突出支点,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是党中央对湖北发展的科学定位,我们要为之不懈奋斗。实施“两圈一带”战略是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有效载体,必须切实抓好。深入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继续大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城乡统筹、节约集约用地、财税金融、对内对外开放、行政管理等方面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圈域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城乡建设、区域市场、生态环保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武汉龙头作用,提升核心竞争力,巩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地位。全面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加快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辐射圈内外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以“一江两山”为龙头、“十大核心景区”为重点,大力实施旅游开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坚持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结合,实施特色发展,形成一批优势工业、现代农业和特色生态产业集群,推动圈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以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宜昌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和黄石鄂东组合港建设为重点,加快沿江主要港口、航道及配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标准化、专业化运输船舶,建设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一批沿江产业区,构建沿江产业密集带。加快沿江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发展沿江城镇带。促进两圈互动、圈带联动,形成“一线串珠、双轮驱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积极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采取特殊政策措施,促进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围绕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从农产品生产大省向农产品加工强省的跨越。推进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建设。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新增一批销售收入过10亿元、过50亿元、过100亿元的企业。
(四)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五是品牌结构实现由过多依赖国外到国内品牌自主创新的跨越;六是生态环境实现从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到发展与治理同步的跨越;七是城镇化水平实现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向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跨越;八是人才建设实现由育才大省到用才大省的跨越;九是人民群众生活实现从初步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这种跨越,应是立足中部、面向全国的全面的、全方位的、可持续的跨越,应当贯穿于经济社会全过程和各领域,体现为经济总量增速、增长质量和结构都必须明显高于、好于中部和全国平均水平。唯其如此,才能实现 “以速度高于全国平均、高于中部平均的业绩,以名副其实的中心功能、示范作用、“两型”建设的前列位置来担当起支点重任。
第四篇:农村城镇化
农村城镇化
农村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它是以工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集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农村社会演进并通往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过程,是传统农村向现代城市文明的一种变迁,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1、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方针。由注重小城镇外延粗放式发展,转变为注重质量的集约型发展;由单纯注重小城镇建设规模和人口数量,转变为注重经济发展和提高居民整体素质;由单纯注重小城镇自身完善和发展,转变为注重城镇间的相互联动和开放式发展;由主要通过政府行政手段推动,转变为主要依靠市场经济的办法和多方面的力量;尊重经济规律,不搞一刀切。
2、促进农村城镇化的配套政策。一是户籍制度。对到建制镇投资、兴办实体、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随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合法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均可申请办理小城镇户口,不受“农专非”指标限制,不收取入户费和增容费,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履行同等义务。二是土地使用制度。在非农业建设用地中,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用地指标用于中心建制镇建设。对复垦的旧村庄用地,免收农业税、特产税和集体提留。进镇入户农民原承包的土地根据本人意愿可以不收回,在承包期内可以转让、入股、定期租赁等,并承担相应的义务。三是财政金融政策。各级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以投资、贴息和补助等方式,用于小城镇特别是中心建制镇的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编制规划和信息网络建设。四是税费政策。小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专项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
3、繁荣小城镇经济。小城镇建设要同壮大县域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移民搬迁结合起来,引导更多的农民进入小城镇,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聚集、市场扩大的良性互动机制,增强小城镇吸纳农村人口、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要继续支持小城镇建设,引导金融机构按市场经济规律支持小城镇发展。重点渔区渔港、林区和垦区场部建设要与小城镇发展结合起来。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推进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
第五篇:农村城镇化
农村城镇化
太极
摘要: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将达到6.3亿人左右,城市化水平达到48%;已进入城市化中期发展阶段。城镇人口持续快速扩张,是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综合性问题。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能否做好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对我国社会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农村城镇化 农村社区建设
农村城镇化侧重于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视角来思考城镇化问题。农村社区建设是农村因城镇化而采取城市社区模式治理农村的过程。而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背景下,去分析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模式,研究城镇化的可能路径及其面临的困难和障碍,探索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突破口,既是理论研究的热点,也是现实发展的需求。
一、农村城镇化和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
农村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村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力要素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聚集;二是城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三是城镇反哺农村;四是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就是城乡作为一个整体高度融合,通过城乡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融合,实现城乡资源的共享。
农村社区建设是社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社区建设正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现成的规律可循,尤其在城镇化背景下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将城镇化建设等同于城镇建设,贪大求洋。
城镇化最终的目的应该是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但有的人在追求政绩的心理驱使下,大搞奢华的形象工程,只抓硬件设施,忽视了产业支撑力的提高,使巨额的投入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反而带来了沉重的债务。
(二)将城镇化简单的化为农转非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身份从农业变为非农业,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还包括就业、养老、医疗的各项基本福利条件的改变和提高。
(三)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集中居住点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管理服务费用支出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短缺的瓶颈制约非常突出。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严格控制土地使用管理,很多建设规划难以落实,影响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在农村,村干部普遍缺乏现代社区建设理念和管理知识。而农村基层干部待遇偏低、成长环境较差,要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加入“村官”队伍也比较困难。
(四)农民主动参与意识与农村社区建设不相适应
虽然农民主观上都渴望过上高质量的生活,但真正能主动参与农村新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却普遍不高。大部分农民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建设农村新社区是政府的事,跟自己关系不大。但当在建设过程中,涉及到他们切身利益时,又会过分地苛求政府。
三、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
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要想做好农村社区建设要处理好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正确地处理好管理和服务的关系
村民自治侧重点在管理,而农村社区侧重于服务。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服务村民的宗旨。通过农村社区建设,逐步完善社区职能,不断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为广大村民提供便捷服务,让村民真正得到实惠。
(二)正确地处理好政府引导与群众参与的关系
要坚持政府依法行政,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实现政府引导与群众参与的良性互动。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中,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实际需求,让农民群众充分参与到农村社区建设的各项规划和建设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把干部群众的良好愿望变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正确地处理好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而农村社区建设主要侧重于社会建设和管理领域,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发展农村各类经济社会组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农村社区建设是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四)正确地处理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之间的关系
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其目的是通过把农民群众组织起来,保证农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把自己的事情管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农村社区建设是村民自治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农村基层民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和发展。
(五)农村社区建设要以县域经济为依托
实施农村城镇化的战略重点在县域,县域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平台和载体,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城镇化之间存在着互促共进的良性互动关系。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村的社区建设才会有更大空间。
(六)加强对农村社区工作者的培训,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从农村发展特别是社区发展的趋势来看,目前农村普遍存在因缺少专业人才而使社区发展难以获得突破。因此,迫切需要培养一支专业化的社区发展队伍来推进农村社区发展。优秀年轻干部要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并通过政策理论、业务知识、工作技能的培训,努力提高社区工作者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爱民.中国城市化:田野研究与省例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2]吴学明,王荣启.构建和谐农村需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J].中国社会发展战略.2008(1).[3]陈鸿彬.农村城镇化研究、建设和管理[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74-75.[4]段炼.当前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02).[5]威学森.农村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