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台独问题论文
编辑:清香如梦 识别码:21-421642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20 15:50:1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台独问题论文

台独问题

近两年来,台湾海峡形势有了很大变化。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中国。之所以又出现台湾问题,与随后中国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及外国势力的介入有关。如果台湾问题长期拖下去,和平统一形势会越来越严峻。民进党上台执政三年来一直不断向台独方向发展。如果民进党连任,会把台湾的主流民意进一步往台独的方向推。随着老一代外省人的去世,年轻一代台湾人在文化上情感上对大陆越来越有疏离感,特别是台湾现在的“去中国化”教育,使得这种疏离感越来越大。

如果我们一个大国连台湾这么一个维护主权领土完整的事情长期都不能很好解决,我们的国际形象、地位、影响力都会受到影响,而且在全国没有完全统一的情况下,也会影响中华民族全面的崛起和振兴的。

大陆对台政策不能说是软或者硬,而是要有理、有利、有节。因为台湾问题跟其他问题不一样,台湾是中国一个部分,台湾同胞就是自己的同胞,很多东西不是靠硬能够解决问题,在两岸血浓于水的情况下,大陆采取很大的耐心、关心、爱心对待台湾问题。但每次台独势力试图想冲击一种底线,制造分裂时,大陆的表态和立场也是非常严正的。台独已经提出他的时间表,06制宪,08独立。如果这是最后的台独时间表,那就是统一的时间表,中国政府和人民用很大的耐性容忍希望和平统一,如果台独不顾一切冒险,台独之日也是我们武力实现统一之时。

过去五十年的积怨,将来长久的发展前途,都会在今后七、八年内获得突破性解决,即初步的政治统一,两岸人民必将大团结,经济必将大繁荣,整个民族必将大进步。“台独”者为什么要挑起没有希望的战争。台湾海峡两岸不是“一边一国”,而是两边一国或一国两边。首先要界定台湾在一个中国内的政治地位,这是公理或公法,要双赢,内外公认。我永远不会对台湾使用原子弹。我们没有必要对台湾大动干戈,以什么名义去打,是汉族打“台族”,还是社会主义打资本主义。两岸人民必须基于民族大义和情感共同反对“台独”,而不是仅出于害怕战火。要揭露“极端台独”言论和动作的危险玄机。台湾是有点特殊,仅凭主权统一是不够的,仅用武力也是不能强迫的,否则适得其反。关键还是一个中国,认同就是和平民主,是共同的福祉,否认就是战争失败,是共同的灾难。这是真正的全民族的爱国主义。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只“雀”就是日本。中国和美国在未来还是要联合起来,再次打败“日本的侵略战争”。两岸必须枪口一致对外,中国人不打中国人。靠美国来搞“台独是枉费心机的。

如我们中国历史上有一句话,就是宁失千金,不失寸土。就武力悬殊上比,用军事解决台湾问题没有问题,但我们现在追求全面小康和在国际上体现负责任大国形象的今天,不是说打完了就完了。

"台湾既然那么容易被攻破,就更没有必要急于开战了。不要急功近利,要“风物宜长放眼量”,如果1949年我们占领了香港,那么就没有它现在的繁荣稳定和举世自由港的地位。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就是用改革开放的办法统一台湾。这个代价最少,效益最大,流血较少,统一稳固,最有利于新时代的发展。矛盾转化得好,比如三通了,那么即使暂未统一,心向统一,中国处处话统一。相反,现在用武力得逞于一时,但人心向背不一,后遗症太大,“统一”可能得而复失,造成更大的分裂,比如五十年代的朝鲜战争。要动武也要在将来,可以制止外来干涉,反“独”条件更成熟,十拿九稳,有利于和平。战争一定要讲政治,不能做得太绝。

用战争的方式来实现统一的话,无疑对中华民族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我觉得万不得已不会走这一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最可取的一个方法。

两岸和平统一有两大障碍:首先台湾岛内长期存在的分裂意识是影响两岸走向统一的因素,第二个因素是美国因素,美国永远不希望看到海峡两岸统一。

如果2004年选举不是陈水扁民进党连任,两岸关系应该有转机的。11月27号的公投,用民进党主席的话就是输得脱裤。显然已经让民进党丢了面子和里子。我们看到台湾联合报11月29号最新民意调查发现,大选连宋支持率为四成二,扁莲三成四,和十天前差不多。

.我老感觉到这几年也是海峡两岸关系上风险性突发性事件可能性最多的几年,所以我对两岸关系很担忧。

我们要解决台湾问题,从现在来看要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军事上、经济上、国家战略调整上还有法律上的准备,我们应该尽快在宪法里面加上反分裂法条款等等,等被他们逼得不得不动手的时候,我们有法律的依据,我们做了一切的准备出手,那么我们就是正义之战。对台作战的辩证法是我们越怕打仗,越不敢打,最后也许会被台湾和外国势力逼得不得不打,而我们现在做好了充足的打仗准备,有那个实力的时候,也许最后就不用打了。

现在民进党总用民意牌打,对这个民意不仅仅限制于台湾的2300万人,也应该考虑到中国13亿人口的民意。我看到很多网友非常激动和着急,政治和生活不一样,有时候欲速则不达。本来台湾就是中国一部分,如果他不说独,你说他独,那不是给人家把柄吗?他好说了我都没说独,你说我独,你明摆不就是让我独吗?我认为是这样的问题。这里应指出,台湾问题纯属中国的内政,不同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国际协议而形成的德国问题和朝鲜问题。因此,台湾问题不能和德国、朝鲜问题相提并论。中国政府历来反对用处理德国问题、朝鲜问题的方式来处理台湾问题。台湾问题应该也完全可以通过两岸的协商,在一个中国的架构内求得合理的解决。

第二篇:坚持一国两制反对台独

坚持一国两制,坚决反对台独

背景材料 1、2005年4.26-5.3日,台湾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访问团到南京、北京、西安、上海参观访问。2、5.5-14日,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访问大陆。3、7.6—13日,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率“新党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陆访问团”参访大陆。同属台湾政坛的泛蓝阵营的三党领导人分别同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举行正式会谈,达成多项共识和愿景。在会见时都强调,两岸同胞要共同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共同努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台湾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的大陆行被称为破冰之旅、缅怀之旅、经贸之旅;国民党主席连战大陆行被称为和平之旅;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大陆行被称为搭桥之旅;新党主席郁慕明的大陆行被称为民族之旅。

5、中新网12月31日电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31日发表的2006年新年贺词中表示,2006年,我们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积极促进两岸的交流合作,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推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业。

涉及到的教材知识点

1、台湾问题的由来 2、1972年2月28日,上海《联合公报》发表,美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承认“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3、台湾问题是我国的内政问题。

4、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5、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6、目前海峡两岸交往的任务: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为国家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7、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方针。

8、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经济、文化上的交流蓬勃发展,相互促进,互补互利,联系日益加强,这必将为两岸的和平统一奠定坚实的基础。

9、邓小平曾经说过:台湾要向大陆统一,这首先是各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凡是中华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意志的。“ 基本问题

1、二十一世纪中国人民面临的三大任务是什么?

完成祖国统一,推进现代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在国家统一问题上,我国面临的迫切任务是什么?

促进台湾海峡两岸的交流与沟通,创造条件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祖国统一问题)的最佳方式(或基本方针)是什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一国两制”的基本含义是什么?有何意义?

含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意义: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富强;有利于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的稳定、繁荣和发展。总之,“一国两制”是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方针,它顺应历史潮流,有益于人民,有功于民族,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同破坏祖国统一、分裂祖国的行为做斗争。

3、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是什么?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对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言行,我们都坚决反对。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可以谈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问题,可以谈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空间问题,也可以谈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等问题。

4、谈谈你对解决台湾问题的认识。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惟一的合法政府,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⑵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职责。每个公民有责任维护国家主权不被侵犯,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维护国家政权的统一,坚决同陈水扁等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否定一个中国的言行作斗争。

⑶“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①我国顺利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这是“一国两制”方针的伟大胜利。②“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③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⑷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5、连宋郁的大陆行有何意义?

连宋郁大陆行有利于两岸人民消除隔阂,增进相互了解,削弱台独势力的生存基础,向国际社会表明双方努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赢得国际舆论的普遍赞扬。

6、国共两党到目前有三次合作,你知道这三次合作的时间、目的吗?

1924-1926年,为了反封建;1937-1945年,为了反侵略;2005年,为了反分裂。历史回顾

台湾地区:台湾自古是中国的一部分:古代:三国时吴国派卫温到当时地夷州,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流求。1624的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清朝时:1662年,郑成功率军打败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

近代:19世纪60年代美国派军队在……此后美国有支持日本侵略台湾;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澎湖列岛个日本;1945年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1949年国民党退到台湾;美帝国主义派海军第七舰队到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中国解放台湾;60-70年代台湾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台湾的地理环境:

台湾,与福建省隔海相望,相隔200公里。最近处只有135公里,飞机直飞只需10分钟,轮船直航只需数小时。台湾南面是巴士海峡,与250公里外的吕宋岛相对;东面是浩瀚的太平洋;北面则是东海预硫球相对。从海洋学看,台湾海峡的水深只有50米左右,最深不过90米,但离台湾东部海岸30公里,太平洋的深度则达到4000米,台湾正好位于中国大陆架东南缘。台湾,南北长东西窄,有人说它相宽长的香蕉叶,有人说她相纺锤,有人说她像番薯,也有人称她相一条鱼,更多的人们常把中国的地图比作给人友好,象征兴旺的雄鸡,而台湾和海南岛则成为鸡的双足。从台湾最南端的恒春半岛上的鹅銮鼻,到最北端的台北县富贵角,共长394公里。从最东部的新港,到最西部的新社,共宽44公里。台湾有两大岛群,一为台湾岛区,共有兰屿,绿岛,硫球岛等4个大小岛屿,二为澎湖岛区,本岛为马公岛,共有渔翁岛,白沙岛等64个大小岛屿。台湾总面积约为3.599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祖国总面积的二百六十六分之一。此外,台湾暂时还管理着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等岛和南沙群岛中的太平,东沙等岛。台湾为中国第一大岛,也被称为“多岛之省”。

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自明清以来,被称为“七省藩篱”,“东南门户”,是祖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天然屏障.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交通现代化,处于西太平洋南北航线要冲的台湾位置越来越重要,美国把台湾看成远东防线上的重要一环,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就把它当作“不沉的航空母舰”.日本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战略物资则需通过台湾海峡运输,把台湾海峡视为它的海上生命线.正是因为台湾重要的地理位置,历来成为西方实力关注的目标.台湾这块土地从福建推向中国大陆架东缘是地壳运动,把祖国大陆与台湾原本相连的部分变成海峡的是滚滚波涛.经过6亿年以前古生代晚期造山运动,1.92亿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个白垩纪之间的地壳运动,台湾开始成为陆地.再白垩纪和古新世时期,也就是在约5400万年前,台湾中部地区开始被水淹,中间成为浅海,开始成为海峡.自第四纪冰河期(1800万年至6000万年之间)以来,大海进入海进期,海水面上升约100至300米,形成了今天的海平面,台湾海峡开始形成.自此开始,两岸间的来往由陆地转为海上.台湾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物产丰富,被称为“亚洲天然植物园”,驰名中外的米,糖,茶被称为“台湾三宝”;“樟脑”和“樟油”在世界上独占鳌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最多时年产500万公斤以上。台湾是水果之乡,品种繁多,四季不断,有香蕉,菠萝,柑桔,木瓜,芒果,槟榔等80多种。在台湾海域,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周围海域有鱼类不下200多种,具有捕捞价值的有20余种。再四面环海的环境下,台湾的近海,远洋渔业和近海养殖业较为发达,在国际市场上,台湾产品遍及各地

中日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涉及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二次大战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日本将台湾及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当时的中国政府曾派员于1945年10月25日在台北接受日方投降并向全世界宣告收复台湾。此后,日在追随美国承认台蒋的同时,实际上一直把“台湾归属未定论”作为对华政策的一项基本原则。1972年,在“尼克松冲击”和日国内强大压力下,田中角荣、大平正芳等日本政治家顺应民心,加速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进程。田中内阁明确表示充分理解我提出的复交三原则,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蒋和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必须废除。经过反复谈判,1972年9月29日签署的《中日联合声明》第三条载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并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上述表明,中日两国之间围绕台湾地位问题已通过邦交正常化从政治上得到了结,双方就日台关系的性质和处理原则达成谅解。

中方关于日台关系的立场是明确的,即对日台开展民间往来不持异议,但坚决反对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搞“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

1998年底江主席访日时全面阐述了我对台湾问题及日台关系问题的原则立场,日方再次作出重要承诺。小渊首相访华期间进一步表示,日方将切实遵循在《日中联合声明》中阐明的立场,并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日本不会也不可能参与支持台独。中国只有一个,海峡两岸的问题应由中国人自己通过对话和平解决。近一段时期以来,日本国内极少数人正加紧策划在台湾“总统”大选后邀请李登辉访日,我正严密关注有关动向,并通过各种渠道多次向日方提出交涉,强调李登辉不论以什么形式和名义访日,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将坚决反对。如李登辉阴谋得逞,将从根本上破坏中日关系。敦促日本政府严格遵循《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中日联合宣言》的原则精神,妥善处理好这一问题,维护中日关系大局。专题热点 台湾问题和祖国统一 台湾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我们的国家利益,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也是我国新世纪的三大任务之一。我国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早在三国时,吴国的孙权就派卫温率船队到达了夷洲,即今台湾。隋朝时,隋炀帝也曾三次派人去流求(今台湾),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此后,历代政府更是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元朝时,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明朝时,民族英雄郑成功曾把荷兰侵略者从台湾赶走。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第二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清政府正式在台湾设行省。1894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规定将台湾割让给日本;1945年,中、美、英三国签署的《波茨坦公告》中规定日本将台湾归还中国。

2.台湾问题形成的历史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帝国主义实行“扶蒋反共”政策,1949年,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败逃台湾,将台湾与祖国大陆人为地分离开来。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统一祖国,从此形成了台海两岸长期的对峙局面。

3.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就明确宣布要武力解放台湾,但由于条件不成熟而未能实现。1956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表示了“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但未能推行。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争取用和平方式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委员长就台湾问题发表九点声明,系统地阐明了我们对台的方针政策。1982年1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这一构想促进了两岸经贸、文化等关系的发展。在此指导下,中英、中葡政府分别签署了关于香港、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从而顺利地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也为实现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1995年1月,****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即“江八点”精辟阐述了邓小平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并就两岸关系、推动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了八项主张。其主要内容有: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但反对台湾以摘“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为目的的所谓“扩大国际生存空间”的活动;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是我们的一贯主张;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面向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要大力发展两岸交流与合作,等等。

综上所述,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中国政府对台政策的基础。我国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1.当前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有利因素: 改革开放,国力增强; “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祖国统:—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⑤“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2.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底线

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一切可能的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维护中国的主权扣领土完整,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三个如果”是我们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底线。3.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障碍:

中美关系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是台湾问题。美国对台军售和对台实行“模糊战略”.其目的是维持台湾“不统”、“不独”的现状,使自己处于左右逢源、进退自如的有利地位,以达到它“以台制华”的目的,独霸全球,建立一个美国支配下的单极世界,是美国长期追求的战略目标,美国的对外军售,就直接服务于美国的这种战略目标。这正是台湾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美国对台军售的升级是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公然挑衅,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这一行径,会进一步助长“台独”势力的气焰,危害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总之,台湾问题得不到解决主要是由于外国势力干涉和台湾分裂势力阻挠。

4.台湾无权加入联合国及其他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参与的国际组织。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台湾作为中国的一部分无权加入联合国。

5.以李登辉、陈水扁为代表的台独势力是台湾问题最大麻烦的制造者,是祖国统一道路上的绊脚石。

李登辉继90年代初抛出“一中一台”、“一国两府”后,又于1999年7月9日公然抛出“两国论”。这完全背离了“一个中国”的原则,激起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强烈义愤。

2000年5月20日,台湾新领导人陈水扁正式上任并发表就职讲话,他虽然提到不会宣布“台独”,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但他在接受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关键问题上采取了回避、模糊的态度,把一个中国说成是“未来”的“问题”,始终不肯承认自己是中国人。2003年11月以来,陈水扁当局通过“公投立法”进行“台独”分裂活动。

中考试题与解析

(2004年河北)2004年3月20日,台湾当局执意举行所谓“和平公投”,试图挑衅两岸关系、分裂国家,这一行径遭到普遍反对。下面对台湾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是(C)①“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②祖国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③台湾曾经遭受日本50年的殖民统治,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祖国怀抱 ④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台湾问题的基本认识,以政史综合的形式考察。

考点预测与练习

本专题有可能因为两岸关系最新近况而成为考查的热点和重点,尤其是对连、宋、郁的大陆之行重要意义的考查。题型多样。

1、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5年4月,国民党主席连战即将访问大陆之际,网友创作这样的诗歌:

当你跨出机舱的那一刻/我就认出了你/父亲一般伟岸的身躯/母亲一般睿智的眉/让人生出无限的感慨/走上前去,说一声/大哥,你回来了/你终于回来了/跨过海峡,越过高山/一路风尘/掩饰不住你急迫的心情/大哥呀大哥,你早该回来了/需要你我兄弟联手实现梦回唐朝/人们期待着/期待着海峡两岸所有的中华儿女/团聚的那一天/人们期待着/期待着你我的第 三次握手/到那时你我将共同举行13亿人的家祭/隆重告慰咱娘的在天之灵。------节选自网友作品《娘,大哥他回来了》

材料二:2005年4、5月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访问大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分别与连战、宋楚瑜举行会谈,并发表会谈公报。公报中都强调反对“台独”。(1)材料一中的大哥,指的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主张以哪一基本方针解决台湾问题?用这一方针我们成功的解决了什么问题?

(3)有许多网友以发自内心的诗篇来表达他们美好的祝愿。一位网民说:“我们对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充满了信心!”你赞同他的观点吗?简要说明理由。

(4)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捍卫自己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

(1)国民党。(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香港、澳门。(3)赞同。因为我们制定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正确方针;我们制定了《反分裂国家法》;香港、澳门的胜利回归,为最终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为实现最终统一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争取了更大范围的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分裂不得人心,台独注定要失败;分裂没有出路,统一是唯一选择等。(4)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同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作斗争等。

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提出:在筹建新中国时,中国共产党就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

自治。

实行:建立了五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补充:1947年,内蒙古

自治区成立。)

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政策:

第三篇:习近平会见连战:坚决遏制“台独”

习近平会见连战:坚决遏制“台独”(图)

2018-07-13 16:13:29 新华通讯社 7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率领的台湾各界人士参访团。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原标题:习近平会见连战一行

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记者陈键兴)13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率领的台湾各界人士参访团时强调,大道之行、人心所向,势不可挡。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和足够的能力,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坚定不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希望两岸同胞共同努力,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扩大深化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增进同胞亲情福祉,在新时代携手同心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篇章。

习近平指出,“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只要大家登高望远,就能看清主流、把握大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克难前行。我们对两岸关系未来充满信心,因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携手致力民族复兴,是符合民族整体利益、顺应时代潮流、造福两岸同胞、得到两岸同胞拥护的正确道路;因为不管经历多少风雨,两岸同胞在民族、文化认同和情感上从未分离;因为尽管数十年来两岸关系跌宕起伏,但总体趋势是向前发展的;因为两岸是密不可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同胞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对两岸关系走近走好的一致向往,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

习近平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正确道路要坚持走下去。特别是在当前台海形势下,两岸同胞更要坚定信心,团结前行。

第一,坚定不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台独”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破坏台海和平稳定,只会给两岸同胞带来祸害。我们决不容忍“台独”势力兴风作浪,决不容许任何“台独”图谋得逞,一切分裂祖国的行径都是注定要失败的!两岸同胞要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图谋和行径,以实际行动展现正义的力量和声音。

第二,坚定不移扩大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扩大交流,深化合作,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对两岸都有利。两岸同胞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分歧,不应影响两岸正常交流合作,更不应成为阻挠限制两岸交流合作的借口。我们完全理解台湾同胞的特殊心态,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现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同样,大陆同胞历经长期努力、不懈奋斗,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也值得台湾同胞尊重。两岸同胞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增进理解认同,实现心灵契合。

第三,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两岸一家亲,都是中国人,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天亲。改革开放40年间,两岸同胞始终同舟共济、砥砺前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更加光明的前景,我们为同胞谋福祉的能力更强、条件更多。逐步为台企台胞提供与大陆企业、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是我们的庄严承诺。今年2月,我们发布实施了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31条措施,两岸各界反应良好。我们还会深入研究,适时推出更多新的政策措施,把同等待遇逐一落到实处。

第四,坚定不移团结两岸同胞共同致力民族复兴。民族强盛是同胞共同之福,民族弱乱是同胞共同之祸。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不懈奋斗的共同事业。民族复兴道路上,台湾同胞不应该缺席,也一定不会缺席。两岸同胞要顺应历史大势、共担民族大义,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连战提出一个中国、两岸和平、互利融合、振兴中华四点主张。他表示,2005年国共两党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五项愿景,基于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认知,推动两岸关系走上和平发展正轨。当前,台海形势陷入不稳定,正在对台湾民众的安全与福祉造成危害。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曾经走过休戚与共的历史,本即一家人,不应再内耗,应当相偕以行,为追求两岸和平共荣而献策献力,共建和平的海峡及繁荣的两岸。

连战表示,两岸应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巩固政治互信,重启对话,循序渐进处理历史所遗留的政治分歧。同时,通过经济合作、文化交流、民间往来,不断扩大互利,厚植两岸人民的同胞情谊、兄弟情怀,持续增进融合,共同促成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丁薛祥、杨洁篪等参加会见。(完)

第四篇:论文排版问题

论文排版:Word加入脚注后,分栏的正文就跑到下一页上去了的解决方案

在论文排版中,在题目或作者处插入了脚注后,再对正文分栏时,或者先分栏,再在题目或作者处插入脚注,分栏后的正文就跑到下一页上去了~~~ 情况

一、稿件格式的要求:

1.题目和摘要部分不分栏,正文部分要求分两栏;

2.在首页底部用脚注方式插入作者简介,脚注要撑满页面,即通栏。

示意图如下

标题----------------

--------------------摘要---------------------------------------------------------------------------

正文

--------|----------------------------|----------------------------|----------------------------|----------------------------|----------------------------|----------------------------|----------------------------|--------------_______

脚注--------------------------------------------------

解决方案:

工具->选项->兼容性->采用word 6.x/95/97的方式排放脚注(分栏后解决跑到第二页的问题)(分节符,对本节应用分栏设置)先用分节符对本页分节,然后,在word中,“工具—选项—兼容性”,选中按照word 6.x/95/97的方式排放脚注。

再然后就可以按照一般的方法插入脚注了:“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就可以了。

具体参考(汽车工程)论文格式

情况

二、稿件格式的要求:

1.题目和摘要部分不分栏,正文部分要求分两栏;

2.在首页底部用脚注方式插入作者简介,正文分栏后右边补充脚注空缺位置,即脚注不通栏

示意图如下

标题----------------

--------------------摘要---------------------------------------------------------------------------

正文

--------|----------------------------|----------------------------|----------------------------|----------------------------|----------------------------|----------------------------|----------------------------|--------------_________ |--------------脚注---------|------------------------

|-------------解决方案:

1、给标题上需要插入脚注符号的地方插入一个普通正文符号,如*;

2、在文章左栏的开头附近插入脚注,在加脚注的时候,在“脚注和尾注”的对话框上选择

“自定义符号”,再选择“符号…”按钮,选择空白的第一个符号即可。这样就可以添加

没有符号的脚注了。书写脚注时,先写一个*号,再写脚注内容即可。这样两个*号呼应,看起来就是一个脚注。

第五篇:房价问题论文

湖南科技学院

题目

社会热点之房价

课程名称 学院 专业 班级

中国经济发展改革问题

经济与管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贸1302 姓名 _________王春颖______________

2016 年 6 月

社会热点之房价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房价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浪随波而起,扶摇直上。当前国内的高房价与收入差距的拉大密切相关,其实,住房本身是社会大众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具有公共品的特性,从而不能简单地放任市场机制来加以配置。在此,我们只知道大部分人买不起房子,但我们更需要的是了解房价增高的原因和本质所在,配合国家的相应有效策略的实施,这样才能确保民生的稳定,才能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

然而十八届三中全会虽没有明确提出房价问题,但是土地改革、财税改革等将会对房地产市场带来根本性的改变,将对房价产生极大冲击。

关键词:房价房地产十八届三中全会

一、房价上涨的原因

导致房价上涨的因素很复杂,如果结合到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实际,导致我国住房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的人口数量与结构决定着住房高增长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的要求和需求也日益提高,在我国的很多城市,都出现了住房供不应求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房地产总体需求强劲造成供求关系紧张,而影响住房总体需求快速增长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包括正常住房需求、超前住房需求、被动住房需求和投机型住房需求,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房地产总体需求水平的提高,共同推动了房价的上涨,而房价快速上涨的最主要原因的是由后面三种需求的增加共同推动的。

(2)中国的城市化需求

中国正处于经济持续的高增长中,这个增长中的贡献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城市化的需求。没有哪个国家的房地产泡沫是在这个国家经济的高增长中出现的,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在不实现城市化率的提高中实现经济的高增长。(3)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

城市土地成本是构成住宅产品的主要因素,住房周边硬件条件,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提高了地段的价值空间,直接促使房价的总体上升。地铁线路建设的开展,快速干道的逐步开通,相关城市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住房周围的一些重要市政设施、公益工程的建成都间接的提升了住房的价格。因此从城市开发建设的速度与规模上看,在改善了城市环境的同时也拉动了周边房价上涨。(4)成本因素的变化。

房地产业而言,过度的低利率助长了开发商的盲目投资,引发了钢铁、水泥等行业的盲目发展,使得建材价格一直处于高位运行,建筑用钢材价格居高不下,其它建材如水泥和玻璃,价格也处于总体上涨的态势,使国民经济越来越失调。建材价格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建筑所需的土地成本、材料成本、人力成本、资金成本和管理成本等也随市场行情不断提高,它们的提高也会影响到住房的价格。(5)不可忽略的收入增长。

在收入的增长中,特别是高收入群体收入的快速增长中,房价也就停不下上涨的脚步。除了扩大供给之外,缺少供求平衡的条件时,房价只好承担更多的上涨压力了。

也许还能举出更多的理由来说明房价必然上涨的原因,但只希望房价上涨的速度不要过快,不要超过了收入增长的条件。

二、如何有效减缓房价上涨

随着房价的不断升高,进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房地产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问题,如何能够有效的抑制房价的持续上涨,对由房价上涨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得以解决,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起到减缓房价上涨的作用:(1)加强住房需求的管理

区别对待各类住房需求,对不同的对象要通过不同的手段进行管理,即对住房需求进行差异化的管理,做到不同收入的人选择不同新旧,不同价格的住房,避免盲目跟风购买新房、好房,从而也有效的遏制了住房的价格上涨。当前所要做的是进一步完善这种住房供应体系,基于我国人多地少,人多房少的基本国情下,房价上涨是长期趋势,适度增加住房供给,鼓励正常需求;限制集团购房,抑制超前需求;控制城市房屋拆迁面积,减缓被动的住房需求;运用多种手段,打击投机需求。强化住房租赁管理,要建立和健全租赁市场的规章制度,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利益,规范租赁市场的健康,正常和有序发展。培育住房梯度消费。强化合理消费观念,倡导建设小户型住房、购买二手房、租赁住房等方式,让住房市场回归正常的供需状态。

(2)加快我国农村城市化的建设,进一步扩大城市化的空间

我国的城市化与房价的关系取决于城市化是以怎样的形式进行的,如果是采取农民进城的方式,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便会造成城市的拥挤和住房紧张的压力。而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必须要改变农民进城的方式,通过对农村经济开发区的建设来加快农村城市化的建设。(3)提高房地产开发中的土地使用效率,调整土地供应计划的制定

当前我国不少城市的房地产开发中对土地使用存在着“铺张浪费”的情况,对房地产开发中容积率等问题应当做出相关的规定。许多地方都将新增建设用地中的绝大多数用于发展工业,压缩了住房用地的需求。政府在制定土地供应计划时,可以考虑单独制定新增住房用地的计划。同时,在合理规划存量房屋拆迁面积的基础上,制定存量住房用地的供给计划。市场化供地是大势所趋,在推行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将经营性用地统统纳入市场范围,解决低价供地、无序竞争问题。要建立土地、房地产管理部门协调机制,在遵循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调控土地供短期内,适度控制拆迁、适度放量土地的同时,规范土地市场、打击土地投机,从而间接调控住房价格。(4)完善房地产税制

政府应该减免房地产税费,从而降低住房价格。在房地产商开发的过程中,要缴纳各种税,这些收费最终都要归结到住房的成本中,房价自然就提高了;另外通过提高办事效率,减少办事环节,公开办事程序,公布税费标准,允许产权、规则、市政、交易等资料、信息公开查询等,这些方式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开发商对开发项目的可控性,减少交易费用,降低开发成本,从而为降低房价提供有力的保证。

(5)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房价水平最终会和当地居民的消费能力相匹配,房价上涨最终需要通过经济增长来消化,政府有责任有空间去干预,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此,需要建立健全信息反馈监控体系、完善土地政策、住房政策等相关制度体系在有效抑制房价上涨有重要作用。三、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房价的影响

十八届三中全会落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引发了媒体、专家“解读热”。虽然《决定》对公众关注的房地产话题表述十分有限,只有“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没有“房地产调控”的字眼。但还是很多分析人士认为,配合土地的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举措,房地产市场走向将深受影响。

(1)弱化政府调控凸显市场作用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决定》没有再提“地产调控”是进步,说明未来会加强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弱化调控,政府抓保障,市场做商品房。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认为,“习李房地产新政”的日渐清晰,调控的手段、方法、立足点、途径都在发生变化。与过去的调控思路有所不同,首先是调控手段的变化。过去,政府有形的手干预太多,而未来无形之手将起更大的作用。其次是方法的变化,过去以“限”为主,以堵为主,现在强调千方百计地增加供应。再次,调控的立足点也在发生变化。过去的调控,是就房价而言的调控,房价被视为政治问题,调控始终在短期的房价涨跌方面做文章,现在更加注重长效制度的建立。最后是途径的变化,过去常常是一刀切。现在,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分化,各地区表现不同,调控给了地方更大的自主权。(2)农地流转不局限于农村城市房价或受冲击

给予农民更多的产权,是化解中国土地财政的重要举措。一方面,这将会减少地方政府对农村土地的征用,农民土地或不再办理征地手续,由农民直接开发;另一方面,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或可以转让,土地产权多元化,将使得土地市场更加丰富,不再局限于地方政府征地。曹建海认为,这一政策是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沉重打击,地方政府饥饿营销下的土地供应短缺问题将得到解决,由此造成的房价高涨问题也将因此减弱。

(3)房地产泡沫不会马上破裂短期内房价或上涨

中国房地产市场有泡沫,但还没到马上要破裂的程度;《决定》中以“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为核心的土地政策,可能会造成土地价格短期内较大幅度的上升。农民收入的增加,加上卖地少了,进入市场的土地的减少,地价会传导到房价,短期内带动房价的上涨。在他看来,关键要看政府的保障房怎么安排,如果保障房也少,可能导致房价更快速的上涨。(4)房地产税法势在必行短期内难开征

《决定》中提出“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的改革”。此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383”改革方案中也提到要扩大房产税试点范围。中国房地产调控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作为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房产税有利于改变人们对于房地产发展的预期、改变房地产脱离其本来属性,变为投资品的趋势。预计房产税的推进在最近一两年“会有大的动作”。(5)小产权房投资有风险转正应是持久战

小产权房长期以来处境的尴尬,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其再次进入公众视野。目前小产权房转正赌局中,大部分受访者均表示购房是出于投资的心态。对于试图从小产权房转正变革中投资获利的这种心态并不好。一旦小产权房转正,农村土地可以入市,再加上房产税等种种政策出来,房价未来下跌的可能性就很难说了。

四、结论

可以看出,在短时间内在一线大城市房价不会有所下降,但是上涨步伐可能会减慢一些,要相信政府的一系列措施。不用太去担心房价吧,作为大三的我,告诉自己一句,不惧将来。

台独问题论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