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正确对待班级管理中的优秀生和学困生
编辑:莲雾凝露 识别码:21-370553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10 10:51:51 来源:网络

第一篇:正确对待班级管理中的优秀生和学困生

正确对待班级管理中的优秀生和学困生

正确对待班级管理中的“优秀生”和“学困生”,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教育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人为本”的管理,说到底就是人的管理。要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觉得正确对待班级管理中的“优秀生”和“学困生”,是搞好班级管理的关键。一、一碗水要端平

即是说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尤其是奖惩方面,对“优秀生”和“学困生”应使用一个标准。通常“优秀生”易受到偏爱,而“学困生”常使老师产生偏见。所以班主任“执法”,一定要公允,要一碗水端平,如处理偏颇,则会助长“优秀生”的坏习惯,压抑“学困生”的上进心。对他们的错误和缺点一视同仁,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

二、真正地爱学生

老师应如母亲不会因为孩子的美丑存在偏袒和私心一样,虽然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他们的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程度都不同,但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尊重、信任、理解,热爱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身体,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思想。对待“学困生”,应该让学生看到自己点滴的进步,体验进步成长的快乐,决不能因为一点过失而让孩子在指责中自卑地抬不起头来。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待“优秀生”犯了错误时,该批评的就要批评,该处理的就一定要处理,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只有奖惩得当,才能在班级中形成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

三、架起信任的桥梁

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更用心去了解、剖析、关爱孩子,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在教育学生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学生才会把班主任,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

四、调动积极性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离不开全班同学,也离不开班干部、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作用。他们的模范作用如何,他们对班级管理的成效如何至关重要。在选举这些干部时,我坚持做到:不论“优秀生”、“学困生”人人参与竞选,力求把大家信赖的好同学推选出来,使他们一开始就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发动有一技之长的同学多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以带动其他同学积极投入,增强大家的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

班主任面对的是几十个性格各异的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引导,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去摸索、去探讨。我想,只要怀着一颗爱心,一种责任感,正确对待班级管理中的“优秀生”和“学困生”就一定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第二篇:正确对待班级中的

正确对待班级中的“短板”

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装入水后,水平面最终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高度,而不是最长的那块木板。因为无论其它木板比最短的木板高出多少,其超出最短木板平面的水流都将会很快溢出,这就是管理学中的“木桶理论”。对于一个班级而言,如果把一个班级看作一只木桶,那么班里的学生就是组成木桶的那些长短不一的木板,班主任在管理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短”,要善于弥补他们“短处”。只有这样,班级这个“木桶”才会增大容量,班级才会有凝聚力。

“木桶理论”对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很有启迪作用。管理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在管理工作中,要教育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最短的那块“木板”,并尽快使最短的那块“木板”变为“长木板”。长期以来,短板(后进)生在有些教师眼中,往往视若稗草而不加以培育、浇灌、修枝、剪蔓。他们不是没有希望,而要看我们教师有没有给他们转化的机会,有没有帮助他们扬起“逆水行舟”的风帆。只要教育方法得当,时时留心,真诚善待,他们的潜力也能被激活。西方有一句格言说得好:孩子一时的过失,连上帝都会原谅地。作为教师更要善待学生并加以引导。对他们教师也绝不能吝啬自己的爱心,必须给他们以慈母般的温暖,用一颗热乎乎的爱心去熏陶、感染他们。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可以塑造美好的心灵,放弃对短板生的教育,就等于空谈素质教育。教育没爱,就如池塘没水。在实际的教育生涯中,老师如能尊重每一位短板生,让其在学习生活中慢慢地改正错误;如能抓住每位短板生的某一闪光点,用师爱去呵护他们、鼓励他们,催其奋进。在上课外教师要与他们多接触,多交谈。当教师发现谈心初见效果时,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表扬,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甜头,形成继续前进的动力。科学的教育可以让学生学会珍惜,就好像不吃口苦瓜,就感觉不到白开水是甜的一样。教育是连续的,你进行了恰当的教育,如果他接受了,会提高他以后的学习效率。转化这类学生不会一帆风顺,教师如果没有十足的耐心教育,只能是浮光掠影。同样,教师没有恒心,也只能是前功尽弃。因此,我们的主要关注点应放在短板生身上,挖掘他们的潜能,鼓励他们早日进步,不让任何学生掉队。同时,对优秀生,我们也要找出他们的“短板”,让他们明白素质缺陷贻误人生的道理。也就是说教育要讲究方式和艺术,要讲究走进学生的心灵。同时,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例如:对“吃硬不吃软”的学生,要坚持立场,就不能姑息迁就或过分宽容;而对于“吃软不吃硬”的学生,教师要心平气和以避免“顶牛”,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启发他们的自觉性。只要我们细细体会,用心挖掘,我们的班级建设会有一片晴朗的天空。

班主任工作繁杂而多变,作为班级管理的主导者的班主任必须有事业心、责任心和爱心,善于运用这个理论指导班级建设,增强班级管理的针对性,提高班级管理的成效。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这个班集体中全面快速地成长,就必须正确对待学生群体中的“长板”和“短板”,切实做好补“短”工作,努力把“短板”变成“长板”,从而使班级管理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

第三篇:优秀生学困生

节约粮食倡议书

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也是一个人的品质,节约更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我们都是社会的主人,我们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要用心去爱护粮食,让我们同心协力,拿出实际行动,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让节约粮食内化为自觉,成为习惯,并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一直坚持开展下去,为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借此,我们倡议:

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可耻。

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

5、饮食要均衡,不偏食,不挑食。

6、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

7、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成宣传浪费粮食的可怕后果。

8、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节约粮食倡议书

现实绝对不容乐观,在我们扔掉粮食的时候,不仅扔掉了农民伯伯赋予汗水和心血的粒粒真情,更是灾区人民一份朴实而热切的渴望,是中国未来一份微小却珍贵的资源!

同学们,我们当思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为此,我向学生提出以下倡议: 1.打饭要适量,打多少吃多少,做到不随便剩饭剩菜。2.不偏食、不挑食。

3.积极监督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的现象。4.对垃圾进行分类,尽量减少垃圾的排放,减少耕地污染。

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更是责任,让节约成为大学生中的一种时尚风气,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态!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行动中,让节约引领风尚,为建设文明、和谐校园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

1.人们平时所说的农业包括_____、_____、_____ 和_____。2.种植业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粮食,_____、_____ 等。3.养殖业为我们提供了蛋,_____,_____ 等。

4.现在农业正向科学,多元化发展,农产品更加讲究绿色,_____,_____。5.栽培农业包括农作物,_____,_____,饲养动物包括家畜,_____ 以及养殖业或捕捞业的鱼,_____ 等。

6.洗过衣服的水可以用来_____,洗过菜的水可以用来_____。7.在外用餐时,吃不了的菜应该_____。

8.每人每天节约20克粮食,全班同学一年可以节约_____ 千克粮食.

二、探究连线:把食物和主要原料连起来 馒头 大豆 粽子 玉米、小米 煎饼 绿豆 豆腐 糯米 粉丝 小麦

三、简答题:

1、请按顺序写出小麦的来历。(晒干入仓、播种、收割、田间管理、脱粒、耕地)

2、想一想,厉行节约应从哪些方面做起?

如何开展卫生与健康教育

为了加强学校卫生工作,促进学生正常发育,增强对疾病防疫的知识和体质及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我校以牛校长为首的行政班子及全校教师坚持以认为本,感悟巴金教诲、学习巴金品质,让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把心交给孩子!牢固树立卫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要狠抓细节,主动排查隐患,狠抓落实,完善管理措施,建立学校卫生工作的长效机制,让学校卫生工作落到实处。

一、我们卫生室和大队部相互配合,根据上级部门、学校、辖区及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九月份:

1、加强对校园卫生、食品卫生、安全的检查及校园卫生的美化。

2、开展2012秋季卫生宣传月暨“预防肠道传染病,远离甲型h1n1流感”活动。

3、狠抓学校卫生常规教育,促进学校健康课的健全实施。

4、加强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

5、严格做好传染病的防控预防措施。“从系从严,制度管理”的宗旨。

十月份:

1、开展狂犬病的宣传教育。

2、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开展讲座及护眼保眼专刊)

3、一年级开展口腔卫生的讲座。

4、“均衡营养、身体才强壮”。

十一月份:

1、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传染病的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重点从学生个人卫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入手,并开展学生个人卫生和班级环境卫生的评奖活动,强化学生的卫生意识。

2、开展“预防肺结核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活动。

3、加强对学生正确使用饮用水的卫生及节约用水的思想教育。

4、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

十二月份:

1、开展心理健康教学讲座。(心理教师)

2、开展“关注自己,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活动。(讲座和板报形式)

3、开展“考试期间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4、开展学生体育锻炼的卫生于安全教育。(体育组配合)

一、抓好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计划和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二、进一步配合防疫部门做好学生的体检、防龋、常见病、传染病、预防接种等工作并及时将学生体质健康检查情况通知家长。

三、培训好各班的生活委员、劳动委员,使他们成为保健教师的好做助手。

四、做好教材循环使用的消毒工作。

三年级一班优秀生培养工作总结

抓好优秀学生的培养,使他们的学习水平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并且逐步提高,并且通过他们起种子的作用,带动全班的英语学习,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保护优秀生的学习积极性

优秀生的英语知识基础较好,思维活跃,在课堂上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积极举手发言,积极与其他学生配合,进行英语对话练习。上了六年级以后,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比以前多了,有时也会出现一些错误。我经常给予鼓励和肯定。培养他们大胆实践,不怕出错的精神,增强信心。

二、鼓励学生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牛顿指出:“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我在每堂课结束前安排几分钟给学生提问题,以此激励学生不断地向老师质疑,向权威质疑,也就不断地去探索、学习、提高。

我要求优秀的学生在质疑的同时,能大胆地对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不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整理提出的问题,从而学会或引导学生提出重难点问题,提出创造性问题。这样,经过一年半载训练后,学生敢于提问了,会提问了,乐于提问了,并且学会善于把问号变为句号,又从句号中产生新的问号„„

有几个优秀的学生一下课就围着我提问题,由于课间时间有限,我教他们准备一本记录本,记录自己在课中提的和想要提的问题,记录在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记录在预习课文和课外学习中发现的问题。我用自习课或放学后专门约定的时间答疑,如果他们所提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我就在全班上课时讲解,并告诉学生这个问题是由谁提出,让大家向他学习。提出问题的学生得到了我的肯定,以后会更为积极。

现在优秀生有较好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根据这一个特点,我组织成绩好的学生在课外开展提高性的自学小组,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启发,我适当作一些指导。

三、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的知识

英语成绩好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不满足于课内的知识,对掌握课外的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他们经常拿着一些课外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来问我。根据他们这一特点,我结合课本的知识,适当插入相关的课外知识,并与课内知识融会贯通。使他们在熟练掌握课内知识的同时,扩大知识面。尽量满足优秀生的求知欲望。

四、指导他们自学课外的辅导材料和阅读文章

课本学习的内容不多,学生完成作业后仍有较多的课余时间。我指导他们订阅英语报刊,购买阅读等材料,每周布置一定量的练习和阅读,寒暑假也让他们坚持阅读。大量的阅读,使学生能较好地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词汇。此外,也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讲英语国家人们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丰富课外知识。

五、课余时间为优秀生作学习指导

优秀生在学习中喜欢质疑,我用课余时间耐心地给予解答,并作学习方法指导,如:如何归纳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

三、学习迁移等。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持续,能在无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学习比课文更深的知识,自己解决疑难问题。

六、在课堂上创造一个让学生积极思维的气氛

设置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探究,鼓励优秀生解答难题。此时,我采用分小组竞赛的形式,安排优秀生做组长,发挥他们的作用。

七、给予优秀生个别的具体指导

优秀生每人的情况不同,学习上各有特点和长处。有的优秀生思维活跃,反应较快,但考虑问题欠周到,缺乏深度,粗心,易出错;有的优秀生较细心,善于总结归纳知识,但只局限于课本的知识,缺乏大胆质疑。我都分别给予具体指导和帮助,使他们扬长避短,进步更快。对个别成绩突出的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进行提高性的练习,强化自学能力,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潜能 2011、7 三年级一班学困生转化工作总结

一个学期过去了,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本人采取相应的方法,关心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及问题学生.现将本学年转化工作总结如下:

一.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困生主动要求进步。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师生关系和谐健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才会可能被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我们班学困生生活条件还可以,但他们学习、生活依赖性强,为人自私,懒惰心理强,对学习不感兴趣。所以我必须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摸清情况,区别对待,多给他们一点关爱,多一点肯定,多一点帮助,逐步建立亲密、和谐的关系,他们倍感亲切、温暖,让他们安心并乐意学习,努力追上其他学生。

二. 具体办法如下:

1.与学生和家长共同督促孩子的成长,制定出前进中每一步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并及时调整前进步伐。

2.根据学困生基础差的特点,精心辅导,详细记录,总结优缺,尽量做到使每一个学困生都能听懂、学会尽快赶上其他学生。

3.定期对学困生进行考试和检测,及时了解补习情况。4.让学优生自愿与学困生结成“一帮一”对子,利用活动课或课下时间进行作业辅导。

5.经常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成长与变化。6.学困生考评奖励措施

根据每学期期末的成绩,对这些学困生的成绩与上学期成绩进行比较,提高位次的按比例分出一二三等奖,没有进步的不予评价。有进步的学生,期末要进行表彰,颁发“进步奖”,以示鼓励。

帮助学困生是一件有着重要意义的工作,我们每位教师一定要亲自走下讲台、走到身边、弯下腰来,亲切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给他们力量与自信,使这些掉队的学生也尽努力追敢队伍,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起来。2011、7

学困生转化计划

一、指导思想

振兴国家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导,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人生观价值观,遵循教育原则,秉承言传身教、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培养未来合格的“四有”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二、基本概况

本班后进生思想单纯,心地善良,身体健壮,尊敬师长,但没有学习目标,学习基础差,上课听非所听、学非所学;纪律散漫,团体意识薄弱。优差生比例悬殊。

本班后进生转化对象有:

三、转化目标

面对曲折、布满荆棘的道路,我决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爱之以心,教之如亲,导之以理,动之以情,从思想上行为上感染、引导学生,树立学生要学、肯学、苦学的思想,努力彻底地改变自己,实现自我价值。

四、目的要求

1、培养学生具有爱国、爱党、爱民的思想品质,树立学生具有正确的理想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培养学生具有爱学、肯学、勤学的学习习惯,帮助、教育学生敢于克服惰性思想,培养学生的吃苦进取精神。

3、平等面向全体,平等相处,发掘学生的进取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做好法制法规教育工作,依法治教,以德育人。

五、具体措施

1、组织学生学习“八荣八耻”、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明荣知耻,辨是非明美丑,督促养成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

2、抱着一颗爱心,尊重后进生,关爱后进生,平等与后进生交往,坚定做到“三公”。

3、积极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做到多表扬少批评、多尊重不歧视、多鼓励不嘲笑,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4、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引导后进生积极参与,鼓励后进生做好读书笔记,写出体会,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改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5、成立学习互帮小组,鼓励后进生进行学习,督促后进生完成学习,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帮辅,做到学习天天过关。

6、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行为,了解他们的思想、兴趣、爱好、习惯、个性,做到扬长避短,有的放矢,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教育。

7、营造一个“互爱、互学、互帮”的班风学风,让后进生在紧张、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感受集体温暖,鞭策自己自觉学好。

8、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不定时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树立学习的信心。

9、做好家、校联系的工作。

10、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小学优秀生培养计划

班里的优秀生,即尖子生,是学生本人,教师、家庭以及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对于尖子生,教师应该有所针对有所侧重地进行引导,把他们的潜能开发出来,使得这些尖子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重点培养尖子生,使他们脱颖而出,不仅可以为其他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而且能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使学校学生能拥有无比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对优秀生的培养,我们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

一、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定人生目标

没有理想和目标的人生,就像行船没有了航向。人生道路上就会感到迷茫,不知所从,从而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有时甚至会使人迷失继续奋斗的意义、勇气和信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确立人生的目标。有了理想和目标,学生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有兴趣学习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尖子生就越学越想学,越学越有劲,就不会出现尖子生中途夭折的现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应该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

(一)、经常找尖子生进行个别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让他们知道学好本领干什么,为谁学习;

(二)、召开主题班会,教师要结合社会现实帮助同学分析和纠正他们的想法,让学生能够明确不同想法的好坏利弊;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目标,从而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的状态;

(四)、给学生介绍伟人以及成功人士的人生目标,以增强学生建立自己理想和目标的方向感和自信心。

二、培养学生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形成学习耐力

有了理想和目标,下一步就是怎么具体去实现。学习本身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有些学生的毅力不够,造成学习过程的中断和停顿,不能坚持下去,这也是部分尖子生成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众所周知,天才始于勤奋,勤奋在于坚持。有了坚韧的意志力,学生就会在学习过程中克服这些缺点,做到学习过程中的坚持不懈,形成学习过程的持续性,做到对所学的知识学得扎实,掌握得牢固。使学习过程进入良性循环,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应该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

(一)、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励志学习的例子,培养学生如何做到坚持不懈地能力;

(二)、从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培养和磨练学生的毅力,形成做事有始有终的性格;

(三)、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克服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的缺点;鼓励学生形成坚持到底的信心和决心。总之,坚强的毅力是一个好学生不可缺少的学习品质。

三、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形成苦学加巧学的学习习惯

成绩好离不开学习,学得好离不开勤奋。可是只有勤奋是不够的,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事倍功半。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倡学生创造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和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要引导学生形成创造性学习的能力,这样,学生在不断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中就会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大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兴趣,做到学而不厌,思而不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应该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

(一)、经常介绍一些成功的学习者的良好的学习方法,以及他们的学习方法的形成过程;

(二)、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知识,教师建议性地给出相应的学习方法供同学参考;

(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对不同知识应该采取的方法各抒己见,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各显所长,取长补短。

四、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当评价,正确引导

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学习心理变化,注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就要求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有效的适当的评价,而且评价要有针对性,适当性,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好的方面应该提倡和鼓励学生保持下去,不合适的或者学习方法方面存在问题的,教师应该采取适当的方式和方法给学生指明,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乐意接受,真正接受并改正。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应该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

(一)、对学生的好的方面要及时地给与适当的表扬,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通过与尖子生谈心,在思想上进行沟通,以克服有些尖子生思想偏激的毛病;

(三)、采用潜移默化,和风细雨的方式帮助尖子生建立志存高远,心胸开阔的品质,鼓励尖子生勇于改正自己的缺点,使得他们从知识结构到人格培养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五、注意培养尖子生的抗挫进取能力

承受打击的能力差,是现在一些尖子生成绩下滑的另一个原因。尖子生一般具备以下几个特点:成绩好,智商高,精力充沛。由于他们经常有好成绩,受到好评,在班里出众,有些尖子生就受不了失败的打击,他们的智商高,逆商(在逆境中生存的能力)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因为他们缺少的正是挫败。有些尖子生可能会因为一次挫败而一蹶不振。现代社会,没有哪一个人总是能做生活的常胜将军,必然会面临一些挫折和失败,所以,注意培养学生的逆商,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不仅在学生当前的学习活动中非常重要,就是在学生将来步入社会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应该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

(一)、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结合所教学的内容介绍一些成功人士的创业经历的失败和成功的过程,让他们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这样不仅给予了学生抗挫的意识,而且还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使学生更有兴趣地进行学习;

(二)、创设情景,使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一下挫折的滋味,并引导他们从挫折的阴影里走出来;

(三)拿他们和别的班或者兄弟学校的尖子生相比,让他们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六、注意培养尖子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现在有些尖子生在班级里很有优越感,这样就会使一些尖子生妄自尊大,目空一切,不愿意帮助别的同学学习,更以向别人请教为耻。有这种倾向的尖子生是很危险的,不仅可能导致自己挫败,而且尖子生往往在班里起着模范带头作用,这样就会使整个班级的学风不正,好的学习方法得不到发现和提倡,也不可能形成同学之间的团队意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扬团队精神,让他们明白一个人再聪明,力量也是渺小的。在社会中,只有和别人团结起来,形成“我们”,发挥团队的力量,才会有更大的作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应该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

(一)、教师可以举办各种集体活动,动员学生积极参与,而且要让学生明白每次活动的意义和要达到的对学生的训练目标;

(二)、树立一个班级的共同目标,让全班同学齐心协力去完成。比如,提高班级成绩在学校的名次和搞好班级卫生大比评等等,以此来锻炼同学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三)、还可以形成学习小组,让尖子生帮助后进生学习,或者尖子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以达到共同进步,让学生在合作中体会到成就的快乐。

七、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突出创新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什么都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如果思想上跟不上时代的前进步伐,必然导致自我封闭和落后。时代要求创新,没有创新,没有彩头,就不会有突破性和实质性的进步。同时,在创新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独创的新鲜感和成就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生创新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创造新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指导学生在思考的时候注意思维的逻辑性和全面性。

八、增强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做到各方面素质的不偏不废

现在有些尖子生,学习很好,头脑灵活,但是体育锻炼或动手能力差,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和开发。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和学生细心交谈,让他们懂得个人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并且要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素质的全方位锻炼。同时要让学生明白,专才固然重要,但是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各学科之间越来越没有明确的界限,要完成一件事情往往需要不仅仅是一个学科或一个方面的能力。要让学生明白一科强不算强,各科都强,全面发展做个全才才是强的道理。同时要让学生在学习各科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治学严谨的好习惯。

总之,尖子生的培养,教师首先要从自我做起,做到心雄宽广,海纳百川,能够接受不同性格的尖子生的挑战,并且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服教育。同时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和学习,扩大知识储备以应对千变万化的尖子生教育形势。只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再加上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帮助,尖子生培养工作就一定能够做好。

第四篇:浅谈如何正确对待及管理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浅谈如何正确对待及管理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摘要】班集体是一个正式群体,相对于班集体而言,班集体中还存在着非正式群体。这些非正式群体是客观存在着的,他们与班集体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和班级建设都会造成影响。这些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所以,作为班级管理者一定要正确看待和管理班级中的这些非正式群体,从而更好建设我们的班集体。

【关键词】非正式群体

正确对待

管理

正面影响

负面影响

引言

自从班级授课制以来,班集体也就成为了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单位。班集体是一种正式的群体,作为正式的群体,历来广泛被研究和关注。然而,班级这个正式群体中也存在着一些非正式群体,这些群体多是由学生之间共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人生价值取向相同而自发组成的群体。因为这些群体与我们班级和师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探讨和研究这些群体是很必要的一项任务。当前的教育是指向学生个体的。针对不同的个体差异来指导教育,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的,然而,这些个体都是有情感的个体,他们有他们的思想情感和活动空间。要想真正了解和把握学生的这些情感世界,就必须认真观察,正确看待和管理学生的非正式群体,以下,我们将会探讨非正式群体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对学生的影响和怎样对待和管理等的问题。我相信,等你看完这篇文章后,一定会对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有更深的认识,并且对你的管理策略也会有帮助的。

一、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概念和分类问题

要界定“非正式群体”这一概念,首先要对“群体”一词做出定义。群体是一定社会关系的直接反映。在社会心理学中群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群体是按某些共同特征而划分的人类共同体。狭义的群体则是指由于某种共同的社会活动和交往需要而结合起来的具有组织特征的联合体。[1]除了以上的分类之外,群体还可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所谓“非正式群体”是相对于正式群体而言的,就是指班级少先队组织等之外,一些由于利益共同或兴趣、情感、爱好相同且关系比较密切的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自然形成的具有同一社会心理而自发形成的群体。这些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是多种多样、稂莠不齐的,根据他们性质的不同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其中根据成员间需要的性质可分成三种类型:

(一)情绪型:这种类型的学生之间享有共同的感情基础,彼此之间有好相处,相互支持和鼓励。

(二)爱好型:学生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经常在一起进行活动。

(三)利益型:学生之间具有共同的利害关系,结合在一起能够避害趋利。[2]这些非正式群体会影响到班级这个正式群体。但是非正式群体是客观存在于班级中的,要想正确对待及管理非正式群体,还必须认清这些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的关系。

二、班级中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的关系

由于非正式群体是班集体中客观存在的,而且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通常,一个班级中会产生很多个学生非正式群体,对于这些群体而言,他们的内部学生在价值取向上一致,但是这些群体和群体之间在价值取向上却有着很大的差异。举例来说:某个群体是由于学生成绩好,积极汉族懂得学生成员而自愿结合成的,这些学生都是爱学习的,以学习为目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群体都是以成绩好,积极主动的为学习目标的,有的甚至形成一些与班集体相冲突的群体,这类群体的学生比较调皮捣蛋,不遵守纪律,像这类的群体对班级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总的来说,班级中这些非正式群体是有好有坏,不论是有利于班级的还是与班级相冲突的,他们都不是绝对独立的,他们与班级这一正式群体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这些学生非正式群体会影响但班集体所确立的种种规范和制度,如小学生守则,班级规章制度等。另一方面,非正式群体又与班级保持一定的张力。也就是说,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就像一对孪生兄弟,虽然在外表几近相似,但还有能找出不同点的,这些非正式群体还是要有其自身的成长空间的。综上所述,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之间的关系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类:一是一致型,即学生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之间在价值取向上保持较高程度的一致性,他们主要是学习为只要目标,遵守班级的规章和制度,听老师的话。二是偏移型,这类群体大部分同学都是认同班级的目标的,大部分同学服从班级的领导。三是冲突型,这类学生非正式群体不爱学习,不遵守班级的纪律,处处与班级作对,对班级的负面影响非常大。[3]但也并不是不能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如果班主任用心观察,恰当管理,给他们恰当的教育转化都是可以把他们引入正轨的。所以,对于班主任而言,要先认清这些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从而更好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的把这些非正式群体的负面影响缩小。

三、班级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及其作用

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随着学生的年龄增大,心理的成熟,他们有了自己独立的思维方式,有了自己的人际交往关系,所以这些非正式群体无形中就存在于班级中了。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在班级中参加非正式群体的学生已达80%以上,在这些非正式群体中,有的是因为共同的兴趣(如:学习、体育、娱乐、文学等)而结合成的,有的是因为住在同一个地方或住的较近而形成的。归纳起来,学生加入非正式群体大概有如下几种原因分类:

(一)满足友谊。学生都是有感情的个体,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都会寻找有情有义的人进行交往,发现谁可以交往,谁不可以交往,可以交往的这些人也就形成了非正式群体。

(二)追求群体认同。在非正式群体中,学生都能展现自己的才华,得到群体对自己的认同,满足学生自我的心理需要。

(三)取得群体的保护。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学生有像借着群体的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心理,也就是法不治众的心理。

(四)想要更好的发展。学生在这类群体中,可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从而成功达成自己的某些目标,更好的发展自己。[4] 以上我们了解了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那他们的作用又有哪些呢?

非正式群体是相对于正式群体而言的,美国教育家马克汉森说:“非正式群体可以被看成是组织中未经正式计划而出于组织成员自发需要的过程和行为。”前面对于非正式群体的概念也曾提到:非正式群体是相对于班集体等一类正式群体之外的群体,这类群体没有正式的规章制度,有很大的随意性。学生之间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都是以个人的爱好、喜爱为基础。但是,这类群体却有着很大的内在凝聚力,学生会“举荐、选举”出他们的“领头人”,这些“领头人”都是这个群体的核心人物,这些“领头人”对其内部成员有很大的影响力。学生对他们的“领头人”言听计从,所以,这些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的建设没有很大的影响。当然,如果这而群体是与班集体一致型的群体,那他们对班集体的建设有很大的正面影响。如果这些群体是与班集体相冲突的群体,那他们对班集体的建设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班主任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管理,转化他们的思想,把他们引入正轨,从而最大限度的把这些群体的负面影响转化成正面影响,发挥他们的优势,更好的建设班集体。[5]

四、正确对待及管理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教育社会学认为:正确对待并实施有效的教育是建设良好班集体的重要环节。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他们的心理年龄特征。并且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和作用都是不一样,因此在对待和管理中要认真分析并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管理。

(一)认清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本质

非正式群体学生的管理指在班级内部恰当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从而使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达到和谐相处,健康成长为目的的。而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应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情感。教师要从心底里去爱护关心每位学生,对学生平等相待,使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老师的用心良苦。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班级氛围,激发学生对班级的凝聚力,为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打下坚实的基础。对那些与班级一致型的群体,老师要尽量多听一些他们的意见,给他们尽可能多的展现才能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那些与班级偏移型的群体,老师要积极地引导他们向好的方面发展,把其中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的转化为正面影响,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那些与把集体冲突型的,要坚决予以分化瓦解,但特别注意核心人物的转化工作,不能将整个群体当作小集团加以处理。

(二)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方法

前面已经提到:非正式群体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一致型、偏移型、冲突型。对于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教师要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开展管理工作。例如,与班级相冲突的群体,毫无疑问,教师要刻不容缓的分解掉。但是,对于与班级一致型的群体,教师也不能一问地放手不管,任其发展。如果这样的话,势必会导致一些负面、消极的小团体产生,班级的凝聚受到冲击,因而教师要做好协调管理工作。

1.善于营造一种良好的班级氛围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氛围之中,班级的舆论就是班上同学经常生活的主要氛围,有利于班集体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反之,不但会造成非正式群体负面作用的扩大。而且还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给班级建设带来很大的阻碍作用。

班级中会存在一些“弱势群体”。所谓“弱势群体”就是一些被轻视的非正式群体,其成员主要是由后进生组成的,他们在班级里遭受到其他同学的厌恶。特别是成绩好的学生看不起他们,时间一长,这些被轻视的群体就很容易形成与班级相冲突的非正式群体。其成员经常违反班级纪律,不听老师的话,无理取闹,逃避班集体的活动,甚至破坏班级,这类学生群体极易与成绩好的非正式群体形成对立敌对的局面,使班集体的凝聚力受到严重的冲击,造成不良的班级氛围。不良的氛围又会导致更多的“两极分化”的群体对立形式,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种局面对班级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对于这样的冲突型群体,教师要不让他们过于甚密,即使出现问题也便于各个击破。同时,要设法把他们吸引到班集体的活动中,促进全体同学的交流和沟通,使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营造一种良好的班级氛围,从而帮助这些群体与优势群体能够和谐相处,互帮互助。

良好的班级氛围是建设优秀班风的一个重要因素。优秀班风的建设又需要教师正确对待及管理这些非正式群体,使他们都能够向好的方面发展,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正面影响。笔者认为,良好的班级氛围是能否达到要求的前提条件。

2.多方面配合,加强群体的交流和合作

各种非正式群体形成后,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于局限于自己的那几个人形成的圈子内,与他人、其他群体之间交际相对少。特别是那些具有消极倾向的小团体,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利己主义严重,只顾群体成员的利益而妨碍班集体的利益,种群体则应以疏散。因为他们也许因为一时冲动而走到一起,长此下去,必然会削弱整体——班集体的力量。因此,就内部而言,我们应注重利用非正式群体的内部效应每位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课堂中来创造机会;利用群体的内部帮助,纠正老师无法纠正的错误;利用群体内部的竞争,让更多的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就群体内部而言,应引导学生进行群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尊重意识、学习意识、合作意识、表现意识,提高其表达、理解、评价、综合、协调多方面的能力。通过这样的交流与合作,把群体的积极的共同的认识,通过群体互助,纠正群体的局部性错误。通过群体竞争,促进群体共同进步,而不是把班级瓜分为几个鼓励的部落,彼此之间互补往来,各自为阵,造成班级的硬伤。

在平常的班级中,我们要创造机会,通过各种突进促进学生群体之间参与正常的交流与合作。比如:安排优势群体中学生与弱势群体中学生自由选择与组合结成帮扶对子。其效果会优于老师的“拉郎配”。在集体活动中,有意识地从不同群体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参与其中,尤其是要让被人冷落、一起的学生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真情,而不致自暴自弃。那便是“志趣相投”与“共同进步”的一致型群体,也应加强交流与合作,既让更多的同学在共同进步的基础上有一技之长,又能促进积极向上的非正式群体不断壮大,还可以在他们之间引入竞争机制。对优势群体取得的成绩,奖励表扬应恰如其分,固步自封。对于弱势群体,千万不要总拿他们去与那些“明星”相比,而迫使他们离班集体越来越远,更不能号召其他同学“不要与某人交友”、“避开某同学”、“不要总与某同学在一起”等等。因为他们或许才是最需要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心、同学帮助的群体。如果在他们的伤口上再撒上一把盐,只会把他们从“偏移型”推向“冲突型”的深渊。后果不堪设想。有经验的老师,为了使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总是开展一些活动,让同学们合作与交流,如:“我的爱好”、“我的性格”、“理解万岁”、“世界需要热心肠”等主题班会、竞赛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来形成班级合力,避免产生消极狭隘的“群体意识”。

3.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转化核心人物

非正式群体的成员,一般有其公认的代表、智囊,在某一群体中有着领袖的地位或核心作用。该生在非正式群体中的威望与他在正式群体中的地位优势不会一致,也就是说,这些“领袖”在班级里不一定是班长、团支书,也许连小组长都不是。但他们在非正式群体中的影响,可能会胜过父母的赞许,老师的评价,同学的认可。因而,有效的利用非正式群体中核心成员的作用,必然会受到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我们不妨经常与这些同学接触交谈,通过他们把握该群体的思想动态,听取他们的呼声。你会发现,利用他们去做好其他成员的工作,有时比老师直接做某个同学的工作效果更佳。有意识安排这些同学到班级的管理层中来,也不失为一种有效联络的方法。因为,他们至少在某一方面有一些冲突,会有较强的说服力。如果他们在正式群体中是一个“干部”,两种群体之间就会和谐合作,并充分发挥功能。倘若把他们排斥于班集体的各层领导层外,稍不留神便会造成两种群体领袖间的对立。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一些工作安排交由这些非正式群体学生去完成,如编小报,研究性学习,各类比赛等,会发挥他们的群体优势。当然,还要注意打消这些核心成员的“出头椽子先烂”的思想顾虑。通过他们,带领一大批的同学融入到班级中来,朝着整个班级的目标共同前进。这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么?[6]

五、非正式群体的学生成长的影响

在社会学上,一半认为参照群体具有的两项重要功能:比较功能和规范功能。参照群体是指这样一个群体,它或者为个人树立或维持各种标准,或者当作个人与之进行比较的一种比较框架。因此对于小学生非正式群体无论是班级组织,还是其中的学生来说都具有特殊影响力。鉴于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具有多种多样的。我们这里主要集中通过阐述小学生同辈群体对于小学生发展的影响。

首先,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能够提供小学生相互支持的社会基础,为小学生的成长提供独特的成长空间。班级中这些非正式群体创造了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学生同辈文化,这种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客观存在为小学生以理解和宽容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提供了现实基础。同时,由于其价值取向的相似性,所以彼此之间具有特别的相处感和理解感,为学生的相互支持提供社会基础,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空间。其次,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能够满足学生社会情感等多方面的需求。最后,非正式群体对小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有着特殊的影响。当然,非正式群体对小学生的成长并不总是具有正面的作用,前面已提到,除了积极的正面的影响,还有一些消极的负面的影响,这些群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应最大限度的把非正式群体对学生的负面影响转化为正面影响,力求班集体协调健康向上发展。[7]

六、最大限度的把非正式群体的负面影响转化为正面影响

具有负面影响的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往往使得整个班级很难团结一致。要使他们逐渐缩小与班级的距离,把负面影响转化为正面影响,要求教师要用心去管理。

首先要细心观察。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通过细心观察一方面可以及早发现他们思想上一些不好的苗头,即使做好教育疏导工作,把这种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通过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其实他们也并非一无是处,在他们身上,也有一些闪光点。比如,在他们中间,有些学生字写得漂亮,有几个学生则是体育活动的佼佼者,多次在校运动会上为班级争光,而有的学生则是在某一方面有特长。凡此种种,只要一经发现,班主任必须在一些公开的场合及时予以表扬和肯定,激励他们,激发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感觉到班主任的目光始终追随着他们,关注着他们。

其次是关心。非正式群体尽管会对班级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对教师而言,不能因为难管就不管,听之任之,让他们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每个人都有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都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非正式群体也是如此。因此,作为教师,不能对他们另眼看待或置之不管。而应该把心放正,应该在学习上,生活上对他们多家关心,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即使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同时发动班级里的其他同学,多跟他们交流、接触,让他们认识到,虽然在平时他们与班级其他同学的矛盾较深,但同学们仍然重视他们的存在,仍然关心他们。

最后是耐心。要清楚非正式群体与班级群体之间的隔阂,要使他们重新融入到这个班级,教师不仅要做大量的工作,同时也要充分估计到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转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在这个过程中,有时也经常会有一些反复。今天表现不错,明天可能又出事了,对此教师不能急躁,不能失去信心,应该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学生使人,具有人的感情。教师的付出他们是可以感知的,他们的回报就是转变和发展。

对于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要促使他们从负面走向正面。一方面不能姑息他们的错误,但也不能一味地采用“下猛药”的方式,而是应该采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既要有严父的批评,又要有慈母的关怀,双管齐下,才能逐步成效。

总之,教师要本着“带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坚信学生是可塑的,形成自觉的处理问题的意识,并不断地积累方法和经验。非正式群体一定会融入到班级这个大家庭,学生一定会成为集体的一员。

第五篇:班级管理中的学困生转化

班级管理中的“学困生”转化

双流艺体中学 谢远净

摘要:在我国当前学校教育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因成绩差,或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而被视为“学困生”。他们常常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视。这样的教育结果往往让是差生更差,甚至严重危害社会。因此,“学困生”转化是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学困生 转化 措施

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在我国当前学校教育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因成绩差,或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而被视为“学困生”。他们常常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视。这样的教育结果往往让是差生更差,甚至严重危害社会。因此,“学困生”转化是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只有做好了这一环,教育工作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我们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把这一项基本工作做实做细,有的放矢,全身心投入进去。下面谈一下我在多年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学困生”转化的几点体会。

一、做好家访是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措施

俗话说:“擒贼先擒王,攻人先攻心”。每一个学生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与纵不同的故事,那么怎样去了解学生背后的故事呢?了解“学困生”背后的故事最简单最直接的就是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家长了解“学困生”的全貌,特别是了解后进生的主要心理障碍,这样可以和家长互通情况,共同帮助后进生排除心理障碍,针对性地对后进生实行“对症下药”的教育。

例如,在高2011届谢某同学特别聪明,但违反纪律是他的特长,怎么办呢?笔者首先对他进行了家访,从他妈妈那里了解到,谢某原来也是一个好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都是班里的干部,为人非常仗义。但到高一后什么都没有担任,心理落差很大,他一反常态,经常和教师、同学唱“对台戏”,捣乱教师的课堂纪律,对班集体的危害胜如9级以上的地震。但也不能随便给他一个职务,不然咋像班级同学交代,但又不能不给,必须要有个恰当的技巧。最后我在班级搞了个班级公务安全职责,竞争产生一名安全委员,下面设小组长8名,分别管理教师的多媒体、卫生工具、课桌等公共设施,最后谢某成功当选安全委员,同时我还让他 1

担任我的第二数学课代表负责收发作业等,他每一样都干得非常出色。他有事可做,又经常得到教师的表扬,他找到了自信,学习成绩也逐步提高,再也不是调皮捣蛋的“混小子”了。

二、让他们融入自己的生活让学生感受老师的爱

“学困生”由于表现或是学习相对较差,一般人对他们都比较冷淡,因此,“学困生”和教师的感情比较疏远。苏霍姆休斯基说过:“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这里说的每一个学生也应该包括“学困生”。为此,教师必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给予全心的呵护,给他们更多的理解和信任,多一份关爱,少一些怨恨和责难,用博大无私的爱去感化他们,用真诚的爱心去排除他们的戒备心理,让他们能与教师同学的感情融洽起来。“亲其师,信其道”,在心理激励中产生良好的情感效应,使他们遇到问题会毫不隐瞒,教师也能了解到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例如,我在高2011届所带艺体音乐班有个叫孙某的女同学,她是一位父母离异,常年由爷爷奶奶带在身边的留守女同学。我在高二接手该班时她的常规表现是一周五天有五天迟到、三天旷课,还兼顾有抽烟、打架、偷窃、早恋等“五毒俱全”的现象。我对孙某的做法是周末带她和我妻子、儿子一起到国色天香、欢乐谷、动物园、图书馆等地方活动,让她在参与我家庭活动的时候感受家庭的温暖,通过我家人在感情上亲近、在活动中兴趣上引导、学习上启发、生活上关心,把自己和家人都当作她的朋友,去感受她的喜怒哀乐,熟悉他的脾气、性格、兴趣、爱好。使她从内心深处感到自己并没有被老师遗忘,老师在期待着他把学习搞好。这样,孙同学就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以新的姿态轻松地投入学习。在2011年的高考中,孙同学顺利拿到了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的本科录取通知书。

三、挖掘他们的长处让学生体验老师的爱

“学困生”或许在某些方面不是你喜欢的类型,但他们身上往往有一些普通学生不具备的品质有一些一般同学不具备的长处和积极因素,在他们的心灵深处也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作为班主任,在教育管理中我们应当善于抓住他们的积极因素和“闪光点”作为转变的突破口,成功地改变他们的心理状况,激励他们前进的信心和勇气,作为教育管理者,我们应当善于挖掘和培养学生身上的“闪光 2

点”,使其发扬光大,变成后进生转化的起点,让后进生在学习中有成功的机会,给他们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引导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只要他们获得了一点点的成功,都要鼓励,使他们尝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排除自卑心理。

例如,我所带高2013届有个学体育的曾某,他只愿意学历史、语数外等其他学科非常不敢兴趣,课堂上只有与历史相关的书籍,但这小子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爱卫生,书桌、宿舍整理从不操心,平时还比较喜欢下象棋,还是个热心肠。于是在转化曾某的时候我投其所好,我选择在晚自习查寝的时候每天和他下一盘象棋,然后我“设局”让他成功当选班级劳动委员,又推选他参加年级学生会。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外加我是不是的悉心劝道,曾某在高二上学期的时候一改过去的学习态度,现在成绩也突飞猛进,已经成功进入班级前20名。

总之,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作为一个教师,一定要善于发掘孩子的亮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帮助他们树立自信。笔者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当不好的教师”,让我们所有教师携手为后进生点亮心中的明灯吧!

四、寻求合适的评价方式让学生理解老师的爱

有不少同事面对问题学生时往往采用严厉的语气批评学生,乃至体罚学生。笔者一次在棠中外语学校观摩一次班会课后,棠外的某领导分享了他们调查困难学生成因,排在第一位的不是父母离异,不是网络,也不是早恋,而是父母的唠叨,这让我非常吃惊。从一个侧面说明,今天的孩子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为上都已经超过了我们的想象,这就要求做为教育管理者的我们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改变、寻找适合新时期问题学生的评价方式。我想,老师批评学生,无不出于爱的目的,也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被爱的体验时,他才能从心里真正接受批评,从而改正不足,但如果仅仅运用简单方式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往往会成为“过眼烟云”,收效难以持之,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非常愉悦的环境中让学生欣然接受老师善意的批评而又不会很快遗忘呢?笔者在教育实践中有这样几个瞬间,比如,某同学爱讲脏话,我会问他是不是今天起床晚了没有刷牙(口臭啊);某些同学课堂上爱睡觉,我会叫醒他,告诉他课桌是塑料做的,里面含有丰富的塑化剂;某些同学喜欢在教室吃零食,我会问同学教室里面的二氧化碳含量多不多,同学自然回答多,那我就会说在教室吃零食,吃的不是零食而是二氧化碳等等。

五、让学生感受公平享受老师的爱

有一天一位同事在办公室抱怨说,成绩好的犯错误我也批评了,成绩差的我也批评了,怎么还有学生说我不公平。俗话说:“不怕寡,就怕不均!”我们作为教育管理者,往往直接面对的都是一大群学生,正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我们怎样做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公平呢?首先,在座位排放的问题上分小组按成绩好坏错落有致,本着“先进带后进”“定期流动”的原则,让学习不好的学生有足够的信心,有向别人学习的机会和空间,决不能把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放在前面,更不能集中在一起。其次,我们往往都能够做到与每一名学生都沟通,但我们往往做不到与每位学生沟通的时间、态度甚至姿态都一样。我在与学生决不能忽略任何沟通时,一般不仅仅局限在学习上,更多的是和学生谈生活、谈父母、谈社会,只有听到学生内心深处的要求,才能了解他们,一位的与学生谈学习困难学生会非常反感的。再次,在一个合格教育者心目中,不能有好学生与坏学生之分,尤其是在言语中,不能给学生留下这样的印象。不能嘲笑、冷落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否则他们会失去信心,形成恶性循环。更不能妄加指责任何学生,只有用平和的态度、最信任的眼神、最真挚的话语,给予他们最大的安慰和鼓励。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和细心教导,能促成班级良好风气的形成。另外,一般每学期初班级往往都会转入个别插班生,在笔者工作的这些年里,这类学生往往都是问题学生,如果处理不好,往往对班级建设有非常明显的破坏作用。面对这一群体,我们更要细心呵护,在学生的座位安排、宿舍安排、学习小组安排,课外活动等多方面让他他一开始就要感受公平,感受老师的爱、集体的爱,迅速消除他的陌生感,让他的老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或许每一位老师都会毫不犹豫的说,他已经为每一位学生付出了爱,但是不是每一位学生都真正真正感受到了老师的爱呢?答案是肯定的,不是老师没有付出爱,而是付出的爱学生没有感受到。如果说“学困生”是朵被霜打虫咬的花朵,那么,只要我们倍加爱护,爱他们充分感受到老师的爱,也一定能使他恢复生机、散发芬芳!让我们像园丁爱护每一朵鲜花那样爱护每一位“学困生”吧!参考文献:

陈洪庆.新时期班主任工作指南[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正确对待班级管理中的优秀生和学困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