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规格是学校对所培养出的人才质量标准的规定,指受教育者应达到的综合素质,它是学校工作的立足点和重要依据。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规格是高等学校各专业培养目标的细化,是学校对毕业生培养质量要求的规范,是学校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检查和评估教育质量的依据,它解决了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就是按照国家政策和人才市场导向制定符合各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综合素质要求,是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的概括性描述和经过规定年限的学习、各专业人才在知识、能力方面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人才培养规格的特性
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是学校对该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的具体要求,是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细化。潘懋元先生认为,“教育质量标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一般的基本质量要求,另一个是具体的人才合格标准。”按我们的理解,第一层次所指的是国家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统一性要求;第二层次所指的是高等学校适应社会对人才规格的多样性需要而设计的各种人才培养规格。因此,人才培养规格有两个特性,即统一性和多样性。
国家对本科人才培养规格的统一性要求是: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得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具有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人才培养规格的多样性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决定: 1.社会需求的多样性。2.区域经济的特殊性。3.办学条件的差异性。4.个人专长的倾向性。人才培养规格的构成要素
对人才培养规格构成因素的划分,有二要素法、三要素法和四要素法三种。二要素法认为人才培养规格的构成要素包括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三要素法认为人才培养规格的构成要素包括复合知识结构、综合能力结构、人格素质结构。
四要素法则把人才培养规格的构成要素分为知识、能力、素质和价值。制订人才培养规格基本原则
1.培养规格应当突出当地大学的基本特征。地方大学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地方性,二是综合性。就地方性而言,人才培养规格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本地区区域经济的特殊性,充分考虑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比如,由于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自然条件的巨大差异,因此,南方地方高校农学类专业与北方地方高校农学类专业在人才培养规格的知识结构方面,就应当有很大的不同;比如,由于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西部地方高校与东部地方高校的同一个专业,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也会各有所侧重,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高,所以东部地方高校对学生的外语能力就有较高的要求,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较低而且毕业生大都是走向基层走向农村,所以西部地方高校对学生的外语能力就不可能提出太高的要求。就综合性而言,综合大学具有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具备培养各种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条件,也具备向学生提供选择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拓宽知识面的学习条件,因此,在人才培养规格设计时,应当充分发挥综合大学的综合优势,使不同专业之间优势互补,培养复合型人才,拓宽知识面。
2.培养规格应当突出21世纪的时代特征。21世纪的人才培养规格应当强调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创新能力,二是创新精神。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就必须要求学生在知识结构方面,具备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与技能。比如,工科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在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方面,应当突出计算机知识与计算机应用能力,包括计算机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应当是懂得电子商务的复合型人才;农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在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方面,应当突出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的知识与应用能力。
3.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的关系。人才培养规格优化目标之一是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对于不同的专业,其具体内涵就会有所不同。比如,对于基础性人才,其知识结构不但要求“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而且还要求有一定的深度,即知识要深厚一些,而对应用性人才,则要求其应用能力、实践能力要更强一些。又比如,在素质结构方面,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对各种人才的普遍要求,而对于艰苦专业则应当提到更高层次的要求,即应当有奉献精神,比如,农学类要求“特别讲敬业,特别能吃苦,特别肯干活,特别讲奉献,特别耐磨炼”;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对各种人才的普遍要求,而对于医学专业则应当提到更高层次的要求,即应当有救死扶伤的高尚职业道德。
4.处理好人才培养的统一性要求与多样性需要的关系。国家对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统一性要求,是为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而规定的基本质量标准,它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多样性并不矛盾。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多样性,是在统一性基础上的多样性。但是,人才培养规格多样性,并不是人才培养规格的随意性,而是要根据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以及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合理的、精心的设计,包括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以及三者的整体结构进行科学的、合理的、精心的设计。而且,还要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能够在统一性要求下,设计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
培养规格总则样本
样本一:国际商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规格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国际商务活动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通行的国际商务法规与惯例;具有跨文化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具有熟练运用英语、计算机技术和其它经济管理分析工具的能力;毕业后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中外合资企业从事国际贸易业务和管理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的内容: 1.知识结构:
①专业核心知识(《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单证员》、《报关实务》、《国际商法》、《国际汇兑》等)
②专业基础知识(电子商务物流、财政金融、经济学)③基础知识(英语、计算机、语文、书法、政治)2.能力结构:
①核心能力(管理能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等)②相关能力(敬业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等)③外围能力(自学能力、发展能力等)3.素质结构:
①基本素质(独立、创新、敬业、诚实等)
②个体素质(人的一切行为的原动力,影响着人对事物、行动的选择)③核心素质(会学习、会生存、会发展)培养规格的定位:
一德:具有从事国际商务工作所必需的良好职业道德。
二基:具有从事国际商务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应用技能。三能:实践能力:指适应外贸业务岗位实际工作需要的各种操作技能的应用能力)。综合能力: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观察国际市场形势、随机应变的能力,独立思考、分析、解决国际商务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指对国际贸易业务的开拓创新,对外贸实践技能的创新,而不是指贸易理论研究的创新,也可以说,这是更高层的实践能力。
与实践技能的培养不同,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无法通过某门或几门具体课程的教学而直接获得,只能通过全程素质教育(包括专业素质教育)中各种知识技能的积累、综合、升华而逐步形成,且需要在贸易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概括而提高。这三种能力既相互区别,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它们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国际贸易专业的能力体系。
四证:英语水平等级证、计算机水平等级证、国际商务职业资格证、毕业证(学历证)。
样本二: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规格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和满足就业市场需求,具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素质,具备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和突出的英语交际能力,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熟练操作计算机,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社会人才知识,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完成本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目标职业定位是能在外资企业、外贸部门或涉外旅游部门从事翻译、接待和管理工作;能在中学或培训机构从事英语教育教学工作;能在事业单位或党政机关从事文秘、编辑或外事管理等工作。
人才培养规格: 思想道德素质要求:
1.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初步掌握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职业道德素质;
3.具有自主创新、终身学习的精神,具有勤奋学习,热爱劳动、艰苦奋斗、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精神和适应岗位变更的能力。
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要求:
1.幼儿园、小学、边远地区的初中、相关培训机构教学工作岗位人才规格掌握以下知识:
(1)法律知识:
了解教师法、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跟工作有关的法律知识,做到知法、守法、懂法、用法;
(2)专业知识:
① 具有相关人文社科知识、汉英语言文化知识、相关管理知识以及必要的自然科学常识;初步掌握一门第二外国语;
② 具有良好的英语语音、语调的基本知识;掌握词汇和语法结构等方面的语言体系基础知识;掌握英语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掌握英汉翻译基本理论知识;
③ 具有较强的英汉语言运用能力,能较流畅地、基本正确地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活动;掌握应用英语的基本理论;系统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及英语教学规律和教学技巧;
④ 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的相关知识以及教师基本的个人素质。(3)具备以下技能:
①语言技能: 英语流畅,语音和语法正确,叙述扣住中心主题,术语使用准确,讲解详略得当。
②职业技能: 仪表举止得体,思辨灵活,应对自如,驾驭能力强。普通话标准;钢笔字及粉笔字工整清楚。
③分析技能: 具有一定的学习策略和较强的学习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符合教学目标要求,切合相应的社会,生活及学生实际,容量适中,重点难点能恰当解决。
④教育理念: 面向学生全体,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⑤学习技能: 具有创新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
⑥计算机技能: 熟悉计算机办公软件及其他应用工具;具有计算机制作教学课件的能力;
⑦外语技能:最好具有一定的第二外语交流能力。
2.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英语相关的工作的人才培养规格掌握以下知识:(1)法律知识:
了解一定的法律知识以及跟工作有关的法律知识,做到知法、守法、懂法、用法;
(2)专业知识:
① 具有相关人文社科知识、汉英语言文化知识、相关管理知识以及必要的自然科学常识;初步掌握一门第二外国语;
② 具有良好的英语语音、语调的基本知识;掌握词汇和语法结构等方面的语言体系
基础知识;掌握英语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掌握英汉翻译基本理论知识;
③ 广泛学习其他相关知识,如:社交礼仪、商务礼仪、外交礼仪、英语国家概况、国际贸易基本知识、英文翻译基本理论、现代信息采集技能等;
④ 加强能力的应用性,提高专业的针对性,有一定的职业迁移能力。(3)具备以下主要技能:
英汉/汉英笔译技能、英汉/汉英口译技能、写作技能、人际交流技能、团队合作技能、第二外语初级交流技能、计算机操作技能。
明确了人才培养规格之后,学院对应用英语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要进行了全面修订,提出本专业的整体培养目标是“打造具有坚实语言基础、综合素质全面的基础教育领域复合型应用英语应用人才”。为了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突出学校英语特色,将原来的“双语言+双证书”标准人才培养规格升级为“三语言+多证书”增强型人才培养规格。按照这个规格,学生除了必修中文、英语外,还应选修一门第二外语并达到一定水平,而“多证书”体现了“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架构合理,知识、能力、素质结构都有相对应的课程;构建以岗位能力为基础的模块化课程教学模式,课程的设置分5个模块:素质教育模块(公共基础课程)、职业基础模块(专业知识课程)、职业技能模块(专业技能课程)、集中实践模块(集中实训课程)、和人文选修模块(选修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之,应用英语专业以社会需要为目标、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以培养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基础应用英语人才为根本任务,不断深入教学改革,构建适应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专业教学改革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结合,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应用英语行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样本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精神,有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面向机电制造行业,培养具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机电设备操作与维护、机电产品组装与调试、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及实施、机电产品售后服务的专业实践能力,毕业后能够在企业单位从事机械零件设计和加工、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机床维护与电气控制、机电产品营销与售后服务及生产管理员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1.素质结构:
①具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基础知识,能初步运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认识问题;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振兴中华的理想;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遵纪守法;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言行一致的思想作风;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不断追求知识,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②具有适应职业岗位所必需的前提性知识;掌握适应职业岗位所必需的本专业的常规技术知识和最新科技知识;掌握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技术结构提升所需的相关的专业知识,行业知识,产业知识。
③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具有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开发新技术的能力,现场组织与技术管理的能力;具有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创业能力,信息处理与加工能力;具有自学能力,发展能力,自我推销能力等。
④具有一定的美学知识,对自然、社会生活和艺术具有一定的美学鉴赏能力,注意培养高尚的情操和美的心灵。
2.知识结构:
①具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政治理论。②较系统地掌握机械制图与CAD,电工与电子技术,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本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③掌握一般专用设备设计应具备的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CAD/CAM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④掌握金属工艺学,金工操作等基本知识与技术,并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车工,钳工,铣工,电焊等中级或高级证书。⑤掌握各种普通机床管理与维护以及电控线路设计应具备的电工与电子技术,机床电器控制等技术,并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中级电工证或高级证书。⑥掌握编制数控机床加工高技能程序和操作数控机床的基本技能,并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数控操作工证。⑦熟悉工厂,车间生产管理特点,掌握企业管理,产品营销的基本知识。
3.能力结构:①具有机械识图能力;②具有机械零件设计能力;③具有机床电器设备的维护能力;④具有编制和实施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⑤具有CAD/CAM软件运用能力;⑥具有使用普通机床进行机械加工能力;⑦具有设计,安装,调试,维护机床电器设备的能力;⑧具有按照工艺要求编程和操作数控机床的能力;⑨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阅读能力;具有较强的获取新知识,更新自身知识体系的能力。
职业资格要求
本专业要求毕业生除应获得毕业证书外,还必须获得以下资格证书: 1.熟悉和掌握常用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使用技能,获得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证书(主要是在第一、二学期考证)。
2.应获得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证书(主要是在第一至三学期考证)。
3.应获得劳动部门颁发的CAD/CAM、车工、铣工、电工、电焊工中级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中的1-2种资格证书。
4.应获得劳动部门颁发的机床维护、数控机床编程及操作工中级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样本四: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培养目标
为了适应地方或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财务管理及相关管理、经济、法律、理财、金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等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熟悉会计法规,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有较强会计业务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够在各类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会计、审计和金融管理实务等工作,从事社会活动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工作等。
培养规格
依据财务管理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的上述定位,其培养规格具体体现为对学生基本素质、综合素质及专业知识技能三方面的培养要求。
基本素质要求。基本素质是指作为一个自然人应该具备的起码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养、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基本素质要求的专业差异很小,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懂礼仪、讲道德、讲诚信,遵纪守法。身心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综合素质要求。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经济管理工作。牵涉到企业内外的方方面面,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作出判断,处理好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具体包括:有创新意识,对事物有一定的洞察力和应变能力,有较强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具有全局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还应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处理财务问题等。
专业知识技能要求。财务管理工作涉及的知识面较广,除了财务管理学外,还包括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和金融学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在掌握这些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融会贯通地进行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等财务管理工作。能对企业的资金运动实施有效的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及收益分配管理。
课程体系的设计
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最终是通过完善的课程体系来实现的。课程体系设计是培养方案最核心的内容,也是专业特色和亮点的具体体现。
1.培养基本素质的课程体系
本课程体系的设置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修养和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铸就完整的人格和强壮的体魄。需要强调的是,财务管理人员每天与“钱”打交道,道德方面稍出现偏差,就容易误入歧途,滋生经济问题,对其进行诚信道德教育尤为重要。因此,《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是不可或缺的一门必修课程。
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应开设的主要课程有:马克思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国近代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体育等。
2.培养综合素质的课程体系
综合素质的范畴广、内涵丰富,相关的课程种类多。除了少数必修课外,大多数是通过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和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来实施的,学生有选修的自主权,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面面俱到。但针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应该开设以下课程并引导学生选修。
必修课:财经应用写作、大学英语、网络技术及其应用、数据库系统等; 选修课:普通逻辑学、公共关系学、商务礼仪、中国经济前沿、经济热点问题解析等; 第二课堂活动:专业资格证书培训、财经案例分析大赛、财税知识大赛、职业生涯设计大赛、挑战职场大赛、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辩论赛、演讲赛、大学生挑战杯系列竞赛、学生课题研究、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及其它各类文化活动。第二课堂活动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形式多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其综合素质可以得到全面提升。如参加专业资格证书培训能获得某项技术资格,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参加各类竞赛可锻炼文字及口头表达能力和竞争能力;参与课题研究可培养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学术创新能力;组织和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可提高团队协作意识和社交能力等。
3.培养专业技能的课程体系
本课程体系的设置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是构建人才主体知识结构的核心,也是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包括数学、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及财务管理学等方面的课程。
数学课程。主要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等课程。在财务预测、财务决策和财务分析中越来越多地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来处理各种数量信息,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
经济学课程。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课程。财务管理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必须掌握经济学的相关基本理论。
管理学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原理、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管理心理学等课程。财务管理必须体现“管理”特色,财务管理人员需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了解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内涵,才能使财务管理工作与企业其他管理活动协调一致。
会计学课程。主要包括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学、金融会计学、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学、会计电算化等课程。财务管理的每一项具体工作都离不开会计信息的数据支持。财务管理的工作业绩也是通过一系列会计信息反映出来的,两种密不可分。另外,从财务管理学生最初就业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是以会计工作为起点的。当会计工作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升迁到财务管理工作岗位。因此,掌握会计学的理论与实务是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
金融学课程。主要包括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财政与税收、期权与期货实务等课程。作为财务管理主要内容的筹资管理和投资管理与金融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金融市场是影响财务管理最主要的环境因素,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掌握金融知识及技能,善于运用金融市场寻求低成本的资金和高收益的投资项目,才能实现财务管理效益最大化。
财务管理学课程。主要包括财务管理学、管理会计学、税法、财务管理电算化、高级财务管理、资产评估学、财务分析学、资本营运、财务预测与控制、国际财务管理、审计学、税务筹划等课程,这些都属于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
4.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
财务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也是实现“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让学生具备“熟练专业技能”,体现学院特色的重要环节。除了在上述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安排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外,还需要设置下列专门的实践课程。校内实践课程:财务案例分析、审计案例与实务、商品流通企业财务模拟实验、工业企业综合模拟实验、ERP沙盘模拟实验、证券投资模拟实验等;校外实践课程:社会调查、暑期见习、毕业实习等;专业写作实践:财务案例分析报告、综合财务分析报告等。
第二篇:人才培养规格
7.人才培养规格
基本要求是: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事业心强,有奉献精神;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备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具有从事专业知识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
7.1职业知识要求
①掌握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数学、外语和其它基础学科理论知识; ②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③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设备的安装,调试,检查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④掌握有关电气控制技术,达到高级电工、仪器仪表安装工的能力水平; ⑤掌握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与结构、数控机床编程的基本知识,能够进行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工装设计、加工程序编制;
⑥具有机械,电子,气动和液压技术在机电一体化技术设备中的应用知识; ⑦毕业生应能够熟练的操作数控机床加工零件,并获得数控机床高级操作工资格证书;
⑧具有应用CAD/CAM软件进行自动编程的能力;
⑨借助专业词典,具有阅读英文的机床说明书、机床操作界面的能力。
7.2职业技能要求
①具备对有关技术标准,规范,手册的使用能力; ②具备机械图纸识别、绘制的能力; ③具备电气控制技术应用的能力; ④具备机电一体化应用的能力; ⑤具有专业基本设备操作能力;
⑥具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设备的安装,运行,维护,检测和调试能力; ⑦具备机械制造技术应用能力。7.3职业素质要求
①良好的身体素质;
②适应本专业工作的心理素质;
③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④具有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意识,能用法律维护集体利益; ⑤良好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
⑥具有质量意识、工程意识、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 ⑦具有获取、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 ⑧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终身学习的能力; ⑨具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精神。
第三篇: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标准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标准
一、知识结构及标准
1、基础知识要求
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诚信、敬业的职业道德;掌握必须的公共文化基础理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健全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体质健康达到合格标准。
2、专业知识要求
全面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基础知识,有较宽的专业基础知识,有一定的社会市场经济知识、管理知识;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专业技能,掌握物流基本理论、运输管理、配送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掌握与物流专业相关的经济类、计算机类专业知识。
二、能力结构及标准
1、专业能力(指专项能力)要求
物流调研与业务开发能力;物流项目计划组织与实施能力;物流客户关系管理与客户价值提升能力;物流仓储、终端配送、入场物流和物流运输业务组织与实施能力;物流成本控制能力;物流效果评估能力。
2、综合能力要求
参与企业管理能力;撰写专业报告能力;职业迁移能力。
三、素质结构及标准
1、基本素质要求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身体素质和文化基础,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诚实守信的品德;具有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积极的进取心、合格的写作和报告能力以及合格的自控能力和抗压能力,能适应工作、生活环境,敢于竞争、迎接挑战;具有熟练地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计算机操作和使用办公软件,具有比较突出的英语实战能力,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成本节约意识、关注和满足客户需求的上帝意识、可以用自我行动去影响和引导别人的示范意识、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融资能力,能够自觉和严格地执行公司的程序、制度和流程。
2、职业道德要求
责任意识:具有坚持原则、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具有坚强的执行能力,一定的工作计划能力和业务分析能力,敢于担当责任,并能够熟练运用职业通用工具;遵守职业道德:具有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诚信的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保守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协作精神: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具有协调工作的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服务意识。
四、专业技能及认证
本专业学习内容的选取参照了物流师职业资格考试要求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毕业生除获得专业学历毕业证外, 通过考试还可获得以下资格证书: ①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证书
②英语等级证书
③职业资格证书
在校期必须取得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建议取得以下证书:
物流师资格证书;报检员资格证书;报关员资格证书;高级营销员资格证书;单证员资格证书;货代员资格证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书等。
第四篇:技能型人才需求规格调查及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技能型人才需求规格调查及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摘要:文章在实际调查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技能型人才的内涵、分类和特征,归纳了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使用状况与评价,从一般技能型人才到高技能人才细致分析了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规格与能力素质要求。基于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规格,提出要进一步厘定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最后对职业院校优化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出六点建议。
关键词:技能型人才;需求规格;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史枫(1973-),男,山东巨野县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等。
技能型人才又称技能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熟练技能在生产、建设或服务一线从事操作性工作的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尤其指具有一定技能水平的技术工人。技能型人才目前分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等级。其中,高级工以上又 被称为高技能人才,一般系指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谨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操作性难题的人员。
一、技能型人才的类型与突出特征
根据技术含量的不同和对熟练程度要求的高低,技能型人才可以分为操作型人才和技艺型人才;从用手用脑的角度区分,技能型人才可以分为用手为主的技能型人才、用脑为主的技能型人才和手脑并重的技能型人才;此外,高技能人才可以分为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
技能型人才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线性——工作岗位在生产、建设、服务的一线;熟练性——技能熟练程度高;实用性——所具备的技能属于实用技能;职业性——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习惯。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特征还表现在高超的技艺性、岗位的针对性、素质的全面性以及突出的创造性。
二、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使用与评价
(一)技能型人才在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愈发受到企业重视
在企业经营和生产一线中,技能型人才的作用不可替代,尤其是高技能人才还发挥着技能带头、技能公关“师带徒”的教育培训作用。企业为体现对高技能人才的重视,通过设立首席技师和特殊贡献奖对高技能人才予以激励。比如,北京亦庄开发区设立了“博大贡献奖”,给予高技能人才与科技创新人才、管理创新人才同样待遇。首钢总公司、北京公交集团等推行首席技师制度,成为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典型。
(二)企止一般从职业道德、工作业绩、技能公关、技术推广等方面加强对技能型人才的评价
具体而言,对技能型人才的评价包括职业态度、敬业精神;在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和预防排除重大事故隐患中的贡献及取得的重大经济效益、社会 效益·是否掌握先进的操作技术方法,从而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在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培养,后备技能人才上的成绩等等。同时,采取评分表、专 家考评、部门评估等多种评价形式。
(三)企业亟需新型技能人才
在现代制造业中,大量高科技产品不断出现,高技术含量的设备不断应用,企业对技术工人的技术能力及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知识技能结构已难以满足工作的要求。众多企业表示,亟需具有新观念、掌握新工艺、了解新材料、熟悉新设备的新型技能人才。
(四)关键岗位、重点岗位上的技能型人才短缺十分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关键岗位、重点岗位上的技能型人才关系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这类技能人才很难通过劳动力市场获得,往往需要企业进行多年培育,一旦流失通常让企业损失惨重。
三、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规格与分析
我们在调查与研究中,将技能型人才分为一般技能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这种区分隐含着一般技能型人才在技能等级上以中级为主,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在技能等级上位于高级工以上,主要由高等职业院校培养。
(一)一般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规格
1.企业对一般技能型人才的最为关注点::工作态度、岗位技能、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
调查显示,企业聘用一般技能型人才优先考虑的因素排前三位的依次为“工作态度”、“岗位技能”和“职业道德”。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往往是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首要要求。此外,在交互分析中还发现,对于一般技能型人才,国有企业相对注重团队意识和工作态度,民营企业相对注重沟通能力和岗位技能,外资企业则相对注重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
2.企业对一般技能型人才在学历和文化基础、职业道德、职业态度与素养、专业技能、社会能力、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等6个维度的规格要求。(1)学历和文化基础:要求以中等文化水平为主。企业对一般技能型人才的学历要求总体不高,中等文化水平即可。可以是中职学校毕业也可以是普通高中毕业,甚至初中毕业也可,极端的情况小学文化程度都行,比如建筑工人。但是,随着产业升级、新技术发展以及教育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一般技能型人才的学历和文化基础要求在逐步提高。(2)职业道德: 要求诚实、信守承诺,具备一定组织忠诚度和社会公德。企业对一般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道德比较看重,认为作为一线员工必须诚实,做到自己承诺做到的任务,不损害企业的利益,立足本职工作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并具有一定的社会公德。(3)职业态度与素养:十分看重。企业非常关注一般技能型 人才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对于职业态度,强调职业认同、质量意识和积极向上;对于职业素养,强调吃苦精神、勤奋作风、遵守规程和追求完美。(4)专业技能:要求技能熟练。企业认为作为技能型人才,至少要达到专业技能可以应用的程度,最好能够达到熟练掌握和娴熟运用。当然,岗位技术含量不同,对专业技能熟练程度的要求也不一样。(5)社会能力:要求具备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主要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企业对沟通能力更为看重。现代制造业强调在劳动中促进员工个性的发展,强调以人为本,通过内在和外在的因素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这样,就需要其具有协同能力、沟通交际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6)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基本的再学习能力。企业对一般技能型人才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要求不如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高但随着学习化社会的纵深发展和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出现,技能人才的学习力将被现代企业看重。
(二)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规格
高技能人才分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复合技能型人才和知识技能型人才,企业对他们的需求规格分别是: 1.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求在生产加工或服务一线中从事娴熟的技术操作,具有较高技能水平,能够解决操作难题。主要分布在加工、制造、服务等职业领域,如高级钳工、高级厨师等。
2.复合技能型人才:要求在生产加工或服务一线中掌握至少二门以上操作技能,能够在生产中从事多工种、多岗位的复杂劳动,能解决生产操作难题。例如数控加工中心技术师。
3.知识技能型人才:要求具备较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同时具备较高操作技能水平的人员,能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生产实践,创造性开展工作。主要分布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职业领域,如网络管理员、信息安全员等。
(二)企业对一般技能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需求规格的显著区分
一般来说,初、中级技能人才主要是掌握熟练技术,从事的是熟练劳动,主要是对操作流程的高度熟悉,是动作技能的多次重复。而高技能人才则较多地掌握了精密技术从事的是较复杂的劳动。高技能人才“高”在既能动手又能动脑,是“手脑并用”的知识技能型人才或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技术、技艺、创造、创新是知识经济社会高技能人才的时代特征,也是与其他人才的区别所在。
(四)不同专业类别的技能型人才需求规格变化分析
企业对不同专业类别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规格存在显著差异。中职及高职的专业总体可以区分为一产类、二产类和三产类。
1.在二产类专业,企业关注技能人才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这部分人属于我们通常认为的典型技能人才。如焊接工、模具工。
2.在三产类专业,企业关注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社会能力和职业素养,比如文秘、饭店服务等。
3.无论三产类还是二产类专业,除专业技能之外,企业都十分关注技能人才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尤其是敬业精神、责任意识等。
4.专业性、岗位性越强的技能人才越是强调技能熟练程度,比如供排水、数控技术、会计等。
5.职业教育特色不够突出的专业技能人才,企业的需求不迫切,并且倾向于追求高学历,比如电子商务、金融事务、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在中职、高职都有分布,在中职层次难以培养,在高职阶段不知如何同本科区分。
四、基于技能型人才需求规格,明确确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定位
教育部原部长周济同志(2004)指出,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就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这一表述对于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依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基于对技能型人才需求规格与方向的调查结果,可以进一步确立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的基本内容。
(一)统一三类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定位于初级和中级技能型人才
中等职业学校包含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其主要定位于培养技术工人、一线操作人员、“蓝领”或技能人才的层面,可以统一定位于培养初级和中级技能型人才。以初级和中级技能型人才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内涵,是由其职业教育的性质和在职业教育系统中的地位来决定的。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落脚点应为“在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技能人才”;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必须侧重综合 职业能力的培养;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必须侧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高等职业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定位于高技能专门人才
1.高职教育定位于高技能人才培养既可行也必要。任何一类教育的培养定位都要适当拔高,因为任何人才的成长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都很难达到一出校门就成为不折不扣的人才。高职学院很难在短短两三年时间培养出高技能人才,但这并不意味着高职学院不能定位于培养高技能人才。当然,在高技能人才中,高职院校培养知识技能型人才更具优势,其次是技术技能型人才。明确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定位,对高职院校具有重要价值。(1)人才培养类型的确立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奠定基础。高等职业教育是就业导向的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定位的确立,可以引导高职院校切实办出职业教育特色,真正遵循基于职业属性的教育规律:融职业性的社会需求与教育性的个性需求于一体。(2)人才培养层次的确立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拓展发展空间。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培养定位,以其鲜明的职业属性,诠释了职业教育的教育功能层次与劳动分工层次之间的紧密联系。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教育功能比中等职业教育“高”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岗位的综合、全面和技术复杂程度及其所具备的责任、能力、素质要求,高于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实质上反映了工作过程复杂程度的高低。
2.高职教育定位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1)厘清技能定位。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使命,综合涵盖岗位技能、工种技能与职业技能,知识、技术含量明显高于中职教育,职业资格取得等级达到国家职业标准四级,成绩优秀者能达到三级乃至更高。(2)加强职业素养塑造。企业需求调查显示,企业引进高技能人才除了有熟练掌握技术,娴熟运用技能的要求之 外,对包括职业态度、职业习惯、职业道德等在内的职业素养十分看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把技能和素养相融合具体落实到课程和教学。同时,加强职业指导,并且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开展职业指导直至进入就业并切实达到良好针对性目标。(3)瞄向新型技能人才。新型工业化时代的技能人才应该是既能掌握和运用理论技术又具备一定的经验技术,既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又善于运用心智技能,具备较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是这类人才的标志。高技能的能力素质结构和规格要求呈现出不断的动态变化,职业院校应善于捕捉劳动力市场信息和企业实际需求培养与时俱进、具备时代气息和富有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
五、对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六点建议
(一)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即是根据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而采取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制度、过程等要素的多样化组合。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以下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四个关键环节加以勾勒。
1.准确进行培养定位。在人才培养上强调应用性、针对性、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方面以较为扎实、够用为度;技能方面达到熟练强化,紧贴企业需求,以岗位需要为原则。
2.建立和完善由通识教育课、必修专业基础课、必修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训练课构成的全新课程体系。通过对课程的调整,将学生更大比例的时间用于实践和实习。
3.加强实践教学。采取共建、改建、扩建的方式 完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建设的实习实训基地尽可能与生产、管理、服务一致,加强实践训练;逐步加大实习经费的投入力度,强化实践考核;健全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体系,确立实践教学的激励机制调动优秀的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
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选送一些中青年教师到企业部门进行技能培训,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使他们按”双师型“道路发展,同时注重从企业和产业部门引进一些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另外,在工资、职称评聘、进修等方面,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引导教师逐步向”双师型“或”一体化“教师方向转变。
(二)充分发挥企业积极性,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
职业学校和企业作为职业教育不同培养主体,在人才培养上各具优势,需要既有合作又有分工。单纯在职业院校的3年时间,很难真正培养出合格的技能人才,尤其难以真正培养出高技能人才。因 此,必须利用各种手段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进行引导。
1.建设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应充分发挥企业和职业院校在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加快培养速度扩大培养规模,逐步建立一支与区域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技能入才队伍,建立一批示范性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2.培养预备技师。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基础地位与作用,广泛动员企业支持,通过促进校企结合、联合培养,共同评价技能人才。职业院校难以一步到位培养高技能人才,可以先培养预备技师,经过在企业真实岗位的磨练之后成长为技师。
3.改革技能人才评价制度。企业参与技能人才的评价,将企业纳入职业技能评审委员会,在考题设计和考官组成上都给予企业参与权。
(三)加强双证书教育,促进职业教育的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要求相契合
职业院校双证书教育模式是把企业对新员工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评测、业绩评价、操作技能考核和理论知识考试的要求,通过教学过程和考试环节来实现,促进职业院校培养与企业实际生产要求相结合并且实现教学戚本较低、教学效果较好、教学质量较高,其核心实质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的需要为依据,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来组织课程,规范职业院校专业课程开发、课程结构、教学师资、教学指导以及教学活动分析过程,形成一个以任务履行为主体的职业技能课程体系。
〈四)注重基本素养的塑造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培养具有成长潜力和发展后劲的技能型人才。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企业对职业学校毕业生非专业技能素质的要求,引导学生树立热爱本专业 的思想,达成职业承诺,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人格魅力。
其次要构建学生的核心能力又见,培养他们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满足竞争性职场的要求。职业核心能力可以概括为:一个人在该专业长期由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能力,这种能力是他在执行岗位任务时所发挥出的别人无法模拟的具有持续优势和较强知识特征的能力。(五)加强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所谓职业意识,主要是指学生的就业意识,它包括自信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内容。在老师的积极引导和帮助下,职业院校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切身体会到职业意识的重要性并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学生职业意识的养成反过来可以促进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职业院校还必须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人才培养中决不可”见物不见人“,保了”技能“丢了”根本"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以便更好地为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服务。
(六)加强中高职衔接,一体化培养高技能人才
加强中高职的衔接,更有利于培养高技能人才它尤其是培养新型高技能人才的良好出路。从 现有情况看,中高职衔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分段贯通式。即将一所或几所中职学校与专业对口的高职院校联合办学,采取3+3方式,前3年在中职学习,后3年在高职学习,按阶段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但中高职院校要共同制定培养目标,整 合、重组中高职的课程和教学计划;二是提升式,即选择部分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按照《高等教育法》的有关规定,举办5年一贯制的高等职业教育;三是下延式。即高职院校招收初中毕业生进行5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在一定区域内,三种形式可以结合运用,可以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发展。
第五篇: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规格与模式的演变规律
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规格与模式的演变规律
1.欧美国家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模式的演变
工业的迅猛发展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科学技术与专门人才,17世纪中叶英国成立了皇家学会,之后又在大学设立工程学科,大大促进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发展。1865年,美国Michigan technological Univ.(后归Michigan大学)、Columbia 大学、Carnigie-Mellon 大学建立第一批矿冶系。1865—1870年,英国Sheffield 大学、Birmingham 大学、Emperical mining college 学院开始设立矿冶系,分别侧重于炼钢、铸铁、冶炼工艺安排教学。20世纪前半叶,美国材料学科教育主要在冶金系,以金属材料为主。20世纪40年代后非金属材料有了新的发展,1945年晶体管的出现,半导体材料异军突起。为适应新材料发展需要,1955—1956年,Birmingham大学教授 Raynor 把该校原来的理论冶金系(物理冶金)与工业冶金系(化学冶金及冶金加工)合并,组建并更名为冶金与材料系,同时,Cambridge大学教授Cottrell 把该校冶金系改名为材料与冶金系。并在教学计划中加入了“广泛材料”基础理论及非金属材料课程。60—70年代,原设置冶金系的大学逐步将系名更改为材料系或冶金与材料系。80年代,美国大学相应系多以材料科学与工程而命名(材料科学与工程)。历史上看,材料系多由冶金系演变而来。60年代之后随着非金属材料发展,化学化工系也部分转向材料。据统计,英国著名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伯明翰大学均以冶金材料系命名,美国90所安排材料教学计划的高校中有36所设置了冶金系或材料冶金系,有6所为化工与材料系。
2.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规格的演变
中国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起始于部分高校的采矿系、矿冶系等,已有几十到上百年的历史,其形成和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五个历史阶段。
(1)1949年以前在若干大学设置了矿冶学科,开创了我国现代材料教育的先河。中国近代大学材料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可以追溯到现代意义上中国最早的大学——北洋西学学堂的矿冶学科。北洋西学学堂于1895年创建,并在其工科中设置了采矿系,开创了中国高等材料教育的历史篇章。之后,国立唐山工学院(1905)、东北大学(1912)、武汉大学(1913)、国立贵州大学(1941)等院校相继设置矿冶系。1946年,国立清华大学从西南联合大学回北京复校后,在工学院中又增设了化学工程系,把材料学科教育扩宽到非金属领域。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材料教育主要是培养矿冶人才,这一时期材料学科教育的突出特点是不划分专业,教学内容包括采矿、选矿、冶金、材料等内容,是一种宽领域培养模式,许多材料界前辈专家就是在这种宽口径学科背景下走出校门的,并在长期的实践中为我国的材料科技、教育和材料工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1949—1966年间依照苏联模式进行院校调整,建立和发展了较完整的材料高等教育体系,造就了一支宏大的材料学科队伍。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经济建设的需要,1952年下半年和1955年分别在全国范围对原有院校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1951年将大连大学(现大连理工大学)的冶金系调到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以加强其金属材料学的教学规模。1952年4月,以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北方交通大学分部)、北京工业学院、国立西北工学院(现西北工业大学)、山西大学等五所院校的矿冶和材料系为基础创建了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创建后的北京钢铁学院增设了金相、轧钢、金属材料热处理、腐蚀与防护等材料专业;同年,将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的矿冶工程系,中山大学地质系以及南昌大学的采矿科调整出来在长沙成立了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工业大学),并相继增设了有色金属冶金及热处理、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压力加工、粉末冶金物化等材料专业;院系调整后新成立的北京航空航天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增设了高分子材料(含复合材
料)等专业。北京钢铁学院、东北工学院和中南矿冶学院成为当时全国为冶金工业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三所重要工科大学。按照苏联的培养模式与教学体系,我国的材料科学技术人才被分割在十几个专业内培养,分属于冶金、机械、化工等系。仅金属材料就被细分为冶金物理化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铸造、焊接、压力加工、金属腐蚀与防护、粉末冶金、高温合金、精密合金等专业。由于吸收了当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苏联科学技术知识和教学内容,培养的学生多能在对口行业(或工种)工作并能较快适应岗位等原因,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建国后至1966年“文革”开始为止,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规模有很大发展。但是,这种教育方式带来的学科专业划分过细且不合理,学生知识面狭窄等弊端逐渐暴露出来。正当材料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领域形成,欧、美诸国纷纷进行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却受到“十年**”冲击而处于停滞状态,从而拉大了与当代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的距离。
(3)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材料教育在苏联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在某些局部开始学习欧美,但尚无突破性进展。自1978年起,我国逐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在加速发展材料科学技术工作的同时,随着对欧美诸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改革的了解,也开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改革的进程。面对国际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对高新技术发展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面对国外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的改革,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模式与内容的弊端逐渐被人们所清醒认识。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的发展,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之间的界线开始模糊,几大材料之间有了更多的内在联系和共性。复合材料、陶瓷材料、功能材料等新材料的出现和广泛应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快速推广,都使各方面的创新更加强调基础及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实际上,各类学科越来越相互交叉、渗透、借鉴和移植,从应用上来说,越来越大规模的相互替用、组合已成为客观事实。在这样的背景下,浙江大学率先设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此后,北京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重点院校相继设立材料科学与工程(或相近名称)系,十几年来参与改革的院校逐渐增多。在此期间,改革的主要内容大致有:在原设置专业基础上扩充内容(如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教学中补充非金属工程材料内容,增加功能材料内容等);试办新专业,如材料科学、材料工程、材料物理、热加工等专业,总体上体现了逐步打破原专业设置界限、加强专业间的渗透与联系的改革趋势。在此过程中,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与经验,但在教育思想与人才培养模式上尚未有根本性突破。
(4)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国家面向21世纪进行专业调整以及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方针的指引下,原国家教委对中国高等学校材料类本科专业的设置进行了整合,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探索与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材料教育培养模式开创了新的局面。
(5)从2000年开始,国家不包分配,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将毕业生分配推入了人才市场。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要求学校培养什么样规格的人才必须服从于经济建设的需要,服从于人才市场的需求。因而,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能力成了保证毕业生自主择业的主要条件,也成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针对变化了的情况。1997年至1999年,教育部对现有专业进行了第四次大规模修订,这次修订的宗旨是,改革高校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过窄,有的专业名称欠科学规范,门类之间专业重复设置的现象。本着科学、规范、拓宽原则,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成功经验,由行业划分专业向以学科划分专业过渡。新的专业目录由504个减少到232个。将矿物岩石材料归并为材料物理,将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冶金物理化学、冶金归并为冶金工程,将金属压力加工、粉未冶金、腐蚀与防护、焊接工艺及设备、以及部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复合材料、塑性或塑性工艺及设备归并为金属材料工程,将无机非金属材料、硅酸盐工程以及部分复合材料归
并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将部分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化学归并为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此外在导引性目录中,又将归并后的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和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归并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01年,教育部按照新的本科专业目录组建了新一届教学指导委员会,设置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并按二级学科设置了材料化学与物理、金属材料及冶金、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四个分委员会。专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调整和整合,为按学科基础培养材料类专业人才、加强教学交流、实施宏观调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规格的发展趋势
整个20世纪,国外高等教育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中国高校的办学模式由受一国的影响转向受多国影响。20世纪后半叶,世界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大众化、民主化、多样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的共同趋势,而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些趋势表现得尤为明显。在一个高度国际化的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可能脱离世界性潮流,中国高等教育在21世纪必将呈现出上述特征,这是毫无疑问的。当前本科教育国际主流趋向:研究型或重点大学把广博教育放在首位培养本科生,专业培养放在次要位置。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个整体,有宽广的面向“所有材料”及材料四要素整体的特点,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当前材料发展的总体趋势,注意加强本科生关于材料的现代基础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使学生具有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广泛的兴趣和视野。当前,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招生专业及招生规模发生了变化 1994年,我国有144所高校设有材料类专业,涵盖的专业有硅酸盐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建筑材料、电子材料及元器件、钢铁冶金、有色冶金、粉末冶金、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腐蚀与防护、水泥、玻璃、陶瓷、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化工、塑料工程、橡胶工程、化学纤维、复合材料、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等20余个。1998年,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调整,将上述20余个专业合并为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等6个专业,同时在引导性专业目录中提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下表列举了我国高校1994年、2003年材料类专业招生情况。
1994年、2003年我国高校材料类专业招生情况比较
特别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增加幅度很大。1994年、2003年我国
高校材料类专业招生情况比较 1994年 2003年 冶金工程类24所 24所 金属材料工程类76所 64所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类53所 64所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类42所 98所 复合材料9所 6所 材料科学与工程23所 80所 材料化学90所 材料物理58所 我国高校2003年材料类专业招生达20300人,在校人数达73300人,其中冶金工程专业的招生人数及在校生人数分别为990、3220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招生人数及在校生人数分别为2500、10185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招生人数及在校生人数分别为2560、9049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招生人数及在校生人数分别为4950、19210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招生人数及在校生人数分别为5670、19358人,材料化学专业的招生人数及在校生人数分别为2230、5826人,材料物理专业的招生人数及在校生人数分别为1420、4253人。由此可见,我国高等学校材料类人才的培养规模已达到相当数量。从每年的招生人数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招生规模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而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招生的规模在下调,这也体现了培养宽口径材料类人才的发展趋势。
(2)材料教育内容及范围不断扩大 已有专业的界限逐渐打破。面对国际材料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高新技术发展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国外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的改革,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改革迅速发展,几乎全国所有设有材料专业的院校均已程度不同地参与了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改革,借鉴欧美诸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模式与体系,培养模式由“专业培养”向“学科培养”发展,从狭窄的专业教育向全面的素质教育转变,从钻研狭窄的单科教育向建立工程意识教育转变;同时,吸收欧美国家的“材料学科共同基础知识”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从学科式课程向整合式课程转变,专业课程从中心地位向载体地位转变,课程内容从以学科发展为中心向以培养学生为中心转变。总体来说,我国高校材料教育正在不断打破旧的专业范围的约束,向其他专业甚至其他一级学科渗透。
(3)材料教育中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条件在不断改善 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当前在材料教育中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条件有很大改善,随着高等院校科研工作的不断提高,以及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对教育投资的加强,实验所用的常规及高级仪器设备不断完善。当然,在主要设备台数、质量以及学生独立使用的可能性方面与国际知名大学还有相当的差距,但已能初步满足要求;计算机应用的条件已已经改善,但在如何结合本专业的需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过程模拟、数据处理,以及组织性能预测等方面的方法还存在问题。
(4)加强专业设置宏观调控,稳步推进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 为推进高等学校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教育部批准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7所高校拥有自主设置本科专业权限,社会和高校对此反映强烈。在此基础上,教育部组织召开了“高等学校自主设置本科专业工作座谈会”,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改革专业设置管理机制扩大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自主权的实施意见》,对高新技术类专业和加入WTO后急需的专业给予了大幅度的倾斜。(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