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如何在工作中坚持好科学发展观
编辑:心上花开 识别码:21-798871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16 12:41:2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如何在工作中坚持好科学发展观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党性锻炼》学习心得

如何在工作中坚持好科学发展观

耿玉长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选择。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围绕地税工作主题,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在地税工作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一个重大的战略议题。下面笔者就如何在地税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谈谈自已具体的看法。

一、结合地税工作实际,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一)要科学地搞好税源调查。各级税务机关务必把搞好税源调查作为第一环节,组织好人力,采取有效措施,扎扎实实地搞好税源调查工作。实事求是地分析税源状况,摸清税源“家底”,为分配税收计划、安排税收任务提供科学依据。

(二)要科学地分配好税收计划。税收计划的下达、分配要建立在可靠的、真实的税源调查、税源分析基础上,符合客观实际;税收计划调整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适应情况发展变化,科学体现地坚持 “发展”观点。

(三)要坚持组织收入原则。要始终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制止和禁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确保国家税款及时足额入库,不流失,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税收计划任务。

(四)要建立科学的规范的征管制度。要确保“依法征税”的实现,在执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基础上,必须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科学、规范、便于操作、便于实施、便于监督的规章制度。

二、多措并举,贯彻落实充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一)全力落实各项税收政策。一是要制订或出台促进经济发展的涉税政策,促进和带动经济落后地区调整产业结构,从而实现国家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认真、全面落实税收政策。要用好、用足、用够目前国家已出台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要注重提高“效率”、减少环节、简化程序,实施“阳光工程”。

(二)大力推进税收征管改革。要适时转变税收征管理念,改革征管模式,顺应税收工作发展新趋势,为开创税收工作新局面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三)着力改善纳税环境。税务机关要不断创新服务体系和服务形式,加大服务力度,规范和整治税收秩序,依法打击涉税违法犯罪,为纳税人营造一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公正、健康发展的税收法治环境。

三、激励运行,营造良好的宽松的人文发展环境

(一)要抓好对税务干部的教育培训。要有针对性开展全方位教育培训,提高培训效果,使全体税务干部政治水平、业务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以适应新时期税收工作的新需要、新要求、新形势、新任务。

(二)要强化税务干部廉政建设。要建立健廉政制度及其监督约束机制,从机制上确保将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到实处;要通过加大警示教育力度,严查违纪违法行为,筑牢干部的拒腐防变的堤坝,时刻敲响“廉政”警钟;要开展以人为本的创建活动,实行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成长发展环境。

四、改革创新,全面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一)坚持正确引导与监督制约相结合。要坚持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相结合,通过政策辅导、税法宣传、纳税评估、分类管理等措施,引导纳税遵从;通过纳税检查、强制执行等措施,维护税法权威;通过思想教育、评先树优、能级管理等措施;通过考核评议、末位淘汰、责任追究等措施,规范权力运行。

(二)坚持抓业务与抓思想相结合。要按大力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善于将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具体化,大力加强税收征管,堵塞漏洞,提高各项业务工作的质量。要不断加强业务能力建设,狠抓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提高干部业务素质。

(三)深入推进依法治税与严格管理相结合。坚持组织收入原则,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加大税法宣传力度,努力实现有法必依。加强税收执法监督,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努力实现执法必严。严格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完善税收法律救济制度,坚决打击各种涉税违法行为

(四)全面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全面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加强纳税人户籍管理、深化纳税评估、加强税收分析、扩大重点税源监控范围、加强发票管理,加大“以票控税”力度、规范纳税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

(五)加快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逐步建立基于统一平台的税收业务管理、税务行政管理、外部信息管理、决策应用支持管理四大信息系统。深化数据运用,为税收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第二篇:在工作中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在工作中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 江东街道办事处:曹增加

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在深刻变化的国陈环境中推动我国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迫切需要,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对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已经作了科学阐述。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开展第三批科学发展观实践教育活动中,通过听取了市委书记的动员报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创建学习型基层组织、创建和谐生态江东、文化创意战略等辅导课的学习,使自己深深体会到: 科学发展观,既是我们工作中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核心是执政为民。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政绩观的灵魂和指南;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要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要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要把党和人民的需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我们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关心群众安危冷暖,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收入群体的人们,都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过上小康生活,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改进作风,不断提高执政水平。良好的作风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条件。要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把作风建设作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

一、主要做法

1、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坚持发展,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稳定是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2、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关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四者的关系;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大力促进物质文明发展,也大力促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及生态文明发展,并努力使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协调。

3、正确处理务虚与务实的关系,学习是手段,抓落实才是目的。以虚促实才能体现教育的真正效果。首先要以教育促进交通重点工程的落实,攻难点、抓进度。其次自己作为街道交通安全分管领导,自己十分注重与辖区交警、运管、路政等单位联系,切实做好对学校、企业、社区等部门的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不定期发放宣传资料,以提高广大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法制意识。

二、自身存在的不足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个人在工作理念、工作能力、工作方式等方面还程不同度地存在一定的差距:

1、创新意识不强,缺乏有效的、创新的工作方式方法,领导艺术不够成熟;

2、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在日常的工作中会议多、应酬多、调研少、落实少,班子成员自身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3、业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分管业务学习不够,抓管理的方法不多。

4、工作标准不高,要求不严,认为自己年龄比较大了,可以适当放宽一点了。有些工作任务,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不求当先进。

5、全局观念不够,看问题高度不够,只满足于完成的份内工作,对其他班子成员分管工作员的关心不够,帮助不力。

三、原因分析

(一)我对科学发展观学习存在着“走过场”的认识,流于形式,平时虽然经常学习,但思想上、理念上重视不够,学习的目的不明确,缺乏思考、创新,不能吸其精髓,更没有用政治、法律理论武装自己,使学习形式化、教条化、平淡化。

(二)对自己标准要求不高,以为自己尽心做好本职工作就不错了,缺乏主动、热情与群众交流、沟通、向群众学习。

(三)开拓进取精神不强,既不争先,也不落后,甘居中游。认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多是领导层面谋划的大事。

(四)习惯于老经验、老办法办事。欠缺主动创新意识,缺乏时代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

四、整改措施

第一,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首先要学好理论,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使自己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用辩证的、历史的方法看问题,学会用矛盾论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次,要学业务,不断熟悉业务工作,争取达到精通业务的程度,为领导开展工作出谋划策,提供最好的服务。再者,要学科技,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要学会用科技手段服务工作,同时,更要正确处理好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之间的关系,做到理论与业务学习两不误,两促进,同时要注重用理论指导实践。

第二、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党的宗旨、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以及群众工作的宗旨都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树立公仆意识,在工作中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真正落到实处j使自己成为党组织中的优秀一员。

第三、要努力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要转变工作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思路,整合管理资源,创新管理机制,着力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水平。在管理理念上要坚持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真正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

第四、要强化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作为一名人民公仆,我们要踏踏实实地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拘泥于书本,不拘泥于现实,敢于批评,敢于创新,努力让自己的思想更加超前。社会发展最终的方向是和谐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努力做科学发展观的坚定实践者!

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人看事,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要不断地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和改造,以人格的力量影响和推动当前各项工作的落实。

2009年10月16日

第三篇:坚持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妇幼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永靖县妇幼保健站

范仲彤

【摘要】 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妇幼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每一名妇幼卫生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贯彻 “一法两纲”,把 “三个降低”作为妇幼卫生工作的核心;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构建 “医务工作者—患者—患者亲属”三方互动的、和谐的诊疗工作模式 ;努力打造 “妇幼保健”服务品牌;培养适应新形势的专业技术队伍;培养一支服务型管理队伍;准确定位发展方向等八个方面是妇幼保健机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妇幼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妇幼卫生;事业;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特征,反映了当前社会发展的突出要求和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医疗卫生是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核心以及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使公共卫生成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基石,妇幼卫生作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面广、工作难度大,其发展模式必

农村的村卫生室配置妇幼卫生人员并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在城市要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2、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以大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为契机,为妇幼保健机构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机制,立足社区,面向家庭,依托妇幼保健机构,深入开展 “医院—社区—家庭”三联动的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家庭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家庭成员间有义务进行相互的健康监测,护送家庭成员及时就医救护,接受社区健康科普知识的培训,使家庭成员间关系更加和谐,也是我国的优良传统。社区卫生服务是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性公益事业,使辖区居民能够得到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把妇幼保健服务融入社区,既要体现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立体、全方位的功能,又必须从保障健康出发,发挥社区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医疗、康复、计划生育及健康教育“六位一体”的功能。把妇幼保健技术服务与社会基层卫生服务、群体服务与个体服务、健康教育与保健指导、一般生理服务与心理服务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妇幼卫生服务的内涵。

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护人员是“传播健康知识、解除群众疾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期望寿命”的天使,健康科普进入社区、家庭,群众就知道了何时就医、如何防病,形成了一个治病、防病的良性机制,在所管辖的范围内出诊、巡诊,向医院及时转诊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患者,使患者得到及时的

务,达到全民族范围内的健康促进。

4、构建“医务工作者—患者—患者亲属”三方互动的、和谐的诊疗工作模式

“医务工作者—患者—患者亲属”三方互动的、和谐的诊疗工作模式,有利于维护病人的知情权、选择权、隐私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医患之间发生纠纷时,患者的亲属参与往往使

纠纷更加复杂,让患者亲属参与诊疗的全过程,增加了医疗工作的透明、诚信、和谐,诊疗工作不再是医护人员垄断的行为,有利于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合法权益,使患者及其亲属更加理性化,医护人员更加人文化,使诊疗工作更有利于患者的康 复。

5、努力打造“ 妇幼保健”服务品牌

构建妇幼卫生独有的服务品牌,医护人员是医疗卫生服务产品的制造者,通过精心生产、精心培育、精心经营、精心管理、精心推销,实现产品的价值。在实践中,产品质量的优劣决定于产品的制造者,它不是一般的产品,是一种服务于公益事业的产品,检验这种产品的质量决定于群众的满意度。这要求产品的制造者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

首次接诊的医护人员是产品的推销者,患者是受益者,产 品的质量要体现在工作实践中,贯彻在诊疗过程中,患者的信任程度决定患者的选择权,服务产品的推销程度决定医务人员

还很传统,没有经过管理专业全面系统培训,目前我国的人事体制、分配体制还很滞后,没有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管理者的工作水平、工作能力与被管理者接近,造成被管理者心 理不平衡、不服气,长期有积怨、有隔阂,在工作中容易产生矛盾,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激化,甚至发生严重后果。首先要弱化管理者传统官本位的监管行为,要强化管理队伍为员工服务的意识,发达国家的管理者每天站在大门口列队欢迎员工上班、欢送员工下班,充满了以人为本的氛围,而我们国家行业单位管理者传统管理模式就是监管,不适宜社会发展进步 的要求,也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精神。管理者要具有先进的管理 理念和过硬的思想作风,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较强的社会活动 能力和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要具有感召力、凝聚力,要有形象表率作用,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贯彻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条例,要处在员工的监督之下,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计划性和预测性要强,要建立起节 约型循环型的管理机制。管理者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服务于员工,要抚慰员工、激励员工,发挥员工的最大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责任心、事业心,管理者的核心是增强服务意识,管理者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构建现行被动的检查、监督、监管、处罚、训斥管理模式向积极主动的抚慰、激励、素质、文明、和谐的管理模式转变,是管理者的根本转变,形成良性循环的管理机制。

第四篇:坚持科学发展观___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型社会发展观。它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来的。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促进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践行科学发展观是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本文试图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入手,对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全面发展间的内在关系加以论述,进而对如何以科学发展观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对策思考。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来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的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地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科学发展观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一切发展都必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离开人的全面发展,所谓的发展就失去了任何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这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1.坚持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2.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集成的目标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应当看到,我国现在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才能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真正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3.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我国现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美元,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这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重要阶段,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我们才能为妥善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矛盾提供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的基本原则,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全局,审时度势,因势利导,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4.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需要解决好科学发展问题;解决好科学发展的问题,需要按照客观规律科学地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把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提高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样,我们党就能更好地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二、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的主体是人,离开人这一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社会进步中最重要的主体力量,发展就无从谈起。而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社会进步中最重要的主体力量的佼佼者——当代大学生,更需要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1、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发展时,同样高度关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的全面提升。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人才是社会的各种资源中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人才竞争是我国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挑战,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胡锦涛同志也强调,“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由此,努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对最根本的社会发展动力的激发,是对最关键的社会发展主体的塑造,它构成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要素,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2、科学发展观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机制保证,大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是互为因果和辩证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了青年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两种辩证。其一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很多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的冲突是以“青年化”表现出来的,如当年的“人生观大讨论”,这是“社会问题的青年化”,是文化性问题。其二是随着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后,大学生在强大的社会结构面前无能为力,产生了结构性问题,比如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这是“青年问题的社会化”。随着我们进入现代化进一步的起飞阶段和深化阶段,大学生问题很可能是文化性问题和结构性问题的并列状态和并行状态。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目标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它为青年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它不仅增加了青年大学生的发展机会,更重要的是为社会青年群体中分派的普遍化和公平化提供了条件,同时为减少青年大学生问题的发生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在全球化和多元时空的时代,在当今青年大学生面临自我认同和文化认同双重困境的形势下,强调协调发展,就为减少青年大学生的结构性问题和文化性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前景和契机。

3、践行科学发展观是大学生的社会责任,经过建国50年、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以至于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崛起”和国际上所谓的“中国威胁论”,都反映了中国正在发展这个客观现实。快速发展不可避免也会带来了一些问题,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方面出现不平衡。虽然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但是解决不好这些问题就会阻碍更好地发展。我们党正是在这样一个客观的现实面前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实现了认识上的新飞跃。然而,科学发展观要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任重而道远。很多人虽然口头上讲科学发展观,但头脑里还是片面的发展观。由此,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一个长远而伟大的任务,它最终要取决于青年,特别是青年大学生。今天的理想就是未来的现实,赢得了青年,就赢得了未来。由此,高校的人才教育应该以长远的目光,踏踏实实地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让大学生能够意识到社会发展最终的方向是和谐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在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实践中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专业人才,做科学发展观的坚定实践者。

三、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对策思考

1、准确把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高校在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中,应该力求从知识系统、能力系统和价值观念系统等三方面准确把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知识系统是职业知识和一般知识的统一,以职业知识的获得为主。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目前的状况,在知识结构方面要坚持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结合,坚持专业知识和一般知识的结合,前者为主,后者辅助。能力系统包括一般智力和专业技术两个要素。在人的能力系统中,人的创造能力是最高体现,对人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创造性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技能和创造性情感与人格。价值观念系统主要指道德价值观、人生价值观和政治价值观。当前,在我国高等学校中进行价值观教育,可以通过人文精神的教育来实现。人文精神是对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的反映,是以观念形态存在的人之为人的价值界定。

2、正确处理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若干关系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要实现自身的发展,一方面要肯定人的社会性,另一方面,又要保持人的独立性,发展人的个性。大学生一方面要不断扩大自我生活的圈子,提升人生境界,学会关心他人和社会,把自己融入社会,以人民、国家的利益为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社会利益,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另一方面,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个性,实现个人的利益和价值,去创造丰富多彩的、自己满意的生活方式,把聪明才智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推动社会进步和自身的发展。

(2)思想政治素质与文化业务素质的关系,思想政治素质与文化业务素质是人的两种基本素质。前者主要解决做人的问题,后者则主要解决做事的问题。两者紧密联系,相互制约。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一个人缺乏科学精神,文化业务素质差,对社会的用处不大,还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但是,如果一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差,缺少人文精神,即使掌握了高技术,也可能无益于社会。因此,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与文化业务素质。

(3)知识与能力和素质的关系

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的今天,“知识就是力量”已成为时代的强音,由此,大学生要全面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进行知识的学习。然而,学习知识绝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堆现成的结论,更为重要的应该是要通过学习掌握探索、发现真理的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增强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特别是要培养独立的思想、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协作交往能力等。可以说,学习中要着重解决“两次转化”,即把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素质、能力,进而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力量。

(4)生理与心理的关系 在当代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人们的身心状态深受其影响,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迫切要求大学生提高和改善身心素质。身体是生活、事业的本钱,大学生应当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尽可能地爱护身体,增强体质。同时,大学生要有健康的心理,要有自尊、独立、平等、自信、自强、自知、自律、乐观等良好的心理品质,更要有顽强的意志、勇于创新的精神,有宽容的品格、平静幽默的心境。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科学地生活、锻炼,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才能不断加强学习和修养,塑造美好的心灵。

实践证明,坚持科学发展观,是高等教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科学的发展观已经树立,这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更是年青一代的幸运。科学发展观为年青一代的成长、成才创造了无限广阔的空间。我们大学生要在现在的学习和实践中,坚持科学发展观,认清时代发展的方向、把握发展的趋向,拥有积极的态度,扎实刻苦地努力,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抓住发展的机遇,大有作为,我们才能不辱使命,才能做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者,始终站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前沿,为促进经济腾飞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大学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主动参与、积极投身到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充分利用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八一精神、98抗洪精神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弘扬具有地域特色的客家文化、苏区文化、创业文化,参与全面小康建设和和谐文明校园的创建,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认同感、与人民的亲切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大学生要热爱科学,培养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真理、刻苦钻研的精神,养成认真严谨的作风,用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充实自己,形成完备的知识结构。大学生要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正确应对各种矛盾和困难,陶冶个性,健全人格,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培养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切实增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秀的人才资源。社会主义事业要求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等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现,把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放在首位,努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担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时代和现实都要求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高等学校要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把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放在首位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对于高校来说,主要就是以全体大学生为本。高校既要从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出发,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结合起来,又要从大学生的实际要求和愿望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这既符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要求,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我国当前大学教育已逐渐由过去的“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约有2000万,高校承担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等学校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把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放在首位,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学生坚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加强自身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大学生的根本利益为本,通过学校的教育活动,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高等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思想,根据高校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学习氛围和发展环境,积极引导大学生健康发展。高校要发挥人才优势、学科优势、资源优势、科研优势,充分调动学校教务、科研、学工、团委等部门的积极性,群策群力,共同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从哲学意义上说,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人的主体性。以人为本不应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以人为本既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我们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归宿。高等学校理应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在教学实践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学评价的改革,优化知识结构;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来看,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要求,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从高校环境和社会伦理道德出发,要关心学生的生活,特别要关心家庭贫困学生的生活,要“倡导人与人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要求从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向人与人和谐相处转变”,创建和谐校园。

二、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密切相关,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制度是以人为本的制度,人的发展贯穿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原来是经济十分落后的国家,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能比较快地创造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邓小平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实现共同富裕,是走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所必经的阶段。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也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创造了充足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

(三)人才竞争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之中。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进行,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复合型、知识面宽、全面发展的人才深受社会的欢迎。大学生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除了学好本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拓宽知识面。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强化人际交往能力、文体活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领导管理能力以及适应能力、应变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力争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现在在大学校园。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培训班、讲座以及考证、考照。大学生的素质得到了提高,发展也更加全面了。

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用新的思想理论观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力量,把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确立科学的人才观。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本质上一场人才竞争。实现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人才。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关键在人才。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也在人才。我们要确立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可以成才的现代人才观。特别要重视青年人才,为他们营造生动、活泼、民主的创新氛围,使他们具有崇高的理想抱负、炽热的爱国热情、旺盛的创造活力。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人才,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时代和现实都要求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迫切需要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即需要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我们必须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贯彻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入进行素质教育。首先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为核心,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精神支撑。要坚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统一,适应现代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把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育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引导学生既努力学习现代自然科学知识,又要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的熏陶;既要增长知识才干,又要提高身体素质;既要身体强健,又要心理健康。高等院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党团活动、专家讲座、心理咨询、各类竞赛、大学生论坛等形式,为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创造条件,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协调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五篇:坚持科学发展观搞好安全生产

坚持科学发展观搞好安全生产

许 光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的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科学发展观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具有重要科学指导作用。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五个认识”

安全生产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是一个需要用科学发展观加以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要从五个方面加强认识: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是我市建设文明城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五个创新”

安全生产工作不进则退,只有不断创新,才有所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一)体制和机制创新。通过体系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全社会重视支持”的安全生产格局。

(二)监管手段创新。一要加大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力度,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二要善于运用经济手段,实现安全生产的有效监管;三要善于发挥行政手段的作用。

(三)科技创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安全生产监管手段,进一步完善我市安全生产监督信息网络,运用信息技术对全市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和管理,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的科技含量。

(四)理论创新。当前应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安全生产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二是安全生产对于经济建设的保障促进功能;三是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四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群众路线;五是安全监管机构的职能和定位。

(五)文化创新。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以文化创新作为支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快发展。一是认真抓好“安全生产月”的宣传,丰富形式,充实内容,扩大影响,增进实效。二是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培养“关爱生命、关注安全”意识,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安全法制意识和安全素质。三是大力开展群众性安全文化活动。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三个落实”

目前,全市安全生产形势虽然趋于稳定,但实现安全生产根本好转的任务依然艰巨。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切实把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要从统一思想、加强领导上抓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非党重视,并做出了一系列决策。我们要牢固树产科学发展观,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上来。

二要从明确责任、加强督查上抓落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管力度,强化领导责任和目标管理。各项目标和工作措施明确下达后,要制定落实时间表,实施跟踪督查,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工作。

三要从求真务实、改进作风上抓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安全生产工作要求真务实、讲究方法;要突出重点,抓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树立“严、细、实、快”作风。所谓“严”就是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高标准,严要求;所谓“细”就是要认真细致,不能马虎,特别是安全检查不能放过任何细微的隐患;所谓“实”就是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要把上级的布置与本地的实际结合起来,埋头苦干,不说空话,多干实事;所谓“快”就是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雷厉风行,快节奏,高效率。

如何在工作中坚持好科学发展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