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编辑:心旷神怡 识别码:21-1100913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12 13:36:37 来源:网络

第一篇: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近日刷完了人民的名义的小说和电视剧,在为小说中尖锐的词句表示赞赏,并对电视剧中老戏骨入木三分的演出而赞叹之外,不得不对戏里戏外那些鲜明的对手戏所体现的冲突与矛盾而反复思量。从头到尾,几乎剧中每个角色都有另一个角色跟着做对比起冲突,其两面印证简直洞若观火。

比如李达康和高育良。一个雨里雾里的秘书帮,一个呼之欲出的汉大帮,都在吕州做过市委领导,都与赵立春有过交集,都夫妻离婚,而他们一个把矿区塌陷区改成了城市的风水名片,一个批了月牙湖的美食城造成了污染,正如沙瑞金所说:“这一正一反,我都亲眼看到了,有点触目惊心啊。”李达康和高育良,从工作上到生活中,从政治经历到人生起伏,无处不在宣示着与对手的不同,展现着针尖麦芒般的矛盾与冲突,从里到外,从始至终就向所有观众展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两条通向不同终点的路。观众们也在看清所有的结果后,不紧自我反思,这是历史的局限性?还是政治不坚造成的历史的必然。

不光这两个人,祁同伟和侯亮平,从大学到现在,两个同学之间的智斗,两个人对人生的选择,对誓言的遵守,在面对房子、票子、女子的态度,对权力的运用,自身的修养,一切的对比都是及其鲜明的两面。

蔡成功与王大路,两个商人,一个苦心钻营,最后身陷囹吾,一个谨小慎微,甚至直面李达康说:“你怕我这个商人把你这高官拉下水,我还怕你这高官连累了我呢!一位高官倒台,多少商人陪绑,我可见得多了!”

太多太多了,正是这些冲突这些对比,才让这部电视剧塑造的人物更加鲜明。

观众们每个人都看到了那些老党员们,比如陈岩石身上的党性,也看到了孙连成与易学习两个升不上去,也不想升的人对待工作,对待人民的态度,看到了他们在自己路上做出的选择。

这一切都太真实了,不仅仅反映着社会的写照,也反映着观众们对当今社会渴望风清气正的迫切需求,正是陈老直击痛处的话语,正是沙瑞金与田国富直白的谈话,正是整个电视剧对腐败严峻形势的刻画引起了所有观众所有百姓的共鸣。

而我们党员呢?我们看到了人民对腐败的痛恨,对那些不作为干部感到可耻,看到了我党对腐败的态度。在电影《建国大业》中蒋介石说:“这腐败啊,已经到了国民党的骨子里了.反吧,亡党;不反吧,亡国.难啊,难啊!”,如今我们党也处在反腐败的关口,而我们党给出的选择是: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刮骨疗毒壮士断腕。就如《人民的名义》所说:现在收拾世道人心还来得及。

除了反腐,全剧也反映了一些社会实事,如大龄剩女陆亦可,郑西坡的妻子与城管,打擦边球的郑胜利,不可一世的小警察,信访群众的难处,这些镜头都让大家感到这个电视剧更真实,更接地气。有人说这电视剧只是假象,是一块糖,是人民的鸡汤,我却认为,这剧反应了人民的要求,也彰显了我党从严治党的决心。如果我们不去做,那大风厂的116事件,就将不是小说电视剧中虚构的场景,而是我们真实面对了一个个人间惨案,那腐败的恶果所燃起的火焰会成为我们伟大事业的送葬业火。

作为一名党员,不仅对小官巨贪表示震惊,也为冒着生命危险奋战在反腐一线的人表示敬佩,但最终我们要反思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所作所为,最终要对自己的言行多加约束,为自己能为共产主义事业的贡献而脚踏实地。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走好新的长征路,完成我们人民的伟大复兴!

第二篇:《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刚刚看完《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最后落网的老狐狸高育良在束手就擒前对自己的学生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下课”。全剧看下来竟是这个情景使我感触最深,我不禁重新审视起这个亦正亦邪的高老师来,他究竟是不是个好老师?他桃李天下,培养的学生在业务能力方面个个都是能手精英;而他又利欲熏心,晚节不保,最终被自己的得意门生送进监狱。借这位高老师身上的“贤”与“不贤”来谈谈我认为的好老师。

首先,一个好老师必须要有爱。有博爱之心,有公平对待学生的博爱之心。没有爱心,就无从谈起自己是否热爱自己的学生,而且一切不是建立在爱心基础上的教育就不能说成是成功的教育。所以,在任何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缺失的就是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份爱心,因为有爱才有教育。对待每一位学生都要一视同仁,不能存在歧视,要正视每一学生的差异。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长处和不足,不能只看到学生的短处,要多发现学生的长处,抱着一种“以事论事”的态度看待学生。可能学生在文化课的课堂上不是很出色,但是体育场就很可能见到他矫健的身姿。

其次,一个好老师必须要渊博,渊博的学识才能打造一个老师的个人魅力,高老师之所以能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学生,我想跟他本身渊博的学识是密不可分的,他在讲台上的挥斥方遒,意气风发都以此为基础。俗语有云: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因此,学问高深,知识渊博,见解新颖,语言幽默都是征服学生的利器。就和追星族模仿偶像穿衣打扮一样,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仰慕将转化为对学习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望,教师在课堂上的信手拈来和游刃有余将会引起学生的主动钻研和融会贯通。

其次,一个好老师必须要智慧。智慧不等同于聪明,老师的智慧是教育智慧,是与学生交流相处的智慧。此剧中,对待侯亮平和祁同伟,高老师采取的是完全不同的相处模式,教师要教育的是一个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不是把简单的把水倒进碗里的过程,因此,教育的智慧是如何引导管理学生。用地讲究因地制宜,育人则讲究因材施教,为了让为一位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我们必须运用不同的可行的教学和管理方法。教育智慧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就连高育良老师都没能做得好,吾等小辈更该刻苦钻研了。

最后,一个好的老师必须以身作则。高老师最终教育出了一个个“海瑞”自己却最终落得下狱的下场,也就因为不能以身作则吧!教育讲究言传身教,讲究潜移默化,讲究春风化雨,讲究耳濡目染。19世纪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认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无独有偶,我们的思想家、教育孔子也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重于言传,言传的效果需要身教来保证,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老师的地位非常崇高,那么身处这一崇高地位的我们影响学生思想和心灵的作用已经远远超过了简单地教授知识。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则内自省也”,通过《人民的名义》这部剧,让我意识到,在平凡的一线岗位上,要自省自学,争做一名合格的党员,争做一名人民的好教师!

第三篇:《人民的名义》观后感两篇(范文模版)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热播在全国引起了一场关于反腐问题的讨论,该剧好评不断,引发大众的关注,引起我们党员干部的深思。正如剧中人,有些人口口声声说是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但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公权私用,以权谋私。而另一些人,踏踏实实工作,正直而不适原则的干一辈子工作,却对付不了那些阿谀奉承的小人,他们不自唱高调,却在埋头饯行着名义。《人民的名义》是一部反腐高压下中国政治和官场生态的长幅画卷。我觉得它敢于直面现实,不粉饰。很多故事就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案例,发人深省。

剧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玩味和熟思。剧中刻画的人物都反应了当今官场上的行行种种,深入人心。特别是剧中的达康书记身居京州市委书记高位,在指挥现场镇定自若,发表讲话铿锵有力,主持会议不怒自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透露着一身正气。

其次是男主角检察官侯亮平,深入各阶层展开抽丝剥茧的调查工作,还以身涉险与位高权重的贪官“老虎”斗智斗勇,不遗余力消除一切危害党和人民利益的苍蝇老鼠。“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之所以会盯上领导干部,是因为,他们嗅到了某些臭味儿。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就像片子里张琨的那句话:“脑子里的那根弦就绷得松了。”于是自己就开始失控了。贪腐者的失控其实很简单,我们中国本来就有着请客送礼的传统,逢年过节,亲戚朋友坐一起喝喝酒,聊聊天,联络一下感情,再正常不过了。但是,作为领导干部,手中拥有一定的权力,求你办事的人也多,遇到的诱惑和考验也多,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把握自己,洁身自好,清廉自守。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比常人更加的自我约束。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这天起就是从人民中来,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身为党员我们的一切工作,我们的所有努力,无论从国家、社会还是地方的角度,无外乎是两个方面,第一是让国家发展得更好,第二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立党为公,最终要落实到执政为民。这个执政为民,就是要把人民的需求,人民的追求,人民最现实最直接最突出的利益问题解决好,所有工作都要围绕这个考虑。每个党员干部都应当努力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端正态度,认真学习,时刻将党的宗旨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放在心头,为人民的办好事办实事。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这几天,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热播,不断创造收视新高,与此同时观众的好评不断,引发热议。不久之前的纪录片《永义在路上》、《打铁还需自身硬》都引发过热议,但是一部电视剧再次带动了全社会对腐败问题的关注,也提醒我们党员干部反思自己。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也是一个社会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现,也是对一个时代的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正风反腐始终在路上,成效显著,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这不意味着反腐败可以停一停、缓一缓,须知道腐败与反腐败永远处在权力天平的两端,一直进行着残酷的较量,也只有反腐败的力度和强度不断加大,才会真正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从这个意义上说,反腐败的成绩都是暂时的,反腐败的斗争需要持续进行下去,这也是锤炼党员干部队伍、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然要求。《人民的名义》这部剧正是对当前党中央力推的“打虎拍蝇”反腐的集中体现,一方面说明广大民众对待腐败问题的痛恨,对待腐败问题的厌恶;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广大民众对持续深入推进反腐的良好愿望。

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能否以身作则,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发展至关重要。以身作则,首先要做到廉洁自律,这是每一名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品格。

广大干部群众对领导干部是听其言,观其行的。如果说的一套,做的又是一套,群众是不会信任的,实际上会让其他党员干部和群众上行下效,带坏了党风,带坏了政风,带坏了一方社会风气。领导干部只有严于律己,公正严明,群众才能相信组织,好的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才能树起来。同时坚持严于自律,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作为领导干部,手中拥有一定的权力,求你办事的人也多,遇到的诱惑和考验也多,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把握自己,洁身自好,清廉自守。

“腐败最严重的不是贪了多少钱,而是人的堕落,是世道人心的失落。”《人民的名义》是艺术化了的现实,而我们更需要直面现实、直面问题。这也如同行进中的中国,不管速度有多快、成绩有多好,都不能忘了发展是为了什么,那就是“以人民为中心”,我们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为宗旨,站稳党和人民的立场,出以公心,正确看待权力,做到眼光远大,心胸开阔,自觉奉献,永葆人民公仆的本色。

第四篇:《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我们看《人民的名义》《公安局长》《警中警》这几部电视剧中的腐败问题

如果我们受到腐败伤害应该怎么办

《人民的名义》等这几部剧为什么会热播,因为老百姓都想从这部剧里了解公检法中的实际生存状态。不真实的没有原型的有损党和国家形象的电视剧肯定通不过电影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所以我们基本认为这部电视剧反映的情况是比较客观的。

为什么这部剧这么热播,我想这是因为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摊上点事或者对现实生活有些或大或小的不满。例如贫富差距也会使很多人不满。看剧的大多数人想了解,我找谁能做主。有少量的人想,我怎么能挤身到公务员行列,了解一些这些情况总是好的,还有一些纯粹就是冲着各种戏骨或名星去的。我看过陆毅的一些电视剧,例如《永不瞑目》,当时我很沉迷陆毅:一辆轻盈的赛车自行车,沉默匆忙,一脸的青春傲慢,自我轻蔑,英俊帅气。但是后来我觉得他很少接到合适的角色,例如这部电视剧,我觉得很不适合陆毅,他的角色与自身气质不符:侯亮平这个角色应该是夹缝生存、憔悴和深沉的,陆毅却是阳光潇洒的不计后果的。虽然戏里有各种的老戏骨,但他们不是主角,没有多少看头。如果侯亮平的角色换成更加有成府的人,我觉得这部剧的收视率可能会翻倍。这部剧里我觉得还不如在适当的地方放上林志玲,萧蔷,陈红更能提高收视率。这部剧里没有一个漂亮女人。不是古装的胡静算不上美。现实生活中的贪官的女人比这些女演员要美的多。胡静的姿色拿不住这两个这么高级别的高官,象她这级别的情妇,每个贪官至少有几十个。高小琴出身又不高,姿色若不是倾国倾城又如杨贵妃能歌善舞,是不可能独得这个级别官员专宠的。官员或者没有情妇,有就不会是一个。剧里的这两个贪官太清廉了。升官发财死老婆,只要他们能想到的,他们就能做到。

从经常看些外国名著的角度讲,这三部剧的艺术价值不高,吸引人的电影元素很少,我的感情很少有跌宕起伏的产生过共鸣,个别地方还不真实:有些地方太高大上了。都比马克思还高尚。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这些剧不是用生命拍出的,但是也可以理解,听说《人民的名义》这部剧最初很担心被封杀。从结果来看,可以看出导演在拍这部剧的时候耗费的精力并不多,有点象肥皂剧,很多地方可以看出演员做作,例如达康书记第一次去大风车拆迁现场急冲冲的那些步子,一个这么高位置的人这么毛毛糙糙的心理是不可能的。而且电视剧里多次表现他这么急冲冲的,电视剧在这些细节的处理上是很粗糙的。有些我们生活熟知的细节,能增加艺术作品的深度,虚假的细节其实正相反。如果不是怀着寻找答案的原因和实在无聊,这部剧我看了第一集的一半就看不下去了,林华华演的太假了,真实的职场肯定会有所忌惮的,必竟陆亦可是上级,而且不是科长,是个处极干部。没有任何演员的素质,太LOW了,前半集不想看就是因为看见她。虽然有一个物理研究生反复提醒我看这部剧,因为我说想写个关于反腐的小说。他说你看看这个吧,这个写的很深刻。我写的内容不是这个层次的,所以一点兴趣都没有。那个研究生说,他就是想了解他们的生活。我就想了解他们在哪个层次腐败。

相比之下,虽然都很枯燥,但是后两部剧比《人民的名义》还舒服些。《公安局长》,《警中警》中的演员都不太出名,但气质与角色对应的很贴切。观众的代入感还强一些。

那些生活是我们不熟悉的:他们在干些什么,他们到底有多腐败,我的事究竟找谁解决。剧中的事牵扯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所以收视率高。就算是科普剧看内容是这个的人数肯定也是过亿的。韩剧这么热也正是这个原因。这些剧从一个侧面回答了老百姓的一些困惑,所以感谢导演及陆毅等演员给我们带来了这样一些电视剧。

看完电视剧,我们也迷茫了,处处有腐败,应该相信谁?我们怎么知道哪个是路建春,沙瑞金?如果我们赶上的是腐败分子向东平怎么办。

做为一个处理这方面问题的有经验的人我一开始也是迷惑,但是稍微想了一下,我认为应该举报举报再举报,找了之后再找,不停的反复的操作,在这些过程中你肯定能遇到正

确的人。如果我们遇到坏人怎么办,所以去见公检法的任何人前,应该先和家里打招呼,让大家可以及时帮你。同时与公检法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录音留证,微信留证,QQ留证。证据自己手里必须有一份原件,要防备证据在坏人那里被掉包损坏。证据不能靠公检法,要自己手里有足够的证据,否则什么可能都有。电视剧里有这么多坏人,多个心眼总是没坏处。公安有时做事很了草,会忽略损失很多证据,你以为他们注意了,其实他们没当回事。你自己的事你不留心,你让谁留心啊?

找公检法办事一定要掌握些基本法律知识,在合法的时候对他们应该勤催,千万别闲麻烦。我还有一系列的和公检法打交道的文章具体谈如何和公检法打交道不会吃亏,还有一些如何找个好律师,如何保留证据等的文章,具体请参考: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92356347 事情分两面说,电视剧中虽然反映了很多真实的东西,但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生存。你找的办事的人也不见得在你的事上腐败啊,权衡各种利益,他也不是事事腐败。腐败不腐败,也是相对的。所以大多数人是能通过不停的努力解决问题的。

有些利益很高的事,腐败分子是不会妥协的。公检法一旦违法,你揭发他的壁垒是很高的。《人民的名义》这部剧中连陆毅演的反贪局局长侯亮平都几乎被陷入狱,难以自白。有些腐败问题处理起来肯定要很漫长和艰难。遇到这种违法的事,你该怎么办呢?我的答案是保留证据,不断起诉举报,续上时效,等待时机,山不转水转,他总有冬天的时候,不可能总是夏天。久在河边走,他哪能不湿鞋。看下面这则新闻,《人民的名义》中陆毅家小区惊现弹孔。(http://hb.jjj.qq.com/a/20170420/050662.htm)这些弹孔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做为老百姓,你没有办法的时候,那就等待。

我的建议是吃好睡好,等着看他倒霉。当然你要不停的通过合理渠道去主持你的利益。

上面说过了要注意取证,但有必要再强调一下。面对腐败,你要拿出证据。不要动不动就说,公安违法,法院违法,检察院违法。证据证据,打官司要证据,如果他们违法,你就拿出你的证据,国家的所有部门只信证据,别的没什么可信的,老百姓也不是个个都实话啊,如果你要说他们枉法,你就拿出证据,自己不注意搜集证据,这是你的不是吧。没有公检法的人抓坏人,你的生活没有这么安定,他们对人民有贡献的。公检法不可能个个违法。没有证据谁知道是你是法盲,还是公检法有问题呢?明知是那么回事,可实际谁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很多老百姓不知道如何积极取证,一句别人枉法好象自己就解决问题了,就到处告状,凭什么相信你呢?没有办法取证怎么办?你自己的思维是有限的,你找有智慧的人商量商量。实在没有证据,有时也有一定问题可以解决,这个不一定。证据最好有,没有要保全你的利益,有时也有办法。

有一点经验教给你,你的事最后还得他们来办,所以做事最好都留有余地,千万不可特别牛气冲天,最后你越告越高,牵扯的人太多,也是不能轻易解决了。尽量想办法在他这里解决,实在没办法才堆高壁垒。壁垒一旦往上堆,基本意味着你的事无法解决了。在有腐败的环境里生存,还是要学习技巧。你的问题是解决问题还是不择手段让他们受到惩罚呢,我看最后折腾的很多是自己。不要轻易就上告,有些根本没用,是自己把自己推向绝境。因为有些地方毕竟有黑暗,听说《人民的名义2》中的达康书记都是反派。有时稍微损失点利益在一个低的点上解决,也比什么都解决不了好。有些壁垒是推不动的。怎么做你自己决定,我只是建议。我说的也不一定对。

我是法律QQ群的群主,我天天和公检法的人接触。我们群里有咨询者咨询问题时,他们说公安枉法,我们群里的公安或狱警就跑过来说,哪有的事,公安都是很辛苦的,从来没有枉法,不负责。实在不负责你就象上级机关举报。我相信他们是正直的,这时候我就想做

为一名普通老百姓的我,以前可能是冤枉他们这个行业了。

他们这个行业腐败是肯定存在的,先不要说国家领导人在各种的打老虎。这些老虎大家已经家喻户晓了,网上很多的老百姓的各种揭发和呼声,肯定不会都是假的。电视剧也及时的给我们展示了现在公检法机关中真实的一面。有些事自己留个心眼,积极取证,有一点很重要的是,见到公检法各级领导千万不要带情绪,不要动不动腐败,人家正常办个事也处处有毛病了,最后很多事还是他们办,千万要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别听别人一个风就谁都是坏蛋。本来能办的事,你一有情绪,能说人家两句好话就办了,或者人家真的有事,或者你的事真的不符合法律程序的,也因为有情绪不积极去办,不积极去协调,动不动就去谁高壁垒。法律说的实在解决不了让你找上级等投诉,那得你实在想不到别的办法的时候再去做,只要还有一丝希望,不要轻易推高壁垒。能和协解决的问题尽量和协解决。

可以腐败也可以不腐败,腐败不是绝对的,只要方法得当,很多事在起步阶断就能得到解决。其实你也不一定是个会办事的人,所以把事办坏了就不停的往上告吧。你说对吧。

第五篇: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看《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近期,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是一部“从生活中来,向生活中去”的剧。剧中的许多情节来源于反腐现实,该剧主要讲述了由工厂拆迁、企业经济纠纷而暴露的一系列贪污腐败案件,以反贪局长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主线,以错综复杂的官场关系和贯穿始终的“一一六”事件为辅线,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最终一网打尽一连串的利益集团。电视剧热播以来再次带动了全社会对腐败问题的关注。

对于《人民的名义》这样一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除了讲述反腐斗争的激烈之外,剧中人物形象塑造的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工作雷厉风行的反贪局局长侯亮平、工作女强人检察官陆亦可、霸道的市委书记李达康、丧失道德底线的公安厅厅长祁平伟。剧中跌宕起伏的剧情引人入胜,由腐败引发的一系列案件和现象令人发指,但透过腐败,一些人物和事件值的我们深思。

剧中有一位老人,令无数观众动容,他就是经过战火洗礼的原汉东省人民检察院前常务副检察长陈岩石,他的行事作风也如其名,岩石——有棱有角、有风有骨、朴实可靠。他在剧中一直为大风厂的职工奔走维权,毫无畏惧,一生时时处处都在为他人着想,但提到自己应得的副省级待遇时说了一句:和战争牺牲的同志比我活着就已经赚了。这让我对陈老这位朴实清廉的老党员干部深感敬意。陈岩石同志,用他的一生诠释了党的“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工作路线。身为一名老党员老干部,陈老始终心系群众,尽心尽责为人民服务;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老党员干部模范,陈老值得广大党员同志学习,学习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坚强的党性和对党无限忠诚的情怀。

剧中还有一位人物他不跑不送,不贪不占,勤勤恳恳,在正处级位置上干了二十五年没有提拔,但毫无怨言,处处想着百姓想着人民的县委书记易学习。他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为民干事,朴实如土清正廉明的他成为基层干部的优秀代表,值的我们所有党员学习。作者为什么希望我们向易学习学习呢?因为剧中的易学习确实不易。一是损己利人,敢于担责任。在其与李达康搭班子的时候,由于时任县长的李达康功利心太强,急功近利搞硬性摊派,不顾底层民众的死活,以致于逼死人命之际,时任县委书记的易学习却主动承担了这起事件的主要责任,保住了李达康,自己却被降级使用。二是自从被降级使用后的十多年时间内干遍了其所在地市的几乎每一个正处级岗位,工作勤恳,富有成果,但却一直未能得到提拨,仍然尽劳尽怨。三是不畏权贵。为了人民的利益冒着宁愿不当官被免职的风险去触碰权贵利益。作为党员干部,只有用心与人民群众相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共产党员不能仅停留在反腐高压下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问题上。还要依靠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推进,时刻不能忘了发展的根源所在,那就是“以人民为中心”,权利不能超越法律这到底线,而这也恰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人民名义”。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