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教养笔记10
编辑:梦醉花间 识别码:21-308461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04 14:35:50 来源:网络

第一篇:教养笔记10

9月教养笔记:

午睡的管理

最近一段时间孩子们的午睡总让我感到头痛,这群调皮的孩子们嘻嘻哈哈、说说笑笑,一进午睡室从东跑到西,在床上打滚等。不一会儿告状声连绵不断,谁在推人,谁还没脱衣服谁又在讲话了。老师大声喊也不起效果,帮这个盖被,又帮那个,边劝说着,想让大家安静下来开始睡觉。可那几个调皮的孩子还磨磨蹭曾的。可是根据幼儿的生理、年龄特点午睡有益幼儿的身心健康。从医学保健角度分析:幼儿睡眠时,身体各部位和脑及神经系统都在进行调节,氧和能量的消耗最少,利于恢复疲劳,内分泌系统释放的生长激素比平时增加3倍。所以,睡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生长发育、身体健康、学习状况。

在幼儿园午睡是孩子们统一的活动,可在孩子们看来,一旦睡下了,就束缚了讲话、活动的自由。因此,他们想方设法要在睡前说完想说的话,趁老师没看见做完自己想做的事真的,当我们感觉到孩子们太烦、太闹、太吵的时候,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理解孩子们、满足孩子们的需要。设身处地为孩子们着想一下,多释放一些时间与空间给孩子们,孩子们也会配合老师的工作。只要你用心去做了,就一定有好的收获。

而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在孩子们的一日生活中,教会他们学会知识,照顾好他们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善于观察他们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要及时鼓励他们,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和他们做真正的好朋友,他们才会信任你,愿意把心里的话告诉你,愿意和你做各种游戏。

第二篇:教养笔记

小班幼儿的告状行为

最近发现班里孩子的告状行为十分的频繁,让我觉得很头痛。刚开始孩子出现告状行为时,我会觉得很开心,因为一方面这说明孩子已经信任你了,当他们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会向你寻求帮助;另一方面说明他们已经学会关注别人,会对别人的行为表现做出反应。但是,面对孩子们越来越频繁的告状行为,我也翻阅了一些教育杂志,明白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其告状行为频繁发生的一个原因之一。

告状是小班幼儿心理年龄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正常行为,也是小班幼儿尝试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更是教师和幼儿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方式方法的契机。小班幼儿,尤其是新入园幼儿由于知识经验的缺乏,以及言语水平还未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还主要以直观表象的形式来认识外界事物,面对问题往往会用行动或者动作来表达自己的心理,也即所谓的直观行动思维”。如,面对桌子上摆放的一筐玩具,小班幼儿会不顾一切(如游戏规则、取放顺序等)先抢一些过来,尽管抱在胸前不玩,也还要再去拿。其他同伴看到了,小班幼儿爱模仿的年龄特点又决定了他们也会有相应的模仿行为出现,也去抢玩具,争抢的过程中自然会出现告状行为。认识到了幼儿的这一年龄特点,有助于让我在面对幼儿的告状行为时保持头脑的清醒,通过细微观察、冷静处理幼儿间发生的纠纷。同时我也发现不同性格特点幼儿出现的告状行为,我需要给予不同程度的关注,要给班里的弱势儿童更多的帮助。这里的弱势儿童主要是那些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比如我们班里的糖糖,她是一个非常善良、老实的小女孩。记得刚开始时她一天要跑过来好几次,跟我说:“诗诗打她了。”可能说一次两次,我会很有耐心的寻根究底,问个明白。但是如此频繁地告状行为,也曾让我不堪忍受,尤其是有时自己正忙着做事时,我会从最初的耐心转变为忽视,让他们俩自己解决。但是通过后来的细心观察,我发现糖糖频繁地告状行为是在情里之中的。因为刚来上幼儿园的诗诗由于年龄较小,他不会跟别人好好商量着解决问题,一旦别人的行为违背或侵犯了他的意愿时,他就要用自己的小手去攻击别人。所以在玩玩具时,糖糖想和他一起玩,但他不愿意时,就要频繁地用手去打。糖糖很内向,也很老实,不会主动去还手,她只能依靠老师的权威,让老师帮忙解决自己遇到的困难。对于像糖糖这样的孩子,我想我以后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培养她们自己解决问题、纠纷的能力。

林欢欢

理解孩子的挑食

吃点心时间到了,保育员拿来的山分水圆,钧文看见了就说:“老师,我不要吃!”“不行啊!今天就吃这个,你不吃会肚子饿的!”我边说边把一碗圆子放在她面前,她也没有再说什么,很不情愿的用调羹舀着碗里的圆子,慢慢的放到嘴巴里。

大部分孩子都吃完了,培培与钧文拿着只吃了几口的碗来到我面前说:“我不要了。”看着他们满脸委屈的样子,我也知道,他们很努力了,也允许他们不吃,然后给他们一人一个蛋球。

个人的饮食习惯不同,在午餐中的表现也不一样,虽然我们应该培养孩子不挑食的好习惯,但也应尊重孩子的生活习惯,像培培与钧文,他们已经很努力的将不喜欢的圆子吃了几口,对于他们是一个进步,以后再鼓励他们多吃一点,也许他们不会很快的爱上这个食物,但我相信,仅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孩子不会很讨厌乐,这不是一样能养成好习惯,如果一味让他们吃下去,不但孩子不会对这个实物增加好感,相反更厌恶,我们不也是这样吗?说实话,我不挑食,但也不喜欢这种糯米的食物。所以,不同的主观或客观原因同样也会影响我们的食欲,那么,我们何不也宽容一下孩子呢?

林欢欢

多给孩子帮忙的机会

孩子们进入到小班下学期了,各方面都进步很大,不仅能做好自己的事,还能帮助能力弱的同伴,抢着帮老师分担。我们不应该为了注重效率只请能力强的幼儿,忽视能力一般的幼儿。多给孩子机会。为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孩子帮忙的好处:

1.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帮助成人干活所进行的各种动作,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特别是精细动作的发展。最为重要的是,提供帮忙的机会,就是让孩子承担起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发展他们的责任心。即便只是帮大人擦桌子、拿毛巾、倒水这些简单的事情,也可以教会儿童做家长的好帮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懂得每个人在家中应该有自己的分工,每个人都要为家尽责任,从而学会关心帮助他人,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促进孩子的助人行为:即使你不需要孩子帮你做事情,也要适时安排他做一些家务。告诉他“妈妈需要你帮助”。有意识地弱化自己作为成人的能力,突出孩子的力量,而不要所有事情包办,这是绝对必要的。那些长大后对需要援助的人视而不见的人,通常在家里都习惯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学前期是助人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劳动为孩子树立了成人相互协助的榜样。当孩子遇到不能完成的任务时,父母要给他们做示范,主动帮助他们。经常让孩子意识到父母需要他,他做的事情是父母期望的,这样孩子长大后才会在团体里助人合作,才会懂得与人分享,富有爱心。

4.教孩子学会感激:无论孩子做的事情是真帮了你的忙还是最后让你更累,都要对孩子说句感谢的话。他会知道尽责的人能够得到承认,就算是他没有帮上忙反倒是添了乱,你也要感谢并强调他做得好的地方。这样,当你在为他做好饭、准备好他要喝的水的时候,他也会谢谢你。

5.爱帮忙的孩子更自信:在帮助家长做家务时,孩子还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你看是我把门擦干净了,怎么样,能干吧!”这种劳动后的结果让孩子颇有成就感,他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会更加积极,也更加欣赏、接纳和认同自己,这能够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林欢欢 一个小小的举动——孩子大大的爱

在一节语言课,童靖豪在桌下偷着玩玩具,我看了他很长时间他都没有发觉。这时,我叫他起来回答问题,他急忙把玩具藏了起来,看来他知道老师为什么叫他了,一站起来吓得不知所措。我又把问题说了一遍,此时,如果我批评他的话,这个平时爱哭鼻子的他可能就会“下雨”了。然而我始终微笑着鼓励她,他终于说了几句。看他快说不下去的时候我又让小朋友们一块跟他说了句,他终于把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完了。我带全班小朋友为他鼓起了掌,他也高兴的笑了。

以亦小朋友是一个非常聪明、可爱的孩子,可是将近一个月没来园,这段时间,他每一次入园都哭着闹着不让奶奶走。奶奶也曾打过他,吓唬过他,可每次去送他都是照样哭闹。其实,他奶奶走后,在他情绪稳定时,这孩子在园表现还比较好,从不跟小朋友打架,也非常听老师的话。这一天在放学前,我跟以亦说一点悄悄话,最后我还跟他钩了钩手。小朋友们看着我们都很奇怪,我们俩又互相笑了笑。第二天早晨,小朋友们陆续来园了。不一会,我看见以亦跟奶奶手拉手也来了。还没到门口,他就松开奶奶的手,跑到了我跟前,朝我笑了笑说:“老师,我来了。”我冲他笑了笑说:“你真是个好孩子。”接着他又跟他奶奶说:“奶奶你回去吧!”他奶奶就走了。因为放学时,我跟他定了一个协议:明天见了一定要笑。

林欢欢

从孩子身上学到坚持

林家宇小朋友是个爱哭的小男孩,为什么说他爱哭呢,因为他感情丰富、泪腺比较浅,很容易被故事里的情节所打动。有一次我在给孩子们发早餐,别的小朋友端了早餐就走,而只有他对我说“谢谢!”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了他,也许是我的这个举动影响了他,改变了他对我的看法,自从那之后,他每次到我跟前都会很正式的跟我说:“老师,我喜欢你!”刚开始我很惊讶,后来他说多了我也慢慢习惯了。可孩子没有改变他对我的情感,他仍然坚持对我说他喜欢我,不过内容有了变化,有时他会说:“老师,你的饭很好吃!”“老师,你讲的故事真好听!”“老师,我喜欢跟你做游戏”等等。老师对孩子说的每句话,也许是孩子心里最重要的话,是他的坚持打动了我,我应该向孩子学习,坚持我心里所感动的每个瞬间。

林欢欢

多些观察会有意外收获

最近班级里的窗户边装饰了挂作品的帘子,孩子们的作品都被夹在了上面,一有空他们就很喜欢到旁边去看看,偶尔忍不住还会去摸。自豪地和同伴说:“这是我画的。”一节活动结束,我让孩子们去解小便,孩子们一走到窗户边,就喜欢用双手去弄那些作品,感觉很好玩的样子,秩序一下子就乱了。我告诉孩子们不要动了,因为动了之后就更难夹好了。有一个可爱的小男孩科科,只见他走到拐弯处时,又蹲下身子伸出了手,好像又要动那些作品。我在不远处看到了这个情景后,心里想:我刚刚和孩子们说了,他怎么又去动呢?我刚想大声喊,让他住手,又转念一想,等我看看他究竟想干什么。

只见他轻轻地伸出手,把那些弄歪了的作品一个个摆好,又站起来拍拍手,很满意地继续向前走去。

我暗自庆幸:“幸好没批评他,不然可就错怪了孩子的一片好心。” 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虽然他们有时会做错了事情,但也不是故意的。很多时候,孩子们是想做好事的,而我们没有耐心地去观察、发现,没有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哪怕只是多等一分钟,从而误解了他们。

这件小事提醒我,面对孩子,耐心地等待,说不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呢。

林欢欢

让玩水变成学习

玩水对小班的孩子们来说是非常感兴趣的事,他们常常在洗手的时候偷偷地玩水,也经常会玩的忘乎所以,把衣服或袖子弄湿。今天午睡起床后,孩子们和往常一样接了水坐在小椅子上喝水。

这时,凡凡小朋友不小心将水洒在桌子上,于是他就用食指蘸了水在桌子上画着玩。画着画着,对面的晨晨小朋友也伸出手指蘸着水在桌子上画起来,还有几个小朋友跑过来告状说“老师,凡凡洒水了”。不一会儿,这一举动引来了许多小朋友的兴趣,只见孩子们都用手指蘸着水在桌子上画起来,有太阳、小花、波浪线、圆形等,看着大家玩得高兴的样子,我突然感觉这是一次很好的教育活动契机。孩子们可以在桌子上自由自在、不受纸张的限制自由作画。于是,我趁热打铁,让没喝完水的小朋友抓紧时间喝完,将杯子送回杯架。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用水来画画,你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话音刚落,就听见孩子们纷纷议论起来。我为孩子们准备了一盆水、抹布等材料,对他们提出一些要求后,孩子们便进行自己的创作。在做画的过程中,孩子们画的都很认真,而且能够大胆的自由创作。

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孩子们在玩水的同时,能充分发展自己创作的空间,并且让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拓展。

林欢欢

模仿的力量

小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的萌发时期,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幼儿自我中心很严重,认为什么都是我的,不会谦让;有的幼儿较胆怯,羞于交往,害怕对方拒绝自己,但其内心也是渴望能和同伴一起做游戏的;有的幼儿缺乏起码的礼貌知识,在活动中撞倒了对方或踩痛了对方连一句“对不起”都不说。因此,帮助小班幼儿在生活小事中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对其自我人格的建构和社会性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一次户外活动回来后,林老师带女孩子喝水,我带男孩子入厕。这时,厕所里传来了争执的声音:“我是第一个吗!老师他抢我的第一,他推我!”“不行,我是第一个!”“哇!”(哭声)„„ 原来,小朋友小便后喜欢赶快跑回来站队,有些小朋友回来的早,可是不排队,所以就让回来晚的下朋友站在了第一名。可早回来的小朋友,就是不主动排队更不愿让出第一。其他小朋友又不肯让还给他,于是他就动起了“武力“„像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排队的时候都会上演好几次。

小班幼儿刚刚从家庭中走出来,他们的自我中心心理比较明显。在他们的意识中,“我抢到的就是我的。”“我抢不到就打你、咬你”,而不会去考虑别人的感受。因此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常常发生冲突。我们知道幼儿模仿力极强,特别是小班幼儿,他们能通过模仿去学习攻击性行为,同样也可以通过模仿去学会谦让、互助、分享和合作等一些行为。所以我们在日常活动来启发、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经过我们班级老师一段时间的耐心引导,现在我们在如厕时耳边经常听到的是:“老师,我排好队了。老师,我没有抢第一”„„

林欢欢

我再也不玩水了

小班幼儿在洗手的过程中,总会听到不断的告状声:“老师,他又在玩水!”“老师,XX没有挽袖子”……每天这些事情总是重复发生。过去,我总是反复提醒常规要求,“洗手时要这样……要那样……注意……”可效果总是不好。

我想,幼儿天性好玩,喜欢新奇的事物,但也因其年龄特征注意力容易分散,但遇到喜爱的游戏也会乐此不疲。因此,教师应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征,并深受幼儿喜爱的内容,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于是,我调整了策略。

这天,在孩子们洗手时,我也加入进去,并有表情地唱起了《洗手歌》,这是我从《洗洗小手》改编过来的歌曲:挽起袖口,洗洗小手,我们来洗――手……甩甩抖抖,甩甩抖抖,水珠飞跑了……我边唱歌曲边洗手,当我唱倒甩甩抖抖时,时而快抖,时而慢抖,夸张地动作一下子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纷纷跟我学起来。格格甚至一边随歌曲的内容进行表现,一边把自己的想法也融入动作之中。

让洗手环节趣味化,游戏化,让幼儿在歌曲的强弱,节奏快慢的变化中,通过动作表现歌曲内容,表达自己对歌曲欢快的感受,能促使它们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现在,就连以前幼儿最爱敷衍的挽袖子,甩手,摘毛巾等环节,孩子们都愿意主动完成了。

林欢欢

多多抱抱孩子

对小班的孩子来说,每天和许多小朋友,还有老师在一起吃喝玩乐,老师就像他们的妈妈,孩子们就是老师自己的孩子,有一首儿歌这样写:“幼儿园好想家,我爱老师像妈妈”。面对这群天真烂漫的可爱的小家伙,每天都有说不完快乐的事情。

幼儿园里每天早上都要点名,为了更加增进我们之间感情,在点名、喊到之外增加了拥抱。每当点到一个孩子的名字时,我们就张开双臂,用微笑和期盼的眼神示意孩子上前来和我们拥抱,互相亲一下脸颊。不要小看这简单的动作,它很快拉近了师幼之间的距离。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三岁正是孩子渴望成人肌肤抚触的时候,他们幼小的心灵需要成人关心和爱护,他们幼嫩的肌肤也需要成人的爱抚。我们用拥抱和亲亲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也让师幼之间变得亲密无间,让孩子真正感觉到老师就像妈妈一样亲切,幼儿园就像家一样充满温情。我们还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我们拥抱,有的孩子会像小鸟一样“飞”上来,有的会像小兔、袋鼠一样蹦上来,有的会像小马一样跑上来„„小一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林欢欢

第三篇:教养笔记

教养笔记:

老师,我真的吃饱了

在平时孩子进餐当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比如:有些孩子比较挑食,如果饭菜不合他的心意,他就开始闹着不吃饭;有些孩子吃到一半就感觉饱了,开始坐在座位上玩……无论遇到那种情况,我们老师会采取怎样的措施呢?

一次午餐的过程中,我巡视着孩子的就餐情况。这时,我发现坐在桌子旁的明朗低着头,手里拿着勺子一动也不动。我看到他的碗里还有三分之一的饭菜。于是我摸摸他的头鼓励说:“明朗,加油哦!你快吃完了。”这时,明朗抬起头,眼泪汪汪地看着我,小声地说:“老师,我吃饱了,我真的饱了。”原以为明朗是不爱吃这些蔬菜,所以想找借口倒掉。可是我看着他那楚楚可怜的样子,我相信他是不会撒谎的,又不忍心让他全吃下去。于是,我对他说:“明朗乖,那你再吃三口就把饭倒掉了吧。”当明朗吃完三口饭后,他慢吞吞地走到倒饭处,他边倒边小心翼翼地看着我。我回应他的是一个安心的笑。倒完饭后,他开心地来到我的身边,然后开心地对我说:“谢老师,你真好!”

这是一件普通的小事件,但从中我也能感悟出许多教育的价值。明朗平时虽然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但每次遇到什么事不会事先和你说,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才会跟你讲。从这件事件中,我们能体会到:作为老师,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就要时刻观察每一位孩子的一举一动,去揣摩孩子内心世界的想法。

中班的孩子,他们逐渐地形成了自我的思维,有了许多的想法。他们应该知道自己能吃多少饭,当孩子不愿意吃时,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意愿,不要再逼孩子超量进食,否则,不但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影响其对教师和幼儿园生活的态度,甚至还会影响他们的人格健康发展。

美国的心理学家多拉德和米勒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饥饿需要得到满足的条件会被泛化,进而影响幼儿的人格。如果幼儿常处在主动状态下进食,那么,他们的将来会有可能成为积极主动的人;如果幼儿常常在被动的状态下进食,那么,他们将来可能成为被动的人。所以,对于进餐问题,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意愿,尤其重要的是想方设法让幼儿有饥饿感,再有食欲的前提下进食,这种主动进食的态度,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

一个小小的进餐问题,也有着大大的学问,这种细微之处就要靠老师的用心发现。

2018.6.6

第四篇:教养笔记

锻炼孩子独立性

每天中午孩子们起床穿衣总是拖拖拉拉,我想大班的孩子不应该是如此.幼儿的动手能力必须得逐渐加强.于是,今天当外面的音乐声响起时我就说:起床了”,我轻轻的唤醒他们。孩子们揉着惺忪的睡眼慢慢地坐了起来。我提高些声调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要进行穿衣比赛, 看看哪位小朋友的小手最能干,自己能把裤子衣服穿好。”经我这么一提议,孩子门突然一下来了精神。这时李胜说::“我会穿,老师你看我穿的好不好?”金金也跟着说“老师,你看我已经穿好了。”说着伸出手指着自己的裤子让我看。嘿!还真穿起来了。可仔细一看,裤子衣服都穿反了,我一边夸孩子们能干,一边帮他们把裤子重新穿整齐。“老师,老师!”一个小小的声音传到了我的耳朵里。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平时速度最慢的雯雯穿好裤子走了过来。我问:“怎么了?”“不知道我有没有穿对?”雯雯问到。我仔细一看,发现雯雯不仅穿对了了裤子,而且还穿得很整齐呢,真是个能干的小姑娘!

我想: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就要从身边一件件小事做起。通过这件是我认识到,我们老师要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尝试,来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及时地肯定他们的进步,同时在教学中注意选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训练能力,并获得较多的成功体验,以逐步提高其自信心。让他们学会和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第五篇:教养笔记

教养笔记

—— 常规

幼儿入园已经近两个月了,第一个月的工作重点是对新入园的幼儿进行安抚,让孩子尽快适应并喜欢幼儿园的生活,第二月即这个月的重点是规范孩子的日常行为,也就是所谓的常规。

从开学初我们就已经开始注意幼儿的日常行为,一旦遇到问题,立即解决,如在进行桌面玩具时,许多幼儿没有收玩具的意识,玩具掉在地上也不知道捡起来,因此在后面的桌面游戏中,我们会提前和幼儿讲好玩玩具的一些规则,这些规则通过一些儿童化的语言,孩子能够很好的接受,如果玩具掉到地上我们会说:“玩具宝宝要是离开家,走丢了它该多伤心啊,我们一起做个热心人,要是它们走丢了,我们把它送回家吧!”,每当发现地上有玩具,我们就鼓励孩子送玩具宝宝回家,一段时间后,孩子有了收好玩具的意识,甚至会主动的收好玩具,主动的将掉在地上的玩具捡起。在午餐环节,总有一部分孩子东张西望,吃到饭冷了,虽然老师经常提醒,但效果任然不明显,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先吃好的幼儿可以先出去玩会玩具,其中的一部分孩子有了动力,会赶快吃,另一部分孩子还是未见起色,于是,我们又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先吃好的孩子可以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看会书,这一招还不错,在那东看细看的孩子好奇了,也想看书,于是加快速度,一会儿就吃好了。

小班的孩子年龄差不多在3岁左右,他们的年龄特点常常是以自我为中心,还处在他律阶段,正确的引导幼儿从他律走向自律,这是至关重要的,仅仅是通过说教幼儿不容易接受,因此我们需要琢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到底是什么,通过这些方式解决问题,顺应孩子的心理发展的需要,我想那将会事半功倍!小三班 樊小玲 十月

教养笔记1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