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班主任工作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编辑:红叶飘零 识别码:21-490108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5-27 15:36:34 来源:网络

第一篇:班主任工作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我校班主任工作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为了全面了解我校现任班主任工作状态,我校对24名班主任采取了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对现任班主任的工作状态以及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遭遇的困惑等数据进行了统计,基本反映了我校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的各项关系及发展现状。

1、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协调的因素。

从大的方面看,新课程改革鼓励教师大胆创新,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实践中对老师的评价却仍然无法脱离应试教育的一套: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仍是学生的分数。班级管理工作本是班主任工作的重心,而在社会现实所造成的应试教育的尴尬局势下,班主任很少能够左右兼顾,两全其美。

2、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压力大、难题多

统计表明:班主任比普通老师付出的时间要多,很多班主任认为这样琐碎的工作没有带来任何成就感。“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就像管家婆,根本谈不上创造性,没意思。”一位班主任老师这样说。且不说这些只是班级管理的琐碎工作,当班主任的老师一般都是学校的教学骨干,教学改革、课题实施他们都是主力,学习、研讨、做公开课几乎把管理班级以外的时间全部填满。

初中学生各项课程比较多,作业多,而且各项活动频繁,班主任必然是各项工作的最终落实者和责任人。于是,作为班主任不仅要教学能力突出,还要掌握很多技能,譬如:唱歌、绘画、演讲、朗诵、跳舞等表演技能。班主任个人素质的要求逐渐提高,工作性能逐渐多元化,专业化,这期间,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供应班主任学习提高。

再者,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的孩子,从表面上看,他们张扬、有个性、敢做敢为、善于接受新生事物,但其实他们的内心却很封闭,一般的说教很难触动他们,只有真正走入他们的心灵,教育才能发挥作用。这对学校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班主任的工作增加更大的难度。

3、班主任自身存在的瑕疵 A、专业水平不够

我们在问卷中发现,不少班主任在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往往缺乏对这个班的班级文化建设进行前瞻性构思。同时,在班级工作中围绕班级文化特色开展工作的习惯和意识淡薄,工作起来就事论事多,甚至被动地跟着学生的表现走。当然,也有很大部分教师非常注意班级文化建设,但是,却常常苦于没有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或者在开展班级工作时感到力不从心。对班干部队伍建设重要性认识水平较低,对班干部的培养工作没有足够重视。同时,对班主任的访谈中发现,班主任普遍存在关注两头(优秀生和后进生),忽视中等生的现象。B、对自身素质认识不够

大部分班主任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对学生也倍加关注,认真执行学校要求的各项班务工作。他们对自己的付出问心无愧,所以当班级或学生出现问题时,他们常常把问题的原因放在了学生和家长身上,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你在班主任工作遇到的最大的困惑和烦恼?”的问卷中,“家长不配合”41.1%;“学生难教育”占26.5%;“繁杂琐事多”占8%。这里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班主任把影响班主任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推给了家长和学生,却没思考自身素质问题。

C、工作困倦、精神疲劳

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不少班主任当班务工作遇到不顺时,总感到自己费力不讨好,工作有难以承受之重,他们平均在校时间超过9小时,尤其是我校的住读班,住读班班主任平均在校时间为12小时以上。正如有班主任感慨:“大量的工作,沉重的安全责任,超长的工作状态,压得班主任喘不过气来。”“家庭责任转嫁于学校教育中,班主任承担过重的安全心理负担!班主任成了学生十足的„监护人‟,甚至是„保姆‟!”现行的班级管理改革从何下手?班主任工作究竟何去何从?

4、对班级工作的评价体制不健全

学校对班主任的工作成绩和能力的评定,往往是对学校安排布置的工作的结果评定,而不是对班主任工作状况的动态分析,对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和班主任工作智慧也难以考证。因而造成班主任对自身素质(特别是班主任技能)的认识不足。因为,现行的班主任工作考评制度,导致很多班主任更关注学生是否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关注班级形象,而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关注及对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内在动力的培养较为忽略。

在学校常规管理制度中,对班级工作的评价往往是“惩”多于“奖”。我们最常见的,学校规章制度中规定某学生违反了某一规范则“扣该班XX分”的表述很多,这种以点带面的考评方式缺乏综合评价性,但却直接与班主任工作考评挂靠,这造成部分班主任教师精神压力过大,时刻担心班级被扣分。因此,班主任开展自主活动的热情大大削弱,工作变得非常被动。

5、班级管理工作欠缺专业性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没有班主任管理学课程,班主任多是在实践中摸索管理规律。各级各类学校“以会代研”进行班主任培训的情况较为普遍,而带有研究性质的专题研究活动非常少。班主任应该是有很高的技术含量的工种,但是,长期以来,学校的班主任几乎只是主要学科教师的附属品,任何一个语文或者数学教师都可以被学校认命为班主任,使得班主任从上到下变得仿佛是没有专业性可言。

第二篇:火灾调查工作现状分析

火灾调查工作是法律赋予公安消防机构的一项法定职责,是公安消防监督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社会实行公共安全管理的行政行为。但根据现状来看,火灾调查工作遇到了一系列的难题,严重影响了消防事业的正常发展。

缺少火灾调查专职机构。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和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逐步增强,火灾发生后,因民事经济纠纷而引发的火灾重新认

定的行政诉讼案件逐年增多。然而,目前在各级消防机构中缺少负责火灾调查的专门机构,火灾调查力量薄弱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在机构设置上迫切需要在各级消防机构设置火灾调查职能处(科),并逐步确保这项工作得到持续有效地开展。

缺少火灾调查专业队伍。火灾调查工作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专业性工作,对工作人员的技术知识和技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又是一项经验积累的工作,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实践过程。目前,消防机构中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或学习的人员比例不足总数的5%,现有的火灾调查人员多数是半路出家,没有系统学习火灾调查专业知识,致使各单位从事火灾调查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而且火灾调查又是一项辛苦的工作,不易出成绩,所以很多消防监督人员不愿从事这项工作。

任务量过重。根据《中国消防年鉴》统计,随着火灾案件多发地区的消防部队工作量逐年加大、火灾调查程序的繁琐使消防大队、支队难以承受过多的工作负荷,于是出现得过且过的局面,消防大队和公安派出所所负责的三级管理单位划分界限含糊,相互推诿。甚至出现案件无人受理的情况。在人们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经常会用借助法律或媒体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从而使人民消防部队的形象受到一定的损害。

保障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火灾调查专项经费得不到落实,并成为火灾调查工作开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例如送检一个最常见的金相分析,至少需要1000元的鉴定费用,尚不包括交通费用等经费。由于经费未落实,每办理一个案件就要从其他业务经费中列支,结果使本已紧张的经费更加捉襟见肘,进而造成有的单位能不立案则不立案或尽量少立案的现象,甚至向当事人索要有关费用。其次,缺乏必要的装备设施。除传统火灾现场勘查器材外,目前大多单位未配备必要的专业照相、通讯设备以及警械装备。必要的专业、设施不到位,同样影响火灾调查的正常进行。

火灾调查组织工作不够严密。根据公安部第37号令第10条要求“火灾调查人员应当按照公安消防监督人员资格管理的有关规定,取得岗位资格”,但目前公安消防机构中只有极少数单位设有火灾调查专门机构或专职调查人员编制,多数基层消防科(大队)的火调兼职人员也只有一个人,而火灾数量日益增加,对火灾调查工作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目前的机构、人员都无法满足现实火灾调查工作的需求。由此可见,火调工作的组织和人员保证严重不足。这种状况已经严重阻碍了火调专业队伍的建设和人员素质的提高,对承办消防行政案件,特别是消防刑事案件,十分不利。在火灾调查工作的制度保证方面,目前只有一般的法律文书的法制审核要求和重大处罚集体讨论的规定,基层消防机构由于人员少、火灾多的原因,多数火灾都是大家共同调查,虽然每个办案人员都签了字,但最后出了问题无法追究具体办案人员的责任。

行政执法效率需提高。行政执法效率是我们所提出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实行简易程序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由于我国每年火灾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火灾调查人员数量又极其有限,而根据我国消防法规定,每起火灾案件都必须调查,如果每起火灾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火灾调查程序来处理,根据现有的火灾调查力量根本无法满足其需要。是否每起火灾都需要用一般程序来调查也就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如何提高行政执法效率更是急需我们解决的问题。

由此可见,火灾调查工作开展的并不是一帆风顺,许多环节都出现一些疏漏,急需出台一些政策、法律法规来完善,否则,便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

第三篇:环卫工人工作现状调查及分析

环卫工人工作现状调查及分析

近年来,民生问题已经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焦点。民生问题既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社会矛盾多发凸现的根源,事关个人幸福和社会安定。因此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每个城市都离不开环卫工人,环卫工人作为“城市美容师”为城市的环境贡献了巨大的力量。环卫工作对改善城市环境卫生,让城市文明进步,并对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环卫工人的工作现状存在着很多问题, 工作时间长、工作范围广、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差以及许多生活最低保障难以兑现等相关问题,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卫工人的工作积极性, 不利于城市环境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调查将针对环卫工人的工作现状从环卫工人的生存状况、工作状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并结合其他城市的相关经验,分析并提出大连市改善环卫工人工作现状的相关建议。

一、环卫工人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环卫工人的生存现状

1、环卫工人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年龄趋老化,且以女性居多 根据贵阳师范大学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1],目前我国环卫工人队伍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绝大部分只上过小学,上过初中的很少,甚至有的连小学都没上过。据该调查小组抽样统计,72%的都只上过小学,只有18%的上过初中,还有10%的连小学都没上过。而且从事之一职业的环卫工人以中老年为主,据统计,30-40岁的环卫工人约占36%,40-50岁的达42%,50岁以上的占24%的比例。环卫工人以女性居多,占74%的比例,男性职工仅占26%的比例,可以说,这一职业目前主要是文化程度比较低的中老年以女性职工为主的群体。

大连也存在这个问题,据调查大连环卫工人来自于贫困地区的农民工约占55%,来自于本市下岗失业人员约占45%。在农民工当中,小学文化程度人员占多数,初中文化程度人员占少数,高中文化程度人员寥寥无几,并且还有约5%的人员属于文盲;在下岗失业人员当中,文化程度也是以初中居多,且年龄偏大,无特殊技能[2]。

2、居住条件差,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

我国环卫工人居住条件差是个普遍的问题。由于城市各地大多数环卫工人都是外来工,在环卫所不统一提供住宿的情况下,他们只有选择自己租一些环境条价差、地理位置差、卫生条件差、安全系数差的便宜房子,有的人甚至住在临时搭建的构筑物里,根据南京市总工会一份关于南京市环卫工人权益现状的调研数据显示,“因为收入有限,不可能租住设施条件好的房屋,大多住在小区车棚或环卫所为他们临时搭建的违章建筑里,随着拆迁力度的加大,他们只能住到桥洞下、铁道旁、垃圾中转站、厕所旁或较远的郊区(其中住民工公寓12.2%、住违章小坯子56.6%、租房25.1%、自有住房6.1%)”在调研期间,一位环卫工人表示其租住房子里面除了一张床和一个风扇外没有其他的东西,烧火做饭和吃住都在一起。

大连市环卫工人的居住问题也不容乐观,据调查外来农民工大多都租住在低矮简陋的棚厦或废旧仓库、厂房里,租住面积以不足10㎡居多,住所内无厨房、无厕所,尤其是在晚间,吃喝拉撒全在一间屋子里,许多家族式外来农民工甚至老少几代合住一间。且不说室内通风和卫生状况如何,也不说起居方便与否,单就紧挨床边摆放的液化气罐或煤炉子等“危险品”,就足以让人望而生畏了。而对于大连下岗失业的环卫工而言,其生活状况要比外来农民工略好一点。他们至少拥有一套正规的住房,尽管面积不太大,但室内有厨房和厕所等基本生活空间;又由于多数人的父母兄弟姊妹也生活在本市,一旦生活出现了困难,可依靠亲人的帮助。因此,在这部分人员当中,“啃老”现象较为普遍。

3、家庭状况复杂,抚养压力大

我国环卫工人家庭状况不容乐观,由于环卫工人的年龄正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导致绝大部分开销都用在赡养老人和抚养之女身上,加上工作强度高,长期以往自身的身体状况都得不到保障,大部分人都处于非健康状态。根据长春市一项访谈调查[3],随机抽取25名环卫工人,得到环卫临时工人家庭构成的现状是:双老家庭有7个,占总数的28%;单身家庭有2个,占总数的8%;正常家庭有16个,占总数的64%。由此发现,环卫临时工人的家庭构成相对丰满的占大多数,还有相当部分的双老独居和单身居住生活状况。①在对环卫临时工人进行深度访谈后,了解到被访谈的其他家庭成员存在身体健康受损状况。其中,被 3 访者配偶有重病的有5例,占总数的20%;被访者子女有重病的有1例,占总数的4%。由此说明,环卫工人家庭存在家庭成员有重病并需要照顾的现状,以及子女上学负担,说明我国环卫工人家庭负担很重。在大连就业的外来环卫农民工当中,由于收入微薄付不起学费、两地教学质量差异、高考区域受限等诸多因素,绝大多数的农民工无法将子女一同带入城市接受义务教育,而是将其留在老家由亲戚或老人代管。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照,许多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调查中了解到,许多外来环卫农民工不希望自己的命运在子女的身上重现。为此,他们省吃俭用,甚至利用工余时间另找一份工作,尽可能多挣一点钱供子女上学。

(二)、环卫工人的工作状况

1、环卫工人的工作时间长

据南京大学的一项调查统计[3],我国环卫工人普遍工作时间超长,其中有

很大一部分每天工作10-12个小时,更有甚者,每天工作14-16个小时也不足为奇,而工作在8小时以下的仅占受访者的24.3%。而且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环卫工人都是全年无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规定,每天工作时间应为8小时,加班时间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但是实际上很多环卫工人每月加班时间甚至超过了120小时。另外,由于政府投入资金有限,机械化清扫率较低,因此无论是从面积还是次数来看人承担着繁重的清扫任务,每人每天需要清扫相当于半个足球场面积的道路,至于清扫次数更是不计其数。从调查环卫工人的休息时间上可以看出,只有14%的环卫工人享受到了一周一休的待遇,有极少数受访者是一月一休或隔天轮休,而高达80%的环卫工人的现状却是全年无休,而且大部分没有加班工资,这已经严重违法了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对环卫工人的劳动权益造成了严重的侵害。

2、环卫工人工资待遇低,社会保障差

我国环卫工人的工资待遇各地差异显著,环卫工人的工资待遇是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环卫工人工资待遇的高低。但是即便是比较发达的城市,环卫工人的工资减掉五险等费用最高也就维持在2000元左右,而不发达的城市环卫工人的工资甚至低于500元,而且不给缴纳各种保险。可以说环卫工人的工作量以及对城市环境的贡献度与所得的收入严重不匹配,这也直接削弱了环卫工人的工作态度、积极性及稳定度。

3、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恶劣

环卫工人主要负责路面清扫和保洁工作。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密集——流动人口剧增、施工建设量大——排渣车辆洒漏、交通拥堵——作业危险程度加大、城市绿化率高——秋天的落叶多、非法集市、路边烧烤——垃圾乱丢乱扔等现象十分严重,无形的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就是这种恶劣的环境下,环卫工人不论严寒酷暑,不管刮风下雨,每天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坚守在马路上、穿梭在自己清扫的责任区,默默无闻的保障着城市的环境卫生。

4、环卫工人作业安全系数低

根据贵阳师范大学的一项调查:为了解交通事故的常发、易发时间段,特设置了“发生环卫工人被车撞的时间段一般是在早上、中午、晚上、其他。”问题抽查的环卫工人有22%的回答是“早上”,有2%的人回答是“中午”,有20%的人回答是“晚上”,还有56%的人认为这个时间段不确定在任何时间段都可能发生。之所以“早上”和“晚上”比例较高,而中午比例相对较少可能是因为与车辆的流量有关。早上和晚上街道上车流量相对中较小,而中午是车辆高峰期。当车辆比较少时,堵车现象较少出现,车辆速度较快,司机可能也放松了警惕,而结果事故就发生了;相反,中午车流量较大,是高峰期,街道也长常出现堵车现象,车速较慢,故一般发生可能性较小。至于交通事故发生与天气好坏也有直接关系,该调查统计显示,有28%的人认为是“雨雪天气”易发,有8%的人认为是“晴天”,有10%的人认为是“晚上”,还有54%的人认为在任何天气都有可能发生。晴天之所以易发生是因为越是晴天,司机越无所顾忌,车速比平时更快,因而增加了发生的可能性;“雨雪天气”相对不是很高,可能是因为雨雪天虽然天气道路状况不佳,但司机更加谨慎,车辆出行较少而至。而对于环卫工人来说,其实任何天气都有会发生的可能性。这也是一句实话。

5、环卫工人社会地位低下,受歧视现象严重

环卫工人日夜辛苦劳作,但部分市民蔑视环卫工人的工作,不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认为那是最底层最低级的人才会干的工作,平时曾不把环卫工人放在眼里,这一定程度上严重损害了环卫工人的心灵。有的市民根本不尊重环卫工人的人格和尊严,骚扰、歧视、侮辱、谩骂环卫工人,由于环卫工人上班早下班晚且以女性居多,经常遭到醉汉及精神异常患者性骚扰的女环卫工也在逐年增加,这给环卫工人及其家人带来难以估量的心理创伤。

综上所述,环卫工人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即:一是环卫工人生存情况差,生活压力大;二是环卫工人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三是环卫工人工资待遇低,社会保障差;四是环卫工人工作环境恶劣,作业安全系数低;五是环卫工人社会地位低下,受歧视现在严重。由于环卫工人(农村工)自身对经济、社会、政治等地位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讲,他们很难完全融入到城市之中。二、一些城市改善环卫工人工作现状的相关经验及措施

(一)、北京市成立时传祥环卫工人专项温暖基金

北京市时传祥环卫工人专项温暖基金于2010年12月1日在时传祥纪念馆启动,此专项基金由北京市总工会、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东城区人民政府和爱心企业共同发起。初始资金为1020万元,将主要用于北京环卫工人及其家庭成员重大疾病医疗和因突发事件或意外灾害造成生活困难的临时应急救助。当天王长荣等18名环卫工人共领到了13.5万元的困难补助金。根据救助标准,环卫工人本人患重大疾病,可获得最高5万元救助;环卫工人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患重大疾病,可获得最高3万元救助等。环卫工人本人或家庭因突发事件或意外灾害,造成本人或家庭较大损失和特殊困难的,可获得5000元至1万元的救助金。届时,凡符合基本救助条件环卫工人将不受合同性质、工种类型、户籍归属地的限制,即可向所在单位提出救助申请。与此同时,专项基金还将为办理职工互助保险的环卫工人,再赠送一份职工重大疾病互助保险。当环卫工人发生重大疾病时,每一份互助保险可为发生重大疾病的环卫工人提供最高10100元的救助金。目前北京市区两级环卫系统共有环卫工人5万多人,月均收入2000多元,尽管北京近年在提高环卫工人岗位补助、健康医疗补助、特困职工补助、职业健康体检和疗养等方面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是当部分环卫工人遭受重大疾病或意外灾害后,依然会在生活上遇到暂时的困难,随着资金规模的扩大和对环卫工人需求的进一步了解,该基金将逐步扩大救助范围。

(二)、杭州市全方位解决环卫工人的困难

据杭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2010年公布的《杭州市容环卫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杭州主城区里共有环卫工人12000多名,其中男职工5000多名,女职工7000多名。他们分别从事着道路保洁、公厕保洁、垃圾清运、粪便清运等工作。为了减轻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杭州市近几年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机械化清扫率,整个杭州主城区内有洒水车87辆、高压冲洗车19辆、多功能清洗车12辆、扫路车151辆,大大降低了一些主要干道的劳动强度。为了解决环卫工人的收入低问题2002年后,环卫部门逐步向市场化转变,杭州市环卫部门分批、分区块将杭城无编制的环卫工人签上了合同,2009年底,浙江省政府出台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善环卫工人工作生活条件促进环卫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后,环卫工人的月收入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十年前,一位临时工性质的环卫工每年收入只有1万元左右,现在一线环卫工人的年平均收入为3万~5万元(包括五险一金),是按照城市最低收入标准以上增加10%-15%核发的。目前,杭州非事业编制环卫工百分百都签订了劳动合同,很多以前的临时工都有了身份。杭州市环卫部门已经从2009年开始将逐步解决环卫工人住房问题作为减轻环卫工人负担的一项重要工作,利用环卫所的原有房舍,为外来员工提供部分住房以及部分的街道、社区也尽所能地提供部分房舍以供使用。

(三)、惠州市建立六大环卫机制

惠州市区环卫工人共有898人,整个环卫队伍呈现逐年老龄化趋势,环卫工人面临招工困难及新老替换快等问题。惠州市为了解决环卫工人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社会地位等问题,提出建立六大机制:一是建立环卫精神弘扬机制,提高环卫工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二是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提高环卫工人的素质和竞争力;三是建立健全帮扶救助机制,解决环卫工人的后顾之忧。四是建立完善环卫设施保障机制,改善环卫工人工作条件。五是建立环卫宣传工作机制,提高市民环境卫生意识。六是要完善环卫执法与管理机制,研究践行市场化改革。

(四)、台州市重点解决环卫住宿难题

台州市椒江区三年解决千余名环卫工人住宿难题,椒江区共有环卫工人1000多名。为解决工人住宿难题,三年来,椒江区建造了10所“环卫工人之家”,分布在椒江城区的四周。在安排工人入住时,椒江环卫处不仅考虑工人们的家庭情况,先安排夫妻,再安排单身员工,同时还遵循就近原则。“比如负责开发区环境卫生的工人,主要居住在岙里缪‘环卫工人之家’,而居住在解放南路的‘环卫工人之家’的工人,主要是负责老城区卫生的工人和部分退休、无住房的职工。”从2007年开始,椒江环卫处就对员工宿舍进行大改造。截至目前,全区共新建职工宿舍4074平方米,改建5840平方米。每个“环卫工人之家”均配有活动室、会议室、阅览室,生活设施非常齐全。住在这里的工人,每个月除了上缴一点水电费之外,基本上不需支付其他任何费用。

(五)、哈尔滨出台环卫工人事故预防对策

针对环卫工人作业安全系数低,频繁发生交通事故,2011年哈尔滨市已涉及环卫工人的交通事故共18起,造成6名环卫工人死亡、11名环卫工人受伤。仅9月6日至今,便有5名环卫工人作业时被撞,其中2人死亡,而5起事故中有3起司机肇事后逃逸。交警部门和城管部门联合召开了预防环卫工人发生交通事故研讨会,并提出了预防对策:一是制订全市环卫工人统一作业规范及作业时设置提醒提示的统一标准;二是增加环卫工人作业时安全防护,在作业车上安装明显的警示灯,设置LED牌播放提示性字幕;三是通过分析近两年的事故,涉及环卫工人的交通事故40%发生在凌晨4时至6时,俗称“黑色2小时”。为了预防交通事故,减少环卫工人的伤亡,应当适当减少凌晨工作时间,增加白天工作时间;四是为了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避免环卫工人的伤亡,建议加快我市主干路、快速道路机械化清扫作业的进度;五是定期组织开展环卫工人的集中安全教育,建立健全安全责任追究制,在环卫工人作业时段,要有领导带队、带班等措施。

三、大连环卫工人工作现状及相关建议

2011年,大连市内四区(暂未包括高新技术园区)实施了环卫改革,实行以费养事、管干分离,建立定岗、定员、定责、定量的绩效考核制度并统一了作业标准,这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环卫工人的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改革实施前,大连环卫作业经费总额为2.14亿元,改革实施后大幅增至3.6亿元,作业经费全部由市、区两级政府承担,作业经费实行企业上报、区认定、市审核的经费审核拨付机制,每2个月拨付一次。在道路扫保面积上由改革前的1948万平方米扩大到2122.4万平方米,划分四个等级,每级的作业标准、作业时间不同,并首次将523万平凡米绿化带和789.7万平方米非物业居民楼院纳入清扫保洁;道路保洁时间由过去不足12小时延长至每天16至20小时(轮班);道路清扫频次由每天普扫一次提高到每天两次;道路机械化清扫率由40%提升至50%以上、道路洗扫率由原来的“零”一次性达到了20%,今年底将达到35%;垃圾清运实行按量付费,基本实现垃圾日产日清,消灭了滞留垃圾问题;各类环卫专用车辆由改革前的366台增加到435台;环卫作业工人由原来的不足3000人增加到目前7800多人。机械化清扫率的提高以及车辆人员的增加从根本上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工作强度。为解决招工难问题,市区两级环卫主管部门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职工休息点和临建宿舍,明确招工工资基本标准,采取多种渠道帮助企业招用工人,截止6月10日,全市环卫工人实际人数由接管时的3678人增加至5712人,增加2034人。针对环卫作业人员工资标准偏低,致使达不到规定人员数量和作业质量问题,大连市按照社评工资的60%来确定环卫工人工资,由每月1320元增至每月2000余元左右。针对我市环卫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下半年开工建设辛寨子大型环卫停车场、泡崖地区环卫基础设施,招标采购8000个垃圾容器、3500个果皮桶、82万户生活垃圾袋和15台道路清扫车。明年计划建设3000吨的餐厨垃圾处理厂、200吨的大件和装修垃圾处理厂、梭鱼湾环卫停车场,并启动环卫专用车辆数字化管理监控系统工程等。建议:

(一)、依法合理安排环卫工人工作时间、作业方式和工作量。依照《劳动法》规定,我国实行8小时工作制,加班加点应依法支付加班工资。国家法定节假日加班应支付300%的工资。环卫工人作为城市光荣的劳动者理应该享受我国宪法和劳动法所赋予的基本权利。在特殊情况如果需要加班,应依法支付环卫工人相应的加班工资。同时尽量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可考虑以多人承担、轮班等方法来分散作业压力,减轻工作负担。目前大连环卫在工作时间、作业方式和工作量方面已经尽量考虑到环卫工人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教育和舆论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不高和城市意识薄弱是城市生活垃圾与日俱增的根源因素。通过教育和舆论宣传来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是杜绝环卫工人安全事故、保障环卫工人劳动成果及合法权益的根本途径。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市民素质,营造尊重环卫工人的社会氛围。首先通过教育和舆论宣传使人们认识到 9 “职业无优劣,工作无等级,劳动无贵贱” ;其次,让人们认识到环卫工作的重要性,让人们从内心尊重环卫工人,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再次,通过舆论宣传、教育树立环保先进模范,并对其进行表扬、激励,对污染和破坏环境卫生的行为给予批评和教育,严重者给与一定的处罚;同时,组织开展一些活动,多宣传报道环卫等一线岗位上爱岗奉献的先进人物,让世人了解环卫行业,让环卫工人鲜亮、饱满的形象打动你我、感动社会。让环卫工人多一些归属感和自豪感。

(三)、对环卫工人进行系统性的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作业培训,提高环卫工人自身安全意识和安全作业能力

环卫工人自身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和作业技能对环卫工人有效避免交通安全事故会起到很大的。马克思曾经说过,“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环卫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应该对环卫工人进行经常性的、系统性的安全知识教育,进行自身和安全作业方法培训,增强环卫工人的交通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环卫工人的安全作业能力。这样将有效的提高环卫工人的整体素质以及工作效率,也将大大降低作业中发生事故的概率。

(四)、加大资金投入,为环卫工人配备安全作业设备,提高道路机械化作业率

环卫工人在工作过程中具备优良的安全工作服和环卫警示牌相当重要。环卫部门应该为一线工作的环卫工人配备优良的安全工作服和环卫警示牌。或者考虑采用电子感应设备当环卫工人在工作时,可以及时提醒靠近的司机和环卫工人。环卫工人用来作业的小车及其他工具最好也贴上感应设备,当车辆靠近时,及时提醒预防。同时尽量采用和推广机械化作业方式,减少人工作业的范围,尤其是快车道及高发路段。作为政府应该有计划的增加对环卫设计和技术层面的资金投入,用技术手段减少环卫工人作业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尽量避免环卫工人单独作业,积极推行相对集中作业,环卫工人之间可相互照应。为每个环卫作业班组配备对讲机,遇到紧急情况可呼叫城管执法队员,及时通知公安部门。城管部门加强与社会单位、小区保安和当地派出所的联系,建立与各单位沟通联系的正常制度。一把扫帚、一件反光背心的工作条件过于单薄,建议在财力许可的条件下,尽量增大机械化环卫作业面,包括提升环卫设施的档次,逐步改善目前环卫工人的工作条件。

(五)、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环卫工人社会地位和待遇

社会保障权也是我国法律赋予工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之一。环卫工人依法享有劳动社会保障权。第一、应逐步提高环卫工人的工资水平,严格按照社评工资的60%来确定环卫工人工资额度,加班加点应依法发放加班工资,创造条件逐步提高福利待遇;第二、合理安排休息休假的时间,定期应对环卫工人的身体健康进行检查,提供必要的生活卫生设施,继续加大环卫工人休息点以及宿舍的建设;第三、尽可能为环卫工人购买工伤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保险,有条件的情况下设立作业安全基金将其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建立环卫供人子女助学机制和贫困家庭帮扶机制,以便较好的解决环卫工人遭遇交通事故后的医疗问题、生活困难问题、补偿问题和子女教育问题。第四、通过媒体宣传等多个途径来逐步提升环卫工人的的社会地位和形象。

注释:

① 注 释1 双老,这里指老人与其配偶两人独居;单身,这里指独自居住;正常,这里指老人与子女共同居住生活。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1 城市环卫工人安全作业保障机制研究 作者:乐治后 龙华 陈伟 [2] 参考文献2 再谈不容忽视的环卫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 作者:姜 颖 夏爱平[3] 参考文献3 对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环卫临时工人状况的考察 [4] 参考文献4 环卫工人的权益缺失及保障对策研究——以南京为例

第四篇:合理用药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合理用药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研究对于安全用药意识的总体特点,发觉不合理用药的产生因素,从而为广大居民开展安全用药普及教育活动提供依据以及思路和方法,尽可能地减少不合理药物及药物不良反应给人们健康带来损害。

调查内容

1.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选择附近社区,药店,开展安全用药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结果

1、调查人群的基本情况

实际调查100人,其中男性36,女性64。性别来从看,男性占36%,女性则为64%;从年龄分布看,20岁及以下为8%,21-40岁为41%,41-60岁为33%,61岁及以上为15%;从受教育程度看,小学以下占11%,初中为37%,高中或中专为26%,大专及本科达到26%。

2、用药常识方面

(1)药品基本常识认知一般

调查结果显示,66%的受访者表示知道常用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在服用抗生素时,74%的人知道饭后服用抗生素。在不良服药方式的调查中:6%的人有干吞药片的经历、51%的人曾用茶水或果汁等送服药、43%的人表示都没有。对“一日三次”的理解上:46%的人表示严格按照医嘱服用,45%的人理解为三餐前后服药,5%的人想起来才吃药,另5%的人理解为每个四小时吃一次。

表明当地居民用药常识一般:常用药物的服药时间认知度尚可,以医嘱为主要服药指导。服药方式需纠正。

(2)不了解处方药及非处方药

调查中,只有24%的人了解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并答出OTC代表非处方药;50%的人不知道处方药和非处方;27%的人误认为OTC代表处方药。反映出当地居民在相对专业性较强的药品知识方面的认知尚欠缺。

另一项数据显示当地居民80%的人生病时会到药店自行配药,因此药店自主购药的安全性问题需要关注。

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了解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可以正确地引导居民前往药店购药,如此不仅保证居民自主购药的安全性,也在一定程度避免医院排队购药的麻烦,从而减轻医院的负担。

3、对药品安全意识方面

从对选择药品影响因素的认识,有无阅读说明书的习惯,对于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的关注,留意药品是否过期等方面调查了百姓药品安全的认识。

(1)疗效是首选,选药遵医嘱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选择药品时最关注的信息依次为:疗效(54%)、安全性(42)、价格(2%),另有14%的人认为疗效与安全性并重。这说明,绝大多数人群认识到,一种药品必须具备疗效好、安全性高这两大因素。

在获取药品的主要途径调查中81%的人遵照“医生处方”,7%的人自行判断决定,6%的人是“药师推荐”,4%的人通过“广告宣传”。数据表明医生处方对药品的使用起绝对主导影响,因此,医务工作者在正确引导百姓安全用药行为中起着极

大的作用。

(2)药物说明书阅读习惯良好

药品是一把“双刃剑”,既可治病,又可致病;既可救命,也可害命。即便是安全药也需要安全用药,只有按照适应症、规定剂量、注意事项等用药才会安全。药品使用说明书至关重要。

调查中78%的人会在服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19%的人有时在意;只有3%表示不会。除此之外,73%的人在意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24%的人有时在意;3%的人认为无所谓。在服药前会留意药品是否过期的问题上,88%的人表示会;9%有时会;3%表示不会。

结果分析与建议

一、自主购药的安全性需要关注,药店需把关。

二、近三成高血压患者不合理用药,需靠医患密切配合。

三、中医药应用有前景,剂型改革是趋势。

在我国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十分严重,且人们通常所说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及数据的来源均是医院用药的情况,自从国家推行药品分级管理,提倡大病进医院,小病进药店,自我医疗的理念之后,由于大多数人对医药知识的缺乏,家庭自我医疗中导致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越来越多,给人们的医疗健康带来危害。因此,我呼吁大家一定要注意合理用药,不要病没治好,反而更严重了,那就太不值得了!

第五篇:电子商务就业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电子商务专业就业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在全球信息化大势所驱的影响下,信息服务业已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正引领着我国的电子商务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将成为各个国家和各大公司争夺的焦点。

虽然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起步较晚,但势头较强,政府也在积极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政府级电子商务总体框架基本确立。调查显示,目前中国1000万中小企业中,已有1/4的企业开始尝试并熟练运用电子商务工具;有关人士预测,随着国内新一代人的成长,到2006年中国将会超过美国成为拥有最多互联网用户的市场,这也表明进行电子商务的企业大概会在明年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高峰。到2007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总体规模将会达到1.7万亿元,而B2B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会达到1.69万亿元。到2009年,中小企业信息化投资将突破2300亿元。据专家预测,中国电子商务这几年的发展速度在40%,未来几年可能会超过50%。为了进一步了解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情况,特做此调查,本次调查活动是通过调查问卷、查阅资料及对学校有关人士的访谈完成的,有关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现状

在访谈中,学校的有关领导透露,连续几届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情况都不是很理想,就业率非常地低,每年的毕业生中只有10%的毕业生是从事有关电子商务方面的工作,剩下的都很难顺利地找到对口的工作,曾经有有关人士统计,我国登记在册的电子商务企业已达到1000多万家,其中大中型企业就有10万多家,初步估计,未来我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每年约20万人,而我国目前包括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每年输出的人才数量不到10万人。

人才总量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这些毕业生在进入人才市场时本应抢手,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已达47%,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表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力争xx年全国应届毕业生在9 月1日前平均就业率达到70%以上,很明显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更令人担忧的是,42.9%的电子商务专业非应届毕业生表示:虽然没有毕业,但是他们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电子商务毕业生很难就业。

二、电子商务专业就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全球电子商务高速增长,我国电子商务也急剧发展,使得电子商务人才严重短缺,由于互联网用户正以每年100%的速度递增,该行业的人才缺口相当惊人,预计我国在未来10年大约需要200万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从社会调查实践来看,绝大多数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已陆续步入电子商务行列,采用传统经济与网络经济结合的方式生产经营。根据这个现象,可以知道中小企业步入电子商务行列急需电子商务人才,所以电子商务就业前景是有希望的,国家政策正在大力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商务部已经对电子商务给予极大重视。但是,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1这种状况不容乐观。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在电子商务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方面还存在欠缺,在这种情形下培养出的学生很难符合社会对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标准。主要面临的问题有:

1、课程开设不合理,现阶段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大多是由经济与计算机专业方向的人才组成的。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是经济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一个简单堆积。该怎样有机的把电子商务课程组织好?学校该如何做好与社会的对接?是当前电子商务教育行业应该反思的一个问题。

2、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完善,网络还不是很畅通,这对教学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另外,由于资金的问题,学校的计算机也很有限,不能保证学生每人一台机子。学生与学校所配电脑的比率仅为3:1,这也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3、学生的实习大都在虚拟的环境中操作,根本不能切实感受现实中电子商务的应用。毕竟,现实与虚拟还是两个世界。说到这一点,其实除了校方,学生也要负有一定的责任,学生在这一方面自己应该主动做好与社会的对接。

4、岗位群不明确,学生不知道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更不知道毕业以后应该具备什么能力和证书,才能让自己更有就业竞争力。

三、根据调查提出的建议

1、学生应该做好与社会的对接。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应该加强电子基础应用技术、商务实战和专业电子技术实践。电子基础应用技术是目前学生就业的最重要障碍,没有这个基础,即便有再多的理论都是空中楼阁,从而造成就业困境,有企业会使用只懂理论而没有操作能力的人才吗?现在企业都是讲究效益的,用了人就必须能够给企业带来效益,不能马上带来效益,也要为效益而服务。

2、对于电子商务来说,不要一味搞理论,实践很重要,必须多动手,多操作。充分重视向第一线电子商务实践学习,随着现代科技发展迅速,现在很多教材和师资水平都大大落后于电子商务的发展。

3、实践参与,光说不练也没用。学生要有自我提高的意识,要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增强对电子商务的兴趣,平时多关注专业的发展方向,了解要掌握的专业技能,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比如逛逛网上书店、到论坛参与讨论、建自己的个人主页、申请博客空间、搜索网络信息、参与网上拍卖等等,在参与中体会互联网对传统商务、学习、生活的影响。我认为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一定要争取最多的机会进入企业做一些最基本的工作(网页制作、信息编辑、客户服务、文员、网络销售等)实践一下,通过企业实习掌握基本技能,企业的工作环境会让学生迅速成长起来。

班主任工作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