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级管理中的“无为”与“有为”
班级管理中的“无为”与“有为”
班主任是什么?有人形象地比喻说,班主任是条扁担,一头担着学校的要求,一头担着学生的心愿。“要求”的箩筐里已被教学任务塞得很满,纪律、卫生、活动的加载又会随时出现。“心愿”的一头,不仅有幼稚天真的共性和单纯固执的个性构成难调的众口,还有家长的殷殷期盼。班主任每天面对不同性格、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针对学生的学习、日常规范、生活等诸多方面,拼时间,耗精力,天天严防死守,让人疲倦而压抑。
“无为”不仅是一种哲学思想,更是一门优秀的管理艺术。“无为”并非不为,而是“无背道之行,顺自然而为”。“无为”用于教学管理上即是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因势利导,转变管理机制,形成学生“有为”、教师“无为”的良性状态。如果说学生是一群羊,那么教师的“无为”不是放散羊,更不是羊群后的鞭子,而是要做羊群前面的一片水草地。要真正地实现班级“无为而治”,让班主任从繁杂的管理中解脱出来,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无为”中的“有为”
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极其需要非语言的暗示活动,这也是体现班主任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含而不露、引而不发”才是教育追求的最佳境界。有些情况班主任不必在班集体中当众说得很清楚,可以通过一些眼神、表情、动作、语调、体态等引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活动,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比如班会课学生走神,你可以走到他面前停住,或是向他递一个眼神,以这样细微的动作代替批评。这样既不影响课堂,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一天早上一位学生迟到了15分钟,低着头眼里噙着泪,嘴角微微颤动,好像要解释什么。我当时一句话也没说,让她回座位好好自习。跑操结束后,我以唠家常的语气询问她最近的学习状态,是否存在困难需要我进行帮助。没想到她主动说明了早上迟到的情况,从孩子的眼中我看到的是一种被尊重的感激。此后的一个学期里她每天都到得很早,而且学习越来越刻苦。班主任的一个微笑、一句关切的问候,在孩子眼中就是无限的鼓励、尊重和自信。
二、“有为”中的“无为”
一个班级的管理机制对班级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常规的班干部建设只能培养极小部分学生的管理能力和集体意识,不能全面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和活动的积极性。班主任常把工作安排给班长、团支书等人,其他学生总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意识。因此,只有把全班的学生都动员起来,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才能达到教师的“无为而治”。
有些学生学习观念差、纪律性不强,这严重制约着个人的发展,也影响班级的学习氛围,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一直是班主任十分棘手的问题。前不久,多位任课教师反映班级里一位学生状态欠佳,我将问题传达给部长,希望也坚信他一定能给予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我密切关注这个部长的动态。我发现他首先安排组内同学与该同学聊天,可能是进行了一些思想上的引导,效果不是很明显,于是,我亲自出马。我利用课间时间专门找该生交流,一个星期内我没有听到关于该生的任何负面新闻。可好景不长,该生又出现了不交作业、日常行为散漫等诸多不良情况,部长向我寻求解决办法。“不是还有学习部嘛,你可以先求助他们啊!”于是学习部接到了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没两天学习部部长就向我打报告,希望通过我这里的原始材料深入了解基本情况,我当然是积极配合部长工作。最终他们部内商议决定对该生进行一次家访。我有点担心孩子的家访会如何进行,还是不放心地提醒学习部部长要注意讲话的方式方法,要给同学留情面,只要达到家长和我们共同监督促进发展的目的就可以了。之后我第一时间接到了家长的电话,他感到很意外又很有感触,孩子们以自己的切身经验讲得很真挚。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看来孩子的潜质是无限大的。一次学习部的成功家访让我更大胆、更放心地将工作交给他们处理,也更坚定了我“无为”治班的信念。
然而时间一长,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激情就慢慢淡了下来,怎么让他们一直保持积极的状态成为我需要思考的问题。于是我将竞争机制引入班级管理中。竞争可以激发人的拼搏意识,让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我将班级日常生活、学习情况、课堂表现、活动参与度等皆纳入部门考评的范围内,由六个部长商定班级总的考评方案,每周对小组考核结果进行一次公示。考评末位的部门要满足考评优秀的部门一个要求,或是接受一次小惩罚。每月我将对考评优秀部门发放“最优异部门”证书,同时由民主评议得出“最给力部门”、“最得力干将”、“当月的文明之星”等等多个奖项,将学生的照片贴在班级的展示墙上。学生正处在年轻气盛的年龄,不服输是他们最大的性格特点,这种机制刚好和他们的性格相吻合。
给学生一个平台,让他们自己去展示;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挑战;给学生一个方向,让他们自己去前进;给学生一个未来,让他们自己去把握。学生的“有为”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无为而治”,才能让弯曲的脊梁得以挺拔,让卑微的学生从此自信,让他们的未来灿烂辉煌。
(责任编辑黄晓)
班主任管理的“有为”和“无为”
一、以“无为”思路进行管理,是班主任工作做到科学化、艺术化、常规化的必须
1.以科学化指导管理“有为”和“无为”。任何管理都离不开科学定律,同样,班主任管理工作,具有科学化专门为之划定的独特空间。实践告诉我,班主任管理不同于一般的管理属性,如果说一般的管理是对管理对象的行为进行约束,并在管理全过程中付之于奖惩条件以保证管理的顺利实施,那么,班主任管理应该与这种管理划清界限,甚至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班主任管理对自己应该是有形的,对学生应该是无形的,而这种既有形又无形的管理模式,之所以这样来确立,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防止做大了管理而冲淡了教师的关爱。成功的班主任“以有为创无为”的管理,应该是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能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爱无处不在,从而产生出自觉守纪、自发地维护集体荣誉的惯力。
2.使“有为”和“无为”管理艺术地结合起来,实现学生自我管理。以“管理即关爱”的思想为指导,对如何艺术化地点拨“有为”和“无为”管理,思路便渐渐明朗和清晰,这就是:
(1)将“有为”管理的对象确定为班干部,使其成为自我管理的核心力量,实现班主任的“无为”管理。促使包括班长在内的班干部切实负起责任来,在班级中形成一个学生民主管理核心,始终应成为班主任“有为”管理的核心任务。班级民主管理,必须以班长的协调作用为主导,充分调动学习、纪律、劳动、体育、文艺、卫生各班委的积极性。基于此原因,班主任选拔德才兼备的学生为班长,帮助其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便显得尤为重要。
(2)将“有为”管理和“无为”管理有机地结合,及时正确地指导学生自我管理,使管理不断增强有效性。通过班干部达到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教育自己,并非是班主任找到的一剂可以一劳永逸的良药,恰恰相反,在取得班级民主管理有效实施的成果以后,班主任的“有为”管理应始终成为“无为”管理的幕后指导。
3.建立与“无为”管理配套的设置,使班主任管理工作达到常规化。班主任应充分认识到,做到“有为”和“无为”管理相结合,如果没有常规化的目标,就没有管理的继续和发展。为了使管理具有长期性的规范,须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管理的魅力所在。(1)为学生建立评议班干部机制。我们根据民主管理的要义,不但在班委中建立了互评机制,在学生中也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机制,使每个学生都参与管理其中。(2)为学生设立可以写评议留言的《班级日志》。
二、利用多种教育形式,丰富“有为”和“无为”相结合的管理经验,促进班主任工作不断升华
摸索和深化“有为”和“无为”管理方法的过程,就是开拓师生认识、不断提高自己能力的过程。
1.用塑造自我形象教育学生,促进管理。管理是一种人为举动,管理者自身形象如何,应视为管理操作是否有效最有说服力的说明书。作为班主任,应该深知“为人师表”的内涵不仅包括展示如何做人,而且包括展现如何忠诚于自己的工作。多年来的教学生涯,我逐步认识到教师应是一个心胸宽广、厚道、清静、无为、节俭、克己的人,而这些人格标准为之所用的归宿,集中到一点,就是必须全部落实到对学生的爱上面。我要求自己,必须全身心地爱学生,无条件地爱学生。其实,全身心、无条件地爱学生,应视为班主任最有效的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高居于“管理”字样所诠释的意义之上,又囊括了管理触及不到的领域之总和。因而,对于促进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恪守爱学生的思想,比任何班主任工作理论都显得重要。
2.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促进管理。从“有为”管理出发达到“无为”管理的目的,说到底,是变教师管理学生为学生管理自己,但学生目前的自我教育尚在摸索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课程,班主任有责任对这种教育形式完成补充、完善的任务。一是利用开好班会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二是利用发生的特殊情况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通过班干部实行“无为”管理后,班主任尤其须注意收集和掌握每个学生的信息。我要求班干部要随时注意同学们的情绪和表现,特别是关系到学生家庭关系、校外表现的信息,并要求他们大力宣传“同学有难大家帮,全班关心一个人”的精神,以使每个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三是与任课老师携起手来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责任编辑袁妮)
第二篇:有为无为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制:制度,管理方法 《盐铁论》 ②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论语》 ③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 ④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
对于以上言论,你有怎样的感想?请选择其中的两句立意,体现彼此的某种关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分析:
这是一道名言组合类材料作文题。材料由四句名言组成。首先,要理解名言内涵:
第①句。解读:出自汉代桓宽的著作《盐铁论》(根据著名的"盐铁会议"记录整理撰写的重要史书,书中记述了当时对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的一场大辩论)。“知”通“智”。聪明人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策略,有智慧的人会按照世事变化的情况而制定法则。注意“变”与“制”仍是倾向有为,比如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相对比“与世浮沉”“随波逐流”“随遇而安”更积极。此句强调了“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张与时俱进,审时度势,明智变通,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地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做出适当调整,反对因循守旧,讲究因时因世而为。
第②句。解读:出自《论语》: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日:“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意思是:子路在石门过夜。守城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氏那里来。”守门人说:“就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是要做的人吗?”从这位看门人的话中,我们可以见出当时普通人对孔子的评论,也可以看到孔子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此句强调一种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勇毅精神。
第③句。解读:摘自《庄子·内篇·人间世第四》。意思是:既然知道不可改变,那就顺其自然发展,甘心接受,这就是人生最高的德行。理解此句,应联系庄子的思想:摒弃“人为”,崇尚“自然”,顺从天道,“清静无为”。认为天道会有公正的结果,反对个人对事理的刻意改变,这样不仅违背了天意,而且使得自己徒生烦忧,自找苦吃。在今天看来,这种思想虽有些消极,但对于个人的修身养性仍然有积极意义。此句强调顺应自然与规律,乐天安命。
第④句。解读:摘自《孟子·离娄下》。意思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放弃一些事情不做,才能在别的一些事情上做出成绩。孟子此言深刻地揭示了“不为”和“有为”之间的辩证关系。人在做事之前,不可不假思索地遇事都做,必须有所比较、选择和取舍。这就需要确定一个原则,即凡有损、有害、无效、失当的事,坚决不去做。然后,凡有利、有益、有效的事,全力投入,尽心做好。这样才能有所作为。此句强调懂得取舍。注意这里的“不为”是为了“有为”,是要有所选择地“为”,不同于老庄的“无为”。
题目有明确的写作任务:“选择其中两句立意,体现彼此的某种关系。”既要选“两句”,还要找“关系”,才符合要求。注意:直接引用了两句话,或直接引用其中一句,但暗含另外一句话,都属于“选择其中两句”。明显只写了一句话的,一般不超过42分。不可孤立看某一句话,而片面地抓取某个关键词来立意。综合看整个作文材料键词是“为”与“不为”,脱离这个关键点来写“变化”“变通”“时代”“创新”等,视为不符合题意。两者的关系,可以是包含、并列、递进、条件、对立、互补、相辅相成、一分为
二、辩证分析等。出现两句话的位置,不做硬性要求,可开篇,可中间过渡。但题目要求“体现彼此的某种关系”,“某种关系”关涉文章观点,出现关键句宜早不宜迟。同时,考虑阅卷的实际情况,建议能直接引用,且能多次出现相关句的关键词,比语焉不详、隐晦暗含更有利。
①与③做事要因时随世,明智变通,在事有不济时又要乐天安命,坦然淡然。
或因时随世,是有为,智为;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不为,不乱为。都是智慧人生的体现。①与②首先要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一往无前的精神,然后还要有“因时而变,随时而制”的灵活变通。或:既要懂得变通,巧为智为,也要敢为勇为,人生无往而不胜。
②与③要奋发有为、敢为,万一做不成,则安之若命,乐天安命。或:儒家崇尚入世、有为,道家推崇清静无为,不乱为,不妄为,不失为两种处事准则。或:儒道互补,做好人生的减法。或:年轻人要有为、敢为,不宜学老庄的无为。
②与④既要执着勇为,还要有不为、有所为。也就是:执着地做事,做正确的事(既要敢为,还要会为)或:学会取舍,“有所不为,有所为”确立正确的目标,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执着不舍。也就是:方向要正确,做事要执着。
①与④人生须有为,而“为”有两大诀窍:一是变通,一是取舍。
③与④人生既要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智慧取舍,还要有事有不济安之若命的淡泊心态。
例文:
学会审时度势
生活有高山,也有低谷;有辉煌的日出,必然也有惨淡的日落;有成功的喜悦,必然也有失败的落寞„。而这些皆不在于客观的事上,而在于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
——题记
做一个会“审时度势”的人,会让我们免去无数的烦恼。省却很多无谓的艰难;会让我们的成功之路变得比别人的成功之路更简单一点,更迅速一点。
前些天读了一篇文章,里面的故事让我感触颇深: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有一天,他想别人谈起他成功的方法时,说:“有一次我受邀请到一座小茅屋里与一位老前辈见面,我昂首挺胸,大步流星地走进小茅屋。可是,就在进门是,我的额头‘砰’的一下撞到了门框上,额头上立刻起了一个大包。这时,那位老前辈走过来笑着对我说:‘怎么样,很疼吧。这是你今天来最大的收获。你想要成功,就必须记住低头。’就是这句话改变了我的一生。”
《红楼梦》中说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生活中,要想成功,就必须把谦虚作为自己的基本准则。如果你不谦虚,又如何能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如果你不尊重他人,又如何能学会“审时度势”?就像一首歌又低沉也有高昂,这样才会受到人们的喜爱。如果你总是昂头,那么实际上你是在抬高自己,贬低他人,说以有时低头也是十分必要的。
如果说低头是成功第一条基本准则,那么昂首则是第二条准则。有一家公司要招聘员工,门外排了很长的队。应聘人一个接一个地走进招待室。进去后,主考官都首先都先不由分说的凌空劈来一巴掌,然后问:“这是甚么感觉?”应聘的人都捂着脸出来。他们自然都没被录取。直到又一个年轻人进去,主考官也是劈来一巴掌,问:“这是甚么感觉?”这个年轻人愣了一下,便又以同样的力量,同样的速度给了主考官一巴掌,然后回答说:“就是这样的感觉。”然而这个年轻人被录取了。
富兰克林因为低头而获得成功,年轻人因为昂首而获得成功,这两者是不是互相矛盾呢? 是实并非是这样的,这两件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要以不同的清醒去处理问题。在向他人请教时,要学会低头;在面对心里的自己时,要抬起头来。也就是说,我们要低头处事,昂首做人。
作文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要求从所给的句子中选取其中的两三句提炼立意,写出自己的观想和思考,首先应该名曲每个句子的内涵,第一句强调审时度势,顺应时代潮流,讲究因时、因事、因势而为;第二句强调一种迎难而上的勇毅精神;第三句调强顺应自然与规律,乐天安命;第四句强调懂得取舍。然后进行相应的组合,要选择其中的两句,立意要体现所选两句的某种关系。如包含、并列、递进、条件、一分为二等。行文是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展开论述,论述中要体现句子之间的联系,最后引用句子。
理性与感性的对决
①从古至今,世间从没有停止过理性与感性的碰撞。我认为,《论语》中“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感性的代表,《孟子》中“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是理性的代表。感性与理性碰撞,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在我看来,理性战胜感性,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②“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不屈从命运摆布,是顺从内心真实想法的决然和勇气。晚清康梁为首的六君子,发动戊戌变法”,失败后他们被迫逃离,只有谭嗣同不肯离去,决心以死殉变法事业,用生命向封建顽固势力做最后斗争,谭嗣同慷慨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以死者,无以召后起。”他选择毅然决然留下来殉法,这种感性的牺牲精神固然可嘉,但从理性看是愚蠢的,因为只有活着才能图将来。谭嗣同用鲜血唤醒民众的做法,或许能汇聚推动历史进步的力量,但从大局看,活下来才能“将以有为也”。
③“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是权衡得失后做出的明智决定,是理性与智慧的行为。刘邦称帝后,对群臣论功行封,张良深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克服谋求功利的想法,理智的辞封归隐。因此,“汉初三杰”中唯独张良全身而退,得以善终。正因张良没有迷失功利,保持理性的思考而及时行动,在历史画卷上留下浓墨一笔。这样看,这样的理性战胜感性,值得称赞与效仿。
④现实生活中,感性与理性的对决从未停止。不同的人在对决中胜负不同。但极端的理性让人裹足不前,极端的感性让人感情用事,鲁莽草率导致错误不断。那么,如何才能把理性与感性协调起来,互为补充呢?我认为,遇事首先要做到冷静,正确研判。热血男儿捍卫尊严,若为国为民,在法律框架下可以“冲冠一怒”;若为私欲与面子,则大可不必。保持理性冷静,运用智慧化解危机,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这样“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逆袭是感性充满理性的行为。而审时度势,知道“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才是正确的态度。
⑤所以,当可为与不可为矛盾时,当理性与感性碰撞时,理性选择是解决难题最好的态度,也是最佳的办法。有所敬畏是面对冲动的一种理性;自强不息,是好男儿不服输的一种感性,非理勿躁,非感勿强。在辱母案中于欢表现虽可圈可点,但冲动也陷入了牢狱之灾。
⑥康德说:世界有两样东西令我敬畏。一是头顶上的星空;二是心中高尚的道德律。让感性与理性中和为一体,敬畏与喷张,恰当表达,因时而化。
作文分析:
一是题目《理性与感性的对决》较为精准概括材料的含意,提出观点但结果不够明确。
二是能够提炼概括两句话的各自精华,最后综合为一体,这种选择符合儒家中庸之道.三是开篇合理(简洁)引述材料,明确提出观点;主体部分,分别从所选择的两句话辩证的论述。列举古代与近代典型事例,恰当地证明什么是“可为”与“不可为”;然后回到现实,依据法律与特殊情况,寻找条件,辨析二者是与非,最后中庸调和一体,有所升华。
四是审题立意比较准确、思路层次清晰;引用事例古今结合,观点与材料水乳交融。
【主要问题】
1.不符合写作要求:没有“选择其中两句立意”,或选择了两句,但没有体现彼此关系,两句名言之间油水分离,或者关系牵强,勉强为之。
2.对材料理解有误:如把“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理解为“明知道是错误的事情还偏要去做”,把“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理解为“人不追求作为然后才能够有所作为”,把孟子的“不可为”等同于庄子的“无为”,把“因时而变”等同于“清静无为”。
3.举事例陈旧雷同:动辄拿乔布斯、海伦·凯勒、马云等名人说事;或沿用旧题,比如“脚踏实地,仰望星空”(2010年北京卷),踮起脚尖(2009年湖南卷),容易彼此撞车,或有套作之嫌。
第三篇:班级管理中的“无为”教育-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中的“无为”教育
“无为管理”的真谛应是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引导其开悟。“无为”教育的目的,正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悟性。这一过程是因势利导,是教育者的“无为”,促使受教育者的有为。
一、“无为”教育艺术的特征
1、教育意图的隐蔽性
“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集中概括了“无为”教育的首要特征。
2、教育手段的间接性
常用的直接的教育手段,如:讲课、报告、参观、访问、表扬、批评、奖励、惩罚、谈话……而不运用某些直接的具体手段,教育者的有些行为,在有意或无意中触动了受教育者的心灵,促使其觉悟。这种间接手段,有时更有力量。
3、教育者身教的示范性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示范,崇高的师德是最具魅力的“无为”教育。教师无小节。选择了这种职业,就应时时处处为人师表,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深远。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学,自然,教师的示范作用主要应该体现在教学上。
教师示范,不仅要体现在学科的知识结构中,而且要体现出思维品质和哲学高度。应既是学科课,又是哲学课,既要传播知识又要启迪智慧。平常常说的功夫在课外就是这个道理。弦外之音最动听,感受的是乐曲的美和心灵的美。
4、受教育者亲身经历的体验性
应该说,没有亲身的体验,就不会有觉悟。“无为”教育是学生作为主体的自我教育。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我行!”
二、“无为”教育艺术常法
1、垂范
教育者的示范是无言的身教。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讲的就是垂范的作用。青少年善于模仿,教育者的行为成为楷模,自然会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身教是“不教而教”的首要方法。身教好,教育的任务就完成了一半。
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的是未来的人才,学生在高压下会遵从纪律,可一旦压力解除就难有保证,只有触动心灵的体悟才有永久的效力,所以不能只着眼于眼前而动不动就用空洞的说教乃至以纪律来压制学生。所谓“无为”的管理就是有所必为而有所不为。
2、激励
教育者通过语言或文字等多种手段,含蓄地、寓意深长地触动教育对象的心灵,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开发潜能。激励源于尊重,源于信任。出乎意料的处理,往往能促使教育对象的心灵震撼。
3、迂回
对教育对象的问题,不采取就事论事的直接说教,而是通过心理暗示启发联想等手段,使其认识事物的规律、领悟生活的真谛。
为了前进而后退,为了走直道而走弯道,这往往是获得成功的策略。上学期期末时我曾经留下班里成绩最好的四个学生做值日,她们问我原因,我就告诉她们值日能让她们考上重点大学,她们笑而不答,我又接着说:“班里都叫你们四大才女呢。才女不考重点,谁考?”
4、空白
摒弃包办代替,给教育对象留有创造的空间和时间,调动其主动性。为了取得教育的实效,往往需要等待。“耐心是伟大的老师”。
5、宽容
对教育对象错误、过失产生的原因,给以充分的理解,使其在意想不到的宽厚态度、宽松环境中自省。“出奇制胜”的兵法运用在教育领域是教育方法的极致。教育者的宽容使教育对象无地自容,这是真正的教育诗篇。
我们经常说起班级管理的民主问题,民主管理说得简单一些就是班主任不独断,不强制学生,而是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尽量地参与班级管理,无为的管理方式的根本点也就在此,它很好地体现了民主意识。
第四篇:无为有为之辩
道家思想贯穿几千年的中国社会,包罗万有。一个道字包涵了人生哲学、政治哲学、军事哲学、经济哲学等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到国家政策,小到个人养生,画符念咒、吞刀吐火、阴阳风水、看相算命、武功等等,无一不包括在内,都属于道家的学术,可以说是“综罗百代,广博精微。”也因为如此,几千年来,大家都在研究老子,只古今名家的著作就有数十家之多,各有个的说法,又各不相同,见解不一。到近代以来,许多外国人也都喜欢研究起老子来。本文从道家无为与无不为的思想这一角度试分析老子的智慧。
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
翻看中国的几千年历史,每一个朝代,在政事治理上,按南怀谨先生的说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简言之,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中国的思想史上,老子以“无为自化,清静自正”为主要的政治思想特征,有别于儒家的“德治”(或“礼治”),法家的“法治”。《老子》中老子对治国的理念有很多阐述。第三章曰:“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二十九章:“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第四十八章:“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等等,由此可以看出,老子的政治思想的核心简而言之就是:无为而治。
道家的政治思想源于道生万物的宇宙观。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是“天地根”,是“天下母”。在第四十二章老子进一步说明了道生万物的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将道的形态概括为“有”和“无”。天地万物以无为本,“有”生于“无”。在此基础上,老子阐释了道的运行方式——自然。在第二十五章中,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五十一章又道:“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从第十七章“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来看,老子的“自然”即自然而然,不知其所以然而然的意思。王弼注《老子》“道法自然”时说:“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而无所违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后人持有道家的这种宇宙观应用到政治上,就形成了无为而治的思想方针。无为而无不为
然而,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老子在第七十三章又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淮南子》对此解释说:“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李约瑟博士在讨论“为”字的翻译时则认为:“所有的翻译家和评注家都把“为”字原原本本的译成‘行动’,于是道家最大的口号‘无为’就变成了‘没有行动’,我相信大部分的汉学家在这一点上都错了。无为在最初原始科学的道家思想中,是指‘避免反自然的行为’,即避免拂逆事物之天性,凡不合适的事不强而行之,势必扔败的事不勉强去做,而应委婉以导之或因势而成之。” ①在这里李约瑟将“有为”认为是顺着自然,顺着事物的天性去行动。
“无为”与“无不为”,如果把重点放在了“无不为”,往往导致有些学者把《老子》归于阴谋论,权术论一流。如钱穆在《庄老通辩》中就说:“„„故曰无为而无不为,后其身而身先;又曰夫惟弗居,是以不去。此乃完全在人事利害得失上着眼,完全在应付权谋上打算也。”又说:“„„必至老子,乃始转尚实际功利,重权术,迹近欺诈,彼乃把握自然而玩弄之于股掌之上,伪装若无为,而其内心蓄意,则欲无不为。” ②郑良树据马王堆帛书《老子》说:“老子谈‘无为’,谈‘无以为’,老子不谈‘无不为’。„„大概《韩非子》在解释《老子》、利用《老子》之际,于老子‘无为’思想别有会心的瞭解,乃创立‘人君无为,臣下无不为’的政治法术。后人不察,竟以此权谋法术加在老子朴素的哲学上。帛书《老子》的出土,正可以澄清后人对老子哲学的误会,並可以瞭解法家如何改变老子的思想。” ③老子哲学是否在汉初以前只谈“无为”不谈“无不为”暂且不论,但从这段话中看,郑树良对“无不为”也理解为权谋之术应该是不错的。“无为”与“有为”的体用之辩
体用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本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表象。王弼注《老子》
④说:“虽贵以无为用,不能舍无以为体也。” 韩康伯在《周易注》中说:“必有
⑤之用极,而无之功显。” 在王弼和韩康伯看来,“无为”为体,“无不为”为用,两者是割裂开的。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如果理解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则身为体的“无为”与用的“无不为”就分出了层次,成了主要与次要,根本与从属的关系。然而这似乎并不符老子本意。老子在第一章论述“有”“无”的关系时说到: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在老子看来“有”与“无”是同源同生的。王守仁在《传习录》中谈到体用时说:“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是谓体用一源。”可见在宋元时期发展起来的体用一源说更符合老子的论述。
无为无不为之间并无从属关系。“为无为,则无不治。”“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无为本身就是一种为。体用一源说将本体与其现象之间统一起来,那么无为与无不为之间如何统一?诺贝尔奖得主卡普拉说:“‘无为’不是戒绝活动,而是戒绝某类活动。道家区分了两种活动:与自然和谐的活动和反自然的活动,‘无为’是戒绝反自然的活动。” ⑥把卡普拉“无为”是戒绝反自然的活动,那么 “有为”应该就是顺应自然的行动了。郭象曰:“无为之言,不可不察也。夫用天下者亦有用之为也。然自得此为,率性而动,故谓之无为也。” ⑦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然而,“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自然已经顺其自然地在运转,如果人不算在这一自然系统中,一切行为岂不都是对这种运行的干扰,无为成了不为才最合适?如果人算在这一自然系统中,与花鸟虫曽一般,那么人的一切行为本身就是自然运转的一部份,又何必区分“无为”与“有为”?可以说,把“无为”单纯理解为顺其自然,“无不为”就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了。
无为而无不为:无私而无所不可以为
艾兰教授在《中国早期哲学思想中的本喻》中说:“‘无为’正如水之所为,它缺乏意识不能有行为,但其自然而然地流淌而需任何人为的努力„„其是‘无为’的一个侧面,由于‘道’也是基于水的意向,故‘无为’亦是‘道’的体现。” ⑧艾兰教授对水的论述并没有具体谈到“无不为”,但给人以启发:水本身无意识,它自身的一切行为因此都是“无为”的,但在它流淌的过程中,它的行为又造成了一系列的“有为”结果。司马谈对此也有一个论述:“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 ⑨在司马谈看来,“无不为”是有前提的,即“无成势,无常形,不为物先,不为物后。”
回到老子的原文,老子对无为的具体表象有着大量的论述:“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清静为天下正。”“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等等,可见在老子看来,“无为”即无欲,即清静,即无私、无名、朴。若失去了这些前提,做不到“损之又损”,“塞其兑,闭其门”以达“致虚极守静笃”的无私无欲,就真如钱穆所说,是圣人凭其所窥之天道,操弄天道以无所不为,为所欲为了,实有违老子本意。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又说:“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可见在老子看来,美丑善恶是相对,并没有一定之规,从这个角度而言,“无不为”即是如有必要,一切皆可为。综合起来,老子“无为无不为”的意思就呼之欲出了:。
第五篇:无为管理1
“无为而治”与现代管理
管理科学与管理哲学有着不同的思想视野。管理哲学旨在提供哲学智慧,而不是创造知识。限制与自由、有为与无为等管理实践中遇到的矛盾,都离不开智慧的指引。对此,思考老子的无为思想,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老子“治大国如烹小鲜”,直至无为而治,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实乃管理的至高境界。管理哲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总结和探索管理实践中的智慧。智慧来自对生活实践的观察,也来自于先哲们的沉思默想。从先哲那里获得灵感,寻找社会生活包括管理实践的智慧,是一条方便的法门。老子,就是一个精神依然生活在我们当代的先哲。它的无为思想,对于现代管理依然有着积极意义。
管理中的有为与无为何谓管理哲学?何谓管理科学?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何在?康德说:“如果想要把一种知识建立成为科学,那就必须首先能够准确地规定出没有任何一种别的科学与之有共同之处的、它所特有的不同之点;否则各种科学之间的界限就分不清楚,各种科学的任何一种就不能彻底地按照其性质来对待了。”体现二者根本不同的,首先在于哲学与科学的分野。最初的西方哲学那里,哲学无所不包,是科学之科学。而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哲学与科学相剥离,分别有着不同的致思领地。在管理领域,哲学与科学也应该不同。泰勒的管理思想,将管理这门古老的学问纳入了科学的轨道,在现代西方科学理性的支配下,管理成为了一门可以精密计量的科学。它所赖以产生的思想基础,就是韦伯所谓近代的工具理性的发展,并构成理性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哲学在管理中还有何种存在的合理性呢?这就要明确管理哲学的定位。本文以为,如果说管理科学是知识,管理哲学则是智慧。管理哲学以形而上的视角审视人类管理的现象,并加以归纳、概括和抽象,从而成为管理实践的思想灵魂。根本上讲,这就是管理哲学的价值所在。
如此,管理哲学就要思考管理实践中最为根本的一些问题。如管理中的有为与无为、约束与自由等,就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既对立又统一。管理,作为组织的管理,首先是一种约束,一种制度化的控制,借助这种行为控制而达到组织的既定目标。总之,“有为”是管理的基本内容。所以,一个规范的跨国公司,有着周密的制度设计,有着极其细致的行为规范,人们的每一步都有着既定的安排,组织就如同一台大“机器”。在一个法制化国家里,政策、法规、法律等制度安排更是庞大而周延。但是,从一定意义上讲,自由是生命的最高价值,也是生命成长和价值实现的必要环境。那么,实践中是多一点约束好,还是多一点自由好呢?是倾向“有为”还是注重“无为”呢?在管理实践中如何实现约束与自由、有为与无为的辩证统一?这是一个管理哲学的理念问题,需要智慧。对此,老子的哲学为我们提供了启发。
老子的无为思想老子的哲学并不是一种西方意义上的知识学体系,而是一种生命的智慧,一种对“道”的追寻。老子“道”的学说,就是对宇宙万物的形而上的把握。它的宗旨,不在玄远的空洞世界,而在生活的实践之中。对于个体生命而言,它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基础;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则是一种达至善治的智慧。虽然老子思想以“玄之又玄”而著称,但其背后的济世情怀,却值得反复体味。老子的哲学是一种大智慧,对于人类一切事务,包括管理在内,都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其中,无为而治的思想是最具有影响力的。“无为”,在老子那里意味着“道法自然”,即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即自然”,是老子哲学的基本观点。老子将“道”视为宇宙之本,而道之本性则是“常无为而无不为”,即“道”对于宇宙万物是“侍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就道生成万物、成就万物而言,道是“无不为”的;就道对于万物“不辞”、“不有”而言,道又是“无为”的。从本质上讲,这是“无为”与“无不为”的有机统一。天地万物的生成与存在,皆是“无为也而无不为”的。老子正是从这一思想出发,认为治国安民,要反对“有为而治”,而主张“无为而治”。在他看来,“为无
为,则无不治”,“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圣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把“无为”看作圣人“取天下”和“治天下”的手段。
老子既反对儒家推行“以德治国”,又反对“以智治国”。指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子;国家混乱,有忠臣。”认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同时老子也反对兵家的“以力治国”,反对暴力战争。认为,“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主张“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天下”。只有推行无为而治,才能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为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理想社会。
无为而治思想是老子整个道学理论的一部分,应该从老子思想的整个体系中去理解和把握,不能断章取义,生搬硬套,实用主义地取而用之。无为而治思想之所以是一种智慧,就在于它超越了生活的形而下的层面,透过感性生活的表层达至宇宙和生命的深处,从而散发出智慧的光芒。所以,老子道学的体系,宗旨是一个形而上学的体系建构,是在建立一个宇宙论体系的基础上,为生命寻找一个根基。在其中所体现出来的大道理,具有普遍的意义,对现代管理同样如此。
老子无为思想的管理学意义现代管理无疑是建立在科学之上的,科学理念是管理的基础。但是,在这种科学的背后,老子的智慧却是将管理引入新的境界的“大道”。不过,老子的智慧不是可以即学即用的工具,而是一种思想的启迪和方向的指引。
实践老子的无为理念,首先应该准确理解老子的辩证思想。将老子的无为思想运用到现代管理艺术中,就是将日常事务的决策权下放,充分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管理者致力于战略方针的确定,各司其职、协力前进。管理者不置身于琐事,不费力于枝节,而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影响组织的共有价值观,在平和自然的气氛中实现组织的目标。但是,无为而治并不是排斥任何管制行为,而是要把握好组织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以不破坏事物的自然状态和保障人民的正常生活为原则。其实无为的思想最易被误解,西方学术界起初在翻译和介绍《老子》一书时,就往往是从字面出发来理解,从而偏离了本义。对此,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曾指出:“所有的翻译家和评注家都把‘为’字原原本本地译成‘行动’(action),于是道家最大的口号‘无为’就变成了‘没有行动’,我相信大部分的汉学家在这一点上都错了。无为在最初原始科学的道家思想中,是指‘避免反自然的行动’,即避免拂逆事物之天性,凡不合适的事不强而行之,势必失败的事不勉强去做,而应委婉以导之或因势而成之。”李约瑟对“无为”的理解,深得老子思想的要领。老子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不为中实现有为。
实践老子的无为理念,要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之融会于现代管理之中。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虚拟空间的存在也日益渗透到管理实践中。美国管理专家毕可斯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由于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未来企业的办公室内,看不到一个员工,有人选择在家或工作室工作,有人在外面拜访客户,所有的工作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迹象表明:虚拟的办公室工作状态,已逐渐成为发展趋势。这种趋势,恰恰也为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打破了传统的权威管理和严格管理,意味着组织的分权,把权力从领导者手中分散到组织成员手中,成员获得了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
领导者则支持、指导、协调成员的工作,激发成员的智慧。这时领导就是集体智慧的网络,大家通过网络分享信息,形成一种“无为管理”的管理理念。所谓“无为管理”并不是取消管理,而是管理进入更高层次和更高的境界,人人都是管理者,都是重大决策的参与者,也是决策的执行者。管理达到如此境界,才能使领导者摆脱日常事务,面对未来,纵观世界,审时度势,筹谋大计。貌似无为,事实是更加有为,更加有效率。
对于中国社会发展而言,无为理念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互相掣肘,政府包办一切却又什么都办不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政府总的趋势是将权力下放,就是要由管制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由无限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就是要减少不必要的干涉和控制,为社会提供更加有效的公共服务,尊重经济社会固有的运行规律。“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
老子的自然无为之道,是一种高度的政治智慧,是一种高明的管理方式,反复体味这一思想,从中汲取政治智慧和管理智慧,可以使我们减少失误,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