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哲学-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
编辑:风吟鸟唱 识别码:21-769499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26 03:37:3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哲学-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

哲学-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txt我爸说过的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孩子,好好学习吧,爸以前玩麻将都玩儿10块的,现在为了供你念书,改玩儿1块的了。”哲学-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txt大人物的悲哀在于他们需要不停地做出选择;而小人物的悲哀在于他们从来没有选择的机会。男人因沧桑而成熟,女人因成熟而沧桑。男人有了烟,有了酒,也就有了故事;女人有了钱,有了资色,也就有了悲剧。论文关键词: 《论语》 孔子 政治思想

论文提要: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有其自成体系的政治思想。通观《论语》,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要提高领导阶层的素质;其次,在治国方略上要以“德治”为根本原则;再次,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要以“仁”为精神内涵;最后,要以“礼”为国家和公民的行为准则。四者相联系,“德治”是实现“仁”和“礼”的前提,“仁”是“德治”和“礼”的精神内涵,“礼”则是德治和“仁”的具体形式,而领导阶层的素质提高是“德治”、“仁”和“礼”具体实施的前提。

一、孔子所处的政治环境

要想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首先就要看看孔子所处的政治环境。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政治上混乱、军事上诸侯国互相征伐。自从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衰微,地位一落千丈,实际上和一个中等诸侯国差不多。各国为了在众多的诸侯国中得到一块生存之地,互相攻伐,战争持续不断,小国被吞并,大国不断崛起,先后出现“春秋五霸”。各国内部,卿大夫势力强大,**时有发生,弑君犯上现象屡见不鲜。

在这种情况下,周代从文王武王及周公等人时期传下来的礼乐制度也随之崩溃了,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①]这段话中孔子所说的“天下无道”的情形就生动地描绘出了春秋时期混乱的政治局面。

随着礼乐制度的崩溃,人们的道德也逐渐沦丧。春秋是一个讲究实力的时代,凡是讲实力的时代,道德都是没有市场的。

面对这样混乱的社会,孔子作为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人,提出了一系列改造社会的政治思想。

二、孔子政治思想的具体内容

为了实现“天下有道”的政治理想,恢复文武时代的统一局面,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以下四点内容。

一、要建设优秀的领导阶层。

孔子很注重政治生活中领导阶层的作用,他要求领导者必须首先在道德和修养上作出一定的成绩,否则就无法领导下层的民众。同时,孔子把社会上的人分为两个阶层,即“君子”和“小人”,这里的“君子”和“小人”的意义与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君子”和“小人”的意义是不同的,孔子这里讲的“君子”和“小人”实际是分别有两层含意,第一层含意是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君子”指领导者,“小人”指被领导者;第二层含意是指道德高尚的人和道德低下的人,“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小人”指道德低下的人。例如:孔子说:“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②]这里的“君子”就是指领导者。“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③],这里的“君子”也是指领导者,“小人”则指被领导者。而大部分时候“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小人”指道德低下的人。而这两层含意也是有着联系的,孔子认为领导者就必须有道德,即在道德上也应该是君子。道德低下的人即“小人”就应该被道德高尚的人即“君子”所领导,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④]。这些在《论语》中是没有明确表示的,需要我们在读《论语》的过程中细细斟酌。

那么,领导者应该怎样做呢?

首先是要道德高尚,必须“以德治国”即孔子所说的“为政以德”,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⑤]“共”通“拱”,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孔子用天象比喻政治生活,领导者如果实行德治,民众就会像众星围绕北极星一样自动围绕着你转。在这里孔子强调了道德对政治生活的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而孔子本人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有人问孔子说:“子奚不为政?”孔子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⑥]孔子就是用道德来感染众人的,因此,孔子虽然没有在世俗政治上拥有权力,但在精神上却是一个领导者,孔子也正是希望那些在世俗政治上拥有权力的领导者也能像他一样,通过高尚的道德来领导民众。

其次,领导者要带头走正道,为民众做表率作用。鲁国贵族季康子曾经向孔子请教治国的方法,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⑦]领导者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另外,季康子担忧盗窃,问孔子怎么办,孔子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⑧] 领导者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盗。季康子还把自己所认为正确的治国之道告诉孔子,他建议“如杀无道,以就有道”[⑨],而孔子却说:“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⑩]这里的“君子”指有道德的领导者,而“小人”指被领导者,从这三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季康子是一个行为不端正,贪得无厌,并且政治头脑简单的人,他虽然居于君子之位,却没有君子之德,而孔子通过批评季康子提出了领导者应身先士卒走正道,为民众做表率,方能治理好国家的道理。

二、孔子提出了领导者治国的正确方略——“以德治国”。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1]在这里,孔子举出两种不同的治国方针——以政令和刑罚为核心的“法治”与以道德和礼仪为核心的“德治”。孔子在比较这两种治国方针后认为法治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德治”比“法治”更有优越性,因为德治能使民众有知耻之心,从而在心中树立一个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的荣辱观,这样民众在做某件事之前就会先用自己的荣辱观去衡量这个行为,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符合礼法的决定。通过德治,民众不仅明白了是非,而且也会了解到领导者的用心良苦,从而达到“有耻且格”的目的,这就是孔子的德治思想,具体来说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取信于民。子贡曾经问孔子如何为政,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又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孔子说:“去兵。”子贡又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孔子回答:“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2]孔子认为“信”是治国的最基本的因素,是高于经济和军事的,他这番话说明了“取信于民”在以德治国中的重要性。二是要教化民众,孔子认为,如果人民在经济上得到富足,就会追求安逸的生活,而人之所以为人,不仅要有物质上的欲望,更要有精神上的提高,这也是领导者进行“德治”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必须对民众推行教化政策。冉有曾经陪着老师孔子到卫国去,孔子说:“庶矣哉1冉有问老师:“既庶矣,又何加焉?”孔子说:“富之。”冉有又问:“既富矣,又何加焉?”孔子说:“教之。”[13]古时候由于地广人稀,诸侯国君们大都实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人口多寡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大小的重要指标。人口多了,那自然是首先让民众在物质生活需求上得到满足。在物质生活需求上得到满足之后,就要进行孔子所谓的“教”,即教化,使民众在精神上有一定的提高,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每个人都保持自身的品德,从而达到“以德治国”政治理想。

三、孔子所提倡的“德治”的精神内涵是“仁”

孔子讲领导者要以德治国,而以德治国的方法是贯彻以“仁”为核心的政治理念。“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14]可见,“仁”是离我们不远的,而且,似乎一伸手就可以够得着,但他有同时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15]孔子又不是仁者了,他一会儿有“仁”,一会儿又没有“仁”,这是这么回事呢?我们仔细品读《论语》后,方才恍然大悟,在“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16]中有一个十分关键的但很容易被忽略的字——“欲”,而在“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中孔子说他只是“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也是一个“欲”的意思,这样,我们就理解了孔子的“仁”,这个“仁”不是一个头衔,说某某人是个仁人,而是一种心理欲望和实际行动,这也是孔子“仁学”中最关键的,正如公西华所言“正唯弟子不能学也”[17]。孔子对“仁”的解释,最精彩的莫过于对子贡、颜渊、仲弓、司马牛、子张和樊迟这六个学生的讲解。子贡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8]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9]仲弓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20]司马牛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讱。”[21]子张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22]子张又问孔子“五者”是什么,孔子说:“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23] 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24]樊迟还有一次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25]由此可见,孔子的“仁”的核心是“爱”和“礼”,要以爱心对人,时常替别人着想,要以礼法克制自己,行为言语要谨慎,类似现代政治理念中的“以人为本”,孔子在这里看似是在教育自己的学生做人的方法,而实际是他的一种政治设想,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孔子讲的“君子”有两层意义,孔子教他的学生做有德之人,即“君子”,他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26]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为,从政还有什么困难呢?孔子认为这种人就应该走上领导岗位,而由这些拥有“仁”的君子来行政,就必然会实行仁政。

四、孔子政治思想中的治国工具是“礼”

孔子是一个十分懂得“礼”的人,据说他小时候就把礼器当玩具玩,《史记》中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27]可谓天赋异秉。他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28]孔子对于夏礼、殷礼都很精通,但他认为夏、商、周的礼仪是一代比一代进步的,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29] “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30]。可见,他认为周礼是最为完善的。

“礼”是周代典制的重要内容,“礼起源于氏族社会的风俗习惯”[31]。也就是人类在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时代的习惯法,这些习惯法在进入王政时代后,被领导阶级加以整理改造,形成比较系统的制度,于是,夏有夏礼,商有商礼,周有周礼,“礼”成了国家稳定的一个重要保证,而“礼”经过了夏商两代的改进,到了周代,经过周公的系统化,成为更加完善的一种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内容见于先秦典籍《仪礼》之中。周礼的基本精神是“在各种典礼、仪式当中,不同社会地位的参与者都有各自不同的,严格的具体行为规范。通过这些行为规范区别尊卑、亲疏、贤愚等社会范畴,界定每个人在社会秩序中的具体位置,协调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32]。到了孔子时代,周公所作的“礼”已经彻底崩溃了,社会进入了“天下无道”的时期,孔子在这样的社会里能够站出来,用一种“虽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力图改变社会现状,这种精神是我们后世子孙们所应该敬仰和学习的。

孔子要用“礼”来治理国家,首先要做的就是“正名”,子路曾经问老师:“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孔子说:“必也正名乎1[33]子路觉得老师有些可笑,因为在当时的社会中要想“正名”确实是一件异想天开的事,他问:“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这“名”怎么正呢?孔子对子路解释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34]所以说,孔子认为“正名”是治国的首要工作。所谓“正名”,就是建立一个名实相符的社会,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职,不得僭越。齐景公曾经问孔子为政的方法,孔子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35]即做君主的要有君主的样子,做臣子的要有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有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有儿子的样子,孔子要建立的是一个秩序合理严谨的社会。因为当时的社会是一个秩序混乱、礼崩乐坏的社会,季孙氏曾经用八佾的规模在庭院舞蹈,古时一佾八人,八佾就是四十六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大夫,只能用四佾,他用八佾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发出一句响彻古今的名言:“是可忍,孰不可忍1[36]可见,当时礼制的破坏程度有多么厉害,也正因此,孔子才提出“正名”的主张。

其次,除了“正名”之外,孔子还提出要以“礼”为行为规范的思想,即“齐之以礼”的思想。“礼”的实行有两条缺一不可的途径:一是自下而上的途径,孔子在教导他的学生子贡时说为人要“富而好礼”[37],在教导他的学生颜渊时说要“克己复礼”[38],在教导他的儿子孔鲤时说“不学礼,无以立”[39],这就是说民众自己本身要以“礼”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要求人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无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40];二是自上而下的途径,即领导者要以“礼”治国,即孔子所说的“上好礼,则民易使也”[41],“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42]。领导者以“礼”为行为规范,民众就会效法,国家就会稳定,从而达到“天下有道”的理想社会。

三、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将孔子的政治思想概括为四大块:首先,要提高领导阶层的素质,要让那些有德有才的人去领导民众,而不是让像季康子那样的人居于领导岗位;其次,在治国方略上要以德治为根本原则,而不是一味地以严刑峻法来统治人民;再次,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要以“仁”为精神内涵;最后,要以“礼”为国家和公民的行为准则,反对越礼的行为。这四点是联系的,德治是实现“仁”和“礼”的前提,“仁”是德治和“礼”的精神内涵,“礼”则是德治和“仁”的具体形式,而这三点的实行都有赖于领导阶层的素质的提高。而且这四点是联系的,德治是实现“仁”和“礼”的前提,“仁”是德治和“礼”的精神内涵,“礼”则是德治和“仁”的具体形式,而这三点的实行都有赖于领导阶层的素质的提高。

孔子虽然已经逝去两千多年了,但他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后世子孙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应当继承祖先的优秀文化并予以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①] 《论语·季氏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20页。

[②] 《论语·季氏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22页。

[③] 《论语·阳货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30页。

[④] 《论语·颜渊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7页。

[⑤] 《论语·为政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页。

[⑥] 《论语·为政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9页。

[⑦] 《论语·颜渊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6页。

[⑧] 《论语·颜渊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7页。

[⑨] 《论语·颜渊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7页。

[⑩] 《论语·颜渊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7页。

[11] 《论语·为政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页。

[12] 《论语·颜渊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1页。[13] 《论语·子路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7页。

[14] 《论语·述而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9页。[15] 《论语·述而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1页。[16] 《论语·述而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9页。[17] 《论语·述而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1页。

[18] 《论语·雍也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4页。

[19] 《论语·颜渊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8页。

[20] 《论语·颜渊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9页。

[21] 《论语·颜渊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9页。

[22] 《论语·阳货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31页。

[23] 同上。

[24] 《论语·雍也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1页。

[25] 《论语·子路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72页。

[26] 《论语·子路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8页。

[27] 【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新华书局简体字本,第1538页。

[28] 《论语·八佾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6页。

[29] 《论语·八佾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8页。

[30] 《论语·泰伯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3页。

[31]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页。

[32]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页。

[33] 《论语·子路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3页。

[34] 《论语·子路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3页。[35] 《论语·颜渊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4页。[36] 《论语·八佾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2页。[37] 《论语·学而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页。

[38] 《论语·颜渊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8页。

[39] 《论语·季氏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26页。

[40] 《论语·颜渊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8页。

[41] 《论语·宪问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97页。

[42] 《论语·子路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4页。

第二篇: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教学方法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教学方法

三千年前,以弟子三千著称的孔子,开创私学,成为中国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认识到只有通过改造人才能改造社会,因此以毕生的精力从事教学活动,从事平民教育的实践,从事培养人、改造人的事业,使教育的性质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为中国后世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切使他成为中国教育事业当之无愧的开山鼻祖。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所以,孔子的教学方法,既包括教的方面,亦包括学的方面。

第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很多时候,孔子只是提出问题,并不作答,也不要求弟子回答,只是让他们自己去领会。如:‚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里仁》)

有时候,孔子对弟子的问题不作正面回答,反而就问题提出问题让他们去思考。《八佾》记载: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教者要善于启发诱导,学者要善于领会。

再如: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先进》)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

孔子的这种启发式教学对后代的教育影响深远。我们连云港市新推出的高效课堂,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能成为课堂的主体,对教育者的启发式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因材施教。

教育者要对教育对象的性行、品格、天赋条件有清楚的了解,方能做到因材施教。他曾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先进》)

如《为政》所载,孟懿子问孝。孔子的回答是‚无违。‛并进一步对樊迟解释说,无违的意思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是因为孟懿子乃是孟僖子的儿子,孟僖子死前嘱咐他的两个儿子拜孔子为师,就是为了让他学礼。

孟武伯问孝。孔子的回答是‚父母唯其疾之忧。‛考虑到孟武伯为孟懿子之子,是鲁国三桓之一,贵族世家,有着骄奢淫逸的条件,恐怕孔子的话既有普遍意义,又有一定的针对性。

子游问孝。孔子的回答是:‚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孔子的回答是:‚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游、子夏皆是孔子的高足,又以文学著名,孔子对他们的回答则对孝的要求作了超乎一般世人理解之上的更深一层的启发。

正是对学生深刻的了解,对同样的问题,孔子总是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以不同的启发引导。

第三,学思结合,言行统一。通过学习由无知变有知,通过思考把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可以得心应手运用的东西,正是学与思的精髓。‚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述而》)‚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阳货》)这就是要求弟子们既要勤勉地学习,更要努力地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正说明了学与思相辅相成的关系。

言用来表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行就是实践。‚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子路》)‚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主张‚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即先做后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即以说的超过做的为耻。言只是一种主观的态度,而行是实践性的。孔子虽没有认识到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检验,但他也明确地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孔子主张言行一定要统一的观点。

第四,通过努力学习,达到自我实现。学习应当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别人,《宪问》中载,孔子曾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也就是说,为己要有一个前提,这就是学习者应该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他是为实现这种理想追求而提高自己。而如果仅仅想的是为人,就会为了取悦于人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和应坚持的原则,变成孔子在与子张的谈话中所提到的:‚色取仁而行违‛的‚闻者‛和孔子所深恶痛绝的‚乡原‛。

在坚持自己理想的前提下,要赢得社会的信任和别人的理解,必须把工夫下在自身的努力上。他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又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人知也。‛(《里仁》)还说:‚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正因为如此,他感叹地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里仁》)慨叹‚己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公冶长》)简言之,学习首先是为了自我实现,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这样才能坚守原则,赢得社会的赞誉。

第五,谦虚求学。‚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又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还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曾教训争强好胜的子路:‚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在他的教育下,弟子们也确实由谦虚学到很多知识。如曾子就曾说:‚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泰伯》)

孔子做为教育界鼻祖,他的启发式教育、因材施教、学思结合、言行统一、自我实现、谦虚求学的教学方法,在当今教育界依然被广泛应用,对后世教育事业的影响不可估量

第三篇: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教育智慧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教育智慧

育才分校张秋玲

看周勇教授说《论语》,谈孔子与教学,其实就是跟随他的脚步,他的思想,进行一次特别的旅行。读了《跟孔子学当老师》,我从《论语》中看到了孔子的教育智慧。

一、待人以诚,了解学生

子曰:“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先进》)

这四个学生先分别介绍一下。首先,高柴是一个较迂的人。他不懂得适可而止地自我控制,根据记载,他的父母过世,他的孝心使他无法控制自己,悲痛得哭干了眼泪,继而流出血来。孔子对他说,孝顺父母是对的,但不能伤害自己的身体,而应该适可而止,然后奋发图强,让父母亲因为有你这个孩子而感到安慰。孔子能一下子找到安慰高柴的出发点,又激励了他要努力向上而不必沉沦,与他对学生平时的细心观察了解是分不开的。

其次,“参也鲁”,鲁是迟钝。迟钝的学生也有个好处,因为他会很努力。你学一遍就会,他学十遍,你学十遍就会,他学一百遍。所以很多人特别喜欢曾参。曾参后来传《孝经》,而《论语》中称他为曾子。儒家许多经典是靠曾子及其弟子传下来的,因为他老老实实地把书读好、教好了。

接着,“师也辟”,师就是子张,辟代表偏激。子张在孔子的学生当中确实个性较为孤僻、激烈,不太能与人沟通,有些志大才疏。

最后,“由也喭”,由是子路,喭是粗野。

从孔子对学生的评价可看出,孔子对自己的学生是相当的了解的。有此作基础,他的教育才能施展开来。

二、天赋有别,因材施教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对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为贯彻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子路的率直鲁莽,颜渊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孔子,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他们对话的大意是: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言行回复和符合于‘礼’,就是仁。有一天做到了克制自己,符合于礼,天下都赞许你是仁人了。实行仁,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纲领条目。”孔子说:“不符合礼的不看,不符合礼的不听,不符合礼的不说,不符合礼的不做。”

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

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先进》)因为冉有个性较为谦虚、退让,所以教他该做便要立刻做,不要考虑太多;子路性格是勇往直前的,所以要教他收敛一点。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 1

法的问题,其中也包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三、启发诱导,举一反三

孔子特别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即: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孔子的启发式教育虽然只有几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提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顺序出现的两种矛盾心理状态,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愤”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尚未通达时的矛盾心理状态;“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结论尚未成熟,思路尚未明晰,处于意欲陈述而又难以准确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孔子明确的指出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由此可见,“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自终处于主动地位,自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孔子的作用只是在于指导促进。启发式教学有着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符合认知的规律。”

孔子还重视触类旁通,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即告诉你已经发生的事,你就可以知道未来的事。子夏谈诗“巧笑倩分,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八佾》)从而体会到“礼”应该以忠信仁义为本的道理,因此孔子称赞他道: “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八佾》)能启发我的人是子夏啊!现在我可以与你谈论《诗经》了。颜渊听老师讲学后“亦足以发”(《为政》),子贡也说颜渊“闻一以知十”(《公冶长》),所以孔子特别称赞颜渊的聪明好学。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正是启发诱导式教育的必然结果。

四、循序渐进,温故知新

孔子还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必须注意循序渐进,颜渊喟然叹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罕》)颜渊感叹地说:“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人,用文化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用礼节来约束我的行动,使我想停止前进也不可能,直到竭尽了我的才力也不能停止学习。总好像有一个非常高大的东西立在前面,虽然很想要攀登上去,却没有途径。”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

在学习方法上,孔子还特别强调复习的重要性。“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学习了则时常温习,不也高兴吗!从孔门弟子的身上,也能看到孔子对温习的重视。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是否忠实呢?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讲信用呢?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学业上的温故而知新,正如树木的根深而叶茂。任何一棵树苗,只要根扎得足够深,都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任何一个学生只要遵循温故而知新的自然规律,没有学不好的功课。这种巩固工作必须是及时的、经常的,要把平日的巩固与阶段的巩固结合起来。既温故而知新,又知新而温故。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为人师表了。”对于教者而言,“温故知新”还有其特殊的意义。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温故知新”,更要不断反省最近的教学行为和思想,这也是“温故而知新”的一种形式。如果只是简单地重复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师本身就无法成长和进步。只有不断反省自

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才能探索出新的、最佳的教学思想、策略和方法。

五、叩其两端、触类旁通

孔子还经常用“叩其两端”反问的方法引导学生从事物的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找出答案,从而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知识。有位乡下人问我一些问题,我脑子里像是空空的;可是我询问了那些问题的正反面,就完全有了答案。”这种教育智慧既是对受教育者进行主体性教育的过程,也是教育者主体性张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通过自己的辨析、判断,创造性地完善自己的教育工作,也创造性地培养了学生的人格。

六、发掘潜力、个性发展

孔子通过谈话法,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志向和理想,并在教育指导方面给予关注。他经常鼓励学生们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志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他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别,对其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例如,政治是子路真正的专长所在,他曾自信地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先进》)子路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受别国军队的侵犯,又遇上凶年饥荒,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民勇敢,而且知道遵守礼义。”孔子也赞许子路的政治才能,说他:“千乘之国,可以治其赋也。”后来子路出任蒲邑大夫,果然经过三年,成绩斐然,百姓都能尽力耕种,而且洁身自爱,当地很少出现犯罪现象,孔子为此多次表扬他,觉得他治理得很成功。此外,孔子还建议让仲由负责军事,让冉求做地方行政长官,让公西赤负责外交方面的日常事务,事实证明他为学生设计的个人发展计划是相当成功的。

由孔子的教育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孔子非常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他的教育方法是循循善诱,因人施教,方法多样,手段灵活,他从来不会简单地以某种笼统的、教条式的方式刻意地塑造学生;而是用发展的全面的眼光欣赏和发掘学生的潜力,鼓励他们个性化地成长,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成为真正的人才。总之,孔子的教育智慧,对中国历史已经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它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淀在我们的生命中,铸成了我们民族的个性。

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为继承和发展孔子的教育智慧而不断探索;作为深受儒家文化浸染的炎黄子孙,应该为孔子文化的发展壮大而继续努力。

第四篇:英语文章:论语中看孔子思想[范文模版]

Xiaonan Jiang Midterm Paper(Confucius and the Analects)The Analects is a famous book that has influenced Chinese thoughts for thousands of years.As the saying goes, half Analects rules the world, thu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Analects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political field.Now I will characterize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early Confucianism as it is expressed in the Analects.First, the Analects suggests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build a good leadership.Confucius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leadership in the function of the political field, and he asks the leader must first make some achievements in morals, otherwise will be unable to lead the lower class of people.Confucius pides people in the society into two classes, namely “junzi” and “xiaoren”.Before Confucius, the original meanings of these two words were leaders and their subordinates.In the era of Confucius, these words began to having the moral sense.The Analects says: The relation between superiors and inferiors is like that between the wind and the grass.The grass must bend, when the wind blows across it.Combing the moral elements into the words which represented the the regulators and the regulated previously, the Confucians thinks that a leader should be a virtuous person.Also, Confucius suggests that the leader should set a good example to the masses.When Chi K’ang asked Confucius about government, Confucius replied: to govern means to rectify.If you lead on the people with correctness, who will dare not to be correct? Confucius also said that if a person was not covetous, although you reward him to do it, he would not steal.These examples illustrate that the governor should lead his men in a charge and 1 take the lead in doing good.Then the Analects proposes a right strategy of administering the country: Ruling the country by virtue.The Mater says: If the people are led by laws, and uniformity sought to be given them by punishments, they will try to avoid the punishment, but have no sense of shame.If they are led by virtue, and uniformity sought to be given them propriety, they will have the sense of shame, and moreover will become good.Confucius here compares two kinds of ways to run a country: ruling the country by laws and by virtue.He thinks using laws to deter citizens from crimes will only scratch the surface.But through the rule of virtue, people will establish the view of honor and disgrace, having the sense of shame, so they will measure their behaviors with this standard before doing anything.Obviously, leading by virtue is better than leading by laws because of its effect of a permanent cure.Particularly, I summarize three specific methods that Confucius advises.First, the government should win the trust of the people.When Tsze-kung asked about government, Confucius said that from of old, death has been the lot of all men;but if the people have no faith in their rulers, there is no standing for the state.In Confucius’ view, the faith is more important than economy and military and it is the fundamental factor of ruling a country.If we have to abandon two out of three, we should hold the faith.Seco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appoint officials on their merits.Whether an official is talented or not is suggested by the will of the people.According to the Analects, an official should advance the upright and set aside the crooked, then the people will submit.If he advances the crooked and set aside the upright, then the people won’t submit.2 Third,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civilize people.Zan Yu asked Confucius when the people have been enriched, what shall be done? The Master answered: Teach them.If everyone improves his spirit level, having a good character, then the ultimate goal of forming a moral society will be achieved.The core idea of running a country by virtue I think is carrying out the concept “ren” which means humaneness.There are many kinds of characters stated by Confucius as virtues, but the most important one which Confucius focuses on is humaneness.“Ren” is a very complicated concept in Confucius’ philosophical system because when I read the Analects, I found Confucius once explained the concept of “ren” in many different ways to his six students such as Tsze-kung, Fan Zhang and Yen Yuan.But generally, in my opinion I think the main point of “ren” is the love between persons or human affectivity.The benevolent loves others.Love can form a harmonious society, so “Ren” is the spirit of the virtue.The practical social norms to rule the country by virtue is performing “li”(礼).The Confucius says: If a prince is able to govern his kingdom with the complaisance proper to the rules of propriety, what difficulty will he have? He also says that the superior man in everything considers righteousness to be essential and he performs it according to the rules of propriety.So I have the reason to believe that Confucius thinks ruling a country should be based on “li” and “li” is a form of expression of the virtue.Confucius lived in the lat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ith much political chaos.Since the Zhou dynasty moved to the east, it declined gradually to the extent that didn’t 3 have the strength to contend with loca.Military states waged war with each other to fight for land and small stats were swallowed up by rising states.Within the states, the powerful bureaucrats often went against their superiors and overthrew the previous leader.Unrest occurred from time to time.Confucius says in the Analects: When good government prevails in the empire, ceremonies, music, and punitive military expeditions proceed from the son of Heaven.When bad government prevails in the empire, ceremonies, music and punitive military expeditions proceed from the princes.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because it was the times that emphasized on the strength, the ancient ceremony and music system descended from King Wen and King Wu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collapsed.The society was morally bankrupt.So it led to Confucius to restore the past system of rites and music.He wants to reconstruct a harmonious and moral society resemble the early Zhou dynasty.So we can say that the social problems closely relate to Confucius’ political philosophy.As for Confucius and his followers social background, they all have the strong will to enter politics although Confucius’ own political career was not very successful.Because of his unsuccessful political career, Confucius spends more time in education.So his political thoughts are tremendously educational.Also it is worthwhile to note that Confucius is a native of the state Lu(鲁).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te Lu is that it completely retains the ritual of the Zhou dynasty.And I think the environment may affect Confucius’ idea of restoring the ritual and performing “li”.Although Confucius has gone for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the precious spiritual wealth he left still has significant meaning to modern people.We should carry 4 forward these achievements and cultivate our morals.

第五篇:从《论语》浅析孔子的幸福观

从《论语》浅析孔子的幸福观

——基于对《论语·学而》篇首章的解读

【摘要 】 基于对《论语·学而》篇首章的分析解读,从《论语》和孔子的思想探究孔子的幸福观。《论语》首章虽只有三句,却从三个角度三个层面揭示了孔子的幸福:活得高兴,活得快乐,心中没有怨气,就是真幸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一切事皆能做到“悦”、“乐”、“不愠”便可获得真幸福,这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其积极意义。

【关键词】 孔子 幸福 悦 乐 不愠

《论语·学而》篇第一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古往今来,众多学者对这段话的理解有多种表述,最常见最盛行的是:学习而又能按时复习,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你,心中没有怨恨,不也很君子吗?由于古文大多都言简意赅,《论语》中无具体的谈话背景。客观的说,这样理解有其道理。

仔细斟酌,原文这三句并不难懂,且读来朗朗上口、意蕴深长,可将其直译成现代白话文后,反倒觉得没味了,很浅显,很平淡。那么,被后世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被朱子评价为:“天不生仲尼,1 万古长如夜”的孔子,在《论语》一开篇就讲道这三句话,不能不思之再三。

这段话中,关键在于对其中重要字词的理解,如“悦”“乐”“不愠”等。其实,这段话从三个层面贯穿了一个主题,向我们揭示了孔子的幸福观。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人怎样活着才能够幸福呢?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学”一直就在人们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与我们的距离太近,关系太密切,反而最容易被忽视。“夫学,殖也,不学将落”(《左传·昭公十八年》)。仅八个字,讲清了学的目的是为了求生存、求发展,且不学的后果就是走向衰落或者走回去。朱子说“学之言效也”,“效”后知后觉者效法先知先觉之谓。从个体的发展角度,“学”主要靠后天的勤奋努力,如荀子在《劝学》篇中所说,是一个“假借”于物的过程,将客观世界的外部能量吸收转化为自身的能量的一种历练。学习应该是兼容并包的,不偏不倚,各方面都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习”繁体字为“習”,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数鸟飞也。”朱子引二程子曰:“习,重习也。时复思绎,浃洽其中”。“习”为“思绎”至于“浃洽”,此解并无不当,但做实习、实践理解我以为更为妥帖,若稍作引申,“习”理解为“用”亦可。古人讲“经世致用”学的目的就在于用,人的价值正体现于“用”。按孔子所的话将:“参天地之化育”。“用”的天地很宽,舞台跟大,2 其关键就在于把握时机。“学而时习之”“时”做时机解最为恰当。孔子教人“见机而作”,“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系传》)抓住了变的端倪也就抓住了用的时机。

“学而优则仕”古代社会只有“入仕”一途才被算作是学有所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功成名就,光耀门楣,何人不悦?而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况且,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下,分工日益精细。学了什么,懂得什么,然后才会去做什么内行才能更好的把握规律,才能顺利高效地做其所做之事,才能逐步走向成功,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得到喜悦,获得幸福。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郑玄注曰:“同门为朋,同志为友。”“旧注常说‘朋’是同学,因此是来研讨学问,切磋修养;在古希腊,‘朋友’ 也是关于哲学、智慧的研讨者。其实,何必拘泥于此?”(李泽厚《论语今读》)。此处,难点在于一个“远”字。远本是相对于近而言,我以为,“远”字单从距离上理解,有些肤浅,主要应当从心里距离来理解,“有朋自远方来”实际就是人与人之间心里距离的拉近,指要人际交往更加密切。孔子讲:“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志同道合之人心理上默契,同心同德自然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力量,也给人一种满足,一种享受。但交友须慎重,“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因而孔子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懂得慎重交往,又懂得与他人拉近心理距离,广积人脉,必然可获得事 业上的成功。如果与人交往常有“相见甚欢”“相见恨晚”之感,如何能不让人感到快乐呢?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一词在《论语》中颇为常见,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君子不器”(《论语·为政》)“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等等。“君子”与“小人”相对称,至今通用。“君子”本指“有位之人”即“士”和“大夫”。《论语》一书常对“士大夫”提出道德规范或要求,“君子”多指有道德品质的人。此句,重点是对“不愠”的理解。“愠,怒,怨责于人。知我者,朋友也;不知我者,路人也。朋友知我,则相偕以进德,故乐;不知我者,亦不妨我之进德,且于人所不知,我既自知之,则安于其在我,故不愠。”(丁纪《论语读诠》)。“不愠”即心中没有怒气,没有怨恨。孔子在《论语·学而》篇讲:“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他人或社会对自己的价值没有认清,没有肯定实为常事。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若能“毁誉无动于衷,荣辱在所不计。”以平常心处之,坦然淡定,自然对所受的误解、委屈能够释怀。在此,孔子将“不愠”(即对自我情绪的调控)提升到道德修养的高度,既作为道德高尚的标准,也作为理想人格的追求。“人不知而不愠”不仅是做到情绪稳定平和,4 更是一种道德涵养。一个人胸襟广阔,常常心情舒畅,必然能体验到生活的乐趣。

孔子毕竟不是耶稣,《论语》并非《圣经》;孔子不是柏拉图,《论语》也不是《理想国》。《论语》是靠理性、哲学而不是靠奇迹、信仰来引导人们,它基于“仁”“义”“礼”“忠”“恕”等哲学命题,把要阐述的思想、道理直接诉诸于情感,使其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范”、主张、思想,已代代相传,长久的渗透在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言语、活动之中了。

《道德经》第44章讲: “名与身熟亲?身与货熟多?得与之熟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之。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用深邃的目光提出一个世人皆醉无人醒的问题。他的答案是:知足,知止。这与孔子所说:“知至至之,知终终之”相近。“《论语》之首章,似随意列举学习,与朋友交,君子不愠人之不己知三事,而此三事,实是人生一切事情„„”(丁纪《论语读诠》)。古人习惯于开篇明义,《论语》首章即引导或要求人们,于人生一切事皆应做到悦、乐、不愠,应效法君子,成为朱子所谓“成德”之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三句并非逻辑上互不关联,而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描绘出一幅人生的美好画卷,这幅画将理性、情感、情绪三个角度,三 5 个层面紧密联系起来,以揭示孔子的幸福观。其实,《论语》开篇就告诉人们:只要活得高兴,活得快乐,心中没有怨气,就是真幸福。

孔子提出人应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而今,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四有”新人。其实,最根本的要培养懂得幸福生活并能够幸福生活的人。基于此,我想若能从先哲经典中取其精华,获得智慧,从中受益,对于当前“幸福指数”的讨论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不无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 论语今读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7.3 [2] 丁纪 论语读诠 成都:巴蜀书社 2005.11 [3] 张居正 论语别裁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4 6

哲学-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