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班级管理方式,保持班级“生态平衡”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teniu.cc 创新班级管理方式,保持班级“生态平衡”
作者:孙铭军
来源:《教师·中》2013年第12期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莱芜市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山东 莱芜 271100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变换和社会观念的转变,以班主任为管理主体,以班级全体学生为管理对象的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已经与新课改理念背道而驰,所以建立创新的班级管理模式,完成基础教学的优化,俨然成为当代教育者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班级管理;创新;平衡
在生物学中常常会提到“生态平衡”一词,它是指整个生态系统中维持内稳。这与作为基础教学组织的班级管理,是存在着异曲同工之处的。早在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了“教育生态”的概念。他在书中首次提出了生态课堂的理念。时至今日,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建立新的班级管理模式与建立生态课堂已渐渐融为一体。
一、班级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
传统的管理模式完全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与教育部提出的“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号召背道而驰。所以,建立生态课堂更加必要。
(1)按岗位设立班干部。班干部作为班级建设中的基础骨架,能引领一个班级养成良好的班风的作用。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往往会只选出一名班长作为自己的助手,辅助管理班级。在初始阶段,这名班长会很上进,并能在班级其他学生中树立一定的“威信”。但由于学生处于人生中的成长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不健康的观念和现象所影响,会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出现一些不正确的行为。鉴于此,在创新班级管理体制上,设立班长的同时,也要根据班级的其他事务来设立相关的班干部。比方说,设立纪律班长管理班级纪律问题;设立卫生班长管理班级卫生问题;设立学习班长管理班级学生的学习问题;设立团队班长,在学校组织活动的时候组织管理好班级。这样,班内工作分工明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不会出现权力交叉,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设立班长任期制。班长任期制,即每个班长都有固定的任期,任期过后将根据所有学生的能力重新选举班长,这样既避免了班级内部形成个别人“大权独揽”的现象,同时也使班级内的所有同学都产生了自己也可以做班长的信心,培养了学生的竞争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个人能力水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teniu.cc(3)设立特勤班。当班级内出现特殊情况的时候,如学校活动临时抽调班级内个别人员,或者人员因故请假,其他的人员也有相应的任务;当出现个别岗位无人管理时,这时候就由特勤班来处理类似情况,做到“专人办事,无人特办”。
二、班内文化的创新
创新班级文化,让所有的班级同学都能关注和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来,以更大限度地发挥班级教育的作用。
(1)抓好开头。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在班级成立之初的时候,就要做好入学教育,让每位同学都能了解、重视行为规范。同时也要制定好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班级的每一项事都有章可循。
(2)重视学生意见。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和班级的主人,他们的意见至关重要。过去一些教师在班级中总是喜欢搞一言堂,忽视甚至漠视学生的意见,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必须加以禁止。班级各项制度的制定和各项关系到班级发展的事都要由班级全体同学讨论最终通过投票才可以通过。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和通过的决议才能让所有学生信服和认可,才会有生命力和实效性。学生通过讨论投票,也能体验到作为班级主人翁的乐趣,积极投身到班级文化的建设当中。
(3)开展多姿多彩的班级活动。人的能力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得到锻炼和培养。班级活动也正是建设班级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班级活动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学校活动,例如军训、运动会等。这类活动多是规模大、影响深,对于形成健康积极向上、团结共进的班级文化有着重大的作用。另一种是班级内部文化活动,例如演讲会、辩论会等。这些活动内容丰富、活泼、向上,在活动中对学生的思想与观念进行潜移默化的改造,同时锻炼了学生的个人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自身素质。
(4)处理好班级人际关系。优秀的班级文化要通过班级所有人努力才能完成。而人际关系的好坏是维护班级团结的重要标准之一,所以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作为班主任,不但要处理好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同时也要处理好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要做到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在新时代的教育领域,对于班级管理问题,只有推陈出新,创新发展,不断尝试新的班级管理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锻炼学生的能力,才能够最终为祖国的各项建设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
第二篇:创新班级管理方式 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创新班级管理方式 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初中班级管理是初中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实现初中学校教育目标,完成育人任务,起着极其重要作用。要实现初中班级管理制度的科学化、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作为管理者应正确把握班级管理运行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特点,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观、全面育人观、教书育人观、学生主体观,从而实现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本文是我多年初中班级管理的点滴体会,期望与广大初中班级管理者共同探讨。
一、民主决策,实现班级管理制度的科学化
班级管理制度是维系班级管理的重要保证。要实现班级的有效管理,首先必须通过民主决策,制定科学合理、全体学生都同意接受并能认真遵守的系列管理制度,这是班级有效管理的关键所在。
班级管理制度包括班级公约、班纪与班规、学习制度、卫生制度、安全制度、道德规范、人际交往方式、文娱活动方式等。要建立协调一致、相互制约、有机发展的管理制度,首先应着眼于建立竞争机制,使学生活动(包括学习、工作和生活)经常处于竞争状态之中,同时应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前提,以现代教育管理思想为指导,采取民主和科学相统一的决策,克服单纯按个人意志或凭经验进行决策的弊端。即管理决策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行集体讨论并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付诸实施,以达到共建的目的。
“性格决定命运,习惯成就未来”。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良好的习惯是成人成才的先决条件,它往往胜过了智力因素,特别是作为班主任,应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即养成教育,因此,每当我接任班主任伊始,首先对学生进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宣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些规章制度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确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在明辨是非的同时,不断增强自制能力。为了让每个学生心服口服地接受管理与制约,开学初,全班学生参与班级公约的制定与讨论,结合班级的实际,通过民主与集中的方式,制定出了各种有针对性的班级规章制度,张贴上墙。这些制度从学习、纪律、卫生、礼仪、行为规范等各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实现措施,真正做到有章可依,违章必究。为了保证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实效性和持久性,我坚持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对其中出现的违规行为和不良风气严格按班规处理,同时表彰优秀,激励学生严格遵守管理制度。虽然刚开始的时候班主任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和时间,但班级的好风气、学生的好习惯一旦养成,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优化组织,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强有力的班级领导是实现班级高效管理的重要环节。高效、精干的班委组织体系,有利于协调班级管理,促进学校管理目标的完成;有利于组织和建立良
好的班集体,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有利于增强集体的活力,起到核心领导和“法制”管理班级的作用。
班班干部的选拔、任用、编制是健全组织的关键。如何才能组成核心?我们认为首先应是优化组织结构,包括优选班干、合理分工和编制机构、培训和指导、为班干创设独立管理的环境和培养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等几个过程,使组织达到最优化。在优化组织结构的每个环节中,班主任都应根据初中特点、本班基本情况和班级管理规律进行合理选拔、培训和任用,这样才能形成强有力的班级集体。为了切实选拔有责任、有能力、有方法的高素质学生班干部队伍,我在班干部选拔过程中,引入了竞争机制,采取先制定编制,如设正副班长、学习委员、劳动委员、纪律委员、文体委员、团支书记等,再由学生自我推荐,然后开展竞聘演讲,最后由全班学生投票,从而竞选出优秀班干部,做到透明、公平、公正、公开,选出学生满意的班班干部。随及召开班干部会议,进行管理分工,作管理培训与指导,建立管理职责,同时要求全班学生共同监督。使班干部真正成为班级工作的重要力量和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
要想使班干部队伍真正成为班级工作的骨干力量和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还应对班干部进行大胆的使用和严格的管理,并做他们的坚强后盾。在日常的工作中应注意发挥学生干部的表率作用,该放手的时候一定要放手,让他们在工作中历练工作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在全班同学中的威信。比如对卫生委员的工作,我要求他不仅要布置每一天的值日任务,更要负责对值日组的卫生情况进行监督,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方面不仅要指出来,还要带头清扫。时间一长,威信树立起来了,开展工作自然阻力很小。另外,在发挥班干部模范带头作用的同时,我还坚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组织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注意提高他们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不断丰富学生班干部管理经验,增强他们的工作信心和责任感。这样一来,班干部工作热情高涨,积极性提高,班里的各项工作在他们的带动之下稳扎稳打、层层推进,班级工作有声有色。
三、创新手段,提高班级管理运行的有效性
班级管理的运行是否有效、合理,在一定意义取决于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是否科学化、民主化和现代化。
(一)、浇灌真情,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
“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教师要舍得“感情投资”,使教育具有人情味,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互爱互尊的师生关系和互帮互助的教师关系。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平时工作中能控制好自己的喜怒哀乐,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保持积极乐观、性情开朗、公正无私,使全班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为此班主任平时要主动关心学生,坦诚无私,做学生的“同路人”和“知心
友”。要有了解和贴近学生生活的愿望和行动,只有这样才能被学生们所接受和理解。在日常工作中,放下架子,以平和的心态,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并和他们交往。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氛围,把亲情引入班级管理中来,当学生面对困难时,多给与安慰和鼓励;天冷时,看看他们衣服是否单薄;当他们遇到生活或学习上的困惑时,能及时与学生或家长进行沟通;看到学生的进步,我们要及时鼓励,这样可以让学生增强信心,不断进步。当学校开展中心活动时,要积极鼓励班级学生报名参加活动,给他们创造新的成功机会。这些细节架起了师生之间感情的桥梁,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使班级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团结友爱 ”是我我们班的班训,“团结就是力量是我们班的班歌。只有团结,才能构建班级和谐,才能增强班级集体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为了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文明班级和书香班级的评选活动,我们开展了‘每人为班级 争一份荣誉’的比拼活动,为帮助学习困难学生,我们开展了“手拉手,结对子的互帮互学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推动了班级的和谐发展,同时也增了强学生的集体管理意识,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
(二)、尊重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尊重个性,首先应发挥学生的特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教室的墙壁也可应尽可能体现出积极的精神和理想。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看自己的长处,展示自己的优点,我们充分利用班级个性专栏,积极开展优秀书画、优秀征文、学生摄影等评比或参展活动,授于学生“小书法家”、“小作家”、“小歌唱家”、“读书小博士”等光荣称号,培养学生个性爱好与特长,陶冶学生情趣,增强学生自信心,促进学生发展。每学期末评选优秀班干部、进步之星、三好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让班级呈现出生命的活力。
尊重学生的个性也体现了以生为本的人文精神。学生的个性没有好坏之别,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特别是对待犯错误的学生要有耐心,要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去改正,把学生当作成长中的生命去看待。在批评学生时应注意时间、场合、方法、态度,在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宽松气氛,为学生接受教师批评创造良好的心理境界,那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其做法是:严责其过,宽容其人。严责其过是为了让学生明白自己错在哪,宽容其人是为了保持学生的自尊心,使其拥有改正错误的信心。只要学生真正认识到错误,就不用再多说什么,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三)、净化环境,营造班级管理文化氛围
文化环境决定论也认为“人是一定文化环境的产物,同时,人也创造文化环境”。它重视人环境的建设,强调发挥育人环境的作用。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也要想方设法为学生组织和创设良好的环境,控制和改变那些不良环境,要增加学生生活环境中的有教育意义的因素,消除那些干扰和
阻碍教育的因素,使学生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营造整洁的卫生环境,能振奋人的精神,体现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为了净化教室环境,要求学生应做到“五无”,即地面无杂物,墙面无污渍,桌椅无刻印,门窗无积尘,卫生无死角。从而培养学生爱护教室公物和主人翁精神,树立净化教室、保持教室卫生人人有责的思想。
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要求学生每天能实现“四化”目标,即日常管理制度化、行为语言规范化、学习用品摆放定位化、卫生打扫用具隐蔽化。
营造浓厚的文化环境,班级开设文化专栏,展示学生多姿多彩的生活和他们的才华。利用好班级黑板报,让他们成为学生思想和心灵交会的场地。搜集学生自创作品,让青春的风采在教室里飞扬。
(四)、倡导自主,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在班级管理中,我认为班主任如果能放权于学生,并采取管中有放,放中有管的方式,既有利于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完善、能力的提高,使学生能健康成长。班级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让学生主体意识逐渐觉醒,让他们自觉形成责任、自制、真诚、公正、合作、宽容、友爱等价值观,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自我发展,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自主管理前提:走近学生。“心有灵犀一点通”。作为班级管理者,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读懂学生的“心”,读懂了学生的心,就等于拿到了开启班级管理之门的钥匙。
自主管理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提高班级管理的自动性和自觉性。
自主管理方式:多方动员,明确自我管理的目标,激发自我管理的乐趣,让他们感到自己是管理的主人,从而增强管理意识。依法管理,针对学生特点和班级实际,让学生共同决策、相互监督、自我约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主动发展的积极性。
自主管理保障措施:小组之间、学生与班干部之间都建立起详细的评价机制,每天对班级、小组及学生个人进行量化考核。通过各种评价促使每个学生自主发展。
班主任工作的确千头万绪,也是一门艺术,其间有很多学问,只有当班主任才能更多机会地走近学生,了解学生,与学生共同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了进一步搞好班级管理建设,还要不断创新,开拓进取,方能打造特色化管理模式。
第三篇:如何保持班级卫生
如何保持班级卫生
班级卫生是班级中每一位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整洁的教室能使同学们性情舒畅、身心健康。在进行卫生清理的过程中能让学生们感受劳动的美、热爱劳动、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班级卫生是集体活动,组织得当的话,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荣辱与共的美德。班级卫生管理是班主任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一位班主任都认真对待。班级卫生管理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做好班级卫生;另一方面是做好班级卫生保洁。
我认为要从个人做起,不要乱扔垃圾,卫生不是靠打扫而是需要保持。要求学生自备塑料袋,把当天产生的垃圾放进自己带的塑料袋。下午放学后丢到学校垃圾箱。值日生每天早晨 中午 下午各打扫一次卫生。同时每节课,下课之后安排当天的值日生检查教室地面、走廊过道及相对应的班级卫生区。在课间操眼保健操之前的时候要求每位同学将自己课桌板凳下的垃圾纸屑,提醒他们捡起来,然后老师在一天中不定时抽查,如果教室不整洁,就让今天值日的同学继续值日直到班级卫生整洁为止.值日生要做到勤收拾,勤倒垃圾。
同时值日生表要安排好,根据班级的人数和教室的大小还有任务的多少。制定一些相应的措施,比如强调班级要保持卫生。如有人不保持,可以第一次罚3天值日,第二次一个礼拜,第三次一个月。或者根据相对应的学校的管理制度比如评星榜相对应的采取减星制度。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孩子养成保持卫生的良好习惯。还有就是在门的后面或者一些醒目的地方贴上小贴士,告诉大家保持卫生,改变那种教室卫生只靠值日生打扫的观念。还可以向全班发出倡议,倡议内容如下:
1,从我做起,每个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个人卫生的整洁
2,从点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注意一点一滴的为什么问题,如不随地吐毯,不乱丢垃圾。
3,从身边做起,切实履行自己卫生职责,做好应尽义务,为营造一个良好的卫生空间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通过以上的班级卫生管理达到卫生整洁,班上同学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和团结互助的美德。以上是我在班级卫生工作的一些做法和想法,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在其他管理方面,我还要多向在座的老师们学习。
第四篇:创新班级
以创新活动创设优秀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工程,它代表着班级个性、班级的形象,体现着班级的生命,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是全体师生共同劳动的结晶。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教育理念的改变,我班班级文化建设在如下几个方面有如此创新:
一、积极创设班级文化氛围
首先,发动班级全体学生设计班训,班风及学风,班级口号,布置在教室宣传栏内,让学生耳熟能详,并时刻鞭策自己,付诸行动。然后,在教室两侧墙壁竖立、悬挂名人名言、“大家”之画象,让学生置身于文化的氛围中,自然会被其熏陶、激励、感染。同时,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创意。这样,让班级文化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塑造着学生的灵魂。
二、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提升班级文化建设
学校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了平台,如我校开展的“弘扬三湘文化,争当红色好少年”的书信大赛,以“热爱祖国,歌颂祖国巨变”为主题的国庆征文,英语单词竞赛,小制作比赛,猜谜活动,镇运会,冬季长跑比赛等,就为全体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自我的机会,大力倡导了校园文化,不断提升了班级文化建设,使学生受感染,受教育,提高了班级文化的品位。
三、和各科任老师取得联系,创设文明礼仪氛围,强化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的成败,同样体现在文明礼仪上。于是我和各科任教师取得联系,让他们在每一堂课上,进行两到三分钟的文明礼仪组织教学。我呢?则要求他们在平时加强文明礼仪。这样,一个文明、上进、和谐的班级就形成了,文化品位也不断提高。
我想:一个真正优秀的班级应该是一个文化活动频繁,文化领先的班级,班级文化建设的创新,将最大限度的促进整个班级的发展。
第五篇:如何创新班级文化建设
一个班级诞生了,一个新的集体就诞生了,这个集体要想成为一个得到别人肯定和赞美的优秀班级,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一种有效地手段。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创新班级文化建设,那就必须抓住三个方面:
一、是创设个性化的班级环境。
教室是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因此教室的硬环境建设就成了班级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上,既要重视教室各区域、各工作板块的外观设计、色彩搭配、空间布置,更要注意其主题确定、内容选择、信息传递,使教室环境能够体现班级理念、学习目标,反映精神风貌、文化气息,让人走进教室,顿觉舒畅、倍感温馨、催人奋进。对于教室环境的基本格局和总体布局,在保持相对稳定前提下,要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设定;对于学习园地、团的生活等活动板块,则要及时进行内容更新和形式创新。
二、构建班级制度文化,采用新方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文化,是指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令以及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行为规范、是非标准等在班级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尤其是对于中学生来说,强化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但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而且能使每个学生时刻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乃至社会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因而有着更为重要的教育意义。具体而言,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最重要的就是班级规章制度的建设。我们认为在实践中既要抓好规章制度的制订与完善,更要抓好规章制度的实施。
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有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必然需要有相应的班级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健全班级的规章制度,形成正确的舆论环境,才能养成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
三、构建班级精神文化,培育好班风与学风。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中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的精神风貌的反映,是班级文化的核心。班级精神文化的主体是班风。良好的班风是无声的命令,是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它能使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抵制和排除不符合班级利益的各种行为。建设优良的班风,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从而增强班级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这种向心力和归宿感又会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时刻清醒地意识到“这是我的班级,我是这个班级的学生”。对于中学生而言,这种意识更为明显。为此,我十分注意时时、处处、事事强化学生的班集体荣誉意识、团结互助意识、争先创优意识等等。实践表明,在班集体中,优化班级精神文化,倡导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康的审美情趣、优秀的人格品质,形成一种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这种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愈容易得到体现,从而激励学生努力进取,发奋学习,热爱生活,珍惜光阴,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为学生健康成长创设一个高层面的精神文化氛围。班集体由此焕发出无穷的力量和生机。
总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离不开良好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学生在班级文化活动中显示个人的才华,培养了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实现班级目标的过程中,学生还懂得了合作,理解了团队精神,逐步形成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增强了责任感,学会了自我发展。也就达到了教育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