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湘中湿地美的留白
湘中湿地,留白的美
——在湖南省娄底市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间的穿行和感悟
王志军
在湖南省的几何中心,有一片环长株潭城市群中规模最大、保持最为完整的原生态湿地——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她静静地卧在娄底中心城区东郊。公园水域面积5591公顷,湿地面积10694公顷,岛屿面积302公顷,园内大小岛屿星罗棋布,“水府石林”、千年古藤,万年古石,水清、山静、石奇、洞幽、岛秀、库叉幽曲,构成一幅美妙绝伦的生态乐园图。
漫步于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一年四季,你都可以用一个字——“美”来感受她:
春风轻扬,万木吐绿,天蓝水碧,百花盛开,天地之间生机盎然、浑然一体,宛如融入了一幅清新可人的山水画。夏风吹拂,驱散无边热浪,有白鹭从水面掠过,有鱼儿从水面游过,碧波荡漾,烟雾缥缈,山峦倒影,万绿扑面,宛如展开了一幅浓郁重彩的油墨画。
秋风渐起,鱼翔浅底,鹭飞高天,河面波光粼粼,有闲人垂钓岸边,两岸金色稻浪翻滚,有农夫躬耕农田,恬静而从容,宛如创作了一幅流光溢彩的印象画。
冬风瑞雪,有雾锁群峰,有漫天飞雪,天地苍茫,万籁俱寂,尘世间不留一丝杂质,宛如欣赏到一幅青笔勾勒的水墨丹青。
水府湿地被誉为“天下水府,人间瑶池”。始建于东汉建安12年,唐宋时期已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商品码头和信息交流地,清朝为湘军水师的训练场,如今又成为娄底生态建设的排头兵和长潭株生态建设的后花园。漫步水府湿地,你能超越时空和三国蜀汉名相蒋琬,元朝大学士、著名文学家冯子振,明代大理寺右评事、太仆寺丞贺宗,清代重臣曾国藩,近代爱国将领宋希濂,中共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蔡和森,全国妇联主席蔡畅,“鉴湖女侠”秋瑾,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女会员唐群英,“模范妇女领袖”向警予等曾经先后生于斯长于此的历史名人进行交流感悟。兴之所至,一股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迎面扑来,此时此刻,心胸为之开阔,思绪为之飞扬。
当水泥森林以惊人的速度将娄底城区层层包围,水府湿地那里始终绿树如荫、山水环绕、鸥鹭齐飞、水天一色。也因此越来越成为娄底城区及周边城市居民的旅游和休闲的首选。娄底、湘潭有许许多多钓鱼爱好者来到公园,享受都市近旁的垂钓之乐。更有数不胜数的游客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泛舟湖面,尽情享受这片洁净美丽的原生态湿地。水府之美,也越来越为居住其间的村民所重新认识和珍惜。曾经对违建房屋的拆除、对网箱养鱼的取缔,对挖砂船只的整治,一开始也有部分村民不理解。但现在看来,正是这种全方位的保护,为水府湿地赢得了时间,也为湿地能够自由呼吸留出了空间,也得到了环园居民的一致拥护。
如今,生态文明建设让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也为娄底市民带一处难得的休闲胜地。在水府庙湿地网站的留言中,有一句话让观者怦然心动——水府湿地保持着自然天趣的完美生态环境,是娄底最美的留白。
第二篇:浅析平面设计中的留白的论文
白色是所有颜色的合成,这体现了它最大的特点:包容性,它并不是一无所有,相反地,它饱含着无尽的能量。留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留白可以是书法作品中空白的部分,而设计中的留白则是一种狭义的留白,它是指在设计作品中没有任何图形和文字的空间。在设计中,白色所体现出的特性、情感和寓意给设计师们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白色以其固有的特质、高尚的品味、无尽的包容成为了现代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正确地使用留白,可以更好地突显作品所要传递的信息,让人们有想象和思索的空间,同时得到视觉上的享受。
一、留白的作用
1.简约明了
留白的运用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使设计显得简洁大方。随着社会的發展,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已经开始厌恶繁琐的装饰,反而喜欢简洁明了的设计,追求简单丰富。在二十世纪的时候,德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密斯·凡·德·罗便提出了“少即多(Less is more)”的设计思想,他提倡用简洁表现丰富,用单纯表现饱满。而且简洁的设计看起来直白明了,不会让人们产生视觉的疲劳。日本无印良品的设计体现的便是简洁化、质朴化,给人一种高雅简洁而不失内涵的视觉感。
2.突出主题
一个好的设计应该做到主题明确,过多的文字和图像只会让消费者感到窒息,并且无法理解该设计作品所要传达的主要思想。这时适当的留白可以更好的突显主题,让消费者分清信息的主次关系,更好的理解设计所要表达的重点。如今,部分设计为了追求视觉或者功能上的满足,而采用了一些信息叠加或者变形的手法,使整个设计看起令人眼花缭乱,找不出所要传达的主要信息,久而久之人们便会厌恶这种设计。
3.创造意境
意境的延伸是留白的独特之处,它减少了对人们的思维限定,激发人们的想象力,让人们有想象的空间,思索的余地,给人以“空灵”的境界。同时因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群具有不同的理解和想象能力,所以留白也可以做到因人而异,产生多样化的结果。在中国画中,留白是最常见的,这种留白可以理解成距离的表现,也可以把它看做白云或者天空,然而正是这种简单的留白创造出了国画中那种不简单的意境。再例如,达芬奇的著作《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幅画除了对人物和背景地刻画再没有多余的图案或是文字信息,因此这幅画让人们不断地去猜想那神秘莫测的微笑。
4.提升格调
设计不仅与人的情感建立了联系,也由此延伸出了其他的情趣,它唤起来了人们积极的心里感受,通过留白的运用更好的感染了人们,唤起了他们的共鸣,使他们在欣赏作品格调情趣时能够更好地把握住设计的核心。
5.黑白相生
在我国传统美学中有一种“计白守黑”的说法,“黑”指的是设计中编排的内容,即是“实”,“白”可以理解为那些细小的文字或图形,即是“虚”,留白就是“虚”的一种表现手法。留白在画面中与实体是相辅相成的,它可以拉开实体间的距离感,也可以增强整个画面的空间感,达到了一种虚实相生的视觉效果。
二、如何在平面设计中运用留白
1.适当使用
对于留白的使用,要做到适度的原则。在设计中运用留白的时候,应该根据画面中实际的需要,以和谐和美观为前提,来考虑留白的面积的大小,过多或者过少地使用都可能会使画面的整体视觉效果有所折扣。适当的留白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自然、平静的,具有空间思维的美感。
2.把握规律
在将留白运用的过程中,要从整体出发,调整好留白与其他元素的比例关系,做到黑白呼应,全面把握整体布局。同时,要遵循平面构成中形式美的法则以及一定的艺术规律,不能对其它元素进行随意地切割。我们要正确地使用留白,让留白更好地成为设计的助动力,使整个画面达到清晰简洁的效果,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
3.视作元素
随着留白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我们应该将留白看作成一个视觉要素,将它与图形、文字、色彩同等对待。严谨的对待留白的问题,认真的去考虑留白的位置、大小和形状,形成恰当的留白,这样会让整个画面呈现出意想不到的效果,达到一个更好的意境。所以,我们在设计时应当重视对留白的处理,使画面中各要素与留白达到协调统一,加强整个设计的格调,表现出最佳的视觉效果。
结语
对于留白的使用,从古至今从未间断过。在设计中,留白所体现出的特殊情感以及象征意义给设计师带来了无数的创作可能性,它已经成为了现代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同时,要注意适当的使用留白,让留白在现在设计中独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宋朝阳.现代平面设计中的留白艺术[J].包装工程,2016.[2]吴海燕.“知白守黑”—论平面设计中的白色设计[D].西安美术学院,2010.[3]宋国盛.平面设计中的留白艺术[J].大众文艺,2014.[4]唐舟.“意向留白”—论留白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2.[5]韩兵.对设计中留白的再认识[J].艺术与设计,2009.[6]白雪岩.浅析平面设计留白的意境[J].艺术教育,2016.
第三篇:浅谈语文课堂中的“留白”艺术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留白”艺术
简阳市周家乡桂花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曾康泽
二0一二年二月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留白”艺术
简阳市周家乡桂花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曾康泽 电话:***
邮箱:397797943@qq.com 凡喜爱中国画的人都知道,中国画特别讲究章法。留白就是其中一种。留下空白,让人浮想,引人回味,便是中国画的妙处。语文教学也是一门讲求章法的艺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讲求点留白,不仅能使教师生动地完成所授课程,也能使学生驾驭思想的野马。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独特的体验去阐释、去演绎、去“补白”。
一、抛砖引玉,抓重难点补“留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考虑教材特点及学生需要,在文章的重点难点关键处,精心设计教学方法,逐步深入,分层次、有梯度,让学生慢慢进入角色,激活他们的想象力,进行艺术的补白和艺术的再创造,使文章在更高意义上充实、升华。
例如《出师表》这篇课文有一个重点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学生朗读后问学生怎样翻译。学生不假思索:“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不希望在诸侯那里显扬自己。”我追问:“从中能看出诸葛亮原本是怎样的一个人?”“默默无闻,不愿表露自己”、“不满现状,退隐田园”、“不喜欢卖弄自己的才华”„„学生纵说纷纭。也有学生眼露疑惑,不作回答。我继续追问:“也就是说,诸葛亮像古代隐士那样,归隐田园,不愿出来做官喽?”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更多的学生仍在思索。我顺势出示探究题:诸葛亮“退隐”、“不求闻达”辩。引导学生看人物、事物不能一叶障目,尽可能多角度、多方位地看。对所学的有关诸葛亮的课文来个大检索,最后锁定《隆中对》围攻。经过寻觅,学生很快得 2 出结论:诸葛亮不是消极避世、不求闻达的“隐士”,而是一位有雄才大略、志向远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其理由有三:
1、好为梁父吟。
2、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3、诸葛亮和刘备的应答,有意让刘备三顾茅庐,就是借机“闻达于诸侯”。还有学生把诸葛亮自称“卧龙”也用上了,说服力之强,大出所料。而我并不满足于此,仍抓住这个难点不放:作者诸葛亮为何这样写呢?我又让学生联系《杨修之死》中的“曹操梦中杀人”情节来考虑,有的学生马上就心领神会了,原来是伴君如伴虎,雄才大略往往会招来杀身之祸。诸葛亮这样写是避免刘禅的不信任,实属用心良苦。当然学生反应不一,有的学生若有所思,还有的不认同,不过都积极地投入思考。“留白”之石让学生的思维激起了“千层浪”。
二、驰骋想象,利用插图想“留白”
叶圣陶先生说过:“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开拓读者的想象。”现行语文教材图文并茂,配有大量插图,这些插图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依据课文插图,巧妙地设置留白,领悟教材内容所蕴含的内涵,这是培养学生想象创新能力的重要凭借。
如我在教《杨修之死》一文时,先出示文中的一段文字“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然后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图文对照,认真阅读,用心揣摩杨修、曹操当时正在想什么。这样化静为动,恰似此处无声胜有声,以此揣摩杨修恃才放旷、君子坦荡荡的个性。
三、联想回味,利用标点填“留白”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文字粘连配合,成为文章不可缺少的细胞。标点的多样性、丰富性为文章增添了许多内涵,而省略号的使用往往 3 会使人产生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的感觉。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把一个个静止的省略号变成一朵朵思维的火花。
如《故乡》一文,当我见到阔别二十多年的闰土时,“我”说了一句话“啊!闰土哥,——你来了?„„”这短短的一句话,运用了五种标点,每个标点值得学生去深究,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时可创设留白:“我”当时心里会怎么想,请在标点处各加一句话,反映“我”当时的心情。通过填补空白,使学生从中领会“我”从兴奋——欢喜——生分——疑问——急切了解的一系列心理变化。这样的教学才会蕴含着鲜活灵动的生命力。
四、余音绕梁,利用结尾悟“留白”
结尾是一堂课的终曲,教师可以在课尾设置留白,让学生回顾与升华所学知识,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心理。课已结束,而学生的思维活动却在持续,一曲弹罢,绕梁三日不绝,这是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
《我的叔叔于勒》的结尾这样写道: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在遇见他。针对这个结尾可设留白:如果菲力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从而让学生感悟到不合理的制度下,亲情被金钱奴役,人际关系异化的现实,激发同情、憎恨之情。课后再留下一篇习作《于勒来到我们身边》来对比迁移,使这种情感得到延续和升华。
一篇课文上完后,有时还要把课堂上的“留白”延伸到课后。如《杨修之死》这篇课文学完后可留白: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看看曹操除了阴险狡诈、心狠手辣的一面还有怎样的个性特征,再联系所读的《龟虽寿》等诗作,体会他的文学创作风格。学完《范进中举》可让学生给范进写100字左右的评语,或写一篇读后感《范进中举的启示》,或画几张配有说明的《范进中举》连环画。
一堂好课不应该是一个完美的句号,而应该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省略号,这样的结束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把更广阔的创造空间留给了课外。
第四篇:浅谈语文课堂中的“留白”艺术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留白”艺术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留白”艺术
简阳市周家乡桂花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曾康泽
电话:***邮箱:397797943@qq.com
凡喜爱中国画的人都知道,中国画特别讲究章法。留白就是其中一种。留下空白,让人浮想,引人回味,便是中国画的妙处。语文教学也是一门讲求章法的艺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讲求点留白,不仅能使教师生动地完成所授课程,也能使学生驾驭思想的野马。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独特的体验去阐释、去演绎、去“补白”。
一、抛砖引玉,抓重难点补“留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考虑教材特点及学生需要,在文章的重点难点关键处,精心设计教学方法,逐步深入,分层次、有梯度,让学生慢慢进入角色,激活他们的想象力,进行艺术的补白和艺术的再创造,使文章在更高意义上充实、升华。
例如《出师表》这篇课文有一个重点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学生朗读后问学生怎样翻译。学生不假思索:“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不希望在诸侯那里显扬自己。”我追问:“从中能看出诸葛亮原本是怎样的一个人?”“默默无闻,不愿表露自己”、“不满现状,退隐田园”、“不喜欢卖弄自己的才华”„„学生纵说纷纭。也有学生眼露疑惑,不作回答。我继续追问:“也就是说,诸葛亮像古代隐士那样,归隐田园,不愿出来做官喽?”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更多的学生仍在思索。我顺势出示探究题:诸葛亮“退隐”、“不求闻达”辩。引导学生看人物、事物不能一叶障目,尽可能多角度、多方位地看。对所学的有关诸葛亮的课文来个大检索,最后锁定《隆中对》围攻。经过寻觅,学生很快得
出结论:诸葛亮不是消极避世、不求闻达的“隐士”,而是一位有雄才大略、志向远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其理由有三:
1、好为梁父吟。
2、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3、诸葛亮和刘备的应答,有意让刘备三顾茅庐,就是借机“闻达于诸侯”。还有学生把诸葛亮自称“卧龙”也用上了,说服力之强,大出所料。而我并不满足于此,仍抓住这个难点不放:作者诸葛亮为何这样写呢?我又让学生联系《杨修之死》中的“曹操梦中杀人”情节来考虑,有的学生马上就心领神会了,原来是伴君如伴虎,雄才大略往往会招来杀身之祸。诸葛亮这样写是避免刘禅的不信任,实属用心良苦。当然学生反应不一,有的学生若有所思,还有的不认同,不过都积极地投入思考。“留白”之石让学生的思维激起了“千层浪”。
二、驰骋想象,利用插图想“留白”
叶圣陶先生说过:“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开拓读者的想象。”现行语文教材图文并茂,配有大量插图,这些插图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依据课文插图,巧妙地设置留白,领悟教材内容所蕴含的内涵,这是培养学生想象创新能力的重要凭借。
如我在教《杨修之死》一文时,先出示文中的一段文字“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然后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图文对照,认真阅读,用心揣摩杨修、曹操当时正在想什么。这样化静为动,恰似此处无声胜有声,以此揣摩杨修恃才放旷、君子坦荡荡的个性。
三、联想回味,利用标点填“留白”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文字粘连配合,成为文章不可缺少的细胞。标点的多样性、丰富性为文章增添了许多内涵,而省略号的使用往往
会使人产生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的感觉。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把一个个静止的省略号变成一朵朵思维的火花。
如《故乡》一文,当我见到阔别二十多年的闰土时,“我”说了一句话“啊!闰土哥,——你来了?„„”这短短的一句话,运用了五种标点,每个标点值得学生去深究,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时可创设留白:“我”当时心里会怎么想,请在标点处各加一句话,反映“我”当时的心情。通过填补空白,使学生从中领会“我”从兴奋——欢喜——生分——疑问——急切了解的一系列心理变化。这样的教学才会蕴含着鲜活灵动的生命力。
四、余音绕梁,利用结尾悟“留白”
结尾是一堂课的终曲,教师可以在课尾设置留白,让学生回顾与升华所学知识,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心理。课已结束,而学生的思维活动却在持续,一曲弹罢,绕梁三日不绝,这是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
《我的叔叔于勒》的结尾这样写道: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在遇见他。针对这个结尾可设留白:如果菲力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从而让学生感悟到不合理的制度下,亲情被金钱奴役,人际关系异化的现实,激发同情、憎恨之情。课后再留下一篇习作《于勒来到我们身边》来对比迁移,使这种情感得到延续和升华。
一篇课文上完后,有时还要把课堂上的“留白”延伸到课后。如《杨修之死》这篇课文学完后可留白: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看看曹操除了阴险狡诈、心狠手辣的一面还有怎样的个性特征,再联系所读的《龟虽寿》等诗作,体会他的文学创作风格。学完《范进中举》可让学生给范进写100字左右的评语,或写一篇读后感《范进中举的启示》,或画几张配有说明的《范进中举》连环画。
一堂好课不应该是一个完美的句号,而应该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省略号,这样的结束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把更广阔的创造空间留给了课外。
第五篇:留白艺术
留白艺术
川端康成叹息“这个世界太拥挤”,所以,他选择了走向死亡,给这个世界留下一点空白,其实,这是因为心塞得太满,再也容不下什么,于是,这个世界没有了审美的看点,剩下的,便只有遗憾、惋惜,生命也再也没了留恋的空间,除了离去,再无别的。
林语堂曾说:“看到秋天的云彩,原来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是的,留下一点空白,才能渲染空灵而清逸的意境。
艺术大师善于留白,于是,方寸之间便有了天地之宽。
留白,本指国画的一种手法,即不把整幅画全用景物填满,留下一定空白。留白之处,通常以诗词、印章等进行补白。如此一来,画面才显得疏密得当,赏心悦目。后来,人们在写作中借鉴这种技巧,描人叙事不说尽,以点滴线索提示照应,给读者留下充分的空间用想象去补白。
一、绘画
南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空阔平静的江面上,一人独钓,身体前倾,全神贯注,因为踞于船头,所以船尾微微上翘。画面四周皆不着墨迹,只是在船边勾出淡淡的几条水波纹,却使人感觉烟波浩渺,寒气逼人。使人可以联想江的空旷,人在画面中央,更突现出一个“独”字。而且还觉得空白之处有一种语言难以表述的意趣,是空疏寂静,还是萧条淡泊,真令人思之不尽。这种诗—般耐人寻味的境界,是画家的心灵与自然结合的产物,在艺术上则是利用虚实结合而产生的结果。
马远素有“马一角”之称,他常常留出许多空白处给观赏者以自由想象的余地,以少许胜繁复,手段高明。
石涛和马远的画都具无中生有之效,后人评价“无画处皆成妙境”。其共同的特点,就是留出空白以供观赏者自由想象,这种艺术手法叫做“留白”。“留白”是一种艺术的追求,是一种优美的意境,往往能收以无胜有之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评石涛的《风雨归舟图》:“石翁风雨归舟图,笔法荒率,作迎风堤柳数条,远沙一抹。孤舟蓑笠,宛在中流。或指日:雨在何处?曰:雨在有画处,又在无画处。”画面无雨,却能让人看到雨丝,听到雨声,悟到雨势。
《蛙声十里出山泉》是齐白石老人的一幅重要作品。仅这幅画的创作就非同一般。它是一个文学家和一个书画家在艺术领域对高层次艺术理论的共同探讨。一次,老舍先生到齐白石先生家做客,他从案头拿起一本书,随手翻到清代诗人查慎行一首诗,有意从诗中选取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想请齐白石先生用画去表现听觉器官感受到的东西。这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它涉及到艺术上一个深层话题,亦是一个难题。齐白石了解后,据说经过几天的认真思考。可见白石老人已经领悟这不是一般的课题,而是让他去触及艺术领域中的更深层课题,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而对这样的考验,白石老人凭借自己几十年的艺术修养,以及对艺术的真知灼见,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完成了任务,把‘蛙声’这一可闻而不可视的特定现象,通过酣畅的笔墨表现出来。当老舍先生打开齐白石的画看完之后,高兴得拍案叫绝。只见老人用简略的笔墨在一远山的映衬下,从山涧的乱石中泻出一道急流,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它们不知道已离开了青蛙妈妈,还活泼地戏水玩耍。人们可以从那稚嫩的蝌蚪联想到画外的蛙妈妈,因为失去蝌蚪,它们还在大声鸣叫。虽然画面上不见一只青蛙,都使人隐隐如闻远处的蛙声正和着奔腾的泉水声,演奏出一首悦耳的乐章,连成蛙声一片的效果。白石老人以诗人的素养、画家的天才、文人的气质创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把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准确地表现了诗中的内涵,达到了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高境界。认真分析齐白石先生在艺术领域达到的境界,主要表现在他不是直接去描写那些鼓腮鸣叫的青蛙,这说明白石老人对待诗与画的表现功能是掌握和运用得十分准确的。在对‘远山’、‘山涧’、‘急流’、‘蝌蚪’的处理上,齐白石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驾驭得游刃有余。由于齐白石对‘时’、‘空’领域的熟练掌握,才在画面上表现那样胜似闲庭信步。”“留白”在书法作品、文学作品、音乐作品中也称“飞白”、“空白”、“余白”、“余韵”等等,都是艺术中令人神往的最高境界,体现了非常高的艺术素养。
齐白石《墨虾图》、《群虾图》、《七虾图》:水波荡漾,自由嬉戏。“踏花归来马蹄香”、“深山藏古寺”
中国画讲究意境之美。大画家吴道子说:“意造景生。”那种“似而不似,不似而似”的意境,以无尽的诗情使观画者产生无尽的美好遐想,成了中国画的一绝。所以,中国画的构图,汲取了太极图之灵韵,用S线将画面分割,大胆留白而绝不填鸭。有时欣赏一幅画,那大块的留白总能使人遐想不断:这里似有一叶扁舟云中去,那里似有飞流瀑布天上来;高处似起农舍炊烟,远处似听风中林涛„„观画者在观画,也在创作,是观者和画者在共同创造画作的美。所以画界有论:“露而不藏便浅薄„„愈藏而(境界)愈大,愈露而愈小。”可见,“留白”是何等重要。
二、电影
《海角七号》是台湾导演魏德圣在2008年拍摄的一部电影,荣获2008第二十八届夏威夷影展竞赛单元最佳影片奖,成为2008年台湾最走红的电影,在“台湾电影已死”的质疑声和舆论声中,为台湾电影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海角七号》这部电影中就多处采用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留白”的艺术手法。
首先,《海角七号》的片名本身就给观众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天之涯,海之角”本身就不是一个具体的存在,那是只存在于主人公心里的一个地址,它表明了男女主人公之间相隔了千山万水,不得相见,更表明了二人之间的心理距离遥不可及,注定了爱情的悲剧,更何况相隔了60年的苍茫岁月,即使是要表达一下迟到的忏悔,也注定会历经千回百转。
另外,作为爱情男主人公的日籍教师,整部影片给他的镜头永远是远景或虚景,甚至连脸部特写都没有,他或是站在回乡的甲板上,忧伤地眺望大海,或是在苍茫的夜色中埋头写下自己忏悔的心声,或是提着行李箱在萧瑟的秋风中独自离开,只留下孤独而忧伤的背影。导演的这种处理方式,刻意拉开了主人公和观众之间的距离——画面仿佛人的记忆,由于历史的久远,面孔变得模糊不清。这样能够使观众跳出现实的羁绊,隔着60年的苍茫岁月望回去,更能被这段夭折的爱情深深打动。而更关键的场景,60年后女主人公收到后辈们努力送来的情书,竟然也连一个脸部特写都没有给。在影片的最后,阿嘉历经千辛万苦总算找到老太太的地址,在门口,镜头缓慢地向里延伸,只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背对着镜头坐在一条长凳上费力地做着家务,背影沉静而安详。阿嘉把装了7封情书的木盒子悄悄放在老人的旁边,夜色苍茫中,老人双手颤颤巍巍地拿起木盒、打开木盒、展开信件„„激动人心的时刻马上就要到了,时隔60年之后,老人再重读这份历经沧桑的感情该是怎样的情景?是激动得老泪纵横还是历经磨难之后的心如止水?不得而知,镜头到此戛然而止,一切留待读者去想象,去填充。导演这种别出心裁的处理方式,打破了观众的期待视野,使整部电影余韵悠长。
还有,导演功力更深的是将每个人物的故事都只是点到为止,绝不啰嗦,这样每个人物都有留白,给观众留下的想象空间就更巨大。比如明珠,心事重重,经历了失败的婚姻,对日本人没有好感,常常躲在房间或阳台抽烟,和女儿依偎着坐在海边直到天亮,她如何被爱情深深地伤害,又如何和家人结下解不开的心结,影片都没有予以交待,让观众在观看之余可以自由品位、想象,给观众留下了更大的思考的空间。
三、文学
从写作美学的角度讲,写“满”的文章往往不美,因为它缺乏空间,缺乏疏密的层次,板滞不通;从与读者的关系讲,写得太“满”,什么都说完,是对读者的不相信、不尊重,使他(她)处于被动地位。所以文学讲含蓄,讲“空框结构”、”召唤结构”(伊瑟尔);儿童读物更讲究“留白”艺术,而且应尽量使用图说,给孩子们留下广阔的想像空间。总而言之,在进行图书策划编辑时,要考虑读者的再创造空间,内容“完整”,但不写“满”,留有余地,让读者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想像力,这样的书读起来才有“嚼头”。从写作角度看,读者意识,就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设定并贴近读者对象,与之建立交流的意识。写作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说是“应用”,即读者的阅读。作品,若离开了读者的阅读将毫无价值和意义。王尔德曾说过:“作品一半是作者写的,一半是读者写的。”(人最痛苦的事情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人最痛苦的事情是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东西)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说过:“诗写出来原就是叫人一点一点地去猜想,这就是暗示,即梦幻。”这种由欣赏者主动进行的“猜想”解读,很可能会大大丰富甚至超越艺术作品中隐含的本原意义,读者在“空白”中凭借想象进行再创造,把创作与欣赏、读者与作者联结起来,共同创造、丰富余味无穷的深邃意境。接受美学认为,作者创作出作品,如果没有读者参与,亦即没有读者的读解、欣赏、创造,作品就是一种死的存在。因此读者的欣赏愿望、阅读趣味和评价就不能不成为作者写作时应该予以考虑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作者在创作时必须要有“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即“读者意识”。
诗歌重在抒写人的主体心灵和情感世界,但是由于诗歌自身的体裁特点,加之中国传统上重含蓄蕴藉,这一艺术审美观念根深蒂固,因此真正的诗歌忌直白浅露、一览无余,类似“水至清则无鱼”的涵义;而是推崇有所保留的写意、造境,借助于意象、依靠必要的“留白”,以极具暗示性和模糊性的象征意义,来表达“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韵味或者更为广博深刻的蕴涵。司空图“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第一个象和景,是指作者在作品中描绘出来的实景,我们称之为“在者”,而第二个象和景是指作者通过对实景的解读从而在头脑中开拓出的审美想象空间,我们称之为“不在者”,实景所开拓出来的审美空间越广阔,越丰富,“在者”就越成功。而,如何在“在者”上下功夫,使其迂回曲折,意度回旋,从而在品鉴者的头脑中开拓出广阔、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成了很多艺术家追求的目标。
“凡诗文妙处,全在于空”(袁枚《随园诗话》,梅圣俞说:“诗之工者,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海明威有写作心得:“作品有如冰山,露在水上的只有八分之一,其余的八分之七隐藏在水下。”“愈看下去,就一定在它里面愈能想出更多的东西来。”(莱辛《拉奥孔》)“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妙,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郑燮《原诗》,大师们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都一致肯定作品中“留白”艺术的重要审美价值与普遍存在性。这种“空谷传音”、“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艰,若不堪忧”(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境界,“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的艺术方法,可以留给读者一定的咀嚼、品味的“空白”余地,刺激读者的主动想象和积极思维,引导读者在曲径通幽、迷离恍惚中领略“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在言外”的求索之乐趣,从而最大程度地获得充分的艺术审美享受。
梁启超说:“向来写情感的,多半是以含蓄蕴藉为原则,像那弹琴的弦外之音,像吃橄榄的那点回甘味儿„„” 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家历来重视虚与实的结合,注重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艺术效果。空白语言可以使文章虚实相生、富有张力,利于打开欣赏者的情感闸门,推动、诱导他们进行开创性的想象和联想活动,实现“第二次创造”,即由欣赏者自己去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的再创造。有时,艺术家为追求言外之意,有意留下“不全之全”的艺术空白,让欣赏者在“第二次创造”中主动去弥补、填充、发掘、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讲,凝聚着艺术家心血和匠心的“留白”艺术,正是解读作品深层含义的密码。正因为“留白”艺术有这种令人欲罢不能的吸引力,那些注重追求“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的经典作品,才具有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才会历久弥新至今为人赏玩不已。
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操教酾(shi)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三国演义》中关于温酒斩华雄的情节,突出了鼓声震天、扣人心弦的宏大气势,却省掉了关云长厮杀的场面描写,当关云长提着华雄的首级献于主帅帐前的时候,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诞生了。
曹雪芹写《红楼梦》时,就意识到当时的才子佳人小说“千部一腔”、“千人一面”,概念化、公式化,宣扬忠孝节义,已经不受读者欢迎了,所以他的《红楼梦》着重描写“亲见亲闻的几个女子”,对她们的“悲欢离合,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地叙写,从未敢“稍加穿凿”。
红楼梦
红楼梦》 中,黛玉死掉的时候,说:宝玉,你 好好 好......?曹老先生之所以不把黛玉的话补充完整,我想是有他道理的,已是符合当时黛玉病危的情形,二是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谁都可以想象黛玉临死前对宝玉抱有的或是遗憾、或是憎恨、又或者是其他复杂的情感。看了上面的回答,我觉得都有道理,按照黛玉杞人忧天、悲天悯人的性格,我想她也是八九不离十地想说宝玉,你好绝情···但是作者不在书里指名道姓地让她把话说完,留有人以想象的余地。至于黛玉最后的那句话,我个人认为她自己也不知道该说宝玉“你好。你好。你好。”什么。它对宝玉的爱,对宝玉的恨,对宝玉的误解,以致于她很纠结,她很困惑,她不知道该说宝玉什么好。《红楼梦》中经常故意运用一些较朦胧含蓄的词语,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语言包含更多的容量,产生含蕴无穷的艺术效应。例如第6回,写王熙凤与贾蓉的见面,在贾蓉办完应办的事,辞别凤姐之后--“这凤姐忽然想起一件事来;便向窗外叫:‘蓉儿回来’。外面几个人接声说:‘传蓉大爷回来呢。’贾蓉忙回来,满脸笑容地瞅着凤姐,听何指示。那凤姐只管慢慢吃茶,出了半日神,忽然把脸一红,笑道:‘罢了,你先去吧,晚饭后再来说罢。这会儿有人,我也没精力了’。贾蓉答应个是,抿着嘴儿一笑,方慢慢退去。”这是一段应运用模糊语言的精彩描写。从用语来看,隐隐绰绰,十分朦胧,凤姐究竟想起一件什么事?作者留下第一个“空白”,叫回贾蓉后,又不交代何事,“只管慢慢吃茶,出了半日神”;又为何“忽然把脸一红”?为什么要“红脸”?第二个“空白”又摆在读者面前。想了半天,只说“罢了,你先去罢,晚饭后再来说罢。这会儿有人,我也没精神了”。这句话,更是话中有话,究竟有什么隐私秘语,不能在“有人”时说,还要呆到晚饭后没有人但“有精神”时悄悄地说呢?她到底想说什么?作者又故意留下第三个“空白”,一个个疑问作者故意避而 不说,让读者产生一系列的猜测,要想知道答案,读者只能运用自己的“心”去和作者的“心”相接,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加工”得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了。
风雪中宝玉拜别贾政,是整个续书中最令人动容的一节:抬头忽见船头上微微的雪影里面一个人, 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向贾政倒身下拜。贾政尚未认清, 急忙出船,欲待扶住问他是谁。那人已拜了四拜,站起来打了个问讯。贾政才要还揖, 迎面一看,不是别人,却是宝玉。贾政吃一大惊,忙问道:“可是宝玉么?”那人只不言语,似喜似悲。贾政又问道:“你若是宝玉,如何这样打扮,跑到这里?” 宝玉未及回言,只见舡头上来了两人,一僧一道,夹住宝玉说道:“俗缘已毕,还不快走。”说着,三个人飘然登岸而去。贾政不顾地滑,疾忙来赶。见那三人在前,那里赶得上。只听见他们三人口中不知是那个作歌曰:“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游兮, 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那句诗,空灵茫然,是一生的深情,也是一生失意,放开了红尘,能不能放开心中的结。那个世外仙姝,那份三生情缘,都在风雪中飘摇。就如此别去。这一生是情到深处情转薄,还是永远的深情!有一位学生这样叙述阅读顾城《远和近》一诗的心路历程:
初二时读似乎很明白,那是一种充满绝望的爱情,人在咫尺,心却在天涯;高一时读便很懵懂,这诗中似乎蕴涵着一种现代人的生活状态,一种非正常的生活,一种被扭曲了的人际关系;高二时再读则更加疑惑,诗似乎在诉说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戒备比之这自然带给人的亲切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远和近》,是一首非常抽象的诗,它的美就隐含在抽象的线条之中。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却一直看着“你”。“你”和“我”是什么关系,丝毫没有交代,只写了“我”对“你”的主观心理感受。在“我” 的感觉中,“你看我时”,你仿佛和我相距“很远”;“你看云时”,你仿佛和我离得“很近”。这是一种错觉。造成错觉的原因诗人隐去了,有意留下较大的空白,引诱读者去想象,读者的心理因素不同,这种想象图景也会不尽相同。
“云”可能象征自然。“你”在看“云”时,大约流露出象《日出》中陈白露看空玻璃上霜花时那种童稚的天真和热情,而当“你”回到现实中看“我”时,却换成 另一种冷漠的表情。所以,“我”觉得,“看云”时的那个“你”,才是真正的“你”,本来面目的“你”,显得很亲近,如近在咫尺;而“看我”时的那个 “你”,显得很陌生,有一种“隔”的感觉,如远在天涯。强烈的感情因素迫使客观物理距离变形,以适应和表达主观心理感受的真实。错觉是在审美的直觉思维中 产生的。诗人在瞬间产生的错觉中悟出一种深意: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远和近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百转千回都不跟你讲,水有愁,水自哀,水愿意载你
你的船呢?船呢?下楼去!
南村外一夜里开齐了杏花。
(《无题》其一)
尽管上引诗行并不算卞之琳诗歌中最优秀的部分,然而在跳跃裁剪方面,可以说他的诗歌中少有出其右者。第二行到第三行或许还是存在比较明确的关联的,从“水 愿意载你”到“船”这一意象的出现,其中的联系是比较紧密的,但紧接着突然来了一句“下楼去!”,让人一下坠入云雾,而不知所之了,最后一行再次大幅度地荡开一笔,一夜杏花开齐,大约是岑参“千树万树梨花开”演化而来,虽不及前人壮阔,但在一首情诗里,也颇为可观了,而且这样写更带有细致的温情。这几行诗若和《断章》结合来看,便可找到一条踪迹:这里“有愁”而“自哀”的水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而“我”和“你”的位置关系不妨就看作“我”在桥上,“你”在 楼上,如水的“我”正期待着“你”划船向“我”驶来,而不要再躲在楼上看风景了,也不要只是装饰“我”的梦,“下楼去”,“我”“载你”去“南村外”看 “杏花”;或者“你”只要下了楼和“我”在一起,我的内心便如南村的杏花了,等等,各种理解都是美妙的。如此看来,这几句是作者热烈而温柔的求爱情歌。尽管作者曾强调《断章》的意思主要在“相对”上,然而什么与什么“相对”呢?是李白看敬亭山的“两不厌”呢,还是万物和谐共处之相对呢?一首诗的经典往往正 在于其阐释不尽,解释不清的多重韵味,《断章》也正是如此。所以这里也不妨狭隘一次,往情诗的路子上看,与《无题
(一)》对照了,倒得出一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清新又古朴的意味来。而当两首作品分开,留出空白,则各自显出疏朗的气质。这首《无题》频频跳转,轻巧而不乏灵动,一方面跳跃裁剪空出的部分 让人琢磨再三,一方面又造成句式上的急促,内心那种对爱情的渴望便跃然纸上,倒也又是一番意味。古诗
比如,《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兒,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过辽西。
全唐诗九万八千首,金昌绪仅凭此一首小诗而名传千古。他写了一个春天早晨少妇做梦的情节。在花红柳绿的和风煦日里 ,黄莺经不住春天的诱惑 ,在枝上呼朋引伴、宛转啼唱,却被少妇赶走。这里,还留下了一连串问号:闺中为什么做到辽西的梦?她有什么亲人在辽西?此人为什么离乡背井,远去辽西?这首诗的题目是《春怨》,最后的答案仍然含意未尽。诗中人到底怨的是什么?难道怨的只是黄莺,只怨莺啼惊破了她的晓梦吗?这些,不必一一说破,留待读者去想象去思索。这种留白也就留下了悬念,留下了多维思索和多元解答的空间,这将给读者的探索和想象提供奔跑的领地。
王维《杂诗》其二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第三、第四句, 是我对故乡的正式发问。按常理, 一位漂泊他乡多年的游子, 想知道的故乡事很多很多, 诸如家人健康、友人安好、山川景物、风土人情等等, 但诗人一概不问, 却异峰突兀问个似乎不怎么关情的寒梅: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你来的时候, 我家窗前那株梅花开了没有? 这似乎相当反常、悖理。其实, 这是诗人娴熟地运用中国画留白艺术, 使诗歌产生很强的艺术张力, 为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在这里, 读者们尽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游诗的意境: 你可以认为,诗人故意以寒梅这个意象, 含蓄、深沉地表达我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我对梅花都如此关切,更何况人;也可以像喻守真那样, 认为这是诗人暗点时令, 超然于世, 颇具风趣的闲适之情流露;也可以从绮窗、寒梅这幅古典而精美的诗画中, 联想那窗前梅下佳人如玉, 或佳节之聚, 或花下之约、山盟之誓;也可以认为那是诗人他乡遇故知的近乡情更怯, 所以越是关心的事, 反而越怕说出口, 只好于委婉处深情表露自身对故乡的关切总之, 全诗以绮窗、寒梅为意象, 并至此嘎然而止, 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任由读者随心尽意驰骋。
送别诗: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一首送别诗已不言自明。但这首诗的特别之处在于有叙事、有写景,就是没有直接言情。而古人对分别之事是极为看重的,也往往或抒发“多情自古伤离别”的伤感,或表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迈。而李白的这首送别诗却让我们知有送别之事却无法直接感知到诗人的送别之情。这一切都缘于情藏景中。诗的前两句是叙事,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时间、去处。但诗人并没有忘记给我们以一种画面美。如首句诗人采用借代笔法,不说故人“西辞武昌”,而用“黄鹤楼”代之,不仅增加了诗作的画面美,而且突出了武昌的风景佳处,这样又为孟浩然的山水之癖增添了一段风采。实为神来之笔。次句“烟花三月”,更给人以水气朦胧、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而故人的目的地――繁华美丽的扬州,更是诗人们的向往之所。在这样一片美景中送别友人,真可谓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美景如此悦目,却不能与友人共赏,反而行送别之事,这是何等地令人伤怀;扬州如此令人神往,却不能与故人同行,这是何等地令人遗憾。行文至此,诗人内心汹涌的情感似乎应奔涌而出了。但李白却将一切的情感都融入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深沉远大的景色描写之中。但我们的读者都会感知到,随着那江水滔滔流去的还有一颗诗人的心。诗人明写江水碧天隐没了远舟,实际是写出自己心头因失去友人而产生的空白,这是一种茫然无绪的失落情感的形象说法。全诗以景见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达到了司空图所说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境界,而这也正是中国诗学追求的最高最难的境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一程复一程,披雪送行一直到轮台东门,外寒而内热,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不借一语,而深情厚谊尽在不言中。“雪满天山路”,峰回路转,风雪迷漫中友人渐行渐远,身影渐渐被山峦遮蔽隐没,只有雪地上留下的长长的马蹄印。诗人仍然久久伫立在风雪之中,披覆一袭素裹,凝望友人远去的方向。此时此境,面对“雪上空留马行处”,一个“空”字,怅然若失之意,既含蓄又充分,沈德潜批曰“去路不尽”(《唐诗别裁》)。这样的结尾如钟声清扬衍远,余韵徐播,寥廓的情意空间,使人遐想遄飞,回味无穷。当然,由送者心绪,也可想见行者浓情之一斑。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渭城曲(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两首都是比较经典的送别诗,《别董大》明显取义于《渭城曲》,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比方说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后人也有意无意的将二者一比高下。(让学生去品鉴、比较)
我们重点看后两句,先看高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写到此处一定十分得意,一方面将友人董大写得名震四方、威风遐迩,另一方面也对将别的友人有了一个美好的安慰,这似乎才是正确的待友之道。更重要的是,他借助于王诗的意境,在此基础上翻新出异,立意似乎高于王维之上,许多人正是这样理解高适诗歌的妙处,认为高诗要比王诗高明。
当然,王维和高适都是唐代诗人中的出类拔萃者,他们的诗各有千秋。但就此两首诗来说,说高诗高于王诗,我认为这完全是一种偏颇之论,这种偏颇正是来自于不懂得文学情景需要留白,需要提供一定的想象空间的道理。再看王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空白,充满着不确定因素,西出阳关之后,没有的故人生死相依的情感,充满着人生的孤独感和飘零感,充满着前路的迷茫甚至是生死未卜,读者可以伴随着诗人凄苦哀伤的乐部,去想象,去思量,在想象与思量中品位人生的艰难与无常,让人倍感凄凉,唏嘘感慨,而又余韵悠长。而高诗更倾向与一种“世俗化”的人生情境,天下人都认识,并且都能友善的对待即将远行的董大,这固然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一大乐事,但是从文学情境上来看,前路充满着知己,天下所有的人都熟识,伴随着的永远都是前呼后拥,挤挤挨挨,热热闹闹,失去了那种“万里一身孤”的诗意。在开拓读者的审美想象力方面十分有限,没有绵长的、令人回味无穷的意蕴。只有完全沉浸在世俗人生的氛围之中,人们才会欣赏这种情境。
大家都知道,王维的《渭城曲》被谱曲之后,成为有名的“阳关三叠”,后李清照在《蝶恋花》里也曾写道“阳关四叠”,苏东坡也曾做阳关曲。总之,王维此一唱,成为中国传统诗意栖居的家园。而高适《别董大》只有在比较世俗化的意义上才博得人们的赞同和引用。可见,文学总是借助于“留白”之类的处理方法,这样既可以将普通的人生情境提升到文学的情境,又能调动起读者的审美想象。
小说要有读者意识
谈歌
我一直觉得写小说并不是一种以遣词造句为宗旨的劳动。有人说小说第一位的语言搞不好,就不是写小说。也对。可细想也不大准确,小说还是让人看的,如果
只强调语言和一些其他别的,而忽略了写什么,怎么写,那小说就不大好弄了。小说第一要解决写什么。这是我多年的小说观。这层意思说到底,还是要解决一个读者的问题。读者读什么小说?常常被小说家们忘记。忘记得久了,读者们便
失去了耐性,于是读者就丢掉了小说家。在这个问题上,读者总是赢家。
一句常常说的话是:文学已经失去了轰动效应。这话应该说只强调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近些年来,文学创作上的贵族化倾向越来越严重了。文学远离了人民,人民自然冷落文学。一些作家的创作已经枯竭。文学被冷落,作家是要负责任的。
有人讲,对于小说来说,写了什么并不特别重要,写得如何才是最关键的。对这种意见,我不同意。我还是坚持第一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我并非强调题材决定论。但是如果我们不是写广大读者熟悉的,而去写广大读者并不熟悉的如灯红酒绿的生活,读者会喜欢么?抛开一味迎合的意思,为大众写作应该是理直气壮的一件事情,为什么现在许多作家不敢讲这句话呢?
现在一些口号提得太悬,让人摸不着头脑。本来很清楚的一些问题被弄得乱了套。其实作家这些年浮躁得很,不肯老老实实深入到生活中去。如果谁还在讲深入生活,就会被人笑话。这也是很不正常的。贵族化对作家的伤害是很严重的。把小说写到谁也不好看懂,谁也看不下去的程度,是很不好的。有一句很要命的话:“我天天都生活嘛,还要什么深入生活?”文学一定要贴近人民贴近生活,这话的确是一句常说常新的话。我们现在努力去贴近了,“贴”得到不到位?“贴”得好不好?当然是要努力去“贴”的,可是有些作家评论家,自己不去“贴”,也反对别人去“贴”,这样做对么?说句挖底的话,贵族化之所以愈演愈烈,跟这种态度有关系。我们不应该忘记我们是吃谁的饭活着的。现在有
些作家动不动就写男欢女爱,总是写自己那点性感觉,老百姓要骂娘的。我觉得,这种东西不是不可以写,但决不是主流文学。现在一提主流文学,有人就反感,这不对。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难道我们能够闭上眼睛,看不到吗?如果说作家能够少一点“精英”意识,少一点上帝的感觉,少一点游戏的姿态,少一点高傲的作派,多一点大众的意识,多一点老百姓的感觉,事情就好办多了。
小说要具有大众意识吗?肯定要有。因此,大众意识进入小说,或者说小说进入大众,对于当代中国文学和社会来说,应该是太阳光下面的事情。小说应该是读者和作家共同创作的。这是一句老调子,今天重新提起,是为了纠正我们过于的麻木或者顽固。对于小说家来说,今天的写作,应该是出于对当下的历史和生活的敏捷的反映。小说应该成为大众生活中的一部分。
与之相反的一种观点,小说可以牺牲读者,这就很不讲道理了。如果我们坚持这种创作原则,那么我们的小说没有大众去读,就是活该的事情。还是那句话,你不在乎读者,还能要求人家在乎你吗?有时小说家像一群淘气的孩子,玩得太久了,走得太远了,以致迷失了归路。可以说,文学搞成灰头土脸的样子,文学期刊卖不出去,作家们是很尴尬的。如果硬起头皮继续较劲,仍然不管不顾地一味玩下去,试验下去,那我们就只能输到底了。
小说首先是对生活的关注,其次才是别的什么。只要我们不闭上眼睛,我们就能看到我们的生活并不轻松,我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济不是像听通俗歌曲那样让人心旷神怡。它所带来的震荡,有时是惊世骇俗的。工人农民不比我们,他们现在干得很累。我们应该把小说的聚焦对向他们。写这些劳动者的生存状态,调动作家多年的生活积累,我觉得这应该是作家的使命。守望相助,出入相扶。我很喜欢这两句话。共同的中国,这更是一句让人提神的口号。这一宗旨,应该是小说家们要记住的。
小说家的大众意识,就是要求小说家从象牙塔中走向大众。我们不能仅仅把这个概念理解为又一种文学的个体试验。人民应该是支撑文学的最初。
让我们退到问题的最初,小说首先是产生于民间的。其本身就带有一种民间文化的特征。什么时候小说走进了文人的象牙之塔,我搞不清楚。但是,只要小说这种东西躲进去,就失去了为大众代言的可能,而大众也就会掉头而去。失去了大众的对应,作家们的园地应该是很荒凉的。我们一旦失去最初,也就失去了最后。一些经典作品往往开始时并非是经典,时间久了,便成了经典。无论是《红楼梦》,还是《三国演义》,即使是《诗经》这样越千年而不朽的精品,也大多是由民间的歌谣中记录的。小说还不像诗词散文。就小说的读者面来讲,是应该更接近大众的一种样式。
小说既要写得“纯”,又要写给读者,这两者在理论上是一致的,而这中间却存在着巨大的距离。所有的小说家们都在做这两件事,也仅仅是在做这两件事。不要总是硬着头皮说不在乎读者,如果某一天,读者们恶作剧似的相互约好了,一本小说也不看了,齐着心要跟纯文学别扭别扭,那我们真就丢了饭碗,真就成了小丑。
读者是小说家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切不要忘记。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六次文代会和五次作代会上的讲话所指出的那样:“一个伟大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会有文艺的发
展和繁荣相伴随。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
作家如何写作?当然一定要坚持“二为”方向,坚持多出优秀作品,促进社会进步的创作原则。要做到这一点,作家就要坚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学习社会、学习业务,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文学素质。只有文学关注人民的命运,人民才能真正关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