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新常态下中国的特色外交
编辑:紫竹清香 识别码:23-1016109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30 19:02:55 来源:网络

第一篇:新常态下中国的特色外交

新常态下中国的特色外交

“新常态”是“习式热词”之一,习近平202_年11月9日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他表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主要是针对经济领域而阐述的,但又绝不限于经济方面。经济发展涉及到向改革要动力,要求简政放权,需要制定有效的政策,这些都不能不涉及到政治领域。正因为这样,从经济出发的“新常态”走向,一定要求在政治方面有所展现。经济新常态必然要与政治新常态结伴同行。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以新常态来判断当前中国经济的特征,并将之上升到战略高度,表明中央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阶段变化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正在对宏观政策的选择、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产生方向性、决定性的重大影响。

这是新常态下中国外交面临的经济和政治环境,这样的机会,带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是新的涵义。

自从新中国自成立以来,我国的外交政策就不断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不断走向成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相应的制定外交政策,“摸着石头过河”,它每前进一步,显示出出外交思想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从建国初的“一边倒”方针,到毛泽东“三个世界”的战略划分,再到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在新世纪,打开了构建“和谐世界”的外交新纪元。新中国的外交向来高瞻远瞩,脚踏实地,饱含智慧,是大国外交的典范。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六十多年,中国的外交思想一脉相承,外交事业气势恢宏,谱写了许多壮丽篇章,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正义形象。1954年,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创始人,首任外交部长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中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一直以来,五项基本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近十年的外交实践也让中国外交的方向慢慢变得清晰起来。中国坚持三大原则,即致力于与国际并轨,国际准则不容逾越;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国际秩序不容颠覆;严格履行国际义务,国家责任不容夸大。中国没有明确宣告这三项原则,但是中国的外交活动却明显符合这些原则。相信这些原则,将成为中国外交活动新的指针。

以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中国开始实行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和奉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中美建交后,中国加强了联美抗苏的“一条线”战略。不过,从1982年起就放弃了这一战略,开始同美国保持一定距离,致力于建立更均衡的对外关系。通过一系列外交活动,中国不断改善与周边各国的关系,而且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经济往来;继续发展同西方国家和东欧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此外,中国还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广泛参与多种经济、政治、社会领域的活动,积极主动参与解决国际争端。中国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新形势下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也有了新的特点。

外交开局和布局充分体现了战略性、全局性、创新性。在一些内外活动中,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阐述了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和外交政策,向外界发出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定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明确信息。

今年“两会”结束以来,习近平同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出访亚非拉和欧洲、北美各大洲,涵盖大国、周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接待数十个国家领导人来访。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和多双边结合,我国领导人同一百多位外国国家元首和领导人会见接触,有力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和务实合作。

积极运筹与主要大国关系。习近平同志赴美国洛杉矶安纳伯格庄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双方同意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两国关系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

全力稳定和拓展周边睦邻友好关系。在钓鱼岛、南海等问题上,坚定维护我国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推动周边国家通过对话谈判妥善处理和解决争端。在朝核问题上,坚持半岛无核化目标,积极做有关国家工作,推动半岛局势趋向缓和。大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习近平同志访问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并与加勒比地区8国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谈,增进了政治互信,加强了务实合作,提升了我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整体合作水平。深入参与和引导多边外交进程。中国将履行自己应尽的国际义务,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人类发展和进步以及解决全球性问题和挑战等领域与相关国际组织。

而中国外交领域的“新常态”,首先体现在中国领导人在外交工作中采取了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中国长期以来奉行邓小平主张的韬光养晦外交路线,在国际上保持相对低调的姿态。中国是否仍然坚持韬光养晦的外交路线,成为海内外一个热议的话题。习近平上台以来的外交实践,在注重延续性的基础上,更多地强调主动谋划和努力进取。比如,中国强化了外交安全领域的统筹协调,在国际场合提出一系列新倡议。中国更为积极的外交姿态为国际社会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在海洋权益争端中,中国展现了更大的决心捍卫自己的主张。

一个新兴国家的迅速崛起,必然引起现有大国和周边国家的不安。历史上一些大国选择扩张型道路,给国际社会带来灾难性后果。中国领导人多年来一直强调中国必须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习近平继承了这个战略思路,他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以及展开积极的周边外交,其根本目的是要探索一条新的大国成长之路,避免国际政治的历史悲剧重演。

在应对领海权益争端的过程中,中国调整了军事和执法部署,改善了海洋监管部门的协调。一些战略分析人士据此认为中国改变了过去的外交政策。但回顾几十年来中国的相关政策,中国对领土领海争端的基本方针并没有明显变化。中国一直都是两手准备,一方面强调和平解决争端,另一方面以坚决态度和手段捍卫自身权益。最近因为领海纠纷出现的紧张局势,并不全是由中国推行新政策导致的。中国的行为模式,很大部分可以归纳为是一种防御性或反应式的强势。

大国关系也是新常态下的一个重要特点。习近平访美并在华盛顿发表演讲,提出中美应当建设“21世纪的大国关系”,努力避免误读、防止误判。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202_年6月,在安娜伯格庄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会晤时,习近平主席提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有三点:一是不冲突、不对抗,就是要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二是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三是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大国关系直接影响世界人民的福祉,而对新型大国关系的探索则前无古人、福佑后人。纵观当今世界,就国家综合实力而言,中美俄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是目前国际规则的主要制定者,在全球拥有广泛的利益。其中,美国能够凭借强大的实力使其自身的意志成为全球的共同意志。俄罗斯则是全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虽然经历了长时间的经济低迷,但仍然是欧亚大陆的军事强国与能源基地。中美俄之间有广泛的共同利益,但最根本的利益莫过于三国之间长期交往的不可选择性,今天的国际会议如果没有三大国参与就不叫国际会议,没有三国共识很多问题就难以解决。此外,中美俄之间具有较强的资源高异质性和互补性,进行战略合作可以弥补各自资源与能力的不足和空白。因此,构建中美俄战略大三角,是我国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内容。而中美俄之间保持政治、经济、安全的稳定也是维护我国外交战略总体稳定的基石。

中国经济已进入稳定增长的新常态,中国外交也全面进入“奋发有为”的新常态。经济与外交更加密不可分,也把国内建设和国际发展融为一体。新常态下的大国外交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中国的外交也呈现着新的精神面貌。

第二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特”在何处

金融1402 吴芳琴

1406070435

202_年6月27日,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在第二届世界和平论坛午餐会上发表演讲,宣布当代中国正在积极探索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王毅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以及“突出互利共赢”“追求公平正义”“弘扬中华文化”“提供公共产品”“倡导新型义利观”“承担国际责任”等一系列新提法,标志着中国外交进入了大国外交的新阶段。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这一新理念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大国外交”,另一个是“中国特色”。

“大国外交”意味着,中国在对外交往中要体现其作为一个新兴大国的气度和作为,要有大的国际担当,要负起大的国际责任,要做出大的国际贡献,包括主持公道、伸张正义、提供更多优质国际公共产品。

“中国特色”更为看重。王毅外长认为,“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是坚持得到中国人民广泛拥护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外交的根基所在。

第二是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不干涉别国内政等优良传统,同时要不断对此加以完善、丰富和发展。

第三是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践行平等等特有理念。这些理念既反映了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有助于更好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利益,不断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进程。

第四是坚持为国内发展和改革开放服务的第一要务。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又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这是中国与其他大国的一个重要不同。中国外交必须紧紧围绕国内发展这个大局,为此营造更为稳定、更加友善的外部环境。

所以中国在进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时会存在不少突出的特点: 其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我国发展到目前阶段的必然要求。我国综合国力在世界上“居二望一”,中国已站到国际舞台的中央,各种世界事务往往离不开中国的参与。中国有能力也有意志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上,以更加进取的姿态发挥更大作用,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塑造周边和国际环境。

其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并非只重视“对大国的外交”,其实质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外交理念、做法和模式。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也涵盖刚果、特多、文莱、蒙古等小国,反映的是新形势下,中国对待小国之道,这本身就具有中国特色。

其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有别于历史上及当今一些大国的外交。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精髓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其中,“共赢”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新的外交理念。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自己不搞也反对别人搞我赢你输、赢者通吃,展现了我国开放、包容、合作的大国姿态。

其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还面临许多牵制和挑战。现阶段,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外部力量对我国战略防范和牵制的增加,二者是同步的,也就是说我国日益增长的力量还不足以使我们完全得心应手地应对日益增加的国际挑战。这就需要我国外交运筹帷幄,多方周旋。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并非只重视“对大国的外交”,其实质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外交理念、做法和模式。所以在中国特色外交中,中国有许多坚持的特点,其中“合作共赢”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很重要的一点,中国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打造全方位的合作共赢国际格局。

中国通过广泛开展经贸技术互利合作,形成深度交融的互利合作网络。中国积极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建设,以之为纽带,以互联互通为抓手,将自身发展战略与区域合作对接,将“中国梦”与“亚太梦”、“欧洲梦”、“非洲梦”、“拉美梦”以及“阿拉伯复兴”联结起来,打造合作共赢大格局。同时中国倡议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为亚洲各国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支持,推动区域互联互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这一倡议一经提出即得到域内外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和广泛支持。这些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合作、开放、包容特点。

同时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主张结伴而不结盟,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中国构建的伙伴关系有三个基本特征,平等性,和平性和包容性。中国积极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已同世界上67个国家、5个地区组织建立了72对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

同时中国致力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力争摆脱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走向冲突对抗的老路。习近平主席指出,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中美双方应该从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从人类发展进步着眼,创新思维,积极行动,共同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主张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不干涉内政而又积极介入国际事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主张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坚持和平解决争端。中国坚决反对日本背信弃义、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坚决反对日本歪曲历史和破坏战后国际秩序的图谋。处理南海问题,中方赞成并倡导“双轨思路”,即有关争议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友好协商谈判寻求和平解决,而南海的和平与稳定则由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

最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国际关系中倡导并践行正确义利观。正确义利观的要义是,做到义利兼顾,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政治上,要坚持正义、秉持公道、道义为先;经济上,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在对外援助上,要真正做到弘义融利。

虽然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西方大国外交多有不同之处,但也遵循大国外交的基本规律和共同路径,并愿意以开放和包容态度,虚心学习西方大国外交的先进理念与实践。

第三篇: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新战略的特点研究

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新战略的特点研究

摘要:今天,中国崛起已经成为世界格局变迁的重要变量,成为二十一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中国的内政外交都随着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发生着影响深远的变化,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锐意进取,全面深化改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新局面,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等各方面都形成了新的常态化模式。

关键词:新常态,外交战略

正文:“新常态”一词,第一次出现在习近平同志202_年5月河南考察讲话中:“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第二次出现在7月29日习近平在和党外人士的座谈会的谈话中:“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随后的8月5日、6日、7日,《人民日报》连续三天在头版发表“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系列评论:《经济形势闪耀新亮点》、《经济运行呈现新特征》、《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对中国经济形势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具体阐释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容和意义。

十八大以来,随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出一系列新的治国理政的举措,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法治等诸多领域逐渐进入了一个“新常态”时期。何为“新常态”?笔者理解:新包含两个方面,一就是较以往明显不同,有大的变化和特点;二就是新鲜生动,引领着健康进步的方向。中国在以上领域都出现“新”的气象,其基础和动力都来源于改革,正是由于坚持改革,才能出现诸多的“新”。什么是常态?就是长期要坚持和延续下去的态度和态势,而现在中国最明显的和最大的态度和态势,也正是改革。综合而言,新常态就是在更加深刻更加深入的改革的引领下,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的奋斗目标过程中,执政党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继续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实现民族、国家、社会、人民的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在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略方面形成新常态。当下中国,所处的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面对的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正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继续推动人类朝着和平与发展目标迈进,正在成为新常态;观大势、谋大事,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加强外交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开展一系列重大外交行动,提出许多重大对外战略思想,将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工作密切结合,推动与各方关系全面发展,打开外交工作新局面,展示我国外交新气象,正在成为新常态;按照亲、诚、惠、容理念推进周边外交,坚持正确义利观,既让周边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也使我国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同时着力维护周边和平稳定大局,决不允许在我们自己家门口生乱生事,决不接受中国的发展进程再度受到干扰和打断,正在成为新常态;敢于划出红线、亮明底线,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始终把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作为外交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稳妥应对涉我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同时推动各领域交流合作,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维护同周边国家关系及地区和平稳定大局,正在成为新常态。

202_年,习近平主席在访问非洲期间和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外交工作要树立正确义利观。他指出,“义,反映的是我们的一个理念,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这个世界上一部分人过得很好,一部分人过得很不好,不是个好现象。真正的快乐幸福是大家共同快乐、共同幸福。我们希望全世界共同发展,特别是希望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利,就是要恪守互利共赢原则,不搞我赢你输,要实现双赢。我们有义务对贫穷的国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有时甚至要重义轻利、舍利取义,绝不能惟利是图、斤斤计较。”

习近平主席强调,对周边和发展中国家,一定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只有坚持正确义利观,政治上要秉持公道正义,坚持平等相待,遵守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为一己之私损害他人利益、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经济上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对那些长期对华友好而自身发展任务艰巨的周边和发展中国家,要更多考虑对方利益,不要损人利己、以邻为壑。习近平主席关于正确义利观的论述,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又体现了共产主义的国际精神,表明我国在对外实践中崇尚正义、主张公道、以义为重、利在义后的价值取向。

对正确义利观的阐述和践行,贯穿于当前中国所有重大外交行为之中。在对塔吉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之前,习近平主席就在塔知名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中国绝不牺牲对方利益谋求一己私利,而是坚持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道路。在今年7月对韩国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在首尔大学演讲中强调,“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习近平主席出访非洲和拉美,多项合作协议和项目主要涉及的是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中国积极落实有关承诺,坚决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帮助各发展中国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优势,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有力驳斥了西方国家对我国在非洲等地搞“新殖民主义”的指责。

简而言之,利,是中国与各方开展经济合作的基本驱动力;义,是合作共赢的感召力。坚持义利并举、义重于利、互利共赢的正确义利观表明,中国不但把自己视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更视自己为一个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繁荣的负责任大国。在处理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时,勇于进取以自身发展带动各国共同发展,敢于担当,在重大问题上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愿意更加积极有为地承担起国际义务。正确义利观成为中国特色外交的一面“新旗帜”,是新时期中国对外战略的核心指导原则。中国特色外交的基石:新型大国关系

新型大国关系的首次提出是在202_年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访美并在华盛顿发表演讲,提出中美应当建设“21世纪的大国关系”,努力避免误读、防止误判。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202_年6月,在安娜伯格庄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会晤时,习近平主席提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有三点:一是不冲突、不对抗,就是要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二是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三是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大国关系直接影响世界人民的福祉,而对新型大国关系的探索则前无古人、福佑后人。纵观当今世界,就国家综合实力而言,中美俄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是目前国际规则的主要制定者,在全球拥有广泛的利益。其中,美国能够凭借强大的实力使其自身的意志成为全球的共同意志。俄罗斯则是全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虽然经历了长时间的经济低迷,但仍然是欧亚大陆的军事强国与能源基地。中美俄之间有广泛的共同利益,但最根本的利益莫过于三国之间长期交往的不可选择性,今天的国际会议如果没有三大国参与就不叫国际会议,没有三国共识很多问题就难以解决。此外,中美俄之间具有较强的资源高异质性和互补性,进行战略合作可以弥补各自资源与能力的不足和空白。因此,构建中美俄战略大三角,是我国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内容。而中美俄之间保持政治、经济、安全的稳定也是维护我国外交战略总体稳定的基石。

自202_年初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俄之间由之前的暗斗逐步转为明争。俄罗斯以公投的形式将克里米亚收入囊中,但也因此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交恶,与欧盟关系跌入谷底。有学者认为美俄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中国面临的是在美俄之间选边站的问题。但如同三角形是自然界中最稳定的图形,国际关系中的三角关系也是最稳定的多边关系。因此,稳定当前中美俄三角关系,不在两国之间选边站,最符合当前中国的核心利益,也最有利于全球的和平发展。另外,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我们不应该把美俄之间的局部问题全局化、偶发问题必然化、双边问题全球化。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世界和平是可以预期的,“斗而不破”是中美俄大国博弈的底线与红线。因此,我们在美俄斗争中要摈弃冷战思维,防止被“选边站”、被小国“拉下水”。

稳定中美俄战略三角,与大国共同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特色大国战略的基石,将会从根本上改变零和博弈、冷战思维等传统国际关系定势,从而将中国智慧与国际需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过去很长时间内,照国际国内大多数外交观察家的眼光看,中国主要致力国内经济建设,外交能力有限,最主要的外交目标是尽快融入国际环境,总限于“搁置争议”、“韬光养晦”,应对的政策措施层次不多,内容不丰富,针对性和实际效果不明显。随着国际国内各方面的形势和条件的变化,我国外交工作也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内容和新趋势,表现在:一是今年以来,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外交足迹遍布欧洲、拉美和周边邻国,对欧对韩的访问成为今年外交亮点,;二是中国努力谋划外交新棋局,举办亚信峰会、提出“亚洲安全观”和“一带一路”思路、牵头组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三是在东海和南海问题上,中国的态度较以前明显不同并大有区别,“该打就打,该谈就谈”,给世人的印象是有分寸地敢于碰硬,不仅更加强劲,而且积极主动,表达着一种自信;四是中国去年以来外交战略似乎已从“等距外交”转变为赏罚分明的“不等距外交”,既有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区这样的“棒子”,也有“海上丝绸之路”这样的果子,更提出了“欢迎搭中国快车便车”的理念。中国正在维护和延续“重要战略机遇期”,并用多角度、立体化、全格局的方式,表达着中国声音、思维和力量,为构建一个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在中国外交出现的“新常态”观点上,笔者赞同中国驻珀斯总领馆代总领事刘禹同在《202_:加速演变的世界格局与中国外交新常态》专题演讲中的分析,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出了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新思路,就是不走历史老路,打破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零和博弈的魔咒,反对“国强必霸”的悖论,建设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二是提出打造升级版周边外交的新思路,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新理念,倡导“一带一路”,强调中国的发展能够带动和帮助周边国家发展和繁荣;三是提出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强调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要互惠互利,同舟共济,提倡新的义利观,主张对发展中国家交往应义利并举、义重于利。中国外交新常态是因应国际环境变化做出的重大战略调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更好地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也有利于更好地处置不断发展进步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当下中国,按照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要求,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并以这一强军目标统领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努力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正在成为新常态;铸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军队的性质,从制度上保证坚决维护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权威,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打牢官兵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思想政治基础,正在成为新常态;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确保军队能够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抓住战争指导这个根本,推动军事战略创新发展,把预防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统一起来,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正在成为新常态;夯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这个强军之基,继承和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自觉践行人民军队根本宗旨,下大气力整肃军纪,加强军事法制建设,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正在成为新常态。总之,在当下中国,新常态已大量出现,今后还将持续涌现。对此,不仅我们党内外、体制内外有一个逐步适应和习惯的问题,相关国家、相关外国投资的市场主体也都有一个逐步适应和习惯的问题。还是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的那句话:“要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要正确认识、逐步适应和习惯当下中国的新常态,关键是要迅速调整心态,因为心态决定状态;迅速调整思路,因为思路决定出路;迅速调整眼界,因为眼界决定境界;迅速调整定位,因为定位决定站位。

参考文献:《202_:加速演变的世界格局与中国外交新常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人民日报》

第四篇:新常态下的

新常态下的“坚守”

大德小学 李锦花

遥远的西北大漠,有一种胡杨的树种,它们生而三千年不死,死而三千年不倒,倒而三千年不朽,这沙漠里健壮而睿智的勇士,用自己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坚守一词的深刻内涵。虽然我不可能是倔强的生长在沙漠中的胡杨,但我愿做那棵扎根于乡村英语教学试验田边的胡杨,任时光荏苒,任四季的变换,我始终用自己的生命和全部的爱, 坚守着乡村英语教学的希望和喜悦。

坚守是热爱。刚开始,我常常为自己不知道怎样为小学生上好英语课而茫然。但是我对英语的那份执着的爱告诉我要永不言弃。在教学中我常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失败浇不灭我对英语教学那如火如荼的热情。在这样执着的支撑下,我昂首行踏进英语教学的珪步之中,在英语教学这块沃土上我默默地耕耘着。

坚守是进步。我是一位普通的乡村英语教师,要让孩子们学好英语,算的上比登天还难哪。我作为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神圣职责是什么呢?经过我不眠的深思,向有经验教师的请教,拉一些对英语不感兴趣的孩子促膝长谈,拜访一些家长和他们交换意见。我明白了,明白了要教好英语,首先要让他们爱上英语、喜欢英语。啊。。我知道了,知道了!学生喜欢什么就不会厌烦什么。真是“山穷水复凝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为此,每节课前我会认真研究、吃透教材,通读、精读课文,较好地掌握教材的全部内容,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型、流程、方法等。在教学过程中我深知英语课中口语是老师与学生交流的主要方式,作为英语老师的我很注重加强英语口语在课堂中的运用,给学生创设愉悦的英语课堂氛围;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表现我会给予肯定和鼓励,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感受到我始终保持的微笑,并且和学生多交流,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我的课堂。

坚守是希望。我刚接手的班是五年级,班上有一个比较优秀的学生--赵嘉欣。她性格外向,刻苦努力,成绩优异。可是,她上四年级的时候,她生病了。有一个多月没有来上课,她落下了很多的课程,我暗暗地担心和着急。我不能把我的担心表现出来。上课的时候。我特意让她来回答她能够回答的问题,每次答完问题,我都会笑着对她说“你真棒”。一次,她的妈妈对我说;“李老师,今天我女儿回家特别的高兴在沙发上蹦来蹦去。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李老师说我特别棒)”!后来,她深深的爱上了英语。

我作为新常态下的英语老师,我明白应该突破常规,寻求新的教学模式,敢于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实现老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学生作为主体的开放式课堂。新常态下的教育,不应该是强迫,而是引导;不是灌输,而是浸润;不是施压,而是影响;不是改造,而是改变。新常态下的教育,当以人为本,遵从人性,尊重孩子的生命个性,解放孩子的身心,给他自由发展的空间,鼓励他们不断尝试、直面挫折。只有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才能更好的发掘他们的个性。

在我的心中有一个诺言——那便是“坚守”;在我的手中有一粒金色的种子——那便是实践;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个目标——那便是成功。我要用我的双手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渴求知识的种子,我要用我的勤奋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热爱英语的种子……也在我的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我要用心守望着这份希望,更要用爱呵护着这份希望,默默地看着她破土、发芽,看着她开花、结果,我坚信幼苗终会长成参天大树。

此时,我要大声的对大家说:守望着自己爱着的田地,这就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

谢谢大家!

锦花老师,你好!你的演讲稿,主题新。内容实在,我在你原文的基础上把一些词句删减了些和补充了一些词句。如果有不妥的地方请见谅。

第五篇:新常态下文化建设

新常态下文化建设

今年11月9日,总书记在APEC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重要演讲,主题是“谋求持续发展,共筑亚太梦想”。总书记在演讲中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而这个引人注目的“新常态”的提法及其主要特点,值得我们文化建设认真研究并积极适应。相对于作为基础的经济建设者而言,文化建设属于上层建筑及其意识形态的建设。也就是说,经济建设的诉求与追求,往往会渗透在文化建设的理念与举措中,也会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方法与步骤。比如我们一度就笃信人均GDP的大幅增长将大力拉动文化消费,而未能细察这个“增长”的结构构成及其消费取向;比如我们一度也认为文化设施就应建得“有文化”,只是不少为显“政绩”的设施把“显豪华”当成了“有文化”;比如我们一度还认为“大歌舞”能够壮势“大繁荣”,于是不管大庆典、小庆贺都弄得花团锦簇、“群星灿烂”并滋生出“文化包工头”„„虽然那些“文化的虚火”被明令禁止而紧急刹车,但文化建设要真正回归“润物无声”“攻心为上”的功能,还需要“志存高远”“坚守理想”,还需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也还需要努力把握“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大格局,要有积极适应新常态的大智慧。

文化建设要积极适应新常态,第一要再度审视文化建设的本质和功能。近读总书记所著《之江新语》,我们看到他10年前就发表过两篇关于文化建设的精辟之论。在《文化是灵魂》一文中他写道:“一位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在《文化育和谐》一文中他指出:“文化即‘人化’,文化事业即养人心志、育人情操的事业。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文化育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和必然要求”。正是因为深彻洞悉文化的本质和功能,总书记不久前在主持文艺工作座谈会时就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也就是说,我们的文化建设要积极适应新常态,就其本质而言要以“弘扬中国精神为担当”,就其功能而言要以“凝聚中国力量”为使命。这是我们文化建设积极适应新常态的重中之重。

第二,文化建设要积极适应新常态,就要真切领略文化建设的方法和追求。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对于我们的文化建设而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常态;与之紧密关联的“新常态”,是反映当前“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是表现当前从“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这也就是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要求的“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事实上,文化建设的方法和追求,其根本规律和基本特征就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以生活为源,强调的是生活决定文化建设的内容,也决定文化建设的取向;比生活更高,正如总书记所要求的,要“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

第三,文化建设要积极适应新常态,就要努力把握经济新常态的理念和举措。简言之,我们需要把握的理念一是着力于“质的提升”而非“量的泛漫”,二是着眼于“结构优化”而非“同质繁衍”,三是着手于“创新驱动”而非“要素驱动”,四是着意于“多元动力”而非“单一取向”。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有许多就是针对“质的提升”而言。他所说的“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同样存在于我们文化建设的一些方面。因此,着力于“质的提升”就要改变“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改变“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我们的文化建设只有努力把握经济新常态才有可能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才有可能逐步确立自身的新常态,才有可能在“高原”上崛起“高峰”,在“春季”里鼓荡“清风”。着力于“质的提升”是文化建设新常态的根基。

关于着眼于“结构优化”,是目前在文化建设许多层面上都应通过深化改革来加以调整的重要举措。在整体层面上,主要是着眼于科技进步给文化发展带来的革命性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是科技使文化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效率进入生活,扩大了文化的覆盖面并增强了其渗透力。另一方面是这一进程中用户角色的重大转变,也即“用户创造内容”现象的发生,我们将为这种蕴含能动创造的文化体验去进行文化创造。结构优化,还体现在各文化业态建设的具体层面。以传统舞台演艺业态而言,当我们初步完成文艺院团的“转企改制”之后,接下来要做的一是实现其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即真正实现“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二是在市场主体“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的前提下,实现“以资本为纽带的兼并、重组”,提高文化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与此同时,我们要为文艺院团这一“市场主体”搭建运营平台,全面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如目前“保利院线”和“中演院线”的所作所为。

关于着手于“创新驱动”,可以说也是文化建设积极适应新常态的个中要义。中国经济新常态,不仅与资金、技术、信息人员流动达到高水平的亚太市场密切关联,而且与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同步进行。城镇化作为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必然推动我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必然主导我国现代文化的发展进程。“创新驱动”是相对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而言的,这在文化建设的新常态中更应得到高度重视。如果说,我们既往的“继承创新”较多关注“要素驱动”,那么“创新驱动”则呼唤着文化建设的“集成创新”。作为科技创新理念的平移,文化建设的“集成创新”一要有自主意识,创新要素与内容的选择要服从主体解决文化发展问题的需要;二要有跨界意识,要全面开放创新要素与内容的选择视域,以实现主体选择的最优化;三要有协同意识,要善于集中智慧、凝聚优势、开放建构、转型升级;四要有贯通意识,要将各创新要素与内容有机整合,生成一个具有独特品格的有机整体。

关于着意于“多元动力”,就文化建设积极适应新常态而言,特别鲜明地体现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中。作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确定的文化建设目标之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有三个要点:一是要建立“体系构建”的协调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二是要建立群众评价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三是要整合相关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与之相关,还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发展,培育文化非盈利性组织。这里的“社会化发展”,其实是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是我们文化建设新常态要培育的“多元动力”。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设施建设、项目组织、活动开展方面都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着意于“多元动力”作为适应新常态的举措,要特别在“引导群体心理”上下功夫。作为国家文化部的“文化创新工程”项目,我们最近验收了云南省保山市腾冲的“文化惠民示范村建设”和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的“主题社区建设”,关注到二者在群体心理引导方面有共通之处:即一是讲和谐,使人心不争;二是讲凝聚,使人心不散;三是讲陶冶,使人心不俗。面对中国经济呈现出的新常态,文化建设要有积极适应新常态的文化自觉,以使我们能更好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能更好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新常态下中国的特色外交
TOP